检验员专业知识(精选8篇)
检验员专业知识 篇1
检验员专业知识考试题
姓名: 成绩:
一、单选题(把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内,每题4分)
1、我公司成品质量标准规定妇康宁片崩解时限应为()
A、≤30分钟 B、≤60分钟 C、≤40分钟 D、≤45分钟
2、按药典规定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我公司生产的三七片重量差异限度应为±7.5%。B、妇康宁片的重量差异限度应为±5%。C、板蓝根颗粒装量差异限度应为±7.5%。D、益母草颗粒装量差异限度应为±5%。
3、按药典规定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三七片微生物限度应为 细菌数≤1000个/g,霉菌数≤100个/g。B、复方丹参片微生物限度应为 细菌数≤1000个/g,霉菌数≤100个/g。C、益母草颗粒微生物限度应为 细菌数≤1000个/g,霉菌数≤100个/g。D、淀粉微生物限度应为 细菌数≤1000个/g,霉菌数≤500个/g。
4、崩解时限检查,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水温应为36±1℃。B、下降时筛网离烧杯底部25mm。C、不用加档板。D、不可以复检。
5、薄层色谱法,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玻璃板要求光滑、平整,洗后不附水珠,晾干。B、常用的固定相有硅胶G。C、涂布好的玻璃板应置水平台上室温晾干后,在80℃烘干30分钟,取出置于有干燥剂的干燥器(箱)内。D、一般涂布的厚度为0.2~0.3mm。
6、分光光度法,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可见光区的波长为300~760nm。B、T为透光度。C、L为液层厚度。D、C为溶液浓度。
7、重金属检查法,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标准溶液是由金属铅配制而成。B、重金属是指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C、用纳氏比色管进行比较颜色。D、符合标准的要求是样品管溶液颜色较标准管溶液颜色浅。
8、砷盐检查法,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标准溶液是由二氧化砷配制而成。B、其中有一法叫古蔡氏法,只作限量检查。C、需使用醋酸铅棉花 D、其反应过程产生砷化氢。
8、干燥失重检查,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A、系指药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干燥后所减失重量的百分比。B、是指水分及其他挥发 分。C、干燥剂为氯化钙、硅胶、五氧化二磷或硫酸。D、干燥失重测定方法有烘箱干燥法、恒温减压干燥法及干燥器干燥法。
9、分析天平的使用,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平台应牢固防震。B、天平室的温度和湿度要控制。C、称量重量不得超过天平的最大载荷。D、分析天平的原理为杠杆原理。
10、滴定液的配制,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的分析天平其分度值应为0.1mg或小于0.1mg。B、滴定液的浓度值与其名义值之比称为“F”值。C、滴定液的配制用的试剂应符合规定。D、所用的水应是双蒸水。
二、多选题(答案有多个,必须全部选上才能得分,每题4分)
1、按照药典规定,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试验用水,除另有规定外,均系指纯化水。B、酸碱度检查所用的水,均系指新沸并放冷至室温的水。C、乙醇未指明浓度时,均系指95%(ml/ml)的乙醇。D、试验用的试药除另有规定,均应根据附录试药项下的规定,选用不同等级并符合国家标准或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试剂标准。
2、按照药典规定,关于试药,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一般常用的化学试剂分为基准试剂、优级纯、分析纯与化学纯4个等级试剂。B、标定滴定液用基准试剂。C、制备杂质限度检查用的标准溶液,采用优级纯或分析纯。D、制备试液缓冲液等可采用分析纯或化学纯。E、制备滴定液,可采用分析纯与化学纯试剂,但不经标定直接按称重计算浓度者,则采用基准试剂。
3、药材的检定包括()
A、性状 B、鉴别 C、检查 D、浸出物测定 E、含量测定
4、药材性状系指()
A、形状 B、大小 C、色泽 D、表面特征 D、质地 E、断面特征 F、气味
5、药材鉴别系指定药材真实性的方法,包括()A、经验鉴别 B、显微鉴别 C、理化鉴别
6、显微鉴别系指用显微镜对药材的切片、粉末、离解组织或成方制剂中药的组织、细胞或内含物等特征进行鉴别的一种方法。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木质化细胞壁检定,用间苯三酚试液。B、细胞内含物淀粉粒检定,用碘试液、甘油醋酸试液。C、细胞内含物菊糖检定,用10%ɑ-奈酚乙醇液试液。D、细胞内含物黏液检定,用钌红试液。E、细胞内含物草酸钙检定,用稀盐酸、稀醋酸、硫酸溶液。F、细胞内含物草酸钙检定,用稀盐酸。G、细胞内含物脂肪油、挥发油或树脂检定,用苏丹Ⅲ试液。
7、根据药典规定颗粒剂需要检查()
A、水分 B、粒度 C、溶化性 D、装量差异 E、微生物限度
8、根据药典规定糖衣片需要检查()
A、崩解时限 B、微生物限度 C、重量差异 D、水分
9、微生物限度检查,下列那种说法是正确的()
A、系指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辅料受到微生物污染程度的一种检查方法,包括染菌量及控制菌检查。B、细菌培养的温度为30~35℃。C、霉菌培养的温度为25~28℃。D、控制菌培养的温度为36±1℃。E、检验结果的报告以1g、1ml或10cm2为单位。
F、细菌培养时间为48小时。G、霉菌培养时间为72小时。
11、下列哪些单位为法定计量单位()
A、m B、g C、mg D、kg E、µm F、µg G、µl H、nm
三、是非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每题2分)
1、制剂处方中的药材均为净药材,药量应为净药材或炮制品粉碎后的药量。()
2、水浴温度除另有规定外,均指98~100℃,室温系指10~30℃。()
3、药典规定的一号筛筛孔内径为2000µm±70µm(10目),四号筛筛孔内径为250µm±9.9µm(65目)。()
4、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
5、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移液管的精度要求。()
6、试验中的“空白试验”,是指再不加供试品或以等量溶剂代替供试液的情况下,按同法操作的结果。()
7、制剂中使用的药材、辅料及附加剂等本版药典规定;本版药典未收载者,应符合药品监督部门或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有关规定。()
8、百分比用“%”符号表示,是指重量的比例;但溶液的百分比,除另有规定外,是指溶液100 ml中含有溶质若干克,乙醇的百分比,系指在20℃时容量的比例。()
9、制药用水包括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饮用水可作为药材净制时的漂洗、制药器具的粗洗用水、口服普通制剂所用药材的提取溶剂。()
10、乙醚的沸点为34.6℃,易燃。三氧化二砷为毒剧试剂。硫酸、硝酸为腐蚀性很强的试剂。()
检验员专业知识 篇2
关键词:检验医学专业,生化检验实验课,实验教学
1检验医学专业实验课程目标和内容设计
1.1总体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是引领检验医学实验课教学的方向和框架,是对实验课程教学内容、方式、能力等方面的总体范畴,是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分目标的基础和依据,因此可针对临床生化检验的特点和实际要求,设计出该专业实验教学的总体课程目标。
首先,生化检验实验课程的基础目标是手工技能的培养,并观察和思考实验现象;其次,掌握检验方法学性能,包括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监测限等;再次,对于学科重点教学范围的“酶活性”,要求学生通过实验课程教学掌握酶活性测定本质原理,并且要求学生在试验中总结、分析、掌握测定误差的原因;第四,熟悉自动化分析技术的原理及其功能特点;最后, 通过整体专业课程及实验课程的学习,基本了解和掌握检验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
1.2内容设计
结合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课程内容及特点以及课程中所包含的主要实验,将该专业实验内容设计为5个基本部分。第一部分,方法学评价实验,主要包括双缩脲法测定血清蛋白中增加批内重复性测定,硫氰酸汞法测定氯时制作标准曲线,重氮法测定胆红素实验时做监测低限的确定方法等;第二部分,试剂盒性能评价,主要包括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酶法测定葡萄糖,做反应终点时间的测定,脲酶波式法测定尿素;第三部分,酶活性测定实验,主要涉及反应吸光度、固定时间法缺点、底物消化等实验;第四部分,分析仪实验,主要实现学生了解和掌握自动化生化分析仪的目标;第五部分,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实验,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质量意识。
2临床生化检验实验课教学环节
2.1教学方法
临床检验实验教学在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和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验课堂教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学识态度和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对所涉及的医学技术更加熟练和准确掌握。在实际的临床生化检验实验教学部分,大体可分为实验内容教学和仪器教学2个主要部分,因此其涉及到的具体教学方法是存在差异的。
实验内容教学部分,教学方法依然延续以往的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课堂讲述为主,采用师生互动法、 问题情境法、内容拓展法等实际教学方法将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等实验内容信息传达给学生。此外,还需要求学生对实验基本内容课前预习,写出感想,提出问题或疑问,然后在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分析、解决和总结。在仪器实验教学部分,相对于其他学科,医学临床生化检验实验课程所涉及的仪器成本相对较高,维护成本高昂,并且仪器发展速度较快,使得医学院校专业实验室相对较为落后。针对此特点,仪器实验主要采用示教的模式,最好以小组教学为主。 此外,如果条件允许,尽量与其他医疗检验机构进行联合教学。
2.2试剂准备
试剂是临床生化检验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完成实验必不可少的关键。随着我国医疗卫生市场的经济化、市场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诊断试剂的试剂盒出现在市场中,为临床生化实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避免了实验室因自配试剂差异造成测定结果无法比较的现象。虽然试剂盒为实验室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文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专业实验课程教学中,可只将试剂盒中的原始试剂给学生,将学生可以操作的试剂配制过程放在试剂实验操作的过程中,让他们根据实验步骤的要求自行进行反应液的配制。这种模式的试剂准备教学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反应试剂的配制过程,以及其在实验中的反应情况和作用,增加了学生对实验原理的了解和掌握,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实验过程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2.3标本准备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课程教学中实验标本是实验的主体部分,是实验测定结果的左右因素。在实际的医学院校生化检验实验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实验测定所需标本为血清标本,血清标本的来源主要有2个方向,一是鲜血员的血液,另一是正常体检人员体检时剩余的血清。生化检验实验是根据正常的课程设计和安排进行的,但血清标本却是相对集中的时间采集的,最常用的保存方式是冷冻保存,在实验需求时取出解冻。但是这种方式使得实验中的血清标本容易出现蛋白纤维沉淀,影响最终的实验效果。因此在本文的标本准备实验环节中,对实验用血清标本进行离心操作,去除蛋白纤维,避免蛋白纤维沉淀对实验的影响。此外,对于一些要求不高的基础性实验,可采用动物血清标本进行相关处理,采用模拟实验的方式进行测定。在标本的准备阶段,尽可能清除实验的干扰因素,实现实验结果的准确度。
3生化检验实验课教学改革思考
3.1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加强学生能力培养
实验课的目的是增加学生对生物化学检验原理、 过程的了解,以及对实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实验需要建立在学生动手参与的基础上,将学生作为实验课的主体,让学生在自主实验过程中发现、分析和研究问题。实验课要突出学生实践技能、创新、独立能力培养的核心地位,建立以培养多层次、自主性创新、综合能力、全面素质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际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模式为宜,在老师制定的实验框架内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课程内容,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负责实验全过程,增加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养成正确的实验习惯。此外,在实验成绩考核方面,将传统的实验技能考核改进为实验技能竞赛模式,这样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
3.2重视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使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
检验员专业知识 篇3
【关键词】中职卫校 检验专业 检验技能 技能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14-01
职业教育不同于传统的知识型教育,职业教育最为主要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优秀的专业技能型的人才,因此,在中职卫校学生教育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了解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获取专业检验技能,提升实践能力。为了实现职业教学的目标,中职卫校需要着眼于课程设计,提升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从课程设计、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等方面不断改进,提升学生的实践检验能力。
一、中职卫校检验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中职卫校检验专业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检验能力,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专业课与基础课教学脱节问题,学生对专业缺乏了解、教师的专业技能问题都会影响检验技能的教学质量。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基础,由于很多学生缺乏对专业的认知,对专业课今后所涉及的工作内容了解不够,学习的目的不是很明确,严重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基础课与专业课衔接不紧密也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当前很多中职卫校的检验专业教学尚未形成体系,学生缺乏专业的技能培训,同时,学校在注重基础课教学时,没有很好的将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学生检验技能缺失。良好的教学,需要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为基础,目前,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检验教学方式缺乏认知,不能把握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忽视实践教学。
二、提升学生检验技能的有效方式
中职卫校学生的检验技能体现在两个部分,一是基本技能,二是专业技能。教学中,需要以基本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完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基本思维能力。在培养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加强基本的技能训练,实现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巧妙衔接,完善课堂教学形式。
(一)完善基础课教学,改进实验课教学形式
基础课教学是培养中职卫校检验专业学生基本技能的有效方式,因此,在基础课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完善基本教学内容,在考察实践需要的同时,编写相应的教材,同时改进实验课教学形式,使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配套,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教学内容的改进需要以实际需要为导向,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能动性。编写教材时,章节全面,实验课与理论课巧妙联系,时间安排上也要合理。在教学中,增添设计性实验的内容,教师提供标本,像是尿液、痰液等,让学生自己配制培养基,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让学生形成合作单位,提升学生的团队协助能力。同时,实验教学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及时反馈操作问题,增设讨论环节,可能提升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强化检验技能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增设检验技能训练,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为了更好地将检验技能训练应用于实践教学环节,巩固提升课堂教学成效,在教学环节中融入现代化的设备是十分必要的,利用现代化的设备,改善实验条件,为强化检验技能训练创造良好的环境。例如在微生物检验中,学生可以利用高端的检验设备观测微生物,获取系统的知识概念。在实践的教学中,需要模拟实践场景,将教学与临床巧妙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具有实践意识,同时教师在旁指导学生操作,随意发现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检验技能的训练,离不开优秀教师的在旁指导,中职卫校需聘请临床一线具有丰富经验的技师进行指导,让学生在优秀教师的指导下,提升专业的技能。强化检验技能训练,需要花费时间,学校专门设置实践技能检验课,专设实验室,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完成技能培训工作。
(三)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单一的教学形式、传授基础知识的课堂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需要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当前中职卫校检验专业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可以融入实践教学的环节,组织学生进入实验室,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使学生掌握有效的科研方法。同时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动手能力,在课余时间,教师可带领学生参加一些有益的比赛,一对一的给予学生专业化的指导,从而让学生具备基本的学习主动性,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的开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有动手实验的机会,这样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意义重大。
传统的教育模式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导,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在中职卫校检验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专业检验技能的培养。学生只有具备了专业的技能,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人才的需要,因此,中职卫校需从实践出发,更新教学形式,加强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检验员专业知识 篇4
姓 名:工作单位:得分
一、判断题(下列判断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每题1分,共40分)
1、质量是一组赋予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错)
2、鉴别功能是质量检验各项功能的基础。(对)
3、获取样品的途径只有抽样。(错)
4、微生物处于延迟期时,一般不会立即繁殖,细胞数目几乎保持不变,甚至稍有减少。(对)
5、微生物可分为细菌、放线菌、霉菌和酵母菌四大类。(错)
6、洗净的器皿倒置时,水流出后器壁不挂水珠。(对)
7、GB5009-2003系列标准中包括食品的微生物检验标准和理化检验标准。(错)
8、一般肥沃的的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以细菌为最多。(对)
9、琼脂是常用培养基中重要的营养物质。(错)10.高压蒸汽灭菌适用于所有培养基和物品的消毒。(错)
11、相同质量的同一物质,由于所采用的基本单元不同,其物质的量也不同。(对)
12、有些试剂存放过久易被氧化而使成分改变。(对)
13.抽样检验有可能把合格批错判为不合格,也可能把不合格批错判为合格。(对)
14.制备样品的目的主要是保证样品。(对)
15.细菌在不同生长条件下,形态可能发生变化。(对)
16.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只含有肽聚糖。(错)
17.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生素,大部分由放线菌产生的。(对)
18、对数生长期的最大特点是群体生长速度越来越快。(错)
19.一般细菌生长的环境偏酸性。(错)
20.酵母菌是单细胞真核微生物,其主要繁殖方式是芽殖。(对)
21.黄曲霉毒素引起幼年动物的损伤大于年老的动物。(对)
22.真菌除能引起食品的变质外,还能引起致病。(对)
23.放线菌最适生长的环境偏碱性。(对)
24.从烘箱中取出的干燥样品可放在室温中冷却热称重。(错)
25.在果汁类食品中,引号起腐败变质的常见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和霉菌。(对)
26.糖类分为单糖、多糖。(错)
27.酸碱滴定法最终测定的是总有机氮,而不只是蛋白质氮。(对)
28.食品中过氧化值增高说明其过氧化物增多,将导致植物油的氧化劣变,产生大量的低分子醛酮等
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对)
29.电位分析法在测定过程中不需要指示剂。(对)
30.在分析工作中实际上能测量到的数字称为有效数字。(对)
31.氧气对专性厌氧微生物具有毒害作用。(对)
32.似修约的数字小于5时,则舍去,而保留其余各位数字不变。(错)
33.《计量法》规定: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所以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就是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对)
34.单位名称或符号应作为一个整体使用,不应拆开。(对)
35.计算活菌时应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比较好。(错)
36.原始记录填写的内容必须满足信息足够的原则。(对)
37.微生物污染后的冷冻食品仍有传染疾病的可能。(对)
38.大肠菌群的检测均使用单料培养基。(错)
39.当测定值位于极限数值附近时,由于选择的比较方法不同,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判断结果。
(对)
40.全数值比较法判断结果以符合或不符合标准要求来表示。(对)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是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其代号填在横线空白处;每题1分,共30分)
1、B是质量检验最重要的功能。
A、鉴别功能B、把关功能C、预防功能D、报告功能
2、有关微生物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C。
A、病毒的核酸类型为DNA或RNAB、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C、真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D、放线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3、滴定管在注入溶液或放出溶液后,需等待C秒后才能读数。
A、0-10B、10-20C、30-50D、60-1004、在萃取样品选择合适的有机溶剂时,应根据 B的原则.A、化学平衡B、相似相溶C、质量守恒D、离子平衡
5、为了得到较好的结果,在倾注平板上细菌的菌落数要在C。
A、200-300之间B、500-1000之间C、30-300之间D、以上都是
6、测定大肠菌群数时,37℃培养24h,能发酵乳糖B为阳性。
A、产酸B、产酸产气C、产酸不产气D、生产不产酸
7、酵母和霉菌通常生长在A。
A、室温下B、37℃C、55℃D、以上都不是
8、霉菌属B微生物。
A、单细胞B、多细胞C、单细胞和多细胞D、以上都不是
9、在使用显微镜油镜时,为了提高分辨力,通常在镜头和盖玻片之间滴加C。
A、二甲苯B 水C、香柏油D、乙醚
10、水分分析法是在一定的时间和温度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以控制样品的 C.A、蒸发B、结合C、分解D、沉淀
11、直接干燥法适用于在100-104℃下,不含或含其他C物质甚微的试样。
A、物理B、化学C、挥发性D、不挥发
12、重复灼烧至前后两产欠称量结果相差不超过Dmg为恒重。
A、0.1B、0.2C、0.5D、1.013、大多数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属于D。
A、光能自养型B、光能异养型C、化能自养型D、化能异养型
14、用萃取法测定脂肪时,关键是选择理想的C。
A、方法B、仪器C、溶剂D、温度
15、固体类培养基中所用琼脂量大约为B。
A、0.2%-0.5%B、1.5%-2%C、4%-5%D、3%-4%
16、氮是存在于蛋白质中的特征元素,不同食品中蛋白质的质量分数为C。
A、8%-10%B、10%-15%C、13%-19%D、15%-25%
17、消化样品时,常加入的催化剂为C。
A、硫酸-硫酸铜B、硫酸-硫酸钾
C、硫酸铜-硫酸钾D、硫酸铜-碳酸钾
18、在测定油脂的酸价时所使用的指示剂为B。
A、5B、10C、100D、100019、测定PH值常用的参比电极为B。
A、玻璃电极B、甘汞电极C、锂电极D、铂电极
20、甘汞电极中充以饱和B溶液,溶液中应保留有少量结晶。
A、氯化纳B、氯化钾C、碘化钾D、碘化钠
21、如预先不知道被测液的电导率大小,应把量程选择开关K扳在 D。
A、最小电导率测量挡B、最小电导率测量挡,然后逐挡上升
C、最大电导率测量挡D、最大电子导率测量挡,然后逐挡下降
22、电导率仪的电极引线不要受潮,否则将影响测量的C。
A、正确度B、精密度C、准确度D、数据
23、根据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20.4+6.24+0.362=27.002,计算结果应为B。
A、27B、27.0C、27.00D.27.00224、食品卫生检验中,一般食品的微生物学指标除致病菌外,还包括细菌菌落总数和A。
A、大肠菌群数B、霉菌计数C、金黄色葡萄球菌D、沙门菌
25、将12.147 2修约到一位小数,结果应为 B。
A、12B、12.1C、12.2D、12.1526、常用的消毒酒精浓度为A。
A、75%B、50%C、90%D、100%
27、指出下列哪个单位目前正在使用C。
A、ppmB、个/gC、molD、mmHG28、通常记录可以分为两种:B记录和技术记录。
A、数量B、质量C、原始D、校准
29、革兰氏染色后,如复发酵为阳性,则B。
A、革兰氏阴性,细菌呈红色,大肠菌群为阴性
B、革兰氏阴性,细菌呈红色,大肠菌群为阳性
C、革兰氏阳性,细菌呈紫红色,大肠菌群为阳性
D、革兰氏阳性,细菌呈紫红色,大肠菌群为阴性
30、首先将测定值进行修约,后与标准规定的极限数值进行比较的方法是 D。
A、全值法B、全数值比较法C、修约法D、修约值比较法
三、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2个是正确的,请将其代号填在横线空白处;每题2分,共30分)
1、质量定义中的“要求”是指 ACD需求或期望。
A、明示的B、暗示的C、通常隐含的D、必须履行的E、满足要求的2、质量检验的主要功能是 ABCD。
A、鉴别功能B、把关功能C、预防功能D、报告功能E、放行功能
3、紫外线的穿透力不强,所以只能用于 ACD消毒。
A、空气B、食品C、不耐热物品的表面D、包装材料的表面E、实验器具
4、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的化学组分是AB。
A、肽聚糖B、磷壁酸菜C、脂蛋白D、磷脂E、脂多糖
5、有关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BC。
A、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的B、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和动值物是有益的C、真菌具有核膜和核仁D、细菌具有核膜和核仁
6、通常糖的测定方法有ABCDE。
A、密度法B、折光法C、旋光法D、直接滴定法E、色谱法
7、平皿稀释法测定活菌数时,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BC。
A、将吸有溶液的吸管插入稀释液
B、稀释液一般是蒸馏水
C、所有稀释都用同一支吸管
D、每次稀释后,应将样品充分摇匀
E、稀释液按10倍递增
8、一般基准缓冲溶液的PH值为ABD。
A、4.003B、6.864C、7.261D、9.182E、11.2459、关于电导率仪的工作原理,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BD。
A、带电离子在电解质中电场的影响下,导电能力的强弱称为电导率
B、电导是电阻的倒数C、电极间电阻与截面积无关
D、对于一个电极而言,它的截面积与间距都是固定不变的E、以上描述都正确
10、下列描述,BCD是正确的。
A、消毒是指杀死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的方法B、灭菌是指杀灭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C、防腐是指防止或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D、无菌为不含活菌的意思
E、一般消毒剂就可以杀灭芽孢
11、微生物吸收营养的方式是ABCD。
A、被动扩散B、促进扩散C、主动运输D、基团转移E、光能自养
12、哪些不属于细菌的特殊结构ABD。
A、细胞壁B、细胞膜C、芽孢D、细胞质E、荚膜。
13、对于原始记录填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BCE。
A、原始记录可在完成工作后填写B、原始记录更改应采用“杠改法”
C、更改后的值应在被更改值附近D、被更改的原记录可以消失
E、电子存储记录更改也必须遵循记录的更改原则
14、关于全数值比较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E。
A、全数值比较法是将测定值不经修约处理直接与标准规定的极限值作比较
B、全数值比较法是将测定值经修约处理后与标准规定的极限值作比较
C、全数值比较法是将测定值经修约处理(但表明它是经舍、进或未舍、未进而得)后与标准规定的极限值作比较
D、经比较后,低于规定的极限值,判定为不符合标准要求
E、经比较后,超出规定的极限值,判定为不符合标准要求
15、测得某一食品中铅的质量分数如下,极限数值为≤0.05%,ABC符合标准要求。
A、测定值0.044%,修约值0.04%B、测定值0.046%,修约值0.05%
C、测定值0.054%,修约值0.05%D、测定值0.055%,修约值0.06%
卫生检验检疫专业知识要点 篇5
1、卫生检验检学是研究检验检疫与人人体健康的科学。具体地讲就是研究传染病、群体性不时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突发事件的发生及其决定因素和实施检验、检疫、控制的科学。
2、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是卫生检验检疫学的基本任务。
3、中国卫生检疫诞生于1873年。4、1873年8月15日,上海海关(当时海关内设有医官,主要负责海关及各洋行的医疗保健)税务司理船厅英藉医官FE.Wright向北京总税务司报告,要求委派医官采取对来自疫港的船只实施合办检疫的措施,以保护本地公共卫生。最后任命海关医官(Dr.R.Alef.Jainieson)首先从事检疫工作。
5、国内卫生防疫机构主要分为两大类:卫生防疫站、专科性卫生防疫防治队。
6、卫生检验检疫的地位与作用: ① 控制传染病,保护人类健康; ② 探索疾病规律,提供防病依据; ③ 积极应对突发事件; ④ 维护国家经济权益和安全。
7、卫生检验检疫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① 研究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的发生及其影响因素; ② 研究卫生检验检疫行政执法、监督、监测、管理活动的手段和规律;
③ 研究保护人体健康,防止传染病传播的规律;
④ 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预报、控制、检测的规律; ⑤ 研究卫生检验、检疫、控制、监测、监督的具体规范;
⑥ 研究人员、交通工具、货物、媒介生物、环境与公共卫生的关系; ⑦ 研究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卫生检验检疫实践活动的规律; ⑧ 研究卫生检验检疫相关的国际贸易惯例、公约以及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法律、法规的特点和要求;
⑨ 研究检验检疫学的特点、性质与发展规律以及在现代化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8、卫生检验检疫学的研究方法: ① 微观卫生检验检疫学; ② 宏观卫生检验检疫学; ③ 实验卫生检验检疫学。
9、卫生检验检疫学的特点:双重性、强制性、预防性、规范性。
10、卫生检验检疫学研究对象: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突发事件。
第二章 卫生检验
1、卫生检验是应用现代医学理论和科学技术手段,依据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检验方法,监测环境、食品作业现场的卫生状况和污染危害,为卫生监督执法和疾病防制提供可靠科学依据的学科。
2、卫生检验意义: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制定卫生标准、评价卫生措施效果提供科学依据,在疾病控制、外界环境因素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制定和执行卫生政策法规等工作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卫生检验是卫生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
4、卫生检验按照卫生专业分类:水质卫生检验、食品卫生检验、劳动卫生检验、化妆品卫生检验、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消毒杀虫卫生检验、生物学材料检验。
5、按照卫生检验工作性质分类:经常性卫生检验、特殊卫生检验。
6、卫生检验的采样原则:代表性、目的性、时效性、安全性。
7、采样至少要有2人。
8、空气样品的采集:
① 直接采样法:注射器采样、塑料袋采样、真空瓶采样; ② 浓集采样法:溶液吸收法、滤纸和滤膜阻留法、固体吸附剂阻留法;
③ 自然沉降法和惯性撞击法。
9、泳池水:采样点一般取对角线3个点,采水点离池壁1m,在水下30cm处采水450ml。
10、样品应在3~4小时内送至检验室。
11、实验室认证是每三方组织出示书面保证,表明产品、过程或服务符合特定要求的程序。实施: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核合格;范围:第三方实验室;13个要素。
12、实验室认可是权威机枪对实验室有能力进行规定类型的检测和校准所给予的一种正式承认。实施: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范围:第一、二、三方实验室;24个要素。
13、实验室认证认可的基本程序:申请、评审、评定、发证。
14、实验室认证认可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质量策划、整体优化、预防为主、过程概念、质量和效益的统一、质量改进的持续性。
第三章 卫生检疫
1、检疫:限制有嫌疑但无症状的个人或有嫌疑的行李、集装箱、交通工具或物品的活动和(或)将其与其他的个人和物品隔离,以防止感染或污染的可能传播。
2、嫌疑:是指缔约国认为个人、行李、货物、集装箱、交通工具、物品或邮包已经暴露于或可能暴露于公共卫生危害并且有可能是传播疾病的来源。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的规定,入出境检疫对象包括入出境的人员、交通工具、运输设备以及可能传播检疫传染病的行李、货物、邮包等特殊物品。《食品卫生法》规定的入出境检疫对象有进口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容器以及包装材料、工具设备等。
4、卫生检疫分类:
① 依据卫生检疫的实施范围:国境卫生检疫、国内交通卫生检疫; ② 依据卫生检疫的管理模式:隔离式检疫、滤过式检疫、监测式检疫;
③ 依据卫生检疫的工作性质:常规检疫、特殊检疫(临时检疫、非口岸检疫、随般检疫)
5、卫生检疫的内容:人员检疫、交通工具检疫、动物检疫、环境检疫。
6、卫生检疫的特点:强制性、技术性、预见性、综合性。
7、疫情是指传染病发生、发展和终息的情况。疫情信息是传染病发生、发展的分布规律和变动趋势的资料,构成疫情的主要因素有时间、空间、人间和传染病种类。
8、《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疫情报告人可分为义务疫情报告人和责任疫情报告人。
① 义务疫情报告人:任何人。
② 责任疫情报告人: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卫生检疫机构及其所有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医学检验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病情报告人。
9、《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甲类2种(鼠疫、霍乱)、乙类24种(病毒性肝炎)、丙类9种(肺结核)。
10、日常疫情报告:
① 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检疫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时,城镇应于6小时内、农村应于12小时内,以最快方式报告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或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各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接到报告后应以最快方式报告至国家出入境检验检验主管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要求,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② 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时,城镇应于12小时内、农村应于24小时内,报告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或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③ 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丙类传染病时,应于24小时内报告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或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11、疫情管理的作用:
① 疫情是制定疾病预防与控制策略和确定检疫查验内容的重要依据;
② 疫情是判断交通工具染疫或染疫嫌疑的依据; ③ 疫情是实施卫生处理的主要依据; ④ 疫情是国境口岸采取相应防制对策的依据。
12、锚地检疫:指入境卫生检疫船舶必须在港口的检疫锚地或者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同意的指定地点实施卫生检疫。适用于来自疫区的或首次抵达的船舶。其优点是锚地远离港内,一旦发现检疫传染病,便于检疫当局对交通工具和人员采取控制、隔离等有效措施。① 来自检疫传染病疫区或者动植物疫病流行国家或地区的船舶; ② 装载进境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及其他检疫物的船舶;
③ 有染疫嫌疑的船舶,即载有检疫传染病病人、疑似检疫传染病病人、或者有人非意外伤害而死亡且死因不明尸体的船舶; ④ 未持有有效的《除鼠/免予除鼠证书》的船舶; ⑤ 发现啮齿类类动物异常死亡的船舶; ⑥ 废旧船舶; ⑦ 载有放射性货物和须进行处理货物的船舶; ⑧ 装载的货物为活动物的船舶;
⑨ 检验检疫机构工作需要或者船方申请的船舶; ⑩ 没有申请随航检疫、泊位检疫或电讯检疫的船舶。
13、卫生检疫的内容:海港检疫查验、航空检疫查验、陆地边境检疫查验。
第四章 卫生监测
1、卫生监测系指卫生监测机构运用物理、化学、微生物学、毒理学的方法,连续、系统地对食品、药品、化妆品、饮用水的卫生质量,人们生产劳动、工作、生活娱乐和学习环境中有毒有害因素以及人群健康状况进行检测与卫生学评价并及时地反馈和利用卫生信息的过程。
2、卫生监测的基本特征:连续、系统地收集资料。
3、卫生监测种类,按监测对象分: ① 人群监测;
② 特定环境(含水、土、气、特定公共场所)监测; ③ 媒介生物监测; ④ 交通工具监测; ⑤ 货物监测;
⑥ 食物与职业中毒监测;
⑦ 疾病监测(传染病监测和非传染病监测); ⑧ 突发事件监测。
4、公共卫生监测的程序: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反馈信息、利用信息。
5、哨点报告:为了达到特定目的,在经过选择的人群中用标准的内容和方法开展的监测,称为哨点监测。它具有成本低、效率点的特点。
6、国家法定管理传染病报告监测系统是我国最基本、最主要的传染病监测系统。
7、监测系统评估:灵敏度、及时性、代表性、灵活性、简单性、可接受性、阳性预测值。
8、人群监测监测对象:
① 传染病监测: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国际监测传染病为流行性感冒、脊髓灰质炎、疟疾、流行性斑疹伤寒、回归热。我国根据具体情况又增加了登革热。我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5种。
② 非传染性疾病监测:非传染病有恶性肿瘤、心胸血管病、糖尿病、精神病、职业病、出生缺陷等。③ 行为危险因素监测 ④ 针对其他卫生问题监测
9、传染病人群监测监测内容:(选择)① 收集人口学资料;
② 发病率和死亡率统计及分布描述; ③ 病原体型别、毒力、耐药性变异情况; ④ 暴发流行调查;
⑤ 预防接种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 ⑥ 人群免疫水平监测; ⑦ 防治措施效果评估; ⑧ 流行的预测。
10、环境监测的对象,通常包括污染源和环境状况。
11、大气监测有害气体:
酸性有害气体:SO2、H2S、NOx、Cl2 氧化性有害气体:NOx、Cl2、O3 硫化性有害气体:H2S 颗粒污染物
12、饮用水必测项目:浑浊度、色度、嗅味、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pH、总硬度、氯化物、氟化物、硝酸盐氮、硫酸盐、铁、锰、总碱度、氨氮、溶解性固体、耗氧量、酚、当地存在的金属离子和其他污染指标。选测项目:亚硝酸盐氮、碘和BOD.13、自备给水采样点数占自备水源总数的5%~10%。
14、土壤预处理:碱熔法、酸溶法、溶剂萃取分离法。
15、采样误差监测值相差10%~20%是允许的。
16、土壤测定方法:重量法、容量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
17、预警信息系统是整个预警系统的基础。
18、充分利用预警信息是卫生监测的最终目的。
19、预警信息发布原则:危害第一原则、区域第二原则、行政区划第三原则。
第五章 卫生控制
1、公共卫生危害结局的影响因素:危害因素的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个体抵抗力的不同。
2、公共卫生危害的不同表现形式:一是自然消亡,二是产生不明显的影响。
3、卫生控制是指,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部门、疾病防治机构、医疗机构依据卫生法规对公共卫生危害所实施的管理措施,目的是保护人体健康,这些措施是通过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控制所实现的。
4、卫生控制的特性:保护性、强制性、技术性、公益性、综合性。此外还有程序性、合法性、合理性。
5、按照公共卫生危害的主要影响对象,可将卫生控制分为:人员卫生控制、交通工具卫生控制、货物卫生控制、环境卫生控制。
6、卫生控制措施:预防性控制措施、防疫措施、治疗性预防措施。
7、食物中毒报告:中毒人数超过30人的,当于6小时内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者死亡1人以上的,应当于6小时内上报国家卫生部,并同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中毒事故发生在学校、地区性或者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的应当于6小时内上报国家卫生部,并同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8、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四级:特别重大Ⅰ、重大Ⅱ、较大Ⅲ、一般Ⅳ。
9、隔离:传染病控制的极为常见的措施,尤其对甲类传染病及部分原因不明的其他传染病,首选控制措施就是隔离。
10、留验:鼠疫(6天)、黄热病(6天)、霍乱(5天)。
第六章 卫生监督
1、卫生监督的主体是政府行政部门。(重点)
2、卫生监督是政府行政部门依据公共卫生法规的授权,对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贯彻执行卫生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卫生法规、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的一种行政管理活动。
3、卫生监督的一般特征:主体特定性、国家强制性、职权法定性、行为主动性。(重点)
4、卫生监督的特有特征:特殊目的性、科学性、技术性、整体性、关联性、社会性、国际性。
5、卫生行政监督检查是卫生行政执法的主要手段之一。
6、卫生监督的种类:
依据卫生监督过程分类:预防性卫生监督、经常性卫生监督。依据卫生监督的行为方式:羁束卫生监督行为、依职权卫生监督行为、要式卫生监督行为与非要式卫生监督行为。
依据卫生监督的对象分类:公共卫生监督、健康相关产品监督、卫生机构和卫生专业人员监督、其他卫生监督。
7、要式卫生监督行为与非要式卫生监督行为:前者系必须依据法定方式进行或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定方式才能产生法律效力和后果的卫生监督行为,如我国卫生部审核发给保健食品的批准证书或批准文号;后者指卫生法规未规定一定具体方式或形式,允许卫生行政机关依据情况自行选择适当方式或形式进行的卫生监督行为,如食品行业从业人员健康体检通知。
8、卫生监督程序的基本原则是卫生监督主体在实施卫生监督的过程中应当普遍遵行的基本准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程序合法原则、程序合理原则、程序公正原则、程序公开原则、相对人参与原则、效率原则。
9、食品卫生监督的内容: ① 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监督;
② 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产品的监督; ③ 禁止生产经营食品的监督;
④ 食物中毒和食品污染事故调查并采取控制措施的监督。
第七章 卫生处理
1、卫生处理:是卫生检疫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人人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等法律法规赋予的神圣职责,是有效防止检疫传染病、监测传染病、禁止入境疾病和新发传染病传入付出的重要手段之一。
2、卫生处理是指隔离、留验和就地诊验等医学措施。第八章 人员卫生检疫
1、人员卫生检疫的对象包括:疫区人员、来自疫区的人员及其交通工具;旅客、为旅客提供交通便利的交通工具(飞机、船舶、火车、汽车等)、旅客携带物、交通员工、尸体。
2、人员卫生检疫的内容包括:检疫传染病(鼠疫、霍乱和黄热病)、监测传染病(脊髓灰质炎、流行性感冒、疟疾、登革热、流行性斑疹伤寒、回归热)、禁止入境疾病(艾滋病、性病、新风病、精神病、开放性肺结核病)、其他传染病(如埃博拉出血热、疯牛病等)以及病媒生物等。
3、入境人员卫生检疫查验的内容:
① 单证查验 是指对“总申报单”、“入境检疫申明卡”、“国际预防接种证书”和“国际旅行健康证书”的审核。② 健康观察 ③ 医学检查 ④ 检疫处理
4、出境人员卫生检疫查验的内容: ① 检疫查验“国际预防接种证书” ② 查验“国际旅行健康证书” ③ 查验旅客健康状况 ④ 查验旅客携带物 ⑤ 检疫处理
第九章 交通工具检验检疫
1、交通工具是指船舶、航空器、列车和其他车辆;国际交通工具是指国际间航行的船舶、航空器、列车、运输货客车辆。(重点)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植物检疫法》(重点)
3、入境船舶检疫方式有:锚地检疫、电讯检疫、泊位检疫、随船检疫。
4、飞机:是最常用的航空运输工具,飞机运输还具备安全、舒适、快捷等特点,是一种现代化运输方式。第十章 货物检验检疫
1、货物是通过货运部门发运(除邮件、分运行李以外)的所有物品的统称。
2、货物检验检疫的意义是为了有效地防止有害生物引起的人和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植物危险性病虫害等传染病通过各类货物及其相关物品由国境口岸传入或传出。(了解)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建于1998年3月。
4、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进出口食品实施检验检疫所依据的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重点)
5、HACCP P180
6、规定检验检疫的传染性物品:生物制品、血液及血液制品、人体组织、微生物及其培养基。
7、进出境传染性物品在进出境时应按照一定的程序办理申请手续。申请进出境的单位应当在货物到达口岸前3~10天内,向检验检疫局提前提出申请,检验检疫机构在接到申请后3个工作日内,出具入出境特殊物品审批单。申请不合格的,标明不合格理由,将申请资料退回申请单位,并发放不合格申请处理通知单;申请单位领取到准许进出口的审批单后方可到口岸进行报检通关。
8、铺垫材料检验检疫内容:现场检疫、检疫监督管理、检疫处理。
9、临时注册证书有效期为2年,期满要求续延的,应在有效期满前3个月提出续延申请。
第十三章 食物与职业中毒检验检疫
1、食物中毒:凡是由于进食了可食状态的含有致病性微生物、生物性或化学性毒物以及动植物天然毒素食物而引起的、以急性感染或中毒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统称为食物中毒。
2、食物中毒特点:
① 发病与进食的有毒食物有关; ② 发病的集中性; ③ 病人症状基本相同;
④ 不具有传染性,采取措施后可很快控制;
⑤ 发病曲线呈突然上升,又迅速下降趋势,一般无传染病流行尾端(余波)
3、食物中毒的分类: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植物性食物中毒、动物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
4、食物中毒检验检疫的意义:
① 有助于确定食物中毒的种类,查明中毒的原因。② 有助于采取正确的抢救措施,挽救病人生命。③ 掌握疾病严重程度。
5、职业中毒:劳动者在从事生产劳动的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而发生的中毒。
6、职业中毒的特点:
① 急性中毒成突发性,一般起病急、潜伏期短,危害具有群体性,致死、致死率高;
② 急性中毒多为群发性;
③ 接触生产性毒物后是否中毒与毒物的化学结构、物理性质,毒物的浓度、剂量、种类和接触时间等有关;还与生产环境和生产者的劳动强度以及生产者个人的健康状况即个体敏感性等有关。
④ 由于毒物本身的毒性及毒作用特点,有些毒物在生产条件下,常表现为慢性中毒;而有的毒物因其毒性大,蓄积作用又不明显,在生产中因事故常引起急性中毒。
⑤ 同一毒物、不同中毒类型对人体的损害有时可累及不同的靶器官。
7、职业中毒的分类: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亚急性中毒。
8、职业中毒检验检疫的意义: ① 可协助预防和诊断; ② 通过分析生物样品中有毒物质的含量,除反映人体接触毒物的水平外,还可了解毒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出情况。它不公为职业病的临床诊断和药物的疗效观察提供可靠依据,还可为制订生物样品中有毒物质的生物学接触限值提供科学依据;
③ 可反映毒物的代谢及代谢动力学的变异性,了解毒物对机体的影响和吸收情况,对职业中毒的发病机制和劳动卫生学的调查研究等都有重要意义,可为防治职业中毒制订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第十四章 传染病检验检疫
1、检疫传染病:鼠疫、霍乱、黄热病。
2、监测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斑疹伤寒、疟疾、回归热、脊髓灰质炎。我国加了登革热。
3、控制传染病:艾滋病、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疯牛病、出血热、开放性肺结核、性接触传播疾病和炭疽 第十五章 不明原因疾病检验检疫
1、不明原因疾病:是指早期或短时间内发病原因不明,流行面广或发病人数众多,社会影响较大,病因可能是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社会的等有害因素,或者人体本身的心理以及遗传缺陷所引发的一类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
2、不明原因疾病的特点: ① 临床表现类似;
② 各类不明原因疾病的流行特征各异; ③ 社会、环境因素易被忽略; ④ 社会影响大。
⑤ 此外还有突发性、公共性、危险性、紧迫性。
3、病因:是指外界客观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社会的等有害因素,或者人体本身的心理以及遗传缺陷,当其作用于人体,在一定条件下导致人体发病。
4、病因判断标准:联系的时间顺序、联系的强度、剂量-反应关系(亦称生物学梯度)、暴露与疾病的分布一致、联系的可重复性、联系的合理性、终止效应(亦称逆向反应)、联系的特异性和能为实验所证实。
5、诊断标准:
① 医学观察病例 有流行病学接触史,1周内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者。对于被诊断为医学观察病例者,医疗机构应当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并对其进行7天医学观察。
② 疑似病例 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和临床表现,呼吸道分泌物或相关组织标本甲型流感病毒M1或NP抗原检测阳性或编码它们的核酸检测阳性者。
③ 临床诊断诊断病例 被诊断为疑似病例,但无法进一步取得临床检验标本或实验室检查证据,而与其有共同接触史的人被诊断为确诊病例,并能够排除其他诊断者。
④ 确诊病例 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和临床表现,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或相关组织标本中分离出特定病毒,或采用其他方法,禽流感病毒亚型特异抗原或核酸检查阳性,或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禽流感病毒亚型毒株抗体满意度4倍或以上升高者。第十六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检验检疫
1、突发公共卫生事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突发性、群体性、阶段性、危害性、综合性。
检验检测知识 篇6
第一部分:判断题(每题1分)
1.1928年《商品出口检验暂行规则》共8条,其中规定:“为保护国内外工商业利益、提高国际贸易信用、增
进商品价值起见,特设商品进出口检验局,于商品进出口时实施检验”。
2.1929年,工商部颁布《商品出口检验局暂行章程》
3.1992年10月,国家商检局进一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
4.2002年4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新《商检法》,以应对经济改革为
切入点。
5.新《商检法》的颁布施行是我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
6.进出口商品检验的常用方法可分为感官检验方法、抽样检验方法、化学检验方法、生物检验方法以及把上述
检验方法原理仪器化的仪器分析方法。
7.感官检验方法是凭借检验人员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手)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官能
量来检验、鉴定商品的现状或某种特性的方法。
8.感官检验在技术只是依靠检验人员各种感官的灵敏度和多年积累的经验进行检验。
9.1664年,英国政府首创了由国家对出口商品实行检验管理的制度。
10.20世纪,较发达得西方国家普遍设立了商品检验机构。
11.1405年至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当时的国际贸易是当场看货成交,货物的品质和价格由买卖双方当场确
定。
12.1901年,上海的洋商厂代表协同棉花出口商以解决棉花掺水问题为由,向清政府交涉要求设立水汽检查所。
13.英国人罗成飞在杭州设专门办理水汽检查所。由于该所过分挑剔,在1902年初被我棉农聚众捣毁。
14.1902年,上海棉花业董事长程鼎向上海道申请自行设局办理棉花检验,在上海花业公所内正式成立了上海棉
花检查局,这是我国自己办理的第一个检查和取缔棉花掺杂行为的检验机构。
15.1932年12月14日,当时的国民政府公布了《商品检验法》,这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进出口商品检验的法律。
开创了中国对进出口商品实施法定检验的先河。
16.1980年,将外贸部商品检验总局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总局(副部级),并将各地商检局的建
制收归中央,实行中央与地方双重领导,以中央领导为主的垂直领导体制。
17.量值准确一致是指同一量值,用不同的计量器具进行计量,若其计量结果在要求的准确范围内达到统一
18.国家计量基准是规定作为统一全国量值依据的计量标准
19.在评定计量特性前,检定人员必须先对计量器具的结构,工作状态等非计量特性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进行
校准。
20.校准是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仪器或计量装置的示值或实物量所代表的值与对应的被计量的已知值之间
关系的一组操作。
21.统计规律性是指在少量重复实验下时,随机事件呈现的某种规律性。
22.样本是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所组成的集合。
23.样本量是总体中所包含的个体个数。常用n表示。
24.量的一种基本特性是量的大小是随着所选用计量单位而变。
25.计量是以确定质量为目的的一组操作。
26.静态量在计量期间可以认为是不随时间而变化的,其计量结果可用计算器具的一个示值来表示。
27.计量单位是约定采用的特定量,用定量表示具有相同量纲的量。
28.量纲的实际意义在于定量地确定各量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基本量和导出量之间的关系,数值并不是主要的。
29.在给定量制中,基本约定地认为是彼此独立的,但是相对应的基本单位并不都是彼此独立的。
30.量纲是以量制中基本量的幂的乘积表示该量制中一个量的表达式。
31.SI导出单位是由SI基本单位与倍数单位按定义方程式导出的单位。
32.进出口商品检验是把好进口商品数量关、维护国家根本利益需要
33.进出口商品检验是提供国际贸易居间证明、推动国际贸易顺利进行的需要
34.进出口商品检验根据其性质不同分为行政性质的委托检验和民事性质的委托检验。
35.一切实验结果都有误差,误差自始至终存在于一切科学实验的过程中。
36.在进出口商品检验中所进行的各种物理量的测量,真值是可以的直接测得的。
37.绝对误差就是检测值与相对真值之间的差异。
38.相对偏差和相对误差是一样的,都是无法测量的.39.系统误差是以重复的固定形式出现,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采取数理统计的的方法可以消除一定程度的系统
误差。
40.偶然误差的大小和正负值都是不固定的,是随即的,但服从泊松分布,有对称性,有界性,抵偿性,单峰性。
41.极差就是测量值中最大的值与真值的差,用它来表示检测数据的精密度的优点是计算简单.42.真值是指在某一时刻,某一位置,某一状况下等量的效应体现的客观值或实际值,是可测量的.43.首位数字大于等于8的数字,其有效数字的位数可以多记一位。
44.使用扩展不确定度,表达时应表明置信概率,并给出自由度,以便于不确定度传播到下一级。
45.多于4个测定值得到的平均值,在有些场合下可以比单次测定值的有效位数增加一位。
46.有效数字中混合运算为防止误差迅速累加,对参加运算的数据和中间运算结果可先多保留一位有效数字,运
算后再将结果修约成与最大误差数据相当的位数。
47.有效数字中对数中的首数是有效数字,对数的尾数的位数,应与各数值的有效数字相当。
48.有效数字相乘除时,以参加运算的数据中相对误差最小的那个数据为准进行修约后再运算。各数保留的有效
数字,应以其中有效数字最少者为准。
49.根据系统误差地分布特性,测定值是离散是必然的,出现个别极值现象也是正常的。
50.在Grubbs检验法中,若T>T临界值,否则舍弃该可疑值,否则予以保留。
51.采用2S误差范围时,当测定次数在6此之内,不能提出任何可疑值。
52.控制图可以积累大量的数据,从而可以得到比较可靠的知心限。
二、单选题(每题1分)
1.1928年,国民政府工商部公布了:
A 《商品出口检验暂行规则》B, 《商品检验法》C, 《商品检验暂行条例》D, 《商品检验局组织条例》
2.1932年12月14日,当时的国民政府公布了《商品检验法》,共计
A 29条,B,19条 C 11条 D 20条,3.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商品检验暂行条例》
A,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家商检局 D,外经贸部
4.,国家商检局和外经贸部联合发布了《设立外商投资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公司的审批规定》
A,1992年10月1日B,1995年5月19日C,1998年3月2日D,1995年10月9日
5.,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国际贸易成世界经济的重要支柱,进出口商品检验随之得到快速发展。A,中国解放后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C,国民党时期D,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6.我国自己办理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是从对的检验开始的。
A,进口棉花B,进口布匹C,出口棉花D,出口成衣
7.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立商品检验处,统一领导全国商检工作。
A,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B,中国商品检验局C,中央贸易部国外贸易司D,政务院
8.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公布了。明令停止中外公证行的业务活动,规定一切
检验和公证鉴定业务统一由中国商品检验局办理,确立了中国检验机构独立自主行使检验主权的制度。
A,《商品出口检验暂行规则》 B,《商品检验暂行条例》 C,《商检法》 D,《商品检验法》
9.2002年4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新《商检法》,并于起施行。A,2002年5月1日B,2003年1月1日C,2003年10月1日D,2002年10月1日
10.S10,常用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中的两点分布记作:
A,P(=1)=ρB,(u.p)C,~P()D,=V[a.b]
11.过程计量又叫做:
A,基本量 B,静态量 C,特定量 D,动态量
12.计量单位是数值等于的特定量,在计量过程中起已知其值的比较标准之用。
A,10 B,1 C,100 D,-1
13.计量单位制是为约定量制建立的构成计量单位制。
A,二级单位 B,一级单位 C,特级单位 D,三级单位
14.在给定量制中基本量的单位称为
A,倍数单位 B,基本单位: C,导出单位D,分数单位
15.1985年9月6日发布第三条规定: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
A,《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
B,《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检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检验法》
16.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计量器具保持其计量特性恒定的能力称为
A.稳定度
B.均匀性
C.特别性
D.一致性
17.如果该计量器具还没有制定出检定系统,则按微小误差准则,可选用不确定度为受检计量器具,不确定度的计量标准进行检定。
A.1/2到1/5
B.1/3到1/6
C.1/3到1/5
D.1/4到1/5
18._________是指实验测值与真值之间的相符合程度。
A.准确度
B.精确度
C.可信度
D.不确定度
19.将34.2345保留到小数点后第二位的结果是:
A.34.24
B.34.23
C.34.25
D.34.22
20.将61.25进行数字修约到数位的0.5单位,其结果为:
A.61
B.61.5
C.60.5
D.60
21.将530进行数字修约到数位的0.2单位,其结果为
A.520
B.540
C.530
D.525
22.测得一组数据23.21,23.23,23.25,23.27,该取舍的数字是:
A.23.21
B.23.23
C.23.25
D.23.27
23.质量特性可分为:
A 计量值和计数值B 计量值和记件值 C 计点值和记件值 D 计量值和记点值
24.OC曲线是:
A.以质量水平为横坐标,Pa为纵坐标画出的曲线
B.不同于抽检特性曲线或抽查特性曲线
C.以质量水平为纵坐标,Pa为横坐标画出的曲线
25.以下不属于按比例抽样特点的是:
A按一定的比例对商品进行抽样检验
B简明易懂,易于掌握和应用
C大批严,小批松;
D研究品质波动的情况,可根据质量特性波动程度来调整样本的大小。
三、多选题(每题各1分)
1.统计学的主要任务:
A.总体是什么分布B,个体是什么分布
C, 总体(即分布)均值D,个体均值
2.描述样本集中位置的统计量包括:
A,样本均值
B,样本极差
C,样本中位数:
D,样本众数:
3.全国范围内实现量值统一,保证一切计量结果准确可靠,必须完成以下哪些工作:
A.家法律形式或行政命令办法发布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统一全国计量单位制度。
B.将国家计量基准所复现的计量单位量值,通过检定(或其它传递形式)传递给下一等级的计量标准,并依次逐级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以保证被计量对象的量值准确一致。
C.建立复现计量单位的国家计量基准和传递所需要的各级计量标准,这是确立量值准确一致的物质技术基础。
D.制定相应的计量检定系统和检定规程等技术法规,以确定被认可的被检项目,设备,方法和环境条件等。
4.值准确一致的前提是计量结果必须具有“溯源性”,即被计量的量值必须具有能与相联系的特性。
A.地方计量基准
B.行业计量基准
C.国家计量基准
D.国际计量基准
5.“有证标准物质”,美国习惯用Standard Reference Material又称SRM)必须由进行制造
A.国家计量部门
B.由它控权的单位
C.厂商自造
D.委托其它厂制造
6.按检定的性质可分为哪5类
A.首次检定
B.周期检定
C.监时检定
D.监督检定
E.标准检定
F.强制检定
G.仲栽检定
7.哪些进出口商品检验的作用是国家主权的体现
A.国家管理职能的体现
B.提高本国出口产品质量、扩大对外出口的需要
C.把好进口商品质量关、维护国家根本利益需要
D.是提供国际贸易居间证明、推动国际贸易顺利进行的需要。
8.国家质检总局的职能是国务院主管全国
A, 质量、B,计量、C,出入境商品检验、D,卫生检验
9.进出口商品检验业务范围包括
A,数量、重量检验
B,走私检验
C,安全性能检验
D,卫生检验
10.国家商检部门作为涉外经济执法部门,哪些强制性制度,是国家主权的具体体现。
A.根据法律授权,代表国家行使检验职能,B.对涉及安全、卫生等重要的进口商品实施认证管理
C.对列入目录的进口商品实施选择性检验,D.海关凭卫生机构签发的货物通关证明验放;
11.商检机构作为执法机构,根据法律授权,哪些是国家监督管理职能的具体体现。
A,对列入法检范围的出口商品、包装、运输工具等实施检验鉴定,不合格不准出口,B,对涉及安全、卫生条件的商品以及生产加工企业,实施出口质量许可和卫生注册登记制度,C,对列入法检范围的进口商品、包装、运输工具等实施检验鉴定,不合格不准进口。
D,对涉及安全、卫生条件的商品,实施出口质量许可和卫生注册登记制度
12.哪些机构属官方检验机构
A, 国食品药物管理署(FDA)、B, 德国技术检验代理机构网(TUV)、C,英国标准协会(BSI)
D,日本海事检定协会(NKKK)
E,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CCIC)
F,美国保险商试验所(UL)
13.进出口商品检验的常用方法有:
A,感官检测方法
B,物理检测方法
C,化学检测方法
D,生物检测方法
E,仪器分析方法
14.偶然误差的大小和正负值都是不固定的,是随机的,但服从正态分布规律。具有以下特性: A,对称性
B,无界性
C,抵偿性
D,单峰性
15.有效数字的正确运用,关键在于:
A,正确地记录检测数据
B,正确确定样品的用量和选用适当的仪器
C,正确地报告分析结果
D,正确掌握对精确度的要求
16.数学模型和不确定度的传播律来评定的五个步骤:
A,建立测量模型(数学模型)
B,识别不确定度的来源
C,不确定度分量的量化
D,计算合成不确定度
E,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
F,报告方式
17.以下是对原始数据的处理地方法有:
A, 四倍法
B, Q检验法
C, Grubbs检验法
D, 正态分析法
18.四倍法是四倍平均偏差法,适用于______个平行数据的取舍:
A, 3B, 4C, 5D, 6
19.以下可以提高检测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有:
A,选择合适地检验分析方法B,减少检测误差
C,增加平行测定次数D,消除测定过程中的偶然误差
20.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A,建立测量模型
B,识别不确定度的来源
C,识别不确定度的量化
D,计算合成不确定度
E,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
21.建立控制图的目的主要在:
A,证实测量系统是否出于统计控制状态控制之中
B,使测量数据更可靠
C,鉴别脱离控制的原因
D,建立数据置信限的基础
22.在X控制图中,警戒线LWL和UWL分别是:
A,-2S
B,+2S
C,-3S
D,+3S
检验员专业知识 篇7
1修订教学大纲, 优化教学内容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 许多传染病得到有效的控制, 少数已被消灭, 病原谱已发生很大的变化, 传统意义上的病原微生物在临床上的重要性已逐渐被越来越多的耐药菌株及机会致病菌所替代, 新型病原及所致的传染病不断被发现, 为此, 我们组织临床检验专家及有教学经验的教师, 本着精简、优化教学内容。重视旧病原体的复发和不断出现的新病原体的原则。反复研讨、认真推敲, 对《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原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如将其各论中传统病原伤寒和副伤寒沙门菌、白喉杆菌、脊髓灰质炎病毒、麻疹病毒等微生物的基本内容由以前要求掌握改为熟悉, 各论的重点移到普遍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上。如将奈瑟氏菌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密螺旋体属等内容改为掌握;增补甲型H1N1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SARS冠状病毒、朊粒、O139霍乱弧菌等较新的内容;对 L型细菌、幽门螺杆菌等研究热点内容作了适当扩展;加强对耐药菌株、条件致病菌、与优生有关的病毒、无特异性防治办法又发病率高的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教学。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工作重点、目前实验室需要解决的问题及研究的热点等。修改后的大纲, 内容上体现了时代性与先进性, 要求上更体现了教学与临床的结合。
2改进教学方法, 增强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得当是教学成功的关键。笔者在教学中采用讲授与实验并举的原则, 主要采用启发讨论、提问、实例、谐音、归纳等各种方法综合运用的教学方法, 现简要介绍如下几种。
2.1 启发、讨论式教学
目前, 在教学中已被广泛采用的 PBL ( Problem Based Learning ) 教学方式, 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PBL教学是经过广泛论证和认可的一种成功的教学方法, 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启发式教学, 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重点。在教学中, 部分课时我们开展了“以问题为核心, 启发、讨论并举”的教学方法, 启发学生将基础理论同临床实践联系起来, 开启学生的主动思维。具体操作为事先准备多个临床典型病例, 每个病例由一个学生主讲, 其他学生参与讨论。从患者的临床症状中引发出多个相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以这些问题为核心, 运用基础理论与临床知识展开讨论并推断病人可能感染的各种病原体并作出相应的鉴别诊断。讨论课中每个学生均有一次主讲机会, 以学生讨论为主, 教师进行总结和建议。这种学习方法使学生们对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 致病性, 免疫性, 微生物学检查法、防治原则等有更加深入和生动的理解, 有助于他们对医学微生物学知识点的掌握。同时, 在案例讨论中也培养了学生临床综合性思维的能力, 为今后步入临床学习打下基础。
2.2 提问式教学
提问式教学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增强参与意识, 调动学习积极性, 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可了解学生的学习效率。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 教学是提问的艺术, 如果被提问者不断思考“好”的问题, 就可以被教师引导着发现真理。通常课前提出问题, 回顾上次课讲授的内容, 同时引出新的内容, 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并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课后提出问题, 可以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课中提出问题, 可以让学生经常回忆以前所学的知识, 并能够与新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 增强学习的系统性。如在讲到破伤风芽孢梭菌致病机制时, 可以提问“谁能说出外毒素致病机理?”, 这样可以引发学生回顾学过的知识, 提出问题后, 学生可能不能马上回答出来, 这时教师可以引导, 让学生逐步记忆起来。同时, 我们将课堂提问记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
2.3 学生模拟课堂教学
为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锻炼其演讲与口才能力, 体验教师的教学工作, 我们选择难易程度适中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当小老师, 模拟教师讲课, 学生上完课后由其他同学评价教学效果。为了上好一堂课学生要查阅相当多的资料充实教学内容, 这样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 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与运用, 但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于这种教学方法, 教师精选教学内容是关键。
2.4 实例引导教学
实例引导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结合实际生活思考问题, 在讲绪论一章, 教师对微生物定义简单复述后, 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与微生物有关的例子, 学生的想像力立刻被激发起来, 他们可以举出一些书本上没有提到的例子, 如家乡的腌泡菜、豆豉、臭豆腐等, 当学生的情绪被充分调动起来之后, 教师及时对微生物的特征进行归纳小结, 然后就微生物定义本身反向引导新的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言;食物为什么会变质?水为什么要煮沸后才能饮用?勤晒被褥、衣物的目的是什么? 酒是怎样酿成的? 醋为什么有酸味? 肝炎是由什么病原体引发的?在教师的连续发问中, 无论学生的想法和解释多么离谱都要鼓励, 之后告诉学生要弄清这些问题, 我们必须学习一门新课程, 临床微生物学。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5 巧用谐音帮助记忆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要记忆的内容相当多, 我们巧用谐音帮助同学们记忆取得较好的效果, 自然界中微生物种类繁多, 但主要归纳为八大类。在备课时我通过反复拼组串联, 把它们谐为以下这句话:“立刻选一支细针线串病毒”。其中, 立刻——立克次体;选——螺旋体;一——衣原体;支——支原体;细——细菌;针——真菌;线——放线菌。因为大多数同学都有选择粗针线串纽扣的经验, 告诉同学病毒非常小, 所以才选细针线串。在讲热力灭菌法时, 我让同学记住四个字:烧、烤、蒸、煮, 再逐步如下讲解:烧:焚烧、烧灼;烤:干烤;煮:巴氏消毒法、煮沸法;蒸:流通蒸汽法、高压蒸汽灭菌法。通过实践, 谐音记忆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6 归纳总结及时复习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各论知识点多, 且内容较散, 这需要我们归纳总结, 及时复习, 强化记忆。把生物学性状极似, 致病因素相同的细菌归纳为一类。如革兰阳性的球菌、杆菌、革兰阴性球、杆菌;能产生外毒素的细菌、能产生内毒素的细菌;能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能引起化脓性感染的细菌;能引起败血症的细菌;能引起腹泻的病原体;细菌培养时营养要求高的细菌;专性厌氧菌;专性需氧菌等等。通过这样的总结归类, 就能使学生条理性地理解和消化。以达到“抓点带面”的学习效果。
2.7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各论中有很多形态学的内容, 比较抽象。我们利用病原微生物形象直观的特点,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网络资源, 将病原微生物图文并茂的呈现给大家, 我们还重视对网络教学环境的利用和建设, 建立了课程教学的网站, 构建了网络课程, 将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大纲、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医学微生物学图库等课程教学资源。在课程网页上开辟专栏, 介绍微生物学新进展, 对微生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教与学的讨论, 把课堂扩展到课外去, 充分调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有利于实现“学为主体, 教为主导”教学方式的转变, 有利于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加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及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为体现实验教学的连贯性、系统性, 我们将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组合, 首先从人性化角度进行实验分组。以前实验分组经常是按学号依次排列, 现在我们就班级人数分8~10组, 4~5人自由搭配 (可按性格、男女等) , 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 有利于团结协作。第二, 采用科学研究的思路, 注重微生物学基本技能的训练, 统筹安排实验内容, 设置实验项目。第一部分为基本技能训练。我们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法, 教师讲解并示教, 指导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操作实验, 熟练掌握基本的实验技术, 内容包括细菌的形态学检测 (取材、涂片、染色、镜检)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观察 (培养基制备、细菌接种、生长现象的观察) 、细菌的消毒与灭菌、药敏试验等, 每个实验既独立而又内在关联。对实验结果观察进行严格训练, 实验小组间进行对比分析, 让学生既掌握了微生物学检验的一般技能及检验程序, 还让学生了解实验中允许出现的误差和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第二部分为综合性实验。结合临床病例, 让学生完成由基本实验操作技术组成的几大实验: (1) 脓汁或血液标本的病原菌分离鉴定; (2) 粪便标本中病原菌分离鉴定; (3) 痰液标本细菌学检查; (4) 流感病人含漱液的病毒分离鉴定。学生对细菌进行分离培养、形态观察、生化反应、 血清学鉴定及药敏测定。每个实验既自成体系, 同时又将各种基本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验全过程均在教师指导下合作进行, 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第三, 制定合理的实验考核方案。为全面了解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 我们制定了一整套完整的实验技能量化考核标准, 技能考核单列成绩单, 实行百分制, 其中实验报告占10%, 出勤、实验态度占5%, 平时操作考核占20%, 期末考核占65%, 严格、客观、公正地考核学生实际操作技能水平。
通过以上的教学改革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所培养的学生基础扎实、操作能力强、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学生进入实习医院后受到各科室带教老师的好评。
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学改革初探 篇8
关键词 医学检验;教学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9-0048-03
Discussion on Educational Reform in Undergraduate Course of Laboratory Medicine Specialty//Bai Xuefei, Guo Jingyu, Pang Xinyue, Gao Weina, Yang Jianying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situation and tendency of laboratory medicine, suggested that the medical colleges should deepen educational reform and cultivate potential students in laboratory medicine fields in order to fulfill the needs of society.
Key words laboratory medicine; educational system; reform
Author’s address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Henan, China 471003
检验医学(Laboratory Medicine)也称实验室医学,是现代医学中临床医学与实验室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一门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综合各基础医学、经典实验和最新技术成就,渗透在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的方方面面。临床医学的需要推动医学检验的发展,医学检验应用技术的不断创新又促进了临床医学的发展。我国的高等医学检验教育是在实验室技术快速发展,并不断地向临床医学渗透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随着医学理论的发展和技术方法学的创新,作为临床医学重要分支学科的医学检验,其工作内容及其在临床诊疗中的地位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不仅要为临床提供充足的检验项目和可靠的数据,还要结合临床进行学术交流和信息沟通,参与到临床的诊断和治疗中去。因此,医学检验专业对人才队伍及素质的培养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1 医学检验发展的现状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和高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检验医学进入了崭新的时代,从而给检验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1.1 检验人员结构和素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我国自从1983年首次在高等医学院校开设医学检验本科教育以来,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的医学检验人才,彻底改变了过去检验科以中专生为主的学历结构。目前,全国共有26所院校设有检验系,有3个博士点和17个硕士点,每年毕业的学生上千人,已经彻底改变过去检验专业主要以中专生打主力的局面。在岗的检验人员也逐步通过成人教育达到专科和本科学历,人员素质得到普遍提高。
1.2 新技术、新仪器发展迅速并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与国外技术交流和信息沟通加快,促进检验仪器的大量引进和运用,使医学检验实现了自动化、微量化、标准化,结果更加快速、客观、准确,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方法学的改进,新的检测项目不断增多,原来无法测定的项目得到准确测定,以疾病为中心、以人体器官为中心的检验组合项目的综合运用,广范围、多角度地为临床提供了丰富的诊断信息。着眼未来,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广泛使用,将可以实现实验室与临床,实验室之间,区、市、省乃至国际的信息交换,进而实行远程的实验室诊断系统[1]。
1.3 形成较合理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
我国的质量控制管理虽然起步较晚,但某些学科已形成较合理的质量控制体系,“全程质量管理”的概念近年来在检验界备受重视,也是检验指标数据标准化的重要保证。对于检验专业来说,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主要包括3个方面:1)分析前的质控,主要包括测定方法的统一,仪器、量具的标定,统一标准品,标本标准化等;2)分析中的质控,主要包括分析过程中干扰的识别,插入质控标本进行检查,以发现仪器、试剂及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以便及时解决;3)分析后的质控,将检验结果与参数间的关系同临床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随时收集临床反馈信息[2]。
2 21世纪医学检验发展的前景和趋势
2.1 自动化和集中化
目前国内医院检验科各类自动化分析仪器一般都是单机的自动化,国外检验仪器发展的趋势是将几台相关的自动化仪器串联起来,构成流水作业,形成大规模的全实验室自动化,即标本采集后由传送带或机器人送到检验科,通过条形码分类,自动送到各检测仪器分析,结果经仪器的接口送到科室的电脑储存,并进入全院的电脑网络,提供给临床科室。同时,由于芯片技术、干化学测定技术的发展,各种微型便携式分析仪器也会不断增多,给长期随访病人和家庭使用带来极大方便。
2.2 信息化和科学化
实验室的产品就是信息,未来的检验医学将向信息检验医学发展。因此,及时可靠的信息技术、信息的综合分析、完善的信息服务将是检验人员面临的主要任务,主要表现在实验室将采用更多的自动化方式执行和传递结果,通过计算机网络、国际互联网实现多方位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每个病人的各项检验结果也可被收集、索引,存入数据卡由病人随身携带或存入联网的保健机构的特定数据库内,便于系统随访和病人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检验人员不再仅仅从事分析工作,而是要将实验数据有效地转化为更高层次的临床信息,提供临床咨询服务。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将使实验室管理步入科学化、系统化和法制化的轨道[3]。
3 医学检验教育的现状
从本科教育来讲,现有的医学检验教育也已不适应临床医学与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培养目标
根据1999年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100304)》,医学检验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高级专门人才”,其在临床应该担负起“检验医师”的职责。但国内至今尚无“检验医师”这一岗位编制,使得检验医学专业因缺乏高水平医师,落后于临床其他学科,检验专业的学生由于受到师资和岗位设置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得不到系统、规范的临床培训,往往难以胜任检验医师的职责。因此,要实施这一培养目标在具体教学和临床应用实践中存在一定困难。
3.2 课程体系
现行医学检验教育仍沿用医学二阶段论即由基础课、专业课、临床实习三部分组成。它的优势是循序渐进,注重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但是在生物学、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医学学科越分越细,医学课程越来越多,继续按医学二段论教学必然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引发对学习的厌恶。另外,以学科为中心的二段式教育将基础教育与临床教育截然分开,相互脱节,片面强调学科的系统性,造成教学内容的相互重叠甚至矛盾。必修课程学时过多,以致学生没有时间了解检验相关学科的知识,能力、智慧、素质、知识得不到协调发展。
3.3 教学环节
检验专业课程采用的教材内容大多陈旧、滞后,与科技的发展、新技术的应用相去甚远,不能够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前沿与最新成果。在教学方式上,也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容易导致学生盲目被动地吸收课堂灌输的知识,无法很好地与检验实践相结合。这样既难以提高专业素质,又不利于发展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思想品德。
3.4 实验室条件
医学检验专业实验设备的价格较高,受设备费投入的制约,先进设备仪器台(套)数较少或缺乏,导致医学检验教学设备明显落后,使实验教学及检验项目受到限制,很大一部分教学实验内容已不适应临床检验实际的要求。
4 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法
根据现代医学检验发展的需要,建立适应社会多样化需要的宽口径医学检验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即培养掌握医学检验知识并能加以应用的复合型人才,必须全面加强课程建设,更新教学内容,建立符合医学检验教育规律,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以达到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4.1 立足专业需要,转变教育模式
现代医学检验靠的是先进的技术和仪器设备,检验人员不仅要熟练利用自动化仪器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更重要的是能对实验结果作出相应的分析解释,正确有效地将实验资源转化为更高层次的临床信息。因此,培养现代检验人才,必须改变现有的基础教育观为大基础教育观,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检验人才。一方面,增加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改变医学检验教育模式,其目的是使检验人才不但要精通检验操作,而且要会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了解什么样的疾病需要做什么项目的检验,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以及各种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才能成为为医学提供“侦察信息”的“高级参谋”,而不单纯出检验结果的“高级机器”。另一方面,要大力提倡学科选修,加强或增设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语言及应用、专业英语、现代检验仪器及实验室管理等相关课程,特别应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力度,拓宽学生专业口径,改变现有专业口径过于狭窄、知识面过于狭窄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从根本上促进检验医学的发展[4]。
4.2 着眼未来发展,抓住两个关键
首先,抓住教学内容的侧重点。过去的医学检验靠的是检验人员繁杂的手工操作,知识含量不高,操作技能的训练显得十分重要,学校教育也偏重实验操作教学,这是由当时的专业发展水平决定的。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近年来检验专业基本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比例仍保持不变,与临床实际需要出现一定的偏差。笔者认为,动手能力的训练固然重要,但随着检验仪器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检验工作的重点已不再是手工操作,而更多地转向了对仪器的操纵以及对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临床意义的分析。此外,检验仪器越先进,其操纵就越简单,而各医院仪器的型号和产地都不尽相同,其操作步骤、性能及对实验数据的质量控制、信息化处理,需要有宽厚扎实的理论基础作后盾。因此,教学的侧重点不应该是过去的操作技能培养,而应该侧重于运用基本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组合利用并转化为更高层次的临床诊断信息。对于传统检验教学内容的取舍,也应该侧重于教授传统检验的基本原理在现代检验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如何由原始的检验步入现代检验的思路和思维方法。
其次,找准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高素质现代检验人才,关键在于能力的培养。如何围绕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设置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是素质教育的切入点。一方面,应开设能提高学生特殊能力的一些课程,如学习方法学、科研方法学、文献检索等,教给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在学校教育的有限时间里教给学生知识的量是有限的,而教给学生方法,就等于为其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从这个意义上讲,设置方法学教学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应将方法学教学内容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在专业课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思维、勇于创新的能力,启发学生对现有理论深入思考,对现有检测方法和检测仪器进行评价和反思,从而诱导学生进行新的检测方法的尝试和新的检验仪器的研制。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化检验发展和挑战的高素质检验人才[5]。
4.3 加强实践教学,加强科研素质的培养
根据医学检验技术教学特点,检验专业可将原来分散的实验教学加以整合、优化,形成更加规范、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完善实验室设备,强化实验室管理,促进实验室建设,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作用。注重对实验项目进行整合,优化实验教学,使实验教学具有验证、综合和探索功能,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开放式综合练习实验室,建成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课程新体系;改进实验方法,强化基本技能,注重理论教学与强化实践教学相结合,更新实验内容,保留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及经典方法和技术,逐步增添方法学评价、自动分析仪器和实验结果讨论等内容,使学生既掌握本专业有关实验的基本知识,又锻炼了分析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还要加强实验课多媒体教学的力度,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辅助教学手段开展模拟教学,增加实验内容信息量,缩短实验时间,节省人力物力。努力培养基础宽厚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竞争意识的一专多能复合型医学类实验室高级人才[6-7]。
近年来医学检验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医学检验教学改革成为永恒的主题。应该积极探索,不断实践,真正构建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体系,以保证医学检验教育的质量,促进学生创新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霞,吴爱武,陈柏铭.把握检验医学发展趋势,培养高素质现代人才[J].西北医学教育,2002,10(3)140-141.
[2]张悦,袁丽杰.构建医学检验专业技能培训体系的规划与设计思路[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9):127-128.
[3]申子瑜.我国检验医学质量保证未来发展之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4,10(6):5-6.
[4]陈章权.对检验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3):319-320.
[5]黄定德,李前伟,刘广元,等.加强实验课教学改革,培养合格医学检验人才[J].医学教育.2004(1):49-50.
[6]冯文莉,涂植光,尹一兵,等.医学检验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2):45-46.
[7]张梁成,李双全.医学检验专业本、专科实验教学管理体系的建立研究[J].检验医学教育,2002,9(4):27-29.
【检验员专业知识】推荐阅读:
粮油检验员知识点11-17
农作物种子检验员专业知识考试试卷06-27
IQC检验员知识技能要求大纲08-15
温医2012年医学检验检验专业复试真题07-01
卫生检验专业06-21
临床检验专业07-24
检验技术专业12-11
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06-22
医学检验专业的教学10-10
医学检验技术本科专业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