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理论探讨论文(精选8篇)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理论探讨论文 篇1
摘要:当前,我国产业结构逐渐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由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系,与制造业成为融合发展态势。本文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进行了理论探讨。总结了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升级的动因及作用机理,并提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融合互动的途径及政策启示。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动因;作用机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制造业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始终无法彻底摆脱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处于价值链低端等问题。我国制造业增长方式必须由粗放式向集约式、外延式向内涵式的转变,将发展建立在知识投入和创新驱动上,获取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核心竞争能力,实现质量提升和结构升级。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制造业的创新与升级不仅要靠自身,同时还要依赖于相关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具有专业化程度高、知识密集等特点的生产性服务业,对技术创新和制造业结构转型升级产生了极强的辐射效应,并通过研发、生产、销售、咨询等价值链关键环节与制造业进行融合和互动,发挥“推进器”的作用。
1、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升级动因
1.1基于分工视角。社会分工是目前对于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造业效率、推动制造业升级的最重要推动因素。现代服务业的产生也是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必然结果。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面对着激烈的外部竞争,企业往往选择专业化生产而非规模经济,专注于核心业务,将非核心业务剥离开来,并且这种转移和剥离都以外包的形式进行。专业化的产业分工使得传统制造业企业将内部的生产性服务部门剥离出原有的产业链结构,原先由制造企业来满足越来越丰富的专业化需求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并且需要考虑技术限制、风险、是否经常性需要等问题,现在改为由服务业来满足企业的专业化需求则可以降低成本,减低风险。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良性互动,随着社会分工、产品内分工的融合,二者也会出现新的融合态势。1.2基于迂回生产视角。杨格(Yong,1928)在斯密劳动分工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迂回生产的概念。他认为市场容量与分工水平是相互作用的,分工水平依赖于市场的扩大,反过来市场的进一步扩张又取决于分工的继续深化。生产迂回程度的加强及新行业的出现是最重要的分工形式,因此,生产性服务业是分工经济、生产迂回的结果。产业间的分工使得迂回生产链条加长,从而扩大了市场规模,而扩大的市场会进一步促进分工的深化。分工的作用也就在于为了造成越来越迂回、越来越间接的生产方式,从而不断把先进的生产方式引入到生产过程中来,其结果是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从根本上而言,当前全球范围内制造业的格局其实就是制造业分工深化、分工细化、在更大的范围内形成迂回生产的结果。1.3基于价值链视角。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能够降低制造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制造业企业将其非核心的服务环节,如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等外包给专业的服务企业,将这些服务成本转化为可变成本,能有效降低制造业的生产成本和投入到制造业的中间服务的成本。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可以使制造业企业获得差异化竞争力,促使其优化升级。迈克尔波特认为在企业的价值链上,只有特定的环节才能够创造价值,不同企业之间价值链的差异奠定了产品差异化的基础。如今制造业企业将重点从微笑曲线中间的加工制造环节向微笑曲线两端转移,而微笑曲线两端的服务大多与生产性服务业相关联,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中间投入渗透在产业价值链的上游供应商、下游分销商等多环节中,是产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产品差异化的主要来源。生产性服务业能够强化价值链的核心环节,实现产出的服务功能,从而增强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提高附加价值,打造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制造业的产业价值进而促进制造业优化升级。
2、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
制造业升级是从生产性服务部门中吸收技术、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等要素,从传统的粗放式增长模式向集约型的内生增长模式转变,使制造业边际收益呈递增趋势。制造业利用生产性服务业来完成自身増长方式转变和升级从而使生产力得到提高;生产性服务业能够为制造业升级提供所需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等要素,而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等要素在制造业的投入,能够使制造业成为依靠技术进步作为其发展的内生因素。对于制造业本身来说,复杂的中间投入种类越多,生产力就会越高,越有利于其向更高层次深化。生产性服务业的形成,为制造业升级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和升级的动力。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生产性服务业能够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制造业的资源配置效率。社会分工和专业化顺利开展、迂回化生产不断深化的关键在于完善制度环境、降低交易成本,在这方面,生产性服务业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通过交易方式和交易技术的变革,不断减少市场交易中的费用。商业、交通、通信等流通服务业通过建立市场网络,在集中固定的生产与分散变动的需求之间架起桥梁,将空间和时间上分割的市场联结起来,扩大了交易网络的延伸范围,扩大了市场规模。金融业所主导的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流动,也是规模不断扩大的商品生产得以流畅循环的重要中间环节。商务服务业中的广告等,为搜索交易对象、获取可靠的交易信息提供了便利,降低了交易的搜寻成本。在市场经济制度日益规范和复杂化的环境下,会计、审计、法律、税务等逐渐从企业内部分离出来,专业化发展,有效地帮助企业规避经营风险,降低了交易的执行成本。成本降低的制造业企业可以对原有的核心产业链进行生产拓展和延伸,通过深加工等形式调整产业链结构,有效提升整体生产效率。而制造业企业所需的生产性服务通过企业外部提供,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业具有规模经济性和范围经济性,通过市场化条件下的资源配置体系能够使得制造业企业在获取优质生产性服务的同时也可以有效地简化交易方式降低交易成本。2.2生产性服务业能够有效地满足制造业的服务要求。在制造业的研发、设计、生产、营销及售后服务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上,构成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在制造业的产前、产中及产后服务中起着增加价值、实现价值的重要作用。根据微笑曲线原理,参与分工合作的企业,由生产最终产品转变为依据各自的要素禀赋,只完成最终产品形成过程中某个环节的工作。最终产品的生产,经过市场调研、创意形成、技术研发、模块制造与组装加工、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价值链。在工业产品的附加值构成中,中间的制造环节的比重越来越小,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的设计与销售环节,服务业特别是物流、营销、4研发、人力资源开发、信息服务、金融保险服务、财务法律中介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越来越大。2.3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了制造业效率的提高。生产者服务业作为高级要素投入,其发展降低了制造业的生产成本,提升了制造业的竞争力。生产性服务业的扩张促进了制造业的整体效率提高,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影响最为明显;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效率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受金融保险业发展的影响;科学研究对制造业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它与当年制造业的效率呈负相关,但可以提升次年制造业的竞争力,并且对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影响最大。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制造业效率的提高,其中以金融业的影响最为明显。冯泰文(2009)研究得出,交易成本是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效率提升的中介变量,但生产制造成本并没有通过中介效应的检验。2.4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制造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促进制造业升级。生产性服务业多为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其产出中伴随大量的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和技术被引入生产过程。企业通过生产性服务,引进了新技术和新知识,促进了技术服务和研发活动,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微笑曲线”两端的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上端的研发、设计、材料采购,下端的品牌、营销渠道、销售、制造服务等)附加价值和盈利率高,而中端的生产加工、组装等传统制造行业附加价值和盈利率低。向价值链两端延伸,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能提高制造业的附加价值和盈利能力,获得差异化竞争力,培育核心竞争优势,是制造业升级的本质要求和关键步骤。
3、我国制造业升级亟待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从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升级的动因和作用机理分析,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在制造业升级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从我国的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二者的互动融合并不乐观。由于制度和历史的原因,造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制造业的拉动作用明显不足。具体来说,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3.1创新能力不足: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渠道。产业的创新能力不足使得产业的发展缺少源动力,制约着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互动融合发展。由于产权制度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培育的不到位,在企业中还普遍缺乏进行自主创新的内在机制,缺少自觉从事创新的内在动力和激励机制。在市场运行规则、价格体系和调节机制、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以及为企业创新提供服务的市场中介组织等方面还远没有形成,法律保证制度明显不足。自主创新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有效保护知识产权,没有一个以知识产权保护法为核心的支持企业创新的法律体系,任何创新活动都是难以进行和持久的。目前,我国企业的创新意识还比较薄弱,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创新能力不强、研发投入偏低、创新人才不足,具备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渠道的产品比重低,尤其缺乏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同时,国际经济中的产业壁垒和技术封锁仍然存在,发达国家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继续寻求在竞争中的垄断地位,对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加之某些行业和技术领域因为存在严重的垄断而导致竞争不足等创新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企业自主创新内在动力最重要的问题。此外,与产品相关的品牌、营销渠道也被跨国公司牢牢掌控,无法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民族品牌,“中国制造”难以达到世界领先水平。3.2制造业盈利能力不强:以加工贸易为主长期处于价值链低端。对于我国的制造业来说,在实现经济结构快速转型的同时,“大而不强”的情况十分突出,增加值率远低于发达国家。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面临着长期处于低端的尴尬局面。但是,我国制造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却远超发达国家,许多行业还存在着“贫困化”增长的现象。在参与全球国际分工过程中,低成本劳动优势加大了现阶段低技术生产性服务出口密度,迫使我国在过度追求“量”增的同时,表现出“质”劣的贸易条件恶化格局,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获利能力不断缩小。从全球生产供应链布局来看,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最优化的生产布局,将产业链延伸到各个角落,这导致许多发展中国家制造企业只是构成跨国公司整体运营过程中相对比较封闭、单一的环节,产品线和产业链延伸不足。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设厂,产品的研发、服务、营销等高增值环节都在外,跨国企业利用当地的低成本制造优势,进行加工组装。缺乏技术研发和创新的动力使得我国制造业很难与服务业形成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3.3服务业发展滞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带动作用不够。服务作为一种软性生产资料正越来越多地进入生产领域,对提高经济效率和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为制造业服务的金融、物流、研发、信息等项目的发展,对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并不充分,现有的生产性服务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和知识技术含量低,社会化服务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服务能力;同时由于服务规模小,服务成本较高,不能满足制造业企业专业化的需求,制约了制造业的发展。
4、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互动融合的途径及政策启示
基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现状的分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带动作用。4.1建设工业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推动制造业结构升级。科技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物流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基础与核心。建设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是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升级的关键纽带。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继续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优化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促进工业由大变强。中国已经进入可以更多地依靠自主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自主创新已成为提高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以及制造业升级的动力。加快建设中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优势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当前,中国制造业升级与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相互结合的关键纽带在于加快建立企业自主创新体系。4.2适时进行产业政策调整,使企业由过去的做大转变为做大与做强并重。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缺乏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结构,专业化分工水平低,各生产性服务环节内化在企业里面,发展水平和专业化程度难以提高。同时,相关生产性服务业的供给质量和数量相对制造业来说存在潜在需求不足的问题。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业处于需求和供给的低效均衡状态,制约了生产性服务业本应对制造业企业发展升级所起的战略性引领和支撑作用。首先,要从融入全球价值链开始,进一步构建国家价值链,努力培育和构造中国的跨国公司。构建基于本土市场的国家价值链的领导型企业,就是要求我们努力培育和构建中国的跨国公司。在培育跨国公司的同时,还要从深化改革、改变市场环境、优化税收入手,做活做强中小型企业;从强化政府的产业标准执行和完善市场机制入手,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建立产业升级正常机制。其次,调整外资外贸政策,提高制造业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放宽外资外贸管制,提升国际贸易竞争力。引导FDI流向,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改革出口退税政策,鼓励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不断降低“两高一资”行业产品出口退税率,甚至取消这些行业的出口退税政策。另外,要充分利用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鼓励工业企业加快技术进步步伐和新产品开发力度,加大生产过程中生产性服务投入和外包的比例,充分利用生产性服务业FDI,提高内资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4.3深化体制改革,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化进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化程度不够,政府服务功能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就需要深化体制改革,改变部分生产性服务行业垄断经营,市场准入限制过严和透明度较低的状况;进一步加大垄断性生产性服务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力度;分离行政管理职能,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加快实行企业化经营。鼓励非国有经济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快适宜产业化经营的社会事业改革进程,逐步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机制。具体来说,一是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大幅度削减行政审批项目,简化审批手续,将政府职能从市场准入规则的制定者和审批者转变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二是深化垄断行业改革,降低门槛、鼓励竞争。三是推进关键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改革,如水、煤、油、电、气、环境补偿等,为提升制造业转型升级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制定鼓励企业进行服务和产品创新的财税、政府采购等政策,为制造业的服务增强营造良好的实施环境,促进我国制造业的服务化发展。4.4根据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转移转型进展,规划引导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在空间上的协同定位。交易成本(要素成本和商务成本)的变化决定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在空间布局上的协同性。我国政府在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方面要发挥指导性作用,通过制度安排,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定位提供高效的制度框架;建立公共研究机构,完善公共知识的基础设施,为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提供丰富的公共知识;基于社会文化背景,积极引导社会网络向有利于空间布局上的二、三产业融合方向发展。要素成本的提高决定制造业的空间布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导致能源、原材料、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不断上升,生态环境恶化,传统要素成本依赖型产业增长日益陷入高成本困境。在此背景下,我国要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做好服务内地制造业发展的准备工作。在服务业管理体制领域大胆探索,可以在沿海城市设立若干新的特区,吸引外资制造业落地,通过开辟新特区,创新体制,吸引内外资本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学习和探索发展制造业的新路径。降低交易成本是城市集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关键。中国的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大部分是存在进入管制以及垄断的行业,如金融、电信、铁路运输、信息等行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同时,进入壁垒的存在也抑制了该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导致服务业内部专业化分工程度不高。在新一轮体制改革中,应重点对生产性服务业进行改革,要充分发挥政府规划及其他相关政策性措施的功能,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实现集聚式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支持。建立健全现代服务业的行业组织,制定并完善服务业的行业规范和相关标准,提高行业管理水平,从而为生产性服务业的规范有序、健康快速发展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与组织平台。
参考文献:
[1]江静,刘志彪,于明超.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效率提升[J].世界经济,2007(8)。
[2]冯泰文.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3)。
[3]邓丽姝.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的理论探讨[J].经济论坛,2010(2)。
[4]赵玉林,徐娟娟.武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升级[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5]刘书瀚,席芳沁,刘立霞.价值链下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3(3)。
[6]沈家文.生产性服务业与中国产业结构演变关系的量化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理论探讨论文 篇2
一、生产性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 (Producer Services) 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H Greenfield于1966年提出。1975年, Browning和Singelman在对服务业进行功能性分类时, 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 (Producer Services) 概念, 并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法律、工商服务、经纪等具有知识密集和为客户提供专门性服务的行业。我国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将生产性服务分为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中介与商务服务业等。
二、我国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的协同发展关系
1. 我国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发展
1990年, 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产值是2571.5亿元, 到2003年, 生产性服务业的增加值达到14658.0亿元, 是1990年的5.7倍。2008年, 服务业的增加值120487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9.5%。
制造业的发展, 具体看来, 改革开放以后, 1985年~1993年, 我国对原先的工业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 实施起了注重市场需求导向、稳步发展轻工业的发展战略, 以使重工业和轻工业趋于协调发展。1990年, 我国制造业的年产值是8776.74亿元。1993年前后, 制造业的发展出现了放缓的现象, 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倒退, 产业结构的升级也出现了“回向发展”的现象。2003年之后, 制造业的发展速度加快。到2006年, 制造业的年产值是91310.9亿元, 出现了很大程度的增长。2008年制造业投资额为46345亿元, 比上年增加30.6%。
2.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关系
一国工业化程度的提高表现为制造业增加值占GDP增加值的比重增加。在许多文献中, 将制造业中资本品产业 (即轻工业) 和消费品产业 (即重工业) 的相对比例作为工业化的衡量指标, 此指标也是衡量制造业产业结构变动的指标。Hoffmann和Chenery用轻工业和重工业的产值比例来具体衡量制造业结构的变动程度, 黄智聪、潘俊男又在以上基础上设计了C-H指数, 用以衡量制造业结构变动程度, 其具体数学形式如下 (1) :
C-H值越提高, 代表制造业结构越向重工业部门发展;反之, 表示制造业结构向轻工业部门发展。
描述制造业结构变动程度的指标由公式 (1) 中给出, 在此基础上, 为了和中国统计年鉴上的数据标准相吻合, 我们采用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分类方法, 重新构造C-H指数, 这样比较符合中国的实际, 分类数据也较准确。新C-H指数计算式如下:
根据上述公式, 计算如下: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从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 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内在关系, 服务业的增长能够引起制造业产业结构的提升。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是提高制造业竞争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保障;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也是扩大城市就业、实现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 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存在着种种不利于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方面:首先, 服务业规模扩大、地位上升、但总量不足的矛盾依旧存在。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服务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按可变比价计算, 1993年~2006年, 服务业的年平均增长值为10.1%, 超出同期GDP增速0.1个百分点, 对GDP的贡献率由1992年代的40.2%升至2006年的50.3%, 三次产业构成2006年变为11.8:7.39:39.5, 逐步呈现出服务业与工业共同带动经济发展的格局。然而, 与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服务业总量相对不足的矛盾依旧存在。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仅与世界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大体相当, 就业人员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更是相差甚远。其次, 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大, 新兴服务业发展总体偏低, 行业内结构不尽合理。近些年来, 我国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等传统服务业增长保持稳定, 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 金融保险、教育培训、信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 但是, 较之于传统服务业, 在产业结构中占据的比例仍旧较低, 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旧存在很大的差距, 尤其是信息服务业。这种产业发展的相对滞后对于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必将带来阻碍。最后, 市场开放程度低。2006年, 中国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263.5亿元, 占全部外资的37.9%。从吸引外资来看, 外资仍以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为主。究其原因, 民间资本和外商投资进入服务业还面临着种种限制和壁垒, 中国的服务业市场开放程度还是比较低。
三、政策建议
1. 充分认识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对于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
根据上面的面板数据可以看出, 服务业的发展, 对于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具有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 受到“重生产轻服务”以及“重消费性服务轻生产性服务”的思想和观念的影响, 很多人在思想上还没有从传统的服务观念中脱离出来, 对服务业的重要性的认识还比较不足。这样, 一方面不利于服务业本身的发展, 另一方面, 也阻碍了制造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提高的进程。因此, 要转变观念, 提高对服务业本质特征、发展规律、经济功能、发展趋势、扩散效应等的认识, 并且将其放在促进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 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地位加以重视。
2. 把握服务业的本质特征, 有选择性地支持制造业的发展进步
服务业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型服务业。大多数人仅仅看到消费性服务业的特征, 简单地把服务业等同于商业、餐饮业、旅游业、运输等行业;而对服务的生产特征认识不足, 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经济和社会功能等的认识却停留在很肤浅的层面上。因此, 加强对服务业的认识水平, 结合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制造业发展程度、基础设施条件以及企业状况等有选择地鼓励和支持服务业的发展, 使得服务业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起支撑作用, 促进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3. 重视建立和完善服务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服务业的发展, 需要健康有序的外部环境做保障。目前, 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外部条件还不是很健全, 尤其在服务企业的市场准入、市场秩序等方面缺乏有力的规范。市场准入方面的表现为:一方面, 有些行业存在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 制约了非国有资本的发展, 例如银行、电信、保险等垄断性行业, 这些行业进入的壁垒高;另一方面, 有些行业的进入壁垒较低, 这就容易造成竞争无序的现象, 例如, 管理咨询、会展、物流等。在市场秩序方面, 服务业的知识产权、服务标准、诚信机制等方面的不足:还没有建立起明确的, 有效的、完善的服务业法律法规;没有标准的服务标准体系;没有加强诚信体系的建设。要促进服务业健康、快速、有效的发展, 必须要加快建立和完善服务业在市场准入、市场秩序等方面法律规范, 规范其发展。
4. 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分工体系, 在开放中发展服务业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深入推进, 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其资源, 跨国公司加强了生产和采购、管理、品牌等本地化进程, 形成了研发中心和制造中心一体化基地。服务业的发展, 应该抓住机遇, 积极融入到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分工体系, 在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分工体系中提升自己, 发展自己。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 一方面还要继续发挥劳动力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 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 提高服务业贸易的质量, 逐步转向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服务型贸易, 加大金融保险、工程服务、建筑服务、通讯服务、物流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服务业的出口, 提高服务业的质量, 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摘要: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国际产业专业化分工的进一步深化, 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 生产性服务对于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与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关系, 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协同
参考文献
[1]H.B.Chenery.Pattern of Industrial Growth[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0 (50) :624-654
[2]黄智聪潘俊男:中国大陆地区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决定因素[J].中国大陆研究, 2002, 45 (2) :97-123
[3]熊芙蓉刘俊武:透析“世界工厂”及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J].集团经济研究, 2007, (5) :60-6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理论探讨论文 篇3
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及特征
2006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主要面向生产者的服务业,细化深化专业化分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序发展金融服务业,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规范发展商务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可见,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是有别于传统服务业和其他现代服务业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先阐述其内涵。这在指导当前经济活动的实践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一、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
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而产生,为了满足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商务活动(公务活动)的功能强化与职能外化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为生产、商务活动而非直接向个体消费者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消费服务的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包括:金融服务(主要包括银行、保险和证券服务)、专业服务(主要包括咨询、律师和会计服务)和信息服务(主要包括通讯服务、计算机及相关服务、软件服务)。生产性服务业是社会化分工的结果,是从企业内部的生产服务部门分离出而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一般特征
生产性服务业具有以下几个一般性的特征: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的是作为其他产品或服务生产的中间投入的服务:生产性服务业是属于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密集型的,具有规模经济性;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的是差异化的生产性服务;生产性服务业的国际贸易受到较多直接限制(如对外国直接投资、人员流动的限制)和间接限制(如对商品贸易的限制从而影响到生产者服务的贸易)。
加大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一、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时机成熟
(一)理论基础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以往的服务业生产和经营方式,带动了传统服务业的升级改造,而且对国民经济的增长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1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能实现规模经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一般都是人力资本、知识资本高度密集型的,其提供的产品呈现高度的差别化。要获得生产生产性服务所需要的各种专业知识通常需要较大的、专业化的初期投资。而一旦知识与技能获取之后,其提供服务的边际成本也会因此而相对较小。因此,规模经济在该产业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可提高产业整体的劳动生产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革命,人类生产中使用的生产要素除了土地、劳动力、资本外,更多的是技术和知识要素,它们在生产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且越来越重要。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具有高人力资本、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特征。在现代经济结构中,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是互相依赖和互相促进的。以制造业为例,现代制造业的推进离不开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而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也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制造业提高产品附加价值的过程中,服务化取得了进展,伴随着服务需求的增大。从而加强了从中间需求方面对服务业的刺激;服务业在提高质量的活动过程中实行着硬件技术化,刺激制造业的生产,也刺激着制造业进行技术革新。研制出符合服务产业需求的产品。
3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有助于产业结构升级。三次产业的发展经历着: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由快速上升逐步转为下降,第三产业增加值则经历上升、徘徊、再上升的发展过程,最终将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大的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服务业内部结构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升级,具体表现为:服务业从传统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转向以资本密集型为主,并正在进一步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为主的服务业转变。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在促进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的同时,也促进了整体产业的结构升级。
(二)现实条件
具体来说。 “十一五”期间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面临几大契机:
1国际产业转移与对外投资正向服务业倾斜。一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情况下,企业活动国际化进程必然增加服务业对外投资;二是在全球经济增长中,跨国公司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份额都在增加,出现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双转移态势;三是服务业地位上升是其国际转移和对外投资增加的产业基础;四是GATS等协定的达成为服务业国际转移和对外投资创造了良好的国际制度环境。
2我国三大产业的发展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加大。第一产业的市场化发展将促进农业服务发展,对农业信息、农业科技和农产品的销售服务有越来越广泛的需求;第二产业的结构优化升级,将加大对金融、证券、研究开发、中介咨询等服务的需求;第三产业专业化、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也需要专业服务。如教育信息化、后勤服务社会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服务营销等服务。
3BOP(业务流程外包)服务提供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良机。对于生产企业来说。生产性服务是内部化还是外部化取决于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成本和收益。随着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企业将内部的某些周期性的、仿佛的活动或者职能。通过合约的方式转移给外部服务供应商,因为生产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必须集中资源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且通过业务流程外包。他们可以获得更大的收益。
二、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对策思路
(一)加大内地与香港、台湾的合作商机
内地服务业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商机,特别是一些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如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物流和供应链服务、专业服务、市场营销和工业设计等。香港和台湾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加强他们与内地在这些领域的紧密合作。具有巨大潜力。完善有关配套政策,消除合作的体制障碍,积极推动香港和台湾的生产性服务供应商的进入;完善公共服务和中介服务。为香港、台湾与内地的合作营造良好的环境;优先开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合作,产业政策着眼点应是引进竞争,以产业化为导向促进市场发育,积极扶持信息服务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二)提高服务业的开放程度
提高服务业的开放程度,就是要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市场化进程。一是打破国内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垄断,放宽市场准入的限制,全面发展本国服务业。增强国际竞争力;二是进一步加大服务业吸引外资的力度,以提高中国承接国际服务业向外转移的容度,使中国成为全球服务业外包的重要基地;三是大力发展服务贸易。适当扩大服务进口。既为国内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生产性服务投入。又引入市场竞争,促进国内生产性服务业质量的改善;四是改革服务领域的投融资政策,鼓励我国有条件的服务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发展跨国经营。建立海外营销网络,开展海外并购,加强战略联盟,提升与国外高端生产性服务供应商的合作水平。
(三)加强对服务贸易人才的培养
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要求具有高素质的人才。在全球化背景下。服务贸易人才的培养,不仅包括服务业务人才的培养,还包括相应的法律咨询人才的培养。要将培养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高水平的管理人才放到重要的位置。为一些有能力的青年人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工作环境,使其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为服务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人才保证;加强对现有服务人员的短期培训,让他们尽快了解和熟悉中国服务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提高我国服务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增强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意识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理论探讨论文 篇4
【报告来源】前瞻网
【报告内容】2013-2017年中国轴承制造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可查看最新资料及详细内容)
报告目录请查看《2013-2017年中国轴承制造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
轴承是各类机械装备的重要基础零部件,它的精度、性能、寿命和可靠性对主机的精度、性能、寿命和可靠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机械产品中,轴承属于高精度产品,不仅需要数学、物理等诸多学科理论的综合支持,而且需要材料科学、热处理技术、精密加工和测量技术、数控技术和有效的数值方法及功能强大的计算机技术等诸多学科为之服务,因此轴承又是一个代表国家科技实力的产品。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采取了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拉动经济发展的积极财政政策。受益于相关行业的发展,轴承产销迅速扩大,利润水平得到提升,行业发展明显加快。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中国轴承制造行业规模(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企业共有1518家企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208.22亿元,同比增长了14.29%;销售收入为2227.34亿元,同比增长了16.56%;利润总额为135.69亿元,同比增长了8.35%。
近年来,世界知名企业纷纷进入中国轴承市场,并建立生产基地,如瑞典SKF集团,德国舍弗勒集团,美国铁姆肯公司,日本的NSK公司、NTN公司等。这些公司不仅是全球经营,而且是全球制造,他们凭借品牌、装备、技术、资金和生产规模的优势,与国内的轴承企业展开了激烈竞争。目前,国内企业主要从事通用轴承的生产,专用和高端轴承生产企业较少,技术还不成熟。因此,国产企业要想与国外先进轴承品牌竞争,甚至超越,还需要在技术等方面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道路。
“十二五”期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将继续显现,国内经济增长保持强劲,国际市场也将缓慢复苏,经济企稳回升势头逐步增强。国民经济的发展将拉动基础建设的投资,进而推动冶金、电力、建筑机械、建筑材料、能源等行业的发展,同时国家出台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对汽车、航空航天、机床、风电等行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这些行业对轴承的需求也将逐步扩大。此外,国家对装备制造业的重视以及轴承国产化趋势日益明显,我国轴承市场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随着我国轴承主机行业的发展,轴套的产品结构将发生变化,其高
端产品在产品中的比重上升,销售单价也将随之提高,预计到2015年,我国轴承产量有望超过280亿套,主营业务收入有望达到210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轴承生产和销售基地。
随着轴承制造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轴承制造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轴承制造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产业发展环境和产品购买者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轴承制造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轴承制造行业中的翘楚!
本报告利用前瞻资讯长期对轴承制造行业市场跟踪搜集的市场数据,全面而准确地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报告从当前轴承制造行业的宏观景气状况出发,以轴承制造行业的产销状况和行业需求走向为依托,详尽地分析了中国轴承制造行业当前的市场容量、市场规模、发展速度和竞争趋势。
报告主要分析了中国轴承制造行业的生产与发展;轴承制造行业当前的市场环境与企业竞争力;轴承制造行业的市场需求特征;轴承制造行业的竞争格局、竞争趋势;轴承主要细分产品市场发展状况;轴承制造市场的领先企业经营状况;轴承制造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预测;同时,佐之以全行业近5年来全面详实的一手市场数据,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轴承制造行业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从而在竞争中赢得先机!
本报告最大的特点就是前瞻性和适时性。报告通过对大量一手市场调研数据的前瞻性分析,深入而客观地剖析中国当前轴承制造行业的总体市场容量、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市场需求特征,并根据轴承制造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轴承制造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轴承生产企业、科研单位、销售企业、投资企业准确了解轴承制造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经营决策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也是业内第一份对轴承制造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以及行业重点企业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重量级报告。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理论探讨论文 篇5
生产理论:
1、供应链协同
2、精益生产
3、延迟制造 延迟理论:
延迟制造概念首先由Anderson于1950年提出,是指产品可以在接近顾客购买点时实现差异化,即实现差异化延迟。延迟制造的作用
1、延迟制造减少库存成本
2、延迟制造缩短反应时间
延迟制造的差异化表现形式包括产品制造上的延迟、时间上的延迟和制造商的延迟
实现延迟差异的几种重要途径 1)工艺重构 2)通用化 3)模块化 4)标准化
戴尔实施延迟制造的现状:延迟制造要求企业进行最终装配的产品由标准化、模块化的零部件成,顾客个性化的需要可以通过对标准化部件的组合装配以及附加其它的个性化模块或服务以实现。戴尔没有在零部件标准化上花太多的精力,而将这些工作交由如htd等硬件生产产家完成。戴尔公司把关键放在处理和众多供应商的关系,在这一点上,戴尔减少了供应商的数量,其95% 的零部件及原材料由5O家供应商提供,其中75%来自3O家最大的供应商,另20%来自规模略小的20家供应商;同时,戴尔采用“供应商库存在制造工厂集中管理” 的方法,在自己的组装厂附近建了一个相当大的仓库,并要求所有供应商在这个仓库中建立自己的库存,戴尔还和所有的供应商一起更快、更准确地分享需求和生产信息,来帮助供应商更好地计划他们的生产和库存。延迟制造使戴尔减少了库存,使得戴尔库存周转时间变成了业界少有的7天,这大大加快了资金周转,减少了库存成本和原材料贬值损失。
特点:延迟制造减少库存成本
延迟制造缩短反应时间。
延迟制造
1、减少滞销风险。减少了不必要的库存积压和缺货,尤其是预测风险带来的库存。
2、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延迟制造强调根据消费者需求响应,可以促进销售。能够更好地满足需求,能够促进销售。戴尔根据客户订单生产,是他能够显著降低库存的一个重要原因。
延迟制造存在的不足:
戴尔的延迟制造主要体现在零库存和按订单生产,虽然他的这种直销模式体现出了非常多的好处,但是凡事都有两方面,他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戴尔的延迟制造在中国的全面实施存在一定的困难。
戴尔在中国遇上了发展上的瓶颈,出现了很多在美国没有出现过的问题。(一)直销模式难以全面施展由于中国在信用体系、在线支付以及物流等方面的先天性不足,再加上消费观念上的差异,以及长久以来分销模式形成的消费习惯,使得戴尔赖以成功的直销经营模式不能在中国全面施展。而且由于经济发展上的地域性差异,网络普及情况在中国并不均衡。除沿海地区和大城市以外,中西部和农村地区经济状况相对落后,这也使得戴尔的直销模式难以在全国大范围普及。再加上与现有渠道分销商之间的利益冲突,戴尔的直接销售模式要想在中国取得美国式的成功还有待时日。(二)竞争对手的快速模仿像惠普、联想这样的IT制造商在中国市场经营多年,对中国市场的了解和渗透要远远胜过戴尔。他们不但积累了深厚的开拓中国市场的经验,也各自掌控着广大的分销渠道资源。这些分销网络几乎深入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多年的伙伴关系也让它们和分销商紧密的结合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
改进措施
1、协助建设信用体系
经济活动中信用体系的缺乏,为中国经济的正常运行和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极大地损失和障碍,近年来,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开始逐步建立自己的信用系统。这样以后,直销模式也必定会更加受到欢迎。
2、与分销商建立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农业科技为生产实践服务探讨 篇6
促进农业科技服务生产实践,要多出农业生产真正实用、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利益的自主创新成果。农业科技创新要紧扣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面向农业生产和农民实际需求,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带有全局性、前沿性、方向性的重大科技问题,深入开展综合研究和协同攻关。不断推动科研单位与成果应用主体之间建立起内在的有机联系,促进农业科技上中下游的紧密对接,解决科研与生产脱节的问题,使科研课题切实来源于实践、成果直接应用于生产。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集中力量创造出更多有用的科技成果,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千万家”,促进科技成果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促进农业科技服务生产实践,要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水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既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环节,又是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现行的农技推广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难以满足农民增收致富的需要。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存在机制不活、手段单
一、投入不足、科技与生产脱节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农业科技成果就难以更好地转化和应用,农业科技就难以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我们必须加快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步伐,积极探索加快科技成果推广的新模式,加快适用科技成果组装配套和推广示范,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水平。
促进农业科技服务生产实践,要大力增强生产经营主体的技术吸纳能力。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最终要靠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提高他们理解、掌握、运用科技成果的能力。近几年来,我国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还比较低。特别是随着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农民队伍结构急剧变化,留在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农业劳动者素质呈现出结构性下降趋势。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显得更为紧迫。要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健全培训体系,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增加培训投入,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民接纳和应用农业技术的能力。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理论探讨论文 篇7
1 概述
1.1 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与外延
生产性服务业是与消费性服务业相对应的概念,国外学者一般称其为生产者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Machlup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即知识产出的产业[1];Hubbard & Nutter指出生产性服务业主要涵盖广告咨询、法律、会计与审计、研发、建筑服务等面向生产者的服务活动[2;Coffey认为,广义的生产性服务业是在公司与组织的运用中被用作普通性消费的功能性服务[3];对外经贸大学课题组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与生产活动直接或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中、下游诸多环节,如物流、研发、金融保险及咨询、会计等专业服务[4]。以上学者大多从生产性服务业指向的对象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此外,也有学者从中间需求角度对其进行了解释。Goodman & Steadman根据美国2000年投入产出表,将服务业中间需求率高于60%的部门界定为面向生产者的服务业,低于40%的部门界定为面向消费者的服务业,将40% ~60%之间的部门界定为混合服务业[5];尚于力、申玉铭和邱灵利用1997-2002年的中国投入产出表将中间需求率大于50%的行业界定为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通讯服务、批发零售服务、金融保险服务、计算机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地质勘查和水利管理服务[6]。
国内外学者虽未对生产性服务业形成统一明确的定义,但在其内涵及外延界定上存在共通点,即多从生产性服务业指向的对象、活动内容(如Hubbard& Nutter等)或中间需求、内在属性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如Goodman & Steadman、尚于力等),运输仓储、金融保险、研发设计、法律会计、市场销售等管理咨询活动均被纳入生产性服务业的范畴。综合各学者及各经济体对生产性服务业内涵及外延的阐述,本文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即主要面向消费者以外的生产企业、并直接或间接为生产企业的生产活动提供中间需求的产业部门,包括流通服务业、信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五大类。
1.2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交互发展
相关学者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有四种不同观点:供给推动论、需求引导论、交互发展论和融合发展论。供给推动论认为服务业尤其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提高生产率及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前者的发达程度决定后者的发达程度;需求引导论认为制造业为服务业尤其生产性服务业提供需求基础,前者是后者发展的条件,后者是前者的补充和支持;融合发展论认为,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二者出现融合趋势。
交互发展论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是相互作用和依赖、共同发展的关系。Francois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7];刘书瀚、张瑞、刘立霞以中国1997-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为基础,采用投入产出法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进行产业关联分析表明,二者存在显著的互动关系,且后者对前者的拉动作用大于前者对后者的促进作用[8];高觉民、李晓慧从产业视角构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模型,认为二者互相推动彼此发展,且前者内部各部门与制造业均呈现互动发展关系[9];焦爱丽根据我国31省市2003-2011年相关数据进行模型检验,表明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水平每上升1%,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将上升15.51%,两者正相关[10];陈光和张超基于我国不同省市或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统计数据,对二者相关指标进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检验,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存在交互发展的特征,生产性服务业结构变动指标与制造业升级系数存在协整关系和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11]。现有文献多从不同角度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交互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但是对二者作用的内在机理的研究尚待深入,因此,本文从以下视角对二者交互作用的机理进行简要说明。
2 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
2.1 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首先,服务收入成为制造业企业利润的重要来源。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制造业产品中的服务含量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将服务作为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并因此提高了企业自身的服务化水平。从典型制造企业来看,国外大型制造企业基于产品的增值服务已成为企业主要的收入来源,如2011年宝马、GE、施乐公司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0%、51.16%和53%,IBM服务收入占比为82.1%,与2005年的51.9%年相比增长了108.42%[12]。
其次,制造业服务化在就业方面表现突出。一方面,制造业内从事服务活动的劳动者占较大比重,2002年,OECD 13个国家中约有40%的制造企业员工从事与服务相关的岗位,如科技人员、会计师、律师、管理人员或其他服务岗位[13];另一方面,制造业内从事服务活动的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关键要素,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对从事制造业服务活动的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造业企业间的竞争也使得企业对于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2.2 生产性服务业优化制造业的资源配置
生产性服务业在促进制造业节能降耗的同时,也提高了资源利用率。生产性服务业是信息技术密集型产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及信息和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在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成为制造业节能降耗的一大动力。企业生产设备的改进、生产工艺的优化(如ERP、能源管理系统等)加强了对能源消耗的监测预警,降低了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量,推动产业向低消耗、高利用率方向发展。2014年中国两化融合发展报告指出,信息业较发达的北上广、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份的工业应用效益明显高于全国其他省份,这些省份的电子信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较发达,信息技术推进工业节能减排的力度较大,支撑本地企业节能降耗的成效明显,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低;而宁夏、甘肃、青海、西藏等信息产业弱省,应用效益指数较低,信息技术支撑企业节能降耗的能力普遍不足[14]。
信息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及科研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其内含的人力、技术及知识资本能够缓解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压力,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2.3 生产性服务业降低制造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在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同时,还利用规模经济、制度创新等降低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及交易成本。
首先,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效应会降低制造业的生产成本。随着分工的深化,制造业内部的低附加值生产环节逐渐外部化并最终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部门,并能提供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其规模会随着制造业外部化的需求的增加而扩大,最终形成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这相较于制造业企业内部的生产性服务来说,会大大降低制造业的生产成本。
其次,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产品的市场配置中起到简化交易方式的作用,从而降低制造业服务产品的交易成本。例如,生产性服务业中的商业、交通、通信等流通服务业通过建立市场网络,在集中固定的生产与分散变动的需求之间搭建桥梁,将时空上分割的市场联结起来,扩大了交易网络的延伸范围和市场规模,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实现了交易成本的节约[15];再如,在市场经济制度日益规范和复杂的环境下,会计、法律、税务等逐渐从企业内部分离出来,专业化的发展有效帮助企业规避经营风险,降低交易的执行成本[16],如安永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FESCO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等。
3 制造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3.1 制造业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坚实的市场基础
分工深化下制造业生产环节的外部化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为其提供坚实的市场和需求基础。在经济的发展及社会分工深化的背景下,制造业企业基于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自身竞争力的考虑,会越来越多的将生产环节中的低附加值部分如研发设计等生产经营环节外包出去,“内部化”的“非市场活动”逐渐变为“外部化”的“市场活动”。此时,随着制造业企业对外剥离的非核心业务环节的增多,其对外部专业化的服务企业即生产性服务企业提供的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便会产生更大的市场需求,这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和坚实的市场基础。此外,制造业的发展会对服务外包的种类和数量产生新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不断完善服务类型以实现服务的多样化和高质量,这也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推动力。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自1995年以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增加值的绝对量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状态,平均年增长率达到15.9%左右。根据对我国2002-2010年间的投入产出表进行分析得出,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平均中间投入率在0.26左右,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制造业有较强的依赖性,且这种依赖性在商务服务业、流通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及信息服务业方面表现的更为突出,即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支撑主要是通过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及信息服务业等细分行业实现的。
3.2信息技术加速了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促进作用
信息化及信息技术的应用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进而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提升了工业信息化、制造业信息化水平,促进制造业产业链分工深化、产业模式创新,促进传统制造业向以知识和技术为主要投入要素的现代制造业转变,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并进一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首先,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一种中间投入活动,其服务对象是提供终端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性企业。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信息技术密集型产业,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促进制造业升级,进而有效的提高生产性服务企业的效率和服务质量,并能改变传统的物流渠道以提高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如广告和银行业的现代化程度;此外,传统的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衍生出新的服务领域,如计算机辅助制造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等,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对其产生大量需求,使得生产性服务业的交易性大大增加[17]。
其次,信息技术促进制造业升级进而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完备的基础设施。如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制造业的信息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带来远程教育和医疗的国际化,为供应链上的物流企业提供一个中立和可靠的数码平台,并能够实现产业集群的区域内迁移和合理的产业分布。此外,信息技术及相应的通讯、交通、教育等基础设施正逐渐成为服务业发展和升级的支撑平台,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研发设计、物流运输等行业对区域内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依存度越来越明显。
在信息技术对制造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下,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将有效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效率和水平,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4 小结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理论探讨论文 篇8
摘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长株潭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是总体规模较小,发展速度滞后于制造业。为此,要从实现区域联动、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增强制造业活力、完善互动政策等方面,促进两者的互动融合。
关键词:长株潭城市群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互动
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概述
(一)相关概念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市场化的中间投入服务,即可用于商品和服务生产的非最终消费服务。本将生产性服务业分为物流、信息服务、金融、科技服务、商业服务五大行业。
制造业是指对各种制造资源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工业品与生活消费品的行业。制造业包括除采掘业、公共事业以外的所有30个工业行业。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根据技术特征,可分为资源性产业、低技术产业、中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产业。
(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研究综述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获得迅速发展,与制造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许多学者对两者的互动进行了大量研究,形成了需求遵从论、供给主导论、融合论和互动论四种观点。本认为,互动论揭示了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互补性关系,避免了将两者人为割裂的问题,更加具有合理性。
二、长株潭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现状
(一)生产性服务业总体现状
2012年,长株潭生产性服务业(限额以上,下同)实现营业收入2019.6亿元,利润337.6亿元,从业人员为44.6万人,分别占全部服务业的78.1%、36.7%和46.2%。可见,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中扮演者重要作用。
2012年,长株潭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为1154.62亿元,占湖南省的43.4%。人均营业收入为98.0万元,人均利润为16.4万元,分别是湖南平均值的1.5倍和1.65倍。其中,长沙市实现增加值848.5亿元,营业收入1728亿元,利润279.9亿元,分别占长株潭的73.5%、85.3%和82.9%。
2004—2012年,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名义值)由300.5亿元增长到1028.2亿元,增长2.42倍;同期,全部服务业的营业收入由819.1亿元增长到3587.5亿元,增长3.38倍。生产性服务业占全部服务业的比重由36.7%下降到28.7%。
(二)五大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
2012年,物流业实现增加值354.84亿元,营业收入237.2亿元,分别占湖南省的32.9%和59%,较好地满足了产业发展的需要。但是,人均利润仅为0.41万元,只相当于湖南省均值的39.4%,尤其是株洲更是出现了0.45亿元的亏损。
2012年,信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营业收入和利润分别为169.1亿元、177.6亿元和28.3亿元,分别占湖南省的40%、40.2%和40.2%。
长株潭是湖南省的金融中心,金融业相对发达,2012年实现增加值285.8亿元,营业收入1249.2亿元,占据湖南省金融业的半壁江山。盈利能力突出,实现利润达到274.1亿元,占全部生产性服务业的81.2%;人均利润水平(38.7万元)是平均水平的1.36倍。
2012年,商务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01.3亿元。其中,长沙的增加值、营业收入和利润独占湖南省的43.7%、60.4%和68.6%,毛利率和人均利润也高居三市之首。
长株潭高校和科研院所密集,科技人才众多。2012年,科技服务业的增加值为142.95亿元,营业收入和利润分别为143.4亿元和12.81亿元,分别占湖南省的68.9%、62.5%和67.2%,尤其是长沙所占比重分别达到61.5%、59.6%和64.8%。
(三)制造业发展现状
长株潭制造业规模较大,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2012年,规模以上制造业实现增加值4401.9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6.6%。营业收入11332.9万元,利润737.9万元,占湖南省的比重达到53%、43.2%和46.7%。
2012年,长沙制造业的增加值、营业收入和利润分别占长株潭的66.2%、61.9%和80%,而株洲、湘潭所占比重均较小。
2012年,制造业的平均毛利率为6.99%,比湖南省高出0.53个百分点;人均利润6.8万元,比湖南省高出9.6%。相对而言,湘潭制造业的效益最好,株洲次之,而长沙较差。三市制造业的人均利润分别为10.3万元、3.2万元和2.1万元,毛利率分别为9.0%、5.8%和1.8%。
(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存在的问题
生产性服务业难以支撑制造业发展。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往往大大高于制造业。2012年,长沙、株洲、湘潭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13.3%、11.8%和7.7%,不仅远远落后于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发达城市,也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5.9%)。长沙、株洲、湘潭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增加值之比分别为3.43、4.03和6.58倍,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4),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发育很不完善,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有限。
生产性服务业增长速度低于制造业。近年来,长株潭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速度较为缓慢,低于经济增长和工业的发展速度。2004—2012年,长株潭生产性服务业(不含金融业)的营业收入名义增长率为16.6%,低于第二产业的平均增幅(25.9%);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占非农产业的比重由17.9%下降到11.4%;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营业收入之比由4.86倍扩大到10.27倍,显示出二者的不协调性日益增加。endprint
互动的协作机制还不健全。长株潭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布局相似度高,没有形成整体性,没有形成有机合理的产业分工,对跨区域的制造业的服务功能不完善。产业分工与专业化程度不高,产业前后关联效应不强,主导产业产品链条短,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互动作用不明显。
四、长株潭城市群加快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对策
(一)加强功能整合,实现区域联动
加强顶层设计,将长株潭作为一个经济体,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问题,建立跨区域分工协作的体系。三市既要形成自身特色,又要互为依托,共同促进本区域制造业的发展。长沙要加快建设成为科技、教育、研发、商务、金融、物流中心和中南地区国际化大都市;株洲重点发展交通运输、物流配送、研发设计、信息咨询、服饰商贸等行业;湘潭重点发展物流配送、科技研发、电子商务、金融、会展等行业。
(二)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支撑制造业发展的能力
通过科学技术改造传统的生产性服务业,提升传统行业的竞争力,同时发展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科学合理规划功能区,引导知识含量高、专业化程度高、产品附加值高的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等向长株潭集中,形成高科技生产性服务业集群。
(三)增强制造业活力,拉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发挥“新型工业化”的第一推动力作用,依托华菱钢铁、中联重科、三一重工、株洲南车等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冶金、工程机械、汽车等制造业,大力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主体建设,促进产学研合作,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全面提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制造业企业实现主辅分离,促进非核心业务外包,发展第三方物流等,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四)完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政策措施
加强政府部门间的统筹协调,建立健全互动发展的沟通机制和政策对接机制。鼓励生产性服务企业和制造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与资源重组,建立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的企业集团。根据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机制创新、体制创新和政策创新,引导和推动制造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将一些生产性服务从制造企业内部分离出来,并科学合理地做好产业融合规划,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在融合渗透中共同发展,最终形成相互融合的新型产业体系。
参考献:
[1]郑吉昌,夏晴.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分工的深化[J].科技进步与决策,2005(2)
[2]陈宪,黄建锋.分工、互动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演进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10)
[3]吕政,刘勇,王钦.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产业互动的研究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6(8)
〔本系湖南省社科规划课题“长株潭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项目编号 08YBB054)阶段性成果〕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理论探讨论文】推荐阅读:
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09-13
生产制造执行系统论文12-09
制造业的生产现场管理之维持与改善(慧聪)12-21
生产性服务业FDI论文09-09
生产性服务外包论文05-30
信息通信技术在生产性服务业的应用论文05-24
农电安全生产管理探讨论文09-20
生产与消费论文10-18
制造业生产计划管理09-15
作物生产与管理论文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