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消费论文

2024-10-18

生产与消费论文(通用12篇)

生产与消费论文 篇1

1 网络恶搞的概念与研究现状

网络恶搞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突出现象,有学者这样定义恶搞:“恶搞在狭义上就是对以前作品的影像、声音、文字、图片等的语言颠覆性表达。广义上的‘恶搞’就是指包括狭义的‘恶搞’在内的,以戏谑、嘲讽为手段的不同于主流话语的一切话语的言说方式。”恶搞是一种与后现代主义密不可分的表现形式,在后现代的话语中,“他们迷恋于解构自己所碰到的一切论证形式并使之非合法化”。由于大众对传统传播方式的规训感到压抑和厌倦,网络恶搞的大部分内容是对于原有作品话语的拼贴、嘲讽乃至解构,对主流权威叙事进行颠覆与消解。

在我国,对网络恶搞的后现代研究大多着眼于其产生的社会语境,主要论述当下转型期社会的结构性压力在网络上带来的折射反应,强调网络恶搞的现实批判性。有一些研究者对于网络恶搞进行了消费主义视角的研究,论述了网络恶搞带来的符号消费的快感。

2 网络恶搞的生产与消费方式

互联网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信道呈几何级数地扩展,大众既是网络信息的生产者、发布者,也是其消费者。网络信息生产者的增加以及草根大众的网络消费,使得网络符号生产比传统形式的信息生产更为迫切,于是“这些人掳掠使用各种传统与文化,目的是为了生产新的符号商品”。《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对于电影《无极》的无厘头地消解,《大史记》对电影作品的串烧式恶搞都是对原作品各种符码的使用和再生产。

由于网络发布的匿名性特征,网民表达时的自我审查较少,移动时代微博等发布平台可以在平板电脑和手机上即时发布,恶搞变得可以随时与人分享,网络恶搞的生产更加随意和戏谑。

后现代的语境中,本雅明所说的“光韵”的消失在网络传播中反映出一种生产的大众化,高雅和大众文化在这里没有了生产方式的区别,对原作品的戏弄和过度娱乐化使得话语的意义大多被从影视作品中剥离出来进行个性化表达,语言游戏的多样性代替了宏大叙述性知识,信息交换中的编码与解码变得更加多变,符号的流通以话语语境的消解为代价,意义一旦被确定下来,就立即开始自由漂移。从“甄嬛体”和“元芳,你怎么看”的病毒式传播到很多帖子将名人诗词进行歌曲串烧式的组合,网民进行的是一种集体狂欢式的恶搞生产。

从信息消费层面来看,网络信息消费不同于其他消费形式的特征,正如鲍德里亚提出的消费主义的概念: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要的满足,而是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换言之,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网络信息生产消费不同于物质资料的消费,其货币是受众的注意力,其需求可以是巨大的,却是需要被建构和塑造的。后现代消费在生活中更多地体现为体验性的,而这投射在网络文化的消费中也体现为对大量碎片化的、无固定意义的话语的需求,在对历史感的消解和裂变式文化消费的体验之中,大众获得一系列的短暂快感。

3 消费背后的新话语方式

就像《启蒙辩证法》里所说:“文化是一种充满悖论的商品。它完全遵循交换规律,以至于它不再可以交换;文化被盲目地使用,以至于它再也不能再使用了……语言越是在公开声明中完全丧失掉自己,作为意义载体的词语就越会受到贬低,成了毫无意义的符号。”同时,这是一种创造性解构,网络传播中“文化的循环”与“信码”的共享不再依赖于长期的意义建构过程与文化背景的相似性,而更加取决于在网络符号流通中的当下,符号交流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相应降低,在每次对于原作品的消解性使用时,话语中的对话双方都会心领神会,也就是“你懂的”,这是一种意指实践的深刻转型。

无论对于原作品进行怎样的解构与再生产,这些都是网络传播环境中粘合性大众所发起的,符合网络原生状态的。这种恶搞的文化特质既是消解性的,又是在网络语境中对话语的一种重构。非原创性、交融汇通和重新解读形成网络语言生产的特征,这是一种快餐式的适合网络传播大众化消费的生产方式。甚至可以说这种网络恶搞代表的“是一种新的“审美范式”,在这种范式之下,大众以“后现代部落”成员的形式暂时地聚集在一起。”

参考文献

[1]许全亮,单新宇.透视恶搞——关于网络恶搞产生的分析[J].电影评介,2008,(19).

[2]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M].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3]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4]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多诺.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M].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5]斯图亚特·霍尔.表征——文化表征与意指实践[M].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生产与消费论文 篇2

生产与经济制度 第一框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第一目

生产与消费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每天要吃、穿、住、行,每天要消费,消费离不开商品,商品是怎样来的?(生产出来的)那么,是生产者生产什么我们就消费什么,还是消费者需要什么生产者就生产什么呢?生产与消费有什么关系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进入本堂课的学习——生产与消费 讲授新课:

师:请大家看着教材28页方框里面的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DVD、网络等,高科技产品的发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生:(略)

教师总结:对,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DVD、网络等高科技产品高科技产品的发明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娱乐休闲方式、购物方式和教育方式。总之,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变化。由此可见,这些高科技产品的出现对我们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师:今天我们可以用计算机写文章、上网聊天、查资料、打网络游戏,用DVD录制节目,欣赏音乐等,如果没有这些高科技产品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我们能不能做这些事呢? 生:(不能)

师:对,那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我们的消费是不是主观上想什么就能买到什么? 生:(略)点拨:人们的消费从根本上讲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因此说:生产决定消费

一、生产决定消费

(板书)

师:那么,生产是如何决定消费的呢?让我们来共同分析。在古代,即使是皇帝也享受不到看电视的乐趣,为什么? 生:(略)

师:因为电视作为一种消费对象还没有被发明和生产出来,由此可见:

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板书)

师:前面我们分析过,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红,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娱乐休闲和生活方式,这说明了什么? 生:(略)

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板书)师:对,下面请大家看着教材29页的漫画“今非昔比”,在漫画中我们可以看出,现在普通人出行坐的飞机、汽车比古时候皇帝坐的马车快的多,高档的多,这又说明了什么?

3、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板书)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拥有一部iphone4s呢? 生:(略)师:那如果苹果公司没有生产出iphone4s,市场上根本就没有这种产品,我们也不知道,你们会不会产生买它的欲望呢? 生:(略)

师:对,因此我们说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板书)

师:正如我们刚才所说的,如果没有iphone4s的生产,人们就不会产生买它的想法甚至强烈欲望。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可以得出人类消费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和服务都靠生产创造出来,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来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过度:由此可见,生产对消费起着非常重要的决定作用,那消费对生产又有哪些影响?接下来,请大家阅读教材29页探究活动2的材料。师: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某某同学,你来说一下 生:(略)

师:某某同学回答得很好,这则材料主要说明了人们有消费需求,就会促进相关产业迅速发展,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可见:

二、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板书)

师:那么消费是怎样对生产发生反作用的呢?请同学们看一下这幅图: 师:这是我们第二课学过的知识,哪位同学来给我们分析一下这幅图? 生:(略)

教师总结: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某种消费扩张的时候,适应这种需要的商品就会供不应求,这时候厂家就会扩大该商品的生产规模;反之,当某种消费萎缩时,适应这种需要的商品的生产规模就会缩小。可见,消费需求的变化会影响什么的变化?

点拨:消费扩张 生:(略)

师:对,消费需求的变化会影响生产规模的变化,因此,生产者要想盈利就必须怎么做? 生:(略)

师:生产者必须准确把握消费市场的信息,及时调整生产方向和规模。那么,这说明了消费对生产具有什么样的反作用? 生:(略)

师:对,说明了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1、消费调节生产。

(板书)师:接下来请大家请大家听一则材料

材料:目前,住房和汽车成为人们新的消费热点,于是房地产业、汽车制造业及相关产业正迅速发展。

师:这则材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某某同学你来说一下。生:(略)

师:回答得很正确,刚才那则材料反映的就是

2、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板书)

师:同学们还能例举一些一些你们身边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知识点吗? 生:(略)

师:回答得很好,看来大家对这一知识点已经理解的很透彻了,接下来我们就进入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的另一个知识点得学习,在前面的第三课中我们学习过消费按消费目的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三种类型,大家还记得吗? 生:(略)

师:生存资料消费指的是什么消费? 生:(略)

师:对,生存资料消费主要指的是满足我们基本生存需要的消费,是一种较低水平的消费,只有在我们吃饱穿暖之后,我们才有力气继续劳动,也就是为生产创造出了新的劳动力。刚才我们已经说了,这是一种较低水平你给的消费,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已不再停留于低水平的生存资料消费,而是更加注重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把更多的钱用于接受教育,培训,用于享受等等,从而提高我们自身的技能和素质,这个时候劳动力的质量也就得到了提高。同时,我们的消费水平提高了,就会调动我们的生产积极性。因此我们说: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3、生产为消费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板书)

师:接下来,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为生产厂家生产产品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生:(略)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作为厂家生产产品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产品销售出去,成为消费品,也就是说,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厂家生产这一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消费是厂家生产产品的最终目的。

4、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板书)

生产与消费论文 篇3

印度尼西亚的伊布·拉赫玛是Ketiara咖啡的合伙人。她是一个妻子、一个母亲、一个咖啡种植者,也是Ketiara的主席。

然而对整个Ketiara来说,她更像一个母亲。2009年伊布让Ketiara重生,当时只有39个成员。在她的帮助下,合作社在2012年获得公平贸易认证,现在合作社有差不多1000名成员。

就在获得认证的一年后,他们卖出了174600公斤的认证咖啡。以前他们作为分散的小农户,伊布一年只能卖几公斤的手工种植咖啡果。

随着收入的增加,Keriara合作社的人开始长远的投资,他们把收入用于环境保护,通过种植牛油果树改善土壤,防止山体滑坡,同时可以获得额外的收入。

“我们希望可以给未来更好的保障,”伊布说,“过去我们的咖啡卖给中间商,中间商的价格非常低。现在建立了合作社以后,咖啡的收入增加了。”她说。

像伊布这样的生产者并不少,事实上,公平贸易在某种程度已经成为一种社会运动。

咖啡豆的运动

2008年,全球经过公平贸易认证的商品总值接近50亿美元,每年增长将近22%。在英国有超过500个公平贸易城镇,118家大型公平贸易超市,6000座公平贸易教堂。

星巴克的公平贸易咖啡是公平贸易运动中的一个典型例子。

在星巴克的官网上可以看到,尽管星巴克采购的咖啡豆仅占全球咖啡豆采购总量的2%,但却是全球最大的通过公平贸易认证的咖啡豆采购商。而且从2009年9月2日起,星巴克在英国和爱尔兰出售的所有基于浓缩咖啡而调制的饮品已100%采用经过公平贸易认证确认的咖啡豆。

然而该结果确是来自舆论压力以及消费者行动的最终结果。

“从外媒对此事的观察,星巴克这么做,是长时间受到国际公平贸易组织批评的结果。”乐创益总干事陈乐丛评价道。

作为中国第一家探索和推动公平贸易的民间公益组织,乐创益对公平贸易的发展和理念有着独到的理解。

“就我所知,从2010年3月开始, 星巴克所有的欧洲分店,全线用公平贸易咖啡豆于他们的现煮咖啡饮料中。此外,星巴克还承诺2015年会全球全线使用公平贸易咖啡豆。”她告诉《消费者报道》记者,这对公平贸易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从实际结果来讲,大型企业的这种做法会直接为咖啡农带来比目前更合理的收益,这也是公平贸易组织乐见其成的结果。而大型企业的品牌建设与营销渠道的能力往往会超过NGO组织,对推动公平贸易的更深入人心有好的表率。”

不过她更指出,星巴克这样做是顾虑市场的表现。“因为英国的公平贸易教育深入人心,英国也有许多公平贸易的咖啡连锁店,即星巴克不采购公平贸易咖啡,则极有可能失去英国的咖啡店市场。从终点来讲,依然是消费者具有力量来推动企业来实现公平贸易。”

她认为,消费者手持的钞票就是选票,每一次消费都会为未来是怎么的一个社会消费环境提供了依据,而商家则会根据这种依据进行消费环境的塑造。这也是乐创益创立之初提出的消费者社会责任2.0概念。

每个人都是获益者

在发达国家,大量消费的咖啡、可可、蔗糖等农作物往往在热带和经济欠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种植。例如30个发展中国家中种植的可可豆就支撑了全球140万的消费者需求。而在采购中,处于采购商往往以不平等的价格与小农生产者交易,又进而迫使生产者在生产中使用农药化肥等增加产量,形成恶性循环。而最终消费者付出高价买到的产品质量并不如人意,底层劳动者也并没有获得相应的报酬。

公平贸易除了可以保障生产者的收入,还对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可持续发展也作出要求。公平贸易理念共包含十大原则:为贫穷及弱势生产者提供改善生计的机会;运作及买卖过程具透明度和问责性;持久的贸易关系;给予生产者合理价格;禁止使用童工或强迫劳动;反对歧视、促进性别平等及结社自由;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提升生产者能力;推广公平贸易运作;以及生态环境维持可持续发展。

目前全世界的公平贸易产品主要为手工制品、咖啡、可可豆、糖、茶叶、香蕉等。

“这与公平贸易的定义有关,因为公平贸易是为了保障那些被经济边缘化的劳工及生产者的权益,而这些群体普遍的特征为农民或手工艺人。”陈乐丛解释。

而国际上主要有两个对公平贸易商品进行认证的机构,分别是国际公平贸易标签组织FLO,主要认证农副食品,世界公平贸易组织WFTO的认证标签多见于手工艺品。

在FLO组织看来,这是一个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都是获利者的和谐的商业模式。

首先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有价值和一个理念在支撑。他们选择的商品范围也在逐渐增加,购买商品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是一种慈善行为,可以支持贫困地区人群的生活。

其次,由于商品在全球认知度较高,还可以保障终端生产者的利益。对于商家来说,有品牌作用。

而最重要的是生产者可以获得稳定的收入,以及机构颁发的奖金,支持其再教育、健康和医疗等,使得生产者建立一个合作机制,给予他们话语权。

而这些产品,根据认证规则,必须保护环境和生态,保护水源和原始森林,发展因地制宜的农业生产技术,不种植转基因农作物等。

然而,中国民众对该理念的认知度并不高。消费者如果需要购买公平贸易产品还有一定难度。

“国内有部分茶叶生产商申请了FLO,一家云南的企业申请了WFTO。不过他们的产品均是以销往国外为主,中国的消费者也很少在市面上看到。上海的玛莎百货有供应FLO认证的食品。”陈乐丛介绍。

关于生产消费与循环经济的探讨 篇4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 提出了以下基本原理。

1.1“生产直接也是消费。

双重的消费, 主体的和客体的。”“生产行为本身就它的一切要素来说也是消费行为”。“把直接与消费同一的生产, 直接与生产合一的消费, 称做生产的消费”。

1.2“消费直接也是生产”。

“生产同消费合而为一和消费同生产合而为一的这种直接统一, 并不排斥它们的直接对立”。“生产媒介着消费”, 它创造出消费的材料, 没有生产, 消费就没有对象。但是消费也媒介着生产, 因为正是消费替产品创造了主体, 产品对这个主体才是产品。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完成。

1.3“没有生产, 就没有消费, 没有消费, 也就没有生产, 因为如果这样, 生产就没有目的。”

1.4“消费从两方面生产着生产”。

a.“因为只是在消费中产品才成为现实的产品”;b.“因为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 因而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动机, 后者是生产的前提。”

1.5“消费和生产之间的同一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a.直接的同一性:生产是消费;消费是生产。消费的生产。生产的消费。b.每一方表现为对方的手段;以对方为媒介;这表现为它们的互相依存;c.生产为消费提供外在的对象, 消费为生产提供想象的对象。”

2 我国“生产消费”存在的问题

2.1 理论上的误区:

一是把“生产消费”与生产完全混为一谈, 实际上否定了“生产消费”这一过程, 因而很少有人研究这一问题;二是把“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完全分割开来, 忽视它们之间密切联系和“生活消费”的最终目的性;三是在“生产消费”中, 只强调“客体的”消费, 而忽视“主体的”消费, 特别是忽视主体的“智力”和“精神”的消费;四是在“生产消费”中只强调其过程的单一性和规范性, 而不考虑“生活消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2 我国当前最突出的问题, 是由于“生产消费”不当而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问题。

中国在这几十年的工业化进程中, 一方面人们利用现代的科学生产技术, 造就了一个物质堆积的现代社会, 发展了自身生存的空间, 提升了享受的消费水平。在一部分沿海发达地区形成了极其奢侈的生产消费, 而在部分西部不发达地区则进行着维持“生存型”或“温饱型”的掠夺性生产消费。贫困和奢侈的生产性消费从两个不同的极端损毁着人类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产生了诸如酸雨、地面沉降、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水源枯竭、土地沙化、水体和大气污染、物种濒危与灭绝等等严重的环境问题。其原因除上述的理论上、认识上的误区外, 主要还是由于长期以来我们采用了旧的经济发展观来指导和调控经济运行中的增长和发展问题, 其中的关键在于忽视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目的, 陷入“为生产而生产”的误区。当然, 这与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工业化的中级阶段, 深受前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和欧美各国工业化模式的影响有关。

2.3 我国在长期的工业化建设中, 一直是以

生产为中心, 几乎所有的经济行为、资源配置和经济政策导向都是围绕生产而设计和开展的。表现在我们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上, 一是只强调物质产品指标, 在计划经济时期只抓“总产品”和“国民收入”指标,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只抓“GNP”和“GDP”指标;二是忽视城乡之间、三次产业之间、东中西部之间、不同行业和产业之间、特别是不同群体之间的协调发展, 以致形成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过大、社会群体矛盾突出、社会不稳定的局面。

2.4 表现在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上:

一是只强调GDP的增长, 而忽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只强调经济的发展, 而忽视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三是只强调物质生产数量的增长, 而忽视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与全面发展;四是只强调“生产消费”的扩大, 而忽视可持续消费, 形成了一些超出了社会正当需要的过度消费、无意义的消费甚至是有害的愚昧消费等。这些过度或多余的消费尽管可以为某些企业、某些产业或某些地区带来GDP增长或滚滚利润, 但却消耗掉了更多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 本质上只是满足了一些不合理的社会与心理需求, 实际上并没有提高生产消费水平或增进生产消费效果。

3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

什么是循环经济?尚无统一定义, 一般是指在经济发展中, 必须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来构建经济系统, 使其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循环利用过程, 形成以“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高效回收”为特征, 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 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 达到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发展形态。因此, 循环经济的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 是在生态发展规律的指导下将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和资源“低开采-高利用-低污染排放”的良性循环过程, 形成一种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

回顾我国, 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济得到持续的高速发展,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这的确令人感到兴奋;但是, 高速发展带来的高污染、生态高破坏的恶果却令人忧心忡忡。而上述这些国外案例的经验和教训都是值得我国很好参考的。为我国构建循环经济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的范例。对此, 我国经济学界应当义不容辞地提倡在经济运行和生产消费过程中贯彻和执行循环经济策略。循环经济的战略目标:是坚持以人为本, 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实行循环经济策略, 就必须要处理好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工人和农民之间的关系, 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工农之间团结互助、协调发展、和谐共进。使我国经济 (特别是, 西部经济) 能够得到又好又快的持续发展。

如何实现循环经济?首先, 必须实现“发展观”的根本转变, 真正确立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03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 使资源得以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 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正式提出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科学发展观,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曾强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弃物利用和社会消费等环节, 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其次, 必须具体制定实行循环经济的战略策略与政策措施。国家必须尽快制定和出台《循环经济法》及其一系列配套的政策和法规, 并在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坚决贯彻执行。引导循环经济及生态工业规范化实施, 使循环经济模式的运行和发展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同时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 对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环境友好的企业在经济政策上给予优惠和鼓励, 建立环境标志、政府绿色采购制度, 积极推动政府绿色采购, 扩大绿色产品的消费市场需求;制定再生资源产业环保控制标准和技术规范, 推进和规范各类社会废弃物和工业废物的循环利用, 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最后, 必须切实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与方针: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就强调了我们必须用循环经济模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改造传统产业。一方面要推动传统生产行业的技术改造, 从减少资源掠夺性开采、降低生产消费总量出发, 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另一方面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相应地削减废物的产生量, 减少污染的排放量, 使得我国实现产业生态化与污染治理产业化的循环经济运行模式。

总之, 发展循环经济是推进结构调整,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场具体实践。

摘要:针对我国“生产消费”存在的问题, 阐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正确处理生产与消费需求的关系 篇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整个市场由卖方向买方市场的过渡,曾经游刃于计划经济体制之隙的中小企业,面对洞开的市场,面对国营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及其他多种经济成分同行业之间的激烈竞争,面对国内及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如何处理好生产经营与消费需求的关系,是提高自己生存与发展质量的关键。

一、企业的生产经营,需建立在适应和满足消费需求的基础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方面,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产量剧增,花色品种日新月异,买方市场逐渐形成,另一方面,消费需求日益呈现出多样化、信息化、个性化、现代化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企业生产经营者应该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需求是推动企业活动的轴心,也是企业经营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企业只有主动了解消费者现在和将来的需求,并且采取措施来满足或影响这些需求,才可能长期占领市场,获得利润。

“适应和满足消费需求”是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的核心,是“顾客就是上帝”的同义语,是规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努力探索有效的经营途径,忠诚地奉“适应和满足消费需求”为准绳,确定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哲学。实践表明,这种经营哲学,不仅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是促使消费者形成对企业及其产品或服务的良好印象和评价,提高企业及其产品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企业争取顾客,开拓和稳定市场关系的法宝。

企业行为的原始目的是什么?利润。那么,利润从哪里来?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中来。消费者购买什么?购买他们所需要的商品或服务。不需要的哪?敬而远之而已。所以,企业的生产经营一定要适应和满足消费者需求。市场营销学研究表明,市场=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市场就是有未满足需求的现实的和潜在的购买者的集合。市场营销的核心即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并通过适应和满足消费者需求来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消费者就是市场,有了消费者就有了市场,有了市场,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可能实现。因此,CS(Customer Satisfaction让顾客满意)活动一出现便在全球兴起并成为90年代公共关系的热点。

“适应和满足消费需求”的核心价值集中表现在顾客积极购买和重复购买过程的程度。这种积极购买和重复购买,不仅仅体现在由顾客满意而产生的个体直线效应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由一名顾客的满意而产生的“326顾客”的群体网状效应上。美国学者的调查表明,每有一名通过口头或书面直接向公司提出投诉的顾客,就会有约26名保持沉默的感到不满意的顾客。这26名顾客每个人都会对另外10名亲朋好友造成消极的影响,而这10名亲朋好友中,约33%的人会再把这个坏消息传给另外20个人。换言之,只要有一名顾客不满意,就会产生1×(26×10)+(10×33%×20),即326人不满意。如此的信息扩散,企业何来效益,何来形象,有何以生存和发展哪?但是,如果适应和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就会产生愉悦的心理感受,就会把积极的信息通过人际传播,以梯度扩散的形式撒播到四方。如此一来,企业的经济效益如何不提高,企业形象、产品形象又如何不树立哪?但企业的生产经营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地适应和满足了消费需求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质量如何不蒸蒸日上哪?

二、适应和满足消费需求,要建立在企业资源配置优势的基础之上。

笔者有一位朋友,大学本科畜牧兽医专业毕业。受“下海潮”的影响,丢下了铁饭碗,承包了县原种场。此君颇善交际,信息灵通。上任不久,发现电子元器件紧俏,于是投资上了此项目,经营不到一年,市场疲软,赔了不少;又发现火腿市场红火,于是从东北请了师傅,转产东北风味火腿,结果不到半年就关门大吉;又发现“腌制酱菜”的市场潜力极大,特别是出口蒜米、茄子、黄瓜等利润极丰,且当地原材料生产量很大,于是贷款近百万建成颇具规模的腌制厂,结果,由于销售渠道卡在别人的手中,且投资回收周期过长,赔的一塌糊涂;调整方向,面向国内市场,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产品质量一直上不去,销售工作举步维艰;又发现袋装米醋和酱油走俏,于是又上了这一项目,希望“东山再起”,结果,又是以失败而告终。最近出差路过寒舍,讲及正与温州一个体私营企业谈判,联合上一编织袋生产项目,眉飞色舞,信誓旦旦,要重振雄风。

我佩服此君的胆量,也佩服其屡败屡战的精神。但是,如果照此君的路数继续下去,这个真实的都有些虚假的但笔者又确无作任何艺术夸张的故事的结尾,必然是以失败而告终。此君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人说是选项不对,仓促上马所致;有人说是不懂经营,不会管理所致;有人则认为是市场动荡,人才匮乏,资金短缺所致。但笔者认为,除了上述原因以外,其核心是陷入了经营理念上的一个误区——盲目、机械地追求市场(需求),犯下了“知彼”而不“知己”的兵家大忌。

《孙子兵法》有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除了要知彼之外,还必须知己。只知彼而不知己,或只知己而不知彼,都难取得战争的胜利。商场如战场,对于企业来说,调查了解消费需求是必须的,但对自己各方面的情况,特别是企业自身资源配置的情况,也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是做出科学的经营决策的前提和保证。我们知道,一个企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而消费者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发展的、无限的。因此,企业以有限的资源去满足消费者无限的、发展的、变化的需求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利用自己人、财、物等资源配置的优势去生产或提供既是消费者需求,又是自己所擅长的产品或服务,这样才能扬长避短,掌握生产经营的主动权,实现企业目标。实践表明,建立在即满足消费需求又能发挥企业优势的基础之上的生产经营,至少可以带来以下结果:①迅速形成生产能力,及时投放市场,抢占市场份额,获取经济利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精神虽然可佳,但效果却很难如愿。道理很简单,当你劳神费力地“上来”了,时不我待、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绝不可能还是“旧时模样”。②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能够以“低价格策略”比竞争者更有效地满足消费者的求实、求廉等心理需求,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获得较丰厚的利润。③可以比竞争者更有效地组织生产经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为企业长期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社会资源的浪费。

三、适应和满足消费需求,须建立在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相一致的基础上。

消费者需要什么≠企业就生产什么,企业必须考虑到自身的经济利益。但是,如果损害了社会利益哪?不少企业对此却不感兴趣。

造纸厂,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给企业也带来了可观的利润,但却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给周围地区的工农业生活及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和影响;电子宠物,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给生产经营企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汇报,但却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特别是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一些桑拿、按摩、发廊、酒店,通过提供“特色”服务而大鼓腰包之际,却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市场上近一、二年出现的“日本军刀”,“军舰”,“太平洋战争游戏软件”,德国纳粹的“徽章、标识”,旧中国的“烟枪、三寸金莲”,如此等等怪现

状,都给企业界人士提出了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企业应该如何处理消费需求——企业效益——社会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企业应该适应和满足消费者的那些需求?应该向市场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哪?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物竟天择,适者生存”。任何企业都生存和发展于一定的营销环境之中,包括政治法律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技术环境、文化环境、竞争环境等,企业市场营销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可以归纳为两种可能:一种是机会,一种是威胁。任何企业都同时面临着这两种可能。而要抓住机会,不免威胁,就应该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适应营销环境,否则,机会就可能转化为威胁。以上所列举的诸种市场怪现状,如果仅从某种狭隘的营销的角度来看,企业确实抓住了某种“机会”,但结果如何哪?不仅遭到了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口诛笔伐,而且遭到了有关部门强制性的干预,甚至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这哪里是发展的机会,分明是自取灭亡。何也?与营销环境不一致,特别是与政治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相背离,损害了社会利益所致也。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日益严重,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社会风气受到严重损害,这一切都引起了政府和消费者的密切关注,单纯的市场营销观念日益受到挑战,人们变得更加关注和强调消费者与社会的长远利益。君不见淮河流域治理“倒计时”?山东坊子小火电被关闭?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标准)受到广泛关注?焦点访谈中“又见烟枪”、“如此益智棋”的犀利的批判?各种迹象充分表明,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在考虑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的同时,还必须考虑社会生态平衡,考虑其他社会公众利益,以求的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社会长远利益三者之间的平衡与统一。

绿色经济、绿色产业、绿色产品、绿色营销、绿色消费、绿色文化、绿色市场……“绿色”带着消费者的拥护和政府的支持,以强大的势头正在世界崛起,那些“黑色”、“黄色”、“白色”、“杂色”岂有容身之地?发展之机?

四、适应和满足消费者需求,不能忽视市场创造。

“盯住市场看,瞄准市场干,围绕市场转,跟着市场变”,虽然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利润,甚至是丰厚的利润,但处于市场漩涡中的企业是那么的被动,那么的无奈,那么的可怜。不能发挥本企业的优势怎么办?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怎么办?企业人财物等资源配置跟不上怎么办?“调头”前的机器设备和库存怎么办……企业的“牛鼻子”被市场牵住团团转,用不了几圈就转晕了。怎么办哪?

市场是可以创造的。市场营销学研究表明,消费品市场上的购买者大都属“非专家购买型”,他们的消费需求和购买动机都是可以被诱导的。英国人虽然离开了那个“从无穿鞋之习惯”的海岛,但美国人却长期住了下来,对土著人大讲穿鞋的好处,并鼓励和奖励人们穿鞋。于是,美国人成功了,创造了一个利润丰厚的市场。

既然市场是可以创造的,而且在自己创造的市场上,企业有着相对的主动权,甚至在一定时期内会实现垄断,获得超额垄断利润,那么,为什么不努力创造市场哪?以下几点思路或许能为你的创造行为带来一点启迪。

1、进一步细分市场,寻找新的市场空白点。“手大捂不过天来”,任何企业都不可能满足所有消费者的所有需求,而只能满足部分消费者的部分需求。市场上还有哪些需求尚未得到满足?哪些潜在的需求可以转化为现实需求?哪些消费习惯在制约着哪些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实践表明,只有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找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之所,才可能“柳暗花明又一村”。至于风险,哪儿没有呢?再说,风险的大小是与效益的大小成正比的。

2、开发新产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产品生命周期呈现明显的越来越短的趋势。新产品的开发,既能满足消费者不断发展的消费需求,也能激发消费者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偏好,从而创造出一个崭新的市场。如卡拉OK录像机市场,VCD市场,DVD市场,哪个不是企业创造出来的呢?牛仔裤流行,于是我们通过大量的公关、广告宣传来培植一个消费理念:牛仔裤配旅游鞋才潇洒。当人们逐渐接受了这一观念时,旅游鞋市场不就创造出来了吗!如果再实施名牌战略,创出名牌产品,市场地位不就更加巩固了吗?

3、开展强大的公关、广告宣传活动。孙子曰:“善战者,求之于势”。无论是借势,还是谋势、造势,都离不开公关广告等宣传活动。它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范围,最富艺术文化的形式来传播信息,培植理念,调整或强化消费倾向。当这些外部信息经由消费者心理折射而产生购买倾向,购买意向,购买动机时,一个新的市场不就创造出来了吗?

观念升级·消费升级·生产升级 篇6

慈禧太后再奢侈,一辈子也没坐过飞机,没看过电视,没上过网络,也没用过“大哥大”……不清楚她想没想过这些东西,但不争的事实是:她的视野中压根就没出现过这些东西!

“美国老太太住了一辈子房,死前还清房贷;中国老太太攒了一辈子钱,死前买下一座房”——原本旨在说明观念的差异,实际上却是极不公平地嘲笑了“中国老太太”的智商!真正的差异在于:美国老太太18岁就能获得房贷,中国老太太18岁时呢?

所以,这里引出话题的三元素:观念升级、消费升级、生产升级。实际上还有第四元素:政策升级,我们这里不谈。

观念升级:第一推动力

观念升级,有时候可以成为消费升级和生产升级的“第一推动力”。

在国民的消费观念中,素有“开门七件事”之说。2005年,我呼吁“加一件”,变成“开门八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乳。但应者寥寥,说明传播还是不够。

自从“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舶来观念“本土化”后,中国人均饮奶量已由2000年的10公斤增长到2005年的21.7公斤,中国乳业正迎来一个“黄金时代”。

但仍有消极观念在抑制着消费。一方面联合国的调查表明,我们尚是一个营养不足的国度,另一方面许多人把“营养”误解为“肥胖”,逼得一些食品企业回避“营养”只说“健康”。

有一次,一个外国记者向我发问:“你提倡喝牛奶,但人们害怕发胖,为什么不多生产些脱脂奶?”我反问道:“西方人一面捧着脱脂奶,一面却在面包上涂上厚厚的黄油……那黄油不正是从牛奶中提取出来的吗!而且一顿早餐吞下的黄油,足足抵过几公斤牛奶中所含的脂肪——你说,黄油都不回避,还有必要回避牛奶中天然存在的那一丁点儿脂肪吗?”

借这里宝贵的版面,我传递一个信息给大家。事实上,多方研究表明:“钙(尤其是从奶制品中摄入的钙)有助于控制体重和脂肪”,就连牛奶里的脂肪也不会导致发胖,相反,会有助于保持体形。这是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对2万名妇女跟踪研究20年得出的结论(据《瑞典日报》2007年1月8日报道)。

结论:要改变别人的行为,请从改变观念开始。

消费升级:你分哪杯羹

综观人类社会,消费总量增长是永恒的,消费结构变迁是必然的,消费形态多样则是创造的。这三个方面,涵盖了消费升级的主核。

从裸身到着衣,从采集、狩猎到种植、养殖,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信息文明,生产形态和消费形态不断革命。

你可以在已知市场、显性消费、现实增量中选择一隅苦心经营,这是“第一杯羹”。但与此同时,你必须在千军万马的奔腾中严阵以待,否则,一旦被绊倒,千军万马的铁蹄将无情地踩过你的肉身。当然,如果你是跑得最快的那一骑,或者虽落中游犹能昂首阔步,那么,你是赢家。

你也可以创造新的消费形态,也就是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雪糕是夏天吃的。但上世纪90年代,我们创造了一种新的消费形态:让东北人冬天大吃雪糕,以抵御冬季供暖带来的咽部干渴。

在中国,牛奶目前主要是城市人在喝;在未来15年里,饮奶也必将成为农村人的消费形态。

让“无鞋岛”的人穿鞋,让“无奶村”的人饮奶,让“无校屯”的孩子受教育。这是消费升级中的“相对创新”。这是“第二杯羹”。

什么是绝对创新呢?

汽车较之马车;白炽灯较之油灯;互联网较之传统媒体;未来的“南极游”、“太空游”……都创造了新的消费形态,这种绝对创新可以带来人类消费领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第三杯羹”。

结论:生产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消费,作为后发国家的中国要想后来居上,必须在消费形态创新上设法引领世界潮流。

生产升级:你演啥角色

一般意义上所讲的“生产升级”,是指企业内部作业水平的自我提升,其主要目的是适应或带动相应的消费升级。例如,通过对粮食、水源、奶源等工业原料的严格控制,辅之以加工工业自身素质的提升,从而实现由普通食品向绿色食品的过渡,或由绿色食品向有机食品的过渡。

但我今天在这里想探讨的,不仅仅是企业内部的自我提升,而重点是企业在全球架构中的“角色分工”。

众所周知,在全球产业链中,发达国家常常处在最高端,而发展中国家往往不得不处在产业链的中端甚至末端。中国作为“制造大国”却不是“品牌大国”、作为“世界工厂”却不是“世界利润中心”的结局,就是这么来的。

很显然,在全球分工中,我们要尽可能寻找对自身有利的地位。比如,在稀土产业中,要由原料供应商向终端产品制造者过渡;在纺织产业链中,要由做别人的OEM向独立品牌过渡;在信息产业中,要由配角向主角过渡……这一切,离不开三张王牌:一是创新精神,二是科学技术,三是品牌信誉。美国凭借其有利的市场地位,对本土的石油、煤炭、稀土等战略资源可以“封存不动”,转而向第三世界廉价购买,而我们却不能,落后者只有首先融入全球经济大循环,成为全球产业链中的一环,才有可能实现由低端向高端的升级过渡。我们拿什么融入全球经济大循环?除了靠智慧,在一定程度上也得靠资源给资本服役、体力给脑力打工。精明的创业者,往往起自干练的打工者。

拿中国乳业来说,虽然核心设备与包装需要从国外购买,但蒙牛仍然在产业链中争取到了自己的有利地位:在我们的国际牧场中,洋人、洋牛、洋资金为我们做着产业链中最原始的一步——提供优质奶源,而我们用这些优质奶源开发的“特仑苏”则夺得了国际乳业的最高奖——产品创新奖。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代表在第27届世界乳业大会上说:“蒙牛乳业代表了世界乳业的最高水平。”目前,蒙牛牛奶出口到美国、加拿大等国。

我们还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性,在全球大分工中做一个居于金字塔尖的“整合者”:研发的“头”,可以在美洲;原料的“饭”,可以在非洲;加工的“胃”,可以在亚洲;营销的“腿”,可以走遍全球……或许,企业也可以借鉴媒体的思路,将产品变身“大众传媒”:让一个品牌的“产品”兼做另一个品牌的“信使”,使一家企业的“独立载体”演变为两家或两家以上企业的“联盟载体”,从而达成一个目标——总价值提升,总成本下降。有人在评价“超女现象”这个特殊产品时曾说:“湖南卫视利用蒙牛、天娱传媒和参赛者的投入制作超女节目(对自己而言是零成本),然后以零价格卖给目标观众,同时利用节目广告收取巨额的广告费并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分成短信收益……自己从中赚取了数千万元的巨额利润。”

生产与消费论文 篇7

本文的算法是基于项目研发过程中碰到的数据传输问题而提出的。在计算机网络中,广播是一种常用的,也是重要的数据传输方式。它在具有星型拓扑结构的网络中则更为常见。如图1所示的多媒体机房布局可以看作一个典型的星型网。在研发过程中,教师机需要将数据发到学生机,这种数据广播的方法有很多,以下对各种可行的方法作分析与比较,以此从理论上推导“单次生产多次消费”的多进程协同工作方法更为高效。

如图1所示,教师机是以请求方式向学生机收发数据的,所以可将教师机看作Client端,而将学生机作为Server端。教师机可从数据库服务器或本地文件中获得数据,并形成数据包进行发送。为实现数据的传送,目前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模式:

(1) 队列操作模式:所有学生机形成队列,教师机先向队列中第一台学生机发送数据,等所有数据传输完毕后,再取队列的下一个对象进行数据传输。这种方式的缺点非常明显,首先,教师端对数据源的重复访问和数据的重复组包,增加了冗余操作,这对通信效率影响较大。其次,这种方式极大地浪费了计算机资源,使队列中等待通信的计算机处理闲置状态。所以严格意义上说,这种方式不适于数据的广播。

(2) 数据包轮询模式:这也是一种单线程通信方式。教师机从数据源取得数据后,形成数据包,逐台发到所有学生机,再取下一条数据,重复以上操作。该方法虽然减少了模式1中教师机对数据源的重复访问和组包的开销,但无法避免数据传送过程中阻塞与等待对其他通信结点的影响。

(3) 多线程并发模式:教师机创建N个线程,每个线程实现对一台学生机的连接,由这些线程负责从数据源中取出数据、组成数据包并完成发送。这种模式是并发的,而且实现比较简单。但也存在如下问题:首先,不同线程取相同的数据,组相同的数据包,只是在并发执行时,线程执行的速度不同而已,因此造成内存资源和CPU资源浪费;其次,这种“粗粒度”模式未能实现取数据、组包和发送的并发操作。

从以上比较中可以发现,在系统资源充足的条件下,第三种模式效率比较高,因此也是目前数据广播中常用的方法。本文针对其中的不足,寻求一种更为合理、高效的解决方案。“单生产多消费”线程并发模式克服了上述第3种模式的不足。一方面,由一个线程(生产者)实现取数据与组数据包操作,所以不存在重复读相同数据的情况,也利于节省内存空间与CPU开销。另一方面,由N个发送线程(消费者)实现数据传输。因此数据包的生成与发送可以并发执行。生产线程可以利用发送数据的网络延迟形成数据包,从整体上提高效率。这种模式可以看作是模式2和模式3的结合与优化。

2 问题的比较

从上述分析可知,本文提出的数据广播算法类似于求解“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但与操作系统中的典型“生产者—消费者”问题又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如何解决“完全消费”问题。由于每个数据包只有被所有消费进程都发送后才算真正消费,缓冲池中的这块空间才能被新的数据包覆盖。否则会引起部分数据接收方未能收到全部数据。这是典型“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所不存在的。

(2) 消费者数会动态地改变。在数据发送过程中,可能会因延迟超时、连接中断等原因引起传输操作失败。为避免因同步而引起其他进程永久等待,必须结束该进程,因此消费进程数可能会减少。这一点反过来又影响“完全消费”条件的变化。为避免发生死锁,算法需考虑这一点。

(3) 为了得到比较好的传输效率,生产者的生产速度应快于消费者的消费速度,否则引起的消费者等待就会影响系统的整体性能。而实践表明:这一条件往往很容易得到满足,即便只有一个生产者的情况下。

以上几点强化了进程间的同步关系,增加了算法的复杂度。图2所示是单生产多重消费的关系图。

3 问题求解与描述

信号量机制是操作系统中比较成功的进程同步描述工具,它包括信号灯变量和P、V两个原语操作。在长期广泛的应用中,该机制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本文的算法也使用信号量来描述进程间的同步与互斥。

首先描述数据包的结构:

由于引入了“完全消费”的概念,所以用comsumedTag记录每个数据包被消费的次数,该值等于-1时,表示这是最后一个数据包。信号量mtxForTag用于实现进程对comsumedTag的互斥操作,初始值为1。

(1) 缓冲池的剩余空间是生产者的可用资源,这里用信号量smpEmpty(初值为m)实现与消费者之间同步;而每个消费者都拥有一个信号量smpChance[i],表示每个消费者还有几次消费机会。定义为:

Semaphore smpChance [n] = 0; //n表示消费者数

(2) 为了对“完全消费”进行判断,引用变量consumerCnt(初始值为n)表示当前消费者数。同时引入信号量mtxConsumerCnt(初始值为1),以保证生产进程和消费进程对consumerCnt的互斥操作。

生产进程的算法描述如下,生产者(Producer):

生产一个cosumedTag=-1的数据包,通知“消费者” (发送线程)这是最后一个数据包;

……

虽然在实际使用时,往往一个生产者的生产速度足以应付消费速度,但以上算法描述中还是加入了生产者之间的互斥操作。因此,这个算法可以用于多个生产者的情况。只是消费速度,即数据包的发送速度是整个程序运行效率的瓶颈,因此即使用多个生产者也不一定能提高性能。其实对程序的测试也证实了这一点。

以下是对消费进程的算法描述,消费者(consumer):

从缓冲池中复制一个数据包到“消费者”(发送线程)自身的缓冲空间;

从以上描述可以发现,用comsumedTag和cosumerCnt解决了“完全消费”问题。

4 算法的实现

在Windows平台可用内核对象实现以上算法。如生产与消费进程可用线程对象Thread Object代替,对应的操作函数有CreateThread和ExitThread等。进程间的同步与互斥可用互斥对象Mutex Object或信号量对象Semaphore Object实现。以信号量对象Semaphore为例,可用WaitForSingleObject完成P操作;ReleaseSemaphore完成V操作。

本算法已通过C++编程实现,并应用于多个通信软件中的数据广播,均取得良好的效果。如该算法可用于上机考试中的试卷发放。试卷可来自于文件或数据库。实际使用发现,当数据来源于数据库时,使用本算法广播数据要比多线程并发读数据库、再发送效率要高得多,性能改善比较明显。但当数据来源于硬盘中的文件时,两种算法发送速度相差无几。分析原因所在,这是由于目前硬盘转速都比较快,而且都有2M、8M或者更大的缓存空间。当多线程读同一文件时,数据块已加载到硬盘缓存中,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减了硬盘读写头的工作强度。而从数据库中取数据,往往是由数据库系统进行调度的。实践发现,当发送的数据量比较多时,算法对性能的改善比较明显。

5 总 结

本文提出的问题源于实践应用的需要,解决的方法受操作系统理论(主要是进程同步思想)的启发,并对这一特定的问题进行了抽象,提出了具有普适性的解决方案,同时为这个求解过程描述了算法。一方面从理论上分析,算法是可行的;另一方面通过对算法的实现与应用,表明实际也是有效的,它对数据广播效率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Lubomir F Bic,Alan C Shaw.Operating Systems Principles.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Gary Nutt.Operating Systems.机械工业出版,2005.

[3]Andrew S Tanenbaum.计算机网络.第四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Anthony Jones,Jim Ohlund.Windows网络编程.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生产与消费 篇8

按照媒体诞生时间的先后, 可以划分为传统媒体 (Old Media) 和新媒体 (New Media) 。按主体的构成划分, 新媒体主要可以分为由组织机构作为传播主体的机构媒体和以网络个体用户为传播主体的自媒体 (We Me⁃dia) 。在新的传播环境下, 信息生产的主体, 除了原来的传统媒体 (属于主流建制媒体) 转型为新媒体环境下的生产机构之外, 自媒体 (属于社会化媒体) 是重要的信息来源, 也是构成复杂网络环境媒介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机构媒体

机构媒体是指那些相对具有大型组织结构并进行专业化运作的大众传播媒体平台。机构媒体有自己成熟的商业模式和资金来源, 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程序化、规模化运作。机构媒体在面临社会化媒体的冲击时, 其在传统媒体时代建立起来的优势有被颠覆的危险:

(1) 发布平台优势

过去只有机构媒体这样的组织才能够有实力去拥有或者使用信息生产的印刷设备、新闻纸、广播电视制作及发射设备等物资。这给了机构媒体得以强势的基础, 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机构媒体的话语权。所有信息的传播都得借助相对有限的报社、广播台、电视台来发布, 信息路径非常简明, 传播可控性、信息可达性都非常高。随着互联网的兴起, 特别是自媒体平台的兴起, 普通个人可以低门槛进行信息发布。机构媒体的发布平台优势被抄底, 很快便会接近消亡的边缘。

(2) 机构媒体的信源控制优势

在传统媒体时代, 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 媒介资源相对有限, 媒介所发布的信息主要来自机构媒体供养的记者和编辑等专业人士。因此, 机构媒体具有绝对性的信息输出优势, 这种优势也使之在信源上具有控制力, 无论这种控制力的合法性是如何获得的, 事实上机构媒体过去一直扮演舆论形成的主体力量的角色, 因此机构媒体也可以称之为主流媒体。

(3) 机构媒体的原创内容优势

机构媒体一直以高质量的原创内容作为自身的优势加以标榜。现今这一优势随着一些高水平的自由撰稿人选择在自媒体平台发布原创内容而逐渐丧失, 自媒体的存在极大地冲击了机构媒体的内容消费市场。仍以内容优势作为机构媒体建立起区隔的做法无异于抱残守缺。现在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机构媒体与一些知名自媒体人合作, 并大量采用后者创造的内容。

(4) 机构媒体的公信力。

在失去前面三座城堡之后, 似乎媒介公信力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 仔细想想, 其实不然。机构媒体公信力的生成, 自媒体人同样可以通过日积月累的信息生产来建立自身的公信力。现如今没有人能够否认自媒体名人的传播公信力及其言论的价值。

不过机构媒体的优势并非荡然无存。机构媒体的优势在于经过严密的人员结合和专业化分工使得其在传播力上的确能有脱颖而出的机会。这种优势体现在几个方面:

其一, 机构媒体的原创信息传播量上远超自媒体, 而且其信息生产节奏稳定, 具有不间断作业能力。通过对“亚投行”等新闻材料进行内容分析发现, 信息源头在很多情况下都指向了机构媒体。这种指向的结果使机构媒体的品牌积累较自媒体要更厚实。

其二, 机构媒体信息生产的专职性, 使得机构作业人员能够专门研究信息生产规律并花费巨额资金来采集素材。自媒体人若要达到同样的效果, 自身也要大量的资金人力投入。如果自媒体人以大量资金介入制作的方式来生产信息, 这时候其实自媒体人已经不是自媒体人了, 已经是介于自媒体人与机构媒体之间的一种形态了。

其三, 机构媒体广泛的人脉触角。借助机构的力量, 可以很好的与其他的社会力量建立连接与合作, 进而扩大机构媒体的影响力, 发挥更大的传播效能。

2. 自媒体

相对机构媒体而言, 自媒体是由普通个人或相对松散团体为主体生产信息的媒体系统。自媒体以个体为单位来进行信息生产, 信息的发布又以个人名义来进行。自媒体的优势在于:

(1) 技术成本优势

自媒体自诞生之初就是为了让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发布信息。因此, 它具有技术上的便利性。大量的自媒体平台, 为用户发布内容创造了极其简单易用的操作环境, 而且传播成本也接近为零。

(2) 内容优势

自媒体的内容优势在于多样性和个性化。多样的内容形式、多种的视角, 极大地发挥了民间智慧和群体智慧。其次, 自媒体更少受限于机构作业规范的约束, 自由发挥的余地更大, 传播形式也更加友好, 因此可能会更受民众欢迎。

(3) 影响力

自媒体它所发布的具有多元观点的信息是生动有趣的。而且, 自媒体一般也较为重视通过真诚的内容制作来赢得信任, 进而增进其影响力。我们也常能见到自媒体大号发出的声音甚至具有比机构媒体更强的影响力。例如, 格伦·雷诺兹 (Glenn Reynolds) 是出身博客世界的英雄, 他的网站Instapundit.com据报每月有超过100万的独立用户访问, 凭此发行量他已可轻松跻身美国20家最大的日报之列[1]。

二、信息生产方式的多样化

从内容生产的主体来看, 主要包括PGC (专业生成内容) 、UGC (用户生成内容) 、BGC (商家生成内容) 三种方式。

(1) PGC (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 :也可以认为是媒体机构生成内容,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 PGC信息生产方式得以有了新的应用, 同时也遭受了极大的挑战。

(2) UGC (User Generated Content) :用户生成内容是便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而兴盛起来的, 移动互联网则进一步推动了全民UGC。每一个移动互联网用户, 几乎都是UGC的信息生产者。

(3) BGC (Business Generated Content) :受商业逻辑的驱动, BGC也为整个互联网网络贡献大量的内容。

区分三种内容生成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三者生成内容的内在驱动力存在区别, 大众媒体专业机构以服务公众利益为目标, 普通用户更多的是出于社交等目的发布内容, 商家生成内容则有明显的商业目标。随着网络智能程度的提升, 越来越多的内容还依靠算法生成 (即算法生成内容, CGC) , 也可以认为是机器生成内容 (Machine Generated Content, MGC) , 如新闻的自动聚合呈现。

信息的生产方式也随着媒介的复杂化而变得更加多样化。用户生成内容成了这个时代最鲜明的标志。同时各种商业和公共传播主体对信息的传播诉求也在不断增长, 使得信息生产的体量更加庞大。这预示着新增的大量信息, 要进入相对有限的媒介管道, 传播业的竞争进一步加剧。

三、信息生产、流通及消费的新变化

信息从生产出来到接触用户, 大致要经历三个环节:生产、流通和消费。每一个环节都为整个信息流通链条贡献它独特的价值。生产环节提供信息的原始产品。流通环节进行信息产品价值的输送, 同时也通过信息筛选等手段来进行信息的过滤和把关。消费环节是信息产品价值的最终实现。

1. 生产环节——自媒体的崛起

该环节以生产原创内容为主, 通常是具备一定采编实力的媒介机构。除此之外自媒体大号 (内容创作能力强的明星账号) 也活跃于信息生产网络, 并造成了显著的影响力。在新媒体环境下, 生产环节的参与者越来越多, 特别是普通用户借助“技术赋权”能够进行类专业化的信息生产。生产环节是信息进入内容市场前的第一道关卡, 内容产品的丰富性程度及质量直接影响流通和消费环节。信息的丰富性使得信息过载 (overload) 与注意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根据纽曼和普尔 (Neuman&Pool, 1986) 的说法, 受众对信息超载的主要反应之一, 是对信息的关注程度在相应降低。他们采用一种平衡模式来表达这种关系, 即:接触媒介程度越高对信息的关注“质量” (quali⁃ty) 便越低, 只有通过这种方式人们才能避免不适之感[2]。

2. 流通环节——渠道价值的凸显

流通环节实现了内容的过滤和分发, 在内容传输网络中起到信息集散并连接最终用户的作用。这个环节不生产原创内容, 一般只提供信息汇集, 并提供信息转载服务。比如今日头条App (智能终端应用) , 它本身并不生产内容, 通过特定的信息推荐算法提供千人千面的内容聚合, 是典型的信息自动化分发平台。流通环节注重将生产信息的节点与用户节点相连, 因此在信息的最终到达方面具有优于生产型节点的地位。分发型节点体现的是其信息流通的渠道价值, 通常也是信息传播网络上的关键节点。特别是在新媒体环境, 内容有过剩之嫌, 以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 快速、及时、不间断的发布信息加速了信息环境的复杂化。过滤和筛选信息因而就显得更加重要, 渠道价值得以凸显。

3. 消费环节——用户的区隔化

在新媒体环境下, 消费环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跟传统传播环境下的受众变为主动性用户有关。借助新媒体技术, 用户成了信息生产者, 并且他们还会将接收的其他信息搬运到其所属的社群中。媒介和信息的多样化, 以及用户的自主性, 共同促成了用户的社群化。弗朗索瓦?萨巴 (Francoise Sabbah) 于1985年在针对媒体新趋势所作出的评估中论述道:“总而言之, 新媒体决定了区隔化的、分化的观众, 虽然就数目而论算是大众, 但是从信息接收的同时性与一致性来说, 他们已经不再是所谓的受众 (mass audience) 了, 新媒体已不再是传统定义下的大众媒体, 传送有限的信息给同质的视听大众。由于信息与来源的多样性, 观众本身变得更会选择。目标观众群倾向于选择信息, 因而强化了多区隔化, 促进了传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个人关系 (Sabbah, 1985, 219) [3]。

结论

通过追踪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生产主体以及信息生产方式的变迁, 我们探讨了信息生产、流通与消费的新变化。自媒体成为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生产的主体性力量, 媒介与用户共同为信息消费的达成营造了条件。在信息生产主体的多样化和用户自主性选择的共同作用下, 用户区隔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参考文献

[1][美]克莱·舍基 (Clay Shirky) 著, 胡泳, 沈满琳译:《人人时代》,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75

[2][英]丹尼斯·麦奎尔著, 刘燕南, 李颖, 杨振荣译:《受众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161

生产与消费论文 篇9

媒介融合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时, 是指“传播形态融合”, 说的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1], 也就是指技术形态的融合。90年代末, 媒介融合已经纳入与社会互动的商业活动之间的融合, 它是发生在受众或企业层面的一种产业融合———向受众提供产品或服务过程中的融合, 以及构建一种在多平台中运作的商业模式, 包括常规管理、广告销售和新闻共享等的多平台运作。从技术到产业的融合之后, 媒介融合又包括从媒介生产到消费者、用户的自由转移等方面的会合与交融, 即所谓文化的融合。亨利·詹金斯对“媒介融合”的定义, 就强调其融合过程的综合性与社群性, 强调“媒介融合”是“跨越多个平台的信息流动, 多种产业间的沟通与协作, 以及多层媒介资本结构间相互流通与利用的探索”, 同时他还提出媒介融合是“存在于新旧媒体间隙的媒介受众的迁移行为”[2]。

媒介融合本质上关涉传播关系的转型。传统媒体的传播关系, 是将媒体世界划分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两大阵营, 表现为点对面、一对多的大众共享型传播关系。但是在互联网时代, 媒介生产过程融入了媒介消费者的参与。与此同时, 决策者与生产者、消费者的关系, 也在发生转变。因此, 媒介融合的前提是政策融合, 然后是生产与消费的融合。

一、政策融合

政策融合指的是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 在对信息生产的监管中, 需要政策与制度层面的资源整合与协同运作———这些整合与协作发生于对既有政策的解读与修订、相关新媒体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机构部门的配置与合作等。加快推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过程, 首先需要政策层面的融合, 它可以提供制度环境的保证, 也为既有资源的整合优化和监管效率提供保障。

中国关于媒介融合的呼声已经出现很久, 但实践方面进展缓慢, 其中主要原因在于现有管理制度的局限。新闻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就是条块分割, 媒体几十年来是按照国家的行政系统组织进行管理的, 即“归口管理”。对于报业来说, 这种情况把报社的管理权限分割成相互封闭的条和块, 跨地区的两个以上报社之间的经济联系, 都必须得到各自的主管上级批准才能进行, 任何跨地区、跨组织系统的行为, 都是对主管单位管辖权的侵犯。尽管已有政策出台, 允许跨地区的报业经营, 但是各自的条块利益, 使得这种跨地区的经营难以实行, 在集团化大潮中报业做大规模都极其困难。一些有资本实力和人才优势的报业集团, 在自己的市场饱和之际, 到其他地区扩张或兼并, 几乎都遭到抵制。[3]报业与广播电视、互联网之间的跨界运作, 从政策方面而言就更难了。

上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发布的政策, 将有助于突破现有的体制壁垒, 加速媒体融合的进程。[4]中国相关传媒管理和文化部门也出台过相关政策和条例, 比如在2001年《“十五”计划纲要》中曾提出“三网融合”, 要促进电信、电视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在2014年初, 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经济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 将金融、科技、贸易等更多的行业纳入到了与文化经济融合发展的框架中。然而, 这些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而且与目前所面临的媒介融合的思路, 还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现有的媒体管理主要还是条块分割式的体制, 不同的媒体形态由不同的主管部门负责管理, 所制定的政策距相融还有很大的距离。

在西方国家, 法制体系较为成熟的国家倾向于对既有法律的再次解读, 例如在美国, 耶鲁大学法学院的学者Krattenmaker和Powe (1995) 从宪法的高度探讨媒介技术和技术公司的融合过程, 以及这一过程中传媒机构和政府监管部门等的政策。Byrnes和Ent (2000) 认为新信息基础的融合还会涉及知识产权、默认规则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在剥离传媒可经营性资产的基础上, 西方可以放松产业经济性规制, 降低行业进入壁垒, 通过并购与重组实现传媒经济融合。[5]在实践方面, 美国的《电信法案》以及联邦通讯委员会颁布的一系列政策裁决, 如2002年《宣言性裁决》、2004年《Vo IP管制自由法案》, 其主要思想就是拆除电信业、有线电视业之间的壁垒, 去除对于新发展的类似宽带接入服务、网络数据服务的规制。英国也提出了类似将传播经济融合为一的政策主张, 英国议会颁布有《电信法》, 英国通信局也对传播行业负有监管责任, 其总体思路是放开规制, 用一般授权取代许可证制度, 建立无线频率许可证交易制度等。

二、生产融合

媒介的核心还是生产, 因此生产的融合成为核心之一。生产的融合包括管理机制方面的协同、不同技术形态生产的融合, 而内部机制的改革有决定性意义。因此, 媒介融合都不只是媒体机构的一个新媒体部门的工作, 而是关涉到整个媒体的机制和规划的问题。媒介融合需要一个适合融合的平台, 并且能够打通各种旧的新闻形态的限制, 比如过去报纸的版组制、电视的频道机制。

媒体机构的内部设置, 也要应融合之需快速转型, 从革新组织架构中体现新闻生产转型的设想。目前国际媒体通用的做法, 是设置一些新型的整合式机构。比如华尔街日报以社交媒体编辑和数据分析专家为主力创建了实时新闻部和受众互动部。华盛顿邮报正在构建一个统一新闻部, 并在曼哈顿开设了一个前哨新闻工作室, 招入的是开发人员、用户体验设计师和数据科学家。纽约时报也在着手调整编辑部职能, 在新闻编辑部增设一个负责受众拓展的团队, 负责新闻编辑部在社交媒体、搜索引擎和电子邮件等直接推广业务方面的策略, 以更有效的方式再现、组织和包装新闻产品, 通过各种渠道抵达受众。受众拓展不能再仅仅依靠营销这一个部门来完成了, 新闻编辑部应该积极介入并发挥主导作用。广播电视领域, 英国广播公司 (BBC) 主要采取部门迁移、简化机构和人员调整等措施, 整合之后, BBC不再按原先的电视新闻、网络新闻和广播新闻分设机构, 而是将三者以工作组的形式共同组成BBC新闻中心, 在BBC新建大楼的同一层工作, 三个工作小组分为记者、编辑和技术支持三个区, 彼此相邻, 可以随时交流、共享资源。

在生产融合中, 重视营销与用户, 使那些曾经的后勤部门, 在媒介融合时代变得更加核心、更加重要, 这些部门需要担负新的使命了。新闻编辑部和经营部门需要齐心协力一起为受众服务。纽约时报倡导跨部门合作, 鼓励新闻编辑部与其他经营、技术部门之间加强合作, 因为这些部门对受众的了解往往胜过编辑部, 他们更多地着眼于构建、思考以及研究受众体验, 更关心受众对于数字阅读、观看和互动体验的感受, 他们的工作和记者本身一样重要。新闻编辑部也熟悉受众拓展、社会参与、页面优化、用户体验和内容管理系统这些用语。[6]英国BBC在融合战略实施的开始, 其举措之一是将营销和客户部放到了整个战略的核心位置, 把受众需求与市场运作联系在一起, 让需求引导市场, 让市场萌发需求, 从而形成数字化媒体运作的良性循环模式。

媒介生产的融合, 会带来传播内容与形态的变化。不同的媒介形态重组和整合, 使得传统媒体由传者到受者的单向、线性、自上而下的传播模式受到了挑战, 传播内容及其形态也发生了变化:第一, 内容的原生态化。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快速、海量、短时消费, 各类信息制造者绕开专业媒体机构而进行的传播, 正在使传播内容的原生态化加剧———将不经专业从业者加工、过滤, 或很少经过专业处理的互联网上的信息, 转呈给用户。它一方面带来了更多元更丰富的信息, 另一方面也已经影响到新闻内容的质量。第二, 媒体循环 (media loop) 的出现。在传统的传播格局中, 不同的媒体大多各自为政, 以自己独特的传播形态和传播功能吸引受众注意、求得生存发展, 其影响方式大多是从媒体到受众的一级传播。媒介融合时代, 互联网将相互竞争的各家传媒集合至同一平台, 广播电视播出的消息很可能是通过网络媒体等的转载才到达受众, 不同媒体之间往往相互渗透和影响, 出现了媒体循环。第三, 从传统媒体的“广播”———塔状传播, 到融合媒体的“去中心化”———网状传播。传统媒体时代, 是以传者为本位的传统传播格局, 传播遵从自上而下的等级秩序, 媒体是处于金字塔顶端的信息发布者, 受众则是位于塔底的信息接收者, 信息流和意见流总是从媒体流向受众, 媒体具有独一无二的权威;互联网的发展带来整个社会秩序的扁平化和“去中心化”, 传播也日益从垂直的塔状转变为水平的网状结构, 媒体机构转变为传播网络中的一个节点, 在发出消息的同时也会受到其他信息节点的影响;这也导致传播从线性到非线性的转变, 观众的意见和反馈不再被媒体忽略, 信息流和意见流出现了反向流动。[2]因此, 生产的融合势在必行。

三、产—消文化融合

媒介融合时代, 用户成了新闻和其他信息的共同生产者, 传统的信息生产模式正在发生重大改变, 媒体原有的组织化的新闻生产, 逐渐被社会化的新闻生产所取代。因此共享型传播将转型为分享型传播, 变成了点对点、多对多的传播。只有转型为分享型传播, 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媒介融合。媒介融合时代用户的参与行为建立了一种媒介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文化融合关系。新的传播关系反映了新旧媒介碰撞、草根媒介与机构媒介交会、媒介消费者与媒介生产者之间的权力互动关系, 它创新了受众参与媒介生产的方式。要达成分享式的传播关系, 传统媒体必须有能力打破共享型传播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能够实现实时的与延迟的信息推送;要达成分享式的传播关系, 传统媒体需要将信息和服务结合起来, 要充分融入Web2.0以后的新型技术, 使用户从中享用到最充分的信息资源和各种服务, 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定制、消费等需求。[7]

社交化是吸引用户参与的重要手段。用户的参与度和影响力是融合的根基, 媒介消费者从被动变为主动, 从接受者到参与者, 甚至是引导者、颠覆者和创造者。通过社交化, 媒体可以把图片、视频、文本和传统内容进行混搭处理, 进行互动、建立联系、生成意义;通过社交化, 媒体打造出新的营销模式, 更精准的个性化广告、免费增值模式、战略伙伴收入共享、从线下走到线上的社交活动, 将产品、服务和人结合到一起;通过社交化, 媒体可以吸引更多年轻用户、扩展读者群。社交化使媒介生产过程中融入了媒介消费者的参与, 比如有一个用户生产内容 (UGC) 模式, 就十分走俏。用户成了新闻和其他信息的共同生产者, 媒体从UGC中获得了更丰富、新鲜、大众视角的信息, 时效性强、视野开阔、内容鲜活。有的新闻网站为每篇报道嵌入实时更新的服务, 读者可以编辑或修订报道的内容。而LBS (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 , 将“签到”用于内容中, 使用户能实时查询、互动、分享。

媒介融合时代的用户通过自己的参与行为, 建立了一种媒介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文化融合关系。媒介融合让用户借助新技术提供的可能性, 从传统的受众角色———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和消费者, 转为信息的探求者、浏览者、咨询者、反馈者、对话者、交谈者等诸多角色。[8]被动的、消极的受众正在向具有主动性和交互性的信息使用者转变。媒介融合“既是一个从上至下媒介生产者 (公司媒介) 向受众‘正方向传递’的模式, 同时也是一个从下至上媒介消费者向机构‘反作用影响’的循环”;它代表“新旧媒介碰撞、草根媒介与公司媒介交会、媒介消费者与媒介生产者的权力互动”;它开启了“受众与媒介内容发生关系的新方式, 日益增长的跨媒介解读技巧, 对于一个更复杂、更富参与性的媒介文化的渴求”。融合发生在“消费者的头脑里”, 而不是某个黑盒子里, 说明媒介消费者已经伴随着媒介融合的进程, 开始以一种不自觉的方式参与媒介生产过程并与媒介彼此关联。[9]

参考文献

[1]Pool, Ithiel De Sola.1983.Technologies of Freedom,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4.

[2]陈昌凤, 黄雅兰.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的传播策略探讨.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 (2014) [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

[3]陈力丹.打破条块分割, 做大报业[J].新闻实践, 2003 (5) .

[4]赵琬仪.习近平强调媒体融合专家:有助突破体制壁垒[N].联合早报, 2014-08-25.

[5]肖叶飞, 刘祥平.传媒产业融合的动因、路径与效应[J].现代传播, 2014 (1) .

[6]数字化背景下的报业转型——纽约时报创新报告[J].新闻与写作, 2014 (7) .

[7]陈昌凤.媒体融合的核心:传播关系的转型[J].中国记者, 2014 (3) .

[8]丹尼斯·麦奎尔.受众研究[M].刘燕南, 李颖, 杨振荣,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生产与消费论文 篇10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一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 只有这三驾马车均衡增长, 我国经济才能平稳、健康的发展下去。但是投资需求在这三驾马车中只扮演着中间需求的角色, 而消费需求才是大众比较关注的最终需求。经济增长的动力就来源于消费需求的结构升级和规模扩大, 这在西方经济学理论和马克思的消费理论中得到了有力的证明, 因为他们均肯定了消费需求在国民经济增长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马克思的消费理论指出, 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 因而最终消费是引导经济发展的源动力。西方经济学理论认为消费需求是真正的最终需求, 对于投资需求进而对整个经济增长起着直接的和最终的制约作用, 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1]。因此, 研究国民生产总值可消费需求两者之间的关系, 始终是经济学界的研究热点。

研究消费需求和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某种长期均衡关系, 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是政府进行经济调节, 制定相应的策略的重要依据。作者利用协整理论、格兰杰因果关系和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对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 为政府制定经济发展策略提供些许帮助。

2 初步确定模型

文章选取两个变量:用被解释变量Y表示的国内生产总值、用解释变量X表示的消费需求。利用两个变量在1978~2011年期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计量经济分析。1978~2011年的消费需求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1》。数据如表1:

通过观察X、Y的相关图, 选取了四个模型来表示消费需求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并对这四个模型进行了初步检验, 如下:

从四个模型中可以看到, 每种模型中的解释变量的F值都很大, 通的过检验, 每个模型的Durbin-Watson stat值都存在一阶自相关。但是这四个模型的拟合优度却不同, 其中拟合优度最好的是模型1, R2=0.9988。考虑到对时间序列取自然对数不仅不改变原有的协整关系, 而且能够使趋势线性化, 并能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 我们就用第一个模型来解释消费需求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3 计量分析

3.1 单位根检验

一般认为, 平稳性时间序列不仅要求该序列的均值和方差在时间趋势上都是常数, 还要求在任何两期之间的协方差仅依赖于该两期的滞后, 而不依赖计算这个协方差的实际时间。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能够影响到它的性质和行为, 运用非平稳数据做回归可能导致伪回归。而宏观经济数据并不是都是平稳的, 因此需要进行平稳性检验。通过反复单位根检验整理得表3:

注:D表示一阶差分序列;检验类别 (c、t、k) 分别表示ADF检验模型中是否存在常数项c、时间趋势t、以及滞后约束k。

从表3可以看出, 不论是否存在趋势项, LNX、LNY的ADF检验值均大于1%、5%、10%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因此这两个时间序列均存在单位根, 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对LNX、LNY进行一阶差分后, 再对其进行单位根检验可以发现, 当存在趋势项时, DLNX、DLNY的ADF检验值仍然都大于1%、5%、10%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 此时一阶差分不平稳。但是当不存在趋势项时, DLNX、DLNY的ADF检验值大于1%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却小于5%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因此作者认为在不含趋势项时LNX、LNY的一阶差分是平稳的, 均为一阶单整I (1) 过程。

3.2 协整检验

从以上分析可知LNX、LNY都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 不能用OLS法进行参数估计, 但LNX、LNY均属于一阶单整, 所以可以采用协整检验来验证消费需求和经济增长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数量关系。以LNY为被解释变量, LNX为解释变量, 建立回归模型为LNY=a+b LNX+ɛt, 然后应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估计, 结果如下:

以上各参数值都在1%的水平下显著, 但是对于模型的自相关检验中, N=34, K=2时查得dl=1.33, du=1.58, 而本模型的DW=0.186, 明显存在一阶正自相关, 对其进行广义差分法消除自相关后得到的模型为:

从两个模型中可以看出, 广义差分后, 模型消除了一阶自相关, 且拟合优度变好了, F值也变大了。为了检查回归残差的平稳性, 再对残差序列ɛt进行单位根检验, 检验结果如下:

由于残差的一阶差分的ADF值为-3.99, 小于显著水平为1%时的临界值-2.64, 因此可以认为该残差序列是平稳的, 不存在单位根, 进而说明消费需求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3.3 格兰杰因果检验

由以上可知, 消费需求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 但是这种协整关系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即消费需求是否经济增长的原因, 或者经济增长是否是消费需求的原因。这种关系需要用格兰杰教授提出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来解决。检验结果如下:

作者选择的滞后期为2, 分析研究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可知, 在0.1的显著水平临界值下, 消费需求和国内生产总值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而且是双向的。即国内生产总值是消费需求变化的原因, 但消费需求也是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的原因。

3.4 误差修正模型

有以上对LNX、LNY的协整分析, 可以知道消费需求和国内生产总值的的协整残差ɛt。且ɛt=LNY+0.16-1.06LNX, 令残差修正项ECMt=ɛt, 可建立下面的残差修正模型:

其中DLNX表示为LNX的一阶方差, DLNY表示LNY的一阶方差, ut为白噪声, λ为短期调整系数。因为ECMt=ɛt, 所以这个方程也可以写成如下的形式:

用软件操作结果如下:

R2=0.87 DW=0.92

该模型各参数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下均显著。在上面的误差修正模型中, 差分项反映了短期波动的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短期变动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短期消费需求的影响;一部分是偏离长期均衡的影响。短期消费需求增长或减少1%, 将引起国内生产总值相应变化104%;从长期看, 消费需求的变动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较大, 误差修正项ECMt的系数的大小反映了对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从系数估计值0.139来看, 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 将以13.9%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

4 总结

作者通过对国内生产总值与消费需求的研究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

(1) 从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可以知道, 在0.1的临界值下, 两者互为因果关系。而且相对于消费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而言, 国内生产总值对消费需求的影响要小一些。

(2) 从短期方面看, 短期消费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有短期影响, 当消费需求增长或减少1%, 国内生产总值将相应变化104%。

(3) 从长期方面看, 消费需求的变动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较大, 误差修正项ECMt的系数的大小反映了对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从系数估计值0.139来看, 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 将以13.9%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

参考文献

[1]袁晓玲, 杨万平.政府、居民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J].当代经济科学, 2008, (5) :49-55, 125.

[2]李燕飞, 徐晓明, 金浩.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及政策选择[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7, (2) :55-61.

[3]马光辉, 宁定琴.中国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1978-2004) [J].山东经济, 2006, (3) :25-27.

[4]刘飞.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决策与信息 (财经观察) , 2008, (4) :25.

[5]徐凤, 金克琴.中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 :109-113.

[6]段华栋.云南省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中国电子商务, 2009, (9) :141-142.

[7]李俊.广州市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中国统计, 2011, (3) :48-50.

[8]牛树海.河南省农村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1, (2) :155, 161.

从生产者到消费者 篇11

罗奇:《未来的亚洲》这本书,是写给“仍站在门外往里看的18亿亚洲人”的,这是一个在日益繁荣的世界里仍处于贫困之中的庞大底层群体。在中国自1979年以来的迅猛发展的引领下,亚洲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所取得的减贫成就,超过了有历史记载以来的任何时期。但这种进步基本上是通过在全球化时代采取外向型发展模式实现的—全球化使亚洲能够利用自身作为低成本生产商的优势。目前亚洲正处于关键的转折点,生产者的模式难以为继,必须向消费型的社会转变。“大危机”后余波连连,说明来自发达国家的外部需求已经减弱,这将给作为世界生产者的亚洲继续带来强大阻力。而内部私人消费不足则导致社会不安定和宏观失衡现象加剧,从而给“亚洲奇迹”的可持续性打上了问号。未来的亚洲必须是一个再平衡的亚洲,这要求从利用全球化的生产者模式转变为消费者模式。

我的观点是,未来的亚洲将需要更多地呈现出一种自主的、消费驱动型的增长动力。为此,亚洲地区需要把重心更多地放在自身的最大资源上—也就是人本身。作为生产者,通过照搬发达经济体提高生产力的秘诀,越来越多地以资本代替劳动力,也就是以采用最新前沿技术的现代机器代替工人,亚洲在价值链上的地位迅速提升。虽然这种以出口拉动、着重发展制造业的增长模式在过去30年里为亚洲经济增长和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但其越来越节省劳动力的特点,也要求经济增长速度必须远高于从长远来看可持续的水平—特别是从自然资源和环境因素而言。这就说明,未来的亚洲,特别是中国、印度和日本,需要把重点从节省劳动力的制造业,转向劳动力更为密集的知识型服务业,并通过加大教育和人力资本方面的投入来实现这一目标。新一代的知识型工人也将为未来的亚洲提供创新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创新是亚洲地区之前强劲增长中的缺失环节。

博鳌观察:为了继续从全球化获益,亚洲和美国应该如何合作?作为亚洲及全球经济方面最具影响力的专家之一,你认为自己在促进跨太平洋地区相互理解方面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罗奇:我之所以从亚洲重返美国并在耶鲁大学任教,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对以下现象越来越担心:美国民众对于中国的看法正受到政客、主要学者以及其他知名评论员的误导。耶鲁大学在参与有关中国的辩论方面历史悠久,似乎可以作为一个向舆论注入平衡力量的理想平台。

和许多人一样,我也认为美中关系很可能就是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让我深感担忧的是,很多美国人习惯于把我们自己造成的许多问题都怪罪到中国身上。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多年来一项两党提案被屡次提交到国会,以中国“操纵”汇率、极大地损害处境艰难的美国工人的利益为由,要求对中国实施贸易制裁。这种逻辑是错误而危险的。

如果我的观点正确,亚洲经济增长模式将从出口拉动型转变为消费驱动型,那么,渴求增长的西方将迎来一个新的重大机遇。美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于房地产和信贷泡沫破裂后出现的去杠杆化浪潮,美国消费者大幅缩减了开支,为此美国亟须找到新的增长来源。出口是其首选策略,而中国是美国第三大出口国,也是迄今增长速度最快的出口市场。美国非但不应把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和人民币汇率视作威胁,这些担忧从许多方面来说都是无稽之谈,反而应采取大刀阔斧的行动,抓住中国及亚洲其他经济体在促进消费的再平衡过程中给其他国家带来的出口机遇。全球化的好处是双向的,对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有利。

美国确实对中国存在庞大的贸易逆差,但是我们对其他97个国家也都有贸易逆差,事实上这种多边贸易失衡是美国国内储蓄空前短缺所造成的(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政府部门的情况都是如此)。如果我们不喜欢贸易逆差,不管是对中国还是对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我们就需要增加储蓄,而在全国性的辩论中很少有人愿意谈及这一点。另一方面,中国的人民币自2005年中期以来对美元大约升值了33%、对一篮子货币升值超过36%,同时中国的外部盈余在近些年里也大幅下降。

鉴此,美国需要停止对中国的抨击,好好地反思。我将在下一本书里讨论这些问题,书名是《失衡:美中相互依存》(Unbalanced: Te CoDependency of America and China,耶鲁大学出版社,预计在2014年1月出版)。

博鳌观察:你一再提到亚洲经济增长模式将从出口拉动型转变为消费驱动型。你认为中国应该通过怎样的改革实现再平衡,构建消费拉动的增长模式?

罗奇:我一向认为,一项转型战略在实施方面必须包含三大要素:强调服务业带动的就业增长、专注于城市化带来的收入增长效应,以及通过扩大社会保障体系来改善居民的财务安全。这三大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转型战略能否成功的关键。

如果就业创造和收入增长效应二者相结合,应会提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的劳动力收入。在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伴随着出现由服务业带动的就业增长,与城市化相关的收入增长效应就不会显现—中国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是农村居民的三倍以上。同样,如果缺乏可靠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养老和医疗保障,新增的劳动力收入就不会被用于消费。相反,人们出于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惧,会倾向于把新增加的收入储蓄起来。只有当这三大要素都得到了贯彻落实的情况下,中国消费者长期匮乏的购买力才能获得持续的增长动力。希望政府能够抓住机会,三管齐下,实施此类促进消费的战略,并且宜早不宜迟。

博鳌观察:中国在2008年至2009年启动的经济刺激计划,为许多基础设施项目和房地产开发活动提供了资金。在投资驱动下,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预计将达到7.5%左右。你如何评价中国近期的宏观经济政策和总体经济表现?你认为中国的过度投资和产能过剩现象是否值得担忧?

nlc202309021733

罗奇:今年第一季度中国GDP折合年率增长7.7%,低于许多人的预期。虽然这个数字与8.2%的市场普遍预期相比不算太糟糕,但此前许多人(包括我自己)都预计中国经济会连续第二个季度出现反弹—经济似乎已经在2012年第三季度停止了放缓。尽管在预测上略有失准,但我们有必要强调一点:如果GDP增长放缓是因为这个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体在进行人们期待已久的结构转型,那对中国来说则是好事。

众所周知,转型的大框架是从出口和投资拉动的增长模式,转变为更多依赖于国内私人消费的经济结构,但多数人都没有认识到,中国如果实现了再平衡,其经济增速就应该会变得更为平缓,一些初步迹象如今已经隐约可见。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三产业(即服务业)以折合年率扩张了8.3%,这已经是该产业连续第三个季度加速增长,并且比第二产业(制造业和建筑业)7.8%的增速高出了半个百分点。

人们对过度投资的担忧有些过头。虽然GDP中投资所占的比重很高,在47%左右,但这股流量是从较低的基数发展而来。中国资本存量实际上仍然很低,特别是相对于本国劳动人口而言,中国资本劳动比差不多是日本和美国水平的13%。鉴于资本存量与劳动力比率是长期生产力增长的关键推动因素,再考虑到中国非同寻常且又势在必行的城市化计划,在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投资率可能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

博鳌观察:有报道称,中国近期新增信贷中60%来自非银行放贷来源,也就是影子银行。各银行都从事了许多表外活动。尽管有关部门决定加强监管,但也有一些人认为,中国应该进一步推动金融自由化(如进一步放开利率和汇率管制)。你如何评价这些趋势?

罗奇:影子银行的危险性,是我们从2007年于2009年的“大危机”及其余波中学到的最重要的教训之一。中国也未能独善其身。根据中国银监会的数据,此类贷款规模从2008年的8000亿元人民币,增长到了2012年的7.6万亿元人民币,算起来激增了近10倍。虽然银监会坦承,在非银行信贷投放高歌猛进方面一直相当透明,但要评估此类贷款的质量,以及低质量影子银行活动可能给中国金融体系其他领域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推动影子银行放贷活动迅猛发展的,是家庭对新型理财产品的需求,这一点并不令人奇怪,因为银行体系的存款利率长期受到压制,这就为主张利率自由化以抑制高风险非常规金融活动(如影子银行)的观点提供了支持。而另一方面,如果认为加大汇率灵活性可以抑制影子信贷的急剧膨胀,我觉得这种论调就过于牵强了。

中国在过去7年半里施行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如今中国的经常项目失衡和贸易失衡已经变得更为可控。这套汇率制度还有效地保护了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中国金融体系,隔绝了经常波动不定的外汇市场状况的影响。只要中国继续像过去8年里的大部分时间一样,让人民币处于渐进升值通道,中国的金融自由化就能够为本国实体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支持。这要远好于另外一种情景,即金融自由化的节奏快于经济发展和再平衡的步伐,其结果将给中国金融体系带来新的系统性风险。

生产与消费论文 篇12

下图显示的是中国煤炭生产情况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中国煤能源消费总量的比较情况,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处于不断增长状态,从2000 年的99776.25 万美元增加到2012 年的534123 万美元,13 年中增加了434346.7万美元,年均增长33411.29 万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0.20%,并且,可以看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总量不断增长,从2007 年开始国内生产总值总量的增长量大于煤炭生产量和煤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量。从下表也看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2001 年开始增长率不断扩大,2001 年时中国GDP年均环比增长率为8.3%,然后增长率不断扩大,到了2007 年时我国GDP环比增长率已经增加到14.2%,然后这一环比增长率开始逐年减少,到了2012 年时已经降低到7.75%,见下图。

在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的同时,我国的煤炭生产量尽管也不断增加,但在不同时段增长情况却是不同,从下图可以看出中国煤炭生产量在2000 年时只有138418.5 万吨,此后两年中国煤炭生产量尽管增加,但增加量小,增长率都没有超过6%,此后中国煤炭生产量急速增长,2003 年环比增长率达到最高18.35%,然后随着中国煤炭消费量的快速增长,中国煤炭生产量仍然处于快速增长中,但是总量虽然增长而每年的增长率却是不断减少,从下表可见,以2004 年为拐点,尽管我国煤炭生产量在逐年增长,但增长率却是逐渐降低,2004 年的增长率比2003 年的增长率减少了2.67 个百分点,2005 年的增长率比上年的增长率降低更是达4.99 个百分点,到了2008 年时增长率已经降低到4.1%,此后我国煤炭生产量增速变快,但到了2012 年时又减少到3.67%。

中国煤能源消费总量历年的变化与煤炭生产量历年的变化情况基本相同,2000 年至2002 年之间中国煤能源消费总量处于增长中,但增长缓慢,这与我国煤炭生产量在这一期间的变化一样,同样,在2003 年时,我国煤能源消费总量突长,达到180587 万吨,比2002 年增长18.59%,此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刺激消费的快速增长,煤能源消费在此期间也快速增长,煤能源消费总量逐年快速增长,且增长率在2006 年之前都在10%以上,此后,除了2011 年煤能源消费增长率比较高以外,其余年份我国煤能源消费总量尽管量上逐年增加,但每年增长率都很低,2012 年比2011 年的增长率只有2.83%,见下图。

数据来源: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煤炭生产量和煤能源消费总量的单位为万吨,中国GDP的单位为万美元。

综上分析,无论是煤炭生产量还是煤能源消费总量都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变动而变动,从图可见,国内生产总值和煤炭生产量以及煤能源消费总量的变动趋势是一致的,三者都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加,图中我国煤炭生产量以及我国煤能源消费总量图形曲线基本重合,从上表可见,每年我国煤炭生产量以及煤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的趋势基本一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率增加时煤炭生产量以及煤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也增加,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率减少时煤炭生产量以及煤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也减少。以上分析预示着我国煤炭生产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有一定关系,也预示着我国煤能源消费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有一定关系,因此,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对煤炭生产量和煤能源消费总量是否有影响以及有怎样的影响成为本文的主要研究。

数据来源:数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所得。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与中国煤炭生产和煤炭消费关系的研究主要有:

畅军锋(2015)通过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煤炭消费总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我国煤炭的消费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我国GDP增长速度放缓,对煤炭的相对消费量逐年下降。张静(2010)对1978-2008 年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与煤炭消费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GDP与煤炭消费量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方程的弹性系数对我国未来煤炭消费量的预测方法是有效的。刘海滨,吴必善(2014)结合我国煤炭产能和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线性关系,提出煤炭合理产能调控区间以缓解当前各煤炭基地产能过剩所带来的库存压力及相关经济问题。以上文献主要研究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与中国煤炭消费量和煤炭产能和煤炭库存的关系,本文主要研究国内生产总值与煤炭生产量和煤炭消费总量之间的关系。

二、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与煤炭生产量关系实证分析

利用最小二乘法(OLS)实证分析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与中国煤炭生产量之间的关系,为了消除异方差的影响将数据进行对数处理,研究的具体模型为:

在式(1)中,CP表示中国煤炭生产量,GDP表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β0表示截距,β1表示我国煤炭生产量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的弹性。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表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投资的不断扩张,生产的不断增加,我国经济的各方面对煤炭的需求将增加,进而刺激煤炭生产量的增长,相反,如果我国经济发展缓慢,国内煤炭生产也会减少。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煤炭生产量也应该增加,即 β1>0。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度数据和煤炭生产量年度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回归后的模型如式(2)。

从回归结果看,模型拟合优度较高,方程F值的概率值很小,方程通过F检验,LNGDP的系数值的T统计量为17.06036,T统计值的概率值也很小,系数值通过了T统计检验,说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对中国煤炭生产量的影响是相当显著的。

三、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与煤能源消费总量关系实证分析

利用最小二乘法(OLS)实证分析国内生产总值与中国煤炭消费总量之间的关系,为了消除异方差的影响将数据进行对数处理,研究的具体模型为:

在式(3)中,CC表示中国煤炭消费总量,GDP表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θ0表示截距,θ1表示中国煤能源消费总量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的弹性。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表明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投资的扩张拉动生产的发展,生产的发展会刺激煤炭需求的增加,煤炭消费将增长,相反,如果我国经济发展变慢,中国煤炭需求也会减少。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煤炭需求量不断增加,煤能源消费总量也应该增加,即 θ1>0。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度数据和中国煤能源消费总量年度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回归后具体模型如式(4)。

从回归结果看,模型拟合优度较高,方程F值的概率值很小,方程通过F检验,LNGDP的系数值的T统计量为15.69662,T统计值的概率值也很小,系数值通过了T统计检验。说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对中国煤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是相当显著的。

四、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实证结果验证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会刺激中国煤炭生产量增加这一推论,从长期来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l%,我国煤炭生产量将需要增加0.563538%,一般情况下,国家经济总是处于发展中,那么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煤炭生产量也应该不断增加,无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还是中国煤炭生产量尽管这几年绝对量都在不断增长,但两者的增长速度都放缓,特别是我国煤炭生产量的增速在2012 年只有3.67%,我国煤炭生产量增速尽管小,但煤炭产量仍然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时考虑了环境的保护,为了保护环境,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减少煤炭使用,另外,我国煤炭生产成本高,销售价格高,在世界煤炭市场不具竞争力,因此,从2009 年开始,我国煤炭进口量增加,进口煤炭的增加,对我国煤炭生产产生巨大影响。中国近几年的经济受世界经济的影响发展放缓,同时我国的经济结构及产业结构开始调整,煤炭行业也不可避免地进行调整,小煤矿企业关停并转,煤炭企业规模调整,煤炭企业不断改革,不断加大技术投入以提升竞争优势。

实证分析结果也验证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对我国煤能源消费总量具有拉动作用这一推论,从长期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l%,煤能源消费总量将增加0.553042%。我国经济的发展会刺激各行业的发展,投资增加,各行业煤能源消费增加,但我国煤能源消费量的增加速度远没有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速度快,从上表可见,从2007 年开始中国煤能源消费总量的每年增长率基本只有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增长率的一半,这也验证了方程式(4)的结果,煤能源消费总量增长速度的降低,除了与我国经济发展放缓有关外,还与中国环境保护有一定的关系,煤炭消费量的减少,自然会使煤炭生产量减少。因此,煤炭企业应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现状及国家产业政策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和发展计划。

参考文献

[1]畅军锋.基于GDP的增长对煤炭消费量的预测与探讨[J].甘肃科学学报,2015,27(2):104-107

[2]张静.中国GDP与煤炭消费量的相关性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0(9):77-79

上一篇:无极绳连续牵引绞车下一篇:内蒙古河套地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