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型消费税

2024-06-03

生产型消费税(精选12篇)

生产型消费税 篇1

一、白酒生产企业消费税政策

由于白酒的生产主要以粮食为原料, 而粮食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要素, 所以白酒自古以来就一直被课以重税, 限制其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税收政策, 从宏观上看, 对白酒行业产生的是限制性政策。

1994年以来, 国家对白酒行业的消费税政策进行了多次调整, 目前所使用的消费税政策主要来源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01年和2006年发布的相关规定。2001年5月11日, 财税[2001]84号文件规定:对粮食白酒、薯类白酒在原按25%、15%征收消费税的同时再按实际销售量每斤 (500克) 征收0.5元的定额消费税, 同时停止执行外购或委托加工已税酒和酒精生产的酒抵扣上一生产环节已纳消费税的政策。2006年3月20日财税[2006]33号文件规定:粮食白酒、薯类白酒的比例税率统一调整为20%。粮食白酒降了5%、薯类白酒提高了5%。

二、白酒生产企业纳税筹划方案设计

(一) 降低计税价格的筹划。

降低计税价格是消费税纳税筹划的最主要方法, 在税率无法改动的情况下, 降低计税价格也就可以减少应纳税额, 达到降低税负, 取得纳税收益的目的。降低计税价格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设立独立核算的销售公司。

消费税属于价内税, 单一环节征收, 即消费税纳税行为的发生在生产领域, 包括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环节, 而在以后的流通领域或者终极消费领域, 包括批发零售等环节中, 由于价款中包括消费税, 不必再缴纳消费税。这就给白酒生产企业消费税纳税筹划带来了空间。筹划时, 可以将原来的白酒生产企业通过分立的方式一分为二, 分离为生产和销售两个独立核算的企业。分离后, 生产企业将生产出的产品以低价出售给销售公司, 销售公司再以高价对外售出。这样, 就将应在生产环节实现的毛利转移到流通环节, 降低了计税价格, 从而减少了消费税的缴纳, 而销售公司由于处在销售环节, 只缴纳增值税, 不缴纳消费税。这样使集团公司消费税税负降低, 而增值税税负则保持不变。虽然《消费税暂行条例》明确规定, 纳税人应税消费品的计税价格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计税价格;但“明显偏低”标准不确定, 操作性较差。因此, 只要适度降低内部结算价格, 就可以取得节税利益。

举例:蓝天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著名的白酒生产企业, 主营白酒的生产和销售。白酒的消费税税率20%, 定额税率为0.5元∕斤。公司设有非独立核算的销售分公司专门负责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的产品销售, 销售分公司对酒业公司的贡献仅限于销售业务的开展, 年销售收入为3亿元, 产品成本为1亿元, 共计5, 000万千克。现考虑将销售部门独立为生产企业的全资子公司, 生产企业在产品成本的基础上加价40%作为结算价格, 将产品销售给新设立的销售公司, 销售公司再以3亿元的正常市价对外销售出去。设立独立核算的销售公司前后集团公司应纳消费税情况如下:

(1) 设立独立核算销售子公司前蓝天酒业公司应纳消费税税款:

应纳消费税=30000×20%+5000×2×0.5=11000 (万元)

(2) 设立独立核算的销售子公司后生产企业应纳的消费税税款:

应纳消费税=10000× (1+40%) ×20%+5000×2×0.5=7800 (万元)

通过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成立独立核算的销售公司后, 消费税的税基降低, 集团公司应纳消费税税额减少。

2、运输业务外包。

价外费用包括价外向购买方收取的手续费、补贴、包装物租金、运输装卸费、代收款项等诸多费用, 这些费用都构成缴纳消费税的计税基础。运输装卸费属于价外费用, 是酒类企业很大的一项支出。因此, 企业可以将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进行分拆, 以降低消费税的计税价格。具体操作时, 可以采用单独为购货方开具运输发票的方案。如果单独为购货方开具运输发票, 并相应地降低销售价格, 公司支付的运费具有代垫性质, 这样就可以降低税基, 而且购货方也可以接受, 从而达到节税的目的。

(二) 规避纳税环节的筹划。

白酒生产企业的生产一般需要经历基酒、勾兑、包装三个环节, 随着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发展, 有的白酒企业专门负责基酒生产, 有的专门侧重于勾兑和包装。而国家税务总局2001年明确规定停止执行外购或者已税酒和酒精生产酒已纳税款或委托方代收代缴准予抵扣政策。

根据这一政策, 委托加工的或外购的粮食白酒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时, 这批粮食白酒就应该缴纳两道消费税, 即在委托加工环节或者生产环节交一次消费税, 再在企业委托加工收回用于生产最终产成品进而销售环节再交一次消费税。可见, 采用委托加工和购进基酒方式生产白酒的税负显然要比自制基酒生产白酒的税负重。

由于自产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不征税, 用于连续生产非应税消费品的应当视同销售。如果我们可以将“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或“外购应税消费品”变为“自行加工应税消费品”, 则可以规避第一个环节的消费税。因此, 白酒生产企业应考虑产业链整合的问题。即通过收购或者兼并基酒企业的方式, 避免重复征收消费税。

举例:某地区有两家大型酒厂甲和乙, 它们都是独立核算的法人企业, 甲企业主要经营粮食类白酒, 以当地生产的大米为原料进行酿造, 粮食白酒的消费税税率20%, 定额税率为0.5元/斤。乙企业以甲企业生产的粮食酒为原料, 生产系列药酒, 假定药酒的销售额为4亿元, 适用10%的消费税税率。甲企业每年要向乙企业提供价值2亿元, 计5, 000万千克的粮食酒。经营过程中, 乙企业由于缺乏资金和人才, 无法经营下去, 准备破产。此时, 乙企业欠甲企业货款共计8, 000万元。经评估, 乙企业的资产恰好为8, 000万元。由于乙企业生产的药酒市场前景很好, 甲企业领导人经研究决定对乙企业进行并购, 则并购前后甲、乙企业应纳消费税情况如下:

(1) 合并前甲、乙企业应纳消费税款:

甲企业应纳消费税=20000×20%+5000×2×0.5=9000 (万元)

乙企业应纳消费税=40000×10%=4000 (万元)

合计应纳税款=9000+4000=13000 (万元)

(2) 甲企业对乙企业进行并购时, 由于两家企业之间的行为属于产权交易行为, 按税法规定, 不用缴纳营业税。企业合并后可以将经营的主要方向转向药酒生产, 这样做就能减少粮食白酒这一中间纳税环节, 并且药酒的消费税率低于粮食白酒, 企业应缴纳的消费税税款将减少。

假设药酒的销售额为4亿元, 销售数量为5000万千克。

合并后应缴纳消费税款=40000×10%=4000 (万元)

合并后少缴纳消费税款=13000-4000=9000 (万元)

从以上计算可以看出, 甲乙企业合并后可以少缴纳消费税, 少缴纳的税款恰好是甲企业生产粮食白酒应缴纳的消费税款。

(三) 延迟纳税的筹划。

白酒生产企业为及时满足全国市场销售的需要, 通常在企业所在城市之外的一些中心城市设立有独立核算的销售公司和中转仓库, 为便于产品调度, 中转仓库可由销售公司进行管理。这种情况下, 白酒生产企业应视同将产品出售给销售公司, 需要在出售时计算缴纳消费税。而酒类产品存储时间一般比较长, 因此企业相当于在对外实现销售之前提前缴纳了消费税。为了延迟纳税, 外地的中转仓库应收归白酒生产企业所有和管理, 这样生产企业在对外地仓库转移产品时, 所有权没有发生转移, 则通过当地税务机构批准, 可以不作销售处理, 自然就不必计算和缴纳消费税, 从而可以获取一定的货币时间价值。

(四) 分开包装不同税率酒类产品的筹划。

在酒类产品销售旺季, 企业为了促销, 通常会将不同酒类产品打包销售, 比如, 将白酒、枸杞酒、果木酒包装成一个礼品盒出售。由于白酒消费税适用的是复合征税的办法, 从价税率为20%, 从量税为0.5元/斤, 而枸杞酒和果木酒属于“其他酒”, 适用于10%的比例税率, 因此白酒的税负较重。而企业将这三种产品组合包装后, 按照税法规定, 消费税应当从高征收, 即组合产品都应当按照20%的从价税率征收, 同时还应当根据这三种产品的总重量按0.5元/斤征收从量税, 从而人为地增加了企业的税收负担。因此, 白酒生产企业应考虑将不同税率的酒类产品先分开核算销售, 然后再组合包装的方式, 避免不同税率产品适用高税率纳税的情况。

三、白酒生产企业消费税纳税筹划风险分析

白酒生产企业消费税纳税筹划的风险主要来自于政策风险。消费税纳税筹划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税收政策的差别进行选择的过程, 消费税纳税筹划的成功与否,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税收政策的变动幅度以及变动频率。近年来, 我国消费税的税收政策进行了几次重大的调整。国家税收政策不仅具有时空性而且具有明显的时效性。为了适应改变了的经济环境, 旧政策不断地被新政策所取代, 导致政策具有不定期或相对较短的时效性, 使长期纳税筹划产生风险。类似政策性变化引起的纳税筹划失败的例子在酒类生产行业举不胜举, 例如秦池酒厂, 就是没有依据政策的变动及时做出纳税筹划调整而导致企业走上没落之路。而全兴集团通过中低档品牌“全兴大曲”转换为高档品牌的“水井坊”的成功转型就是积极应对国家税收政策的成功案例。因此, 实施纳税筹划方案时, 对于消费税修正的趋势和内容, 必须加以密切关注并适时对纳税筹划方案进行调整, 以使企业行为符合税法的规定。

四、结语

白酒生产企业在进行消费税纳税筹划时, 除了利用正确的方法外, 还必须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因为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的同时必然会增加相关费用, 包括财务人员培训费、税务咨询费、企业经营模式转换费等。只有纳税筹划带来的收益大于筹划的成本时, 筹划方案才是可行的。此外, 企业还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依据具体情况分别设计不同的纳税筹划方案, 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合理运用纳税筹划的方法和技术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筹划, 从而帮助企业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姒建英.白酒生产企业设立销售公司的纳税筹划新探[J].商业会计, 2010.2.

[2]杨建军.白酒企业消费税的纳税筹划研究[J].酿酒, 2006.4.

[3]魏芳.白酒企业消费税纳税筹划方法[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7.10.

生产型消费税 篇2

本框包括两目: 第一目:生产与消费,介绍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此目还介绍了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第二目:大力发展生产力,主要分析了两个问题:一是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性,二是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识记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社会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

②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③理解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意义及如何发展生产力;

2、能力目标:①思辨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②实践探究能力: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的学习,使学生明白我国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我们要维护党的基本路线,并自觉提高自身素质,以今后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奠定基础。

五、六、教学手段:

1、演绎法

2、探究讨论法

3、教材和多媒体教学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性及如何发展 难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七、教学设计理念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是高一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模块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的内容。这框内容在《经济生活》全书中承接第一单元的“消费”,并引出为何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及如何发展的问题,与后面几单元内容一脉相乘,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地位非常重要。学习本框还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工作中心,增强学生投身现代化建设的工作热情。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来说说在家里和学校或者外面都使用过哪些高科技产品?这对你们的生活的娱乐方式带来什么变化?

那么我们消费的东西从何而来呢?

教师总结 :人们所消费的一切商品和服务,都是通过生产来提供的。满足消费,必须发展生产。显然,生产决定着消费,它怎么决定的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二)讲授新课

(1)生产决定消费(板书)

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教师活动:

课本第29页的漫画“今非昔比”中,即使是位高权重的皇帝享受的最好的出行待遇只是马车,夏天消暑的方式也只是让侍卫撑伞、扇扇子,他为何不像现代人一样坐不上飞机、吹不了空调?

学生回答:古代的生产力不发达,不能生产出飞机和空调这些东西。

教师总结:同学们回答得不错。这些产品就是我们消费的对象,如果没有生产出来,我们也就谈不上消费了。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第一个观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板书)

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教师活动:对比旧时和现在的生活消费方式的区别。

教师提问:以前没有电脑的时候,大家无聊时就到处窜门,但有了电脑以后,沟通便利了,很多人无聊时就上网与朋友们聊天,或打游戏,或查资料,出现“宅男”“宅女”等新的人群。现在智能手机发展得很快,人们更倾向于用手机聊天、玩游戏等,出现了低头族这一新人群。在出行方面,皇帝只能坐马车,现代普通人却能坐上飞机。大家还能举出什么例子说说现代人与过去的人们生活消费方面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活动: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大家列举了很多自己生活的变化,如果这些产品没有被生产出来,我们能这样消费能这样生活吗?因此,我们说,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板书)

3、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教师活动:在我们同学的课室都装了很多风扇,而大家的家里更是安装了空调,大家享受到它们带来的便利。但是,在古代,人们是怎么样的呢?(用扇子)

连皇帝也仅仅是两个宫女在前面帮他扇风而已。很明显,随着风扇、空调的出现,我们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如果没有生产的出现,我们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能不能提高啊?(不能)

所以,我们得出了第三点: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板书)

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教师活动: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电脑、没有智能手机的出现,也就是说电脑和手机都没有被生产出来,大家还会有购买电脑、购买智能的渴望吗? 学生回答:(没有)

教师总结:我们知道,消费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和服务的种类、数量都是生产创造出来的,这种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所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生产,我们大家都无法生存,社会也就谈不上发展了,这也就说明了生产决定着消费的动力。(板书)教师强调: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板书)

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教师活动: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没有生产也就没有我们的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现在我们反过来思考一下,没有消费,生产会怎么样呢?(提问)学生回答:生产的东西没人用

教师总结:,对!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大家很容易就明白了,如果没有消费,那么生产也就没有任何的意义,生产也就没有必要了。因此,我们说,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板书)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个生产才能继续下去。

2、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教师活动:当今几乎是每个人都会有一部手机,甚至是一个人有几部手机。有了手机之后我们都会想让我们心爱的手机变成更加漂亮,即使是一部‘其貌不扬’的手机,通过专业美容,也会变得靓丽端庄,新潮时尚,使人爱不释手;从中展现个人的个性特征,毕竟手机是大家随身的通讯工具,不打扮打扮怎么行呢?

(展示课件中关于手机美容业的图片)所以现在我们可以发展大街小巷都有着卖手机贴膜、手机挂件的小摊。手机美容业的发展是由消费带来的,也是消费促进的。我们先来看看一组数据。(展示数据材料)

(有人做过这样的市场测算:设定一个地级市人口500万,以每5个人1部手机计算,那么就应有 100 万部手机。如果 10 部里面有1部手机,每年在手机美容上投入20元,那么,一个地级市手机美容市场就有20元×10万部=200万元。你只要占有这个市场的50分之一,每年就有4万元的收入。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数值,但至少昭示出了手机美容服务业庞大的市场潜力。)略

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正是因为手机美容消费热点的出现,带动了手机美容业的蓬勃发展,也就是说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3、消费引导生产的调整和升级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看下一则材料,展示图片

手机美容是一项新兴的服务,最早的手机挂绳、透明套、闪光器、闪光天线、屏保、贴画等手机附属装饰品,现在都是小儿科了,手机贴钻、换壳、镀膜成为时下最流行的手机DIY装饰。将自己的手机变成一件艺术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手机用户。

教师总结:因此,我们得出了课本29页的一个结论:一个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引导生产的调整和升级(板书)

4、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板书)

教师活动:一个在路边以手机贴膜为生的人,他赚钱了,拿了钱去吃饭(生存资料的消费),吃饱后才有力气可以继续劳动(创造新的劳动力),如果钱赚的多,他还可以去参加手机美容技能的培训(发展资料的消费),提高劳动技能和质量,还可以买自己喜欢的商品,甚至是能扩大自己的商品规模,开个专卖店什么的。这样劳动的积极性也会得到提高。

教师总结:不断提高的消费也提高了劳动力的质量,也就是我们人的素质在不断的提高,也就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所以说我们得出最后一个观点: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板书)

小结: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教师过渡:

其实,我们的生产和消费是在不断的重复的,我们把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和更新称为社会再生产,社会再生产包括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其中,生产起着决定作用,没有生产也就没有后面的分配、交换,更谈不上消费了;而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 与消费的桥梁,沟通着生产与消费,消费则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3)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板书)

1、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

2、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4)大力发展生产力(板书)(PPT)2001-2016年世界各国GDP总值

1、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板书)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0页的图表材料,根据“生产决定消费”观点,提问:要想提高消费水平该怎么办? 学生回答:大力发展生产力

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就业物价形式稳定,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连续几年,我国GDP在世界上均保持着仅此于美国的第二生产大国的地位,看图(PPT)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我国已经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为什么还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呢?

现实原因: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材料:联系人均GDP,中国幸福指数排名)在世界各国的GDP竞赛上,中国无疑是超车高手——05年超过英国,08年超过德国,10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虽然排名世界第二,可我们却是最穷的老二。2016年中国人均GDP不足9000美元排世界第69位,虽然比前几年排名提高不少,但总体而言,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尽管我们经济规模超过了日本,但由于中国人口规模是日本的10倍,以人均计算,中国人均仅为日本的十分之一。专家坦言:问题还仅仅表现在数据层面,更深层次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还有待提高,相比发达国家,无论是人民的生活质量,还是在科技、环保领域、我们还有巨大的差距,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社会领域的发展还比较滞后,在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有专家指出,中国现在还不算强大,只能算肥大,不仅表现在没有多少力量,而且还隐藏这诸多致病因子,具体到中国经济,那就是含金量很低,科技创新不力,经济高增长,靠出卖廉价劳动力和付出沉重环境代价换取,这种隐藏的病因已经在中国大地上相继致病了——环境污染,产品安全事故频发。

b.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决定 理论原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说明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

教师总结: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矛盾。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这个美好生活需要,已经不只是要稳定解决温饱问题和物质文化需要,还包括要满足人们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要求。以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如何理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像跷跷板一样,一头高,一头低,有些地方,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甚至根本得不到发展,即所谓不能充分发展,再直白点说,不平衡发展的极致,形成了一些地区不能充分发展现象,而推一把,不能充分发展的后果呢?无疑就是在发展中这些地方却陷入了贫困。整个是在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这好比一个鸟巢里的几只雏鸟,强的霸占资源,越来越强,弱的无法与之竞争越来越弱,发展不平衡,弱的吃不到,经济凋敝,发展不充分。这个一直在解决,振兴东北,中西部战略,都努力过。

但一个网购,把这些努力全弄残废了。

实际东部沿海用网购,把持住落后产业,既不向高科技,高附加值转型升级,也不向中西部产业转移低端传统制造,只是拼命向内陆输入制造业产品,而中西部无法与之竞争,这些市场一片凋敝,更不能做跨越式发展,甩开沿海走高科技研发道路,发展陷入困境。

解决之道在于,如果是东部发达地区,生产传统制造业产品,那么收高额税费,中西部则免税,这样,工厂自然转向中西部,网购发货地在中西部,资金流向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平衡,而失去传统制造业的东部沿海,自然进入实现转型升级的时代

2、发展生产力的意义:十九大报告提出,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

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在这重要的转型时期,发展更是作为第一要务来进行。

3、怎样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板书)

教师活动:发展生产里是如此重要,那么我们要怎么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呢?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实施小组抢答

教师点评总结:a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项工作都应服从服务于该中心;

b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各项基本制定,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教师课件展示: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不断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实现生产力大发展的重要条件和途径。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提倡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生产力。设问:同学们,你们在这样的一个伟大时代里准备怎么做?

结束语:我们要珍惜时间,珍惜我们所拥有的,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国家一定会越来越强大,人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幸福!我们的课就到此结束了,下面请大家做一下练习,巩固一下知识。

(三)课堂小结(见板书)

(四)课堂检测:

[例1 单选]下列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说法正确地是(A)

A、生产决定消费

B、消费决定生产

C、二者互相决定

D、生产重于消费

[例2 单选]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A)

[1] 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

[2] 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

[3] 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需要

[4]改革开放的需要 A、[1] [2] [3]

B、[1] [2] [3]

C、[1] [3] [4]

D、[2] [3] [4]

[例3 单选] 民生厚而德正,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古人的这些话揭示了的道理(C)

A、物质资料的生产包括物质产品生产和精神产品生产 B、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必然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C、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社会的生产关系就是社会的道德关系

[例4 单选]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反作用。下列选项中,体现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反作用的是(D)

A、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视听效果更完美的产品 B、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C、网上购物方式不仅方便了消费者,而且降低了企业成本 D、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推动了绿色食品业的迅速发展

[例5 不定选]2009年7月18日,大陆居民组团赴台旅游正式启动迎来一周年。一年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人数累计达到13731个团组、38.33万人次,日均1050人次。台海旅会副秘书长张锡聪表示,大陆居民赴台游的实施,将至少为台湾带来超过70万人的岗位以及每年远超过600亿美元的产值。这体现了(BC)

A、生产决定消费

B、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C、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D、消费促进生产的升级

材料题:当前,油价高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凸显,汽车消费者日趋理性,提倡环保消费和前瞻消费。这种新的消费观念催生出低油耗、低排放、一车多能的时尚新车型,并逐步引领汽车消费的新趋势。

提问: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分析消费新趋势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答案:促进生产发展,拉动经济增长,带来新供给,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其导向作用,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带动与新型汽车相关产业的发展

创造新的劳动力,产能扩张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板书设计:

1、生产与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对象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1)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1)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②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③消费引导生产的调整和升级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2、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 生产——起决定作用 分配

桥梁和纽带

交换

消费——最终目的和动力

3、大力发展生产力

(1)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与意义(2)怎样大力发展生产力

(五)教学反思

积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篇3

一、立足国内、拓展国际,把国家能源安全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习近平同志指出,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能源安全涉及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随着现代化深入推进和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未来一个时期能源消费还会增长,能源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必须把能源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增强能源自主保障能力。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我们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加强能源供应能力建设,不断提高自主控制能源对外依存度的能力。按照规模化、基地化和绿色化的原则,稳步推进14个亿吨级重点煤炭基地建设。按照统筹规划、科学布局、集约开发、绿色高效的方针,采用最先进节能节水环保发电技术,在西部煤炭富集地区建设若干以电力外送为主的千万千瓦级大型现代化煤电基地,提高煤炭集中高效利用比例。坚持陆上和海上并重,巩固老油田,开发新油田,加快建设海上油田,鼓励开发低品位资源。加快常规天然气增储上产,尽快突破页岩气、煤层气、致密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发展瓶颈,促进天然气储量产量快速增长。积极发展替代能源,稳妥实施煤制油、煤制气示范工程。建立健全国家能源应急保障体系,提高能源安全应急能力。

加强全方位国际合作。习近平同志指出,世界各国联系紧密、利益交融,要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自身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不断扩大共同利益汇合点。我们要加强战略谋划和统筹协调,互利互惠,多元合作,建设重点能源合作区域和战略通道,增强海外能源供应能力。坚持亲、诚、惠、容,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与周边国家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以能源合作为主线,带动上下游产业、工程建设、技术装备和相关服务业发展。在主要立足国内的前提下,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加强国际合作,有效利用国外资源,实现开放条件下国家能源安全。

二、敢于担当、迎难而上,积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习近平同志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敢于担当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担当的大小体现着胸怀、勇气和格调。面对能源需求压力巨大、能源供给制约较多、能源生产和消费对生态环境损害严重等严峻挑战,我们要敢于担当、迎难而上,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顺势而为,积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打造中国能源升级版。

积极推动能源消费革命。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坚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有效落实节能优先方针,把节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我们要转变能源消费理念,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坚定调整产业结构,高度重视城镇化节能,切实扭转粗放用能方式,不断提高能源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能源消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推行“一挂双控”措施,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挂钩,对高耗能产业和过剩产业实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强约束,其他产业按先进能效标准实行强约束。坚持节能优先的战略导向,实施工业节能行动计划、绿色建筑行动计划和绿色交通行动计划。推进城乡用能方式转变,实施新城镇、新能源、新生活行动计划,加快农村用能方式变革。抓紧修订一批能效标准,只要是落后的都要加快修订、定期更新,从而保证能效标准得到真正执行。

积极推动能源供给革命。习近平同志指出,要立足国内多元供应保安全,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着力发展非煤能源,形成煤、油、气、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我们要实施绿色低碳战略,着力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把发展清洁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坚持发展非化石能源与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并举,实现传统能源高效化、非化石能源规模化。逐步降低煤炭供给比重,提高天然气供给比重,大幅增加水电、风电、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核电供给比重,形成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科学合理的能源供给结构,大幅减少能源消费排放。

三、深化改革、创新驱动,为能源科学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我们要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关于改革的重要论述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能源领域改革。

积极推动能源体制改革。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还原能源商品属性,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转变政府对能源的监管方式,建立健全能源法治体系。我们要加强宏观思考和战略谋划,抓紧制定电力体制改革和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大胆探索、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放开竞争性业务,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有序进入能源开发领域,进行公平竞争。加快电力体制改革步伐,推动供求双方直接交易,提供更加经济、优质的电力保障。加快推进油气领域改革,创新勘探开发机制,促进油气管网公平接入和开放。推进清费立税,深化煤炭资源税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在已取消和下放23项行政审批事项基础上,继续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放管并重,放而不乱。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优化程序,简化条件,推进阳光审批,接受社会监督。

积极推动能源技术革命。习近平同志指出,要立足我国国情,紧跟国际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以绿色低碳为方向,分类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并同其他领域高新技术紧密结合,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国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科技决定能源未来,科技创造未来能源。我们要坚持追赶与跨越并重,加强能源创新体系建设,建设能源科技强国。抓好重大科技专项,力争页岩气、深海油气、新一代核电等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依托海洋油气和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智能电网等重大能源工程,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进能源装备国产化,提升能源装备自主化水平,支持先进能源技术装备“走出去”。

四、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人民利益放在能源工作最高位置

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能源关系国计民生,与人民利益密切相关。做好能源工作,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多解民生之忧,多谋民生之利。

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用能状况。把解决无电地区人民群众用电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实施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三年行动计划,在2013年解决150万基础上,今年再解决100万无电人口用电问题。深入推进人民群众用电满意工程,加大城市配网建设和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力度,确保人民群众可靠用电、放心用电、满意用电。实施气化城市民生工程,有序拓展天然气城镇燃气应用,新增天然气优先保障居民生活或用于替代燃煤。到2014年底全国用气人口达到2.5亿,到2020年城镇居民基本都能用上天然气。

生产型消费税 篇4

不仅如此,秦始皇的第七项信息化手段——修建长城,不仅没有帮助建立极权秩序,反而多次成为游牧民族的超级信息体,一直影响着中原王朝。事实上,长城并不是秦始皇所修建,只是秦始皇将数段长城连成一片,而就是这“连成一片”,让中原王朝从此数度遭殃。按其本意,长城的烽火台、烽火、驿站、驰道构成的信息化手段是确保秦始皇万世基业长治久安的策略,然而,正是这连成一片的长城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按照地质学家和农学家计算,北部游牧民族在每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上的时候,都以放牧为生,中原的农耕百姓与游牧民族相安无事,而每当年降水量低于400毫米的时候,草原退化,强悍的游牧民族就会过来抢,而当降水量恢复之后,游牧民族又会回到草原,周而复始。原来的长城,就是战国时期的平均400毫米降水线。但之所以没有形成很强大的游牧民族,是因为长城没有连成一片,在长城的间隙,抢劫的游牧民族可以进入中原,且容易得手,而容易得手的游牧民族就存在一个巨大的问题——因为没有长城的阻拦,无法聚集在一起,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然而,长城被连成一片后,游牧民族总是在灾年被堵在长城之下,于是首先自相残杀,然后产生英雄,最后聚集在一起,一举歼灭中原。

秦始皇的极权秩序并不是特例。1533年,西班牙殖民者发现了印加帝国,便拿着枪对印加帝国的皇帝说:“要么给我黄金,要么给我命。”结果给出了黄金的皇帝,也没能保住命。这个时候,西班牙殖民者无论从人数上还是从军力上,都根本无法和庞大的印加帝国抗衡,然而,靠极权秩序建立的印加军队失去了单向信息发号施令的皇帝,从而瞬间被灭掉。

灭掉印加帝国的西班牙殖民者和后续的殖民者,却无法剿灭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阿帕奇部落。阿帕奇部落与印加帝国不同的是,根本没有皇帝,并建立了一种类似中国游牧部落的有机的秩序。后来,阿帕奇部落最终被打败,原因是殖民者在其内部扶持了一个极权秩序,这不仅被殖民者认可,也被阿帕奇部落认可,最终导致被灭。

●极权秩序与有机秩序

十年前有一本很畅销的书,叫《海星模式》,就是讲上面的故事。按照《海星模式》中的说法,极权秩序是非常不稳定的,而海星组织却是异常稳定和有机的。秦始皇构建的信息由上至下的单向或者双向传递模式,有致命的缺点,那就是一旦中间产生断裂,就是灾难性的。

按照今天信息传播的视野,建立起信息垄断的逻辑组织的同时,也会被信息丧失所困扰。而在一个信息全透明的组织体内,如果一旦建立起有机的秩序,将是很难被灭绝的。这与海星组织相类似,网状组织、球队型组织、信息扁平化都不断被发现和研究。例如,在奥运会中,我国队员的表现就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凡是隔着网的运动(网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团队的成绩都还不错;而那些不隔着网(足球、篮球等)的团体运动就不是很好。事实上,这不仅仅是体能和战术问题,更多的是一种信息文化问题,习惯于极权秩序的中国人,怎样能在全息和瞬间变化的局势中建立配合呢?谁说了算呢?这不是技术能解释的。在瞬息万变的赛场上,全息透明的信息、直接的信息表达与游牧文化更加类似,而接受着原产于农耕的等级文化的中国队员在面对信息时的第一反应是善意与否、合适与否、越位与否,很难组织成为有机的秩序。

●信息集中、权力下放

“信息化就是一把手工程”,这是我在硕士、博士期间经常听到的一个信息化建设的金科玉律。按照这个模板,很多传统的极权体制,在试图建立起有序的集权信息化秩序时,却很难成功。薛华成教授提出的“信息集中、权力下放”,是在极权秩序下信息传递较好的一种信息哲学。按照这种哲学,信息集中和权力下放互为因果,信息集中是权力下放的保证,权力下放是信息集中的前提。信息集中就是尽可能地减少信息流程而将重点聚焦在数据层,而权力下放就是尽可能地发挥个体的积极性。

事实上,明朝基本上实现了“信息集中、权力下放”,也将极权秩序发展到了极致。所有领土的太守、巡抚构成互为制约的通知架构,东厂、西厂又构成自下而上的特务机构,一个太监可以横行一时却无法造反,草民也可以将贪官送到京城。

●消费者即生产者

著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在《财富的革命》一书中,强调了一个概念:PROSUMER(消费者即生产者)。按照书中的未来世界,PROSUMER由彻底的Prosumers、改造玩家、见多识广的消费者、个性化定制者构成。然而,现实比想象走得更快,我们今天在淘宝上买东西并评价,在携程上买机票并将信息输入系统,甚至我写的文章到处找不到而网上比我自己的电脑还全。我们自己在生产信息的同时,也成为信息的消费者。

2015年QQ用户超过6亿,而如今微信用户数量更高,每一个网络节点的消费者,都使用一个手机与世界相连,他们既是信息的消费者,也是信息的生产者。人们在一个巨大的、没有等级的信息空间中,构成了一种有机的秩序,这种秩序将各种志愿者构成一个个信息生命体。在生命体中,会产生各种思潮,来无影去无踪,没有领导,也没有皇帝,除了巨大的导向问题,甚至找不到元凶: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即像被逼到长城脚下的游牧民族,大家信息透明、过剩、压力极大、没有任何等级、充满了英雄崇拜,又像足球场上的队员,没人告诉你谁是一把手,也没有一把手,但却可以建立一种有机的秩序。

有一种东西,中国人称其为“太岁”,科学家称其为“超级有机体”,不是植物,不是动物,也不像传统的菌群,但是摸上去软乎乎,具有生长的特征且生命期特长。目前,网络空间太岁已经形成。你既不能对他善意、也不能对它恶意,很难说它是好的,或是坏的,就是不能忽视它的存在。

●回归教育

说到这里,一直没有谈到教育,而传统的教育难道不像极权建立起来的秩序吗?无数校长将自己打扮成皇帝,试图建立起自己的教育王国。然而,时代变了,互联网学习更像打一场没有隔着网的比赛,赛场只有球员,没有队长,每个球员都是信息的生产者,也是信息的消费者,教练可以指导球员,却并不能冲进赛场比赛。

美国有一个网站,也是一个留学机构(ZINCH),每年会发布每个大学的SAT录取分数、录取政策(如左图),申请的学生将自己的数据输入网站,便能够得到一个自己录取可能性的信息。事实上,这是一个数据生产融合数据消费的例子。大量的学生将自己的各种各样的表现输入系统:SAT、GPA、志愿者、TOFEL、班级排名和申报信息。这事实上就生产了一个样本数据。

数据生产者主导数据消费的时代,招生官也没有网站的数据准确。招生如此,教育也是如此,最近,在线教育的教师月入数万、数十万的现象再次提醒我们,这不是有偿家教那么简单,学习的数据消费者已经有效地构造了一个有机秩序,这是市场的力量,千百年来构成的等级秩序的长城正在垮塌,这次不是“孟姜女哭塌的”,是教育长城外聚集的“游牧教师”形成了组织,具有了英雄,即将要冲击“中原”了。

课堂随笔:生产与消费 篇5

原创: 书瑜

离开课堂三年之久,今天终于重返课堂,和年轻稚气的高一(15)班和高一(6)班学生构成了课堂师生关系,承担着这两个班的政治课教学任务。

因为课程标准的调整,教材也要随之而调整。开学伊始,新教材不能如期到位,老师只能按照课程标准的新要求给没有教材的学生上课。

给高一新生上第一堂政治课,首先给他们来了一个开场白,如同一本书在看正文之前先看个序言一样。

开场白要给这些带着满满好奇心的孩子们讲什么呢?以往的经验告诉我需要讲两点:一点要讲讲为什么要来我们学校读书?第二点要讲讲如何看待和学好政治课?

首先问了同学们一个问题,为什么来这里读书?同学们回答是为了考上好大学;为什么要考上好大学?是为了找到好工作;为什么要找到好工作?是为了过上好生活。我反问同学们,考上好大学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吗?找到了好工作就一定能过上好生活了吗?如果没有找到好工作,就不过了吗?什么样的生活是好生活?同学们哑然。

我告诉同学们,人生如路,而世上没有笔直通畅无阻的路。从家里到学校的路程即使不是很长,可也有众多的拐弯、上坡、下坡,还会遇到堵车、交通事故等等一系列的意外;人生如长河,会有九曲十八弯,遍布暗礁和险滩。人生一世,如意之事十之二三,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来学校读书受教育是人生的一部分,在这个年龄段上,你们的生活就是接受教育。所以教育就是生活,生活也是教育。接受良好的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也是为了培养和提升人的独立、责任、磨砺、尊重、感恩、诚信以及形象、修养、气质、德行、能力和耐挫力。在大家为考分和排名而奋斗的时候,这些东西是不可忽视和丢弃的,丢弃了这些宝贵的东西,即使将来找到了一份好工作,也未必能过上好生活。

在短暂的高中三年学习受教育的生活中,大家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困难和痛苦,但这是你们生活的一个必经阶段,不能因为有了困难和痛苦就逃避生活,或放弃你的生活。牢牢记住,路没有笔直的,但是只要坚持走下去,就会到达理想的目的地;河流不会是畅通无阻的,但只要咬紧牙关、意志坚定、勇往前行,就会到达光明的彼岸。

我们再来谈谈政治这门课。很多同学甚至家长都认为,这只是一门不属于重点的小科目,且内容空洞和现实生活无关。考试前背一背,老师划一下重点就可以了。这完全是对政治课的错误理解。政治课不仅不空洞,反而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所有的理论都来源于生活实践,并且能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简单记忆的过程,更是一个深入思考、分析判断、归纳总结的过程,也是指导我们的生活,帮助我们树立正确人生观和生活观的过程。

比如我们今天这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生产与消费”,这个理论,是我们每天的生活中都在发生着的。请问同学们,你们的衣食住行以及学习用品等是从哪里来的?买的商店里的;商店里的这些东西是哪里来的?人们生产出来的。那就是说,我们生活中所需的一切都是生产出来的。何为“生产”?简单的说“生产”就是劳动者――人,和生产要素(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等)结合起来,通过劳动者付出脑力和体力而产生出来的对人们有用的东西。同学应该明白了,生产者生产什么?我们就消费什么。生产的种类越多,我们消费的选择余地就越大,生产的产品质量越好,我们消费的质量就越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也会越来越高。

比如,因为生产出来电视,我们才能有电视看,而在古代,就算是皇帝也无法享受看电视的乐趣;因为有了智能手机、计算机等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出现和广泛运用,因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消费和娱乐方式;因为有了远程网络技术的发展,从而有了电商,有了网络教育、有了网络医疗和网络购物,使人们的消费水平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因为有了汽车的大发展,人们有了使用家庭轿车的需求。如此良性循环,就会实现同学们所期望的好生活。由此可见,我们人消费所需要的一切和服务都是靠生产创造出来的,人类要繁衍下去就必须靠物质资料不断的生产下去。

但是,理想很美好,现实较骨干。生活中出现的假疫苗、有毒食品,被污染的河流、空气、土壤等等都在严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当今即使有了好工作、有了较多的财富,也未必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反而是人们整天处在焦虑和不安之中。这是为什么?这些严重影响人们生活幸福感的东西是哪里来的?劳动者生产出来的.。他们为什么会生产出这些对人们有害的东西?是因为作为生产者的人,为了一己私利,全然不顾国家法律法规,丧失了人的良知、责任、诚信和感恩,丧失了做人的道德底线。如此循环往复,整个社会将进入恶性循环和互害模式。最终,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受害者,我们所期望的好生活还会存在吗?

当然,我们的消费也会对生产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我们科学合理的消费,也会拉动经济的增长,促进生产的发展;在消费过程中我们会产生新的需求,指引着生产者向着我们需求的方面去生产;特别是我们不断的正常的消费,年轻人结婚生子,为整个社会不断培养出新的劳动者,让社会生产不断的继续下去,人类才能不断繁衍下去。如果我们的消费观念出现了偏差,出现奢侈浪费、虚荣攀比、什么都敢吃什么都敢杀的极端行为,严重破坏生态,严重浪费资源,人与自然的生物圈断了链条,()我们在地球上还能生存吗?

如果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土地、河流都被污染,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出了严重问题,社会整体陷入互害模式,焦虑中的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或者生不出孩子,社会的劳动者就会断档,久而久之,我们的国家因后继无人而自动灭亡。

同学们,请认真思考一下我刚才的推演过程是否有道理。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是这个社会的一份子,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承担起对自己和社会的责任。当我们看到问题发生时,不要只是一味的指责社会与国家,而是应该从“我”做起,让自己成为有担当的人,有独立精神的人,有责任的人,有道德的人,懂得感恩和讲诚信的人。

同学们,未来是你们的!世界是你们的!你们是未来的劳动者、服务者,也是未来的享受者。你们期盼的好生活能否如期实现,取决于你们在今天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好生活不是别人能给予的,而是你们自己亲手创造出来的。

学习了这节课你还会觉得政治课是空洞乏味无聊的吗?还会认为政治课只需要死记硬背吗?还会觉得与你的生活完全无关吗?

备注:作为起始课,所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开场白;一部分完成课堂目标。

教学过程,:开场白部分,老师讲学生听,目的是引起学生对这门课的正确认识;教学目标部分,提出问题,学生讨论,课堂需要一定的自由度,让学生有意愿发言并有提出看法的欲望。所以老师的态度要和蔼可亲,面带笑容,及时给予鼓励。教学目标应该是两个,一个是完成理论教学目标生产和消费的关系,这也是为了应对考试;另一个是真正的对学生思想上的教育,认识到自己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社会才能进入良性循环,实现自己的“好生活”梦。

从生产者到消费者 篇6

罗奇:《未来的亚洲》这本书,是写给“仍站在门外往里看的18亿亚洲人”的,这是一个在日益繁荣的世界里仍处于贫困之中的庞大底层群体。在中国自1979年以来的迅猛发展的引领下,亚洲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所取得的减贫成就,超过了有历史记载以来的任何时期。但这种进步基本上是通过在全球化时代采取外向型发展模式实现的—全球化使亚洲能够利用自身作为低成本生产商的优势。目前亚洲正处于关键的转折点,生产者的模式难以为继,必须向消费型的社会转变。“大危机”后余波连连,说明来自发达国家的外部需求已经减弱,这将给作为世界生产者的亚洲继续带来强大阻力。而内部私人消费不足则导致社会不安定和宏观失衡现象加剧,从而给“亚洲奇迹”的可持续性打上了问号。未来的亚洲必须是一个再平衡的亚洲,这要求从利用全球化的生产者模式转变为消费者模式。

我的观点是,未来的亚洲将需要更多地呈现出一种自主的、消费驱动型的增长动力。为此,亚洲地区需要把重心更多地放在自身的最大资源上—也就是人本身。作为生产者,通过照搬发达经济体提高生产力的秘诀,越来越多地以资本代替劳动力,也就是以采用最新前沿技术的现代机器代替工人,亚洲在价值链上的地位迅速提升。虽然这种以出口拉动、着重发展制造业的增长模式在过去30年里为亚洲经济增长和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但其越来越节省劳动力的特点,也要求经济增长速度必须远高于从长远来看可持续的水平—特别是从自然资源和环境因素而言。这就说明,未来的亚洲,特别是中国、印度和日本,需要把重点从节省劳动力的制造业,转向劳动力更为密集的知识型服务业,并通过加大教育和人力资本方面的投入来实现这一目标。新一代的知识型工人也将为未来的亚洲提供创新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创新是亚洲地区之前强劲增长中的缺失环节。

博鳌观察:为了继续从全球化获益,亚洲和美国应该如何合作?作为亚洲及全球经济方面最具影响力的专家之一,你认为自己在促进跨太平洋地区相互理解方面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罗奇:我之所以从亚洲重返美国并在耶鲁大学任教,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对以下现象越来越担心:美国民众对于中国的看法正受到政客、主要学者以及其他知名评论员的误导。耶鲁大学在参与有关中国的辩论方面历史悠久,似乎可以作为一个向舆论注入平衡力量的理想平台。

和许多人一样,我也认为美中关系很可能就是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让我深感担忧的是,很多美国人习惯于把我们自己造成的许多问题都怪罪到中国身上。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多年来一项两党提案被屡次提交到国会,以中国“操纵”汇率、极大地损害处境艰难的美国工人的利益为由,要求对中国实施贸易制裁。这种逻辑是错误而危险的。

如果我的观点正确,亚洲经济增长模式将从出口拉动型转变为消费驱动型,那么,渴求增长的西方将迎来一个新的重大机遇。美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于房地产和信贷泡沫破裂后出现的去杠杆化浪潮,美国消费者大幅缩减了开支,为此美国亟须找到新的增长来源。出口是其首选策略,而中国是美国第三大出口国,也是迄今增长速度最快的出口市场。美国非但不应把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和人民币汇率视作威胁,这些担忧从许多方面来说都是无稽之谈,反而应采取大刀阔斧的行动,抓住中国及亚洲其他经济体在促进消费的再平衡过程中给其他国家带来的出口机遇。全球化的好处是双向的,对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有利。

美国确实对中国存在庞大的贸易逆差,但是我们对其他97个国家也都有贸易逆差,事实上这种多边贸易失衡是美国国内储蓄空前短缺所造成的(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政府部门的情况都是如此)。如果我们不喜欢贸易逆差,不管是对中国还是对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我们就需要增加储蓄,而在全国性的辩论中很少有人愿意谈及这一点。另一方面,中国的人民币自2005年中期以来对美元大约升值了33%、对一篮子货币升值超过36%,同时中国的外部盈余在近些年里也大幅下降。

鉴此,美国需要停止对中国的抨击,好好地反思。我将在下一本书里讨论这些问题,书名是《失衡:美中相互依存》(Unbalanced: Te CoDependency of America and China,耶鲁大学出版社,预计在2014年1月出版)。

博鳌观察:你一再提到亚洲经济增长模式将从出口拉动型转变为消费驱动型。你认为中国应该通过怎样的改革实现再平衡,构建消费拉动的增长模式?

罗奇:我一向认为,一项转型战略在实施方面必须包含三大要素:强调服务业带动的就业增长、专注于城市化带来的收入增长效应,以及通过扩大社会保障体系来改善居民的财务安全。这三大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转型战略能否成功的关键。

如果就业创造和收入增长效应二者相结合,应会提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的劳动力收入。在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伴随着出现由服务业带动的就业增长,与城市化相关的收入增长效应就不会显现—中国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是农村居民的三倍以上。同样,如果缺乏可靠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养老和医疗保障,新增的劳动力收入就不会被用于消费。相反,人们出于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惧,会倾向于把新增加的收入储蓄起来。只有当这三大要素都得到了贯彻落实的情况下,中国消费者长期匮乏的购买力才能获得持续的增长动力。希望政府能够抓住机会,三管齐下,实施此类促进消费的战略,并且宜早不宜迟。

博鳌观察:中国在2008年至2009年启动的经济刺激计划,为许多基础设施项目和房地产开发活动提供了资金。在投资驱动下,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预计将达到7.5%左右。你如何评价中国近期的宏观经济政策和总体经济表现?你认为中国的过度投资和产能过剩现象是否值得担忧?

nlc202309021733

罗奇:今年第一季度中国GDP折合年率增长7.7%,低于许多人的预期。虽然这个数字与8.2%的市场普遍预期相比不算太糟糕,但此前许多人(包括我自己)都预计中国经济会连续第二个季度出现反弹—经济似乎已经在2012年第三季度停止了放缓。尽管在预测上略有失准,但我们有必要强调一点:如果GDP增长放缓是因为这个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体在进行人们期待已久的结构转型,那对中国来说则是好事。

众所周知,转型的大框架是从出口和投资拉动的增长模式,转变为更多依赖于国内私人消费的经济结构,但多数人都没有认识到,中国如果实现了再平衡,其经济增速就应该会变得更为平缓,一些初步迹象如今已经隐约可见。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三产业(即服务业)以折合年率扩张了8.3%,这已经是该产业连续第三个季度加速增长,并且比第二产业(制造业和建筑业)7.8%的增速高出了半个百分点。

人们对过度投资的担忧有些过头。虽然GDP中投资所占的比重很高,在47%左右,但这股流量是从较低的基数发展而来。中国资本存量实际上仍然很低,特别是相对于本国劳动人口而言,中国资本劳动比差不多是日本和美国水平的13%。鉴于资本存量与劳动力比率是长期生产力增长的关键推动因素,再考虑到中国非同寻常且又势在必行的城市化计划,在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投资率可能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

博鳌观察:有报道称,中国近期新增信贷中60%来自非银行放贷来源,也就是影子银行。各银行都从事了许多表外活动。尽管有关部门决定加强监管,但也有一些人认为,中国应该进一步推动金融自由化(如进一步放开利率和汇率管制)。你如何评价这些趋势?

罗奇:影子银行的危险性,是我们从2007年于2009年的“大危机”及其余波中学到的最重要的教训之一。中国也未能独善其身。根据中国银监会的数据,此类贷款规模从2008年的8000亿元人民币,增长到了2012年的7.6万亿元人民币,算起来激增了近10倍。虽然银监会坦承,在非银行信贷投放高歌猛进方面一直相当透明,但要评估此类贷款的质量,以及低质量影子银行活动可能给中国金融体系其他领域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推动影子银行放贷活动迅猛发展的,是家庭对新型理财产品的需求,这一点并不令人奇怪,因为银行体系的存款利率长期受到压制,这就为主张利率自由化以抑制高风险非常规金融活动(如影子银行)的观点提供了支持。而另一方面,如果认为加大汇率灵活性可以抑制影子信贷的急剧膨胀,我觉得这种论调就过于牵强了。

中国在过去7年半里施行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如今中国的经常项目失衡和贸易失衡已经变得更为可控。这套汇率制度还有效地保护了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中国金融体系,隔绝了经常波动不定的外汇市场状况的影响。只要中国继续像过去8年里的大部分时间一样,让人民币处于渐进升值通道,中国的金融自由化就能够为本国实体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支持。这要远好于另外一种情景,即金融自由化的节奏快于经济发展和再平衡的步伐,其结果将给中国金融体系带来新的系统性风险。

关于生产消费与循环经济的探讨 篇7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 提出了以下基本原理。

1.1“生产直接也是消费。

双重的消费, 主体的和客体的。”“生产行为本身就它的一切要素来说也是消费行为”。“把直接与消费同一的生产, 直接与生产合一的消费, 称做生产的消费”。

1.2“消费直接也是生产”。

“生产同消费合而为一和消费同生产合而为一的这种直接统一, 并不排斥它们的直接对立”。“生产媒介着消费”, 它创造出消费的材料, 没有生产, 消费就没有对象。但是消费也媒介着生产, 因为正是消费替产品创造了主体, 产品对这个主体才是产品。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完成。

1.3“没有生产, 就没有消费, 没有消费, 也就没有生产, 因为如果这样, 生产就没有目的。”

1.4“消费从两方面生产着生产”。

a.“因为只是在消费中产品才成为现实的产品”;b.“因为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 因而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动机, 后者是生产的前提。”

1.5“消费和生产之间的同一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a.直接的同一性:生产是消费;消费是生产。消费的生产。生产的消费。b.每一方表现为对方的手段;以对方为媒介;这表现为它们的互相依存;c.生产为消费提供外在的对象, 消费为生产提供想象的对象。”

2 我国“生产消费”存在的问题

2.1 理论上的误区:

一是把“生产消费”与生产完全混为一谈, 实际上否定了“生产消费”这一过程, 因而很少有人研究这一问题;二是把“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完全分割开来, 忽视它们之间密切联系和“生活消费”的最终目的性;三是在“生产消费”中, 只强调“客体的”消费, 而忽视“主体的”消费, 特别是忽视主体的“智力”和“精神”的消费;四是在“生产消费”中只强调其过程的单一性和规范性, 而不考虑“生活消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2 我国当前最突出的问题, 是由于“生产消费”不当而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问题。

中国在这几十年的工业化进程中, 一方面人们利用现代的科学生产技术, 造就了一个物质堆积的现代社会, 发展了自身生存的空间, 提升了享受的消费水平。在一部分沿海发达地区形成了极其奢侈的生产消费, 而在部分西部不发达地区则进行着维持“生存型”或“温饱型”的掠夺性生产消费。贫困和奢侈的生产性消费从两个不同的极端损毁着人类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产生了诸如酸雨、地面沉降、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水源枯竭、土地沙化、水体和大气污染、物种濒危与灭绝等等严重的环境问题。其原因除上述的理论上、认识上的误区外, 主要还是由于长期以来我们采用了旧的经济发展观来指导和调控经济运行中的增长和发展问题, 其中的关键在于忽视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目的, 陷入“为生产而生产”的误区。当然, 这与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工业化的中级阶段, 深受前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和欧美各国工业化模式的影响有关。

2.3 我国在长期的工业化建设中, 一直是以

生产为中心, 几乎所有的经济行为、资源配置和经济政策导向都是围绕生产而设计和开展的。表现在我们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上, 一是只强调物质产品指标, 在计划经济时期只抓“总产品”和“国民收入”指标,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只抓“GNP”和“GDP”指标;二是忽视城乡之间、三次产业之间、东中西部之间、不同行业和产业之间、特别是不同群体之间的协调发展, 以致形成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过大、社会群体矛盾突出、社会不稳定的局面。

2.4 表现在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上:

一是只强调GDP的增长, 而忽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只强调经济的发展, 而忽视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三是只强调物质生产数量的增长, 而忽视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与全面发展;四是只强调“生产消费”的扩大, 而忽视可持续消费, 形成了一些超出了社会正当需要的过度消费、无意义的消费甚至是有害的愚昧消费等。这些过度或多余的消费尽管可以为某些企业、某些产业或某些地区带来GDP增长或滚滚利润, 但却消耗掉了更多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 本质上只是满足了一些不合理的社会与心理需求, 实际上并没有提高生产消费水平或增进生产消费效果。

3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

什么是循环经济?尚无统一定义, 一般是指在经济发展中, 必须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来构建经济系统, 使其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循环利用过程, 形成以“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高效回收”为特征, 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 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 达到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发展形态。因此, 循环经济的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 是在生态发展规律的指导下将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和资源“低开采-高利用-低污染排放”的良性循环过程, 形成一种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

回顾我国, 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济得到持续的高速发展,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这的确令人感到兴奋;但是, 高速发展带来的高污染、生态高破坏的恶果却令人忧心忡忡。而上述这些国外案例的经验和教训都是值得我国很好参考的。为我国构建循环经济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的范例。对此, 我国经济学界应当义不容辞地提倡在经济运行和生产消费过程中贯彻和执行循环经济策略。循环经济的战略目标:是坚持以人为本, 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实行循环经济策略, 就必须要处理好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工人和农民之间的关系, 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工农之间团结互助、协调发展、和谐共进。使我国经济 (特别是, 西部经济) 能够得到又好又快的持续发展。

如何实现循环经济?首先, 必须实现“发展观”的根本转变, 真正确立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03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 使资源得以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 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正式提出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科学发展观,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曾强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弃物利用和社会消费等环节, 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其次, 必须具体制定实行循环经济的战略策略与政策措施。国家必须尽快制定和出台《循环经济法》及其一系列配套的政策和法规, 并在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坚决贯彻执行。引导循环经济及生态工业规范化实施, 使循环经济模式的运行和发展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同时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 对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环境友好的企业在经济政策上给予优惠和鼓励, 建立环境标志、政府绿色采购制度, 积极推动政府绿色采购, 扩大绿色产品的消费市场需求;制定再生资源产业环保控制标准和技术规范, 推进和规范各类社会废弃物和工业废物的循环利用, 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最后, 必须切实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与方针: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就强调了我们必须用循环经济模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改造传统产业。一方面要推动传统生产行业的技术改造, 从减少资源掠夺性开采、降低生产消费总量出发, 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另一方面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相应地削减废物的产生量, 减少污染的排放量, 使得我国实现产业生态化与污染治理产业化的循环经济运行模式。

总之, 发展循环经济是推进结构调整,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场具体实践。

摘要:针对我国“生产消费”存在的问题, 阐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习近平: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篇8

习近平就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提出五点要求。第一, 推动能源消费革命, 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坚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有效落实节能优先方针, 把节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坚定调整产业结构, 高度重视城镇化节能, 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 加快形成能源节约型社会。第二, 推动能源供给革命, 建立多元供应体系。立足国内多元供应保安全, 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着力发展非煤能源, 形成煤、油、气、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 同步加强能源输配网络和储备设施建设。第三, 推动能源技术革命, 带动产业升级。立足我国国情, 紧跟国际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 以绿色低碳为方向, 分类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并同其他领域高新技术紧密结合, 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国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第四, 推动能源体制革命, 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坚定不移推进改革, 还原能源商品属性, 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 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 转变政府对能源的监管方式, 建立健全能源法治体系。第五, 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 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在主要立足国内的前提条件下, 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加强国际合作, 有效利用国际资源。

习近平强调, 要抓紧制定2030年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 研究“十三五”能源规划。抓紧修订一批能效标准, 只要是落后的都要加快修订, 定期更新并真正执行。继续建设以电力外送为主的千万千瓦级大型煤电基地, 提高煤电机组准入标准, 对达不到节能减排标准的现役机组限期实施改造升级, 继续发展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技术。在采取国际最高安全标准、确保安全的前提下, 抓紧启动东部沿海地区新的核电项目建设。务实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 加大中亚、中东、美洲、非洲等油气的合作力度。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 加强油气管线、油气储备设施建设, 完善能源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 完善能源统计制度。积极推进能源体制改革, 抓紧制定电力体制改革和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启动能源领域法律法规立改废工作。

从艺术生产与消费看艺术的本质 篇9

关键词:艺术本质,艺术生产,艺术消费

早在纪元时代希腊就悟道:“一切标准典范, 不论是科学方面的, 法律方面的, 伦理道德方面的, 神话学方面的, 还是艺术方面的, 都是人的大脑和手的创作。”艺术作为其中的一个方面, 自然也是人的大脑和手的创作。柏拉图写下了早期理论的最重要的信条:艺术的基本含义是“模仿”, 精神分析学派的“无意识论”, 卡西尔的“艺术是对自然形式的发现”, 关于艺术本质的定义, 有强调艺术对于现实的一种依赖关系, 以现实为落脚点的再现说, 认为艺术是对外部世界的再现的表现说等等。不同的观点有各自的出发点和美学意义。每一种观点都只承认艺术本质的唯一性, 我认为艺术的本质是多重的, 艺术这一概念包含了许多内涵, 有对现实的模仿, 有艺术家基于现实人生的感悟表现, 还有艺术消费群体情感经验的参与等多种因素的结合, 共同构成艺术的本质。

艺术都是源于艺术家对现实人生或自然的再现, 艺术源于生活与现实生活存在着一种依赖关系, 现实是艺术存在的土壤, 给予艺术家活跃的思维, 无尽的想象, 丰富的人生感悟, 从而为艺术家塑造完美的艺术作品创造条件, 但艺术创作不仅仅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与单纯的再现, 艺术作品不只是现实的一面镜子, 当它赋予了艺术家的情感感悟才具有生命力。

华兹华斯曾说:“诗是强烈的自然的情感的流露, 它起源于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强调文学是情感的表现, 忽略了文学的现实基础。绘画, 音乐, 舞蹈, 文学, 都是艺术家对人生, 现实, 情感的综合表现。艺术生产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 是艺术家在现实中获得的无可比拟的心灵自由感后, 运用直觉, 想象等手法将其表现出来。一位名为戴奥的修辞学教师的观点不无道理:艺术具有把我们对事物真实性的感觉形象化的魔力。他认为, 如果一位艺术家的创作具有足够的感染力, 他的创作从此便会使我们产生形象的感知。

艺术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 唤起后, 用色彩, 动作, 舞蹈, 线条, 绘画, 音响和语言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这种感情, 是别人也体验到同样的情感, 这就是艺术活动。直观的来讲艺术活动就是由现实—情感—媒介—让别人获得同样的体验, 这一连续的艺术生产、艺术消费的过程与活动。诗言志, 书法表现内在情感, 音乐传达情怀, 基于现实的表现是艺术的内在品格。经过艺术家的大脑和手, 将其自身的对现实人生的情感赋予艺术作品之中, 并以其为媒介, 通过艺术作品把情感传递给艺术消费主体, 让作为艺术消费主体的鉴赏者获得同样的体验, 引起共鸣。艺术消费主体针对艺术作品做出反应反馈, 经过这一系列的活动, 艺术才完成使命, 所以艺术就是艺术家对现实情感表现的外化给鉴赏者的一种创作和接受的活动。

艺术作品的价值最终要靠社会活动来实现, 艺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要在社会活动中来实现它的价值, 艺术活动不仅表现为艺术家的创作活动, 也同样表现为艺术作品在社会生活中的传播、接收与消费的过程。艺术活动由参与活动的各个环节相互联系、先后承接, 形成动态发展的整体, 在这一整体的联络中, 艺术接收与艺术消费占重要的地位, 在现实意义上, 艺术接收与艺术消费是艺术活动的完成。艺术创作将艺术材料物化为艺术作品, 形成了艺术接受和艺术消费的对象, 没有艺术接受和消费, 作品的价值也就无法体现。

法国电影导演让·雷诺阿, 在《我的一生及我的电影》一书中写道:“艺术作品只有把观赏者和创作者连接在一起, 才是名副其实的艺术作品。”把自己融合到伟大的艺术品之中确实是令人感奋的境界。我们只有成为艺术的一部分, 体验艺术家传递给我们的情感经验, 参与创作的过程, 艺术才有生命。

艺术接受与消费的含义在于, 他自然融入艺术活动的整个过程。德国美学家伊赛尔提出了“隐含的读者”的概念, 意义在于“既体现了文本对潜在意义的预先构成作用, 又体现了读者通过阅读过程对这种潜在性内容的实现。”把隐含的读者作为接受者, 虽然名为“隐含”, 却有它的现实性, 它伴随着艺术创作的整个过程。“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对象, 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一个存在物如果本身不是第三者的对象, 就没有任何存在物作为自己的对象, 也就是说, 它没有对象性关系, 它的存在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马克思这段话意味着, 艺术之所以为艺术, 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它是与艺术接受与消费联系在一起的。现代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也认为:只有为了别人才有艺术, 只有通过别人才有艺术。现象学哲学家杜夫海纳从许瑟尔德“意向性”概念出发也谈到了接受这对于艺术作品的重要性。他说“听众不仅是认可作品的证人, 而且还是以各自方式完成它的执行者, 要显现审美对象就需要观众。”例如音乐作品要靠听众去认可, 听众是音乐作品存在的证人。

我们对艺术的体验不是一成不变的, 也不是永恒的, 而是活动的, 因人而异的, 不断变化的。艺术接受的角色不同, 所持接受艺术的态度和方法也不同。莎士比亚的剧本即使不是每演一场就有变化, 也是十年就出现一次新的解释。一座建筑物, 在不同的光线下, 看上去就不一样了。一尊塑像从不同的角度观看, 就会有不同的形象。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的感觉会变。艺术是不断变化的, 既然我们人在变, 社会在变, 我们对过去艺术的看法也会变。例如:若干年后, 再去谈那些你爱读的小说, 你也许会认为, 那个作家怎么变了?同样, 我们不会以同样的方式再一次去观赏同一幅画, 换一个人去看这幅画, 就更不会一样了。正如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同一艺术消费群体对同一作品的看法随着自身阅历的丰富, 知识储备的增加等多种因素的变化而改变。不同的艺术消费群体对艺术作品的看法更是如此。但值得注意的是, 生活在好几千年以前, 和我们生活完全不同的人, 他们所创造的作品, 竟然能冲动我们的心弦, 打动我们的感情, 艺术创作是天成的, 不受时空限制的进入我们的心灵。法国画家马塞尔·杜尚, 给艺术所下的定义引人注意, 他说:“艺术是连续的, 视觉是间歇的。”意思是说:艺术想象的机会随时都有, 不过, 我们很少利用这些机会而已。他还提出更为大胆的想法:可以看作艺术的东西即成艺术。艺术品可能是图书馆里的画, 我们小镇里一些建筑物的样式, 或是孩子的雨衣挂在墙上所出现的多种颜色的偶然混合。从这个意义上讲, 与其说艺术是一件东西还不如说是一种活动。艺术既是创作活动, 也是观赏者的响应活动。

任何艺术活动都是释放艺术家的情感的同时唤起鉴赏者的情感。虽说艺术在开始只是一种艺术家个性创造的活动, 但将作品投入消费群体, 将变成大众的精神活动, 观众、鉴赏者从这一刻起将参与到艺术创作的活动中与艺术家产生共鸣, 共同将这个作品完成完善。艺术作品只有放在历史的长河中让人们去接受, 去完善, 最终才能成为永恒的作品。艺术才能称之为艺术。

参考文献

[1]伊瑟尔.审美过程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2卷) [M].人民出版社, 1978:168.

三氯乙烯生产消费现状及市场前景 篇10

三氯乙烯主要用于金属清洗(脱脂彻底)、萃取溶剂、化工原料和织物干洗等领域。近几年,三氯乙烯广泛用于彩电、冰箱、汽车、空调、精密机械及微电子等行业,可作金属部件、电子元件清洗剂,作为原料中间体可用于生产四氯乙烯、氯乙烯、二氯乙酰氯HCFC-123、HCFC-124、HFC-125、HFC-134等。

国内三氯乙烯生产标准为HG/T2542-1993。具体指标见表1[1]。

1 生产方法

目前三氯乙烯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乙炔法、乙烯直接氯化法、乙烯氧氯化法等。据资料介绍,三氯乙烯也可采用乙烯热氯化、冷氯化及氧氯化联合过程同时生产氯乙烯、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烷,二氯乙烷等数种产品,可合理地利用资源,减少副产物。

另外,三氯乙烯还可通过四氯乙烯气相催化脱氯化氢制得,此法可杜绝皂化残渣排放,大大减少有机氯对环境的污染,并副产盐酸。

1.1 乙炔法

1.1.1 皂化法

以无水三氯化铁为催化剂,在减压状态下乙炔和氯气加成反应生成四氯乙烷,四氯乙烷与石灰乳反应,生成三氯乙烯和氯化钙。生成的三氯乙烯与水共沸蒸出,经低沸塔和高沸塔精馏除去低沸物和高沸物,即得三氯乙烯产品。皂化法工艺简单,但皂化残液数量较多,每生产1 t三氯乙烯产品会产生5~8 t皂化残液,对环境保护的压力较大,因此国内新上的三氯乙烯装置已不采用皂化法工艺来生产三氯乙烯产品。反应方程式如下:C2Η2+2Cl2FeCl3CΗCl2CΗCl2

2CΗCl2CΗCl2+Ca(ΟΗ)280~1002CΗCl=CCl2+2H2O+CaCl2

1.1.2 气相催化脱氯化氢法

国内目前新建生产三氯乙烯装置的工厂采用气相脱氯化氢工艺。此法是将四氯乙烷气化,在200~290 ℃条件下,四氯乙烷气体进入装有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四氯乙烷脱氯化氢生成粗三氯乙烯,少量五氯乙烷也转化成为四氯乙烯。反应物脱氯化氢后,经多塔分离得成品三氯乙烯。反应方程式如下:

C2Η2+2Cl2CΗCl2CΗCl2

CΗCl2CΗCl2+Cl2CΗCl2CCl3+ΗCl

CΗCl2CΗCl2CΗCl=CCl2+HCl

CΗCl2CCl3CCl2=CCl2+HCl

1.2 乙烯直接氯化法

乙烯直接氯化法是将乙烯和氯气在三氯化铁催化剂的二氯乙烷溶液中反应生成1,2-二氯乙烷,在进一步氯化生成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混合物,反应在280~450 ℃高温下进行,再经蒸馏、氨中和、洗涤、干燥分别得到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产品[2]。反应方程式如下:

C2Η4+Cl2280450FeCl3,ClCΗ2CΗ2Cl

ClCΗ2CΗ2Cl+Cl2CΗCl=CCl2+CCl2=CCl2+HCl

1.3 乙烯氧氯化法

乙烯氧氯化法是将乙烯与氯加成1,2-二氯乙烷,然后加催化剂再与氯、氧进行氧氯化反应,反应温度425 ℃,产物经冷却、水洗、干燥精馏、分离得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2]。反应方程式如下:

C2Η2+Cl2ClCΗ2CΗ2Cl

8ClCΗ2CΗ2Cl+6Cl2+7Ο2

4ClCH=CCl2+4CCl2=CCl2+14H2O

1.4 分 析

以上三种工艺路线生产三氯乙烯方法中,单从工艺技术角度看,乙烯氧氯化法是相对较先进的工艺,由于采用了氧氯化反应,避免了通常要产生的大量氯化氢。但是,就目前全球石油价格高涨和我国的现状来看,二氯乙烷资源非常短缺,且存在成本较高的劣势,因此现阶段该工艺并不适合在我国建设。

而乙炔法—气相催化脱氯化氢法生产工艺安全可靠,“三废”排放量大幅度减少。比传统的乙炔法—皂化法的三氯乙烯生产技术,在产品质量、环保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选用乙炔路线是符合我国具有丰富煤矿资源的具体国情,是把我国传统工艺路线进行改造和深化,在石油价格高涨的今天,该工艺路线与石油乙烯工艺路线相比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很强的生命力。

2 国外三氯乙烯的生产和消费情况

20世纪60年代末,以石油乙烯制备三氯乙烯的生产技术开发成功,西方发达国家都先后关闭了以电石乙炔为原料的生产路线,转向以石油乙烯为原料的生产方法。

20世纪70年代初,三氯乙烯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由于对其毒性的认识和应用水平的提高,20世纪80年代中期三氯乙烯产量开始下降,部分功能被1,1,1-三氯乙烷取代,在发达国家的消费量大幅度下降。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中指出1,1,1-三氯乙烷为破坏大气臭氧层物质。此后,其部分功能又逐步被三氯乙烯取代,加之三氯乙烯作为化工原料中间体的用量呈增长趋势,特别是作为制冷剂HFC-134a的原料需求量迅速增加,使三氯乙烯的总体需求量趋向稳定[3]。

受到2008下半年金融危机蔓延的影响,欧美烧碱市场低迷,氯碱企业开工不高,Dow化学工厂2009年出现了非计划性停车14天,INEOS的倒闭使得全球三氯乙烯产能剧降12万吨。而日本烧碱市场长期不振,导致氯碱平衡压力增大,TOAGOSEI 2009年底关闭3万吨三氯乙烯装置;ASAH I-PEN CHEM ICAL和KANTO DENKA KOGYO在本身开工不高(70%)的情况下,还需填补由于TOAGOSEI和INEOS的关闭引起的市场缺口。日本三氯乙烯产量已经无法满足其国内自身需求,传统海外市场东南亚和韩国也继而转向欧美寻求供应,全球三氯乙烯供应趋紧。

2012年,国外三氯乙烯总生产能力为48万t,除去停产装置,总生产能力仅为29.5万t,实际产量不足20万t。

过去,在发达国家,三氯乙烯主要用于金属清洗剂行业,其次是用作化工原料。但近几年随着环保压力的增加,三氯乙烯用于金属清洗的消费量有所减少,用于化工原料的消费量由于新型环保制冷剂HFC-134a生产能力和消费需求量的快速增长而迅速增加。预计今后世界三氯乙烯的消费增长主要是受化工中间体方面的消费增长拉动,这一消费趋势将继续保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作为清洗剂方面的消费由于受其毒性影响会缓慢萎缩。

3 我国三氯乙烯生产的生产与消费现状

3.1 生产情况

我国三氯乙烯生产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初,锦化(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电石法乙炔为原料经氯化、皂化首次生产三氯乙烯。为了进一步减少三氯乙烯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产品的收率,扩大生产规模,1990年锦西化工研究院又开发出以电石法乙炔为原料经氯化,气相催化脱氯化氢制三氯乙烯的新工艺[3]。目前我国三氯乙烯有20家左右(包括停产及待投产),总生产能力达40万t/年左右。

我国三氯乙烯主要生产厂家情况见表2。

3.2 消费现状

(1)清洗剂

过去,我国三氯乙烯作为清洗剂在金属部件和电子元件清洗市场发展迅速,主要用在彩电、冰箱、汽车、空调、精密机械及微电子等行业,用来清洗金属部件、电子元件等。以广东为例,其进口的三氯乙烯90%作为清洗剂用于电子行业进行电子元器件的清洗[3]。

近几年,我国用于生产和使用三氯乙烯的场所发生多起三氯乙烯中毒事件,其毒性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加上企业的环保压力,环保型清洗剂逐惭取代三氯乙烯的使用,三氯乙烯作为清洗剂的消费量逐日减少。

(2)化工中间体

2003年以前三氯乙烯作为化工中间体方面的消费量不大,主要用于生产四氯乙烯,消费量近7500 t,占三氯乙烯总消费量的12%左右[3]。但2007年后,作为《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国之一的我国,以行业标准和法规全面禁止氟致冷剂CFC-11和CFC-12的使用,由此带动了国内绿色致冷剂HFC-134a的重要原料三氯乙烯需求不断增长。

目前作为化工中间体方面的消费,国内已工业化生产的三氯乙烯下游产品有四氯乙烯、六氯乙烷、二氯乙酰氯、八氯二丙醚、HFC-134a等,主要靠HFC-134a生产的拉动。由于国内HFC-134a生产的快速工业化,使得三氯乙烯在消费构成中作为化工中间体方面所占比例大大提高[3]。

(3)其它

三氯乙烯作为溶剂、萃取剂,其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15%左右,主要用于己内酰胺、农药、医药等方面的生产,2003年约消费0.9万t。以三氯乙烯作溶剂的农药有敌百虫、乐果等,是我国较为畅销的农药品种。三氯乙烯用作医药中间体—甲氧基苯二酸酯的精制萃取剂,近几年也有较大的增长[3]。作为溶剂、萃取剂方面的消费2010年达到1.5万t。

三氯乙烯在我国的其它消费领域包括膨化剂、不饱和树脂涂料,约占5%;干洗剂和冷冻剂等,约占10%[3]。2010年的消费需求约0.5万t。

由于三氯乙烯的毒性,发达国家对三氯乙烯的生产和限制将更加严格,产量也会萎缩,这意味着除俄罗斯之外,我国三氯乙烯的其他主要进口来源将缩减,进口规模将受到影响。这样将进一步刺激国内三氯乙烯产能的释放。综合各种信息,预计未来3~5年我国三氯乙烯的供给缺口将保持在3万~4万t/年左右的水平上。供给缺口的扩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国内装置开工率不足造成的。

3.3 产品价格及是市场前景

从2001~2003年,我国三氯乙烯产品市场售价变化不大,比较平稳,国内价格也基本稳定在5000~6500元/t之间。但进口于英国ICI公司产品价格较高,一般比其它进口国和国产产品价格高2000元/t以上,其次为美国Dow化学产品,售价也高近2000元/t[3]。2005年后三氯乙烯价格不断攀升。2009年由于国外一些生产装置停产,还曾一度造成货源紧张,价格上扬,国内三氯乙烯价格上扬至7500~7800元/t。进入2010年,更上扬至10000元/t以上。

2011年以后国内三氯乙烯价格持续下降。主要原因有:(1)上游原料电石、液氯行情走软,成本支撑不足;(2)下游制冷剂R134a行情也呈走软态势,需求减少,同时下游清洗行业需求也减少,厂家库存充足;(3)贸易商观望情绪较浓,厂家出货意向明显,纷纷下调报价。截止到2012年12月三氯乙烯国内市场行情渐渐持稳,生产厂家平均报价在6350~6500元/t,下游厂家递盘价格在6150~6300元/t,华东地区市场行情报价在6400~6500元/t,东北地区市场行情报价在6100~6300元/t。

三氯乙烯是一种性能优良、用途广泛的有机氯产品,其市场前景必然看好。但从近年来我们三氯乙烯的价格走向来看,其本身行情易受国外进口情况及国内供求关系的影响产生波动。

4 建 议

鉴于国内三氯乙烯行业发展现状,为了行业本身的健康发展,避免恶性竞争。切忌盲目新建三氯乙烯项目,要进行总量控制,保持供求整体平衡。现有装置要着重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同时要积极拓展环三氯乙烯的应用领域,开发高端产品,提高附加值;还要构建畅通有序的信息交流平台,促进市场良性发展。各企业间应保持透明的信息交流机制,避免低价竞争和恶性竞争。

摘要:介绍了三氯乙烯的性质和生产方法;并对各种生产方法进行比较,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生产工艺路线。分析了国内外三氯乙烯的生产消费现状及市场前景,提出发展我国三氯乙烯生产的一些建议。三氯乙烯项目要进行总量控制,保持供求整体平衡;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拓展三氯乙烯应用领域,提高产品附加值;建立信息交流平台。

关键词:三氯乙烯,生产,消费,市场前景,建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HG/T2542-93工业三氯乙烯[S].北京:化工行业标准编辑部,1993:1-2.

[2]张慧敏.三氯乙烯生产及应用现状[J].中国氯碱,2004(8):17-18.

[3]解玉梅.三氯乙烯国内外市场分析[J].化工技术经济,2005(4):20-23.

生产型消费税 篇11

印度尼西亚的伊布·拉赫玛是Ketiara咖啡的合伙人。她是一个妻子、一个母亲、一个咖啡种植者,也是Ketiara的主席。

然而对整个Ketiara来说,她更像一个母亲。2009年伊布让Ketiara重生,当时只有39个成员。在她的帮助下,合作社在2012年获得公平贸易认证,现在合作社有差不多1000名成员。

就在获得认证的一年后,他们卖出了174600公斤的认证咖啡。以前他们作为分散的小农户,伊布一年只能卖几公斤的手工种植咖啡果。

随着收入的增加,Keriara合作社的人开始长远的投资,他们把收入用于环境保护,通过种植牛油果树改善土壤,防止山体滑坡,同时可以获得额外的收入。

“我们希望可以给未来更好的保障,”伊布说,“过去我们的咖啡卖给中间商,中间商的价格非常低。现在建立了合作社以后,咖啡的收入增加了。”她说。

像伊布这样的生产者并不少,事实上,公平贸易在某种程度已经成为一种社会运动。

咖啡豆的运动

2008年,全球经过公平贸易认证的商品总值接近50亿美元,每年增长将近22%。在英国有超过500个公平贸易城镇,118家大型公平贸易超市,6000座公平贸易教堂。

星巴克的公平贸易咖啡是公平贸易运动中的一个典型例子。

在星巴克的官网上可以看到,尽管星巴克采购的咖啡豆仅占全球咖啡豆采购总量的2%,但却是全球最大的通过公平贸易认证的咖啡豆采购商。而且从2009年9月2日起,星巴克在英国和爱尔兰出售的所有基于浓缩咖啡而调制的饮品已100%采用经过公平贸易认证确认的咖啡豆。

然而该结果确是来自舆论压力以及消费者行动的最终结果。

“从外媒对此事的观察,星巴克这么做,是长时间受到国际公平贸易组织批评的结果。”乐创益总干事陈乐丛评价道。

作为中国第一家探索和推动公平贸易的民间公益组织,乐创益对公平贸易的发展和理念有着独到的理解。

“就我所知,从2010年3月开始, 星巴克所有的欧洲分店,全线用公平贸易咖啡豆于他们的现煮咖啡饮料中。此外,星巴克还承诺2015年会全球全线使用公平贸易咖啡豆。”她告诉《消费者报道》记者,这对公平贸易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从实际结果来讲,大型企业的这种做法会直接为咖啡农带来比目前更合理的收益,这也是公平贸易组织乐见其成的结果。而大型企业的品牌建设与营销渠道的能力往往会超过NGO组织,对推动公平贸易的更深入人心有好的表率。”

不过她更指出,星巴克这样做是顾虑市场的表现。“因为英国的公平贸易教育深入人心,英国也有许多公平贸易的咖啡连锁店,即星巴克不采购公平贸易咖啡,则极有可能失去英国的咖啡店市场。从终点来讲,依然是消费者具有力量来推动企业来实现公平贸易。”

她认为,消费者手持的钞票就是选票,每一次消费都会为未来是怎么的一个社会消费环境提供了依据,而商家则会根据这种依据进行消费环境的塑造。这也是乐创益创立之初提出的消费者社会责任2.0概念。

每个人都是获益者

在发达国家,大量消费的咖啡、可可、蔗糖等农作物往往在热带和经济欠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种植。例如30个发展中国家中种植的可可豆就支撑了全球140万的消费者需求。而在采购中,处于采购商往往以不平等的价格与小农生产者交易,又进而迫使生产者在生产中使用农药化肥等增加产量,形成恶性循环。而最终消费者付出高价买到的产品质量并不如人意,底层劳动者也并没有获得相应的报酬。

公平贸易除了可以保障生产者的收入,还对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可持续发展也作出要求。公平贸易理念共包含十大原则:为贫穷及弱势生产者提供改善生计的机会;运作及买卖过程具透明度和问责性;持久的贸易关系;给予生产者合理价格;禁止使用童工或强迫劳动;反对歧视、促进性别平等及结社自由;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提升生产者能力;推广公平贸易运作;以及生态环境维持可持续发展。

目前全世界的公平贸易产品主要为手工制品、咖啡、可可豆、糖、茶叶、香蕉等。

“这与公平贸易的定义有关,因为公平贸易是为了保障那些被经济边缘化的劳工及生产者的权益,而这些群体普遍的特征为农民或手工艺人。”陈乐丛解释。

而国际上主要有两个对公平贸易商品进行认证的机构,分别是国际公平贸易标签组织FLO,主要认证农副食品,世界公平贸易组织WFTO的认证标签多见于手工艺品。

在FLO组织看来,这是一个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都是获利者的和谐的商业模式。

首先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有价值和一个理念在支撑。他们选择的商品范围也在逐渐增加,购买商品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是一种慈善行为,可以支持贫困地区人群的生活。

其次,由于商品在全球认知度较高,还可以保障终端生产者的利益。对于商家来说,有品牌作用。

而最重要的是生产者可以获得稳定的收入,以及机构颁发的奖金,支持其再教育、健康和医疗等,使得生产者建立一个合作机制,给予他们话语权。

而这些产品,根据认证规则,必须保护环境和生态,保护水源和原始森林,发展因地制宜的农业生产技术,不种植转基因农作物等。

然而,中国民众对该理念的认知度并不高。消费者如果需要购买公平贸易产品还有一定难度。

“国内有部分茶叶生产商申请了FLO,一家云南的企业申请了WFTO。不过他们的产品均是以销往国外为主,中国的消费者也很少在市面上看到。上海的玛莎百货有供应FLO认证的食品。”陈乐丛介绍。

生产型消费税 篇12

商务部日前发出通知, 要求大力发展绿色流通, 在流通全过程中推广绿色低碳理念, 应用绿色节能技术, 推动流通企业节能减排, 有效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 促进形成“新商品-二手商品-废弃商品”循环流通的新型发展方式。

通知要求重点推动流通企业绿色发展。在“百城千店”示范企业基础上, 创建一批集门店节能改造、节能产品销售、废弃物回收于一体的绿色商场。支持企业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绿色低碳运营管理流程和机制, 培育绿色市场。健全节能标准和制度, 引导和推动大众化餐饮和经济型饭店发展, 创建绿色饭店。

通知要求打造绿色商品供应链。倡导绿色采购, 促进绿色销售, 引导绿色消费, 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 加快报废车回收企业、二手车市场升级改造, 推动旧货市场规范发展。 (摘自经济日报)

上一篇:经皮气管切开下一篇:刑事诉讼的经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