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班学生培养计划

2024-06-20

辅导班学生培养计划(精选8篇)

辅导班学生培养计划 篇1

辅导学生计划

一、学情分析:

1.学生个体差异较大,两极分化现象较严重。知识、能力分布存在严重的不均衡,同时给日常的教学带来了诸多不便,直接影响了教学的顺利进行。相比较八年级英语两极分化现象显得更严重,七(2)班,生物分化不太明显。

2.有较大一部分同学的学习兴趣不高,有的同学上课时双眉紧锁,喜欢在课上沉默,一方面不善于表达,另方面有厌恶情绪.尽管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入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但效果甚微。因此,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仍是今后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一大问题。这种情况2个班级都有存在

3.从学生的能力来看,多数学生仍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不够专心。由于八年级英语一直是我任教,我比较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习惯会好很多,能按时完成作业,但也有个别学生上课不专心。七年级刚刚学习生物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很多,上课发言也不积极导致成绩落后。

4.学生能力布局不均,优秀生缺乏带动集体学习的能力,以后怕会导致中游学生停滞不前,下游学生厌学的局面,这是两个班级的共性。

二、指导思想: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因为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先天因素的影响和后天因素的制约,学生个体发展存在很多这样或那样的差异,比如智力的高低、能力的高低、社会交际能力的强弱等,都使学生在各个方面存在着各自的优势和缺点。在学习中同样存在着这样的现象,这也造就了学习上不同发展的学生,也就是我们教师经常说到的优生和学困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正确地认识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并去正确对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制定目标:

首先是围绕重点、突破难点、引发思考、启迪思维,根据考试要求,巧解问题、精讲精练,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其次是练习题要精,注重典型性,避免随意性,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的过渡。再次是对问题解得要透彻,培养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最后是要把差生的成绩提高上去,以提高整体成绩。

四、主要措施:

1、培养他们对兴趣及认真的态度。兴趣有利于提高成绩端正他们的态度。态度可以决定成绩。

2、从基础抓起。基础不牢固,成绩自然也不好,所以要加强基础知识训练。

3、多练多写。多做各种各样的练习题。

4、从练习中总结出一些规律,避免下次出错。

5、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6、对差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

7、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8、充分了解差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9、重视中等成绩学生,保持其成绩稳定和提高。

五、辅导学生名单:

辅导班学生培养计划 篇2

学长辅导计划来源于各种形式的学长辅导制度。所谓学长, 原意是低年级学生对高年级学生的尊称, 用英语表达就是senior classmate (同一系科的学生) 或senior schoolmate (同一学校不同系科的学生) 。早在15世纪, 英国的伊顿公学就出现了学长辅导制度[1]。迄今, 学长辅导制度仍一直在欧美高校流行。美国高校如哈佛大学学长辅导制度的理念就是帮助指导新生面对大学挑战, 适应大学生活, 同时为学长提供提高领导力的机会。他们称学长为peer advisor或peer advising fellow。学长的主要工作内容有:提供讨论社会工作、情感、学习等方面的机会, 主办社会活动, 邀请新同学参加学校范围内的活动等。英国高校如利兹大学的peer mentoring项目, 就是由学校组织有经验的高年级学生 (mentor) 与若干个一年级新生 (mentee) 配对, mentor给mentee提供各方面的帮助, 使他们更快地融入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剑桥大学的学长辅导制特别有意思, 他们称学长为college dad and college mum, 学长组为college family。每个学长组像个家庭, 爸妈分别由二年级和三年级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担任, 共同来带一对一的一年级儿女, 等儿女成为二年级学生后, 他们自然就成了爸妈, 原来的爸妈就成了爷爷和奶奶, 一直发展下去, 小家庭变成了大家庭, 毕业后大家继续保持联系。西澳大利亚大学的学长辅导制计划称为university mentor, 作为新生始业教育的组成部分, 与university start, university skills workshop等活动一起开展。香港高校如香港科技大学有“卓贤汇”特色活动 (confluence dinner) , 具体做法是由学校定期 (每周2-3次) 邀请一些事业有成的校友 (商界、学界、政界精英) 回校与本科学生聚餐, 通过这样的方式交流信息、建立感情、启迪思想, 进而提携、帮助学弟学妹打开职场之门。

近年来, 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陆续在本科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倡导和推行一种全新的学长辅导制度, 其基本做法就是高校学生管理部门会同各学院 (系) , 有目的地遴选和培训一批优秀学长, 组成结构合理的学长辅导小组, 对应辅导特定的新生群体, 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 持久而深切地关心帮助学弟学妹, 使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环境, 减少挫折、增强信心, 成功起步大学生涯, 并为今后几年的学生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长辅导计划的实施依据

(一) 实施学长辅导计划, 是创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客观要求

1. 有利于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从“传统垂直型”向“立体复合型”转变。

所谓“传统垂直型”即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形成的模式———高度依托学校党团干部、辅导员、班主任等专职队伍, 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 实现自上而下的有效管理[2]。而“立体复合型”主要指在实行自上而下纵向管理的同时, 加入学生群体之间平等的横向管理因素, 弥补纵向管理的不足, 形成横纵联合的立体管理模式。学长辅导计划组织动员数量巨大的优秀学生队伍, 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 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管理者转变成能动的管理实施者和管理反馈者, 提高了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创新了教育管理的模式。

2. 适应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

高校扩招后, 在校学生规模急剧扩大, 客观上加大了学生教育管理的难度, 教育管理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需要高校采用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即使按照教育部21号令的要求, 以1∶200的标准配备辅导员, 一名辅导员要对200名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教育引导, 其工作量也是非常巨大的, 单纯依靠以党团干部和思政教师为主体的工作队伍, 学生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将受到制约。将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吸纳到工作队伍中来, 积极推行学长辅导计划, 成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另一方面, 以“学分制”为代表的大学生培养模式的转变, 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学分制在灵活、开放、较好地体现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同时, 学分制强调尊重个人的兴趣和选择, 必然放松过程管理而重视目标管理, 班级等集体观念弱化, 个体时空离散程度提高, 两极分化难以避免。在传统教育管理的基本单元弱化、丢失的情况下, 学长辅导计划以其独特优势———能直接针对学生个体的特点和需求, 给予持久深切的指导帮助, 从而得到了高校学生教育管理部门和思政工作者的青睐。

(二) 实施学长辅导计划, 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

1. 契合大学新生的心理需要, 是新生教育的有效途径。

新生是大学校园里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 他们从熟悉的中学校园迈进大学的门槛, 有的远离了父母及亲朋好友, 有的是从乡村来到大都市, 加之学习方法、生活方式、身处时代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经常处于迷茫困惑之中, 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如因理想间歇而过度放松、因人际比较而自卑抑郁等。他们渴望友善的指点和热心的帮助。学长作为新生的“朋辈”、伙伴, 是天然的、新生最可信赖的人群, 可以直接地为新生提供大量的、各方面的帮助。据我们调查, 当大学生遇到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问题, 自己不能解决, 需要外界援助时, 58%的学生会选择向朋友和同学倾诉, 16%的同学会选择自己默默承受, 11%的学生会选择告诉家长, 9%的学生会选择求助于专业心理辅导机构, 6%的学生会选择向可以信赖的老师长辈倾诉。向朋友和同学求助的比例高达58%, 由此可见, 优秀学长对新生可能产生的巨大影响。学长与新生频繁而近距离地接触, 可以使广大新生从最贴近、最真实的例子中寻找个人成长的目标和模型, 避免走弯路, 以更加自信的姿态投入到大学生活中。

2. 有利于传承优良学风和校园文化。

学习问题始终是大学生的首要问题, 低年级学生在学习领域有着更多的困惑与迷茫, 如大学的学习方式与高中迥异, 究竟该怎样定位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等等, 若有闻道在先、经验丰富的学长给予及时的指点, 新生们当然受益无穷, 学长们的优良学风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新生群体。另外, 大学里学生社团林立、校园文化丰富多彩, 学生通过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增加人际交往、开发自身潜能, 全面塑造自我。而高年级学长往往是校园文化的主力军, 他们的言传身教, 有利于低年级学生更好地理解、接受和传承校园文化。

三、实施学长辅导计划的几个重要环节

1.学长遴选。学长由学院 (系) 遴选或指定, 一般情况下每6-8名新生配备一名学长。即从一个高年级学生班级中选出3-5人, 组成一个学长组, 对应辅导同学院、同专业的一个新生班级。部分学院在学长组中配备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做法。学长必须是品学兼优且乐于助人、有奉献精神的优秀学生。其工作职责主要有:通过个别交谈和小组讨论等形式, 积极与辅导对象沟通, 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活动;协助新生班班主任开展新生教育管理工作;协助和指导新生班班团干部开展有关工作;完成学校和学院 (系) 布置的相关工作。

2.学长培训。由于学长辅导工作涉及生活适应指导、学习指导、心理辅导、危机干预等, 学长必须参加相应的思想和业务培训。学长培训采用分层培训的办法。学校层面的学长培训由学生工作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 各学院还应当根据本学院的工作安排和要求, 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学长的教育培训, 并确定专门的教师负责指导本学院 (系) 学长及学长组的日常工作、指导本学院 (系) 学长辅导计划的实施。

3.学长考核。学长工作由学院考核。学长的工作业绩经学院考核, 可作为该学生综合测评的参考依据, 并可按照学校有关规定申报第二课堂学分。优秀学长组和优秀学长由学校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不负责任、不积极开展工作或有其他违反学长道德和纪律要求的, 由学院 (系) 批评教育并及时更换。

四、实施学长辅导计划的成效分析

1.学长辅导计划充实和完善了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长期以来, 大学生教育管理主要采用“传统垂直型”模式, 学长辅导计划的推出, 拓展了新生教育资源, 大量优秀学长参与到低年级学生的教育管理与服务中来, 真正体现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 大学生教育管理在工作理念和实施途径等方面都得到充实和完善, 向“立体复合型”模式发展。

2.学长辅导计划成为新生教育的重要举措。针对新生特点, 加强和改进新生教育, 对于高校深化教育改革, 转变教育理念, 创新教育模式, 确立教育特色,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大意义。浙江大学本科生学长辅导计划实施几年来, 成效显著, 已经成为“一年级学生特别教育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长的主要作用体现在: (1) 帮助新生较快地熟悉和适应校园学习生活环境, 减轻新生入学初期的紧张和迷茫。 (2) 帮助新生之间较快地相互熟悉起来, 较好地建立班集体归属感, 建立起基本的人际关系网络。 (3) 在新生遇到的最突出问题———选课方面, 学长组成员无一例外地成为解决这一困难的主力军。 (4) 在特殊学生识别如经济困难学生的鉴识方面, 学长组成员发挥了重要作用。 (5) 学长的教育引导有助于新生激发学习动力、树立学习目标, 形成良好学风。 (6) 在先进性教育、新生党团建设等方面, 学长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关新生入学教育成效评估的调查显示, 86%的新生表示学长对自己帮助比较大, 并主要体现于“学习指导”、“生活指导和帮助”、“在校经验传授”、“交流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有35.6% (2006年) 、46.8% (2007年) 的新生表示, 当自己在学校遇到问题需要帮助时, 首先想到的是学长。

3.学长辅导计划促进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机制的形成。“教育是由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构成的统一体。”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最佳策略是在实行他人教育的同时, 养成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机制。而“学长辅导计划”无疑有效地促进了这种机制的形成。经精心选拔的优秀学长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完成学校、学院布置的各项任务, 为低年级学生提供了大量个性化的指导与帮助。不仅如此, 学长自身也在工作中得到锻炼, 工作能力和责任感得到提升。学长辅导计划成为培养和锻炼老生的新平台。

(作者张永华系浙江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副教授, 陈庆系该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副教授, 浙江杭州

310058)

参考文献

[1]罗媛媛.高校本科生学长制初探[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4) .

辅导班学生培养计划 篇3

关键词:员工辅导;人文关怀;心理辅导

引言

员工辅导计划是指建立一套实施人文关怀、开展心理疏导的工作机制,培养一支具备专业能力的辅导员队伍,以个人辅导和小组辅导为基本工作模式,以“助人自助”为基本理念,对员工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达到沟通企业愿景、传递文化价值、灌输组织战略,倾听员工心声、改善员工感受、引导员工行为的目的,为建设幸福南网提供支持。

一、实施员工辅导计划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

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推动党的建设创新,确保党的建设各项部署落到实处,努力在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上见到成效,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在2009年中央企业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随着中央企业深化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等项改革,职工观念、身份等发生了深刻变化,帮助职工思想上解惑、精神上减负、心理上减压,增强职工改革承受力的任务日益繁重。”“要化解困惑疑虑,稳定心理预期,面向基层,深入细致地做好职工思想工作,把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结合起来”。以上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跟体现了实施员工辅导计划以及做好人文关怀心理辅导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二、研究实施员工辅导计划是深入推进公司企业文化转化工作的需要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战略性、系统性、长期性任务,需要系统构建,持续推进,有效管理。目前,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已由前阶段的文化形成、文化宣贯进入了文化转化的新阶段。文化转化的总体目标是把南网文化理念的文化基因融入管理、切入业务、植入行为,进入基层、进入班组、进入岗位。总体思路是切实做到“五个把握”,即把握这个核心,切实发挥南网文化理念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作用;把握制度建设这个关键,切实发挥制度文化落实方略固化理念的作用;把握子文化建设这个接点,切实发挥子文化融入工作提升管理的作用;把握班组文化建设这个基点,切实发挥班组文化固本强基的作用;把握文化评价这个关口,切实发挥文化评价的目标导向作用。其中,班组文化建设是落实文化进入基层、进入班组、进入岗位的重要载体。

在实施员工辅导计划的时候,辅导员一方面采用多种形式宣传讲解公司的战略、前景、工作理念和制度规范,直接播撒南网文化的种子;另一方面,通过与员工开展深入细致的沟通工作,对员工实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员工行为,改善班组氛围,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工作激情,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作用。使党群工作者的辅导者角色与职能,与班组长等各级管理者角色与职能形成合力,建设优秀的班组文化,从而实现对文化转化的有力支撑。

三、实施员工辅导计划是改善党群工作服务中心工作的效果、提高党群工作人员专业水平的需要

党群工作既是一项公共性工作,它的公共性是指它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对象具有广泛的公共属性。党群工作也是一项专业性工作,它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它的工作方法和手段具有专业化的属性。党群工作的公共属性和专业属性共同决定了提高党群工作者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多年的实践锻炼和工作探索中,我们摸索积累了党群工作的许多成功作法和有效经验,切实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实效。但是,长期以来,党群工作在依靠科学理论、建立科学制度、使用科学方法和工具的系统性、专业化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形势下党群工作的实际效果,也影响了党群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核心能力的提升。员工辅导计划致力于为党群工作者提供能力发展的支持,通过建立辅导员胜任力标准,引入行为科学、心理科学领域等被实践证明科学有效的方法工具,并通过有计划针对性、持续性的培训,使辅导员掌握有关方法和工具,并通过制度规范、流程控制下的实践运用,提升党群工作在公司系统,特别是对一线基层的支持作用,提升党群工作的专业化层次和党群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

以上三个方面的迫切需要,更加说明了实施员工辅导计划人文关怀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创新载体,加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和工具化,是当前公司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和创新途径。员工辅导计划就是我们在认真审视分析宏观形势、供电企业文化管理及企业管理现状的基础。

四、实施员工辅导计划的总体思路

员工辅导计划是指建立一套实施人文关怀、开展心理疏导的工作机制,培养一支具备专业能力的辅导员队伍,以个人辅导和小组辅导为基本工作模式,以“助人自助”为基本理念,对员工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达到沟通企业愿景、传递文化价值、灌输组织战略,倾听员工心声、改善员工感受、引导员工行为的目的,为建设幸福南网提供支持。

1、把实施人文关怀与开展心理疏导有机结合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照,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的追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价值,通过多种手段对人进行人性化的关怀。心理疏导则是从心智模式、认知结构、心理需求等方面通过专业方法、科学工具进行梳理和引导,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把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有机结合,目的是把人文关怀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人性化向度与心理疏导的关注心理问题、预防心理问题、解决心理问题的功能化维度紧密结合,形成员工辅导计划的两项主体内容?——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既把抽象的人文关怀具体化、实践化,又克服了心理疏导单纯的负性因素,使得员工辅导计划兼具正向关怀与负性消解功能。

2、把继承传统经验与创新工作方法有机结合

继承和创新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对立又统一的,有继承才有创新,有创新才能真正继承,二者必须有机结合。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创造、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有效的作法,有效吸纳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优秀经验(如“十必谈”,“十必访”等)是研究工作的关键成功因素。另一关键成功因素就是如何创新工作方法,从内容、制度、工具上实现创新,这就意味着要借鉴世界优秀企业的作法(制度与流程),引入专业领域的工具和方法,并使之与内部的实际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

3、把理论研究与试点实践有机结合

科学的理论是正确行动的前提,但深入透彻的理论研究也必须要通过试点实践来获取第一手的经验和资源,反过来对理论进行补充、修正和完善。这就要求本次研究既要打开视野,获取相关专业领域的最新成果、最佳实践,以此形成理论体系,又要慎重、细致、深入地开展试点工作,以此检验成效,不断完善。

4、把体系建构与技术支持有机结合

员工辅导计划是一个系统项目,重点包括制度、方法、工具为主要内容的体系建构。既要关注与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工作接口与逻辑关联;又要关注本身内部结构的清晰、紧密与完整。同时,为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而不是成为空中楼阁,必须要有充分的技术支持。技术支持包含辅导员的专业能力培养与辅导过程中使用的专业工具开发两个方面。

教师辅导学生计划(推荐) 篇4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根据班级特点和学生个性特征,因材施教,注重学生智能训练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努力激发学习兴趣,时刻注意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关注“帮扶生”的学习,抓好“帮扶生”的辅导工作,争取期未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特制定如下措施:

二、帮扶生辅导措施:

1、坚持以课堂辅导为主,在课堂上多提问多帮助。每个教学环节都要兼顾帮扶学生,给予及时的指导与帮助。

2、课堂联系时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抓住重点、难点,采取小组指导或个别指导的方式进行辅导。

3、对帮扶生要给予厚爱、尊重、热爱、信任他们,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励他们上进。

4、对帮扶生实施“一帮一”措施,让其他学生在课余空闲时间给予辅导帮助。

5、严格要求孩子,作业、练习、测验中所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改正。做好学生错题的采集,分析错题的成因,研究解决的办法。

6、教师在课余时间要对帮扶生进行辅导,以免一拖再拖,耽误最佳辅导时机。

7、加强家校合作。教师要想全面了解学生,就要了解学生的家庭,做到经常与家长联系沟通。随时全方位的了解学生,才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教师辅导学生工作计划 篇5

由于各种原因,学生个体存在着差异,如智力、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的强弱等,都是学生在各个方面存在着各自的优势和缺点。因此我们教师就要去帮助那些优秀的学生更优秀,让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克服困难迎头赶上。为此我制定了本学期学生辅导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方式,做好学优生、学困生的辅导的工作。

二、辅导措施:

(一)学优生:

1、鼓励优秀生的自主学习。优秀生的基础较好,思维活跃,在课堂上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积极举手发言,积极与其他学生配合,他们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有时也会出现一些错误。要经常给予鼓励和肯定。培养他们大胆实践,不怕出错,增强信心。

2、鼓励学生质疑。我要求优秀的学生在质疑的同时,能大胆地对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不但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因此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整理提出的问题,从而学会或引导学生提出重难点问题,提出创造性问题。组织成绩好的学生在课外开展提高性的自学小组,让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启发,适当作一些指导。

3、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的知识。成绩好的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不满足于课内的知识,对掌握课外的知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根据他们这一特点,教学时适当插入相关的课外知识,并与课内知识融会贯通。使他们在熟练掌握课内知识的同时,扩大知识面。尽量满足优秀生的求知欲望。

4、在课堂上创造一个让学生积极思维的气氛。设置一些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探究,鼓励优秀生解答难题。此时,采用分小组竞赛的形式,安排优秀生做组长,发挥他们的作用。

(二)学困生:

1、课外辅导。找时间叫他们了解“课堂知识掌握怎么样?”

2、发挥优生的优势,利用“一帮一”结对帮扶,介绍方法让差生懂得怎样学,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安排特殊座位,以优带差。

3、课堂上创造机会让学困生多表现,让他们多动脑,动口,动手,体验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在进行简单的字词句段,使他们爱上语文。

4、对学困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让他们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5、采用激励机制,对学困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让他们体验成功感。

6、充分了解学困生现行学习情况,教给正确学习方法,使他们朝正确方向发展;改善他们学习情况,提高学习成绩;对他们可以适当放宽一些学习要求:如在该卷时,放宽学困生的扣分要求,提高他们的成绩;作业要求也可以分层,尽量简单好做。

7、成立一个学困生小班,推选组长之类的“干部”,进行组内比赛,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促进学习的有效发展。让学生在心里建立要学习的意识。

8、及时与家长联系,协助解决学困生的学习问题。

9、利用整理课、课后辅导等时间,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

10、定期做好家访,及进了解学困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努力形成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切中时机,“传情报”、“送喜报”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1、必须优化备课,功在课前,效在课上,成果巩固在课后辅导。尽可能“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必要的精力”。

2、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优秀的学生,一视同仁。

3、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了解学生在家与在校的一些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作业情况,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对学习的信心。

4、根据优差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案。用整理课、课后辅导等时间,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

5、定期做好家访,及进了解学困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努力形成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切中时机,“传情报”、“送喜报”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教师线上辅导学生计划 篇6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的年龄在九到十岁左右,生性活泼好动,喜欢直观形象思维,对游戏、竞赛、画画特别感兴趣。平时作业不认真,不能及时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工作,并且上课不专心听讲,不能认真学习。通过与班主任的沟通和任课教师的联系,了解到该生学习习惯差,接受能力弱,因此成绩不够理想。

二、指导思想

本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确保教好每一个学生”“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原则,从学困生抓起,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实行成功教育,并长期坚持下去,真正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理。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 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我校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全面提高学习成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辅导工作目标

1、认真落实“学困生”辅导工作计划,做好参加对象的辅导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

2、使学困生能成为合格生,优等生,增强学困生的纪律观念,教给他们良好的学习方法。使他们能愉快地学习、生活,消除自卑感。

3、积极组织相关学困生参与辅导活动,本期将辅导重点要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基础知识上,力争家长的大力配合。

4、通过“学困生”辅导工作活动,使班级100%的学生能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工作措施

1、要正确看待后进生的形成原因。

2、对待后进生要充满信心。

3、要以表扬为主激励后进生的转化。

表扬的力量是无穷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荣誉感,都希望得到教师、同学的信赖、赞扬,后进生也不例外。

4、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要经常亲近他们,多找他们谈心,反复教育他们,对于学困生不能歧视他们,还要有耐心地反复教育他们,并且发挥班集体的力量,发挥社会、家庭的力量,争取各方面的支持、鼓励。

5、要创造机会,让后进生获得成功。

每个学生都渴望获得成功,尤其是后进生,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这种心理。“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在学习上通过个别辅导、补课等活动,使他们的成绩提高。

6、严格要求学生遵守纪律,形成良好的课堂纪律和行为纪律。

许多学生成为“后进生”不是智力不够而是学习习惯不好。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习也是一样。大多数优等生都有很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平时我非常注重“后进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比如有的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总喜欢做小动作。我就悄悄跟他达成协议好,如果他表现好我就会很开心的笑表示对他的赞赏,如果他表现不好我就会看看他然后很大声的讲课以示提醒。

7、注重养成教育,对还没形成良好习惯的后进生进行细心、耐心的教育。

8、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多找学生个别谈话,使其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找到其努力方向。很多学生之所以成为“后进生”很大程度上是思想不够重视。所以教师要坚持思想上引导,情感上护导,心理上疏导,知识上辅导,方法上指导等方法有机结合,渐渐改善他们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

五、辅导形式

“一帮一”活动

篇2:教师辅导学生计划

(3)对学困生的每一次测试成绩都要做给予关注,及时与学生一起分析得失、鼓励。

(4)及时掌握帮扶过程中学困生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帮困经验,在适当的支部活动中开展交流活动。

(5)帮扶周期暂定为一个学期,在高二学生学考结束后进行阶段总结。

四、帮扶要求

1、帮扶工作主体是党员教师,热忱欢迎并提倡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此项活动,并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2、帮扶工作应保持持续性、稳定性,党员教师要制定个人的帮扶思路,并一以贯之。

3、帮扶工作要营造良好的氛围,建立与被帮扶者的融洽关系。在思想上,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及时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和心理问题。

4、帮扶工作要贯穿到整个教育活动之中。在学习上,以人为本,关爱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在生活上,关心爱护学生,促进身心健康,从而使党员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引路人。

教师辅导学生计划篇三

一、指导思想

本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确保教好每一个学生”“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原则,从学困生抓起,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实行成功教育,并长期坚持下去,真正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理。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 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我班校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全面提高学习成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的。教师就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法,特别是要关心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本学期我不但了解了每个学困生的特点,而且认真的分析了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并且制定了“学困生工作计划”。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该群学生的基本情况是这样的,平时作业不认真,不能及时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工作,并且上课不专心听讲,不能认真学习,学习效率差。通过与班主任的沟通和任课教师的联系,了解到该生学习习惯差,接受能力弱,因此成绩不够理想。

三、具体帮抚措施

针对上述原因,为了使他在学习上有所进步,特制定如下帮扶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许多学困生在与同学的相处之中,往往有自卑心理,所以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如果认为从主科学习中树立自信心比较困难,可以从副科入手。经常找帮扶对象谈心,平均每周谈话一次,每月月考结束谈话一次,帮助学生树立自己能学好、能进步的信心。

2.加强关注程,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关注这些学生,做到勤观察、勤发现、勤表扬、勤纠正,对他进行正面引导和必要的辅导,鼓励进步。经常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联系,密切关注学生的进步情况,并加以记录。

3.培养学习习惯

(1)课前准备每天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品,或下节课的准备工作,上课之前要求该生把教材读一遍,把问题找出来,把教师预留知识点、重点、难点找出来,并通过自己的归纳把它总结出来。起初可以放宽要求,只要完成其中的部分内容,循序渐进逐步完成。(2)上课环节首先要告诉该生应该精神饱满进课堂,把所有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情都抛在一边,认真听讲,做到边听边想边记,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对于该生起初会很困难,但要鼓励学生坚持,哪怕一堂课只记住一两点,那也是学习成果。(3)练习环节课堂练习要认真对待,如果不会可以请小组成员帮助解决,不懂就问而不是不懂装懂,但绝不能不会就算了,当然难一点的题可以放过。课后练习也就是作业要认认真真地完成,按时完成,时间观念强,不拖拉、最好要独立完成,绝不能抄作业。

4.鼓励学生帮助通过鼓励组内优秀生的方法,来帮助学困生。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总是比学生们在一起的时间短,所以应该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条件来帮助学困生,让优秀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帮助这些学生。同时可以从这些同学中间了解学困生的各种情况。

5、在班级里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依此进行分层,设立不同层次的学习帮扶小组,确立学习目标,在班级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变以前老师补课,留课的陋习,把问题交给学生去独立解决,老师起指导作用;其次,依据学生的能力,对各层次的学生分别有不同的完成目标,由易而难,逐层推进。

6、实行“低、小、多、快”的教法改革摸清学生相关准备知识,基础,能力和心理准备的实际,把起点放在学生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上,使新旧知识产生联结,形成网络。根据学生实际、确定能达到的实际进度,把教学的步子放小,把教学内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分解成合理的层次、分层推进。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活动时间一般达到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教师一次持续性讲课控制在10分钟以内。快速反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矫正及至调节教学进度,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避免课后大面积补课。

7、通过内化教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困生都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从 “要我学”变为 “我要学”。通过不断的加强训练,老师帮助学生获取一个个小成功,使学生的自信

心、意志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8.学困生考评奖励措施根据每学期期末的成绩,对这些学困生的成绩的高低按顺序进行排列,然后与上学期成绩进行比较,提高位次的按比例分出一二三等奖,没有进步的不予评价。有进步的学生,期末要进行表彰,颁发“进步奖”,以示鼓励。

篇3:教师辅导学生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确保教好每一个学生”“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原则,从学困生抓起,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实行成功教育,并长期坚持下去,真正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理。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 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我班校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全面提高学习成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的。教师就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法,特别是要关心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本学期我不但了解了每个学困生的特点,而且认真的分析了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并且制定了“学困生工作计划”。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该群学生的基本情况是这样的,平时作业不认真,不能及时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工作,并且上课不专心听讲,不能认真学习,学习效率差。通过与班主任的沟通和任课教师的联系,了解到该生学习习惯差,接受能力弱,因此成绩不够理想。

三、具体帮抚措施

针对上述原因,为了使他在学习上有所进步,特制定如下帮扶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许多学困生在与同学的相处之中,往往有自卑心理,所以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如果认为从主科学习中树立自信心比较困难,可以从副科入手。经常找帮扶对象谈心,平均每周谈话一次,每月月考结束谈话一次,帮助学生树立自己能学好、能进步的信心。

2.加强关注程,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关注这些学生,做到勤观察、勤发现、勤表扬、勤纠正,对他进行正面引导和必要的辅导,鼓励进步。经常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联系,密切关注学生的进步情况,并加以记录。

3.培养学习习惯

(1)课前准备每天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品,或下节课的准备工作,上课之前要求该生把教材读一遍,把问题找出来,把教师预留知识点、重点、难点找出来,并通过自己的归纳把它总结出来。起初可以放宽要求,只要完成其中的部分内容,循序渐进逐步完成。(2)上课环节首先要告诉该生应该精神饱满进课堂,把所有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情都抛在一边,认真听讲,做到边听边想边记,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对于该生起初会很困难,但要鼓励学生坚持,哪怕一堂课只记住一两点,那也是学习成果。(3)练习环节课堂练习要认真对待,如果不会可以请小组成员帮助解决,不懂就问而不是不懂装懂,但绝不能不会就算了,当然难一点的题可以放过。课后练习也就是作业要认认真真地完成,按时完成,时间观念强,不拖拉、最好要独立完成,绝不能抄作业。

4.鼓励学生帮助通过鼓励组内优秀生的方法,来帮助学困生。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总是比学生们在一起的时间短,所以应该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条件来帮助学困生,让优秀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帮助这些学生。同时可以从这些同学中间了解学困生的各种情况。

5、在班级里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依此进行分层,设立不同层次的学习帮扶小组,确立学习目标,在班级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变以前老师补课,留课的陋习,把问题交给学生去独立解决,老师起指导作用;其次,依据学生的能力,对各层次的学生分别有不同的完成目标,由易而难,逐层推进。

6、实行“低、小、多、快”的教法改革摸清学生相关准备知识,基础,能力和心理准备的实际,把起点放在学生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上,使新旧知识产生联结,形成网络。根据学生实际、确定能达到的实际进度,把教学的步子放小,把教学内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分解成合理的层次、分层推进。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活动时间一般达到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教师一次持续性讲课控制在10分钟以内。快速反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矫正及至调节教学进度,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避免课后大面积补课。

7、通过内化教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困生都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从 “要我学”变为 “我要学”。通过不断的加强训练,老师帮助学生获取一个个小成功,使学生的自信

心、意志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8.学困生考评奖励措施根据每学期期末的成绩,对这些学困生的成绩的高低按顺序进行排列,然后与上学期成绩进行比较,提高位次的按比例分出一二三等奖,没有进步的不予评价。有进步的学生,期末要进行表彰,颁发“进步奖”,以示鼓励。

篇4:小学二年级教师辅导学生计划

一、指导思想: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个客观存在,因此学困生辅导工作是可缺的一环。为了让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发展,体验学习的快乐,进步的乐趣,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我根据教育理论中“因材施教,量力性原则”和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班内分组理论”,实施特殊教育计划,分层教学,在班级中挖掘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好学困生转优辅导工作。

二、情况分析

(1)基础不好,思维不是很灵活,接受知识较慢。(2)学习成绩差,平时行为又不很端正,作业马虎,上课不专心,还影响其他同学学习。

三:措施

1、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学习目的性教育,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2、查漏补缺,对症下药;

3、补课要课内外结合,以课内为主,并和优生结对子;双向选择,“一帮一 ,一对红”,安排特殊座位,以优带差。

4、在课内,教师要有意识地让他们有一些训练、发言的机会;

5、对他们一视同仁,不歧视,多鼓励,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上进心,要全面渗透激励教育,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少指责。激励他们进步。

6、组织他们学习中外名人发愤苦读的故事,让他们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7.采取倾斜政策,对学困生给以“偏爱和厚爱”。

8.抓学困生特点,“善于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因势利导,重视学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根本上转变学困生的思想

9.定期做好家访,及进了解后进行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努力形成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促进学困的转化。

四、时间安排

1.、每周根据作业情况,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培优补差。

2利用晚办公时间辅导

篇5:小学二年级教师辅导学生计划

一、指导思想

“勇于克服困难,勤于无私奉献”是每一个教师的不懈追求,我们从关心学生的一生出发,认真贯彻学校的指导思想。本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原则,从后进生抓起,课内探究与课外辅导相结合,让学生克服自卑的心理,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提高语文学习成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培养目标

1、认真落实后进生辅导工作计划,做好参加对象的辅导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

2、使后进生能成为合格生,优等生,增强后进生的纪律观念,教给他们良好的学习方法。使他们能愉快地学习、生活,消除自卑感。

3、积极组织相关后进生参与辅导活动,本期将辅导重点要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基础知识上,力争家长的大力配合。

4、通过后进生辅导工作活动,使班级100%的学生能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后进生名单

四、辅导方式

1、简单讲解,使他们知道本单元基础知识内容。

2、扬长避短使之树立信心。

3、进行家访然后学生自助。

4、总结。

五、工作措施

1、在日常教学中,向后进生提出科学而严格的要求,诸如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纪律等方面。

2、平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努力做到不歧视,多鼓励;不粗暴,多宽容。多给他们以爱心,多理解,多尊重,多信任,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学习上耐心细致地帮助他们,上课时多留意,多体贴,下课督促他们及时完成和更正作业。必要时进行适当的单独辅导。

3、进行家访活动,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了解学生的过去,根据实施情况,调查研究,找出他们的“症结”,对症下药,促使他们往正确的方向去学去做。

辅导班学生培养计划 篇7

一、辅导员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素质,才能够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政治素质是高校辅导员应具有的基本素质,也是最核心的素质修养。大学生中的思想问题表现多种多样,说到底都是与理想信念有关,抓住了理想信念教育,就抓住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阵地,辅导员是党在高校的政治工作者,是大学生在政治上的“领路人”,辅导员的政治素质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政治素质。辅导员必须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观点,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并将自身较高的政治素质转化为引导、教育学生的传导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在国家和民族危难时机、大事大非面前与党和国家保持一致,因此要提高辅导员的政治素质。

二、建立合理的机制和制度,注重梯队建设,将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干部吸引到辅导员岗位

1. 加强制度建设,着眼于长远的持续发展。

如制定选拔、培养和管理制度、职称待遇制度、考核评优奖励制度等等,对辅导员的选聘与配备、培养与发展、职责与要求、考核与奖惩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规定,确保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制定制度措施时,要着眼于辅导员队伍长远、可持续的发展,既要保障辅导员队伍的相对稳定,又要允许辅导员的合理流动,促进其个人的发展,增强辅导员队伍的吸引力。

2. 重视梯队结构,即着眼于层次的合理搭配。

一是新老搭配,避免有辅导员工作岗位变动后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二是考虑专兼搭配,就是让一部分优秀的、学有余力的青年教师兼职做辅导员的工作,协助专职辅导员参与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缓解专职辅导员数量不足的矛盾。三是专业、学历、职称的搭配,注意结合学生的专业年级实际,把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历、职称的辅导员进行合理搭配,使不同学院的辅导员团队能够配合默契、协调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三、完善辅导员文化知识体系,重视并强化辅导员心理素质教育使辅导员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多元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知识储备是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石。辅导员最基本的工作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此外还要为学生提供学习咨询、心理咨询、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提高道德修养,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人的眼界不断拓宽,当代大学生的知识面不比辅导员“窄”。辅导员要使自己在工作中更具有权威性和人格魅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就要努力丰富理论知识,加强理论素养,熟悉和掌握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如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计算机网络等。这些知识能帮助自己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为大学生提供多方面的指导与服务,从而提高管理行为的实效性。

辅导员在工作中常常充当学生心理问题的输导者,学生心理素质的塑造者。因此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辅导员应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强化心理训练,掌握心理发展的规律,了解和分析自己的心理特征,完善自我意识,正确认识辅导员角色定位,培养自信心和意志力,学会心理调控的手段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情绪反应能力和适宜的渲泄方式,保持乐观的心态、沉着的情绪,提高抗干扰能力。掌握心理疾病的常见表现、成因及处理方法的一般知识,加强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在为学生进行心理输导的同时及时排解自身的输入性心理“垃圾”,保持心理健康。

四、提高辅导员的开拓创新能力

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会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工作方法和工作能力也会不断提升。但对于每个个体来说,所获取的经验必定是单薄的,所以高校的有关部门应定期地开展辅导员经验交流学习,为辅导员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采用研讨会的形式,大家共同争论探讨某些难点、热点问题,也可以采用汇报会的形式,由个人对工作方法和经验进行汇报,其他人对汇报者的汇报提不同的想法,帮助辅导员共同提高。

高校政治辅导员工作,不能因循守旧,开拓和创新能力是工作得以不断改进和发展的动力所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动态变化的时代,生产条件、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和竞争方式都在变,人的思维和理念也随之在变。一名合格的高校辅导员,必须能够在把握基本原则的大前提下,因时、因地、因事、因人制宜地运用不同的方法,开动脑筋,解放思想,探索、开拓新思路和创造新的工作方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做好辅导员工作,不仅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更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把自己的专业知识融入到工作中去,提高工作特色和能力并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严谨细致,把握好分寸,把事情办稳妥,办周密、办扎实。辅导员工作是个系统工程,有它自身的特点和工作规律,辅导员必须多思考、多总结,善于在工作中把握和探讨其特点和规律,按照规律抓工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独特的创新能力把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富有时代气息,为构建和谐社会、校园作贡献。

摘要:辅导员是高等学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辅导员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素质,才能够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应不断完善辅导员文化知识体系,重视并强化辅导员心理素质教育使辅导员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同时,建立合理的机制和制度,注重梯队建设,将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干部吸引到辅导员岗位。一名合格的高校辅导员,必须能够在把握基本原则的大前提下,因时、因地、因事、因人制宜地运用不同的方法,开动脑筋,解放思想,探索、开拓新思路和创造新的工作方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素质培养

参考文献

[1]张雯.浅谈高校新生辅导员工作[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09(1)

[2]张建生.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研究[J].职业时空,2009(5)

[3]何泽彬.论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09(1)

辅导班学生培养计划 篇8

随着阳江主动融入珠三角,加快发展特色经济,有效发挥区域优势,阳江地方社会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阳江电网的规划建设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2013年,阳江供电局完成供电量77.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54%;完成售电量72.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82%;供售电量增幅均保持全省第一,供电量在广东电网排名第13位。阳江供电局获得第三方客户满意度评分78分,同比提高6分,还获得政府机构满意度调查排名第一名殊荣,全年未发生有责任的一般电网、设备及以上事故。

自南方电网公司2009年推行员工辅导计划以来,阳江供电局不断探索,在现有有限资源的情况下,盘活思路,积极探索将员工辅导计划落实在基层、服务于员工,融入企业中心工作,将员工辅导计划与做人的思想工作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经验,为南方电网公司推进员工辅导计划实施提供了可借鉴的第一手材料。

员工辅导计划在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和掌握企业对员工辅导计划开展以来的看法和认知,阳江供电局政工部广泛开展了情况调研,设计并下发了《员工辅导心理咨询调查问卷》。该问卷发至25个局属部门及单位进行随机调查,发放问卷总数1 50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 487份,覆盖员工总数的68.7%,样本数据真实有效。

通过对回收的调查问卷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问题一:您对员工辅导计划的理解如何?

结论一:员工对员工辅导计划的关注度不够,对于员工辅导计划的理解有偏差。参与问卷调查的人中70%的人认为员工辅导计划是企业的一项工作,10%的人认为员工辅导计划与自己无关,4%的人甚至没听说过员工辅导计划,只有16%的人认为员工辅导计划是一项员工福利。

问题二:如果遇到心理问题(困惑),您更愿意采取什么方式解决?

结论二:员工排遣心理问题的方式依然比较传统。目前大多数员工遇到心理问题后,选择以中国传统方式解决,普遍没有将员工辅导计划的心理咨询作为排遣心理问题的主要方式。参与调查的人中53%的人选择找朋友倾诉,15%的人选择求神拜佛,25%人选择自我排遣,只有7%的人会选择寻求心理咨询。

问题三:您对企业提供的内部辅导员及外部专家的心理咨询专业能力是否信任?

结论三:员工对内部辅导员专业能力更加不信任。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94%的员工表现出对内部辅导员的不信任,而对于外部咨询专业性也有一定顾虑,其中46%的员工表现出对外部专家的不信任。

问题四:对于企业提供的内部辅导员及外部专家咨询服务,您更倾向于哪种?

结论四:员工对辅导员的选择更倾向于外部专家。对于辅导员的选择,绝大部分员工出于对保护隐私及专业化的考虑,不愿意选择企业内部的辅导员,而更倾向于选择外部专家。数据显示只有5%的员工选择内部辅导员,95%的员工愿意选择外部专家。

供电企业开展员工辅导计划的困境

自2009年启动员工辅导计划工作以来,阳江供电局采取了多种手段,向员工传递文化价值、灌输组织战略、倾听员工心声、引导员工行为、舒缓员工压力、改善员工感受,在深入推广员工辅导计划工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但是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甚至陷入了一些困境。

困境一:企业员工对心理咨询的认识误区导致对心理咨询的排斥

企业员工对心理咨询的认识误区主要表现为未能把心理问题与心理(精神)障碍区别对待。

心理问题是正常人在社会生活中出现的观念与动机冲突、人际关系与行为受挫引起的情绪困扰等,而心理障碍是指精神活动显著偏离正常,以精神病性症状和社会功能下降和(或)本人感到精神痛苦为特征的一种情况。对心理问题的解决偏重于激发来访者潜能,以助人自助的方式加以解决。而对心理障碍等问题则偏重于心理或药物干涉。从专业角度讲,心理咨询工作者不能涉及心理障碍的治疗(精神症、各种人格与行为障碍的早期除外)。供电企业员工对心理咨询的认识误区就在于将正常的心理问题和显著偏离正常的心理障碍混为一谈。如:广东电网公司外部心理咨询热线试点开通后,在试点单位进行宣传时,当有员工私下记住热线号码以便拨打,被同事看到即遭到误解和排斥,以为其有心理障碍。

这种现状反映一个事实:员工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存在误区,心理学知识在大众中的普及率较低,员工普遍缺乏心理学知识,同时心理学在企业中的应用水平偏低。基于这个原因,才会出现员工辅导计划被员工所排斥的困境。

困境二:企业心理咨询服务质量与职业的规范管理存在差距

供电企业员工辅导计划心理辅导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调查表明:就全国范围而言,心理咨询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准让人担忧,其中学历背景为心理学的仅占总体的34.8%,而供电企业辅导员更是在接受了一些极短期的专业培训后进入心理健康服务领域工作的。和国外咨询人员一般要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并且经过长达5年以上的专业训练相比,供电企业从事心理咨询的人员大部分为兼职的政治思想工作者,这些人员虽学习了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却缺乏相关心理咨询技能的培训和实践。很多辅导员对自己的心理咨询专业能力也感到信心不足,即便是在经过多次的企业内部员工辅导培训以后,这种状况依然没有改观。这样的现状也直接导致了员工对企业内部辅导员的不信任,以及对辅导工作的不接受。

困境三:咨询理论、技术与方法的跨文化适应性

对国内供电企业而言,心理学几乎是完完全全的舶来品。作为产生于西方文化背景的心理科学,其理论假设反映的是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其研究的课题是受西方社会发展水平所制约的社会生活现象,使用的研究对象是根植于其文化背景的被试,对理论假设的检验及实验结果的解释是以西方文化为标准的。以此得出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国内的供电企业,自然会在结果的印证上存在出入,因而使得西方的理论与技术应用于供电企业员工辅导时存在着局限与不足,无法适应实际情况。

nlc202309051140

这种不适应表现为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在个性心理领域其不适应远大于心理过程领域。如:心理测验方面,西方用于心理测验的量表的编制,是对西方企业员工的心理研究的结果。也就是说,当西方人编制量表时,对变量的选择、解释,是基于西方企业员工的特点。而国内供电企业员工与西方企业员工在人格等心理特质上有很大不同。所以,西方的心理测验很难完全适合于国内供电企业员工。譬如人格测验,如果完全是基于对国内供电企业员工的研究,可以断定,所选择的人格变量肯定不会是特卡尔的16种因素(16PF),也不会是高夫的23种因素(CPI)。

可见咨询理论、技术与方法的跨文化适应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对于心理咨询服务工作而言,咨询理论、技术与方法对于心理问题就如同药物对于疾病一般,想一想药不对症的后果,就会明白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因此,能否根据国内供电企业的现实与文化背景对来自西方的咨询理论、技术与方法进行修正或创造,使之能有效地运用于我们的员工,将成为供电企业心理咨询发展的因素之一。

困境四:资质认证及专业化培训模式有待改进

从专业背景看,供电企业的员工辅导员大多不是学习心理学专业的,而是其他专业的心理学爱好者;从接受专业培训情况来看,专业知识的培训时间短,专业素养与严格意义的咨询师的从业要求相差较大。供电企业的员工辅导员专业能力不高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心理咨询的健康发展,是企业培训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下表是国外一些国家对企业从事心理咨询工作者的从业资质要求与中国目前的状况的对比。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外企业对心理咨询从业人员的专业要求相当高,而在我国企业中,非学历培训是当前员工辅导计划辅导员的主要培训方式。这是因为供电企业的专业教育资源是非常有限的,正规临床心理学的培训几乎没有,这样培养出来的专业人员数量远不够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在这种情形下,非学历培训,如心理咨询师证书班等就成为了主要的培训来源,导致目前企业内部极为缺乏受过系统专业训练的临床心理学人员。

困境五:激励不足,从事员工辅导计划工作的兼职人员缺乏动力

供电企业内部员工辅导从业者的激励不足、动力不够也是制约员工辅导计划

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以美国为例,美国心理咨询从业人员从业要求相对较高,且不同程度地收取相应费用。而我们的企业内部辅导员均为兼职义务咨询,没有任何的激励机制(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且在心理咨询专业方面缺乏进一步提升自我的成就动机。

瓶颈状态下员工辅导工作的有益探索

阳江供电局结合实际情况,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情况下,进行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探索。

加大员工辅导员队伍建设,实现辅导员队伍全覆盖

阳江供电局连续两年开展了辅导员培训,实现了基层员工辅导员的全覆盖,并为全体辅导员颁发了聘书,与全体辅导员签订《保密承诺书》,组织辅导员进行上岗就职宣誓,引导辅导员团队带着使命开展辅导工作。完善了辅导员档案库,建立了辅导员分级档案资料体系;2012年有1人获得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认证,为员工辅导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人力支持。在实际工作中,要求辅导员要主动深入基层掌握员工思想状况和心理状态,深入细致地做好基层员工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对基层员工实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员工建立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加大人文关怀力度,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员工辅导工作

大力宣贯《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员工辅导计划业务指导书(试行版)》,在基层广泛开展员工辅导工作,并有针对性地将小组辅导工作纳入年度“大政工”的联合督导考察内容,与绩效考核相挂钩,激发基层单位开展辅导工作的积极性。

定期召开员工辅导计划经验交流会,对上年度优秀督导员和辅导员进行表彰,激励辅导员的积极性,同时有助于加强辅导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相互提升辅导技能。

不定期地举办辅导员沙龙,加强信息传递和辅导员之间的交流,帮助辅导员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开展辅导员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分享。同时,对辅导员进行有实操性的技巧培训,重在提升辅导员的“两种能力”,一是提升辅导员的心理风险识别能力,做到准确识别风险,提前实施干预;二是提升辅导员的心理疏导能力,引导员工以乐观、向上的心态看待和处理问题,力求将基层员工的心理风险消减到萌芽状态。

成立巡回辅导小队,不定期赴基层班组传文化、谈梦想,同时运用员工辅导技巧,不动声色地开展团队辅导工作。如:政治工作部“幸福小分队”到各基层供电所开展面对面交流,鼓励员工“吐苦水”,以团队辅导模式舒缓基层员工压力;变电管理所开展的“安全大讨论、‘三不一鼓励’经验分享会暨安全心理公开课”以及阳西局开展的辅导员小组巡回辅导课,都获得了员工们的高度认可。

建设“幸福工作室”和“幸福热线”

阳江供电局依托有内部心理咨询师的有利条件,建立了“幸福工作室”,为员工提供更为专业和便利的心理咨询服务。幸福工作室参照了心理咨询室的标准进行打造,可用于一对一的单独心理辅导,为员工提供了一个舒适、私密、放松的心理舒缓场所。同时工作室也可用于4~6人小组辅导以及开展辅导员沙龙。幸福工作室的建设使阳江供电局的心理辅导工作向更专业化的层次迈进。

基于中国人传统而内敛的性格特点,考虑到许多人可能对面对面的辅导有排斥和抵触,阳江供电局打造了一条心理热线,配合“幸福工作室”开展工作。热线的号码我们精心选择为:400-046-5166,为的是取其谐音:事多多、多死了、我要聊聊,方便员工容易记忆和拨打。为提高员工对电话热线的接受程度,我们考虑了很多细节,比如:阳江的地域文化具有其独特性,阳江话也成为独特的语言,这使本地人和外地人的沟通相对困难,为照顾求助者的不同语言需求,我们设置了多语种导航(包括普通话、阳江话以及白话),并安排内部辅导员按照所擅长的语言种类进行轮流排班,两个月更替一次。同时,考虑到求助者不同的辅导需求,我们将受助的种类也加以区分,员工可以选择符合自己特定情况的辅导员,比如可以选择工作压力类、工作环境适应类、个人及家庭类辅导等。

接听电话的辅导员也分别设置了内部辅导员和外部辅导专家,当内部辅导员感觉问题棘手时,可及时转介外部专家,有效弥补了内部辅导员专业水平不足的困境。

“幸福热线”还配套建立了辅导员档案和辅导员值班、案例记录、服务规范等各项管理制度。

进一步推进员工辅导计划的对策

对策一:营造氛围,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咨询的宣传普及,树立员工的发展意识和求助观念。

对策二:进一步划分辅导员层级体系,规范辅导员资格认证要求及上岗条件。

对策三:建立心理咨询的内外联动机制,利用多种形式开展不同层级人员的心理访谈和测试,探索符合供电企业特点的员工辅导计划模式。

对策四:建立精英辅导员能力提升培训机制。

对策五: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课题组成员:杨炼条 林山铭 谭忠锦 林 岚 万 炜)

(责任编辑:胡 正)

上一篇:三堂中心小学教代会工作总结下一篇:卧龙湖垂钓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