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知总结

2024-10-25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知总结(精选8篇)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知总结 篇1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知总结

曾佩影

公共事业管理(151)班

经过半学期的学习,初步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有了认识。在这半年的不断适应大学的同时也了解到专业的必要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本学期设置了近代历史,管理学,文秘学,逻辑学,计算机教程,心理学,学科导论课等等多门课程,课程多样而有理论性。据我所了解,公共事业管理是一本对于中国比较新奇的专业,学习方面广,几乎很多教程都有所接触又没有学到很层次的东西,大一的我目前也是很盲目的,对于公共事业管理这个专业心情有些复杂。然而这个从国外引进的专业在最近几年也是发展较快的,各种教学资源还是很丰富的。可以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向着多面人才的方向去培养的。我觉得如果要对这个专业有所认知的话,必须先从公共事业管理这个字面上去理解,即公共事业和管理这两个概念都分析清楚。

公共事业,指的是负责维持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事业,在政府的控制之下,公共事业处在自然垄断之下。公共事业既要服务于社会,又要考虑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还要关注公众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统一,因此公共事业的界定核心在于目的、行为准则和运行机制方面。而管理是一种实践,基于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就是成就。管理是社会组织中,管理者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那么公共事业管理就是负责维持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单位为了实现其目标而进行的协调活动。我们所学习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属于管理学大类,公共管理类,是培养公务员与管理及研究公共政策和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

目前我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仔细分析只能从部分重点科目一一点评和总结。

首先是管理学,接触管理学这门课程,老师给我们讲解了管理学这门学科的发展概况: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它涉及的方面很广,与很多学科有着联系。而且管理学这门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管理学课本中介绍了很多管理案例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但是学习这些理论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指导实践。通过学习掌握管理学基本知识,最重要的是要在管理实践中不断磨练,积累管理经验,干学结合,才能真正领悟管理的真谛。管理学又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作为一门学科对其研究还不到百年,所以这门学科还很年轻,但是它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在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管理学将会进一步发展,其重要性将会越来越突出。由于自然资源有限,而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也就要求人们克服资源的有限性,以有限的资源尽可能实现多或高的目标,这就是管理产生的根源,而如何实现这目标就需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去协调这对矛盾。可以说,生活中管理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大到国家,小到每个家庭。国家兴衰、企业的绩效、家庭的贫富,无不与管理是否得当有关。学习管理学在很多实际解决的问题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学习管理学,对与大学生活中应该如何安排时间,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如何搞好人际关系等等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也为以后参加社会工作奠定了一些基础。总之,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还是不够的,还要深入学习,将所学的东西应用到实践中去。这一学期,我们曾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管理学作业,我想以小组的形式,与我以前学习的方式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对我来说有些挑战性。对与整个小组而言,其实就是一个小组织。这种方式和管理学中重点探讨的组织有相似之处。作为小组中的一员,就需要参与到这个“组织”之中。每次管理学作业一布置下来,我们小组就要确定时间,地点,以及讨论的内容。每个成员都进行了分工,如:找材料,做ppt等。这其中就涉及到制定计划、确定目标、科学决策等内容。我想每次完成作业,就是对所学知识很好的实践。

然后再在文秘学,这是一门很文雅的课程我认为,它更多教我们的是礼节,如何做个有礼貌,有绅士文雅的学生。有很多我都印象非常深刻,例如接待来访者要平等待人,而不论其是否有求于自己,回答来访者提出的问题要心平气和,面带笑容,绝不能粗声大气、在接听电话时,我所代表的是公司而不是个人,所以不仅要言语文明,还要让对方能感受到你的微笑。同时,更不要忘记每一个重要的电话都要做详细的电话记录,包括来电的时间、来电的单位及联系人、通话内容等。迎送礼仪,当客人来访时,应该主动从座位上站起来,引领客人进入会客厅或接待区,并为其送上饮品,如果是在自己的座位上交谈,应该注意声音不要过大,以免影响周围同事。另外,接待客人要切记面带微笑。握手礼仪,愉快的握手是坚定有力的,这能体现你的信心和热情,但不能太用力且时间过长。如果你的手上有污垢或者有水、汗,就不宜和别人握手了,但要主动向对方说明不握手的原因。名片礼仪递送名片时,应用双手拇指和食指执名片两角,让文字正面朝向对方,接名片时要用双手,并认真看一遍上面的内容,使对方感觉你很重视他。参加会议时,应该在会前或会后交换名片,不要在会中擅自与别人交换名片。在办公室工作,服饰要与之协调,以体现权威、声望和精明强干为宜。男士最适宜穿黑、灰、蓝三色的西服套装领带。女士则最好穿西装套裙、连衣裙。男士注意不要穿印花或大方格的衬衫;女士则不宜把露、透、短的衣服穿到办公室里去,否则使内衣若隐若现很不雅观。行为要检点,不要在办公室里吸烟,更不要当众表演自己擅长的化妆术。如果想吸烟或需要化妆,则应去专用的吸烟室或化妆间。办公时间不要离开办公桌,看书报、吃零食、打瞌睡一定会引起上司的不满。私人电话接起来没完没了会招致同事们的白眼,而坐在办公桌上办公或将腿整个翘上去的样子都是很难看的„„很多地方看似很简单很不小心,却可以轻易改变别人对你的看法。这就是秘书学所教的,也是我学习到该课程最深刻的地方。

在所有课程中最需要动脑的就属逻辑学了,这是一门很富有智慧的语言,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逻辑,作为一个整体,是个宽广、深奥、精彩纷呈的领域。但是却用最直白的语言解释了逻辑中的基本原理、观点、产生谬误的原因、谬误的形式等基础的逻辑问题。其实逻辑就是思维的规律,逻辑学就是关于思维规律的学说。经过长达半年的对普通逻辑学的认识和学习之后,我们固然了解到逻辑学是一门非常抽象和不易理解的学科。在某种意义下,逻辑学可以说是最难的科学,因为它所涉及的主体,不是具体直观的而是纯粹抽象的东西。但是换一个角度。逻辑学却也有它的简易之处。逻辑学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没有想象中的乏味于枯燥,逻辑与生活并不是完全割裂开来的。生活离不开逻辑,逻辑也渗透在生活的各个层面。它触及我们的思维和对现实事物与现象的认知和理解。逻辑学总是被大众看作神秘和玄妙的学科,它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是复杂的。它是一种思维活动的形式,是追求和探究真理的有效路径,它决不单纯是某种有用的东西。但如果凡是最高尚的、最自由的和最独立的东西也就是最有用的东西,那么逻辑学也未尝不可认为是有用的。逻辑学注重的是一个思维演化的过程,借此来更加清晰条理的表达自我的观点和看法,以达到使交流双方能够理解彼此甚至达到认知上的共识与合作的目标。

并且,逻辑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加顺利和简单的学到新的知识,加深印象,透析知识的重点和本质,并且运用到必要的生活与科学实践中,以及与科学研究相互渗透。此外提高思维速度,优化我们的工作效率性和条理性,减少不必要的时间资源和物质资源的浪费。任何知识在被学习之后都会经历一种由抽象到具体的转化过程,逻辑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也是一门值得学习的学科。现今,逻辑学的影响范围甚广,除去逻辑学应用于专业化的哲学等社会人文科学和部分自然科学研究之外,逻辑学在市场营销,刑侦断案,公共行政管理,辩论等领域拥有着不可替代的指导地位。例如,在“白马非马”的典故中公孙龙在关吏面前对于“白”和“马”的概念侃侃而谈,公孙龙常以雄辩名士自居,关吏越听越茫然,被公孙龙这一通高谈阔论搅得晕头转向,如坠云里雾中,不知该如何对答。公孙龙的论证在逻辑上和概念分析上做出了独到的历史贡献,但是他把一些概念混淆而流入诡辩,也是后人需要警醒的。我们往往觉得逻辑学枯燥无味,几个概念几个要素之间换来换去,一个连一个,并没有什么趣味性可言。但是课上我们所看到的例子的的确确生动形象的为我们讲述了逻辑学的重要地位。我们不应把它当作一个单纯的为得到学分而选择去学习的科目,而是当作一个帮助我们学会思考与表达的途径,是我们提高思维水平的有益手段。真正的了解和学习确实可以让我们改变对某个事物的误解,真正的深入投入确实可以让我们重新确立对某个事物的全面体位,学习“逻辑”就是如此,我们应从中发现更多的乐趣,愉悦我们的生活,寓教于乐,提升自我。这才是学习逻辑学的意义。

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到积累历史的过程,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 解运用的过程。通过《中国近代史纲要》这门课程的学习,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学习了近代史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去认识了解中国的历史。虽然以前在学习过历史,但是以前只是在背,对历史发展的脉胳,还不能完整地把握;对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主要经验,还不能准确地理解;而现在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历史,通过近代史的学习也也认识到在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了解国史、国情,深刻体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帮助我们提高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中国近代史,是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是不断遭遇挫折却又顽强斗争直至生命最后一秒的历史。也许它不如古代史那么辉煌和让人骄傲,也不如现代史那么发展迅速,但是它确实重要的一环,无论是从政治经济还是思想方面,影响都延续至今。政治方面它探讨了不同政党在中国的可行性,最终得出只有中国共产党团结群众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让中国走向繁荣的结论;经济方面中国在纺织业,制造业等行业上都有着质的飞跃;思想方面知识分子们既有在新文化运动时提出民主与科学,也有在后来李大钊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指明道路。中国近代这一百多年的历史是曲折多变的,动荡多变的,但是历史是—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历史知识既是人类总结昨天的记录今天的中国正在不断的总结历史在学习。只 正视历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当然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还必须坚持不懈地去学习中国革命史,进一步从历史和现实的比较中加深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我们更应该不断从历史中区总结去学习。对于我们来说,无论今后从事何种职业,学习中国近代史都是很有必要的。通过近代史的学习,可以让我们认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国史,国情。可以更加有效地培养自己的爱国主义观念。树立爱国意识。历史记载的是事物发展变化,而且丰富多彩的。我们通过学习历史还可以增强分析能力。

除了以上公共事业管理还有许多不一样的课程,每一课程我所学习得到的是很多很多,即便现在这些课程并没有多大的作用,但我听的还是很津津有味。

作为大一的我,除了初步认识公共事业管理的内容以外也应确定该专业未来的方向,以及该专业多具备的能力,如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熟悉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具有较强的社会调合和写作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当然公共事业管理作为一门为培养多方面人才而诞生的专业,想要学习好该专业也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新专业,其社会需求十分强烈,而且需求量极大,这是我国继经济体制改革、政府体制改革后事业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形势所决定的。要建立政事分开、管理自主科学、面向社会、独立的社会主义事业单位,没有众多的高层次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是不行的。另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还可以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政府系统,参加MPA考试进行进一步深造。因此,无论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总需求,还是从毕业生就业和进一步深造来看,其专业发展前景都十分看好。

结合以上的我的分析,我认为,并且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个后劲很足的专业,或许我们可以期待,在未来的中国,这会是最有前途的专业之一。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知总结 篇2

魏小安、厉新建指出, 我国本科层次旅游管理专业普遍存在专业定位不够明确、课程体系不够合理、师资队伍水平欠缺等问题[3], 而我国独立学院是自1999年开始兴办, 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直接产物, 由于缺乏相关专业的依托与历史的积淀, 这些问题在独立学院中更加显著, 并直接影响到学生专业素养和知识结构的培养, 从而影响到独立学院旅游管理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以及未来的就业选择。罗志慧[4]、赵萍[5]、鲍富元[6]等学者已经意识到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中问题的复杂性和尖锐性, 纷纷就独立学院如何开展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出建议。但教育的本质是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只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认知的角度去分析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问题所在, 才能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但从当前的文献来看, 尚未有针对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知度进行研究, 本文拟通过对学生的专业认同进行问卷调研, 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专业认知, 提出对应的发展对策, 以此提高独立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竞争力。

一、调研过程

专业认知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对专业相关信息的加工过程, 本文问卷采用董倩专业认同影响因素结构[7], 调研学生对本校旅游管理专业师资与教育教学课程以及外界行业的客观认知, 共14个问题。其中师资与教育教学课程主要调研学生对教学的看法和态度, 外部环境认知主要调研学生对旅游行业的看法及对未来择业及职业发展的影响, 问题采用李克特的五级量表设计而成, 要求学生按照1—5级给每个指标打分, 1为非常不好, 5为非常好。

为深入了解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知度情况, 笔者于2009年至2012年对某校2006级、2007级、2008级、2009级学生在大三下学期时进行跟踪调查, 选择高年级学生是因为学生通过两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专业实习和各种社会实践后对专业具有较深入的理解。共发放问卷203份, 收回199份, 其中有效问卷195份, 有效率98%。

在195份有效问卷中, 男女比例为31.8:68.2, 其中56.9的学生来自于城市, 43.1的学生来自于农村, 绝大部分学生家庭月收入位于3000至10000元之间, 60%以上的学生是广东生源。

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知度分析

(一)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课程体系的认知

从调查的整体情况来看, 学生对课程体系持不好意见的数量最大, 有27人, 占总数的15%, 且没有学生对课程体系完全满意, 均值得分最低, 仅为3.05, 这说明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意见颇大。由于专业包括会展、酒店、旅行社等多个行业的课程, 很多学生评价杂而不精, 专业课程只能点到为止, 而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专业基础课程无法开设或学分过少, 这使课程体系无法体现系统性和层次性, 以及本科教育“厚基础、宽口径”的基本要求。

相对而言, 学生对教学体系中的实践安排认可度比课程结构体系满意度稍好, 有6位学生完全认可实践安排, 均值为3.31。从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安排特点来看, 在教学体系中安排各种层次的实践, 如认知实习、课内实践、专业实践等, 在教学中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独立学院的特色, 但在实践课程的开展方面, 由于缺乏实践专项经费的支持以及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技能操作设施设备, 大部分课程的课内实践只是象征性的带领学生外出参观学习, 缺乏深层次的调研和实践, 其效果一般。

(二) 学生对师资及教学质量的认知

专业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但由于独立学院的民办性质, 在人才引进方面仍存在较大局限, 当前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主要以近年来毕业的研究生为主, 如学院的6名专业教师中, 仅有1名副教授, 其余4位为近年来毕业的研究生, 表现出专业教师数量少、高职称人才缺乏、行业经验缺乏等问题。学生作为教育的直接对象, 在学习过程中对这些问题感受深刻, 超过50%的学生认为师资队伍结构一般, 有21位学生认为不好, 均值为3.29。

师资力量的不足最终反映在专业教师的教学质量和专业素养指导方面, 在调研中学生反映出某些教师在上课中存在由对专业了解不透原因导致的照本宣科、讲解枯燥和互动能力不足等问题, 在具体的评价中, 超过50%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质量及对他们的专业素养指导一般, 其中专业素养的指导能力相对更差。在访谈中学生曾经就某些问题与教师进行沟通, 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不可能在短时间获得质的飞跃, 学生只能面对现实, 这与学生所期望的大学专业教学存在较大差距, 进一步降低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三) 学生对旅游行业的认知

专业的学习过程是对旅游行业不断认知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成为旅游业高素质的从业人员。调查发现, 很多高年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通过在旅行社 (主要为导游) 、酒店 (高星级酒店宴会服务、客房服务等) 实践实习对旅游行业具有一定的认知, 对行业当前的工作强度大、一线员工工资普遍偏低等社会现实产生较大抵触情绪。从调研情况来看, 约12.3%的学生认为旅游行业的工资和福利不尽如人意;28.2%的学生难以接受旅游行业繁重的基层工作;21%的学生对本专业职业发展前景堪忧, 均值都在3及以下, 这说明旅游行业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这与全国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时选择旅游行业的比例一般仅在10%—20%之间的数据基本吻合。总体看来, 多数学生在毕业之后的就业及未来职业发展的选择中, 已经否定旅游行业,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对专业的兴趣以及认同度。

在具体访谈中, 发现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即将走入社会时, 普遍感到就业前景茫然, 询问他们想做什么时, 除少量学生将要考研之外, 大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就业定位, 但跨专业意向明显, 很多学生明确表示不会考虑旅游行业。专业开展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但由于教育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及旅游行业本身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对旅游行业的选择。

(四) 学生对专业兴趣及自身专业素养的认知

专业兴趣是学生对专业教育及内外部环境的个人心理倾向, 专业素养是专业教育以及学生自我实践和学习后形成的能力,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 培养专业兴趣浓厚、专业素养高的学是最理想的结果。从调研情况来看, 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专业学习兴趣出现较大的分歧, 经过近三年的学习, 近40%的学生对专业保持较好的兴趣, 但仍有15%左右的学生兴趣不大。专业素养同样分歧较大, 均值为3.15, 32%的学生认为通过学习个人能力、世界观等得到较大提高, 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但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自身专业素养一般, 个人的专业素养仍有待提高。

三、基于学生专业认知的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建设

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知虽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学校教育不可能以满足学生进行专业设置与开展, 但基本反映出当前独立学院办学中面临的基本问题: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不清、课程体系不佳、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就业前景不明等, 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以促进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改革与发展。

(一) 理清专业定位, 确立适合于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办学首先应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但我国的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位于二本和高职之间, 其定位本身较为尴尬。当前大部分独立学院旅游专业定位通常直接复制于依托校院, 或与普通二本院校一致, 受到本身教育教学资源与学生能力的限制, 无法培养出与之相同专业素养和知识结构的学生。从调研情况来看, 学生对自己的专业素养评价普遍不高、专业学习兴趣不大, 二者均值均在3分左右, 这与人才培养定位息息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不清使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高层次方面无法与一本、二本院校学生相竞争, 在餐饮服务、导游等岗位又比高职高专高职学生缺乏实干精神, 促使其逃离旅游行业。

对于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定位, 应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及学生情况进行合理定位。从当前一本、二本院校及高职较为认可的人才培养定位来看, 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定位应该在旅游行业高级管理人才与基层管理人员之间, 致力于培养中高层旅游行业管理人才。具体来说, 可以将专业定位为“培养具有良好的旅游专业素养、较强的旅游管理能力和熟练的操作技能、适应旅游业国际化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以此和二本及重点院校的高级人才以及职业技术院校的技能人才相区别, 以指导课程体系的设置及教学内容及方法的开展。

(二) 课程设置凸显特色, 突出方向

从我国旅游管理开展情况来看, 众多学校是因其优势专业拓展开设旅游管理专业, 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以语言为依托开展旅游管理专业, 在课程设置中突出语言特色。独立学院由于缺乏特色专业的支撑, 若在课程设置中一味去模仿或照搬某些一本、二本院校的课程设置, 内容繁杂, 课程体系成为一个大杂烩, 无法突出旅游管理专业的个性与特点。

独立学院虽然没有历史的积淀, 但可以灵活就市场变化进行调整及变化, 在课程设置中可以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调整课程体系, 按照市场需求突出方向。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通常开设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管理等方向, 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变化与发展, 国内高端休闲度假的兴起所导致的高端休闲度假场所人才的需求, 独立学院应该积极开展高尔夫管理、温泉度假管理、连锁餐饮集团管理、食品烹饪等专业方向, 突出市场特色;二是在课程设置中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指导思想, 采用模块化的方法设置专业基本能力模块和核心能力模块, 在基本能力模块中增加语言训练与语言技巧、应用文写作及行业操作技能等课程, 在核心能力模块中加强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基础课程的设置;三是加强实践教学的开展。在课程体系中, 应突出应用性特点, 以专业认知实践、课堂实践、校内实训基地实践、校外实习基地实践、社会调研实践等合理结合, 培养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加强专业教师在职培训, 提高教学质量

独立学院应该转变招聘退休教师或邀请其他院校的旅游管理高职称教师授课的思路, 积极面对年轻研究生担当专业讲授主力的现实, 并将主要精力用在年轻教师的培养方面。首先, 充分利用学校资源, 鼓励专业教师到旅游企业挂职学习, 培养双师型教师;其次, 选派年轻教师到国内重点院校或国外相关院校进修, 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 提高他们的专业理论修养;再次, 鼓励年轻专业老师考取博士学位, 为他们的在读学习提供宽松的环境;最后, 提供年轻教师专业培训及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的经费, 以扩大他们的视野。

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手段, 以提高教学质量:一是采用导向型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如启发式教学方式, 以问题为基础, 以学生为中心, 以讨论为主要授课手段的方式[8], 辅以情景式教育模式、任务型教育等手段;二是加强校企合作, 给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机会。专业教师可以加强个人的对外交流, 充分利用旅游企业的实践资源, 如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参与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 安排学生代岗实践等;三是积极带领学生参加全国相关专业比赛, 如全国导游大赛、会展策划比赛、酒店操作技能大赛等, 以比赛项目带动教学的开展。

(四) 提高学生职业意识, 引导职业生涯规划

旅游行业的特殊性质决定在校期间的专业实习或刚毕业的学生需从基层做起, 并逐步获得提升机会, 同时, 基层服务工作体力与劳力兼备, 需要学生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教师在专业教学过程应该就行业特点及人才需求形势进行沟通, 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就业特点与就业情况, 使之对旅游行业的发展具有正确的认识, 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态度和就业素养, 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在职业素质培养过程中, 可以适当开设职业发展相关的选修课程, 引导学生积极面对未来旅游行业的基层工作, 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他们进行适当的职业生涯规划, 将现在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旅游行业的岗位进行贯穿讲解, 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职业洞察力和自我评估能力, 引导他们更加积极地面对旅游行业的际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鲍富元.论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竞争优势的构建[J].河北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6) .

[2][5]赵萍.独立学院旅游专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的思考[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08, (8) .

[3]魏小安, 厉新建.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若干问题思考[J].旅游学刊, 2006, (S1) .

[4]罗志慧.关于独立学院旅游管理系教学改革的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24) .

[6][7]董倩.旅游管理学生专业认同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 2010.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知总结 篇3

关键词: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认知;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2)08-0070-03

独立学院是普通本科高校按照新机制、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二级学院[1]。至2009年,全国有独立学院318所,其中开设旅游管理或相关专业的院校89所[2],本科生数量已超过4万人,约占全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数量的22.3%。由此可见,独立学院已成为全国旅游管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任着为旅游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的重责。

魏小安、厉新建指出,我国本科层次旅游管理专业普遍存在专业定位不够明确、课程体系不够合理、师资队伍水平欠缺等问题[3],而我国独立学院是自1999年开始兴办,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直接产物,由于缺乏相关专业的依托与历史的积淀,这些问题在独立学院中更加显著,并直接影响到学生专业素养和知识结构的培养,从而影响到独立学院旅游管理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以及未来的就业选择。罗志慧[4]、赵萍[5]、鲍富元[6]等学者已经意识到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中问题的复杂性和尖锐性,纷纷就独立学院如何开展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出建议。但教育的本质是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只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认知的角度去分析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问题所在,才能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但从当前的文献来看,尚未有针对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知度进行研究,本文拟通过对学生的专业认同进行问卷调研,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专业认知,提出对应的发展对策,以此提高独立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竞争力。

一、调研过程

专业认知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对专业相关信息的加工过程,本文问卷采用董倩专业认同影响因素结构[7],调研学生对本校旅游管理专业师资与教育教学课程以及外界行业的客观认知,共14个问题。其中师资与教育教学课程主要调研学生对教学的看法和态度,外部环境认知主要调研学生对旅游行业的看法及对未来择业及职业发展的影响,问题采用李克特的五级量表设计而成,要求学生按照1—5级给每个指标打分,1为非常不好,5为非常好。

为深入了解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知度情况,笔者于2009年至2012年对某校2006级、2007级、2008级、2009级学生在大三下学期时进行跟踪调查,选择高年级学生是因为学生通过两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专业实习和各种社会实践后对专业具有较深入的理解。共发放问卷203份,收回199份,其中有效问卷195份,有效率98%。

在195份有效问卷中,男女比例为31.8:68.2,其中56.9的学生来自于城市,43.1的学生来自于农村,绝大部分学生家庭月收入位于3000至10000元之间,60%以上的学生是广东生源。

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知度分析

(一)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课程体系的认知

从调查的整体情况来看,学生对课程体系持不好意见的数量最大,有27人,占总数的15%,且没有学生对课程体系完全满意,均值得分最低,仅为3.05,这说明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意见颇大。由于专业包括会展、酒店、旅行社等多个行业的课程,很多学生评价杂而不精,专业课程只能点到为止,而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专业基础课程无法开设或学分过少,这使课程体系无法体现系统性和层次性,以及本科教育“厚基础、宽口径”的基本要求。

相对而言,学生对教学体系中的实践安排认可度比课程结构体系满意度稍好,有6位学生完全认可实践安排,均值为3.31。从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安排特点来看,在教学体系中安排各种层次的实践,如认知实习、课内实践、专业实践等,在教学中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独立学院的特色,但在实践课程的开展方面,由于缺乏实践专项经费的支持以及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技能操作设施设备,大部分课程的课内实践只是象征性的带领学生外出参观学习,缺乏深层次的调研和实践,其效果一般。

(二)学生对师资及教学质量的认知

专业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由于独立学院的民办性质,在人才引进方面仍存在较大局限,当前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主要以近年来毕业的研究生为主,如学院的6名专业教师中,仅有1名副教授,其余4位为近年来毕业的研究生,表现出专业教师数量少、高职称人才缺乏、行业经验缺乏等问题。学生作为教育的直接对象,在学习过程中对这些问题感受深刻,超过50%的学生认为师资队伍结构一般,有21位学生认为不好,均值为3.29。

师资力量的不足最终反映在专业教师的教学质量和专业素养指导方面,在调研中学生反映出某些教师在上课中存在由对专业了解不透原因导致的照本宣科、讲解枯燥和互动能力不足等问题,在具体的评价中,超过50%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质量及对他们的专业素养指导一般,其中专业素养的指导能力相对更差。在访谈中学生曾经就某些问题与教师进行沟通,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不可能在短时间获得质的飞跃,学生只能面对现实,这与学生所期望的大学专业教学存在较大差距,进一步降低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三)学生对旅游行业的认知

专业的学习过程是对旅游行业不断认知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成为旅游业高素质的从业人员。调查发现,很多高年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通过在旅行社(主要为导游)、酒店(高星级酒店宴会服务、客房服务等)实践实习对旅游行业具有一定的认知,对行业当前的工作强度大、一线员工工资普遍偏低等社会现实产生较大抵触情绪。从调研情况来看,约12.3%的学生认为旅游行业的工资和福利不尽如人意;28.2%的学生难以接受旅游行业繁重的基层工作;21%的学生对本专业职业发展前景堪忧,均值都在3及以下,这说明旅游行业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这与全国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时选择旅游行业的比例一般仅在10%—20%之间的数据基本吻合。总体看来,多数学生在毕业之后的就业及未来职业发展的选择中,已经否定旅游行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对专业的兴趣以及认同度。

在具体访谈中,发现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即将走入社会时,普遍感到就业前景茫然,询问他们想做什么时,除少量学生将要考研之外,大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就业定位,但跨专业意向明显,很多学生明确表示不会考虑旅游行业。专业开展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但由于教育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及旅游行业本身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对旅游行业的选择。

(四)学生对专业兴趣及自身专业素养的认知

专业兴趣是学生对专业教育及内外部环境的个人心理倾向,专业素养是专业教育以及学生自我实践和学习后形成的能力,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培养专业兴趣浓厚、专业素养高的学是最理想的结果。从调研情况来看,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专业学习兴趣出现较大的分歧,经过近三年的学习,近40%的学生对专业保持较好的兴趣,但仍有15%左右的学生兴趣不大。专业素养同样分歧较大,均值为3.15,32%的学生认为通过学习个人能力、世界观等得到较大提高,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但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自身专业素养一般,个人的专业素养仍有待提高。

三、基于学生专业认知的独立学院旅游管理

专业建设

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知虽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学校教育不可能以满足学生进行专业设置与开展,但基本反映出当前独立学院办学中面临的基本问题: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不清、课程体系不佳、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就业前景不明等,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以促进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改革与发展。

(一)理清专业定位,确立适合于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办学首先应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但我国的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位于二本和高职之间,其定位本身较为尴尬。当前大部分独立学院旅游专业定位通常直接复制于依托校院,或与普通二本院校一致,受到本身教育教学资源与学生能力的限制,无法培养出与之相同专业素养和知识结构的学生。从调研情况来看,学生对自己的专业素养评价普遍不高、专业学习兴趣不大,二者均值均在3分左右,这与人才培养定位息息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不清使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高层次方面无法与一本、二本院校学生相竞争,在餐饮服务、导游等岗位又比高职高专高职学生缺乏实干精神,促使其逃离旅游行业。

对于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定位,应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及学生情况进行合理定位。从当前一本、二本院校及高职较为认可的人才培养定位来看,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定位应该在旅游行业高级管理人才与基层管理人员之间,致力于培养中高层旅游行业管理人才。具体来说,可以将专业定位为“培养具有良好的旅游专业素养、较强的旅游管理能力和熟练的操作技能、适应旅游业国际化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以此和二本及重点院校的高级人才以及职业技术院校的技能人才相区别,以指导课程体系的设置及教学内容及方法的开展。

(二)课程设置凸显特色,突出方向

从我国旅游管理开展情况来看,众多学校是因其优势专业拓展开设旅游管理专业,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以语言为依托开展旅游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中突出语言特色。独立学院由于缺乏特色专业的支撑,若在课程设置中一味去模仿或照搬某些一本、二本院校的课程设置,内容繁杂,课程体系成为一个大杂烩,无法突出旅游管理专业的个性与特点。

独立学院虽然没有历史的积淀,但可以灵活就市场变化进行调整及变化,在课程设置中可以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调整课程体系,按照市场需求突出方向。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通常开设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管理等方向,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国内高端休闲度假的兴起所导致的高端休闲度假场所人才的需求,独立学院应该积极开展高尔夫管理、温泉度假管理、连锁餐饮集团管理、食品烹饪等专业方向,突出市场特色;二是在课程设置中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指导思想,采用模块化的方法设置专业基本能力模块和核心能力模块,在基本能力模块中增加语言训练与语言技巧、应用文写作及行业操作技能等课程,在核心能力模块中加强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基础课程的设置;三是加强实践教学的开展。在课程体系中,应突出应用性特点,以专业认知实践、课堂实践、校内实训基地实践、校外实习基地实践、社会调研实践等合理结合,培养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专业教师在职培训,提高教学质量

独立学院应该转变招聘退休教师或邀请其他院校的旅游管理高职称教师授课的思路,积极面对年轻研究生担当专业讲授主力的现实,并将主要精力用在年轻教师的培养方面。首先,充分利用学校资源,鼓励专业教师到旅游企业挂职学习,培养双师型教师;其次,选派年轻教师到国内重点院校或国外相关院校进修,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提高他们的专业理论修养;再次,鼓励年轻专业老师考取博士学位,为他们的在读学习提供宽松的环境;最后,提供年轻教师专业培训及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的经费,以扩大他们的视野。

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一是采用导向型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方式,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讨论为主要授课手段的方式[8],辅以情景式教育模式、任务型教育等手段;二是加强校企合作,给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机会。专业教师可以加强个人的对外交流,充分利用旅游企业的实践资源,如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参与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安排学生代岗实践等;三是积极带领学生参加全国相关专业比赛,如全国导游大赛、会展策划比赛、酒店操作技能大赛等,以比赛项目带动教学的开展。

(四)提高学生职业意识,引导职业生涯规划

旅游行业的特殊性质决定在校期间的专业实习或刚毕业的学生需从基层做起,并逐步获得提升机会,同时,基层服务工作体力与劳力兼备,需要学生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教师在专业教学过程应该就行业特点及人才需求形势进行沟通,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就业特点与就业情况,使之对旅游行业的发展具有正确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态度和就业素养,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在职业素质培养过程中,可以适当开设职业发展相关的选修课程,引导学生积极面对未来旅游行业的基层工作,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适当的职业生涯规划,将现在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旅游行业的岗位进行贯穿讲解,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职业洞察力和自我评估能力,引导他们更加积极地面对旅游行业的际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鲍富元.论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竞争优势的构建[J].

河北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2][5]赵萍.独立学院旅游专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的思考

[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8,(8).

[3]魏小安,厉新建.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若干问题思考[J].

旅游学刊,2006,(S1).

[4]罗志慧.关于独立学院旅游管理系教学改革的建议[J].

经济研究导刊,2009,(24).

[6][7]董倩.旅游管理学生专业认同研究[D].大连:辽宁师

范大学,2010.

[8]杨星.我国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研究[D].大连:辽宁

旅游专业认知实习总结 篇4

为了让学生了解旅游行业,更好地认识旅游专业,增强专业认同感,激发对专业的兴趣,10月22日上午,在商学院领导的全力协调和精心组织下,商学院2011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熊宝莲、林辉和钟华三位老师的带领下赴黄冈东坡赤壁进行了专业认知实习。

同学们一路兴致勃勃,在两位资深导游夏导和汪导的带领下饶有兴致地参观游览了东坡赤壁。两位导游从东坡赤壁的地理环境及苏轼的生平经历入手,详细地向同学们讲解了苏轼的一词两赋及其代表性的书画作品,让同学们第一次近距离的解读苏轼其人,品味东坡文化,感受人文黄冈。两位导游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讲解技能、优美的仪容仪态,赢得了学生们的高度赞誉,让同学们领略了导游的职业魅力,真正理解了其“城市名片”之称的美誉。参观结束后,同学们还就导游技能、导游考证、景点营销等问题虚心向工作人员请教,相关工作人员一一进行了解答。

财务管理专业专业认知 篇5

古人云:“力行然后知之真”。对于刚进入大一的我们来说,财务管理这个专业已然不再陌生,我们对它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当然,这还不够深刻,学院要求的这次专业认知作业,让我们主动的参与社会实践,加深对财务管理专业的了解,而我也有幸进入一家超市,初步的了解了一些公司企业的运作。认知时间:2012年1月6号到13号

认知地点;江西省瑞昌市百事特阳光国际店

认知人:葛玲

认知对象:公司企业的财务运作

小谈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专业是管理活动的重要一环,与各部门的营业运作息息相关,加强资金管理,加强形式预测、控制与决策,将企业的财务源——资金用活,创造最大的效益,财务管理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之中。财务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财务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所以说对财务管理专业的认知是财务人员所`财务成本与成本会计,是ERP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企业高层及各级管理人员,需要随时从财务工作人员提供的财务报告,获得经营结果,以控制各项作业,保证目标的如期达成。

早期的管理信息系统较不完整,可供应外部的报表,都是以会计部门所提供的账册为主,而财务会计人员常常依靠各部门的原始交易凭证,再做侦错、调整、认定入账。如果原始凭证内容不明确或者发生错误,会计人员必须耗时查证,而失去资料的及时性、完整性与准确性。

生成会计凭证的来源,即各种模块的交易资料,可以随时和凭证逐一对应,即可以任选一方,而查出其对应的另一方的数据,以供会计人员或其他人员查核。各子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集成以后,所有子系统都成为总长会计的一部分,总账会计不在局限于传统得看法,即不是从会计凭证开始,而是从各子系统的原始凭证开始,都视为使会计的凭证,任何交易资料的输入都不得任意涂改,输入错误时,只能以调整方式,修正为符合实际的状况,以保留所有的调整记录。专业认知过程

在超市的这一个星期中,通过一些有经验的工作人员介绍,初步了解了一些超市的运营过程,包括超市的采购、进货、促销、商品的退换等,对于超市的账务暂时无法接触,但是我所收获的还是颇丰的,下面根据我所收集的资料结合个人体会整合出一些超市的流程。

1、采购流程

(1)我所观察的散称副食是由导购员写下缺货登记表,然后致电经销商,告知缺货商品。

(2)缺货登记表一式两联,交由经理另一份存档。

2、进货验收流程

(1)供应商将货物送到后,验收人员审核预报单生成验货单,进行审核监督

(2)财务收到书面验收单后,与进货单进行核对,无误后审核,增加库存存货量

3、促销流程

(1)商品要进行销售首先由采购员提出促销申请,并且填写申请单直接交采购部经理审核签字。

(2)采购部经理同意后由采购员录入促销但,录入完毕后打印签名讲促销单一联交咨询部查核,一联交采购经理存档,另一联交财务部做帐。

(3)理货员收到促销单明细开始做促销准备工作,包括测试促销商品条约,设计促销广告牌找好促销人员,摆好促销商品等。

(4)理货员在测试促销商品条码时,若发现商品不能进行促销应立即通知咨询部,进行紧急处理。

(5)促销完毕理货员要及时向采购部反映,及时填补短缺的商品。

4.退换货流程

A.退货

(1)如客户请求退货,退款需提供电脑小票或发票,商品必须保持原装。

(2)以下商品不得退货、退款:内衣、食品、化妆品、烟酒等。

B.退款

无小票或电脑小票的,破损商品的退货必须经过部门主管的允许方可进行。单件商品价值在500元以下的由服务中心值班员验货后直接办理退货:商品价值在500元以上的需要有关部门经理签字后方可办理。

员工:

(1)填写“销售退回证明”单品价值在500元以上的,请主管签字,一式两联

(2)把退货的价格输入退款收集机

(3)将退款收据和顾客所提供的发票附在“销售退回证明”上

(4)对于生鲜物品的退货需要部门主管在退货收据上注明“可以重售”或者“不可以重售”备查。

(5)顾客签好“销售退回证明”后,将退款交给顾客。

(6)负责退货的人员要严格把握商品的质量,以防不法人员换取商场的商品。

(7)第一联的“销售退回证明”分部门放好。

四、专业认知心得体会

物流管理专业认知实验报告 篇6

实验一

一、实验内容

1、了解我国物流业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

2、查询全球知名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

二、实验要求

1、网上收集我国物流业现阶段的发展情况

2、探寻我国物流业与世界物流业发展水平的差距

3、思考我国我国物流业发展的趋势以及应该采取的模式

4、查询全球知名企业:沃尔玛、戴尔计算机、海尔的物流运作模式。

1、收集资料

2、回答实验内容中的问题

3、写出知名企业的物流运作模式

三、实验步骤

1我国物流业现阶段的发展状况

A企业物流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已初见端倪近年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开始有了深刻的认识。

B专业化物流企业开始涌现,多样化物流服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经济中出现的许多物流企业,如:一是国际物流企业,二是由传统运输、储运及批发贸易企业转变形成的物流企业,三是新兴的专业化物流企业。

C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潜力大、发展迅速,处于发展初期,而且呈地域性集中分布,中国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整个第三方物流市场还相当分散,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小,没有一家的物流服务供应商拥有超过2%的市场份额,物流服务商认为阻碍其发展的一个最大障碍是很难找到合格的物流管理人员来推动业务的发展,使用第三方物流的客户中,有超过30%的客户对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满意。

D 我国物流外包的需求状况,对客户而言,降低成本和周期,提高服务水平是面临的主要挑战,但不同行业重点不一。客户认为国际物流供应商在IT系统、行业以及专业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我国企业,尤其是传统的中国国有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例较少。客户外包物流的原因。首先是为了降低物流成本,然后是为了强化核心业务,第三是为了改善与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与质量。

2我国物流业与国际物流业发展水平的差距: 总的来说有以下四点:

A中国运输企业系统效率低,运输成本高 B物流基础设施配套性、兼容性差 C标准化建设滞后

D我国物流业管理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障碍 具体可分为:

1物流管理分散,物流整体效益较差

我国物流行业管理多年来一直沿袭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使原本是一个系统资源的物流业的管理权限被分别划归若干个部门。物流管理和资源的分散化,物流企业的低效运作,使物流本应具有的整体功能被大大削弱,阻碍物流业发展,难以形成社会性的物流配送体系。严重制约着在全社会范围内经济合理地对物流进行整体统筹和规划,妨碍着物流的社会化进程,制约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发挥不了物流的整体效益.2物流企业基础设施不配套,自动化网络化程度低我国传统物流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不足,自动化信息程度低,在仓储、运输、配送各个环节仍然以手工作业为主,没有自动化信息网络,不能优化调度、有效配置,对客户不能提供查询、跟踪等服务。从而造成物流组织效率低下,管理水平低,配送成本高,客户满意度差,盈利能力低,严重影响了物流行业的整体发展。

3物流企业规模小,整体物流规划不够理想

目前,我国物流企业规模较小,物流管理又比较分散,物流部门条块分割的现象比较严重,每个部门都自成体系,缺乏整体物流规划,加上大多数物流企业运营方式单一,综合性物流公司很少,造成物流环节上的浪费,管理成本加大,因而导致了我国物流业整体效益不佳,竞争力不强。

4物流发展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影响物流效益

当前我国物流运输、仓储的现代化水平还不高,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建设以及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还比较缓慢,产、供、销一体化,专业化操作程度较低,直接导致了物流作业过程的效率低下,从而很难为合资企业或外资企业提供综合性的物流服务,也很难使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流一体化。

5物流专业人才缺乏,制约了物流业的发展

当前我国在物流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上比较缓慢,市场上符合要求的物流人才较少,而且层次较低,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由于物流教育和培训的缺乏,能够切实为企业提供有效方案的中高级物流人才较少,制约了物流业的发展

6.我国物流业未来展望客户需求进一步增长随着我国逐步向“世界工厂”发展,将会有更多的企业通过物流外包来满足市场急剧扩张的需要,已经外包物流的客户将会不断扩大物流需求的范围,提高物流需求层次,充分利用物流服务供应商的网络技术,挖掘物流外包带来的效益潜力。

7对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的需求进一步增长客户需求的范围扩大与层次提升,要求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必须拥有独特的技术,全域性覆盖和有经验的人员,确立在特定物流市场的领先地位。

(4)我国物流业发展趋势及采取的模式:

1、总量持续增长与结构加快调整的趋势

我国物流业经过30多年连续高速增长。总量已达到相当规模,但粗放式经营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因此,物流业的需求结构、地区结构、行业结构、品种结构、企业结构和服务结构等,都会加快调整的步伐,对物流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将进一步提高。

2、产业物流社会化与专业化的趋势

制造业、流通业和农业等产业物流,对物流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要求物流企业能够提供专业化、定制化、供应链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3、物流企业细分化与个性化的趋势

随着产业物流的需求变化,物流市场的专业细分速度加快。这就要求物流企业专业化分工、精细化服务。从发展趋势看,能够适应企业专业生产需要的专业物流服务,适应精益化生产需要的精细化服务,物流企业重组洗牌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进而促进物流市场集中度的提高。

4、物流市场竞争加剧、经营风险加大的趋势

外资物流企业全面进入给中国市场带来冲击,各类物流资源要素全面紧缺。由于供大于求的局面难以根本改观,经营成本的压力无法传导给市场和用户,物流企业的利润空间将会越来越小。

5、区域物流转移与集聚的趋势 城镇化带来物流集聚,农民进入城镇所需要的物流服务,与原有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不可同日而语,必将引发新一轮物流需求变革。

6、物流基础设施加紧建设与协调分流的趋势 高速公路网逐步形成,公路运输格局将有新的调整。公路为铁路和水运集疏运功能进一步显现,多种运输方式衔接的联运、转运枢纽面临重新布局。

7、物流与金融配套服务的趋势

物流业与金融业有机融合、联动发展,对传统经营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不断开拓发展新空间的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和防范因此产生的经营风险。

8、国际物流“双向发展”的趋势

总体来看,我国物流服务“走出去”的步伐还不快。进口商品大都执行“到岸价”;而出口商品以“离岸价”居多,我们对国际物流环节的掌控能力较差。我国已连续出现服务贸易逆差,其中物流贸易逆差占据很大份额。

9、低碳经济“倒逼”绿色物流发展的趋势

物流行业是能源消耗的重点行业,节能减排的任务相当艰巨。我们必须尽快告别高耗能、高排放的物流运作模式,千方百计减轻物流运作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10、物流政策激励与规范相结合的趋势

物流是新行业、新产业,物流业运作的新模式对现行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物流业没有明确的行政主管部门,涉及部门多、协调难度大,物流政策的出台和落实需要时间,有望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率先取得突破。

五、全球著名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1)沃尔玛:

物流配送中心自营与外包

(1)配送中心的建设 而唯一使公司获得可靠供货保证及提高效率的途径就是建立自己的配送组织,包括送货车队和仓库,配送中心的好处不仅使公司可以大量进货,而且通过要求供应商将商品集中送到配送中心,再由公司统一接收、检验、配货、送货。(2)沃尔玛采用的是无缝供应链 A完备的信息系统和有力的后勤保障

沃尔玛领先于竞争对手的秘诀在于使用计算机跟踪存货,全面实现SKU单品级库存控制,最早使用条形码、CM品类管理、EDI、无线扫描枪等现代技术管理商品,凭借信息技术的支持,沃尔玛实现了以最低的成本、最优的服务、最快的管理反应拓展全球连锁业务。

B拉式供应链模式

沃尔玛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完善,拥有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供应链流程,即拉动式供应链,其整个供应链的驱动力产生于最终的顾客,产品生产是受需求驱动的 C产和销一体化融合

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改进,沃尔玛与大多数供应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直接从供应商那里进货,省去了各级批发代理环节。这样大大地降低了成本 D自动补货系统

沃尔玛的每个商店都有一个补货系统,通过该系统,沃尔玛可以在任何时间知道商店的存货,在途货,以及配送中心货物的数量,同时还可以了解到某种商品在前段时间的销量,并预测预销售额。E集中配送系统

沃尔玛采取集中配送的送货方式为其无缝供应链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主要是通过建设大型配送中心,变分散库存为集中库存。由于配送中心稳定地、保质保量、实时地配送商品,F高效运输系统

沃尔玛建立了自己的运输车队,安全、高效的运输车队是保证物资流动的一个基本条件。(2)戴尔 戴尔敏捷物流模式的构建和实施:

1. 供应物流。

戴尔公司的供应物流主要是指公司的物料采购运作.涉及到商务计划和物料采购等环节 其目标是在保证物料供应的基础上库存最小。戴尔的供应物流采用第三方物流模式.通过敏捷的供应物流.戴尔的零部件库存周期一直维持在4天以内.远低于行业30~40 天的平均水平。零部件库存的减少是戴尔增加利润的一个重要来源,也是规避因IT行业零部件和产成品更新加快而贬值风险的一种重要手段。2. 生产物流。

戴尔的客户订单确立后.系统在传递物料采购信息的同时.迅速将顾客订单安排到具体的生产线上。通过以下四个步骤完成生产运作和生产物流的过程:一是配料,二是组装生产,三是对整机进行硬件和软件配制的测试,四是包装 3. 销售物流。

在销售物流环节,其敏捷性体现在产品是直接从戴尔的客户服务中心运送到客户手中,省掉了中转环节,极大地缩短了产品送达的时间,降低了物流成本,使戴尔产品可以立即送往客户处 在整个物流过程中,戴尔可以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实施跟踪,监控销售物流的质量和效率。(3)海尔

海尔物流“一流三网”的同步模式运作介绍 A为定单而采购,消灭库存

在海尔,仓库不再是储存物资的水库,而是一条流动的河,河中流动的是按单采购来生产必须的物资,实现了用信息代替实物的虚拟库存,从根本上消除了呆滞物资、消灭了库存。

B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的整合使海尔获得了快速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

海尔产品技术的领先性,加快开发速度。另外建成开发区和胶州国际化工业园,爱默生等国际化供应商在此投资建厂,不但将最先进的技术带给海尔,也加快了定单的响应速度。

C JIT(just in time)速度实现同步流程

由于先进物流技术和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应用,海尔物流通过3个JIT(即JIT采购、JIT配送和JIT分拨物流)来实现同步流程。D计算机连接新经济

海尔ERP上线,BBP电子商务平台的投入使用,在该平台上,供应商能够接收定单、查询库存与配额、招标竞价、网上支付、信息交流,与供应商真正实现了公平、互动与双赢。海尔CRM是连接全球用户资源的桥梁。

实验二

一、实验内容

1、从互联网上了解国内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现状;

2、了解国内外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传统的物流企业是如何在网上开展物流、配送业务的

二、实验要求

1、上网考察以下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传统的物流企业的网站(1)UPS(联合包裹)中国主页 世界财富500强之一;(2)上海惠尔物流有限公司;(3)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4)大通国际运输有限公司;(5)中海物流网;(6)56net物流网;(7)美国联邦快递。

2、找出以上各物流公司经营的业务,它们各自有什么特色。

3、比较美国联邦快递和UPS(联合包裹)这两家美国最大的快递公司网站的服务项目,你认为哪家提供的服务更好。

4、中海物流网和56net物流网都是物流网站,请指出两者有何本质上的不同之处。

5、浏览UPS(联合包裹)等7个物流企业的网站,写出各企业的概况,公司所从事的主营业务,网站可以实现的功能等网站的信息,指出各物流公司的独特之处,并回答其中哪个公司属第三方物流企业,哪个属传统物流企业,为什么? 三 实验步骤

UPS(联合包裹)物流公司:

经营的业务:主要进行的是包裹的运输。

特点:(1):美国联合包裹公司即UPS策略的三个方面:业务多元化、业务全球化、有所为有所不为保持稳健状况的策略。业务多元化、业务全球化、有所为有所不为保持稳健状况,是美国联合包裹公司多年来在经历过数次危机的后,仍能平稳发展的三大“法宝”。(2):UPS保障你的成本底线。UPS利用互联网的链接,员工可通过任何一部电脑运输他们的包裹和信件,同时管理层也可控制所有的运输,这样就能降低成本。

(3):UPS拥有服务和信誉上的实力保障。2:上海惠尔物流有限公司

经营的业务:涉及:运输、仓储、拆零、分拣、包装、配送和整体物流方案设计等,全面快速解决快消品企业在销售物流环节的各种症结问题,帮助快销品企业快速增加销售额。特点:做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为企业客户提供个性化物流解决方案,利用遍及全国的区域分发中心(RDC)在24小时之内把客户产品配送到其销售终端或客户手中。为企业做整体物流外包。

3: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 经营的业务:

特点:(1):公司注重一体化营销体系和标准化业务操作平台的建设,建立起分工协作的一体化经营模式,打造了以海陆空货运体系为支撑、以战略资产为依托的一体化综合物流服务平台。

(2):中国外运的服务网络覆盖中国、遍及全球主要经济区域。除公司自身拥有一个覆盖中国重要战略和沿海地区的服务网络外,通过控股子公司中外运空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分支机构,拥有覆盖国内主要城市和经济活跃地区的航空货运和快递服务网络;通过与母公司中国外运集团订立的多项服务协议,得以利用其所拥有的中国最庞大的服务网络;同时,通过与国际战略合作伙伴结成的同盟关系,在实际诶主要经济区域建立起强大的海外代理网络。

4:大通国际运输有限公司:

经营的业务:

空运进出口、海运进出口、国际和国内快递、国内物流、展览、关务、仓储、保税和包装等。特点:

属于第三方物流;大通国际运输有限公司具有海陆空全方位的货物运输系统,能过更快、更节省的把货物运到顾客手中,大大缩短了货物到达的时间。5:中海物流网

经营的业务:

货物运输

特点:

(1):中海物流是一家以电子产品、机械制造和商业等行业为客户群体,集物流信息技术、规划咨询、物流外包、供应链金融、JIT配送、国际货代、多式联运、贸易代理、报关报检、库内加工、信用结算为一体的综合型物流企业。

(2):中海物流(深圳)有限公司立足深圳市东西部港区,以珠江三角洲为基地、上海、重庆、西安、天津等重点城市及日韩大中城市、美国东西部港区为物流节点,发展覆盖中国、东南亚、欧美等地的物流网络,使客户委托的货品在任何时间通达网络覆盖范围内任何地点。

(3):中海物流(深圳)有限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供应链服务商,整合各方资源,打造一个集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的一站式供应链整合服务平台,专业承接企业的非核心业务外包,根据企业的个性化需求,量身定制适合的供应链服务方案,帮助企业提高供应链效益,推动企业供应链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6:56net物流网

主要功能:信息服务、虚拟配送中心和提高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等。属于交通运输类

特点:(1):56net物流网是应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物流本身的要求而产生的,56NET通过建立中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来推动我国物流产业竞争力,推动现代物流产业发展。

(2):56NET作为一个网络,既有互联网的共性,也有物流网的个性。她是由最初的25家物流企业共同发起的中国物流企业联盟这个全国性的企业物流网络和56NET这个公共信息平台的虚拟网络组成,两网互动,互相补充,实现物流产业与信息产业的最紧密结合。

(3):虚拟结合是56NET最大特色,也是网络经济处于低潮情况下56net依然保持旺盛的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7:美国联邦快递:

经营业务:提供隔夜快递、地面快递、重型货物运送、文件复印及物流服务。

特点:(1):联邦快递隶属于美国联邦快递集团,是集团快递运输业的中坚力量。

(2):联邦快递集团为遍及全球的顾客和企业提供涵盖运输、电子商务和商业运作等一系列的全面服务。

(3):联邦快递是全球最具规模的快递运输公司,为全球超过235个国家及地区提供快捷、可靠的快递服务。

(4):联邦快递设有环球航空及陆运网络,通常只需要一至两个工作日,就能迅速运送时限紧迫的货件,而且确保准时送达。

比较美国联邦快递和UPS(联合包裹)这两家美国最大的快递公司网站的服务项目,你认为哪家提供的服务更好。

美国联邦快递:

1、次早达(服务承诺: 在当日截件时间前取件,于取件后下一个 工作日中午12点前送达)

2、次日达(服务承诺: 在当日截件时间前取件,于取件后下一个工作日下午6点前送达)

3、隔日达(服务承诺: 在当日截件时间前取件,于取件后第二个工作日下午6点前送达)

4、普达(服务承诺:您的非限时需求的包裹有更经济实惠的选择)

5、在当日截件时间前取件,约2-4日送达

6、跨区运送,目前覆盖全国多个主要经济发达城市。

UPS联合包裹:

1、全球加急服务(在美国4000多个城市以及欧洲的主要商业中心提供保证隔日递送服务)

2、全球特快服务(保证在下一个工作日将信件和文件递送至全球主要城市)

3、全球速快服务(在全球超过22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经济实用、得到保证和预定时间的服务)

4、全球快捷服务(以全球货件的预定递送,为不太紧急的国际快件提供可靠的服务)

我觉得在追求服务的快捷这个问题上,应该是美国联邦快递的服务更好一些,快递,相对之下追求的就是快捷和物品送达之后的安全性,相对之下,美国联邦快递拥有着自己庞大的飞机团队,所以说在快速送达物品这一方面,美国联邦快递有着最大的优势。而且美国联邦快递的取件时间间隔设计的也喜爱那个对比较合理,循环周期相对比较短,在错失前一个快递取件周期之后,在快速收取下一次快递时,不会有很长的时间间隔。

中海物流网和56net物流网都是物流网站,请指出两者有何本质上的不同之处。

答: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属于交通运输类的。

1、中海集团物流有限公司(简称中海物流)是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直属的专业从事 综合物流的国有大型企业,是我国大型综合物流企业之一。依托中国海运的资源优势,中海物流以优质的服务和完善的信息、运输网络作支撑,构建了立足沿海、辐射全国、连接全球的物流供应链,可为客户提供全套物流解决方案和一体化的物流服务。

2、56NET 网站(网址:http:///)成立于2000年5月6日,由上海惠康物流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投资组建的。她是应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物流本身的要求而产生的,56NET 通过建立中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来推动我国物流产业竞争力,推动现代 物流产业发展。56NET 作为一个网络,既有互联网的共性,也有物流网的个性。她是由最 初的25家物流企业共同发起的中国物流企业联盟这个全国性的企业物理网络和 56NET 这个公共信息平台的虚拟网络组成,两网联动,互相补充,实现物流产业与信息产业的最紧密结合。为了配合广大物流企业的发展,56NET提供了方便实用、丰富全面的功能服务与信息服务。虚实结合是 56NET 的最大特色,也是在网络经济处于低潮情况下 56NET 依然保持旺盛的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

浏览UPS(联合包裹)等7个物流企业的网站,写出各企业的概况,公司所从事的主营业务,网站可以实现的功能等网站的信息,指出各物流公司的独特之处,并回答其中哪个公司属第三方物流企业,哪个属传统物流企业,为什么?

第三方物流概念:第三方物流又被称为外包物流或合同物流,它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运作方式,它是社会分工下物流专业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从其运作内容看,不仅包括仓储、运输和EDI信息交换,也包括订货与自动补货、选择运输工具、包装与贴标签、产品组配等。第三方物流的范围包括任何一种物流服务的外部采购,包括在交易基础上对运输和仓储服务的传统采购,也包括对非传统物流服务的购买行为。但从严格意义来说,第三方物流是指多项物流活动的采购行为,是对多种或综合服务的采购,涉及计划、控制和实施过程的采购,通常涉及长期业务关系。第三方物流基本的价值增值来自于管理信息和知识。UPS联合包裹

概况:UPS于1907 年作为一家信使公司成立于美国,通过明确地致力于支持全球商业的目标,UPS 如今已发展到拥有360亿美元资产的大公司。如今的UPS,或者称为联合包裹服务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公司,其商标是世界上最知名、最值得景仰的商标之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快递承运商与裹递送公司,我们同时也是专业的运输、物流、资本与电子商务服务的领导性的提供者。每天,我们都在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域管理着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作为世界最大的包裹递送公司和全球领先的专业运输和物流服务的供应商,UPS通过结合货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不断开发物流、供应链管理和电子商务的新领域。UPS公司从不畏缩于彻底改造自己,就像其历史所证明的那样。

业务分布:UPS的业务收入按照地区和运输方式来划分呈现出不同的分布特点。从地区来看,美国国内业务占总收入的89%,欧洲及亚洲业务占11%。从运输方式来看,国内陆上运输占54%,国内空运占19%,国内延迟运输占10%,对外运输占9%,非包裹业务占4%。

经营特色:UPS以其褐色的卡车而闻名,在美国,它就是包裹车的代名词。UPS使用在其车辆和制服上这种褐色被称为“普式褐”,这个称号的来由是因为乔治·普尔曼创建的普式公司的卧铺车厢使用的就是这种颜色。UPS还拥有自己的航空公司。

企业类型:第三方物流公司

上海惠尔物流有限公司

概况:十多年来,伴随中国物流业的发展,上海惠尔物流有限公司实现了持续高速的发展,目前已成长为国内领先的快消品销售物流服务提供商,为快消品企业客户提供个性化物流解决方案,利用遍及全国的区域分发中心(RDC)在24小时之内把客户产品配送到其销售终端或客户手中。目前公司已在国内21个城市建立了办事处,组建了区域分发中心(RDC);上海建有中央分发中心(CDC)。业务范围涉及全国近400个大中小城市,远及新疆、青海等省市。惠尔物流管理着各地数千辆各种类型的车辆,拥有30万平方米的仓库,并建有自主开发的强大的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这些都为企业的长足发展构筑了良好的操作平台。

业务分布:运输、仓储、拆零、分拣、包装、配送和整体物流方案设计等,全面快速解决快消品企业在销售物流环节的各种症结问题,帮助快消品企业快速增加销售额。

经营特色:服务让您满意,时间让您满意,价格让您满意!!惠尔物流竭诚为客户提供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惠尔物流按照“PDCA”的管理循环方式,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全院参与,全程监督,全面透彻,把质量意识深入至公司的每个角落,确保物流作业的高质量完成,创立公司最佳的质量信誉,以最佳的形象服务于客户、服务于社会。惠尔物流为客户量身定制完善的管理、服务流程,通过合理压缩物流周期、加强库存控制、降低成本、提高供应链效率等增加客户满意度。企业类型:第三方物流公司

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

概况: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外运”)成立于2002年11月20日,并于2003年2月13日在香港成功上市,是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简称“中国外运集团”)控股的H股公司。它注入了中国外运集团在香港、广东、福建、上海、浙江、江苏、湖北、连云港、重庆、江西、安徽、山东、天津、辽宁等国内发展迅速的沿海、沿江地区和其它战略性地区的核心业务、优良资产和专业化的员工队伍,承继了中国外运集团50余年从事物流运输服务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强大稳固的客户基础和享誉全球物流运输界的品牌,成为中国外运集团发展综合物流的旗舰。截至2007年底,公司拥有专业人员21775名,公司总资产达203.02亿元人民币,净资产达113.56亿元人民币。中国外运的服务网络覆盖中国、遍及全球主要经济区域。除公司自身拥有一个覆盖中国重要战略和沿海地区的服务网络外,通过控股子公司中外运空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分支机构,拥有覆盖国内主要城市和经济活跃地区的航空货运和快递服务网络;通过与母公司中国外运集团订立的多项服务协议,得以利用其所拥有的中国最庞大的服务网络;同时,通过与国际战略合作伙伴结成的同盟关系,在世界主要经济区域建立起强大的海外代理网络。

业务分布: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集海、陆、空货运、仓储码头服务、快递、船务代理及货运代理业务为一体,为广大客户提供综合物流服务,其业务主要由所属子公司(含控股)实行专业经营。在营运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综合物流所必须的全程方案设计、组织、协调、管理等综合服务能力。

经营特色及合作伙伴: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降低客户的经营成本为目标”的服务宗旨,中国外运得以拥有众多的、遍布各行各业且服务多年的本地和跨国客户群,其中包括米其林、壳牌、巴斯夫、三星、可口可乐等著名跨国公司,以及中石化、中石油、中国联通、中国建材、宝钢、海尔、美的等大型国内公司。中国外运与客户建立起双赢式的伙伴关系,凭借科学的综合物流解决方案、严谨的供应链运营管理和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其提供多元化的增值服务,帮助客户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为客户赢得竞争优势。企业类型:第三方物流公司

大通国际运输有限公司

概况:大通国际运输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是首家在运输行业与海关总署签定合作备忘录也是国内首批被国际运输协会认可的航协代理人。1999年大通公司通过了ISO9001国际标准质量体系认证大通国际运输有限公司在国内拥有100多家分公司和办事处,现有资产15亿元,并在德国、马来西亚、西班牙、新加坡等设有12家分公司大通服务项目1.EAS大通国内快递-为客户提供覆盖国内1100多个城市和地区的限时门到门服务;-实时货物信息状态跟踪系统:2.EAS大通国际快递-实时货物信息状态跟踪系统通过电子系统

业务分布:国际空运;国内空运;快递;国内陆运;仓储与配送

企业类型:第三方物流公司

中海物流网

概况:中海物流(深圳)有限公司1999年在全国物流行业首家取得(德国RWTUV)ISO9002国际物流认证,是中国物流行业首家开展高科技电子产品料件配送业务的企业,被中国物流技术协会认定为“全国首家高科技产品料件配送业务研究基地”和“全国首家电子料件配送业务示范企业”,是国家经贸委确定的全国34家重点物流企业之一。公司一直秉承“信誉第一,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竭力为客户提供安全、优质、快捷、准确的全程第三方物流服务。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公司获得“中国物流百强企业”、“中国物流实验基地”、“全国34家重点物流企业”、“深圳市先进性技术企业”等荣誉,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业务分布:中海物流(深圳)有限公司是中国海外集团的全资子公司,1993年11月13日成立,是福田保税区成立的第一家专业物流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港元,下设海福事业部、中海港口物流、中海运输、中海资讯、中海客货代理五个专业子公司,资产总额达3.3亿港元,是一家以电子产品、机械制造和商业等行业为客户群体,集物流信息技术、规划咨询、物流外包、供应链金融、JIT配送、国际货代、多式联运、贸易代理、报关报检、库内加工、信用结算为一体的综合型物流企业。

经营特色:一次办妥,此次办妥

企业类型:第三方物流公司

56net物流网

概况:与国内物流行业众多媒体有着良好的合作,以对国内外物流行业新闻、大事全面、快速的报道赢得了业界良好的口碑和浏览者的喜爱,上56net看物流新闻已经成了物流行业从业者上网时的重要内容之一。物流黄页物流企业黄页涵盖物流相关行业的数万家企业,包括联系方式、主要业务等相关信息,更有明星企业推荐,让您足不出户,揽尽行业英豪。物流设施物流相关服务行业的大汇总,物流设备、物流管理软件等产品的综合舞台。

经营特色:虚实结合

企业类型:传统物流公司

美国联邦快递 概况:联邦快递集团为遍及全球的顾客和企业提供涵盖运输、电子商务和商业运作等一系列的全面服务。作为一个久负盛名的企业品牌,联邦快递集团通过相互竞争和协调管理的运营模式,提供了一套综合的商务应用解决方案,使其年收入高达320亿美元。201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第263位。联邦快递集团激励旗下超过2.6万名员工和承包商高度关注安全问题,恪守品行道德和职业操守的最高标准,并最大程度满足客户和社会的需求,使其屡次被评为全球最受尊敬和最可信赖的雇主

业务分布:联邦快递(NYSE:FDX)是一家国际性速递集团,提供隔夜快递、地面快递、重型货物运送、文件复印及物流服务。

经营特色:联邦快递是全球最具规模的快递运输公司,为全球超过235个国家及地区提供快捷、可靠的快递服务。联邦快递是一家国际性快递集团,提供隔夜快递、地面快递、重型货物运送、文件复印及物流服务。

企业类型:第三方物流公司

实验心得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知总结 篇7

1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变动情况

从最早开设本专业的东北大学首届毕业生来看, 毕业30人就业率100%, 主要去向为:考研、出国9人, 占30%, 到社区从事社会工作的13人, 占40%, 其余8人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了国家公务员队伍 (考试) 和事业单位。笔者通过西部某高校2005届毕业生就业的抽样调查显示, 受调查者49人, 25人参加工作, 占51%, 通过公务员考试或者通过一些关系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有12人, 占总数的24.5%, 12人考取研究生, 占24.5%。而在直接参加工作的这部分人中, 从事营销、市场开拓工作的有15人, 占工作总人数的53%, 从事与公共事业直接对口的专业工作的没有一人。而考研的专业主要是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和其它专业。根据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公布的数据, 无论是211高校, 还是一般高校, 2008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率区间均为C+ (75%≤C+<80%) , 在管理学科门类中, 低于档案学专业, 排名靠后。由此可见, 本专业的就业水平较低, 就业方向在很大程度上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相关性差, 没有能够体现本专业的就业特色。

2 影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的主要因素

2.1 毕业生供求失衡是就业率低的关键因素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办院校增长快速。1999年秋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所高校在全国率先招收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对该专业的招生, 教育部原本想由上述两校通过四年的专业建设, 取得经验后再在全国推广, 但由于办学门槛较低, 高校自主办学, 特别是各省属高校教育部难以控制, 因此, 各地一窝蜂地开办该专业。到2000年, 全国有包括武汉大学在内的57所高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2001年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生的高校发展到132所, 2002年迅速增加到180多所, 2003年有220多所各类高校招该专业本科生, 而目前增加到302所, 教育部公布的2008年本专业毕业生规模为10000-20000人。但是, 由于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和公务员制度建设滞后, 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处于机构精简阶段, 自身存在富余人员, 许多单位实行“只出不进”政策。即使有用人需求, 单位也实行“凡进必考”的原则, 高门槛的准入限制, 加上需求本来就少, 使得供大于求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与人才实际需求脱节造成本专业就业困难。

2.2 专业显示度低

由于宣传不到位, 从政府、企业到普通民众, 对该专业知之甚少。毕业生普遍反映在国家公务员招录中, 很少有政府部门招考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 即使有的招录职位与本专业很吻合, 也没有列示该专业。这种现象在市 (县)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录中更普遍。这使得大部分毕业生只得报考没有专业限制的职位, 而这些职位往往报考的人数特别多, 竞争惨烈。同时, 教育部研究生专业目录中只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行政管理, 而没有公共事业管理, 因此该专业本科毕业生在攻读公共管理研究生时, 面临着与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不平等的竞争局面, 也使得许多毕业生只有选择相近的专业, 甚至转行报考其它专业。本来企业是吸收劳动力最多的经济体, 由于对该专业的不了解, 造成毕业生失去大块就业市场。

2.3 人才培养方式不够合理

目前该专业培养方案五花八门, 没有形成较为一致的专业教学范式。由于该专业覆盖面广, 大多根据已有的学科基础来设置专业课程, 如师范类院校以教育学科为主;而综合类院校和工科类院校, 多依托经济管理专业设立, 课程设置总体上文理科平分秋色, 既要学习行政学、政治学又要学习线性代数等, “文不文、理不理”。同时, 多数高校教学实践基地缺乏, 教学实践环节薄弱, 与社会现实差距比较大。笔者对本专业2002级、2003级的毕业生在关于专业设置满意度和实用程度的调查显示, 近7成同学认为本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不实用, 对他们的就业没有带来优势, 因为学习的很多课程都是其他专业的专业课程, 在对相关领域知识掌握程度上劣势非常明显, 常常因为专业特点不突出而造成障碍。半数以上的受调查者认为专业课程设置上应该有大的调整, 主流意见是增加实践性课程在总课程设置中的比重。

2.4 毕业生综合能力和就业心态较差

部分学生忽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训练, 智商高情商低, 并且对公共管理职业准入证书方面不够重视, 造成毕业生自身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而影响就业。同时,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大部分学生能摆正自己的位置, 但仍有部分毕业生就业心理预期比较高, 十分看重单位经济效益、工资收入、工作条件与生活环境的好坏等。但是这些条件不是通过简单的面试与个人的了解就能全面掌握。这样导致这些同学在求职时贪大求全, 错失良机。如2002级某同学就因为当初找工作时考虑太多, 而错失了一个有潜力的汽配城的总经理助理一职。

2.5 教师队伍水平低

现有的教师数量不足, 质量堪忧。真正的专业教师很少, 而转行的教师太多, 多数学校是在原行政管理、政治学和经济管理等学科整合师资而来, 一些领导认为专业课门槛低, 大肆安插关系好但专业关联度低的人员滥竽充数, 形成教师人数少, 职称学历结构低的格局。随着学生人数的剧增, 教学科研任务繁重, 在岗教师进修提高的机会和时间很少。大部分老师缺乏公共事业管理实践经验。教师水平的低下, 严重影响了学生竞争力的提高, 是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

3 提高就业率的路径选择

3.1 以质量求生存, 科学规划人才培养规模

各高校应该牢固树立专业人才质量第一的理念。省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一方面应该提高本专业准入门槛, 严格审批新开办的院校, 另一方面对已开办的院校进行专业评估, 达不到评估标准的学校, 取消其招生资格。同时, 结合我国政府和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情况, 社会发展对公共事业管理需求增长趋势, 科学确定招生规模, 力求人才供求平衡, 切忌不顾社会客观需要, 盲目下达招生指标, 人为制造虚假繁荣假象。

3.2 多途径提高专业显示度, 创造平等宽松的就业环境

教育部门和高校应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加大专业宣传力度, 从业教师应加强对本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 多向社会推介专业特色, 提高专业美誉度和显示度, 使用人单位家喻户晓。教育部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应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部门加强协调, 在各级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中把该专业纳入招录范围。建议教育部在研究生专业目录中增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对符合条件的院校赋予硕士和博士授予权。对于在比较艰苦的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就业的学生给予优惠激励政策, 通过全社会的通力协作, 为本专业毕业生创造一个平等宽松的就业环境。

3.3 多管齐下培养创新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

首先, 凝练专业培养方向, 这是专业建设的首要任务。公共事业管理涉及教育管理、科技管理、文化管理、社区管理、保险管理、城市和农村事务管理等很多方面, 高等学校应结合自身情况, 选择其中之一作为专业培养方向。其次, 科学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核心课程, 构造合理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要体现本专业的特点和规律, 突出主办单位的专业特色。再次, 注重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 高度重视课程的创新与发展, 培养富有创造性和广泛适应性的人才。最后, 加强综合能力培养和实践技能训练。广泛建立社会实践基地, 高年级大学生可采取导师制方式, 通过社会调查、科研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撰写和实践单位挂职训练等方式, 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培养他们创新性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4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端正就业心态

激励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多参与学校和社会实践活动, 如青年志愿者、社区帮扶、非政府组织等活动, 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学生应尽早做好职业规划, 多参加公共事业管理职业资格考试, 获取进入用人单位的通行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职业发展前景, 毕业生应该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 既要避免孤傲心理、攀比心理、完美心理、急功近利的心理, 又要克服急躁、焦虑、自卑、依赖、不公平等不良心理, 能正视现实, 勇于竞争, 不怕挫折, 客观地认识自我, 明白自己的兴趣, 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 合理定位, 找到切入社会的起点。

3.5 切实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采取“请进来, 走出去”的方式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一方面可以从国内外招聘高水平的人才充实师资队伍, 尤其可以聘用公共事业管理实践部门经验丰富的人才作为兼职教师, 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各高等院校需要建立动态培训机制, 制定本专业的师资培训计划, 实施师资培训工程, 让教师走向高水平的国内外大学进修提高, 走进公共事业管理部门获取实践经验和生动的教学素材, 全面提高本专业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燕凌、杜宝贵.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现状与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 2004, (6) :50-51.

[2]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教育部公布2008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EB/OL].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网, 2009-06-03.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知总结 篇8

关键词 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学生;就业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学生的就业情况不乐观

公共事业的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公民的利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受到社会、民众和政府越来越多的关注。卫生事业是公共事业管理中的重点领域。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公共事业尤其是卫生事业的发展及其管理状况不尽如人意。当前,我国人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突出,整个社会对于医疗卫生系统有诸多不满,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为此,必须提高卫生事业管理的科学性和管理水平,这就要求有专业化的卫生事业管理者。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的高等教育显得十分必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1998年由国家教委批准的新专业,从1998年至今,全国已有超过132所高校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但是,近年来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并不乐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大量毕业生并未进人公共事业专业领域就业”,根据有关统计机构统计分析,公共事业管理的毕业生就业率为:79.53%。

二、造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社会认知度低

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发展时间短、社会认知度较低,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会中遇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甚至不了解其专业培养的方向,提到“公管”专业,用人单位更多理解为“工商管理专业”,相对于其他发展时间长、社会认知度高的专业,在求职竞争中,首先就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

2.专业设置不合理

(1)从目前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的设置情况看,主要是医学院校,包括一些综合类院校。各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和方案各有其特点,但基本方向都是培养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从事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但从就业渠道来看,当前,我国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对于本专业尤其是本科层次学生的需求极其有限,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需求也不高,就业渠道较为狭窄。毕业生就业分布统计中:录取研究生:l8.41%、中小学及其它教学单位:10.00%机关、其它事业单位:14.5%、国有企业、民营及私营企业:12.05%、三资企业:0.87%、医疗卫生单位:5.71%、科研设计单位:2.73%、金融单位:1.51%、高等学校:7.65%、出国:0.17%、部队:2.22%。而各大院校争相开办该专业的结果使得毕业生的供给越来越超过需求,必然造成本专业学生的就业难问题。

(2)相对于对实践有较高要求的其他专业例如医学类专业而言,作为社会科学类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在专业培养上,对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考核评价最为重视,而实践课程设置较少,评价更是流于形式,这使得学生在大学主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能力的提升为很多学生所忽视。

3.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念存在不合理之处

首先是普遍存在人才高消费的现象。专科生能从事的工作,非本科生不招;本科生可以胜任的工作,非研究生不用。这种用人观念给广大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包括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其次受传统经验的影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的对口就业单位,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于本专业学生的认同度不高。从我国医疗机构管理的传统来看,医院的管理工作主要是由临床工作的或者有过临床经验的医务人员负责,对于拿管理学学位、仅接受过粗略的医学知识学习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的学生,认为无法胜任医院管理的相关工作。这种用人观念对该专业学生的就业影响较大。而实际上,作为临床上成绩突出的医务人员,因为没有接受过专业性、系统化的管理学教育,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对于医院管理工作,更多的是一种经验性管理,因个人经验不同可能使管理工作显得随意而缺乏规范性、效率不高;而作为医院管理人员,扮演的是组织管理者的角色,并不在临床一线为病人诊治疾病,不需要具备系统、高深的医学知识就可以胜任。

4.学生的就业择业能力有待提升

本专业学生就业难还存在学生就业择业能力欠缺的原因。如前所述,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的经验,主动性不够,对于工作、职业的了解很少。在参加就业招聘前,很多学生几乎未参加过一次用人单位的面试,缺乏相关的知识准备、信息准备和实际经验的积累,而这些是提高就业成功几率的必要条件。

三、促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1.开展专业宣传,提升社会认知度

人们对于新事物的接受都有一个过程,各高校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途径和方式,例如网络、电视、报纸等,开展专业宣传,提升社会认知度。首先应该让社会上的用人单位了解该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了解其专业设置的目的。同时,可以在宣传中,介绍国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状况和趋势,通过对国外先进意识和经验的引入,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转变社会用人单位不合理的用人观念。

2.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加强专业建设

首先,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用人单位希望招聘到的是可以胜任工作的人才,对于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较好而实践能力缺乏的问题,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应该加大实践课时的设置,多给学生提供进行专业见习、实习的机会,加强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评价,使学生对实践能力更为重视并有所提升。

其次,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从目前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看,就业去向为医疗机构的所占比例不高。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于本专业学生的需求量不足以消化每年的毕业生,就业渠道较为狭窄。而从学历层次上来看,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作为本科毕业生,已经属于社会主要的一般性人才,相对于研究生来说,对于专业对口的要求并不高。尤其相比工科、医科等专业,社会科学类专业间的替代性较强。在专业设置中,应注意拓宽基础,改革单一就业方向的专业培养方案,使本专业学生既可以从事卫生事业管理工作,也可以实现多元化就业,从事公共事業相关的基础性管理工作,甚至是管理大类的工作。

3.引导用人单位形成合理的用人观念和用人制度

用人单位不合理的用人观念的转变和合理用人制度的建立要依靠政府、社会、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共同努力。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主体的政府应制定适宜政策,例如,对于医院管理人员的聘任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通过规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员的任用比例等方式,转变我国传统依靠临床医务人员进行经验性管理的不恰当做法。

4.提升学生就业择业能力

首先,要加强学生就业择业意识的培养,在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就给学生传达有关就业的信息和知识。其次,开展就业知识的教学和交流,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时应注意避免流于形式,也可以采取与往届学生座谈、邀成功人士开讲座等方式,使学生获得一些就业经验。第三,就业能力提高关键在于实践,可在就业指导课中,开展相关比赛和模拟面试等锻炼学生;利用实习、见习机会,例如组织实习面试选拔决定实习单位分配;在求职招聘季,学校就业部门除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外,还应及时组织学生间进行经验交流,引导已参加过面试的学生反思自身就业能力的欠缺,促进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毛新伟.“211”模式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考——基于本土化的视角[J].经济师,2011(11):124-125.

[2]雷丽珍.高校公共事业专业发展的困境与挑战[J].焦作大学学报,2010(1):118—120.

作者简介:马春燕(1983-)吉林松原人,硕士,讲师,成都医学院人文信息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卫生事业管理。

上一篇:我是谁诗歌公务员下一篇:四年级自然之道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