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事业管理现状

2024-10-24

中国公共事业管理现状(精选8篇)

中国公共事业管理现状 篇1

以公益性组织来看中国的公共事业组织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也为我国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提供了快速发展的保证。推进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完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组织管理,建立现代公共事业制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成为我国公共管理领域深化改革的重点内容。目前我国的公共事业组织庞大,各种类型,各种性质的公共事业组织不仅发展速度之快,出现的速度也很快,公共事业组织以其广泛的社会服务性,非营利性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可以说它的出现是时代的需要,人民的需要。当前我国的公共事业组织的发展虽然很快,但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

首先我国规范公共事业组织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没有具体的界定性标准,限制性规定及实施细则,以至于公共事业组织在它的存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无法得到明确的解决办法,还会引起很多纠纷,严重影响了公共事业组织的发展和人民大众的利益。就以公益性组织为例,公益性组织最大的特点应该是它的非营利性,非营利性是公益,慈善的化生,其本质应该是为人民服务的。但也不乏利用公益性组织来达到自己目的的行为,近些年来,各种公益性组织,如慈善团体,越来越多,大多是明星发起的,比如李连杰的“壹基金”,李宇春的“玉米基金会”,刘德华——刘德华慈善基金会,杨子、黄晓明、黄圣依—— 阳光行动基金,苏有朋——苏有朋爱心基金,濮存昕——濮存昕爱心基金,李亚鹏往返夫妇——嫣然天使基金等。这些明星基金会的确有助于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也帮助了很多需要帮助的人,但其中到底有多少是真正为了帮助有需要帮助的人才建立的呢,这就要完全看这些明星的心了,他们是真心想帮助他人,还是只是想借助于这个来提高自己的形象呢,不可否认这些基金会的作用,但如果它们成立的初衷只是为了宣传这些明星的形象,那就完全违背了公益事业的本质。

先前李连杰的“壹基金”中断**引起了很大反响,不仅引发公众热议民间慈善基金在实际运作中存在的共同困境,中国慈善基金在发展中面临的制度障碍也引发我们思考。“壹基金”没有独立的账户和公章,只能挂靠在红十字会这样的官方机构下才能获得全国性募捐的资格;另一方面,其筹得的所有善款均进入红十字会下属的银行账户,“壹基金”无权自行使用,每一次财务支出都需要由6个人组成的“壹基金”管理委员会所有成员同意,且必须经过红十字会的批准才能划拨善款。例如汶川地震时,“壹基金”筹得4000余万元善款,而真正由其运作的资金只有200万元,剩余的交由红十字会全权支配。这种混乱的制度,不仅不能让“壹基金”发挥它最初的作用,还会带来相反的效果,公募私募并存,一旦出现善款滥用或是丑闻就会后果严重。而这都是由于这方面的法律政策不完善所造成的,鉴于此,关于慈善组织等公益性组织的法律法规应进一步完善,为民营慈善设立公募基金会打开通道。对于“壹基金”中断事件,政府应该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让民间的基金会在法律规范的基础上,像企业一样竞争,增加基金会的竞争力和公信力,也为愿意捐款的人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不仅是慈善组织一方面,归根到底,我们应该由这一面来看我们公共事业组织的问题,建立完善的公共事业组织法律法规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法律的漏洞会引发很多问题,一旦问题出现,再想解决就困难了。

其次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的“非政府性”不够明确,组织政事不分、发展不健康。大多数“事业单位”在“鼓励创收”、“政府让利”等优惠政策中“放开搞活”,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利用仍有的“政府资源(权力与资助)”与民争利,不是向社会提供“准公共产品”,而是直接提供市场商品和服务,所以有必要改革我国的公共事业组织制度,使公共事业组织职责清晰,不要越权,健全的组织制度才能确保组织健康发展。而且,对于公益性组织来说,如果没有制度保障,它是很难发展的,例如我国的慈善组织:虽然我国的慈善事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在扶贫赈灾反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慈善组织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关的立法方面相对滞后,有些慈善组织的账目不明确,不透明,不能让受款者真正地接受帮助,更加打击了捐款者的信心,这让人们怎么放心的把钱捐出去呢,最近几年,中国的天灾大大小小不断,各种类型的赈灾晚会也相继举办,仅从表面上来看,这些赈灾晚会确实筹到了很多钱,但这仅仅是表面现象,很多人,很多企业都是“空头募捐”,一方面为了提升企业和个人形象,喊出几百万,几千万的口号,另一方面,又不能真正地拿出钱来,光喊口号有什么用呢,这又不是比谁的声音响亮,2008年春节前,湖南湘潭的一场赈灾晚会募捐到1 845.8 万元,但是会后,民政局宣布竟然有800万捐款没有到位。如果这些晚会仅仅是打着赈灾的旗号,利用人们的爱心,却又不能真正地达到预期的效果的话,那举办它又有什么意思呢,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无力,最重要的是它会让人们失去对慈善事业的热情和信心。而慈善事业的监督体系不健全,使得善款被挪用,贪污,造成慈善机构的公信力和效率经常被质疑,其实我也经常有这样的想法,捐出去的钱真的全部都能捐到灾区去吗?如果不能,我宁愿不捐,也不能被贪官拿去。所以只有将慈善事业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范,对捐赠者和受赠者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规定,对慈善组织的职责加以明确,对慈善事业的监督体系加以健全,对捐赠行为进行界定才能保证慈善事业的发展。

最后,我国公共事业组织自身的发展存在缺陷,还是以公益性组织为例,目前我国的公益性组织,不管是什么基金会,还是各类慈善团体,它们的运行和发展模式都是差不多的,一直都在沿袭之前的运行方式,管理理念,甚至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面对近几年来中国出现的灾难性大事,很多慈善团体,基金会都采取了募捐的做法,不可否认,这种做法存在一定的好处,能捐到钱固然是好事,但中国有这么多慈善组织,除去那些非政府性质的,还有红十字会等政府性质的,这么多组织,都想捐到钱,虽然中国人口庞大,但有钱的毕竟也是少数,而且那些有钱人也只会选择一个组织去捐钱,他不会去捐两次,三次,这种情况是几乎不存在的,所以你的这种做法最后能募捐到多少钱呢,到最后就可能会出现“空头支票”这种情况,而且对于大多数不富有的人和那些不信任慈善组织的人来说,就失去了他们贡献力量的时候,有些人,宁愿做些实事帮助他们,也不愿意让自己捐出去的钱发挥不了真正地作用。其实,除了捐钱这种方式,难道就没有其他可以方法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了吗?中国人民的力量是强大的,虽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没有那么多的财力,但我们有的是人力,不是吗,为什么不给人们机会去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呢,比如说,可以组织各类人群亲赴灾区去看望灾民,给予他们心灵上的安慰。我想他们需要的不仅是国家领导人的看望吧,更多的应该是来自全国各族人民的关心。至于关心的方式可以有好多种,除了亲自去看望,对于不能去的人,可以把我们想要对他们说的话,对他们的鼓励写下来,带给他们,让他们知道他们拥有来自各方面的关心。我只是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对于公共事业组织来说,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单一,局限于以前的模式,目前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转型时期的中国产生了众多的社会问题。众多的社会问题也就引发了公众日益增长并不断扩大的公共服务需求。面对大量的公共服务需求,政府不可能也不必提供所有的公共服务,商业组织无动力也无精力去提供这些公共服务。于是大量社会公共服务空白就给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公共事业组织只有不断创新模式,用新的手段和新的方法解决新的社会问题,才能通向可持续发展之路,整个社会也才能走向繁荣之路。

总之,中国的公共事业管理组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正是因为有问题,所以才会有挑战,也才会有发展的空间,我相信,我们的公共事业组织一定会拥有更好的发展未来,可以成为真正地为人民服务的组织!

朱燕飞

公管091班

0905022024

中国公共事业管理现状 篇2

一、事件回顾

湖南省郴州市“粤港澳的后花园”,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2010年,郴州政府称,市城区摩托车非法营运、无证驾驶、交通违法、肇事逃逸随意停车揽客现象严重,参与非法营运的摩托车更高达8000余辆,严重扰乱了城区道路交通秩序和公共客运市场经营秩序,滋生了“两抢一盗”犯罪行为,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文明形象。

2010年11月5日,湖南省郴州市发布通告称,从2010年11月13日起,市城区将全面开展“限摩规电”专项整治行动。“通行”明确禁止“湘LG”、“湘LQ”、“湘LE”等非城区号牌和外地号牌的二、三轮摩托车以及整车净重大于40公斤、最高车速大于20公里/小时、不具有脚踏骑行功能的电动车、助力车在市城区禁行区域道路通行且市城区加油站一律不得为非城区籍摩托车加油,市城区“五岭、七星”等7个大市场不得非法租用摩托车运输。

政府这一“限摩规电”行动引起了部分民众的强烈不满。11月15日,上千摩托车司机到市政府请愿并上街“散步”,当地政府出动大批警力进行围堵,最终引发警民剧烈冲突。11月15日上午9时许,约300名“摩的”司机聚集到市政府门口上访,数千名不明真相的群众围观起哄,摩的司机将一辆摩托车砸坏扔进市政府院内,推倒了市政府拉闸门,掀翻警车五台、轿车一台,围攻殴打执法人员4名,砸毁道路隔离护栏多处,造成交通一度中断。最终,据称,该事件导致12人被捕,多人受伤,1人自焚。

二、政府危机管理涵义及机制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指政府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通过相关机构进行“先危机”的预测和监控;在危机发生时,根据已有的法律化的相关预案、处理流程、应对措施对危机进行积极有效地干预和控制,消除危机。做好物质和精神上的善后工作,进一步减少损失,保证各方相关利益者的各种权益,恢复社会稳定,安定人心,在民众中树立负责任政府的形象。罗伯特希尔用简单的几何图形以描述完整的危机管理过程。

公共危机管理的关键则是建立一个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所谓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是指以国家政治机构为核心,按照相应组织运作从而对危机事态进行预警、应对和恢复的组织体系。这样的危机管理机制一般包括危机管理的中枢指挥系统、危机管理的支援与保障系统和危机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统。

而公共危机的发生一般有其演变过程。在不同的阶段,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也应该有不同的工作重心:在危机的初始期中,政府应具有敏感性,进行预警、监测和问题管理,及时识别各种突发性事件前兆信息,并对危机发生的概率作出科学的预测和判断,将危机消弭于萌芽之中;在危机发生阶段,则应根据已有的相关危机管理计划,启动紧急应对系统,在短时间内将事态控制住;在危机事后处理阶段,则应注意妥善护理有关政治影响、经济损失等恢复性问题,更重要的是总结经验教训,以修正政府的日常决策和危机处理系统。

三、郴州“11.15”事件暴露出的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体制的现状与弊端

2006年1月和2007年7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突发事件应对法》相继颁布,我国大部分地方政府都建立了所谓的公共危机应急机制,起草了应急预案,但实际上,这些应急预案多照搬国家规定,未从本地的实际出发,应急预案多流为一纸空文,应急机制也是形同虚设。当公共危机来临时,依然采取传统单一粗暴的管理模式,管理体制存在诸多弊端。

(一)公共危机管理的意识不强,预警机制不完善

西方学者提出的危机燃烧理论指出,社会系统从井然有序到杂乱无序,乃至最终爆发重大的突发性危机事件,实际上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形成危机的因素积累到一定程度,在“导火线”的作用之下危机便会发生。所以,在危机发生之前,树立良好的危机管理意识,防范和避免危机的发生,是最节省成本和最有效的危机管理。危机管理的核心在于防微杜渐而不在于危机之后的力挽狂澜。

郴州市政府在发布“禁摩规电”的政策之前,对这一关系到市民切身利益的政策并没有进行公民听证等保证政策合法性和平衡多方利益群体的措施,政策发布也采用的是传统令行禁止的管制思维,依靠行政权力的强力推动,强制民众接受。据当地人士介绍,政府限摩规电后,也并未对公交进行有效的调整。当地相当部分公交车价格为2元,与其他城市1元的价格相比较贵,政府颁布政策后部分线路公交车还从1元票价涨到了2元。重点线路车辆较多,但其他线路公交车太少,市民出行不便。在媒体采访中,有市民提出“摩托车营运确实很乱,但乱需要好好管理,政府一禁了事是懒,不愿意想办法”。可见,这样具有合法性危机和行政傲慢的政策只能放大政策与民众意愿之间的分歧,进而产生不必有的对抗情绪和行为。自11月5日政府发布政策通告开始,民众的不满情绪就在一天一天地酝酿膨胀,而政府却浑然不觉、充耳不闻,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舆论情况缺乏及时的监测与判断,对原本完全可以预见的公共危机事件疏于防范,政府公共危机意识的缺乏和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的缺位可见一斑。直至11月15日千人请愿和“散步”,缺乏警惕与心理准备的政府依然未察觉到事态的严重性,更没有准备好相应的解决方案,而是调集警力仓促应对,最终导致矛盾激化。

现代公共治理理论告诉我们,随着时代的变化,多元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平等、弹性、柔化的网络组织结构取代了层级节制、主次分明的官僚制结构;协作与互助取代了命令与控制;激励和促进取代了管制与禁止;主动参与取代了被迫应对或被动接受。回看郴州政府的作为,可见其不仅缺乏危机意识,没有对公共危机做到监控与防御,其一纸政令背后透过的对民意的漠视和挑衅,政令颁布之后对于民众愤懑情绪和反对意见的无视,更是对危机事件推波助澜,暴露出了体制上的诸多问题:危机管理停留在口头和标语上,未真正树立起危机意识,没有建立完善舆情监控机制以化解、缓解、减少危机,未将危机管理纳入常态管理;相关部门的危机预警应急水平低,意识薄弱,不熟悉预警步骤和各自职责,无法防范于未然;相关警卫人员缺乏危机预警的培训演习,能力不强。

(二)公共危机处理机制不完善,缺乏专门机构与统一调度

在公共危机管理的主题中,政府是其中的核心力量,负责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危机的全过程,一定程度上,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能力强弱取决于政府是否安排了专门用来处理公共危机事件的资源,即是否有某种专门的危机处理基金,并在平时也配备了专门的人员和机构,以在危机处理过程中回应民众的愿望、满足社会需求,并在危机过后恢复管理秩序、重建服务体系等等。

郴州此次公共危机事件中,群众的不满情绪来自于官民沟通渠道不畅,群众广大合理利益诉求遭遇体制性迟钝的冷处理,以致干群矛盾、商民矛盾持续积累造成的。而当大量民众到市政府请愿“散步”时,郴州政府缺乏危机处理的专门机构统一调度,并未正确区分大多数群众反映诉求的正当行为与少数人无理取闹、扩大事态的界限,也未正确区分正常的集体上访与群体性事件中的违法犯罪行为的界线,而是仓促紧急调出警力以进行强制围堵与压制,让警察打前阵,试图“速战速决”解决纠纷,结果把群众推向政府的对立面,导致干群关系疏远及民众对警察和基层政府的信任危机,最终激化矛盾。11月15日的群体性事件后,郴州市政府依然未拿出解决方案,未设立专门机构统一调度以缓和消解矛盾,各部门各自为政,互相推诿,结果造成了12月8日个案中男子惨烈悲剧的发生。而事实上,只有建立集中专门的危机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以负责各个部门的统一调度之后,才能保证人、财、物力的充分协调和各个部门的有效沟通,使得损失和危害降到最低。

四、构建有效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建议措施

从公共危机管理全面内容来看,包含五方面内容:一个核心价值观即公共利益至上;两大基本行为即信息沟通活动及利益损失控制和恢复行动;三段管理流程即危机前管理、危机中控制与解决、危机后总结与改革;四项基本活动即危机决策、媒体沟通、网络建构、法案完善;五种危机应对态度即回避、适应、强制、妥协、合作。

1.强化危机意识。“11.15”事件启示,政府必须完善预警体系,必须强化“危机是常态”意识。把处理公共危机事件的应急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纳入政府工作日程,纳入城市日常管理之中。

2.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11.15”事件启示,危机发生时候,政府应主动与公众、新闻媒介、政府部门之间进行沟通。要主动提供完整的情况,尽快提供最新情况。同时,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危机、不同级别的危机,包括危机的不同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去处理。

当代中国慈善事业的现状与展望 篇3

近年,中国天灾不断——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雅安地震。灾难发生时,人们猝不及防。但灾难发生后,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援助从四面八方涌向灾区。频发的灾难见证了中国慈善的力量,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慈善事业中来。中国慈善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在正确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后,中国的慈善事业才能朝着更健康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一、中国慈善事业现状

在中国,慈善的传统由来已久。但是,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慈善才真正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渐渐发展起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中国的慈善事业迅速发展,慈善机构不断壮大,影响力不断扩大,慈善意识渐渐深入人心。中国民间慈善组织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递增,总数已发展到近32万个。但是,理性地分析,中国当今慈善事业仍存在一些问题。

1.慈善事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近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资源、物质资源不断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慈善事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国际社会相比,我国的慈善事业仍处在初级阶段。有关数据表明,2005年美国慈善事业慈善捐款达2603亿美元,占GDP的2.17%,人均捐款达878美元。而根据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发布的2007年中国慈善捐款情况分析报告,2007年中国公众和企业捐款捐物总额为22316亿元,约占中国当年GDP的0.09%。中国人均捐款为1元人民币,即使是经济较为发达的上海市,人均捐款也不过17元,中美两国人均捐款币值相差7000多倍。按照一般的经济发展规律,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公益事业的发达状况是呈正比的。但是从数据中不难看出,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极不适应,远远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

2.慈善事业形式偏于传统,过于单一

现今,中国的慈善更倾向于传统恩赐式的慈善,与现代公益的公民慈善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形式上,现代慈善是制度救济,而中国的慈善则以直接救济为主,解除的是直接的痛苦。比如,为饥饿者提供食物、为患病者提供救治、为无家可归的人提供住房等。“健康”的慈善不是施舍,而是爱心的主动给予,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福祉。

二、中国慈善事业现状成因

面对诸多中国慈善事业存在的现状和问题,要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其成因。

1.政府行政干预过大

目前,政府主导是中国慈善事业的现状之一,政府是慈善事业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中国许多慈善组织都是依托政府部门或从民政部门分离出来,不可避免地带有政府的意志和逻辑,与政府部门有着紧密的联系。不可否认,这些机构起步很快,但是,也抑制了慈善事业的发展冲动。事实证明,在巨大灾难面前,民间机构的反应速度往往是最快速的。因此,过于强大的政府功能只会限制慈善事业的发展,政府管理过于刻板也会影响慈善事业的效果,促进民间非营利性慈善机构的发展才是促进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

重心。

2.慈善事业体制机制不健全

一般情况下,西方的慈善组织大都具有公司化的法人实体,以公司法为法律依据,将公司组织形式应用于慈善机构,使捐赠的私营财产既保持其私有特征,又具有法人治理的机构性质,由理事会或董事会负责决策的这种结构构成整个社会环境的一部分。而中国施行的慈善组织等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法律只涵盖了成立登记和审批等管理程序,而相应的政策机制等并未配套和完善。此外,慈善事业发展缺乏总体规划,存在工作职责不明确等问题,亟待建立慈善事业发展的协调和指导机制。

3.法律法规滞后,监管不够,社会公信力较低

中国慈善事业缺乏相应的司法解释和具体的实施细则,缺乏可操作性。此外,相应的监管机制不够健全,使得慈善事业的发展存在很多漏洞。少数人利用职权之便谋取一己私利,加上一般大众对于慈善组织和团体比较陌生,慈善组织和团体的社会公信力一落千丈,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严重影响慈善事业的发展。

三、中国慈善事业的未来展望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与之相适应的,慈善事业也面临从传统慈善向现代公益的转变。因此,建立现代慈善制度刻不容缓。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监管,扩大宣传,实现慈善事业的公开化、透明化、高效性。实现慈善事业全民参与,使慈善成为真正为社会发展、人民造福的正能量和强大的推动力。

1.转变政府在慈善事业中的作用,建立现代慈善制度

减少政府行政干预,发挥慈善组织和个人的主体作用。加强资金及政策支持,提高政府对慈善税收的减免力度。其次,加强慈善文化建设,加大宣传、文化和教育等部门对于慈善工作的支持力度,包括慈善理念普及、慈善信息公开透明、慈善宣传活动、慈善文化传播等方面。此外,将做慈善、社会服务作为惩戒措施。提高公众慈善意识,营造良好的慈善的社会氛围。在香港乃至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做规定小时数的义工被作为惩戒部分不法行为的措施得到普及。最后,强化监管机制,从法律法规、社会监督等多方面监督慈善组织和慈善事业的发展。

2.优化慈善事业发展结构

首先,保证慈善捐款捐物导向明确,最大程度满足受助群体的要求,提高慈善行为及物资的利用效益。其次,慈善事业不仅包括灾难慈善捐助、疾病慈善捐助等形式的资金捐助,还应包括社会志愿服务,义务慈善工作、奉献爱心等义工行为。这样不仅有利于扩大慈善主体范围,还能扩大慈善事业的受助群体,更有利于优化慈善事业发展结构,丰富我国慈善事业形式,最大程度保证慈善活动

效果。

3.提高慈善组织能力,规范慈善组织建设

慈善机构和慈善组织的健全与完善,是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标志。卡耐基基金会主席曾说过:“慈善事业要有玻璃做的口袋。”也就是说慈善款项数额、去向都应该透明得像玻璃一样,让公众清楚明了。这种透明不仅包括筹措物资、款项的透明,更应该是贯穿整个救助过程的透明度。因为慈善组织是非盈利组织,经营的是信任。人们对于慈善机构的不信任情绪直接影响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所以,有必要实现公开化、透明化,以提高社会公信力。第二,强化慈善运营机制,实行高效的慈善组织管理。可委托第三方进行监管,例如会计事务所或审计事务所。也可强化自行监管力度,加强内部管理和自律。第三,定期或不定期向社会反馈项目进展情况,不断研究社会的新需求,尽可能准确定位社会最需要、群众最乐意和政府难以顾及的内容,并将其作为项目的重点。第四,培养慈善专业人才。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发展历史与现状 篇4

摘要:

“公共事业管理”在中国是个舶来品,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公共事业管理这个概念在中国出现和发展的时间都很短。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当我们把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放在改革的高度去思考,把研究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当作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继续和深化,特别是随着“新公共管理”或“新公共行政”时代的到来,公共管理职业化的发展,对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的研究成为公共管理领域的新视点。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管理观念管理内容公共管理学 正文:

1.公共事业管理在国外的起源

早在20 世纪,美国就提出了公共事业管理,美国前总统威尔逊将各种科学的管理手段运用到公共管理中,结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就此形成了公共管理,其主要的理论说明来自泰勒的科学管理和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虽然前期的公共管理带有官僚制的发展本色,但其发展速度快,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政府管理的深入,公共事业管理范围也逐渐扩大。在上世纪的70 年代,全球石油危机爆发,人们对公共事业管理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此时,政府不断面临着财政危机,还面临着信任危机和管理危机,从而各国开始着手改革公共事业管理工作,试图用市场管理替代政府管理;政府设法控制财政开支,鼓励人民投资;精简政府人员;鼓励企业之间的竞争,并逐渐实现公共管理市场化。这次改革促进了公共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的生成,而这股潮流也持续到了今天,它所提出的企业化政府、学习型政府的改革理念与现实发展环境相符,能为我国社会主义公共事业的完善带来新景象。事实上,这次改革与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因素是分不开的,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公共事务:发展经济、维护社会正义、提供社会保障、增加国民福利、充分就业、改善环境、制止犯罪等,如今,公共事业管理越来越复杂,如果增加政府职能,又会削弱市场的能力,带来官僚制的异化,各种矛盾的出现,需要我们积极实现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化。这种想法一经提出,公共事业管理就开始了新的发展,它不再受制于传统行政管理理念,建立起与时代、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型政府管理制度。在即将步入21 世纪的几年中,世界经济体系逐渐建立,经济贸易实现全球化,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例如政府绩效评估、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开发、危机状态下的政府管理、电子政务管理等,但这也为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开拓了空间。

2.公共事业管理在国内的发展

教育部根据1997年,北大学和云南大学的申请,于1998年将其列入本科专业目录的,其专业代码为110302。1999年秋季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所高校在全国率先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随之,2000年,全国57所高校招

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2001 年招生院校是132所,2002年是180所院校,2003年是220所,2004年发展到300多所院校。内蒙古自治区有三所院校招收本专业。作为新办专业,(根据教育部评估指标体系的定义,办学不足三年的专业都称之为新办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我国的发展,呈现出风起云涌、势不可挡之势。

3.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现状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城市公共事业主要包括:公共交通、供水、排水、供热、供气、污水处理、道路与桥梁、市政设施、环境卫生、垃圾处理和城市绿化等在内的公共设施。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 国家和各级政府为支持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公共事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注入了大量资金,使公共事业得到了重大的发展,并为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坚实的基础。我们选取部分指标来研究发展趋势。在1990年~2008年,我国公共事业各项指标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增长最为显著的是:集中供热面积从1990年的2.1亿m2发展到2008年的34.9亿m2,年均增长率达16.9%;年末公共交通运营数由1990年的6.2万辆发展到2008年的37.2万辆,年均增长率达10.5%; 天然气供应量由1990年的64.2亿m3发展到2008年的368亿m3,年均增长率达10.2%。此外,城市排水管道长度、实有道路面积、燃气普及率年均增长均达到9%以上。

4.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中国仅仅有6年的发展历史, 本来应该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 属于热门专业之一, 然而仅仅几年时间, 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该专业却面临非常尴尬的局面, 甚至陷入了困境。主要表现在:

(1).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的普遍认识不足, 不知道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区别在哪里, 不明白公共组织和政府机关究竟有那些分工。

(2).各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认识也不足,对它的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的认识差别很大, 大多数的高校都是根据自己原来的行业优势来制定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 划分出形形色色的培养方向。如卫生院校大多数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方向都是医疗卫生管理, 体育院校大多数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方向都是体育管理等等。

(3).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接受程度较差,认为该专业培养的学生不是专业人才, 没有实在的东西, 成了/万金油0, 而大多数的用人单位都需要专业技术人才。因此, 造成学生就业难。

(4).上述问题造成的后果, 直接的表现就是学生的就业难。虽然该专业仅仅有三届毕业生, 数量也有限, 但示范效应却很明显。该专业在家长、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 甚至有网站将其列为中国高校十大最差专业之一。该专业学生普遍学习兴趣不高, 对前途感到渺茫。

5.新公共事业管理趋势

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革命以及经济的自由化、国际化趋势的加强,西方政府内外矛盾日益尖锐,原来无事不管、无所不包的“万能政府”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为了提高国家竞争能力,快速应付来自各方面的严峻挑战,避免因政府干预市场,从而导致“市场失灵”以致“政府失灵”,西方各国兴起了以

“政府再造”(government reengineering)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次公共行政改革的浪潮。“新公共管理思潮”的主要代表美国学者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提出了一些新的公共管理的思想,如:政府管理职能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在公共行政管理中应该是制定政策而不是执行政策,即政府应把管理和具体操作分开;政府服务应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的社会职责是根据顾客的需求向顾客提供服务,只有顾客驱动的政府,才能提供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并促进政府服务质量的提高;政府应广泛采用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政府应将社会服务与管理的权限通过参与或民主的方式下放给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家庭、志愿者组织等,让他们自我服务、自我管理;¼政府应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如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强调成本--效率分析,全面质量管理,提高效率等;1/2政府应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主张政府管理应广泛引进竞争机制,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加公共服务的供给,通过这种方式将竞争机制引入到政府公共管理中来,从而提高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等等。

结束语:

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该在新的时期迎接挑战抓住机遇不断促进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和进步。未来的社会竞争将更加激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习者应该要站在新的视角审视我国社会发展的面貌,要在不断提高自我的道路中完成职业规划的目标。只有这样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管理事业也才能有全面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困境与出路”,吴劲松;

2、“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发展探究”,林国银;

3、“浅谈公共事业管理的现状及前景展望”,郭婕;

4、“新公共管理对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启示”,张劲松, 蒋纯红;

5、“浅议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发展现状及对策”,柴军艳;

中国公共事业管理现状 篇5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地频频发生各种自然的和

人为的灾害,导致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数量大幅上升。同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相当数量的突发公共危机造成的影响很难仅限于一时一地,“单个国家的安全与国际乃至全球安全紧密相连”,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3年的sars危机都是典型的例子。这不仅给各国政府带来了更多社会的、政治的、法律的和经济上的压力,也逐步暴露出了各国政府在独立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危机时存在的脆弱性。针对如何克服政府应急管理的脆弱性来应对日益严重的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笔者拟从构建有效的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突发公共危机与应急管理的内涵

目前对于突发公共危机尚无统一且权威的概念。参照联合国的分类,突发公共危机主要包括:① 自然灾害,又可分为地质方面,如地震、火山等;水文气象方面,如洪涝等;生物学方面,如瘟疫、流行病等;②技术灾难,来自技术或工业事故,如爆炸、火灾、污染、辐射和泄漏等导致的丧生、受伤、财产受损或环境恶化;③环境恶化,人类行为导致的环境和生物圈的破坏,如森林大火、生物绝种和资源破坏等。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主要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可划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4大类。无论采用哪种分类方法,突发公共危机都具备如下几个共同的特征:① 突发性,或紧急性;②仅具破坏性影响;③ 造成大规模人员伤亡和生态环境破坏;④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高昂;⑤可能是人为的,也可能是自然的,或两者兼而有之。根据这些特征,笔者将突发公共危机界定为:突然发生,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危害社会、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而应急管理(emergency management)也称为“突发事件管理”或“紧急状态管理”,特指突发公共危机的阻止、准备、应对、重建和舒缓等全过程中的应对机制和制度安排。危机应急管理国际合作的现状及缺陷

现国内外学者在应急管理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大多数研究论著主要针对某一具体国家突发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应急能力的提高。虽然在应急管理中应进一步开展国际合作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如何建立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至今尚未见有详细论述。

2.1 突发公共危机与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已是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潮流,给人类社会的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世界贸易和跨国投资快速增长,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地区间存在的相互依存关系,经济全球化很自然地放大了突发公共危机的影响。当危机、灾难发生时,其影响呈蔓延扩展趋势,全球化带来了沟通无国界,但也导致了灾难无国界,所谓“蝴蝶效应”在sars危机中得以充分体现。如果说sars危机验证了人类社会的脆弱,那么美国“9·11”恐怖事件则不仅仅是对美国政府的挑战,更是严重威胁到整个人类的文明和道德底线。

有数据说明,过去10年间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各类突发公共危机数量急剧上升,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棘手的社会、环境问题。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与突发公共危机的日益增加,其影响加剧了这两种趋势同时出现绝非巧合。人口增长、区域性贫穷、土地过度开发、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以及灾害危机多发地带的环境恶化等都可看作是经济全球化的副产品,而由此导致的不良后果通常都由发展中国家承担了。从人口伤亡情况来看,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中96%属于发展中国家人口。突发公共危机也在阻碍着全球化进程,除了危机导致的环境退化和缺乏安全感外,还可能导致利率上升、资本外逃和巨额贸易逆差,最终影响一个国家参与全球经济的能力.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既是突发公共危机产生的诱因之一,同时又对危机的后果有放大扩散的作用。无论是人为还是自然原因导致的突发公共危机,都是对人类共同的挑战,特别是对后果严重的全球性危机,更是需要整个国际社会采取合作的态度和利益均衡的原则,分担应对危机成本和责任,分享应对危机的经验和资源,因此,加强突发公共危机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意义重大。

2.2 突发公共危机应急管理国际合作现状

突发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灾害学、卫生学、工程科学和信息科学等多个领域知识。国际合作的实质在于协调,在突发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中开展国际合作,由于参与主体的复杂性、作用对象的多样性和合作地点的变动性而显得格外困难。

最初的公共危机应急管理国际合作主要是在国家安全和国际关系等政治领域,包括政治冲突、战争和政权更迭等。1991年l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46/182号决议,旨在提升联合国在应对复杂紧急情况和自然灾害方面的能力,加强联合国在该领域采取人道主义行动的有效

性,并为此设立了紧急救助协调员(erc)制度。为使erc更有效地发挥作用,联合国又设立了常设委员会、机构问联合呼吁机制(cap)、中央紧急循环基金和人道主义事务部(dha)。1998年,人道主义事务部被改组为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ocha),其使命包括协调人道主义救援、制定政策和宣传。但是,近年出现较多的非传统突发公共危机与以往偏于政治、军事性质的危机并不完全相同。自巴尔干半岛冲突以来,人道主义救援的军事化、政治化倾向使得国际人道主义组织很难保持公正公允,美国采取的单边主义削弱了联合国秘书长、联合国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在危机应急管理中的地位,致使国际合作多采取区域或双边合作形式。

从现实的情况来看,由于近些年来重大突发公共危机频发,各国都认识到许多危机是需要人类共同面对的,逐渐开展了一些地区性的、国际性的合作活动。例如,2004年印度洋海啸发生后,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迅速召开会议,就印度洋大地震及海啸过后受灾地区的恢复与重建问题进行协调磋商,并就诸多相关问题达成了一致,为日后进一步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加勒比海地区组织了灾害研究与防御工程,为29个成员国服务,这一工程是与世界卫生组织、全美卫生组织、红十字会以及伊斯兰教会合作进行的,其具体活动包括人员培训、技术援助和调查研究等,其基金则来自于加拿大、荷兰、美国政府及联合国救灾署等。2005年在日本兵库县召开的联合国“世界减灾国际会议”,通过了《横滨宣言》,为全球共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明确了基本的思路和方向,也为国际间更好地开展合作铺平了道路。

2.3 突发公共危机应急管理国际合作的缺陷

从上述的情况来看,对于突发公共危机的应急管理国际合作仍然处于初步的、暂时的和探索性的阶段,其存在的缺陷如下:

(1)现有的危机应急管理模式主要针对单一的国家或地区,全球性的应急管理国际合作尚未形成体系。发达国家在危机应急管理方面虽已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形成了几种有代表性的模式,如美国模式、俄罗斯模式和日本模式,但这些模式都只适用于一国国内应对危机,难以跨越传统政治界限,协调多个参与国或组织的力量。没有一套成熟有效的管理模式做指导,危机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无法形成系统合力,在应急管理中常出现“权力的两难境地”,即“知道如何去做”和“有权力去做”两者的失衡,从而影响了国际合作的成效。

(2)联合国主导地位不明确,导致缺乏长期稳定的国际合作机制。大规模突发公共危机发生之后,参与各方包括所在国各级政府、参与国政府、国际组织、区域性组织和当地组织等纷纷采取行动,然而由于联合国地位的13渐衰微,各种力量的组织协调工作只能临时展开,并演变成各主权国家争夺政治权力空间的较量,反过来又牵制了应急管理国际合作的进展。各方力量博弈的结果是暂时的,下一次危机发生,由于参与主体、地域与利益关系的变化,新一轮博弈又将重新开始。

(3)目前的危机应急管理国际合作以事后援助为主,事前预防不足。应急管理并非只是紧急事件之后的救济工作,而是强调全过程的应急管理。发达国家目前均把应急管理的重心放在危机的预防准备上,但在国际合作中仍主要体现为事后国际救援,很少涉及到事前的阻止与准备工作,这也与缺乏长期稳定的国际合作机制有关。

(4)缺乏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完备的信息传递机制,在帮助识别、界定公共危机,进行危机决策、协调参与合作各方应对危机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危机发生之前,如果能及时传递预警信息,对危机有所准备,就可以避免大规模人员伤亡;在危机发生之时,关于逃生、自救、危机进展,以及政府和国际组织反应的信息如能适时传达,不仅可减少人员财产损失,更有助于开展国际救援活动和做出应对危机的决策;在危机发生之后发布的舒缓和重建信息,则可帮助政府与民众沟通,树立恢复正常生活的信心。但在目前的应急管理国际合作中,一方面存在有些国家政府或国际组织不愿公开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尤其是涉及机密信息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存在有些国家政府不愿意信任和接受外来信息的情况。而在应急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协调机制导致的信息传递失误和由于通信条件落后而导致的信息传递不畅现象也屡见不鲜。建立危机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的构想

3.1 明确统一的指挥协调机构

国际危机应急管理系统中主要的参与者包括各国政府、联合国机构、国际红十字会,以及国际的或区域性的非政府组织(ngo)等,后三者构成了一个“人道主义社会”。他们各自的利益和组织目标是有差异的,但其协调和合作是危机应急管理是否成功有效的关键所在,组织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实现危机应急管理国际合作的前提。首先,抓住联合国改革的机遇,重新唤回对联合国体系的尊重,充分利用联合国机构既有的与各国政府、其他国际组织及非政府组织间的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发挥联合国ocha在全球性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其次,明确应急管理参与方的角色和地位,以联合国为核心,以危机发生国政府为应急援助的申请方和应急管理的主体力量,以非政府组织为应急资源的筹集者和应急管理具体参与实施者;再次,危机发生时可在ocha领导下临时设立应急管理司令部,由参与者派代表参加,负责协商解决随时出现的问题,一旦危机处理结束则可自行解散。

3.2 建立全过程动态应急管理的工作程序

应急管理过程通常包括阻止、准备、应对、重建和舒缓。阻止是指发现潜在的威胁时,制止紧急事件的发生;准备是指提高政府和个人应对紧急事件的能力;应对是指危机发生时紧急处理;舒缓是指危机发生之后减少紧急事件造成的损失;重建是恢复基础设施建设、民众信心和社会稳定。应该对危机实行全过程动态管理,制订相应的工作程序。其中,公共危机管理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危机预防和预警机制。在海啸发生最为频繁的太平洋地区,已经建立了海啸预警系统,共有26个国家参加。在这一预警系统保护下,尽管太平洋地区是海啸多发区域,但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却没有给人类造成大规模的灾害损失。而印度洋地区缺失海啸预警机制是2004年发生海啸大灾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突发公共危机的种类繁多,各种危机的预警技术、方法都有所不同,因而危机预警种类的多元化决定了危机预警内容的多元化。但并非所有类型的危机预警都有必要牵涉到国际合作,目前需要进行国际合作且具有技术可行性的预警类型主要包括海洋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和经济危机等。可根据具体情况依据地缘关系建立起区域性预警机制,同时利用各国各地区已建立的预警机制加强彼此间的联络沟通,等待资金充足、时机成熟,由联合国危机应急管理机构发起成立国际性预警机制。建立危机预警国际合作机制,不仅需要大量资金,同时也需要有相关的技术和专业人才,发展中国家在这些方面受到明显限制,因此在长时期内发达国家有必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帮助发展中国家逾越危机合作的瓶颈。

3.3 建立应急保障机制

公共危机应急管理国际合作应该是一个功能多样化的体系,其主要功能包括信息共享、技术交流、资源援助和人员支持4个方面。为确保危机发生后这些功能可以充分发挥,应建立相应的应急保障机制,实现“平战结合”。

(1)在信息保障上,建立ocha与各国、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间的应急通信网络系统,确保突发公共危机相关信息沟通顺畅;建立危机信息管理平台,负责所有公共危机相关信息的管理,收集、汇总所有曾经引发公共危机因素的相关数据,观察可能造成公共危机的相关要素,对已经处理过的危机事件进行反馈信息采集,并监测一切易引发危机事故的不安定因素等 ;建立完善的信息传递、公开和反馈机制。

(2)在技术保障上,应积极将网络、卫星监测、全球定位系统和遥感等一系列技术及其国际前沿的管理方法引入公共危机管理领域。从国际主流的高新科技应用来看,主要包括如下3项工程:①评估,包括灾害管理、地理评估、环境评估、经济分析和统计等内容,形成灾情分析和危机评估报告;②遥感应用,包括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远距离监控技术,负责接收和分析卫星传送的信息;③网络通信,包括计算机、网络、通信和电子等设备,维护危机管理部门的网络和对外的通信。由ocha定期开展技术专家培训班,加强各国之间技术人员的交流,重在逐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应急管理的能力。

(3)在资源保障上,建立紧急物资的储备、发放和分配工作制度,努力整合不同渠道的物资来源,以保障危机发生后援助到位;完善联合国目前实行的机构间联合呼吁机制(cap),充分利用这一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重视非政府组织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对不同组织间的资源供应协调管理,避免重复浪费。

(4)在人员保障上,将应急管理专业人员分为救援小组、医疗小组和专家小组,各司其职。救援小组负责搜寻、施救和转移死伤者等任务;医疗小组负责诊断或辅助诊断伤者、预防疫情发生和蔓延;专家小组负责提供关于危机的各种专业知识,对预警、应对和重建等方面进行指导。与此同时,对常见灾害事故和重点人群要组织宣传、培训和演练,提高危机意识,以减轻危机造成的人员伤亡损失。

3.4 完善危机管理国际规则体系

中国公共事业管理现状 篇6

一、我国公共卫生管理现状

第一是我国公共卫生管理面临着巨大压力。作为管理对象的国民的公共卫生知识薄弱甚至缺乏,例如对一些疾病的致病原理和传播途径不太清楚,大多数人遇到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不知怎样有效地配合政府和医疗单位处理,甚至产生排斥和扩大事态的情况。还有对食品安全法律知识淡薄,制造大量不健康的食品,使用大量不符合规定的添加剂,盲目追求利益,无视他人的生命健康等等。第二是我国公共卫生管理者自身也存在不小的问题。作为公共卫生管理的发起者,例如没有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公共卫生管理规定执行,执行力不够,甚至存在腐败现象。再者相关部门的监察力度不够,一些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的现象依旧存在。还有就是国家出台的政策不够完善和针对对方公共卫生特色管理不够多。

二、“非典”给政府在相关方面管理带来的影响和转变 第一是观念上的影响和转变。“人的安全”的概念和观念得到真正的重视和关注,人的地位、身份在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面前显得没有区别,人人的生命健康都是那么的重要和关键。人们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可怕性、突发性有了深刻的体会和认识,对公共卫生安全意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国家认识到了是不是不应该盲目地追求GDP,而忽视人民的生命健康,是否应该加大对人民生命健康保护的投入,是否不要形成国家的畸形发展等等问题。

第二是国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制定措施、完善措施、增设部门机构的影响和转变。“非典”发生后的两年时间里,中国加速建成应急管理体制。中国的应急管理体制建立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中。依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以及预案》,我国政府确立了国家应急管理工作体系,它包括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工作机构、地方机构、专家组。

三、如何完善我国医疗体系建设

1加强医疗市场监管,改善就医环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目前我国医疗市场仍存在医疗资源浪费、药品回扣及收受红包现象,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制定相应的市场调控政策,加强行政干预和管理,制定严格监督及处罚政策,改善就医环境。这样医疗市场有良好的环境氛围及风气,既有利于我国医学的发展,又使有效的医疗保障资源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使医疗机构在市场经济浪潮中认准航标,全心全意为人们的健康服务,共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摆脱公众信任危机,使医疗市场秩序健康发展,这是市场化初期必须做到的,不然我国的医疗市场会畸形发展。我们应积极宣传医疗技术及优秀医务工作者,宣传良好的医疗服务,使人们重新认识我们人民医院为人民的高尚理念,使人们充分相信和信任医院和医务工作者,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2构建合理医疗教育和人才流动体制

建立健全严格的专科人才培养制度,医师教育必须是正规的5 a以上临床医学培养。实习毕业后进入二级临床医院进行工作锻炼,在较好医术及医德的带教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专科工作训练,全面考察初级医师的综合素质,合格并取得相应专科医师资格后才能独立工作,然后进行优胜劣汰。二级医院定期选送优秀医生进入三级医院进修或帮助工作,采取竞争方式,工作成绩突出并医德良好的,调入三级医院工作,构成人才梯次,增强我国难重病的救治和医疗科研能力。医师工作取消终身制,不能胜任医师工作的实行坚决强制淘汰,不得从事医疗服务工作。由卫生行政部门从二级、三级医院调派医务人员到社区和农村进行服务保障工作,提高其工资及福利待遇,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及发展机会,吸引优秀医务工作者到社区和农村工作,还可以进行定期调换岗位,提高我国整体的保障能力及水平。“流水不腐”这样既能使优秀人才更好的发展,由能提高我国医疗服务的整体保障能力和水平。医院应按需设岗,按岗取酬,公开竞聘,激活人员合理流动。实行对重要管理人才、骨干技术人才实行特别高薪、特殊待遇及岗位津贴制,吸引国内外的高尖人才,使他们发挥主导作用。因为一个骨干人才的工作,可以造就一个高水平的学科、带动一个部门的工作。这样一方面可以更加合理地利用现有的高尖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促进、激发今后的人才培养。3构建合理的医院层次及体制制度 我国医院现在实行分等级制度,笔者认为,加强三级甲等医院在医疗科研及技术革新上的投入,紧跟医学前沿,提高疑难杂症的治疗水平;积极展开中小医疗机构,进行常见病的诊治;大范围的开展社区和农村医疗保障,保障人们的基本健康与疾病防控。这样不仅解决难重病的救治,提高了我国的医疗水平,又使常见疾病得到及时治疗,更好的做到疾病防控,有效的阻止黑诊所存在。中国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建立广泛社区卫生服务建设,降低老年人的往返成本,将有助于增加其对医疗服务的利用。卫生行政部门应选拔具有良好经营管理能力的人才来负责医院管理,打破必须是医疗专家才能当院长的固定规律,更好的使人尽其才。目前我国医院院长大多数是从临床一线的医学技术专家中选取,一般没有经过专门的正规的系统的管理学理论培训和学习。且有的院长还参加部分专科业务工作,这种“双肩挑”甚至是“一头沉”的院长既管不好医院,又浪费人才,对国家、对医院简直就是一种损失。

4构建医疗补贴、保险和社会救助相协调的保障制度 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保障水平,必须把握和处理好制度改革与保障投入、加强管理与改善服务的关系,特别是要把改革的进度、保障的程度和财力支撑的可能结合好[5]。国家应制订明确的长远发展规划和详细的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开展农民的医疗保险,使一病致贫和无钱放弃治疗的悲剧消失。政府在规范医院医疗收费的同时,构建平价医院,建立专项基金对特殊疾病患者进行医疗补贴,并建立相应的医疗保险制度及法律来更好的保证人们生命和健康,这是我们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应积极发动社会的力量捐助或其他形式帮助那些因没有钱无法得到医治的患者,虽然这只是当前我国经济不够发达的权宜之计,但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社会的力量是巨大的,可以使部分危重贫困患者得到救治。

5构建医疗信息资源共享和疫情预警制度 当前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我们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医疗行业应尽快建立医疗资源的共享机制,使我们有限的医疗资源和技术最大可能的为人类健康服务。让先进医疗信息及医疗技术尽快流通共享,不仅在大的三级医院共享,更应让中小医院及社区、农村医疗系统能够资源共享,提高我国整体医疗水平。我国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制度,要使我国综合性国家大医院应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医学前沿技术的同时,不断创新医学技术来引领全球医疗技术水平,并全国的医院实行资源共享,为我国的卫生事业服务,为人们群众服务。医疗技术虽然不断进步,但并不能阻止一些灾难性的疫情的发生,比如2003年我国“非典”流行,当今禽流感的蔓延态势,都使我国经济和人们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虽然医务工作者在一线工作,但仅仅接触的是就医的患者,我们政府也正在积极探索制定疫情预警制度,积极宣传和发动群众来配合医院和医疗行政部门来更好的完成疫情预警和防御工作。

6构建医疗多元化市场,提倡全民“健康消费”理念

构建医疗多元化市场,提倡健康体检或保健服务,使疾病尽早发现治疗,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倡”健康消费”理念。加大宣传“健康消费”,使我国群众定期到医院检查、咨询、了解自身健康情况,或进行定期的医疗保健,了解响应的医学保健知识来为自己的健康服务。医院应积极挖掘市场潜力,调整经营策略、改善经营模式,增加服务项目,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和谐病患、顾客与医疗服务的关系。全面品质管理(totadqualitymanagement,TQM)概念最先是应用在制造业,其导向是提高产业的生产力、效率和效益,以提高产品质量、满足顾客、拓展市场、提升竞争力。TQM用于医疗机构,就是希望医院建构一个“以患者为中心的安全有效的医疗环境”,提供全面的、优良的医疗与保健服务,使之满足病患需求,开拓医疗市场,减少成本,提高竞争力。1992年台湾医院自觉引进TQM管理理念,卫生主管也积极推动。TQM推动后,医院不再局限于医疗是医院唯一服务,顾客将医院作为一个与医疗、保健有关的消费场所,享受更有品质、更舒适的特殊医疗服务、保健服务等。总之,我们医疗改革最终目的是更好的保障人们健康,解除患者的病痛。让我们每一个医务工作者积极投身医疗改革事业,为中国的卫生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只要我们不断发展、不断改革、完善自己、提高水平,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会不断进步,医疗市场逐步走上正轨;我们的和谐社会与文明才会不断进步。

四、改革性方向

第一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制定和改革出的医疗体系制度必须满足人民的实际生活需求,突出以人为本。第二是技术更科学、人力物力资源更优化。

第三是加强对公众宣传和教育力度,使公众的卫生医疗知识丰富,有利于医疗机构和体系的建设和快速发展。

中国公共事业管理现状 篇7

1 中国东西部乡镇公共卫生发展现状

我国当前的乡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起点较低,也比较晚,所包含的内容较多,服务范围较广,服务人口基数庞大,造成中国乡镇公共卫生发展缓慢。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发布的数据,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46.27%。也就是说,农村公共卫生体系承担着为6亿农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重大职责。在新医改方案中,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已被确立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四大体系之一,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也被确定为医改五项重点工作之一[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出台了11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这11类乡镇基本公共卫生的服务项目是: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一项关系到国民长远利益的重要制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也是提高乡镇地区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保障。

1.1 基本公共卫生制度实施现状

当前的主要问题是,人们普遍对公共卫生的概念与基本功能认识不足[3]。我国乡镇居民健康观念淡薄,并对乡镇卫生服务机构的技术持怀疑态度。由于长期受到传统落后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中国西部某些落后地区,乡镇居民患病后甚至求助于僧道法师,迷信盛行,致使人口死亡率居高不下。近几年,各省对落后的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做了积极改善[4,5,6]。大部分人对公共卫生的认识只是停留在接种疫苗、防疫及常见病预防的认知阶段。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明确规定了公共卫生服务范畴,使居民更容易理解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内容,便于与医疗保障体系区分。北京大学进行了一项对400个县级行政单位进行公共卫生服务实施情况的调查[7],结果显示,东西部农村地区农村免疫规划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整体开展较好。但是,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主要慢性病管理方面不达标,西部不如东部地区落实到位。见表1。

1.2 乡镇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现状

由于中国乡镇公共卫生事业起步较晚,公共卫生事业出于探索发展的初级阶段,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层次不齐。搜集国内相关报道分析,乡镇卫生服务发展明显滞后于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差距较大。自2006年开始,乡镇卫生院诊疗人次与入院数均呈现大幅增加。十年间,全国乡镇卫生院平均每院卫生人员数呈逐年缓慢增加趋势,至2010年,全国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人员数达到1.3人。医师与注册护士的中级技术职务所占比重有所增加,至2009年中级医师的比例为21.6%,中级注册护士比例为14.8%。2010年医护比例达到1∶0.52,较2001年(1∶0.36)有所增加,但仍远低于合理的比例要求。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人员数东部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同样医护比例也是东部明显高于西部地区[8]。调查研究显示,东部地区平均每千农业人口拥有1.22名乡村医生和卫生员,高于西部地区0.91名。我国中西部乡镇公共卫生人员高中(中专)及以下学历者占61.98%,初级职称人员数量平均在50%以上,学历和职称构成明显低于国家平均水平[9]。人才配置1.4人/万人口,相当于美国的五分之一[10]。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欠佳及工作环境差,导致每年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很难到基层就业,乡镇公共卫生人员的基础学历较低和专业不对口现象较普遍。见表2。

数据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资料整理

1.3 乡镇公共卫生财政收支现状

中国的卫生费用占GDP比重仅为5.1%,不但低于高收入国家(平均8.1%),而且比低收入国家的比重还要低(平均6.2%)。在2000年的“世界卫生报告”中,中国乡镇卫生系统在191个国家中仅排名188位[11],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卫生财政支出上差距明显。见表3。

数据来源:WHO数据整理

近年来,中国政府虽加大了对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但卫生总费用偏低,个人支出在医疗支出中的比例偏高。五年计划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同时也导致了农村地区资源分配不均衡,乡村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12]。2015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从35元提高至40元[13]。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指出了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个人负担过重等不良现象的存在。宋俐、陈连生等研究显示,地方财政部门对卫生事业的支持力度不够,财政与卫生多个部门的政策口径不一致[14]。在2013年卫生总费用中,政府、社会和个人卫生支出分别占30.1%、36.0%和33.9%,与2009年比较,2013年政府卫生支出比重上升了2.6个百分点。东中西部地区间财政投入差距明显,东部由于较强的地方经济支撑,中央财政支出向西部转移。2013年人均卫生财政补贴东西部分别为312:331(元),差距明显。这种投入上的差距,不利于地区间卫生资源的平衡和卫生服务能力的均等化,影响人人享有基本卫生服务目标的实现,影响卫生筹资的公平性[15]。见表4。

数据来源:中国卫生部月度报表

2 中国乡镇公共卫生事业存在的问题

2.1 乡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落实不够

公共卫生涉及到每个人的健康和利益。当前,乡镇公共卫生意识状况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公共卫生观念淡薄、公共卫生知识匮乏等方面。虽然自2003年SARS爆发后,乡镇开始重视公共卫生事件,但是大众对公共卫生的概念及认知度不高。这与乡镇生活水平较低,居民医疗卫生知识缺乏,保健意识薄弱,同时也与长期以来医疗卫生资源供给不足有关。中国西部乡镇公共卫生发展程度及落实进度远远落后于东部,与居民对公共卫生认知度密切相关,这也就延缓了公共卫生观念普及及公共卫生工作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制定极大地保证了乡镇地区居民的健康,但居民健康档案登记及慢性病管理工作仍需要继续加强。

2.2 公共卫生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下,社会对公共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专业人员相对不足,学历层次偏低,高层次人才缺乏。由于乡镇公共卫生人员受工作地域等方面的限制,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在职业定位及职业发展前景等方面存在问题。在我国欠发达地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与快速增长的公共卫生服务要求不平衡,致使公共卫生高等教育面临着极大挑战[16]。此外,公共卫生专业学生在实习及实践培养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不足[17]。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完善继续教育制度,尽快培养出更多与基层需要相关的高级人才,满足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18]。

2.3 公共卫生发展不平衡

多项调查显示[19],到2021[22]年,在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和利用效果方面,乡镇和城市存在显著差异。乡镇卫生资源不足,公共卫生可及性远远落后于城市。从理论上讲,政府介入医疗卫生领域的理由主要有三个方面:(1)保障具有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卫生服务和健康服务的有效供给。(2)纠正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医疗卫生市场缺陷,促使医疗卫生服务做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3)补助贫困者和特殊人群,使其能够获得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23]。公共卫生支出作为民生的健康福利项目,一直是各国政府财政预算和支出的重点。中国乡镇财政预算明显倾向于临床医疗,对公共卫生的投入严重不足,严重影响了国家对疾病的预防控制能力。农民在自身收入不高的情况下,卫生保健大部分靠自费。此外,东西部公共卫生发展在财政、教育上的投入差距明显,导致了不同地区的卫生均等化实现困难。

3 中国乡镇公共卫生发展策略

3.1 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条件,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

大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王宗友[22]提出我国目前的医疗保障体系存在医疗资源投入少、管理效率低、医疗保障公平性差等方面的问题。由此可见,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改善设施条件、添置医疗设备,进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是逐步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的关键。应加大对农村医疗的财政投入,缩小农村与城镇公共卫生发展的差距。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城乡居民医保“六统一”,是增进人民福祉的重大举措。尽管如此,也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实施因地制宜的服务措施,鼓励各地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为乡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改革发展提供更有效的经验和证据。财政方面,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一味大规模地提高政府公共卫生支出是不现实的。即便在财力比较雄厚的情况下,也无法满足更高水平的需求。因此,需要科学安排,在公共卫生支出结构调整上下工夫,而不是像毛晖[24]提出的那样一味地增加财政支出。

3.2 加大公共卫生专业人才教育力度

公共卫生教育要紧跟时代步伐,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了全面推进乡镇公共卫生服务的发展,有必要加强乡镇公共卫生的实施力度和宣传力度,鼓励各地卫生服务机构吸纳高级人才,为乡镇公共卫生服务及发展注入能量,更好的为乡镇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加强公共卫生专业教育质量,增强公共卫生专业学生的使命感,这一点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和方法[25],使公共卫生专业学生学有所长,学以致用。增强学生在公共卫生领域的政策法规教育,促进公共卫生领域的快速发展,提高公共健康观念是21世纪的重要任务[26]。不断提高公共卫生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适应现代公共卫生工作要求。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公共卫生高级人才,使他们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正确评价及干预公共卫生事件,使我国高等公共卫生教育彻底走出“打疫苗、防疫站”的误区。

3.3 调动公民参加公共卫生事业的积极性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问题和关键所在是民生问题。公共卫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立足在提高人民健康质量的长远目标上,同时与医疗服务合作。观念和信念的建立应以乡镇公共卫生服务为基点。乡镇卫生医疗事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让老百姓从日常生活中关注自己的健康问题,加强卫生常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乡镇地区人民的公共卫生意识,从现代科学观念上改变人们落后的医疗卫生习惯。曾新华[27]在2008年曾提出,公共卫生事业作为一项宏伟的社会工程,与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参与是密不可分的,与之相关的是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全民,尤其是广大农村人口的知识文化素质和健康意识相关,对国家公共卫生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在政府和职能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公共卫生事业的积极性,使每一个公民真正认识到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性和其对健康的重要意义,是公共卫生事业全面发展的力量之源。

摘要:目的 探索中国东西部乡镇居民对公共卫生的知晓程度及乡镇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现状。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文献,以“乡镇地区公共卫生”为检索重点,查阅不同地区的公共卫生发展情况的论文文献,整理总结东西部地区公共卫生发展程度及存在的问题。同时,登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官网、世界卫生组织及国家统计局等相关网站,查阅有关乡镇卫生发展的相关数据、政策和措施。最后,综合对东西部地区信息及对国家政策的分析,提出改善和提高乡镇公共卫生发展的策略。结果 中国乡镇地区公共卫生发展步伐较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落实情况有待提高,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结论 国家虽加大了对乡镇公共卫生的支持力度和投入力度,但是力度仍然不足。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分析 篇8

一、必要性分析

一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事关事业单位正常社会事务的有序运转。国有资产作为事业单位日常运行的基础,加强管理有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载体;二是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适应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需要。为适应事业单位改革分流、精简机构、一些服务性经营性事业单位将分离出来,由此而带来了大量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问题。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可以有序推进事业单位的改革;三是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途径,目前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严重,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强事业国有资产的管理,有利于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

二、国有资产管理现状

一是存在账外资产现象。当前,事业单位帐外资产现象较为普遍。所谓帐外资产,就是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及时规整到单位账户的资产,因而不能对其统一核算、计量、监督,极易造成舞弊现象和资产流失。二是国有资产的管理不够规范。国有资产管理松散是当前事业单位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一些单位重视采购环节、轻视管理流程。有些单位仍存在帐外资产现象,不能够按时按规定将资产入账,或者入账后在管理中不能及时跟进,没有按照规定对资产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清产盘点。不进行及时的维护和保养,设备使用过程中也是违规操作,磨损严重。在资产的处置过程中,不通过公开招投标,或先售出再通过招投标走过场,严重低估了国有资产的价值,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三是国有资产配置不合理。长时间以来,管理部门对国有资产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合理科学的资产配置标准,从而导致事业单位所占用的资产与承担的社会事务不协调,资产配置极其不合理。例如部分医院承担着全市或全省的医疗研究任务,但是设备不能满足日常门诊量的需要,部分医院门诊量非常小,但是设备齐全,大部分设备处于闲置状态;四是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不高。目前事业单位存在重复购置的现象,在使用过程中对国有资产缺乏规范管理,资产闲置现象普遍存在,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极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向企业经营性资产转化过程中,常因相关制度的缺失而滋生腐败,为个人和小团伙利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创收;五是国有资产的管理监督落实不到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缺乏监督机制,未建立起立体式、全方位的监督体系,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未健全,有效的监督方式和途径需要进一步完善。国家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都相应出台了各项政策制度,现实情况下,制度并不缺失,而是缺乏相应的制度落实,在落实过程中,部分财务人员法制意识淡薄,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对国有资产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非常常见。

三、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相关建议

1.创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要盘活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和效益,进一步激活使用效能,需要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创新改革,强化政府授权管理并引进市场化管理模式。通过政府授权,事业单位可实现对国有资产的接收、引进、管理,实现国有资产的完整性,保障其安全。通过引进市场化操作的尝试,进一步提高国有资产利用率,实现集约化集中化管理、市场化运营。将行政管理与市场化经营进行有机结合,鼓励与促进资产占用单位通过资产使用权转让的方式及时将闲置资产转化成有效资源。通过改革,进一步明确责任义务,转变政府职能,专心做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本着“合理、节约、有效”的原则,集中调剂、合理配置,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

2.进一步提高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水平

信息化管理是资产管理的趋势,具有很大优势。通过开发普及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资产的信息化管理,有助于单位及时便捷地掌握本单位的资产情况,可以为行政事业单位合理编制预算决算提供基础数据,为单位资产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也有助于通过对资产数据提取并分析、掌握数据存栏量变量并以此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更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实现社会资源、国有资产的利用最大化。当前,大多数事业单位都已装备资产信息管理系统,普及程度较高。但相较于普及程度,事业单位在信息系统的使用效率和水平上仍需进一步提高,以切实发挥信息化在国有资产管理中的关键作用。通过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信息系统在国有资产管理中的效率,来推动有效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国有资产的集约化利用和层次化管理,保障国有资产使用及管理的阳光操作,进一步减少非客观因素在国有资产管理中的不利影响,促进国有资产管理的科学化、正规化、规范化。并以此进一步强化事业单位监管,提高监督检查水平,及时发现并纠正国有资产利用率低甚至浪费的不合理现象,实现国有资产最大化利用。

3.进一步强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力度,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强化监督管理,可以有效促进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利用效率。当前,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国有资产管理不到位、不规范的现象,这极大影响了单位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和效率,产生资源浪费现象。通过强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管理制度和流程,可以有效降低非客观因素以及资产流失等现象的发生,同时也有助于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除加强审计等外部监督管理之外,事业单位自身也应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强化对国有资产的日常管理,做到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切实强化国有资产监管力度,提高使用效率和效益。在国有资产的管理中,尤其应重视预算管理。通过科学合理地编制国有资产预算,强化预算编制来实现资产源头的有效监管。事业单位在考虑购置资产时,应当充分考虑本单位资产的存量状况及使用效率,切实结合本单位需要编制预算。通过资产存量与需求的合理匹配,实现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并以此强化国有资产监管,杜绝资产使用效率低下甚至浪费的现象发生。

4.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相关制度,实现规范化管理

事业单位要加强源头管理,完善购置制度。在购置相关资产时,应做出科学预算,并编制预算表,一并交予财政部门审核,审核通过后凭财政部门的批复购置相应资产,实现购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各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的日常使用管理中要做到精细化操作,通过制定详细的操作守则,明确并细化相关责任,在资产的使用、保管、交接、借用的过程中要完备手续,明确细则。同时对于损坏、丢失的资产也应及时追究相关责任,尽快追回损失。另外还要完善资产报损手续,填写资产报损报告单并交由财政部门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冲减相关科目。缺乏相应的制度法律,必然会造成监管的真空地带,因此要实现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必须完善制度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法规制度,以此来明确各部门在资产监管中的责任分工以及相应权限,并明确资产流失的责任追究流程,规范有序地评估、配置、处置资产,促进国有资产的合理有效流动。

上一篇:“守纪律、讲规矩”专题党课讲课稿下一篇:放射科质量考核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