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公共管理

2024-10-08

中国行政公共管理(共12篇)

中国行政公共管理 篇1

摘要:历史是照亮现实的明镜。从前人的经验教训中我们可以得到丰富的启示, 以防止重蹈覆辙。本文系统分析了我国两汉时期的政治体制, 取行其政精管华理、剔除行糟政粕体, 制为完两善汉当时代期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探寻宝贵经验。

关键词:行政管理,行政体制,两汉时期

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统一中国,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也确立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皇帝制度与官僚体制。此后, 两汉承袭并发展了秦的制度, 建构了一整套制度森严的金字塔式等级官制。随着中央集权的逐步加强, 这一时期的行政制度还呈现出另一个显著特点——为封建专制服务。自此, 中国的繁荣稳定就与各朝各代行政制度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一、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机构

两汉时期的中央行政系统以皇帝为中心, 在承袭前朝的基础上, 形成了较为严密的组织系统和职权分工;但也表现出家国不分的混乱局面。三公九卿制度的建立, 意在使三公的权利得到相互牵制, 客观上又形成了集行政、司法、军事、财政和监察于一体的庞大中央政府。丞相是国家政权的中枢, 统治者为削弱相权, 不断加强尚书的权力, 使之最终取代丞相成为国家政权的中枢机构。这种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相权的膨胀, 但当皇帝无法驾驭大权在握的尚书台时, 它反而会成为尚书大臣窃弄权柄的工具。

集司法、军事、财政为一体的郡县制是两汉时期的地方行政体制。郡县之下的乡里制度和户籍按比制度把百姓 (主要是农民) 牢牢束缚在土地上, 既加强了中央集权, 又明确了中央与地方的分工。这两种制度在农业自然经济的基础上产生, 反过来又利用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 为国家源源不断地提供物质和经济上支撑, 巩固了自然经济的基础地位。

郡是两汉时期重要的地方行政机构, 其主管长官为郡守。郡守对上接受丞相、御史大夫的监督, 对下则有权任免与荐举其属吏。当属吏与长官之间这种特殊的人身依附关系发生蜕变, 就会形成助长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集权的离心力量。这正是导致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原因之一。

郡以下的行政机构是县。县是两汉时期的基层行政单位, 但真正直接管理百姓的却是其下设的乡、亭、里之类的组织。国家的赋税、徭役、兵役以及地方教化、狱讼治安等事, 都由乡里官员直接承担办理。一方面, 这一组织形态有利于维持社会治安;另一方面, 若乡亭官吏营私舞弊、欺压百姓, 这些直接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土皇帝往往更加难以治理。

二、军事管理系统

军事上, 两汉统治者重视加强中央集权。皇帝是军队的最高统帅, 握有全国军队的最高指挥权。

两汉时期的军事系统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由中央直接领导、担任京师宿卫的中央宿卫军系统;二是地方各级行政长官领导、担任地方守备任务的地方守备军。郡国兵是地方守备军的基本组成部分, 这主要是伴随着郡县制的确立而发展起来的。郡国并平时在农田上耕种, 战时则上阵杀敌。这种“兵农合一”的政策, 直接导致了两个严重的后果:首先, 是军队数量太多, 浪费资源;其次, 是训练太简略, 疏于管理, 调动不便, 最终形成了虽举国皆兵却有名无实的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 随着两汉时期监察制度的发展完善, 在军事系统中也相应地出现了监军制度。这种对军事系统进行监督的制度, 在加强中央对军事武装力量的控制方面有重要作用。

三、行政监察制度

两汉时期逐步确立和完善了从中央到地方、多层次的监察体制。专门掌握监察权力的御史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在行政机构之外的专司监察机构。御史大夫负责中央监察的实施, 又通过刺史监察郡国;在地方, 郡守自任监察之职, 督邮则负责监察属县。县令、长除自行监察职权外, 又通过廷掾监察属乡。这种等级森严的监察制度职权分明, 具体来说有如下优点:

第一, 组织机构严密;第二, 职掌明确, 行使监察有章可依;第三, 检察官具有权威性和震慑作用;第四, 对监察官的管理形成一定的制度。

无可厚非, 这种尚未完善的监察制度在实际操作中自然会暴露出诸多弊端。一方面, 此时的监察仅是一种建立在专制政治基础上的行政手段, 因而, 只能成为封建皇帝进行专制统治的御用工具, 无法完全发挥出应有作用;另一方面, 由于监察官权势过重, 制造冤案, 贪赃枉法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这无疑给当代中国的行政监察部门敲响了警钟——均衡权力的分配, 优化权力的制衡, 在提高工作人员素质的基础上加大执法力度和审查力度, 对机关工作的运转实行有力的检查和督促, 这些都是在实施监察的过程中应当给予充分关注的问题。

四、官吏的选拔与管理制度

在统治者不断优化统治机器的同时, 一系列以征辟和察举为主体, 伴以配套法令的选官任用考核制度应运而生。

汉代的选举制度, 历史上称之为乡举里选。主要方式有以下两种:

1.察举。

察举是汉代选拔人才的基本制度, 注重孝廉、明经诸科;

2.征辟。

征辟又分为征召和辟举两种形式。征召是指对特别有名望的人才, 由皇帝派专人去聘任;辟举则是由中央或郡国的长官按一定科目征用人才, 辟为自己幕僚的属吏。值得一提的是, 当时所采用的辨别人才的客观方法, 正是我们沿用至今的考试制度。

这一系列重视官吏素质的任免考核制度, 使得一些在血统和财富上没有显赫地位和优势的寒门学子也能走上政治舞台。然而, 官吏选拔权力的过分集中和实际操作的困难却使之难以坚持实施。这一点对当代中国的官制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 无论何种改革尝试都必须立足现实, 在把握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建设;万万不可操之过急, 沉迷于寻求一蹴而就的捷径。

五、司法制度

两汉时期权责严密的司法制度大致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是有比较完整的司法管理机构。

二是司法管理从属于行政管理。皇帝握有最高司法管理和刑罚权, 地方司法管理权由地方行政官员兼管, 如知府、知州、知县等既是地方最高行政官员也是最高司法长官。

三是建立了一整套完备的司法管理制度。

四是有系统的立法保证。

这一时期司法制度的弊端在于:封建专制下的司法管理必然带有得严重的阶级压迫性质, 具有很强的不平等性和野蛮性。

与之相比, 中国当代的司法体制则更加全面合理——最高法院、各级审判、陪审部门的互相监督, 以及司法管理基本方针的政策引导, 都为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 继秦之后, 我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封建行政制度在两汉时期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发展与完善。纵使这些封建制度的确立尚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 但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对民族交往和文化融合的推动作用更是不容忽视。而对于当代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建设而言, 这些前车之鉴也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站在历史的角度看当代中国的行政体制, 我们不仅要关注前人成功的启示, 更要吸取他们失败的教训, 不断督促和激励自己继续改进。正如钱穆先生所说的那样:古今中外的一切制度, 若能永远好下去, 便将使政治窒息, 再不需后代人来努力地“政治”了。惟其一切制度都不会永久好下去, 行政制度才有了生命力, 人们才需为理想的政治不断努力。

中国行政公共管理 篇2

司法行政机关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之一。它负责管理司法行政和法律规定的司法工作。

在司法行政机关的组织体系中,司法部对全国司法行政机关实行领导,地方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受上级司法行政机关的领导,同时也受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以下是xx制度网为您提供的《中国司法行政管理制度内容》。

【中国司法行政管理制度】

司法行政机关的主要任务有:

1、管理劳改、劳教工作。

组织、领导劳改、劳教工作,确定监狱、劳教场所的设置、分布和犯人、劳教人员的安置;指导、督促和检查监狱和劳教场所,正确贯彻执行劳改和劳教工作的方针政策;提出或者审定劳改和劳教工作的重大决定;制定和审查劳改和劳教工作的长远规划和计划;指导监狱和劳教场所不断改善和改革管教制度,提高改造水平;总结和推广劳改和劳教工作的先进经验,对监狱和劳教场所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检查和处理,对违法乱纪的管教干部予以纪律处分;管理劳改和劳教单位的干部,进行考察、培训和任用,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2、管理律师工作

对律师、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协会进行监督、指导;审查律师协会章程,负责律师资格的报考,考试工作;授予律师资格和批准律师执业证书;决定律师事务所的设置和律师队伍的发展;制定法律援助的具体办法;对律师违纪进行处罚,取消严重不称职律师的资格;制定律师收费的具体办法;总结和推广律师工作的先进经验,制定律师工作发展规划。

3、管理公证工作

领导公证处工作,确定公证处的设置、公证人员的编制、机构和考核制度,任免公证处的正副主任;监督公证处的收费标准和财务支付,对公证人员进行纪律检查;总结和推广公证工作的先进经验。

4、管理司法干部培训

确定司法干部培训工作的方针,制定培训工作计划;指导政法干部学校的工作,培养师资,编写教材;总结推广干部培训工作的经验。

5、管理法学教育工作

确定法学教育的方向,制定法学教育的发展规划,协调全国法学教育,协同国家教委指导全国法学教育;管理部属政法院校领导干部的任免和考核,督促和检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审批基建计划和重大财务开支,负责专业设置,招生和毕业生分配计划;组织编写全国法学教材。

6、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

管理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业务建设,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调解工作;调查研究民间纠纷发生的原因,特点和规律,提出预防纠纷的办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法律和道德的宣传教育;总结推广调解工作的先进经验。

7、负责组织法制宣传工作

协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干部和群众的法制教育,在各类学校开设法制教育课,出版法制报刊和法律书籍,在全民中普及法律知识。

8、负责司法外事工作

司法部统一负责司法行政机关的司法外事活动。确定司法外事工作的方向,活动范围和方式,并对外事工作作出具体安排;派代表团出国考察和出席国际会议,组织接待外宾,宣传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开展国际司法协助业务活动。

9、开展司法行政理论研究与法制工作。

中国行政公共管理 篇3

【关键词】地方 行政管理 模式变革

【中图分类号】D922.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5-00-01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地方行政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地方行政管理的模式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这种行政管理的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就显现出不适应的状况。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我们不仅要对经济全球化有清醒的认识,有正确的对策,必须对中国地方行政管理的模式进行变革。以认真的态度和充分的准备,积极应对,迎接挑战。

1 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从生产力运动和发展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经济全球化就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缩小了各国和各地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整体。

经济全球化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为少数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的同时,也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但是,经济全球化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任何一个国家既无法反对,也无法回避,唯一的办法是如何去适应它,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只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实行正确得当的政策,采取有力的措施,扬长避短,迎接挑战,才能变不利为有利,在参与经济全球化中求得本国利益最大化,从而实现现代化。

2 中国地方行政管理模式的弊端

当前我国地方行政管理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问题只能逐步解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进程,需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一是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经过历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尚未完全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政府职能尚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管了很多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行政审批事项仍然过多。在一些地方,政府仍然在资源配置领域发挥主要作用,加之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充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还难以充分发挥。

二是地方行政机构设置不合理,层级过多,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协调不力。在机构设置、职权划分、运行方式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三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理顺。在某些方面,既存在中央权威和统一性不够,中央宏观政策在有些地方实施受阻,地方保护主义比较严重的问题,也存在向地方下放权力不够,发挥地方自主性和积极性不够的问题。运用法律手段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还不够,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较低,难以保证必要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

四是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行政法制建设不相适应。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运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导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和结果缺乏法律保障。现有的个别法规和政策性文件,缺乏详细的责任条款。弹性过大的条文表述和国家法律、法规与地方法规之间的不协调,也增加了实施中的矛盾。

3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中国地方行政管理模式必须变革

中国地方行政管理模式的改革,要适应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以转变地方各级政府职能为重点,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经济法律制度,健全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模式。

3.1 转变政府职能是中国地方行政管理模式改革的关键

政府职能的范围主要取决于市场和社会的需求。经济和社会有序运行的关键,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则主要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有效调控经济、监管市场,做到政市分开,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

3.2 设置规模适度、权责明确、结构优化的行政机构

政府规模与人员应当与其担负的职能相匹配,尽可能做到规模适度。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界定不同层级的职能和权责,以加强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落脚点,建立一个规模适度的政府。

设置行政机构的关键在于理顺职能关系,合理配置权力。明确权限职责。优化内部结构,调整机构内部分工,相对集中行政决策、执行和监督的权力。

3.3 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政府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承担好各项管理和服务职能,保持自身顺畅、高效运作,就要理顺内部关系、完善运转机制。首先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要科学划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事权与财权,确立规范的利益和激励机制。其次是行政层级问题。发达国家的政府层级一般不超过三级,而我国是五级政府的体制,因此在政府运作效率上就产生很多问题。

3.4 改革中国地方行政管理的模式

长期以来,有些行政机关沿袭了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管理模式,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必须进行改革:

首先,充分运用间接管理、动态管理和事后监督管理等手段对经济和社会事务实施管理。

其次,变刚性管理为柔性管理。现代行政更加强调政府的服务与合作关系,政府应当与相对人加强沟通与交流。

改革行政管理模式,要求我们更多地运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进行管理,更好地体现依法行政的要求,通过民主、透明、高效的行政程序,解决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3.5 加强行政法制建设

在加强行政法制建设中,要重视行政立法和经济立法,用法律手段推动改革进程,保障改革成果。要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法治保障。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初步建立起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体系。但目前更需重视执法和司法环节,为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行政执法是行政管理的重要方面,如果法律得不到有效实施,人民群众对行政执法不满意,会直接影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崔彦,吴成钢,代中现,“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政府行政管理改革”.《政法学刊》2004年 第21卷 第02期.

中国行政公共管理 篇4

“公共政策” (Public Policy) 是近十多年来在中国新闻媒体、书刊杂志、政府文件上出现频率较高的术语。公共政策作为公共行政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在社会处于变革和转型时期所进行的社会科学研究中, 往往是名词概念出现在前, 真正的研究、实践在后。虽然“公共政策”一词在人们口头上和书面中已经使用了一些年, 但是在中国真正的公共政策研究才刚刚起步, 就连有关公共政策的学科定位和自身概念在学界还存在着模糊认识;至于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估这些具体的环节上, 学者们的争议则更多。

近些年,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公共政策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关于“公共政策”, 有哪些人在研究?都说了些什么?主要采用哪些方法进行研究?本文试图解答这些问题从而探寻中国公共政策研究的发展方向。

2 样本来源及指标设计

2.1 样本来源

本文对公共政策研究的评述选取的刊物是《中国行政管理》, 选取的时间段为2004—2009年。剔除了非学术性的书评、会议综述等文章后, 最后所获得的总样本量为70篇。需要说明的是, 样本的选择标准是论文具有明显的公共政策学学科取向或问题取向, 即主要从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判断是否符合样本要求而非标题中有“公共政策”字样。

《中国行政管理》是目前我国行政 (公共) 管理学科唯一大型综合性权威学术月刊。其理论成果反映了目前我国公共政策研究的较高水平, 从中我们可以对中国目前公共政策研究的现状有比较清楚的了解。

2.2 指标设计

基于评估的需要, 本次评估设计了一些具体指标, 包括:

(1) 论文发表年份。分析在不同的年份, 研究在数量上是否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2) 作者单位 (1) 与学术地位。分析哪些人在做公共政策的研究。我们将作者单位分为高等院校、行政学院、研究所/学会、党校/团委、其他或未标明五类;学术地位则划分为博士研究生、讲师、副教授 (副研究员) 、教授 (研究员) 、无标明或无学术身份五个层次。

(3) 资金支持。四个层次为:国家级社科或自然基金、省市级政府基金、高校或研究中心基金和无资金支持。

(4) 研究主题。我们将研究主题划分为基础理论、具体政策分析 (或政策选择) 、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过程、价值取向和其他。但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分类, 具体的分类标准在分析样本时还会进一步阐明。

(5) 研究方法。参照陈辉在《中国行政学研究评估:基于高校学报的分析》中的分类方法, 把研究方法分为质化研究、量化研究和非经验研究三类。

(6) 研究阶段。根据我国公共政策研究的实际状况, 本次评估将研究阶段分为概念界定、问题描述、变量识别和变量分析四个阶段。

3 样本的分析

3.1 论文的发表年份

《中国行政管理》每年刊登的论文有近四百篇。这些文章涉及行政管理的各个方面, 而核心为公共政策研究的文章从2006年的9篇到2009年的15篇, 呈稳步上升的状态。可见近年来“公共政策”的确是一个高频词汇, 也反映出学术界开始关注公共政策, 越来越多的学者从公共政策的视角来进行学术研究。

3.2 作者单位与学术地位

从图1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研究者所处的机构部门比较集中。多达75.7%的研究人员来自高等院校, 这表明高校是公共政策研究的主要阵地。

从表1中可以看出, 多达32.8%的作者“未标明或无学术地位”, 而研究者中教授最多, 所占比例为28.6%, 其次是副教授。这表明教授、副教授等具有较高学术地位的研究者是公共政策研究成果的主要贡献者。同时, 讲师和博士研究生也达到了一定的比例, 这说明不少年轻的研究者正把目光投向公共政策领域。

3.3 资金支持

表2显示, 多达71.4%的研究都没有资金支持。获国家级社科或自然基金资助的研究论文有12篇, 占17.1%。获省、市级政府基金资助的研究占8.6%。样本中仅出现了2篇高校和研究中心资助的研究, 且均见于2009年。这些都反映出资金来源单一且支持力度不够。

3.4 研究主题

有些研究主题不是很容易区分, 在此详细地说明分类标准。基础理论研究是指研究人的社会活动特性和利益需求结构, 研究现代政府治理与政策系统的关系等。具体的政策分析是指基于具体问题 (如公共物品、产权、城镇化、NGO等) 进行的研究。政策制定既包括宏观政策的制定, 也包括具体政策的制定。政策执行是指对公共政策的实施过程的研究。这里归为政策过程这一类别的文章, 其主题是宽泛地研究政策过程。研究主题涉及价值目标、公众认同等方面的, 姑且以价值取向来概括。

从图2中, 我们可以看到基于具体问题而进行的公共政策研究最多, 占27.2%, 可见现阶段对公共政策的研究是带有相当程度的问题导向性的。然后是政策过程, 占17.1%。另一方面, 样本中有3篇文章的标题直接提及“中国转型时期”, 不少文章在行文中也提到, 可见学者们对于公共政策的研究正在努力立足于我国国情, 以期更好的发展。

3.5 研究方法

质化研究是通过观察、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及焦点团体讨论等方法来发现第一手资料, 在此基础上构建研究结果或理论的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是运用统计技术考察“量”的规律性, 从而把握事物性质的研究方法。

如表3所示, 既非质化研究又非量化研究的非经验研究达到了81.4%。这些论文通常都按照概念界定、提出问题、分析对策这样的三段式结构来撰写, 研究方法滞后, 缺乏创新。

3.6 研究阶段

表4反映出, 在公共政策研究的论文中, 82.9%处于问题描述阶段, 这说明大部分公共政策研究仍处在研究的初始阶段, 重复进行着低水平的研究, 缺乏深度的挖掘。

4结论与启示

以上的分析表明, 近6年来我国公共政策研究在研究者覆盖范围、涉及的研究领域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但是表面的繁荣无法掩盖内在的危机:理论体系缺乏创新;研究内容有待丰富;研究方法亟待改进;研究水平有待提高。反映在上面针对性的统计分析中, 表现为:概念化的研究停留在问题描述阶段;研究方法滞后单一导致知识的积累性不强;重复型研究众多, 缺乏影响力;缺乏强有力的资金支持等。

以上种种问题, 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 中国公共政策研究缺乏问题意识。公共政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其生命力在于要回答中国政治改革和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目前, 大量的研究尚停留在对西方国家的公共政策理论进行介绍的层面, 还未将研究重心转向中国的现实问题。

第二, 中国公共政策研究方法单一滞后。大多数研究者完全是埋头做研究, 采用的绝大多数是非经验主义的方法。非经验主义方法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但当此研究方法比重过高且流于形式时, 对公共政策的研究会局限在基础理论层面。由于缺乏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的有机结合, 导致公共政策研究成果结构性失衡, 缺乏可操作性。

第三, 我国公共政策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存在矛盾:从事公共政策研究的专家学者重理论、轻实践, 大多进行“不出门”的研究;而公共政策的决策者和执行者又重视实践经验、轻视理论的作用。这就造成我国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 公共政策研究成果的应用率和采纳率低。

因此, 首先我们要加强对公共政策的理论研究。公共政策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 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从研究者集中在高校而鲜少有社会组织研究足可以说明这一点。其次, 研究者需要改进研究方法, 努力提高公共政策的研究水平。我们需要的不是只停留在概念界定、问题描述阶段的重复研究。一门学科的发展和繁荣与其研究方法息息相关, 我们需要通过摸索形成自己的研究方法体系。再次, 还要重视公共政策学科建设, 加大研究基金的扶持力度, 为公共政策研究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我们带着面对问题的勇气去反思已做的研究, 虽然中国公共政策研究在目前的环境下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但是政策研究多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发展进程是大势所趋, 绝不会停止。

参考文献

[1]张金马.公共政策:学科定位和概念分析[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0 (1) :7.

[2]丘昌泰.公共政策:当代政策科学理论之研究[M].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1997:1-2, 35-49.

[3]何艳玲.“我们在做什么样的研究”:中国行政学研究评述[J].公共管理研究, 2007 (5) :21.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 篇5

公共管理学

一、名词解释

1、ZF失灵

2、新公共管理

3、企业型ZF

4、政策评估

二、简答题

1、公共部门需要战略管理的原因

2、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提供方式

3、公私部门管理的区别

4、理性政策规划的步骤

5、公共管理的职业伦理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三、论述题

1、论述提是公务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势

2、科层制的主要特点和缺点

2007年真题

经济学:

一、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什么是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其政策含义是什么?

2、简述GD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核心指标的原因及其局限性。

3、宏观经济学通常把失业划分为几个类型?

二、论述题(共3小题,选答其中2题,每小题17分,共34分)

1、运用经济增长理论,说明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2、论述货币政策的几个主要工具及其作用原理。

3、假设ZF考虑采用以下紧缩政策:一是取消投资津贴,二是增加所得税,请用IS-LM曲线和投资需求曲线表示这两种政策对收入、利率和投资的影响。

三、计算题(共2小题,第1题8分,第2题9分,共17分)

1、已知资本增长率为 =2%,劳动增长率为 =0.8%,产出增长率为 =3.1%,资本的国民收入份额α=0.25,在这些条件下,请计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多少?

2、设总量生产函数为Y=,资本K的增长率为 =9%,劳动L的增长率为 =6%,技术进步的速度为 =5%。试利用增长核算公式,结合上述数据,写出总产出Y的增长率与资本K、劳动L和技术A等三因素增长率的数量关系(用数值表示),并算出的数值。

管理学:

一、简答题(每小题8分,3个小题)

1、简述霍兰德的人格-工作匹配(职业人格)理论的内容。

2、简述基于技能的薪酬设计方案的优点与缺点。

3、有效控制系统的特征。

二、论述题(每题17分,4小题选作3题)

1、试述与个体决策相比群体决策的优势与劣势。

2、论述管理者如何开发和管理高效工作团队。

3、论述实施价值链管理的意义及障碍。

4、运用相关激励理论,谈一谈管理者如何有效激励专业人员。

社会学:

一、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小题)

1、简述初始社会化。

2、简述组织目标对社会组织的重要意义。

3、简述社会流动的类型划分。

二、论述题(每小题17分,4小题选作3题)

1、论述社会化主体的作用及其特征。

2、论述我国社会现代转型对社会分层的影响。

3、论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初级群体的变化。(版本二:用社会变迁理论解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化)

4、试述社会角色的失调类型及解决措施。

管理学综合: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3分,共10题)

1、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在一切不重要的层面都是相同的。

2、各种有利于提高员工福利和组织效能的活动,都属于工作生活质量范畴。

3、领导者的个人魅力是领导的基础。

4、非营利组织的出现是对市场失灵和ZF失灵的反映。

5、效率是公共管理的起点,也是终点。

6、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的,国家有权决定适用部门规章。

7、不能做自己案件的法官,是大陆法系国家创设回避制度时的一句名言。

8、某地民警A出席朋友婚礼,在婚宴上与B发生口角,并在欧斗中将B打伤,B有权为此获得国家赔偿。

9、行政机关就是行政主体。

10、行政征收就是行政征用。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ZF战略管理的过程。

2、简述提高ZF绩效的预算原则。

3、简要说明我国行政立法权。

4、简述行使行政职权的要求。

三、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2小题)

1、联系实际,论述公共服务市场化的优点与弊端。

2、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只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理进行审查”。试结合该法的其他相关条款,说明这一规定的合理性。2008年真题

社会学:

一、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简述初级群体的基本特点。

2、简述社会互动的含义。

3、什么是再社会化?

二、论述题(每题17分,共51分)

1、简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

2、联系实际,论述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过程的特征。

3、试述社会组织的特征及其构成要素。

管理学:

一、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简要描述目标设立的五个步骤。

2、什么是正式沟通?沟通信息的流向有哪些?

3、简述团队领导者扮演的主要角色。

二、论述题(每题17分,共51分)

1、高绩效团队表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在组织、计划、领导方面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比较领导特质理论、行为理论和权变理论的异同。

3、什么是组织绩效?衡量组织绩效的主要工具有哪些?

经济学:

一、简答题

1、简述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和包括的主要项目。

2、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

3、简述奥肯定律。

二、论述题

1、运用消费理论对我国的消费需求增长状况和相关政策进行分析。

2、结合我国实际,分析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目标和政策效应。

三、计算题(略)

管理学综合

一、简答题

1、简述领导影响方式的类型

2、简述公共政策的类型(以下为行政法部分,略)

二、论述题

论述公民参与的机制、意义、条件以及对中国ZF治理的意义

2009年真题 社会学:

一、简答

1、简述初级群体的特征

2、忘记了呵呵

3、简述社会控制的三个维度

二、计算题 关于可信度的,大致是这样的,一个城市抽样调查拥有PC机的人数,500个人里有160个有,可信度为95%,其95%的时候分布区间为(正负1.96),这个正负号打不出来。求整个社会的拥有PC机的概率。

三、论述题

1、论述韦伯“三位一体”理论的具体内容及影响

2、试述社会化主体的类型及其作用

3、简述社会交换论(反正和社会交换论有关)经济学:

一、简答

1、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差别

2、试述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理论

3、简述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和永久收入消费理论的内容及差别

二、论述

1、总需求曲线理论来源是什么,为什么从IS-LM中可以得到AD曲线

2、经济危机我国ZF两个政策,(1)扩大内需增加ZF支出(2)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哪个效果大,说明理由。以及两个政策对我国收入,消费,出口,投资的影响。

三、计算题

1.宏观第一章的课后习题,一模一样。(第十二章课后习题第6题)

2.求总需求函数的,很简单的一题,如果做过课后习题的人应该都会做。

管理学综合

一、判断题。判断并说明理由。

1、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就是ZF管理。

2、公共管理者与一般的管理者的角色是一样的。

3、对ZF而言,“凡是法律未允许的便是非法的。”

4、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由于管理者意识到了员工有认同感和归属感,所以管理者应当激励员工努力工作。

5、与其他预算相比较,零基预算的特征是以决策效益为基础,对行政机构之处计划的效率和效益进行评价,并删减低效计划,保证资源配置合理。

6、行政法上的法治原则的涵义相当于英文中的RULEBY LAW。

7、行政机关在其权限范围内从事的官方活动都属于行政发上的行政行为。

8、被公众认可的效力即行政行为的公定力。

9、行政复议属于一种司法行为。

10、国家赔偿的表现形式是行政赔偿和行政补偿。

二、简答题。

1、简要分析政策问题认定中的第三类错误。

2、与企业组织绩效管理相比,公共部门绩效管理面对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什么。

3、列举五种依申请的行政行为,并简要介绍。

4、在我国,有哪些行政活动应事业法律保留原则。

三、论述题。

1、联系实际,阐述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ZF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果以及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

2、试论述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行政许可法的关系。、2010年真题

管理学:

一、简答题

1、简述目标管理的优缺点。

2、组织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3、平衡记分卡法的特点

二、论述题

1、简述矩阵式组织的结构及其优缺点

2、简述公平理论,在管理中的启示是什么 社会学:

一、简答题

1、什么是初始社会化?

2、简述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的区别。

3、简述社会互动的类型。

二、论述

1、论述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

2、论述现代化转型对社会分层的影响

3、论述社会角色失调的类型及解决的方法

经济学:

一、简答题:

1、简述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主要方法。

2、什么是货币创造乘数,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3、简述失业的类型。

二、论述题

1、结合我国国情,谈谈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作用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2、结合我国国情,试述怎样扩大内需。

三、计算题

1、第十二章课后习题第7题

2、给出消费函数、投资函数、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函数,求IS曲线和LM曲线、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ZF支出乘数等

管理学综合 名词解释

1、公共管理者

2、行政复议

3、象征性政策

4、组织学习

5、群体狂想症

二、简答题

1、公共组织的特性

2、公共预算性质和功能

3、ZF治理工具的内涵和类型

4、公共政策目标群体政策认同缘由

5、公共政策过程模型

6、政策议程基本类型

三、论述题

1、非营利组织在公共服务中作用以及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

2、联系实际,论述政策执行相关条件

2011年真题 社会学

一、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什么是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2、什么是分层抽样?

3、什么是政治社会化?

二、论述题(每题7分,共51分)

1、试述社会分化的类型及其产生的后果与影响。

2、试述社会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3、结合我国国情,试述如何统筹我国城乡发展。

经济学

一、简答题。

1、什么是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

2、什么是古典、凯恩斯、常规总供给函数,它们的含义各是什么?

3、实行一项减税的政策,用IS-LM模型分析以下两种情况分别有何影响?(1)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保持利率不变;(2)货币存量不变。

二、论述题。

1、结合当前实际,试述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特点。

2、结合国内外实际,试述产生通货膨胀的原因。

三、计算题(15分)

设在新古典增长模型的框架下,生产函数为:,设储蓄率s,人口增长率为n,资本折旧率为δ。

(1)求人均生产函数y=f(k);

(2)若不存在技术进步,求稳态下人均资本量、人均产量和人均消费量。

管理学综合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标杆管理

2、行政赔偿;

3、有限理性模型;

4、政策执行;

5、政策终结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75分)

1、何为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有何特点?

2、什么是转换型领导?转换型领导有何特点?

3、矫正ZF失灵与市场失灵有何策略?

4、从科学角度、专业角度、政治角度,解释公共政策的意义。

5、结合实例,说明政策评估中的前后对比法。

三、论述题(25分)

从多学科的角度,试述公共政策中的公平与正义的关系。

四、材料题。(30分)(材料可能和原材料有些出入大体是这意思)

2010年2月,河南省公安厅选择郑州、商丘、新乡、济源4个城市作为试点,推行警务体制改革。3月,商丘市公安局率先试水,在2个试点派出所实行“四警合一”。6月19日,新乡市公安局经过100天的深入调研、论证后,进行了更为彻底的改革。 据新乡市公安局局长孟钢介绍,新乡市围绕“一警多能、综合执法、群众满意”的总目标,用“一减一加”来推行符合当地实际的警务体制改革。

通过上述改革,新乡市基层一线的警力由过去的25%升至70%,远超过公安部规定的110接处警时间由过去的5分钟压缩到现在的3分钟;发案率同比下降7.7%,破案率同比上升10.5%,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达95.5%和92.7%,综合绩效考评成绩全省第一。

所谓“一减”就是“减少层级”,将市区原有的6个公安分局和23个派出所撤销,新建12个派出所,由市公安局直接领导。每个派出所内设“四队一室”,即案件侦查大队、治安管理大队、社区警务大队、交通巡防大队和勤务综合室,改变了过去分局和派出所警种、部门设置过多、职能单一的弊端。比如,刑侦、经侦、禁毒等部门合成案件侦查大队,负责侦办辖区内所有的刑事案件。

所谓“一加”就是“四警合一”,每名警察身兼交警、巡特警、治安警、刑警四个警种的综合执法,一警多能,构建起集情报信息、打击犯罪、治安防控、交通管理、人口管理、城市管理和服务群众一体化的新型警务体制。

此外,他们还实行了纪检法制特派,体外监督。原分局内设的纪检干部、法制民警经考试后,由市局统一录用管理,划片分包各派出所,对派出所全体民警的履行职责、行使职权、执法执纪等情况进行监督,对办理的案件进行审核、把关。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的规定,行政拘留、刑事拘留等涉及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以及交通管理的处罚权、超过500元的罚款,均需要县级公安机关批准。而派出所只是公安机关的派出机构,自然不属于“县级公安机关”。改革之后,虽然派出所为县级建制,但盖有派出所公章的提请批捕书并不符合法律规定。因此,在应对刑事诉讼的程序上,新派出所必须保留分局的公章,由此形成了“一个单位两块牌子”的现象。

目前,河南省4个试点城市的公安局正在稳步推行这种新型警务体制改革。其中,济源的改革正在进行中,郑州市的改革方案也已经出台。年底前,这一改革将推行到10个城市。 结合材料,用ZF再造的有关内容对新乡的警务改革进行分析。

2012年真题

三、计算题

1.某两部门经济中,假定货币需求L=0.20y,货币供给为200亿美元,消费为c=100亿美元+0.8yd,投资i=140亿美元-5r。(亿美元)

(1)根据这些数据求IS和LM的方程,并计算出投资。

(2)若ZF购买增加20亿美元,新的均衡收入、利率、消费和投资各为多少?

中国行政公共管理 篇6

关键词:行政问责制度;行政监督;内部监督;外部监督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8—0008—02

一、行政问责制与行政监督的内涵界定

(一)行政问责的涵义界定

行政问责制是特定的问责主体针对各级政府及其公务员承担的职责和义务的履行情况而实施的,并要求其承担否定性结果的一种规范。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行政问责的主体。按照问责主客体之间的关系,问责主体一般划分为同体问责主体与异体问责主体。同体问责主体是指能对本系统的领导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问责的内部机构; 异体问责主体主要是指能对外部系统的领导机关和领导进行问责的各种机构、团体及个人。

(二)行政监督的涵义界定

行政监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行政监督是指行政机关内部上下级之间,以及专设的行政监察、审计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监督。广义的行政监督泛指执政党、国家权利机关、司法机关和人民群众等多种社会力量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监督。

二、中国行政监督的现状

中国现行的行政监督体制产生于新中国成立后,从行政监督体系分类可将其分为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两大体系。外部监督主要包括政党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司法监督、社会团体监督、人民群众监督、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内部监督包括审计监督及上下级监督或同级之间的监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不断采取措施构建行政监督体系,完善行政监督制度,以防止行政主体滥用职权、违法行政。经过多年探索,中国已形成多元行政监督体系,行政监督制度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就,行政监督的作用也日益彰显出来。但是在中国行政监督机制发挥重大作用的同时,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还难以完全扼制转型期腐败事件高发的态势及不法行政行为及违规行为的发生,因此有必要对行政监督机制进行系统研究,以找出提升行政监督效能的相关因素,完善中国行政监督。

三、中国行政问责制度与行政监督机制的不足分析

(一)从中国行政问责制度与行政监督体制的实施方面看

1.问责程序与行政监督不够规范。从现行问责制实施与监督机制上看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公众与政府之间信息不对称,有可能进行暗箱操作;另一方面,在进行内部评价时,带有个人主观偏见。如果不能在程序上进行规范,那么行政问责的公正性也就很难保证。行政权力的监督机制乏力,要推行政府问责制必须有一套强有力的监督机制与之相配套,而目前的监督现况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内部监督由于部门利益,往往“相互礼让”;外部监督因为主体众多难以形成合力;专门监督虽制度不少,但实施起来步履艰难。

2.重同体问责,轻异体问责。目前的问责制是行政机关的一种内部监督,主要由政府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并由政府进行责任追究。问责制有同体问责和异体问责两种类型。同体问责是执政党系统对其党员干部的问责,或者行政系统对其行政官员的问责。异体问责是人大代表、民主党派、新闻媒体、司法机关和社会公众对于执政党组织和政府的问责。从问责制的长远发展看,必须实现对行政官员责任追究制从内部问责向外部监督方向发展,即以异体问责为重点,同体和异体问责相结合。

(二)从中国行政监督自身机制方面看

1.行政监督内部协调机制不健全。中国的行政监督体系已形成了多元化的监督主体,但各种监督主体之间的关系目前尚未完全理顺。多个监督主体均有权对同一起违纪案件进行监督检查过程中,分工不明确。运行机制上缺乏沟通和协调,致使监督主体之间互相推诿或重复监督的现象时有发生,结果造成“漏监”,有关的违纪、违法案件得不到及时查处,从而影响了行政监督的效能。在行政监督实践中,很难做到按照监督对象的身份和违纪违法严重程度来确定监督机关,因此造成有的问题多方插手,有的事情无人过问,有时还导致在案件处理上的冲突和矛盾。

2.行政监督主体缺乏独立性、权威性。“任何权力制约机制的有效运行都毫无例外地取决于其地位的独立,独立性是行政监督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从目前各行政监督主体的实际情况看,它们大多处于附属地位而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如在行政机关内部监督体系中,设置在政府内部的行政监察机关,受本级政府和上一级监察机关的双重领导,监察业务以上级监察机关领导为主。在双重领导体制下,上级监察机关没有人、财、物的实权,无法对下级监察机关进行实质性的领导,而同级政府的领导能够直接或间接干预监察机关的工作。

3.行政监督法规不完善,监督缺乏可操作性。行政监督是一种法制监督,健全的法律监督体系是保证行政监督效能充分发挥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行政监督立法得到了较大发展,但仍不完善。一是一些重要的监督法律法规空缺,使监督活动缺乏法律依据;二是一些现有的监督方面的法律缺乏程序性规定,尤其是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很难操作。就公民监督而言,中国宪法中规定的有关公民的监督权利还没有完全通过法律加以具体规定,权利的行使还缺乏法律设定的可操作性程序。立法的滞后使得监督机构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缺乏法律依据,这极大地影响了行政监督的效果。

四、对完善中国行政问责制的行政监督机制的建议

(一)从中国行政问责制度与行政监督的实施方面看

1.强化行政问责制度中的行政监督机制。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委托人、代理人关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各种监督主体对政府监督约束容易由于知情权和参与权的缺失而变得脆弱无力,政府的责任性就难以维系,对政府工作问责乏力也就势在必然。这就使得对各级政府部门及其官员的监督成为政府问责制建构的重中之重。内部监督方面要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监督体制;专门监督中监察、审计机关要切实地发挥监督作用,应加强专门监督部门的权力和独立性;对于外部监督,人大监督是根本,应加强人大的依法监督、违宪审查职能。强化新闻舆论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在公民参与方面,行政监督应当成为推动公民政治参与的契机与制度平台。

2.进一步强化对行政权的全方位监督机制,形成问责合力。要健全司法机关监督问责,进一步加强法院对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的力度,扩大司法机关的受案范围;完善行政侵权赔偿制度,加大法院对政府的侵权赔偿责任的惩处;将行政问责与司法追究结合起来,由司法介入追究法律责任。同时完善审计部门将审计结果向人大直接报告的制度,完善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开的制度以及绩效评估与考核制度。建立多渠道、高效率的公众投诉体系,使民情民意能尽快进入监督机构的视听范围。

(二)从中国行政监督自身体制方面看

1.树立中国行政监督法制观念,强调其独立性。一方面,通过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和实践,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崇尚法治、依法办事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接受和配合行政监督,形成新的法观念和法行为模式。另一方面,调整、充实行政监督队伍,同时通过提高纪委、监察机关、法院、检察院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来提高行政问责监督效能。提高行政问责监督机构的独立性是提高监督效能的前提,使机构由现在的双重领导机制变为垂直领导机制,在人事任免和财政支持上彻底摆脱地方限制,由中央直接安排。

2.完善中国行政监督体系。行政监督体系的完善要以下角度出发,首先,人大监督要体现权威性,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监督和支持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实施监督。其次,层级监督要增强严肃性,要完善行政复议监督机制,在实现复议救济功能的同时充分发挥复议的监督功能。最后,专门监督要注意针对性。专门监督中的行政监察要紧紧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执法效能监察,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其监督所特有的案件查处职能,推行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

同时扩大社会监督的覆盖面。首先,扩大人民群众的监督渠道,在更广的范围内和更高的层次上保障公众的知情权、表达权,使大家能够监督;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群众参政议政,使大家便于监督。其次,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发挥网络直接互动的优势,利用公众参与的动力推进机制更大范围起到监督作用。

行政监督自身体制的改革和规范化对健全行政问责制度体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进一步深化和规范行政问责与监督的主体及其权限,解决由谁来问责、谁来监督的问题;规范其客体及其职责,明确责任种类及行政责任追究方式;规范它们的事由和情形,明确哪些行为应当问责,哪些行为可以免责;规范行政问责与监督体系的程序,实现行政问责制度与行政监督机制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参考文献:

[1]张国庆.行政管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沈亚平.关于行政监督的理论分析[J].天津社会科学,1998,(2).

[3]卢家骥.完善中国行政监督体制的思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4).

[4]谭世贵.中国人大监督制度的改革与重构[J].海南大学学报,1999,(1).

[5]喻希来.行政问责制与民主问责制[J].领导文萃,2004,(7).

[6]郭道辉.政治责任与责任政治[J].学习,1995,(7).

[7]张成福.责任政府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2).

[8]王乐天.公共行政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中国行政公共管理 篇7

一、公共财政的内容

公共财政是指市场经济中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和纠正市场失灵而进行的经济活动,具体表现为国家行政机关为履行行政职能、开展公务活动而进行的资金收支与管理活动[1]。公共财政主要包括公共收入、公共支出、财政体制和财政政策等内容。

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公共财政的主体并不是财政本身,而是各级政府的经济行为。而公共财政的客体则是一部分公共的经济资源,通过国家税收和政府部门的非税收入,将资金集中到政府手中,形成由政府直接支配的公共经济资源,再按照社会发展的公共需要,通过法定的程序形成公共支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在集中和分配的经济活动中,满足政府所要达到的社会公共需求[2]。

公共财政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和发展的目标模式,其实质是市场经济财政,是国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公共服务、弥补市场失灵、进行宏观调控的政府经济行为。它体现为国家以社会和经济管理者身份筹集财政资金、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有序地发展。随着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综合绩效成为中国财政管理和改革的重要目标。绩效问题已成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核心,且贯穿整个公共财政运动过程中。

二、提升公共财政绩效的意义

加强中国公共财政的绩效管理,确保财政资金运行的安全、可靠、准确、高效,是提高财政工作质量的关键环节,同时有助于各级政府对财政资金的责任意识,促进形成追踪问效的管理理念,推动政府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的转变。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升公共财政绩效,增加科学性与公开性

从政府的工作实践来看,中国的政府部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不顾国家财力可能,盲目制订发展计划的倾向,财政给多少花多少,不少地方政府变相发债筹措的资金,使用中也不计成本、不讲效益;在财政资金运用上存在权责脱节、责任不明等弊端,浪费比较严重。在资金分配方面,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财政部门与经费申请部门之间的讨价还价来进行的。这样做,一方面难以避免经验决策、关系决策的色彩,难以保障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在客观上造成了许多部门、地区年复一年地进行资金争夺战,而投资责任和支出效果却往往无人负责。

提升公共财政绩效管理是财政经济管理由粗放型管理向量化指标体系管理转换的重要一环;有助于增加政府工作与财政资金管理的科学性与公开性,提高政府理财的民主性与社会参与性。

2. 有助于完善公共服务型政府财政管理

财政管理包括财政收入管理和财政支出管理。没有健全的财政收入管理机制,财政资金运行就缺乏稳定可靠的来源;没有健全的财政支出管理制度,就难以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难以保证财政资金的良性运行。因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财政收支规模不同,一定时期内国家财政管理面临的工作重点也不同。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决定了财政管理的重点应实现从收入管理向支出管理转移,注重追踪问效,加强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既包括事后的绩效考核,也包括事前的绩效预测。

3. 保证公共服务型政府稳健运行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型,不确定因素的增加,产生风险的可能性中国公共财政绩效评价的现状也逐渐加大。财政风险,是指在组织收入和安排支出的过程中,由于财政自身的缺陷和多种经济因素的不确定性,而造成损失和困难的可能性。当前,中国财政安全的最大隐患不仅仅是财政赤字和国债,还包括多年来所积累的各种潜在财政风险如公共部门债务负担、国有企业亏损、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及社会保障欠账等,都可能直接使财政状况恶化,引发相应的财政风险。加强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可以化解财政风险、缓解收支矛盾、防止腐败。

三、提升公共财政绩效管理的对策

1. 建立合理完善、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

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实质上是建立一套完整的政府行为约束机制(包括行政约束和舆论约束),使政府各部门以可操作、可量化的形式注重成本与效益。建立绩效评价体系的关键是确定评价体系,应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有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费用选择法和公共垄断产业定价法。对于可以用货币计量的公共支出效益可应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对于那些效益无法用货币计量的公共支出项目,则可选择最低费用选择法;对那些自然产生垄断、市场调控难以到达的行业(如水、电、气等)可采用定价法,由政府定价。同时,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对象是政府公共事务支出,注重社会效应,定性分析也应占有相当比重。在确定分析标准时,要把握重要性、可比性、经济性等原则。

2. 建立风险约束机制规范各中间环节

对于委托考评的中介机构要规定相关的资质和实力,并通过公开招标择优选取两家。由最优者进行主评,在考评结束后,根据其考评结果,由次优者进行核实。如果两家考评结果误差在规定范围内,则中介费用规定金额按一定比例进行分配:如果考评结果误差较大,则全部中介费用仅支付给后者,前者不仅得不到中介费还要付出资信度降低的代价。这样一来,中介机构既相互竞争,又相互约束,促使中介机构也同样会自主对邀请专家进行约束,来保证自己的竞争优势。从长期来说,制度化的资信评价应逐步成为委托中介机构的依据。同时,由财政部门实行不定期抽查,力争将考评不中立的风险降到最低。

3. 完善绩效评价内容,关注动态过程

对结果进行评价仅仅是绩效评价的一个方面。对于中国现处在发展起步阶段说来,从静态管理发展到动态管理,从结果考核发展到包括对投入、过程、结果、效率等全程的考核确实需要一个过程。美国等国的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发展到现在比较成熟完善的水平也历经了几十年的时问。但是,我们应该尽量缩短这个过程,集中力量争取在较短时间能让这项工作内容完善、过程全面的推开。从项目规划起就应对可行性、预期结果进行考评。财政部门一定要尽早参与到项目当中。从规划、立项、实施、结果全过程跟入,及时了解动态情况、掌握最新变化、修正相关指标、控制项目投入,达到最优效率。

4. 制定有效的绩效管理奖惩制度

任何一项制度的全面高效的实施都需要相应的奖惩激励制度作为保障,财政支出的绩效管理制度也不应例外。激励制度的方式有很多种,如对绩效考评较好的单位可以扩大其资金分配、使用的权限,提高资金自由调配的权力;在财政部门和支出单位之间进行“节省分成”;对人员进行奖励等。对于考评较差的单位则可采取相反的措施:限制单位财政支出的权限、减少单位财政支出项目和资金数额等。通过这些方法促进各单位自觉加强资金使用的计划性和高效性,让政府各部门自觉提高对资金使用严格把关的重视度,改变财政一家把关的现状。

5. 开发和收集绩效信息

绩效信息的开发和收集不论对决策部门或是对基层管理部门都是十分必要和有用的。因此,应根据政府政策和社会需求制定明确的、可计量的绩效考评目标规划和实施战略,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发和收集绩效信息,特别是要关注于主要政策利益相关的绩效信息。

四、结语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以及后工业社会的来临,政府成本意识和公民监督意识的加强,绩效管理作为政府再造的重要内容和根本性措施在政府部门中得到了广泛研究和运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升公共财政绩效,建设绩效型政府还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董雪梅.公共财政:我国市场经济财政的必然选择[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中国行政公共管理 篇8

一、行政管理权力泛化

这是我国近些年来高校发展中存在的最为普遍的问题。搞好学术研究是高校最基本的任务, 他是由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决定的, 不仅是知识思想创新的需要, 同时也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需要, 是产生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的必要条件。因此对于学术管理权力的独立性和自治性是不可侵犯的。但是就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质中, 逐渐形成了学术权力服务于行政权力的局面导致学术权力缩减而行政权力不断泛化。具体体现在一线教师的合理意见不能有效的被采纳, 业务上的诉求得不到满足, 更有甚者, 当高校教师上课时间与行政会议冲突时, 教务管理部门不是将二者进行协调, 而是要求教师必须以会议为重, 教学为行政会议让路的处理方法, 换言之, 会必须开课可以不上。“官本位”而不是教学、科研本位的观念普遍存在。“官本位”的盛行使得行政权力大于学术权力, 违反了高校发展的规律, 严重阻碍了学术创新和发展, 使高校的学术发展无法自由的展开。当行政指令限制了学术活动, 学者无法独立自由的开展学术研究, 长此以往就会思想僵化, 失去高校原有的创造力, 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

二、行政管理制度落后, 服务意识不强

长期以来, 中国的高校改革重点集中在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科研的运作, 由于高校的改革主要由政府主导, 使得高校现有的刑侦管理制度十分的落后。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规章制度跟不上管理发展的需要、干部岗位职责划分不清、各自为政的情况比较普遍, 工作中经常有扯皮现象存在, 使高等教育资源隐性流失, 影响高校健康快速发展;二是不重视对行政管理的监督工作, 在工作中经常出现无法可依或有法不依的局面, 造成工作经常失误的局面。

此外, 服务意识不强, 责任心较差也是高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高校行政部门其实就是为全校师生、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部门, 而目前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职能机构普遍存在服务意识淡薄、态度傲慢、效率低下的问题。因此, 我国高校应重视对现代高校行政管理制度的研究和改革, 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激励措施, 保障行政管理工作高效性和服务性。

三、机构臃肿

我国的高校行政机构和人员的设置是按照政府机关机构人员编制建立的, 虽然高校行政机构进行多次精简但是效果都不理想。机构在行政分工中不仅越设越多, 而且功能分的也越来越细, 使得人员不断增加。党政两套组织机构在高校行政部门同时存在, 两套办事人员, 机构设置重复交叉的现象尤为严重, 阻碍了高校发展的速度。

四、人力资源素质不能适应职位需要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行政管理人员都没有受过专门的行政管理教育或培训, 现代管理知识贫乏, 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对高校提出的新要求, 难以胜任职位的要求。分析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 一方面由于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金、福利等待遇远低于教学队伍, 高校分配制度改革不断变化, 使行政管理人员的平均待遇与教师的平均待遇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 使得高素质的人才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 因此导致了行政管理的专职人员年龄偏大或学历偏低;另一方面由于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 认为行政管理工作只是跑跑腿、传传话、处理公文服务、接待和其他日常杂事, 管理人员缺乏对自己的合理定位, 影响对工作的热情, 工作中缺乏创造性不能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实现高校行政管理中的科学化。

综上所述, 目前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仍存在体制、机制、管理、人员等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高校行政管理是具体而又细致的工作, 在工作中要坚持以教学为本, 不仅要重视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 而且要重视规章制度的创新, 使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的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郝栋.浅谈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理论与当代, 2010 (12) .[1]郝栋.浅谈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理论与当代, 2010 (12) .

[2]王珏.浅析高校行政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理论界, 2009 (4) .[2]王珏.浅析高校行政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理论界, 2009 (4) .

[3]李蓉.论高校行政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 2009 (9) .[3]李蓉.论高校行政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 2009 (9) .

中国行政公共管理 篇9

现代行政管理理论源于西方, 我国行政管理理论深受其影响, 但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 行政管理制度不可能不根植于悠久的传统文化而完全移植西方的理论。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构建一个适合目前生产力状况和民族特点的行政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 是一个必然要完成的历史性课题。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行政管理的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 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层次, 与现代行政管理有着深刻的联系。把古代优秀文化与现代行政管理的实际结合起来, 构建一个高效、和谐并具有中国民族性格的现代行政管理制度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现代社会中的人, 是有意识、有感情和有社会关系的“人”。每个人都有其特殊的社会关系及以此为依托的复杂的人文背景, 行政管理制度在其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它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不多的几种原生性文化之一, 具有文化本源的意义。这就决定了中国的现代行政管理体系不可能抛开中国传统文化而重建。只能是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

中华文化的核心是人。正是基于这种心理品质, 中华民族才有着强大的凝聚力。现代行政管理同样以人为中心,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中国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 政府的执政能力起着某种程度上的决定作用, 就必须有立足本民族的思维及行动模式的特点, 这就需要我们给予中国古代管理智慧一个全新的阐释。

三、现代行政管理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比较

现代行政管理源于西方, 根植于西方文化, 然而, 其中许多基本哲理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至深的渊源和高度的融合。

道家个人管理的目标是“内圣外王”;儒家主张通过“修己”、“安人”实现“大同”, 体现了个人管理目标与组织管理目标相统一的辩证关系。对现代行政组织而言, 就是要注重营造一个协调个人、群体乃至社会三者利益的目标链, 使前一目标的完成成为后一目标实现的前提和基础, 后者的达成又是前者的印证和升华, 由此循环往复而形成一个合理的目标流程网络, 促成组织最高战略目标的实现。

任何管理目标的实现, 都要靠一定的组织来完成。有效的组织应遵循目标一致、跨度合理、指挥统一、权责分明、职能明确等基本原则。早在战国时期, 中国人就已经意识到合群是人类的本性之一, 而“分”又是人类结成社会群体的必要前提, 没有等级划分的限制, 群体内部就会发生争夺。“合”与“分”是由社会分工和职业差别所导致的, 也是解决各类组织矛盾的必要手段, 是组织良性运转的前提。

在现代管理理论中, 领导和激励密切相关, 只有理解了人们的真实需要和行为动因, 才能更好地理解激励问题, 从而实现有效的领导。

我国古代有代表性的人性理论是儒家的“人性可塑说”。西方行为科学都假定人性不是一个“变数”, 管理者只有设法去适应人性。而中国传统文化更强调后天的塑造与引导, 如荀子主张“导人去伪”, 孟子主张“领悟善端”, 这比起单纯被动地适应人性会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

今天我们大力倡导“经营人性”, 只有在“人”的意义上, 才能够对行政管理的良性、持久发展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道理很简单:管理, 只有基于对中国人内在价值观与幸福感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收获成功。

相对而言, 西方管理学注重对物化结果或阶段性成果的控制, 强调控制的实效性;中国传统文化则偏重于对人的控制, 因而控制的标准模糊、不精确但更具柔性。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 恰是最有效的控制。这一思想被彼得.圣吉称为“无为而治的有机管理”。给下属充分的行动自由去实现某构想, 并对所产生的结果负全责。不再通过传统的复杂的控制系统, 而是“通过学习来控制”, 致力于改善思考品质, 加强反思与团队学习能力, 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最高管理境界。

“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中的核心命题, 老子讲的“无为”是达到“无不为”、“无为治’这一目的的手段。确切地说, 无为管理的实质是把人的社会性减到最低限度, 通过恢复人的自然属性的方式来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

四、传统文化与现代行政管理的共生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契合绝不是一种偶然, 它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西方物质文明是可以共生的。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会主席罗杰.史密斯曾这样谈及他在《孙子兵法》中学到的东西:“今天没有一个对战略的相互关系, 应考虑的问题和所受的限制比他有更深刻的认识, 它的大部分观点, 在我们当前环境中仍然具有和当时同样的重大意义。”历史上积淀下来的诸多文化遗产瑰宝, 在形成中国现代行政管理模式的战略运筹理论过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西方管理惯用“二分法”把完整的组织划分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两大对立阵营。中国文化推崇圆满和谐, 认为只有组织内处处融通一致, 才能形成一广大和谐的系统。打破这一系统, 组织便不得安宁。

现代行政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 在人本管理从“以个性为本”、“以人性为本”到“以人文为本”的转化过程中, 文化对行政管理的影响权重日益增加, 绵延五千年的华夏文化充分说明了我国在对文化的整合与管理方面的巨大成功。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贵“和”持“中”。注重和谐, 已浸透中华民族文化肌体每一个毛孔, 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才能趋向管理的最高境界——“无为而治”。

参考文献

[1]哈罗德孔茨等著, 郝国华等译《管理学》第十版, 经济科学出版社。

[2]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 (第二版)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3]宋光华, 王文臣:《企业管理科学化、现代化与中华文化》,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4]李涛:《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传统借鉴》, 2005年。

[5]周建波:《儒道墨法与企业经营》,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年。

中国行政公共管理 篇10

行政管理, 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是人类社会的伴生物, 并且最终会随着人类社会的灭亡而消逝。行政管理思想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外化形式, 是行政管理得以实施的理论基础。行政管理实践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一样悠久, 因此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国家, 都不乏行政管理思想的出现, 行政管理思想也逐渐的从低级向高级, 从幼稚到成熟一步步的发展起来。

二、中国行政管理思想的历史演进

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历史的国度, 从古至今涌现出了无数杰出的政治家。例如古代中国的《资治通鉴》、《吕氏春秋》、《韩非子》等“民本取向”的思想都对现代社会行政管理思想具有深远的影响。近代中国的“工具取向”行政管理思想以林则徐为开端, 最早提出学习西方行政管理思想和制度的第一人, 之后洋务运动又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学为本, 西学为用”的行政管理思想。现代中国的“价值取向”行政管理思想则以邓小平的基于中国特色实践基础上提出的管理思想最具代表性。

1、古代行政管理思想:民本取向

中国古代的行政管理思想是一种“小生产、大管理”的“民本取向”思想。我国的封建制度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 强调中央集权, 君主是国家最高权利的掌控者, 是集司法、行政、立法三权于一身的权利的象征, 地方政府没有任何独立于中央政府之外的权利。孟子曰:“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这足以体现了我国古代的行政管理思想是一种“民本取向”的管理思想。

2、近代行政管理思想:工具取向

近代中国在经历1840年鸦片战争后, 开始从“天朝上邦”的迷梦中渐渐惊醒, 产生了了解西方、学习西方的要求。林则徐是主张积极关注和学习西方先进制度思想的第一人, 并编译出版了《四州志》。魏源更明确提出了学习西方、以夷制夷的主张。洋务运动期间学习和引入的一些西方行政管理思想和方法, 对当时旧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作用。因此近代我国行政管理思想的发展, 都体现了一种“工具取向”, 都以改造旧的社会制度, 试图借鉴先进的思想, 重塑新的制度体系为目标。

3、现代行政管理思想:价值取向

虽然古代、近代行政管理思想和现代行政管理思想产生于性质不同的发展阶段, 但三者之间还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某种意义上说, 现代行政管理思想是古代、近代行政管理思想的延续。中国古代的行政管理思想虽然未能形成一个成熟的体系, 有其固有的落后性和腐朽性, 所以现代行政管理思想可以从古代和近代思想中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有选择的吸收, 最终形成一个具有延续性的新的行政管理思想理论体系, 因此我们说现代的行政管理思想是一个“价值取向”的思想, 它更多的是建立在借鉴和吸收的基础上, 不断地发展完善最终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思想体系。

三、基于西方先进理念的中国行政管理思想的时代趋势

西方的行政管理思想从19世纪末萌芽到20世纪初诞生, 一步步的演进与发展, 最终形成完整的行政管理思想体系。它的系统化、体系化、程序化都对发展中国家尚未成熟的行政管理体系有宝贵的借鉴意义。我国的行政管理起步晚、还不成熟, 还需进一步完善, 创造性的吸收和转化外国的先进经验, 对解决我国现阶段行政管理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同时还能有效地促进独具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1、转变思想观念: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我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 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行政管理观念严重的滞后, 无论从理论认识上还是在实际进展上, 都需要加速迈开关键性的一步,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中的“经纪人”假设对我们正确认识传统政府管理思想的缺陷, 构建新的行政管理思想具有积极地指导意义。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为了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我党就必须把政府从管制型转变成服务型。

2、提高行政效能: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行政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是当代行政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世界经济向着国际化、全球化发展, 政府的综合协调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势必大大的增强, 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西方管理思想家泰勒在科学管理理论中就提到过要向管理要效率, 这个理论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依然适用, 足以体现他的先进性。借鉴其的经验, 首先我们应该适时的放权, 扩大地方政府的权利, 其次应精简行政审批程序, 健全行政管理监督机制, 最后使得政府管理由封闭转向透明, 由管理转向服务, 积极地把电子政务的先进成果应用到行政管理活动中去。

3、健全行政法律法规:严格依法行政

我国是一个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现阶段, 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层出不穷, 诸如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屡见不鲜, 少数人缺乏规则意识, 法制观念薄弱, 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得不到及时制止和纠正, 甚至加之一些知法犯法的行政人员, 更加阻碍了依法行政的有效施行。因此, 我们的行政管理执法活动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加快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步伐, 健全和完善行政法律法规,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行政管理活动的有效性。

4、加快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公务员队伍的建设不仅关乎着政府工作人员在民众眼中的政府形象, 最重要的是它关乎着政府机关的廉政勤政建设水平。公务员个人素质的高低、行政能力的素养, 对事物的洞察力、预见性以及办事的魄力等因素都直接影响着行政管理水平的提高。当前我国公务员制度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因素, 因此加快公务员队伍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完善公务员队伍建设我们必须严格坚持公务员的“凡进必考”原则, 积极地完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和奖惩制度, 从根本上提高公务员队伍的建设水平以及行政管理水平, 最终促进行政管理活动的有效施行。

参考文献

[1]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7:147-148.

[2]黄丽华, 徐凌.中国古代与西方近代行政管理思想的比较[J].经济新视野, 2004, (6) .

[3]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83-85.

中国现代行政法的转型 篇11

关键词:行政协议;行政诉讼;法治

一、“行政协议”得到法律确认。引发讨论新热点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决定》,新的《行政诉讼法》将从2015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行政诉讼法》相比老的《行政诉讼法》有了诸多修改和完善的地方。其中新《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第一款第十一项将特许经营协议以及土地征收协议等纳入诉讼范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将《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第一款第十一项的协议扩大到其他行政协议。自此,行政合同转变为行政协议,上升为行政诉讼法的法律概念,引发讨论新热点。

二、“行政协议”的含义及特点

在新《行政诉讼法》实施之前,我国现行法律中并没有明确的“行政协议”概念,虽然在之前的政府现实行政事务中也出现过“行政协议”的相关内容,但是两者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原有的行政协议的概念是:两个行政主体之间为实现某种公务或者行政目的,经协商一致签订的有关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这一概念表明参与协议的双方是两个行政主体,而且其主要更多涉及的是行政区域一体化内容,而新的《行政诉讼法》出台以后,在法律技术层面明确了行政协议的新概念,即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通过协商一致订立的有关双方权利义务关系协议(合同契约)。

新的行政协议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新《行政诉讼法》中涉及的行政协议(以下简称“新的行政协议”)的协议双方由原来的两个互不隶属的行政主体变为现在的一个行政主体和一个行政相对人,其中行政相对人扩大了协议主体的范围,使得社会团体、组织,公司法人等非公法人可以参与行政协议的签订;其次,新的行政协议设计的内容摆脱了原有的行政区域一体化的狭隘内容,并且将会更加侧重社会、市场、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内容;最后,在新《行政诉讼法》颁布之前,行政主体是以非民事法人的身份与行政相对人签订的协议(合同或契约),且在其间行政主体享有行政优益权。

三、行政协议带来的法律意义

1.独立行政协议为行政诉讼部分,促进行政诉讼法的专业化

在以往的诉讼领域内,行政协议(合同或契约)争议的解决主要以民事合同纠纷方式解决,从法律的专业角度来说,这无疑是法制构建方面的一个需要规范改善的部分,在新行政诉讼法当中,通过对行政协议的诉讼规定确认,在诉讼领域使得原有的行政协议(合同或契约)与民事合同不再混为一谈,最终使得行政协议(合同、契约)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行政诉讼部分,这不仅促进了当前我国法律建设的完善,而且在司法实践上也有利于促进行政诉讼的专业化。

2.打破行政法体系的单一性框架,促进行政行为方式的多样化

这次《行政诉讼法》的修改破除了原来仅就行政决定一家的行政法体系的框架,以沟通、协商、合作为基础的行政协议被吸收到行政法体系框架中,弥补了以往行政法单一的专注视角,行政行为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行政协议对我国来说是一项新型的行政行为方式,其改变了传统行政行为的单方性特点。行政协议“新”在它是一个双方性的行为,是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经过协商一致订立的,表现的形式是协议、合同或契约。

3.顺应我国行政法的理念嬗变,推动我国法治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行政法而言,总目标的意义在于“治理”二字,行政协议正是“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其被法律所认可,可见我国行政法由“统治”向“治理”嬗变,这理念性的改变,不仅是当前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也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通过行政协议,减少行政主体的定型化行政行为,增加社会其他主体特别是行政相对人的话语权,赋予他们更多的参与到行政规则制定中的权力,从而促进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双赢,将会极大地提高行政效率和社会活力,这将是我国传统行政法向前迈动的一大步,这当然也是现代行政法的应有之义。

四、行政协议面临的新的挑战

我国的公私合作与外国现代行政法民营化相类似:都是政府逐步退出对公共事务的管理,私人部门不断参与进来。民营化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公私双方主体签订委托行政协议。通过签订行政协议,新的法律关系不断产生:公私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私人部门与相对人的关系等。这些不同的法律关系如何兼容到我国的行政法体系内以回应现实难题需要我们改革传统的行政法行政主体理论、行政行为理论等。

为解决以上难题,我国向西方各国学习开始实施公共行政改革,公私合作成为改革的突破口,无论政府还是私人部门都意识到仅有一方的管理都无法回应现实的挑战,只有寻求合作关系才能面对挑战。在这一过程中行政协议被广泛应用,这也是本次行政诉讼法纳入行政协议的重要原因:现实的行政实践已倒逼诉讼法律的修改。随着公私合作的发展,行政法“依法行政”将受冲击,去“法”现象将出现,行政法学也由释义法学向调控法学转变,担保法学逐步兴起,行政活动也将走向多样化。

五、结语

中国行政公共管理 篇12

基于我国民主制度的国情,行政事业单位拥有公共受托的责任。从委托代理的角度来看,由于政府预算的公共性特点,会导致存在着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而这种公共受托的责任会导致委托代理的链条相对较长,从而使得委托人和代理者之间的沟通很少,继而出现信息不对称、管理混乱、激励不足等问题,而完善监督机制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张维迎,2004)。信息的完整性和相关性是监督机制有效运行的基础,而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制度并不能完全满足这种信息需求,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当务之急。《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提出,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已经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重中之重,可以借鉴和运用国际的理论与方法并结合我国现代企业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同时,建立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也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会计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二、建设中国特色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的必要性

管理会计实际上又称作“内部报告会计”,是企业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它以企业资金的来龙去脉为管理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由此可见,管理会计对企业有重要的作用。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也需要做出改善资金使用状况的决策,所以建设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有很大的必要性。

(一)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办事效率的提高以及机构改革的深化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一直致力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政府职能的良好运行必须要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而这样会使得组织结构、需要的信息以及使用信息评价和激励绩效的方式都在优化组织结构的过程中发生变化(胡玉明,2007)。 然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缺乏一个高效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使得有价值的会计信息在变化的过程中没能得到利用,从而影响行政决策的效率,导致低效的管理。管理会计体系的建立可以将企业内部信息加以提炼,能够让管理者很好地利用,做出科学的决策。因此,在行政事业单位建立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能够积极有效地推动行政事业单位改革,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办事决策效率。

(二)有利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一直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会计信息不能满足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对信息完整性和相关性的要求,这就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会计之间的协作。内部控制系统的运作离不开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管理会计体系能够把内部控制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信息和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并反馈给相关人员, 及时反映预算执行情况,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控制,从而有利于资源配置和效率提高,加强内部控制系统运行的有效性。同时,内部控制系统的良好运行以及预算标准准确是建设管理会计体系的重要前提,内部控制系统能为管理会计系统提供依据和标准,两者互为促进。因此,在行政事业单位建立管理会计体系是完全必要的。

(三)有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风险控制能力,保持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我国很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基础工作绩效不好,缺乏风险控制。而风险控制是内部控制建设的重点,无论是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还是日常管理都要求把风险控制在可承诺范围内。管理会计中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理念和技术方法可以在信息系统建设和流程再造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有效地控制风险。虽然我国的市场环境变化多端,但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其公共性,一直受政府的供养,处于无外忧内患的安逸状态。随着国家政策的改革,行政事业单位也应当跟上时代的变化,保持在市场中的竞争性。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有利于管理者洞察分析外部环境,提高事业单位适应环境和抗风险的能力,保持其在如今市场经济下的竞争性。

(四)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支出效率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一直靠政府的预算支持,但是行政事业单位的机构、人员数量之大,使得这笔支出对于国家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负担。降低行政成本是政府的长期目标,降低行政成本的关键就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的有效性。行政事业单位预决算存在较大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资金使用的各个环节管理比较松散,因此预算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必须要加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准确性,这样才能有效降低行政成本。

在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可以运用管理会计具有的利用企业内部信息控制经济活动等特点,对预决算的每个环节进行深入分析,对过程中出现的信息进行综合考量,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及时反映,使得预算编制过程得到规范的管理,预算编制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预算执行约束力得到有效加强,从而最大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因此,必须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大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彻底改变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中“重预算、轻决算,重分配、轻管理”的现状,使得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益最大化。

三、建设中国特色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的条件

(一)建设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体系的外部条件

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其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并使用财政预算资金的特点,要求其财务会计的核算必须按照《会计法》的规定,对资金的流入和流出进行反映,并形成会计信息,接受财政、审计等监督部门的评价,因此,无论是财务会计工作还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 都需要相关会计法规的支持。2014年,财政部发布的《指导意见》是一个重要的指导文件,该文件在推进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以及会计法规中增加的关于对行政事业单位实施管理会计的相关条文规定,都是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重要外部条件。

(二)建设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的内部条件

管理会计体系的运行需要的信息不但来自行政事业单位职能活动的会计信息,而且来自职能活动中的非会计信息,而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才能为管理会计提供这两方面的信息。同时,管理会计体系有时还需要加工过的财务信息,而这就需要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核算方法,来满足实施管理会计所需要的信息。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建立并有效运行,以及适应于管理会计实施的会计核算制度,都是行政事业单位建立管理会计体系的重要内部条件。

四、建设中国特色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议

(一)建设好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指导意见》提出,建设好管理会计体系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建设好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体系就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企业所处的经济体制环境、法律体制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借鉴西方的管理会计相关理论,建立适应于我国的管理会计方法。指导意见提出统一部署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工作,并提出了相关要求和总体目标,这表明我国管理会计是在政府主导下的系统工程,这体现了我国管理会计工作的全面开展具有中国特色。那么该如何在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中形成中国特色呢?

首先,提高新会计准则在实践中的可运用性。中国的经济发展尚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并不能和经济发展保持协调,从而导致新会计准则得不到很好的实际应用,因此更为详细的解释细则才能使得会计准则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更具有实际操作性。同时,应当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行为,提高单位的管理水平。其次, 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应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规范预算管理和提高资产负债信息透明度出发,有效开展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工作,并且借鉴西方管理会计的研究成果和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经验,合理界定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具体如下图所示)。最后,要整合优势资源,结合我国会计发展实际和企业管理实践,引进国际先进理论和经验,立足于我国国情,深入研究管理会计体系构建的基本理论、工具方法和能力框架,对出现的经济现象、问题以及独特观点,追本溯源、辨别真伪,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核心内容

(二)正确处理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管理会计的关系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是以预算会计系统为基础的,因此,在建设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时,也要以预算管理系统为构建基础,并且应该正确处理好管理会计、预算会计以及内部控制系统之间的关系(刘永泽、况玉书, 2014)。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建设应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一方面,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制度核算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收付实现制核算过程中对于本期发生的负债不能如期、完整和全面地反映。相关行政事业单位没有能完整地反映政府的资产负债以及财力资源情况的合并财务报表,使一级政府缺少了宏观决策所需的重要信息,因此管理会计体系应该要求预算会计中凡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不能真实地反映财政经济业务的事项的账簿记录,部分地引入权责发生制。再者,编制一套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报表, 提供预算执行情况、政府采购基金、社会保障基金等方面的信息。

另一方面,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经验和观念普遍比较落后,存在着“重分配、轻管理”的计划经济色彩,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的精诚合作才能保证其很好地运作,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管理会计体系提供关于单位内部的各方面信息。 因此,必须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在预算会计核算的基础上,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能很好地推进。

(三)强化内部控制,紧抓监管,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相关性

《指导意见》提出,建设管理会计体系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建设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相关性。完整性要求会计信息能够很好地反映行政事业单位整个经济活动的过程,相关性要求管理会计体系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满足高层决策的需要。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首先,必须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会计体系主要是指一个单位的会计工作组织体系,单位领导人应当对会计工作全面负责,要求相关会计人员认真执行会计相关法律法规,督促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贯彻实施,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 其次,要加强监督,明确会计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分工协作关系,有利于各自明确责任,最终有助于管理者对内部人员的监督和考核,促进管理会计体系的完善。最后,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有利于管理会计决策的信息系统,以信息手段为基础,使得会计核算与业务活动有机融合,有效发挥管理会计体系功能,鼓励行政事业单位运用信息技术优势,通过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管理人员能对企业内外部的信息进行科学分析提炼,完善信息的相关性,为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有用的依据。

(四)培养大数据时代具有管理会计知识的人员

《指导意见》指出,缺乏管理会计人员,也一直是导致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培养一大批具有先进管理知识的人才有利于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 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应当定期组织财务人员进行关于预算执行和管理会计知识的后续教育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其次,对管理者普及关于效益管理等专业知识,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使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水平逐渐走向规范化。在如今大数据时代下,只有掌握大数据知识和技能的管理人员才有利于提升单位应用分析工具、挖掘数据价值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单位的管理者做出高效、科学的决策。但是,这样的人才却很紧缺,行政事业单位也不例外。因此,培养掌握大数据知识与技能的管理会计人才已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体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培养员工运用云计算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深度分析的技术,从而缓解人才需求压力(耿云江、赵晓晓,2015)。最后,单位可以派出员工进行培训、交流学习,也可以邀请有关管理会计建设方面的专家对员工进行专项指导,在单位内部培养或提拔具有此类能力潜质的现有会计人员,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大数据收集与分析技能,从而有利于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

五、总结

综上所述,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会计改革的意见和《指导意见》的发布,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体系的重要支持,同时也表明了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行政事业单位建立管理会计体系要建立在我国的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在如今大数据的背景下,要把握好内外部条件,在行政事业单位以预算管理为基础的前提下,完善内部控制,紧抓监管,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相关性,培养具有管理知识的人才,才能建设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

参考文献

张维迎.管理会计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胡玉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李宁.加强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应用研究[J].会计之友,2015(16).

柳珺.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构建[J].民营科技,2014(10).

上一篇:工法建设下一篇:犊牛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