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24-09-26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共12篇)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篇1

集领导方略大成汇管理艺术精华

领导者决策参谋管理者案头必备

大16开每期定价:10.00元全年120.00元邮发代号:62-66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杂志是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综合性卫生事业管理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本刊内容广博精深、通俗易懂, 融学术性、指导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既有对热点问题的理论探讨, 又有可供学习、借鉴的经验介绍。它可以帮助各级卫生管理者启迪智慧、开拓思路、增长才干, 是卫生管理者事业成功的良师益友, 是领导者用权用人、创业开拓、运筹决策、处理问题、化解矛盾、协调关系的得力参谋。

开辟的主要栏目有:探索与改革、卫生行政管理、医学教育与科研、卫生法制、医院管理、医疗市场、药事管理、国外卫生事业、农村卫生、社会医学、社区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行风建设等栏目。

各级卫生行政和各类卫生事业单位的领导、管理人员、科研单位的科技工作者、高中等医药卫生院校、卫生管理干部院校的师生, 各级各类医院、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药厂、医药公司的广大干部、职工都是本刊的读者对象。本刊还是各级图书馆、资料室的重点收藏刊物。

每期定价10.00元, 全年12期120.00元。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邮发代号:62-66。集体订阅请附订阅清单。也可从银行汇款, 开户行:工商行成都东城根街分理处, 户名: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社, 帐号:4402207009008909229。如漏订或破订, 均可直接汇款向本刊补订。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下汪家拐19号,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社。

电话 (028) 86126443 (028) 86138809邮政编码:610041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篇2

目前我国卫生事业在思想认识、管理体制、医疗保障制度和价格机制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求新求变。卫生事业改革的目的在于增加卫生事业的活力,充分调动卫生机构和卫生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遵循卫生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逐步建立起宏观调控有力、微观运行富有生机的新机制。

第七章 文化事业管理

文化事业

人们在这些领域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并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经常性活动。文化事业不仅包括有关这些领域的思想理论、价值准则、精神形态等主观内容,还包括这些内容的载体、传播方式、文化设施和文化组织机构与管理体制等客观因素。

文化事业管理

各级政府及其文化行政部门和各种文化企事业单位对各项文化事业和具体文化活动的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这一概念指出了文化事业管理的主体、课题、表现形式和两种基本类型。文化事业管理是一种组织有目的的活动,虽然各国不同时期的文化管理目标各不想通,蛋一般都有将协调、繁荣、创新和效益纳入文化事业管理的目标体系。

文化事业管理的目标

目标:①协调目标。有效地文化事业管理活动应与文化艺术的创作生产规律相适应,与特定

时期一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经济管理模式和政治体制相协调。

②繁荣目标。文化繁荣是文化发展的标志,也是文化事业管理的重要目标。文化繁荣

是文化的全面发展,是一种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文化格局。

③创新目标。只是文化事业管理在追求文化繁荣基础上的更高目标,文化创新是文化

繁荣的根本动力,也是文化交流和碰撞的结果。

文化事业管理的基本内容

从政府职责看,文化事业管理包括以下内容:制定文化发展战略,规划国家文化发展;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推动文化产业壮大;规范文化市场行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引导文化消费倾向;提高社会生活水平;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等等。必须明确,为了履行这些指责,政府的行政活动离不开文化单位的配合,离不开文化单位自身职能的发挥。

文化事业管理体制分类

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是在管理文化事业过程中用于规范文化管理关系的制度体系,一般可分为“政府指令型”、“社会调节型”、“多元复合型”和“政府主导型”等几种类型。他们的汉族要区别在于国家(政府)、文化单位(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中介组织、个人)三者在文化活动中的权责不同,在管理过程中地位不同,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已过的文化事业管理体制与该国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历史传统等众多因素直接相关。

深化我国的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改革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文化事业管理体制先后经历了确立、调整、畸变和变革的过程,过高度集权的传统文化事业管理体制相比,我国现行的文化事业管理体制在改革目标、产业结构、发展格局等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是,新型的现代化文化事业管理体制尚未完全

确立,转型时期我国的文化事业管理仍面临着诸多问题的困扰,需要采取多种改革措施进一步理顺文化管理关系。

第八章 基础设施管理

基础设施

为了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提供一般条件的公共设施,包括六大系统:能源系统、水源系统、交通系统、通信系统、环保系统、防灾系统。首先基础设施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从而物质生产领域中分化出来的专业化产业部门,和其他产业一样,它们都为社会创造价值。其次,基础设施不是一般的产业,它不仅仅为社会创造价值,更重要的是它是人类从事一切生产和生活所必须的、共同的、基本的条件。

基础设施的特点

基础设施及时专业化的产业部门,又是社会存在于发展的一般条件。这种特殊的产业性质决定了基础设施在运营过程中相互对立的属性并存的特点。自然垄断性和竞争性并存;公共物品性和收费性并存;公益性和营利性并存。

基础设施的社会作用

特殊的产业性质决定了基础设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有能源、水源、交通、通信、环保、放债等系统沟通的基础设施体系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结构。它制约着整个过敏经济的发展格局,及时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存在与发展的物质前提,有事带动宏观经济发展、引导经济布局的关键性因素。

国民经济和基础结构。基础设施作为社会的公共服务设施,为社会物质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能源和水源,为人们的出行以及物质与信息的船体提供便捷的通道与工具,为维护生态环境、①防御各种灾害提供切实有力的保障,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与现代文明生活的物质基础,过敏经济的命脉部门。

②带动经济发展的产业群。基础设施本身是一个庞大的产业群,其建设和运营以有力地带动宏观经济的发展。

③引导经济布局的关键性因素。作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基本条件,基础设施对国民经济的空间布局具有导向作用。

基础设施领域中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在基础设施领域中,政府与市场各有不同的作用空间。但是这种“分工”并不意味着二者是简单的此消彼长的关系。在深层次上,政府作为自觉地、强制性的、维护公共利益的力量,市场作为自发的、自由选择的、激励个体活力的机制,二者是相反相成的。基础设施领域中的市场化改革有赖于政府的强有力的推动,而扩大市场机制的作用范围有正事提高政府基础设施管理的重要条件。

第九章 公共住房管理

住房问题

住房问题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而产生的,并且情况日益严重。住房问题主要是因城镇里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而出现的,住房问题与政府行为紧密相关的。

公共住房(P261)

公共住房是政府为解决社会中低收入阶层以及特殊群体(像老年人家庭、残疾人、公务员等)

住房问题而直接或间接参与投资兴建的城市住房。公共住房建设、管理有利于城市进一步发展。

公共住房管理(P234)

公共住房管理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行政主管机关依据有关的法律和法规,对城市公共住房的建设、分配、维修等实施全面管理的一种有组织的管理活动,其实质是国家行政权力在社会生活领域中的运用和实现。

公共住房管理的特点(P235)

公共住房管理既是整个房地产管理的一个部分,又是社会保障管理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它既有房地产管理的内容,如它需要物业管理、公共设施护理等,同时有具有社会保障管理的特性,如需政府主导进行管理等。此外,它还具有自身的特点:

①管理具有双重性②管理具有动态性③管理具有地方性

公共住房管理的原则

公共住房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现代公共管理不可缺少的基本内容,是现代公共管理不可缺少的基本内涵,因此,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①依法管理原则。依法应征是当代法制行政的前提,是现代政府实施其职能的首要原则。②同一管理原则。公共住房管理涉及诸如土地管理部门、建设部门、社会保险部门等许多部

门,随着经济体制和城镇住房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各项管理日趋专业化,因此,对公共住房进行统一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③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公共住房是政府为解决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而建

造的一种福利性和公益性住房,因而由政府主导管理是必要的。

我国现在住房管理问题及解决方向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城市居民住房采用的是“单位供给管理制”,即由国家投资兴建公共住房,无偿按等级福利性分配给职工,由单位负责公共住房相关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住房管理逐步从单位制管理模式向政府管理和社会化管理模式转变,其转变过程仍有一段时间。

第十章 社会保障管理

社会保障管理

指社会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公共措施来为其成员提供保护,以便与由于疾病、生育、工伤、失业、伤残、年老和死亡等原因造成停薪或大幅度减少工资而引起的经济和社会贫困进行斗争,并提供毅力哦啊和有子女的家庭实行补贴的法律。

社会保障管理的意义

社会保障管理是国家实现对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国家实现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是国家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保障管理的对象,它是由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一系列社会保障项目所构成的体系的总和。一般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

社会保障管理

社会保障管理的实质是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以社会保障体系为目标而实施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过程。因此,社会保障管理从活动的性质看,其内涵主要包括: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社会保障业务管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和社会保障监督管理四个环节。

国外社会保障管理发展趋势和特征

由于受到传统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因的影响,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管理没有定式,主要有集中管理、分散管理、集散结合管理三种模式。但是社会保障管理仍处于不断的发展变革中,期房国家社会保障管理的发展主要呈现出管理组织社会化、管理措施法制化以及管理体制系统化等特征。

我国社会保障管理改革的原则是思路

我国的社会保障管理改革应该立足国情,在认真分析自身弊端的基础上吸收借鉴西方的先进经验,遵循社会化、统一管理、正式分离和法制化等原则进行。改革目标是建立机构完整、制度健全、工作高效、统一协调、监督有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管理体系。

第十一章 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的由来

工业革命前,环境问题只是出于萌芽阶段。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了第一次高潮。随着环境污染和大范围生态破坏,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第二次环境问题的高潮。

环境管理

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教育等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行为,通过全面规划是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又不超出环境允许极限的活动。

环境管理的本质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篇3

【关键词】新疆;卫生事业管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857-02

卫生事业管理学是一门包括医学科学和社会科学内容,应有管理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研究社会 卫生需求,合理分配与使用卫生资源,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具有综合性、边缘性特点的应用科学。它是管理科学在卫生事业中的具体应用,是国民经济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卫生事业管理是研究中国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卫生政策;研究与正確的政策相适应的组织管理和工作方法;研究中国及世界各国卫生事业管理的经验。可以说,卫生事业管理学是保障和推动卫生事业的重要学科[1]。

建国以来,新疆卫生事业管理的高速发展形成可规模,为保障各族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同时也存在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总结卫生事业的历史经验,迎接21世纪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2]。

2 新疆的卫生事业管理目前可以开展的工作

2.1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研究环境中的氟,砷及氟砷联合中毒的防治研究,新疆特色环境与特殊人群健康关系的研究、新疆环境特征与基因关系的研究、职业人群与健康关系的研究、重金属中毒保护因子的研究、以及科研服务与边疆教育。

2.2流行病与卫生统计:流行病的预防防治研究工作,及卫生问题的调查,采集,统计。进行设计,选择,解释。

2.3 营养与妇幼保健工作:主要是营养调查,膳食调查、常见食品卫生食品卫生调查,病人营养。

2.4 卫生毒理的研究工作

2.5 社会医学:保护人群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人群健康水平。

2.6 卫生事业管理工作:包括医院管理和卫生防疫

3 新疆卫生事业管理工作的发展情况

3.1新疆卫生事业管理之所以能在30年前就具有相当规模,而且此后一直不断夸大。其原因与政策导向、传统体制、卫生发展归观以及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的问题等诸多因素有关。

1.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关怀:为尽快解决新疆缺医少药的局面,中央从政治上、资金上给予了倾斜[3]。

3.2新疆卫生事业管理事业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与发展的,这种体制在一定时期内对发展新疆卫生事业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其固有的弊端,在卫生事业管理发展中日益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产品铲平经济的影响、供给制思想严重、发展卫生事业管理搞大而全、小而全、条块分割、各自办政、不仅条块间重复设置、条块内部机构重叠。

3.3卫生事业管理指导思想上的偏差:传统观念将卫生事业管理当作纯粹的福利事业,因此,为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盲目追求高福利、脱离国情与区情发展卫生事业管理,扩大规模。同时,混淆发展与增长的概念,将“发展”与“增长”等同起来,以为只有数量的增长,才能发展一味追求机构、床位、人员的增长速度,在指导思想上外延发展占主导地位。

3.4.改革不配套、互相撞击:其中以教育改革影响最大。

3.5新疆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长期以来经济欠发达 ,卫生资源短缺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基础条件差 ,设施简陋 ,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不尽合理 ,技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与新时期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殖健康需求相比 ,还有很大差距。

4 新疆卫生事业管理规模超前发展的弊端

4.1新疆卫生事业管理规模超前发展有一定的弊端:新疆卫生事业管理的超前发展,对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发展本身都带来了不良影响1.卫生事业费用超过了各级政府以及各产业系统的承受力。2.影响卫生人力资源素质的改善和卫生服务能力的提高。3.造成卫生投入不足与资源浪费并存的方面。4.增加病人不合理负担[1]。这些问题最终引起了新疆卫生事业管理机构的认识与重视,在2000年新疆进行了首次卫生服务调查,得到了新疆卫生服务的基线数据。经过研究人士的认真观察,分析问题、对新疆卫生事业规模的超前发展制定了有力的政策,笔者就今后新疆卫生事业发展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①深化改革,实施卫生区域规划;②整合卫生资源,提高卫生服务效率;③积极探索不同形式的医疗保障制度;④营造公平竞争的医疗服务市场环境;⑤大力开展继续医学教育,提高卫生人员素质;⑥建立健全信息服务体系;⑦积极开展卫生改革政策专题研究等。[2]

5 卫生事业管理工作的挑战

5.1.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是维护人类整体健康水平的保证。21世纪,人类社会将会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在保障人民健康中将发挥更大作用。然而,从现状看,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化,导致相关疾病发病率上升;频繁的突发性灾害和城市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以及吸烟、吸毒、卖淫等不良现象的泛起,都给卫生事业管理增加了新的压力。

5.2.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医疗机构不但面临医疗技术、服务质量、人才等竞争 ,而且面临着自身求生存、求发展的局面。现代社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卫生行业职业道德建设,努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医学职业道德观念业已成为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谭一文,坚持从实际出发,控制卫生事业发展规模-兼析新疆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国卫生经济,2012,31(17):11-13.

[2] 王向松,吉斌,才万,对医院改革的几点认识,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6(4):36-37.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稿约 篇4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由卫生部主管, 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 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事业管理学会承办, 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本刊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立足国内, 面向农村, 面向基层, 致力于宣传党和政府的农村卫生工作方针、政策, 针对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出现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 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初级卫生保健与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医学教育等为重点研究方向, 从理论和实践上总结和交流各地农村卫生事业管理的新经验、新成果, 并适当介绍国外卫生管理动态;主要读者对象是各级党政领导、卫生行管部门特别是农村基层的卫生事业管理人员以及从事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教学、科研工作的人员;现设有论坛、卫生改革与实践、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初级卫生保健与社区卫生服务、卫生经济、卫生服务、卫生人力、医德医风、医院管理、卫生院改革与管理、村级卫生组织建设、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法制与监督、妇幼卫生、健康教育、药事管理、中医中药、社会医学、国外医疗保健、疾病防治以及农村卫生事业管理各类学术会议、先进经验、科研项目、课题等栏目与专栏。

2来稿要求

2.1对稿件的总体要求

来稿要求主题明确、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逻辑严密、文字精炼、表述流畅。来稿一般不超过5 000字。凡涉及单位工作情况的稿件请附单位推荐信, 注明对稿件的评审意见及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无署名争议等事项。来稿一律文责自负。

2.2文题

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 应以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 要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 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必要时可加副题名;避免使用相邻专业不熟悉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及字符、代号或公式等。

理论性和研究性文章应有英文题名, 一般不宜超过10~12个实词, 且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

来稿如系基金资助或属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者, 请在第1页底部第1行脚注处标注说明基金项目或课题正式名称, 在后括号内注明基金项目号, 并附相关文件影印件。

2.3作者与工作单位

作者姓名居文题下方按序排列, 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 一篇文章的作者一般以不超过10位为宜。

作者工作单位用括号括起, 书于作者名后, 内容包括单位全称, 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 单位名与省、市名之间以逗号“, ”分隔, 如 (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 合肥230032) 。作者多名分属2个或2个以上单位时, 可在每一作者名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 (不加括号) 作角注, 单位名按角注序号排列。

第一作者还应有作者简介, 格式如下:姓名 (出生年-) 、性别、民族 (汉族可省略) 、籍贯、学位、职称/职务, 简历, 研究方向或分管业务。

2.4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部分采用报道/指示性文摘形式, 略去“作者”、“本文”类主语, 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等记述性文字。层次由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构成, 字数以300字以内为宜。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 不分段, 不出现图表、数学公式、参考文献和序号, 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术语首次出现时应全写。

关键词应控制在3~10个, 可参考词表和工具书选取, 主要的自由词和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 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

理论性和研究性文章应有英文摘要和关键词。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 (汉语拼音) 与工作单位。作者只列出前3位, 姓名与姓名间加逗号, 3位以上加“et al.”。作者的汉语拼音姓名为姓在前名在后, 中间为空格, 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 复姓应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 双名中间加连字符, 姓氏与名均不缩写, 如李伟应写成LI Wei, 王小平应写成WANG Xiao-ping, 诸葛华应写成ZHUGE Hua。外国作者的写法遵从国际惯例。作者单位仅译第一作者的单位名, 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后加列国名, 其间用逗号分隔。

2.5图表

应少而精, 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 只有一个图 (表) 的, 其图题 (表题) 用图1 (表1) 表示, 不用附图 (附表) 。一幅图、一个表说明一个问题, 不与正文重复, 放在文内相应处。图应具有自明性, 线条不要过多。统计表格采用三横表 (顶线、表头线、底线) , 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 (如t值、P值等) , 则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

2.6数字

执行GB/T1583-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1)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要用阿拉伯数字, 如21世纪、90年代、1998年12月26日。年份要用全称, 1998年不能写成一九九八年或98年。

(2) 科学计量和具有统计意义的数字要用阿拉伯数字。也就是说, 凡是处于计量单位和计数前面的数字 (包括9以下的个位数字) , 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如5倍、9个人、0.05 (纯小数必须写出小数点前用以定位的“0”, 0.5不能写成.5) 、2/3 (不能写成三分之二) 、9%~28% (不能写成9~28%) 。

(3) 序数词、编号、代号、代码中的数字要用阿拉伯数字, 如第30届、第5卷、196号、586计算机。

(4) 小数点前或后若超过4位数 (含4位) , 应从小数点起向左或向右每3位空出1/4格, 而不用过去曾使用过的撇点法, 但年份除外, 如185765.02589应写成185 765.025 89, 不能写成185, 765.025, 89。

(5) 尾数“0”多的5位以上的数字可以改写成以万或亿表示的数, 如801 600可写成80.16万, 而不能写成80万1千6百, 5 000元也不要写成5千元, 而可以写0.5万。

汉字数字用于以下情况:

(1) 数字作为语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等应使用汉字, 如十一届三中全会、四化建设、九五计划、三八节、三项建设、三制四有五统一。

(2) 相邻2个数并用表示概数的要用汉字, 数字间不加顿号, 如十二三年、七八人, 不要写成十二、三年, 七、八人。

(3) 表示非公历纪年, 如八月十五中秋节、清咸丰十年九月二十日 (1860年11月2日) 。

2.7单位和量

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具体使用参照中华医学会1991年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单位符号一律采用正体字母, 量符号必须用斜体。

2.8统计学符号

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 常用如下: (1) 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χ (中位数用M) ; (2) 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 (3) 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χ (4) t检验用英文小写t; (5) F检验用英文大写F; (6) 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 (7) 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 (8) 自由度用希文小写υ; (9) 概率用英文大写P (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 如t值、χ2值、q值等) ;▼〝标本数用n表示。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2.9参考文献

所有来稿均需列注参考文献,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在参考文献中给出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及来源, 否则责任由作者自负。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 即按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 在文献的著者或成果叙述文字的右上角用方括号编排序号, 在参考文献表中按此序号依次著录。没有正式出版的文献 (如会议论文汇编、资料等) 不宜列出。书写格式举例: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起止页码 (任选) .

[1]韩俊, 罗丹, 张云华, 等.中国农村卫生调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6:355-356.

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 年, 卷 (期) :起止页码.[2]朱敖荣, 胡志, 马颖, 等.安徽省基层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做法[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0, 30 (7) :524-526.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 (任选) .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3]王绍光.中国公共卫生的危机与转机[A].胡鞍钢.透视SARS:健康与发展[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199-238.

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 出版日期 (版次) .[4]何秉贤.高新技术代替不了物理诊断[N].健康报, 2006-03-13 (3) .

学位论文: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保存地 (授予学位地) :保存者 (授予学位单位) , 年份.

[5]陈颖.亚洲五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评价及其给我国的启示[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 2010.

会议论文: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C].会议名称:会址, 会议年份.

[6]刘德培.物理学与生命科学研究[C].安徽医科大学建校八十周年校友学术报告会:合肥, 2006.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R].出版地 (报告地) :出版者 (报告举办单位) , 会议年份.

[7]郭清.新医改形势下的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策略[R].合肥:中华预防医学会, 2009.

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起草责任者.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 (后三者任选)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3179-2009, 期刊编排格式[S].

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 出版日期.

[9]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 1989-07-26.

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任选) .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 (尽量注明具体网络地址) .

[10]陈竺, 张茅.新年献辞[EB/OL]2010-12-31/2011-01-05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wsb/pxwfb/201012/50226.htm.

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

3投稿注意事项

3.1来稿请寄本刊编辑部收, 切勿寄给个人。否则造成处理延误, 责任自负。请尽量采用电子邮件投稿, 投稿时, 请在邮件主题栏中注明“作者姓名:文章标题”。来稿须注明作者的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传真和电子信箱地址。

3.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 凡来稿在接到本刊《收稿回执》3个月内未收到《稿件拟用通知单》者, 表明仍在审阅中, 作者如欲另投他刊, 请先与本刊联系, 切勿一稿两投。限于本刊人力, 对不采用稿件将不通知作者。

3.3重要课题论文、研究成果, 作者可提供创新性方面的说明、查新报告, 申请使用发表“绿色通道”, 本刊将优先审稿并安排发表。

3.4本刊编辑部对来稿内容有权进行修改。如作者不同意删改, 请在投稿时声明。来稿确认刊登后需按通知数额交付版面费。稿件刊登后赠当期杂志1册。

3.5来稿一经我刊接受刊用, 并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专有使用授权书》后, 专有使用权即归本刊和中华预防医学会所有。未经同意, 不得转载。同时, 本刊有权将刊用的稿件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等其他形式出版。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篇5

向)介绍

一、专业概况

学科门类:管理学

专业名称: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

专业代码:110302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标准学制:四年,高中起点普通高等教育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一定的医学和预防医学基础知识,扎实的现代公共管理知识、卫生管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能够适应我国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医药卫生管理专门人才,能够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疗卫生事业单位、高校、科研机构和其他公共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以及教学科研工作。

三、主干学科

管理学、经济学、医学。

四、主干课程

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基础、卫生事业管理学、社会医学、医院管理学、卫生经济学、卫生统计学、卫生政策学、卫生服务评价、医患关系管理、基础医学综合、临床医学概论、旅游医学与健康、医疗事故与纠纷处理共14门。

五、交流与合作

公共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学)专业教研室与海南医院评鉴暨医院质量监管中心、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院管理教研室,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等国的相关机构及院校保持着密切学术交流合作关系,学院的优秀的毕业生通过学院的推荐前往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等国深造和进修。

六、就业前景与毕业去向

主要就业单位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医院、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院等卫生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也可在科研部门、大专院校等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优秀毕业生可推荐考研、出国继续深造。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教育计划(2009版)

学科门类:管理学

专业名称: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

专业代码:110302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标准学制:四年,高中起点普通高等教育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现代公共管理知识、卫生管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能够适应我国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医药卫生管理专门人才,能够

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疗卫生事业单位、高校、科研机构和其他公共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以及教学科研工作。

三、培养要求与特色

(一)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掌握卫生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具有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有关知识,并能够利用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开展卫生管理工作和一定的科学研究。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目标

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2、尊重同仁,团结互助,积极进取,愿为医药卫生管理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3、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充分认识到不断自我完善和接受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4、秉承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发扬严谨治学的精神;

5、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来指导工作和从事科学研究。知识目标

1、掌握现代管理学、卫生管理学、医院管理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能够进行科学管理的研究以及卫生管理工作。

2、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并能够与今后的卫生管理工作相结合。

3、掌握医院管理的基本理论,了解医院管理学的新进展,科学的进行管理工作。

4、熟悉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具备一定的卫生政策素养。

5、了解卫生系统基本状况、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以适应卫生系统改革的需要。

技能目标

1、掌握管理文秘、公文写作和科技写作、常用办公设备的操作和办公软件等相关知识,能够熟练地进行日常公文处理和办公室工作。

2、掌握卫生统计的基本方法和常用统计软件的应用,能够进行资料收集、处理、分析以及进行自主学习。

3、掌握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政策分析、绩效评估等管理的基本技能,并具有较好的科学管理思维、组织协调、沟通交流与表达的能力。

4、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达到国家或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水平。

5、掌握一门外语,达到国家大学英语考试四级水平或通过学校规定的学位英语分数线,能够运用英语阅读、翻译本专业文献。

(二)培养特色

以强调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强化沟通能力的训练,更加注重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加强信息分析与管理能力的培养,建立初步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及法规,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医学、管理学等综合知识以及热带医学和养生保健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四、主干学科

管理学、经济学、医学。

五、主干课程

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基础、卫生事业管理学、社会医学、医院管理学、卫生经济学、卫生统计学、卫生政策学、卫生服务评价、医患关系管理、基础医学综合、临床医学概论、旅游医学与健康、医疗事故与纠纷处理共14门。

六、课程设置及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见附表)

(一)课程设置

必修课31门,共2481学时(含自主学习278学时),其中通识教育版块858学时,专业基础版块1115学时,专业教育版块508学时。选修课分为三个版块,其中专业限选课14门,共528学时;特色选修版块,共8门,需修满2学分;公共选修版块,共112门,需修满5学分。第二课堂需修满5学分。

(二)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安排

毕业实习:第八学期安排12周毕业实习,5周进行毕业论文撰写。

本专业学生实习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1~4周在卫生行政部门,第二阶段:5~8周在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第三阶段:9~12周由学生自主掌握。第13~8周为毕业论文撰写。

七、毕业及学位授予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篇6

关键词:事业单位;专项资金;解决对策

近年来,国家对公共卫生事业加大了投入力度各类专项资金明显增多。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公共卫生支出占GDP和财政支出的比例相对较低,这说明从中长期看有增加支出的可能,但是公共卫生支出的另外一个问题却更加需要关注:公共卫生支出使用效率不高,表现在对核心公共卫生服务的忽视,对居民整体健康的边际改善作用降低。因此,从中长期来看,增加用于卫生的公共开支是必需的,但是与此同时,也必须采取措施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保障个人分享卫生公共资源的公平与效率。

一、目前公共卫生事业单位专项资金使用存在以下问题

(一)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工作存在草率性和盲目性

公共卫生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控制,它的预算编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造价问题,而是一个学术性很强的系统工程,需要较长时间的分析和论证。现实中,许多单位往往在年底前1-2个月时间内才开始编制下一年度的专项资金预算编制表,科学性和严谨性无法得到保障,导致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工作存在较大的草率性和盲目性。

(二)财政拨付资金进度与事业开展项目在时间上难以保持一致

由于申请和审批的时间安排不合理,几乎所有公共卫生事业单位都是在次年的3-4月份才获得财政批复的专项资金,一些中央、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下达到单位更是接近下半年甚至年终或者跨年。拨款时间与项目实施时间的不一致,不仅影响了工作进度和质量而且影响了财务对资金的有序管理,甚至可能会导致资金管理失控。如艾滋病、肺结核和霍乱等疾病的预防和控制、重大公共活动的卫生保障等,不仅投入很大而且不管是否能够得到专项资助,都必须在资金上给予保障,如此势必会影响其他工作的开展。这些专项的批复,如果与开展的时间越不一致,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就会越大。

(三)缺少对专项支出的过程管理和专项成果管理

现在有许多专项资金的管理部门并不是资金的使用部门,其专项资金往往由上级单位申请之后,便根据业务需要拨付到下级单位,上级单位无论是账务核算上还是资金管理上都不能真实地反映资金使用状况,而下级单位又不能及时将这些反馈给上级单位,这就形成了信息交流不畅。由于信息交流不畅,资金的拨付与项目进度就很难保证一致,人为造成上级单位专项资金长期滞留,导致项目资金跟不上项目进展,影响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四)在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财务控制意识薄弱,财务角色被弱化

重业务、轻财务是大部分事业单位对待专项工作的通病,公共卫生事业单位也不例外。许多单位把专项工作的财务管理当作纯粹的服务工作,只是赋予会计核算和资金支付等简单的服务性工作。把财务管理完全游离于业务管理之外,财务部门对专项资金的支出没有有效的控制和监督手段,各项费用基本上是实报实销。至于专项申请是否符合财政要求、专项资金使用是否合理和专项资金的效益是否符合预期等财务管理问题则认为是财务的内部业务问题而不加重视,甚至不予过问,严重弱化了财务控制意识,造成了财务管理在专项工作开展过程中始终处于盲从地位,无法发挥监督、控制职能。

二、原因分析

(一)体制原因

公共卫生事业单位与其他单位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对于资金的敏感度没有后者高。因为把业务工作做好是对前者的最大要求,至于资金使用效益等经济问题,历来不会成为上级主管部门关注的重点,自然也就不会成为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关心的重点。

(二)预算执行缺乏规范的要求和标准

預算制定固然重要、但预算的执行更为重要,目前的卫生事业单位恰恰存在重制定、轻执行的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公共卫生事业单位目前面临着史无前例的社会压力,许多临时性、突发性的任务很多。上级拨款难以满足正常需要,导致预算的执行难以按计划完成;另一方面预算的执行缺乏规范的要求和标准也是一部分的原因。许多基层单位都感受到了预算执行上的混乱,但始终没有这个方面的规范要求出台,与逐年加大的预算规模很不相称。

(三)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财务科在人员的引进和培养方面都存在薄弱点,待遇无法跟业务人员相提并论,自然难以吸引好的人才、财务人员,也无法像业务人员一样经常获得继续教育的机会,致使财务管理能力弱化。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使得大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能力薄弱。

(四)专项资金使用尚未实行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

有考核、有评价,才会促进工作,各级公共卫生事业单位每年有许多的考核,但这些考核还没有把专项资金的使用绩效纳入进去。目前,辽宁省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开始注重专项资金的绩效考核,它带来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事业单位各业务科所申请专项不再是一个随意和多多益善的事情。申请者会考虑综合因素来确定是否申请,而且申请也不会再过度虚编预算,唯恐有了项目,完成不了,或者评价不好,反而在年终绩效评价时过不了关。由此可见,专项资金实行绩效考核是非常重要和有现实意义的。

三、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科学的预算编制和管理体系

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和管理体系,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执行的规范性。结合单位的发展规划确定来年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据此编制下年度预算,应明确专项资金申请条件,分清轻重缓急,优先考虑必须必要的项目,科学合理地在预算中列示项目。

(二)用项目绩效评价来控制专项资金支出

专项资金来之不易,其目的也是希望集中财力办大事。因此,在专项资金的使用上应该严加控制,才不致丧失专项资金存在的意义。在这一方面通过开展项目绩效评价已经给各级公共卫生事业单位管好、用好专项资金起到了示范作用。具体而言,各级主管部门应通过绩效评价机制调动各资金使用单位节约资金的积极性,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设立不同的评价指标,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和奖惩并将考评结果作为以后年度专项资金审批的依据。

(三)建立健全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从业务上规范专项财务管理

仅从思想上重视财务对专项资金的管理是不够的,还应该建立健全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如专项资金申请、使用和评价制度以及科目设置和结转等规范化财务管理制度使得管理者、使用者和财务人员从资金的申请、下拨、使用和报销结算的全过程都非常清楚,无法也不能违规。

(四)强化财务管理在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的监督、控制职能

一旦专项预算批复,就意味着财务管理可以在专项工作开展中扮演着监督和控制的角色。因为资金流实际上决定着整个业务工作的开展轨迹,是否开展工作、是否符合进度、是否符合要求,从资金支出上即可清晰看出,想隐瞒也难于做到。由此可以将财务的职能定位于全面参与资金使用的决策与控制上,对于整个过程参与进行统筹规划,根据“资金流到哪,管理管到哪”的思想加强对资金支出方面的管理,保证资金使用的高效率。当然这需要整个单位提高对财务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业务人员的积极配合。

(五)努力使财政拨付资金与事业开展项目在进度上保持一致

相对于社会上对于及时有效地防治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如流行病暴发、食物中毒等的要求而言大部分公共卫生事业单位的常规业务资金可谓杯水车薪,难以长时间地应对一些需要专项资金给予资助的工作。由于财政拨付资金与事业开展项目在进度上没有保持一致,这给公共卫生事业单位的整个财务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因此,努力使两者在进度上保持一致,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总之,在专项资金的管理中还存在诸多的不完善因素和漏洞,需要我们不断去探讨、去修正和改进,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任务,决不能一蹴而就。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篇7

1 资料与方法

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Disc) 为主要数据来源, 应用文献计量学和数理统计学方法[1]对《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2008 年发表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指标主要有载文量、作者发文数量、地区分布、系统分布、核心作者分布、多产机构分布, 这些指标均是以论文第一作者及单位为统计对象, 无作者和无著作单位的论文不予统计, 作者单位名称发生变化的, 以目前正在使用的单位名称为准。不统计稿约、文件、广告、消息、索引、快讯、插页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载文基本情况

载文量是期刊在某段时期刊登论文的数量, 是一种反映学术期刊吸收和传递情报能力的主要指标, 是期刊进行学术交流和知识传递的信息基础[2]。也是评定核心期刊的基本指标之一。该刊2006~2008年逐年载文量见表1。

由表1可知, 该刊2006~2008年合计载文1069篇, 年均356篇。每期约30篇, 载文量逐年增加。其中探索与改革、卫生行政管理、医院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农村卫生管理、公共卫生管理等为该刊特色栏目, 发文量占全部文献量的85%以上。其他栏目此消彼长, 动态平衡。说明了该刊出版规范、固定, 选稿严格、规范, 能够突出本刊的特色栏目。同时也统计了其刊登的基金资助论文数 (已另文发表) , 2006年36篇, 2007年 53篇, 2008年 116篇。与同类型刊物相比, 该刊3年发表基金资助课题论文数呈稳步增长趋势, 且在2008年成为发表基金资助课题论文数第一的期刊, 说明该刊已具备一定的实力来吸纳高质量的稿源, 同时也说明该刊报道本专业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的能力较强[3]。

2.2 作者发文量统计

作者队伍是学术期刊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是学术期刊最重要的资源。期刊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与其背后作者群的支撑分不开。所谓期刊核心竞争力 , 就是期刊能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 , 吸引、拥有和团结作者及读者的影响力和核心能力 , 是学术期刊在经营中所体现出的特有个性与品质 , 是能为学术期刊带来竞争优势的资源与能力。而在一个期刊上发表文献较多的著者一般是该学科中较为活跃的研究者, 他们的论文不但数量多, 质量也较高, 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该学科的研究水平及发展方向[4,5]。因此, 跟踪和掌握多产著者的研究动向及其新近的论著, 有利于迅速了解该学科的研究水平及发展方向, 同时, 对刊物的论文作者群进行分析也是评价刊物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该刊2006~2008年发表3篇及以上文献的作者统计 (以文献第一作者计数) 见表2, 发表3篇及以上文献的作者共计34名, 因篇幅限制仅选择16位。

2.3 论文多产机构统计 (表3)

多产机构科研实力雄厚, 作者整体学术水平高。在论文多产机构中, 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大学等17家单位共发文 430 篇 , 占3年总发文总量的 40.22 %, 表明上述机构在我国医院管理研究领域科研力量雄厚处于领先地位, 拥有一批国内医院管理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及核心作者群。从表3 还可看出, 该刊3年内发文10篇以上的17家单位, 全部是高等院校, 一方面说明这些机构在医院管理研究方面起到了带头和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也说明该刊作者的职业系统分布不太广泛, 需进一步宣传, 扩大作者群。

2.4 作者地区分布 (表4)

从表4 可以看出, 该刊发文作者的地区分布较广, 1069篇论文的作者分布于全国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显示出地区分布上的广泛性。其中, 四川、山东、湖北、江苏四地的作者比例较高, 占总发文量的53. 40%。说明此四地区, 在卫生事业管理研究领域发挥了积极的主导作用。此外, 此表中还可看出, 论文作者多集中在沿海地区, 而青海、甘肃、西藏、贵州、宁夏等西部地区作者所占比例较低, 只占总发文量的0. 93%, 而内蒙古、海南竟无1篇论文, 说明我国西部地区在卫生事业管理方面的研究力量还很薄弱, 学科建设和研究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与国内同类期刊状况相似[6]。

3 讨 论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是我国卫生事业管理专业颇具影响的核心期刊, 近几年来, 该刊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评价指标逐年稳步提升。2008年被评为中文核心期刊, 证明该刊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 现已成为卫生事业管理领域的高水平精品期刊, 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成为卫生事业管理科学领域主要的情报来源, 并具有较强的科研导向功能。通过对该刊2006~2008 年论文作者的统计分析, 从文献计量学角度证实:1.该刊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作者队伍, 有一群较稳定、对刊物影响较大、造诣较深、活跃的来自高等院校的作者群;2.该刊2006~2008 年的论文作者分布于全国各地及港澳地区, 说明该刊作为全国性卫生事业管理领域的核心期刊具有较大影响力。3.论文作者群的分布范围广, 四川、山东、湖北、江苏是该刊论文的产出中心, 大部分论文的著者集中于经济、科技和文化教育事业发达地区, 经济相对落后的贵州、甘肃、 西藏、青海等地区论文数较少, 海南、内蒙古的论文数为零, 说明上述地区的医院管理的科研力量比较薄弱。建议加强发达地区与相对落后地区的医院管理方面人才与信息的交流, 尽快提高相对落后地区的医院管理和科研水平。4.该刊的核心作者的人数需要进一步扩大, 作者的系统分布稍欠广泛, 需进一步宣传, 扩大作者群。5.建议该刊今后有必要广泛征集国外学者的优秀论文, 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 以提高该刊的国际影响力;并建议在文末增加作者简介, 包括年龄、职务、职称、学历、在研课题和获奖、获基金资助等信息, 以便进一步了解作者队伍的素质及构成情况, 及时跟踪科研人员动态。

摘要:目的:对《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2008年载文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方法: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2008年的载文量、作者发文数量、地区分布、系统分布、核心作者分布、多产机构分布等情况进行统计, 并分析其特点。结果:《中国卫生事业管理》三年内共载文1069篇, 每期平均载文3O篇, 著者来自我国港澳地区和大陆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作者队伍。结论:《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所载文献质量较高, 是我国卫生事业管理研究领域主要的信息源之一, 也是我国医学领域重要的核心期刊。

关键词:科技论文,文献计量学,统计分析

参考文献

[1]罗式胜.文献计量学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杜, 1994.10, 24-39.

[2]丁学东.文献计量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204

[3]刘瑞霞.5种医院管理类期刊近4年基金论文统计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 (10) :717.

[4]公晓红, 冯广京.我国期刊核心竞争力研究评述[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6, 17 (2) :182-186.

[5]刘远颖, 刘培一.论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提升[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18 (2) :191-194.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篇8

·论坛·

新医改背景下政府卫生投入的现状分析及路径选择

兰迎春, 王敏, 徐秋云, 陈丽 (1)

治理语境下农村健康社区建设的进路分析 张屹立, 周增桓 (4)

新医改背景下非营利组织卫生投入可行性分析

兰迎春, 戈文鲁, 陈丽 (441)

反贫困视角下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问题与选择

陈定湾, 刘盼盼, 沈清, 朱伟星 (661)

关于对中国西部农村卫生政策缺陷的探讨 韩春艳 (664)

新医改背景下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的应用现况

李鹏忠, 周鑫, 张邢炜 (666)

农民工社会医疗保险承受力及其改善体制机制

吴传俭, 丁元林 (671)

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创新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卫生理论与实践发展——纪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10周年 杨善发 (121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浙江省2003-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情况分析

戴苡, 沈清, 刘盼盼, 钟要红, 王妮妮 (7)

浙江省2003-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补偿情况分析

戴苡, 沈清, 刘盼盼, 钟要红, 王妮妮 (10)

浙江省2003-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情况分析

戴苡, 沈清, 刘盼盼, 钟要红, 王妮妮 (13)

福建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缓解农民“看病贵”效果分析

郑振佺, 潘宝骏, 吴燕玲 (15)

湖北省新农合即时结报现状及应对策略

谢菲莉, 李棻, 余臻峥, 明江华, 吴松, 杜蔚青, 陈亮,

黄庆, 韩冬, 夏宏杰 (12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立法难点探析 宋大平, 任静, 赵东辉 (22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付晓光, 程念, 汪早立 (223)

云南某农村居民自报门诊费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付金翠, 李伟明, 陈莹, 何左, 万崇华, 李晓梅 (331)

农村门诊患者对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情况及用药行为分析

黄婷婷, 董昀球, 王萱萱, 康琦, 陈家应 (333)

全国新农合住院补偿情况变化分析 程念, 汪早立 (443)

提高农村居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策略探讨 程斌, 应亚珍 (55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同参合人群住院受益分析 胡晓先 (771)

山东省某县新农合住院病人支付方式及报销比例分析

王遥, 殷实, 卞鹰 (774)

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道德风险及其防范策略 刘雅静 (777)

麻阳苗族自治县新农合“100+0”免费医疗模式的实施与成效

易勇, 滕少华 (993)

提高大病保障水平及实施分级医疗的实证研究 徐恒秋 (1101)

河南省人民医院2011年新农合病人来源、病种情况分析及对策

常小婉, 梁新亮 (1215)

·医疗保障制度·

西部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养老现状对比研究

邓仁丽, 谢楠, 伍彩红, 吴琼, 万霞, 周爱婷, 朱明兰, 黄议, 陈扬 (336)

·卫生经济·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工资制度和建立健全补偿机制研究

毛伟东, 吴家木, 毛炳林, 林兴忠, 周景慧, 郑德友,

兰景艺, 张成伟, 张碧珍, 何爱美 (226)

微创置管引流与传统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成本-效果分析

吴钒, 郝赤子, 朱烈烈, 闻浩, 潘达, 陈大庆, 林露阳 (229)

从实施廉价药物制度的成效看财政补偿的重要性 应黎明 (232)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单病种成本预测研究

李惠, 刘子先, 张美丽, 路岩莉 (445)

农村人均卫生费用的影响因素研究 刘莉云, 王悦 (553)

县级医院高血压患者住院费用的变化分析

杨帆, 于保荣, 李宁宁 (677)

论新旧账结转的基本形式——同向平移 高畅, 吴建国 (680)

基于关联规则的某县农村居民疾病风险研究 韩颖, 郑建中 (895)

20种疾病住院费用因子分析 孙玉凤, 李林贵 (1113)

中国大陆人群乙型肝炎经济负担研究综述

张媛媛, 吴晶, 李燕 (1115)

遵义市城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卫生支出调查研究

伍彩红, 邓仁丽, 黄议, 万霞, 朱明兰, 周爱婷, 刘小娜,

罗萍, 李增秀 (1218)

·卫生人力·

农村社区医生定向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

赵海军, 沈清, 钟要红, 郭永松, 朱佩琼, 戴玉英, 王嘉, 陈勇 (18)

山西省社区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李建涛, 郑建中, 李莉, 马靖, 郭成成 (20)

2001-2010年全国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发展状况分析

张雪莉, 周鼎伦 (111)

湖北省乡村医生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柯昌玲, 贾红英, 史甲奇 (114)

河北省村卫生室卫生人力资源调查与分析

张晓凤, 曹志辉, 陶四海, 王晓阳 (117)

乡镇卫生机构管理人员培训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研究

连燕舒, 胡晓江, 李艳, 王宁, 董亚平, 金安娜 (119)

完善医学教育体系为基层医疗卫生改革提供人才支撑

别荣海, 任义 (121)

培养以综合能力为核心的村级医疗卫生人才的研究

朱辛为, 王柳行 (124)

当前急救医生短缺的若干原因及主要对策 郁辉, 刘彦军 (343)

医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现状及政府促进对策综述

朱庆亚, 鲁胜锟, 徐天宝, 秦祥祥, 方桂霞 (346)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形势的SWOT分析

陈然, 李绍华 (349)

加强实验技能培训 培养高素质的乡村医生

朱辛为, 李质馨, 沈楠, 金宏, 王爽, 温娜 (351)

小康型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配置标准研究

钟要红, 王国敬, 毛建勋, 王国放, 陈定湾, 范春红, 王妮妮, 沈清 (453)

乡镇卫生院职工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何佳佳, 林振平, 赵亮, 吴建国 (455)

临床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认知及基层就业意向分析 陈琴 (459)

广东省农村卫生人才培训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姚晓琴, 胡正路, 林丰 (562)

《侵权责任法》背景下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对策

钱亚芳, 方亚新 (564)

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信息化教学课程群的研究与实践

孙统达, 阮焕立, 张颖, 周国祥 (683)

培养乡村医生批判性思维之策略

杨淑艳, 钟秀宏, 张以忠, 郑中华, 赵丽微, 齐玲,

赵东海, 杨宁江 (686)

以胜任力为基础的某医学院校大学生能力需求分析

王丽丹, 徐文华, 江启成, 白亮亮, 许静 (688)

国外全科医生培养方式及其对我国高等院校的启示

吕慈仙, 李学兰 (779)

社区医学学生标准化病人情景模拟实习带教探索

路陶生, 彭丽, 李凤云, 邵建新 (783)

西藏卫生人力资源开发实践 来有文, 李顺平, 扎西达娃 (898)

乡医班生理学教学新概念CBL教学模式探索

徐秋玲, 李丽, 郑学芝, 金秀东, 张绪东 (901)

基层卫生人力培训研究综述 姜小峰, 孟庆跃 (995)

基层医院实习护生现状分析及带教措施探讨 徐欢红 (998)

日本福井大学医学部血液内科学学科建设的特点与思考

封蔚莹, 王勋英 (1000)

镇海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队伍现况调查分析

金寒洁, 潘刚雷, 盛冬萍 (1119)

论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终身教育

赵云冬, 孙丽媛, 黄立篇, 徐星慧, 张艳杰 (1220)

基于三方联动、双师育人的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阮焕立, 孙统达, 张颖, 杨芬红, 葛盼盼, 周国祥 (1223)

高职医院信息系统课程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张颖, 孙统达, 葛盼盼, 吴斌 (1225)

高职高专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及其岗位职业能力调查

阮焕立, 孙统达, 周国祥, 蒋雯音, 张颖 (1228)

·卫生服务·

城市医院支援农村卫生工作初探 李葆华, 胡国庆 (128)

安徽省农村中医药县乡村一体化改革试点进展与成效

李鹏飞 (130)

区域检验中心的建立和绩效评价

方兴, 盛建丹, 应小霞, 杨丽娟 (132)

实行驻村医生制度 提升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水平

许柳田 (233)

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胡德宁, 曹光誉 (235)

“先看病后付费”就诊服务模式的探讨 刘春华, 唐长冬 (448)

农村基层医疗服务双向转诊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张婧绮, 匡莉, 马远珠 (556)

广西容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践与体会

李赵, 谢石光, 罗兆宏, 何烈琪, 胡振 (559)

容县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模式探讨 罗兆宏, 何烈琪, 李赵 (674)

新疆农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新模式探析

胡刚, 姚华, 谢慧玲, 欧阳静 (1103)

桐庐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童雁琴 , 赵立飞 (1106)

推行镇村卫生机构管理一体化 力促农村卫生事业发展上水平

仇爱红, 杨勇 (1108)

芜湖市公立医院改革管办分开实践与成效 李琦, 赵顺 (1110)

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的实践与体会 施小燕, 顾东武 (1111)

宁阳县建立农民健康档案的实践与思考 胡宝华, 崔树民 (1231)

·初级卫生保健与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管理体系构建的探讨

裘霞敏, 虞国荣, 赵建江, 朱晨曦, 陈涛, 吴青, 卢斌 (22)

绍兴市马山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防治模式浅析

冯驹, 严淑云, 钟美琴 (25)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对上海人口老龄化形势的实践及思考

王卫忠 (26)

城市居民心肺复苏知识普及情况调查

王春香, 楼秋英, 来彩芬, 倪睿 (28)

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审查干预效果的系统评价

赵欢, 李优鑫, 包建民 (134)

东莞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背景下的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分析

黄岩 (236)

社区强化综合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疗效评价研究

劳幼文, 徐亚珍, 吴素芳 (238)

基于Beers准则的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潜在性不适当用药调查分析 赵欢, 薛鹏, 刘建秋, 包建民 (241)

社区居民常见慢性疾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周少维, 叶胜, 余雪强, 杨华杰, 周志衡, 王家骥 (379)

知情同意原则在社区卫生诊断调查中的应用探讨

余雪强, 叶胜, 周少维, 杨华杰, 周志衡, 王家骥 (381)

社区卫生服务激励机制的研究进展

叶胜, 周少维, 余雪强, 杨华杰, 周志衡, 王家骥 (384)

农村地区居民精神疾病的“四位一体”管理模式探讨

陈悦能, 王飞, 蔡文云 (388)

姜山镇精神疾病社区康复项目化管理的实践和成效分析

黄亚乔, 蔡文云, 王飞 (461)

人口老龄化形势下加强合肥市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的思考

张燕, 余海瀛, 唐根富 (463)

沈阳市四县 (市) 农村卫生室现状调查

李荣梅, 梁多宏, 史新竹, 茅旭, 金喆 (465)

浅谈社区卫生服务的模式、内容及对策 黄时勇 (467)

杭州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水平与生命质量相关性分析

蓝根林, 黄仙红, 何凡, 李欢龙 (569)

社区与综合医院联合早期干预妊娠糖尿病管理模式的构建

李卢新, 高缨, 裘霞敏, 吴赪云, 张秋玲, 孙静镁, 黄月英 (789)

高血压两种社区管理模式效果分析 毛有可 (792)

宁波市江东区白鹤社区家庭病床开展现状分析 葛梦丹, 林伟良 (794)

浙江省农村老年人慢性病患病及日常生活能力调查

陈丽莉, 尹志勤, 方建梅, 肖兰香, 杨玉霞 (905)

民族地区居民卫生服务与慢性病患病现状调查

石淑兰, 冉为, 蔡福德, 李渝 (1002)

发展社区康复的若干问题探讨 胡坚勇, 孟祥博, 樊振勇 (1005)

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废物处置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

陆娜, 马瑛, 陆玲玲 (第11期封三)

金华市源东乡农村居民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盛爱萍, 夏涛, 付美鸳, 吴一玲, 陈翠桃, 倪和平 (1233)

基层医疗单位转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现状及对策

郑玮, 李建琳, 单琼晓 (1235)

·医院管理·

我国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

柏高原, 陈蕾伊, 夏青 (30)

收治甲流感患者定点医院院内感染的管理方法与分析 张名芳 (32)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促进医院和谐发展 林婷, 肖青刚 (34)

医院人事代理人员档案管理现状与思考 吴勇 (138)

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持续质量改进

方宝花, 邵亚莉, 胡明明 (139)

提高医用耗材物流系统效率的探讨 吴文松, 卢光泽 (141)

依托党建红色资源 搭建党性教育平台 徐辉, 吴玉芬 (144)

领导班子承诺制在医改中的实践应用与探索 应黎明 (145)

某市综合性民营医院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

叶晶晶, 马颖, 胡志, 丁宏, 陈任, 王晓虎, 陶洁 (245)

现代医院文化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刘秋华, 高长林, 丁长明 (248)

对建立医院危机管理体系的思考 张莺, 李磊, 胡志, 秦侠 (352)

绍兴市越城区乡镇卫生院农民健康体检成本调查分析

韦悦, 裘剑飞, 樊定法, 詹乾刚, 毛龙飞, 陈卫刚 (355)

重视完善公立医院社会责任途径的思考 李磊, 武惠庭 (358)

中美联合院前急救培训课程培训效果分析

涂建锋, 蔡文伟, 张美齐, 陈环, 赵一明, 郭君平, 杨向红,

杨悦, Paul Ko (360)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建设探讨 张飞鹏 (363)

医院感染管理视角下护理质量管理研究 王利芳 (468)

探讨新医改模式下的医院药学服务 陈志军, 高文远 (470)

“绿色人文”体系视角下的医院和谐发展 熊伟 (472)

用硬盘代替光盘作为PACS影像数据存储管理的评价

郑建军, 陈斌, 李峰, 徐海东 (475)

医院营养科现况调查分析 洪丽冰, 张片红, 吴悦, 孟雪杉 (571)

门诊口腔科医疗风险及防范对策分析 李德芳, 高金星 (573)

公立医院患者忠诚度影响因素研究 胡峥毅, 朱小英 (693)

中医医院医护人员精神状况调查分析 蔡杰, 孙霞, 黄剑 (696)

医院科研论文投稿管理工作的实践与体会

陈苑, 金盈盈, 朱雪琼, 连庆泉, 郑晓群 (699)

紧急状况下医疗知情告知落实的调查分析

宣杭丽, 王飞, 杨芬芳, 王鸣 (702)

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2007-2011年医疗质量综合评价

田芳 (805)

兖州中医院“先治病后交钱”新服务模式探讨 张誉琳, 孔庆民 (807)

持续质量改进在检验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徐鲜丽 (809)

农村地区心电信号远程诊断系统的设计 马冠颖, 李招云 (810)

医院临床管理中应用预诊断模式的若干思考 王浩宇 (812)

急诊抢救室仪器设备科学管理探讨 陈黎倩, 俞夏娣, 陈静 (814)

临床路径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张柯, 李珅, 夏海龙, 吴三兵, 李泉 (1019)

“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模式:公立医院公益性本质的回归

王敏, 兰迎春, 葛洪刚, 张德书, 戈文鲁, 王德国 (1021)

“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模式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探析

葛洪刚, 兰迎春, 王敏, 张德书, 戈文鲁, 王德国 (1024)

“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模式研究——基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的视阈 张德书, 戈文鲁, 王敏, 兰迎春, 葛洪刚, 王德国 (1026)

浅谈医院营养科对配餐员的管理 胡笑玲, 童晓清 (1120)

浅议缩短平均住院日的措施及思考 高洁, 吴方 (1122)

某专科医院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分析

王邦秀, 王华琴, 李孳 (1123)

预约挂号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 彭忠英, 王韬, 宋建萍 (1239)

坚持品牌战略 促进医院发展 秦遵武 (1241)

缩短平均住院日控制医疗费用路径探讨

金明广, 陆富生, 谢作楷, 伊华俊 (1243)

·护理管理·

建立心血管疾病住院病人病情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

沈雅芬, 沈小玲, 吴欣 (36)

ICU吸引瓶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的效果比较

殷秀娟, 郑叶平, 邵学勤 (39)

内镜清洗消毒护理伦理思考 楼玉英, 傅云仙, 阮彩琴 (147)

社区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 卢利新 (148)

细节管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陈火美 (149)

对扩张心肌病患者的心理调查及护理干预后的效果评价

俞金芳, 李彩燕 (151)

持续质量改进模式防范护理人员锐器伤护理管理

詹健, 潘晓云, 肖兰香 (152)

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实践 程金铃 (250)

单肺通气麻醉的护理 陈姝妤 (252)

品管圈在优质护理病房降低陪护率中的应用 沈新凤 (254)

模拟演练提高护士急救综合能力的应用与效果

章红萍, 吴健红 (256)

静脉输液专业化管理的实践探索 陈火美 (258)

两种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血浆置换病人的影响研究

殷晓俊, 俞云霞 (260)

颅脑手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

陈殷钰, 陈裴斐 (262)

产科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成效

尤慧娣, 章顺美, 朱水英 (365)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

黄香妹, 张岳芬, 张航, 伊仙琼, 施锦雪, 林瑶, 章国伟 (367)

医护结合模式在社区医院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探索

朱剑琴, 王文女, 华琴 (369)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 程金燕 (370)

加强护理管理方法的探讨 江桂萍 (373)

农村孕妇中期妊娠引产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胡红霞 (375)

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伴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 许蕾 (377)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陈美芳 (477)

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干预

韦秀红 (478)

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手术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

杨杨, 张丽清, 陈颖 (480)

吉林市低年资社区护士沟通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

王利群, 陈为, 杨娟, 侯磊, 姜文娟 (482)

家庭护理干预模式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

马建英, 陈彩琴, 吕聪燕, 徐宝花 (484)

管道标识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体会

胡顺琴, 冯琴芬, 施雪玉, 姬娜 (485)

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交接班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张菊芳, 高莉莉 (575)

应用ROC曲线评价心血管疾病住院病人护理评估模型的临床价值

沈小玲, 沈雅芬, 金建芬, 孙红娟, 单银娣, 徐静 (577)

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唐春霞, 陈海勤, 顾沈红 (580)

急性心肌梗塞的院前急救护理 章海华 (581)

《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周月华, 李江玲, 叶爱华, 陈苇苇 (582)

妊娠合并甲亢危象的观察与护理 骆平 (585)

胃镜下胃息肉高频电切的护理体会 邱惠娟, 郭琴 (586)

住院患者跌倒安全管理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探讨

王明珠, 袁惠萍, 顾向军, 吴丽萍, 邹丽芳, 张维珍 (588)

NIPPV治疗肺纤维化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对策

曹月娥, 任益江, 楼祥云 (816)

心理疏导综合护理对肝硬化患者睡眠障碍干预效果分析

陈灵光 (818)

感动服务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金开慧 (820)

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优质护理服务初探 王玉萍, 刘玲 (822)

人工气道患者非语言护患交流规范化的探讨

练红, 林丽娜, 沙芬芳, 李娜, 曹拂晓 (824)

乡镇卫生院输液注射室规范化建设措施与成效

金丽君, 郑凤君, 毛慧萍 (908)

4例特发性脊柱侧弯围手术期护理 王庆, 杜可爱 (911)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抢救宫外孕大出血中的应用 朱晓惠 (913)

提高老年病人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方法探讨 尹萍 (914)

交接记录单在院前院内急救衔接中的应用 杨晔红, 贾亚平 (1029)

综合医院临床护士信息素质现状调查分析

胡显玲, 夏晓清, 周春春 (1030)

柔性管理在神经外科低年资护士床边综合能力培训中的应用

王宁, 金丽萍 (1033)

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疼痛评估量表的适用性评价

段海鸿, 张雪红, 刘健 (1035)

我国男护生就业前景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

刘萍, 靳玉萍, 程春梅 (1037)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股骨颈骨折围术期的效果评价

徐欢红, 董建文 (1181)

关怀行为对泌尿外科病人满意度的影响 冯立琴 (1182)

抑郁对恶性肿瘤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华棋燕, 顾枫琳, 杨新光 (1184)

台州市综合性医院合同制护士流失原因及对策

符杏清, 张琳, 毛慧萍, 陈晓宇 (1186)

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抢救室的应用效果评价

陈黎倩, 俞夏娣, 姚燕红 (1188)

护士行为态度对重症昏迷患者家属心理影响调查

吴开琴, 王健, 王宏 (1190)

15例神经内科院外带入Ⅲ-Ⅳ期压疮的护理

万里红, 谈正叶, 钱美萍, 冯志红 (1191)

产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体会 周临 (1294)

持续质量改进在建立统一护理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许建英, 王春兰, 张婉平, 马 娟, 姚建青, 沈 霞 (1296)

临床护理路径程序在五种疾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李益民, 陆骏, 冯惠春, 国秀娣, 宁丽, 蔡灵芝, 江萍, 罗定存, 邹菁 (1299)

血透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 吴华芬, 叶蔚蔚 (1301)

Neuman系统模式在老年男性去势手术后心理危机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 李海燕, 邱晓珍, 徐晓虹, 肖海鸟 (1303)

脑外伤和四肢骨折患者异位骨化率研究及早期康复护理对策

蒋伟亚, 王晔恺, 孙伟方 (1305)

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焦虑情绪及血糖的影响

毕东军, 张春斐, 钱卫央, 胡小铭, 李萍 (1307)

·药事管理·

痰热清临床药物配伍禁忌文献分析 杨立英, 杨益峰 (41)

精神专科医院门诊失眠症患者用药分析

江红霞, 朱婉儿, 李国荣, 李婷, 林勇 (154)

药师在提高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方面的作用 蒋晨 (158)

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情况的现状分析 陈志军, 高文远 (339)

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实践与体会 陈志军, 高文远 (589)

某市级医院产科2009-2011年抗生素应用分析 许玉姣 (592)

社区获得性肺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孔晓明 (593)

常用输液条件下药物制剂配伍变化的药护联合研究

毛慧萍, 辛学俊, 卢华萍 (1040)

对多重耐药菌的调查分析与干预

金惠敏, 顾沈红, 徐美英, 陈海勤, 陈静 (1043)

·中医药管理·

产业链视角下的山西中药产业发展研究 闫娟娟, 冯海 (601)

山西省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和评估

冀平光, 刘浚, 贾汉章, 裴鸿文, 李菊炎, 朱文彪, 韩新建 (1248)

·村卫生室管理·

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探讨 方兴, 翁美贞, 盛红成 (713)

·卫生法制与监督·

大丰市西团镇农村家宴厨师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 陈福权 (49)

宁波市重大活动食品卫生监督保障的做法与体会 彭升友 (51)

医疗机构超范围诊疗在执法实践中的思考 郑玮 (53)

浅谈违法医疗广告的产生原因及治理方法 郭发军 (160)

杭州市下城区2008-2010年餐饮单位自制熟肉制品卫生状况分析

吕慧庆 (161)

杭州市萧山区星级托幼机构消毒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张立军, 俞庆儿, 马德高 (163)

宁波市区2009-2010年部分游泳池水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周伟艳, 郑剑, 杨元斌 (165)

对食品中菌落总数或大肠菌群超标的处罚探讨 孙嵩 (264)

2011年新昌江下游水质分析与评价

蒋国钦, 李明, 潘国绍, 王纪刚, 陶建华, 王春辉, 连灵君,

应锡钧, 刘锦卫 (266)

浅析患者参与医疗决策的重要性及途径 周婧, 李珂 (611)

《侵权责任法》与医疗免责——“甬医鉴[2011]012号”鉴定结论解析

刘志勤 (716)

卫生档案文化建设研究 王益建 (718)

舆论导向对医疗执业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陈燕 (835)

大兴区2006-2010年整治非法行医情况分析

吕建华, 张树旺, 赵树奎, 王明杰 (837)

外来非法行医原因分析与防制对策 方家明 (839)

构筑医院医疗法律风险防控体系

王耀辉, 何丽娜, 叶平胜, 季一鸣 (916)

基于医患双方多因素经济评估的医疗纠纷处理策略

王耀辉, 朱琳鸿, 冯晓红, 叶平胜, 董勤和 (918)

医疗纠纷抗辩事由类型分析及医院管理对策

王耀辉, 叶平胜, 朱琳鸿, 董勤和 (921)

医疗损害赔偿项目计算方法及医院审查要点

王耀辉, 何丽娜, 冯晓红, 季一鸣 (924)

论医疗告知的标准、典型缺陷和管理建议

季一鸣, 杨春白雪, 王耀辉, 陈海啸 (927)

餐饮业脸谱管理的探讨 仝志琴, 韦红兵 (929)

如东县医疗机构消毒质量调查

朱俊扬, 徐春泉, 周培, 李可铭, 张秦, 余敏 (931)

关于规范卫生监督投诉举报工作的几点思考 孙剑寒 (932)

浅析医院药师执业的法律风险 杨益峰, 杨立英 (1045)

基层医院121例医疗纠纷分析及预防对策 黄国军 (1139)

邹城市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现状分析

张俊琳, 刘德艳, 任彦青 (1251)

·疾病预防控制·

云南省陇川县HIV单阳夫妻流行病学调查

韩文香, 濮永成, 段启祥, 李文才, 郭彩红, 何志群,

邓敏莉, 段松, 何纳 (55)

陇川县2007-2009年暗娼人群艾滋病综合监测分析

韩文香, 濮永成, 段启祥, 尹留香, 张红梅, 王娜, 段松, 何纳 (57)

云南省德宏州2005-2010年未婚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感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杨玲, 段松, 吴静, 高洁, 龚渝蓉, 杨世江, 项丽芬, 叶润华,

杨跃诚, 韩文香, 曹东冬, 杨忠桔, 聂永英, 李维美, 汪宁, 蒋岩, 何纳 (60)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属地管理的思考

马月夏, 傅利军, 何均 (64)

基层医院公共卫生人员艾滋病相关法律认知调查

李胜琴, 饶和平, 方春富, 魏华, 金祥宁, 徐天才, 徐秉华, 刘小青 (66)

一起诺如病毒胃肠炎聚集性疫情的调查

富小飞, 林云, 周晚玲, 李岳峰, 高蕾 (68)

衢州市柯城区2009年儿童免疫接种情况调查 徐春风, 占炳东 (71)

宁波市城乡结合部儿童道路交通伤害干预效果评价

李辉, 张涛, 杨秀珍, 应焱燕, 崔军, 王潇怀, 丁可 (73)

传染病散发疫情管理技术的定性研究

高超, 王红妹, 任胜芳, 缪艳瑶, 徐峰, 于伟, 郭岸英 (75)

宁波市2009-2010年学生常见病监测结果分析

杨秀珍, 李辉, 王永 (78)

岱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做法与体会

胡国忠, 虞吉寅, 任宜 (80)

农村锡箔加工家庭儿童铅危害调查分析

罗进斌, 何晓庆, 林惠芬, 王辉 (83)

青田县华侨儿童乙肝表面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周桂珍, 徐金, 曾永, 蔡爱红 (85)

农村社区人群代谢综合征分级干预研究

金岿立, 夏弟明, 黄铮, 邢燕, 厉季昌, 何艳宏 (166)

一起农村家庭误食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 罗华, 李瑞恒 (169)

2002-2009年衢州市食源性沙门氏菌污染监测分析

于丽莉, 杨瑞军, 金莞尔, 张建民, 叶承华, 吕磊, 陈旭富 (171)

江阴市2006-2010年梅毒流行特征分析 邹良军 (173)

2001-2010年慈溪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分析

罗央努, 陈国华, 许坚, 许国章, 陈坤 (175)

慈溪市实施全民食盐加碘后8~10岁儿童碘营养现况调查

罗央努, 陈国华, 许坚, 陈坤 (177)

山东省某县控烟现状及建议 柳俊杰 (179)

某县农村外来婚嫁女人群特征及HIV感染状况调查

吴梦贤, 谢向阳, 邓华君 (181)

浙江省党校干部学员防艾培训效果分析

陈卫永, 蔡高峰, 潘晓红, 马瞧勤 (183)

宁波市2004-2010年新发麻风疫情分析 王金贤 (185)

绍兴镜湖国家湿地公园钉螺现场模拟实验研究

屠春雨, 陈奇峰, 何炳福, 傅利军, 陈新祥, 方益荣, 何婷婷 (187)

控制图法预警技术在宁波市两种呼吸道传染病中的应用

叶敏, 易波, 杨天池, 劳旭影, 陈奕, 王海波 (189)

萧山区人群健康状况及主要慢性病意识调查分析

蒋园园, 林君英, 王冬飞 (191)

2010年温州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咨询热线分析

陈镭, 张晓红, 李江峰, 陈晟 (194)

海宁市外来务工人员人口社会学特征及麻风病认知情况调查

周爱林, 陈浩祥, 刘惠明, 王景权, 严良斌 (196)

宁波市犬伤门诊规范化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

陈奕, 许国章, 王海波, 易波, 劳旭影, 叶敏 (198)

监管环境下结核病聚集性感染防控工作探讨

高奕, 陈松华, 林君芬, 邱银伟 (200)

2004-2010年嘉兴市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

查亦薇, 林云, 富小飞 (202)

1950-2010年宁波市鄞州区疟疾监测与防制成效分析

江一芬, 徐来荣 (268)

2010年衢州市柯城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结果分析

魏苏江, 陈卫国, 郝晓刚 (271)

金华市2004-2009年HIV/AIDS流行特征分析

胡跃强, 张涛 (272)

欧洲EQ-5D量表用于杭州市余杭区慢性淋巴丝虫病生命质量调查 胡永勤, 王来根, 方杭燕, 唐爱奇 (274)

衢州市2010年371株结核分支杆菌耐药状况分析 郝晓刚 (277)

永嘉县1 461例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流行病学分析

李成东, 刘松青, 吕淑达 (278)

普陀区2005-2010年流动儿童免疫规划5种疫苗接种率调查

郑红元, 王松治, 张世宏, 李雪莉 (280)

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服务需求、利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胡昱, 陈恩富, 戚小华, 李倩, 陈雅萍 (282)

嘉兴市15岁以上人群乙肝流行病学分析和防治措施建议

杜哲群, 何奔, 朱红良, 沈国初, 向泽林 (285)

2005-2010年嘉善县甲乙类肠道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

徐东升, 曹纳新 (287)

浙江省县级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工作现状分析

陈雅萍, 陈恩富, 李倩, 胡昱, 戚小华, 凌罗亚 (289)

结核病复治涂阳病例影响因素分析

陈鸿达, 娄泉伟, 汪永良, 来优统, 邱利国 (390)

西湖区人群碘营养状况调查

章华米, 陈一军, 刘瑛娜, 袁婵玉, 陈虹娅 (392)

温州城区糖尿病患病率及KAP调查

叶海静, 张王琴, 张蓉蓉, 伊爱珍, 周海燕 (395)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社区结核病规范管理研究

王乐, 吴琍敏, 陆敏, 李清春, 王勐, 刘伟, 王珂, 金晗英 (398)

一起钻探天然气污染农村居民井水水源的卫生学调查

罗华, 李川 (401)

临安市中小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

章卫望, 兰小英, 郑黎君 (403)

海宁市农村地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吴方, 李清, 王洁 (405)

杭州市宾馆饭店服务人员控烟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王旭初, 李金涛, 俞锋, 曹承建 (501)

一起含亚硝酸盐工业废水引起生活饮用水污染的调查

尹月英, 尹志宏 (503)

一起农村儿童马桑果中毒的调查与思考 杨玖拴, 赵丰伟 (505)

3 380名农村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认知情况调查

李俊华, 柴良梅, 王金玲 (506)

基于单病种协作防治体系的胃癌区域化合作防治策略探讨

吴宏培, 叶尔买克·唐沙哈尔, 李松, 赵志龙, 鲁鸣, 王健生 (507)

2006-2010年太原市传染病发病状况分析

闫凤茹, 赵凌波, 郑建中 (613)

2008-2010年某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吴黎明 (615)

衢州市免疫规划疫苗损耗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蓝岳云, 姜宪尘 (617)

温岭市1980-2011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陈志明, 潘信平, 江夏明, 王琳娜 (619)

海宁市2001-2010年HIV/AIDS监测分析

周爱林, 戴林晔, 董莹, 刘惠明 (721)

绍兴、嘉兴两市农村居民艾滋病认知情况调查

曲彤薇, 李跃军, 范春红, 徐小青 (724)

2005-2010年湖州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流行特征分析

刘光涛, 姚文庭, 马力, 闵自强 (728)

温州市居民死亡特征分析 邵永强, 钱合笑, 李江峰, 樊丽辉 (730)

嘉善县淋病流行季节及发病趋势分析 聂传春, 陆建春, 王平 (734)

镜湖湿地公园血吸虫病存在危险性与防治对策

陈奇峰, 屠春雨, 何炳福, 傅利军, 陈新祥, 方益荣, 何婷婷 (735)

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药特色社区干预效果研究

朱吉伟, 高金丽, 胡卫华, 刘丽萍, 陆志仁, 陈雁, 胡利娟, 黄红儿 (738)

杭州市2009年食品污染状况及食源性疾病调查分析

黄利明, 斯国静, 金铨, 方叶珍, 朱晓霞, 俞骅, 刘辉, 胡俊, 王玲莉 (741)

CYP2E1基因1019位点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Meta分析

王洁, 方芳芳, 吴方 (841)

海宁市农村18岁以上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调查

方芳芳, 许云峰, 王洁, 吴方, 陈浩祥 (845)

海宁市2004—2011年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王洁, 孙品晶, 吴方 (848)

某二级综合医院2006-2010年报告手足口病例的流行病学分析

周卫 (850)

2006-2011年荣县公共卫生六项专题调研成效分析

夏和珍, 王明德, 程荣 (852)

浙江省部分地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服务成本分析

李倩, 戚小华, 胡昱, 陈恩富 (934)

绍兴县某校一起聚集性肺结核疫情调查分析

沈调英, 李菊英, 付玲娟 (937)

新昌江下游地表水水质趋势分析

王春辉, 潘国绍, 陶建华, 王纪刚, 蒋国钦, 连灵君,

应锡钧, 刘锦卫, 李明 (939)

一起细菌性痢疾爆发疫情的调查分析 林小邀 (942)

2011年兖矿集团餐饮单位食 (饮) 具消毒卫生状况调查 刘霞 (944)

晋北农村高血压四级链式体系药学干预效果观察

胡慧香, 乔爱春, 范小琴, 张巍, 刘占海 (946)

浅谈如何提升疾控机构紧急扩项能力

杨凤华, 邵国健, 吴丹青, 余娟 (948)

永嘉县2010年居民死因监测分析 陈胜则, 邵永强, 金雪燕 (951)

慈溪市2008-2010年居民伤害死因分析 许坚 (955)

麻城市卫生部/全球疫苗免疫联盟合作项目实施效果分析

喻同琦, 徐胜平, 彭功德, 宋素芳, 董少波, 刘刚 (958)

湖州市1998-2010年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

董正全, 金玫华, 邱志红, 杨中荣 (960)

舟山市普陀区2005-2010年在押人员艾滋病检测结果分析

王松治, 张世宏, 郑朝阳, 李雪莉 (963)

萧山区大肠癌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汪芬娟, 蒋龙芳, 郭建锋 (965)

建湖县1958-2011年疟疾疫情与防治效果分析

董广东, 李永春, 王立春 (968)

杭州市余杭区居民甲状腺结节异常情况调查 唐爱奇, 胡永勤 (970)

温州市城乡不同人群流感防控认知调查分析

张晓红, 陈镭, 徐宁, 胡琳, 陈川 (1048)

宁阳县公共场所微生物检测结果分析 赵玲玲 (1051)

宁阳县企业食堂餐饮具消毒效果分析及对策 焦颖 (1053)

宁波市2000-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张栋梁, 许国章, 董红军, 方挺, 马瑞 (1055)

“食品中亚硝酸盐快速检测技术”推广应用效果分析

张丽, 杨其法, 徐云, 张英, 蒋健敏 (1058)

淳安县一起急性上呼吸道腺病毒感染爆发疫情的流行病学分析

徐东燕, 徐风洲 (1061)

浙江青田县2010年麻疹疫情分析 季革委, 陈利雄, 陈明 (1063)

2011年鄞州区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哨点监测分析

朱洁群 (1065)

浙江省消除麻疹工作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SWOT) 分析

何寒青, 严睿, 陈恩富, 李倩, 符剑, 潘金仁, 唐学雯, 罗杏英 (1141)

嘉兴市成人麻疹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及流行特征分析

朱红良, 吉季梅, 何奔, 林云, 高文洁, 富小飞, 杜哲群,

沈国初, 向泽林 (1144)

永嘉县2010年居民损伤与中毒死亡原因分析

陈胜则, 邵永强, 金雪燕 (1147)

甬沪两地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携带与分型

沈玄艺, 章丹阳, 杨元斌, 宋启发, 徐景野 (1253)

绍兴县2006-2010年疟疾疫情分析 沈调英, 朱锦炎 (1257)

富阳市农村居民吸烟现况分析 孙军, 查君, 李欢龙 (1259)

社区艾滋病感染者/病人随访管理模式成效评价

徐文贤, 夏中华 (1260)

中国偏远地区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方雪晖, 姚嵩, 史四九, 邹铮, 陈根旺 (1262)

开化县某乡镇特大洪灾后卫生工作与传染病防治的实践与思考

鲁永华, 诸葛毅, 徐军 (1264)

南浔区工业企业职业卫生防治现状调查分析 翟琦, 许向东 (1267)

疾控机构承担食物中毒调查处置问题探讨 林国建 (1269)

论预防接种的知情原则 刘海波, 刘毅, 沈红 (1271)

·妇幼卫生·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与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比较研究

姜旭珍 (87)

舒适护理在急诊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倪丽虹, 马美琦, 褚林芳, 吴亚英 (89)

构建我国母乳喂养评价体系研究 章瑶, 徐鑫芬 (210)

补佳乐联合黄体酮预防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疗效分析

金小英, 吴晓杰 (213)

松阳县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实施效果评价与分析

郑晓红, 魏静芬 (297)

药物联合宫腔镜治疗子宫切口妊娠16例临床分析

许胜峰, 金小英, 刘霞 (298)

余姚市社区妇幼保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王佩红 (300)

青少年女性人工流产心理影响因素的研究

汤雪娟, 赵蔚, 赵哲人, 吴晓杰, 卢江炜 (407)

遂昌县连续十年妇女病普查情况回顾分析 唐壹蓉, 徐敏华 (409)

消旋卡多曲联合小儿氨基酸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观察

杨戎威 (411)

富阳市2 832例城乡妇女乳腺检查结果比较分析

许罗凤, 钟秦文, 徐文 (412)

曼月乐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陶爱群 (414)

不同浓度等比重布比卡因在剖宫产麻醉中的作用比较

史迎春, 蒋丽虹, 杜剑辉 (509)

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肿块的早期诊断价值

叶挺玉, 刘芳, 陈激 (511)

三联疗法用于卵巢黄体破裂保守治疗的临床观察 祝俊 (512)

593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结果分析

孙巧玲, 崔琼, 陈建华, 李君, 沈国珍, 胡美艳 (514)

妊娠合并心衰对母婴结局影响研究 金献玉, 王琍 (516)

孕妇凝血功能参考范围变化的统计分析 姜科飞 (518)

动态监测方法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研究 徐志刚 (519)

保留盆腔神经子宫广泛性切除术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探讨

王春兰, 张美英, 沈霞, 吕勤燕, 张婉平, 朱滔, 于爱军 (621)

穴位按摩结合情志护理对缓解经产妇产后宫缩痛的效果观察

蔡英如, 赵敏芳, 沈卫红 (624)

温岭市2008-2010年围产儿死亡监测分析

刘芬琴, 高昕, 朱丹平 (625)

保留肋间臂神经及胸内侧神经的乳腺癌手术体会

陈龙义, 吴艾竞 (627)

血清心肌酶谱与镁离子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中的变化分析

徐志刚 (629)

CerbB-2、P53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裘文娟 (630)

重度子痫前期病人D-二聚体水平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赵华, 王莉钦, 陈益明 (632)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儿童父母的应激、应对与人文关怀

高赛男, 陈正平 (634)

手足口病的流行及防治现状 朗珍 (636)

儿童营养过剩性肥胖和血压偏高相关性分析 吴庆福 (744)

萧山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纵向分析及对策 俞飞燕, 王道良 (746)

2006-2010年开化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

江晓梅, 张渭桃, 刘文婷, 张燕红 (748)

安徽省2004-2010年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发展状况分析

张松卫, 阙敏, 孔圣华, 尹惠萍 (751)

农村育龄妇女增补叶酸项目实施制约因素与对策

严双琴, 徐叶清, 夏羽, 施伏鸿, 尹晓兰, 杜宇青, 钱芳 (855)

孕中期超声引导下经腹胎儿脐静脉穿刺术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谢建英, 张卫华 (858)

流动与常住人口出生巨大儿相关危险因素比较

沈玲萍, 沈婷婷 (860)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辅助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临床应用

邵志强, 宋晓峰, 张军, 冯志刚 (862)

家庭装修污染对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

顾文平, 王小华, 陈斌, 梅瑾, 沈珏, 方凤仙 (864)

11 250例硬膜外病人自控分娩镇痛临床应用状况分析

汤蓓蕾, 夏丰, 王立中 (975)

内窥镜在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诊治中的应用 赵哲人 (977)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和游离β-HCG在稽留流产和异位妊娠中的预测价值 方旭霞 (980)

台州人民医院2006-2010年剖宫产情况分析及对策

卢慧琴, 郑荷芳 (982)

杭州周边农村多动症儿童自我意识现状调查 汤剑平, 吴怀能 (984)

持续硬膜外镇痛分娩与剖宫产分娩的效益分析 张小英 (1075)

萧山农村婴儿手足搐搦症大剂量维生素D加钙剂治疗后的血钙变化 王国放 (1077)

1992年-2012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回顾性调查及危险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 王杨, 陈琪, 步仰高, 王琍琍, 曹秀菁 (1079)

休克指数在异位妊娠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叶育红 (1082)

妊娠期梅毒 329 例的妊娠结局分析 叶海雅 (1165)

云和县农村妇女生殖道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雷云芳 (1167)

产褥期抑郁症影响因素分析 顾文平, 张海生, 王小华 (1170)

小儿高原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 徐爱丽 (1172)

2 21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分析

张永会, 罗福兰, 詹兴秀 (1174)

新生儿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分析及防治探讨

叶金花, 叶辉 (1176)

产后出血抢救及护理 王云玖 (1178)

围婚青年孕前卫生保健需求现状与对策探讨

余鹰燕, 骆桂钗 (1274)

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社区适宜筛检技术探讨

骆桂钗, 胡波瑛, 傅婵荣, 汪建红, 徐海娜, 陈萍 (1276)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60例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 夏胜男 (1279)

武进区乳腺疾病与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

陈云娟, 龚秋, 恽艳 (1281)

余姚市7 200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分析 邵可 (1283)

温岭市中学女生继发性闭经病因及治疗评价

林干, 赵荷兰, 杨幼林 (1285)

·健康教育·

城市失能老人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

朱晨曦, 倪荣, 刘新功, 何福明, 王悦, 李瀛洲, 王雪林, 韩薇 (205)

金华市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状况及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王少群 (639)

在政府主导下的社区中医药健康教育模式探索 杨帆 (827)

宁波市2010年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状况调查研究

高华, 张涛, 王潇怀, 朱银潮 (1067)

有氧运动对增强女大学生机体免疫力的研究 周雁林, 铁英 (1071)

以问题为基础的电话回访教育在农村脑卒中居家患者中的应用

邱定金, 葛明玉 (1149)

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杜丽萍, 闻晓燕, 肖玲, 黄利双, 姚炯 (1152)

小儿高热惊厥分阶段健康教育与指导的效果评价 王国放 (1154)

健康教育干预对特应性体质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

张跃娟, 张美红, 金美燕, 柴燕红 (1156)

狂犬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丰刘富, 李俊姬, 来时明, 余樟友 (1287)

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胡美玉, 王晓蓉, 范卫星 (1289)

吉林市郊区中小学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曹志友, 欧阳瑾, 王莹, 王爽 (1291)

·社会医学·

计算机作业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的影响

任雪英, 周芙蓉, 赵李平, 鲁国芬, 黄丽雯 (208)

某大学公卫学院城乡大学生心理健康比较分析

谢莉娜, 盛立英, 周令, 李策, 徐曼, 王婷婷, 李同博 (291)

安徽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KAP及影响因素分析

朱正学, 唐磊, 周桃林, 吴新朋, 沈国娟, 王嘉妮, 唐根富 (293)

新农合患者与自费患者重大手术前心理状况分析及对策

骆文瑶, 杨燕芳 (295)

农村居民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王晓英, 金连海, 刘杨 (521)

计算机作业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持续性注意功能影响对照研究 宣彩英, 周芙蓉, 甘建光 (524)

高中生抑郁症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及预防研究

张顺开, 黄雪融, 项玉林 (526)

萧山地区胃癌患者术后社会功能状态与身心症状评价 葛颖 (528)

农村地区出生缺陷患儿陪护人精神压力状况调查研究

孙海娅, 高立 (830)

杭州聋哑中学生自我意识状况调查 吴怀能, 柯雪琴 (972)

吉林省农村干部心理健康与生活满意度相关研究

梁明辉, 张黎 (1073)

农村高血压患者遵医不良原因分析与干预对策探讨

唐喜珍, 吴琴珍 (1158)

·医德医风·

改善行风廉洁行医的做法、成效与体会 姚安平 (832)

·卫生改革与实践·

基层医院绩效工资改革现状分析 黄育苹 (341)

2012年常州市农村卫生重点工作探讨 虞国良, 姚昉, 蒋春新 (450)

南江县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陈玉江, 冮强 (566)

创建卫生应急工作示范区的实践及思考 刘海波 (691)

宁波市新一轮卫生援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黄胜利 (786)

落实公共卫生服务 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柯华 (903)

·卫生院改革与管理·

乡镇卫生院推行院务公开的实践与探讨 郑建文, 葛福昌 (244)

·乡镇卫生院管理·

以贯彻落实管理办法为契机 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卫生院管理

肖云昌 (42)

某乡镇新医改政策落实情况调查浅析

卢婉, 俞珍, 王伟, 黄朝君 (45)

经济发达地区乡镇卫生院开展养老服务的可行性研究

钟要红, 陈定湾, 王国放, 范春红, 王妮妮, 汪雅琴, 沈清 (704)

浙江省发达地区乡镇卫生院建筑设备现状研究

王妮妮, 陈定湾, 钟要红, 王国放, 范春红, 沈清 (707)

县乡村一体化的乡镇卫生院信息系统研究与实现

钱海, 陈勇, 陈洁, 刘建武, 裘国珍 (709)

乡镇卫生院外科感染及抗生素合理应用探讨 吴道安 (712)

·疾病防治·

腹腔镜术后联合优思弗胶囊治疗肝内胆管结石45例疗效观察

张庆, 王向群, 吴丹 (90)

ARB在伴有高血压合并房颤脑梗死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复发二级预防作用研究 张顺开 (93)

常规吸入糖皮质激素对预防支气管哮喘患者发作的探讨

全龙娟 (95)

疏肝解郁汤并心理干预治疗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情绪的临床研究 庄素芳 (97)

不同宣教时机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观察

夏中华, 征桂荣, 支淑华 (99)

妊娠期糖尿病综合干预的效果观察 徐文颖 (100)

中国人热性惊厥与MASS1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胡具雄, 金庆民, 吕文娟, 张艳红, 张明, 傅克勇, 叶盛 (102)

克骨汤结合克骨膏治疗放射性颌骨骨髓炎196例报告

叶企兵, 周丽俊 (104)

慈溪市30岁以上人群空腹血糖异常调查分析

陈琴南, 周必发, 蔡水奇, 黄迪君, 徐幼飞 (106)

温岭地区再发心肌梗死危险因素的初步探讨及预防

陈云鹏, 董志兵, 王审, 张济富 (215)

莫西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郑建文 (216)

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的诊治 (附3例报告) 常嘉荣 (218)

高血压前期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徐林发, 祝华君, 余旭彪, 叶林军 (第2期封三)

宫颈环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532例分析 唐壹蓉, 朱华莲 (305)

重度混合痔临床治疗研究

黄城鑫, 沈锋, 刘军平, 罗静泳, 高山 (307)

64层CT重建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黄峰, 邓雪英 (308)

慢性前列腺炎对男子性功能影响的探讨 余文根 (310)

肛瘘切除术后对换药引起疼痛的干预 包晓萍 (311)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重度呼吸衰竭疗效观察和护理

汤叶, 董许英 (313)

螺旋CT三维多平面重建在髋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郑洪益 (314)

社区门诊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与预防 黄熊熊 (316)

SLIPA喉罩预氧无正压通气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何小霞 (317)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76例临床分析

叶新民, 周小庆, 项龙波 (319)

伴情绪障碍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社会功能研究

戴天刚, 史月仙, 黄修仁, 易鹏程 (320)

子宫下段切口处早期妊娠临床诊断探讨 项秀丽, 徐放君 (322)

伴有甲状腺自身免疫异常的慢性荨麻疹临床意义探讨

姚志胜, 章静怡, 周敏, 胡央男 (324)

影响成年患者全麻苏醒期质量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刘志军 (326)

无抽搐电休克合并舍曲林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

方泽忠, 华玖州, 朱宇馨 (328)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预防与治疗 肖前峰 (418)

22例Tile-B型骨盆骨折的治疗体会

王宏伟, 穆尚强, 孙爽, 王宇 (420)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杜育刚, 曾杏梅, 黎敏 (421)

结核性多房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治疗研究 姜国伟, 陈灵光 (424)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应用 潘惠玉 (425)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终板形态改变的X线特点分析

郑建军, 庞清江, 孙校华, 李峰, 徐重洋, 徐海东 (427)

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82例临床分析

钱红萍, 黄小培, 盛瑶 (429)

乌灵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伴抑郁患者的疗效观察

徐志勇, 苏银法 (431)

48例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及影像诊断特点 卢金山 (432)

老年慢性病患者因误吸导致死亡24例分析

余立平, 陈宁, 周菲, 张金凤, 袁国亮, 沈红, 何华琴, 程秀芬 (434)

锁骨骨折骨不连18例治疗分析 郑国洪 (436)

肿瘤患者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临床治疗研究

王升晔, 方美玉 (438)

头孢哌酮在胸部损伤患者预防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雷国荣, 谭黎杰 (531)

农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特点及救治分析

胡昔城, 陈红兵 (532)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的干预 吴苏振, 付国栋 (535)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方法研究 林敏, 钱琦, 姜黄维 (537)

尿路感染诊断方法应用研究 桑建列 (539)

特殊类型异位妊娠9例临床分析 唐壹蓉 (541)

卡托普利联合美托洛尔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

张雪英, 陈彩萍 (543)

减少血液透析患者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方法介绍

全丽芳, 潘寄春, 邵莉萍 (545)

环乳晕切口治疗中老年男性乳腺增生症研究 丁希平, 王劲 (546)

青年女性胃癌25例病理及临床分析 陈宁 (547)

盐酸小檗碱联合氯沙坦对中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影响研究 刘柏洪 (548)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围手术期应用热淋清的疗效评价

许增宝, 杨浩, 王勇伟, 杨玉英, 赵炎 (第5期封三)

鄞州区50株结核杆菌6种耐药基因检测分析

顾霄, 汪一萍, 于梅, 周碧波, 吴承惠, 俞万钧 (641)

AO弹性钉治疗幼儿股骨干骨折疗效分析 芮云峰, 徐士安 (643)

基层医院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

汪勇刚, 陶海燕, 张忠荣 (644)

农村老年脑卒中患者社会支持现状调查分析 刘素贞 (646)

护理干预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临床观察

张林珍, 郭丽红, 方云霞, 王传英 (647)

全髋关节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黄小英, 徐士安, 胡阳广 (649)

34例原发性骨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魏红权, 魏树梅, 赖丽琴, 冯晶晶 (650)

肺癌住院患者抑郁情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叶小红, 张沂平, 邵岚, 钱春妹, 倪苗芬 (652)

新型抗抑郁药合并奎硫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研究

陈国统, 王伟松, 袁宗琪, 蒋宇晓 (655)

临床路径应用于声带息肉手术患者的效果评价

贺秀君, 高薇薇, 夏贵华 (657)

不同高温状态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葛春琴, 夏冬, 李艳玲, 赵永善 (658)

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TrkA、p75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中的表达及与患者疼痛的关系 仝进毅, 张信美, 林俊 (第6期封三)

MBMC移植对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血中NO、ET-1和CEC的影响 于东汇, 李中言, 林威, 祖权, 高庆宁 (754)

中药熏洗浸泡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周玲霞, 章琳 (756)

手法治疗联合黛力新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研究

王军民, 孙善钧, 谢春香, 王金成, 冯玉华 (759)

电话随访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谢淑萍, 项冬仙, 杨方英, 江子芳 (761)

儿童哮喘管理在基层医院临床工作中的实践 陈蓓华 (763)

高频超声对隐匿性甲状腺癌诊断的探讨

杨卫平, 黄世林, 董梅, 陈冬冬 (765)

颌间牵引钉在颌骨骨折中的应用和治疗体会

张存宝, 高莉萍, 王新木, 何晓清, 王海英, 詹佳, 童树友, 洪虓, 王元银 (767)

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王小东 (768)

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和熊去氧胆酸治疗96例胆汁返流性食管炎临床分析 刘柏洪 (第7期封三)

农村糖尿病患者年轻化危险因素临床分析及对策研究

陈斐娟, 陈五万 (866)

不同自控镇痛对重度先兆子痫患者剖宫产术后的影响 周荔 (868)

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性肾病21例临床特点分析

尤晓青, 刘婷, 苏醒, 李昌水, 包蓓艳 (871)

全麻患者术后苏醒延迟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处理对策

周艳瑾, 孙召云, 金岗峰, 郭定刚 (873)

老年关爱病房鼻饲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及对策

金卫英 (876)

35例蚕豆病的急救及护理 陆卫民, 赵雪频, 李炜 (878)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30例分析 王向群, 张庆, 吴丹 (第8期封三)

穴位按摩对前列腺摘除术患者住院满意度的影响

边雪梅, 吕玲, 梁海红 (986)

根管内用药防治根管治疗期急症的临床应用研究

王小平, 曹发明, 孙晖, 詹佳, 童树友, 王元银 (988)

新辅助化疗后保乳术与乳癌改良根治术的疗效比较

丁耘峰 (第9期封三)

陕西省麟游县大骨节病家庭聚集性病例对照家系研究

张永忠, 郭宏霞, 曹春霞, 郭雄, 史晓薇, 吕爱丽 (1084)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的疗效比较及成本-效果分析 赵明学, 谢飞, 张立强 (1087)

青年人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诊治分析及预防策略 陈龙法 (1090)

健康宣教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影响 程时杰, 应慧敏 (1092)

中西医联合物理因子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50例临床分析

乐婉娜, 吕美芬, 程红琪 (1094)

综合护理干预提高腰椎间盘突出治疗效果研究

何建阳, 兰允平 (1096)

预吸氧结合去氧肾上腺素提高无痛肠镜检查安全性的研究

蔡建明 (1097)

中药内服配合耳穴贴压法对结核病伴抑郁患者的疗效观察

周玲霞, 楼敏, 郑静, 林蓉蓉 (第10期封三)

盆腔炎性疾病静脉治疗方案临床分析 余新梅, 黄慧 (1193)

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及费用研究

郑亚明, 吴晶, 谢琨 (1195)

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比较探讨

徐红方, 赵立飞, 吴钢群, 陈志明, 陆红全, 胡闪明, 纪文键, 洪钧晖 (1199)

超声刀辅助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对喉返神经的保护作用研究

陈巍, 王成盛, 章蔚 (1201)

恶性肿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81例临床分析

石志永, 张沂平 (1203)

男性高血压患者血浆睾酮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杨杰, 郭明, 吴茂林, 张宗辉, 吴飞飞, 王兴, 张亚梅, 王加林 (1205)

美普清辅助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96例临床观察

陈立峰, 俞香花, 沈逍雁, 徐利萍 (1207)

新斯的明足三里注射及生大黄泡服对肠道术后胃肠功能的作用

张小风, 蔡元训, 兰宝珍 (1208)

宫颈上皮内瘤变高危型HPV-L1壳蛋白检测的意义

郭瑞华, 钱月嫦, 陈美秋, 蔡晓烨, 夏康 (1309)

无痛胃镜操作技术的临床评价 王浩宇, 陶浩祥 (1310)

热淋清改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排尿症状评价

许增宝, 顾钟忠, 杨浩, 王勇伟, 杨玉英 (1312)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心血管应激的影响 范景华, 林正国, 张灵钢 (1314)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P-Cadherin、CK-19和MMP-9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严宏娟 (1316)

青光眼白内障的联合手术与预防探究 杨咏 (1318)

西酞普兰对急性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BDNF含量的影响

杨越, 顾大东, 魏莉, 周劲建, 赵轲 (第12期封三)

·血液管理·

无偿献血在中国农村的延伸策略

陆祝选, 苏相耿, 李彬, 唐再志, 覃水庆 (47)

瑞安市2007-2011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夏晓春, 林晖, 郑海鸟 (487)

2007-2011年宁波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与相关工作策略调整 郝秀芳, 彭明喜, 朱兴德 (597)

内审模式在血站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徐利强, 居全第, 李建华 (599)

宿州市无偿献血偿还情况分析和探讨 苏静 (714)

2008-2011年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及实验研究

孙春霞, 洪雅华, 赵群益, 许德义, 朱兴德 (1246)

·国际卫生·

日本医疗保险制度概况及对我国新农合制度的启示

任静, 程念, 汪早立 (302)

加拿大医疗保障政策体系的特点及启示 陈士敏, 孙铁红 (416)

·适宜技术·

我国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应用要素存在问题分析

蒋健敏, 高启胜, 夏志俊, 朱炜, 温馨 (1160)

构建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长效新模式

傅瑞阳, 翁艳艳, 金兴农, 顾钟忠, 韩国宏, 茹锦芳,

潘宏民, 赵海民, 诸伯星 (1163)

·专栏·

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中RTHD-R信效度及实用性研究

禹海航, 胡珍玉, 陈绥贞, 徐银儿, 周东升, 高树贵,

史尧胜, 钟海云, 龚坚, 陈彦方 (490)

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薛军, 周东升, 朱文波, 郑成应, 陈中鸣 (494)

RTHD大众版用于精神卫生流行病学调查的信效度评价

徐银儿, 胡珍玉, 陈绥贞, 禹海航, 周东升, 李湘兰, 陈彦方 (497)

心理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 杨红英 (603)

5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临床应用药物经济学分析

朱文波, 周东升, 沃联群, 宋伟明, 龚坚, 郑孝荣, 黄敏芳 (605)

宁波市民工子弟小学学生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王晓笳, 胡珍玉, 周东升, 张文武, 程芳, 刘艳, 刘之旺 (608)

浙江省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补偿机制研究

陈定湾, 沈堂彪, 胡玲, 吴燕萍 , 沈清, 高启胜, 刘盼盼 (796)

浙江省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高启胜, 沈堂彪, 胡玲, 吴燕萍 , 沈清, 陈定湾, 刘盼盼 (798)

浙江省基本药物制度居民认知及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刘盼盼, 沈堂彪, 胡玲, 吴燕萍 , 沈清, 高启胜, 陈定湾 (801)

浙江省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基层医疗机构补偿现状分析

陈定湾, 沈堂彪, 胡玲, 吴燕萍 , 沈清, 高启胜, 刘盼盼 (803)

“中国特色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学术综述 (881)

中国小康社会的卫生事业构想 朱敖荣 (884)

“新医改”应致力于公众健康管理 郭清 (885)

关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陈任, 胡志, 马丽娟, 秦侠, 马颖 (888)

芜湖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探索 曹云霞 (891)

常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虞国良, 姚昉, 蒋春新 (1007)

常州市新北区2004-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实施情况分析 汪中良, 赵建慧 (1009)

新北区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现状与建议 李云华 (1011)

基层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探索 沈世来, 李云华 (1013)

新北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成效及思考 严菲 (1015)

关于全区乡村医生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赵建慧 (1016)

全党抓健康 全民保健康 积极探索县域慢病防控工作新模式

中共宁阳县委、宁阳县人民政府 (1126)

党政齐抓 全民联动 强力推进慢病综合防控工作再上新台阶

黄正玉 (1128)

强化资源整合 规范管理服务 全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程 柳桂敏 (1130)

普及健康知识 提升健康素养 吴绍震 (1133)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篇9

为了更好地评价《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的办刊质量和学术水平,特别是入选为08中文核心期刊后的发展变化,本文以该刊2009~2010年刊载的论文为统计源,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最新方法和指标,对该刊的载文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旨在用客观的数据,从情报学角度出发,评价其社会效益和学术地位,考察其现状及发展方向,从而更好地引领我国卫生事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潮流。

1 载文分析

1.1 载文量

载文量是期刊在某段时期刊登论文的数量。它不仅是衡量学术期刊吸收和传递情报能力的主要指标,也是鉴定核心期刊的基本指标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办刊质量和水平。

从表1可以看出,该刊2009~2010年两年合计载文709篇,年均354.5篇,比被入选为08中文核心期刊前的2006~2007年的载文量年均347篇多出约8篇,每期约29.5篇,信息量增加。

1.2 栏目的设置

2009~2010年《中国卫生事业管理》共推出栏目15个,发表论文709篇,载文量前7的栏目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探索与改革、卫生行政管理、农村卫生管理、医院管理、公共卫生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以及医学教育与科研等栏目为该刊特色栏目,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67.8%以上,说明该刊重点分明,动态平衡,所载论文既注重理论性、学术性,又注重实用性,特色鲜明,能够突出本刊优势。

1.3 发表时滞

对于一种科技期刊,可以用时滞来评价其论文发表的时效性。时滞是指期刊文章的出版日期与编辑部收到该论文的日期之时间差,以月为单位。时滞长,表明从编辑部收到稿件后经过较长时间才出版,因此时效性就差。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对同类学术期刊的统计,其论文平均发表时滞为5.63个月[1]。笔者统计了2009~2010年《中国卫生事业管理》各篇的发表时滞,并计算出平均时滞,且提供最小和最大时滞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2009~2010年《中国卫生事业管理》载文发表的平均时滞为4.7个月,时间远远短于同类学术期刊平均发表时滞,说明该刊传递信息快、内容新,有较好的文献时效性,同时也说明了编辑人员认真负责,对所投稿件能给予积极回复。

1.4 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是文献计量学采用的最新计量指标,它能够更客观地反映出期刊较长期内的影响力。影响因子的高低直接决定期刊学术影响力的高低,期刊的影响因子越大,其学术影响力也越大,表明期刊的学术水平越高。

从以上表中可以看出,2009年《中国卫生事业管理》的总被引次数为1385次,影响因子为0.558[2],在同类医药卫生管理类杂志中名列前茅,说明该刊在医药卫生管理领域有相当的影响力。

1.5 基金论文

就一种学术期刊而言,基金资助论文能较多地反应本专业领域的新动向、新成果,有助于发挥科研导向作用,提高该刊知名度,就论文撰写者而言,使自己的研究成果形成文字,通过核心期刊发表,无疑能增强传播力度与效果。核心期刊登载有关基金资助项目的论文,较明显地体现了这种良性互动,是一个值得探析的问题。研究分析科技期刊所载基金论文,对提高期刊质量,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都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从表5可以看出,近5年《中国卫生事业管理》的基金论文数呈逐年递增,特别是被入选为08版中文核心期刊后,与前二年相比,2009~2010年《中国卫生事业管理》发表基金资助课题论文数递增尤为明显,说明该刊已具备一定的实力来吸纳高质量的稿源,同时也说明该刊报道本专业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的能力较强[3]。

2 作者统计

2.1 作者合作情况

作者是期刊论文的重要外部特征之一,是学术期刊最重要的资源,科学合作是现代科研活动的一种最基本、最常见、最主要的形式。刊物论文的合作度反应该刊论文作者智力的发挥程度,合作度越高,则合作智能发挥越充分。通过对2009~2010年《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所刊载论文的作者逐期进行统计,结果见表6。

由表4看出,两年论文中,一位作者的论文篇数是145篇,占总论文量的20.5 %,而合作研究的论文占到了79.5 %,说明该刊作者合作度较高,从而反映出当今卫生事业管理是高协作工作的结果。

2. 2 作者地区分布

对作者论文的地区分布进行统计分析,既可以了解各地区医药卫生事业管理队伍现状,又可以揭示各地区在医药卫生事业管理领域的研究水平。

从表7可以看出,该刊文献作者主要集中在经济、科技和文化教育事业较发达的省市,占总发文量的82.08%以上,说明这些地区在卫生事业管理研究领域发挥了积极的主导作用,由于论文作者多集中在沿海地区,而其他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发文量较低,说明我国西部地区在卫生事业管理方面的研究力量还较薄弱,学科建设和研究队伍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3 作者机构分布

对作者及作者文章的系统分布进行统计,既可以帮助了解其发表的特点,又可以了解到在卫生事业管理领域中具备较强研究能力的部门和单位。

从表8可以看出,高校和地方各级医院系统作者占总人数的85.05 %,说明高校和各级地方医院是我国卫生事业管理研究的重要阵地和主要力量,具有相当的实力。是该刊的稳定作者群。

3 讨 论

通过对该刊2009~2010年载文和作者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杂志是我国卫生事业管理专业颇具影响的核心期刊,是卫生事业管理领域主要的情报来源,并具有较强的导向功能,特别是被入选为2008版中文核心期刊,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品牌效应不断扩大,总被引次数、影响因子等指标逐年提升,现已成为卫生事业管理领域的高水平精品期刊,载文研究成果在推动医疗改革,加强医院管理,展示卫生领域管理研究成果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卫生事业管理》的载文具有较好的文献时效性,能及时反映我国卫生事业管理方面的前沿动态和科研成果,学术影响力和学术水平都较高;该刊拥有一大批高水准且稳定的作者群,且作者的合作度高;论文作者群分布范围广,但大部分的论文作者群集中于经济、科技和文化教育事业较发达的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医院管理、科研力量比较薄弱,建议加强发达地区与相对落后地区的卫生事业管理人才的交流与协作,加强网络信息的传播,尽快提高相对落后地区的医院管理和科研水平,整体促进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

摘要:以2009~2010年《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杂志发表的论文及作者为研究对象,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统计分析了载文的数量,栏目的设置,论文发表的时滞,影响因子,基金论文,作者合作度及其地区和系统分布,从一个侧面反映该刊被入选为08版中文核心期刊前后的发展情况及学术影响

关键词: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2010年,载文分析

参考文献

[1]张莉等.缩短发表时滞提高论文的时效性[J].编辑学报,2003,15(5):331-332

[2]曾建勋.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0年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10:182-186.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篇10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杂志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被多个重要数据库收录, 该刊融学术性、指导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既有对热点问题的理论讨论, 又有实践经验的介绍[2], 近年来, 该刊影响因子在逐年提高, 影响面也在不断扩大。为总结该刊11年来的发展走向, 本文采用引文分析法, 对《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2年至2012年的载文及被引情况进行了详细地统计分析, 以期通过揭示《中国卫生事业管理》引文的规律和特征, 总结该刊的载文特点, 以及对相关学术领域的贡献, 以期为该刊的自身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同时也便于广大读者了解和认识该刊。

1数据来源与统计方法

本文的数据来源是中国知网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简称CNKI) , 时间范围为200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 统计分析《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所刊载的相关论文。统计数据不包括会讯、通知、会议摘要等, 统计内容包括本刊论文载文量、下载量、被引量、期刊被引下载量、第一作者发文与引文量、发文机构、论文基金来源等。主要通过Excel、Notefirst等统计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

2结果分析

2.1载文量与被引量分析

论文被引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刊物的贡献度, 可用于评价刊物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地位, 一般情况下, 期刊所发文章被引篇数越多, 次数越高, 则期刊的学术质量越高[3]。因此, 对期刊所发论文的被引用情况进行分析, 便于对期刊进行合理的评价。《中国卫生事业管理》各年论文被引篇数、被引率和被引频次以及篇均被引频次等情况如表1所示。

表1显示:2002~2012年《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期刊论文总发文量为4486篇, 被引量为2995篇, 被引论文占总发文量的66.76%;总被引频次为18306次, 总篇均被引频次为6.11次, 最高年度篇均被引频次为8.62次;被引率除2010年和2012年有所下降外 (注:2010年~2012年距离统计时间教近, 引文峰值会受影响) , 其余年限的被引率都保持在60%以上, 2006、2009年达到最高峰为80%, 2002年到2009年总体趋势较为稳定, 由此可见, 该刊所发表的大部分论文都能对其他的论文有所贡献, 该刊的学术质量较高。

2.2载文被引频次分析

期刊内容是由众多的单篇论文组成的, 因此从单篇论文的角度, 即微观角度来分析载文的被引频次有利于细化研究结果, 便于掌握刊物的详细情况。下面从本刊论文被引频次区间分布数据, 和高被引文章排序来具体分析。

表2、表3显示: (1) 被引频次>50的论文共有14篇, 占所有被引论文数的0.47%;被引频次在50~30之间的论文共有48篇, 占所有被引论文数的1.64%;被引频次>在30~10之间的论文共有459篇, 占所有被引论文数的15.33%;被引频次在10~5之间的论文共有791篇, 占所有被引论文数的24.36%, 被引频次在4~1之间的论文共有1746篇, 占所有被引论文数的58.2%。 (2) 具体分析单篇被引频次高的论文, 梁万年、王红、杨兴华等作者发表的《中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一文, 被引频次高达171次。其次是唐镠等发表的《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一文与王淳德等发表的《医疗风险管理浅析》一文被引频次达到108次。总的来看高被引文章大多集中在卫生管理方面, 这与本刊的办刊宗旨相符合。 (3) 2002年、2003年和2005年是优质论文产生最多的三年。

2.3论文产出机构情况

表4统计数据显示: (1) 论文产出量最高的机构是山东大学, 共有287篇, 总被引频次也最高, 达到1620次。第一作者属于山东大学的共有267人, 第一作者被引频次达到1531次。山东大学是对本刊文献来源最多的机构。 (2) 在论文的总篇均被引情况中, 总被引频次最高的是复旦大学, 达到10.44次;第一作者的篇均被引频次最高的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达到11.69次。来源于复旦大学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论文质量较高, 对提升本刊的影响力贡献最大。 (3) 表4所显示的机构全部是高校, 可以肯定高校是本刊论文的主要来源, 这类高校无论是在论文产出量还是在论文被引量上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这也间接证明, 高校是我国科研的主要基地, 即使是医学卫生研究领域也不例外。

2.4引用期刊与被引期刊情况

通过对期刊引用与被引情况的分析统计, 可以大致看出期刊载文所涉及的学科范围、读者群及影响范围等。

本刊引用其他期刊种类达到1685种, 表5给出了被《中国卫生事业管理》引用频次前十的期刊列表。引用本刊的其他期刊种类达到1286种, 表6列出了引用本刊频次前十的期刊。

表5、表6统计数据显示: (1)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期刊引用自己刊物所发表论文的频次最高, 达到1026次, 排名第二和第三的期刊分别是《中国卫生经济》和《中华医院管理杂志》。由于存在时间限制的关系, 本刊引用自身的频次与本刊被自己引用的频次有所不同, 引用该刊频次最高的期刊依然是《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频次为896次, 其余的期刊引用频次都低于250次, 跨度较大。 (2) 被引频次和自引频次前十的期刊全部来自于医学卫生领域, 说明该刊的读者群学科范围主要以医学卫生领域为主, 并且读者群较为稳定, 这与该刊的性质相符合。 (3) 本刊引用了的期刊与引用了该刊的期刊有很大的重合, 说明该刊与其他相关期刊联系紧密, 注重彼此之间的学术交流, 在我国医学卫生研究领域中的影响力较大、知名度较高。 (4) 本刊的自引和被自引的比例都比较高, 要警惕这种想象的加大, 期刊自引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科学引证现象, 但其合理性也要有度的限定和衡量4。自引和自被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学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但是过度的自引和自被引也会造成期刊的影响力降低。

2.5基金情况分析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刊发的论文中一部分属于科研基金的成果, 在2002至2012年之间共载314篇基金论文, 表7显示了该刊的基金发文情况。

表7统计数据显示: (1) 发文量最多的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达到64篇, 总被引频次达到318次, 紧随其后的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共发文63篇, 总被引频次为268次, 排名第三的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共发文35篇, 总被引频次为112次, 这说明该刊的学术价值和办刊质量都比较高, 能吸引到国家级基金项目文章; (2) 该刊有一部分基金论文是来自于各省的基金项目, 例如四川、山东、安徽、广东、河南、江苏等, 地域遍布中国各地, 由此可见该刊除了受到国家级基金项目的青睐外, 也能吸引到众多的地域基金项目, 这也间接说明该刊的社会效益较好, 办刊质量有保障; (3) 该刊所载的基金论文中还有一部分是来自于国外, 例如世界卫生组织基金项目发文13篇, 美国中华医学基金项目发文9篇, 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发文6篇,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项目发文5篇, 这说明该刊有良好的知名度, 影响力较广, 除了能吸引国内的众多基金项目发文外, 还能得到国外, 甚至国际基金的认可。

3结论

基于对该刊2002~2012年载文数据的被引分析得出:本刊是医学事业、卫生管理领域内综合性较强、学术性较高的一本期刊, 影响力较大、知名度较高, 是我国医学卫生领域学科研究的重要信息源之一。该刊发表的论文信息能得到业内学者的广泛认可, 与业界其他相关期刊联系紧密, 学术交流密切, 是中国卫生事业研究的重要信息共享和传播渠道。

参考文献

[1]邱均平.信息计量学[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2]《中国卫生事业管理》简介[EB/OL].[2012-06-10].http://www.wssygl.com/.

[3]邹志仁, 程刚.基于CSSCI对《中国图书馆学报》的载文被引情况分析及专家评价[J].2001 (5) :55-62.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篇11

【关键词】 社会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发展

【中图分类号】R-0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1-0159-02

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属于医学、管理科学以及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从学科建设至今,很多学科建设人员积极投身于建设初级卫生保健体系、区域卫生规划以及重大疾病防治建设中,不但在慢性病以及传染病预防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且在国家医改计划中也起到了咨询的作用[1]。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下,居民对健康的需求也有了根本变化,因而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2]。为此,笔者选取我国5所高等院校作为研究对象,对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现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国设立有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高等院校,同时依据学科建设时间以及学校性质,重点选取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以及华中科技大学作为研究对象,后又选入具有综合性质的哈尔滨医科大学作为重点研究对象。

1.2 研究内容 研究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在高等院校中的开设情况和学科区域分布情况,其中对重点研究对象进行学科比较,主要包括科学研究以及教学两部分,选取的指标是依据中国教育部颁布的高等院校第三轮重点学科评估中的标准,具有较强的公信力,并且指标评价内容能较好地体现出目前学科的发展现状。

1.3 研究方法 在学科发展基础上采用网络检索法以及文献研究法对资料进行收集和比较,其中数据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①科研类指标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指标,卫生部公益性行业专项基金项目、科技部支撑计划服务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②教学类指标数据来源,主要是精品课程,对国家精品课程网进行检索,选择本科课程教学中的国家精品课程,其中精品教学课程教材主要是“十一五”以及“十二五”期间使用的相关本科教材。

2 结果

2.1 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在高等院校中的开设情况 在对我国研究生信息网中高等院校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专业目录进行统计后发现,目前我国有近65所院校开设了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硕士点,其中有61所院开设了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博士点。并且在65所院校中,无医学专业的综合类院校有14所,有医学部的综合类院校21所;医学类院校有20所,军医类的院校有4所,中医类的院校有6所;在开设博士点院校中军医类院校1所,医学类院校有7所,中医类院校1所,综合类院校10所,如图1所示。

2.2 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区域分布情况 在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硕士点院校中,若是按照地区性质来划分的话,在东部地区的11个省市中分布了29所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院校,在西部地区的9个省市中分布了18所社,在中部地区10个省市中分布了18所。在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博士点院校中,分布在中部地区5所,东部地区12所,西部地区2所,如图2所示。

综合上述硕、博点分布情况来看,硕、博点分布主要集中在开设医学部的综合类院校以及医学类院校,在没有开设医学部的综合类院校中仅开设了硕士点,并且仅占到所有硕士数量的20%左右,并且从分布地区情况来看,东部地区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发展水平要优于西部地区。

2.2 教学指标分析 教学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三类:精品课程、重点学科以及主编规划教材。其中哈尔滨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以及复旦大学在主编教材、重点学科以及精品课程方面表现发展较好;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为重点学科,社会学以及卫生法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并且从综合评估指标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取得成绩最佳。

2.3 科研情况分析 此次研究主要分析了5项指标,具体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3 讨论

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建设至今已经过去了近30多年的时间,在这30年间,每一阶段都取得了相应的标志性成果,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

3.1 学科建设发展水平不均 从学科建设的总体发展水平分析,中东部地区发展情况要好于西部地区,建校时间较长的科研院所发展仍然表现出较强的科研水平。区域以及院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充分反映出院校发展不但受到外部环境限制,还与院校对学科建设的重视程度、团队建设水平具有一定的联系,另外,各个学校之间的发展的不平衡性,也能反映出人们对学科认识水平的差异性[3]。在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状况下,学科建设会向院校的重点学科倾斜。长此以往,就造成了学科发展之间的差异性。

3.2 教学实力发展不均 针对教学实力而言,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以及哈尔滨医科大学都是教学实力较强的院校。其他院校虽然在各个方面也所有发展,但发展水平和这三所院校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可以看出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同也是学科队伍建设的重要储备力量[4]。因医学类院校中师资力量主要是以医学为主,缺少必要的公共知识管理模式,对行政管理以及宏观政策知识都缺少必要的了解,加之医学综合类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水平在知识结构体系建立时也缺少一定缺陷。因而,要不断强化对师资队伍的培训力度,同时促进交叉学科间的深度合作。学科发展建设不但要重视提升科研能力发展水平,而且也不能忽视教学工作的重要性[5]。要重视对教学团队的培养力度,对本领域所学知识进行广泛传播,并在教学方法、内容以及形式上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

综上所述,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发展不但要考虑外部环境发展水平,而且要重视对科学发展内部环境的优化。强化学科建设的未来发展规划,积极建设师资队伍,打造团队精神,从而充分发挥出学科建设的带头作用,使我国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发展的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张荣华,宗乾进,袁勤俭,等.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研究热点领域与趋势[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3):208-210.

[2]陈任,胡志,马丽娟,等.关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9):888-891.

[3]张荣华,宗乾进,袁勤俭,等.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研究热点领域与趋势[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3):208-210.

[4]陈任,胡志,马丽娟.关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9):888-891.

[5]刘向莉,方鹏骞.卫生改革背景下医院管理学创新教学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8):835-838.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篇12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是医药卫生系统的一本全国性的重要期刊, 创刊30年来始终能正确地把握舆论导向, 对于正确地引导农村医疗卫生改革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在1980年代, 农村医疗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导向有失偏颇, 受到严重干扰, 卫生系统有些人自上而下全面否定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三根支柱”、全面推行市场化的情况下,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能够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把握好办刊的舆论导向, 就更为难能可贵。

记得, 1991年为纪念《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创刊10周年, 我曾填写一首《浣溪沙》, 以表祝贺。词曰:“十年改革路崎岖, ‘四项原则’敢坚持, 中国特色岂容移! 谁道‘农管’无必要?耕耘十载倍艰辛, 百花园里展芳姿”。当时的历史背景是, 卫生部主管期刊的政策研究室, 因为《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在办刊导向上未能与其保持一致, 一度决定以整顿期刊为名要停办这本期刊。这个决定因在杂志社领导同志的努力, 在卫生部主管农村卫生的医政司的大力支持下, 而未能得逞。在处境艰难的情况下,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不但能够坚持下来, 而且在医药卫生期刊的“百花园”中开始崭露头角, 展现出“芳姿”。

还记得, 1996年为纪念《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创刊15周年, 我曾撰写过一篇题为《做农村卫生事业“三件法宝”的守护神》的文章, 对于这本期刊在宣传和捍卫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合作医疗制度和乡村医生队伍方面所起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文章说: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合作医疗制度、乡村医生队伍是解决农村缺医少药和广大农民群众看不上病、看不起病的“三件法宝” (又称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三根支柱”) , 这已为多年的实践所证明。然而在1980年代曾经遭受重大挫折。当时卫生部的主要领导人非但不予支持, 反而把它们看作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 是“极左”, 予以彻底否定, 使合作医疗和农村基层卫生组织纷纷解体, 代之以全面市场化, 导致了极为严重的后果。

在卫生部主要领导人的错误的政策导向下, 当时许多新闻媒体包括卫生部的机关报——《健康报》, 在长达六、七年的时间里, 都不准宣传合作医疗和农村基层卫生组织集体办医。哪怕是这方面的先进典型也一律不得宣传报导。在这种情况下,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顶着重重压力, 旗帜鲜明地为这三个社会主义新生事物进行辩护, 开展了大量的社会调查, 举办了多层次的科学论证, 发表了许多有理有据的文章, 从而启示人们明辨是非、摆脱认识上的误区, 并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对于正确地引导一些地方的农村医疗卫生网、合作医疗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也正是这本刊物能够得到广大读者的信任、越办越好的原因所在。

30年来,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之所以能坚持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 是因为杂志社的同志有大局意识、全局观念, 是因为他们始终不渝地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不唯上, 不唯书, 只唯实”, 是因为他们能贴近生活, 贴近基层, 贴近广大读者。他们的这些优良品德和作风值得我们大家好好学习。

上一篇:收入分配中的政府责任下一篇:GPU并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