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摊的初中叙述作文(共4篇)
小摊的初中叙述作文 篇1
有关小摊的初中叙述作文
像是个约定,每个冬夜如期而至。
听着窗外“梆梆”的声响,那是卖馄饨的阿婆,这声响着实熟悉。
像是个人拉灭了头顶的白炽灯,没有人知道天是何时暗下来的,也没有人知道她推着板车从何处走来。
或许是天太黑,我难以分辨阿婆的容貌,总有六十多了吧?矮小的身体,臃肿的棉衣,黝黑的皮肤带着几分老年人特有的沧桑,凌乱的头发夹杂着丝丝缕缕的自发,一股脑的用花簪子夹在了脑后。
哪怕夜再黑,那击打竹筒的声响像飞鸟在黑色的天空中盘旋。板车确乎重,155厘米的`身躯竟要拉着它去卖馄饨。木制的板车显得方方正正,没有太多的装束,只有枯老的树木的昏黄无力的色彩定义了所谓的“荒芜”。车子把手旁悬着一根竹筒,阿婆手中又拿着一段不长的竹棒,车子装着一口大锅,底下烧着煤球,锅中的水沸腾冒出白烟,“哗啦哗啦”。锅边则摆着各式各样的调料,都用薄薄的纱一般的手绢或其他丝制品半遮半掩着。
阿婆从不吆喝,她没有太多买卖的手段,她只是敲打竹筒,不停敲打继而再缓慢地拖着车行走,等待着突兀出现的客人。
好不容易有了几个客人因不知锅里的东西,问道:“你是卖什么的?”“馄饨,很好吃的。”阿婆笑着忙站定,殷勤地推销着自己的馄饨,“三元一碗,来一碗吧?“哦!馄饨不好吃!”那几个男人掉头离去。阿婆有些失望,缓缓收回期待的眼神,弯腰,再拉起她的板车,慢慢向前。
刚做完作业的我跑上去,“阿婆,来碗馄饨!”“好嘞!”她笑得很灿烂,像个孩子一样,仿佛是得到了谁的赞赏。趁着水烧开的罅隙,我好奇地问:“阿婆,这么多的馄饨,你晚上要卖到几点啊?”“呵呵,卖到十一点就回去啦,老啦,卖不动啦……”阿婆轻柔地看着我,夜色里脸显得无比慈祥。阿婆操着一口浓重的郊县口音,显然不是本地人,也许是藤桥,或者是泽雅那边的人吧。
阿婆的动作着实很娴熟,先从车底拿出水瓢,舀起一碗汤,那些馄饨很漂亮,晶莹剔透,那些薄薄的透明的面片更像是件裙摆静静地躺在冒着白烟的汤水里,阿婆撒上一些葱花,放上一个蛋散,不需要太多调料,这才是原滋原味的清淡吧。“孩子,来,给!”“给您。”接过阿婆的碗,我把几个硬币轻轻放在她的掌心。
馄饨,真香。我站在路灯下稀里呼噜地吃着,阿婆就斜靠在她的板车上,缓缓地敲着她的竹筒,“梆,梆,梆,”清脆的声音仿佛这片如水寒夜里的寂寞沙洲,而两旁孤单的路灯才是行单影只的阿婆的真正朋友。
寒气更重了,但我却觉得阿婆身后锅里的热气正将这片寒意融化。
像是个约定,每个冬夜如期而至。
小摊的初中叙述作文 篇2
一、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魏晋小说
魏晋小说, 大多篇幅短小, 或记鬼怪神异, 或记名士轶闻, 多不过二三百字, 甚至有更短的。这一时期的小说题材狭窄, 直叙其事, 语言简炼, 不铺张, 不夸饰。以选入初中课本的《世说新语》的其中一则为例, 可以发现其叙述形态的特点。
例如,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日中, 过中不至,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 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 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对子骂父, 则是无礼。”友人惭,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 不顾。
一个七岁的孩子对答一针见血, 如此老练, 处事不避不让, 那么沉着。选材的新奇无疑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性。如此短短的叙述, 小说要素皆全, 情节生动, 人物鲜明, 实为早期笔记小说的典型行文。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 古代笔记小说的一般特征是:一般出自修养深厚的文学者笔下, 带有浓厚的士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倾向, 选取的叙述材料一般为非常态的, 却带有突出的写实性质。在创作方法上, 明显带有散文和史录的痕迹, 不用或少用艺术手法, 一般只是通过生活事件的直接呈现来使读者领会小说内涵。事件的呈现一般会经过省略、遮掩、隐含处理来渗透作者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倾向。功夫做足在行文之前, 这是笔记小说的最大特色。不显山不露水的艺术表现是他们所擅长。这使得创作者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功力, 阅读者也需有一定的文化功底。这无疑成为小说世俗化的阻碍, 但也更受文人雅士的青睐。
二、以《三国演义》《水浒传》为代表的元明小说
人类文明必将朝着让更多、更广泛的人群受益的方向推进。文学的世俗化势在必行。城市、商业的兴盛为戏剧与小说搭建了舞台。唐传奇和元杂剧理所当然地发展起来, 但没有得到社会主流的支持, 只是缓慢地发展。
到了元明之际, 社会动荡, 人心思治, 渴望英雄拯救世界, 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均渗透着深深的忧患意识。《三国演义》从统治权角逐的角度, 动态地展现了智力、能力、道德力、物力、财力、民力、势力、武力乃至权利的竞争;《水浒传》从武力角逐的角度, 揭示官力与民力的对抗。因此, 有人说《三国》是社会之作, 《水浒》是思想之作。从此, 小说才走上光明的坦途。
这一时期的小说, 经过不断的口传心授, 不断融入创作者的主观因素, 从而突破了记史笔录的限制, 使小说的个性张扬开来。《三国演义》虽然仍重视对历史真实的呈现, 创作者的主观情志服从于历史客体, 但作品的主观立意已隐含于客观冷静的叙述和描写之中。恰当地运用艺术技巧来剪裁和提炼历史材料, 让作品的主观立意突出地呈现, 形成对读者强烈的审美刺激, 这无疑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性。初中课本中《杨修之死》明显体现出“情节化的历史故事”的特点。历史故事的情节化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有意淡化或忽略事件发生的时间及顺序等核心历史要素, 将若干核心细节串接起来;另一方面作者在叙述每一个核心细节时都有意安排明确的“叙述标示”来点醒人物关系和命运的意义, 渗透出作者的立意, 让我们在故事的整个氛围中感受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批判和褒贬。下面, 我们就这一点做些分析:
夏侯忆享入帐, 禀请夜间口号。操随口曰:“鸡肋!鸡肋!”忆享传令众官, 都称“鸡肋”。
行军主簿杨修, 见传“鸡肋”二字, 便教随行军士, 各收拾行装, 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忆享。忆享大惊, 遂请杨修至帐中问曰:“公何收拾行装?”修曰:“以今夜号令, 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 食之无肉, 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 退恐人笑, 在此无益, 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 免得临行慌乱。”夏侯忆享曰:“公真知魏王肺腑也!”遂亦收拾行装。于是寨中诸将, 无不准备归计。
当夜曹操心乱, 不能稳睡, 遂手提钢斧, 绕寨私行。只见夏侯忆享寨内军士, 各准备行装。操大惊, 急回帐召忆享问其故。蔼曰:“主簿杨德祖先知大王欲归之意。”操唤杨修问之, 修以鸡肋之意对。操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喝刀斧手推出斩之, 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从“鸡肋”事件看, “鸡肋”口令是曹操随口之言, 说者无心, 听者有意, 杨修收拾行装, 点破机关也是自然不过, 说之在理, 听之首肯, 这从“便知”“真知”“无不”诸词一看便知。何致于一到曹操面前就惹来过激行为, 招来杀身之祸呢?难道是曹操小题大做?曹操这样做又为了什么?其实, 杨修“恃才放旷”是其悲剧的内因, “曹操之忌”是外因, 人物的命运就朝着必然之路走。整个事件的叙述很有传奇色彩。同时, 我们还可以看到, 作者在相对客观的叙述中融入了更为丰富的主题内涵, 这大大加强了阅读的思考空间。
如果说《三国演义》还带有记史的陈迹, 那么《水浒传》就在小说创作的艺术性上又迈出了更大、更有力的步伐。它对小说的最大突破表现在不再满足于情节的离奇或逆转, 而是在人物细节上更注重渲染, 以求读者产生更感性的阅读体验。这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鲁提辖在郑屠肉案先要“十斤精肉”, 再要“十斤肥的”, 再要“十斤软骨”, 而且都要细细地“剁做臊子”, 百般戏弄, 待郑屠火起才打。且看:
郑屠右手拿刀, 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 赶将入去, 望小腹上只一脚, 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 踏住胸脯, 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 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 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 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 狗一般的人, 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 正打在鼻子上, 打得鲜血迸流, 鼻子歪在半边, 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 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 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 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 打得眼棱缝裂, 乌珠迸出, 也似开了个彩帛铺, 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郑屠当不过, 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 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 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 太阳上正着, 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 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 只见郑屠挺在地上, 口里只有出的气, 没了入的气, 动掸不得。
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 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 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 又没人送饭, 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 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 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 一头大踏步去了。
这在世界文学史上是最精彩的三拳。对打抱不平者的正义的伸张, 对为非作歹者受到惩罚的戏虐, 对受人虐待者的安抚, 对心有不平者怨气的抒发全都要在文字上得到表现。作者在这里采用的提炼细节的方法虽然也是重复, 但不是简单的重复, 细节内涵上的重复却从不同角度渲染形成不一般的新奇的阅读延宕, 从中传达出叙述主旨的标示。
我上面讲到《三国》是社会之书。一部《三国》为我们理解社会的推进提供了最翔实、最生动的材料。智慧是人才的标识, 用智却大有学问。滥用无度, 不光无益, 甚或至于招来杀身之祸, 杨修的悲剧其根源就在此。
小摊的初中叙述作文 篇3
初中阶段的作文教学,目的不在于培养作家,不在于培养学生文学创造的能力,而是为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生活、提高谋生能力打基础。初中作文记叙文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生活的基础上。
“数码故事叙述”是将数码信息技术与语言文字的表达结合起来,利用数码信息技术记录学生身边的生活,为记叙文写作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素材和生活化的情境,从而转换为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记录生活的能力。
关于“转换”,我国学者刘淼在有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从思维到外部书面语言表达要经过三级转换。
第一级是从思维到内部语言的直接转换。内部语言是和逻辑思维、独立思考相关联的言语形态,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内部语言的语音的发音是隐蔽的,二是内部语言以自己的思想活动为思考对象,三是内部语言呈现片段性。第二级转换是内部语言到外部口头语言的转换。第三级转换是内部语言到书面语言的转换。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表达过程有重叠但不完全相同:加工充分、质量好的部分经过过滤器直接進入书面语言表达,不合要求的部分要经过再加工。
从这个理论出发,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三点认识:一是学生的生活积累往往决定了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的质量,二是有效的作文指导有助于学生顺利完成转换,三是进行口头语言表达的训练有助于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数码故事叙述”记叙文写作教学就是这么一个循序渐进的、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上的螺旋式上升的教与学的过程。
“数码故事叙述”记叙文写作教学的基本形式可概括为:拍拍——说说——议议——写写——评评——改改。
1、拍拍——学会观察,积累印象。真实的生活是记叙文写作的生命。学生虽然每天都能耳闻目睹、亲身经历许多事情,也可能通过一些媒介获得许多人和事的信息,但是在写作时却往往会抱怨“没什么可写”,究其原因,在于观察能力不强。观察就是运用人的感官感知客观世界的一种实践活动过程,是学生认识生活、积累生活印象的主要方法,对写作具有特殊意义。
观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教师提供具体的指导,并利用一定的载体让学生实践,这对低年级的学生尤其重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码拍摄成了我们记录生活的重要手段,其直观、具体、可重现的特点,对培养与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很有帮助。
从前表可以看出,数码素材的拍摄根据阶段和教学要点的差异有不同的要求。
第一阶段教师指定拍摄主题,有时甚至要由教师提供数码素材,素材的内容主要反映学生在学校的共同生活。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学生的观察能力有限,在校园内的生活拍摄便于教师有效指导。从教学要点的要求来说,统一的素材便于教师组织集中、有针对性的教与学的活动。随着教学活动的不断深入,学生相关能力不断提高,学生从记录共性的学校生活,逐步进入记录具有个性特点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从拍摄完整过程到拍摄某些片段甚至某一瞬间。在用数码技术记录生活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不断提升,各种生活印象不断积累,为记叙文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数码素材为作文教学创设了真实的情境,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还可以启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2、说说——降低难度,以说带写。“说说”主要是指学生的口述作文。从写作三级转换理论来看,学生的口头表达有助于内部语言向书面语言转化。口述作文将二级转换和三级转换区分开来,避免了高水平加工与低水平加工的同时进行,降低了书面作文的难度。因为有了“拍拍”的基础,基本解决了“写什么”的难题,学生的口头作文变得有话可说。说的过程其实就是对数码素材进行整理、思考的过程,也是推敲词语、斟酌语段、调整结构、增改内容的过程。通过口头作文,学生做到胸有成竹,使得书面表达更容易,质量更高。
口头作文教学常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在小组中,每个成员都有参与口头作文的机会,并可以得到小组成员及时的评价和建议。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小组指导和班级交流为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提高转化的质量。
3、议议——相互启发,取长补短。“议议”与“说说”是交错融合的过程,两者交错进行,互有促进。
内部语言转换为书面语言需要经过过滤器的筛选,那些质量不高的信息需要重新加工,而整个加工过程都是在自我监控下进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议论与评价,不但有助于加强这种内部的监控,也有助于提高加工的效率和质量。“数码故事叙述”作文教学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形式,数字化的写作素材和交际化的学习活动始终处于师生可感、可知的范围内。在学生进行口头作文时,其他人作为观众、听众,在看和听的过程中思考。在口头作文结束后的“议议”部分,其他人又成为评价者和建议者,根据个人对写作素材的感知、体验和思考,讨论切磋,各抒己见。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一方面要注意倾听,适时点拨,合理引导,适当指导;另一方面要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除了要晓之以理,还要动之以情,用教师的热情与真情去点燃学生写作的兴趣与激情。
4、写写——合理要求,优质转换。有了“拍拍”、“说说”、“议议”的充分铺垫,内部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的质量得到提高,书面表达的难度大为降低。“数码故事叙述”记叙文教学是建立在对作文教学基础教育特性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因此,在写作上尽量要求学生将注意力放在通顺、准确、实用、有效上,不以文学的标准来要求学生。这样既能降低写作的难度,帮助学生树立写作的信心,又能恢复作文要求“平民化”的本来面目,有利于降低初中作文教学的压力。
5、评评、改改——鼓励为主,查漏补缺。“评评”、“改改”环节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再加工过程。为了能有效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与能力,“数码故事叙述”的作文评价从要求上回归“平民化”,从形式上追求多样化,从对结果的关注转变为对过程的关注。通过评价,发现学生作文的亮点,增强学生写作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同时也让学生看到作文中的不足,从而有反思,有改进,有提高。
雨中的小摊作文650字 篇4
这几天,我去图书馆,总会路过一条小巷子,每次都会看见许多小摊,有卖水果的,卖菜的,卖小吃的,卖饼的,卖菜的.・・・・・・这些都是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换做别的东西,我估计不好卖。摆摊的有男女老,偶尔也有小孩子,他们是陪着大人摆摊的,像这样懂事的孩子,现在很少见。
昨天下雨了,我照常去图书馆看书,路过小巷子,所见到的场景还是一样,只不过老人多了点,我在想,这样的年纪应该颐养天年,为什么还要受这份罪?为了生活,为了给子女减轻负担还是子女不孝顺?算了,不想了,我们对于别人的事情永远只是猜想,猜想又是没意义的,它永远没有事实来得实际。
下午六点从图书馆回来,下车后,发现一个老人在路边卖玉米,孤孤单单一个人,面对着车水马龙,一脸镇静,她的心里只有玉米,我一看见她,就心里不好受,人,不是有休息的时间吗?她让我想起了我那一直奋斗不止的母亲,只看她着装朴素,一看就是纯纯的农村人,灰白的头发,布满皱纹的脸上波澜不惊,蹲在那里,面前铺着一条床单,上面有一些嫩玉米,我知道,一个老人能够出来卖东西,已经很不容易了,他们真是辛苦了一辈子,我们都应该尊敬他们。在我过去前,已经有一个妇女在买了,她对老人很尊敬,可以看得出,她理解老人的辛苦。我想着,也买点吧,毕竟我也两年没有吃过玉米了,我问,“阿姨,怎么卖?”她扬起头,面带微笑地说,“五块钱七个”,我的心里顿时跑过去了一群马,五块钱七个玉米,咋挣钱啊!我为老人感到不值,下雨天,路边,还有随时警惕城管,太不容易了。我买了五块钱的玉米,回去了,我想着,今晚有玉米吃了,这味道一定很鲜美。
【小摊的初中叙述作文】推荐阅读:
描写初中生活作文初中的味道09-24
当告别初中生活的时候初中作文06-28
岁月的礼物_初中日记_初中作文06-14
初中的故事作文10-22
狼的初中作文12-17
考初中的作文05-17
描写初中的作文05-26
孝的初中作文06-14
秋的作文初中06-18
的聚会初中作文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