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文(共10篇)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文 篇1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五年级作文
这些秘诀,我花了两天时间归纳、总结、分析,并拟出了五条最主要的、最有用的“学习良方”。这五条良方对我触动很大,感受很深。
感受之一,学习要有计划。学习计划对于一个学生来说犹为重要。以前我都给自己假期定了一个计划,并遵照执行,效果良好,爸妈对此非常赞赏。不少高考状元因为学习注重计划,所以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他们一年四季都有学习计划,每月、每星期该干什么,都明明白白,受益匪浅。
感受之二,学习要讲效率。高考状元都注重学习效率,课堂学习当堂吸收。在理解,消化了课堂这个“大锅饭”后,余下时间可以给自己开“小灶”,如复习预习之类。用一个高考状元的话说,“坐在桌前两小时,就要对得起这两小时。”但我以前没悟到这点,在课堂知识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急忙赶做老师布置的作业,三两下就做完了,但总会出些错。现在,我明白了学习效率的重要性。
感受之三,学习要重积累。这几十个高考状元一半以上有两个本,一个“知识本”,一个“纠错本”。“知识本”用来整理摘抄各科知识点,没有记牢的可反复翻看,日积月累,就能掌握更多知识。“纠错本”专记作业或考试的错题,复习时反复分析,找出错误原因。“错一次可以,错两次理解,但错三次就不能原谅了。”长期坚持下来,成绩犹如芝麻开花——节节拔高。
感受之四,学习要多问。小学五年级以前,我总觉得有一些知识没有完全学懂,特别是数学。但又不敢启口去问老师,总感觉问了要挨骂。从五年级开始,数学新课几乎我都有问题问老师,或下课几人一伙去请教老师不懂的问题。由于多问,我数学成绩提高很快。这与大多数高考状元做法相吻合,我对“多问”的`感触更进了一层。
感受之五,学习要自律。我了解到,一些高考状元的家长并不常管他们,但都很放心。那些家长说他们的孩子非常自觉,自律性很强,从来不约束孩子娱乐时间,譬如上网。因为他们的自控能力强,是半小时上网就半小时,是一小时绝不会超过。做到了学习娱乐两不误。
现在,高考状元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实现了梦想。他们良好的学习方法肯定能给我莫大的帮助,使我以后学习成绩更加优秀!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文 篇2
一、徜徉网络世界,拓宽知识视野
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他们乐于探究网上事物,同样一篇文章,出现在书本上,他们不爱读;而出现在网络上,他们却能带着好奇的心情或快速浏览或慢慢品味。作文教学,我抓住孩子这一心理特点鼓励学生进行网络阅读,多读书,读好书,读各种书,读时事新闻,读社会调查,读各类评论……Internet的确是一座信息资源的宝库,在网上可以找到各种资源,作文资源也不例外。在电脑普及, 网络走进千家万户的今天,网上阅读也越来越方便。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根据每一组教材安排的作文训练项目,指导学生到网上分类阅读。小学生可以适量地读一些名家名篇,和大量地阅读一些同龄人的习作。如该单元安排的是写景作文训练,事前则布置阅读写景的文章,学方法,积累词句;如该单元安排的是写人的文章,事前可布置学生阅读写人的文章……这样,到作文训练时,学生心中有数,畏惧感没有了,写作兴趣也提高了。
二、遨游网络空间,激发作文兴趣
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是“出题—讲解—作文”,小学生无话可写,在心理上形成一种负担,久而久之,对作文兴趣淡漠。如何使学生克服种种消极心理,激发作文兴趣呢?我在长期的实践中,采用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多媒体教学为手段,特别是利用校园网络来激发起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如在写人物时,我常让学生利用网络观看一两个电影片段,观察片中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 神态,了解怎样才能通过多种描写手法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然后再由学生独立寻找几个人物写作片段进行比照,从而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人物形象的轮廓,配以生活中的事例,使人物有血有肉,形象鲜明。又如,学校举行完运动会,我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运动会的场面描写,为了让学生有话可写,通过网络搜索再现了奥运会田径赛场的热闹场面,使学生对激烈的竞争、运动员的雄姿、胜利者的欢呼、失败者的苦恼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同学们再结合学校运动会赛场上的所见所闻及自我感受,一篇篇思路清晰、内容充实、场面生动的作文展现在老师面前。
三、利用网络环境,丰富习作素材
叶圣陶老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直接参与各种活动,以获得写作的第一手材料。但小学生的生活范围毕竟太窄,传统的作文教学又囿于课堂,所以,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作文量的增加,学生就会感到作文材料的匮乏,写来写去就那么几件事。在网络教学中,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了。网络资源迅速、 快捷地为学生提供生动、丰富、鲜活的作文素材,弥补了学生生活经验不足的缺陷,得以让他们从多角度来考虑文章的立意、内容等。如写景,我引导小学生点击“自然风光”;叙事可点击“时事新闻”; 写动物可搜索“动物世界”……还可根据课文内容延伸,尝试写作。 我还请学生在班级网站上建立自己的个人主页,引导他们在主页上开辟“写作素材库”专栏,一方面把网上阅读到的优美词句、精彩段落 “粘贴”到素材库里;另一方面,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见闻感受记入 “写作素材库”,并定期将“粘贴”的素材和生活素材进行分类、选择、整理。每两周利用专题课进行写作素材交流,相互补充,去伪存真。这样,作文就不再成为“无米之炊”。
四、巧筑网络平台,强化讨论交流
网络环境创设民主和谐、自然宽松的气氛,也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网络不仅促进师生平等交流,更加强了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合作,为学生的协作学习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在网上讨论时,由于网络的时效性,老师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复,给学生以即时的帮助,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师生关系在网络环境下变得更和谐、更自然。在网络环境下,师生都处于一个信息来源极为丰富和多样化的环境中,师生获得信息的机会几乎是均等的,这种师生平等模式创设了更为民主宽松的气氛,更好地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关系的建立。在教学中,我让小学生在确立自己的观点之后,运用微机课上所学的知识, 用POWER POINT将自己的写作提纲演示一下,以便进一步交流、 讨论。学生反应很是积极。他们结合自己的POWER POINT演示稿, 介绍自己的写作构思,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运用网上搜集到的信息证明自己的观点。在学生的发言结束后,我要求其他同学作简要的点评, 在指出构思成功之处的同时,更多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这是留言板讨论之后的又一次讨论,所不同的是前一次讨论在个别同学间展开,对象自由,话题也较开放,而这一次讨论是在全体同学间进行的, 对象集中,话题集中。学生在讨论中交流心得,在争论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构思,使得学习不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过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篇3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德育处副处长吕同舟、河北省教育厅思政体卫处副处长刘爱民、石家庄市政府副市长王刚出席了大会的开幕式。
会上,王刚副市长介绍了石家庄市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的做法和经验。他说,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是时代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石家庄市的心理健康教育已走过了八个年头,这期间,有探索有尝试,有经验也有教训,大家本着“实用、实效、解决问题”的原则,坚持“干中学习、干中研究、干中提高”,大胆尝试,积极推进,从组织领导到队伍建设,从形式内容到教育科研等方面,建立起了一整套较完善的机制,形成了以科研为先导,以专家为依托,以师资培训为重点,以培养健全人格为目标的工作模式。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德育处吕同舟副处长在会上强调,全国中小学要学习石家庄市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篇4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学生能修改作文吗?他们懂得评价别人的作文吗?他们真有这种能力?
近日,在我校的精品课程研磨中,我听了我校的梁文玲老师执教的“作文修改”课,我收获甚大,激起我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动力。课堂上,学生不但熟悉修改的符号,还流利地说出修改作文的方法。如评价一篇作文,先看选材是否恰当、典型、切合中心;题目是否新颖,是否能突出中心;字词句段、标点是否正确;是否用了恰当的修辞手法等。听了学生的叙说,让我惊讶,不禁对学生的表现发出由衷的惊叹。我想,这是不是学生把老师平时指导的方法背下来?但是这种猜想很快就被推翻了。
梁老师把修改作文的方法写在黑板上,然后出示一位学生的作文,让其他学生快速阅读,然后对该学生的作文作出评价。“我觉得这篇作文写得好,首先‘大雪无情人有情’这个题目新颖。文章的中心突出,能把义卖的场面写得很具体。”一生站起来说。接着又一生说:“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不是很好!因为她是写义卖活动的,但是开头写雪灾的篇幅写得太长了。”“我觉得应该把第二自然段中的‘大雪无情人有情港口中心小学为灾区人民义卖筹款活动’这个句子改为‘义卖活动’就可以了,因为这个句子前面已经出现过,如果再写就显得重复哆嗦了。”又一位学生站起来说……呀,学生并不是把老师指导的方法背下来,他们是真正会把方法用在评价作文上呀,学生的表现又一次让我惊讶!
随后,梁老师又让学生修改自己写的作文,然后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同学听,让别人评价自己的作文……
听了梁老师的作文修改课后,我陷入了沉思:平时学生写上来的作文,自己花了不少时间与心思去修改,但总不见他们的写作能力有提高。现在,梁老师的一节作文修改课,学生的收获就立竿见影。难怪梁老师所教的学生作文经常在《中山日报》等报刊中发表,这是训练有素的结果啊!
第二天,我抱着一叠作文本,带着尝试的心态走进了五(1)班的课室。我让小组长把作文本分发给同学,但不按名字发,随意分发。等学生手中都有一本作文本了,我就开始宣布:“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修改符号吗?”学生举手说出了最常用的几个:改错、调整、插入、删除……我把学生汇报的都板书在黑板上,然后请学生当一回小老师,修改自己手中的作文。学生一听到“小老师”一词,马上来劲了,只见他们像模像样地拿起红笔,坐得端端正正地,认真地批改作文。我巡堂了解情况,不管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学生,他们都在认真地品读着别人的作品,都在认真检查着有否要修改的地方。我看在眼里,喜在眉稍。顿想:我以前这样花心思去修改他们的作文,他们都没有这么认真看过,现在让他们来修改,他们是那样的一丝不苟,是不是在做样给我看呢?于是,我走到一个写作水平中等的学生旁边,看他修改。只见他小心地圈画着一个病句,然后用箭头在空白的地方说明病因,还提出修改的建议。
哇,真让我吃惊,因为平时这位学生写的作文也经常出现病句,也没有进行修改,现在他帮别人修改时,竟会如此的“专业”、细心。我及时肯定了该生的态度,同时也鼓励他以后自己写完作文都应该这样修改。同时,也触动了我的思绪:学生是有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的,只不过他们没有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而已。
为了检查学生是否会修改,我让他们说说自己所修改的作文的问题,然后说一说自己是怎样修改的。学生的手举得高高的,也说出文章的病因和修改的理由……
最后,我向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喜欢修改别人的`作文吗?学生的手又“嗖”的举起来:“喜欢,因为我们在修改别人的作文的同时也在学习,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积累别人写的好词佳句。”“喜欢,以前我们写作文都害怕被别人看到,现在我才知道,被别人看才好,这样会得到别人的意见或建议,对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是有帮助的。”“喜欢,我刚才改到了郭鹏飞同学的作文,真让我受益匪浅。”学生一个接着一个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文 篇5
汾西县第一小学考察学习之感受
五月,天气晴朗宜人。我们有幸随教体局及城区各校领导到省级特色校----汾西第一小学学习参观。在历时一天的参观学习中,我们听取了汾西第一小学校长牛元平关于特色办学的工作报告,并实地参观了该校特色办学及文化氛围。观看了该小学特色的校本课程——“每周一”活动,看了代表班级学生个性特长、知识延伸类校本课程汇报及其才艺节目,观看了该校升班旗活动、大课间活动,听了两节高质量的课及说课,参加了语文、数学两大教研活动。观看了该校历年来的资料档案……我们感触颇深,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虽然这次考察学习活动已经结束了,但学校留给我们的感动和震撼深深地印在我们心里。学校的校容校貌、教育理念、办学特色、师生风采无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被汾西第一小学的“先进的办学理念”、“全体学生的好习惯”、“教师的负责任”、“教学的高质量”深深地打动。下面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这次考察学习的一点感受和体会。
一、有感于优良的“育人”环境。
老子曾说:“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走进汾西一小校园,无处不见的是育人标语。如“顺手捡起的是一片纸,纯洁的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擦去的是一块污渍,净化的是自己的灵魂。”。“能课上课下讲普通话,你就很优秀。能校内校外讲普通话,你就更优秀。能坚持经常讲普通话,你就最优秀。”等。可谓是“润物细无声”。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草率、粗放的校园环境无疑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伤害。我们所参观的汾西一小校园环境优美,建筑设计布局合理,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名人画像、雕塑、格言警句随处可见。学生的绘画作品、书法作品、小制作、工艺品等在细微之处体现着教育者为学生才能的展现和拓展所做的努力与良苦用心。这些做法对我们都是一种启发和提醒,如果我们在这些方面进入了一种常规教育的话,那么对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才能的展现无疑是一种促进。而该校集中优势教育资源,着眼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五育并举,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兼顾。大到学校的硬件设施,小到校园中的一草一木,无不展现着良好而又务实的育人氛围,无不体现着素质教育旺盛的生命力。教育就是塑造人,让学生享受高起点、高品位的德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与坚强的意志,成为有人性的人。相比之下,我以前在潜意识之中还是只看重学生的成绩的,在育人方面缺少创新和实践,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为学生德育方面的发展创造的条件还不够。学校所形成的教育规模、管理风格和办学特色无不渗透着教育者的教育智慧,无不凝聚着他们辛勤的汗水。为此,我们以此为借鉴,全面完善我校的育人氛围,不断创造和创新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
二、有感于科学化管理和校本化管理相结合
汾西一小学校从领导班子的配备到任课教师的配备,都达到科学合理。领导班子各司其职,校长不“越疱代俎”,下级也不“越俎代疱”,校长对其他领导放心、放手、放权,其他领导也都很乐意在自己的位置上尽心尽力地工作,实实在在地服务于学校的各个方面。在班级师资配备上,汾西一小表现为高度的科学性,他们将优秀教师、省市学科带头人分布在不同年级、不同科目,以优带差,以强带弱,让所有老师都有一种竞争意识,觉得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时刻都要加速前行,从而形成一种“比、学、赶、超”的教学氛围,全面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其次,汾西一小在管理上也坚持了“校本化”原则。如:学校地处县城中心,广场附近,校门前车辆穿行较多,学校制定了灵活机动的放学时间:
一、二年级比三、四年级早5分钟,三、四年级比五、六年级早5分钟,并要求上课教师必须整好路队,亲自护送路队出校门,这样既确保放学路队的有序,也有利于校门口交通的疏通,又保证了学生的安全。
校本化管理还表现在强化对教师的说教功能上。每周一的例会上,校长牛元平都会与全体老师进行真心的沟通,内容包括师德师风建设、课堂教学改革、业务能力提高等方面。每次的例会除了总结上周工作,安排本周工作,还有校长与教师真诚的沟通,在每一次的沟通中彼此体会理解的重要,体会尊重的内涵,体会工作的感受,在感受中总结工作的得失,在总结中力求工作的完美。在不断强化说教功能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提高了每一位员工的综合素质。目前,我们的管理仍然属于粗放式,没有做到“细”,和教师沟通少。今后在对教师在“管”和“理”上多做思考。要会管、善理,完善各项制度,去掉形式主义的制度,建立务实切合学校条件的各种管理。
三、有感于务实高效的教研活动
本次参观学校,有幸参加了该校的一次高段数学教研活动。此次活动,由主讲教师根据该校数学课堂“六环节”教学模式流程,先说自己教案思路、设想、设计、方法。然后所有参加教研的教师针对每一环节提出建议,共同讨论,最后定稿整理。形成一个完善的行之有效教案。这种课前教研主要是通过年级组集体完成,主要解决教师处理教材、驾驭教材的能力。这种集体智慧下的教研无疑能使该教师快速提高,更好地处理教材和更好地组织教学。同时也使参与教研的教师受益。该校的教研除了这种课前教研外,还有每月一次主题教研、每半个月案例教研。诸如此类的形式多样的教研使教师更容易成长,避免了教研的单调。我想,通过这次的学习,给我校的教研形式上得到了很好的借鉴。如,我校虽然班级多,教师多。但我校分段管理的模式为教研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我们可以各年级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段切实有效的教研活动。根据年级段的教学任务制定活动的次数内容、、主题,使活动不要流于形式,真正能起到解决教学中的的热点、难点,促进教师健康成长。今后,一定要利用我校优势,在教研的形式上,主题上多做创新。结合我校实际形成一套切实有效的校本教研。
四、有感于教师“素养”培养
参观中,让人感动和震撼的无疑是教师的基本功素养。每学期伊始,学校就制定了一套教师基本功训练、教学技能学习提高的方案。该校教师,每周都有学习笔记,每本笔记无一不是用标准的正楷字记录学习成果。学习的内容小到从汉语拼音的发音标准,大到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所有的培训学习,无疑不是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在网络、激光打印盛行的当今,能扎扎实实用正楷字写计划、总结,写论文、写教学感受、记录学习笔记,不得不让人钦佩。教师素养的另一方面是该校行为素养的培养。从进校门下车、存放车辆到上课办公、着装打扮,和学生一起朗读,一起做操….从常规教学、大小活动到校内校外形象都彰显出教师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处处有据可依。这无疑给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难怪该校学生举止文明,行为规范,一切井然有序。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汾西一小正是用这种“十年磨一剑”的精神,不断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与行为素养,才使得学校师生文明规范,教学秩序井然。
五、有感于校本课程的开发。
校本课程在大多数学校流于形式,没有很好地起到地方课程资源优势的作用。汾西一小,顺应课程改革的走势,着眼于学生发展的需要,立足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积极探索,利用优势的教学资源,开发了名为“素养提升活动”的校本课程。并且依托学校近年来的“36个一”班级特色教育活动,每班根据课程规划,结合本班学习兴趣及其学习能力,进行“每周一XX”或“每日一XX”校本课程活动。
汾西一小的校本课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知识点出发,从学生喜爱的句子、顺口溜、歇后语、谚语、诗词、佳句、积极健康的内容等出发。让学生学起来没有压力,感觉有兴趣。愿意学愿意背。不管是知识延伸类,还是养成教育类、个性特长类,都体现了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主题思想。难怪学生在展示校本课程的时候,气势磅礴,激情飞扬。给所有参观学习的人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
我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但和汾西一小有着明显的差距。首先,校本课程的利用上,没有很好地落实好,广大教师思想上没有把校本课程放到一定的位置。加之,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停滞在原来的基础上,在适应学生发展方面还应斟酌。今后的工作中,我校还应该利用学校资源优势,求真务实,不断完善现有的课程,开发创新更能体现我校办学特色办学理念的校本课程。
这次参观学习,时间虽然短暂,但收获却不少。在收获感受同时,留下更多的是思考。
一、在管理制度方面。更新现有的各种规章制度,细化各种考核评价机制。增加:课堂教学管理、课后辅导管理、学生作业管理、教师备课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只有建立起健全严格的、可操作的规章制度,才能强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处处有据可依。
二、在德育养成教育方面。为了使学生养成个个精神饱满,遵守纪律,认真学习,在学生行为规范方面,近期我们将着重抓以下几个方面:
1、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不是靠某个人就能办好,它需要师生全员参与,上下齐心共同努力。因此,我们首先从提高全体教师思想认识入手,通过全体教师大会、班主任会,制定了切实的管理制度:坚持学生上下学校级领导岗位轮值制。坚持课间操及学生放学时领导带班、教师值班制度,各班科任老师带班制。加强、督促和引导学生行为日渐规范。
1、课间操习惯的养成。我们近期对学校课间操做了具体布置,要求学生及教师课间操迅速整队进场,分管领导、值班人员准时到场巡查各班级(进场、学生人数、教师跟队、校服、红领巾、动作规范、退场等)情况,体操督导队员(体操督导队共20名学生,每天有4名队员值班)逐项评分登记;及时表扬优秀班级,对发现做的不够的班级提出批评和教育,并要求留场继续重做;使其它班级及教师产生心理震动,自觉改正或不出现类似的不足。
2、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学生的文明习惯必然要体现在文明的交往中。在家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在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外出时行为文明、言语礼貌。这些都是文明交流的基本要求。我校通过学校大会、班级小会,要求学生见到老师、父母、长辈主动问好;每天上下学时要跟父母道别,说声“再见”。放学回家要跟父母问好,要主动问好;人人都会用“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文明礼貌语。还要求学生学会使用好微笑、鞠躬、拉手、招受、致敬、礼让、起立等体态语言。
习惯比分数更重要。培养好习惯比训练高分数更重要。良好的习、惯行为规范是德才兼备人才的先决条件。我们将会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在小学生的心灵里播下文明的种子。
三、教学管理方面。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点,学校以教师为本。教师管理的重点是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通过学习,我校将重点把培养教师的素养放在首位。
1、努力提高教师师德素养。组织各种学习活动,建立各种激励机制,让教师设身处地转变观念,爱岗敬业。
2、努力提高教师基本功素养。从教师必备基本功普通话、三笔字、简笔画入手,建立长效的培训机制。利用课余时间组织硬笔、简笔画练习。利用节假日进行业务学习、计算机使用、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方面的培训。定期检查,组织基本功展示比赛。真正把教师素养提高的一定高度。
3、努力提高各学段的教研活动质量。在本校原有的教研活动的基础上,融合汾西一小的“备-评-讲-评”先进经验。学期伊始按年级段安排学期公开课。语文、数学、学科每周一次,英、音、体、美两周一次。公开课前先备后评再讲,以教研促进教学,让教研提高教学,让教学带动教研。
三、校本课程开发方面。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已有一定的经验和探索,但没有长效的开发机制。今后,我校将已有的校本课程为蓝本,建立长期有效的开发机制,群策群力,开发适合我校实际情况,学生喜欢,乐于学习的校本课程。为学生健康、积极向上发展奠定基础。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文 篇6
——读《新加坡廉政法律制度研究》有感
近日,在图书馆借阅到《新加坡廉政法律制度研究》一书,阅读之后,我深刻了解了廉政的理论意义和新加坡廉政建设的历史经验,我觉得该书对于我们我国今天的廉政建设有着借鉴和参考作用。
新加坡素以“清正廉明”著称,其廉政法律制度很有特色。《新加坡廉政法律制度研究》一书中就新加坡的廉政立国。廉政立法,反腐败的机构、运动机制、社会参与、国际合作等问题作了系统介绍和阐述,并对亲加坡廉政法律制度的特点进行了总结,特别针对我国反腐败和廉政建设提出了可资借鉴的有用启示。在新加坡,廉洁是国家战略之一,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明确提出“为了生存,必须廉政;为了发展,必须反贪”,旗帜鲜明地开展反腐败斗争。
“领导导廉”,古话有云,上梁不正下梁歪,这表明了,一把手的重要性,在新加坡建国之初,时任新加坡共和国总理的李光耀便向被称为当今世界政治之癌的贪污腐败现象宣战。以“廉,是立国之本;清,为当政之根”,建立起 “一个廉洁清白的政府”并且身体力行,一以贯之地严格要求: 廉洁,以防“执政者的腐败”。李光耀曾说过会努力做到“不让每一户家庭感到绝望”。在新加坡的执政特色中人民行动党的议员接待日活动、社区基金组织极规定党的议员每周必须安排一个晚上走访选民、接待群众上访。建立“人民行动党社区基金”,为基础教育提供资金和设施;为妇女提供家庭服务,保障其工作权利;为所有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补贴。社区基层组织的党员风雨无阻、深入群众,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如对群众申请的分组屋、孩子读书、找工作、暂缓还贷等“小”事情,都千方百计予以帮助。见微知著,人民行动党正是以平时的点滴诚心,经营起了一座牢固的民意长城。
这让我想起了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要弘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不断健全完善服务群众制度。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服务群众中的带头、推动、监督、保证作用。健全联系群众制度,创新联系群众方式。健全信访制度,坚持领导干部定期下访、定期接访、及时阅处群众来信,注重分析网络舆情。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认真整顿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作风方面突出问题,加大对干部作风状况的明察暗访工作力度。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它来自人民群众,植根于人民群众,服务于人民群众,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这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自觉地做人民的公仆,坚决克服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官本位”思想,尽力为人民做实事,办好事,而不是讲究工作中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命令主义。唯有廉政,才是取得人民群众支持的基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阅读新加坡的廉政的过程中,我想到了香港曾借鉴新加坡的一些成功做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书中有提到“高薪养廉”,这是新加坡廉政制度的一项特色。2012年的博鳌论坛上,主持人芮成钢提出要不要“高薪养廉”的问题后,在国内引发了网友的迅速热议,褒贬不一。很多人认为香港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谈及香港廉署队伍的高效廉洁,内地不少人会将之归功于“高薪养廉”,但这一说法并不确切。1
因为廉署职员薪水只比同级别公务员高10%左右。并非“高薪养廉”,而是香港公民对于贪污腐败的“零度容忍”。廉政专员汤显明强调,反贪的关键不是“严惩重判”,而是做到“逢贪必被抓”。在他看来“死刑并不能阻吓贪污犯罪的发生,因为只要有高利润在,杀头的生意总会有人做;而‘逢贪必被抓’则属那种肯定赔本的买卖,不会有人做”,所以,反贪机构的关键是要做到,对腐败“零度容忍”。我个人也认为工资低廉与腐败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从历史的角度看也是如此,雍正发明了“养廉银”,大幅度增加了官员的收入,但由于监管机制不完善,贪腐行为并没有什么大幅改善,雍正一死,养廉银未废除,贪污之风却更胜从前。但高薪养廉的思路并不是无可取之处,它所体现的以提高反对贪污腐败的代价来控制和减少贪污腐败的现象,这无疑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廉政立法,这部分在《新加坡廉政法律制度研究》一书里,占据了极其重要的比例,新加坡的《防止贪污法》《没收贪污所得利益法》《专门规范分务员行为的法律制度》等等一系列法律的出台,使得反腐斗争有了依据,更加完善。执法机构也是法律运行的重要部分,贪污调查局是新加坡独立行使肃贪职能的专门机构,既是行政机构,又是执法机关,隶属于总理公署,由总统任命,向总理负责。贪污调查局官员的地位、身份、权力、薪金有严格的法律保障。其成功在于独立不独裁,专业不专断,始终无畏无惧、不偏不倚。一是秉公执法、有罪必罚。对贪污的界定重质不重量,不论数额,一律治罪,“打老虎,也打苍蝇”,既有因受贿 200多万新元被查处的,也有因收受2新元贿赂而被判刑的。二是敢于碰硬、法不容情。对于贪污者,不论职位多高,都要受到严惩,概莫能外。三是雷厉风行、精干高效。贪污调查局特别强调效率,把“通过迅速和肯定、坚决但公正的行为取缔贪污罪行”作为使命和宣言,在贪污调查局记录中,办理时间最短的案件从接受报案到移交法院只用了7天。四是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调查局内部管理严厉,对于害群之马绝不姑息,曾有官员参与非法赌马而被清退。只有执法机构能这样独立专业而不独断专行,贪污调查局才能成为反贪先锋。这在香港也是被印证,1974年廉政公署(ICAC)成立以前,香港曾是个贪腐盛行的社会。廉署成立后短短数年,香港便跻身全球最清廉地区之列,在“透明国际”180个国家和地区排名中位居第十二位,在亚洲则仅次于新加坡。与之相应,香港廉署也走过了从最初被质疑到很快确立强大公信力的过程。在相关的系列民调中,香港公众对廉署的信心始终维持在90%左右,对廉署工作的支持度则超过99%。而廉署的机构独立、人事独立、财政独立和办案独立,这四点独立性是其获得成功的制度性原因。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曾提出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是我们自己在不断摸索中获得的经验,如此才可避免“法善而不值,法亦虚器而已”。
正如书里所言,“思想教育的功能不仅是唤起人们崇高的理想,更重要的是培养人们的自尊和责任感,从而自觉遵守社会所崇尚的饱含公务道德的廉正制度,从内心深处形成对法治的信仰。”一个人的行为是其思想的体现,思想道德教育是并不可少的一部分,读书,读事,读人,从别人的经历中得到教训和启示,是这次“读廉洁书籍 扬清风正气”活动的意义所在,诚然,《新加坡廉政法律制度研究》一书中,主要是在政府方面的作为上进行讲述,在我觉得反贪反腐不只是政府的事,也是每个公民群众份内的事,《印度时报》说:“人民对腐败习以为常并对反腐败丧失信心,是反腐败斗争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许多反腐败措施植根于市民社会之中,要使这些措施发挥作用,就必须转变公众对腐败的冷漠和忍让态度”。每一代青年都不仅应当明白绝对不能容忍贪污分子所带来的祸害和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篇7
一、第一次试教
第一次试教前,通过对教案的研读,笔者试图抓住以下三点实施教学:一是,自主学习的落实;二是,基本部分教学环节的有效展开;三是,三种核心力量的练习。第一次试教班级的学生是第一次上排球课,应该说当学生第一眼看到场地与器材,是相当兴奋的,不少学生拿着排球跃跃欲试。用“手球小比赛”进入准备部分,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环节有效地达到了收心、热身的目的;进入基本部分后,自主合作学习的效果较差,虽经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和模仿练习,但是在“2名学生1组进行垫固定球练习”时就出现了球乱飞、球垫不起来、垫球手型不对等较多问题,只能再次反复地强化正面双手垫球技术;最后,只能匆匆地进入核心体能练习,这一练习,因为有排球的介入,学生很有兴趣,但完成质量还有待加强。
二、第二次试教
总结第一次试教的得失,笔者感觉到学生缺乏必要的基础是“失”的关键,一是缺乏自主学习的基础;二是缺乏对排球垫球的基础知识与情感储备。于是,针对另一个班级,笔者延后了试教,并且先采取了以下两个措施:一是,进行了排球课的室内教学,通过视频、图片、口诀等手段让学生了解排球、认识排球,同时,对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动作建立动作表象;二是,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会观察、会交流、会看图。有了以上准备,笔者信心满满地在这个班级进行了第2次试教。这一次试教,笔者邀请了几位同行一起来看课,并进行了评课研讨活动。结合大家的意见和笔者的上课感受,对授课教师的教案有了更深刻的试教感受,接下来,结合每个部分进行优点与建议的分析:
1. 准备部分
优点:激昂的音乐声,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练兴趣,让他们能以饱满的情绪状态投入到手球小比赛和徒手操的练习中去;同时,在徒手操中设计了准备姿势和移动技术,为主要技术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建议:合适的音乐是关键,手球小比赛宜采用富有激情的音乐(可以搜索适合球类比赛时的音乐),徒手操采用节奏感强的音乐。
2. 基本部分
基础部分是由以下教学环节组成:看图自学练习—听讲解、看示范—徒手模仿练习—2名学生1组进行固定球练习—自抛自垫练习—2名学生1组一抛一垫练习—2名学生1组进行对垫练习—选优展示—分小组垫球比赛。这样的设计,优点很明显:
优点1:教学环节设计合理,符合技术动作的教学规律。对于体育技术动作的学习是先教后学,还是先学后教,没有定论。但是,借助图示让学生先进行体验性学习,必然是利于新动作学习的。学生利用挂图自主学习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既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也让学生有了对技术动作的“体验感”:难不难?哪些地方可以做到?哪些地方不能做到?带着这样的疑问,学生就会很关注接下来的教师示范和讲解,自然而然地促进了学生的仔细听、专注看、认真练。
优点2:垫球练习设计科学,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学生是主体,教师的教要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体育课上如何满足学生的需要呢?既要满足学生认知的需要,也要满足学生不同身体素质的需要。2名学生进行垫球练习的设计,有以下两个层次的变化:一是,球的状态,从固定球到一抛一垫再到对垫,难度逐渐加大,遵循了学生的学习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二是,2名学生之间的间距由近到远,学生依据自己的掌握情况选择合适的远度变化,满足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的需求;三是,人数的变化,从自主学习到2名学生练习再到小组垫球比赛,体现了知识学习、巩固到运用的过程,符合学生对新技术动作的掌握规律。另外,适时地鼓励和表扬也是很有必要的,因此,“选优展示环节”既是为学生搭建的展示平台,也能发挥榜样的力量,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
建议:练习内容稍显多了点,可以考虑教学内容做如下调整:一是,不要单独安排“自抛自垫”练习,让学生在模仿徒手动作几次后就进行自抛自垫尝试练习;二是,第1次学习正面双手垫球就安排“2名学生1组进行对垫球”这个内容,对于七年级的学生难度大了点,放进下个课时比较合适;三是,过早地进行“分小组垫球比赛”有可能会让学生之前学的动作变型,换成“大转盘”练习(男生在外圈,女生在内圈,内圈抛球,外圈采用移动步伐接球,规定时间内交换,同时相互观察、交流动作)。
3. 体能部分
本节课的体能练习部分在常见练习内容的基础上引入了排球,就为学生带来了新鲜感,哪怕是动作难度加大了,也挡不住学生练习的热情。这样的设计,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享受到了体育带来的快乐,也使整个课堂的学习氛围格外融洽。
建议:学生在练习时,如果能够大声喊出自己完成的“数字”,课堂效果会更好。
三、试教反思
授课教师的这堂课是本单元的第4次课,笔者没有看到完整的单元教学计划,因此,前3个课次笔者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上的,所以,有可能对这节课的设计意图领会得还不够,建议仅仅是个人试教体验,仅作参考。笔者试教的过程中,最大的收获就是上他人的教案激发了自己的灵感,除了已有的思考之外,笔者还在想,如何将中国女排精神更好地融入排球教学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篇8
对于寺院经济的研究,我国在三十年代就开始了。这种研究在中国经济史上的意义正如其开创者何兹全先生所指出的那样“僧侣世界和世俗世界一样,是整个社会的一面,这一时代的社会经济面貌,特性,有时在僧侣世界表现得比世俗世界更清楚,对一个时代寺院经济的研究和认识,对我们研究认识这一整个时代的社会是极重要的。”
法国汉学家谢和耐先生《中国五——十世纪的寺院经济》就是研究这一重大历史现象的名著。谢和耐先生以社会学的观点,运用中国典籍、佛教经典、敦煌和西域文书的材料,分析了南北朝至五代期间的中国寺院经济,对其各种表现形式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它对我们无疑是有很大借鉴作用的。
这部著作的着眼点极高。谢和耐先生首先通过对有关僧侣和寺院数目的僧籍及寺籍的研究,用得出的大量统计数字说明宗教运动对中国经济所产生的综合性影响。佛教建筑的大兴土木所引起的最为肯定的经济后果便是给农民造成的经常性灾难。国家供养的僧侣界成为了中国经济的一种经常性负担。一句话,佛教运动造成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不平衡状态。
为了摆脱这种不平衡,寺院开始积累财富。关于寺院财富的来源,我国学者如全汉升先生就认为在宋以前,土地收入一直是寺院的主要财源,这无疑是把寺院土地所有制提到了很高的位置。谢和耐先生则认为寺院土地所有制并非建立在占据已开垦的大量良田基础上的,寺院土地的收入也不是佛教教团的主要收入来源,换言之,土地所有制并不是中国寺院经济的核心部分。
寺院经济的核心,据谢和耐先生的分析,用现代术语来说,主要是社会第三产业。这种经济倾向主要是由寺院经济的占有方式决定的。根据印度律藏经文的规定,寺院财产关系是一种公共的财产关系,“常住”是僧众不可分割的共同财产。而且僧众的继承法也与世俗不同,它避免了世俗财产析细的弊端,保证了寺产的不可出让和不可分割性。这种财富的积累对从事某些经济活动是极为有益的。而中国僧众在管理自己财产中保有自主性的特性又促进了这种经济活动,僧侣热衷于放债质产以及经营商业。可在原始佛教中,这些都是被严格禁止的。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与那些着重指出寺院经济对中国社会所起消极作用的史家不同,谢和耐先生着重强调它积极的一面,寺院经济中的土地观念及商业观念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了一种促进的作用。
总的说起来,在中外学者所发表的大量有关中国寺院经济的论著中,象谢和耐先生《中国五——十世纪的寺院经济》这样的优秀之作是不多见的。谢氏的著作自五十年代发表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推重,曾被国际汉学界评为“为用现代科学标准来编写中国史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这部著作是绝对无懈可击的。它的许多观点和看法仍待进一步研究和商榷。此外,由于欧洲汉学界传统思想的影响,这部书也难免存在偏见,如他称“印度律藏经文传入中国为向一个从来没有任何法律思想的社会传入一整套规章和制度”就明显是对中国历史的偏见,这些都是我们在使用该书时所应注意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文 篇9
——澄潭中学、新昌中学之行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刚入职的新老师,我很荣幸能够跟随大余中学的资深前辈于2013年11月13号至2013年11月16号前往浙江澄潭中学、浙江省新昌中学考察学习。几天的所见所闻,着实有些感悟。
澄潭中学,是新昌县四所直属普高之一,地处澄潭农村,因其先进的办学理念、如诗如画的校园环境、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爱岗敬业的教师群体、勤学向上的阳光学生而闻名。在澄潭中学,我们有幸听取了澄潭中学李辛甫校长作的《走向自觉:现代教师的新取向》的报告。李校长首先从“做好一种常识入手,提出“我们为什么要做我们现在的所做的教育?”“为什么要以现在的方式做现在的教育?”问题,从基础教育的基础特征意蕴、教师职业的知识分子意蕴和教育生涯的专业智慧意蕴三个方面,较为深刻地阐述了教育的价值和终极目标。详细介绍了课前备课和课后反思的方法以促进教师个人专业素养的提升。
在澄潭中学的考察和学习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其实澄潭中学的很多做法与我校的做法是一致的。例如错题本整理、做高考真题等等,但是反思我校的现状,大多数人都只是在形式上应付过关,而并不是真正的沉下心去完成。这让我想到以前看到的一句话“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做教育工作,就要喜欢、坚守。教学工作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要真心喜欢教育,用心研究教育,虔诚地对待工作,发挥最大的潜能,做好该做的每一件事,将坚守体现在每一个具体的问题上。很多时候,能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不简单,能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不平凡,有这样一种坚守,这样一份执着,我们就能把事情做到极致,做到完美。
新昌中学,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有着花园般的校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设施一流。“德育为首,教育为主,育人为本,弘扬特色”的办学方向,“不比阔气比志气,不比聪明比勤奋,不比基础比进步”的校训,新昌中学在不断的创新中创造了一个个高考奇迹,并获得“北大、清华校长实名推荐”资格。
新昌中学给我最大的感触并不是学校优异的高考成绩,而是一种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分为两种:一种是表面化的校园文化,另一种是内在的校园文化。表面的校园文化展示的是学校的建筑,学校的环境,校园标语等等;而内在的校园文
化是无形的,它展示的是学校的历史,教师的精神面貌,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等等,它体现的是学校的内涵,是学校长期的文化积淀。我个人觉得内在校园文化要比表面化的校园文化更为重要。在新昌中学副校长的介绍中,我深深感受到新昌中学以文化育人的理念让每个学生走向成功,学子在各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自强、自立、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学习成绩的提高。例如学生在“元旦文艺汇演”、“十月放歌”合唱比赛活动中,从策划、组织、拉赞助、节目安排等方方面面,对学生的锻炼、能力的提高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这个让我想起前段时间高一年级分班时学生出现的情绪。当学生面对分班带来的不顺利的时候,不是从自身去克服困难,而是不断对外界提出要求,要求外界来顺应自己的希望与感受。最后学校也不得不妥协,满足学生的要求。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不仅仅是教予学生知识,更要交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德育与智育是同等重要的,如果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心理建设、环境适应等方面不堪一击,即使成绩非常优秀,这种教育对其人生的成长又有多大的帮助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文 篇10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多学科的融合
桐乡市芝村中学:姚盛伟
摘要:在知识大融合的背景下,“课程综合化”将成为现代中小学教育鲜明的时代特征.由此,语文教育教学改革,能否跳出语文看语文,在挖掘语文学科深度的同时,尝试着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多学科的融合,拓宽语文学科的广度,将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研究的新热点。本文试图从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多学科融合的现实性、可行性、操作性等方面,作浅陋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育 知识融合 多学科融合
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学科之间渗透互融日益增强的今天,它的“综合性”不仅体现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还体现在课程结构、课程目标及课程实施方面。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出学科渗透、文理互融的思想,以至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可行的新路,将是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的责任所在。如果我们在挖掘语文学科深度的同时,能跳出语文看语文,试着拓宽一下语文学科的广度,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多学科的融合,这必将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语文教学中实现多学科融合的现实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逐渐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移。目前高校中各学科之间,已经出现了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趋势。而且我们纵观近代以来的科技创新,大多数重要的科学进展,都是在多学科、多领域的思想交融与碰撞下,在众多领域的科学家们共同努力的基础上,才取得重大突破的。因此,高校学科发展的趋势已要求我们中小学教育也向一个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方向发展。对此,在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提出了:“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有人说21世纪是一个综合实力竞争的时代,是一个科技竞争的时代。其实这些说到底都是一个教育竞争的时代,其最突出的特点是知识的大融合。因此,在教育上重视和加强基础教育教学,实现课程的综合化将成为我们现代中小学教育鲜明的时代特征。
基础教育的实质,就是实施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社会综合实践能力。但是,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却忽视这种人文精神的熏陶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结果就造成:每一学科都各自为政,泾渭分明;每一教师都隔学科如隔行,互不相通;每一学生都疲于奔命,四面出击,学习各科知识。以至很少,甚至没有人认识到:知识的对象虽然千差万别,但知识的本质却有其内在的统一性这个特点。因此,造成了在现实教育教学生活中:历史只不过是事件按照时间的机械罗列; 数学终归是一堆缺乏人情味的公式符号;语文也就是字、词、句、段、文的综合体;音乐只等于视唱;美术只等于绘图„„一切都限定于各自的学科之下,看不到各种知识间存在的内在统一性,也无法意识到在不同学科间实现互融的重要性。因此,现代教育的当务之急,是要立足于当前现实,加强学科融合,苦挖“深度”和“广度”。
对此,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综合性的基础课程,更应该率先加强与政治、数学、自然科学、美术、音乐等学科在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知识背景等方面的联系。我们语文教师,也应该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努力探索构建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新模式。
二、语文教学中实现多学科融合的可行性
首先,它为“大语文教育观”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增添一种实践方式 全国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倡导的“大语文教育观” :即教师不仅仅把语文课视为工具课,而是高屋建瓴,以人的发展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教给学生语言文学知识,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还要培养美好的情操,塑造完美的个性,帮助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等。①这种教育观让师生从课本中,从语文知识的微观教学中解放出来,在学好教材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新的创造力,健全学生完美的人格,把教学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时空中去,让学生把学习之根扎在广袤的人文精神的土壤中去。它相对于只强调工具性和现实思想意义的传统的语文教育思想来说,更适合于当今教学改革的发展和要求。
语文教学中实现多学科的融合是“大语文教育观”在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种实践方式,教师的语文教学工作不能仅仅局限在语文学科内的知识融合,而可以大胆的借用数学学科、化学学科、物理学科等理性思维学科的方式方法,形成多学科的融合。大语文教育观是针对语文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所作的学术性探究,是对语文学科的深度挖掘,语文教学中实现多学科的融合是针对语文教学方式所作的实践性探索,是对语文学科的广度拓展。前者是语文教育教学在理论学术上的突破,后者是希望在语文教育的教学实践方式上进行有益尝试。可以说后者是对前者的一种延伸,一种实践。
其次,语文学科与其他的理性思维学科存在着相交和共性。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语文学科教育不同于其他理性思维学科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理性思维学科在知识之间具有严密的系统化和序列化特点。例如数学学科,它的知识紧密性非常严格,可以说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语文学科似乎没有系统的知识结构。其实这是一种认识误区,语文学科在知识和能力上也具有系统化和序列化的特点。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所谓知识结构就是把大量的知识就其联系而组织起来的方式。掌握事物的结构,就是以允许许多别的东西与它有联系起来的方式去理解它。
由此,对于语文学科的知识结构,我们也可以通过分析比较、分类归纳、条理连接等方法进行整理。通过分析比较,可以认识各种知识的共性和个性;通过分类归纳,可以将相同性质的知识归在一起,分成几大类别;通过条理连接,可以将各类知识加以排列,找出线索,理清脉络,按各种不同关系(并列、因果、串联、从属)结成语文学科的知识网络。如果我们将语文比作成一棵树,那么可以将语文知识归纳为听、说、读、写四大枝。如在“写”这个大枝上,又可以分成中心、题材、结构、语言、表达方式等五个小枝;而在“表达方式”这一小枝上还分成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等五枝;“描写”这枝上又分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等丫枝;“人物描写”又分成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通过这种方法,完全能把表面杂乱的语文知识系统化,以使学生在考查“表达方式”这一类语文知识点时不会写出什么“比喻”之类的错误答案来。”②
可见,作为“人文文化”的代表语文学科,与其他“科学文化”的代表理性思维学科,在知识的本质上存在着内在统一性。因此,语文教育教学教改要寻找新的出路,就应该勇于向数理化学科学习,努力探索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共性,或许这样会别有洞天,会成为语文教学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语文教学中实现多学科融合的操作性
1.语文学科向英语学科学习“情镜教学法”
笔者经常发现英语老师上课,课堂气氛往往比较活跃:有些英语老师在上课前会先引导学生唱首英文歌曲,或运用一些自制教具,来创造出浓厚的教学气氛,强化教学情境;更有甚者,一些外籍英语老师还会亲自带着学生做游戏,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而反观我们语文老师,一直以来都不肯放下那高傲的头颅,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实践着师道尊严的教学理念。偶有一些年轻教师使用多媒体,也往往是“狂轰乱炸”式,那些老教师则仍旧是一副“几枝粉笔一张嘴”的两袖清风式。
试想我们语文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能像英语教师那样,多从学生的感受和兴趣出发,努力采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和手段,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一种和谐的教学情境。
2.语文学科向自然学科学习“实验教学法”
有些科技性的文章仅凭语言文字,很难表达清楚,学生也是难以彻底理解的,如果借助一下自然科学中的“实验教学法”,则情况就有很大改变。
例如《中国石拱桥》(八年级上册第十一课)中讲到:“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
(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偶有善于思考的学生会提出疑问:这么长的桥面,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对此,教师如果仅用语言文字进行解释,很难让学生信服。但是如果让学生做一个实验:准备一张长方形的纸,用两手握着纸张的两端,平拿着,然后叫学生把橡皮轻轻放在纸中间,结果只放了一块,纸就凹陷下去了。如果把纸屈成拱形,再将橡皮放在纸桥面上,桥面却没有凹陷。通过实验,使学生明白拱形桥面比平桥面更能承受重量。这样,不但解决了学生的疑问,也让他们能在实验中获得直观形象,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才能。
而对《故宫博物院》(八年级上册第十四课)一文,我们也可以通过亲自动手计算故宫的面积,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故宫的博大宏伟。
3.语文学科向数学学科学习“理性思维教学法”
语文学科和数学学科似乎是八秆子打不到的。但是在2007年12月份,桐乡市求是中学王海萍老师的公开课《说屏》(八年级上册第十五课)讨论会上,桐乡市教研室的沈根元老师对于“如何介绍‘屏’这一概念”,所作的精彩点评,改变了我的看法。沈根元老师建议,对于概念性的知识点,我们语文教师不妨向数学教师学习一下,采用归纳推理法,由个别的屏,推出“屏”这个事物的概念,而不要一上来就讲 “屏”的概念,再举几个例加以说明。归纳推理法,这不是典型的数学思维方法吗?通过个别事物推出一般事物的概念,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概念,留下更深刻的印象。采用这样的思维方法,优化了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4.语文学科向音乐学科学习“情绪感染教学法”
七年级下册第十七课是《安塞腰鼓》。文章赞美了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同时借此赞美了陕北高原人们粗矿、豪迈、开放的性格特征。教学时,为让学生更深切的感受陕北汉子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蓬勃生命力,给学生看一段腰鼓表演视频,通过那震天的鼓声和号子,成功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更加深切地体会刘成章写这篇文章的用意。
可以这样说,纵观初中教材,我们发现有许多课文的内容与歌曲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有些课文本身就是歌词,如《黄河颂》(七年级下册第六课)。对此,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考虑结合音乐课程,鼓励学生放声唱一唱,把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兴趣迁移到语文课上来,或者可以采用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让学生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渲染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领悟。
5.语文学科向美术学科学习“视觉化教学法”
在东方文化中,文学和美术历来就紧密相联。我国有许多文学作品中就是既有文学意境又有美术的画镜。唐朝著名诗人王维的诗就被认为:味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洁之画,画中有诗。那么,今天的语文学科又可以向美术学科学些什么呢?答案是可以借助美术学科的视觉形象优势,丰富语文教育教学的手段。
例如本人在教《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八年级下册第十二课)时,运用图片,采用左右对比法,将罗布泊的昨天和今天,通过强烈的反差鲜明的呈现出来,给学生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保护环境的情怀。可以说美术学科有其独特的视觉感官效果,这就是语言文字所难以表达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能恰到好处地借鉴这门学科的一些技巧和方法,那么在深切感受美术学科所具有的巨大表现力的同时,还增强语文的教学效果。
四、语文教学中注意保持语文学科的独特性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在教学方法、方式上有其统一性的一面,并不是否定语文学科在教学方法、方式上的独特性。我们既要借助其他学科的优势,拓宽语文教育教学的丰富性,也要坚持语文学科的长处,保持语文教育教学的独特性。因此,发扬语文学科优势,关键在于发扬“两本”意识。
一是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要坚持“以文为本”的思想。坚持“教材是课程最重要的资源,是教学最基本的实现形式。优秀的教材,具体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事实上也是教学的依据之一。”因此,对语言文字(课文或课外阅读资料)的感知、理解、品悟,都必须立足文本,任何脱离文本的探究,都是空中楼阁,水中月,必须坚决制止。
二是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决定于人的发展,以人为本应该是现代教育最基本的理念。”“要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④因此,将语文的功能不仅仅看作是一种知识的延续,更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传递。
总之,语文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课内外阅读材料等资源,教授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培养社会交际能力,另一方面要通过学生的内化过程,把材料中的那种人文精神根植到学生的心中。
参考文献
①《大语文观的教学实践探讨》 陈叶著 ②《语文阅读方法》 张仁美著
③《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④《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论文获2008桐乡市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文】推荐阅读: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05-16
以他山之石攻发展之玉 助力群众脱贫致富05-16
没有你我一样可以作文07-29
假如时间可以倒流作文07-30
男人不可以穷作文08-31
至少可以选择初三作文10-01
如果可以作文600字10-18
还可以回到从前吗-作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