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诗歌帝国(共9篇)
孩子的诗歌帝国 篇1
早在2004年深圳育才中学的严凌君老师就出版了自己编选的《青春读书课》系列丛书,曾产生了轰动效应,好评如潮,钱理群、莫言、曹文轩等名家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青春读书课》曾被媒体称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个人编著的语文教材”,一套7卷14册,共500万字,分为7个主题,分别是成长、心智、文学、中国、思想、文化、诗意。最后一卷《人间的诗意———人生抒情诗读本》,是以“诗歌”为“读书课”系列读本作“结”的,严凌君老师显然是想引导孩子读诗、写诗,用诗来陶冶心灵,丰富精神内蕴,营造诗的家园。从整套书系的结构上看,这显然是一个提升:将所有的阅读,思考,感悟,都升华为纯净而丰厚的心灵的诗,让人生的诗意永远栖居。
十年前的一个春天,著名诗人王家新意外地收到了北大附中林芳华老师的一大包邮件,打开一看,是她为学生们开设的“艾米莉·狄金森诗歌选修课”的课程小结及学生们的“作业”——诗!王家新既惊又喜,他曾深深担忧过诗歌的未来及汉语的未来,但这一瞬间他却如释重负,因为他看到了汉语的未来。只可惜笔者孤陋寡闻,知道严凌君和林芳华两位老师还只是近一两年的事。但有一点我却感到沾沾自喜,那就是我们心有灵犀。
从2006年开始,我就开始让孩子们接触诗,但真正地让孩子们走进诗的世界是在2008年。那个春天,孩子们读初二,他们认识了冰心、泰戈尔,我和他们一起云游在《繁星》间,行走在《春水》里。他们告诉我,看不大懂。我说,不要紧,我们一点一点地读。课堂里顿时热闹起来了,欣喜逐渐地出现在了孩子们的脸上,他们不住地点头、微笑、沉吟,俨然一个个“思想者”。冰心先生把稍纵即逝的灵感捕捉在纸上,把瞬间的哲思定格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成为了永恒。我们都“卧在宇宙的摇篮里”静听她潺潺的心音,就如我们眼前淌过了一条涓涓的溪流,溪流的两岸都是花香鸟语,明媚的阳光照在我们每一寸肌肤上,一切都是那么美妙,一切都是那么动听……我们就这样享受千年。看着这种情景,我指导布置让孩子们写诗。结果我发现,孩子们都是诗人,最纯正的诗人。
这是穆梅梅同学写的诗《八月十五夜》:“深夜如积水空明/若波涛涌浪/有身外之海/星空是祈祷的道路/是树木,是鸟语/浪是海的点缀/思念是一条小溪/是“满园春色关不住”的红杏/是“采菊东篱下”的野菊/是“岂不罹凝寒”的松柏/是明月/明月是十五的团圆/是深秋的幸福。”
读诗,让孩子们兴趣盎然;写诗,让孩子们情绪高涨。因为,我们都变成了诗人。
后来我们又学习了一单元的散文诗,不经意间又触动了孩子们写诗的灵感,他们又一次流连在年轻的诗行里,于是,都纷纷拿起笔,一头扎进诗的国度里,一抬眼,到处都是人头攒动的身影。
通过读诗,我又重新认识了他们。读诗,每一个孩子都显得那么的真实可爱,不再忆起他们作业不交、上课睡觉、平时瞎闹的情景,少了斥责,多了微笑;少了无奈,多了激情;少了迷惘,多了憧憬。活跃在年轻的诗行里,忘了我们教育的可笑,我觉得我们都是学习的主人,可以主宰一切。但现实中,我们总是迷失在题海中,无奈在迷惘里,挣扎在痛苦中。
有些孩子把写诗当成了业余爱好,无事时信手涂鸦几句,常拿来让我瞧瞧,好诗我就极力推荐。在诗的王国里,孩子们才真正地发现和认识了自己。诗,成了孩子们生活的调味品。诗,让孩子们改变了很多。其中有两个孩子让我印象深刻。
2006年秋天,我接手了一个班,其中一个孩子让我头疼,身上充满了野性,学习基础也差,常常不守纪律,弄得我心烦意乱。他有一次和数学老师在课堂上大吵了起来,数学老师是一位年近50的女教师,上课时老师提醒他要注意听讲,没想到他“噌”的一下子站起来质问老师:“你为什么总是和我过不去呢?”一扭头就冲出了教室,数学老师也感到非常委屈,其实孩子根本就没有理解老师的一片苦心。这种桀骜不驯的性格让我煞费苦心。后来正巧我让孩子们读冰心的《繁星》《春水》,没想到这个孩子竟写了几十首短诗,而且写得很富意蕴,带给我极大的冲击。我在整个年级表扬了他,很显然孩子很享受这种成功的喜悦,他后来向好的方向努力,而且还经常写诗,这让我很高兴。
还有一个孩子,身上的问题也很多,上课看课外书、玩手机,以认识校外不良青年为荣,威胁恐吓同学,到学校小卖部硬拿东西,出口就伤人,动手就想打架,有时候语言下流得让女同学尴尬万分。我和家长及他本人沟通过多次,有时促膝交谈良久,后又给他写信,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这孩子有些改变,但骨子里的有些东西还未真正剔除掉。在我刚讲完顾城和北岛的诗作后,有一次,检查每周随笔时,看了他的本子,他写的是一首诗,确实不符合要求,但细读发现,他的这首诗亦有可取之处,就当场读给全班同学听,而且还表扬了他,我稍加修改后就把这首诗上传在我们的班级博客里。能看得出来,他有一种意想不到的喜悦,后来他又陆续写了几首诗,他不好意思拿给我看,就请同组同学拿给我。我很高兴,再次鼓励了他,我对他说:你利用课余时间好好写,等下学期开学时,我在班上特给你举办一个“诗歌朗诵会”,不要让我失望哟。他高兴地点了点头。学期末的几周里,我发现他有明显的进步,同组的同学们也证实了这一点。我和同学们都期待着下学期的那个“诗歌朗诵会”。
诗到底能给予孩子们什么,并不能切实说出,但至少是现在他们正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
作为一个教育者,我真切地感受到教育不是给予,更不是灌输,而是打开,是引导,是激励,是赏识,是帮助他们找寻到心灵的第三只眼。因为潜藏在我们心灵深处的往往有一个奇异的世界,可我们常常不曾发觉。
后来我又给孩子们介绍了海子、舒婷、余光中、纪伯伦、普希金、特朗斯特罗姆,我读他们的诗,讲他们的故事,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其中就有很多孩子买了这些人的诗集,我还专门组织了几次“诗歌朗诵会”,这些诗都是孩子们自己创作的,在与诗亲密接触的日子里,他们真正感受到了诗的魅力,真正发现和认识了自己,诗给他们打开了一扇心灵之窗,诗让他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纯净和美好。我真的希望在高中阶段、甚至是在大学期间,不论是学理还是学文的,都不要把诗抛弃,我更希望有个老师和他们一起读诗、品诗、论诗,诗成为他们生活中最亲密无间的朋友。
让诗歌走进孩子的心灵 篇2
关键词:诵读;击节而吟;层层数对
自古以来,诗歌就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较之其它文学体裁,诗歌的音乐性是最为鲜明的,它音调铿锵,节奏鲜明,音节优美,气韵流转,宜读、宜诵、宜吟、宜唱。在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读诗写诗,书对应对,更是必不可少的内容。那么,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诗歌教学中更新观念,将传统与现代教学有效结合呢?笔者认为要“以读为主”,“读”是进行诗歌赏析的最重要的手段:字正腔圆的范读,是一种引领;声情并茂的诵读,是一种感染;抑扬顿挫的吟咏,是一种陶醉。在诗歌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方式的诵读,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魅力,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格律、意境美,而且熟读背诵,才能仔细品味诗句的意蕴,继而咀嚼其中的味道,提高学生欣赏诗歌作品的能力。下面就以《春日晨景》为例,谈谈笔者在诗歌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春日晨景》是一首对仗工整的长短句结合的小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仅仅48个字就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春景图。诗文语言高度凝练,讲究声韵和谐。因此,低年级诗歌的教学,更要以诵读感受为重点,过分的分析讲解反而会破坏诗的美感。因此,我在教学中将“多种方式的诵读”贯穿始终,要求学生诵出语感,首先要读准字音,读懂大致的文义;其次,要读出节奏,读出语气;再次,要读出感情,读出意蕴。遵循这个原则,我在教学中实施了以下“四读”:
一、读诗至顺,疏通诗意
我对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首小诗有48个字,自己读两遍,看能不能把每个字音都读准,把每一句读通顺。要求学生自己先大声朗读,尽量读准字音,读出诗的一般节奏与韵律。这组诵读设计时间不长,可以自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等交替进行,学生基本做到了文通字顺,初通诗意。
二、读诗见形,感受节奏美
梁实秋先生说:“诗不仅供阅读,还要发出声音来吟,而且要拉长声音来咏,这样才能陶冶性情。吟也就是诵读。”他回忆教师朗诵时有的“咬牙切齿,声震屋瓦”,有的“轻描淡写,如行云流水”,而学生“细心聆听,在理解文章的内容之前,已经相当地体会到文章的美妙”,“老师讲解之后,立即要我们朗诵,于是全班同学高唱,如鼎沸、如蛙鸣、如鸟喧、如蝉噪”,这是契合诗歌特点的极为生动的诗歌教学范式。诗歌的“读”要讲究节奏,处理好诗句内部的停顿,要做到清晰流利。《春日晨景》这首诗平仄讲究,声调和谐,而且有长短句的变化,因此,我设计了摇头晃脑读和击节而吟两种形式,让学生在反复吟咏中获得审美愉悦,真切体味到包孕于节奏和旋律之中的诗情、诗意、诗味和诗美,感受诗歌独特的韵致。击节而吟是我的一次尝试,以钗击节是唐宋人歌吟的习惯,古人亦有“钿头银篦击节碎”等诗句,因此在这里,我教给学生用手掌轻轻拍打课桌,击打出节奏吟诗。师生对吟时,我力图以丰富的表情,恰当的音调、停顿,表现出鲜明的节奏,并把韵脚读得响亮、清晰,给学生做了很好的示范,调动起了学生的兴趣。
三、读诗对韵,感受格律美
诗词和对联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两千多年来一直薪火相传,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开始这种文学修养的训练,对声调、音律、格律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一些诗歌声律方面的启蒙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为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打下相应的基础,而且非常有利于学生精神素质的培养。因此我尝试着让学生“找对应的句子和词语”,安排对对子的游戏等。首先由教师进行示范,比如“杨柳对杏花”这样简单的对子;然后要求学生自由结组练习对对子,学生对这种学习感到很新奇好玩,于是就在诗中仔细地寻找可以对的词句。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学生们通过找一找、想一想,不断地发现、品读,感受到了汉语言文字的魅力;最后是师生对。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在引领学生逐层深入理解诗意。还可以配乐诵读全诗,更有助于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通过这些学习,学生不仅体会到汉语的简约与灵动,还初步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读诗入画,感受意境美
《春日晨景》这首诗构思巧妙,意境清新,画面色彩明丽,动静结合,而且用词讲究,比如三处写绿色,就用了三个不同的词。因而,教师要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画面想象,使学生从中领会诗歌的意境美。如在鉴赏“两岸轻烟杨柳绿,一园细雨杏花红”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研读、设问并想象,使诗句描绘的景象如在眼前,達到身临其境的效果。这时再配上优美的古乐反复诵读,学生很容易入情入境,既读懂了原诗,也读出了画面,读透了意境。这时候,学生眼中的春景已经呈现,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而且结合了自己的生活体验,比如他们不仅看到了小草、新荷,还看到了山坡上的点点小花;不仅听到了小虫的叫声,还听到了小河清波流淌的声音……这时他们可以读得抑扬顿挫、韵味十足。只有学生了解了诗意,体会到作者蕴含在诗中的情感,才会自然而然地在诵读中把情感表现出来。
教育孩子的诗歌 篇3
被那些罪者要挟的过程
一些被约束中的非人过程
孩子呀
你的青春
被那些罪者卖了多少钱
你还不回到
回到妈妈的身边
看到你对妈妈的冷酷
妈妈曾想是不是花完妈妈的所有的血汗
你就可以清醒
可以看到那些摄人魂魄的罪者的真实
谎言、欺骗、还有你能够做的对妈妈的伤害性
惨无人道的强迫
都是因为什么呀!
教育你的本质是什么?
那些梦魇中的恐怖
那些鬼样的生存性
到底谁的特殊教育造就了
造就了一种残酷中的孤独
没有亲人的孤独
家
怎么在邯郸就没有爱
邯郸
一个让人不堪回首的记忆
因为人
人的贪婪
因为人
人的邪恶
还是因为人的主使性
苍老的孩子诗歌 篇4
落叶之秋,逃离荒芜的田园
少年的我爬上一辆敞蓬的恐龙列车
霜风遒劲,身躯缩进道路里面
晨曦似蚂蚁爬满缺乏维生素的赤裸脚杆
道路奔驰,世界风转如车轮
行人树木纷纷退后,田园牧歌碾碎一地
我虚无地颠荡在时代前沿
溪边瘦瘦的蝴蝶女郎啊,你在我之前、之后
此刻却与我同在
一起在狂乱的节拍里翩跹
滋生的欲望呼啸在耳际,与我争夺宝贵的时间
像我凶猛的胡茬,刮了又发
时代注定不会放过我,这地狱纠缠的火焰
那滋滋冒烟的大手玩弄着我,像铁匠玩弄一块烧红的铁
我的形状应手而变
里面囚禁着一颗越来越小的冰雪的心丸
千年目不交睫,半生仿佛瞬间
随着繁华的水泥丛林铿锵扑面
心灵唯一浓重的黑像子弹向我喷射
在我温柔的笑纹里镌刻狭长的世纪伤感
恐龙倾倒垃圾一样将我排泄进陌生的城垣
车轮滚滚,甩下一枚绝情的隐喻
蝴蝶飞走了
我茫然无措,何况我是拘谨的乡下少年
傲慢的城,请你不要用廉价的目光打量我
我来,因为你美同梦幻
传说亚当和夏娃一边一个为你守门而立
梦想的精灵在注满阳光的泪珠里歌唱着来去
园子里果盛花繁
傲慢的城,我来,因你形同书本模样
条条罗马大道写满金色箴言
贫乏饥渴的孩子,苍老的`孩子
千万次在梦里购买你的门牌号码
陌生的城道路穿插,满腹奇异的声喧
突然,我赤足站住。寻到的旧址
没有门牌、没有房屋、也没有伊甸园
只是一片废墟在繁华中拔节升腾
地球上钢铁寒光林立,车水脓血潺湲
梦境被挂在烟鬼似的烟囱上熏得漆黑
让我感到人类未来的吊诡峥嵘
天空翱翔着断翅的纸鸢
身后传来一声母亲暖暖的呼唤
太阳一身尘土含笑站在路边
给我递上一双古老鞋匠耐磨的鞋子
动漫帝国的传奇 篇5
作者:大卫·A·普莱斯
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6月
定价:38.00元
推介理由:
皮克斯“五大元老”——约翰·拉塞特、布拉德·伯德、皮特·道科特、安德鲁·斯坦顿、李·安克里奇在09年第66届威尼斯电影节荣获终身成就奖, 该奖为了表彰他们天马行空的创意、精益求精的理念以及无与伦比的杰作。
◎皮克斯语录
“什么中层、部门、领导, 这些词我们统统没有, 这就是我们独一无二的地方。”
“制作《超人总动员》最困难的地方在于永远没有‘最’困难的, 布拉德要的东西包罗万象, 我们都做到了:火、水、气体、厌恶、蒸汽、爆炸, 对, 还有人……要有头发效果、要活动、要有衣服, 然后还有巨大的全明星阵容。这简直就是皮克斯的使用手册。”
——技术指导总监里克·塞尔
“尽管《玩具总动员2》确实用很多种方法折磨着我们——它确实非常艰辛——但是回忆起这部电影, 回忆起我们共同工作并完成了这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时, 我还是很开心的。”
———李·安克里齐
1982年, 德国导演沃纳·赫尔佐格深入南美的热带雨林, 拍摄了一部叫做《陆上行舟》 (Fitzcarraldo) 的电影。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的秘鲁, 主人公菲茨卡拉多是一个爱尔兰裔白人商人, 一个留着“爆炸头”的疯子、妄想狂、行为艺术家。菲茨卡拉多的生意是在潮湿溽热的雨林深处制造和贩卖冰块, 他的理想是在秘鲁的小镇建造一座豪华歌剧院, 请歌唱家卡鲁索来首演, 他相信音乐是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通用语言。不过, 制冰不能为他的痴心幻想提供足够的经费, 他必须另谋他法, 所以他买下了一艘旧船, 向着神秘的丛林深处逆流而上, 去一片因常人无法到达而无人涉足的土地开采橡胶。这是一段传奇般的旅程, 他甚至在土著人的帮助下, 将一艘大船拖上了高山。他们终日像牛马一样辛苦地劳作, 随时面对毒蛇猛兽的威胁, 拖着庞大的船体穿越高耸茂密的树林, 最后终于让船从山的另一面滑下, 摇摇晃晃地驶入水中。
在电影拍摄的年代, 电脑特效还在襁褓之中, 不过传统特效已经有相当成熟的技术和体系, 如果赫尔佐格愿意, 他或许可以用微缩模型做出足以乱真的玩具轮船和迷你丛林。但这个生性偏执的德国导演拒绝了一切电影特技, 他硬是用一台起重机把一艘300多吨重的船推上了高山, 把电影的拍摄过程变成了一次名副其实的“陆上行舟”。这部电影为赫尔佐格赢得了“疯子”的称号, 这是一个疯子拍摄的关于另一个疯子的电影。
差不多与此同时, 另外一群满怀热情与幻想的年轻人从纽约的一间车库中起步, 踏上了一条制作电脑动画长片的“陆上行舟”之旅。也许今天看来, 这算不上什么异想天开的梦想, 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 他们的目标并不比在雨林深处修建歌剧院更具多少现实性。那时能够制作最基本的三维电脑动画短片的计算机可能有半间屋子那么大, 而且价格贵得吓人, 全美国也找不到几台。没有人能够预测, 硬件更新速度的摩尔定律究竟能够赋予计算机多么强大的运算能力, 在数学、算法和计算机语言方面的基础问题也还没有得到解决。许多资深的传统动画师认为, 制作电脑动画从一开始就没有意义, 机械电路永远不可能创造出活灵活现的拟人形象, 电脑用二进制数字制作出来的人物模型无力体现那种极其微妙的差别。迪士尼九大元老之一的弗兰克·托马斯说:“拿起铅笔, 把动作画出来, 要简单得多。”无论硬件还是软件, 金钱还是技术, 专业人士还是新闻媒体, 一切的一切都还没有准备好, 这群年轻人的电脑动画之梦无异于陆上行舟。
孩子的诗歌帝国 篇6
[澳大利亚]雪儿简思
阿思本舰队既是中国第一支现代化海军,也是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军火采购,和成建制地招募外籍军人。它也创制了中国第一面海军军旗。
舰队组建开始,军旗问题便备受关注,英国政府要求这支舰队必须悬挂清晰的军旗区别于其它舰队,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李泰国选择绿色为旗帜底色,原因只在于很少有绿底的海军旗,这在他与阿思本签订的协议中也做了说明。黄色X十字的创意,英国军史专家的研究认为,应来自身为爱尔兰人的赫德。也有专家认为,旗帜的创意应来自戈登,因戈登家族采用的就是绿色和黄色,而且戈登率领的“常胜军”(此前的洋枪队),就是使用罕见的绿色军旗。
但我认为,这更应是李泰国及阿思本等人,甚至是英国政府的集体创意,代表了强烈的大英帝国意识。
组成大英帝国的苏格兰和爱尔兰均使用X十字,苏格兰使用的是蓝地白X的圣安得鲁十字(St. Andrew's cross),1606年,苏格兰被英格兰兼并后,詹姆斯一世将苏格兰旗帜与英格兰的白地红十字的圣乔治十字旗重叠起来,作为大不列颠的国旗;到了1801年,爱尔兰又与大不列颠组成联合王国后,这面旗帜又与爱尔兰的白地红X的圣帕特里克十字(St. Patrick's cross)重叠,最后形成使用至今的“米字旗”。将X十字换成黄色,融合了中英两国的元素,设计者可谓煞费苦心。
但英国海军部还是要求该军旗必须得到中国政府正式批准后才能使用。总理衙门遂向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提交了多项备选方案:八卦旗、麒麟旗、虎豹旗,以及黄龙旗。10月17日,清廷批准以黄龙旗作为中国官船旗号。但恭亲王在给李泰国的答复中未说明此为法令,李泰国遂将黄龙旗与自己设计的旗帜结合。
1863年2月13日,这面军旗在官方的《伦敦政报》(London Gazette)上公布。这是中国第一面获得世界认可的军旗。
从阿思本舰队开始,中英关系的确进入了一个持续30年的蜜月期,直到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英国难以继续在中日之间享齐人之福,再三权衡后,选择了支持日本,中国遂一头扎进俄国北极熊的怀抱,引发了世界格局的根本性变化。
很难说大清帝国与大英帝国这两个老冤家,究竟是何时开始堕入情网的。
但可以肯定的是,尽管结局并不理想,但从阿思本舰队开始,中英关系的确进入了一个持续30年的蜜月期,直到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英国难以继续在中日之间享齐人之福,再三权衡后,选择了支持日本,中国遂一头扎进俄国北极熊的怀抱,引发了世界格局的根本性变化。
太平天国运动之前及运动初期,英国对华政策的主流还是炮舰政策,对清政府以打压为主。但中国内战所造成的巨大破坏力,令英国在华最为重要的商业利益受到严重的影响,他们这才看清了清政府在稳定中国局势方面的关键作用,遂开始调整政策,转而扶持清政府,同时在中国的“改革”和“开放”过程中加紧渗透,力图将中国政权“英国化”,这成为英国政界有远见者们的共识。
这些人与目光短浅的传统炮舰政策的支持者、以及出于宗教或政治理想等各种原因而亲太平天国的人,发生了激烈的争论。阿思本为中国“打工”的申请,令英国内部就中国政策的分歧公开化和表面化。
英国的争论
1862年7月25日,英国下院会议上,因阿思本舰队引起激烈争议,《泰晤士报》详细记载了该会议的细节。
阿思本高得离谱的薪水成为受到攻击的第一靶子,议员柯克蓝(B. Cochrane)说,英国驻印度海军司令的年薪才2300英镑,凭什么阿思本的年薪高达3500英镑,而且还要英国政府为此担保?
海军部长佩吉特(Clarence Edward Paget)解释道,英国政府从未答应为中国政府支付给阿思本的年薪提供担保。阿思本向海军部申请到中国服务,只是为了清剿当地的海盗,海军部的审批无非是份内工作。他举例说,沃克尔爵士(Sir Baldwin Walker)和斯莱德爵士(Sir Slade)都曾获准为土耳其海军服务,也有别的军官获准为西班牙政府服务。因此,海军部将继续准许包括阿思本在内的军官为外国政府服务,这些服务与英国公众无关,英国政府也不会去过问其薪水等。
议员海亚(Sir J. HAY)希望议会能了解清楚,阿思本究竟是在何种背景下为中国政府服务。他说:英国军官究竟是否可以为中国的叛乱方服务,还是要为那个腐朽的王朝服务?这个问题绝不是如帮助中国政府剿灭海盗那么简单,阿思本如真能剿灭“海盗”,千好万好,但万一不行,就完全可能将英国拖入一场预料之外的冲突之中。
议员金耐德(KINNAIRD)则相信阿思本的服务将提高中国政府的军事能力,的确有助于清剿中国海盗。
议员塞克斯上校(Colonel SYKE)则对此大不以为然。他说:虽然中国海域的海盗活动的确十分猖獗,但议会应该了解更多的情况。他指出,一名英军军官乐德克(Roderick Dew)就贸然地卷入了宁波的战斗,起因只是他个人认为太平军侮辱了英国的国旗,而应协助中国官军将宁波从太平天国手中夺过来。他和清政府招安雇佣的中国海盗们协同行动,协助他们炮击宁波城。
塞克斯上校指出,宁波攻陷后,英法等列强军队和海盗改编的中国官军,对这座城市造成的破坏远甚过太平军。当时在华的一些英文报纸对此也有报道:“叛军由西门退走,于是海盗入城,开始破坏,他们于数小时内所破坏的较之叛军占领宁波的五个月内破坏的要多得多”(《中国邮报》);“再没有比联军从太平军手里夺取宁波的行动更荒谬、更无理、更不义的了。我们应该公正地把英国皇家兵舰丢乐德舰长的永垂不朽的可耻行为载于史册。”(《香港日报》)。一年多后的《泰晤士报》(1863年7月17日)也承认,毫无军纪的联军和中国官方雇佣的洋枪队在宁波进行了大规模破坏,遭到西方商人和中国官方的一致抱怨,不得不安排他们撤离。
塞克斯上校说,在上海,没有任何西方人受到太平军的威胁,相反,太平军总在不断寻求与西方人的友谊,然而西方人却主动协助官军参战,“我们对待太平天国的态度,就是狼对待羊的态度,不管羊是在河的上游还是下游喝水,结局都是一样的。”他认为欧洲雇佣军要从太平军手中“解放”嘉定,实际上就是抢劫“抢劫者”,“黑吃黑”而已。上海其实并不存在危险,“黄浦江平静得就如像泰晤士河一样”。他质疑道:“这些在中国的军事行动,驻扎当地的英国官员是否了解情况?是否已向议会报告?”
塞克斯上校是英国少数对太平天国持同情态度的议员。他曾经质疑英国外交系统,为什么没有将在华出版的英文报刊上有利于太平天国的报道送交伦敦,这极大地误导了欧洲舆论。他认为卜鲁斯等人称太平军为土匪“显然是在有意颠倒黑白”,他在报端撰文道:“如果说他们是土匪,那么,当荷兰人民起来挣脱西班牙的枷锁时他们都是土匪;我们自已的英联邦也是由土匪建立的;当美洲殖民地人民从宗主国手中争得独立时他们也是土匪;美国的南方同盟在抵抗北方联盟时也是土匪!如果夏福礼领事(英国驻宁波领事)更好地温习一下历史,他就不敢贸然断言。”
议员维特布莱德(WHITBREAD)则要求议院明确,如果英国军官们为中国政府服务,其服务年限不可视为在英国海军的服务年限;在中国所获得的薪水、晋升等,也与英国政府无关,不被皇家海军所承认;而如果在中国受伤或阵亡,也不可能享受英国的任何抚恤。这等同于要求他们“留职停薪”。
这样的争论,虽然最终是“亲华”的一方获胜,但在阿思本舰队的整个筹建过程中,反对的声音还是时有所闻。
甚至到了第二年,还有反对派议员找机会刁难政府。1863年3月20日《泰晤士报》报道了议员阿丁顿(ADDINGTON)对海军部长佩吉特的质询,询问阿思本舰队官兵是否可以身着英国海军制服。佩吉特回答说,这当然是不允许的。阿丁顿追问道:是否知道阿思本舰队有些军官还穿着英军制服。佩吉特笑起来说,他坚信中国皇帝已经为这些海军军官定做了军服了,他所能说的,只是确定那些军官不得再穿着英国海军制服。这一质询,凸显了英国部分议员对卷入中国内部事务的疑虑。
因此,英国首相巴麦尊勋爵(Henry John Temple Palmerston)于当年7月7日向议会发表了长篇演说,为阿思本舰队辩护,提出要扶持中国。
巴麦尊
巴麦尊是著名的鹰派,不仅是两次鸦片战争的主要决策者之一,而且在镇压印度民族起义、发动对俄国的克里米亚战争、支持美国内战时的南军等大事件中,都有他的身影。这位毕业于剑桥大学的爱尔兰贵族,在1830-1841和1849-1852年间两度出任英国外交大臣,1855-1858及1859-1865年间又两次组阁出任英国首相。
他在演说中一反常态,提出要大力扶持清政府对抗太平天国。他说,英中之间的贸易在不断发展,英国应当帮助中国在国际上获得更大的影响力;中国正在不断地“改革开放”之中,更多地将自己融入到国际体系中,而且对国际贸易更为接受和容忍,如果这时英国还不支持中国的改革,那无异于自杀。他对一些议员质疑阿思本舰队清剿海盗的使命大为恼火,他嘲讽他们所说的“任何人都可以消灭些海盗“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有本事你去试试看,还不知道是谁消灭谁呢!”他说,在中国海域充满了各国海盗,一般的商船根本无力对抗他们,而只有阿思本舰队能把他们彻底扫清,确保中欧之间贸易的畅通。
他提出,俄国和法国对中国觊觎已久,英国应该大力帮助中国整顿财经体系、建立强大的陆海军,以抵御可能的侵略。只有英国力量的存在,才能令俄法不敢轻举妄动。他坦率地说,维持中国稳定、推进中国与欧洲的贸易是英国最大的利益,英国应当加强对华“忠诚的、坦率的、友好的政策”。
《泰晤士报》报道说,巴麦尊的演说在议员们的欢呼声中结束。
适合孩子读的诗歌 篇7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郎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了花赶趟。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干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满地是:杂样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地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去拼搏!
《海燕》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到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像黑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1901年3月
雪
刘湛秋
南国的雪,我们分离得大久了。
那微带甜味的湿润,那使人快活的冷气,那彩色梦幻的飞旋,伴着我少年的轻狂,再也无法追寻。
没有暖气也没有炉子的小屋,铁一样寒冷的硬被子,都无法阻挡对雪的渴望,只要睁眼看见屋外白花花的光亮,那就像涌进来一股暖流,勾起难以抑制的温暖的心情。
雪,南国的松软美丽的雪啊!它纷纷扬扬,比春天一树树的梨花还要美。这时,北风变得柔和了,吹着它,上下翻飞,轻轻地降落,使人能看清那六角的菱形,看到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
不知它是想依恋天空,还是想委身大地。它忽上忽下,是那样的轻盈而自由啊!忽然,它落进了我的颈脖,像个小绒毛,却又摸不到它,产生了甜甜的微痒。我伸出手来,它会安静地落到我的掌心,在我的钟情的眼睛里,慢慢地消失了它的身影。有时候,真愿意伸出舌头,希望能接到一片雪花,那淘气的愉快里绽开了多少天真的梦。
雪,南国的松软美丽的雪啊!
忽然,我像一下子变成熟了,往往放弃堆雪人、打雪仗的乐趣,却愿意宁静地默默地走去,翻过废弃的铁路线,来到郊外,默视着广袤的天空和田野。所有的污秽和荒凉全遮掩了,只有雪,白花花的、纯净的雪。这大自然创造的最精美的白色拥抱了田野、山岗、房屋和树林。偶尔由于风的吹动,越冬的树和菜斑斑点点闪着一点新绿。
这时,眼睛和心变得多么亮,多么舒展。美丽的维纳斯仿佛就在你的身边,对着你微笑。所有的幻想都会脱颖而出,飞向雪的地平线,开出白色的花朵。雪,南国的松软美丽的雪啊!我们分离得太久了,也许我还能追寻那没有污染的洁白,幼稚却纯真的梦幻,和那寒冷中的温暖?
《四季书信》
年复一年,节气时令不停转换;天地万物,以不同的面目对应不同的时令。这世界,真的神奇。那绿草如茵的春、青枝掩映的夏、红叶飘飘的秋、白雪飞扬的冬,为什么总是应时而来从不耽搁?我生于天地之间,在这天地之间穿过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只能被动地在南风起处脱棉、在北风凉时添衣,却不知是谁在逼我。
我在天地之间游荡着,耐心寻觅季节的来踪去迹。我看不见天庭、看不见幽冥,看不见呼风唤雨的神。而自然的灵性,给了我洞察世事的眼睛,使我得以看见时光老人写给大地的书信。
时光老人踏着残雪,把书信交给东风,让东风传递给萌芽的种子;种子们收到书信,天地间立时充满了生气。给草木的书信,是用绿墨写就,于是小草绿满莽原、树叶绿满枝头。给百花的书信是用彩色的香墨写成,于是花儿开了,五彩缤纷。燕子收到书信,忙着寻找往日旧巢;布谷鸟收到书信,到处劝人布谷;冰雪收到书信,知道它们的季节已过,就悄悄地走了。
第一缕南风拂过大地,带来了时光老人的第二封书信。那书信一律是青绿色封套,深沉而庄重。百花得信,摇摇手纷纷告别枝头,竹木藤草读罢,转眼变得成熟。信儿落入水中,水蓝了;信儿飘到天上,天蓝了。一个青蓝蓝的夏季,便在时光老人的书信催促下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春天的怀抱。云朵收到的书信最多,它想把洁白的脸庞变蓝,却总是变成乌黑一片;它收到一封信就变一次,变不出蓝颜色就哭一次,整个夏天,人们都不断地碰到云朵的泪滴。
时光老人的第三封书信改用金黄的封套,是托西风捎来的,信中告知寒冬即将来临的消息。收到书信后,大大小小的植物赶忙贮藏种子;动物们忙着准备越冬的巢穴和食粮;而所有季候鸟收到信后,都随大雁去了南方。树木由于身材高大,无处躲避寒冬,梧桐树急得脸色腊黄,枫树急得脸色通红。而耐霜的菊花收到信后,笑容便在脸上一瓣一瓣绽开。
第四封书信是纯净的白色封套,随着霜花飘落,带来几许美丽凄清。信到处百兽潜踪,池湖凝波,躁动的世界变得宁静。仿佛听到寒号鸟的悲鸣,把那个古老而冷艳的故事传播到冰雪深处。于是有动人的诗句在梅瓣上绽放,逗引得春天在飘雪的天际徘徊,想要布置另一番花雨缤纷。
朱自清的《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一个“帝国”的背影 篇8
上午9:00,以德隆前掌门人唐万新为首的7名被告人在法警的押送下进入一号大法庭,对德隆主案的审理正式开始。
和唐万新同为被告的,有德隆的三家核心企业:上海友联管理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友联),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隆国际),新疆德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疆德隆),还有6名前德隆高管——杨利、李强、王恩奎、董公元、洪强、张龙。
今年42岁的被告人唐万新拥有三项头衔:新疆德隆总裁,德隆国际董事、总裁,上海友联总裁。
武汉市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单位上海友联及被告人唐万新、杨利、李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从2001年6月5日到2004年8月31日,变相吸收公共存款450.02亿余元,至今未兑付172.18亿余元);被告单位新疆德隆、德隆国际及被告人唐万新、王恩奎、董公元、洪强、张龙涉嫌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从1997年3月至2004年4月14日,被告单位和被告人通过操纵证券交易价格,非法获利98.61亿余元);被告人杨利还涉嫌挪用资金3万美元。
据了解,该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涉案金额最大的金融证券案,涉及20多个省市区的2500多家机构和32000多人。
在公诉人宣读长达12页的起诉书的过程中,唐万新等7名被告人表情平静。但毋庸置疑的是,“德隆帝国”从此崩溃,从1992年以来在中国金融证券市场上异军突起并盛极一时的“德隆神话”就此破灭。
从个体户到掌门人
作为德隆的发起人和“精神领袖”、战略设计者的唐万新,1964年4月3日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市一个支边干部家庭。1983年,他从华东石油学院退学后考入新疆石油学院,1985年辍学经商,先后从事电脑、彩扩、服装、饲料添加剂、出国咨询等行业,7年的经商生涯,有起有落,但都未成“正果”,基本上处于“小打小闹”的个体户状态。他真正的事业起点,是1992年5月的西安之行。
那一年,唐万新在西安法人股交易市场以低价收购了精密合金、西安民生等10余家公司的法人股,转卖至新疆、深圳等地,不到一年即赚得“第一桶金”,积累下数千万元财富。同年,新疆德隆国际实业总公司、乌鲁木齐德隆房地产公司相继成立,唐氏德隆初见端倪。
1993年5月,新疆金融租赁有限公司筹建,德隆参股,并于1994年承包了该公司在武汉证券交易中心的席位,开始涉足金融业,并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以该公司的名义先后在北京、武汉等地融资3亿余元,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操作平台。
1996年年底,德隆骤然面临危机,资产总值3亿余元,负债却高达4亿余元。为渡过危机,唐万新不仅没有收缩,反而选择了扩张,他决定通过掌握更大的金融机构来控制更多的金融资产,于是通过其全面控股的新疆屯河集团,收购了金新信托30%的股份,随后以金新信托名义迅速融资近3.6亿元,使德隆安然脱险。
但这只是一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数字游戏,为了应付资不抵债的隐患和年增长过亿元的亏损,唐万新盯上了股市。而1996年至1997年的中国股市,正是人人眼热的“大牛市”,其间巨大的利润空间使他决定在股市坐庄,通过左右股价来获得巨额利润。
从1997年5月开始,唐万新率领德隆干将以各种手法全面控制湘火炬、新疆屯河、合金投资这3个股票,通过内部交易、市场操纵等方式,绝对控盘并持续推高股价,使得这3个股票的股价在1997年到2003年始终坚挺不倒,高峰时期的总市值竟达到了200多亿元。由此,德隆赢得了“股市第一庄”之名,“德隆神话”诞生了。
然而,这种神话只能意味着德隆今后的灾难,因为要维持居高不下的股价和各种开销,德隆的年成本已经高达数亿元乃至10亿元。但唐万新不这么想,这时的他有了更大的计划:1999年,他将总部从新疆迁至上海,并成立了德隆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次年8月,他将德隆体系进行整合,形成了产业以上述3个股票为核心,金融以金新信托为主、新疆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为辅的格局,陆续控制了数家金融机构,炒作多家上市公司的流通股,成为引领证券市场的风向标。
随着2001年中国证券市场首个“监管年”的到来,唐万新及其“德隆帝国”接近了地震的边缘:2001年金新信托发生挤兑风波三四起,到年底需要兑付的资金缺口高达41亿元。就在当年4月,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在《新财富》杂志上发表《德隆模式——类家族敛财模式》一文,详尽分析了德隆系的结构及其运作模式的脆弱性,并预言投资德隆的股票者最后会“血本无归”。
这无疑点中了唐万新及其德隆体系的“死穴”,但唐万新的坚定“信念”和涛涛辩才最终说服了董事会,他坚持以不断秘密控制新金融机构来保证资金链不断,试图像1996年那样救德隆于水火之中。
2001年6月,作为取代金新信托的融资机构上海友联正式成立,唐万新亲任总裁。成为新的融资平台后,上海友联具体负责德隆对金融机构的收购、整合旗下金融机构的委托理财业务,通过控制金融机构,挪用其资金,维系德隆“捧高”的股票。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导下,上海友联将全国近1.9万家年销售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作为重点客户,按地域分配给7家证券金融机构负责。唐为德隆下达的2003年的融资计划达250亿元,并要求包括董事会在内的所有人到一线融资。这样,德隆的分崩离析在2004年年初便不可避免地到来了。
2004年1月,在德隆高层在海南召开的年度工作会议上,再也撑不住了的唐万新提出了股价“软着陆”的方案,即到当年6月把新疆屯河、合金投资、湘火炬这3个股票的价格先降三分之一,到年底再降一半,亏损约120亿元。他自己还做好了自己“18年全部白干”的准备。
然而,此时的形势已不是唐万新和德隆所能控制了,这3个股票持续下跌,接着掀起了疯狂抛售大潮,十几个交易日中,近200亿元市值灰飞烟灭,德隆资金链四分五裂。
2004年5月28日,焦头烂额的唐万新出走海外。7月18日,重新回到北京。8月3日,被北京市公安局监视居住。12月10日,唐万新被武汉市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此后,从2005年6月开始,德隆体系中的数家企业——德恒证券公司、南京大江国投、南京国投、南京国信、中富证券公司、伊斯兰信托、金新信托及其相关高管先后走上了被告席,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2005年12月13日,武汉市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送达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唐万新及德隆主案面临着法律的裁决。
唐万新及德隆涉嫌两宗罪
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武汉市人民检察院起诉书称:1997年,新疆德隆通过新疆屯河等企业控股金新信托后,即组织金新信托采取承诺保底和固定收益率的方式对不特定社会公众开展委托理财业务。2000年年底,金新信托的委托理财业务开始出现兑付危机。为应付兑付危机,德隆国际在唐万新等人的决策下,决定收购新的金融机构,加大委托理财业务量,并决定在德隆国际金融管理部的基础上成立上海友联,由上海友联对其所属金融机构实行统一管理。
2001年6月5日,上海友联注册成立后,组织金新信托以开展委托理财的方式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同时,为扩大委托理财业务,上海友联、德隆国际先后重组、收购并控股了德恒证券、恒信证券、中富证券、大江国投、伊斯兰信托等金融机构,指挥这些金融机构继续扩大委托理财业务规模,向社会公众变相吸收存款。唐万新先后指派被告人李强担任上海友联副总裁,负责下达下属各金融机构的年度吸收存款计划;指派被告人杨利负责对各金融机构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后部分资金的管理使用。
从2001年6月5日起至2004年8月31日,上海友联组织金新信托、德恒证券、恒信证券、中富证券、大江国投、伊斯兰信托等公司,采取承诺保底和以22%至1.98%不等的固定收益率与不特定社会公众签订委托投资协议及补充协议35890份,变相吸收公众存款450.02亿余元,至今未兑付172.18亿余元。
起诉书指出,上海友联成立后,唐万新对上海友联执委会的决策起决定性作用。2002年1月,唐万新又亲自担任总裁,是被告单位上海友联实施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的决策者和指挥者。
涉嫌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
武汉市人民检察院起诉书称:1997年3月,唐万新组织被告人洪强及唐万川等人,利用金新信托上海宁武路营业部作为操作平台,集中买卖新疆屯河股票。同年5月,唐万新又在北京达园饭店主持召开新疆德隆董事局会议,确定了集中持有上市公司二级市场股票的操作方案,并继续组织被告人洪强及唐万川等人,集中买卖已被他们收购的新疆屯河、合金投资、湘火炬这3个股票。
1998年8月,唐万新又在上海主持召开新疆德隆董事局扩大会议,进一步明确了“集中持股”的方案,并将操作上述3个股票的地点移至上海证券大厦16楼。
2000年1月,唐万新等人注册成立了德隆国际,通过控股新疆德隆,采取向新疆屯河、合金投资、湘火炬三家上市公司委派高管人员,继续对三家上市公司实施控制和管理。同年3月,德隆国际委派被告人洪强等人到德恒证券担任高管,被告人董公元担任金新信托投资部经理。6月,操作上述3个股票的平台由金新信托扩大到德恒证券。
2003年10月以后,金新信托投资部与中企东方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企东方”)的证券投资研究部合并,德隆国际安排中企东方统一负责操作上述3个股票。唐万川任中企东方证券投资部经理,负责总操盘;董公元任副经理,协助唐万川管理中企东方证券投资部买卖这3个股票;王恩奎协助唐万川管理统计人员,负责对这3个股票买卖数据的统计。
正是利用这种方式,在1997年3月以后的7年中,新疆德隆、德隆国际先后以金新信托、德恒证券、中企东方为操作平台,利用自有资金和部分委托理财资金,使用24705个股东账号,集中资金优势、持股优势,采取连续买卖、自买自卖等手法,长期大量买卖新疆屯河、合金投资、湘火炬,造成这三个股票的价格异常波动,至2004年4月14日,共非法获利98.61亿元。期间,这3个股票的最高持仓比列全部高达91.5%以上,持股优势明显;自买自卖量占总交易量的最高比例全部在99.83%以上;新疆屯河、合金投资、湘火炬的复权股价最高涨幅分别为984.02%、1941.21%、1736.16%,严重扰乱了证券市场的秩序。
起诉书认定,唐万新作为新疆德隆、德隆国际的总负责人,组织召开系列会议,在会上提出集中持股理念,确定进行操纵的这三个股票,对操作的总体运作模式作出决策,下达操作指令,因此,唐万新是上述犯罪行为的决策者和指挥者,其行为分别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6条、182条,应当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追究刑事责任。上海友联、杨利、李强应当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追究刑事责任。新疆德隆、德隆国际、王恩奎、董公元、洪强、张龙(操盘手)应当以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追究刑事责任。杨利还应当以挪用资金罪(曾挪用3万美元供其女友留学)追究刑事责任。
德隆主案庭审实录
德隆主案,作为建国以来最大的金融证券案,公开审理工作相当庞大,案卷有800余本,涉及证人有300余名。为节省正式庭审时间,从2006年1月6日至9日,进行了每日6个小时的庭前交换证据工作。据有关人士透露,参与庭前交换证据的法官有3名,律师则多达20名。
1月19日,庭审时刻终于到来。虽然阴雨连绵,天气酷冷,但众多媒体记者仍然蜂拥而至,早早地等待在座落在武汉常青路上的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门外。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庭审没有允许任何一家新闻单位进入庭审现场,甚至于通往法庭的走道,也为防止记者的远距离偷拍照片而进行了相关处理。法院明显加强的警戒,入口处均有两名保安人士值勤,进入院内的车辆均需检查相关证件,大门前的常青路上还有交警维持秩序。即使是获得旁听证的人员,也要经过安保人员核对身份证姓名后方可进庭旁听。这使得整个庭审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经上级机关依法指定,此案由武汉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19日的庭审主要是举证。
上午9:00,以高勇审判长为首的3位合议庭成员端坐于审判席。有5名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另外,以“沪上名嘴”陶武平为首的被告德隆旗下三家单位的诉讼代表人、辩护人以及7名被告的辩护人共17人也参与了诉讼。
开庭后,公诉人用了40分钟左右的时间宣读了长达12页的起诉书,为方便旁听者,法庭还在公诉人宣读起诉书的同时,将起诉书影像通过电子幻灯片进行放映。
9:40左右,起诉书宣读完毕,审理进入调查阶段。
记者注意到,被告席上的唐万新没有了八字胡,戴着黑色宽边眼镜,身形略有消瘦,但神情平静,思路清晰。
对唐万新的提问一直持续了1个多小时,将近11:00时,法庭宣布休庭半小时。
11:30重新开庭之后,对唐万新的提问又进行了将近10分钟。随即,唐被暂时带离法庭。上海友联的诉讼代表人王世渝、原友联执委李强、德隆国际资产管理二部总经理杨利依次接受调查。
中午12:30左右,庭审结束。休庭1小时后于下午1:30继续进行。新疆德隆、德隆国际、王恩奎、董公元、洪强、张龙等被告单位的诉讼代表人和被告人依次接受了调查。
至下午6:20,审判长宣布首日庭审结束。
在20日上午开始的法庭辩论阶段,辩论的焦点是适用法律的问题和如何适用法律的问题。辩护律师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指控作了无罪辩护,对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的指控作了轻罪辩护。所有的被告对事实都予以认可。
10:15,辩护律师开始就3家被告法人单位的罪名是否成立展开第一论辩护。德隆国际和新疆德隆被控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上海友联被控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罪。但律师认为,这三家单位的罪名均不成立。德隆国际的辩护人武汉律师柳平、张剑认为,控方指证的德隆国际操纵新疆屯河、合金投资、湘火炬的一些数据事实不清,不足以支持所控罪名。新疆德隆的辩护人认为新疆德隆的作为未构成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
由于双方观点阐述都较为充分,对3家法人单位的一轮辩护就持续了两个多小时。至11:45,上午的庭审结束。
下午1:15,法庭继续开庭,开始对唐万新的罪名进行辩论。
此后的1个半小时里,律师为李强、杨利等被告人依次辩护。其中,对李强、洪强、张龙等人做了有罪辩护,对杨利否认了挪用资金罪,对王恩奎、董公元做了无罪辩护。
又经过半个小时休庭之后,公诉人开始答辩。公诉人再次强调,只要委托理财许诺有固定收益、保底,就应当属于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下午5:10,辩论进入最后阶段,控辩双方在短短的45分钟时间里,又进行了两轮辩论,从不同角度对己方观点做了补充。由于辩护律师团为多位被告做了无罪辩护,公诉代表人提出,做无罪辩护后,唐万新等人的自首情节在量刑时应不再予以考虑。对此,辩护律师与公诉人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律师认为,做无罪辩护是律师的独立辩护观点,不应对当事人产生权益的损害。
综观两天的庭审,焦点集中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否成立上。由于委托理财究竟属于刑事范畴还是民事范畴,法律界一直存在争议,辩方由此着手,努力洗脱唐万新及德隆的此项罪名。
19日的庭审一开始,唐万新即表示,愿意服从法庭判决。“起诉书所指控的两项罪名的基本事实和我在德隆所起的作用都属实,我愿意服从法庭判决。”
即使到了法庭辩论阶段,唐万新在为自己辩护时态度也比较低调,他表示“只为自己做几个对情节的辩护”。称其集中持股是一个组合投资的方法,明显不同于庄家,并强调德隆的产业整合是成功的,而且德隆从来没有把收益放到自己的腰包里,全部给了客户。友联后期已经变成了危机处理机构,做委托理财是为了拯救金新信托,这样做的结果是延缓了危机,是“以毒解毒”。对于新疆屯河、合金投资、湘火炬的最后崩盘,唐表示“我个人非常痛惜”,并把责任归咎于投资者的挤兑,并感叹“如果不是挤兑,不至于此”……
他还特别强调,自己从海外归国,应当算作自首归案。
陶武平律师在1小时零5分的陈词中,对唐万新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做了无罪辩护,对其操纵股价的罪名做了罪轻辩护。陶武平说,指控唐万新犯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违反了“罪刑法定”原则,按照“法无明文不为罪”的原则,违规委托理财应当属于民事范畴。
20日下午在庭审结束前,唐万新等7名被告人在最后陈述中都表示“认罪服法”。下午5:40左右,原计划3天的庭审提前休庭。法庭宣布将择日宣判此案。
此后,身着武汉市第二看守所囚衣的唐万新,面带微笑,向上海友联、德隆国际、新疆德隆的诉讼代表,向其他被告人,招了招手。记者突然想起,就在12年前,正是武汉证券交易中心,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唐万新以后的辉煌。12年后的今天,唐万新似乎又回到了原点……
据法律专家分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刑期不高于10年,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刑期不高于5年。如果唐万新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名成立,将可能是10年左右的刑期,如果仅是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名成立,就只能是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加上一个投案自首的情节,最低可能只判3年。
这是唐万新预测中的结局。但人们在追问,德隆非法吸收的至今未兑付的172.18亿余元资金,背后数量巨大的受害人,他们如何追讨自己的损失?在新疆屯河、合金投资、湘火炬的崩盘中遭受损失的投资者,如何索取赔偿?人们更在思索,为何对德隆的监管姗姗来迟,直至“黑洞”形成?
扎克伯格:社交帝国的新神话 篇9
2012年初, 年轻的扎克伯格成为全世界最受关注的财经人物之一。而让他成为焦点的事件无疑和他一手创办的社交网站Facebook申请上市有关, 日前, Facebook正式向SEC提交IPO申请, 拟融资50亿美元。如果按照Facebook1000亿美元的估值计算, 扎克伯格的个人资产有望达到284亿美元。有人戏称, 按年龄计算, 扎克伯格将是全球最富裕的人。此前, 在福布斯富豪榜中, 只有谷歌两位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在40岁以下, 他们二人拥有的谷歌股票价值均为150亿美元。
马克·扎克伯格&Facebook
马克·扎克伯格, 美国社交网站Facebook的创办人、首席执行官, 曾是哈佛大学计算机和心理学专业辍学生, 被人们冠以“盖茨第二”的美誉。
1984年出生的扎克伯格可谓少年成名, 12岁就为他父亲的诊所编制了一款名为“ZuckNet”的在线即时通信软件;高中时代又与朋友一起编写了一个能记录听众收听习惯的音乐播放软件Synapse, AOL和微软都表示希望购买该软件并高薪雇佣扎克伯格, 但他却拒绝了, 并于2002年秋进入哈佛大学学习计算机和心理学。
在哈佛, 扎克伯格先是发明了一款帮助学生选课的软件, 接着侵入学校数据库, 将学生照片放在他设计的网站上, 供同学之间评估彼此的吸引力。不久后, 三名哈佛高年级学生找到扎克伯格, 请他帮忙开发一款名为“哈佛连线”的网站。但扎克伯格不久选择放弃参与并转而开发自己的网站, 即最终问世的Facebook。他称“哈佛连线”更侧重约会交友, 而Facebook涵盖范围是广义的社交。但前述三名哈佛高年级学生却称扎克伯格偷了他们的创意, 并且有意拖延“哈佛连线”的上线时间。双方几乎从Facebook问世起就开始对簿公堂, 至今未果。
不论创意出自何处, Facebook从开通伊始就引起轰动, 2004年年底, Facebook的注册人数突破100万, 扎克伯格索性从哈佛退学, 全职营运网站。现在, Facebook已拥有8亿用户, 成为世界“第三大国家”, 就连美国总统奥巴马、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等都是它的用户。
八年。Facekook纪录着8亿用户的喜好、成就、令人欢乐或者尴尬的照片、读过的书、听过的歌、爱过的人。
2 月1日, 这家拥有8亿5千万的用户的社交巨头于当地时间盘后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正式递交了首次公开募股 (IPO) 申请, 计划融资50亿美元, 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科技公司IPO。公司估值很可能高达1000亿美元。
作为Facebook创始人, 马克·扎克伯格对外发布公开信, 就公司IPO计划做出详细解析并列出公司的核心价值所在。扎克伯格说, Facebook的创建目的并非成为一家公司。它的诞生, 是为了践行一种社会使命:让世界更加开放, 更加紧密相连。
“我们早晨醒来后的第一目标不是赚钱, 但是我们知道, 完成我们最好使命的方式是打造最强大和最有价值的公司。这也是我们启动IPO的原因, 我们为了投资者和员工而上市。”扎克伯格在信中说。
这个不以赚钱为目标的公司即将赚得盆满钵满。按照28.4%的持股比例和Facebook1000亿美元的市场估值, 27岁的扎克伯格身价284亿美元, 位列《福布斯》2011全球富豪榜第九位, 超过了李嘉诚, 排在比尔·盖茨, 巴菲特等人之后。Facebook早期的投资者和扎克的创业伙伴们也纷纷跻身亿元俱乐部。
他依然保持着年少时的一些习惯, 开着廉价的本田车, 击剑, 不修边幅, 在数次改变Facebook命运的发布会上, 他都穿着T恤, 牛仔裤和露指凉拖面对全球, 2011年也不例外但这似乎已经成为他刻意保持的同乔布斯类似的科技业符号, 实际上, 他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的CEO, 学会如何运营一个帝国般的公司, 如何成熟地应答媒体, 如何在公众面前保持亲和力。
他在去年买了房, 也买了私人飞机, 但不常用。
互联网上流传着对马克。扎克伯格手写笔迹的性格分析结果:“你是一个害羞, 理想主义的人, 不太容易跟人建立感情, 尤其是亲密关系。”
将全球8亿人联结在一起的人, 也许现在他觉得交朋友容易了一些?
和扎克伯格共事的挑战
2004年1月, 扎克伯格向域名公司Register.com支付了35美元, 注册了theFacebook.com一年的域名使用权。2月4日下午, 他在宿舍点击了自己在Manage.com的帐户链接, Facebook从此启动。扎克伯格为自己申请了从一号到四号四个登陆帐户 (前三个都是为测试使用) 。五号是他在哈佛的室友休斯 (Chris Hughes) , 六号是室友莫斯科维茨 (Dustin Moskovitz) , 七号是爱德华多·萨维林 (Eduardo Saverin) , 他是扎克在一个犹太人聚会上认识的朋友。扎克伯格的朋友, 也是同学之一的安德鲁·麦克科伦 (Andrew McCollum) 以及网上找到的阿尔·帕西诺 (Al Pacino) 头像为蓝本, 将数字一和零覆盖在上面, 设计出一个标志。因为扎克是红绿色盲, 所以页面主要采用了蓝白两色。
关于Facebook的想法诞生于扎克伯格在哈佛大学柯克兰宿舍楼寝室里。寝室里有一块2米多长的白板, 这是马克的最爱, 这块板子永远写满了眼花缭乱的方程式符号和各色线条, 他常常凝视着这块板子, 对着白板演算, 或是做到书桌上的电脑前, 沉浸在屏幕上呈现的计算中。屋子的一边是他没扔掉的成堆的红牛和啤酒空瓶。
在Facebook早期的每一个办公地点, 也都延续着大学男生宿舍的风格:桌子零乱地摆着, 上面高高地堆着电脑、线缆、调制解调器、相机, 在它们的间隙还挤满了垃圾和日常用的瓶子、罐子和杯子。
扎克伯格他的朋友们叫他扎克, 个子不高, 身材瘦削, 浓密的棕色卷发下是一张长满雀斑的脸, 有些像古希腊雕塑中的经典人像。他即使在冬天也脚踩橡胶凉鞋, 套着一件图案或文字出乎意料的T恤, 一副典型的宅男装扮。
休斯、莫斯科维茨、爱德华多·萨维林、麦克科伦都是Facebook的联合创始人。萨维林的名字一度从联合创始人的页面上抹去, 后来又被重新加了上去。
休斯一头金发, 很有亲和力, 他是网站最初的新闻发言人。2006年, 在哈佛拿到文学历史学学位毕业后, 他逐步淡出了Facebook, 帮助奥巴马竞选。他协调奥巴马在Facebook上所有的竞选活动, 是奥巴马口中“我身边那个懂网络的人”。现在, 他任职硅谷一家投资公司的董事, 还创办了一家基于网上社区理念的慈善事业机构Jumo。休斯拥有Facebook1%的股份, 价值10亿。
达斯汀·莫斯科维茨, 最早帮助扎克在大学中推广Facebook, 后来成为技术团队的关键领袖, 他在哈佛大学经济学专业学习了2年, 为了Facebook自学编程, 后陪伴扎克从哈佛辍学, 随faebook迁往帕洛阿尔托。2008年, 莫斯科维茨从Facebook辞职, 开办自己的网络软件公司, Asana。他拥有Facebook7.6%的股份, 值76亿。扎克在他走的时候很难过。“达斯汀是一直把Facebook的利益放在心上, 他永远是个我想询问意见的人。”他说。
爱德华多。萨维林, 是扎克最初的商业伙伴, 他们共同为Facebook投入1000美元, 后来成为Facebook最早的财务官。但在2004年夏天, 两人在网站发展路线上遭遇分歧, 2005年, 更是因一起金钱官司闹翻。萨维林还联合了他们另外两个同学, 文克莱沃斯兄弟俩, 一起跟扎克伯格打官司, 指控他欺诈, 后者认为, 扎克偷了他们的创意。这场官司也成了电影《社交网络》的主要题材。官司之后, 他曾拥有5%的股份, 后来据他自己所说, 在二级市场上出售了一半。他现在生活在新加坡, 也投资过一些社交网络公司。
安德鲁·麦科克伦, 编程天才, Facebook最早的图像设计师, 他曾和扎克一起穿着睡衣和T-恤去会见红杉资本的风险投资家们, 是《社交网络》中一个经典场景。他2006年9月离开Facebook, 返回哈佛继续读书。目前他仍在硅谷, 做天使投资人。他为人低调, 行踪神秘, 拥有股份不详。
Facebook终于走到了IPO的时候, 已经没有一位当年并肩作战的寝室兄弟和他一起在办公室开香槟。截止到今天, Facebook的高管中, 陪伴扎克伯格时间最长的是谢丽尔·桑德伯格, 而她2008年才来到他身边。
休斯曾经尝试解释扎克的好友杰尔连三离开他的真正原因。
“离开Facebook是因为感到厌倦了……和扎克伯格一起工作很有挑战性, 你永远无法确认所做的他是否喜欢, 和他做朋友, 好过和他一起工作。”他说。
首募富豪俱乐部
Facebook的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帕罗奥多市, 这座只有6万人的城市, 被称为硅谷的中心。Google诞生的车库、苹果诞生的车库、它们现在的总部以及雅虎的总部都聚集在这个面积不大的小镇里。Facebook从哈佛的寝室搬到帕洛奥多的一幢租来的小房子里后, 到现在换到第三个办公地点, 仍然在小镇里兜兜转转。
Facebook最早在位于斯坦福大学校园外的大学路156号安家, 现在, 它的继任者是一家帮助政府追踪恐怖分子和罪犯的软件公司, 创办者之一是Facebook最早的投资人彼得·泰尔。第二个办公室离得不远, 从斯坦福大学正门出来转过一个街角就是扎克伯格最爱的酒吧“安东尼奥的坚果房间”。酒吧旁边是当红团购公司Groupon。现在入主的大楼原来是Sun公司的总部, 距离Google当年出生的车库不远。
这是个创业公司处处沾亲带故的地方。一个创业者, 在帕罗奥多遇到一个志同道合者的比例相当高。2004年夏天, 扎克伯格带着他的伙伴们从哈佛出逃, 来这里察看他们新租下的工作室时, 就在路边碰到了正在搬家的肖恩。帕克 (Sean Parker) 。那时, 扎克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完善网站的各项功能, 尽管他们已经成立了一家公司, 但对于如何运营公司, 却毫无概念。在见到Napster的创始人肖恩·帕克时, 他几乎迫不及待地邀请他加入Facebook。帕克在2004年全盘负责Facebook的重组, 并正式成为网站第一任总裁。和《社交网络》里描述的相差无几, 美酒、美食、女人、艺术、音乐都是帕克性情中的一部分。
他找来旧金山的一位涂鸦艺术家大卫·崔给Facebook的第一个办公室画了点壁画。崔最后接受了Facebook公司等额的股票作为报酬, 这些股票市值随着公司的上市可能高达2亿美元。
帕克精通现实世界的社交, 也有和风险投资打交道的经验。他入主Facebook后, 在扎克伯格屋前, 常常可以看到豪华轿车开进街道尽头, 停在掩映着房屋的大树下。驱车前来拜访的人都有意寻找投资对象。
2004年夏天, 扎克伯格正在寻找一个靠谱的投资人。彼得·霍夫曼, 那个创办了LinkedIn的人, 安排肖恩·帕克, 以及扎克伯格坐在了加利福尼亚大街555号彼得。泰尔的办公室里, 彼得·泰尔贷款给Facebook50万美元, 换回10.2%的股权, 后被稀释到3%。彼得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他当时投资Facebook类似一种对朋友霍夫曼在哲学上的肯定。
霍夫曼当时也被他们打动, 拿出自己的4万美元投入了Facebook, 获得0.5%的股权, 现在也值5个亿。
彼得·泰尔是Facebook最早的外部投资人, 现在, 扎克伯格仍然把泰尔视作一位有价值的顾问。“每当我感觉不妙, 手头也没有什么好选择的时候, 我总能从他那里得到一些建议。”扎克伯格说, “他对我特别有帮助……尤其当他发现了些什么特地打电话给你时。”
帕克成功地引入彼得·泰尔的投资, 并确立了扎克伯格对公司的绝对控制。但在2005年, 他因被警方怀疑藏匿毒品被董事会逐出公司。他手上拿着4%的股票, 上市变现足够他买一百多套曼哈顿中心价值2000万的豪宅。
在Facebook首募俱乐部里, 还有扎克伯格在纽约当牙医的父亲, U2乐队主唱Bono的风投公司Elevation Partners, 李嘉诚基金会, 吉姆·布雷耶作为主要合伙人的Accel Partners投资公司, 2008年加入公司的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
和2004年Google当年的IPO一样, 福布斯的财富榜单将会被刷新, 随之暴富的不乏秘书、女按摩师和厨师长。
当Facebook在网站上发布即将上市的新闻后, 当晚就立刻引爆了几百条回复。“干得好扎克, 你已经掌管了世界, 现在把它还给我们吧。”得到了559个赞。另一条评论“为什么Facebook只像精英和富人募股!应该把机会留给所有帮助Facebook实现今天的人!”也获得了几百个人的赞同。
纽约时报记者David Streitfeld评论:“Google和用户的关系并不像Facebook这么直接。Google是从用户的搜索结果而非他们的照片中盈利。Google首次募股时, 甩开投行, 以荷兰式拍卖 (Dutch Auction) 的方式销售股票, 任意一个普通投资者都有机会分享到IPO的蛋糕。Facebook会怎么做呢?仅仅在金融文书末尾对公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吗?”
扎克伯格的帝国梦
很显然, 扎克伯格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 钱对他来说, 远不及Facebook这个没有国界的帝国有吸引力。
Facebook号称拥有8.4亿用户, 如果这是个国家, 就是仅次于中国和印度的第三大人口稠密国。在全球, 每8个人就拥有一个蓝色底色的个人页面, 每天上传到网站的照片有2.5亿张。网民上网的时间中每7分钟就有1分钟在Facebook上度过。
2006年, 时任Yahoo公司CEO的特里·塞梅尔出价10亿美元收购Facebook, 被扎克伯格拒绝。“这辈子从没预见一个人能够抵挡住10亿美元的诱惑。”特里后来对媒体说。
那一年, 扎克伯格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钱对他来说, 远不及Facebook这个“没有国界的帝国”有吸引力。
扎克伯格出生在纽约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他曾经就读于美国最好的高中:菲利普埃克塞特学校。他在那里学习拉丁语, 并成为古典文学爱好者。扎克伯格十分喜欢《埃涅伊德》, 他清楚地记得特洛伊勇士埃涅阿斯对于建立自己城市的欲望和追寻, 甚至能背诵其中的一些句子:“时间无所边界, 伟大没有尽头。”“财富眷顾勇者。帝国没有界限。”
他的朋友和家人说, 扎克伯格一直对经典史书有特别的喜好。“那是他的一部分。很小的时候, 他就对建立帝国这种事情感兴趣。”
最早的Facebook网站, 每个页面的底部都有一行小字体的宣传词:“马克·扎克伯格出品。”在介绍服务的网页上, 他的名字下面罗列着这样的称呼:“创立者、主宰者、指挥官与全州公敌。”
据《纽约客》报道, 在扎克伯格Facebook的页面上, 他的兴趣一栏填的是“极简主义”、“革命”和“消灭欲望”, 他喜欢《安德的游戏》, 这是奥森。斯科特。卡德写的一本经典科幻小说, 讲述了天才儿童安德鲁。维京在玩战争游戏时发现自己卷入了一场真实的战争中的故事。
在Facebook公司的办公室里, 随处可见的是RISK的桌游盒子。这是一个在世界地图上展开的游戏, 2-6个人分别用兵力占据一个个国家, 最后以一方消灭所有敌人占据整个世界结束。早在读高中时, 扎克就是RISK迷, 还曾经自己动手改写过这个游戏。Facebook的扩张, 就像一个现实版的RISK。挂在Facebook全球办公室的国旗, 像令旗一样从美国, 到欧洲, 再到亚洲, 逐步插往全世界的疆土。
他是个喜爱挑战, 高度自律的人。他每年给自己定一个新计划, 获得一些全新的体验。2010年, 他每天花一小时学习中文, 2011年, 他尝试吃素以及“自己亲手杀死的动物”, 对食物保持感恩。
“最近几年里, 我一直都在做出一些个人挑战去学习这个世界, 扩展自己的兴趣, 教导自己更加伟大的规则。我花费了大部分的时间建立Facebook, 所以这些个人挑战是我不会简简单单有机会能做的, 如果我不付出时间的话。”
对于Facebook, 扎克伯格的最终目标是创造并主导一个全新的网络社会。在他的设想中, Facebook将最终成为所有人类活动的第一环。用户根据好友的推荐, 来选择阅读的新闻, 吃饭的参观以及观看的电影。用他的话来说:“Facebook就好像用一根电路把我们的脑子和计算机连接起来。”
这个目标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青睐。有人觉得他别有用心, 有人觉得他在造福全人类。
扎克伯格骨子里存有理想主义。创立Facebook时, 他想的是创造一个某种乌托邦寓言中才能设想的透明、平等、丰富的世界;而对他来说, 创业也并不只是为了赚钱, 而是为了这个过程之中的快感。确实, 也只有理想主义可以解释, 为什么他能够经受各种诱惑的考验, 能够心无旁骛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扎克伯格精彩语录:
“成功没有捷径”
【孩子的诗歌帝国】推荐阅读:
男女孩子的初中诗歌07-03
猫一样的孩子诗歌06-04
我是一个淘气的孩子诗歌07-26
夜深了,孩子你睡了吗的诗歌10-13
她还是个孩子诗歌05-25
孩子的暑假让孩子做主09-24
表扬孩子与鼓励孩子的差别08-13
孩子,你的努力,讲给孩子的话09-02
爱孩子,就要对孩子的一生负责10-12
鼓励孩子工作的话 鼓励孩子工作的短信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