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孩子的教育心得:帮助孩子克服焦虑(共5篇)
有关孩子的教育心得:帮助孩子克服焦虑 篇1
文库:焦虑是随着压力而产生的,随着我们压力的增大,焦虑也会随之而增大,这对孩子的身心发育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帮助孩子克服焦虑》。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父母如何运用认知疗法帮助孩子克服焦虑情绪。
我们之所以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反应,往往并不是人或事本身的作用,而是由于我们对人或事情的认识和看法导致对自己的判断进而产生难过、伤心、焦虑等情绪。因此,当孩子经常出现焦虑情绪的时候,很可能是因为他对人或事的认识导致对自己有一些不好的判断,比如推断自己能力弱,推断自己被人小瞧,推断自己不被认可……
这个时候,家长最重要的不是去简单安慰孩子或者无根据地鼓励孩子。而是要观察分析导致孩子的推断依据,根据他的推断依据作出另外一种认识。在新的认识基础上就可以进行新的推论,进而也就改变了在同样人或事面前的反应轨迹。
当然,面对不同年龄的孩子,运用的方式也会有不同。对于低龄段的孩子,更多的用例子来让孩子明白,进而改变认知;而对大点的孩子可综合理性分析与生活案例;初中以上的孩子更多地给他们分析就可以明白。不过,要适时适度,否则越大的孩子越容易对道理反感。
公众号:小小支点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库
有关孩子的教育心得:帮助孩子克服焦虑 篇2
由于自小在这样一个极度贫困的家庭长大, 周心理的自卑感较强, 心理发展不平衡、不正常。常常自我意识较强, 自尊心过于强烈, 对社会产生防范心理, 生怕别人看不起她, 最终形成了自闭心理, 不愿与外人接触。
2011年冬季越野赛, 班里组织长跑队, 让学生自觉自愿报名, 周参加了长跑比赛, 取得了成绩。赛后因着凉感冒严重, 在家休息了一个多月, 又加上家里的阻挠 (父母一方面无经济能力支付高昂的学费, 另一方面受传统思想的束缚, 以为女孩子识几个字将来找个好婆家就行了) , 就提出不去上学了。但村里的人说这个孩子这么聪明, 不上学有点亏了。后来周提出要换一个班去学习, 原因是本班的同学都歧视她, 她在这个班待不下去。班主任老师对她说, 他没有调班的权力, 要得到校方的批准方可进行。周偏执的性格认为老师不愿意帮助她, 得不到同学的理解, 又得不到老师的理解, 周思想上发生了严重的偏差, 对周围的人与事产生了严重的仇视情绪, 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加之家族有精神病史, 自闭的内心, 强烈的生存愿望, 与现实生活发生了极大的矛盾, 自己又无法排解。日积月累, 周的心理偏见已经发展到自己不能控制。加之身边没有信赖的人开导, 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 性格越来越怪异, 精神时常处于高度的亢奋状态。在遭遇一系列的现实问题后, 周的心理得不到满足, 得不到家庭的关爱 (周的家庭不可能给予她关爱, 只能提供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吃与穿) , 而与她相处的人, 特别是同学根本不把她当正常人看待。她把这一切都归于班主任的身上, 认为所有这一切都是班主任所为。一天与房东发生纠纷, 求助老师帮忙, 老师到房东家了解了情况后发现责任不在房东身上, 便没有理会, 周的内心极度地悲愤, 终于爆发, 冲到教研组找班主任发泄。
周的遭遇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反思:
一是对于周这样的家庭出身比较特殊的学生, 我们的教育者没有给予她特殊的关爱。由于我们的老师生活经验、经历的欠缺, 认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 缺乏应有的细致的工作和“宽厚仁爱”的耐心, 缺乏处理异常行为、心理障碍、精神障碍这类人群问题的经验, 面对此类人群发生的问题, 还按一般方法处理, 最后导致这类人群身心方面的损害。当然, 这个责任不必由老师负, 但如果老师有正确认识, 起码不至于产生悲剧。这样的悲剧警示我们, 作为教育人首先应该具备教育人的条件, 有学识, 有人格魅力, 并且关心、热爱每一位学生, 努力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等等。
二是作为校方虽说有较完善的管理方案, 但缺乏实效性强的面对复杂社会背景下千万个家庭孕育出来的孩子培养机制。这个机制一是要孩子学业发展, 二是保孩子人格健康、身心健康。学校不是收养院, 学校不是炼金炉, 但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周的情况是特殊的, 很多人认为这不是普遍现象、普遍规律, 几十年出一个不足为奇, 可换位想一想, 如果那是你的孩子, 你是孩子的父母, 你又能承受多少?何况出生在这样氛围的家庭, 无经济能力, 又无教育能力, 加上有严重家庭精神病史, 如果学校不加以重视, 只能自生自灭。如果哪一天周走进了精神病人的行列, 作为曾经教过她的老师你心情如何, 可能无动于衷, 也可能感到惋惜, 但一切都发生了, 我们的一切都在继续, 但这个世界上关爱再不能少。
三是父母对孩子的培养。我们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将来有一个好的前途, 对孩子期望较高, 不管孩子的智力水平如何, 都希望他们能考上大学, 有好的工作, 高的收入, 超过他们现在的状况, 这不假, 作为母亲的我, 说老实话和他们的想法相同。我们的很多父母, 对孩子的培养尤其是学习方面的培养尤为重视, 可谓不惜一切代价, 但不考虑孩子的承受能力, 不考虑孩子能否真正地喜爱接受。要知道一个孩子他的智力是有限的, 同时受兴趣、爱好等因素的影响, 不可能将所接受的一切教育投资都体现出来。孩子只有真正喜好学习的内容与形式, 才能使孩子身心得到愉悦, 知识得到发展, 才能充分地体现一个人在愉悦中学习, 在快乐中成长, 在实践中完善健全人格。人生的路是多样的, 都能实现自己追求的目标, 都能完善自我。
帮助孩子克服高考畏难心理 篇3
几乎每年都会有一部分高三生出现畏惧考试的情况,这种情况会更多地发生在学习成绩优异但心理素质、承受力较弱的孩子身上。由于心理压力大,这部分孩子越是到关键性的考试就越无法正常发挥。一些考生由于害怕排名落后,对考试产生畏难情绪,更有甚者会找出各种理由逃避考试。
建议
父母遇到上述情况后该怎样处理呢?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第一六六中学心理教师张瑶。张瑶表示,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多半是压力过大导致的。父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保持冷静,并及时分析孩子产生压力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只有对症下药才能帮孩子尽快走出心理低谷,重新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考试,乐观迎考。
首先,父母要学会冷静、客观地看待高考。升入高三后,高考便成了很多考生家中提及频率最高的两个字。不少父母为了能在明年和孩子一起享受金榜题名的欢乐,不仅在生活上嘘寒问暖,换着花样地为孩子补充营养、强身健体,还会绞尽脑汁、想尽办法为孩子创造真空般的环境,陪孩子每日苦读。看着父母为自己精心打造的一切,孩子可能不会过多地表达什么,但心里却会增加许多无形的压力。就贺先生家的情况而言,虽然孩子成绩下滑后父母没有过多责备,但父母表现出的焦虑、无奈却会在不经意间传递给孩子。想着父母长时间的关照和期待,孩子的压力增加也就不言而喻了。
此时,父母要为孩子松绑,要让孩子明白,高考只是人生中一次比较重要的考试,而非决定命运的考核。在当下,成功、成才并非要通过高考这座独木桥才能实现。只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加上勤奋与努力的付出,就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实现自己的价值。
其次,父母要帮孩子客观地分析考试失利的真正原因。一些孩子惧怕考试是因为虚荣心作祟。由于高三的.多次考试要进行年级排名,所以一部分成绩相对较好的考生便会在心里产生莫名的压力,患得患失以至影响正常发挥。对于这部分孩子,父母要弱化他们在每次考试后过分关注分数、排名的想法;要让孩子明白,现在每次考试的意义在于发现问题、查缺补漏,而不是比分数高低。只有将孩子的关注点从分数转移到考核本身上来,才能消除他们对考试的畏难情绪。
有关孩子的教育心得:帮助孩子克服焦虑 篇4
会说话的孩子能有好的人缘,能获得更多的帮助;
会说话的孩子能得到别人的宽容,即使犯了较大的错误;
会说话的孩子才有领袖能力,才能带领团队获取成功。
让孩子学会说话,这几种话不能说:
一 挑衅的话
孩子在学校过集体生活,难免不和学生发生矛盾,于是有的孩子就开始说挑衅的话:“你给我等到!”“是不是要打架嘛!"……这样一来,矛盾就开始升级,从而引发打架斗殴事件。
二 闲话
有的孩子老爱传闲话,XXX喜欢谁,不喜欢谁,XXX哪天说你如何如何,说他又如何如何,于是这个同学就要去找XXX对质,矛盾就由此产生。
三 直话
有的同学说话不会转弯,说话不经过大脑。明明小王才接受了批评,他还在一旁大说而特说小王的不对,揭别人的伤疤。有时可能是出于好心,但因别人在气头上,在委屈中,同样会发生新的矛盾冲突。
四 瞎话
有的孩子在同学间爱乱说,编造一些莫须有的话在班级上传,还说得绘声绘色,好像真有其事,可一经质问,他又说不出所以然来,这就是矛盾产生的始作俑者。
我们常讲: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
如果不说以上几种话,相信你在集体中会有很高的声望!
当同学间有矛盾时,我们要会说:
一 幽默的话
幽默的话往往是缓和矛盾的良药,是减少摩擦的润滑剂。当同学间眼看就要杠起来时,一两句幽默的话就能让他们转怒为喜,和好如初。这也是我们最难做到的,因为有的人还有“看客”心理,也就是当下“时髦”的“吃瓜群众”,他们巴不得有热闹看,哪里还有心思去想用幽默的话解决争端。
二 正直的话
当确有同学无理取闹时,特别是对弱小的同学,我们一定要勇敢地站出来,指出他的不对,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 正能量的话
一个有领袖才能的人,很少说丧气话,他带给人的印象总是阳光,充满正能量的。这样人们会总是希望靠近他,因为能从他身上能学到很多真知灼见,信心满满,不再为一些鸡毛蒜皮之事而心恼神伤。
四 有理有据的话
有的孩子和别人发生矛盾,由于他不会说,有的是不愿说,结果本来有理却被判为有过,这无形之中就助长了过错方的嚣张,自己受委屈不说,还有可能受到下一次的冤枉。
作者:关二哥
有关孩子的教育心得:帮助孩子克服焦虑 篇5
厦门湖明小学 何志华
有人对上海市4649名中小学生的心理现状调查表明:中小学生亟待作心理辅导的问题,居前十位的是:学习动机不正,学习习惯不良,学习能力不够,注意力障碍,自控能力差,自我中心,耐挫力低,学习焦虑,自卑和社交退缩。其中与学习有关的心理问题有七项,可见,困扰学生最多的是学习心理问题。产生学习焦虑心理的直接原因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由于考试成绩不理想出现心理压力而形成焦虑情绪。因而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焦虑心理,让他们健康学习和 成长刻不容缓。我觉得关键是学校与家庭应该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家庭教育。
家庭是小学生的第一课堂。父母与子女之间感情融洽,关系和谐,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有重要作用。父母的言行举止应该成为孩子的表率。父母要全面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使孩子信任自己,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在孩子的心目中成为可敬可信的人。父母对孩子要有正确评价,除关心孩子学习外,对性格、品德、锻炼、健康水平各方面都可以进行评价。鼓励孩子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进步。特别要注意防止仅从孩子的学习成绩去评价好坏,更不能施加压力,使他们产生紧张感、压迫感甚至恐惧感。
我班有个孩子叫冯睿,他在一二年级时,学习成绩还算可以,中等偏上。从三年级开始,学习成绩迅速下降,语文成绩从原来的90多分降到80分左右,数学成绩从原来的90分以上下降到70 多分,而英语还出现了不及格现象。看到孩子学习成绩下降,父母非常着急。父亲脾气暴躁,气极了就打,有时打得孩子胳膊、腿到处是伤,母亲心疼孩子,多次找我求助。我就和家长多次进行沟通,了解了孩子成绩下降的原因,制订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方案,同时家长也明白了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能简单、粗暴。很快,冯睿的成绩进步了,孩子的自信心加强了,家长非常感激我。总之,父母对子女“望子成龙”“望女成风”,不能有脱离实际的过高要求和急躁情绪,避免引起与孩子之间关系的紧张、对立。
二、学校教育。
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它的组织体系、管理制度、人际关发展。小学生中的不少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问题本身往往就是学校工作中的缺点、错误甚至失策所造成的。因此,学校应当从卫生保健和教育的立场出发,通过各种有效的教育途径,对学生进行疏导,对各种心理障碍进行预防或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充分发展小学生的智能、情感和意志。
1、树立自信心,多鼓励、少批评。
有学习焦虑心理的学生一般都缺乏自信心,有自卑心理,总担心自己的考试和作业不如别人,被别人瞧不起而产生心理压力。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上的失误,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可以使学生逐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特别是让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要多看到学习中的进步和成功,学会欣赏自己的成功。用自己的现在同自己的过去比,就能使之从自己的进步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加自信心(针对中下生)。因此,我在班级里开展了“学习竞争伙伴”、“班级之最”、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其中,“班级之最”里可设有最有礼貌的同学、作业最认真的同学、上课最认真听讲的同学、劳动最积极的同学、学习进步最快的同学、最乐于助人的同学等等。这样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
对学习焦虑的学生而言,最大的奖励莫过于得到别人的称赞和肯定,尤其需要教师的鼓励、微笑等社会性强化。奖励要与学业不良学生实际付出的努力相一致,使他们感到无愧于接受这种奖赏。奖励要注意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因为采用多鼓励、多表扬的方法,会使学生知道老师很重视他及他的优点和长处,将会使他心底蕴藏着一种自我肯定的强烈需要诱发出来,增强信心,拼命努力,表现出自己的优点来。在对差生实施教育过程中,我对于杜俐俐的缺点要批评,但不宜太多,要“多表扬、多鼓励”。如果经常批评、责备她,无疑会把她心中刚发芽向上的意志除掉,打消了她上进的积极性。因而,在语文课的组词、造句、口语对话、游戏等训练中,我都让俐俐积极参与,给她安排一些简单、次要的角色,既要使她能够胜任,又不至于伤害她的自尊心。原本在课堂上,俐俐总是不敢表现自己,自从有了我对她的及时鼓励、点头微笑。现在的她上课时也能举手发言,还能较专心听讲了,成绩也慢慢提高了。可见,教师或家长任何一种亲切和信任的目光,一句热情而富于鼓励的话,都可以使孩子产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
2、创设合作的课堂学习环境。
目前教学中的弊端之一是过于强调竞争而忽视合作。由于课堂竞争中优胜者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数学生是竞争的失败者,因而更容易诱发学业不良学生的自卑、自暴自弃心理。因此,应通过建立合作的课堂学习的方法,如改进评分方法,采用鼓励性评价,淡化竞争气氛,用类似分层作业的方法提倡互助与协作,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协作,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
3、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
学习焦虑的学生常常过分夸大学习中的困难,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困难来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同时要给他们树立一些成功的榜样,因为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成功,就会增强自我信念,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
4、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习惯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趋于稳定的动力定型。习惯的形成是由于一定的刺激情景与个体的某些动作在大脑皮层上形成了稳固的暂时神经联系--条件反射系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学习过程中的差错,有利于养成勤于思考、敢于攻克难关的习惯。例如,课前准备,我要求学生早进教室平心态,桌上不摆与学习无关物品;课堂上不趴着、歪着听课;不与他人说话、搞小动作;眼睛盯住教师,振作精神;全身心投入学习才不走神。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如做好预习,跟住讲课思路,听懂课才不走神,遇难点不卡壳继续往下听,事后再请教老师同学。
帮助学习焦虑的学生养成在规定时间内学习的习惯,力戒拖延和磨蹭。学校里的学习有严格的时间规定,在家里也应该有固定的学习时间,养成复习旧课和预习新课的习惯。此外,教师要教会学生检查作业的方法,使之养成细心检查作业的习惯。
5、学会学习,加强学习心理训练
克服学习焦虑心理必须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让学生感到学习成功的愉悦。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很多,大多数属于学习方法问题,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过度紧张不仅不能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反而会降低学习效率和效果。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要注意学习效率。应当注重学习方法的改进,合理去安排学习时间,学习应有张有弛,不能不顾生理节律去拼命蛮干。我定期会让优生进行汇报总结,有“怎样预习”、“我怎么复习”、“怎样培养爱看书”、“写读书心得”、“如何发现自己的不足”等,这样可以让学习有焦虑的学生有一定的学习方向,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6、多关心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全面地了解学生,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学校教育中,尽管教师和学生所处的位置不同,所扮演的角色不同,但他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互相理解,遵循民主和平等的原则,以真诚、友爱和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小学生(尤其是学习焦虑的学生),成为小学生的知心朋友或良师益友,小学生才愿意亲近教师,对教师说心里话,才能了解和掌握学生真实的心理,心理健康教育才有针对性,才能在轻松愉快和乐观向上的气氛中进行,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为此,教师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每一个小学生的权利、意见和人格尊严。一切居高临下的说教、一切形式的讽刺挖苦和嘲弄学生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都不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在课余时间里,我尽量多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一起交谈、游戏、活动,使他们与你无拘无束地相处,他们必然会对你敬而近之,由此而产生一种“爱屋及乌”的效应。同时我给特别的孩子特殊的爱。教师节那天,办公桌上又堆了好多卡片。有以前班级的,也有现在班里的。一张卡片一分心意,一句句祝福一片片情。翻阅着,品读着,内心升腾的是欣喜与自豪。振尧也送来了贺卡,惊喜之余我更是细瞧一番。“何老师,谢谢你三年的照顾,我已经从竹笋长到竹子了,可是长得还不够,我还要长得更高更壮!何老师,您辛苦了,我祝您节日快乐!”语言不是蜜,但胜于蜜,几句真心话真让我心动。
他,个性倔强,叛逆心强,好打架,纪律不好,对学习有厌恶情绪。为他我不知想了多少办法,磨了多少嘴皮。可说得轻了,当成耳边风,“涛声依旧”;说得重了,最多维持一个星期,又“旧病复发”,让人无计可施。
我突发奇想,我何不在卡片上做一做文章,给他个惊喜,用我的肺腑之言把他给粘住呢。我便绘了一张心形图案的明信片回赠了他,并赋上了评语:在这个集体中,老师与你父母电话联系最多,与你说的话最多。你可知道你的一点点进步老师有多么高兴吗?你可知道一次次“惹事”又使老师的心难过多久吗?你是幸福的,条件优越,父母、老师都是那么爱你,我不反对你有个性,不反对你有独立的看法,我只希望你的个性能够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我欣喜你的成长,快乐于你的进步。你能天天给我欣喜与快乐吗?我好想笑口常开!
事后,振尧说,“我收到了何老师的卡片,既高兴又羞愧。何老师那么关心我,我却常让她操心,真不该啊!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用自己的行动来报答老师、父母的关爱”。一张小小的卡片,几句真诚的语言,使他有了彻底的转变。
【有关孩子的教育心得:帮助孩子克服焦虑】推荐阅读:
有关小孩子的谚语09-29
最好的教育是帮助孩子成为自己08-30
有关写给孩子了一封信初中07-31
陪读心得,从一年级开始如何帮助孩子学习06-13
帮助孩子学习的诀窍05-20
帮助孩子顺利通过考试的方法07-25
如何帮助孩子应对学习英语的失望10-03
帮孩子克服内疚感的四个方法06-17
礼仪知识:帮助孩子认识到说谎的坏处08-15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写作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