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校园活动方案

2024-11-07

绿化校园活动方案(精选9篇)

绿化校园活动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为绿化、美化校园,为师生创建优美的工作学习环境,合理分配校园绿化美化分布,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全面实现“教育强镇”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二、工作目标

全力将校园可绿化面积进行绿化,将精力放到新开辟出的新可绿化地带。新增绿化带要和原有的绿化格调一致,注重品种搭配,合理栽种,增加垂直绿化面积,建立完整的绿化体系。将学校可利用的一切条件都挖掘出来,逐步发展、实施,努力使校园绿化面积达标。

三、工作重点

1、提高思想,统一认识

各校要结合中心学校关于开展绿化工作的有关要求,认识到开展义务植树和搞好校园绿化美化对学校发展具有的重大意义,把植树和育人结合起来,激发师生责任感和积极性,人人动手、个个出力,植树栽花改造学校环境。

2、建立组织,加强领导

各校要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各班主任为成员的绿化工作领导小组。定期讨论研究绿化美化工作,规划设计绘制学校绿化平面图,使绿化工作做到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

3、列入议事日程,落实措施

各校要把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列入工作日程,要将学校绿化美化工作包干到班,班包到组,组包到人。

4、检查评比、奖励先进

各校栽种树木或者花草后,每周要结合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检查,要加强管理,落实责任。每学期期末进行评比、奖励,表扬先进。

四、实施步骤

1、栽种阶段(20--年3月23日至4月15日)

各校要结合校园绿化实际,做好规划。重点做好栽种的各项准备工作及科学栽种。要确保栽种量达到绿化验收标准。

2、管护阶段(20--年4月16日至8月25日)

各校要将种植好的树木、花草包干到人,精心管护,按时浇水,确保成活率,并形成长效管护机制。

3、验收阶段(20--年8月26日至9月10日)

中心学校将对各校树木、花草的成活率及管理进行统一评估。凡校园绿化面积达标、高档景观树木成活率达到100%的学校奖励500元,成活率达到90%以上学校奖励300元,成活率达到80%以上的学校奖励200元,成活率达到50%以下的学校罚款100元。

绿化校园活动方案 篇2

近几年, 高校校园绿化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绿化面积也大幅度增加。尤其在被称为“大学城”的南京市, 各大高校的校园里到处是秀丽宜人的绿化景观, 如河海大学绿树成荫, 花香四季, 参天法桐夹道而立,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部门绿化“三百佳”和江苏省“花园式高校”、“园林式单位”称号。但是, 随着南京市各大高校的不断扩招和校园建设的高速发展, 其校园绿化的养护管理力度与绿化相比明显滞后, 也出现了同其他省市高校一样的问题。如何高效地发挥校园绿化的作用, 最大程度地体现校园绿化的文化内涵, 保持校园绿化的持续性和健康性, 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南京市高校校园绿化的现状入手, 对其绿化养护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 南京高校校园绿化的现状

2.1 气候条件适宜, 绿化植物种类丰富

南京市横跨长江天堑, 地处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四季分明, 冬季天气寒冷干燥, 夏季天气炎热, 雨水充沛, 春秋两季多以干燥凉爽天气为主。年平均气温14.4℃, 极端最高温43℃, 极端最低气温-14℃。日最大降水量198.5mm, 年平均相对湿度76%[1]。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使得南京市集合了南北各地的植物资源, 种质资源极其丰富, 绿化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尤为显著。

2.2 遵循校园绿化的相关原则选择和配置树种

(1) 选择植物以乡土植物为主, 引入外来植物为辅。

为建设节约、生态型校园, 提高绿化速度, 绿化过程应考虑持久性和养护成本, 乡土植物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不需引种试种, 省时省力, 经济耐用, 应作为主栽树种。引入外来植物切忌追求高档名贵, 要因地制宜, 适地适树[2]。

(2) 力求植物种类多样性。

南京市各大高校利用丰富的植物资源, 适当选用乔木、灌木、花卉、草坪、地被植物、藤本植物, 配置合理、相互呼应, 不仅可以达到3季观花、4季常绿的观赏效果, 而且利于形成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植物群落结构。

(3) 符合环保的要求。

选择无飞絮、无毒、无刺激性和无污染的植物。

2.3 南京市校园绿化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1) 校园绿化缺乏统一规划。

近10年来随着南京各大高校的扩建, 高校多数是由一个或几个校区合并组建而成, 老校区随着时光流逝已镀上了浓厚的历史色彩, 而新校区则是完全不同的时代风格, 导致“一任领导一个样, 一个时代一个样”, 甚至有的学校边扩招边建设, 绿化设计不断调整, 缺乏整体性和连贯性。加之日常管理部门的经常变动, 在校园养护管理上缺乏连续性和一致性, 致使校园绿化美化工作水平滞留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上, 造成极大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针对这种情况, 应由校领导和高校后勤管理处进行协商讨论, 根据招生情况、高校的人文氛围和办学特色, 制定切实可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的整体园林设计规划方案, 使校园的园林规划设计与校园建设同步发展。

(2) 垂直空间绿化不足。

南京各大院校内绿地平面空间绿化量较为丰富, 但由于绿化设计水平和眼光的局限性, 导致垂直空间绿化较为不足。校园仅靠在有限的土地上扩大绿色植物种植面积来提高绿化覆盖率, 显然受到严格限制, 因此垂直绿化在高校校园中显出较大的必要性。

南京市各大高校若要实施垂直绿化, 可以考虑增加攀援性植物在棚架、墙面、栅栏、阳台、楼顶的绿化种植, 以丰富绿化空间层次。如河海大学的教学楼墙面上的垂直绿化, 使用爬山虎、常春藤等攀援性植物进行垂直绿化, 不仅增加了绿化面积, 起到调节校园小气候、夏季遮荫、除尘减噪的生态作用, 而且达到了适度美化建筑的审美效果, 使得建筑与环境更加富于生命力, 使学术更好地融合在自然与人文的协调统一之中。

(3) 绿地环境较差。

南京各大院校的绿地覆盖率较高, 但绿地环境质量差, 草坪达不到绿化效果。由于草坪的草种和季节的不同, 绿化后的草坪经常受到某单一草种生长周期的限制, 而无法四季常绿。另外, 由于学校的人流量较为集中, 草坪承受众人踩踏的能力有限, 时常出现“万绿丛中一条路”的现象, 若恰逢学校举办大型活动, 草坪又处于休眠期, 则枯黄或者光秃秃, 这时不得不采取向草坪喷射绿色涂料的办法, 达到美化的效果。因此, 学校如何保持草坪的四季常绿是校园绿化中很棘手的问题。

为使草坪达到四季常绿的景观效果, 可以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生长季节不相同的草种进行套种[3]。草坪的套种对草种的要求不高, 只需选择阴性草和阳性草进行套种, 将种植在同一块草坪上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草种的生长季节错开就行。适合南京市种植的阳性草种有结缕草、天鹅绒草、狗牙根、马尼拉等, 阴性草种有假俭草、黑麦草、红顶草、早熟禾等。将阳性和阴性草种进行套种, 草种的种植按常规方法进行:在整好的平地上施足底肥, 然后均匀地播上某一单纯的草种, 当其生长周期结束时, 就要加强推剪, 将草坪上的碎草清理干净;再按常规方法, 在草坪上播种另一种适合生长的草种, 这样就完成了草坪的套种过程。草坪四季常绿的保持, 除了按照常规方法对草坪进行日常的推剪、施肥、打药、浇水等外, 关键是要加强不同草种生长周期交替期间的管理。当一种草种开始休眠, 而另一种草种开始生长时, 这期间特别要加强对草坪的推剪和碎草的清理工作。

3 南京市校园绿化养护管理方案

3.1 校园绿化养护管理的特点

(1) 校园绿化养护管理的长期性和时滞性。

绿化工程不同于建筑和市政工程, 竣工验收就能达到最佳效果。植物必须经过长期的精心管养, 使其生长旺盛, 消除自然条件和环境不良因素的影响,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绿地的各项效能。

(2) 校园绿化养护管理的琐碎性和技术性。

从工作实践得知, 管养任务可能是今天剪一条树枝, 明天补种一株花卉, 后天喷施杀虫剂等, 工作零零碎碎, 难以形成固定的工作模式。

(3) 校园绿化养护管理的不确定性。

影响校园绿化管养的因素较多, 其中人为破坏、灾害性天气等因素是不可预测的。如夏季台风洪涝季节里, 台风登陆次数和风力等级、降水范围和降水量等较难控制和预测, 增加了绿化管养工作的不确定性[4,5]。

3.2 南京高校校园绿化养护管理质量较低的原因分析

(1) 对绿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导致前期绿化设计和后期养护管理缺乏科学衔接, 资金投入有限。大多数高校后勤绿化管理队伍对养护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总是不吝花重金把绿化设计方案做得天衣无缝, 认为绿化建设之后便可安然无忧, 静等美丽校园自动生成, 而没有考虑到养护管理也是一项需要长期关注、不断投入的工程, 导致前期花销太多, 到了养护管理阶段却捉襟见肘, 能省则省。

(2) 缺乏专业的养护队伍和管理方案, 软件水平比较不足。大多数高校校园绿化管理工作归属于后勤部门, 有的后勤部门只是雇请一名或几名临时人员, 人员组成大多是农民工或下岗工人, 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和专职管理人员, 无法保证养护管理工作的技术水平和质量的稳定性。

(3) 学校对校园景观的宣传和保护力度不够, 人为破坏因素较多。高校校园里学生的人流量比较集中, 一群年轻人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而且所有高校又是对外开放的, 有许多外来人员进出, 再加上校方的宣传和保护力度不够, 校园里攀折花木、破坏草坪等现象屡见不鲜, 因此可以说学校的绿化和养护工作具有一定的社会性, 人为破坏因素对绿化效果影响较大。

3.3 高校校园养护管理方案

(1) 加强绿化养护管理的前瞻性, 将绿化养护管理纳入学校绿化规划设计之中[6]。学校在进行校园绿化规划时, 高校职能部门应从实际出发, 制订出详细的、切实可行的长期管理计划和季节性计划, 按照计划进行管理, 使校园绿化管理工作有序进行。校园规划以满足学校服务主体为出发点, 在绿地分布、设计形式等方面避免人为造成绿化养护困难。遵循植物生长规律, 适时调整绿化植物结构, 使其适应生存环境, 提高植物的存活率。同时, 加强绿化建设中的监督管理, 严格监控苗木质量、土壤改良、施放底肥、苗木栽植等关键技术环节, 特别是隐性技术措施的实施。

(2) 加强高校后勤绿化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和培养机制。作为高校后勤绿化队伍的主力军——临时工, 数量多, 流动性强, 实际工作中理论经验和操作技能欠缺, 直接导致校园养护工作的质量不佳, 因此, 建议各大高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拓宽园林养护人才引进思路[7]。一是从一线员工队伍中选拔一些优秀者充实到管理层;二是按照国家及当地政府部门的有关政策, 有计划地接受一些部队转业干部;三是每年有计划地从应届毕业生中聘用一些品学兼优、有志于从事园林工作的大学生, 充实到管理层队伍中来。

首先进行管理层培训。由一线员工选拔而来的管理者, 理论水平不高, 受利益驱动, 思想不稳定。对管理层的培训一方面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培训学习, 另一方面进行园林技术的系统培训。其次是员工培训。高校后勤的员工队伍大多数文化基础和环保意识较弱, 没有专业技能;还有一部分是聘用的大学毕业生, 他们虽有一定技术, 但思想不稳定, 工作讨价还价。因此我们需要对于员工进行必要的、系统的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岗前培训使他们了解和掌握后勤养护管理规范和一般的操作技术规范, 学习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园林行业的有关规定等。在职培训, 即业务技能学习, 以有技能的业务骨干、高级工程师为依托, 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技术培训, 不断更新、提高在职员工的业务知识和技能, 提高工作效率。结合培训进行岗中测试, 定期了解员工掌握业务知识情况, 对不合格人员进行重点培训, 全面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

(3) 加大绿化养护的宣传和保护力度, 减少人为破坏。一是举办“校园绿化警示语”大赛, 选出语言清新活泼、容易使人接受的警示语和标牌, 树立在较为明显、人流量较大的草坪或者活动绿地前, 形成爱护绿地的校园风;二是设专人在校园定时巡逻, 加大绿化保护力度, 对即将实施破坏的学生或社会人员进行制止和警告, 必要时可对本校生设立处罚机制。

4 结语

随着高校环境建设的不断完善, 南京高校的校园绿化工程将逐年减少, 绿化养护将成为校园工作的重点。高校校园绿化中的植物景观是动态的景观, 要求绿化养护管理也是动态的管理, 因此要建立高效灵活的校园绿化养护机制, 充分发挥校园绿化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和环境育人功能, 确保校园绿化为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更好地服务。

参考文献

[1]韦薇, 王小德, 张得龙, 等.南京城市道路绿化带植物结构调查与分析[J].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9, 29 (5) :59~63.

[2]邓容.校园绿化植物配置的特点[J].现代农业科学, 2009, 16 (5) :148.

[3]边晓明, 熊家祥.校园绿化两个棘手问题的解决[J].科技创业月刊, 2003 (3) :63~64.

[4]区有和, 农林类院校绿化养护管理问题及对策[J].中国园艺文摘, 2010 (5) :85~86.

[5]张鹏骞, 郭昊媛.对高校校园绿化养护管理的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7 (3) :319~321.

[6]张锁成.高校校园绿化养护管理影响因子及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07 (2) :28~30.

绿色德育教学绿化校园学风 篇3

一、确立绿色教育理念,寻求绿色德育的理论支撑

现阶段倡导“绿色德育”的办学特色,追求“营造绿色教育生态,为学生的终生奠基”的办学目标,以绿色德育为切入点,以绿色氛围熏陶人,以民主思想塑造人,以人文精神关怀人,以科学方法培育人,推动学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使孩子们得以自然、自由、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以活动促进参与,丰富绿色德育的内容

开展文明校园建设活动,把学生的养成教育放在最前面,从教育学生不折一根树枝,不踩踏一块草坪,不讲一句脏话,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个动作,做一个诚实的人,积累点滴,养成习惯。同时,结合学校德育主题和日常行为规范以及重大节日庆祝活动,如:演讲赛,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帮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诚实做人。举办“我的未来不是梦”主题征文活动,开展“我能行”等主题宣传月等一系列活动。在“文明校园”建设活动中,学校以主题班会为主要内容,深入学雷锋及环保教育、师生书画赛、开展心理健康辅导等活动,教会学生正确认识和面对挫折、减轻心理压力,激发个性,发展自我,努力使每一位同学的特长得以展现,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一颗闪光的明星,成长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通过活动实践,不仅丰富了班集体的文化内涵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而且让学生体验到劳动的艰辛,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的朴素情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人文修养。

三、细化班级岗位,转变班级管理模式

为了培养和增强班级学生参与管理的意识,发挥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认同班级管理的目标,激发和提高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每个学生参与管理,让每个学生都有为集体服务的岗位,我们在班级中建立了人人岗位责任制,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局面。

为此,我们可以在健全大、中队委员会和班委会的同时,进一步分解班队岗位,增设了学科督导岗、安全管理岗、卫生保洁岗、就餐管理岗、图书角管理岗、墙报编辑岗、讲台管理岗,节能岗、礼仪岗等30多(种)个岗位,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几项职责,让所有学生在集体中都有服务的岗位。每个学生在班集体中负有一定的责任,既管理别人,又被别人管理,给了学生一些自己动手提高能力的机会,使学生得到更充分、更全面、更自由地发展,使每一个学生在班级中有归属感和价值感。实践证明,班级岗位成为培养学生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沃土,学生在管理中相互制约,相互帮助,由点到面,由己及人,自觉地、持续地履行着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通过他律的手段达到自律的目的,在管理中提高自律能力。

四、改革评价机制,让学生在和谐中共同进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评价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因此,德育评价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积极的学习态度,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走向成功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的身心的全面发展。可以尝试废除“三好生”评比制度,放弃特长生和单项评比奖励办法,注重孩子全面发展,尝试对学生评价机制的改革。

五、重视家校联系,发挥教育合力

积极推进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的“三结合”,主动跟社区做好沟通工作,开展各类校外教育活动。建立“五老”队伍,充分发挥老教师、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劳模在教育中的辅导作用。办好家长学校。做好“百名教师访千家”的家访工作,保质保量用好学生成长手册,发挥家校路路通的作用,要求班主任做到每年对班内学生的家访率达到不少于三分之一,三年家访学生的覆盖率达到百分之百。把家访工作纳入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之中。

六、改革评价制度,品尝成功喜悦

继续实施“我能行,我真棒——特色学生评比方案”,丰富内涵,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差异,张扬学生个性,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在活动中,我们将更注重过程、注重活动、注重评比活动对学生所起到的激励教育作用。通过学生成长档案袋、班级“成长的足迹”公布、学校学生才艺展示月三方面来考评。

七、重视学科渗透,加强德育科研

学科德育是传统且有效的德育途径,切实加强思想品德课教改力度,继续抓好学科教学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定期对班会课、晨会课、学科渗透情况组织研讨、观摩、评比等活动。同时,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用好校本课程。全体教师要认真学习教育理论,作好学习笔记,每月写好教育心得。定期举行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

当然,绿色德育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我们不企求通过一两项的活动或若干措施,就求得学校德育的良好效果,就让学生达到《守则》、《规范》的要求,而是要在和谐德育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我校实际,形成绿色德育的体系,借助一系列有效载体,开展自主教育实践,追求德育过程的和谐无痕,产生绿色德育的长效机制,形成“一校一品”的德育特色,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提高。

2013年校园绿化方案 篇4

为了贯彻落实省、市、县绿化工作要求和教育局《2013年工作要点》有关要求,切实加强我校校园环境建设,净化育人环境,为确保此次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取得实效,特制定了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将校园建设成为生态自然、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的育人场所,以党中央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校园为指针,创建优美环境为目的,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加大宣传力度,绿化美化校园环境,使校园环境干净、整洁、优美。

二、目的意义

通过实施校园环境绿化美化工程,进一步改善我校环境建设,全力维护学生的安全与稳定,使教师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学习环境都能得到进一步改善,为广大师生服务。

三、目标任务

1、认真落实“教育局校园境绿化美化工作方案”精神实质,根据我校实际,组织召开“绿化美化工作”会议,按照“加强领导、全校动员、人人参与、各负其责、完善机制、确保长效”的工作原则,把此次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切实抓好。

2、采取有效措施,发挥领导高度重视,分工负责的作用,从治理校园环境卫生入手,鼓励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到校园绿化美化工作中来,以实际行动投入到校园绿化美化工作中来,养成爱护校园环境和良好卫生习惯为重点,提高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

3、通过校园环境的综合整治,做到绿化、美化、净化,使校园形象更美、校园环境更优、校园品位更高。

四、组织机构

校园环境绿化美化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周立春

副组长:张喜增

成员:王平安、刘金洋、常淑惠、范海申、高松

五、工作措施:

绿化美化校园,创建优美的育人环境,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也是加强学校德育、美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学校决定让校园变成“绿树成荫花草满园,整洁优美清洁文明”的和谐家园。多种花草、树木,可调节空气,绿化可保护眼睛,有利于师生身体健康。因此,创建一种良好的花园式的教育环境对促进人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我校的环境特点和实际情况,校园的面积不断扩大,所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今年学校的环境绿化美化工作。

1、加强领导,合理规划,认真落实绿化美化要求,按照“统筹协调、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的原则,进行整体规划,做到科学合理,一步到位。

2、把绿化美化校园,优化育人环境作为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大事来抓,采取“造箱托绿、依墙爬绿、通道架绿、高层挂绿”的方法进行绿化。

3、严格标准。对苗木品种质量严格把关,在品种的选择上,以美观和条例生态规律为目标,以乔木为主,灌木为辅,乔、灌、藤、花、草、果合理搭配。让学校“上有大树遮阴、下有绿草铺地、中有鲜花点辍”,达到立体绿化效果。

4、加强管理,巩固校园绿化美化成果。落实工作责任制,施肥、除草、松土、修剪、保洁、病虫防治关口,运用科学艺术手法修剪乔、灌木,提高植物观赏效果,达到树绿,花鲜,草美及绿地内无杂草,无杂物、无病虫害标准。

总之,我们将通过校园绿化美化,让大自然的美景走进我们的校园的没一个角落,让每一位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在灿烂的阳光下,尽情地享受大自然春天般的温馨;大家都能健康、快乐的学习和工作。

东史端乡中学

校园绿化工作实施方案 篇5

开展校园绿化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中心校各校(园)校园绿化工作,提高校园绿化水平,打造绿色、生态、人文校园,努力实现校园内部环境的“四化”(绿化、净化、美化、亮化)目标,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独特功效,促进中心校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和谐发展。给师生营造一个优美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根据《凉州区教育系统校园绿化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决定在我镇各学校(园)深入开展校园绿化活动。结合我中心校各学校(园)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优化育人环境,提高校园环境质量为目标,按照“上下联动、人人参与、夯实责任、健全机制、突出成效、美化环境”的总体要求,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绿化校园,营造优美整洁、文明有序、和谐共享的育人环境,实现“校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绿色生态格局。

二、工作目标

坚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科学规划,注重教育,经济实用,分步实施”的原则,结合学校实际,利用校园地形、地貌、建筑等自然、人文条件,选用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花草树木,营造出三季

有花、四季有景的校园环境。切实做到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校内绿化与周边绿化相结合,室内绿化与室外绿化相结合,见缝插绿,不留死角,应绿尽绿,力争使校园绿地覆盖率达到35%以上。

三、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赵永柱 副组长:王仁元

成员:蔡振华

徐辉文

宁鹏生

杨旭年

王智年

俞天秀

宁兴荣

张朝万

王学生

王永堂

王立飞

王学春

王广智

丁银伟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丁银伟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全面负责中心校各校校园绿化工作资料审报工作。

四、工作任务

(一)积极开展校园绿化宣传教育活动。

1.加强宣传教育。各学校(园)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普及绿色发展生态文明教育,把绿色发展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推进绿色发展理念进学校、进课堂。以“倡导绿色发展、共建美丽校园”为主题,开展“四个一”主题教育,即一次作文比赛、一次主题班会、一次知识竞赛、一次演讲比赛,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培育引领生态文明社会风尚。

2.开展献绿护绿活动。充分利用植树节、世界环境日、全国低碳日等纪念日,通过班会、少先队活动、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形式,广泛开展“我为学校添片绿”和“我为学校护片绿”等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确定3月为“校园植树月”,组织师生开展“捐花献草、育树育花”行动和植树造林活动,动员师生捐献、种植花草树木,通过种植“爱心林”和悬挂师生姓名等方式,定人定树定区域,做好种植和看护管理工作,增强师生的责任意识。

(二)精心制定绿化总体规划。要求各学校(园)必须邀请有资质的专业设计单位制定校园绿化总体规划,绘制彩色平面规划图,对校园绿化工作进行整体规划、长远规划,要尊重历史、着眼未来,保持连续性、克服随意性,杜绝“千校一面”,体现学校文化特色,打造学校品牌。在校园中心区、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出入区打造绿色观赏亮点和环区绿化带,在留足必要的运动(活动)场所和不影响安全疏散的前提下,开辟新的平面和立体绿化空间,最大限度的实施绿化,提高绿化覆盖率。

(三)扩大平面绿化面积。

1.中心区:要求各学校(园)在主干道两侧、教学门厅前、平房会议室门厅前、旗台周边重点打造校园标志性景观。主干道两侧树木造型要美观,四季常绿,乔灌高矮结合;花卉品种要多样、色泽艳丽、花期长。旗台周边、教学楼或会议室门厅前要摆放常青盆景。

2.教学区:要求各学校(园)在该区域种植树冠较小树种,有效地减少噪音,创造宁静的学习环境。花池植物要花期长,造型美

观,集观赏绿化美化于一体。楼道、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室等要摆放盆花、盆景,改善室内空气环境质量,让师生赏花观景的同时减轻工作学习压力,为师生创造适宜的工作学习环境。

3.运动区:要求各学校(园)在该区域四周种植枝干粗壮、树冠较大、遮荫较好的树种,吸附灰尘、净化空气、遮风挡雨,利于师生开展体育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在操场内种植草坪或铺设人工草坪,地面满覆盖,整齐美观,无斑秃。

4.生活区:要求各学校(园)在食堂、宿舍、厕所周边种植观赏性灌木丛。周边花园种植花期长、花型美的植物。师生宿舍内种植和摆放一定数量的盆花、盆景,改善室内空气环境质量,为师生创造一个清新、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

5.校内外环境绿化带:要求各学校(园)在该区域种植树荫浓、生长迅速、易栽易活、耐修剪、抗烟尘、抗病虫害的树种。树沟地面花草要常青常绿、易于管护。绿化带要整齐美观、轮廓清晰、均匀无缺失、无残花败叶。

(四)及时补栽更新植物。要求各学校(园)积极组织师生安排义务劳动,对已经枯死或不符合新的规划要求的花草树木及时移除或更新。补栽树木要与现有树木品种、大小一致,确保成活率。不符合规划要求需移除的树木,要重新栽种到合适的区域,也要确保成活率。

(五)提倡铺设人工草坪。要求各学校(园)对教学楼前后、宿舍前后、操场等已硬化区域,需要绿化但又无法绿化的区域,铺设人工草坪。

(六)加大立体绿化面。根据实际各学校(园)开墙透绿,种植宜于攀爬的植物对墙面、铁艺围栏等进行立体绿化。新建项目学校或有条件的学校对屋顶进行绿化改造,建设花园式屋顶。

五、实施步骤

(一)制定方案阶段(3月2日—3月9日)。要求各学校(园)要制定绿化工作方案,邀请专业设计部门绘制绿化平面规划图,落实资金和苗木,做好校园绿化的准备工作。于3月9日前将绿化工作方案、彩色平面规划图等资料报中心学校办会室。

(二)种植阶段(3月12日—4月15日)。要求各学校(园)按照绿化工作方案和平面规划图,有目标、有重点的扎实开展校园绿化工作。于4月底将学校绿化苗木种植情况和绿化效果照片等资料报中心学校办会室。

(三)养护阶段(4月16日—6月15日)。要求各学校(园)制定养护管理制度,落实养护责任,专人负责花草树木的浇水、施肥、除草、松土、修剪等工作,确保成活率。

(四)验收阶段(6月15日—7月15日)。中心校对各学校(园)绿化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全面完成绿化任务。

(五)整改阶段(7月15日—10月31日)。根据学校绿化方案和规划设计要求,查漏补缺,优化绿化效果。

五、工作要求

(一)广泛宣传动员,营造浓厚氛围。各学校(园)要通过办板报、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制作宣传栏等形式,借助校园广播、主题班(队)会等途径,大力宣传开展校园绿化美化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广大师生广泛参与,积极投身到绿化美化活动中去。

(二)加强领导,靠实责任。成立发放镇中心学校校园绿化工作领导小组,由中心校校长赵永柱同志任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任副组长,各学校(园)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中心校办公室,全面负责各校校园绿化工作。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细化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时间要求,抓好落实。

(三)摸底自查,科学规划。各学校(园)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重视校园绿化工作,全面自查,如实摸清校园绿化情况,合理规划校园绿化景区、花园、草坪、绿化带、绿色长廊、树木栽种区等绿化区域,做好绿化规划,设计平面规划图。积极挖掘校园历史文化内涵,培育人文景观,不断优化校园花草树木的品种和布局结构,从整体上提升校园绿化的档次。

(四)拓宽渠道,保障经费。各学校(园)要加大经费投入,把校园绿化经费纳入学校学期公用经费预算执行计划,并严格落实绿化经费,为校园绿化提供资金保障。同时积极协调林业部门、社会力量和当地乡镇村组争取政策、项目、资金、苗木等方面的支持,并动员师生积极开展“捐花献草”活动,多渠道、全范围、高标准、高质量做好校园绿化工作。

(五)迅速行动,组织实施。各学校(园)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积极开展3月“校园植树月”活动,抢抓春季绿化黄金时期,动员全校师生,迅速行动,人人参与植树造林,于4月底全面完成校园绿化种植任务。

(六)精心养护,巩固成果。各学校(园)要克服“重栽植、轻养护”的观念,制定花草树木养护管理制度,做到专人负责,职责到位,定期做好苗木的施肥、浇水、除草、修剪等养护工作。通过“我和小树共成长”、“心中有爱、脚下留情”、“你给一份爱,我还一片绿”等活动,将校园花草树木养护责任落实到班级,明确到师生,做到每一棵树、每一簇花、每一片草都有人管理,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到“劳动创造美”,懂得关爱自然,保护环境。各学校(园)还要精心设计编写校园植物名录,把学校的花草树木挂上名称、产地、习性、栽种年份等标签,在草坪和花园内树立宣传警示牌,寓教于绿化和休憩中,巩固校园绿化成果。

(七)加强督查,严肃追责。发放镇中心校将深入学校督促检查,定期通报绿化工作进展情况。对不作为、慢作为、效果差的,在全中心校范围内通报批评,对因工作不力、绿化任务未完成,造成一定影响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究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城关三中校园绿化管理方案 篇6

一、成立以校长为首的包括分管后勤的副校长、总务主任、办公室主任、专职绿化人员在内的校园绿化美化工作领导小组,由总务处具体实施校园绿化美化工作。

二、根据学校整体格局,认真制定学校校园绿化美化的长远规划和近期规划。

三、根据规划,按不同绿化区域的条件、类型、作用以及植物不同生长习性,因地制宜种植各种花卉、树木、草坪,有机地配置花坛雕塑、亭、台等建筑小品。

四、花草种植要做到配植合理,做到四季常青,四季花香,做到四结合:即落叶树与常青树相结合,乔木与灌木相结合,草本与木本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

五、建立苗圃、花房等形式的绿化、美化基地。做到“以绿化养绿化”,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六、广植树、多栽盆花,同时集思广益,组织师生参加绿化、美化活动。

七、搞好校园花木的维护保养,做到“四要”,即春要栽,夏要剪,秋要管,冬要保。

八、对故意毁坏树木花草的行为坚持予以阻止,并作出制订相应的处罚措施。

绿化校园活动方案 篇7

关键词:道路绿化,现状,改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杨凌示范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加快。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绿化滞后于城市的经济发展等,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森林具有改善和调节城市小气候、水土保持与防止和降低空气污染、节约能源、缓解温室效应和城市热岛效应等生态功能,而建设生态化城市成为城市居民的迫切需要,建设城市森林是实现城市生态化的重要途径,城市道路绿化是建设森林城市的主要内容及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骨架与脉络,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了城市的绿化水平,体现了城市的景观风貌和文明程度。

1997年杨凌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立,杨凌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道路交通、商业区、住宅小区等许多基础设施的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以绿色食品、生物工程(制药)、农牧良种、环保农资为主导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初具规模。目前,累计入区注册的企业超过850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22家[1]。由于城市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导致城市污染日益严重,由此带来较为严重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对杨凌示范区城市道路绿化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及对部分道路进行绿化改造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研究区概况

杨凌示范区位于八百里秦川的腹地,位于东经108°~108°7′,北纬34°12′~34°20′之间。前揖太白之秀,后负周原之美。东距中国历史名城西安82km,面积94km2,下辖县级杨陵区,总人口15.7万,其中城市人口6万人,国务院批准规划面积22.12km2。

欧亚大陆桥陇海铁路、西(西安)宝(宝鸡)高速公路纵贯全区,距咸阳国际机场仅70km,并有高速公路连接,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赿。

杨凌区属大陆性季节型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9℃,年极端最低温为-13.4℃,年极端最高温可达42.0℃,年平均日照2 163.8h,年总辐射量480.6k J/cm2;年平均无霜期221d,多年平均降水量610.2mm,年平均自然植被蒸发量993.2mm,干燥度1.56。总体特点为:大陆性气候特点突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春秋时间较短,天气复杂多变。杨凌区境内属森林草原自然植被地带,但目前自然植被几乎为人工植被所替代。植被类别主要是河滩堤岸、农田、沟坡、道路等防护林,大片农田作物、经济林、城区的各类型绿地植被是人工植被。杨凌示范区成立10年来,城市总体面貌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有绿化树种405种[2],公共绿地面积58万m2,绿化覆盖率38.8%[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1m2[4]。虽然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与国家要求的10m2基本持平,但城市绿化覆盖率与国家要求的40%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应对现有城市道路绿化现状进行调查与改造,以加快生态化城市建设步伐。

2 研究方法

示范区成立以来,城市道路状况明显改善,已建成城市道路长50km,城市道路面积150万m2,极大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根据杨凌区行政区划,2009年对杨凌城区的13条主要道路绿化进行全面调查。笔者结合统计资料,以城市道路绿化树种和配置为研究对象,对其现状进行合理性分析,并对部分道路绿化改造提出一些建议。

3 杨凌区城市道路绿化现状分析

3.1 行道树现状调查

示范区成立以来,杨凌的城市化建设加快。城区面积从示范区成立之前的3.6km2扩展到16.0km2,城区人口从3万多增加到8万多。与此同时,各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也随之展开,校园绿化、城市道路绿化以及居住区绿化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有76.9%的道路是示范区成立以后新修的。表1是2009年对示范区的13条主要道路绿化现状进行调查的结果。

3.2 道路绿化模式现状分析

我国城市中现有道路可分为一板式、两板式、三板式等,道路绿化相应地出现了一板两带式、两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式等形式。从表1可以看出,在本次调查的13条道路中行道树绿化有8条是一板二带式的,占调查道路条数的61.5%,有3条为三板四带式,占23.1%,1条二板三带式,1条四板五带式。其中3条一板式道路是示范区成立之前所修,即表1中的康乐路、常乐路、公园路,而其余的则是示范区成立以后修建或改造过的。

一板二带式,即在车行道两侧人行道分隔线上种植行道树。该种形式是道路绿化中最常用的一种,较适于车流量较小的支路或小区道路,由于道路宽度窄,易于形成林荫道。但当车行道过宽时行道树的遮荫效果较差,不利于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混合行驶时的交通管理,如神农路,由于每条道路上只栽植一种树种,行道树结构单一,景观单调。

二板三带式,即在道路的中央设立绿化带,把车行道分成上、下行驶的2条车行道,同向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并在道路两侧布置行道树,构成二板三带式绿带。此种形式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较大而非机动车流量较少的地段,可减少车辆对向行驶时相互的影响,而示范区缺少此类型的道路绿化,仅有高干渠路类似于此种类型。

三板四带式,即用2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3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4条绿带,故称为三板四带式。此种形式虽然占地面积较大,却是城市道路绿化较为理想的形式,如后稷路、凤凰路等。渭惠渠路等,只是由于渠面的存在而使有些路段绿化不完善。

四板五带式,即利用3条分隔带将车道分成4条,加上两侧的行道树绿带共有5条绿化带。这种道路分割可以使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均分成上下行,互不干扰,保证了行车速度和行车安全,但用地面积较大,如新桥路。

3.3 植物种类现状分析

杨凌区城区的主要行道树树种共17种,以法桐、女贞、国槐、鹅掌楸、七叶树、柳树等为主。一板二带式,以西农路、邰城北路、康乐路、常乐路等为代表。行道树以落叶乔木为主,如毛白杨、法桐、七叶树、栾树、合欢、樱花、鹅掌楸,其次还有常绿乔木,如女贞、云杉等。邰城北路近期经改造成为三板四带式,在原来的行道树之间栽植灌木树种,如小蜡、南天竹、红叶石楠等灌木。

三板四带式,以后稷南路、凤凰路及邰城南路为代表,主要行道树种为鹅掌楸、香花槐、柳树,其两侧绿化带树种为龙柏、小蜡、大叶黄杨、侧柏、龙柏、木槿、紫薇、金叶女贞、紫叶李等,地被有葱兰、麦冬等。

四板五带式,如新桥路,是进入杨凌区的主要交通干道,采用四板五带式绿化,突出表现了示范区的城市风貌和特征。主要行道树为法桐和塔柏,其中间和两侧的绿化带树种为石楠、榆叶梅、紫薇、侧柏、紫叶李,还有草本植物酢浆草等。

此外,杨凌有关中灌区主干渠(渭惠渠和高干渠)横贯区内西东,高干渠、渭惠渠等水体的污染对环境带来很大影响。从2008年示范区开始渭惠渠和高干渠的覆盖绿化工程,到目前为止,城区内80%的渠面被覆盖,城市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覆盖后的渠面都进行了绿化,它也是属于道路绿化的一部分,与道路相结合,形成道路带状绿化景观,大大增加了城市绿地面积和植物种类与数量。渭惠路主要种植种类是绿篱+草被,主要乔木树种有棕榈、合欢,绿篱植物有小叶黄杨、石榴、紫叶小檗、小蜡、侧柏;高干渠渠面主要乔木有油松、樱花、女贞、五角枫或三角枫、紫叶李、木槿、山楂等,灌木主要有铺地柏、月季、紫叶小檗、南天竹、红瑞木、锦带花、榆叶梅等;草本主要是三叶草等。

4 存在问题

4.1 部分道路绿化缺乏统一规划或绿化不彻底

渭惠路和高干渠路的渠面覆盖绿化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导致树种配置和绿化模式的混乱,如高干渠路渠面尽管绿化树种种类较多,在层次与结构上也采用了乔、灌、草结合的绿化方式,但在植物配置上却给人一种杂乱无章的感觉。渭惠路渠面绿化缺少乔木树种,没有层次感,无法体现群体的作用,而且在这两条路的某些路段,仅在街道一侧有行道树。常青路整条道路被分成4段,主要行道树由南向北分别为樱花、鹅掌楸+云杉、雪松、木槿+枇杷、女贞,导致景观混乱,绿化树种特色不明显。康乐路总长只有1.3km,在这条路上,行道树被分成3段,由东向西行道树分别是女贞、栾树、女贞+七叶树。由此可见,城市道路绿化缺乏统一的规划。

另外,有一些道路的绿化不够彻底,如常青路,最南段和最北段绿化完整,绿化树种分别是日本樱花和女贞,而中段偏南是鹅掌楸和云杉间植,落叶和常绿相结合,是不错的一种绿化模式。而中段偏北几乎没有绿化,只有混凝土或砖铺的地面和门面房,道路两旁缺少大树遮荫,居民难耐夏日的酷暑。

4.2 城市道路绿化断面形式简单,很难形成城市森林景观

在示范区成立以前,城市道路狭窄,绿化模式多以一板二带为主,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城市交通的疏导,也使城市绿化景观无法体现,缺乏绿色给人的柔和美感。如康乐路路面宽度只有10m左右,常乐路路宽只有8m,常常会发生堵车情况,还会影响城市的市容,而且行道树多单行栽植,只有乔木,缺少乔、灌、草复合结构,这样的道路绿化在发挥其降温、净化空气、降低噪音、滞尘等生态功能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示范区成立以后,杨凌区新修了许多条道路,虽然部分道路绿化断面形式有所改进,如后稷路、凤凰路、邰城南路等,但还有一部分道路绿化同以前所修道路一样,如神农路、五湖路等。

4.3 城市道路绿化树种不够丰富,道路景观单一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示范区的大部分道路行道树品种过于单一,落叶树所占比重大,常绿树很少,而且每条道路仅有1个品种,如西农路、神农路、常乐路、常青路南段、邰城路北段等的行道树分别为毛白杨、七叶树、法桐、樱花、国槐等。植物层次单调,冬季缺绿现象突出。尤其是神农路,道路较宽,两边各栽植1行七叶树,中间也不设隔离绿化带,车辆上下行混乱,不但景观单调,冬季无绿,而且会导致事故频发。观花、观果树种更少,在城区调查的13条主要道路上,仅有日本樱花、香花槐、紫荆等少数观花植物,且季相特征不明显。

5 杨凌示范区城市道路绿化改造方案探析

近年来,随着道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为满足交通、景观等要求,许多快车道扩大到4车道、6车道、8车道乃至更多,其宽度达到20~30m,甚至更宽。道路绿化的断面形式已由简单的一板二带式发展到二板三带、三板四带、四板五带等多板多带形式,道路绿化面积增大,形式更加丰富,生态和景观功能提高,也有利于组织交通,缓和各种车辆互相干扰的矛盾。如新桥南路、新修的凤凰路以及渭惠路和高干渠路等在绿化上更加注重层次结构,尤其是新桥南路,行道树为落叶乔木、常绿乔木相间的绿化形式,中央分车带由观花小乔木、常绿灌木、草本组成,两侧的分车带由彩叶常绿灌木球+草本组成,这样的绿化模式配置合理,美化功能突出,生态效果明显。

杨凌示范区早期的几条道路宽度较小,多采用一板二带式,如康乐路、常乐路等,地处城区中心,街道基本格局已定,道路改造空间很小。但如神农路等一些稍宽的道路或城区外围的道路,具有可改造的条件和空间,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造,可以满足城市对绿色景观的要求。

5.1 神农路改造方案

神农路为一板二带式,路宽24m(不包括两边人行道),原来人行道上的行道树间距较大,树种为七叶树,尽管七叶树成龄后的树冠会比较大,但树冠下的空间较大,可在行道树之间栽植一些如大叶黄杨球、小蜡球、石楠球等灌木树种,既可以增加植被覆盖面积,又可以使冬季无绿的现象得到改善。24m宽的主路可改造为二板三带式,在道路中央设立1条隔离绿带,带宽2m,2条上下行线各11m,两边各有2条机动车道和1条非机动车道,这样将车辆上下行分开,既疏导了交通,又可以避免事故的频发。

5.2 五湖路及西农路改造方案

五湖路和西农路的行道树都是栽植单一树种,层次单调,景观效果差,生态功能单一,因此可对五湖路及西农路进行绿化改造。五湖路是近5年来新修道路,因此可在相距较远的行道树之间直接挖坑单植一些常绿灌木或在其中增加一些花灌木,既可以使冬季有绿,又可增加观花植物,丰富植物类型和结构。

西农路的改造一直以来是人们讨论和争议的焦点,关于毛白杨“是砍是留”问题已经争论了很多年。在2001年的拓宽改造中,采取了“留”的办法,把树龄为50多年的老杨树保留下来。但杨树的保留也的确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在网上开展的关于砍留问题的讨论中,有人提出,杨树大多根系裸露、且冠径较大,近年来因暴风雨已多次出现倒塌、折断现象,对交通及行人安全造成了较大的隐患。也有人提出,西农路的杨树景观很漂亮,杨树是杨凌区发展变迁的最好见证,代表着杨凌的历史文化,杨树只能保护,不能砍伐。有一位网民这样说:“我的意见还是保留并加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其他树种及座椅等附属设施!”。笔者认为可在保留杨树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其他常绿的植物树种,例如常绿小乔木、常绿灌木等,及用于行人休息的座椅等服务设施。如果不想破坏原来铺装好的地面,也可以放置一些特制的容器用于栽植一些常绿或落叶花灌木,除了有丰富景观的作用外,还可以增强植物在降低噪音、吸尘滞尘等方面的作用。

5.3 邰城路改造方案

2009年后半年经过改造后的邰城北路,道路景观得到了极大改善,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的现象。经改造,原来的行道树变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之间的隔离带,人行道上的还未栽植行道树,人行道以外还有绿化灌木草带。因此建议,在非机动车与人行道之间还可栽植一行行道树,可实行落叶与常绿间植的方法,以增加植物覆盖的面积,为行人提供遮荫,为冬季增添绿色,充分发挥植物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李雅素,刘增文,张虹.杨凌农科城园林绿发景观生态现状与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3,18(3):108-112.

[2]辛转霞,朱文超,樊俊喜.杨凌园林绿化树种调查与分析[J].陕西农业科学,2008(1):139-141,170.

[3]李建军.一面科教兴农的鲜艳旗帜—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J].中国高新区,2007(3):44-49.

绿化校园活动方案 篇8

关键词:沿江护堤;保土绿化工程;环保

中图分类号:S718.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216-2

为抓好2011年沿江护堤保土绿化建设工作,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1 目标任务

2011年计划对龙头镇码头村至社冲乡冲江村河段及龙江河马山段进行绿化,沿江绿化带造林绿化总长度16km,绿化造林水平宽度10m,绿化带造林面积250亩。其中:

1.1 龙头段

绿化里程3.2km,绿化面积50亩;

1.2 大埔段

绿化里程3.2km,绿化面积50亩;

1.3 凤山段

绿化里程3.2km,绿化面积50亩;

1.4 社冲段

绿化里程3.2km,绿化面积50亩;

1.5 马山段

绿化里程3.2km,绿化面积50亩。

2 落实造林地

由各相关乡镇人民政府负责落实对沿江绿化用地,即沿江两侧10m范围内土地。

3 种植标准

3.1 设计范围

沿江两侧护岸林带各宽10m以上,种植不少于4排。

3.2 配置要求

在保留原有绿化林木的前提下,其余全部种植细叶龙竹(大黄竹)。

树种选择:细叶龙竹(大黄竹)。

3.3 技术要求

3.3.1 林地清理 造林地內不能有其他杂草杂灌及农作物。

3.3.2 挖坎规格 长50cm×宽50cm×深50cm。

3.3.3 种植密度 株行距为2×4m(每亩83株)。

3.3.4 施肥回坎 回至半坎土后施入1kg复合肥,充分拌均,再回半坎干净泥土略高于坎面。

3.3.5 防白蚁 必须用一定比例的防白蚁药水将苗木的营养袋土充分润湿。

3.3.6 定植 必须完全撕掉苗木的营养袋,在已经回好土的坎中间挖一小坑,垂直放入撕袋后的苗木,从两边回土高出杯土1cm后用手压实,再用脚踏实,使坎土与杯土充分接触,然后再回一层松土以保持水分。

3.3.7 补植 种植后一个月内如发现缺株现象,及时补植。

3.3.8 抚育 种植二个月内,进行扩坎,将以植株为中心半径为1m的圆内的杂草清理净。

3.3.9 追肥 在抚育的同时,以竹子叶滴水线为中心,在竹子的上方挖一个长30cm×宽20cm×深20cm的施肥坎,施入1kg复合肥并回土至满。

4 投资估算

4.1 估算范围

(1)沿江造林绿化工程建设期内的植树造林费;

(2)建设期内的绿化工程管护费。

4.2 估算依据

估算依据主要有:

(1)国家和地方的相应政策法规;(2)国家和地方相应的绿化标准和规范;(3)柳城县相应的行业工程投资参数;(4)现行市场价格和社会平均用工量等。

4.3 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4.3.1 估算 经估算,柳城县2011沿江绿化建设资金合计53.975万元,其中费用包括苗木费、起苗运苗费、整地造林费、管护费、肥料费、栽植费、抚育费、病虫害防治等的用工费和物料购置费。

4.3.2 资金来源 计划投入资金合计53.975万元,资金从上级资金或森林植被恢复费中列支。

5 保障措施

5.1 落实目标责任

项目由县、乡(镇)两级党委、政府对沿江造林绿化工作全面负责,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直接抓、负主要责任,落实部门分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5.2 实行部门分工负责制

5.2.1 林业部门 主要负责做好组织、协调、指导和服务工作,协助有关部门抓好造林绿化规划设计、种苗供应和技术服务工作。

5.2.2 财政部门 负责筹措造林绿化补助资金。

5.2.3 纪检、监察机关和审计部门 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对造林绿化工作违纪违规行为的查处;审计部门要加强对造林绿化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5.3 提高造林质量

5.3.1 加强林业应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加强对优良乡土树种繁育,加强各级林业技术推广部门的能力建设,及时将这些先进的、成熟的技术推广应用,提高林业科技贡献率。

5.3.2 确保造林成效 林业部门要加强造林绿化工程建设各个环节的组织协调、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工作,提高造林成活率,确保造林质量和成效。

5.3.3 切实巩固成果 对完成造林绿化后的新造林地,属地政府包干管护。加大林政资源管理和林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毁林开垦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

5.4 加强督促检查

5.4.1 落实工作责任 层层签订责任状,切实把造林绿化工程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县乡村,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5.4.2 强化督查考核 建立造林绿化工程建设专项跟踪督查制度,县委县政府组织成立专职行政和工程技术人员深入到县、乡、村现场指导和监督。

各乡镇政府要派专职人员负责落实建设用地,协调施工单位与土地使用者关系,确保社会稳定和工程质量,促进沿江造林绿化工程建设按时完成。

建立造林绿化奖惩制度,对年度造林绿化任务完成好、成绩显著的乡镇、相关部门,以及在实施沿江造林绿化工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对未完成年度造林绿化任务的地方和部门,相应扣减绩效考评分值,并在全县通报批评。

5.5 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各乡镇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大小会议和广播、电视、报刊等形式向社会各界宣传造林绿化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工程建设的范围、主要任务、目标和实施原则以及抓好工程建设的措施,提高广大民众对绿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参与热情,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推动沿江造林绿化工程建设的全面开展。

关于罗甸职校校园绿化的整改方案 篇9

一、现状分析:

1、目前各个花坛种植的苗木(草花)种类: 杜鹃、金身女贞、八角金盘、吉祥草、朱顶红、小栀子、满天星、小蜡树、迎春、三角梅、大叶黄杨、雀舌黄杨、一品红、吊灯花等多种园林苗木(草花)。

2、乔木类:榕树、八月桂花、柏树、大叶榕、鱼尾葵、芒果树等。

3、目前存在的问题:

(1)、花坛里种植品种过多且没有明显的色彩对比或线条形的图案,同时影响植物之间的通风采光条件。

(2)、种植过于凌乱复杂,(一号花坛现种植的有小栀子、大栀子、满天星、杜鹃、海桐、小蜡、混合种在一起)不利于工作人员的养护管理。

(3)、校园环境由于受客观环境的制约,道路交叉口和路旁过多的种植多种灌木及乔木。

(4)、校园内缺乏色彩对比的造景苗木(如紫叶小钵、红花檵木、金边黄杨、金叶女贞等)。

(5)、校园特色没有充分发挥(如适合本地生长的三角梅),三角梅本是木本花卉(观花类),而现状却多为;枝条多、枯枝多、形状差、却没花的严重现象。(6)、校园裸露空地及墙壁较多(主要在教学楼前),缺少垂直绿化景观。(7)、木本与草花混植处较多(篮球场花坛里、车道两旁、教学楼前),严重影响两者的正常生长。

(8)、修剪的枝条没有及时清理掉,严重影响苗木后期的正常生长,导致病虫害得发生。

(9)、土壤的疏松没有规律或根本没有疏松,使土壤常年处于板结状态,造成苗木黄化或矮小现象。

(10)、教职工宿舍前的休闲区各个花坛的布局过于拥挤,没有亲和力,达不到休闲放松的目的。

二、整改措施及方法:

1、以少就多

集中栽植:

a)将 1、2、3号花坛的杜鹃、移出集中种植于教学楼前的空地内。

b)将 1、2、3、号花坛内的小栀子移出集中种植于教职工宿舍前的花坛里。

c)将 4号花坛中的满天星、金身女贞移出分别种植于1号和3号。

d)将 3号、4号的八角金盘、吉祥草移出栽植于百步梯两侧。

e)将 2号所有的满天星移出分别栽植于1号和教职工宿舍前花坛空白处。

2、除杂理乱

统一造型:

a)将办公楼左侧车道两旁的多余的乔灌木、枯死树、清除掉。

b)将百步梯两侧的迎春移出栽植于芒果树台地下方,提高其观赏价值。

c)将车道傍边的三角梅进行疏剪造型,提高其开花量 和观赏 价值。

3、统一布局

色彩突景:

a)将各个花坛里的苗木(草花)统一修剪、统一造型,使其形成多样富有校园文化的含义。

b)在学校重点区域或转角处种植色彩鲜明的园林苗木(如紫叶小钵、红花继木、金边黄杨等)。

4、因地制宜

特色唯一:

a)以三角梅为特色材料,打造以三角梅为主的廊架和花架。b)以榕树为特色材料,创造别致的盆景校园。

三、重点区域: 1、2、4号花坛的造景:

a)2号花坛的空白处建议种植红花檵木,使其与小蜡树形成色带。b)4号花坛由于地处道路的交叉口,建议种植草坪配以置石,使其拓宽视野。

2、裸露墙壁的垂直绿化:

针对教学楼前裸露的墙壁,可在墙壁上侧的泥土里种植金边常春藤或地瓜。

上一篇:高中化学答案下一篇:评茶员职业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