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并收获着

2024-08-06

学习并收获着(精选7篇)

学习并收获着 篇1

学习并收获着

2013年10月19-20号,我有幸到厦门参加第十届“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会议时间为两天。我听了施银燕老师执教的《负数》、张齐华老师的《用字母表示数》、刘伟男老师的《报数游戏》、刘延革老师的《周长的认识》、谢璐瑛老师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强震球老师的《圆的认识》共六节观摩课及四节系列专题讲座和深度点评与对话,让我感悟颇多,受益匪浅,每节课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下面,我就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精湛的教学艺术,睿智的快乐课堂

虽然这次的学习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但我的脑海中经常会浮现这几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景。这让我充分体会到“一切以孩子为本”的宗旨,细细回味下来,各位老师尽管风格迥异,但无一不是将这一宗旨贯穿课堂始终,张齐华老师的语言幽默、教学独特、知识渊博,他的课堂让人感到轻松自然,孩子们乐学乐听,强震球老师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先让学生初步感知,让学生尝试画圆,并示范正确画法,学生初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可是强老师独具匠心的设计,让学生又陷入了困惑之中,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名师们精妙的教学设计、高尚的素养以及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的精彩场面,无不让我切实感受到了他们扎实的教学功底、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具有影响力的人格魅力。每一节课上无不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让学生真正做回学习的主人,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体现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教师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注重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知识结构的重要条件。如施银燕老师执教的《负数》从生活中的四个例子电梯楼层、温度计、银行卡和身高等导入,激发学生兴趣,产生探究的欲望;刘延革老师执教的《认识周长》设计了学生跑操场直观地认识周长,运用学生熟悉的事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中上课教师们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生活中,现实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三、品味语言的魅力,注重思维的提升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在上课的过程中,对于教师的语言有很大的困惑。所以在这两天的培训中,自己也一直在记录名师的教学语言与有效的教学回应。在强震球老师的报告中,他提到“备课是门手艺法,上课就是技术活儿,教学语言好比剧本台词,教具学具好比舞台道具,教学互动好比演员搭戏。”教师在上课时要避免成串的“连问”、简单的“碎问”和随意的“追问”,而是要用平实的语言,注重启发和引导。首先在课堂上,老师快节奏的提问,严重压缩了学生的发展空间;其次,老师停留在对问题的指向性和精确性上下功夫,是为了“牵引”而“问”;最后,恶性循环,学生忙于应答或被动地参与、很少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与分享。总之,这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对于课堂教学有了更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抓住机会,不断地学习新知,提高自身的素质,优化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习并收获着 篇2

一、火眼金睛———通过辨错深化对知识本质的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情感体验、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参差不齐的思维水平, 因此, 出错在所难免.出错, 是因为学生还不成熟, 认识问题往往带有片面性;出错, 是因为学习是从问题开始, 甚至是从错误开始的;出错, 才会有点拨、引导和解惑, 才会有研究、创新和超越.教师不应将错误视之为洪水猛兽, 唯恐避之不及, 或“快刀斩乱麻”, 以一个“错”字堵住学生的嘴, 再接二连三地提问, 直至得出“正确答案”;或亲自“上阵”, 把正确答案“双手奉上”;或“堵”或“送”, 都置学生的实际于不顾.可以想到, 不让学生经历实践、获得体验, 企图直接拉住学生迈向“错”的脚步, 结果就可能阻断他们迈向成功的道路.布鲁纳说“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 教师不仅应该引导学生在回味疑惑、反思的境界中“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让学生带着火眼金睛发现错误, 还要适当地设置一些有一定思维价值、能激发学生惊奇感的问题, 让学生在辨析错误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 并带着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强烈愿望去迁移知识、分析思考, 从而加深对知识本质的理解.

二、对症下药———通过纠错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能从知识的定义、本质出发辨错, 更要引导学生学会对错误进行对症下药, 帮助学生找出错误的来源并发展该问题, 找到更成熟的解法和一般结论.笔者尝试在典型的纠错过程中让学生暴露学生思维, 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错误和失败, 通过纠错回顾解题的思路, 引导学生积极整理思维过程, 寻找错误原因, 寻求出知识点与数学思想方法上的漏缺, 概括总结出一般方法和规律, 使解题过程清晰, 思维条理化、精确化和概括化, 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 漏解探因, 排除思维定式, 培养发散性思维

许多学生在解题时往往满足于求出一解, 导致不完整解题, 引导学生探究分析出现漏解情况的原因, 积累经验, 强化数学分类的严密性, 分类标准的科学化, 促使学生的思维水平有层次、有步骤地向更优化的方向发展.

引导学生思考时, 不能忽视图形的位置或形状, 应寻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 探索出一般规律, 思维方式不能单一, 对基本图形的基本性质和图形关系要熟练掌握, 且能正确运用.因此, 对于本题分类标准的制定不仅要考虑到图形的基本性质, 还需考虑到图形的位置或形状.在这两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再制定分类标准时, 可以先按图形的性质分成AB为底边与AB为腰两大类后再依据图形的位置关系即以高CD在△ABC的形内、形外两个角度对前两类进行细化分类, 当然亦可先考虑图形位置再考虑图形性质进行分类.

(二) 反思出错过程, 重构知识, 培养思维的严谨性

在刨根究底的纠错过程中, 引导学生内化知识, 自觉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进行回味、思考、总结和调节, 构建更清晰、稳定、条理化的知识结构, 统化到蕴含在纠错过程中的具有方向性、规律性的数学方法与思想.

引导学生养成纠错质疑的习惯, 加强思维严谨性训练, 对思维过程中出现的段落点, 进行批判性回顾、分析和检查, 在反思纠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 (如观察、猜想、化归、构造函数等) 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剖析错因, 渗透一些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将计就计———通过用错激发创新思维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错误人皆有之, 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在数学教学中企图让学生完全避免错误是不可能的, 也是没有必要的, 而课堂上发生的错误并非是一文不值的, 它往往反映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反映了学生的真实想法, 这其中总会包含着合理的成分.教师应该善于巧用错误, 善于发现错误背后隐藏的教育价值, 引领学生从错中找出合理的一面, 从错中找出与正确方法之间的联系, 把“错误”资源巧妙地予以运用, 不仅能让学生尽快走出误区, 并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这时学生都赞叹这种用方程的解法很有创意, 同时这种新颖的解法也唤回了这名学生的自信.这种化腐朽为神奇, 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实, 像上面的类似错误是我们老师经常碰到的, 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而“错解”往往有它合理的一面, 它多是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的符号、表象或概念、命题之间的联系上出现了编码错误, 或是产生负迁移, 这是学习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也只有这种真实的思维才能真正反映出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 它实际上往往带有普遍性, 因而可以以此作为很好的教学资源.因此, 教师对待学生的错误要客观辩证地分析, 不必“如临大敌”, 倒是应该冷静地剖析学生“错解”中的合理成分, 研究它的起因, 研究它与正确方法之间的联系, 然后把“错误”资源合理地予以运用.

四、巧设陷阱———通过诱错培养质疑能力

痛并快乐着,累并收获着 篇3

第一次听到“磨课”一词是在我刚来城关三小不久,学校要新调入老师上一节汇报课,我很紧张,也很认真地努力着。老师们聊天的时候偶然提到要磨好一节课很辛苦,也要有一个过程,听后觉得很有同感,也颇受启发。教书多年觉得自己越来越不会上课,也不知该如何上课了,教学宛然处在“茫然迷失”的围城中,一直在思考该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上乘磨石”和“精神乐园”,我想最佳的方式那就是去磨课!所以,我特意请教了师傅:怎样磨好课,怎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以及要注意什么问题等等。我在思考中探索,感悟中提升,不断地对原有的教学经验进行重构,争取上出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酝酿】

我选取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一课。从确定教材到完成上课大概经历了两个多星期。拿到教材我首先就是一遍遍地通读教材,阅读教参,从各个渠道收集了许多有关的案例和资料。通过再读教材,阅读资料加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展开了我的思考:

思考之一——教学目标的定位

教材首先用图片的形式呈现了生活中的一些放大与缩小现象:照相、用放大镜看书、投影仪放大图表、人和影子,使学生初步认识生活中的放大与缩小现象。然后通过例4进一步研究图形放大与缩小的特点。先让学生按2∶1的比在方格纸上画出三个简单的平面图形的放大图,使学生通过画图了解到:要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只要把图形的各边按一定的比放大即可。然后再让学生观察放大前后的图形,通过对比认识到:放大前、后,图形的大小变了,形状没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把放大后的三个图形按1∶3的比缩小,体会到: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后,图形变小了,但形状没变。最后综合两方面的认识,总结出: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所得的图形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因此我认为:

1.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价值是为了解决问题,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特征不可淡化。

2.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一定要作为重中之重,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画图的过程,同时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画图。

真正的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要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只要把图形的各边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的过程,让学生在交流讨论和动手操作中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本质。

思考之二——教学方式的突破

把教学目标定位好之后,我开始思考该如何去落实这一目标,该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呢?我陷入了困境。经过思考,我决定采用感受放大、缩小现象—数形结合,探索新知—综合运用,拓展迁移—自主评价,总结提升的流程,试图通过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放大、缩小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图形放大、缩小的特征,然后让学生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解决问题。心中有谱,教学设计也就一气呵成了。

【嘗试】

教学预案确立后,我便开始积极准备第一次试教,并请本年级备课组的老师来听。试教之后,才发现由于时间仓促,我没有好好考虑学生的状态和特点,整个过程出现很多问题:创设情境的图片和主题图重复;用展示台投影学生画出的图时出现故障;没有预设到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画图的过程会很不到位……无疑第一次试教失败了,有点难受。还好在与同事们的交流和指点中,我知道这节课并不是一无是处,我需要的是把自己的思路理清,对一些教学过程作些调整,把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一一解决,就能细细地打磨好这节课。整堂课的轮廓渐渐清晰起来。轮廓有了,框架定了,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如何使整个过程丰满和谐起来。这包括如何提每一个问题,每一环节教学语言如何简单又有效,课件如何呈现,每一个预设的实施,课堂中可能的生成等等。我不断地修改、不断地打磨,只待正式上场……

【实践】

这一刻终于到了,两个多星期的酝酿和打磨,究竟效果如何在这一刻得到证实。我是自信的,又是忐忑的……

以下就是我上课的两个片段:

片段一:感受放大、缩小现象

1.观察体验

师:周老师旅游了一趟,带回了一些漂亮的照片,大家想不想看看?

(小照出示)你们能看清楚这张照片吗?

(把照片逐渐放大)老师把照片……?

(大照出示)这张呢?(把照片逐渐缩小)

2.辨别放大、缩小现象

师:照片可以放大或者缩小,从而使其看得更清楚。其实在生活当中也经常遇到放大和缩小的现象,请看大屏幕(出示主题图),你见过这些现象吗?这些现象中哪些是把物体放大,哪些是把物体缩小?

3.归纳特征

师:通过观察刚才这些放大或缩小的现象,你发现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生:大小改变,形状不变。

师:回答得真好,这两点其实就是图形放大与缩小的特征。

片段二:数形结合,探索新知

1.图形按一定比放大

出示例4,分析题意

师:生活中的现象都可以进行放大与缩小,那么我们所学过的平面图形能不能进行放大与缩小呢?

怎样进行放大与缩小呢?你有什么方法进行放大与缩小?(引导学生说出按一定的比进行放大与缩小)

师:刚才我们是从视觉上感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下面我们要亲自用手来感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同学们想尝试吗?我们先来画图形的放大。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平面图形,你想把什么图形放大呢?

(出示图形)大屏幕上有一个正方形,请看,它的边长是多少?让我们再来看一下要求。题中的2∶1是什么意思?同桌互相说一说。

谁来给大伙说说你是怎样理解2∶1的?请大家想一想应该怎样画呢?

2.课件演示把正方形按2∶1的比放大。

这就是按照2∶1放大后的正方形,和你想象中一样吗?放大后的正方形与原图比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3.学生操作,初步感知按比放大。

如果换成长方形或者三角形把它们按照2∶1放大,你们有信心完成吗?(出示图形)

【感悟】

收获并快乐着700字 篇4

使我英语水平登上一个新的高度,得感谢《空中英语教室》时尚英语节目。我和它在电视里邂逅,却如见故人,遂结下不解之缘。无论学习多么繁忙,我都按时坐在无形的教室里一期也没落下。坚持朗读课文,查阅词典,阅读长篇的原版资料,这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过了不久,听说读写全方位的训练使我的英语水平突飞猛进,同学为之侧目,父母为之瞠目,自己也很惊喜:那种全身心的投入是一种难以言表的乐趣,学习不再是一种枯燥乏味令人窒息的压力,而是一种欲罢不能的冲动和不能浅尝辄止的渴望。

都德说:语言是一把钥匙。它打开人们心中的一扇大门,让你领略门外风情万种的新的世界。英语魅力无穷,它奔放直率,洋溢着摇滚乐说唱的激情,雅皮士的火爆。赛场上的活力四射和高潮迭起是最好的诠释。

有了这把钥匙,可以神游世界,穿行亚马逊热带雨林,阿尔卑斯山雪峰;走近阿姆斯特丹旋律的风车,维也纳辉煌的音乐厅的大门……有了这把钥匙,可以聆听到莎士比亚笔下罗密欧与朱莉叶深沉的倾诉,海明威笔下老人与海不屈不挠抗争的呐喊,马丁·路德·金及其激昂的演讲中涌动的追求自由平等的召唤……

累,并收获着培训工作总结 篇5

暑期远程培训过去了一半的时间,早晨还不到学校规定的时间,淄博工业学校的老师们就陆续来到了研修机房。中午,有的老师买个包子,吃个快餐,继续学习。下午,更是比要求的时间推后了1个多小时,老师们才迟迟离开学校。这是山东最热的季节了,往年大家都会喊热,今年大家无视这骄阳似火、夏日炎炎,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两个字:微课。如何设计实用完美的微课程设计方案,什么样的学习任务单呈现给学生比较好,怎样能简明扼要地告知学生如何利用微课程开展学习,互相交流分享微视频制作方法,这些才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远程研修最大的好处就是互助互动。遇到困难,身边有同事,网络连接着指导老师和专家服务团队,他们都会及时热心地提供帮助。疑问解开了,问题解决了,任务完成了,老师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学习并收获着 篇6

一九九七年,我从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一所农村中学任教,成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那时候,人们都说:“当老师好”,“当老师光荣”等之类的话语,为师之初我对怎么当老师,当什么样的老师也没有什么切身的感受,内心只铭记着“学高为师,品正为范”的师训,希望“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成为我的为师之本。

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我要教好我的学生,自己必须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曰:“不能正其身,如何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求学生做到的我必须首先做到。在乡村中学工作那些日子可以说我的工作热情是相当的高,整天都泡在学校的办公室或教室里,一天也就回家讨三顿饭。因为家就安在校园里,回家吃饭也似在工作,午休好像从来没有过。午间多半要在教学楼或学生寝室进行巡视,有时轮到值周除了晚上回家睡觉,那一周就完全在学校中度过了。我每天重复着相同的程序。那时候感觉不到辛苦,有的只是热情。我敬业,我教的学生也受到感染,刻苦勤奋,严于律己。我对学生关爱有加,细心呵护。工作中我深刻的感受到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

是教师的美德。

教学中我主动地亲近学生,努力丰富课堂内容,活化教学形式,课余带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我的教学深受学生的喜欢,同行也不时投来赞许的目光,更得到校领导赞赏,在所在的乡镇也小有名气。我认为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练”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大家都知道软件知识的更新是日新月异的,老师不能将所有的知识都教会学生,但是老师教会的是学生的思想,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教师应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

连续送走了三届毕业生,更受到县政府的表彰,我有了一些成就感。偶尔在节日里也能收到几张往届学生寄来的卡片。记得有一年中考刚过,一位来自县城的毕业生,亲自找到我的家,送给我一个玻璃制的小饰品,并连声道谢。那时我真得好激动。我深深感到学生往往是“度德而师之”,教师只有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学生,才能确立自己在教育中的地位,才能真正受到学生的爱戴和敬重。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实际上就是一种师爱。师爱是一种无私的爱、深沉的爱、持久的爱。有时候,老师对学生的爱往往令学生刻骨铭心、终身难忘。

那是一月几百元的工资,生活过得很辛苦,很少能到饭店潇洒的吃顿大餐。取媳妇的钱更是向亲朋好友借来的。那时我很想在假日里

到外面走一走,看一看,增长些见识。但这样的机会少之又少。但我知道我们青年教师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要忠诚教育事业,爱岗敬业,静下心来专心致志地做好本职工作。教师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教师个人的言行都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各方面产生一些影响。

2005年县教育局公开选调教师,通过笔试、试讲和思想政治考核,从农村中学选调教师。我报名参加,最终以综合成绩第二名进入县城中学。从乡下到城里,对一个普通的教师来说算得上是一次飞跃,对于教育体制更是一次大的变革。这摒弃了多年的歪风邪气,让德、才、学成为选才的主流。

起初在初中部任教,三年后又被调到高中部。我始终一贯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赢得了同行和领导的认可,让我有更多的机会来提高自己,发展自己,奉献自己。我没有让学生失望,让领导失望,我胜任我的工作岗位。我感谢他们让我的生活更多彩。我们整天和学生泡在一起,督促着他们的学习,端正他们思想,头脑中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学生。攻克了无数棘手的难题,很少顾及自己的孩子,可以说把对自己孩子的爱无偿地奉献给了学生。现在我们在教学工作中认真、执著,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转型,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

术的发展步伐。现在我们正在由“传授型”转为“引导型”,由“单一型”转为“复合型”,由“拷贝型”转为“创造型”,由“经验型”转为“科研型”。努力地把自己打造成“学生喜欢、家长满意、同行佩服、领导信赖、自我认同”的高素质教师,为铸造我县教育新辉煌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从而品尝到教师职业带给我们的幸福感与成就感。有些时候连自己的家人也会埋怨我们,但每当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看到他们取得的成功,看到他们的灿烂的微笑,也就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语文学习:痛并快乐着 篇7

关键词:语文学习;痛并快乐;学习乐趣

有人说,语文是一门充满无限魅力的学科,但学生认为语文学习是一件很痛苦的事,由此出现了学生厌学而导致语文水平下降和语文能力走低的现状。对此,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把语文学习这门不被学生感兴趣的学科变成其向往的乐园。作为语文教师,应调动起学生的激情,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惰性,从而让他们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感。

一、课堂教学,给咖啡加糖

语文的课堂教学要有春风拂面的喜悦,应给学生撑起一片人文的天空,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浪漫与诗意。我们怎么忍心面对一篇篇美文,像主刀医师做手术一样脉络分明地把文章分割成阅读的技巧、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呢?怎能把许多无法说得明白,留有许多想象空间的诗文,把所有的意境都破坏而只剩下苍白的答案了呢?

因此语文教师应有浪漫的情怀,给枯燥的课堂教学加点诗意,让学生去体会“孔雀东南飞”这个千古绝唱的韵味,让他们明白雪莱的“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的心怀,让他们了解但丁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开阔胸襟。或许有了老师浪漫的牵引,学生才会有一些诗意的眼光,去感受语文的美,真正地理解生活,热爱生活,也才能真正地理解语文、热爱语文、欣赏语文,从而领略语文学习的其中三味,心灵走向深广,走向博大。

以浪漫的情怀引领学生走进语文,这并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全部。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应少一些功利性的东西,不单是为了考试而填鸭式地传授给学生知识;对于知识的传授,尽可能多一些技巧和方式,给学生一些意外的惊喜,激起学习语文的乐趣,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写作中成功运用学过的知识,这比教师单纯地教他们运用描写刻画人物有效得多。语文学科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我们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失去美感,而让语文在教学大纲、教材的框定下,成了教材剖析、知识灌输的机械运动。课本外一切鲜活的东西仿佛都与课堂无缘,课堂成了纯粹的课堂,教学沦为单向的授受,语文学习有什么乐趣可言?

语文课堂必须是民主的、开放的,允许他们利用书本外的知识去质疑你的教授内容;允许他们说不清楚,道不明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允许学生怀着“挑战”进课堂;允许他们带着“不满”出教室。教师的教不再是“圣旨”,可以让学生有创造性见解。或许,这样的语文课堂才会多一些生气,少一些乏味,学生的个性与多元智能才能在学习中得以张扬和发挥,这样课堂教学才不再是一杯苦涩的咖啡。

二、语文阅读,放飞快乐

学生的语文素养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读出来的。应该说,尽管许多学生对语文课不感兴趣,但对课外阅读却表现出极大的热情。那么教师不妨因势利导,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林语堂曾说“所谓学习,就是喜爱,学生应该对阅读发生狂喜”。于是在平常教学中,我尽量每周(至少两周)留出一节课时间,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或让他们自主阅读,给学生独立读书、体味、品味、背诵、摘抄的时间,使学生对语言文字和各种理法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不断积累,不断升华,语文能力便由此而得。同时也让学生品味到阅读的甜头。

当然,一个人由于年龄、性别、趣味上的原因,总有喜欢读的书和不习惯读的书,某些书读起来兴趣盎然,手不释卷,在感情上能产生强烈的共鸣;而有些书读起来就打瞌睡,硬着头皮也读不下去。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适当引导,让他们意识到不能只读某一类型自己喜欢的书,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不利,同时,也不利于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语文阅读,应让学生心灵放飞,让思想的骏马纵横驰骋,在阅读中体会快乐的感觉。

三、作文,喜欢你并不难

应该说,写作是一件很难的事,正因如此,很多老师在讲解作文之道时,习惯了对学生说,作文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不容易写好的,只有多读多练,才能有希望。这就让本来就怕写作文的同学看不到希望,以这样的心态,怎么能写出好文章来呢?

作为教师,首先需要帮学生找回自信,克服畏难情绪,要让他们明白,只要了解了写作的奥秘,在教学中与老师配合,开启成功写作之门并不难。树立了信心,写作的两大难题也提到了日程上来:一是学生作文无素材,无话可说,二是不知怎么成文。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针对素材缺乏而无法成文的情况,让他们日常积累,利用阅读课,让他们坚持做摘抄,并分门别类。如典型论据、名人名言、经典论述段、绝妙好段、佳作一篇等。这样长期积累,两三年下来素材库就不怕没粮了。另外,利用课前三分钟的演讲,组合版块推出一系列活动:评说时政、焦点跟踪、我读美文、成语故事、妙文偶得等,扩大同学的视野。虽说学生无法直接体验生活,但这间接体验的积累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应该说通过这些活动,不仅积累了素材,同时思考问题的感悟也日渐加深。

解决了素材,该怎么写也应让学生明白。人们说文贵有格,体有格式,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各种文体的典型特征,常用的表达方式和在写作中的注意事项。不管怎样,文体特征应鲜明,文体特征抓住了,具体写法就不一定要有统一的格式,让他们明白:写作中捕捉一闪而过的灵感很关键,要以饱满的激情打开其感情的闸门,调动其认为最美的语言,去表现自己的见解和才思。一篇好的文章,往往会让人忘记它的文体存在,就像我们欣赏一尊好的雕像,要忘记它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它才是成功的。

上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解析下一篇:冬天红薯香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