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产业发展

2024-10-23

高质量产业发展(通用12篇)

高质量产业发展 篇1

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汇报 按照《促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2019-2022 年)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文旅局精心谋划、组织实施了一批健康旅游体育项目。现对文旅局健康产业进展落实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是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 该项目以温泉和旅游景区的自然资源打造综合型温泉文化旅游项目,规划以温泉健康产业为核心,重点引入中医药大学中医特色康养医疗,该项目中的构建“温泉+”产业体系,实现多产业互联互通、融合发展。

该项目中的医养社区版块,以温泉为元素,中医为核心,发展医疗保健、养生养老、引进大健康理念,与省内知名中医院校合作,邀请专家坐诊等多方面服务。建设国际养生养老场所,提供温泉疗养、水疗项目、养心禅修、中医保健、健康体检、康复医疗、生活服料、膳食营养、文化娱乐等多方面服务,采取“温泉+特色医疗”、“温泉+康养”的特色模式,营造健康生活方式。

目前医养社区项目,已经完成概念规划设计,正在报批报建阶段,二是“满乡风情·七彩”文旅特色小镇项目。位于镇东新村。该项目中草药产业园完成栽、种金莲花等名贵观赏中药材 800 亩,为下一步发展中医药康养提供了资源保障。

三是冠庆发展有限公司旅游项目 由冠庆发展有限公司于 2019 年投资建设。项目位于满族自治县头道村高家屯。

该项目的康养漂浮体验中心已建成。康养漂浮集中医调理、物理理疗、水力漂浮、音乐疗法、放松减压、心理疗法及保健氧疗等为一体的静眠调养新技术。通过物理理疗和心理治疗,达到消除紧张、焦虑、抑郁、恐惧、头昏、失眠等精神症状目的,可有效缓解精神压力、改善睡眠。针对亚健康、三高、肥胖、,慢性病人群,可达到深度排毒、疏通经络、修复细胞、提高免疫系统机能、激发人体自愈能力的效果。

该项目目前处于试验阶段,待条件成熟后推向市场运营接待游客。

四是体育产业相关内容 以县武术协会为基点,在全县各乡镇逐步建立分会,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运动,发挥太极拳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良好作用,推出居家太极拳教学视频,以网络为媒介,线上、下同步推

广,丰富群众太极拳学习渠道;积极发展户外运动项目,推广微型马拉松、自行车、徒步等群众参与度高的项目。

高质量产业发展 篇2

1 高校图书馆高质量服务的重要性

1.1 高校图书馆高质量服务是读者的需要

高校根植于大学校园的土壤, 拥有特殊群体的读者, 这些读者由三部分组成。一方面是科研人员, 另一方面是学校各科的教师工作者, 最后是广大的学生群体。随着世界窗口的打开, 科技的发展, 图书馆的服务性质更加显露, 读者对图书馆的要求也更高。图书馆服务已不再是简单的借借还还, 读者需要的是高质量细致的服务, 它将能吸引更多的读者, 增加图书馆的利用率;对提高校园的人文气息, 文化素养也有着重要的帮助。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和社会的文献信息中心, 是读者学习、查阅资料的主要场所, 创造宁静, 和谐, 便利的求知环境, 实现知识的储备用以科研工作, 教学工作和自我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1.2 高校图书馆高质量服务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就世界范围内, 现代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正在日益强化。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 高校为社会服务的观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 而且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 高校实施社会服务职能已是时不我待。市场经济特有的竞争机制、效益原则、时间观念等向高等教育领域的渗透, 使高校必须走出“象牙塔”, 走进社会。无论是经济的迅猛发展, 社会的不断进步, 还是现代化建设的蒸蒸日上, 都要依靠科教兴国战略作为支撑, 依靠科学的发展观作为指导。高校将以其学科、人才、智能优势, 以其高质量服务方式, 与社会经济生活在更高层次、更广泛领域联结, 越来越频繁地参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建设。社会需要图书馆由知识信息宝库变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 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文献信息服务。

2 如何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没有高质量的服务就不可能取得满意的服务效益, 也难以体现图书馆的社会存在价值。如何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是各大高校始终面临的问题。

2.1 加强馆员队伍建设以增强服务能力

2.1.1 从馆员观念的转变来增强服务能力。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 各种客观条件都对图书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提高图书馆馆员的素质入手, 积极实现图书馆馆员新旧观念的转变, 将读者服务由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 从单纯注重服务数量到讲求服务质量。完成从对图书资料的借阅管理到对网络信息的加工, 要有许多细致工作要做。“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不再是一句口号, 它要融入进每一位馆员心灵深处, 它要求每位馆员在服务过程中全心全意地满足每一位读者的需求, 重要的是换位思考, 让读者有“如家”的感觉。

图书馆领导层也要以身作则重视读者服务。使每位馆员牢固树立“读者至上”的服务意识, 实施优质服务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以真挚的关怀感动读者, 满足读者的需求, 提高读者的素养, 传承人类文化。

2.1.2 创造馆员的知识更新的机会, 鼓励馆员主动学习, 提高人员个体素质以增强总体服务能力。

馆员的业务能力的强弱与学识水平的高低, 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图书馆的发展。馆员不再是以往的文献资料的中介者, 而是信息资源的导航者。对于大量日益更新的信息资源和网络的运用, 用陈旧的知识去应对不免显得捉襟见肘。多创造馆员学习的机会, 一方面可以丰富馆员的知识, 扩大馆员的视野, 培养馆员的主动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完善管理体系, 从提高个人素质着手, 以达到提高整体馆员的服务能力。加之, 各馆馆员之间通过相互学习, 加强了馆际联系, 达到互通有无, 启发创新的目的, 也有利于增强总体人员服务能力。

2.2 加快加强信息服务网络化, 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

网络信息的服务是信息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高校图书馆扩展信息服务空间的必要手段和工具。图书馆想要实现管理及服务的自动化, 数字化, 离不开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有效支持。网络信息传递需要以计算机硬件、通信设备为依托;以应用软件为手段;以数据库信息资源为利用对象, 通过图文信息, 发行电子出版物、Email等方式实现。因此, 高校图书馆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 积极搞好网络设施建设, 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开展网络导航服务和信息在线检索服务, 为读者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提供帮助。

强化信息资源建设是完善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 要加大开发信息产品的力度, 包括开发馆藏文献资源的同时又要开发馆外的市场信息。其次, 高校图书馆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建立特色的数据库。利用网络信息开展代查、代检、代借资料等手段, 能为社会提供形式多样的社会服务, 满足社会用户的需求。

完善服务体系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改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手段, 例如馆藏查询、外借预约、馆际互借、催还业务、新书报道、图书报道等多种服务都可以通过网络功能来实现。同时积极实现网络参考咨询、强化网络信息服务, 提升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技术含量。

2.3 拓展服务领域以提高服务水平

为了满足不同专业、不同类型读者的需求, 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高校图书馆在建设中要拓宽收藏范围, 处理好图书采访中的重点性、专业性、整体性、普及性和大众性的关系, 使购买图书占有合理比例。

二十一世纪图书馆追求的目标是实现资源共享服务。图书馆可以与地区网、国内网、国际网联网, 同时, 图书馆也可以将自己馆的电子信息资源送到网上, 任何一个馆都可以得到超地域服务。从而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 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

在未来信息社会中, 除了向读者提供外借、阅览, 学习和研究的一般文献外, 还应利用现代化设备, 满足读者的特殊信息资源要求, 去做更深层的专题服务。

可承接学校、社会提供课题, 提供专题目录、专题研究报告, 做第二、三次文献;为个人、科研机构提供发展计划, 确定科研课题、技术攻关方案服务。

开展创新的有偿服务方式, 承接课件、幻灯制作;编辑读者需要的专题汇编、参考资料;提供在馆内就能解决的文章扫描、光盘刻录、打印、复印等信息处理服务。提供信息检索、信息咨询、所需信息资源整理及发送等服务。

其次要发展综合服务。社会需求的扩展变化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迫使图书馆服务一定要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拓展新的服务。面对用户提出的某种单项的服务需求, 高校图书馆不能被动地只满足其单一需求。一个科研的项目从选题、立项到成果的产生以及成果鉴定和推广, 在不同阶段势必会有不同的服务需求。高校图书馆应发掘用户的潜在需求, 发展综合配套服务, 利用如市场调研、项目背景分析、选题定向的科研进展跟踪服务等。

除了拓宽馆藏范围、拓展服务领域外, 高校图书馆还要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充分利用其信息资源覆盖面广、文化品位高、学科针对性强, 数据库建设较完善等优势。根据自身特点和读者需求, 开展卓有成效的多种形式的服务。想读者之所想, 急读者之所急, 从工作中积极探索、实践, 以高质量服务发挥图书馆的最大资源效益和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饶锋, 崔松波.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图书情报论坛.2003 (4) .

[2]周凤敏.如何提高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质量.图书馆业务研究.2003 (6) .

[3]罗晓鸣, 何小明.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思路.图书馆.2004 (5) .

[4]杨守文.欧洲大学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大学图书馆学报.2003 (5) .

学校品质发展 赢得高质量生源 篇3

日前,由教育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办主任续梅带队的12家中央新闻单位记者组成的中央新闻采访团对江苏职业教育进行了专题采访。在江苏省教育厅召开了江苏职业教育专题汇报会,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作为代表参加了交流会,学校潘东标校长向与会领导、媒体作题为《学校品质发展,赢得高质量生源》的交流发言,字字句句高度概括了南京高职校人孜孜不倦、奋发向上的精神。会后,潘校长还接受了《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等多家媒体记者的采访。

2009年,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共招收新生人数1012人,600分以上生源达160多人,招生质量空前提高,实现了“稳定数量,确保质量”的既定工作目标。

一流的办学理念是生源高质量的基础。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作为中国教育部与德国在职教领域最早合作的第一所项目学校,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开展人才培养、师资培训、技术支持等国际合作。BSH合作项目已成为21世纪我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一个典范,2009年6月首届学生已经顺利毕业,并成为博士西门子公司的正式员工和技术骨干。BSH合作项目为更多的校企合作提供了引领和示范,成为吸引优质生源的办学亮点。

一流的办学条件是生源高质量的关键。在中央、省、市政府的关心下,学校近三年设备投入三千多万元,生均仪器设备一万元,全省第一,并构建全国一流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为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创建技能强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力量雄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280人。其中副教授、高级讲师80多人,博士、硕士研究生近110人,占专任教师40%,有近110人次曾赴德国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教师队伍中有获得德国“师傅证书”的老教师,也有一大批拥有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国家注册的造价师、结构师、监理师、电子商务师、会计师等职业资格证书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占90%。学校还先后成为江苏省首批课改实验学校、江苏省首批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这些都是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办学水平的充分认可,更是吸引优质生源的关键指标。

一流的办学绩效是生源高质量的保障。盯紧市场、贴近企业,开设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热门专业,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学校先后与吉博利、博世公司、西门子公司、霍利威尔、中兴通讯、熊猫电子集团、南京装饰集团、大地集团等200家大型知名企业合作办学,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实现了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毕业生成了企业的“免检”人才,形成了入学——就业直通车。毕业生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娴熟的技能水平,对口就业率持续95%以上,很多毕业生已经成为企业的管理核心和技术骨干。“普通高中有高考,职业学校有技能大赛。”学校紧紧围绕“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重视技能培训,2009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校取得12金、6银、4铜的好成绩,奖牌总数、获奖率、团体总分南京市第一,金牌总数全省第一。在天津举行的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校四名参赛选手全部夺得金牌。省教育厅授予学校“2009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学校和特别贡献奖”荣誉称号。学校还多渠道注重学生成长成才,现已与新加坡建设局管理学院、韩国大田大学、韩国全州大学、韩国全州Vision大学、法国科尔比谢学校、歌德学院、台湾建国科技大学等16所国际院校联合办学,国际化成才立交桥完美架构和良好实现。稳定、对口、高效的就业,多元、开放的继续升造成为吸引优秀生源的重要保障。

链接

【中国青年报】“在我们校园,从十五六岁到四十多岁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能看到。”南京高等职业学校潘东标校长介绍,他们的办学宗旨就是让普通学生接受最好的职业教育,让农民工接受最好的职业培训。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篇4

如何理解绿色发展不是放弃发展、停止发展,而是坚持绿色优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新路,既是解决环境突出问题的“华山之路”,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光明大道。

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满足群众期盼需要,绿色高质量发展不仅具有重大生态意义,而且具有重大政治意义。

每年,津南区的冬天都会经历2.3次雾霾天,人们呼吸道疾病高发,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路上开车连红绿灯都看不见,有时要开导航回家。所以,当前解决环境突出问题,必须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从去年开始,最大的感受是随着京津冀的环保治理和环保大督查,津南冬天的空气比原来好了,蓝天白云多了,雾霾少了。今天讨论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就是讲的如何不再走先污染后治理,或者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而是既解决发展的问题,又解决环境保护问题,走出一条生态环保的新路。

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追求幸福生活是人民的共同向往,但在不同发展阶段,幸福生活的内涵有所不同。现在,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的新变化新期盼,也迫切需要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道路。通过转变粗放经济增长模式,天更蓝,水更清,树更绿,空气更好,广大人民群众会有更多的获得感。

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通过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可以将生态环境上的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通过构建“会展服务业、智能工业、生态文化旅游相融、海河教育园园内园外互动”的绿色产业,那么绿水青山一定可以变成金山银山。

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篇5

强化思想教育,拧紧“总开关”。坚持把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依托地县党校主阵地,全覆盖式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培训班。创新开展“思想政治建设年”“突出政治纪律、强化核心意识”等主题活动,教育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提高党性修养,切实管好“关键少数”。通过派发廉政宣传海报、开展“廉洁齐家树清风”活动、开设“廉政教育大讲堂”等,组织党员干部到反腐倡廉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观看警示教育片。

健全制度机制,织密“监督网”。制定地县党委(党组)会议议事决策规则、改进廉政监审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加强干部日常管理监督、因私出国(境)审批管理等制度措施,织密扎紧制度笼子,实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编制《干部监督政策文件选编》和《干部监督工作规范手册》,形成配套完备、规范有序、有效管用的制度规范体系。建立落实基层党建任务定期培训、阶段性工作督导提示单、县(市)委书记基层党建要情“直通车”、定期蹲点调研“四项制度”,实行全面从严治党“七个一”任务清单,坚决避免出现“肠梗阻”等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真正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

从严选任监督,树立“风向标”。从严落实“凡提四必”,创新政治表现“必考”和小金库问题“必清”,实行“六个凡提必”考察审核机制,多角度、全方面考实考准干部,有效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完善组织部门与执纪执法部门定期沟通联系制度,建立干部基础信息台账,及时了解掌握干部举报、查核情况和处理结果,为选准用好干部提供依据。对选人用人工作经常性督导检查,结合巡察开展干部不担当不作为和违规选人用人问题专项检查,发现问题,提出整改建议,抓好问责整改,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得到有力整治。

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材料 篇6

研讨会立足于企业现有资源和能力结构特点,直面当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下一步发展的可行路径。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材料

推动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切实找准机构编制工作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切入点,努力使机构编制工作出效益、出生产力,最大限度优化营商环境。

从机构改革入手,确保重点领域用编需求。本次机构改革新成立部门 6 个,职能加强部门 7 个。按照编制“总量内调剂”原则,盘活现有机构编制资源,对确需的机构编制需求,注重创新挖潜,不断提高编制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结合省、市重点领域机构编制标准化建设规范,对于新设及职能加强部门保证用编,新设部门最低配备 3 名、强职能部门按划入职能量配备。

从深化机构改革入手,确保提升办事效率。通过机构改革,理顺管理体制、厘清部门权限,使全区各单位各部门对行政审批事项、行政权力事项、中介服务事项、公共服务事项等清单事项的名称、依据、责任主体等内容都有进一步梳理完善,对工作流程进行重新评估分析,最大限度地简化办事程序、压缩审批时限、精简办事要件,优化服务流程。

从深化机构改革入手,全面加强营商环境建设。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发展理念,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最新颁

布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发挥好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的职能作用,客观认识区情,理性分析自身存在不足,大力解决营商环境“堵点”和“痛点”。本次机构改革成立了专门的营商环境建设监督机构,以促进全区上下观念大转变、认识大提高、审批大改革、效能大提升、经济大发展,全力营造高效、便捷、公平、宽松的营商环境。

从深化机构改革入手,做好权责清单的动态管理工作。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制定和公布调整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实行行政审批目录动态调整,深入做好权责清单动态调整工作,确保按省定时间节点要求基本完成党政工作部门“三定”制发等工作,不断完善权力和责任事项调整并接受群众监督,加强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信息平台管理。

从深化机构改革入手,做好选任人才工作。规范选人进人工作,执行“凡进必考”,落实公开遴选、公开选调、调任公务员制度,建立“全覆盖”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除国家政策性安置外,一律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全区各类事业单位编制内人员调配除高端人才、补充急需紧缺人才外,一律参照机关公开遴选、公开选调的方式进行。确保控编范围内的各类管理人员能够人尽其才,急需的专业人才能够得到及时招录补充。

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材料学习贯彻____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理论研讨会发言稿: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着力点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以新动力驱动高质量创新发展。依靠制度创新裂变出巨大的新动力,实现新旧动力转换。深化财税金融、城乡均衡发展、人力资本流动等领域制度顶层设计,形成产学研协同推进局面。

二是以新要素带动高质量协调发展。未来应依托大数据这一革命性新生产要素加速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三是以新科技引领高质量绿色发展。要重视科技创新对绿色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科技创新体系。

四是以新格局助推高质量开放发展。依托郑州航空港建设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和现代产业集聚区平台,积极培育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企业。五是以新举措提升高质量共享发展。通过平台、基地、人才服务建设等措施,缩小基本医疗、教育、社保的城乡差距。通过加大公共部门财政投入,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材料学习贯彻____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理论研讨会发言稿: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着力点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以新动力驱动高质量创新发展。依靠制度创新裂变出巨大的新动力,实现新旧动力转换。深化财税金融、城乡均衡发展、人力资本流动等领域制度顶层设计,形成产学研协同推进局面。

二是以新要素带动高质量协调发展。未来应依托大数据这一革命性新生产要素加速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三是以新科技引领高质量绿色发展。要重视科技创新对绿色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科技创新体系。

高质量产业发展 篇7

关键词:福建电机产业,现状,质量分析,质量提升

1 福建电机产业发展现状

电机电器产业是福建省重点扶持的五大产业集群之一, 位列汽车、船舶、工程机械、电机电器等机械工业四大优势产业之首, 2010年福建省电机电器产业全年产值达1000亿元, 其中电机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2.7亿元, 比2009年增长33.1%。福建省的电机企业主要分布在宁德、福州、南平、厦门、泉州、莆田等地, 其中福安生产的中小型电机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占福建省的80%, 出口量也占全国的三分之一[1]。

闽东电机产业是福建省的传统支柱产业, 截至2009年底, 闽东地区拥有电机整机生产企业200多家, 加之配套配件企业和派生的保健电器产品生产企业共800多家, 从业人员6万多人。目前已形成发电机与发电机组、电动机、水泵和电子保健医疗仪器等四大类产品, 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01.7亿元, 出口交货值约50多亿元 (未含异地出口和买断出口) [2]。福安市获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授予的“中国中小电机出口基地”称号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授予的“中国中小电机之都”称号, 2008~2009年福安电机产业连续两年入选“中国百佳产业集群”。目前, 福安电机产业已形成了一个从原材料供应、配件加工到整机组装、质量检测的专业化、协作化、社会化的生产经营网络, 并建立起了管理、市场、研发、融资、人才等五大产业支撑体系, 初步形成了产业配套完善、产业链不断拓展延伸、产业逐步精专化和高度集聚化的产业集群。2007年福安电机电器产业集群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大关, 2010年产业集群产值达188亿元, 增长41.3%[3]。

2 福建电机产业产品质量现状及分析

从图1可知, 福建省电机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2008年只有46.6%, 但2009~2010年合格率有了大幅度的上升, 达到90.5%以上, 2008年至2010年三年的抽检合格率平均为81.2%。电动机的不合格项目为温升、效率, 主要是电磁设计不符合要求、使用材料不符合电磁设计要求、制造工艺水平差等原因引起。发动机的不合格项目为效率、相序检查, 影响发电机效率的主要是电磁设计问题, 所使用的材料和装配质量差等;相序检查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部分厂家装配时没有注意发电机出线端的顺序, 出厂时没有用相序测量仪器进行检查等。

3 制约福建电机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为提升福建电机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下面从“大质量”角度来分析制约福建电机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原因。

3.1 产品质量还不够稳定。

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质量管理不到位, 如一些中小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差、人员素质不高、装备水平差、工艺技术存在缺陷、未对关键控制点进行控制、未对供应商进行管理和原辅材料把关不严等;二是由恶性的价格竞争引起, 有的企业通过降价来夺取市场, 这样企业就没有了利润, 因此只好使用较差的材料, 等等。

3.2 产品技术含量偏低。

福建电机产业高技术人才缺乏, 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新产品开发能力不足, 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以中低档次产品为主, 产品科技含量不高, 产品结构不合理。近几年, 福建电机产业快速发展, 但研发经费投入不足, 技术进步还存在明显差距。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夏东博士指出:“福安电机有很好的基础, 但是整个产业通用产品所占的比重大, 企业生产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 高新技术含量有限, 中低端产品偏多, 应对外部竞争能力不足, 总体处于国内中等水平。”[4]

3.3 产品附加值不高。

福建电机产业大而不强, 产值多利润少, 抗风险能力低, 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已凸显。造成产品附加值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品牌创建能力不足, 缺乏有效的品牌策划和宣传, 品牌核心价值和品牌文化缺失;二是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现象严重;三是企业规模偏小, 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不突出, 2009年我国中小型电机行业产品销售收入前10名企业、出口额前10名企业和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前20名企业均没有福建的企业[5]。

因此, 福建电机产业如何进一步提升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 强化整合传播和品牌塑造, 走差异化高附加值的道路, 培育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品牌, 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4 推进产业发展和质量提升的建议

4.1 促进国家中小型电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福建) 的建设, 打造一流的检测、认证与科研技术服务平台。

当前, 发电机以较高的盈利空间成为电机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但福建省发电机的检测试验却无法适应产业的发展需求, 现今福建省公共检测平台的发电机组检测只能做到200KW左右, 而产业发展已进入以500KW至1000 KW产品为主打的阶段, 检测环节的滞后影响了发电机产业的发展。国家中小型电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位于福安) 的建成将显著提高福建省电机产品质量的检测能力和水平, 加强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究, 有利于福建电机产业突破技术瓶颈, 提升产业的技术含量和质量水平, 促进福安电机产业集群的更好发展。

4.2 进一步完善政府服务体系, 塑造电机区域品牌形象。

一是由福建省政府或宁德市、福安市政府牵头, 整合“国家中小型电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中小电机出口基地”、“中国中小电机之都”、“中国百佳产业集群”等资源, 通过福建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及国外媒体等加强宣传, 聚焦提升福安电机的知名度和区域品牌形象, 从而增强福建电机产品的整体竞争力。二是要以福安电机产业集群为中心, 优化政策配套和政府服务。政府在完善产业链和产业结构方面, 对高新技术企业要有极具竞争力的扶持政策, 以吸引台湾等地的优势企业来完善配套产业。此外, 福建省在人才培养培训、技术研究开发、产品检测检验以及品牌宣传塑造等方面也应进一步完善政府服务体系, 为福建电机产业创造更为优良的发展环境。

4.3 抓住机遇引导资源集聚, 培育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品牌。

国家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以及海西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 为福建电机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福建电机行业应充分利用国务院关于海西建设先行先试的有利条件, 搭建国际性合作平台, 实现从中低端市场走向中高端市场, 培育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品牌, 以促进福建电机产业的新一轮快速发展。闽东电机企业应紧紧抓住福建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闽东电机产业提升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有利机遇, 拓宽合作渠道, 加强资本运作, 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 充分发挥大企业大集团的品牌优势、资源优势、成本优势迅速做强做大若干个全国知名的大品牌。

4.4 加强电机产业集群质量提升的研究, 提高福建电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 福建省水泵厂家众多, 但产业集群中不少水泵产品系仿制品, 没有自己的核心设计图纸, 无法按标准要求规范水泵生产。因此, 进一步做好水泵型谱的标准化工作, 规范水泵性能参数, 已成为福建省水泵业发展的大事。近年来, 福建电机产业集群的工艺技术有了较大的提升, 但转子加工工艺等还亟待提升。未来世界风电市场潜力巨大, 福建电机电器产业应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之优势跻身风电装备制造业领域, 以实现福建电机产业集群结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福建电气产业靠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Z]. (2011-03-07) [2011-05-17]http://www.gkong.com/html/news/2011/3/56098.Html.

[2]福建省经贸委.关于促进闽东电机产业提升发展的若干意见[Z]. (2011-01-07) [2011-05-17]http://www.fujian.gov.cn/zwgk/zxwj/szfwj/201101/t20110125_335674.htm.

[3]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010年福安市电机电器产业集群发展概况[Z]. (2011-03-21) [2011-05-17]http://www.mei.net.cn/industry/utility/news.jsp?cd=356731&trade=机械工业&edittime=2011-03-21#.

[4]林光华, 赖文忠, 郑晓强.福安电机:百亿产值是起点[N].福建日报, 2008-4-7 (9) .

高质量产业发展 篇8

关键词:职业学校;教育科研基地;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12-0056-02

近年来,江苏省宿迁卫生中等专业学校以教科研基地为平台和依托,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师资培养、科研项目、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2年学校成为首批宿迁市护理教科研基地。

一、调整专业结构,凸显专业优势

学校原有四年制中职护理、农村医学、药学3个专业,2014年起新增了四年制中职助产、五年制高职护理两个专业,并且与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举办中职与高职护理专业“4+2”分段培养班,学校专业结构更加合理。同时,学校将以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和“4+2”分段培养模式为平台,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构建专业群,形成专业链,凸显专业优势。

二、坚持市场导向,创新培养模式

学校根据省、市“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明确“立足宿迁、辐射江苏,面向基层、服务社会”的办学定位,围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原则进行专业建设和专业结构调整,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走“院校合作、工学结合”的道路,探索院校合作、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全心全意为基层服务的护理人才。

三、建设实训基地,提升实践能力

(一)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护理实训基地面积约9000平方米,总投入1200余万元。申报的2012年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通过验收,学校护理实训基地成为国家级护理实训基地。校内护理实训基地模拟护理临床医疗环境而建,建有手术室、多功能ICU、护士站、模拟病房、妇产实训室、儿护实训室、内科实训室、外科实训室、护基实训室等。实训基地为护理专业人才综合技能培训提供了质量保证。护理实训基地承担了宿迁市全科医生、乡村医生、社区护士技术培训任务,每年还承担国家执业医师技能操作考试工作。

(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与宿迁市人民医院、宿迁市中医院、宿迁市钟吾医院、泗洪分金亭医院、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等单位共建紧密合作型校外实训基地33个。这些医院拥有一批临床经验丰富的临床护理教学师资和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确保学生顶岗实习需要及质量,为学生毕业后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教师培养,打造教学团队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培养,着力完善专业教师与兼职教师“互培共享”机制,打造一支实践能力强、整体素质高的“双师型”实践教学团队。本着“请进来,走出去”的理念,学校聘请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教师来校授课,利用假期选送专业课教师到校外基地临床进修,学习医学新知识、新技能。学校还鼓励教师通过多途径深造,提高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2013年下半年,护理专业全体教师参加了徐州医学院在职研究生班学习,大大提高了专业理论水平与教学能力,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提供了强大的师资保证。

五、坚持“科研强校”,提升科研水平

学校重视课程与教材建设,体现职业教育“三以一化”特点。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对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建立了新的适应市场经济和技术进步及学生全面素质提高、个性发展要求的课程体系。近年来,校院合作开发了多种校本教材,及时满足了学校课程教学的需要。2013年下半年,20余名专业课教师参编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5名教师担任副主编。成功申报省级课题4项,其中“卫生职业院校和谐校园建设中心护理健康干预研究”、“卫生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卫生职业院校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及其德育实效性研究”已经结题。2014年9月,学校顺利通过专家组的书面审查和实地评估,成为宿迁市首批职业技能鉴定所。职业技能鉴定所成立后,将面向社会提供养老护理员、育婴师和婴幼儿护理技术的职业鉴定服务,满足社会对这些工种的职业鉴定的需求,为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供服务。

(责任编辑:章跃一)

Abstract: Jiangsu Suqia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of Health takes the educa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base as the platform to undertake profession construction, talent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faculty trai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and social services. Its implementation methods and experience are worth drawing reference from.

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 篇9

带头过“紧日子”,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精打细算崇尚节俭的形象。接好艰苦奋斗“接力棒”,关键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持精打细算,甘愿过“紧日子”,不铺张浪费。虽然时代发展进步了,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都不会过时。年轻干部要接好艰苦奋斗“接力棒”,就要带头节俭朴素,将一分钱掰成两半来花,力戒奢靡,永远保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政治本色,自觉做艰苦奋斗的倡导者、践行者,工作上严要求、生活上低标准,不讲品牌、不摆阔气、不搞场面,不比房子大、车子好、票子多,坚持以俭修身、厉行节约,勤俭建国持家,不乱花集体和个人的“一分钱”,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传承艰苦奋斗精神,保持艰苦朴素作风,树立精打细算简朴节约的好形象。

带头啃“硬骨头”,保持艰苦奋斗的干劲,树立攻坚克难敢打硬仗的形象。接好艰苦奋斗“接力棒”,贵在保持一种迎难而上的革命斗志,敢于攻坚克难、主动担当作为的劲头。党员干部要接好艰苦奋斗“接力棒”,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困难面前有“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革命志气,主动迎难而上,敢于啃“硬骨头”,善于打“攻坚战”,争当“主攻手”,做到遇水架桥、逢山开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挑大梁、担重任,撸起袖子加油干,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甘当艰苦奋斗的“老黄牛”。在平时工作中要勤想事、善谋事、能干事,心无旁骛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脚踏实地向前进。面对各种风险要临危不惧、挺身而出、化险为夷,善于在攻坚克难中显担当、见作为、出政绩,始终保持埋头苦干、奋发有为的“精气神”,以实际行动践行艰苦奋斗精神,树立爱岗敬业、攻坚克难、敢打硬仗的形象。

带头赴“第一线”,弘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树立亲力亲为以身作则的形象。接好艰苦奋斗“接力棒”,主要在各级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坚持深入一线,言行一致,身先士卒。领导干部要接好艰苦奋斗“接力棒”,就要冲在“第一线”真抓实干,少在办公室、会议室,多到基层一线、偏远地区、艰苦地方,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掌握实情、解决困难、解决难题,推动工作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要主动到基层一线工作,在火热的基层工作中经风雨、见世面,学真经、长才干,努力磨练和摔打自己。要靠前指挥引导、靠前督导检查、靠前抓好落实,带头冲在疫情防控、垃圾分类、防汛抗旱、抗震救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第一线,当先锋、做表率,树立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作风深入、雷厉风行的形象。

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 篇10

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

作者:赵昌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一重要论断,至少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这个方向,将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第二,我国还处在“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过程中,现在还不是真正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一定要从这个实际出发,加倍努力,攻坚克难。首先,实现高质量发展,基本前提是科学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进一步地,我们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理解高质量发展。从宏观上看,高质量发展至少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不存在重大结构性失衡,正常的经济循环流转得以持续进行;二是产业技术前沿边界能够持续向前推进,经济增长的效率源泉来自于创新而不仅仅是规模扩张;三是由于资源在行业、地区之间的错配而带来的效率损失尽可能低。从中观上看,高质量发展就是保持一个动态均衡并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从微观上看,高质量发展就是创造一个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激励相容的营商环境,使市场真正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其次,实现高质量发展,生产力基础是构建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经济发展就是技术和产业的不断升级。生产力视角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本质上就是要将技术、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与经济增长或实体经济发展协同起来,通过每一种生产要素质量的提高、配置结构的优化,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使经济发展建立在真正依靠科技进步、资本配置优化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当前,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缺乏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导致产能过剩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需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新型研发机构,不断提高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创新贡献率。当前,金融与实体经济失衡问题凸显,导致要素“脱实向虚”过度集聚于金融领域,侵蚀着实体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根基。金融需要坚持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着力消除金融与实体经济报酬结构失衡,不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能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还面临高水平人才短缺、人才培养机制不畅、配置结构不合理、工匠精神相对欠缺等问题的制约。需要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房地产与实体经济再平衡,抑制人才“脱实向虚”;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优化人才环境,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最后,实现高质量发展,长效机制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方面,要完善产权制度,培育合格市场竞争主体,使竞争机制有效发挥作用。另一方面,要推进要素市场化,使价格机制有效发挥作用。推动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制度创新,细化完善党政干部干事有为的容错纠错机制,培育激发企业家精神的法治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保持足够的企业纵向流动性,形成让企业家心安、让科技人员心宽、让党政干部心热、让创业人员心动的体制机制。要健全市场基础设施,为政府有度且有效的宏观调控提供抓手。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特别是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逐步展开,原有的行之有效的政策或经济体制可能不再适应新的变化了的发展环境。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增强改革开放本领,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经济体制不断适应现代化的生产力。《光明日报》(04月18日02版)

高质量产业发展 篇11

一、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省教育规划纲要和“十二五”发展规划均明确,到2020年,在江苏学习的外国留学生达5万人,其中高水平大学中留学生比例达5%以上,这也是江苏教育现代化16个主要指标之一。2011年、2014年,省教育厅先后出台大力发展留学生工作的意见和留学江苏行动计划,根据区域发展规划及资源条件,建成南京、苏州和苏北三个区域外国留学生规模增长极。同时,将不同规模的高校分成三类,分别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指导高校科学确定留学生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抓好重点项目的开发和实施。

二、着力提高培养质量

推动教育思想转化,加强教学能力建设,是江苏打造留学生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措施。第一,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每年投入1亿元,依托政府公派留学奖学金项目、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海外培训项目、海外教师培训计划等,提升高校教师英语授课和双语授课能力。据统计,江苏70%从事留学生教育工作的专业教师具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同时,许多高校还聘请外籍教师和团队,为外国留学生教授专业核心课程。第二,加强英文课程建设。自2014年起,启动省级外国留学生英文授课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计划到2020年建成300门省级英文授课精品课程。目前,已有167门英文授课课程入选省级精品课程,每门课程可获得10万元资助。第三,完善质量保障机制。指导高校推进专业课程建设标准国际化,推动留学生和本国学生培养工作同质化,建立“五制并举”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实现结果目标考核向培养過程考核转变。江苏大学一名博士留学生两年内发表了5篇SCI论文,被评为校级优秀博士生。留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吸引了更多留学生,优化了留学生教育结构。目前,江苏学历教育留学生比例达51%,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三、努力扩大教育规模

一定的教育规模是外国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指标。第一,启动“留学江苏目标学校”计划。今年,省教育厅遴选了40所基础较好、发展愿望强烈、改革成效显著的高校,作为“留学江苏”目标学校和培育学校,对每所高校提出具体的年度任务和阶段目标。之后,将根据考核和验收结果实行动态调整,对达成目标、增幅较大和建设质量较好的高校给予经费奖励。第二,率先建立外国留学生生均拨款机制。自2015年起,省财政对省属高校学历教育外国留学生实行生均拨款政策,拨款标准同中国学生一样,引导、支持高校积极招收外国留学生。第三,支持高职院校招收外国留学生。江苏高职院校积极服务企业海外发展战略,为目标国培养培训技术技能型人才,成为江苏外国留学生教育新的增长点。省教育厅积极搭建江苏—东盟教育合作会议等平台,为学校招生提供渠道。2015年,江苏27所高职院校共招收1000余名外国学生,学历生占比达64%。“十二五”期间,江苏68所高校接收了181个国家(地区)的近10万名学生,居全国前列。

四、不断强化资金保障

2010年起,江苏设立“茉莉花留学江苏政府奖学金”,截至目前已累计提供8500万元,奖励了2800余名优秀外国留学生。几年来,奖学金资助标准逐步提高,受益面扩大至部、省、市属所有高校,并向规模大、增幅高、潜力大、积极性高的高校倾斜。同时,增设“茉莉花短期项目”奖学金,奖励特色鲜明、受外国留学生欢迎的短期项目。据统计,“茉莉花奖学金”在线申请人数由2014年的345人增加到2016年的3710人。另外,南京市自2013年起每年投入2000万元设立外国留学生奖学金,连云港市专设“一带一路”奖学金,苏州独墅湖高教园区设立了政府奖学金。红豆集团等大中型海外投资企业、苏商海外商会等积极与高校合作,对目标国留学生设立企业奖学金。江苏高校纷纷设立各类校长奖学金,作为对“茉莉花奖学金”的配套奖学金。

五、积极营造良好环境

坚持内外联动,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第一,完善部门沟通机制。省教育厅与省外办、公安厅、检验检疫局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定期或不定期通报信息,开展调研,研究解决制约留学生教育的外部问题。第二,改革内部管理体制。指导高校构建“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促进校内部门间协调和合作。第三,加大江苏教育推介力度。先后开通了“江苏教育”和“留学江苏”两个英文网站,以及留学江苏英文手机APP。2016年5月,江苏首次组织10所高校参加美国国际教育者协会(NAFSA)年会,并召开江苏教育推介会,得到外国合作伙伴的广泛认可。第四,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建设“留学江苏苏州独墅湖国际学生服务中心”;充分发挥留学生管理研究会的作用,组织满意度调查,开展“我的江苏故事”等丰富多彩的留学生活动;组织20所高校海外教育学院负责人赴澳大利亚接受培训,开展外国留学生教育重大问题调研和研究等。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江苏留学生教育事业还面临着规模增长趋缓、结构改善受阻、合力开拓不够等挑战。我们将认真贯彻中央、教育部部署要求和本次会议精神,重点实施好《留学江苏行动计划》,以“目标学校”建设为抓手,推动留学生培养模式创新,努力促进江苏外国留学生教育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健康协调发展,为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高质量产业发展 篇12

1 抓面积和组合, 落实、巩固和发展种子基地

种子基地是种子生产的基础, 公司按“上规模、专业村”的种子产业化发展方向, “巩固老基地、发展新基地”, 以长期稳定、集中连片、自然隔离条件好、技术力量强、管理基础好、无疫病的标准, 以新路湾、三仁、大柘、石练等乡镇为重点, 以村为单位确定10个乡镇109个村为基地开展制种 (其中农户自发制种的有45个村) 。并按各村的农户栽培技术水平、隔离和栽培条件、气候、季节安排等, 因地制宜落实各个组合。同时, 做到以村为单位, 依照安排制种面积, 严格施行亲本定人定量供应, 分户造册登记, 签订合同, 明确双方责、权、利, 确保种子生产安全、健康发展。承包经营是种子生产发展新的增长点, 2005年发展大户制种至今, 每年有近百个大户外出承包500 hm2开展杂交制种。

2 抓各项配套技术措施, 落实、提高产量

制种是一项技术性强、环节多、要求高的工作, 制种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制种农户和公司的经济效益。一直以来, 公司以聘请的制种辅导员为骨干, 依靠多年制种的基础, 通过集中培训和经常性的田间技术辅导来提高大家的制种技术。并重点抓住以下各项配套技术落实:一是合理确定各组合播差期, 确保安全扬花。二是抓好秧田培育管理, 强化父本培育。三是及时掌握生育动态, 加强幼穗剥查和花期调节。在措施上, 偏差不大的, 主要对偏迟亲本采取喷施作物营养素、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偏差大的, 主要对偏早亲本偏施尿素 (225~270 kg/hm2) 和喷施 (300~600 ppm) 多效唑进行调节。通过合理确定及调整播差期、播种期, 并采取了相应调控措施, 基本上达到了花期良好相遇。四是科学定量使用九二O、作物营养素、九二O增效剂等药剂。

3 抓基地和辅导员全面规范化管理, 确保种子质量

种子是一种有生命的特殊商品, 对质量的要求非常严格;种子质量的优劣, 对农业生产关系重大, 并直接影响到千家万户的利益。高质量的种子必须严格按照制种规程生产, 2013年初公司下发了关于加强质量管理的通知。在基地和辅导员全面规范化管理中切实做到严把“四关”, 施行“三项制度”:

3.1 严把种源关

亲本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杂交稻种子质量好坏, 公司严把种源关, 对所有不育系种子全部按照种子管理规程, 由省、地级公司调入, 并由村制种辅导员到公司统一领取, 未发现其他任何人到公司或其他地方领取现象。同时, 为了保证制种户利益, 确保制种生产安全, 公司首先加强室内种子检验工作, 并进行大田出苗监测, 及时补播。

3.2 严把计划管理关

公司按照“以销定产、产销平衡、略有剩余”的原则, 结合各村的申请制订了全县制种计划, 各村按照公司指定的地点施行划片制种。分户造册落实到田、到户后, 与公司签订制种合同, 确保了制种有计划的落实。

3.3 严把隔离关

在生产中一是充分利用遂昌县较好的自然隔离条件集中连片制种, 划好隔离区严格隔离, 严防串粉混杂;二是对制种田周围田块进行早调查、早摸底、早处理, 及时处理串花田块, 确保种子质量。

3.4 严把田间检查验收关

在生产中, 按照生产阶段共组织了秧田期、插秧期、抽穗期、收割前等4次检验验收。同时, 强调乡镇纯度自查, 重点突出公司抽穗期的纯度检查验收和乳熟期复查, 2013年共抽调有经验的辅导员500多人次对全县3 000户制种田进行了逐户检查, 通过自查、初查、复查, 保证了田间去杂干净彻底。

3.5 实行制种代码制度

为杜绝计划外制种现象和私自贩卖种子行为, 公司对所有组合、亲本进行了统一编号, 并按编号将计划落实到各村。实践证明, 施行制种代码制度是一项成功的措施, 既有利于稳定种子市场、有计划地生产种子, 又有利于保障制种技术、落实辅导工作。

3.6 实行种子质量保证金制度

在收种时扣留10%的种款作种子质量保证, 待第二年大田种植无质量问题后再付给农户。

3.7 实行样品大田种植鉴定制度

为加强种子质量监控, 对遂昌县生产的种子在分户取样进行发芽试验、水分测定的基础上, 公司一方面把各品种样品送海南进行种植鉴定, 另一方面在遂昌县租了3 hm2田, 对1 000余份样品进行田间种植鉴定, 以验证分户种子纯度是否与制种田纯度检查相符, 从而增加了广大制种辅导员与制种农户的种子质量意识。

4 抓新组合开发应用, 增强后劲

上一篇:毛坯房装修步骤和流程下一篇:团支部书记的期末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