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知识考点总结(共11篇)
初中物理知识考点总结 篇1
初中物理比热容知识点总结:
1、定义:比热容简称比热,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或降低1℃释放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2、单位:比热的单位是复合单位,J/(kg·℃),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水的比热容为c水=4、2×10
J/(kg·℃);3、计算公式:Q=cmΔt,Q吸=cmΔt=cm(t末-
t初),Q放=cm(t初-t末);4、比热容的理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一般不随质量、形状的变化而变化,对同一物质,比热容与物态有关(例如水的比热与冰的比热不同);5、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性质的应用:(1)对气温的影响--一天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温度变化大;(2)热岛效应的缓解--城市中建水库或建绿地;(3)水冷系统的应用--热机(例如汽车的发动机,发电厂的发电机等)的冷却系统也用水做为冷却液;(4)热水取暖--冬季供热用的散热器、暖水袋。
一、填空题
1.质量相等的同种物质,温度升高越多,吸收的热量_________;同一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_________越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质量相等的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升高相同温度时,_______小的吸收热量少.2.沿海地区的昼夜气温变化不大,而内陆沙漠地区的昼夜气温变化较大,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3.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盛在两个相同杯子里的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加热,问:(1)在相同的时间内,哪个温度升高的快些_______________;(2)升高相同的温度,哪个需要的时间长些_______;(3)从这个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4.把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两个金属球甲和乙,加热到相同的温度,然后分别投入两杯初温相同、质量也相同的水中,最后发现投入乙球的杯内水温较高,那么可以断定甲、乙两种金属的比热容c甲_________c乙.(填><或=)
5.一个物体由于温度的变化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决定于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已知铝的比热容是0.88×10
J/(kg•℃),质量是100
g的铝块,升高30
℃需要吸收_____
J的热量,降低30
℃放出_______
J的热量.6.甲、乙两金属球的质量之比是5∶3,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之比为1∶5,则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__
7.水的比热是4.2×10
焦/(千克•℃),它的意思是指质量1千克的水,温度_____________时__________是4.2×10焦耳
8.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小,这是因为水与干沙土相比__________的__________较大。
9.现有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铝块、铁块和铜块,其比热C铝>C铁>C铜,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末温最高是______块,末温最低的是______块
10.甲、乙两块金属质量之比是5:3,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后,升高温度之比是1:5,则它们的比热之比是____________.11.质量相同的两块金属甲和乙,甲的比热是乙的3倍,当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时,甲、乙升高温度的比为____________;当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时,甲、乙吸收热量的比为_________.
12.A、B两物体的温度相同,A的质量是B的2倍,A的比热是B的1/4,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再接触,则热量将从_______物体传递给______物体.
二、选择题
7.小明同学学习了比热容知识后,联想到热水袋,设计了一种水暖背心,冬天将袋内灌满热水,穿在身上可暖胸背,他设计的原理是
A.水的比热容大,吸热本领强
B.水的比热容大,降温时放热多
C.水资源比较丰富
D.水的流动性强,穿起来柔软舒适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没有吸热过程和放热过程,说热量是毫无意义的B.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吸收的热量、物体的质量及物体温度的变化有关
C.两个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也一定相同
D.热总是从含有热量多的物体传递给热量少的物体
9.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之比是2∶5,比热容之比是3∶2,升高相同的温度,则吸收的热量之比是
A.5∶3
B.3∶5
C.15∶4
D.4∶15
10.根据表1和表2的资料,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表1
几种晶体的熔点
表2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
晶体
熔点(℃)
物质
比热容(J/kg•℃)
固态酒精
-117
水
4.2×10
固态水银
冰
2.1×10
冰
0
沙石
0.92×10
A.沿海地区昼夜气温差异较大,而沙漠地区昼夜气温差异不大
B.南极的最低气温达-89.2
℃,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选用水银温度计
C.汽车发动机里常用水来帮助散热
D.水达到0
℃就会结冰
1.有关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比热容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小。
B、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
C、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D、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温度、质量都无关。
2.在下列几种情况中,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A、20℃的水变成4℃的水
B、一块钢板压制成钢锅
C、水结成冰
D、把开水倒入冷水中
3.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等,水的比热是煤油的2倍,水升高的温度是煤油的1/3倍,则它们的质量之比m水:m油是
()
A.3:2
B.2:3
C.1:6
D.6:1
4.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甲物体温度降低20℃,乙物体温度升高15℃时,乙物体吸收热量是甲物体放出热量的2倍,甲乙两物体比热比是()
A.3:8
B.8:3
C.4:3
D.3:2
三、简答与计算题
11.现有某种液体60
kg,温度从18
℃升高到28
℃时,吸收了2.52×10
J的热量,这种液体的比热容是多大?这种液体是什么物质?
12.夏日,半天内一台太阳能热水器的晒水箱受到的太阳光的辐射热可达1.05×10
J,如果这些热量被箱内质量为50
kg的水吸收,这些水的温度可升高多少?
13.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目前最大的水电站
——三峡水电站建成后,三峡水库区的气温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夏天气温将比原来下降2
℃左右,而冬天气温将比原来升高2
℃左右,请你解释发生这个现象的原因?
11.一块质量为400克的铜块和一个铅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之比为4∶3,求这铅块的质量。[C铜=0.39×10
J/(kg•℃),C铝=0.13×10
J/(kg•℃)]
初中物理知识考点总结 篇2
一、充分铺垫,积累表象
一切物质运动都会涉及能量的变化,所以生活中处处都有能量现象.在物理学中,能量相关知识把看似独立的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原子物理学等领域紧密联系起来,因此,在初中物理中不管讲授什么内容,都会有与能量相关的现象,教师可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挖掘生活中简单的能量现象给学生不断地积累构建能量知识体系的相关表象.
教师如能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挖掘生活中简单的能量现象,并给学生适当地加以扩展,可使学生在平时慢慢地积累构建能量知识体系所需的相关表象.这种方式可以实现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把抽象的能量知识进行分散教学,由易到难,由感性认识逐步过渡到理性认识的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特点.例如,为了在九年级时给学生成功地建构“一个物体能对外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的图式,笔者认为在最初引出能量时,可借鉴苏科物理第一章中引入声能的方式,利用声音能击碎胆结石的强有力的事实来说明声音具有能量,并就此稍作深入讨论: 你认为什么样的物体会具有能量呢?学生自然会想到食物、能源等物质,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得出食物、能源等物质能使人类运动或进行生产活动,反过来也就说明,能使其他物体运动的物质或物体就具有能量.虽然这个结论是不完善的,但这与生活接近,学生易于接受,为以后建立 “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的概念奠定基础.
二、调查学生已有的能量认知图式
学生在正式学习能量相关知识以前,已经有了的大量的与能量相关的前科学概念,不管正确与否,这些原有的图式正是学生建构完备能量体系的基础.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图式,尤其是已有的与新概念有关的认知图式,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新的概念与规律如能成功地与学生原有的认知图式建立起联结,不但可以避免学生在大脑一片空白的情况下进行无意义的接受学习,而且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要给初中学生有效地构建完备能量体系的图式,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调查清楚学生脑海中已有的与能量知识相关的图式,了解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前概念,不管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要调查清楚.
例如,初中学生一般在学习能量、热量等概念之前就形成了大量的相关前概念,教师就有必要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生已有的前概念,才能做到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
三、创设情境扩展学生的能量认知图式
扩展学生的能量认知图式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学生按照脑海中已有的正确的能量认知图式,对新的内容采取同化的方式进行“丰富”.二是学生对脑海中已有的错误的能量认知图式,采取顺应的方式进行“修正”,或完全放弃,直至成功建构科学的认知图式.
教师要善于通过创设合适的情境,让新的教学内容与以往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图式,让它从隐蔽之处呈现出来,为学生建构新的认知图式提供基础框架.当教学内容与他的原有的认知结构大体上相一致时,教师可顺水推舟,适当的引导,使学生在自己原有的认知图式上对新的概念和规律进行同化,在原有认知图式的框架上添砖加瓦,达到扩展原有认知图式并建构新的认知图式的目的.
例如,当学生在探究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时,因学生在学习前面的重力概念时就已经接触过重力势能的概念,教师可创设如下情境让学生回忆起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
教师:如果你站在一块放在地上的大石头旁边时会觉得害怕吗?为什么呢?
学生一般会说不会,因为此时的石头不具有破坏性.
教师:如果你站在一块悬吊在空中的大石头下面时会觉得害怕吗?为什么呢?
学生肯定会说害怕,因为石头万一掉下来会砸死人,石头具有破坏性.
教师:悬吊在空中的大石头具有破坏性,这说明它是否具有能量呀?
学生肯定会说具有.
教师:那么,悬吊在空中的大石头具有什么形式的能量呀?
学生一般都会回答:重力势能.
以上的情境可使学生顺利地回想起来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让学生把已有的与重力势能相关的认知结构呈现出来,然后再让学生通过合适的探究实验对原有的重力势能的认知结构进行“丰富”,达到建构起完整的重力势能概念的认知图式.当学生在学习能量相关知识时,教学内容与他的原有的认知结构相差甚远时,学生不能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下同化新的教学内容,只有打破或完全放弃原来的认知结构并重新构建新的认知结构,这就是顺应.显然,使学生顺应的过程比同化的过程就要困难得多,这就要求教师对相应的教学内容作充分的准备,针对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设计生动的物理情境、有趣的实验,或运用归谬的方法,由错误前概念推出一些荒谬的结论等策略,以此来激发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动摇学生原有的认知图式,再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讨论,通过类比、对比等方法,归纳总结出事物的共同特征与本质属性,使学生成功建构更高水平的认知图式.
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知识教学探讨 篇3
【关键词】 初中物理 电学知识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2-041-010
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及实践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因此,在日常的电学知识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预留充足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得他们在探究与实践中准确而深刻地理解电学知识的内涵,从而可用已经学到的电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一、重视引导式教学法的应用
在初中物理电学知识实验中,引导式教学法是常用且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引导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法努力解开心中对相关电学知识的疑惑,借助一定的实验准确理解物理现象与物理概念。引导式教学法的特点是目标十分明确,借助该教学法组织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教学目标的高质量实现,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并且还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隐藏在物理现象中的规律与原理,最终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解决问题的技能。比如在学习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中的《怎样产生感应电》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用引导式教学法组织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这样设计教学步骤:①教师可引导学生用逆向思维思考问题:电可产生磁,那么磁可产生电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教师恰当引导学生,让他们自行找出问题:磁场真的能产生电能吗?将磁场转变为电能需要什么条件?②教师引导学生设计产生感应电的实验方案。教师可与学生一起在磁场中让导体分别沿着与磁感线水平与垂直的方向运动,并及时查看连接在导体上的电流表的示数。③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实验结果。学生动手实验后,发现实验结果与自己预想的完全一致。然后师生总结实验结果:磁场可以产生电能,但是带有导体的闭合电路必须处于所研究的磁场之内。
二、重视教学环节的巧妙设计
实验贯穿初中物理电学知识教学的始终,是学生获得电学知识的主要方式,为了获得最佳的实验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具体的电学教学内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挑选
素材,并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教学方案,借助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一定的实验能力及电学知识。比如,在学习沪科版初中物理《欧姆定律》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这样设计教学步骤:①教师提出问题。教师首先可提问”舞台中灯光时明时暗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因为电灯中的电流发生了变化”。教师趁机再问“影响电流发生变化的因素有哪些”。②激励学生猜想。教师可将学生合理分组,让他们在小组中以自己的知识与经验对以上问题进行猜想:电流变化的原因是受到电阻及电压变化的影响,那么电阻与电流成反比关系,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关系。③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过程。教师可与学生一起分析试验方法:借助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实验,目的是证明学生猜想的正确性。④总结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各个小组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实验结果: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关系;导体中的电阻与电流成反比关系。接着,教师可引导学生交流欧姆定律的深层次问题:假如直接把导线连接到电源上,可能出现什么现象?⑤教学延伸。教师鼓励学生将实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大胆提出来,师生一起分析与探讨,从而使得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知识有更全面、深刻的理解。
三、营造自由有趣的教学环境
电学知识是初中物理课程中的难点与重点,内容较为艰涩与抽象,这就使得很多初中生对这些知识难以理解,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重视自由有趣教学环境的营造。有研究表明,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中思维更为活跃,更易接受新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电学知识教学中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特点,尽可能为学生营造出符合他们高效学习的教学环境,确保学生精神饱满、心情愉悦地参与教学过程,从而获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沪科版初中物理“测量电阻”的相关内容之后,学生对用电压表与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已经牢固掌握,但是仅仅有两个电流表或者两个电压表及一个不变电阻的条件下,能否得出电阻大小?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表想法的机会,让他们就该问题畅所欲言并与小组成员自主交流,并鼓励他们积极用试验法验证自己的设想是否正确,最大限度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只有这样学生才敢于大胆设想并借助具体实验获得问题的答案。教学实践表明,在自由有趣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优于沉闷呆板环境中的效果。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将重视知识教学转变为能力教学,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电学知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者与组织者作用,努力为学生提供大胆想象、亲自操作、合作探究的机会,最大限度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扎实践行新课改理念并大幅优化教学实效。
[ 参 考 文 献 ]
[1]王书元.初中简单电路前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3.
[2]刘秀丽.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的教学浅析[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5,04:49-50.
初中物理知识总结 篇4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 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8.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11.(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非晶体熔化曲线图)
12.上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13.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4.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5.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6.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7.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18.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19.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水的循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第三章 光现象知识归纳
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7.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8.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第四章 光的折射知识归纳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3.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4.凸透镜成像:
(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
(2)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2f)。如幻灯机。
(3)物体在焦距之内(u
5.光路图:
6.作光路图注意事项:
(1).要借助工具作图;(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8)画透镜时,一定要在透镜内画上斜线作阴影表示实心。
7.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8.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2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其中伽利略望远镜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篇5
1压力是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它的方向总是指向支持物并和支持物的表面垂直。在具体的问题中,压力的方向和支持物的位置有关.这里必须要明确的是,我们不能有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错误认识。
2.压力和重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产生压力的因素很多,而重力仅仅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压力的大小并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在竖直方向处于平衡状态时,它对水平面产生的压力在数值上才等于物体的重力。
透镜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学元件。
分类:1、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2、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 f “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1、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线(光具座不用);2、调整它们,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像距( υ ) 像的性质 应用
u >2f f<υ<2f 倒立缩小实像 照相机
u = 2f υ= 2f 倒立等大实像 (实像大小转折)
f< u<2f>2f 倒立放大实像 幻灯机
u = f 不成像 (像的虚实转折点)
u < f υ>u 正立放大虚像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口决一:”一焦(点)分虚实,二焦(距)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
口决二:
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
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
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
相机缩你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远。
口决三:
凸透镜,本领大,照相、幻灯和放大;
二倍焦外倒实小,二倍焦内倒实大;
若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大;
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
注1: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注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眼睛和眼镜
眼睛:眼睛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信号传输给大脑。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比较薄(焦距长,偏折弱)。看近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比较厚(焦距短,偏折强)。
近视的表现: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近视的原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方向太长,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
近视的矫治:佩戴凹透镜。
远视的表现: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远视的原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前后方向太短,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后。
远视的矫治:佩戴凸透镜。
眼镜的度数:100×焦距的倒数( )。
照相机和投影仪
照相机:
1、镜头是凸透镜;
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
1、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
2、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屏幕。
3、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显微镜和望远镜
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目镜都是凸透镜,它们使物体两次放大;
初中物理密度知识点总结 篇6
一、质量
1、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叫做质量。用字母m 表示。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kg),1t=1000 kg,1kg=1000 g=1000000 mg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50kg
(2)实验中常用 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各种秤也是测质量 的工具。
2、天平:天平是测的质量的工具,天平的使用的方法如下:
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之后把游码 放在标尺左端的0刻线 处,调节平衡螺母 ,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线 处,表示天平已调平衡。若指针左偏,左右两个平衡螺母都像右 调。平衡后才能称量质量。称质量时,物体放在天平的左 盘,砝码加在右 盘,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 的后加质量小 的,最后加游码 ,直到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线处;读数时物体的质量= 砝码质量+游码读数 质量。
3、使用天平称质量时应注意:不能用手拿砝码,应用 镊子 加减砝码;不能把化学药品或液体等直接放在砝码盘里称质量,要用烧杯等装起来称量;加砝码时要轻拿轻放。
如何称小瓶中水的质量?瓶和水的总质量—空瓶的质量
4、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不随位置 、状态 、温度 、形状 而改变。1kg的冰化成水后质量为1kg 2kg的面拿到月球上质量为2kg ,一铁丝把它弯成铁环质量 不变 (变、不变)。
5、天平秤质量时,若物码放反了,则物体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 。
二、密度
1、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
2、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物质不同,其比值一般不同,这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特性,物理学中用密度表示这种特性。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的公式:ρ=m/V
ρ——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3)
m——质量——千克(kg)
V——体积——立方米(m3)
密度的常用单位g/cm3,g/cm3单位大,1g/cm3=1.0×103kg/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3、密度的应用:鉴别物质:ρ=m/V。
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体积:V=m/ρ。
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质量:m=ρV。
三、测量物质的密度
1、量筒的使用:液体物质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测出。量筒(量杯)的使用方法:
①观察量筒标度的单位。1L=1dm31mL=1cm3
②观察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和分度值(最小刻度)。
③读数时,视线与量筒中凹液面的底部相平(或与量筒中凸液面的顶部相平)。
2、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只要测量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通过ρ=m/V就能够算出物质的密度。质量可以用天平测出,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或量杯来测量。
四、密度与社会生活
鉴别物质:方法是求出物质的密度p,再查密度表,与那种物质的密度相同就是那种物质。
间接求物质的质量:如求天安门纪念碑的质量,先量出长宽高,求出体积,查出密度,用公式m=pv求出质量。
间接求体积:质量方便测而体积不便测时,用v=m/p求得
配需要物质的密度:用平均密度p=(m1+m2)/(v1+v2)
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密度、质量、体积的变化。
同种物质意味着 密度 相同;谈到样品意味着 密度 相同;谈到先制一个模型意味着体积 相同;谈到给飞机减轻重量意味着飞机的体积不变。 质量 变小
一定质量的气体受热体积膨胀后,密度 变小 。密度小的上升(在上面)
初中物理知识考点总结 篇7
高一新生在学习物理课时普遍反映不适应高中的学习, 有的学生的初中物理成绩是佼佼者, 但是到了高中就学习很吃力, 甚至出现怕学和厌学的现象。如果此阶段处理不好, 将直接影响高中三年的物理学习, 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怎么处理好高中和初中教学的过渡, 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方法和思维形式的过渡, 更好更快地适应高中的物理教学, 是至关重要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必须了解问题产生的根源, 才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我认为产生这种现象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一) 教材设计的因素。
1. 高中部分和初中部分在难度上有较大的差别, 不能很好地衔接。
如初中物理直观定性讨论的比较多, 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要求很低, 只要学生记忆力强就可以取得好成绩。高中物理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引入了矢量的运算和物理量的比值法定义法, 所以学生不能很快适应。
2. 数学知识帮物理教材内容衔接不当。
比如没有三角函数知识, 就不能灵活处理力的合成与分解、物体的平衡等矢量的运算;没有函数图像的知识, 就很难用图像法研究各种运动的规律, 等等。
(二) 思维方式的不适应。
初中物理在研究问题时, 一般是建立在实验、日常生活的基础上, 通过学生对熟悉的自然现象和实验的观察提出问题, 再通过分析引出物理概念和规律, 得出结论, 是一种直观教学。而高中物理大量的教学要求是通过抽象思维来完成的, 是通过逻辑推理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变化规律的, 有些是无法借助于直观的实验直接得出结论, 有时要求学生从已得的概念出发, 或从建立理想模型出发, 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推理来建立物理概念并掌握其规律。这种抽象程度较高的思维方式, 高一学生开始学习时很不习惯, 自然感觉到学习困难。
(三) 学习方法的不适应
针对初中教材的特点, 对物理概念规律的掌握要求学生理解记忆的多, 推理论证方面少;定性分析多, 定量的计算少。多数初中生的学习方法是跟着教师转, 死记硬背教师布置的内容。高中的教材分量多、难度大, 教材各部分之间联系紧密、步步深入, 因此那种单纯的“听”、机械的“记”、死记硬背的“练”, 是不能适应高一物理的学习的。特别是高中物理学习中, 采用了不少物理模型, 如“质点”等, 与此相关的物理公式和定律都具有特定的条件, 而新生往往忽视这些特定的条件, 在作业中用物理规律解决具体问题时常常产生混乱和错误。所以学生如果仍然应用初中的学习方法, 不预习、不看书、不复习, 下了课就做作业, 到处找偏题难题做, 却不注意总结归纳, 当然是事倍功半, 困难重重了。
(四) 教学方法的不适应。
由于初中教材的要求相对较低, 教师为了便于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 尽量放慢教学进度, 对同一物理问题往往是反复讲解、讲透, 学生很少有自己理解、思考的过程, 久之就难以形成理性的学习方法, 只能靠死记硬背获取高分。进入了高中, 由于教学内容多, 教学任务重, 教学进度快, 课堂知识密度增加, 课后习题类型多变, 大量的内容需要学生课后消化理解。而此时大部分学生还停留在原来的已经成习惯的被动接受方式中, 自然对新的教学方法不习惯, 从而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二
为了使学生学习能够顺利地度过高一物理的学习阶段, 尽快地适应高中教学, 笔者结合教学的实际采用了如下的教学策略。
(一) 精心设计“开场白”, 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对教师来说, 第一节课是个挑战, 如果上好, 学生的积极性会被充分地调动, 就会对物理学习充满自信和向往;但是如果处理得不好, 或者没有认真地去处理, 那么学生刚刚开始的兴趣很快就会被扼杀, 好奇心就会消失, 对物理的学习将变得麻木不仁。所以作为整本书的开场白———第一节课很重要。我们可以从物理学科的名称来历出发, 讲解物理科学的发展过程、主要成就、贡献, 以及物理和日常生活的联系、学习这门课的意义。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说说物理的成就和物理究竟是研究什么的科学之类的问题让学生讨论, 让他们积极地发言交流, 也让他们对物理的认识上到更高的层次。教师可精心设计一些高中的有趣的物理实验, 让学生参与和观察。如人体带静电后的“怒发冲冠”等, 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对未来物理学习的向往。
(二) 在教学设计中加入物理背景,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待事物的科学的态度。
每节物理课的知识规律都是前人精心研究的结果, 了解前人的研究过程和研究的方法, 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待事物的科学的态度。
以高一物理“牛顿第一定律”为例, 根据教材提供的内容:历史的回顾、牛顿第一定律、理想实验的介绍、爱因斯坦谈伽利略等。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呈现的历史观念的冲突: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到伽利略的观点, 再到笛卡儿进一步完善和补充了伽利略的观点。这样一个过程逐步呈现了人类关于力和运动之间关系的讨论, 提供给学生的不仅是科学的结论, 而且是人类观念冲突的过程。它可以告诉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 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科学, 培养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
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入物理背景的学习, 能使学生学习的物理知识不再是孤立的、枯燥的、机械的, 让学生了解它是整个物理学的有机的一部分, 不但使学生利于接受, 而且使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更加系统化, 有利于以后的学习。
(三)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辅助学生完成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
高中的知识由于比较抽象, 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所以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如果能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 把抽象的物理概念、物理过程用计算机加以演示或模拟, 使之形象化、具体化, 就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也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例如在平抛运动中, 基于学生对运动的分解理解困难的情况, 笔者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设计了一个投弹的教学情景:设计一个速度和高度可调的飞机和在它下前方运动的汽车, 让学生练习控制飞机对汽车投弹, 并让学生观察投弹的轨迹。学生加以思考, 对平抛运动有了直观的感受, 同时也对平抛运动的规律产生了探究的愿望。
所以适当地利用信息技术教学, 在突破物理的教学难点方面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四)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是善于提问、聆听和总结的主持人。
针对高中物理知识的抽象化、模型化、发散化、综合化的特点,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主题。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以下五个过程: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学生发言—教师聆听—教师总结强调。理论虽然是老生常谈, 但是操作时的把握却很重要。第一, 教师在备课的时间要认真地考虑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哪几个问题进行提问, 所设计的问题会不会让学生产生歧义或误解, 是否能真正达到自己的目的, 要在提出问题的合理度上多下功夫;第二是教师不但要在课堂上善于讲解, 而且要学会认真聆听学生的发言, 迅速从发言中找出学生分析问题时发生错误或不完整的原因, 及时加以总结和强调。教师应做一个忠实的聆听者、冷静的分析者、热情的指导者, 让每位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特别是发言的时候使每位学生都要有随时表达自己观点的可能, 以此使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 保证学生心情舒畅, 思维敏捷。
(五) 建立靠相互欣赏”的师生关系。
笔者认为师生之间不但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而且要“相互欣赏”。“不尊其师, 不信其道”, 这里的“尊”的含义很大一部分是欣赏的意思。在高中阶段, 教师仍然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主要还是依靠教师。如果一个教师获得学生的欣赏, 学生就会尊重他、信任他、喜欢他, 那么在上他的课时就会如沐春风, 轻松自如。反之, 如果一个教师得不到学生的欣赏, 也就得不到学生的认可, 学生时时刻刻以一种挑剔和怀疑, 甚至厌恶的心态来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 可想而知是什么样的结果。
一个教师怎样才能获得学生的欣赏呢?笔者认为除了靠自己渊博的知识、细腻的爱心、风趣幽默的人格魅力外, 最重要的是真心地欣赏自己的学生。真心地欣赏每个学生的教师不会不被学生欣赏。所以“相互欣赏”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和基础。
学生进入高中以后学不好物理还有很多的原因。教师只要针对学生加以理性的分析就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 使学生在学习中事半倍功倍。
参考文献
[1]宋善言.物理教学论.
[2]胡炳元主编.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初中物理知识考点总结 篇8
【关键词】建构 知识结构 初中物理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126-02
初中物理是一个是由物理现象、物理概念和物理原理构建的知识体系。如果只是孤立地去学习一些分散的知识点,势必不可能全面、深刻、透彻地掌握物理概念和原理。只有建构系统的物理的知识结构,将分散的物理知识点纳入完整的知识体系中才能强化知识要点,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促进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并经常以它为指导来检查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是提高当前物理教学质量所必需的。那么,应该如何构建初中物理知识结构体系呢?本文将就此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全面认识物理概念和物理原理。初中物理学科所涉及的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模糊性,现象多、概念多,研究对象和问题也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因此学生在学习时需要一定的联想、推理能力,掌握一定的思想方法,否则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增强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物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训练学生的物理思想方法,应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物理现象,形象直观地揭示物理原理和物理规律,能够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进而提高教学效率。此外,通过应用对媒体技术,能够帮助学生以图形的形式建立物理知识结构,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要点的理解,有效避免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出现死记硬背的现象。例如,在学习《欧姆定律》一节时,通过制作课件将这一规律的探究过程用动画的形式展示再多媒体屏幕上,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当电阻不变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当电压不变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然后总结出欧姆定律来。加深学生对这一自然规律的理解和认识程度。
深入钻研教材,挖掘物理知识的内在联系。物理是一门由具体现象、抽象原理和物理实验、物理概念组成的自然学科。初中物理学科内容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它们共同组成了物理学科这一有机整体。因此,学习物理不仅仅是基础知识的学习,还包括物理思想方法、物理理论、实验的学习。针对初中物理,只有深入掌握物理知识、物理观念、科学方法这三类内容的有机联系,梳理清楚物理知识结构才能实现学习物理的目的。这就要求物理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详细分析各组成部分的知识点,抓住知识点的共性和联系对其进行正确的归类分析,进而实现对物理知识结构体系的合理建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以基础知识为着眼点,启发学生通过分析思考、发言交流等形式,对知识点进行合理的归纳和概括,形成知识点之间的有机联系,为下一步绘制知识结构图奠定基础。教师要树立从中学物理知识整体高度的观点,高屋建瓴地来看待和重新认识每一个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和完善知识结构,掌握课本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掌握每个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
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总结概括。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实现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顺应与同化过程,就要放手让学生去独立探究,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和知识建构的主体。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以一个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的身份,启发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思考和探究活动。教师要充分树立民主、平等意识,真正尊重与理解学生,通过积极地交流与讨论实现教师对于学习过程的启发与引导作用。师生讨论、小组讨论、学生自由发言等交流、讨论形式是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重要方法。例如,在《大气压强》一节内容中,教师可根据实验内容安排学生讨论可安排学生进行讨论:为什么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不会掉下来?根据学生的说法,进一步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并因势利导地将液体压强与大气压强联系起来。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找出两者间的关系,并及时总结概括,以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深入一步的知识建构。
归类整合知识,形成结构体系。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进行知识点的总结与概括,教师帮助学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认知模式,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进一步对知识点进行归类整合,将一些零散的、浅显的、片面的认知进行优化整理和加工,逐步理顺知识点之间的逻辑结构,建立知识点之间的紧密联系,使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更加全面和深刻,最终完善和丰富知识结构,巩固和深化学生的认知。例如,在“大气压强”一节内容中,在对大气压强的实验进行认知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梳理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有哪些?實验原理又分别是什么?两实验中都用到了哪种科学方法?通过这些问题积极诱导思维,帮助学生加深对实验的理解,巩固本节课的知识难点。逐步深入的强化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点的认知,形成知识点层层递进、相互联系的结构体系,使学生关于大气压强存在的认知模式更加趋于完善和巩固。
初中物理知识千变万化但其原理和规律却是有章可循。学习物理的关键在于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合理构建知识体系,完成由具体现象到抽象概念和原理的认知提升,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物理教师,要充分放手学生去思考和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找出物理现象的共性,进而优化整理形成完善的物理知识结构体系。
参考文献:
[1]王福星.促进初中物理核心概念建构教学设计的步骤[J].山东教育,2014,Z2:58-60
[2]唐凤娟.基于建构主义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研究[J].职业圈,2007,16:146-148
[3]叶成林.建构主义与初中物理的概念教学[J].中学物理,2013,08:27-28
初中物理压热学的知识点总结 篇9
⒈温度t: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一个状态量。】
常用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不同点:①量程,②最小刻度,③玻璃泡、弯曲细管,④使用方法。
⒉热传递条件:有温度差。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是过程量】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对流(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实现热传递)和辐射(高温物体直接向外发射出热)三种。
⒊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要吸热。
影响蒸发快慢因素:①液体温度,②液体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蒸发有致冷作用。
⒋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单位:焦/(千克℃)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C水=4.2×103焦/(千克℃)读法:4.2×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物理含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为4.2×103焦。
⒌热量计算:Q放=cm⊿t降Q吸=cm⊿t升
Q与c、m、⊿t成正比,c、m、⊿t之间成反比。⊿t=Q/cm
6.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单位:焦耳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初中物理知识考点总结 篇10
1、压力与压强的区别和联系:
压力 |
压强 |
|
定义 |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
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
物理意义 |
物体表面所承受的使物体发生形变的作用力 |
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
公式 |
F=pS |
P=F/S |
单位 |
牛顿(牛) |
1帕斯卡(Pa)=1牛顿/米2(N/m2) |
大小 |
有的情况下与物重有关,一般情况下与物重无关 |
不但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
液体对容器底部 |
F=pS |
P=ρ液gh (h:容器中某点到液面的竖直距离) |
2、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是: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向各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深度增加,液体的压强也增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2、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连通器的特点是:当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在同一高度。常见的连通器的实例:涵洞、茶壶、锅炉水位计等。
3、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P=ρgh
其中ρ是液体的密度,g=9.8牛/千克,h是液体的深度。
3、大气压强:
1、定义: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空气受重力的作用,空气又有流动性,因此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位置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相等。
3、首次准确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一标准大气压等于76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约为1.013×105Pa。
4、标准大气压强:大气压强不但随高度变化,在同一地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通常把1.01325×105 Pa的大气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强,它相当于760m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计算过程为p=ρ水银gh=13.6×103kg/m3×9.8N/kg×0.76m=1.013×105Pa;标准大气压强的值在一般计算中常取1.01×105 Pa,在粗略计算中还可以取作105Pa。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 气体、液体都具有流动性,因此被称作流体。
2. 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重、难点剖析
重力和压力的区别:可以从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大小、方向、作用点等方面来比较。
注意正确地判断受力面积:压强公式 P=F/S 中的S是受力面积,而不是物体的表面积,关键看所讨论的压力是靠哪一个面承受,而不一定是受压物体的表面积,代入数据计算时要注意各物理量单位的对应。
知道液体压强的特征: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因此在液体内部就存在着由于本身重力而引起的压强。通过推理和实验都可得出液体内部的压强公式为p=ρgh。
公式p=ρgh的物理意义:p=ρgh是液体的压强公式,由公式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液体深度有关,而与容器的形状、底面积、液体的体积、液体的总重无关。
公式p=ρgh的适用范围:这个公式只适用于计算静止液体的压强,不适用于计算固体的压强,尽管有时固体产生压强恰好也等于p=ρgh,例如:将一密度均匀,高为h的圆柱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受到的压强:P=F/S=G/S=mg/S=ρgSh/S=ρgh。但这只是一种特殊情况,不能由此认为固体对支持物产生压强都可以用p=ρgh来计算。但对液体来说无论容器的形状如何都可以用p=ρgh计算液体内某一深度的压强。
公式p=ρgh和P=F/S的区别和联系: P=F/S是压强的定义式,也是压强的计算公式,无论对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是适用的。而p=ρgh是通过公式P=F/S结合液体压强的特点推导出来的,常用于计算液体的压强。
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则液体内部的压强表现出另一特点:液体不但对容器底有压强而且对容器侧壁也有压强,侧壁某一点受到的压强与同深度的液体的压强是相等的,同样利用公式p=ρgh可以计算出该处受到的压强大小。
初中物理知识考点总结 篇11
关键词:迁移物理教学陈述性知识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09)4-0017-01
1迁移的定义、分类和理论学说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按内容可分为知识和技能的迁移、过程和方法的迁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迁移;按效果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按影响顺序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心理学家们对迁移提出了形式训练说、共同因素说、概括化理论、关系理论和认知结构理论。
其中,概括化理论的提出者贾德认为: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他们之间的共同原理,两种学习之间的共同因素是迁移的必要条件之一,而发现两种学习中内在所遵循的共同原理,才是产生迁移的根本。
认知结构理论学家认为认知结构的形成是产生广泛迁移的根本。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定性、清晰性会对学习新知识产生促进作用;有意义的学习都包含着迁移,有意义的学习或多或少地受到已有认知结构的影响;学生认知结构中可利用的知识越多,新旧知识的性质越接近,就越容易发生同化。
2如何促进陈述性知识的迁移
陈述性知识主要是指言语信息方面的知识,用于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它与人们日常使用的知识概念内涵比较一致,也称为狭义的知识。促进陈述性知识的迁移从以下五个方面人手:
2.1寻找学习材料之间联系的共同因素,再现与新知识紧密相关的已有知识促进迁移
根据桑代克的相关理论,两种学习之间要产生迁移,关键在于发现它们之间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寻找学习材料之间联系的共同因素可从一下三方面人手:
第一,我们可以寻找初中物理知识点之间的共同因素,培养学生学习的迁移意识和能力。
例如很多教师在讲解密度、功率、压强、热值、比热容时通常会引导学生联系速度这个物理量的定义方法和公式的变形,因为它们的共同本质在于都采用比值定义的形式,公式变形应用十分类似。
第二。我们可以寻找初中物理知识点与其它学科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跨学科应用知识的迁移能力。
联系最为紧密的当属物理与数学之间,因为数学一直是物理研究的重要工具。如物理图象分析,力学中有s,t图、v-t图,电学中有U-I图、I-R图、U-R图,这些都要借助于数学有关图像知识的运用。
第三,我们可以寻找初中物理知识点与生活经验、常识之间联系的共同因素,增强生活对学习的迁移能力。
例如将电流类比成水流;热传递的方向由温度差决定,而非物体内能的多少,就如两条河之间水的流动方向是由水位的高低决定,而非哪条河中水的多少决定。
2,2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促进知识应用过程中的正确迁移
现代认知理论主张有意义学习,强调理解对于知识保持和应用的作用,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认识水平,有助于学生所学知识应用的广泛迁移。
为了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一是将概念、原理的内涵、外延及应用条件讲解透彻,二是向学生提供有关知识应用的多种变式之下的具体情景和习题,以此来达到防止错误条件刺激物的泛化干扰和促进具体情景下条件应用的精准分化,促进知识应用的正确迁移。
2,3重视对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促进上位学习的习得在下位学习中的广泛迁移
上位学习也称总括学习,是指在认知结构中原有几个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包容性程度更高的命题。下位学习也称类属学习,是指学习的新知识低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知识观念。
通过概括而习得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抽象度高,适用范围广泛,迁移效果好,学生可以用这些原理、概念来解决大量的类似或同类题,促进在下位学习中具体知识的深化和分化。例如在习题讲解中紧扣书本中的上位概念来分析解题以及在问题解决中概括出一般规律。
2,4发挥思维定势积极的作用,促进正迁移;克服定势消极的作用,防止负迁移
根据心理学,定势也称心向,它是指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活动对象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新授课中我们可以借助于思维定势,减少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负荷。通过复习、回忆以往采用的某种实验方法、设计思路以及旧知识,让学生形成有利于接受、解决新问题的思维倾向,有利于引导学生迅速地敲开智慧之门。
复习课中我们可以借助于思维定势提高复习的效率和速度。例如我们一些老师进行的专题复习、模块化复习中就采用了思维定势。当然,为了防止思维的僵化,在将知识系列化的过程中常采用变式题,打破学生局部的思维定势。
2,5注重认知结构的清晰性和稳定性,有效促进知识的广泛迁移
奥苏伯尔用实验证明了认知结构的稳定性和清晰性可以有效地促进知识的迁移。针对这两方面,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抓基础,促进认知结构的稳定性。通过对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深入学习,从物理意义、感性知识人手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概念和规律;通过运用记忆规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保持,通过及时复习和集中或分散复习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第二,常对比,促进认知结构清晰性。即将容易混淆的新旧知识如重量和质量、反射和折射等进行列表或图解分析,可以较好地揭示知识的联系和差异,防止学生迁移的僵化,打破思维定势,减少负迁移。
【初中物理知识考点总结】推荐阅读:
初中物理力知识点总结08-03
初中物理知识点的总结08-23
初中物理知识顺口溜口诀总结记忆09-24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10-13
初中物理压热学的知识点总结12-09
初中趣味物理知识08-20
初中物理知识要点复习07-01
初中物理知识顺口溜08-20
初中物理电磁现象知识点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