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前广场规划设计说明书

2024-11-02

站前广场规划设计说明书(共9篇)

站前广场规划设计说明书 篇1

规划设计说明

一、概况

本项目位于滕州市东沙河镇境内,三养德村村东。本次规划区域位于京沪高铁滕州东站站前区域,根据最新一轮的滕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定位该区域为今后滕州市城市副中心,以高速铁路为契机,高铁滕州东站为核心,大力发展该区域经济文化,拟建设站前广场、居住区及配套商业、教育、客运站等公共配套服务设施。本次规划范围仅为站前广场及其南北两侧,占地面积约142000 m2。

二、规划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年

(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年

(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4)《滕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年)》

(5)《滕州市综合交通规划(2007-2020 年)》

(6)《滕州市东沙河镇总体规划》(审批中)

三、规划设计原则

1、明确区域定位

根据上位规划方案定位该区域为城市副中心,以高速铁路及其站房为契机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改善,并能充分体现当地文化。

2、板块合理划分

合理调整城市路网,重新明确定位各板块功能,既能有效解决交通问题,又使规划结构清晰,目标明确。

3、确定规划目标,打造以“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都”为城市推广概念的城市门户形象及城市客厅形象。

四、规划结构

整个规划区域划分为三个片区,中部为站前广场,以满足高铁客运站人流集散、转乘换乘、并提供当地居民进行日常休闲活动等需求;北部为广场综合管理用房,负责整个站前广场以及附近区域的日常管理;南部为交通枢纽管理中心,设置出租车停车位120个,公交车停车位约120个,长途车停车位约80个,统筹管理高铁区域的内外交通,局满足高铁线大运量、高效率的运输服务要求,适应高铁站“快进快出”的交通特点。

五、设计理念

该广场以解决其实际功能为主,基本与站房地面持平,由于地势关系故采用架高广场的形式,底部功能为社会停车场。由东向西分为集散区域、中心区域及天桥。集散区域为旅客抵达或出发的必经之地,是高铁站房、社会停车场及中心区域的连接纽带。中心区域为市民及旅客提供休闲活动的场所,四周以八只雄浑墩厚的方鼎进行空间界定,加上广场中央的三足喷泉圆鼎,形成“九鼎”之势,使人联想起平原君赞扬毛遂的话语: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也象征着滕州人民“一言九鼎”,守信重义。

两座现代城阙耸立于中心区域与天桥交接两侧,不仅延续了站房所使用的文化元素,同时也昭示着旅客即将进入或离开滕州地界,极具象征意义。

六、建设规模与内容

(一)站前广场及连接线工程

1、站前广场

用地面积:52275.5 m

2总建筑面积:31340.0 m2

其中:广场建筑占地:31340 m2道路占地:8410 m2

绿化占地:12525.5 m2 容积率:0.6

地下停车位:429辆

2、站前南北道路(连接线)

站前广场南北道路:17408 m

2全长1088 m、规划道路红线16m。

3、广场综合管理用房

工程综合管理用房用地面积:7200 m2建筑面积:10300 m24、交通枢纽管理中心

用地面积: 7200 m

2建筑面积:10300 m25、停车场

停车场占地面积:10870 m

2其中:长途客车停车场2890 m2

城市公交停车场4310 m2

出租车停车场。3670 m26、绿化用地

绿化用地面积: 47046.5 m2

2010年11月6日

站前广场规划设计说明书 篇2

关键词:火车站,站前广场,景观设计,地域文化

现代人类众多的长途出行方式中, 火车无疑是最常见的一种,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 各个大中型城市的火车日均发送量能达到上万人、甚至几十万, 这就需要站前广场有极大的容纳能力和组织能力, 能够合理疏导人流车流, 保证旅客安全, 提高通行效率。

1我国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发展不均衡。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前进速度飞快, 但社会发展在某些方面并不平衡, 过分注重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 这需要国家制度循序渐进的优化。例如东北地区一些中小城市的火车站年代悠久, 政府没有相应的人力和财力去维修和改善, 广场大多仅有单调铺装, 只满足车站外环境的一些基本交通功能, 缺乏合理的设计致使人流混乱, 更无任何美感。其实, 一些伴随中东铁路应运而生的城市火车站充满浓郁的异域风情, 应充分配合并利用这种特色展示城市特有的风韵[1]。

2) 更注重建筑主体, 忽视景观设计。火车站建设对建筑主体通常耗费庞大财力, 对景观设计却不重视, 进而使某些建筑产生突兀、不和谐之感。例如唐山新火车站是全国地级市中建筑面积最大的火车站, 然而庞大的建筑主体夹身于周围低矮局促的建筑群中显的极不和谐, 宏伟的建筑主体前没有一丝软景, 站前广场均是硬质铺装, 杂乱无章的停放各种营运车和私家车 ( 见图1) , 没有任何人流导向, 给进出站的旅客带来极大的不便, 对人们的心理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广场内部和周边道路常年交通堵塞, 连周围居民也要绕道回家。景观设计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是不可替代的。应在设计之初进行宏观的统筹规划, 重视景观设计的功能作用和生态效益, 要以此为戒, 避免同样的混乱再次发生。

3) 景观设计不专业, 往往画蛇添足。在城市火车站的整体设计当中, 建筑、规划和景观设计应协调、统一的进行, 不应把景观设计当作附属品草草了事, 甚至画蛇添足。景观设计应由专业的设计人员进行专业的调查分析, 并配合其他各个方面不断改进, 综合衡量近期目标和远期规划, 进而完善城市火车站的功能作用和景观作用。

2站前广场景观设计原则

2. 1注重以人为本

人首先对环境进行感知, 然后把感觉和刺激转换为脑中的意象, 从而产生行为反应[2]。人和人的活动是最能引起人们关注和感兴趣的因素[3]。我们进行的一切建造活动都是为了给人们创造更舒适、方便的生活环境, 人性化设计以充分调研为基础, 从细部入手, 将边界空间的过渡, 休息空间的设施, 植物景观和照明设施的设计从人的基本需求出发, 构建利于行人的景观环境,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2. 2有机整体原则

有机整体原则应该包含两个层次: 1) 景观环境与建筑主体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景观环境应作为承上启下的关键点, 通过各种方式对人流和车流进行合理的过渡, 景观设计要在整体上注重空间尺度的大小和比例的准确。2) 整个火车站空间应该与城市规划大方向中其他城市要素协调统一。如武昌火车站的改建以高架广场的方案高效的解决了人流、车流和泊位问题, 使之与城市交通完美融合。建筑通过高台、重檐及编钟外形来表达楚城的形体概念, 但高架结构使车站与广场景观分离, 旅客只能绕行进入火车站, 不能停留在广场之中, 广场临街的一侧是机动车快速通行路, 旅客进出也非常不方便, 因此使大面积的景观绿化成为了摆设, 降低了景观利用率, 且设计风格与建筑风格不符, 见图2。

2. 3经济性与高效性相结合

经济是世界城市化的原动力。城市设计需要经济基础的支持, 对城市发展又具有调节性和建设性, 因此城市设计的过程也是一种经济活动[4]。经济高效原则是指要用有限的资源, 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 创造最优化的景观效益。经济性不等同于廉价或偷工减料, 要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顾忌高效性。同时, 还要兼顾环保和生态, 如使用当地树种, 避免自然生态环境中大树的移植。

2. 4主题鲜明, 彰显文化与历史

火车站作为城市门户之一对初次踏足的人们会产生深刻的第一印象, 因此火车站广场的空间环境设计中不仅要注重视觉形象, 更要注重视觉形象背后的深层内涵。场所使人产生感情, 从而更加热爱所处的环境[3]。苏州火车站的景观设计从地域文化入手, 与苏州古城格局呼应的宫格银杏树池, 以佛教八宝之一的吉祥结为主题构成流线型山地, 并以“廊空间”为主线构建步行系统等设计理念, 都展现出“天人合一”“城市山林”的古典园林特色, 是传统园林思想在现代城市园林建设中的继承与创新, 见图3。

3站前广场景观环境的作用

北戴河地处河北省秦皇岛市西部, 距北京、天津等地只有2 h ~ 3 h车程。美丽的沙滩和凉爽的气候使北戴河成为中国著名的避暑、疗养胜地之一。下面以北戴河为例说明火车站站前广场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3. 1完善功能

站前广场景观环境的合理规划可以提高车流和人流的通行效率。给予快速通行的旅客便捷的通行线路, 设置相应的指示标志, 利于人们快速找到目的地。对于慢速通行和短暂停留的人群设置不同的空间环境, 避免人群占用主要通道。避免人流、车流和人车的交叉。根据出行人员数量和交通方式的统计与预测, 合理规划各种交通工具占用的位置和数量。

北戴河火车站采用步行最短的东西走向进出, 西侧主要是公交车和出租车的停车广场, 东侧为私家车和旅游车的停车广场, 现场调查发现出租车和旅游车的使用率最高, 通行效率也最高, 不易产生停滞。然而公交系统的使用率较低, 等待停滞的旅客非常多, 容易造成拥堵, 因此应该在高峰期增加公交车的数量, 避免危险隐患。出站口与城市主干道具有3. 1 m的高差, 采用分层台阶和坡形花池的处理方法, 可以避免产生压抑和突兀的视觉效果, 彩色花卉也将白色高大的火车站衬托的富有生机, 如图4所示。

3. 2凸显地方文化

通过站前广场景观环境的设计凸显地方性文化。各种类型的城市广场都可以深度开发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 使其能真正成为城市文化的新资源, 并体现城市的个性与文化品格[5]。一个城市的文化是难以复制的, 因为它埋藏了几千年的遗传文化密码[6]。

北戴河火车站中轴线上是镌刻毛主席《浪淘沙·北戴河》手迹的巨石, 巨石南侧连接着条形的景观跌水, 石在水中, 水环石绕, 象征北戴河山海相依的自然景观。波浪状的条文铺装也让大家一下车便感受到海的气息。北戴河火车站始建于清光绪十九年 ( 1893) , 具有悠久的历史, 将废弃的火车翻新作为雕塑, 并配合相同年代的人物雕塑, 充分突出火车站独特的历史文化, 见图5。

3. 3生态价值

站前广场的绿地景观有利于完善城市绿地系统, 帮助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组织城市景观。植被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质, 还能降低周围的噪声, 一定量的植被覆盖有利于减少地表辐射。盛夏时, 水体可以增加空气湿度, 降低周围的温度, 有利于营造适于停留的小气候环境。例如北戴河火车站的环形座椅中间栽植藤本月季, 如图6所示, 形成一个个色彩绚丽的花柱, 围合出相对私密的空间, 并且垂直绿化能吸附二氧化碳、降低噪声。景观跌水中设置小型喷泉和汀步, 增加了景观参与性, 让大家在炎炎夏日感受一片清凉 ( 如图7所示) , 营造出一片和谐、欢快的氛围。

3. 4积极的心理影响

植物景观和水景观对放松身心和平复情绪具有积极的作用, 对男性的作用更加明显, 铺装的作用较小[7]。在火车站这个相对快节奏的环境下,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摩擦会明显增多, 加之对顺利出行的迫切期望, 人们的心理就会出现焦躁、忧虑的情绪, 通过植物景观和水景观的合理设计, 有利于柔化情绪, 对创建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

4结语

随着历史的推进, 城市火车站的规划和建设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 注重站前广场景观设计的重要作用。深度挖掘各个火车站目前存在的问题, 以以人为本、有机整体、经济高效和历史文化等为原则, 充分实现景观规划的作用, 为今后火车站的整体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周美丽, 焦健.东北地区火车站广场区域景观设计研究[J].剑南文学 (经典教苑) , 2013 (6) :186.

[2]张雯皓.环境心理学与城市市民广场设计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

[3][丹麦]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4]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7:133.

[5]荀平, 董喆.城市规划与公众参与[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 2004, 20 (4) :53-55, 71.

[6]孙成仁, 李丹.广场设计的后现代语汇[J].规划师, 1998, 14 (1) :79-84.

火车站站前广场交通组织设计 篇3

关键词:火车站;广场设计;交通组织;站前广场;交通空间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1-0145-05

火车站及周边地区历来是交通构成最为复杂的地区,在许多城市也是交通和治安整治的重点,因其交通组成复杂程度较高,一直以来都是交通设计、管理人员研究的重点、热点问题。火车站交通组织的主要特点为人流量、车流量大,且随火车始发或到站时间变化而变化。在我国,因各种假期带来的短时车流、人流一直考验火车站的承载能力。目前我国大多数火车站有站前广场,并且配套停车场,供接送站的车辆、公共交通车辆停放,这种情况造成了火车站停车场所的车辆与行人的冲突,使原本复杂的交通更加危险,如何合理地进行人流与车流的交通组织,是保证火车站及周边区域交通秩序化、出行安全化、人流车流集散快速化的关键问题。

站前广场是火车站同时也是城市减灾防灾最基本的疏散空间之一。合理、便捷、高效地利用站前广场可以改善和提高旅客的换乘舒适性及效率,对人流、车流快速疏散起重要作用;也是城市重要的交通枢纽,是体现城市交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火车站站前广场空间布局利用是否合理,影响到旅客出行的便捷,体现客运服务水平的高低,同时也影响到火车站内部的运行秩序以及出行乘客的情绪与城市的形象。

1 站前广场概述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站前广场。站前广场作为广场本身,具有城市集散广场功能。站前广场又不同于城市广场,火车站广场的车流、人流一般是城市广场所不具备的,它还是城市重要的交通枢纽,在规划中应进行合理的组织交通集散规划。在规划、设计中要根据不同火车站广场布局及周边路网的特性使车流和人流能通畅而安全地运行。

火车站站前广场在规划、设计中要根据被服务对象的特点统一布置,尽量减少人与车之间的相互干扰,火车站的出入口要与地铁、公交、出租车、停车场等统筹安排布局,以减少主要人流与人流、人流与车流、车流与车流的交叉。

所以,站前广场是火车站与城市其他功能区之间的过渡,是供城市减灾防灾、车流人流集散的城市空间,是供旅客候车、餐饮购物、休息等候的开放空间,是多种交通方式的换乘空间。

1.1.2 交通空间。交通空间分为水平交通空间、垂直交通空间和枢纽交通空间。根据火车站自身的特性,站前广场的交通空间应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在我国很多火车站广场三种交通空间模式均具备。站前广场作为交通空间应该具备的功能:一方面是基本的交通交换功能,另一方面是根据火车站所在地区和城市的特性而定义的其他功能。

1.2 站前广场交通空间组织要素

站前广场交通是站前广场规划、设计中应考虑的最关键问题,也是最主要的矛盾集中点。衡量一个火车站站前广场的优劣首先要看各种交通方式组织得是否合理,广场最重要的集散功能是否得到了满足。站前广场的交通要素主要由动态交通及静态交通构成。

1.2.1 动态交通。

(1)公共交通车辆。公共交通车辆是火车站乘客换乘的主要交通方式。公交汽车流具有流速慢、流量稳的特点,且起讫点具有稳定性。公交车流可分为始发型(终点型)和过境型两种。

(2)出租车辆。根据调查,在火车站采用出租车辆进行换乘的旅客仅次于公共交通车辆。出租车行驶机动灵活,没有固定的路线,不载客时多数集中停放在火车站提供的专用出租车停车场内。出租汽车进出线路应该与城市主要道路衔接顺畅。

(3)货运车辆。货运车辆类型大小不同,运输路线也不同,但均与货运站场发生直接联系,邮政车则和邮件转运中心紧密联系。火车站通常设置单独的货运通道及出入口,且出入口位置一般设置在远离客运车流、乘客的区域。

(4)社会车辆。社会车辆是指私家小客车、大巴车等。它們主要是接送乘客使用的,受火车到发站的影响较大,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5)人流。主要由普通旅客、中转旅客、购票人流和接送站人流等组成。

1.2.2 静态交通。

(1)公交车停车场地。公交停车场是以火车站为始终点的公共交通线路停车场,为了调度、停放车辆的需要而设置的停车场地。一般情况都设置在站房的一侧或者便于旅客垂直换乘的地面,其规模根据客流量及停放车辆数量而确定。

(2)出租车停车场。出租车停车场主要为出租车接送旅客停泊而设计的停车区域。出租车的停车场以接近站房出口、标志明显、易于发现为好。很多火车站将出租汽车的停车场布置在地下,既方便旅客乘坐,又可以节约广场用地。

(3)社会车辆停车场。社会车辆停车场一般靠近站房的入口处,便于旅客进站乘车方便。

(4)货车停车场。大型火车站不仅客运量大,货运量也较大。货车停车场一般布置在火车站一侧或者后侧,避免与客运交通冲突。站前广场交通空间有时还要考虑邮政转运楼的位置,设置邮政车辆专用停车场。

2 北戴河火车站规划实例分析

2.1 北戴河火车站简述

北戴河火车站位于秦皇岛市境内,南靠205国道,西邻抚宁县牛头崖镇,东临戴河河道。其站前有四条主要道路,分别是站南大街、205国道、疏导路和海北路,呈“两纵两横”道路结构,构成北戴河站前广场对外道路的主要骨架。这四条道路主要承担的功能如下:

站南大街:疏解车站交通、承担205客运交通的景观大道,受特勤管制影响。

疏导路:特勤期间疏解车站及区域社会交通。

205国道:承担205货运交通及区域社会交通。特勤期间与疏导路共同疏解车站交通。

海北路:特勤路线,平日承担联系北戴河北部片区及南戴河、滨海片区社会交通。

2.2 北戴河火车站站前广场设计

北戴河火车站站前广场交通空间充分利用北戴河景区带来的客流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建设高度发达的交通设施,打造服务于北戴河地区的交通中心,同时形成秦皇岛市交通枢纽和城市公共交通换乘中心,力求建立以铁路车站、长途客运站、常规公交、出租车交通为支撑的复合型站前广场枢纽空间。

2.3 方案设施效果评价

北戴河火车站突出了零距离换乘概念。紧邻火车站,右边是公交车站和社会车辆的停车场,乘客不用出站区,就能很方便地换乘其他交通工具,在北戴河火车站可以乘坐22路公交车到南戴河旅游区,乘坐5路公交车到北戴河旅游区,乘坐快速公交到秦皇岛市区。站前广场平坦开阔,候车室整洁舒适,并设有无障碍升降梯,供行动不便的人使用。北戴河火车站站前广场的合理规划设计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提升了城市门户形象,促进了区域交通综合发展,对提高火车站的运转效率和安全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站前广场交通流的合理组织,将出站进入市区的乘客在广场内进行速度上的缓解、方向上的分流,使之可以逐步地融入到城市交通流之中,避免大量人流同时涌向城市道路的拥挤现象。同时通过合理的站前广场交通组织可有效减少各种流线之间的交叉,避免发生旅客间因匆忙产生的碰撞、旅客与车辆之间的冲突、车辆之间产生的堵塞等情况,为各种流线提供安全的运行区。

3 结语

火车站交通枢纽各种运输方式之间是相互作用、密切相关的。通过对北戴河火车站站前广场及周边道路的合理设计,实现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发展。通过公交优先、加大运力等一系列措施,提高火车站人员的周转效率,实现及时、快速、高效地疏散旅客。通过合理的流线设计,减少车辆之间、旅客之间及旅客与车辆之间的冲突,提高了站前广场的安全性。北戴河火车站改造工程也大幅提升了北戴河旅游城市的形象,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參考文献

[1] 孟嘉铭,纪寿文.天津火车站交通枢纽多种运输方式协调研究[J].物流科技,2011,(1).

[2] 郭建光.佛山火车站交通组织设计方案及经验介绍[J].市政建设,2011,(4).

[3] 韩亚男.火车站站前广场交通空间组织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

[4] 杜恒.火车站枢纽地区路网结构研究[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8.

作者简介:汪相征(1978-),供职于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研究方向:道路、立交、场站的设计;门亮(1983-),供职于北戴河区工程管理处,研究方向:市政工程施工建设、管理。

广场设计说明书 篇4

一、基本概况:

该地块位于安阳市规划的新城市中心,北邻规划行政中心大楼,南至城市主干道,东面紧邻城市次干道与新建住宅区相隔,西面紧靠城市主干道,与规划的商业广场相望,南边为城市规划展览、艺术中心等大型公共建筑。规划用地呈矩形,东西长约320米,南北长约178米,总用地面积为56960平方米。广场将与北面的行政中心和南边的展览艺术中心共同形成一条变化丰富的城市景观中轴线。

二、设计依据:

广场设计要求,具体如下:

1.该广场建成后将成为新城区一个集市政集会、文化观演、休闲游憩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及标志性的城市中心广场。

2.要求广场设计功能布局合理,满足集会、观演、市民休闲等多重功能,注重空间的围合感、归属感;环境优美宜人,景观丰富;人文气息浓厚,能够充分展现城市的历史文脉、地域特征和人文精神。

3.充分考虑广场与周边环境的结合,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塑造鲜明的城市空间形象。4.注重交通流线设计,考虑广场出入口位置的选择,注意广场内外交通的衔接,静态交通、人行与车行路线的规划;无障碍残疾人坡道的设计。5.考虑景观节点、景观轴线的设计与城市形象的关系。

6.注重广场竖向设计,丰富空间层次,景观元素的综合应用。

三、设计主导思想:

1.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不同要求创造一个幽雅的环境,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现代的生态环保型的设计思想。

2.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尽量避免裸露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广场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

3.广场之中道路力求通顺、流畅、方便、实用。并适当安置园林小品,小品设计力求在造型、颜色、做法上有新意。使之与建筑相适应。周围的绿地不仅可以对小品起到延伸和衬托,又独立成景,使全区的绿地形成以集中广场为中心的绿地体系。

四、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宜人的可人环境,体现人为生态。

“人”是文化休闲广场的使用者。因此首先考虑使用者的的要求、做好总体布局,提高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功能要求。

2.“以绿为主”,最大限度提高绿视率,体现自然生态。设计中主要以植物造景为主,绿地中配置高大乔木,茂密的灌木,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

3.“因地制宜”是植物造景的根本。

校园广场设计说明 篇5

(一)、项目简介:(1)、基地概况:

广场位于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西藏民族中学内,占地面积约550㎡,是一个长29m,宽19m左右的长方形平地。广场有西藏民族中学教学楼围合。设计范围是整个有教学楼围合的园子。(2)、设计要求:

1、要体现现代大学的人文精神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满足中心广场的基本功能要求:集会、休闲、通勤等。

3、与周围整体环境,在空间、比例、风格、色彩上的统一与协调。

4、与周围环境在交通组织上的协调与统一,步行系统等。

5、景观多样性。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广场空间,强调亲水、绿化、小品的利用。

6、力求最经济的投入,达到最佳的观赏效果。

(二)设计理念:

将校园景观的特色、人文气息及现代化的有机结合,对植物的合理配置,建筑及其与校园特色的有机结合,营造具有特色、优美、和谐、宁静、舒适的良好校园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时……它所营造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人性场所》)以营造文化氛围为指导思想,创造最适孩子们学习、游戏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空间。

(三)设计原则

注重“以人为本”,强调环境的整体和谐,使景观的观赏性与功能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相互统一。1.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绿地的生态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地加深起来。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设计中采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物种生态原则,尽可能多的布置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2.功能性原则:

景观的功能性是不可缺少的。设计中尽量做到景观与功能相结合、相统一,既要考虑景观小品的实际功用,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针对空间使用者的不同,空间尺度也有所不同。3.植物造景原则:

注重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由于树木高低、树冠大小、树形姿态与色彩的四季变化等,都能使居住环境具有丰富的变化,增加绿色层次,加深空间感,可以打破建筑线条的平直、单调的感觉,使整个校园显得生动活泼。

(四)、设计要素和手法:

此次设计以木为主,通过中国古典式的亭子将分离的水体连接起来。既可以增加人文气息的效果,又不会使得整个校园广场给人一种一览无余的感觉。在休息区还有花坛,花架等,既可以放松心情,遮阳,又与亭子相协调,起到观赏的效果。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主旨。在行政楼通往出口的道路上,种植了行道树,以棕树为主,体现厚重的文化底蕴。在亭子旁边还种植多种植物,增加绿化面积。在校园的景点旁边设立景石,种植红河榕等,增加自然效果。1.景观布局

校园应具有良好生态景观,势必着重创建充满时代气息、文化氛围的环境,与建筑景观系统完美结合。

校园总体景观布局以程式化与自然化有机结合的手法,采取道路、场地整体规则式布局与局部自然式布局相结合,植载整体自然式布局与局部规则式布局相结合的方式,在规则中体会规矩与规律,在自然中进行陶冶与感受亲切。使得校园总体布局理性严谨、而又自然随性,营造出了现代、大气、生态的校园氛围。

种植设计 1.设计原则:

与环境景观相协调,反映园林景观的主题思想,做到适地适树。

2.植物配置:

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树种力求丰富有变化,注意乔灌木结合,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长相结合,乔灌木与地被相结合,适当点缀草花,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结构,利用植物本身的树形、色彩、季相特点,按照反差、对比和渐变等美学原理组成宽度、色彩不同的花带以及大小不等的图案,在林中草坪的映衬下,显得既规则又活泼,给人一种舒畅愉悦的空间感受。形成特色的植物群落景观。设计中植物群落的构筑,不仅满足美学、植物学上的要求,还兼有生态方面的要求,考虑到植物的滞尘、隔音、吸收有害气体、降温增湿的功能。

⑴入口树阵与各分区树阵采用挺拔形美、叶形漂亮的银杏、黄山栾、合欢等观赏树种。⑵各自然种植带的种植遵循常绿与落叶相结合、四季变化的原则,组合如下:

①冬季观赏主要突出树形(雪松、云杉、黑松、盆景松、华山松等)、枝干(白皮松、青桐、红瑞木、紫薇)、果实(柿树、金银木、火棘等)。②秋季突出叶色的丰富变化(银杏、栾树、黄栌、五角枫、白蜡等)。③夏季植物品种丰富,开花植物众多(栾树、合欢、木槿、紫薇等)。④春季可观赏开花植物(碧桃、玉兰、榆叶梅、丁香、连翘等)

河滨文化广场设计说明2 篇6

马风滨河改造地段,南临杨柳河马风段,总面积11725m。结合现有的实际情况给马风镇人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文化广场。以微地形绿化为主,树木绿化乔灌木结合为辅,天然人工湖、方亭、长廊、健身器材、篮球场、文化活动中心。

一、设计指导思想

以实用美观为宗旨,管理方便为原则,建成绿化、美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优美环境。

二、设计原则

1、坚持高起点,科学实用的原则;

2、坚持生态防护与突出景观效果相结合的原则;

3、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景观硬化考虑经久耐用的原则;

4、植物配置坚持乔、灌、草、地被相结合的群落形式,突出植物景观的四季效果;硬化景观、甬路选择耐用、自然、实用的原则。

三、绿地设计风格

1、绿化植物采用乔、灌、花、草合理配置形成开朗通透自然组团效果,通过植物造型设计,突出园林植物的艺术性效果,树种适合海城地区为主;

2、休闲广场为人们举行活动、演出等提供场所;亭、廊即形成整个景观骨架又为人们休闲、小憩提供方便;

3、现有沙坑砌成人工湖,河堤修拦水坝引入人工湖内,构成一个供人们休闲的亲水景观;

4、文化活动中心、篮球场、健身器材给人们文体活动提供一个娱乐健身的场所。

广场设计说明 2011-4-21 17:29:15 互联网 佚名【字体:大 中 小】 城市广场,被称为城市的客厅,是提供人们散步休息、接触交往和娱乐等的公共活动场所。

⒈文化原则广场设计力求挖掘高安历史文化底蕴,并体现新时代的城市风貌。

⒉以人为本该广场作为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在设计时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广场空间充分考虑了人们的多维感觉。

⒊生态原则充分考虑田南气候特征,并评估周边地区环境特征,实现人与自然,广场和区域的和谐共生。

⒋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广场设计时充分考虑了以后的发展,在协调全局的同时,并为以后的发展预留了空间。

⒌经济原则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其经济因素,广场构成要素力求在利用最少的资源和能源的同时,获得环境上、经济上和社会上最大的利益。

⒍分期建筑原则广场建筑可以分阶段及分片实施。每一步实施的过程都以整体空间形态相结合。

三、绿色景观设计

㈠本方案绿色景观设计原则如下: 1.充分发挥乡土植物生命力强的作用。2.创造人工植物群落的群体效益,季相色彩效益。3.创造良好的小气候生态环境。4.建立人文与自然景观的融洽关系,创造回归自然的环境条件。5.使绿地林荫等“软质景观”与道路广场等“硬质景观”达到平衡。6.把人们的审美及保健游赏需求和创造生态景观结合起来,取得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效益。

(二)植物配植要点 1.整个广场的植物造景设计遵循生态学和美学理论,以生态为特色,生物多样性为特色,充分尊重功能需求和人与自然的融合;综合考虑当地气候和土壤因素,以乡土树种为主,突出地方文化内涵;追求绿地的景观效益,最终形成季相分明、个体优美、群体宏伟的景观效果。2.绿化景观考虑一定的层次,并采用复合混交林的绿化方式,增加绿化覆盖面积和叶面指数。在空间竖向上求得景观的平衡和增加植物的层次美和景观展示条件。3.植物配置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力求意境上的独特性、功能上的综合性、生态上的科学性、经济上的合理性、风格上的地方性。以香樟、桂花、红枫、银杏等为基调树种,选用多种乔木、花灌木进行搭配,做到层次分明、错落有致、丰富多彩。这些花木合理搭配形成四季有花可赏、四季有景可观的景观效果,并使人们能清晰地感受到四季更迭、时间流转和万物生长的变化。4.在林间绿地,为了不影响广场的采光、通风,在林间种植小乔木、花灌木,设置种植有台湾四季青草、金叶女贞、瓜子黄杨、红花继木、杜鹃、茶梅的模纹花坛等。从而在整体上形成乔、灌、草相互交错的完整的植物群落。5.充分运用垂直绿化等形式,增加绿化的景观效果,美化广场环境。

2城市广场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象征,人流聚集的地方,而且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塑造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空间。故城市广场,特别城市中心广场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是城市的名片。一个城市要令人可爱,让人留恋,它必须要有独具魅力的广场。广场的规划建设调整了城市建筑布局,加大了生活空间,改善了生活环境质量。因此,规划设计好城市广场,对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尤为重要。

城市广场设计说明

前?言

一、广场所处地理位置

二、方案设计基本要求

(一)、主体思想

(二)、总体风格

第一章、立意与设计思想

一、设计理念

二、方案立意

三、总体布局

1、平面构图

2、竖向地形设计

四、表现手法

(一)艺术与思想表现的设计

(二)环境绿化设计

(三)广场小品设计

第二章、广场分区与景点简介

一、广场分区

二、主要景点

(一)、“世纪大道”

(二)、“长安史话”

(三)、“天圆”

(四)、“地方”

(五)、“古磐”

三、植物配置

四、灯光照明

五、物业管理设施

第三章、结束语?

前?言

一、广场所处地理位置:

长安世纪广场位于长安县城西区友谊路北侧,地处长安县经济开发西区,广场南侧为友谊路,东侧为县邮政大楼,西侧为金堆城小区,北侧是规划待建的住宅小区。该广场规划占面积(含代征道路)约68亩(约45300平方米),广场东西平均长度300米,南北平均宽度150米,地形为四边形。广场面积39520平方米,其中广场净面积35248平方米,东、西、南三侧8米宽人行道占面4272平方米。

二、方案设计基本要求:

在设计招标会上,建设方提出的基本设计要求如下:

(一)、主体思想:

1、作为政府广场,首先要体现集会功能;其次要有一定的观赏性和休闲性。

2、要充分体现长安博广精深的历史文化特色;

3、要有“西部大开发”恢宏的时代气息。

(二)、总体风格:

1、?整体上:开放的、大气的时代风格;

2、?布局上:对称的、和谐的民族风格;

3、?细节上:深邃的、优雅的文化风格;

4、?局部上:精粹的、兼容的通俗风格。

根据业主的总体要求,结合现场考察、对长安当代社会人文背景的学习及长安历史文化的学习与挖掘,我们提出了本设计方案,现向业主汇报如下。

第一章、立意与设计思想

一、设计理念:广场做为现代都市人们生活的一个活动空间,有其公共性、开放性和实用性等诸多属性,但它区别于公园设计,所以更多的应是以简练、概括为主,同时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广场设计有三大基本因素,形象(景观)、功能(实用)、环境,这三大要素组成了人们休闲、集会、学习交流和了解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各层面,同时更体现了一个地区的文明与进步发展程度,它必须充满现代气息和时代感,广场体现的是一个时代主题。

二、方案立意:长安作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古都,具有精粹的历史文化内涵。今天的长安人民更是迎着西部大开发的号角,步伐一致、斗志昂扬地进行着新世纪的新发展,长安广场的主题“西部大开发、长安大发展”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

1、以西部大开发,长安大发展为时代主题。

2、以长安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为背景。

3、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4、满足广场建设的目的。

5、符合广场设计的基本要求。

6、以现代的手法,结合现代的人文景观总体营造。

三、总体布局

1、平面构图:

总体上,运用对称的、和谐的民族布局风格。整体以南北中轴线为中心,进行布局,主要景点世纪大道、主题雕塑、长安史话雕塑景墙布置其上,形成一个完整的中心主题。在广场四个角分别以对角线为轴线,对称地进行植物配置,使整个广场更灵活、多样。

2、竖向地形设计:

由于广场整体位置下沉,与整个周边环境形成一个高差,在考虑因地制宜建设广场的前提下,分割高差,使人在视觉上有一定的缓冲,并达到丰富层次的效果。

广场由主入口到最高点的主题雕塑平台,整体升高2.45米,在视觉上形成仰视效果,并营造一步一高的效果,从世纪大道的入口处看去,更能感受到一种恢宏的气势。

四、表现手法:

(一)艺术与思想表现的设计:以形式美体现思想性和精神面貌。以简约的、概括的现代手法为主,细节上以精细的工笔手法刻画,体现出优雅的文化特色及装饰效果,突出景观规划的装饰性、观赏性和时代性。

(二)环境绿化设计:以再造山川秀美工程为前题,以生态建设为目的。考虑到按照业主减少植物栽植率的要求,在设计时,侧重竖向的绿化,平面绿化率适当减少,绿化手法上以开阔的、简炼的划分手法处理,符合现代人的生活和审美节奏。

(三)广场小品设计:小品设计以功能和景观兼容为目的,在满足其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达到景观装饰的效果。

第二章、广场分区与景点简介

一、广场分区:整个广场共分为三个区:

1、功能区:以集会、表演功能为主,体现广场的实用性。

2、文化区:展现长安的历史文化。

3、主题景观区:反映长安人民的时代精神面貌和长安大发展的中心主题。

二、主要景点:

广场共分为五个景区:长安史话、世纪大道、天圆、地方、古磐。

(一)、“世纪大道”:

由主入口进入广场,首先进入视野的是长40米,宽16米的坡形世纪大道。世纪大道中间是宽4米、长35米的气势恢宏的大型叠水喷泉,高低起伏的喷泉,流动的叠水,营造出宏大的热烈场面。

世纪大道两侧为两块宽6米、长38米的芳草地,草地上以大面积方整的草花堆栽,鲜艳夺目,寓意在大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人与环境相融合。

整体寓意为:迎着西部大开发的东风,长安人民意气风发地走在世纪大道上,周围绿草如茵,鲜花簇拥,长安人民一定会大发展。

世纪大道两侧高5米的装饰景观灯,给晚间广场营造出亮丽的世纪之道。

主题雕塑:世纪大道尽头,是发展最终的升华,一展翅引领的大鹏,高大的体量,鲜艳、热烈的红色,极具冲击力和渲染力。雕塑周围半围合的彩钢构架充分体现着现代文明的产物和精神,钢构架作为主题雕塑的翼翅,极具张力与动感。体现现代文明的钢架结构与和其后古朴的长安史话雕塑景墙,以对景关系形成了两个不同时代的对比,新世纪的新发展和历史文明的继承在此呼应宜彰。

(二)、“长安史话”:

长安史话做为一个雕塑墙,既是一个造景手法,同时也尽可能显示其长安的历史、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长安所有的辉煌成就都可以在这个场景的形式来表现,让步观者一目了然。同时,用浮雕的形式来表现,体量大,易表现。同时宽80米,高12米的雕塑墙又是中心世纪大道的背景,世纪大道所表现的是新世纪新长安的发展,而雄浑的雕塑墙则是古长安历史和发展的缩影。

(三)、“天圆”:

自从盘古开天地,轻者升为天,浊者沉为地,天方圆,地为方,今有天圆地方之说。

本方案中,“天圆”主体是表演舞台,为圆形,取“天圆”之意。

圆形舞台周围环绕一浅水系,水中设涌泉,为舞台衬景。水系上架设一造形轻盈别致的小桥,将舞台与其外的广场地面有机地联系起来。

天圆舞台可作为广场集会的主席台,文艺表演时,又为舞台使用,有双重功能。

东北角高大的合欢林则是天圆舞台的绿色背景。

(四)、“地方”:地为方,该景是取天地间的自然景观,草、水、石组成一个自然而和谐的可赏性景观。分割整齐的草地和水池均以方形分割,动与静的对比,轻质与硬质的对比,使其融洽而和谐。在“地方”中间的草地上置以景石,景石上刻广场之名。

(五)、“古磐”:

长安、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四大闻名古都,共具辉煌的发展史和历史文化特色。在此我们将它浓缩为四块磐石,展示石头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不变的题材,它经百年的侵蚀摧噬而仍然展示其神采,我们用磐石展示它们的辉煌和在世界史上的地位。既有长久性,也和它们深邃的历史相呼应。

在四个石头上分别用各个国家的文字刻上该城市的名称,让来此参观的人们不但了解长安,也了解世界,更加了解长安在世界中的地位。

另外,在每块磐石上,还将竖牌对这四个国家分别做以解释。

四块磐石分别被四个做成锥体的草地托起,周围平整空旷的草地上,不做任何栽植,更使四块磐石和它本身所代表的四个城市和地位相协调。

五个景点以围合的形式布局,由天圆、地方到古磐、再到长安史话雕塑景墙,最后回到中心景点及世纪大道、主题雕塑上,突出长安人民今后的发展。

三、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整体上,以斜对角对称的方式处理,注重平面和立面结合的效果。平面以大面积不规则的几何线条划分,看似随意而又规整的草地,大面积草地为主,不加任何修饰,体现空旷的视觉效果。

广场四个角上分别种植高大的乔大,做为广场的绿色点缀,树下分别设休息和健身器材,供人们休闲、健身之用,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植物分别以观花、观叶、观形为主:

1、观叶植物:银杏、合欢。银杏叶形独特,秋季变黄,果可入药,是很好的观叶植物。合欢叶形如羽状,合欢同时又是美丽的观花树种。

2、观花植物:桂花,八月桂花十里香,是吉祥太平的象征。

3、观形植物:棕榈,树形清秀挺拔,四季长绿,有文化树之称。

桂花栽植于广场西北角与东南角两片,银杏栽植于西南角,合欢栽植于东北角。棕榈树栽植于功能区空地上,逶迤成行,清秀隽美。

四、灯光照明:

在广场各处分别布置各类景观照明灯,既有装饰效果,同时又满足夜间照明之用,各处草地上皆置以草坪灯,在主题雕塑、长安史话雕塑墙等重要景观部位,分别设置投射灯,增强夜间效果。

五、物业管理设施:

广场上设计了物业管理房与公厕等设施。

第三章、结束语:

钻石宝盒绿地郑州站前广场售楼处 篇7

设计公司:MRT Design

摄影师:Moseman Eleanor Elizabeth

位置:郑东新区高速铁路客运站西侧广场

面积:2,000平方米

使用材料:金属大理石丝质布料地毯

项目位于郑东新区高速铁路客运站西侧广场附近,郑东新区商住物流园区内,北至七里河南路,南至广场北街,东至东风东路,西至心怡路。基地东侧是郑州新客站,北侧为七里河,西侧是未开发的建设用地。站前广场项目共有9宗土地,此次获取的地块为D1、D2、D3、D4号地块。项目由写字楼、商业、酒店、公寓、SOHO等多业态构成,是一个面积达40万平方米的综合体项目,此项目属于郑州市政府重点关注的建设项目之一,未来将成为新郑州的中心地带。

售楼处的建筑外形由不规则的钻石切面效果组成,一块黄色的石头经过切割露出不同部位的玻璃切面,整个建筑充满立体的动感。室内的设计也是从建筑的外形开始演变的,设计师将其想象为一块天然的水晶经过切割出现的各个立面,整个室内的平面按照功能规划后,中间的大块区域留给模型展示和洽谈,所有的墙面都是经过切割形成的大块切面。

在天花和墙面设计中,采用了大量的水晶切割纹理,一层至三层的天花大量的运用了亮面的金属板,整个顶部如同许多的切割面叠加,看上去晶莹剔透;当金属的天花和柱体连接时,水晶切面被柱子拉拽下来,充满动感。切割纹理还充分的应用到卫生间的墙面、天花的灯具、VI系统等,根据各种功能的需要发生不同的作用。

在材料的选择上采用高雅的色彩搭配。浅咖啡色的金属和白色的亮面大理石,以及大量的具有华丽感的丝质布料,通过这些材料以及设计逻辑,创造出一个现代而前卫、又不失丰富感和华丽氛围的商业空间。

东方商业广场景观方案设计说明 篇8

景观设计总体说明

一、总体思路

1、城市人文、建筑风尚,定格景观方案---新古典主义与现代景观的完美结合。

2、景观要突出尊贵、典雅、艺术、生态优美的设计定位。

3、创造雅致、时尚、健康和谐社区气氛。

4、设计突出3号楼和4号楼南侧组团景观、入口中心水景、台地景观的别致感观,通过架空层、景观对景、绿化延伸等设计手法使之与建筑设计相互融会贯通。

二、设计理念

华贵与品位的重新诠释,欧洲古典园林的全新演绎。

1、“尊贵”——体现古典园林艺术对称,规整,和气派的环境。

2、从主入口中轴线上面体现几何感和气势感,雕塑喷水池,花坛和修剪整齐的灌木带,灯柱小品。

3、中心开放式的台地绿化,对景的轴线上有一系列的灯柱和景亭,形成优美的绿色地毯空间。

4、商业广场上的铺装形式也是几何形图案构成的,体现节奏感和韵律感,停车位的设计将其固有的车场的形式虚化,广场上的铺装划分了停车的空间,这样不但能保证功能的需要,并且能达到美观的要求。

5、“典雅”——自然的曲线穿插其中,道路的流线,曲线的种植带,自然岸线,浪漫的小径草坡疏林。

6、尊贵和自然的结合,打破传统的古典美学,过渡自然,界限模糊,完美融合。

为彰现本案“新古典主义与现代景观的完美结合”的总体设计概念,我们将其与地方性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起来考虑,同时在此基础上还要体现出景观效果的时尚性、品质感等诸多因素,以创新的角度从“色彩、细节、材质”几个方面来阐释本案的景观设计。

色彩——金色派为基调,并加入灰色、棕色的辅助色彩,使硬景的色彩呈现出明快、亮丽的时尚性元素,丰富而不零乱,整体而不单调,并在商业广场营造一种灰色韵律的浪漫基调。

细节——丰富硬朗的细节元素,构成新古典派的景观设计风格,强调直线与几何形体的运用,使之形成一种硬朗而富有韵律的动态美,细部的工艺则精益求精,工艺不输细节。

材质——充满现代感的明快、律动气息。透水砖、喷涂、花岗岩、太阳能砖、砾石甚至彩色沥青的结合,共同谱写出一曲现代气息的华彩乐章。

三、住宅区域景观设计说明 在本案设计中,呼应新古典装饰主义的建筑风格,园区设计整体采用现代简欧庭院规则式风格,以纵横的线条变化构建整体框架和高雅时尚的庭园环境。通过细节,打造亲和的人居环境,同时也延伸了设计的质感,使人切身感受高品质的环境景观。

1、人行主入口

在高低错落的喷泉和跌水的旋律中,入口圆形的水景奏起一曲曲欢乐颂。与背景拓展的欧式古典门廊相映成趣。

2、中心庭院——新古典风格庭院的完美再现。

中心庭院以精致的景观亭为中心,以欧式花钵、陶罐、景墙、艺术雕塑等小品点缀,营造高雅、尊贵的居住环境。

3、架空层开放空间

本案大部分住宅建筑底层架空,作为室外景观的一个延续,使空间上相互渗透,扩展了室外空间视野,充实小区内景观环境,同时结合小区功能配套需要,考虑棋牌阁、书画廊、茶艺吧、儿童嬉戏园、老人健身广场、游艺园等功能。通过荫生植物以及建筑本身的墙体美化来分隔和形成空间,同时适当点缀园林雕塑活跃空间。

4、停车坪:结合绿化处理形成生态型停车坪,在车子较少压到的位置上尽量种植草坪,增加小区的绿化面积。

5、其他:对于场地中出现的配电间、地库天窗、排风口等隐蔽主要依靠垂直绿化来弱化其生硬的感觉,在架空层内场地比较受限的位置,则结合木格栅等形式来精细化处理,使之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四、商业区域景观设计说明 为体现现代时尚的理念,我们将最具有特色的时尚元素抽象出来,通过各种景观元素的比拟、呼应以及功能分区、商业流线的串联组织,使时尚的气息弥散在商业区的各个角落。

景观设计结合商业建筑空间,在保证消防和商业人流顺畅的基础上,设置中心商业广场,为商业宣传促销活动提供场地,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一个开放的活动空间。在商业广场布置阵列的树池和座椅,提供遮阴和休息的场所。同时又软化整体建筑与环境的硬朗。

在硬质铺装形式的设计上,我们采用简洁大方的分隔线条作为整体铺装的肌理。通过在铺装上嵌入条形的地埋灯引导人流和创造活跃的商业气氛。

强化商业区域的四个主要入口处的景观设计,通过点式的水景,高大的景观灯柱和商业标志牌来彰显东方商业广场的时尚和活力。

五、植物设计

星隆国际广场调整方案说明 篇9

(设计编号:综字2012029号

星隆国际广场智能化系统方案调整说明

1、三网、有线电视及多媒体箱系统调整说明

1.1根据建设方要求,拟采用三网融合光纤入户的方式,故取消有线电视布线系统。

2、电视监控系统调整

2.1 把室内住宅标准层公共走道处的2个半球摄像机取消(共计减除56个点)。具体位置详见平面图及监控系统图。

2.2 地下二层摄像机7个(半球摄像机1个、枪式固定摄像机6个); 2.3地下一层摄像机7个(半球摄像机1个、枪式固定摄像机6个); 2.4 一层2个半球摄像机(电梯侯梯厅);

2.5 室外设置摄像机5个(智能高速球摄像机3个、枪式固定摄像机2个); 2.6 电梯轿厢半球飞碟摄像机6个; 2.7 现共有监控点27个;

3、室内可视对讲系统

3.1 住宅室内入户暂只考虑管线的敷设安装,对讲分机今后根据住户实际需要另行安装(计588户)。

4、巡更系统

4.1 地下二层9个巡更信息点。4.2地下一层9个巡更信息点。4.3 一层5个巡更信息点。

4.4 标准层每层4个巡更信息点(共112个)。4.5 共计巡更信息点135个。

5、背景音乐系统

5.1 减除住宅标准层各层公共走道处吸顶式天花喇叭。

5.2考虑一层层高的限制,将首层大堂处吸顶式天花喇叭更改为3个壁挂式保真音箱。

5.3 室外按要求在公共绿地处设置6个草地防水型保真音箱。

上一篇:难忘的春节下一篇:为安全警钟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