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食品安全制度

2024-07-28

市场食品安全制度(通用11篇)

市场食品安全制度 篇1

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制度

一、市场内商品经营户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严禁销售有毒、有害、污秽不洁、腐烂变质、霉变食物、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畜、水产及其制品。

二、坚持定期使用食品检测设备对市场内经销的食品进行检测,检测不合格的食品不得上架销售。

三、对经检测认定不符合安全质量标准的食品,必须采取临时性控制措施,并及时将被控制的检测样品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复检,经复检最终认定对人体有害的不合格食品,应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市场退出;属假冒伪劣食品的报相关执法部门立案查处。

四、市场主办方有权监督经营户严格做到隔离无污染操作,坚持每天对摊位进行清洗消毒,经营者及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的健康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的规定;食品经营户在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经营。

五、市场主办方要督促食品经营户实行索证索票工作,经营户要根据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做好进货台账,记录进货渠道。

六、畜禽及肉品经营户必须从批准设立的定点屠宰场购进肉类及其制品,并在摊档明显位置张挂肉品的检疫检验合格证明;外地输入的生猪肉品的采购依照我市的有关规定执行;鲜活家禽经营者营业时要落实安全防护措施,穿戴口罩手套等防护品,销售和屠宰、清洗操作分离。

七、经营直接入口食品及熟食制品的,应具备防尘、防蝇、防鼠设施,从业人员持有健康合格证明。

市场食品安全制度 篇2

关键词:旅游安全问题,市场机制,制度扭曲

一、 引言

20多年来, 旅游安全问题一直就是国内外旅游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 并涌现了大量有意义的理论成果。然而绝大部分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旅游外在不安全问题, 如犯罪、战争、瘟疫、自然灾害等, 并把它们作为一种外生环境变量来探讨旅游产业安全以及旅游企业安全问题。如1996年出版的旅游安全研究领域的第一本著作[1], 就着重探讨的是犯罪、政治动乱与战争等外在不安全因素对旅游业的影响。进入21世纪后, 受到“911”、“SARS”、“海啸”等显著事件影响, 恐怖主义、瘟疫、自然灾害等外在不安全因素也进入了研究范围。国外如匹赞姆 (A. Pizam) 和曼斯菲尔德 (Y. Mansfield) 等在案例分析基础上, 从旅游产业安全角度提出了一些应对战略措施[2];格莱泽 (Dirk Glaesser) 直接站在旅游企业安全角度探讨了危机预警体系、方法、应急防范计划、危机管理战略等 [3]。国内如张广瑞、魏小安等展开的“非典”对中国旅游产业的影响研究[4], 戴斌对北京旅游产业安全的研究[5], 邹统钎[6]、谷慧敏[7]等对旅游危机管理的研究。与国外不同的是, 国内学者不仅对影响旅游安全的外在环境因素予以高度重视, 还注意到了旅游市场自身缺陷导致的旅游安全问题。如郑向敏的《旅游安全学》[8], 除了系统阐述旅游安全管理的系列措施手段之外, 还特别强调了旅游企业安全管理不到位、旅游者安全认知缺乏等旅游市场自身缺陷问题。但是, 旅游市场到底存在哪些缺陷?这些缺陷又提供了怎样的利益激励并导致了不恰当的安全行为?旅游安全风险配置是如何被扭曲的?关于这些问题, 到目前为止, 旅游学界还没有给出一个较好的解答。

旅游安全发展是旅游业转变发展方式,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要求, 也是我国旅游业在“十二五”期间实现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转变的重要途径。明确旅游安全问题的内涵及其经济本质, 分析旅游市场机制自身缺陷带来的旅游安全问题并明确其利益动因, 对于打造旅游本质安全, 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旅游安全问题的内涵及其经济本质

是不是只要发生了旅游安全事故, 就意味着存在旅游安全问题?答案是否定的。在旅游过程中, 威胁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的风险, 部分是由旅游外在环境的不确定性所决定的, 如犯罪、战争、自然灾害等, 这些因素都是旅游行业本身无法控制的, 这意味着人类旅游活动不可能做到“绝对安全”, 而不计成本的追求“零风险”也是无效率的, 比如为了绝对安全而足不出户就是一种“因噎废食”的无效率行为。另外, 不可忽视的是, 现实中的旅游安全风险也有很多是旅游市场内部可控的人为因素造成的, 如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的不恰当行为加大了旅游安全风险, 导致了过高的旅游安全事故率。所谓的旅游安全问题, 实际上指的是在旅游活动中存在不合理的安全风险, 旅游者的生命和健康在旅游活动中受到了不合理的威胁, 也即旅游安全风险超过了具有经济效率的水平, 导致旅游安全事故率过高的问题。

降低风险水平一方面可以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同时也会增加旅游效用, 这就是降低风险所带来的收益, 它具有边际递减的性质;另一方面, 降低旅游安全风险也需要耗费资源, 具有一定的成本, 它具有边际递增的性质。当降低风险所带来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时, 达到了帕累托最优标准, 也就实现了经济上的效率。

u0表示原始安全风险水平, 设u0=1, 即在没有任何安全投入和安全防范措施情况下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为100%;用u代表实际的安全风险水平, 0≤u<1。旅游安全性 (S) 的提高依赖于安全投入的增加和更加有效地防范措施来降低或消除风险, 风险降低量越大, 意味着安全程度越高:

S=u0-u=1-u (1)

降低旅游安全风险的收益R和成本C都是安全程度S的单增函数:

R=R (S) , C=C (S) , 且MR (S) >0, MC (S) >0 (2)

根据降低风险带来收益的边际递减性质以及成本的边际递增性质可知:

MR (S) <0, MC (S) >0 (3)

MR (S) =MC (S) 时, 存在一个有经济效率的风险降低量S*, 与之对应的u*也就是具有经济效率的旅游安全风险水平。

如图1所示, 当u>u*时, S<S*, MR>MC说明增加安全投入使旅游安全风险进一步降低是有利可图的, 也意味着旅游安全的供给不足;反之, 当u<u*时, S>S*, MR<MC说明进一步提高安全标准是不经济的, 也意味着旅游安全的过度供给。而现实中的旅游安全问题往往表现为旅游安全的供给不足问题, 即实际的旅游安全风险水平u超过了具有经济效率的安全风险水平u*。具有经济效率的旅游安全风险水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从长期趋势上看, 一方面社会的不断进步必然带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以及素质等方面的上升, 这会促使人们更加注重旅游安全效用, MR (S) 有上升的趋势;另一方面, 技术进步也会带来旅游安全成本的降低, MC (S) 有下降的趋势。这两个方面的变化, 都会要求旅游安全风险水平进一步降低 (u2<u1) , 促使旅游安全标准提高 (S2>S1) , 如图2所示。

三、市场失灵与旅游安全问题

(一) 旅游安全的正外部性与行业内准公共物品性质

旅游安全生产的正外部性是旅游安全供给不足的重要利益动因。旅游业是具有外部效应较强的行业, 因而旅游安全发展对区域经济和其它产业经济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具有较大的外部正效应。这表明, 旅游安全生产的行业内部边际收益 (MRT) 小于社会边际收益 (MRS) , 必然导致旅游安全的市场均衡供给小于整个社会的旅游安全需求, 即S1<S*。这就可以解释, 旅游市场决定的实际旅游安全状况总是不能够满足社会公众期望, 形成了社会视角下的旅游安全问题, 如图3所示。

在旅游产业链条上, 存在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服务的众多相关企业, 这些企业提供的旅游服务都是决定旅游安全的重要环节, 因而都是旅游安全的生产供给者。然而, 单个旅游企业的安全生产行为除了能够给自身带来一定收益以外, 都无法排除旅游产业链条上其他企业因此获得更多的收益, 也即是说旅游企业安全生产的边际收益 (MRC) 小于旅游行业边际收益 (MRT) , 必然导致旅游企业的安全供给小于整个旅游产业链条的旅游安全需求, 即S2<S1, 这就形成了旅游行业视角下的旅游安全问题, 如图4所示。

另外, 由于旅游产业链条上不同服务类型的企业对旅游产业依赖程度不同, 也就决定了不同类型企业资产专用性强弱不同, 这就决定了旅游安全生产的免费搭车现象不可避免。在现实中, 往往表现为众多旅游专用性相对较弱的相关资产企业 (如交通企业、餐饮企业等) 把旅游安全生产责任寄托在旅游专用性较强的资产企业身上 (如旅游景区、旅行社等) , 从而加剧了旅游行业视角下的旅游安全供给不足问题。

(二) 旅游安全的内部性

内部性 (Internalities) 是美国经济学家史普博 (Spulber) 提出的一个与外部性 (Externalities) 相对应的概念。按照他的定义, 内部性是指由交易者所经受的但没有在交易条款中说明的交易的成本或收益[9]。旅游者的旅游过程, 实际上是一个旅游企业与旅游者之间的交易过程。在该交易契约中, 比较容易明确的是旅游服务内容与服务价格等条款, 但由于旅游安全信息成本的高昂, 关于旅游安全的约定往往是不完全的。交易契约的不完全, 就为旅游企业产生对旅游者的负内部性 (安全成本溢出) 创造了条件。所谓旅游安全的内部性, 主要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实际担负的安全风险水平大于其意愿水平, 从而承担了额外风险成本的情况。

旅游安全的内部性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 旅游者由于非理性, 往往轻视安全风险而过度冒险, 这会诱使理性的旅游企业过度供给高风险的旅游项目, 造成旅游安全风险水平过高, 如众多旅游企业并不限制特殊游客对高风险旅游项目的需求;第二, 从短期来看, 旅游供给缺乏弹性, 这决定了旅游市场的垄断性质, 因此在存在过度旅游需求的情况下, 理性旅游者也不得不担负过高的安全风险, 如有关调查表明, 高达92.1%的旅游安全问题发生在旅游旺季[8];第三, 旅游者具有旅游安全信息成本弱势, 对安全事故风险认知不足从而形成过度需求, 担负了其本不愿意担负的安全风险;第四, 旅游企业故意隐藏真实安全信息以达到节约安全投入或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使旅游者承担了过高的安全风险;第五, 旅游服务过程中的多层级委托代理链条, 容易导致机会主义行为, 使旅游者担负了过高安全风险。

(三) 旅游安全的市场竞争机制分析

为便于分析, 假设旅游市场上存在的众多旅游项目在满足旅游者需要的能力上是无差别的, 因而可替代性程度高, 旅游市场竞争激烈。这种情况下, 旅游价格 (P) 和旅游安全性 (S) 就是影响旅游者消费选择的主要因素。则游客数量的多少 (Q) 是旅游价格 (P) 和旅游安全性 (S) 的函数, 即Q=Q (P, S) , 且Q′ (P) <0, Q′ (S) >0。其经济含义是, 一个竞争型旅游项目能够吸引的游客数量取决于旅游价格和旅游安全性两个因素, 而旅游者更加偏好价格低廉而安全性程度较高的旅游项目。同时也说明, 竞争性旅游项目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途径有二:价格竞争和安全竞争。

旅游者对旅游项目的消费选择, 需要获得旅游价格和旅游安全性两方面的信息。在市场运行中, 旅游者一般可以低成本甚至零成本获得旅游价格信息, 而旅游安全信息成本却是高昂的, 如旅游者根本就不可能了解游乐设备在设计方面存在重大缺陷。因为旅游安全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 对旅游安全进行度量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而间接获得旅游安全信息的渠道单一并且存在虚假可能, 这都决定了普通旅游者具有明显的旅游安全信息成本弱势。高昂的旅游安全信息成本, 一旦超过旅游者获得安全信息的预期收益, 旅游者就会认为获得旅游安全信息是不值得的, 于是就放弃获取准确的安全信息, 盲目相信旅游安全性指标是无差异的, 即假定旅游项目的安全性达到了行业平均水平。这样, 旅游者的消费选择, 实际上就只会关注旅游价格, 即Q=Q (ΡS¯) , 且Q (Ρ) <0, S¯为旅游安全性的行业平均水平。这就为旅游企业降低旅游安全标准从而节约安全成本投入提供了市场激励。

对于旅游企业而言, 要提高其旅游安全性 (S) , 就需要更多的安全投入成本, 这必然抬高旅游价格 (P) , 则存在P=P (S) , 且P′ (S) >0。因为游客数量Q=Q (P, S) , 当旅游企业增加旅游安全供给S, 会存在两个效果相反的市场效应:一是安全性提高符合旅游者偏好, 会使游客数量增加, 即Q′ (S) >0;二是安全成本内在决定的市场价格升高, 会降低市场竞争力, 使游客数量减少, 即Q′ (P) <0。因此, 旅游企业是否增加旅游安全供给, 就取决于这两个效应的大小, 也就是说旅游企业加大安全投入的决策标准是综合效应大于零, 即Q′ (P) +Q′ (S) >0。然而, 旅游安全信息成本为正, 决定了旅游安全信息不对称与不完全状况, 导致实际的Q′ (S) 将被大大降低;而由于旅游市场的近似垄断竞争性质, 决定了价格上升带来的替代效应 (-Q′ (P) ) 会被放大, 实际的综合效应结果往往是导致游客数量减少, 即Q′ (P) +Q′ (S) <0。这就可以解释, 旅游企业为了提升市场竞争力, 就会利用其信息成本优势降低旅游安全性以保持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市场价格, 但却使旅游者承担了额外的安全风险。这也表明, 旅游业的恶性价格竞争也会导致严重的旅游安全问题, 近年来“零团费”旅游带来的旅游安全问题就是例证。

四、制度扭曲与旅游安全问题

(一) 旅游安全责任制度分析

对于专业探险者, 其旅游行为往往不存在市场交易, 属于标准的自冒风险行为, 安全风险也就只能够由自己承担。专业探险者会充分权衡风险成本与收益, 作出正确决策并采取高度预防以及适当购买保险等措施, 使风险控制在最优水平。然而, 现实社会中的绝大多数旅游活动, 是在旅游市场交易中进行的, 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购买了众多旅游企业提供的服务产品。存在市场交易, 说明旅游安全风险已经不再是旅游者自身可以完全控制的。因此, 需要一个合理健全的旅游安全责任制度, 以解决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应由谁来承担的问题, 从而使旅游安全风险配置优化。

发生旅游安全事故, 旅游者是直接损失的承担者, 往往会付出生命健康的高昂代价, 有关调查表明旅游者对安全问题的关注是第一位的[10]。出现旅游者过度冒险行为往往是因为旅游者无法获得准确的风险信息甚至被旅游经营者误导所致, 即前文所说的内部性问题, 因此, 旅游安全问题的关键在于旅行社及其它旅游企业的行为。旅行社实际上是旅游者的消费代理, 不是真正的旅游供给者, 其对旅游安全的影响主要是委托代理中的机会主义行为问题, 而在根本上决定旅游安全的却是其他旅游企业提供的旅游服务项目本身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作为供给者的旅游企业, 对旅游安全服务设施的投入水平、接待数量及规模、操作规程、安全管理等直接影响风险的因素具有绝对的控制力量, 而这些因素又与企业的成本收益直接相关, 市场的激励方向有时甚至与降低风险的要求是反向的。比如, 市场会激励企业不断扩大接待数量和规模, 而超容量接待就会增加安全风险;利润最大化目标刺激企业千方百计降低成本, 企业有激励简化操作规程、节约安全投入和安全管理成本, 造成风险加大。因此, 旅游安全责任制度的有效性取决于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把与旅游有关的风险很好地内化到相关行为主体的成本收益之中, 从而使风险被控制在有经济效率的水平。

早期的旅游安全责任制度, 就是市场交易契约, 即旅游者与旅行社等旅游企业签订的合同。市场经济的法律态度就是“自己照料自己, 不要指望家长式的法律庇护来保全你”, 然而, 由于旅游者与旅游企业相比较, 由于不平等的市场地位以及讨价还价能力的悬殊, 旅游企业往往制定出相当苛刻的合同, 并可轻松地以“自冒风险” (assumption of risk) 为由, 逃避事故责任, 并把事故原因归咎为游客不小心。因此, 仅依赖市场契约的旅游安全责任制度, 无法实现安全风险水平的最优控制。

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 产生了大量旅游安全事故, 伤害赔偿诉讼日益增多, 这促进了侵权责任制度在旅游安全领域的引入。但是, 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侵权责任制度仍然只注重旅游产业利益, 忽视旅游者利益。主要表现在侵权责任只承认“过失侵权”。因而旅游企业可以轻松地以“无过失”、“旅游者自身过失”等理由, 逃避事故赔偿责任;而旅游者往往因为取得证据信息的成本巨大而无法通过司法手段保障自身权利。所以, 以“过错责任”为基础的侵权责任制度也无法使旅游安全风险达到具有经济效率的水平。

旅游安全事故多发, 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旅游安全被纳入政府安全生产监管的重要内容, 而旅游安全对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也逐渐被社会认知, 这促进了“严格责任”为基础的侵权责任制度在旅游安全领域的推行。旅游者在安全权益受到侵害时, 不仅可以根据《合同法》和旅行社相关法规追究旅行社的违约责任, 也可以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民法通则》等法律法规追究其他旅游企业的侵权责任, 如2010年“太空迷航”事故的赔偿责任就直接由景区企业承担。然而, 在我国的实践过程中, 旅行社承担责任居多, 而直接提供旅游项目服务的旅游企业往往逃避责任, 暴露出旅行社成为“替罪羊”的问题[11]。具体案例如中国法院网2009年12月22日报道的关于游客在某景区乘坐索道摔伤致残事件, 法院的判定结果是游客承担主要责任, 旅行社承担30%责任而景区却无任何责任。

现行的旅游安全责任制度不健全的重要表现就是责任承担与安全风险决定不对称, 即本质上决定着安全风险水平高低的旅游项目供给企业往往承担较少赔偿责任, 而经受旅游安全风险的游客和旅行社却承担了过多责任。这种状况降低了旅游供给企业的旅游安全预期收益水平, 旅游企业安全生产投入必然不足, 导致了安全事故多发的恶性局面。

(二) 旅游安全保险制度分析

尽管旅游安全风险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得以降低, 但不可能绝对消除风险。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各类旅游安全事故的增多, 激起了社会的旅游安全风险意识, 旅游保险应运而生。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 我国旅游保险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单一险种到多险种的发展过程, 在我国旅游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 旅游保险的基本功能是分摊风险损失以及风险转嫁, 提高社会个体抵御风险的能力, 但从社会整体来看, 保险本身并不具有降低整体风险水平的功能。相反, 不恰当的旅游保险制度还会扭曲旅游安全风险的配置, 导致社会整体的旅游安全风险水平上升。结合我国旅游保险实践,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利益扭曲:第一, 从旅游者的激励角度而言, 现行旅游保险制度还不能有效解决旅游者的过度冒险问题以及道德风险问题, 旅游保险导致了旅游者的高风险旅游需求以及低防范意识, 从而使整体风险水平上升;第二, 从旅行社的激励角度而言, 旅游意外保险和旅行社责任险使旅行社的风险责任完全转嫁给了保险公司, 特别是我国的旅行社责任保险还强调“应由旅行社承担的责任”, 这表明旅行社的侵权行为是无成本的, 从而激励旅行社不顾旅游者安全而盲目追求营业收益, 如怂恿游客隐瞒身体缺陷而参加高风险旅游项目;第三, 对于其它旅游相关企业而言, 现行旅游保险制度使企业的安全责任不仅没有加强, 反而减轻了, 从而使这些企业对安全生产不重视, 安全投入严重不足。

五、结束语

旅游产业能否成为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旅游安全问题的有效解决是关键。为保障旅游安全, 对各种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或事件, 采取积极的旅游安全预防预警和应急管理等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但这是远远不够的。而从旅游市场内部寻求决定旅游者安全的利益根源, 明确旅游安全问题的市场机理, 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 才可能实现旅游本质安全。本文的分析表明, 旅游安全问题的实质是旅游安全风险的配置低效率问题, 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旅游市场失灵, 如外部性、内部性以及市场机制问题;二是旅游安全制度失灵问题, 如安全责任制度、保险制度等。因此, 通过政府干预来弥补旅游市场缺陷, 构建和完善旅游安全制度体系, 是解决旅游安全问题并实现旅游本质安全的根本路径。为此, 需要作出进一步研究的相关问题主要是:我国旅游安全相关制度的改革与完善问题、旅游市场失灵的矫正问题以及政府的职能作用问题, 如我国旅游安全监管体系的构建问题等。

参考文献

[1]Pizam, A.and Y.Mansfield, eds.Tourism, Crime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Issues.NewYork:Wiley, 1996.

[2]Mansfield, Y.and A.Pizam.Tourism, Securi-ty and Safety:from Theory to Practice.Butter-worth-Heinemann, 2005.

[3]Dirk Glaesser.Crisis Management in the TourismIndustry.Butterworth-Heinemann, 2003.

[4]张广瑞, 魏小安.中国旅游业:“非典”影响与全面振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5]戴斌.论北京旅游产业安全与成长要素[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6.

[6]邹统钎.旅游危机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7]谷慧敏.旅游危机管理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7.

[8]郑向敏.旅游安全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3.

[9]Spulber, Daniel F.Regulation and Markets[M].Cambridge, Mass:M.I.T.Press, 1989:55-56.

[10]王健民.聚焦旅游安全[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7:238-239.

市场食品安全制度 篇3

摘 要 我国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在法律上并未明确地规定,都是由各部门根据法律的有关精神制定的部门规章,需要在法律的层面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对于食品来说,更应加强政府对其的规制,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由政府实施强制性检验,同时,将监督抽查、统一监督检查、定期监督检查有机结合起来,用定期监督检查来建立质量评价指数的样本总体,用统一监督检查或专项监督检查来对存有质量问题的一类产品进行行业性整治,用监督抽查来及时发现存有质量问题的商品。

关键词 食品质量 市场准入 免检制度

一、食品质量安全准入制度需要法律层面的完善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是指,为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具备规定条件的生产者才允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具备规定条件的食品才允许生产销售的监督制度。因此,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是一种强制性规定。2005年7月9日,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条例规定,国家对生产乳制品、肉制品、饮料、米、面、食用油、酒类等直接关系人体健康的食品等重要工业产品的企业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进一步明确了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为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写下了重要的一笔。

市场准入制度包括三个内容:(1)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即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环境条件、生产设备、加工工艺过程、原材料把关、执行产品标准、人员资质、储运条件、检测能力、质量管理制度和包装要求等条件进行审查,并对其产品进行抽样检验。对符合条件且产品经过全部项目检验合格的企业,颁发食品质量安全生产许可证,允许其从事食品生产加工。(2)对食品出厂实行强制检验。(3)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管理。即获得食品质量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其生产加工的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产品经出厂检验合格的,在出厂销售之前,必须在最小销售单元的食品包装上标注由国家统一制定的食品质量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并加印或者加贴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并以“质量安全”的英文名称Quality Safety的縮写“QS”表示。

从2001年开始,我国质检部门开始试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但此项制度只是由质量监督部门一家实施的,存在诸多的局限性。目前,规制食品市场准入的还包括《食品卫生法》,由卫生部门负责;《动物防疫法》,由农业部负责;《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由商务部门负责等。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在法律上并未明确地规定,都是由各部门根据法律的有关精神制定的部门规章。因此市场准入制度需要在法律的层面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

二、企业产品免检制度存在的弊端

企业产品免检制度是我国在市场准入制度中的一个特例,它是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将质量稳定、市场占有率高、产品标准达到或严于国家有关标准,以及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连续三次以上抽查合格的产品,确定为免检产品,其产品在一定时期内免于各地区、各部门、各种形式的质量监督检查的一种制度。应当说,这一制度的实施在提高企业质量监督的效率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也树立和培育了一批龙头骨十企业,如海尔、格力等。

然而,近期出现的以雀巢奶粉碘超标为代表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引发了人们对现行产品免检制度必要性和合理性的怀疑。

我国目前免检制度有三个最严重的弊端:

第一,门槛太低,《产品免于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的免检产品是连续三次以上抽查合格,质量长期稳定的产品。然而事实上,对很多产品来说质量很难达到长期稳定。三次抽查合格代表不了其它批次的产品质量一定合格,甚至有些产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以前检测为合格的产品可能存在很大的瑕疵。

第二,免检产品监督管理存在弊端。首先,《办法》规定在3年期限内,免检产品免于任何部门的监督检查。这样在免检期间内,对免检产品的监督则主要表现为消费者对其进行的社会监督。然而,对于有些产品,单凭消费者有限的认识能力很难发现质量缺陷。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的社会监督职能就很难发挥作用,造成政府在免检产品上的监督真空。其次,《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免检有效期满,产品需要继续免检的,免检制度规定企业应当重新提出申请,对其进行重新审查,不符合条件的坚决取消资格。作为免检制度的一项事后监督机制,这一规定是存在逻辑缺陷的:免检产品不可能只是在重新申请时才出现不合格的情况,如果这种情况早就出现了,这一规定又有什么意义?产品免检制度保护的又是什么样的产品?

第三,产品免检破坏了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申请产品免检的条件之一是产品市场占有率,经济效益在本行业内排名前列。这使得本行业内规模大、资本雄厚的企业的产品获得免检的机率将远高于业内的中小企业的产品,本来中小企业的整体实力就要弱于大企业,产品免检制度的设立在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建立一种不公平的外部竞争环境。而且,由于这一制度事实上造成一种假象,即免检产品的质量一定优于非免检产品,而成立不久的企业或中小企业的产品在短时间内很难申请免检,这就有可能在存在免检产品的行业造成市场准入的障碍。

三、企业产品免检制度的完善

企业产品免检制度的缺陷使废除这一制度势在必行。而对于食品来说,更应加强政府对其的规制,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由政府实施强制性检验,同时,将监督抽查、统一监督检查、定期监督检查有机结合起来,用定期监督检查来建立质量评价指数的样本总体,用统一监督检查或专项监督检查来对存有质量问题的一类产品进行行业性整治,用监督抽查来及时发现存有质量问题的商品。对于产品不合格问题,一应加大监督检查的频率;二要按期对监督检查不合格的产品进行复查;三可采用跟踪或专项监督抽查的方式对其质量进行重点整治。

参考文献:

[1]张涛.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05届博士学位论文.

食品市场检查记录制度 篇4

为了加强食品市场日常规范化管理,强化食品市场检查和日常监管工作,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制度。

一、食品市场检查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日常监管的重要方式。工商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检查计划,突出检查重点,完善检查方式,增加检查频次,提高检查效率,层层落实检查监管责任,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不断强化食品市场检查和日常监管工作。

二、食品市场检查的主要内容:查主体资格,看食品经营者证照是否齐全有效;查进货票证,看食品经营者在进货时是否履行了查验义务,是否建立进(销)货台账、票据是否完整齐全等;查经销食品,看是否销售感官性状异常或者被污染的食品;查包装标识,看预包装食品标签是否符合规定;查制度建设,看是否全面建立和落实《食品进货查验制度》、《食品进销货台帐制度》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查商标广告,看食品商标广告是否有违法行为;查市场开办者责任,看是否履行食品安全管理法定义务。

三、工商所应当对本辖区的食品经营者,划分责任区和明确监管人员,落实监管责任和任务,推行“两图一书”的管理方式,即“工商所辖区食品经营布局图”、“监管人员责任区分布图”、工商所与食品经营者签订的《食品安全责任书》,并认真开展日常监管工作。

四、检查人员应当如实做好检查记录,准确记载检查事项和处理结果,并经食品经营者签字,建立食品市场检查和日常监管档案,充分利用检查监管情况和信息,提高食品市场检查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应当依托“金信工程”,将食品市场检查监管情况列入食品安全信用档案,作为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监管、市场信用分类监管的重要内容,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食品经营者增加检查频次,加强监督管理。

六、应当结合本地实际,以当地消费者申(投)诉、举报多和与当地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品种为重点,适时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

市场开办者食品质量责任制度 篇5

第一条 为了规范食品经营活动,加强市场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确保广大消费者购买到安全放心的食品,明确市场内各方责任,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食品市场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展销会举办者必须对入场经营者的资格进行审查,明确和落实入场经营者的食品安全质量管理责任。定期对入场经营者的经营环境、条件、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和经营食品是否符合法定要求进行检查,发现销售不符合法定要求食品或者其他违法行为的,要及时制止并立即报告所在地工商部门。

第三条 市场内经营者均应建立健全食品质量责任制度,严格落实食品质量责任制。

第四条 市场内经营者应保持场内整洁卫生,经营的食品必须符合国家、地方或行业制定的质量卫生标准。

第五条 市场配备专职食品质量监督员负责食品质量的督促管理工作。

第六条 市场管理办公室对场内食品质量实施以下监督管理:

(一)建立市场内食品质量安全制度,负责食品质量安全日常管理工作;

(二)检查进场销售食品的相关凭证,并分类管理;

(三)协助政府有关部门维护市场经营秩序,发现场内经营者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和其他扰乱市场经营秩序的行为,及时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

(四)建立并指导场内经营者建立食品经营台帐;

(五)宣传落实政府食品质量管理有关规定。

第七条 实施食品准入的市场设立检测室,配置检测设备、专职检测人员,对场内重要食品实施售前检测。

第八条 市场管理人员应积极协助清查和处理退出市场的不合格食品。

第九条 市场内经营者应与本市场签定食品质量安全保证书(协议),订立食品质量保证及对不合格食品的退市、召回、退货条款。

第十条 市场内经营者应审验供货方的经营资格,验明食品合格证明和食品标识,索取相关票证。应当检验检疫的,还应当向供货方按照产品生产批次索要符合法定条件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或者由供货方签字或者盖章的检验报告复印件。不能提供检验报告或者检验报告复印件的食品,不得销售。

第十一条 市场内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进货、销货台帐。进货台帐应如实记录购进食品名称、购货时间、规格(品种)、数量、供货方名称及其联系方式、检验检疫证明编号、食品质量保质期限等情况;从事批发业务的,还要建立销货台帐,如实记录销售食品名称、销售时间、规格(品种)、数量、购货方名称及其联系方式等情况。

进货台帐和销货台帐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第十二条 市场内经营者应当对所出售的食品质量向消费者做出如下承诺:所经营的食品符合相应的标准,在保质期限内,无腐烂变质,包装标识符合要求,标识内容属实,票证合法齐全。

消费者有要求的,经营者在出售的食品时,应提供合法销售凭证,未能提供合法销售凭证的,应提供商品质量信誉卡。

第十三条 市场内经营者销售的食品质量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或存在危害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隐患的,必须立即停止销售,退出市场。

单位名称(盖章):

农贸市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篇6

二、加强对市场经营户和全体管理人员的日常化消防法规、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使经营者和管理者熟悉消防设施,掌握消防基础技能。

三、加强市场安全用电管理,严禁违规用火、用电,凡因管理不严造成安全事故的,将依法追究具体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四、加强对消防通道和消防设施周围的秩序管理,严禁在上述地段堆物、停车,确保通道畅通。

五、为及时发现险情,值班人员必须进行消防值班巡逻,对各种设施进行经常性的隐患检查(不得少于每周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六、制定切实可行的消防安全应急预案,并认真组织员工和广大经营户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和演练,进一步提高广大经营户“四个能力”。

七、管理人员必须认真负责,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发生火灾积极组织参加扑救,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予以清除,对于安全生产、消防部门责令限期整改的安全隐患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改正,并书面报告整改情况。

八、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包括消防安全基本情况和安全生产管理情况,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更新。

九、积极主动配合消防安全部门开展安全检查,做好各项消防安全工作,有效消除市场消防安全隐患。

十、管理人员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自觉培养良好的责任心,牢固树立安全生产重于一切的责任感。

浅谈电力市场与其制度 篇7

电力市场主要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对于什么是电力市场?可能不存在统一的定义。从字面上说, 电力市场就是电力行业走市场化道路。然而由此往往会引发出众多的疑问, 如为什么要在电力行业引入市场竞争?怎样建立适合于电力行业的市场机制等等。归结起来, 人们的认识还是比较一致的:电力市场无非就是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提高经济效率, 是一种市场化改革的过程。具体涉及到放松监管、重建监管、组织重构、公平开放与监管改革四个方面。

电力市场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市场, 在市场特性上, 包括以下几点:

1、电力市场不能自由进出。

由于电力企业在进出电力市场时将发生成本, 有些资源一旦被投入电力生产, 那么就再也不能将它们用于其它方面, 因而都变成了沉没成本。

2、电网具有自然垄断性。

电力行业的输、配电环节具有自然垄断性, 在一个区域由一家电网企业负责经营更经济。如果市场不能自由进出或自由程度受到限制, 那么需要对电网企业进行监管;反之, 则可以在电网经营环节引入竞争, 建立商业性的输、配电网。

3、电力投资具有团性。

所谓团性指由于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性, 例如电网只具有有限的电压等级, 在升级时, 它的容量变化是跳跃而不是连续的……由此导致在进行电力投资时很难恰好实现供应与需求的对应, 其中以输电团性的影响最为重大。

4、电力安全是共用品。

电力安全是电力市场稳定运行的基础。与其它网络相比, 电网显得十分脆弱, 电网一旦发生故障或越限运行, 受到影响的不只是电网使用者。当然, 电力安全不只是局限于电网安全, 它囊括了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问题, 许多电力设备会因为故障而发生损害。此外, 由于传播速度非常快, 当电网某一处出现安全问题时, 其会迅速遍及到更大的区域。

5、电力生产与消费同时发生。

电能无法经济地大量储存, 几乎所有的电能都只能在需要时才会被产出, 并且生产与使用必须时刻保持平衡。如果一天中不同时段的需求发生变化, 出力也必须随之发生变化。

二、电力市场的制度化解析

当前的电力市场研究一般是从微观经济学角度进行的, 即在确定的组织与制度结构下研究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由于制度在经济活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将新制度经济学应用于电力市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制度规定了电力市场的竞争规则。

市场赋予了人们自由决策的机会, 但这决不意味着人们可以毫无约束。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经济活动必须讲求效率, 竞争必须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不能是一种消极的消耗。为此, 需要建立一系列规章或制度, 规范人们的行为, 使市场竞争尽量带来高效率。

2、制度影响着电力市场竞争的效率。

市场能解决一切问题, 除了它自己。合理的市场机制可以提高经济效率, 然而它并不会自动出现, 至少市场本身难以给出答案。制度只能由市场主体根据主客观需要进行设计与调整, 然后通过实践进行优胜劣汰。

在电力市场中, 如果采用了不同的制度, 那么它可能带来不一样的经济效率, 产生不相同的交易费用。所以, 如果电力市场中的制度选择不当, 市场的最终效率肯定会受到影响。

三、电力市场的制度组成

电力市场几乎具备了会导致市场失灵的所有因素, 同时, 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要求人们在进行电力市场化改革时需要谨慎行事, 尽量避免或减少市场失灵的发生, 实现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下是从市场竞争的实现及其效率的角度对制度进行的考察。

1、产权安排。

为了引入市场竞争, 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建立完善的产权制度。电力市场改革中的产权制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产权的安排或界定规则的变化, 二是产权的交易。其中, 产权初始安排是对产权界定规则的调整, 同时也是对产权结构与市场结构的直接改变。产权界定规则是其中最关键的部分, 它规定了产权到底归谁所有;产权并不是一经界定就再也不变化, 人们会在市场上进行产权交易, 目的是为了优化产权的配置, 也就是资源的配置。

2、交易促进。

目前在许多国家的电力市场中均引入了金融性工具, 并采用双结算机制, 在结算时综合考虑金融性工具与实际运行结果。从节约信息费用的角度看, 集中形式的电力交易机构也可以认为是一种交易促进机制。

3、风险配置。

电力市场的资金流非常密集, 投资者面临着相当大的风险, 而市场成员在交易时也不得不考虑可能的价格风险, 此外, 电力系统还发生故障也是一种重要的风险。为了控制以上的种种风险, 出现了许多风险管理工具。

4、集中优化。

集中优化是分散决策机制的必要补充。在电力市场中, 由于网络可靠性与计量结算技术约束等, 它比其它商品市场更注重发挥集中优化的作用。电力市场集中优化主要为三类, 以现货市场为代表的集中协调, 以辅助服务为代表的集中购买决策和以市场力问题为代表的集中干预。

综上, 市场机制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电力市场的发展呼唤着有效的电力市场机制的建立。在电力市场制中, 制度既规定了市场成员的竞争规则, 又影响着市场竞争的最终效率。

摘要:20世纪80年代至今, 电力市场理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许多方面都实现重大突破。鉴于目前电力市场的组织结构及制度上研究的缺乏, 本文试图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展开探讨。

关键词:电力市场,制度,新制度经济学

参考文献

[1]、尼古拉·阿克塞拉.《经济学政策原理:价值与技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资本市场法律制度完善探究 篇8

【关键词】资本市场;法律制度;完善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着一个重大命题,那就是如何构建一个既能推动市场创新和战略转型,又能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法律规则体系。

一、资本市场法律制度现状及问题

我国资本市场法律制度,包括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及公司法等。2012年《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修正,但其属于行政法规,法律位阶较低,法律层面的《期货法》,至今仍未颁布,难以适应期货市场国际化发展。虽然2013年《公司法》修正,2014年《证券法》修正,2015年《证券投资基金法》相继修正,但相关制度的衔接方面有待完善。2016年,国务院将《上市公司监管条例》列入立法工作计划,这将促进资本市场法规体系的完善。

二、制定《期货法》和《上市公司监管条例》等法律

1.制定《期货法》。虽然2012年《期货交易管理条例》进行了修改,但其行政法属性较重,缺乏民事法律属性。而《期货法》作为基本法,具有民事和行政的双重属性,有利于期货交易的安全稳定。应加快制定《期货法》,明确期货市场的准入制度、运营监管以及市场退出制度等内容,为期货市场提供法律依据。

2.制定《上市公司监管条例》。资本市场上有两大类主体,即上市公司和证券公司。完善这两者法律制度对资本市场制度的健全至关重要。2014年《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修正,其颁布已有八年之久,但《上市公司监管条例》仍未出台,该条例作为上市公司的行政法规,其重要性仅次于《公司法》和《证券法》。该条例出台后,对上市公司向现代企业转型意义重大,对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行为规制提供了法律依据,将有利于上市公司的依法运行,促进有效监管,规范上市公司运作,进而优化上市公司结构。

三、推进资本市场的法律制度创新

1.完善创业板、新股发行及分红制度。首先,进一步完善创业板制度。随着资本市场多层次发展,需要不断优化创业板。要实现创业板市场可持续发展,就要健全退市等基础性制度,要与发行上市制度相协调,就需要经历一个检验并动态完善的过程;要对限售股的禁售期限进行适当扩展。其中一种化解之道就是原始投资者持股的限售期适当延长,在IPO之前,公司上市后,由于现行公司股份分期解禁的年限是一年,期限过短,应改为三年,并且解禁比例应按照由低到高来进行,特别是对离职高管进行规制,尤其IPO之前,对突击入股的投资要严禁交易;对于创业板的上市准入资金标准,在条件允许时,也应适当放宽,这样也会带动上市公司退市,当公司入市和退市有序进行时,市场竞争环境优化,创新型公司才会迅速发展;有了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创新型公司的发展也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此,需要建立创业板上市公司再融资制度,进而为优质公司提供资金来源,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其次,进一步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如何平衡原始股东与参與IPO的新股东的利益,如何缩小原始股东认股价格与IPO发行价格差距,从维护原始股东创业者利益出发,适当限制两者认股价格的差距,不再对原始投资者持股设定限售期,使两者享有同样的流通权,从而避免原始投资者因发行虚假而获得的高额收益。最后,由于长期以来对A股上市公司分红比例过低,导致分红出现不平衡,如果将强制分红作为再融资的前提条件,那么,这将使上市公司市场分红制度更加符合财务原理,更趋于完善。

2.推进股票市场、证券市场、国际板及股权流转的制度创新。首先,制定股票市场长期资金投资制度。就国外经验而言,如美国401K计划是比较成熟的。对于各类长期资金的运作,可根据具体情况在以下两种模式中选择,一种是委托现有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进行投资管理,另一种是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投资管理。对于公共公益性基金,为了支持其投资,可以通过税收等优惠政策进行鼓励,当然,相关制度也应有法律规范。其次,国际板的建立需要与国际监管进行合作。这需要两个条件,第一的条件是国内A股主板市场稳定,第二个条件是境外投资者对A股市场投资不断扩大规模,再适时进行国际板运作。又次,证券的跨市场流动制度也亟待完善。当前,我国债券市场有三个部分组成,这三个市场各自运行,分别是沪深证券交易所市场、银行间市场和商业银行柜台交易市场,基本处于隔绝状态,很少互通有无,特别是债权市场,债券和资金无法自由流动,导致交易效率低下,需要完善流通机制。最后,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流转制度也亟待改进。加强非上市股份公司监管,完善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公开转让机制,健全股权托管体系,实现股权全面托管,为建立场外市场提供条件。继续发展中关村新三板系统,使其成为代办转让系统试点工程模范,达到挂盘企业和投资资金能够交互流动的效果,以柜台交易为平台,建立全国性、区域性场外交易市场系统。

【参考文献】

[1]贺强,徐海乐.有关完善资本市场法律的几点建议[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3,(6):14-15.

[2]李永森.论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J].金融与经济,2012,(09):50-53.

[3]林侠晟.资本市场及证券交易场所法律制度完善探析[J].法制与经济,2015,(09):160-161.

[4]董安生.中国资本市场改革法律问题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8,(05):51-56.

制度·市场·企业·会计 篇9

制度·市场·企业·会计

作者:葛家澍

来源:《财会通讯》2006年第03期

市场食品安全制度 篇10

一、目的:

1、通过确立“自激励,自约束,自协作”机制,以保证个人、团队、公司目标的一致。

2、对销售业绩评估提供政策依据,实现基于客观事实评估员工销售业绩。

二、术语:

1、销售岗位的薪资结构主要分成固定工资、浮动工资、绩效奖励、特殊奖励等四部分。

2、固定工资和浮动工资根据职位类别确定相应的薪等薪级,并满足一定的比例原则,按月固定发放;特殊情况下,浮动工资可因员工日常工作行为表现、考勤等做适当扣减。

3、绩效奖励是按照公司的绩效考核办法,根据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来确定员工绩效奖励的数额;绩效奖励包括合同奖、老回款奖、综合调整奖三部分。

4、特殊奖励是根据公司相关奖惩规定,为鼓励员工业务开拓创新、合理化建议等特殊贡献或因表彰先进、违规等方面而给予的奖励和罚款。

三、绩效奖励基本政策:

1、合同奖。2011年1月1日以后所签合同,以绩效合同额作为合同奖发放标准的主要计算依据,即合同奖=绩效合同额*1.5%;以回款作为合同奖发放的时机,按比例发放。(参见《绩效合同额确认原则》及《合同奖审核及发放程序》)。

即:合同奖应发=∑绩效合同额*1.5%*回款比例

2、老回款奖。2010年12月31日以前老项目的回款绩效奖励按照《回款管理办法》执行。(参见《回款管理办法》)。

 老回款奖发放=∑某合同的回款额*某合同回款的奖励比例

 10(0.5%);09(1%);08(2%);07(3%);06(4%);05(5%);04及之前(6%);

3、以上两类绩效奖励的发放为每季度一次,体现在员工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收入中。季度绩效奖励实发=(合同奖应发+老回款奖发放)-月薪*12-之前季度绩效奖励

4、综合调整奖。年底根据公司全年经营结果状况,结合4个季度各部门及个人业绩数据予以调整,调整结果体现在下一年1月或者2月份的收入中。

全年收入=月薪*12+∑合同奖实发+∑老回款奖实发+综合调整奖

四、特殊奖励政策:

1、为激励市场开拓,制定特殊奖励政策。(参见《特殊奖励评价规范》及《特殊奖励评审流程》)。

2、特殊奖励的发放周期为月。

五、说明:

1、本制度适用于工业自动化业务体系区域事业部基层销售人员。

2、本制度自2011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

2010年12月24日

稳定农产品市场制度的构想 篇11

近年来,在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等政策支撑下,我国粮油价格基本稳定,但以大白菜为代表的部分鲜活农产品和葱姜蒜为代表的小宗农产品价格“暴涨暴跌”频现,对产业健康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产生不利影响,社会关注程度很高。构建促进鲜活及小宗农产品市场稳定的长效机制,需要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经济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统筹考虑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尽快建立健全我国鲜活及小宗农产品支持、服务和调控政策体系,重点是抓好“五项基础制度、一个市场体系”。

一是信息监测统计制度。鲜活及小宗农产品品种规格多,目前各部门信息采集统计的覆盖不全面、标准不统一、口径不一致,在上市旺季“各种信息满天飞”,导致农民无所适从,各级政府被动反应,投机炒作推波助澜。建立系统化的信息监测统计制度,搞准“数”的问题,是发挥市场功能的基础,也是政府科学调控的基础。从监测环节来看,要覆盖生产、批发、零售不同环节i从监测内容看,要监测生产、消费、进出口、库存、价格及交易量、成本收益6个核心指标;从监测队伍看,要建立基点县调查户、定点市场信息员、调查员队伍:从采集规范看,要建立权威、统一的信息采集标准,实现各行业各部门数据的可比性、可用性;从体制安排看,工作流决定数据流,数据流决定信息流,建立三流一体的统计制度。

二是市场分析预警制度。鲜活及小宗农产品市场,关注的人多,关心的人少;评头论足的多,理性分析的少;事后诸葛的多,前瞻判断的少。粮棉油糖的市场分析预警既有国际队(联合国粮农组织及各种预测机构),还有国家队(部级分析师队伍),更有地方队(贸易及期货公司、主产省粮食及农业部门等),但鲜活及小宗农产品市场运行各个层面都缺乏持续跟踪研究,对“结构性、季节性、区域性”供求失衡缺乏预判,只能一次又一次地“临时抱佛脚”应对暴涨暴跌、滞销卖难。要逐步建立完善鲜活及小宗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制度,做好产销形势研判,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引导市场预期。在队伍建设上,依托主产区地方政府及行业协会建立重要品种分析师队伍:在分析内容上,要做好供求预测、趋势评估、产销进度跟踪、成本收益分析等工作,探索分品种、分区域的供需平衡表制度;在机构设置上,建立国家及省级农产品市场行情分析中心。

三是市场运行调控制度。鲜活及小宗农产品消费相对稳定,价格的大幅波动主要源于种植面积、异常天气及集中上市等因素造成的生产供应量波动。尤其是在供过于求、价格大幅下跌时,农民往往损失惨重,生产难以及时恢复,这说明价格信号的调节作用有一定局限性。应借鉴国际经验,抓生产更要干预产销平衡,从保护农民积极性、稳定生产能力入手,建立完善鲜活及小宗农产品市场运行调控制度。要探索建立市场调控目录制度,把大白菜、萝卜等大宗蔬菜品种及葱姜蒜等社会关注程度高的小宗农产品纳入调控目录,明确价格干预措施和启动机制。特别是要充分发挥价格调节基金的作用,在市场价格跌破成本价时,政府适时启动收储、运销、储藏、加工、销毁等应急措施并给予农民合理补贴,促进均衡上市,减缓价格异常波动对农民生产造成的冲击。要根据大中城市鲜活农产品消费情况,确定重点品种最低保有量,提高大中城市农产品自给能力。要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范围,鼓励和引导保险机构开发多种形式的保险产品,研究建立市场价格政策性保险制度,提升生产者应对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能力。

四是市场信息服务制度。农产品产销各环节信息不对称,尤其是生产环节缺乏信息引导,涉农信息农民“看不见、听不懂、用不上”,是导致盲目跟风种植的根本原因。对接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要靠及时准确的信息引导,而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高效的农产品公共信息服务成为可能。要尽快探索建立面向主产区农户(重点是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经纪人)提供定向信息服务的生产者信息服务系统,采集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及发改、商务、气象等部门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后及时推送入户,让生产者“明明白白种地”。同时,要建立全国性的鲜活及小宗农产品信息统一发布平台,各部门按职责分工及时、统一发布鲜活及小宗农产品生产、市场和价格信息,逐步形成重大信息权威发布制度,创造信息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

五是生产者经营能力培育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鲜活及小宗农产品产销实现了高度市场化,但农民仍然只是被定位于“生产者”,是市场风险的被动接受者。为了降低市场参与者风险,减缓市场波动,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尚且有系统化的投资者教育,而在农产品市场,农民只能自发完成向“经营者”的角色转换,生产者经营能力与市场化不匹配是导致“菜贱伤农”频繁重演的重要原因之一。抓经营要培育农户主体,只有作为市场供应一方的生产者懂经营、会经营,农产品市场才会更加成熟,市场的波动才会减少。应加快制定生产者经营能力提升规划,整合各方资源,进一步加大农村经营型实用人才的培训力度,重点是提升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经纪人这三类生产者获取信息、树立品牌、直销配送和田头窖储四方面经营能力。同时,要不断创新产销对接方式,支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组织与流通企业、学校、酒店等终端用户对接,稳定产销关系。

上一篇:文天祥——《过零丁洋》下一篇:电化学脱硫的热力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