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初三上册联考

2024-08-12

重庆初三上册联考(共4篇)

重庆初三上册联考 篇1

http:// 伴您快乐成长

2008届重庆直属重点联校高三上期10月联考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5小题75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从1949年9月至1954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和作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据此回答1~5题:

1.小明同学在历史小论文中写道:“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民主联合政府成立的最基本条件是”,他的答案应该是

()

A.三大战役的胜利 B.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基本胜利 C.各阶层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2.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毛泽东宣告:“我们的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这说明中国人民

()

A.已经彻底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 B.民主革命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C.已经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 D.已经消灭了封建剥削阶级

()3.以下是四个同学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民主党派的联席会议 B.工农商学兵的联合组织 C.广大爱国民主人士的组织 D.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结束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是在 A.1949年10月 B.1954年9月 C.1955年9月

()

D.1956年9月

()5.下列对组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体——民主党派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始终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

②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③建国后,主要民主党派成为参政党 ④是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从1953年起,党中央决定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并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据此回答6~10题:

6.完成土地改革以后,中共中央曾作出决议,引导农民在自愿互利原则下走互助合作的道路。这一决议的主要意图是

()

A.促使农业生产走社会主义道路

B.巩固和发展工农阶级的联盟

C.使农业纳入国营经济的轨道

D.克服分散经营困难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http:// http:// 伴您快乐成长

7.一本大学历史教材中写道:“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以前,中国共产党已经积累了利用和限制私营工商业的许多经验,这实际上成为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初步骤。”材料中“最初步骤”是指

()

A.没收官僚资本 B.统一财政经济

C.合理调整私人工商业 D.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

8.一部反映建国初期的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境头: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以邓子恢为部长的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强调:“在农村中压倒一切的工作就是发展农业生产,这是衡量互助合作搞得好坏的主要标志”。这

()

A.表明邓子恢犯了右倾保守主义的错误 B.说明中共中央犯了左倾主义冒进的错误 C.说明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 D.说明中共中央决定改变农业政策

()9.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有关第一个五年计划,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体现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 B.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按比例发展的原则 C.它既参照了苏联经验又符合我国的实际 D.它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

10.一篇历史小说描绘了三大改造完成以后中国社会的变化,以下是它对这些变化的描绘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

①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我国经济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③我国国内主要矛盾发生根本性变化 ④剥削阶级在我国已经基本被消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党和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据此回答11~15题。

11.“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惟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这是

A.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时向全世界的宣告 B.周恩来与苏联建交签约时的声明 C.周恩来在日内瓦国际会议上的宣言 D.周恩来在第一届亚非国际会议上的发言

()()

12.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这一政策主要立足于发展

A.与我国邻近国家的关系 C.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B.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D.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

13.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外交出现困难的局面。其主要原因在于 ①美国继续敌视中国

②苏联背信弃义与中国断交

()

http:// http:// 伴您快乐成长

③社会主义阵营破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④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与中国断交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右图是《1972年2月21日,毛泽东与尼克松握手的照片》,出现这张照片的原因是()

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美国敌视中国政策的破产 ③美国政治经济陷入困境 ④两国某些战略利益的需要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5.右图是《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与周恩来会谈照片》,这一事件的最大影响在于()

A.日本政府对侵华表明了认罪的态度

B.中日关系由建交到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C.中日关系由敌对到实现正常化 D.中日就侵华问题的关键认识达到妥协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工业化建设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据此回答16~20题。

16.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过程中,我国优先重点发展重工业,主要原因是

A.我国重工业的基础十分薄弱

B.党和国家的领导人达成一致看法

()

C.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D.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

()17.下列工业成就,建成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是

①长春汽车制造厂 ②鞍山钢铁公司

③武汉钢铁公司 ④沈阳飞机制造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8.有一电视纪录片中,中国外交发言人对外宣称:“Gone are the days we used foreign oil”。这一发言不早于

()

http:// http:// 伴您快乐成长

A.1962年 B.1960年

C.1965年

D.1964年

()19.“文革”期间,我国的工业建设取得的成就主要是

①兰新铁路和包兰铁路建成 ③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 A.①③ B.①④

②湖北第二汽车厂建成 ④大庆油田建成投产 C.②③

D.③④

()20.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工业建设方面取得较大发展的不包括 ... A.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C.技术改革有重大发展

B.尖端科技取得重大突破 D.科技创新领先于世界

邓小平同志作为新中国的重要领导人,他为新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据此回答21~25题。21.邓小平在中共八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右

图是他当时与群众见面时的情形。这张照片拍摄于()

A.1954年 C.1960年 B.1956年 D.1964年

22.1960年冬,邓小平等领导了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这一工作的方针是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改革、开放、充实、提高

()

B.调整、改革、充实、发展 D.调整、巩固、改革、开放

23.1962年2月,邓小平在“七千人大会”上讲话,强调要发扬党的革命传统,加强民主集中制,抓好经济工作。这主要是针对

()

A.农村中的左倾错误 B.反右倾斗争扩大化问题 C.“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 D.“文化大革命”错误

()24.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正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在 A.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 C.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 D.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

25.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含的主要内容是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④“一国两制”的构想 C.②③④

D.①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5分)

二、材料解析题(共3小题37分。第26小题12分,第27小题13分,第28小题13分。要求:分析材料,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http:// http:// 伴您快乐成长

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按:1952年1月,中共中央向全党发出了《关于首先在大中城市开展“五反”斗争的指示》] 材料一 在全国一切城市,首先在大城市和中等城市,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守法的资产阶级及其他市民,向着违法的资产阶级开展一个大规模的坚决的彻底的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经济情报的斗争,以配合党政军民内部的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现在是极为必要和极为及时的。

——引自《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材料二(在“五反”运动中)根据有无违法行为和违法行为的轻重大小以及违法性质的恶劣程度,把私营工商业户分别划分为:守法户;基本守法户;半守法半违法户;严重违法户;完全违法户五种类型,并明确规定了分类处理的标准和办法……。分类处理的结果,在全国各大中城市中,第一、二类占70%左右,他们是团结的对象,第三类占25%左右,是争取的对象。……到1956年6月底,全国范围的“五反”运动胜利结束。

——引自郭大钧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 有关“三反”和“五反”的照片

图1 审判刘青山和张子善 图2 逮捕不法份子 图3 检举揭发信箱

阅后回答:

(1)中共中央为什么要进行“三反”和“五反”运动?(2分)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指出文中反映了哪两种不同性质类型的斗争?(4分)

(3)根据材料二,说明在“五反”运动中我党是如何执行中共中央的指示的?(4分)

(4)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五反”运动的认识。(3分)

27.(13分)阅读下列材料:

http:// http:// 伴您快乐成长

材料一 1949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举行中苏会谈。1950年初,中苏双方在友好平等的基础上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条约规定,缔约国一方如果受到第三国的侵略,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苏联政府还提供给中国3亿美元。

——引自《国际条约集》

材料二 1958年,苏联要求在中国建设中苏共同所有的长波电台;还提出利用中国海岸线长的有利条件,建立一支联合舰队。这些条件立即遭到中国的严词拒绝。毛泽东明确指出:“要讲政治条件,连半个指头都不行。”1959年9月,赫鲁晓夫与美国总统肯尼迪在美国会谈后,赶来参加中国建国十周年庆祝活动。他在与毛泽东会谈中,埋怨中国对台湾的武力政策给苏联“制造了困难”,希望中国公开表示不对台湾使用武力。1960年,中苏关系恶化。

——引自《中国现代史》

材料三 应国家主席江泽民的邀请,俄罗斯总统普京于12月1日至3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中俄两国元首全面总结中俄关系10年来顺利发展的成功经验,制定今后一个时期两国关系发展的战略规划,确定双方开展长期互利合作的重点方向和领域,并就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问题广泛深入地交换意见。

——据新华社2002年12月1日报道

阅后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关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的知识,分析“中苏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2分)

(3)依据材料三,判断中俄建立外交关系是在哪一年?(1分)目前,中俄外交关系的总特征是什么?(1分)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影响中苏(俄)关系变化的核心因素是什么?(1分)

28.(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材料二:(中共)八大报告所阐述的一些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因为有“一五”计划的经验与教训作借鉴,所以比较适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经济工作的实际。

——石仲泉等《中共八大史》

材料三: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

http:// http:// 伴您快乐成长

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

——《邓小平文选》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是准确地,完整地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嘛。基本点还是那些。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①依据材料

一、材料二,概括八大路线形成的重要背景。(3分)

②“八大”对当时国内主要任务和经济建设方针是怎样阐述的?八大路线的意义是什么?(4分)③材料三中提到八大路线“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严重挫折”。指出20世纪50年代经济工作遭到“严重挫折”的具体表现及原因。(4分)

④八大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依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八大路线之间的关系。(2分)

三、问答题(共3小题38分。第29小题12分,第30小题13分,第31小题13分。要求:条理清楚,紧扣题意。)

29.(12分)1956年前后,中共中央逐步开始领导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据此回答:

(1)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各个领域中的所取得的成就。(8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能够取得以上成就的原因。(4分)

30.(13分)1956年至1966年十年间,中国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据此回答:

(1)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哪些成功的探索?有出现了哪些失误?

(10分)

http:// http:// 伴您快乐成长

(2)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特征是什么?(1分)请分析主要原因。(2分)

31.(13分)近现代史上,内蒙古人民为维护祖国利益和统一,为新中国的缔造做出了较多的贡献。据此回答:

(1)蒙古族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政权叫什么?(1分)20世纪30年代,内蒙古地区曾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简述当时在这一地区进行英勇抗日斗争的事件。(4分)

(2)抗日战争中,内蒙古地区涌现出一支少数民族抗日武装,它叫什么?(1分)进行了哪些斗争?(1分)

(3)内蒙古何时建立自治区的?(1分)这一做法有何积极作用?(2分)

(4)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我国政府在内蒙古地区建立了哪一重要的钢铁企业?(1分)以上做法说明新中国对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采取了怎样的态度?(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5小题75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B(三大战役的胜利,只是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人民解放战争的基本胜利,为召开新政协、成立新中国奠定了基础。故选B。)

2.B(新政协的召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标志之一。但并不意味着三座大山被彻底推翻、人民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因此,选B。)

3.D(新政协会议就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在教材中有明确叙述。)

4.B(随着1954年一届人大的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为新中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政协代行人大的职能也就宣告结束。因此,选B。)

5.D(随着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民族资产阶级已经被改造为社会主义劳动者,因此,民主党派1956年后是代表社会主义劳动者的政党,故①的叙述是错误的。运用排除法,得出正确答案D。)

http:// http:// 伴您快乐成长

6.D(从题目的限制性条件看,是在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后。A项和C项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目的,不符合题意。题中,只有C项符合题意。)

7.C(题目的要求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之前,中央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限制的经验,显然是指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措施。)

8.C(检验和评价历史事件的主要依据,一是是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二是看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邓子恢的谈话是符合这一标准的,因此选C。)

9.D(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只是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并没有使新中国实现工业化。因此只有D项的叙述是错误的。)

10.A(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剥削阶级在中国已经通过改造等方式被消灭,人民内部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故选A。)11.A(请参考教材144页的内容。)

12.B(“一边倒”主要是指倒向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因此选B。)

13.B(越南与中国断交是在1979年。社会主义国家与中国纷纷断交的叙述,本身就是错误的。用排除法排除掉④。)

14.A(①是根本原因,②是美国改善与中国关系的原因,③也是美国改善与中国关系的原因,④是双方对付苏联的共同战略利益的需要。故选A。)15.C(题中其他的三个选项的叙述都是错误的。)

16.A(我国在建国初期优先发展重工业,根本是由于我国的国情即我国重工业基础薄弱决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始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17.C(武汉钢铁公司建成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故选C。)

18.C(题中的英文的意思是:“我国使用‘洋油’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这一史实发生在1965年。故选C。)

19.C(兰新、包兰铁路以及大庆油田,建成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期间。故选C。)

20.D(我国工业科技等方面的确有重大突破,但在科技创新方面,我国依然落后于世界。故D项与题意不符。)

21.B(中共八大一次会议就是指中共八大,中共八大召开于1956年,故选B。)22.A(参见教材,当时的“八字”方针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23.A(七千人大会主要是初步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24.C(“一国两制”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必须经过全国人大的通过。而这一通过是在1984年的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故选C。)

25.A(邓小平理论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的初级阶段的路线、“一国两制”的理论、四项基本原则思想、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等等。故选A。)

二、材料解析题(共3小题37分。第26小题12分,第27小题13分,第28小题13分。)

26.(12分)【解题指导】第(1)小题,要围绕着国家机关和政府工作人员以及不法资本家两个层次归纳原因。第(2)小题,是内涵式问题,从图片和材料可以看出一类是国家机关(党政军内部),另一

http:// http:// 伴您快乐成长

类是不法资本家。第(3)小题,是内涵式问题,从材料看当时党中央采取的是团结大多数、打击少数不法资本家的策略,谨慎、稳妥的办法。第(4)小题,要从斗争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党的正确决策等角度概括自己的看法。

【参考答案】(1)不法资本家以非法手段攫取暴利。有些国家机关和企业的工作人员进城以后堕落。(2分)

(2)一种是与党政军内部的腐败现象的斗争(内部矛盾)。(2分)一种是同不法资本家向新政权进攻的斗争(敌我矛盾)。(2分)

(3)采取团结大多数、孤立和打击极少数的策略。(2分)采取发动群众和谨慎稳妥的办法。(2分)(4)以上两种斗争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后,两条道路之间的生死斗争,其危害严重程度说明,中共中央采取的措施是必要的及时的。(2分)党在这场斗争的正确策略是取得最后胜利的关键。(1分)【评分说明:本题学生只要有言之成理、论之有据的说法,均酌情给分。】

27.(13分)【解题指导】第(1)小题是内涵式问题,答案可以从材料中提炼。从材料看,中苏双方当时坚持平等友好,互相支持;苏联作为社会主义的“老大哥”,给了中国许多的援助。从作用上看,必须联系新中国的建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打破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封锁;也要联系社会主义阵营以及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等内容。第(2)小题,也是内涵式问题,可以从材料中提炼出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干涉中国内政等导致中苏关系恶化。第(3)小题,材料三出示的时间在2002年,故推断出中俄建交是在1992年。从目前看,中俄是战略伙伴关系,在经济上是合作关系。第(4)小题,要联系影响国际关系的根本因素进行分析归纳。

【参考答案】(1)平等友好,互相支持;苏联给予中国许多的援助。(2分)有利于地支援了新中国经济建设,有利于打破美帝对中国的包围和封锁;(3分)也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进行团结反帝、反殖、反霸斗争。(3分)

(2)苏联赫鲁晓夫对中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干涉中国的内政,并企图控制中国。(2分)(3)1992年。(1分)战略伙伴和经济合作的关系。(1分)(4)取决于国家利益和综合国力。(1分)

28.(13分)【参考答案】①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施“一五”计划,积累了一些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3分)

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经济建设方针:在经济建设上,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意义:八大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一次成功的探索。(4分)

③具体表现:掀起了“大跃进”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发动了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原因: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答出对国情认识不足,夸大了主观能动性,急于求成的意思亦可)(4分)④邓小平理论继承了八大路线,同时又有所发展和创新。(2分)

http:// http:// 伴您快乐成长

三、问答题(共3小题38分。第29小题12分,第30小题13分,第31小题13分。)

29.(12分)【解题指导】第(1)小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回答出这一时期,中共在政治、经济、国防、科技、外交等方面取得了成就,然后围绕着这些方面组织答案。其中科技建设方面的成就是选学内容,学生可以不回答。第(2)小题,在分析原因时,应从党的领导、新中国政权巩固、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投入等方面归纳。

【参考答案】成就:(1)经济建设方面,要求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各种关系;在中共八大上制定了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政策,开始了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到1957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一五”计划超额完成。(2分)

(2)政治建设方面,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和公式,并开始整风运动。对党进行了一次马克思主义教育,有助于党正确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2分)

(3)国防建设方面,1955年实行义务兵役制度和军衔制度。把发展国防工业和国防科技作为建设重点,在尖端武器的研制取得突出成就,人民解放军的武器装备不断得到更新。(2分)

(4)科技建设方面,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知识分子大会,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要求用几十年时间,使我国在经济上、科技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先后编制了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和第二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为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奠定了基础。(2分)

(5)外交方面:1955年参加亚非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会后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开拓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2分)

【评分说明:在回答本题过程中,科技方面的内容为选学内容,学生如答不出不扣分。如学生能够答出,并回答准确的,酌情给分。但本题总得分不得超过8分。】

原因:(1)客观上是继续巩固新中国政权的需要。(1分)(2)根本上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的路线方针的正确和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1分)(3)来自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和援助及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的支持。(1分)(4)广大人民群众和科技工作者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悉心投入。(1分)(5)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前提。(1分)

【评分说明:本小题旨在考查学生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学生如回答出四个要点,即给满分4分。学生如有其他言之成理、论之有据的叙述,酌情加分。但本小题总得分不得超过4分。】

30.(13分)【解题指导】第(1)小题,在分析成功探索时,要归纳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有《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反右派斗争、调整经济的“八字方针”、七千人大会等。失误则要联系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总路线、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运动、“文革”的导火线、文革的全面发动。这道题容易遗漏“文革”的导火线和“文革”全面发动的知识。第(2)小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期间,有成功的探索,也有失误的事例,但总的说来是发展。因此可以借用教材上的标题回答。分析原因时,既要分析成功探索的原因,也要归纳出现失误的原因,不可偏废。

【参考答案】(1)成功探索:①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标志着中共开始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②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正确分析了我国的主要矛盾,提出了正确的总任务和经济建设方针。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③1957年,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

http:// http:// 伴您快乐成长

矛盾的问题》讲话,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④1957年,中共开展整风运动,要全党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⑤1957年,为分清大是大非,中共进行了反右派斗争。⑥1960年冬开始,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⑦1962年,中共召开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了“大跃进”运动的经验教训。⑧1962年起,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1964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出现失误:①1957年,在反右派斗争中,错误估计了国情,导致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②1958年,错误制定总路线,开展“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忽视客观规律,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许多失误。③1959年,在庐山会议上,对彭德怀等人进行错误批判,开展错误的“反右倾斗争”。④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1959~1961年我国出现连续三年的经济困难。⑤1965年,姚文元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成为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导火线。⑥1966年5月,左倾错误严重发展,“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

【评分说明:本题指在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问题的能力。学生只要答出10个要点,即给满分10分。学生如有其他言之有理的叙述,酌情给分。但本题总得分不得超过10分。】

(2)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分)原因:成功是由于党的正确领导,全国人民的热情投入。失误:是因为中共缺乏领导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国际形势的恶化,忽视客观规律等。【评分说明:本题学生如有其他言之有理、论之有据的叙述,酌情给分。】

31.(13分)【解题指导】第(1)小题是一个基础题。第一问容易得出元朝这样的正确答案。第二问要联系1933年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抗日斗争进行叙述。第(2)小题,从蒙古抗日游击队进行分析,然后分析他们在反“扫荡”斗争中的表现。第(3)小题,重点在回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历史作用。第(4)小题,前一问比较好回答。但后一问要联系新中国成立后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原则及表现回答,要求回答比较完整。

【参考答案】(1)元朝。(1分)1933年,国民党爱国将领冯玉祥同共产党员吉鸿昌组织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与日军血战五昼夜,收复多伦,将日伪军赶出察哈尔省。(2分)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由于蒋介石派兵勾结日伪军夹击而失败。(2分)

(2)蒙古抗日游击队。(1分)进行了反“扫荡”斗争,表现得十分英勇。(1分)

(3)1947年。(1分)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2分)

(4)包头钢铁公司。(1分)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财力、人力、物力上给予支持,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并推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保证了各民族的繁荣和发展。(2分)

http://

初三七校联考思想品德试卷 篇2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70分

一、请你做出选择(第1—6小题,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将所选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2分;第7—12小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答案,将所选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3分;共3 0分)

1.班会上,同学们对“做个诚实的人利与弊”展开了讨论,以下观点中正确的是()

A.做诚实的人很难事业有成B.做诚实的人就无权保留自己的隐私

C.只有弄虚作假才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D.做人既需要诚实,又需要讲信用

2.目前,在青少年学生中持有手机的人也日益增多,而手机涉黄也时有发生。2009年11月17日,工信部发布紧急通知打击手机色情网站,拉开了打击手机色情的序幕。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学校保护B.司法保护C.社会保护D.家庭保护

3.2009年12月10日,国家公安部通报了近期全国整治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情况。自8月15日起在全国部署开展行动以来,全国共查处酒后驾驶违法行为21.3万起。开展此项行动()

A、是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表现

B、能彻底遏制侵犯他人生命健康的行为

C、能消除一切交通安全隐患

D、说明人的生命比其他动植物的生命宝贵

4.右边漫画《小康的后腿》说明

①我国人口问题就是数量过多

②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还未实现总体小康

③人口问题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④人口过多、新增人口多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①④

5.从1963年开始,已经是6个孩子的母亲的阿5.尼帕妈妈在其后的十几年中,先后收养了哈萨克族、回族、汉族等民族的13个孩子。对于收养的孩子,阿尼帕夫妇待他们比亲生孩子还亲。阿尼帕夫妇不仅让孩子们能吃饱,还要让孩子们有学上。孩子们上完了小学、中学,没有一个因为家里贫穷而辍学。老人常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一样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阿尼帕妈妈用实际行动为维护民族团结作出了贡献

B 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

C 阿尼帕妈妈发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D 阿尼帕妈妈是世界上最善良的妈妈

6.2010年3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代表公务员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提请代表审议。这说明()

A.全国人大要对国务院负责

B.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行使监督权

D.全国人大代表权力最大、地位最高

7.2009年10月29日,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河一号” 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顺利通过性能测试,这标志着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研制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的国家。这表明()

A我国已是科技发达国家

B我国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有了提高

C我国把科技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D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8.根据教育部、国家民委印发的《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视频会议纪要》,我国将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小学阶段考查和中、高考及中职毕业考试范围,试题分值不低于政治科目分数的15%。这体现了()

A我国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B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D我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9.2010年1月16日,“责任中国”2009人民网评选揭晓。搭人梯勇救落水儿童的湖北大学生荣获 “十大责任公民称号”.。上述大学生()

A只知道爱惜大人生命,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

B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人

C在救人得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人生价值

D自觉履行了法定义务

10.2010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湖南怀化一些厂家一次性筷子经历熏硫黄、石蜡、双氧水等多种化学物质的加工过程,工人脚踩筷子的情景更可谓触目惊心,而这样的一次性筷子就摆上了我们的餐桌。厂家的做法侵害了消费者的()

A知情权B安全权C自主选择权D依法求偿权

11.被评为“200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宋文骢,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已经56岁的他,被国防科工委正式任命为歼-10飞机总设计师。经过近30年的攻关,今年,歼-10在国庆阅兵中大显身手,让世界瞩目。这是我国自行研制,具备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一代、高性能、全天候战斗机。随着歼-10飞机的研制定型和装备部队,我国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战斗机设计技术。宋文骢的事迹启示我们:()A任何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艰苦奋斗

B青少年要珍惜受教育的机会

C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就能实现远大理想

D要把个人的命运、前途与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

12.新华网在2009年“两会。’’召开之前开通“我有问题问总理"网上调查活动,对老百姓最关注的热点开展网上调查,同时公开征集网民意见。2009年2月28日下午,温家宝总理来到中国政府网访谈室,与网友在线交流并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的联合专访,许多网友“闻讯而来”,通过新华网论坛向总理问好,并踊跃在线提问。这说明()

A.网络已成为人们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行使政治权利的唯一渠道

B.广人民群众参政议政意识不断增强

C.我国正在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越来越广泛

二、请你谈谈认识(紧扣题意,认识清楚。每小题6分,共12分)

13.3月23日7时20分左右,正逢孩子上学的时间,福建省南平市南平实验小学门口,一名中年男子手持砍刀,连续砍杀13名小学生,目前已有8名孩子死亡,5名孩子受伤。据悉,凶手是一名被辞退的社区诊所医生,疑似精神病患者。4月8日,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凶手郑民生故意杀人罪成立,依法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郑民生当庭表示要上诉。4月20日二审确认一审认定事实清楚,郑民生无任何减刑情节。

(1)上述案例中南平实验小学的学生什么权利受到了侵害?(2分)

(2)凶手郑明生二审判处死刑说明了什么?(2分)

(3)南平小学事件再次敲响了校园安全的警钟,对我们有何启示?(2分)

14.材料一:商务部2009年5月6日公布,据世贸组织最新统计,去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额的世界排名由2007年的第七位上升至第五位,进口额稳居世界第五。

材料二: 2010年1月11日,2009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胡锦涛主席向获得2009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谷超豪、孙家栋颁奖。谷超豪主要从事偏微分方程、微分几何、数学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在纯数学和应用数学两方面作出杰出贡献。孙家栋是我国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

(1)两则材料分别印证了我国正在实施的战略或国策是什么?(2分)

(2)材料三中提到了科技,你认为目前我国科技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4分)

三、请你参与实践(内容具体,有可操作性。8分)

15.今年4月22是第41个“世界地球日”。22日上午,江西省第41个地球日纪念大会在南昌八一广场举行。

据了解,国土资源部确定确定我国今年的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经济”。江西纪念地球日的活动现场,江西省过度资源厅将保护地球,珍惜资源,人与自然发展等科普知识和相关政策做成宣传展板供市民浏览,学习,并将珍贵的地球矿物资源样品带到现场实物展出,吸引了大批市民参观。

(1)请你思考:江西省在八一广场举办纪念地球日活动有何意义?(3分)

(2)有同学说,提倡低碳生活就意味着就要刻意去节俭,刻意去放弃一些生活的享受,过艰苦的生活,不用电,不用水,不用空调,不开汽车。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2分)

(3)我校初三学生积极响应地球日宣传活动发起“我的生活也低碳”活动。初三七班同学响应学校号召,开展了“低碳生活”系列活动,如召开主题班会,制作低碳生活常识画报等。请你说出一个主题班会的主题,为市民介绍两种低碳生活常识。(3分)

四、请你探究问题(自主作答,鼓励创新。每小题10分,共20分)

16.【热点聚焦】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3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出席会议并作总结讲话。这次会议是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内容是学习贯彻中央关于组织开展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工作的重要决策,对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对口支援新疆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根据最新出台的对口支援新疆计划,中央将采取“5·12”特大地震灾后的灾区重建模式对新疆进行扶持。

【相关链接】《瞭望》新闻周刊2009年9月12日报道:就在乌鲁木齐的街头人气渐增,商场生意渐好,社会气氛逐渐走出“7·5”事件阴霾时,一些民族分裂分子用小针头在群众中间制造出大恐慌,妄图挑起民族仇恨、制造民族分裂、激起全体市民的愤慨。

(1)对新疆实行对口支援计划体现了思想品德课本的哪些知识?(4分)

(2)请根据相关链接回答:面对针刺事件,中学生该怎么做?(3分)

(3)有人说:“维护民族团结就是要注意回避一些少数民族的饮食禁忌。”对此,你是怎么看的?(3分)

17.材料一: 4月15日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赴灾区慰问受灾群众,温家宝指出,救人是当前抗震救灾的核心,要坚持到底,决不放弃。4月18日,胡锦涛在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看望灾区学生时深情表示—“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并保证:“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助灾区群众建好家园,一定会让孩子们尽快复课。”

材料二:一场发生在远离香港的青海玉树的大地震,夺去了一千多人的生命,其中包括人称阿福的正在当地孤儿院做义工的香港市民黄福荣。这位普通货柜车司机舍己救人的事迹,近日在香港和内地流传。黄福荣在地震发生后及时逃生,但见有孤儿和老师被困,于是不顾危险,重返震灾现场救人,结果被夺去生命。

(1)【地震救援】温家宝指出,“救人是当前抗震救灾的核心,要坚持到底,决不放弃。”,胡锦涛保证:“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助灾区群众建好家园,一定会让孩子们尽快复课。”说明了什么?(3分)

(2)【学习英雄】我们应向英雄人物黄福荣学习哪些优良品质?(2分)

(3)【心理处方】地震给灾区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痛失亲人的悲伤、孤独、恐惧„„假如你也是一名心理辅导志愿者,你将运用哪些心理知识帮他们抚平创伤?(3分)

重庆初三上册联考 篇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黑格尔《美学》曾说十七世纪荷兰小画派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和细节——例如一些很普通的房间、器皿、人物等等——作那样津津玩味的精心描述,表现了荷兰人民对自己日常生活的热情和爱恋,对自己征服自然(海洋)的斗争的肯定和歌颂,因之在平凡中有伟大。汉代艺术对现实生活中多种多样的场合、情景、人物、对象甚至许多很一般的东西,诸如谷仓、火灶、猪圈、鸡舍等等,也都如此大量地、严肃认真地塑造刻画,尽管有的是作冥器之用以服务于死者,但也仍然反射出一种积极的对世间生活的全面关注和肯定。汉代艺术中如此丰富众多的题材和对象,在后世就难以再看到。正如荷兰小画派对日常世俗生活的回顾玩味意味着对自己征服大海的现实存在的肯定一样,汉代艺术的这种丰富生活场景也同样意味着对自己征服世界的社会生存的歌颂。比起荷兰小画派来,它们的力量、气魄、价值和主题要远为宏伟巨大。这是一个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第一次得到高度集中统一的奴隶帝国的繁荣时期的艺术。辽阔的现实图景、悠久的历史传统、邈远的神话幻想的结合,在一个琳琅满目、五色斑斓的形象系列中,强有力地表现了人对物质世界和自然对象的征服主题。这就是汉代艺术的特征本色。

与这种艺术相平行的文学,便是汉赋。它虽从楚辞脱胎而来,然而“不歌而诵谓之赋”,却已是脱离原始歌舞的纯文学作品了。被后代视为类书、字典、味同嚼蜡的这些皇皇大赋,其特征也恰好是上述那同一时代精神的体现。“赋体物而浏亮”,从《子虚》《上林》(西汉)到《两都》《两京》(东汉),都是状貌写景,铺陈百事,“苞括宇宙,总览人物”的。尽管有所谓“讽喻劝诫”,其实作品的主要内容和目的仍在极力夸扬、尽量铺陈天上人间的各类事物,其中又特别是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环境事物和物质对象;山如何,水如何,树木如何,鸟兽如何,城市如何,宫殿如何,美女如何,衣饰如何,百业如何……

文学没有画面限制,可以描述更大更多的东西。壮丽山川、巍峨宫殿,辽阔土地、万千生民,都可置于笔下,汉赋正是这样。尽管是那样堆砌、烦琐、拙笨、呆板,但是江山的宏伟、城市的繁盛、商业的发达、物产的丰饶、宫殿的巍峨、服饰的奢侈、鸟兽的奇异、人物的气派、狩猎的惊险、歌舞的欢快……在赋中无不刻意描写,着意夸扬。这与汉代画像石、壁画等等的艺术精神不正是完全一致的吗?它们所力图展示的,不仍然是这样一个繁荣富强、充满活力自信和对现实具有浓厚兴趣、关注和爱好的世界图景么?尽管呆板堆砌,它在描述领域、范围、对象的广度上,却确乎为后代文艺所再未达到。它表明中华民族进入文明社会后,对世界的直接征服和胜利,这种胜利使文学和艺术也不断要求全面地肯定、歌颂和玩味自己存在的自然环境、山岳江川、宫殿房屋、百土百物以至各种动物对象。所有这些对象都是作为人的生活的直接或间接的对象化而存在于艺术中。人这时不是在其自身的精神世界中,而完全融化在外在生活和环境世界中,在这种琳琅满目的对象化的世界中。汉代文艺尽管粗重拙笨,然而却如此之心胸开阔,气派雄沉,其根本道理就在这里。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材料二:

赋者,铺也,赋的内容决定了它文风的绮丽。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解释了赋为什么要绮丽的问题:“原夫登记之旨,盖睹物兴情。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辞赋之所以要文辞绮丽,是出于拟情状物的需要,以情感的状态表现外物,需要巧妙艳丽的文辞;而状物,在模山范水之际形容描写事物复杂的体貌,也要求“言务纤密”。且看汉代赋家的赋文写作,司马相如的诸篇赋文如《上林》《子虚》等极尽铺张扬厉之能事,充分显示其宏阔瑰丽的想象力,“繁类以成艳”;王褒的《洞箫赋》对于箫的声音状貌的描绘可谓穷尽变化,词藻丰富;班固的《两都》“极众人之所眩曜”,其《西都赋》_恣肆,《东都赋》语言典丽,是最早描绘大城市艺术形象的名篇;扬雄学习司马相如赋的“弘丽温雅”,其《甘泉》《河东》《羽猎》《长杨》四大名赋铺写天子祭祀之隆、苑囿之大、田猎之盛,其用辞构思,亦华丽壮阔;张衡的《二京赋》文笔刚健挺拔而体制宏大富丽。凡此种种,均可以看出汉代辞赋在写作上的共同风格即“丽”。

很多汉赋家同时亦精通文字学,如司马相如,即作过字书《凡将篇》。袁枚《随园诗话》中评价汉赋说:“古无类书,无志书,无字汇,故《三都》《两京》之赋,言木则若干,言鸟则若干,心待搜辑群书,广采风土,然后成文。果能才藻富艳,使倾动一时。洛阳所以纸贵者,直是家置一书,当类书、郡志读耳。”可见,堆砌词藻,在用字上夸奇炫博,几乎成了当时赋家的习气。为了“体物写志”,汉赋家在写作时“铺采擒文”,极力铺陈词藻,彰显文采,大肆渲染夸张,这种夸饰之风从战国末期的宋玉起就开始盛行。汉赋在形式上还讲求对偶和声韵,“丽”本身即为偶对之意,刘勰在《文心雕龙·丽辞》中指出:“自扬马张蔡,崇盛丽辞,如宋画吴冶,刻形镂法,丽句与深采并流,偶意共逸韵俱发。”而四、六言的句式和灵活的用韵则使汉赋易于诵读,抑扬谐调。

(摘编自唐燕飞《汉赋的文体风格》)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赋是汉代文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体裁,汉赋与楚辞有着相承相因的关系,却完全摒弃了楚辞宜歌宜舞和讽喻劝诫的特点。

B.“苞括宇宙,总览人物”既表明汉赋对象、领域广度前所未有,也体现出其仰观宇宙、俯察万类的胸怀和崇高宏丽的美学特征。

C.艺术形象是人生活的对象化,也是人本质力量的展现,人类对对象化世界进行观照的目的是体现对自身征服世界的颂扬肯定。

D.汉赋讲究堆砌词藻,虽有烦琐呆板之嫌,却也体现出中国文字的丰富细腻,洛阳民众也因之而争购《三都》《两京》之赋以收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赋注重铺陈现实百事,说明“美”贴近人的生活,具有现实色彩;也意味着国人主体意识觉醒,标志着中国世俗文学的产生。

B.与汉代画像石、壁画等艺术形式相比,汉赋的题材更加丰富,但它们表现出的对世界图景的关注和爱好的艺术精神却完全一致。

C.李泽厚将汉代在艺术方面的表现和追求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有机联系起来,大大地提升了认识的高度、深度和论证的可信度。

D.汉赋文辞绮丽是状物抒情的需要,因为状物要细致缜密地表现物象的体貌特征,抒情也要以巧妙艳丽的语言传递对外物的情感。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汉赋美学特征的一项是( )

A.“铺采摘文,尽赋之体;体物写志,尽赋之旨。”

B.“取天地百神之奇怪,使其词夸;取风云山川之形态,使其词媚。”

C.“其题包涵,至大无外,遂自由铺陈,尽情敷写。”

D.“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

4.材料一第一段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析。

5.汉赋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聂志红

肖伟从银行出来,又走到对面的公用电话亭,打电话向老婆请示:“钱取出来了,现在就给汪宏明送去?”“你这木头,还犹豫什么?!”老婆没好气地吼道。肖伟连连答应,接着便挂了电话。正准备离开时,肖伟忽然听见从旁边的电话亭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一百万够不够?我现在就给爸爸送去,随便他买房也好,买车也好,也让他在那边享享福……”一百万!肖伟闻言倒抽一口冷气,偷偷瞟了一眼,只见这个年轻女人果然提着一个鼓鼓的黑色塑料袋。若非亲耳听到,谁也不敢相信这个并不出众的女人居然用一个普通的塑料袋提着一百万的巨款!一个想犯罪的冲动念头在肖伟的脑海中升起,但他知道若在这闹市之中付诸行动,等待他的立刻就是牢狱之灾。

肖伟买了礼品,在巴士站等车时又遇见了那个女人。肖伟站在她身后,心里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想,如果这一百万属于我,就算买一幢豪华别墅也不在话下了!那还用得着低声下气去求那狗日的汪主任吗?而现在,为了一个分房指标,已倾尽全部积蓄去给他“上供”,但谁知这两万元又会不会打水漂呢?

车来了,女人上了车,肖伟想也没想就鬼使神差地跟着她上了同一趟车。女人上车后,很随意地把塑料袋搁上行李架就坐了下来。真是天助我也!肖伟分析了一下情势,决定用调包计智取。他一眼瞥见车上果皮箱旁边有一些备用的黑色塑料袋,便悄悄取了一个,套在了自己装着钞票与礼品的袋子外面,然后走过去,也把袋子往行李架上一搁,和女人的袋子挤在一起,不仔细分辨还真辨不出彼此来哩!

当汽车在第三站停下时,肖伟觉得时机已成熟,便从容地站起来,从行李架上取下行李,然后堂而皇之地下了车。他知道自己没拿错,因为袋子的分量明显沉了许多。肖伟感觉自己的心脏都快要蹦出来了,他没想到刚才的两万转眼间就变成了一百万。当然,他知道现在要做的就是逃离这里,越快越好!他伸手叫了一辆的士,要司机火速送他到城南。到城南后,他又换了辆的士到城西,再换车到城东……最后,他爬上一辆开往郊区的大卡车出了城。也不知驶出了多远,肖伟在一座山边下了车。看看四下无人,他提着袋子往山上走去。

翻上一个山坡,肖伟确定这是个人迹罕至的地方——除了一个死人外,因为他发现坡顶上伫立着一座孤零零的坟。肖伟走过去,背靠着墓碑坐下,大口地喘着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汪宏明啊汪宏明,要不是我老婆逼我,我本来就不愿求你的!现在老子一百万都有了,一辈子也不会求你了,_的爱分给谁就分给谁去吧!

痛快地骂了一通之后,肖伟感觉真是扬眉吐气!他拿过那只鼓鼓的黑色塑料袋,开始小心地拆开它。拆开一层后,里面还有一层,再拆第二层……就在这时,耳边突然响起一个声音:

“终于找到你了!”肖伟反过头一瞧,只见从墓碑后探出一颗头来,脸色惨白惨白的……他大惊失色,立即弹了起来。这才发现,来者居然是那个携带巨款的女人!肖伟扫视了她身后一眼,发现并没有公安时,便对她说了一句“我不认识你”,接着就提起袋子往山下没命地跑。女人在后面喊道:“哎,你的东西,还有钱……你手里那钱……是我的,你拿了也没用……”最后一句话让肖伟不由得停下了脚步。对呀,这个袋子是无论如何也装不下一百万的。那到底是什么呢?

当他拆开袋子,看到那些钱时,立即魂飞天外——全是一捆捆的纸钱!难怪这女人如此神通广大——即使我逃到这荒山野岭她也能神鬼莫测地在我身后出现,原来她是……鬼!!

肖伟立刻四肢瘫软,哆嗦着爬回去,跪倒在女人的脚下,拼命地磕头:“求求您放过我吧,我有眼不识泰山,冒犯了您,您的钱全还给您,我以后一定常来给你烧纸钱,求求您……”

女人笑得直不起腰来:“你这是干什么呀?这钱是捎去给我爸爸用的。”说着她指了指后面那座孤坟。

女人说,她父亲在城里退休后,就来这郊外包了一片荒山,打算开垦出来栽种桃树。但因土质、气候及虫害等因素,一次次都失败了,直到前年,第一批桃树苗终于在老人全部心血的浇灌之下茁壮成长起来。但是,老人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儿女们遵照老人遗言,将他葬在了这高高的山岗上。

“今天是爸爸的忌日,我想如果他看到了这满山盛开的桃花,也一定会含笑九泉的。”女人一边说着一边点燃了手中的纸钱。

肖伟站起身举目一望,在山坡向阳的那一面以及山谷中,果然是漫山遍野嫣红一片。

(选自《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__年第7期)

6.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的内容朴素,情节也并不复杂,写了清明时节一女子为父扫墓的事情和经过。

B.“你这木头,还犹豫什么?!”反映了老婆对肖伟的不满,其趋炎附势也一览无余。

C.小说写肖伟光天化日之下铤而走险的犯罪行为,反映了当时民众在经济上的窘迫。

D.人们在一时冲动、缺少理智的时候思维和行为都十分幼稚可笑,小说中的肖伟即如此。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自然的方式,交代了小说的开端事件:为了一个分房指标,肖伟到银行取款并购买礼品,要去行贿汪宏明。

B.“一个黑色塑料袋”“一百万”“很随意地把塑料袋搁上行李架”“你拿了也没用……”,使“纸钱”这一结果在情理之中。

C.小说紧扣行贿事件展开情节,将不相干的两个人物——肖伟与女子连在一起,随着故事的展开,又关联了没出场的人物,匠心独运。

D.“终于找到你了!”这一情节使小说再起波澜,也将小说内容推向作者预设的另一方向,从而使小说的思想性大为增强。

8.这篇小说的主题呈多样性特征,试简要概括本小说主题。

9.标题“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是这篇小小说的精妙之笔,试作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秦始皇帝二十六年,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自称曰“朕”。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死而以行为谥则是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自今以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颂功业。于是召集鲁儒生七十人,至泰山下,议封禅。诸儒或曰:“古代封禅,为蒲车,恶伤山之土石、草木;扫地而祭祀,席因菹秸。”议各乖异,始皇以其难施用,由此绌儒生。而遂除车道,上自太山阳至颠,立石颂德;从阴道下,禅于梁父。其礼颇采太祝之祀雍上帝所用,而封藏皆秘之,世不得而记也。

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骊山。发北山石椁,写蜀、荆地材皆至。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于是立石东海上朐界中,以为秦东门。因徙三万家骊邑,五万家云阳,皆复不事十岁。侯生、卢生相与讥议始皇,始皇闻之大怒,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益发谪徙边。始皇长子扶苏谏曰:“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军于上郡。

三十七年冬十月癸丑,始皇出游,左丞相斯从,右丞相去疾守。始皇二十余子,少子胡亥最爱,请从,上许之。秋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豪杰亡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死而以行为谥/则是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

B.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死而以行/为谥/则是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

C.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死而以行为谥/则是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

D.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死而以行/为谥/则是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谥,即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古代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B.封禅,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意思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一般由帝王亲自举行。

C.阳,古人多用“阳”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用“阴”指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文中“上自太山阳至颠”指从泰山的南坡一直到达顶峰。

D.崩,中国古代称皇帝或皇太后的死亡。《礼记·曲礼》中这样的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不禄,士曰卒,庶人曰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王兼并六国,改称号为“皇帝”,自称为“朕”,追尊秦庄襄王为太上皇,废除谥号制度。

B.秦始皇准备到泰山封禅,有的儒生认为要用蒲草包裹车轮,使用草席,最终秦始皇没有采纳。

C.秦始皇在上林苑中修建阿房宫,在东海边上竖巨石,迁大量百姓到骊邑和云阳,加重了他们十年的赋税。

D.秦始皇活埋了四百六十多名儒生,始皇长子扶苏劝谏,始皇为之大怒,便派扶苏到上郡去监督蒙恬的军队。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内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议各乖异,始皇以其难施用,由此绌儒生。

(2)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14.秦始皇为什么将儒生“坑之咸阳”?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说明。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留别南昌诸友

翁卷

衰颜怕被青铜见,病骨堪同瘦鹤群。

出久并荒幽径菊,未归长忆满山云。

春风岂识吟人恨,夜雨频于客舍闻。

万柳百花好时节,别君愁绪乱纷纷。

【注】翁卷,乐清(今属浙江)人,工诗,为“永嘉四灵”之一。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此诗当为诗人客居南昌所作,其时他正欲返回家乡,故以此诗寄寓离别之情。

B.颔联中作者对幽径菊荒的想象及对家乡山云的回忆,表明诗人离开家乡已久。

C.颈联以“春风”“夜雨”点明时令,意在表现时光流逝之快,转瞬又过去一年。

D.尾联以乐景写哀情,用万柳百花之乐景衬凌乱愁绪之哀情,有倍增其哀效果。

16.请结合全诗,概括作者所写之“愁”的内涵。

五、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言明青年应担当国家社会责任,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我勉励的句子。

(2)《<老子>四章》中指出自我夸耀害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江花月夜》中,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遐思。

六、选择 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时代不同,中国青年所展现的形象和风采、所承担的使命和任务也有所不同,但有些精神品质却是__________的,尤其是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责任担当,心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家国情怀。今天,中国青年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既面临时代机遇,又面对重重挑战。如何引导他们参与到__________的社会实践之中,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呢?在传统的媒介手段之外,互联网创造了为我们走进青年心灵钥匙、开启青年精神世界的全新载体。随着媒体传播手段发生从“铅与火”到“光与电”再到“数与网”的变革,微信、微博、短视频直播等手段__________,“青年大学习”等聚焦青年的新媒体栏目也不断涌现,以鲜明的时代感、强烈的互动性、突出的贴近性,吸引了众多青年。无论时代如何改变、媒介手段怎样变迁,都有着一个不变的精神内核——堪当大任的中国青年,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这种精神犹如火把,在百余年间的青年群体中__________,并以璀璨夺目的光辉,继续引领新时代青年笃定前行、矢志奋斗。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以贯之 风起云涌 一日千里 薪火相传

B.一以贯之 波澜壮阔 日新月异 薪火相传

C.有始有终 波澜壮阔 一日千里 衣钵相传

D.有始有终 风起云涌 日新月异 衣钵相传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传统的媒介手段之外,互联网为我们开启青年心灵钥匙、走进青年精神世界的全新载体。

B.在传统的媒介手段之外,互联网是我们创造了走进青年心灵钥匙、开启青年精神世界的全新载体。

C.在传统的媒介手段之外,互联网为我们创造了开启青年心灵钥匙、走进青年精神世界的全新载体。

D.在传统的媒介手段之外,互联网为我们创造了走进青年心灵钥匙、开启青年精神世界的全新载体。

20.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我国学生近视呈现 ① ,“小眼镜”越来越多,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科研结果表明,光照是户外活动预防近视的重要因素,对于 ② ,有实验发现相同光照度下,相比白光,波长长的红光引起的脉络膜增厚更加显著。

专家认为,在沐浴阳光的环境中,我们可以通过闭着眼睛迎着太阳的方式让视野中充满红光,通过促进视网膜多巴胺释放刺激脉络膜血流,从而促使脉络膜增厚来控制近视的进展。近期,国家卫健委开展了相关研究,每天中午12时20分至12时30分(除节假日),让学生集体前往操场, ③ ,迎着太阳的方向闭目10分钟,让红光充满整个视野,期望其研究结果能预防改善近视。

2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小眼镜”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青春是用来奋斗的,青年是用来练的。在“练”中,青春潜能变成强大能力,青年天赋变成人生财富。

B.身上的红马甲在烈日炙烤下火红火红。一抹抹守护在群众身边鲜艳的“志愿红”,展示着助力疫情防控的青春力量。

C.科幻作品的阅读能有效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在面对烈性传染病时所表现出的人性善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从而成长为“会思想的苇草”。

D.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地方干部群众和部队官兵不断加深对“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把握,入脑入心,落实到行动上。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七、材料作文

23.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北京至上海仅需四个半小时,中国高铁领跑世界,成为国人的骄傲。同时,我国还开行着81对时速40公里左右的公益性“慢火车”,经停530个车站,连接着百姓生计线、民族团结线。疾驰如风的动车组与慢悠悠的绿皮车,对照鲜明,耐人寻味,勾勒出一幅中国铁路的生动图景。

当代中国不仅追求发展的速度,更注重发展的温度;既有数据化时代的狂飙突进,又可见“公共服务”零门槛的善意温情;既有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又可见公共设施适老化的人本关怀;既有战“疫”救灾中的分秒必争,又可见助困扶危时的宽容等待……

班级计划举行“当代中国的速度与温度”主题班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演讲稿。

重庆初三上册联考 篇4

1 2 3 4 5

B A C A C

Ⅱ听对话和问题,选择正确答案。(10分)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C B A B A C B C C

Ⅲ。听对话,选择正确答案。(10分)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A C B B C B C C A A

Ⅳ. 信息转换。(5分)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A C B B C D C A B D

三.阅读理解(40分)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B D D B A A C C D D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D A D C B A C B C A

四.补全对话(5分)

91 92 93 94 95

C F D G A

五.单词拼写(5分)

上一篇:社区民政个人工作总结2020下一篇:跑步社团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