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政治史复习(通用8篇)
中国古代史政治史复习 篇1
高考复习总结必备之中国古代政治史
中国古代政治史
一、分裂与统一
1、分裂的原因
⑴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占主导地位)
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削弱和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政治腐败)⑶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激化矛盾)⑷各族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2、统一的原因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原因: ⑴秦汉以来,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效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⑵从思想上看,中华民族很早就产生了统一的思想要求,经儒家发展为“大一统”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的思想根源。⑶民族融合使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加强。
⑷中原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使少数民族向往中原。(被征服)
3、评价:
⑴分裂是历史发展的支流,处于短暂的、次要的地位。①从时间看,封建社会分裂时间不超过几百年。
②从朝代看,重要的朝代都是统一的王朝,影响巨大、深远。③从分裂时期看,分裂孕育着统一,出现局部统一。
⑵对分裂与统一要具体分析,尤其是国家分裂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对分裂简单地加以否定。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处于主要地位。要充分肯定国家统一的历史进步作用。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秦朝————汉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清 确立 巩固 完善 强化 加强 顶峰 集权 专制 ↓ ↓
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 | → 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维护国家统一,有积极意义 加强专制,消极作用多 发展趋势:不断加强,从集权到专制
三、调整和改革
1、相同点
⑴背景相同。都发生在推翻前朝的大规模农民战争之后,统治者都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的力量。
⑵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2、措施(相同与不同)⑴经济:
用心
爱心
专心 ①解放生产力。
前期-解放劳动者本身和释放奴婢;后期-放松人身依附关系、②减轻人民负担——从十五税一到三十税一。
③把人民和土地紧密结合起来——安置流民,更名田等。⑵政治:
①约束统治者,生活节俭,澄清吏治(隋文帝、唐太宗、明太祖)②减轻刑罚,缓和阶级矛盾 ③加强中央集权,解决内部矛盾
3、评价
⑴调整或改革后,从经济上看,推动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国力富强(不同朝代富强的程度不同,东汉较差),多出现治世。
⑵从政治上看,调整或改革后稳定统治秩序,保证社会安定,完善封建统治制度,推动封建社会的发展。
⑶从文化上,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4、历代改革
⑴管仲改革——奴隶社会富国强兵的改革 ⑵商鞅变法——地主阶级封建化的政治改革 ⑶王安石变法——封建社会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
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分裂与统一、治乱兴衰、调整和改革之间的关系
⑴中央集权的加强、调整和改革与分裂统一、治乱兴衰是密切相关的。联系起来认识:分裂时期多乱世,说明改革或调整不成功;而不成功的改革造成分裂、乱世。统一时期多为盛世,说明改革或调整成功;反过来,成功的改革促使统一、盛世出现。⑵调整和改革、分裂统一、治乱兴衰与中央集权的加强与削弱密切联系。⑶体现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四、治乱兴衰
1、产生治世的原因 ⑴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
在长期战乱、分裂,新王朝建立之后,统治者一般都能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和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而调整统治政策,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采取修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出现治世。
⑵统一的局面下,政局稳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开元盛世)⑶在社会出现严重危机之后,经改革调整而出现中兴局面。(光武中兴)⑷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友好交往。(贞观之治)⑸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出现乱世的原因
⑴统治黑暗、腐朽。如皇帝不理政事,重用奸臣、宦官等人,造成外戚或宦官专权的现象。(汉、唐、明)
⑵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或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激化)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割据势力膨胀的现象。ex:东汉、唐末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矛盾激化。ex:西晋
用心
爱心
专心 ⑶农民战争的作用。地主大量兼并土地,造成农民流亡,引起农民起义。⑷自然灾害。
3、认识
⑴对治世肯定其进步作用,但也要看到,各阶级的地位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这一社会基本矛盾没有改变,正是统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使社会出现治世。⑵乱世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危害。但是: ①处于乱世的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共同斗争,有利于民族融合。
②在局部统一地区,统治者为了自身的生存而加强恢复和发展经济,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七国之乱和安史之乱,虽然都是叛乱,但结果不同。七国之乱之后,中央集权加强;安史之乱之后,中央集权被削弱。
五、政治思想
1、法家的法治思想
⑴法家思想顺应了由分裂到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反映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⑵法家提出具有发展进化因素的历史观,体现出新兴地主阶级改革旧制的进取精神。⑶法家思想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封建制度的建立,而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沿袭了两千多年。
⑷法家思想提倡严刑苛法,不利于长治久安,加之统治者滥用民力,超出了农民阶级所能承受的程度,使阶级矛盾激化,秦王朝二世而亡。
2、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实践证明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是统治阶级实行的一种宽松的政策。
⑴它适应当时的社会需要,起到促进生产恢复与发展的作用,出现治世。秦汉以后,每逢大乱,人民贫困时,统治者多采用“修养生息”政策——道家的治国之策。如汉、唐、明等朝。⑵在社会稳定,生产发展以后,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就不再适应政治、经济的发展,如汉朝“文景之治”时出现了王国问题、匈奴问题等,西汉政治思想从无为到有为,从道家到儒家。
3、儒家的“大一统”思想
孔子“仁”和以德治民→孟子“仁政”和民贵君轻→董仲舒“大一统”思想
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巨大。它客观上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及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
4、政治(统治)思想发展的趋势 百家争鸣→一家专制(秦)→独尊儒术
5、统治者的思想控制
⑴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仕;清朝文字狱。⑵利用宗教(西汉以后,统治者利用宗教加强思想控制)
用心
爱心
专心 3
中国古代史政治史复习 篇2
一、旧知再现,自主复习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将本节课的知识点以讲义的形式发给学生,学生熟读和记忆,回忆和巩固已学的知识。这里教师充分注意到学生的基础知识对于历史学习的重要性。由于是复习课,所以知识容量比平时的复习课要多一些,涉及必修Ⅰ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一、二两节。教师明显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容量是适当的。如果容量过多,课堂则显得臃肿;过少,则显得空洞。教师让学生用了足足15分钟的时间来熟读讲义,这既是教师多年的经验积累,又能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只有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很扎实,才有下面流畅的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检查学生自主复习的效果
这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效能评价。教师所设计的题目具有针对性。这个针对性表现在题目与重难点知识构成一一对应的关系,尤其判断题的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平时对知识理解的盲区和误区。学生通过判断和纠错,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深化,符合“最近发展区”的认知规律;它还表现在题目的难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理解性强,一反当今最流行的历史史料的狂轰滥炸,否则过多的材料会让学生莫衷一是,往往忽视对概念和知识基本内涵的理解。这一点不得不佩服教者的别具匠心,不盲从,不跟风,一切服从于教学的需要。现仅将判断题展示如下:
一、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标A,错误的标B,并在题中进行纠正)
1. 在西周的分封制下,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随从作战、保卫王室、缴纳贡赋,还要定期觐见述职,可见周王的权力高度集中。
2. 西周时期最高执政集团权力集中程度低,西周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国家。
3. 西周的分封制导致春秋战国的诸侯割据、国家分裂,所以不利于巩固国家统治。
4. 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宗法制是分封制在政治制度上的外在表现。
5. 宗法制源于母系血缘关系,周天子和诸侯既是兄弟关系,又是君臣关系。
6. 在西周只有周王才是嫡长子,同时也是大宗。
7. 从公元230年到公元221年,秦王嬴政先后灭六国,建立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8. 秦朝中央官职的基本结构是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是中央的最高官职,诸卿分掌政府的具体职能部门。
9. 秦朝郡县制与西周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郡县长官一概由天子直接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1 0. 秦朝由于实行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导致了迅速灭亡。
1 1. 郡县制是秦朝的地方行政机构,它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是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的重要标志。
三、小高考真题再现
这个环节教师将最近几年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江苏小高考真题按照一定的知识顺序整理出来。一方面看出教师的精心备课,同时也是水到渠成。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的前提下再做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题目,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做的效果来看,学生的正确率较高,几乎达到百分之百,而且学生的表现欲很强,分析问题也是头头是道,我想这完全得益于前面自主学习和训练的铺垫。最后教师通过多媒体实物展示,介绍小高考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本节课是高二历史必修的复习课,容量适中,教师紧扣考试说明精心设计了判断题、选择题,通过学生的自主背诵、训练,教师的适当点拨,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尤其难得的是最后通过小高考真题进一步深化学生的解题能力。整节课以学生为主,以练代讲,层次由浅入深,逐层深入,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教学效果突出。
通过这节示范课,笔者进一步认识到“以讲代练”的教学模式,完全可以作为高中复习课的常规模式加以推广,它不仅符合目前的新课程教改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而且体现了问题教学的精神。正如苏联教学论专家列尔耐尔认为的“问题教学的本质在于:学生由教师经常引入寻求有根据地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新问题的办法的过程,由此他们就学会独立地获取知识,运用原先学过的东西和掌握从事创造性活动的经验”。
摘要:这篇论文是由一节高二必修复习示范课引发的对高中历史以练代教复习课模式可行性的思考。通过对旧知再现、检查复习、真题再现三个课堂教学步骤的合理阐述,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特点和问题教学的精神。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复习,以练代讲
参考文献
[1]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古代东西方政治文明复习指要 篇3
高考真题解析
例1(201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解析:该题是一道历史地理常识题,难度不大,因为有关中国各省的简称及其渊源,考生在初中地理中就系统学过,现实生活中也时常遇到,理应是高中学生已具备的历史地理常识。同时,西周主要封国也是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实际上,初中学生就已经学过了)。不过,本题构思巧妙,考生如果不清楚这些省份的简称,就难以作出正确选择。因为,河南与河北、湖南与湖北、山东与山西,西周时代都有诸侯国的存在。正确答案为c。
例2(201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解析:该题综合考查考生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理解。郡县制下的“公天下”,与分封制下的“家天下”是相对的。中国从夏朝开始,即所谓“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礼记·礼运篇》)。在分封制下,无论是周王,还是各地的诸侯、大夫和士,都是以血缘为纽带,依据宗法关系传承,“国”与“家”连为一体。郡县制则不同,除皇帝外,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吏都由皇帝任免,其任免的重要标准就是“才干与政绩”。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就很容易误选A或c。正确答案为D。
考向觅踪
从新课程高考实施以来,在历年高考中都有涉及本专题内容的试题出现。分析近三年历史新课程高考的命题情况,2011年高考本专题的考查趋势为:
第一,从试题考查内容上看,本专题会重点关注:①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试题将突出考查考生对分封制、宗法制、郡县制、中央集权制、三省六部制、内阁制等制度的准确理解。②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将突出考查民主改革的措施、制度特点、阶级实质和历史影响。③对古代罗马法的考查。将会放在对不同时期罗马法的内容和实质的考查上。
第二,从试题能力要求上看,一是本专题不会考查纯记忆性的内容,而主要考查学生在识记的基础上,是否能准确理解所学基础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新情景中的问题。如通过对分封制、宗法制的理解,认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透过中央集权制度不同时代的主要内容、演变的原因和结果,认识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规律及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透过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理解,辩证地认识其历史地位和影响。二是要注意命题者将东西方政治文明进行比较考查。这类试题,往往能从人们意想不到的角度命制,令人耳目一新。如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与中国分封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明代内阁制的比较,罗马法与秦律的比较,东西方自然环境与政治制度差异的关系等。
复习策略
策略一:分清以下易混淆历史概念
1分封制与郡县制。
分封制与郡县制是中国古代两种重要的政治制度,由于种种原因,同学们对这两种政治制度往往混淆不清,在实际考试中常常出错。
例1(2008年高考广东文基卷)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随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最后占领南京,夺取帝位。此事说明当时()
A.实行了内阁制
B.设立了军机处
C.实行了分封制
D.郡县制受到挑战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朝政治制度,即分封制与郡县制同时并存的理解。当年不少学生因对历史上的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内涵及前因后果缺乏准确理解,故错将D项“郡县制受到挑战”作为正确答案。在错选的学生看来,明朝因分封诸子,造成了藩王坐大的局面,破坏了郡县制,这是燕王朱棣能起兵夺取帝位的根源。本题答案为c。
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从分封制设计方案来看,周王对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的分封不是无条件的,而是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旨在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从本质上看,分封制作为国家制度,属于上层建筑,它将建立地方政权与巩固自己统治有机结合起来,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在当时较好地解决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巩固了周朝的统治,扩大了疆域,促进了诸侯国社会历史的迅速发展。但分封制是建立在落后的生产力和经济基础(井田制)之上的,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井田制的瓦解,加之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必然走向崩溃,并逐步为郡县制所取代。郡县制相对于分封制来说,其最大特点就是破除了按血缘亲疏分配和世袭政治权力的做法,郡县长官统一由王(皇帝)任免,只享受国家俸禄,无世袭特权,在辖区内行使行政管理权,即负责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等。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郡县制,分封制基本上退出了中国历史舞台。明太祖为巩固统治,将众多的子孙分封到全国各军事重地,以“夹辅王室”。这些藩王拥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和军事指挥权,虽起过屏藩王室、翼卫朝廷的作用,但也为后来的藩王作乱埋下了隐患。实际上,分封制到明朝已经没有其存在的经济基础,引发动乱是必然的,同时它也无力挑战当时的郡县制。正因为如此,朱棣上台后,与建文帝一样,继续削藩,以巩固统治。
2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是同学们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最容易混淆的历史概念之一。
例2(2008年高考山东文综卷)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是否准确理解唐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之下各机构职能与行政效率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就是考查三省六部的行政效率。本题学生最容易误选D,因为在一些学生看来,机构越简化、决策人越少,行政效率就越高。实际上“效率”,不仅仅是行政速度。更重要的是“只有正确的才是最有效的”。“简化机构,总揽于上”总体上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但如果缺乏一定的制约,就容易导致错误决策,带来灾难性后果,根本无效率可言。本题答案为B。
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萌芽于战国,确立于秦朝,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强化于宋元,到明清达到顶峰,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
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一个复合概念,君主专制主义主要是指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全国最高统治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中;中央集权则是指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分配关系,强调中央对地方拥有统帅权,地方听命于中央。
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權制度在中国历时两千余年,既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也是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统治地位逐步确立,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
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为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保护其土地所有制度,需要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同时,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称雄,周天子无能为力的局面给后世以深刻的历史教训。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后,为巩固国家统一,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以法家理论为指导,借鉴商鞅变法成功实践,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最终消失,主要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和外来影响的必然结果。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必然要求废除阻碍其发展的专制制度;政治上,力量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要求参政议政,废除专制制度。同时,西方列强入侵和资本主义政治思想传人,客观上冲击了中国的专制制度,并为建立新制度提供了模式。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其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封建社会前期,如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政府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文化建设,有利于推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等。其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封建社会后期,如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阻碍了科技的创新和文化的进步。
策略二:辩证认识古代希腊民主与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
1古代雅典民主制度不比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优越。
例3有位史学家在评论古希腊城邦的成就时说:“不应看它没能做到什么,而应看它做到了什么。”从这一观点出发,你对雅典民主的认识是()
①雅典民主重视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就②雅典民主创造了法治基础上的议会制、选举制等民主形式,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③实现了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的设想,与同期其他文明的专制制度相比是巨大的进步④雅典民主是公民政治,激发了公民的主人翁精神,但外邦人、奴隶等被排除在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⑧④
D.①②③④
这是某地高考复习的一道检测题,被选人了多种复习资料。许多学生认为选项中③的表述是正确的,甚至有些教师在评析该题时,都想当然地认为民主化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民主代替专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因而③的表述是正确的。这说明在我们的教学中存在明显的价值错位。有的学生乃至教师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采取否定和批判的态度,而对古希腊(尤其是雅典)的民主制度则全盘肯定甚至赞赏有加,这是不可取的。本题答案为A。
我们应该学会历史地看待不同时期的制度文明成果,认识到专制与民主都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无论中国的中央集权体制还是雅典的民主制度都是那一时期、那一区域的人们创造的管理国家的文明成果,是当时社会条件、自然环境和生产力水平的产物,因而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中国与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模式使其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得以确立。古代希腊山多地少、港湾岛屿众多的海洋性地理环境,形成了发达的商品经济,这种经济要求公平自由民主,而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也为实行民主政治创造了必要的前提,希腊民主制由此逐步得到发展。古代中国则区域广大、土地辽阔,逐渐形成了具有分散性特征的农耕经济,这种经济属性要求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维系,因此形成了相应的专制政治。两种政治制度各有利弊:古代中国强有力的君主集权,对于组织大规模工程建设、有效抵御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和国家的统一、保持文明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个人统治容易导致专制独裁,产生暴政和腐败。钳制思想,阻碍新兴经济因素成长,从而成为束缚人民自由和社会进步的障碍。古希腊实行公民政治,使公民有了自由发挥才能的空间,思想空前活跃;但无条件限制的全体公民集体统治,也会造成多数人的“集体暴政”,而这正是古希腊文明衰落的原因之一。总之,不论是古希腊民主制度还是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都是各自“国情”下的产物,都有其优越性和局限性,不存在孰优孰劣之论。
2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
古代希腊,以雅典为代表的奴隶制民主政治保证了公民一定程度的自由,对当时和后世历史产生过深刻影响。在当今追求民主自由的时代,我们必须全面准确理解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不能机械地拿今天的民主政治去套雅典的民主政治。
例4(2008年高考宁夏文综卷)实行民主制的雅典国家被称作“男性公民的俱乐部”,这意味着雅典国家的主人是()
A.全体奴隶主
B.除奴隶之外的全体成年男性
C.除奴隶和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性
D.从事工商业的成年男性
古代雅典民主是“男性公民的俱乐部”,揭示了古代雅典并不是所有人都享有民主权利,至少在雅典生活居住但没有公民权的外邦人、奴隶、未成年人、妇女等,他们是不享受民主权利的。我们如果对雅典民主没有全面准确的理解,就很容易错选B或D。本题答案为c。
我们在学习古代雅典民主政治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雅典民主制度的形成经历了较长的历史过程,其中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达到了顶峰。
第二,雅典民主政治辉煌一时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首先,为应对激烈的竞争,防范外敌,争夺异邦的财富和奴隶,雅典统治者采取此种形式以集聚智慧与力量。其次,是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小国寡民体制的产物。雅典面向海洋,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公民的出身多源自小农和小作坊主,且是军队的支柱。出身高等级的官吏必须重视他们的情绪和呼声。最后,希腊文明的成就还受益于许多客观条件:奴隶劳动、东方文化、地中海、古代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都影响了希腊文明。
第三,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有四点:一是主权在民,体现在国家权力结构上是:①公民大会是最高的国家权力机构;②年满20岁的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③公民具有对官员和法律的实际控制权,他们通过法院实现这一权力,法院是属于全体公民的;④雅典公民轮番而治。雅典政治向全体公民开放,官职不再受财富和门第的限制。二是重视对权力的制约。这种权力制约主要是城邦的公民集体对官吏的监督和制约。三是法律至上:雅典严格实行法治,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四是公民意识,重视和强调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由于任用官职不再受财产和门第的限制,人人皆可以为政,贵族和平民的对立状态终于消逝了,统一的公民集体形成了。关心雅典、参与政治、轮番而治,是雅典人心目中神圣的事;城邦至上、政治为本,成为雅典人的共识;公民称号和公民权,对于雅典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第四,雅典民主政治有著明显的缺陷:一是少数男性参与,妇女无政治权利可言,广大奴隶受到压迫,外邦人不大可能成为公民,下层公民迫于生计无暇顾及城邦的政治生活。二是奴隶制的存在及规定公民不得沦为奴隶,导致
公民日益贪图享乐,还追随政客以图私利,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最终,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突破了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
3罗马法的演变与影响。
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对后世影响广泛而深远。但由于法律本身的抽象性与广泛性,使学生对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往往缺乏全面和准确地把握,从而造成在考试中频频失误。
例5,(2008年高考江苏历史卷)从《十二铜表法》开始,古罗马制定了严格的债务法规,并在以后的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这表明罗马统治者()
①注重保护私有财产②重视维护平民利益③被迫改善奴隶处境④力图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罗马法内容的本质理解。由于学生对罗马法内容的演变缺乏全面掌握与准确理解,当年误选A、B、D三项的都有。本题正确答案为c。
这里,笔者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罗马法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由贵族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的法律镌刻在十二块铜板上发表,称为《十二铜表法》,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二是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公元前3世纪中期之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公民法。它具有明显的狭隘性。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罗马法演变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称为“万民法”。这里的“万民”,并不是罗马帝国境内所有人的统称,而是指罗马帝国境内所有的自由民,即原有的罗马公民和外邦(自由)人。万民法取代公民法,协调了罗马人与外邦人之间的关系及外邦人相互之间的关系,对于在庞大帝国内维系、协调各地区的民族关系和社会矛盾也起了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例5中的选项③“被迫改善奴隶处境”不在罗马法的司法实践完善之列。三是从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6世纪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在位时,成立专门的委员会编纂罗马法,形成了法律汇编,统称《民法大全》,它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第二,罗马法对罗马帝国的维系和稳定起了重要作用:①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②它维护奴隶制度,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巩固了帝国的社会基础。③它顺应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对公民平等权利予以理论上的承认;对私有财产加以保护,以笼络上层阶级。④帝国还建立了大量自治市,把罗马法律和政治制度推向帝国的每一个角落,进一步稳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但罗马法也有其明显的局限性。罗马法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工具,奴隶被当做私有财产,没有任何权利,不能体现真正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中国古代史政治史复习 篇4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5·陕西八校联考)西周封建制以宗法制(宗族制)为核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胙土”(授土)和“命氏”(赐姓),由此产生了“氏所以别贵贱”以及“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礼制。这反映出西周封建制()A.强调宗法关系和契约关系的统一性 B.规范以君臣关系为核心的社会行为 C.否定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的统一性 D.重视遏制土地私有化的发展态势
解析:本题考查西周时期的分封制以及宗法制。材料强调了分封制、宗法制以及礼乐制度的高度统一,三者共同构成以家国同构为特征、以宗法制为核心的社会关系,而君臣关系是宗法制的核心,答案为B。
答案:B 2.(2015·淮安模拟)2015年中国百家姓排名前十的是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姓氏作为血缘河流的主要标志,朔流而上,往往可以追寻到自己的根祖,追访到自己的故乡。回顾历史,远古姓与氏不同,姓从原始村落或部族名称而来,氏是同姓氏族散居产生的符号。氏以别贵贱,姓以别婚姻。春秋至秦朝,氏与姓已难分辨。造成姓氏不分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平等意识的形成 B.长期战乱打破民族地域界限 C.贵族政治的逐渐没落 D.宗法观念随社会变迁而消亡
解析:依据所学及材料可知,由于贵族政治没落造成姓氏不分,故“氏以别贵贱”失去了现实意义。分析选项,A、B、D三项明显错误,C项符合题意。宗法分封制时代,以姓定血源,以氏分贵贱,贵族一般都有氏,女子称姓,男子称氏。战国中期的著名法家商鞅,又叫 1 做卫鞅、公孙鞅,那是由于商鞅原系卫国公室的子孙,卫是武王弟康叔封地,故商鞅姓姬。氏与名可以联称,但姓往往不与名联称,是后来氏最终演化成姓,并取代原先姓的重要原因。
答案:C 3.(2015·大连一模)有学者认为,分封制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不同的人群。它的实行从内部和外部对原族群的血缘关系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那些姬姓以外的氏族人群,在周人对其亲族子弟及同盟者的分封中被包围、分解、隔绝、控制了。这种族群关系的重新组合()A.有利于文明和文化的共同创造 B.不利于原族群的进一步发展 C.彻底地瓦解了原有的血缘关系 D.使华夏民族得以形成
解析:本题考查分封制的历史作用。材料中所说的这种分割有利于不同氏族之间的文化交融,A项正确。B项理解片面,排除;C、D两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答案:A 4.(2015·武汉二月调研)贾谊说:“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输将繇使(辗转运送),其远者不出五百里而至„„秦不能分尺寸之地„„输将起海上而来,一钱之贱耳,十钱之费,弗轻能至也。”贾谊在此主要强调的是()A.分封制下赋税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 B.中央集权下租税征收成本大幅增加 C.秦朝的苛政导致民众赋役负担沉重 D.汉初的郡国并行严重威胁中央财政
解析:本题考查秦朝中央集权的弊端。材料大意是:秦朝实行中央集权,地方租税都要转运中央,加之国土面积大,租税的征收成本增加。由此可知,B项正确。A项说法不是材料主要强调的内容。C项不符合材料的意思,可以直接排除。D项与“秦不能分尺寸之地”不符,可以排除。
答案:B 5.(2015·兰州诊断)钱穆先生说:“秦代之中央政府,较之西周武王成王时,其统一性,已远为进步。”其“进步”主要表现在()A.实行分封制
B.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 C.实行郡县制
D.德兼三皇,功过五帝,更号曰“皇帝”
解析:本题考查郡县制度。秦朝废除了分封制,A项错误。秦朝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是为了加强皇权专制,B项错误。西周分封下,诸侯王拥有较大的权力;秦朝实行 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C项符合题意。D项为皇帝制度,属于建立皇权专制,可以排除。
答案:C 6.(2015·河北七校联考)汉朝初期,察举只有贤良和孝廉两科;汉武帝时,增加了儒学、明法(即明习、通晓法令)以及德行、学术等科,这一做法的主要影响是()A.规范了选拔的方式 B.修改了选拔的标准 C.改变了选拔的范围 D.提高了选拔的标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代的察举制。由材料可以看出,汉朝初期的察举制重视贤良和孝廉,但到汉武帝时又增加了其他科目,这应该是对选拔标准的修改,故选B项。
答案:B 7.(2015·齐鲁名校联考)《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一文中指出:“武帝(指汉武帝)朝的丞相群体不同于高祖时的功臣丞相,又不类于昭宣后的学术丞相,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这里的“转折”是指()A.设立刺史监督丞相和地方官 B.实行中外朝制度
C.设立三公九卿制度限制相权 D.把学术丞相转变为武官丞相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汉时的政治制度。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实行了中外朝制度,答案为B。
答案:B 8.(2015·西安八校联考)范镇上奏曰:“„„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而欲阴阳和,风雨时,家给人足,天下安治,不可得也。”范镇揭示了()A.秦朝丞相制度的弊端 B.唐朝三省六部制分权的优点 C.北宋中央分权制度的弊端 D.明朝废除丞相制度的好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的中央官制。结合题中关键信息“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等可知,这反映的是宋代二府三司制,故排除A项(秦朝)、B项(唐朝)、D项(明朝),答案为C。
答案:C 9.(2015·沈阳一模)宋仁宗说:“屡有人言朕少断。非不欲处分,盖缘国家动有祖宗故事,苟或出令,未合宪度,便成过失。以此须经大臣论议而行,台谏官见有未便,但言来,不惮追改也。”材料反映了()A.宋仁宗试图修改祖宗之法 B.北宋决策方式的理性成分 C.台谏制度有效制约了相权 D.宋代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的政治运行模式。结合题干材料可知,宋仁宗解释了他“少断”的原因,一是防止自己决策失误,二是大臣、谏官等的参与可以完善政令法规,B项符合题意。A、C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答案:B 10.(2015·云南一检)有史书记载:“行中书省„„与都省为表里”,“常赋岁钞四百万锭,各省备用之外,入京师者二百八十万锭”,元后期不乏行省“画地统民”之说。上述材料反映了()①行省代表中央治理地方
②行省具有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并重的性质 ③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④行省的设置使元朝中央集权程度高于前朝 A.①③ C.①②③
B.②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元代行省制度。解答本题需要抓住关键信息“行中书省”“元”。材料表明元代行省代表中央管理地方,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但不能体现“地方分权”或“中央集权程度高于前朝”的特点,因此排除②④,答案为A。
答案:A 11.(2015·辽宁五校联考)明史载:明景帝要易储,恐廷议时群臣反对,事前赠阁臣陈循等人白金,又派太监恫吓。这一材料说明()A.官僚制度制约皇权 B.君主专制名存实亡 C.皇帝制度遭到破坏 D.中央集权被严重削弱
解析:本题考查明朝政治制度的特点。由材料可知,明景帝想易储,“事前赠阁臣陈循等人白金,又派太监恫吓”说明皇帝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对大臣威逼利诱,也说明官僚制度对君主权力有一定的约束,故选A项。
答案:A 12.(2015·东北三校一模)《清史稿》中载:“先是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司票拟,意任隆密。康熙时,改内阁,分其职设翰林院。雍正时,青海告警,复分其职设军机处,议者谓与内三院无异。„„至本章归内阁,大政由枢臣承旨,权任渐轻矣。”这说明()A.内阁权力越来越小 B.军机处取代了内阁 C.清朝中央集权加强 D.清初分权思想加剧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顺治年间,大学士掌握票拟之权,皇帝对他们非常信任,态度深厚亲密。康熙时期,翰林院分割了内阁的权力。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后,又分割了内阁的权力。最后,内阁虽然有草拟诏旨之责,但军国大政主要由军机大臣根据皇帝旨意办理,内阁权力更小。选A。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2015·北京海淀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期国家的官制是建立在亲贵合一的基础上的,血缘亲族是任官的先决条件,世袭罔替,代代相承。在那种贵族参政、议政、辅政的情况下,官的权力界限也不分明。如西周主管政务的卿事寮可以辅政,也可以将兵作战,也可以主持重要的祭祀大典;而太史寮也可以辅政、将兵。官有一定的分工,但不够清晰严格,这是贵族政治的必然现象。
——韦庆远《中国官制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秦朝的中央官制与西周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 朱元璋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皇明祖训》)他进一步说,丞相“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而致是欤?抑君怠政而有此欤?”(《敕问文学之士》)而黄宗羲则认为,明朝“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朱元璋和黄宗羲对丞相制度的看法,分别说明他们持这种看法的原因。
材料三 19世纪60年代,地方督抚以平乱起家,较早接触到西方文明,对内外局势有更深刻的感悟,有更强烈的危机意识与变局思想。认识到自强求富及引进西器、设局制造的必要性,地方督抚开始实现思想行为观念上的现代化转变。当传统体制需要变通而中央体制不愿变通之际,改革先从地方做起。晚清督抚势力的兴起,打破了清政府的传统政局,政治权力由中央向地方转移,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
——摘编自李绮《晚清督抚势力与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晚清地方督抚势力崛起的影响?
答案:(1)变化:由西周的按血缘关系世袭贵族担任中央官职,变为秦朝时中央官僚由皇帝任命,职业官僚制度产生;由西周时中央官员的职权分工不明确,变为秦朝时中央的三公分工职权分明。
(2)朱元璋认为:丞相制度导致政治混乱,因为他认为容易出现丞相专权,威胁君主专制权力。
黄宗羲认为:明朝废除丞相导致政治的黑暗,因为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废除丞相不利于制约君主权力。(3)影响:促进洋务运动和近代工业的兴起;削弱专制集权统治;促进了政治和社会变革。14.(2015·太原五中模拟)十八大强调廉政建设,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廉政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建立了从上至下的比较系统的监察机构,并将这个机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控之下。秦朝中央监察机构称为御史大夫寺,其最高首脑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之尊,是副丞相,主要职责就是统率监察官员„„御史大夫之下设副职御使丞、御使中丞各一人,统率众多的御使。御使一部分在中央负责日常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常驻地方郡一级机构,负责对郡县两级官员的监察,又称监御使、监察使,或简称郡监。„„这样,中央和地方官员,莫不在监察机构的监控之下。秦朝建立了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的垂直的监察系统,这个系统直接向皇帝负责。
——单卫华、赖红卫、张相军《中国廉政文化史》
材料二 宋初统治者认识到官员的俸禄与其廉洁的关系,实行了一项精简官员编制、合并州县、提高官吏待遇的政策。州县官员编制精简后,每位州县官加俸五千钱,之后又不断增加各种额外的津贴。与其他朝代相比,宋朝给予官员的俸禄待遇是最为优厚的。宋代的这种高薪制,对于官员的廉政有正面的保障作用。
——《宋史》
材料三 朱元璋坚持“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的观点,立下了“杀尽贪官”的决心,制定峻法,惩治贪官。《大诰》就是其重典治贪的具体表现。《大诰》中普列各式酷刑,如断手、斩趾、阉割、枭首、凌迟等三十多种。朱元璋还创造“剥皮实草”之刑,凡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者“枭首示众,仍剥皮实草”。朱元璋还建立了厂卫制度,锦衣卫直接绕过国家正常的司法机构进行缉捕、拷问,其主要惩治对象是不法官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的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试分析其出现的背景和目的。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初和明初廉政措施的特点并分析明朝产生这种廉政特点的原因。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当今反腐倡廉应该吸取古代哪些经验教训? 答案:(1)特点:在中央设御史大夫,负责国家监察事务;在地方各郡,设监御使,代表皇帝监察地方官吏;监察系统垂直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直接向皇帝负责。
背景:秦朝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后,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一直存在。
目的:澄清吏治,削弱地方势力,巩固统治,维护社会稳定。(2)宋初特点:运用经济手段减员增俸来促进官员廉洁自律。明初特点:反腐败极端化、非理性。
中国古代史复习方法 篇5
山东泰安岱岳区范镇二中 亓法祥
古代史的复习必须防止历史知识简单的重复,切忌把主要精力放到时间、地点、人名、事件的死记硬背上,而是要集中力量准确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理清历史发展线索、明确历史发展阶段的特征,掌握各个单元及专题的知识结构。与历史概念、发展线索、阶段特征和知识结构关系密切的知识点,才是考试的重点。如何在复习阶段,快速、高效地掌握好古代史的内容,就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复习方法,1.掌握一条朝代更替主线
教科书是按照中国朝代的更替而编写的,是中国古代史的一条主线,要牢牢把握这条主线,分清前后顺序,切忌复习到考前都不知道哪个朝代在前,哪个朝代在后,这是学习历史的最大忌讳,因为历史学是以时间和地点为转移的实证性学科。只有在熟悉朝代更替和时间起止的基础上,才能对知识有比较清晰的脉络和框架。2.从宏观上把握历史概况
如果想做到对中国古代史有一个宏观把握,就必须从某个朝代的社会历史概况做起,也就是说对某一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民族关系、中外关系等几个方面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比如:要掌握唐朝的社会历史概况,在政治上,盛世局面的出现、完善科举制、合并州县等,在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概况等,在思想文化、科技、建筑及雕版印刷等,这几年加大了对思想文化、科技的考查,尤其是秦汉、隋唐、宋元的科技成就是考查的重点。在民族关系方面,要重点掌握与匈奴的关系及和战政策,考查重点是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在中外关系方面,要掌握与东亚、西亚等国的交往 3.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加深对历史背景的理解
中国古代史大体上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春秋战国处于大变革时期(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时期,也是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确立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的分裂时期,但是要特别注意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问题。北方民族迁入中原,中原人口大量南迁江南地区,是中国经济重心转移的关键因素。隋唐时期又是中国大一统时期。对于历史阶段特征的把握,能够从整体上加深对历史背景的理解,也有助于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4.重点掌握几个基础知识
中国古代史有几个基础知识主线贯穿其中,要重点掌握以下几个:政治制度中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经济方面的土地制度、江南经济的开发,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中的民族融合、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等,思想文化方面的“四大发明”及儒家思想的演变等,这些都是历年中考或会考的考查重点。
总之,在历史备考过程中,要总结整理知识点,同时注意方法和技巧。
1.基础阶段复习策略
中国古代史在全国历史学统考考试中所占的比例为30%,其脉络比较 清晰一些,主要是按照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断代的顺序叙述,其中每个断代又可分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等几 个部分。这是基本的框架。历史长河是由一个个人物、事件等元素汇流而成,因此知识点也显得比较零碎、庞杂。在了解知识框架的同时,同学们一定要结合韩教授 的讲解要对这些小的知识点进行全面复习。
在中国古代史基础阶段的复习中,除了要对历史框架及其知识点进行全面的掌握外,还要要结合韩教授的讲解进行有重点的复习,这样不仅可以节省 很多时间,而且对于知识的掌握更有层次,比如应清楚中国古代一些重要的制度的沿革和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现象,比如田制、赋役制度、选举制度、官僚制度、兵 制、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华文化发展脉络、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等问题。这些都是材料题和简答论述题考的重点,所以要对这些重要的知识点要重点掌握。从历年 的考试真题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史在选择题、名词解释、材料题、简答题里面都有涉及,所以在此阶段要既全面而又有重点的进行复习,为以后的强化提高奠基。
因此在复习时我们可以遵循以下复习方法:
第一,先具体后抽象。
历史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时间性。如果不考虑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可以说,一部古代史就是各个王朝的累加。基于这样的特点,复习中国古代史,应以时间为线 索,先了解、熟悉、掌握各个朝代的具体状况,在此基础上,再去关注跨越几个朝代甚至整个中国古代的重要专题。缺乏对具体朝代、具体事实的了解,匆忙进入专 题史的阅读,将会遗漏许多知识点,对专题的认识也不会深入,只是一种死记硬背,考试时很难有好的发挥。
第二,以面为主,以点为辅。
这个方法主要针对初学者而言。具体说来,初读教材,目的在于对历史过程的概括性了解,可以说没有任何重点,尤其不要过于关注或强记考试点,特别是十分具 体的考试点,如考试中的选题填空,教材中事件发生的具体年代。那样将会分散对历史整体了解的注意力。以西汉为例:不分轻重,阅读三次,然后试着回忆,你可 能会发现,一些十分具体、琐碎的知识点印象模糊,如汉文帝时期赋税征收的数额、减轻刑罚的具体名目、察举制的年代、对匈奴作战的年代等,留在你脑海中的是 比较概括性的内容,如文景之治有经济方面的减轻赋税,法律方面的轻刑慎罚,民族方面的和亲以及汉武帝时期的一些重大举措等。这说明你的阅读有了重大收获,已经开始建立起对文、景、武三朝的平面认识。至于模糊的知识点,不要着急,那是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其他各朝代均是如此。
第三,阅读与回忆相结合。
一部教材,可以先读三遍,有了一定了解后,试着回忆学过的知识。需要注意的是:你所回忆的并非零碎的知识,而是从原始社会到明清时期的整个古代史,这其 中没有重点非重点之分,按顺序回忆每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思想、科技及对外关系等。这样做的好处有至少有两个:一是可以充分利用零碎时 间,如车上、路上、枕边甚至排队时均可从事这项工作;而且这种回忆用时甚少,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将教材内容回忆一遍。二是变死记为记忆。你的记忆并非对原文 的复述,而是大概意思的回忆,不求与原文一致,只求大意,最终的收获将是“得意忘言”。进行回忆,你只需带一支笔,一片纸,将印象模糊或一无所知的内容做 成笔记,然后再到教材中寻找,补足。
当然,按朝代顺序的回忆做得足够好以后,你就需要变换回忆的主题了。可以再以人物或专题为线索,进 行回忆。你可以随时在空闲时间回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人的事迹,也可以随时回忆某个专题,如汉与匈奴的关系,唐与突厥的关系。整个古代史 肯定经不起你这样纵横结合的无数次回忆,如果能够始终如一地坚持下来,你将会发现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并最终达到很高的境界,整个古代史将转化为你自 己的知识,任由你使用、发挥。无论纵向、横向,还是选择、史料,你将无往而不利。
第四,相互比较,适当剪裁。
对教材有了比较充足的了解后,复习过程中,要注意适当删减一些不必要的内容。例如:每个朝代的经济发展均包含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 繁琐、细碎,全部牢记既费时费力,亦无必要,应将精力放在每个朝代有特色的方面。如农业生产工具在整个古代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要掌握的内容主要有:商代 耒耜、春秋铁器、汉代犁铧、唐代曲辕犁、简车等。其他内容亦应如此处理。这样,经济发展方面的内容事实上较之教科书要大大减少,掌握起来难度也将大大降 低。
第五,固定复习时间。
这个固定主要指每天应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复习,保持连 续性。历史学需要记忆,但并非死记硬背的学科,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掌握,效果会事半功倍。理解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绝非一蹴而就。因此集中时间段对历 史进行冲刺,绝对不可能取得成功。尽量保持每天一读,这样始终保持对古代史的一种感觉,同时复习周期越短、记忆效果越佳,效果会更好。每天交叉复习中国史 和世界史,不要连续数天只看古代史、或世界史,这意味着每一专业的复习周期延长,结果看了后面忘了前面、复习前面又忘了后面,这种无序或周期很长的复习效 率很低,谈不上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同时交叉复习(最好古代与古代对应,近现代与近现代对应),可以将两者互相对比,互相联系,比如同一年代发生的事件,就 可以联系起来记忆。时间的长度也最好固定,比如每天各拿出三小时复习中国史和世界史。
同时我们应当注意的是以下复习重点:
第一、重点时段。从整个历史的连贯性角度言,无所谓重点时段,因为历史是环环相扣,无法割裂的,缺少任何一个时段,历史将会断裂,变得支离破碎。但若就 考研关注点或蕴含知识点而言,一般以汉、唐、宋、明、清为主;魏晋南北朝、西周、春秋战国、元次之;夏、商、五代十国又次之;原始社会当然是最次要的了。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般的划分,不可过分拘泥。考试的关注时段会随历年考题的变化而变化。如某一时段经常成为历年的考点,也许就意味着下一次考点就会转移 方向。再者,排得较后的朝代整体说来知识含量较少,但就某一问题而言,其重要性绝不下于靠前的王朝。典型之例如元朝的“行省制度”,毫无疑问是中国古代政 治制度史上最重大的问题之一。又如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是中国古代三大选举制度之一,当然也十分重要。如果仅根据时段的划分就忽略这些重大问题,显 然有胶柱鼓瑟之嫌。因此,时段重点的划分并不没有太大的意义。考生切记、切记!三年的考题均可证明此点。
第二、重点专题。以专题进行排 列,其轻重大致如下: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社会阶层、思想、文化、军事。这个划分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不同时段,专题轻重会有变化。例如民族问题的重要 性似乎不如政治、经济,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却成为当时最重要的问题,而政治制度在此时反倒不怎么引人注目了(九品中正制是最重要的制度,08已考)。南 方经济的发展也是此段的重点。又如社会阶层,隋唐以前较重要,以后不太重要。但隋唐以前所占地位也不相同,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阶层相当重要,成为这两个时期社会变动的特点之一。要掌握一个时段内专题的轻重,必须了解这个时段的历史特色,切记生搬硬套。二是,同一专题在不同时段会以不同形式表现 出来。如民族关系在清代体现为国家疆域问题,这是民族关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也是清代的历史主题之一。三是,“政治”含盖的内容比较广泛,政治制度当然是最重 要的组成部分,军事制度、选举制度、法制制度也包括其中。除此而外,还包含政治史。这在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篇幅。一般说来,政治史考大题的可能性不大,更 多是对知识点的考察,如名词、选择填空等。
第三、重点人物。相对而言,这个划分比较准确,每个时段的重要人物一般都有定论,主要指与社 会变动密切相关,或对社会变动影响巨大的政治家、思想家。特别是前者,在自己所处的时代中,其行为、措施可以涵盖多个方面,甚至通过了解其人,就可以了解 某一时代的历史风貌。最典型的如秦皇、汉武、光武、曹操、魏文、隋帝、唐宗(二宗)、宋祖、成吉思汗、忽必烈、明太祖、成祖、康、雍、乾等人,而管仲、李 悝、商鞅、杨炎、王安石、张居正、韩非、董仲舒、朱熹、王阳明等人也对历史影响巨大。考研也许不会单独将某一人物作为考题,但完全可以将与其有关的某一方 面或某几方面作为考试内容,因此,一定要掌握这些历史人物。
第四、专题内的重点与非重点。同一个专题,并非所有内容都很重要,这主要指 思想文化方面。如思想方面,主要是有特色的思想,诸子百家、董仲舒新儒学、经今古文之争、魏晋玄学与佛教、朱熹理学、王阳明心学、比较重要,其他次要。就 科技文化言,由重到轻排列:史学→地理学→金石学→科技(包含医、数、化、建筑、)→艺术→文学。就中外交流言,宋以前应重点关注与东亚、南亚特别是朝、日关系,元以后重点关注与西方的关系。
第五、制度重要,过程次要。
第六、重要改革。改革很难将其归属在哪一方面,因 为大多数改革涉及诸多方面。比较重要的改革始终是考试的关注点,主要有如下几个改革:管仲相齐、李悝变法、商鞅变法、王莽改制、前秦改革、北魏改革、周武 改革、刘晏改革、杨炎改革、后周改革、庆历新政、王安石改革、张居正改革。在某一时代,改革是当时的主旋律,就更要予以关注,因为这是理解当时社会特色的 关键,如春秋战国,可以说就是一部改革史。
第七、重点事件与重点年代。政治事件、重要战役、重要区域、统一年代、改革年代、制度颁行年代。
2.强化阶段复习策略
对于中国古代史,在基础复习阶段,你已经了解了知识的基础框架,知道了知识的发展脉络,而且对于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而在这个阶段要把已掌握的知识 点更牢固的印进自己的大脑中,形成知识网络体系;同时要理解知识点,结合最新考试大纲整合归纳知识点,打破章节、朝代限制进行专题式复习和比较复习,比如 中国古代赋役制度专题、选举制度专题等等。在复习的过程中要结合老师的讲解,更清楚的掌握知识考点,以防自己漏掉大的知识点。同时我们要针对考试题型有意 识地对自己加强训练,因此我们对历史学专业课试题的分析有以下这样几点:
第一,选择填空。政治、思想文化所占比重最大,但两者之间难分 伯仲。这种情况显然与政治、思想文化的内容特性有关。从出题者的角度而言,选择填空的目的是考具体的知识点,同时这个考察又反映考生的复习面。一个选择填 空所包含的点和面的内容,可以较其他三种题型为多,多就意味着琐碎。而政治史以及思想文化的特点,正是多而琐碎。每一部分断代史这两部分都占去了相当多的 篇幅,仅从量上说,不仅不比政治制度少,而是多出很多。多,迎合了选择填空考试的目的,琐碎则意味着出综合性大题不太容易(当然,某几个阶段的思想史可以 出大题,但科技文化决无可能),只能出选择。从选择填空的特点看,如果复习不扎实,几个选项比较容易相混,而文化中的著作、作者以及政治史上的事件,也容 易相混,从这个角度分析,两者也最适合选择类的题型。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部分内容也比较适合出名词解释。毕竟选择题题与名词解释联系特别密切,大部分选项可以看做是名词解释的变形,如07的“稷下学宫”、“南衙北司之争”、“三法司”,08的“青铜器”、“《三国志》”、“农书”,09的“达鲁花赤”、“明儒学案”等。
同时,还要注意,经济类的内容也比较适合这一题型。在经济类内容中,比较重要的如农业生产工具、农作物、各种工业类型中每个断代比较有特点的部分、商业 等,都可以此题型出现。而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特别是前者,由于在后三种题型中所占比重较大,一般而言,在选择填空中所占分值就比较小了。
第二,名词解释。经济制度、政治制度较为重要,然后是政治史。这个题型一方面可以考查考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可以考查考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是衔接选择 题与史料、简答题的过渡题型。这决定了该类题型考查面一般情况下小于选择大于史料与简答。不过,从本质上说,这类题与后两者更接近。因为无论政治制度,还 是经济制度,实际上主要由名词组成。举例而言,每朝每代政治制度向专制化方向进一步发展,必然会出现一些新的政治机构,而这些新机构及其官员,就是历史上 新出现的名词。经济制度也是如此。无论赋税制度还是土地制度,只要有变化,肯定出现新名称,改革变法也是如此,其所改所变部分如果是制度,也必然诞生新名 词。所以,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史简单说,是系列新旧名词的累加。看一下统考就可以发现,史料题有时就是考名词解释,如:07的“四子书”“大比”“进士出 身”“传胪”、08的“都正”等。而简答题(包括史料分析题中的简答题)则可以看成是名词解释的重新整合或对某一重大历史事件影响的概述,最典型者如08 的“元代行省”。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在名词解释中所占比重较高。政治史的名词解释主要考查政治斗争和事件,变法改变也在其中。
第三,史料题与简答题。两者情况相似,即政治制度所占比例均为75%。至于思想文化与经济制度在这类题型中的轻重,应该认为,后者较前者重要。特别在史 料题中,更是如此。从内容上分析,史料题实际就是一个简答题,只不过这种简答题要求的题材更为苛刻,即除了所考内容在历史上比较重要这一条件之外,还必须 有可以依据的比较完整的史料。中国古代史料的特点,以政治制度为主,举凡历朝历代政治制度的变迁,多有详细记载,经济制度从广义上说,属于政治制度的一 种,所以有时也会比较重视。其他方面的记载比如我们现在比较重视的经济问题,记载很少,出题难度比较大。当然,经济方面的部分史料,也可以出题,但与政治 制度相比,余地很小。上述情况决定,一般情况下史料题不会超出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的范围(当然,部分民族问题、经济问题及社会结构问题也应该注意)。由于 有了史料限制,即使就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内容而言,史料题的范围也会比简答题小许多。简单地说,所有史料题均可以变换成简答题,而许多简答题却变换不了史 料题。明白了这点,考生就不必为史料题发愁,也可以知道史料题的复习目标即历史上的重要制度。
2010年史料题增加了句读。如果句读仅 限于考查阅读能力而不考查历史知识,对考生而言,反而比较难以对付,这意味着这种题型没有范围,并不一定局限在制度内。由于这部分内容刚出现,无法预料其 具体内容。但是,需要考虑,出题者也许会将句读、史料结合为一体,即在比较重要的制度性史料中,让考生句读,然后对史料加以分析。这种捆绑式命题对考生有 利有弊。利:缩小了考查范围,同时史料可能比较熟悉;弊:一旦无法句读,史料也无从分析,这种打击可能是毁灭性的。但总的说,还是利大于弊。
简答题为什么集中在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范围内,不言自明。学习历史的目的是要了解其发展线索,并最终掌握其规律。无论选择还是名解,都不能完成这个任 务。毕竟这些都是知识性的内容,且比较琐碎。了解历史发展线索,乃至掌握历史发展规律,正是要摒弃琐碎,高屋建瓴。只有对比较重大的历史制度进行考查,才 能做到此点。而从有关中国古代的记载来看,政治制度是最重要的内容,可以说,不了解这一内容,就谈不上真正了解了中国古代史。这样,统考大题关注政治制度 以及经济制度,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可以肯定,不但过去,即使在将来,这两大专题也是统考的主要内容,这是由历史学的特点决定的。
3.冲刺阶段复习策略
此阶段是考研复习的最后阶段,也是关键时期。此时的重点一方面是对遗漏点的再回顾与对已知知识点的再梳理,另一方面是对真题进行练习和分析,把握真题的出题思路,总结答题方法,提高应试技巧。
(一)阶段目标
跟随冲刺班的学习,对所有内容进行再复习,要求掌握和运用95%的知识点,查漏补缺,对大纲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温故和学习,这一遍要更加注重对整体知识 结构的把握,以及对知识点的运用,与出题和答题结合提来,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进行模考班的实战训练,做到心中有数。
(二)阶段任务
在这个阶段已经是考研复习的最后阶段了,这个阶段的执行是以前三个阶段为基础的,通过以前的学习,相信你们已经对要考的知识点有了一个很好的理解,但这 并代表已经可以坦然面对考研了,不到考研的最后一分钟不可以那么轻易懈怠,因为在这个阶段复习的某个知识点就有可能成为考研的试题,所以在这个阶段不能放 松,要调整好心态,在巩固已经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在老师讲解与指导下更好的查缺补漏。同时也可以抽出一定的时间温习以前笔记上的难点和重点,最后,还要 尤其注意对真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任务分解:
第一,调整好心态。
越是到考研最后阶段,心态问题愈显重要。“态度决定一切”,一个良好的心态是成功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的精神基础。要知道考研拼的不光是智商,更是情商。所 以,在冲刺考研的关键时刻,一定要调好心态,淡定、坦然、勇敢的面对一切,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要克服浮躁、畏惧心理,做到在战略上 “藐视”、战术上重视考研。也许考研只是你们人生路上的一站,但是在这里你们看到了美丽的风景,这样一段的可贵的经历值得你们永远追忆。漫漫考研路上,你 们如此坚强的走到现在,当然你们也有理由高唱着《国际歌》中的这句“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坚定地走下去,直到成功的彼岸。
第二,查漏补缺,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
对于以前的学习,你们也许已经把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掌握,但是知识点那么多,难免会有遗漏,此时要在前几轮复习的基础上回归课本,依据大纲把以前复习过 的知识点再快速回顾一遍,同时注意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可以把以前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的知识点再回顾一下,重点复习自己以前遗漏的问题。同时认真听老师的 分析讲解,对知识点做总体把握,做到心中有数。
第三,研究真题,预测考点,总结答题方法与技巧。
中国古代史考前历史复习资料总结 篇6
1. 原始社会
本阶段基本特征为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类集体劳作和生活,共同享用得来的生活资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无阶段、剥削和压迫。原始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缓慢,特征相对简单。在复习时应注意原始社会生产生活方面的一些重要变化。
⑴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工具的改进是生产力提高的重要标志,应特别注意各原始人类遗址的具有代表性的生产工具。
⑵人类生产活动的变化:即由最原始的采集和狩猎发展为原始农业和原始家庭饲养业。原始农业和原始家庭饲养业的开展,是母系氏族社会繁荣的基础。
⑶人类生活形态的变化:即由穴居的迁移生活发展为定居生活。
(4)人类生产生活组织的变化:即由原始人群进入氏族公社,氏族公社又先后经历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阶段。其变化的根本原因仍然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其本质含义则是人类血缘关系的变化。
⑸人类生产关系的变化:父系氏族公社末期,生产力水平提高,出现剩余产品。氏族首领将公有的剩余产品据为己有,产生私有财产。氏族成员出现贫富分化。穷人和富人之间逐渐产生对立,发展为阶级。贫穷的氏族成员由于债务的关系沦为奴隶,富人则成为奴隶主,奴隶社会的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雏形已经形成,而普通氏族成员则成为平民阶层。当阶级出现,阶级斗争随之产生。奴隶主阶级为维护自己的地位,镇压奴隶的反抗,必须要有可利用的力量——国家和阶级,国家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奴隶社会的形成。
2. 奴隶社会 ( 约公元前 21 世纪-公元前 476 年 )
⑴夏朝 ( 约公元前 21 世纪-约公元前 16 世纪 ) :中国奴隶社会的建立时期。应特别注意归纳奴隶制建立的表现。
政治:奴隶制的建立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和一系列奴隶国家机器的出现为标志。
经济:夏朝的社会经济初步发展,为后世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⑵商朝 ( 约公元前 16 世纪-约公元前 11 世纪中期 ) :中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其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疆域:非常广大。商朝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大国。
政治制度:奴隶制国家机器进一步完善,商朝奴隶主用残酷的刑法,镇压人民。“人牲”和“殉葬”也是商朝奴隶制发展的表现。
经济:在夏朝基础上进一步繁荣,主要表现在农作物种类繁多,产量提高;畜牧业饲养牲畜种类较多,数量也很大;商朝手工业相当发达,以青铜制造业最为重要。
文化:商朝文化成就于世界,以文字和天文学成就最为突出。
⑶西周 ( 约公元前 11 世纪中期-公元前 771 年 ) :中国奴隶社会的繁荣阶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疆域:空前广大。
经济:繁荣发达,是我国农业原生作物系统的形成时期;手工业分工更细。
政治:奴隶社会的各种制度渐趋完备,是西周社会最显著的特征。中国奴隶社会的两种最典型、标准的制度——井田制和分封制均在西周时期达到完善。应分别掌握这两种制度的具体内容,特别应注意这两种制度的联系。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西周的经济制度,也可以看做是奴隶社会的典型生产关系。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并和井田制相适应。联系这两种制度的纽带是土地和义务。
⑷春秋时期 ( 公元前 770 年-公元前 476 年 ) :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阶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政治:分封制的瓦解。春秋时期,较大的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及对他国的支配权而进行争霸战争,其性质是非正义的掠夺战争。但在诸侯争霸的过程中,诸侯国数目逐渐减少,大大加强了统一的趋势;在战争中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争霸战争也沉重打击了西周以来的奴隶主贵族统治体系,加速了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分封制的瓦解。
经济:井田制的瓦解。春秋后期,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开始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显著发展,私田的开垦增多,影响到国君的财政收入。公元前 594 年,鲁国率先颁布“初税亩”,在客观上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使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由国有制向私有制的转变;贵族为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改变剥削方式,让劳动者上交大部分产品,保留一部分产品。产品分配制度发生变化;生产劳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变化,由奴隶主和奴隶的关系转变成了封建地主和农民的关系。至此,井田制瓦解,封建生产关系逐步确立。
3. 封建社会 ( 公元前 475 年- 1840 年鸦片战争前 )
⑴战国时期 ( 公元前 475 年-公元前 221 年 ) :中国封建制度的确立阶段。
政治:继春秋时期封建生产关系在经济基础领域得以确立后,战国时期的上层建筑也发生明显变化。在新兴地主阶段推动下,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历经 100 多年,新的封建制度终于在各国确立。在各国变法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彻底。它彻底废除了井田制,而代之土地私有制;又废除分封制,代之以另一种政治制度——以县制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制。中国奴隶社会的两种最典型的制度分别为封建社会中两种最典型的制度所取代。
经济:封建经济初步繁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均获得一定发展,并互相推动。考生必须理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这三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中国古代社会是农耕社会,某时期经济的发展必须首先反映在农业领域。随着农业水平的提高,一部分劳动力可以解放出来从事手工生产,带来手工业的发展,而这两种行业之间的产品交换必不可少,商业也必然随之繁荣。
文化:战国时期的思想、科技和文学艺术均取得突出成就。最能反映时代特点的当属意识形态领域的“百家争鸣”现象。这是特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战国时期社会经历着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巨大变革。奴隶制的统治基础——井田制彻底崩溃,封建生产关系在各国先后确立,各诸侯国兴起变法运动,封建地主阶级的集权政治代替了奴隶主的集权政治。百家争鸣正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中的这些巨大变革;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飞跃发展,为“百家争鸣”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在古代世界处于地位,人们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有所提高,这为古代的唯物论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提供了许多新鲜的思想素材;春秋战国以来,私学兴起,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局面,培养出大批知识分子;诸侯纷争,社会动荡,为知识分子流动和思想自由创造了社会环境,活跃了战国时期的学术空气,造就了一批有见解的思想家;战国时社会变革也促使阶级关系变动,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复杂化,各阶级从维护本阶级利益出发,寻找自己的代理人,发表自己的政治主张,抨击批评对方,以确立自己的学说,这诸多因素导致“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⑵秦汉 ( 西汉、新朝、东汉 ) 时期 ( 公元前 221-220 年 ) :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政治上几度出现强盛的局面,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的时期。
政治:本阶段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时期。秦灭六国后,为巩固统一,在中央建立起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和三公制,在地方确立郡县制,并在思想文化方面通过“焚书坑儒”等强硬手段,初步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西汉初年推行郡国并行制,王国权力逐渐增大威胁中央,其实质是奴隶社会分封制的残余对封建上层建筑的威胁。自景帝开始“削藩”,又平定“七国之乱”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初步削弱王国的势力。汉武帝推行“推恩令”,从根本上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是西汉解决王国问题最关键的步骤。随之又夺去大批王侯的爵位,王国问题至此得到根本解决。为以思想上的统一加强政治上的统一,汉武帝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家思想确立为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理论。东汉时期,中央集权渐趋衰落,其主要原因在于豪强地主势力的恶性膨胀,这是东汉一朝政治上的突出特点。豪强地主指在政治上享有特权,在经济上占有大量土地,而且世代相传具有特殊身份的大地主,豪强地主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政治上又掌握中央或地方政权,还拥有私人武装,是对中央集权的潜在威胁。在黄巾起义被镇压后,社会上便出现了豪强地主割据混战的局面。
经济:本阶段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秦的政治统一和统一货币、文字与度量衡的措施都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在秦末农民战争的作用下,汉统治者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如西汉初年针对秦的暴政,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东汉初年针对西汉后期至新朝严重的奴婢问题,汉光武帝注意整顿吏治,并下九道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开创了“光武中兴”的局面。经过几代的治理,以及劳动人民的辛勤创造,经济得到恢复发展,社会出现安定繁荣的局面。
民族关系: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民族关系初步繁荣时期。
在北方,汉族政权同匈奴族关系复杂。战国后期,匈奴族威胁中原,迫使北方各国筑长城自卫。秦朝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迁发内地人民充实边防。西汉初年“白登之困”后,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但并不能杜绝北方边患。汉武帝时,社会繁荣,国力强盛,三次大败匈奴,基本解除北方的威胁。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北匈奴仍不断骚扰北方边郡。东汉政府两次打败北匈奴,解除了它对西域和东汉的威胁。
两汉时期,同西域各族开始发生密切的贸易关系和文化交流。张骞和班超先后出使西域,沟通了西域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往来,密切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西域的开发,丰富了汉族和西域各族人民的生活。两汉的疆域也得到了扩展。
秦汉时期还是我国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初步开发和管辖的阶段。秦征服珠江流域的越族,在当地设三郡,迁移中原人民到那里戍守,还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汉武帝则在四川西南、贵州、云南等地建立郡县,加强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同内地各族人民的联系。
对外关系:本阶段,中国向朝鲜、日本、西亚和欧洲的交往开始以贸易往来,使节往来和科技文化交流等形式发展起来。“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大秦的交往开始沟通。同东方领国朝鲜、日本的往来更为频繁,中华民族的文化开始对这些东方国家产生全方位的影响。
文化: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经济发达,各民族的联系加强,中外的经济政治交往频繁,科技文化由此得到很大发展。造纸术的发明以及数学、天文学、医学等方面的成就,奠定了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在世界长期的基础。
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220 - 589 年 ) :本阶段的特点是封建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开始改变我国农业经济以北方黄河流域为中心的格局。
政治:本阶段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乱世。秦汉以来封建的大一统局面被打破,其间虽有西晋的短期统一,但分裂是这一时期政治的主要特点。这是东汉以来分散的封建豪强地主经济的产物。至魏晋时期,豪强地主上层又发展为士族。东晋南朝时期,士族制度获得充分发展,士族控制大量的土地和人口,并垄断了仕途,其腐朽统治是阻碍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国家统一的政治基础。而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南北经济的明显差异,也使南北政治统一缺乏必要的经济条件。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之间以及各少数民族内部明显的民族差异,也妨碍着国家统一。
经济:本阶段最重要的经济现象是江南经济的开发,使中国古代社会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朝以前,中国经济重心位于黄河流域,正是由于该地区在政治经济上的重要性,使它成为历代统治者争夺的对象。因此容易发生大规模的战乱,这就使黄河流域原本高度发达的封建文明不断遭到破坏。特别是东汉末年,北方大规模的战乱连绵不断,经济文化遭受毁灭性打击,长安洛阳两大古都几经洗劫,黄河中下游的高度文明一再受到破坏,人民生活流离失所,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生产力水平较低的长江流域此时却获得了发展经济的一些便利条件。南方此时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从西晋末年开始,大批北方农民生活迁居南方,为南方增加了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的辛勤劳动,也是江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南方的某些统治者如宋朝的刘裕也比较注意采取措施发展生产。因此南朝时江南的经济发展水平开始赶上北方,为国家实现政治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前提。
民族关系:本阶段出现了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大融合的局面。在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存在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明显差异。由于东汉和西晋统治者对内迁各少数民族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造成尖锐的民族矛盾,故而形成了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民族大分裂的局面。而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局面,成为国家统一不可或缺的条件。
民族融合指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它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这是中国历的进步现象,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都有重要的作用。由于中国古代历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民族融合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完成:一、民族迁徙,指东汉以来周边少数民族的大量内迁。这既是民族融合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民族融合的前提。二、友好交往,指北方各族逐渐改变以前的游牧生活,学习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成为农业居民;而汉族也学到了各兄弟民族的畜牧业经济。三、联合斗争,即在反抗各族统治者的剥削压迫的斗争中,各族人民加强联系和友谊。四、某些少数民族统治者进行的改革也起到了加速民族融合的作用。五、民族之间的战争在客观上也有助于民族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是在北方民族融合的背景下,为巩固统治,发展经济,增加国力而进行的。其中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均田制,它使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少数民族由游牧生活向农耕生活的转化,对民族融合产生了有力的促进作用。其余措施如迁都洛阳、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等,都加速了民族融合。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
文化:尽管本阶段政局混乱,但我国的科技文化仍取得了辉煌成就,并超越秦汉,有不少领域继续在世界上居地位,如数学、农学等,其成就即使与后代“治世”相比也毫不逊色,为我国封建文化在隋唐时期达到繁荣奠定了基础。
⑷隋唐时期 (581 - 907 年 ) :本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中国处于世界发展前列,是最文明先进,最繁荣发达,最富庶的强大国家。
政治: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定的完善时期,隋朝开创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便于提高行政效能,三省长官的地位均相当于丞相,便于集思广益,彼此又互相牵制,避免相权过大威胁君权,因而较好地解决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对固有矛盾——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科举制使门第不高的有才能的人可以参加到政权中来,统治者也可以进一步笼络士人,扩大了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也对魏晋南朝以来腐朽的士族制度产生了冲击的作用。这两种制度的完善保证了封建政治的稳定,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封建社会的另一对固有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本阶段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由于唐玄宗在边境设藩镇,导致地方权力膨胀,对中央集权产生了严重的威胁,从而爆发安史之乱,唐朝从此由盛而衰。而安史之乱后,地方上更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加速了唐朝的衰落,并直接导致唐朝的灭亡。
经济:隋唐政权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唐统治者更把赋税制度由租调制发展为租庸调制。该制度特点在于“庸”的设置,即可以纳绢或布代服徭役。均田制使农民获得一定的土地,租庸调制又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这两种制度成为唐朝经济繁荣的重要保障。但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加剧,大量国有土地私有化,使政府手中可以分配的土地越来越少,均田制被破坏,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从而影响到国家的财政收入。为解决财政上的困难。 780 年唐政府实行两税法。它改变了过去以人工为主的征税标准,是我国赋税制度的重大变革。但它并没有限制土地兼并,因此唐朝后期阶级矛盾不断尖锐,导致农民战争的发生。
民族关系:隋唐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民族关系空前繁盛,特别是唐朝前期,因其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政治制度先进,经济发达,科技文化昌盛。这为汉族政权发展民族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对边疆各族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使他们迫切要求吸收唐朝先进文化,主动和唐朝政府发展关系,如松赞干布向唐朝政府求婚即是例证。而唐朝中央政府的民族政策也较为开朗,积极采用如直接管辖、册封和平等交往等多种方式主动发展同周边各族的关系。
对外关系:唐朝国力强盛,对外吸引力大;陆海交通也比较发达;政府又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这些都为对外关系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此时唐朝同东亚各国如朝鲜、日本的交往十分密切,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也包括城市建筑、文字、日常生活习俗等方面。对西亚、南亚各国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经济文化方面。需要指出的是:唐朝文化固然对外国的影响深远,但外来文化对唐文化作用也极其明显。唐文化的博大精深,泽被深远,是建立在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精华的基础上的。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经济文化是互相影响,互为补充的,各国家民族的地位是平等的。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微 篇7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 贯穿于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统治阶级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传播社会规范, 教育引导人等功能。现将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介绍如下:
(一) 说理教化法
在中国古代只有学校教育, 才能采用说理教化的方法进行, 其目的是要告诉受教育者社会的要求是什么, 它包括哪些内容, 有哪些现形式, 以及统治阶级推崇的思想观念。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和三纲五常, 宋明理学的理一分殊是就古代社会思想政治家教育说理的典型。例如对于“天人感应”说的传播统治者们历来就利用朝代的兴衰、更迭的社会现实, 极力解释说明天人关系, 以使天下百姓认同统治阶级提出的观点。
(二) 环境感染法
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 古代社会有诸多论述,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孟母三迁的故事, 说的都是环境对人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环境对人的影响是经常性而且是不可避免的, 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接受着环境的感染。因而创设一个理想的环境, 就为人的塑造培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值得注意的是, 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在对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合力的作用。家风良好且家庭和睦有序对未成年人是至关重要的, 学校的教化对儿童道德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社会环境的好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更是不可忽视, , 孔子认为, 人的道德品质是向社会学习而形成的, 所以很注意环境的选择, “居必泽邻, 游必择士”。
(三) 自我反思法
自我反思是一种为求自身完善而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煅练。在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中, 自我反思占有重要位置, 它是自我教育的一种。自我教育不能完全等同于自我反思, 但自我反思是自我教育的必然环节。孟子说:“爱人不亲, 反其人;治人不治, 反其智;礼人不答, 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其身正而天下归之。”他又说:“有人于此, 期待我横逆 (蛮横无理) , 则君子必自反也:我比不仁也, 必无礼也, 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 其横逆由是也, 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 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何难 (责难) 焉!’” (《孟子·离娄下》就是说, 即使原因、责任最终并不在我, 但在弄清楚之前, 自我反思仍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反复自反, 方能弄清楚原因之所在。
(四) 实践强化法
所谓实践强化法, 就是通过实践社会要求内容的方法, 来强化人们接受社会要求的规范或者强化已经接受的规范要求。所以重视实践锻炼的方法, 是人们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是服务于实践, 是为了在实践中能够奉行教育的内容要求, 而实践锻炼法则有助于人们在实践中践行教育的内容要求。孔子十分重视用实践锻炼的方法教育弟子, 使其不仅知道, 更要行道。在言与行的关系上, 他主张“重行”。他说:“始吾于人也, 听其言信其行;今吾于人也, 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公冶长》)
二、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启示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内容反映了人类某些共同的生活规律, 也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情感,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有合理的因素也有不合理的成分, 所以, 今天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采取“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的态度, 即批判地继承。
首先, 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往往比较多地采用灌输式教育, 往往缺少必要的省察和研究, 忽视了学生作为主体的作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注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而不应把学生单纯的看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
其次, 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应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合力作用。家庭环境可以决定人的一生, 家庭是人最早接受教育的环境, 对人格的形成有着无可比拟的影响作用。学校是使儿童系统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场所, 在学校受教育期间, 儿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并将对以后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社会环境对家庭和学校教育起着促进和阻碍的作用, 所以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巩固学校教育功不可没。
总之, 我们必须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形式, 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既要继承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合理方面, 又要开创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方法, 只有这样, 思想政治工作才会在新形势下发挥出巨大的潜力。
摘要: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 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其精髓对现代人才的培养仍具有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因此, 对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批判性继承, 对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推进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代意义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陈悦悦, 张正霞.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启示[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3]祖嘉合.儒家道德教育方法对现代道德教育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5
[4]陈青之.中国教育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8
[5]邓球柏.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练习 篇8
1.《尚书·召诂》曰:(武王崩,成王年少)“呜呼!有王虽小,元子(大宗)哉!”上述史料体现了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的特征:
A.分封制 B.世袭制 C.察举制 D.宗法制
2.《资治通鉴》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这一现象本质上说明了:
A.分封制度被破坏 B.新的社会制度已经确立
C.等级制度被破坏 D.贵族特权被废除
3.《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这样的历史变化与什么制度实行最直接有关:
A.郡县制度的发展 B.以“孝道”治天下
C.赋役制度的变化 D.皇帝制度的形成
4.皇,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帝,生物之主,兴益之宗。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帝为自己的帝号,这就是皇帝称谓的由来。其根本动机是:
A.炫耀文治武功 B.树立专制权威
C.制造暴政依据 D.宣扬君权神授
5.《后汉书·左雄传》记载:“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据材料可知,左雄建议东汉察举制要:
①改变单凭“德”选拔人才的标准 ②规定察举年龄必须在四十岁以上
③辅以考试来甄别察举对象的能力 ④结合科举制度多种途径选拔人才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6.《旧唐书》载:“长庆、大和中,(狄兼谟)历郑州刺史,以治行称,入为给事中(中央官职)。开成初,度支左藏库(掌管财政的机构)妄破渍污缣帛等赃罪,文宗以事在赦前不理。兼谟封还敕书,文宗召而谕之日:“嘉卿举职,然朕已赦其长官,典吏亦宣在宥。然事或不可,卿勿以封敕为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给事中隶属于门下省 B.给事中可以否决皇帝旨意
C.体现了皇权独尊的地位 D.皇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7.《宋史·职官志》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之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这说明北宋中央设置三司的目的:
A.把地方财政大权全部收归中央 B.三司使掌财权是当朝宰相
C.分散中枢机构权力以加强皇权 D.强化财政管理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8.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材料表明元代设置行省直接目的是为了
A.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 B.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
C.管辖边疆地区,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地方割据,减少财政开支
9. 清末御史张瑞荫的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此材料反映的是
A.军机处实际上掌握了最高行政权
B.军机处有助于树立官场廉政之风
C. 军机处官员多是平庸之辈
D.内阁制有利于加强皇权
10.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
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
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
【答案】1.D 2.A 3.A 4.B 5.A 6.B 7.C 8.B 9.B 10.D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古至春秋,君所任者,与共开国之人及其子孙也。……大夫以上皆世族,不在选举也。——清·俞正燮《癸巳类稿》
材料二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惟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晋书·段灼传》
材料三 《傅畅自序》云:“时清定九品,以余为中正。余以祖考历代掌州乡之论,又兄宣年三十五立为州都,今余以年少复为此任,故至于上品。”——《太平御览》
材料四 乡会试考官、房考、监临、知贡举、监试、提调之子孙及亲族,例应回避。雍乾间,或另试,或题由钦命,另简大臣校阅。乾隆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弥封、誉录、对读等官子弟、戚族亦一体回避。——《清史稿·选举志》
材料五 根据1855年前后英国议院辩论记录及相关资料,得出结论:“中国的科举制度在英国已广为人知;……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先于中国采用竞争性的文官考试制度,而且没有任何西方的个人、国家或种族声称其拥有考试制度的发明权。”——张沅长《中国与英国的文官改革》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选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西周为了维护政治稳定和权力的传接实行了什么制度?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傅畅为何能“至于上品”?与材料一中的选官制度有何共同特点?
(3)综合材料一到材料四,分析材料四中选官制度有何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从君主专制和东学西渐的角度分析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影响。
【答案】(1)主要依据:血缘; 制度:嫡长子继承制。
(2)原因:身为中正;门第高贵。 共同特点:封闭性、垄断性。
(3)选官形式:由世袭、推举到考试;选官标准:由血缘、门第到考试成绩;选官范围:不断扩大;选官特点:由封闭、垄断到公平、开放。
【中国古代史政治史复习】推荐阅读:
2016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时作业01-09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08-10
2018届高三历史大一轮复习(必修一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练习题07-15
中国古代史复习应注重规律与认识06-09
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06-12
精选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10-28
中国近代史复习重点07-12
复习提纲中国近代史09-05
中考中国近代史总复习05-31
中国现代史填空题复习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