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企业调研报告(通用8篇)
食品加工企业调研报告 篇1
近几年,由于受国内市场、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我旗牛羊肉市场呈现总体低迷的态势,牛羊肉批发均价一直处于下行空间,由于收购及批发价格等因素的影响,给养殖户和加工企业加大了经营压力。今后的几年里牛羊肉价格是否会迎来新的增长点,养殖户及加工企业又该如何应对和发展进行了相关调查研究。
一、市场行情分析据调查
16月份全区牛羊肉批发价同比下降6.7%和9.1%,到了11月份与上期相比又下降了9.8%和4.4%,这就是说肉价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但从国内牛羊肉市场供应来看,还是维持相对偏紧的状态,市场行情主要驱动力多集中在消费一端,高端市场消费量虽然呈现增长,但增长区域多集中在电商渠道,而非传统的批发市场。另外,随着我盟周边地区育肥牛羊肉源大幅增加(巴盟、赤峰、河北等地),加上进口低价牛羊肉的大量涌入,已经对国内终端市场形成冲击,尤其是消费终端市场在采购上表现明显。由于育肥牛羊与本地牛羊肉价格上的差异,使得锡盟牛羊肉销售市场占有率低,加工企业依靠订单生产,从而造成牛羊肉价格下降。
当前,无论是从技术投入,还是在规模化经营等方面寻求转变,牛羊肉经营企业普遍对国内牛羊肉需求持乐观态度。据业内人士分析,国内牛羊肉需求的增长快于生产的增长,预计20牛羊肉的需求量分别在150万吨和80万吨,牛羊肉始终处于偏紧状态,价格高位运行,不排除有上涨的可能,但涨幅趋缓。
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旗作为锡林郭勒盟重点牛羊肉生产加工基地
正处于由数量扩大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较快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较多问题。如生产加工设备落后、肉源供应不稳定,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规模化工业化水平低,冬春补饲能力差,防灾抗灾能力弱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旗现有畜产品加工企业4家,日加工能力为13000只羊,78月份是我旗牲畜出栏集中急售期,既使企业满负荷生产,也远远达不到牧民多出栏、早出栏的要求,造成羊源外流和待宰周期长,羔羊掉膘、掉秤的损失。而加工企业由于受市场或订单等因素的影响,普遍开工较晚,而且也不能满负荷生产,这就给牧民集中出栏与企业待宰时间长产生矛盾。
从目前牧区养殖成本和终端消费情况分析,养殖户做为经营个体,某种程度上讲很难顺势出栏,由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牧民仅靠自身能力出售牛羊的话,往往利润较低。另外,受气候、草场植被的影响,很长时间牧户要依靠饲料育肥,这就造成养殖成本的提高,严重影响了牧民的收入,加上其它费用,收入寥寥无几。按年收购价一只羊的利润不到150元,甚至有些牧民还达不到饲养成本。
三、我旗当前采取的措施提高加工能力。
为彻底解决急售期牧民加工难的弊端,最大限度地减少牧民损失和羊源外流,今年我旗通过招商引资又有两家大型牛羊肉加工企业(额尔敦、蒙高丽亚)入住我旗中小企业就业创业园区。目前,上述两家企业已开始破土动工建设,预计年内投产,届时生产能力将新增7000只羊单位,从根本上解决生产能力不足的`瓶颈,为市场源源不断提供原生态的牛羊肉,从而也会提高阿巴嘎旗绿色食品的知名度。
保证供应稳定。价格不稳定、产量不稳定确实是整个内蒙古乃至全国范围内的难题,羊源旺季时压价,打击牧户的积极性,羊源淡季又形成高价羊。所以如何使牛羊肉供应量的稳定,政府有关部门在整个屠宰期不断加大检查和支持力度,在生产期为活畜运输车辆开通绿色通道,保证安全高效的肉源。
四、肉食品加工发展方向的建议
(一)发挥好牧区合作社的优势,通过牧区合作组织及时了解市场行情,统一组织与加工企业的联系沟通,通过合作组织与企业长期建立稳定的订单式生产关系。实现牲畜有序出栏加工,避免生产期待宰,减少牧民损失。并与企业建立有机养殖基地+产业化生产+物流配送体系+终端市场的产业链运作模式。
(二)当前互联网做为一个新型产业,正在改变着当前商业销售的命运,不仅改变着当前产业结构,也改变着整个产业的组织方式和价值链的构成,甚至更新了人们对市场的创意认识。因此,我们要确实围绕全盟智慧农牧业示范工程和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畜牧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
(三)以网络大讲堂的形式,培养一批互联网活跃群体,在销售过程中避开中间商,组织牧户主动寻找市场,利用锡林郭勒牛羊肉这个品牌,开拓市场并依靠牛羊肉追溯体系寻求向互联网销售方向发展,真正意义上实现五化互动、两化融合总目标,争取达到牧民增收、企业提效。
食品加工企业调研报告 篇2
1 农产品加工优势企业
我县农产品加工起步比较晚, 大多以小工厂、小作坊形式存在。较大的有沭阳益客食品有限公司、沭阳县商业肉联厂、江苏咪迪啦食品有限公司、宿迁绿苑食品有限公司等。
1.1 沭阳益客食品有限公司
沭阳益客食品有限公司是沭阳迄今为止引进投资规模最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江苏省宿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占地100亩, 建筑面积4万m2, 总投资5.86亿元。是一个集饲料生产、种鸭养殖与孵化、肉鸭养殖、加工与销售, 熟食加工与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拥有国内先进的家禽屠宰加工工艺。公司下辖亿只生态水禽加工厂、饲料加工厂、种苗孵化及研发中心以及种畜禽场和商品生态鸭标准化示范场等项目。年可加工生态鸭和生态鹅各5000万只、加工饲料60万t、孵化禽苗4000万只、发展种禽养殖30万只, 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 吸纳5000余劳动力就业, 带动周边3000多户农户发展肉鸭、肉鹅养殖。
1.2 沭阳县商业肉联厂
沭阳县商业肉联厂总投资5000多万元, 年屠宰生猪30万头, 年销售收入超亿元, 拥有国内先进的屠宰加工流水线1套 (日班产能力达2000头) 、冷库库容2000t、日速冻能力200t、200T/D屠宰废水处理系统一套 (出水标准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冷藏保温车辆10台、固定资产3000多万元。2003年, 该厂生产的“金琪洋”牌猪肉被国家农业部授予“无公害农产品”称号。2006年, “金琪洋”牌猪肉被评为“江苏省名牌产品”, 同年底相继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2007年, “金琪洋”商标被省工商局认定为“江苏省著名商标”。2008年被认定为宿迁市龙头企业, 营销网络覆盖国内江苏省、安徽省、山东省、浙江省、湖南省、湖北省、上海等7个省市。
1.3 江苏咪迪啦食品有限公司
江苏咪迪啦食品有限公司是江苏省宿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占地面积23000多m2, 建筑面积16000多m2, 是苏北地区较大的肉制品加工企业, 公司总投资6000多万元, 主要产品为猪、鸡、鸭、鹅肉类深加工 (休闲食品) 。公司共有员工300多人, 拥有生产技术人员25名, 管理人员10名。公司产品的原材料全部来自于周边地区农户养殖的畜禽, 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 增加了农民收入。
1.4 宿迁绿苑食品有限公司
宿迁绿苑食品有限公司, 是中国肉类协会理事单位, 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宿迁市农业产业化“先进龙头企业”。公司拥有现代化肉制品加工厂、蔬菜加工厂、禽蛋加工厂及蔬菜、苗木种植基地和19个基层食品站, 主要从事畜禽加工、肉制品加工、禽蛋加工、土特产品加工、蔬菜加工及酒类、调味口销售。公司已于2003年3月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 目前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积极推行HACCP管理。绿苑牌系列肉制品获得了宿迁市首批名牌产品称号。
2 调研基本情况
2.1 生产设备基本情况
受农产品本身性质及传统工艺影响, 农产品加工企业所用生产设备整体不如其他工业设备先进, 大部分处于国内中等水平。就调研情况看, 沭阳益客食品有限公司拥有国内领先的肉鸭生产线, 该公司2011年投产, 设备较新, 生产能力较大, 目前, 我县全县肉鸭也满足不了该生产线需求。商业肉联厂、咪迪啦、外婆桥、绿苑以及几家粮油加工企业设备能够满足企业本身生产需求, 但都没有更新, 部分设备属于企业自制。 (附表:生产设备调研情况表)
2.2 产品产量基本情况
调研的8家企业均为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或食品加工企业, 其生产的产品均不属于高新产品。8家企业中, 有5家2011年产量、产值与2010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提升最多的是景丰食品有限公司, 幅度达30%。但由于受市场行情、原材料来源、天气等因素影响, 有些企业产量、产值与去年同期相比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特别是宿迁绿苑食品有限公司各项指标均减少了10%以上。 (附表:产品产量情况表)
2.3 人员构成基本情况
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人员多为一线人员, 除沭阳益客食品有限公司有高学历人才做支撑以外, 其他企业人员学历大部分为大专、高中、初中, 学历层次较低。根据各企业产品产量、产值情况, 人均产量、产值和税收也出现相应波动。 (附表:人员构成及人均产值情况表)
3 本次调研反应出的问题
3.1 企业规模小
大部分企业规模偏小, 没有南京雨润、天津宝迪那样的全国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没有像东北大米、寿光蔬菜这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较大市场规模的知名农产品品牌。
3.2 技术装备差
大部分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还不是很高, 作坊式的加工厂也还普遍存在, 加上本身受传统工艺所限, 企业技术创新较难。
3.3 研发管理落后
农产品加工企业大部分用人还停留在低学历层次, 缺乏技术研发人员, 管理人员等, 导致企业软环境薄弱, 发展受限, 难以做大做强。
4 针对此次调研的一些建议
4.1 发挥龙头带动能力, 扶持中小企业
培育行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提高产业集中度, 提升中小企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促进形成大、中、小企业分工协作、协调发展的格局。支持龙头企业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和装备水平, 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带动专业化、标准化原料基地建设。
4.2 加快农产品产业园区建设
因地制宜, 积极整合和规范发展各类农业产业, 加快实现加工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聚化。引导产业集聚园区突出特色, 延长产业链条, 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4.3 加快农产品加工技术进步
临沭县食品安全调研报告 篇3
食品安全问题现状
食品安全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和质量的问题;二是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和销售过程中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问题。目前产生问题较多,引起人们广泛注意的主要是后者。具体说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大气、水、土壤的污染造成食品的污染,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
农业种植、养殖的源头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农药、兽药的滥用,造成食物农兽药残留问题突出。
食品在生产环节上,安全隐患较为突出。一些食品生产企业的条件不符合食品安全法和食品标准的要求,在生产过程中,非法、超范围、超剂量使用防腐剂、色素、过氧化苯甲酰等食品添加剂;污染物、重金属超标现象经常发生。
食品储存、运输、营销等环节上,卫生安全措施未得到有效保障。从查处的案件来看,许多生产经营企业不重视这些环节的污染控制而造成了食品污染。
人为犯罪因素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一些不法经营着为牟取暴利,不顾消费者的安危,在食品生产经营中掺杂使假,使用不合格原料生产加工食品。
当前我县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县有关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中作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毋庸讳言,我县食品安全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形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
种植、养殖环节。一是近年来,我县的水产品养殖有了一定的发展,消费需求越来越大,水产品的农药残留,对养殖过程中添加药物,饲料添加剂等情况不明,水产品安全不能得到保证。
二是与我县消费需求比,蔬菜基地建设在数量、面积以及规范化管理方面都应进一步加大力度。规模小、科技含量不高,菜农的利润很薄,阻碍了蔬菜基地建设和发展,以致有大量没经过规范程序的蔬菜上市,存在安全隐患。
加工环节。一是生猪屠宰依然存在定点外屠宰的现象,屠宰点内检疫方式依然只凭肉眼,凭经验,力量薄弱,责任心有待加强。
二是豆制品、卤制品加工点多为小商贩,规模小,工艺不规范,添加剂使用情况不明晰,卫生状况很差。点多面广,监管困难,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三是我县食品生产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质量意识,品牌意识,责任意识不强,多数生产企业卫生状况较差,整治工作需要一个过程。
流通环节。大多数小食品经营店还没有完全做到索证索票、进货检验,没有食品质量管理人员,食品质量无可追溯性,问题食品不能得到有效处置。
餐饮环节。餐饮环节是我县食品安全的最大隐患。主要表现在:一是小餐饮店还有无证经营的,工作人员不能做到全部及时进行健康体检。规模小、卫生差。二是农村学校食堂不卫生,原料采购不规范,存在食堂承包和变相承包现象。
工作建议
加大监管力度。(1)对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管。加强对农药、兽药、肥料、饲料及添加剂等的监管,指导科学饲养,合理施药。(2)对食品加工环节的监管。在源头堵住不合格食品进入市场,在城乡结合部的薄弱环节,采取规范发展和严厉打击相结合;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对达不到卫生、人员条件的小餐饮、大排挡要坚决取缔,杜绝无证经营现象,明确责任,不留盲点。(3)对食品营销环节的监管。严把食品批发和零售市场的入口关,规范市场秩序。完善食品经销责任制。
完善信息服务。食品安全问题最易出现信息不畅的问题,政府部门要引导生产和消费,建立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定期收集和发布问题食品及产地的信息,以起到警示和防范作用。
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以创建省食品安全示范县为契机,对全县的餐饮服务单位进行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并进行饮服务食品安全单位的创建工作。以有效的控制食品安全风险,更好的保障食品安全工作。
强化经济手段。理论上,对每一种食品从源头到成品进行全面监控,是最完全的监控,但其相关成本是政府很难承担起的。所以,充分利用市场法则,强化经济手段,让企业把好食品安全的第一关,才可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突出技术支持。加快食品生产经营人才的培养,推动食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作者单位:临沭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食品加工企业调研报告 篇4
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罗霄山脉中段的**市人口居住分散,人口空间分布呈现“小集中、大分散”的特点,经济基础较薄弱。目前**市食品小企业小作坊是农村农、牧、渔、特产品加工的主要去处,尽管它们远达不到市场准入要求,由于它有方便群众、消化当地农副产品、增加农民收入的优势,决定了它们存在的基础,其具有工艺简单、经营灵活、成本低,使作坊有其发展的空间,这一特点决定了关闭取缔它的难度与不可行。这次调研从20我市食品小企业小作坊中按流水号随机编号从中取出40个逢单的数据为这次现场抽样样本进行了基本情况调查,按照调研前制定的监管部门、食品小企业小作坊业主、消费者和技术专家座谈会提纲召开了监管部门座谈会4次、食品小企业小作坊业主和消费者座谈会各5次,监管部门、食品小企业小作坊业主、消费者和技术专家参加的联合座谈会1次,进行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监管行政执法情况问卷调查和消费者问卷各125份,消费者问卷分成社区、学校、工地、农村及其它各25份。经过调查我们感到自《国务院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的决定》明确规定从1月1日起,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职责分工按照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以来,**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为**市来山领导、游客和当地群众饮食安全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目前我市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生产经营状况也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各个方面的重视。
一、**市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从**市工商、卫生、质监等部门和通过农村食药监管协管员及我局这次调查摸底中了解到,**市年有食品小企业小作坊110家,其中:面点蛋糕类加工企业23家、熟肉制品类加工企业33家、豆制品类加工企业32家、腌制品类加工企业23家,没有一家取得生产许可证,有工商、卫生“两证”的58家,无证53家。40个样本中有面点蛋糕类加工企业12家、熟肉制品类加工企业企业15家、豆制品类加工企业6家、腌制品类加工企业7家。从40个样本中了解到,在行政许可方面,2006年我市食品小企业小作坊都未取得生产许可证,取得工商、卫生“两证”的24家,其中7家存在超营业许可范围经营行为,16家无任何证照;从这些企业的基本情况来看,固定资产总值在5000元以下的有26家,5000--1万元有7家,1万--5万元有7家;生产经营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下的有17家,10-50平方米15家,50-100平方米3家;年销售额在5000元以下的有13家,5000--1万元的有9家,1万--5万元的有16家,5万元以上的有2家;从从业人员的情况来看,2006年40个样本食品小企业、小作坊从业人数89人,其中初中以下55人,初中以上32人,大中专以上2人。业主或法人的文化水平初中以下21个,初中12个,高中4个,大中专以上2个,其它1个;业主或法人对食品安全基本常识和相关法律法规一点都不了解的有11个,从业人员无健康证的有8人,有1人健康证过期;从食品原料情况来看,食品原料来源于本村的8家,来源于本乡的3家,来源于本县的9家,来源于外地的20家,分别占20、7、5、22、5和50;只有22、5的业主进行了食品原料购进验收,12、5的业主进行了索证索票,67、5企业
无进货记录,大部份企业原料储存不规范,87、5的企业使用食品添加剂用于着色、防腐、调味等,相当一部份企业食品添加剂来源于农贸市场,无购进记录,使用添加剂的产品、剂量不符要求;从生产、执行标准情况来看,40个样本中有30家全年生产,其它属于季度性生产,87的企业生产无标准,现场未发现使用非食品原料;从产品检验情况来看,没有一家企业有产品检验设备和检验人员,57、5的企业近两年来监管部门对其产品进行过监督抽验;从销售的情况来分析,这些企业的产品销售区域以城镇和城乡结合部为主,产品销售渠道实行自产自销,销售方式是前店后厂、或街头摊点或流动销售,无销售记录可查;从生产、销售周边环境卫生的情况来看,85的企业周边环境脏、乱、差,不符合卫生条件,生产场地和日常生活场地在一起,无一家企业制定了内部管理制度。
调研中现场收回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监管行政执法情况问卷103份,从问卷中了解到,75的人不了解卫生、工商、质监和食药监等部门的职责,31的人觉得监管部门的办事程序不公开、公正,42的人觉得监管部门不能做到热情服务,15的人觉得监管部门存在滥用职权现象,22、5的人觉得相关监管部门存在重复抽检和收费的现象,7、5的人对相关监管部门的执法感到不满意,一些群众反映近两年来,监管部门对食品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太少。
调研中现场收回食品小企业小作坊消费者问卷101份,从问卷中了解到,月收入水平在500元以下的占17,500―1000元占31,1000―1500元占35,1500--3000元以上占13,3000元以上占4。消费者问卷调查人员中职业19是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25是工人、23是农民或农民工、7是学生、2是军人、3是独资、合资或私营企业人员、4是离退休人员、2是下岗、失业人员、5是个体工商户。这些人员中有67的经常购买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生产的食品,认为这些食品有地方特色,23的消费者认为食品小企业、小作坊不合格食品流通的主要渠道是小食杂店,31的消费者认为食品小企业、小作坊不合格食品流通的主要渠道是集贸市场,46的消费者认为食品小企业、小作坊不合格食品流通的主要渠道是街头摊贩,47的消费者认为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生产食品的质量不放心,消费者最不放心的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生产的产品是熟肉制品和腌制品占,9的消费者遇到过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生产的食品出现过安全问题,他们最担心的问题是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如使用有毒有害原料或病死畜禽),大部份消费者觉得当地食品小企业小作坊无证无照生产食品的现象有,但不多,47的消费者认为如果遇到食品安全问题不会向有关监管部门投诉了,90的消费者认为解决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的食品安全的办法是各监管部门加强监督,加大处罚取缔力度,行业自律,消费者增强维权意识,举报、投许不法商贩。
在座谈会中监管部门一些同志提出,因这些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生产设备、人员、工艺流程、检验设备与能力、环境条件、储运和包装等条件大部份未能达到市场准入条件,不符合核发《生产许可证》的条件,只能核发《卫生许可证》,这样一旦出现食品安全事故,发证单位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他们也不愿发放有关证照;一些同志提出目前食品生产加工监管国家实行的是“统一管理、分类监管、重心下移、层级负责”的监管机制,并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和规定,这些制度,对国家和省发证的企业起到了强有力的监管作用,而对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的监管显得无力,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已成为食品监管部门监管软肋;一些同志认为当前食品小企业小作坊个别方面监管责任模糊,责任难以分清和追究,由于监管责任模;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开业前没有前置审批,开业歇业申报与不申报均不违法,对不申报开业歇业事项无法规依据可处罚,可以说目前对小企业小作坊的监管主要问题,是缺乏硬措施和有效的约束方法;一些食品小企业小作坊业主提出,他们的企业属小本经营,如果要办理各种证照和承担产品抽检费用的话,他们无话经营下去,能否请有关部门按照他们经营状况只交纳一点办理证照和抽检的工本费用;一些消费者提出,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消费者对食品药品安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各种问题日益凸显,当前,广大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不强,习惯到无证无照摊贩购买和消费食品,食品安全消费保护知识缺乏,没有树立科学健康的饮食观和养成正确良好的饮食习惯,遇到食品安全事件不能进行有效投诉,农兽药残留、使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以及病源微生物,是防碍公众身体健康和引起食品安全事故(事件)的主要原因,成为政府、社会关注的热点。要解决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希望各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机制,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广大消费者也要加强自我保护;一些技术专家提出,目前在食品行业监管过程中工商、卫生和质监等部门都有各自的抽检范围,个别方面也可能存在重叠,能否请上级几个部门协商一下,对相同指标明确一个部门抽检,避免重复抽检,减轻业主的负担;要成立县(市)级食品检验室,以便能及时快速发现不合格食品,为基层监督部门提供技术支撑作用。各监管部门要加强宣传报道,正确引导消费,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增强辨别能力,注重宣传各类放心食品,正确引导消费。
从以上调查得知,**市现有面点蛋糕、熟肉制品、豆制品、腌制品等食品小企业小作坊除个别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检验设备与能力、环境条件、储运、包装等条件符合市场准入外,大部份均未能达到市场准入条件。这些企业取得生产、工商、卫生证照的较少,从人员、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执行标准、产品检验、销售、卫生和内部管理等方面均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现状令人担忧,主要有:①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生产经营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自身管理不到位,食品加工偷工减料,粗制滥造,食品生质量达不到国家卫生标准;②食品添加剂使用混乱,添加剂含量严重超标;③加工车间狭小,生产设备陈旧简陋,工艺落后,生产环境较差;④大部份企业无产品质量检验实验室,产品做不到批批检验合格后出厂;⑤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低,产品质量卫生意识差,流动性大,做不到体检合格持证上岗;⑥无食品定型包装和商品标签,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与质量有关的资料不全。此外,在谋求暴利驱使下,个别企业还有故意生产假冒伪劣食品可能。在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是(1)因上级监管部门没出台有法律依据的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监管办法,让基层监管部门处于“管违法,不管的失职”的两难处境,如果监管部门允许无证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存在并允许其生产,这种允许导致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在违法情况下运行;(2)中国食品安全的标准制定滞后,执法力度上还存在偏差;(3)执行的过程缺乏规范化和持续性。往往是在出现了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之后,由上级行政机关发布行政条文,进行一阵风式的检查、处理。当这场风过后,打击假冒伪劣食品的行动偃旗息鼓,在风头上隐匿起来的制假造假分子又开始重新行动起来,制假造假再度泛滥。这种缺乏规范和连续性的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过程,使得食品安全问题难以摆脱食品安全问题泛滥--打击--食品安全问题暂时缓解--再度猖獗--再打击这样的怪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的问题。
二、食品小企业工小作坊发展方向分析和对策建议
针对目前食品小企业工小作坊生产技术、安全意识、管理水平、人员素质普遍较差且参差不齐的状况,做好监管,必须抓住重点,创新思路。
一是有关部门要尽快出台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管理办法。有些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取缔不了,就应合法化,对有证有照但生产条件差、达不到准入要求,而当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离不开,且正规企业产品不能正常供应,地处偏远地区的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在地方政府允许的前提下,可以允许其有条件地存在,采用专项监管措施,进行严密监管,对小企业小作坊食品实行县级生产许可证管理。这个证可由县级有关部门按食品小企业小作坊食品生产许可证条件对其审查,在对食品小企业小作坊食品生产许可时,可对其产品销售区域作出限定,对停歇业报告提出要求。凡达不到食品小企业小作坊食品生产许可证条件的要依法查处,对拒不办证的依法取缔。对在食品小企业小作坊食品生产许可证办证前审查不严、办证后不加强监管的,依法追究其责任,这样才能使监管合法,责任明确,监管有抓手,分类监管、销售区域限定和停歇业报告的措施才能落到实处。
二是强化引导帮扶,促进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发展壮大。帮助具备条件与规模的企业合作,引导相同产品生产小作坊相互合作,联合建立食品检验室,申办相关证件,统一工艺流程,统一品牌,统一检验把关,这样可减轻企业资金投入的压力和节省支出,解决了食品小企业小作坊今后的生存压力,能有效地提高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的产品质量,可以起到规范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生产经营行为的.作用,有利于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监管部门高效监管。
三是强化实行食品安全承诺制和食品安全责任制。食品工业是道德工业,要保证食品质量安全,需要加强企业自律。,实行食品安全承诺制和食品召回制,是实现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证。食品小企业必须与相关部门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让企业公开承诺不生产加工假冒伪劣食品,不以非食品原料、发霉变质原料加工食品,不滥用食品添加剂,按标准组织生产,承担食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企业承诺变为现实之时,消费者会真正受益,同时,企业也会得到市场的回报。要以教育培训为先导,对食品小企业小作坊业主进行宣传教育培训,逐步将法律法规、技术要求、产品信息、生产操作、安全管理、打假保优等相关政策和知识宣传到企业,传授给企业,使企业深刻理解食品安全的具体涵义,逐步引导企业树立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培养讲道德、讲质量、讲诚信的经营氛围。流入市场的食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或发生食品质量安全事故时,企业必须迅速实施食品召回制度,按产品出厂销售明细台账将问题食品逐一召回,进行妥善处理。对地处偏远地区允许其有条件地存在的食品小企业小作坊要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承担食品质量安全责任,要承诺其产品的销售地域范围。
四是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充分利用好准入制度,既要动员准入,又要严格把关,对达不到准入要求的企业,要循序渐进,针对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生产条件但尚有部分环节或设备不符合准入要求的企业,提出整改措施,督促落实。对有一定生产技术和设备、但离准入条件尚远的一些同类个业共同出资,资源共享,建立联合生产企业,达到准入要求。对基本没有生产能力、生产设备、生产技术,产品基本属假冒伪劣的地下加坊坚决予以取缔。对季节性、临时性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实施开业歇业申报制度,在其开业或歇业时,应向有关监管部门报告。在小企业小作坊开业前,有关监管部门有关监管部门要会同技术人员对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卫生状况、生产条件和质量安全控制措施进行核查,符合要求的方可准许开业。对食品小企业小作坊要实行分类管理和全方位监管、定期巡查和不定期抽查的管理方式。将食品小企业小作坊按生产规模、人员素质、管理水平、设备条件、产品状况等进行分类动态管理,突出对好的企业进行正面宣传,实行典型引路,重点督促对后进的企业进行整改,向好的企业不断迈进。要不断围着企业转,主动深入企业,随时掌握食品小企业的情况、信息,不间断、适时地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监管,减少监管真空的出现。定期巡查和不定期抽查是把住食品源头的重要措施,对食品小企业要进行拉网式巡查,不可漏掉任何一家企业。巡查可从原材料把关、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控制、生产环境、卫生条件、生产环境、卫生条件等多方面加强,每年不少于4次,定期对产品进行必要的监督检验,产品检验不合格的企业要增加巡查次数。在进行巡查的同时还要进行不定期的企业抽查,针对消费者反映的有产品质量问题的企业、产品质量不稳定的小作坊、被上级列入抽检目录的同类小企业必须跟踪抽查,坚决消除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我市面点蛋糕、熟肉制品、豆制品、腌制品等食品小企业小作坊中,安全系数较好的产品是豆制品,其次是面点蛋糕,安全系数较差的产品是熟肉制品。为规范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的生产经营行为,建议省政府或国家有关部门要尽快出台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管理办法,合理界定食品小企业小作坊;规范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生产加工产品范围,取缔条件极差、达标没有希望的小作坊;对经过帮扶能够达标的食品小作坊采取过渡措施,督促其完善生产条件,加强建监控,一段时间之后达到规定许可标准的则可继续进行生产和经营,而逾期不能达标的则予以取缔;对于农村偏远地区,以传统方法加工制作具有传统风味食品小食品的小作坊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将定期巡查,并规定其产品必须限定区域销售,经过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引导和帮扶,如果在一段时期之后这些食品小企业管理小作坊仍然不能达标的也要取缔;加强领导,充分发挥基层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建立地方政府负总责、各食品业主负主责、各监管职能部门(含乡镇、村)各司其职的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体系,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推进农村食品安全流通网、监管责任网和群众监督网建设,建立农村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队伍,填补监管空白,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引导百姓安全消费。
这次调研得到了市工商、卫生、质监等部门和广大消费者及业主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二七年七月十日
《食品小企业小作坊食品安全状况的调研报告》来源于网,欢迎阅读食品小企业小作坊食品安全状况的调研报告。SWH
无进货记录,大部份企业原料储存不规范,87、5的企业使用食品添加剂用于着色、防腐、调味等,相当一部份企业食品添加剂来源于农贸市场,无购进记录,使用添加剂的产品、剂量不符要求;从生产、执行标准情况来看,40个样本中有30家全年生产,其它属于季度性生产,87的企业生产无标准,现场未发现使用非食品原料;从产品检验情况来看,没有一家企业有产品检验设备和检验人员,57、5的企业近两年来监管部门对其产品进行过监督抽验;从销售的情况来分析,这些企业的产品销售区域以城镇和城乡结合部为主,产品销售渠道实行自产自销,销售方式是前店后厂、或街头摊点或流动销售,无销售记录可查;从生产、销售周边环境卫生的情况来看,85的企业周边环境脏、乱、差,不符合卫生条件,生产场地和日常生活场地在一起,无一家企业制定了内部管理制度。
调研中现场收回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监管行政执法情况问卷103份,从问卷中了解到,75的人不了解卫生、工商、质监和食药监等部门的职责,31的人觉得监管部门的办事程序不公开、公正,42的人觉得监管部门不能做到热情服务,15的人觉得监管部门存在滥用职权现象,22、5的人觉得相关监管部门存在重复抽检和收费的现象,7、5的人对相关监管部门的执法感到不满意,一些群众反映近两年来,监管部门对食品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太少。
调研中现场收回食品小企业小作坊消费者问卷101份,从问卷中了解到,月收入水平在500元以下的占17,500―1000元占31,1000―1500元占35,1500--3000元以上占13,3000元以上占4。消费者问卷调查人员中职业19是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25是工人、23是农民或农民工、7是学生、2是军人、3是独资、合资或私营企业人员、4是离退休人员、2是下岗、失业人员、5是个体工商户。这些人员中有67的经常购买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生产的食品,认为这些食品有地方特色,23的消费者认为食品小企业、小作坊不合格食品流通的主要渠道是小食杂店,31的消费者认为食品小企业、小作坊不合格食品流通的主要渠道是集贸市场,46的消费者认为食品小企业、小作坊不合格食品流通的主要渠道是街头摊贩,47的消费者认为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生产食品的质量不放心,消费者最不放心的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生产的产品是熟肉制品和腌制品占,9的消费者遇到过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生产的食品出现过安全问题,他们最担心的问题是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如使用有毒有害原料或病死畜禽),大部份消费者觉得当地食品小企业小作坊无证无照生产食品的现象有,但不多,47的消费者认为如果遇到食品安全问题不会向有关监管部门投诉了,90的消费者认为解决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的食品安全的办法是各监管部门加强监督,加大处罚取缔力度,行业自律,消费者增强维权意识,举报、投许不法商贩。
在座谈会中监管部门一些同志提出,因这些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生产设备、人员、工艺流程、检验设备与能力、环境条件、储运和包装等条件大部份未能达到市场准入条件,不符合核发《生产许可证》的条件,只能核发《卫生许可证》,这样一旦出现食品安全事故,发证单位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他们也不愿发放有关证照;一些同志提出目前食品生产加工监管国家实行的是“统一管理、分类监管、重心下移、层级负责”的监管机制,并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和规定,这些制度,对国家和省发证的企业起到了强有力的监管作用,而对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的监管显得无力,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已成为食品监管部门监管软肋;一些同志认为当前食品小企业小作坊个别方面监管责任模糊,责任难以分清和追究,由于监管责任模;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开业前没有前置审批,开业歇业申报与不申报均不违法,对不申报开业歇业事项无法规依据可处罚,可以说目前对小企业小作坊的监管主要问题,是缺乏硬措施和有效的约束方法;一些食品小企业小作坊业主提出,他们的企业属小本经营,如果要办理各种证照和承担产品抽检费用的话,他们无话经营下去,能否请有关部门按照他们经营状况只交纳一点办理证照和抽检的工本费用;一些消费者提出,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消费者对食品药品安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各种问题日益凸显,当前,广大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不强,习惯到无证无照摊贩购买和消费食品,食品安全消费保护知识缺乏,没有树立科学健康的饮食观和养成正确良好的饮食习惯,遇到食品安全事件不能进行有效投诉,农兽药残留、使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以及病源微生物,是防碍公众身体健康和引起食品安全事故(事件)的主要原因,成为政府、社会关注的热点。要解决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希望各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机制,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广大消费者也要加强自我保护;一些技术专家提出,目前在食品行业监管过程中工商、卫生和质监等部门都有各自的抽检范围,个别方面也可能存在重叠,能否请上级几个部门协商一下,对相同指标明确一个部门抽检,避免重复抽检,减轻业主的负担;要成立县(市)级食品检验室,以便能及时快速发现不合格食品,为基层监督部门提供技术支撑作用。各监管部门要加强宣传报道,正确引导消费,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增强辨别能力,注重宣传各类放心食品,正确引导消费。
从以上调查得知,**市现有面点蛋糕、熟肉制品、豆制品、腌制品等食品小企业小作坊除个别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检验设备与能力、环境条件、储运、包装等条件符合市场准入外,大部份均未能达到市场准入条件。这些企业取得生产、工商、卫生证照的较少,从人员、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执行标准、产品检验、销售、卫生和内部管理等方面均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现状令人担忧,主要有:①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生产经营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自身管理不到位,食品加工偷工减料,粗制滥造,食品生质量达不到国家卫生标准;②食品添加剂使用混乱,添加剂含量严重超标;③加工车间狭小,生产设备陈旧简陋,工艺落后,生产环境较差;④大部份企业无产品质量检验实验室,产品做不到批批检验合格后出厂;⑤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低,产品质量卫生意识差,流动性大,做不到体检合格持证上岗;⑥无食品定型包装和商品标签,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与质量有关的资料不全。此外,在谋求暴利驱使下,个别企业还有故意生产假冒伪劣食品可能。在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是(1)因上级监管部门没出台有法律依据的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监管办法,让基层监管部门处于“管违法,不管的失职”的两难处境,如果监管部门允许无证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存在并允许其生产,这种允许导致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在违法情况下运行;(2)中国食品安全的标准制定滞后,执法力度上还存在偏差;(3)执行的过程缺乏规范化和持续性。往往是在出现了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之后,由上级行政机关发布行政条文,进行一阵风式的检查、处理。当这场风过后,打击假冒伪劣食品的行动偃旗息鼓,在风头上隐匿起来的制假造假分子又开始重新行动起来,制假造假再度泛滥。这种缺乏规范和连续性的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过程,使得食品安全问题难以摆脱食品安全问题泛滥--打击--食品安全问题暂时缓解--再度猖獗--再打击这样的怪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的问题。
二、食品小企业工小作坊发展方向分析和对策建议
针对目前食品小企业工小作坊生产技术、安全意识、管理水平、人员素质普遍较差且参差不齐的状况,做好监管,必须抓住重点,创新思路。
一是有关部门要尽快出台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管理办法。有些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取缔不了,就应合法化,对有证有照但生产条件差、达不到准入要求,而当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离不开,且正规企业产品不能正常供应,地处偏远地区的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在地方政府允许的前提下,可以允许其有条件地存在,采用专项监管措施,进行严密监管,对小企业小作坊食品实行县级生产许可证管理。这个证可由县级有关部门按食品小企业小作坊食品生产许可证条件对其审查,在对食品小企业小作坊食品生产许可时,可对其产品销售区域作出限定,对停歇业报告提出要求。凡达不到食品小企业小作坊食品生产许可证条件的要依法查处,对拒不办证的依法取缔。对在食品小企业小作坊食品生产许可证办证前审查不严、办证后不加强监管的,依法追究其责任,这样才能使监管合法,责任明确,监管有抓手,分类监管、销售区域限定和停歇业报告的措施才能落到实处。
二是强化引导帮扶,促进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发展壮大。帮助具备条件与规模的企业合作,引导相同产品生产小作坊相互合作,联合建立食品检验室,申办相关证件,统一工艺流程,统一品牌,统一检验把关,这样可减轻企业资金投入的压力和节省支出,解决了食品小企业小作坊今后的生存压力,能有效地提高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的产品质量,可以起到规范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生产经营行为的作用,有利于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监管部门高效监管。
三是强化实行食品安全承诺制和食品安全责任制。食品工业是道德工业,要保证食品质量安全,需要加强企业自律。,实行食品安全承诺制和食品召回制,是实现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证。食品小企业必须与相关部门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让企业公开承诺不生产加工假冒伪劣食品,不以非食品原料、发霉变质原料加工食品,不滥用食品添加剂,按标准组织生产,承担食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企业承诺变为现实之时,消费者会真正受益,同时,企业也会得到市场的回报。要以教育培训为先导,对食品小企业小作坊业主进行宣传教育培训,逐步将法律法规、技术要求、产品信息、生产操作、安全管理、打假保优等相关政策和知识宣传到企业,传授给企业,使企业深刻理解食品安全的具体涵义,逐步引导企业树立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培养讲道德、讲质量、讲诚信的经营氛围。流入市场的食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或发生食品质量安全事故时,企业必须迅速实施食品召回制度,按产品出厂销售明细台账将问题食品逐一召回,进行妥善处理。对地处偏远地区允许其有条件地存在的食品小企业小作坊要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承担食品质量安全责任,要承诺其产品的销售地域范围。
四是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充分利用好准入制度,既要动员准入,又要严格把关,对达不到准入要求的企业,要循序渐进,针对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生产条件但尚有部分环节或设备不符合准入要求的企业,提出整改措施,督促落实。对有一定生产技术和设备、但离准入条件尚远的一些同类个业共同出资,资源共享,建立联合生产企业,达到准入要求。对基本没有生产能力、生产设备、生产技术,产品基本属假冒伪劣的地下加坊坚决予以取缔。对季节性、临时性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实施开业歇业申报制度,在其开业或歇业时,应向有关监管部门报告。在小企业小作坊开业前,有关监管部门有关监管部门要会同技术人员对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卫生状况、生产条件和质量安全控制措施进行核查,符合要求的方可准许开业。对食品小企业小作坊要实行分类管理和全方位监管、定期巡查和不定期抽查的管理方式。将食品小企业小作坊按生产规模、人员素质、管理水平、设备条件、产品状况等进行分类动态管理,突出对好的企业进行正面宣传,实行典型引路,重点督促对后进的企业进行整改,向好的企业不断迈进。要不断围着企业转,主动深入企业,随时掌握食品小企业的情况、信息,不间断、适时地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监管,减少监管真空的出现。定期巡查和不定期抽查是把住食品源头的重要措施,对食品小企业要进行拉网式巡查,不可漏掉任何一家企业。巡查可从原材料把关、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控制、生产环境、卫生条件、生产环境、卫生条件等多方面加强,每年不少于4次,定期对产品进行必要的监督检验,产品检验不合格的企业要增加巡查次数。在进行巡查的同时还要进行不定期的企业抽查,针对消费者反映的有产品质量问题的企业、产品质量不稳定的小作坊、被上级列入抽检目录的同类小企业必须跟踪抽查,坚决消除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我市面点蛋糕、熟肉制品、豆制品、腌制品等食品小企业小作坊中,安全系数较好的产品是豆制品,其次是面点蛋糕,安全系数较差的产品是熟肉制品。为规范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的生产经营行为,建议省政府或国家有关部门要尽快出台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管理办法,合理界定食品小企业小作坊;规范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生产加工产品范围,取缔条件极差、达标没有希望的小作坊;对经过帮扶能够达标的食品小作坊采取过渡措施,督促其完善生产条件,加强建监控,一段时间之后达到规定许可标准的则可继续进行生产和经营,而逾期不能达标的则予以取缔;对于农村偏远地区,以传统方法加工制作具有传统风味食品小食品的小作坊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将定期巡查,并规定其产品必须限定区域销售,经过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引导和帮扶,如果在一段时期之后这些食品小企业管理小作坊仍然不能达标的也要取缔;加强领导,充分发挥基层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建立地方政府负总责、各食品业主负主责、各监管职能部门(含乡镇、村)各司其职的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体系,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推进农村食品安全流通网、监管责任网和群众监督网建设,建立农村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队伍,填补监管空白,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引导百姓安全消费。
这次调研得到了市工商、卫生、质监等部门和广大消费者及业主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二七年七月十日
食品企业工作报告 篇5
现在,由我代表公司第五届董事会作2009工作报告。
一年来,公司董事会认真履行《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等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严格执行股东大会决议;全体董事在2009年里,认真负责、勤勉尽职,为公司董事会的科学决策和规范运作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2009年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绩
2009年是我公司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当中,公司治理不断规范,管理改革进一步深化,产业整合效果明显,核心主营业务经营取得持续增长,主要的历史遗留问题得以顺利解决,公司的基本面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一举扭转了连续两年亏损的局面,为公司的加速发展、做强做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公司2009实现营业收入29585.6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4.18%,实现营业利润2338.2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1.91%,实现净利润567.6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46.23%。与上相比,公司的整体经营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主要原因在于公司以食品业为主的主营业务经营业绩取得了持续良性的增长,非主营资产的处置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公司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财务风险。
2009公司董事会重点做好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集中资源做好主业经营,经营业绩取得历史性突破
本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黑五类集团重组广西斯壮后,将其最具核心竞争力的糊类和米粉等食品产业先后注入上市公司,使本公司具有了核心主业,2009年初,公司的产业结构调整基本到位,因此2009年公司集中各方面的资源抓好主业经营。首先是加强对控股子公司的指导和服务,加强对控股公司的领导,以确保公司的经营计划、政策落实到位;第二是针对公司的主业特点,公司成立了食品管理部,履行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控制、指导、监督和服务的职能;第三,公司在人力资源方面给予生产经营企业充分的保障,特别是对新重组进来的米粉公司,重新配备了具有较强管理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经营班子;第四是坚持“特色、朝流、创新”的经营理念;第五,全面掌控经营进度,解决经营问题。董事会责成经营班子每季度定期召开经营工作专题会议,分析上季度经营目标完成情况,总结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下季度的经营形势,部署下季度经营工作的重点;第六,集中有限财力保证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由于企业的历史包袱比较重流动资金紧缺,同时今年食品业的产量创下历史新高,加上今年大米、黑芝麻等大宗原料的价格大幅上涨,因此整个企业对经营资金的需求量激增,资金缺口很大,但是为了保证公司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公司不断压缩非经营性的资金开支,集中有限的财力保证经营资金的正常需求。第七,设法为经营做好服务。公司提出以经营为中心、努力服务经营、一切服从市场的经营指导思想,要求公司各岗位各员工都要为经营工作做好各方面的服务;第八,实现营销管理下沉,着力开发二、三级城市市场。
由于采取了以上措施,因此公司的主业食品业经营全年取得了比较好的水平,全出现产销两旺,且糊类食品第四季度出现供不应求的良好局面。
(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新产业增长形势喜人
米粉产业是公司2009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着力发展的一个新的主营产业,目标是将其培育成公司新的经营和利润增长点。米粉在我国南方地区是一种大众化的消费食品,存在着巨大的市场容量,仅公司所在的广西市场年消费量就达10亿元以上,未来公司如能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技术、品牌等各方面的优势重新整合这个产业,提高市场的占有率,那么对该产业的投资将会给公司带来丰厚的回报。为此,公司在2009年初就完成了**米粉有限责任公司的收购,并随后在广西区内的宾阳、横县、百色等地建立了生产基地,在桂林、柳州、贺州、梧州、贵港、容县等地展开了生产基地的筹建工作,云南省昆明南方米粉有限公司米粉生产线也进入了最后的建设阶段,2009年第一季度便可以投产。在完成上述米粉生产和配送基地的建设布局后,公司在米粉产业上的整合将取得阶段性的成效,米粉产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将大幅度地提高。
公司还将终端米粉连锁店的经营作为米粉产业纵深发展的一个方向和努力目标,为此2009年公司在这方面花费了较大的人力、物力进行前期的市场调
2研、经营模式的研究与分析、经营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为2009年该业务的启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与此同时,公司充分利用自身在糊类食品方面的研发及市场优势,展开了新产品的研发与市场投放工作,2009年,公司的新产品玉米糊等新产品在部份区域市场取得了良好的经营效果,成为黑芝麻糊之后又一极具市场竞争力的糊类产品。公司的新产品有机黑芝麻糊、液态黑芝麻糊的研发取得了积极进展,力争2009年投入生产和销售,以不断地丰富公司主业的产品经营品种,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
(三)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主要处置项目取得重大突破
1、明秀市场公司的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在2005年以来,由于合作方的原因,明秀市场公司的经营管理成为本公司的老大难问题,证券监管部门对本公司在明秀市场公司的控制能力也提出了质疑,要求公司限期整改。由于明秀市场公司的另一股东不配合等原因,致使本公司2005、2006年连续两年未能对该公司实施审计,会计师事务所对本公司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给本公司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根据公司2009年经营工作目标和重点工作安排,经多方协商、谈判并经股东大会批准,本内成功将本公司持有明秀市场公司60%的股权全部溢价转让。
转让了该股权后,公司因不能对该公司实施审计而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影响事项已得以消除,证券监管部门关注的本公司对明秀市场公司的控制力问题也迎刃而解;更为重要的是,公司回收了1亿多元的资金,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公司的经营资金紧张的状况。
2、南管公司资产、股权诉讼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公司有关南管公司的历史遗留问题涉及两方面:一是确认并收回本公司利用配股募集资金委托代建的管网资产及五年的租金,该资产价值1.13亿元,租金3169万元;二是收回南管公司80%的股权。
几年来,公司董事会和经营班子非常重视南管问题的解决,组成了强有力的团队负责处理相关的事宜,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在2009年终于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其中价值1.13亿元的管网资产经最高人民法院终审判决归本公司所有,同时南管公司需向本公司支付五年租金共3169万元的租金,目前该资产及租金
3的收回工作正由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当中;南管公司80%股权的诉讼也有了初步结果,经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并作出了一审判决,该股权当归本公司所有。由于涉及南管的管网资产诉讼案和股权案本公司均获得了胜诉(股权案目前是一审胜诉),因此避免了本公司的资产流失,将对公司未来资产和经营产生积极影响。
(四)深化管理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2008年,公司根据自身的实际和市场竞争的需要,继续深化内部管理,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加强集团总部的管理职能
公司是一个投资控股型的企业,下属的控股子公司是公司主业的经营主体,控股子公司经营目标完成得好坏,直接影响本公司全的经营成果,为此2008年公司强化了总部的管理职能,在资金、生产经营、人力资源等各方面加强了对控股子公司的管理,同时要求总部各部门各员工为下属生产经营企业做好各方面的服务。通过近一年时间的强化,集团总部的管理职能得到了充分体现,达成了良好的管理效果,而且为生产经营服务的意识和理念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
2、进一步完善经营管理责任制
2008年公司出台了《“十一五”目标激励考核办法》,集团公司与属下的容县股司、南方米粉公司等主业经营公司签订“十一五”经营目标责任状,实行责、权、利统一,总经理负责,进一步完善经营管理机制,建立了长期的激励机制,在充分调动各经营团队积极性的同时,有效地防范了为了目前的利益而出现的短期行为,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3、建立和完善绩效管理体制
2008年公司进一步加强员工的绩效管理,加强对各职能部门、各员工的过程管理和监督,强化责任追究,以工作业绩(目标)的最终完成效果确定每个员工的薪酬,强调以业绩论英雄,从而在制度上保证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履行效果。
4、不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的保障。2008年公司采取了有效措施积极推进企业文化的建设,构建和谐、健康、向上的企业氛围,为公司的经营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五)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一年来公司强化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核心的理念,以降低经营管理成本、提高效益为中心,以加强财务预算、预算执行和财务分析为重点,努力提高财务管理的综合水平。
通过一年的努力,公司的财务管理方面有了比较大的提高,财务管理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公司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财务风险,企业的管理成本与上年相比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本公司的资产与负债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财务状况有了较大好转,与银行的关系也得到了理顺和加强。此外财务人员的配置更加合理、素质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公司治理和规范运作得到加强
(一)完善公司治理
董事会作为公司的决策机构,2008年严格按照《公司法》及《公司章程》所赋予的 职权,本着对股东负责,对投资者负责的态度,为保证公司持续发展,在任期内不断地完善公司内部管理机制和法人治理结构。
1、为了更好地落实中国证监会《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规定,公司召开了董事会会议,对《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并制定了《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实施细则》。
2、为规范公司募集资金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公司章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公司董事会于2008年对《公司募集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
3、为贯彻落实中国证监会《关于开展加强上市公司治理专项活动有关事项的通知》(证监公司字[2008]28号)以及广西证监局、深圳证券交易所有关对上市公司治理专项工作的统一部署,保证公司治理专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公司董事会对公司治理情况进行自查后,作出《自查报告和整改计划》。2008年还制定了《独立董事工作制度》、《公司总裁(经理)工作细则》等内控制度。
(二)加强信息披露工作管理
公司在2008年里将信息披露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全面学习和对照中国证监会、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信息披露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加强公司重大信息的搜集、反馈、整理、审核,并按有关规定及时披露,加强有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心确保所披露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公司在2008年里共计公开披露各类信息43件次,圆满完成信息披露工作。
综上所述,本届董事会通过不断的改进各项管理制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治理结构和规范运作体系。
(三)本内董事会会议的召开情况
本内共召开了六次现场会议和以通讯方式召开了四次临时会议,年内召开的各次会议绝大部份董事均能按时出席,个别董事因工作原因不能亲自出席也都委托其他董事代为表决,各次会议与会董事均能认真审议各项议案,并按公司章程规定的权限作出了有效决议。
董事会在2008里能忠实地履行了股东大会的各项决议。
三、存在问题
1、由于产能不足,致使糊类产品第四季度出现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同时物流运输已成为制约糊类食品经营的一大瓶颈。
2、米粉产业的市场整合和扩张没有达到年初所定的目标,规模效益没有得到显现。
3、由于大宗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致使公司的产品盈利能力下降,食品业没能实现销售与盈利的同步增长,企业对原材料大幅涨价的估计不足,应对措施不够。
4、公司的前身广西斯壮开发的“斯壮平安家园”房地产项目对当前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公司在2008年不但需要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处置该历史遗留问题,而且该项目近期还将给公司带来持续的影响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5、部份的重点工作未能完成,虽然有各方面的原因,但也经影响了公司整体目标的完成。
6、部份员工的思想观念还没有得到彻底改变,“以经营为中心”的服务意识
6还没有牢固树立。
四、2008年工作要点
(一)2008年工作指导思想
2008年公司经营工作指导思想是:以经营为中心,按照“十一五”战略规划,集中资源,继续抓好主营产业经营和发展;坚持“特色、创新、潮流”的经营定位策略,重点实现糊类提升、米粉突破、物流上量的整体经营目标;深化管理改革,以完善责任制为核心,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创造良好经营环境,为完成2008年各项经营目标而努力奋斗。
(二)2008年经营目标
2008年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糊类和米粉)销售收入计划为46500万元,利润3810万元。
(三)2008年工作的主要措施
1、针对原、辅材料价格大
幅上涨给公司的经营效益带来的压力。本公司与主要供货商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同时不断加强内部采购管理及技术改造节能降耗,将原辅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水平,保持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另一方面针对食品价格不断走高的趋势,认真研究市场食品价格的走向,采取积极的措施在确保公司产品销售稳定的前提下,提高产品的毛利率。
2、调动和整合企业各方面的资源,在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的前提下设法扩大糊类食品的产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3、加快米粉产业的发展,年内在广西的主要城市要完成生产配送基地的布局和实现产品上市,不断提高产品的占有率。
4、积极防范规模扩张带来管理风险。随着公司食品业(特别是米粉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对保持高效率管理带来一定难度。针对上述情况,公司及子公司需建立起更为科学、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创建先进的管理模式以满足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的需要,公司将通过各种措施逐步打造一支勤勉尽责、技术过硬的管理团队和骨干队伍,将公司的各个项目经营好,不断提高投资回报率。
5、强化质量控制,提高“南方”品牌的美誉度,防范质量风险。随着公司主业规模的扩大,始终保持产品的高品质将成为一个挑战。为此,公司分别从管
7理改进和技术改进两方面着手持续改进产品质量的控制,把好产品的质量关。在管理上要加强过程监控,在技术上则要寻找工艺能力薄弱环节,改进工艺,提高工艺技术的稳定性。
6、严格控制存货的增长,加强应收账款管理,进一步提高公司资金效率,控制财务费用增长,防范财务风险。
7、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提升研发实力。研发是公司保持业内领先的关键,公司在2008年要进一步加强新产品的研发,要加快新产品上市的进度,使公司的产品保持强劲的竞争力。
8、继续加强企业治理,完善内控制度建设,使公司的经营运作进一步规范。
9、继续抓好员工队伍建设,加强以提高员工工作技能和提高执行力为重点的培训,加强以引进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引进。
食品加工企业调研报告 篇6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汇报
我局在上级部门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面提高食品质量、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汾阳市委、市政府确立的经济增长、安全稳定、大项目建设三件大事,着力完善工作机制,主动探索新举措、创新服务方式,构建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全面有序推进了我市食品质量安全工作,确保我市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安全,实现了食品安全零事故。为汾阳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
我市现共有各类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05家,其中获得食品安全市场准入的企业共62家,生产加工小作坊43家。取证企业主要有33家酒类、4家饮料、3家调味品、5家小米、4家食用油、10家土特产品和3家其他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主要以生产季节性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
一、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主要作法
(一)加强《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宣贯,营造公众关心、支持、参与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
我局把《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与清查问题乳粉工作、食用油专项整治工作和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活动同日
1常监管相结合,并作为工作的主线贯穿始终,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强化监管人员、食品生产企业负责人及其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做到学法、知法、守法,营造人人重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进一步强化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自律意识,督促其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保障辖区内食品质量安全。
严格按照总局《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规范企业生产行为,我局分别于去年4月1日和4月26日召开“汾阳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工作会议”,会议旨在认真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强化落实《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题责任监督检查规定》,引导和督促企业尽快完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努力实现企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督促企业按要求落实市局规定最基本的“十二项制度”和“十六项记录”。
(三)实行区域监管制度,巩固食品安全监管成果。为了更好地监管食品加工企业及小作坊,针对人少、面广、量大等不利因素,召开中层以上人员会议、研究措施,集思广益,全员参与,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及相关人员为成员的食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全市的食品质量安全。将
全市划分为4个监管责任区,并按照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状的要求,落实了定人员、定区域、定加工企业(小作坊)、定责任的“四定”方案,将监管责任落实到每名监管人员头上。初步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真正做到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科室协作抓。
(四)加大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集中整治。我局确定了白酒、饮料、调味品、食用油等食品生产企业作为监管的重点,对其实施高频次的检查、巡查,使整治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一是加大对上述食品的监督抽查力度。二是主动争取地方政府支持,落实食品监督抽查检验经费,及时掌握了解食品质量状况,有效履行监管职责。三是针对季节和消费特点,对热销产品进行抽检。四是严格监督抽查后处理,完善工作流程,不定期分类召开监督抽查通报会和质量分析会,通报情况,分析原因,帮助企业及时找到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充分发挥监督抽查的效益。
(五)认真开展严厉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专项整治活动。
根据卫生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的紧急通知》精神,一是我局认真传达省、市局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扎实开展了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行动,制定了《关于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
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方案》的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党组成员任副组长的领导组。二是制定了整治目标和实施步骤,确保了专项整治的人员和组织保障。
在食品生产企业积极推行食品添加物质“六专”管理制度,即专门定责、专人保管、专库(柜)存放、专档记录(采购、使用)、专项报告、专项承诺,进一步规范了我市食品企业使用添加剂。针对问题乳粉、瘦肉精、塑化剂、地沟油事件,对我市可能涉及的2家可能使用乳粉企业、1家猪肉使用企业、5家饮料及果酱企业、8家食用油生产、分装企业进行全面清查并配合抽样检验。经权威部门检验,未发现上述企业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现象。
(六)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处理机制。
为了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本着以“预防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我局制定了《汾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重大食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食品安全应急领导小组,《预案》从事故分级、应急处理组织体系及职责、监测、预警与报告、应急响应到后期处理都做出详细的规定。为我局执法人员认真履行生产加工环节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规范食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程序,及时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
度地减少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起到关键作用。
二、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业主法律意识淡薄,不能积极主动承担食品质量安全责任。二是检测水平落后、资金投入不足,设备简陋,工艺简单,无保证质量的必备检验设备,原料把关不严,不能做到批批检验,由家庭成员中的1至2人加工、利润薄,扩大再生产能力差,根本不可能取得生产许可证。三是责任意识不强,因为小作坊规模小、设备简陋,造成成本较低,价格低廉。加之其主要集中在城郊、农村、偏远地区,有就近优势,能方便一部分群众生活需要,始终占有一定市场。
下一步,我局将认真开展各项工作,继续巩固我市食品安全监管的良好效果,严格落实上级部门工作要求,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食品安全是大事”的观念,本着求真务实的原则,把这项工作抓好、抓细、抓实,确保我市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安全。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〇一二年三月五日
一、拟参观调研食品加工企业:
1、汾阳市酒厂(有限公司)地址:光明路5号
2、山西裕源食品有限公司地址:汾军高速口
二、小作坊:
赵和平醋坊
食品加工企业调研报告 篇7
食品是人们赖以生存以及享受舌尖美味的物质基础, 然而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 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尤其是近十年来集中爆发的“农药残留”“病死猪”“三聚氰胺”“地沟油”“塑化剂”以及“镉大米”等事件不断考验着每位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底线。2012 年及2013 年的食品安全事件尤为集中, 甚至超过近10 年数量的1/3。
我国食品安全主要采取的是“分段监管为主, 品种监管为辅”的监管体制。由于我国地域广袤, 从事食品生产、加工、流通以及销售的企业数量众多, 规模化程度较低, 监管、检测及预警的难度加大。综上所述, 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大计。
1 食品安全中事件主要类型
综合分析, 目前国内食品安全事件类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第一是原材料污染, 即食源性污染;其次是生产加工企业偷工减料、掺假、滥用添加剂等, 大部分食品安全事件介属于此类, 例如三聚氰胺和塑化剂事件;再来是新技术带来新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例如颇具争议的转基因食品;最后是食品标识滥用问题, 例如以虚夸的方法标识食品本身不具有的功能和成分 (见表1) 。
食品安全事件并非区域性事件, 由于食品加工原料及成品具有高流通性, 使得许多食品安全事件演变成跨域性的公共食品安全事件。能否对食品安全进行有效监管, 是检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依据。近年来,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加强了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重视, 同时对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进行了多次调整。经过摸索与实践,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已有了较大改善, 但食品安全事故仍屡禁不止。因此, 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旧会是我国的重要战略目标。
2 南京市消费者食品安全调研分析
南京市食品行业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 企业数量日益增多。但与此同时, 食品企业同时也面临着生命周期缩短、成长性受限、年检率逐年下降、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等问题。“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 食品流通企业面临的问题不仅会影响南京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还会引起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 引发消费者信任危机。2013 年南京市食品企业增加值累计增长15.7%, 比全国食品企业增加值高出7 个百分点。南京市食品产业的良性发展不仅直接影响南京地方经济的稳定, 亦直接关系民众的食品健康与生命安全。为此, 文章对南京市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问卷调研, 共发放300 份问卷, 收回有效问卷212 份。
2.1 消费者对生鲜食品中肉类与蔬菜的安全关注度最高
根据本次调研数据整理显示, 发现在212 份样有效调研本中, 有87.4%的消费者回答“非常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只有1.9%的消费者表示“对食品安全给予特别关注”。调研还显示当被问及所购买的生鲜农产品是否安全时, 有28.2%的南京消费者认为“较为安全”, 有31.2%的消费者认为“基本安全”, 认为“非常安全”的只有2.4%, 还有38.2%的消费者认为所购的生鲜农产品“不安全”。南京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的关注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肉类、蔬菜、水产品、豆制品、水果 (见图1) 。
从所得数据可以看出, 目前南京市的生鲜食品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比较关注, 对自己所购的生鲜农产品的安全性认可度不高, 而对肉制品和蔬菜的安全性最为关注。
2.2 消费者购买生鲜食品的主要场所
消费者购买生鲜食品的主要场所有农贸市场、专门的生鲜超市、大型超市及路边摊点等。占总数54.6%的消费者会选择在农贸市场购买生鲜食品, 而33.3%的消费者则会选择在大型超市购买, 选择在路边摊点或专门的生鲜超市购买的消费者较少, 分别为7.9%和4.1%。
从表2中我们可以了解到, 南京市消费者对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措施基本知晓, 然而参与度并不够。同时, 对于贴近消费者自身的措施, 例如三放心工程、放心早餐, 容易被消费者了解, 参与程度较高, 而那些主要针对农产品生产者的措施, 消费者知晓程度就相对较低 (见表2) 。
2.3 消费者对政府实施食品安全监管满意程度的统计
在本次调研中, 我们在消费者对政府实施食品安全监管满意程度的评价过程中发现, 29.25%的消费者对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表示“很不满意”, 只有7.08%的表示“非常满意” (见表3) 。
我们同时对“消费者认为目前南京市政府最应该采取哪些管制方式”进行了调查, 根据数据所选次数依次按高到低排序的依次为:加大违法处罚的力度、及时公布食品安全信息、建立完善的检验监测体系、制定完善的标准。从调研结果可以得出, 消费者认为目前政府保证食品安全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加大对违法厂商的处罚力度, 这是一种短期内最为有效的管制措施, 但并不能解决食品安全的源头性问题。然而在消费者心目中, 这种措施可能更为直观, 同时也是政府短时间内成本较低、效率较高的一种管理措施。
3 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原因
食品安全问题涉及食品原料种植养殖、加工、配送、销售、 采购等多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直接影响食品安全诸多方面。因此, 从农场到餐桌的全过程, 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就有可能造成食品安全问题。我们的研究和分析数据显示, 目前的食品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类:首先是监管体制不完善和监管不足;其次是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企业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的不足;最后是自然因素。其中, 监管体系的不完善被普遍认为是第一原因。
综合有关方面的认识、观点和调研分析, 文章对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不足之处进行了细致分析:
(1) 多头监管导致各职能部门之间职责不清, 安全监管难以实现无缝对接。鉴于目前国内的食品安全多头监管的管理模式, 各监管部门只负责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某一部分, 所以有功能重叠、模糊和空白的区域。一旦出现问题, 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 以逃避责任。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也难以实现全面的协调, 难以有效预防和监控系统的食品安全, 消费者也很难找到对口处理部门。此外, 各监管部门也支离破碎, 很难建立一个“从农田到餐桌”的完整食品追溯制度, 召回制度, 而导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2) 食品标准体系的不健全。食品标准体系是保障食品质量和安全的法律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 中国的食品标准体系逐步完善, 甚至比大多数国外同类标准更为严格。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目前的食品标准体系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 缺乏系统性标准。中国现有的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众多, 包括近20 部法律和近40 部行政法规、近150 部规章制度。因为是分段、分部门立法, 条款相对分散, 调整范围较窄, 不能完全满足目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 企业对众多的法律法规也感觉无所适从。其次是与国际接轨不够, 对食品安全的标准年龄存在时间过长, 缺乏科学性和可行性。第三是许多食品质量和安全标准存在漏洞, 不能适应食品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3) 违法成本较低, 许多地方存在地方保护主义, 部分监管者与违法者之间关系扭曲。我国食品行业目前存在以罚代管、 只罚不管, 甚至是不罚、轻罚等, 相较于法国、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 违法者的违法成本异常之低。这导致不少子行业和地区的从业者轻视甚至是践踏法律法规, 导致食品安全事件愈演愈烈。地方监管者亦存在执法不力、执法不严, 甚至演变成成地方保护, 纵容了违法者继续违法。部分行业、地区的监管者对违法收缴所得形成依赖, 扭曲了监管与被监管者之间的关系, 导致恶性循环。
参考文献
[1]耿弘, 童星.从单一主体到多元参与--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管制模式及其转型[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 (3) .
[2]张璇, 陈福中.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管制模式转型的路径选择[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8) .
[3]黎逞.试析食品安全问题中的深层次矛盾[J].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2) .
“食品添加剂”调查报告 篇8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 调查
一、调查原因:
前段时间听到说现在人们不知道到底吃喝什么会感到放心。一句顺口溜说的好“吃荤怕色素、吃素怕毒素、喝的
怕激素”。更可怕的一个“三聚氰胺”事件搞的全国上下人心惶惶,谈牛奶色变。
本学期,我正好担任高二年级的化学科教学任务,在学习到第七章《糖类、油脂、蛋白质》第一节《葡萄糖、蔗糖》的第三个知识时,教材安排了“食品添加剂”课题。说实际话,我平时也只知道“食品添加剂”的皮毛,对其详细情况知之甚少,怎样能让学生客观的认识食品中的添加剂呢?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
案。于是,我没有急着去找相关的资料告诉学生,而是把这一知识作为了研究性学习课题,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本课题的调查研究之中。
二、调查目的:
现在的很多食品在制作过程中会加入一些添加剂,尤其是青少年经常食用的零食中经常出现食品添加剂的身影。究竟什么是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有哪些种类?它们都有哪些功能?对人体健康有没有影响?国家规定的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用量是多少?这一系列的问题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三、调查范围
我们生活食品中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四、调查方法
1、收集食品包装袋,归纳整理
2、查阅资料
3、网络查询
五、调查结果
由于食品添加剂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问题一经提出,学生们热情很高,他们积极很多并跑遍了学校的各个场所:图书馆、实验室、互联网教室等地方查阅了大量资料。通过各小组调查、总结、整理,得出了以下结论。
(一)、“食品添加剂”的概念:
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增加食品营养成分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一般可以不是食物,也不一定有营养价值,但必须符合上述定义的概念。即不影响食品的营养价值,且具有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增强食品感官性状或提高食品质量的作用。
(二)、“食品添加剂”的分类:
一般来说,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的和化学合成的两大类。天然食品添加剂是指利用动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为原料,经提取所获得的天然物质,天然食品添加剂使用量很小;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是指采用化学手段,使元素或化合物通过氧化、还原、缩合、聚合、成盐等合成反应而得到的物质。目前使用的大多属于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
按用途,各国对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大同小异,差异主要是分类多少的不同。美国将食品添加剂分成16大类,日本分成30大类,我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将其分为22类,具体如下:(1)防腐剂(2)抗氧化剂(3)发色剂(4)漂白剂(5)酸味剂(6)凝固剂(7)疏松剂(8)增稠剂(9)消泡剂(10)甜味剂(11)着色剂(12)乳化剂(13)品质改良剂(14)抗结剂(15)增味剂(16)酶制剂(17)被膜剂(18)发泡剂(19)保鲜剂(20)香料(21)营养强化剂(22)其他添加剂。
(三)、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功能及品种:
食品添加剂的品种有很多,笔者在这里仅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几种食品添加剂的功能及品种。
(四)、“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
食品添加剂的品种约有上千种之多,不同的食品添加剂其安全使用剂量各不相同,有的食品添加剂没有使用剂量的限制,使用时根据食品的生产需要量选择合适的剂量。如花椒、茴香、桂皮等。而有的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剂量卫生部门有严格的规定,使用剂量的最大值是受到严格限制的。如抗氧化剂中的没食子酸丙酯(PG)(代码04.003)最大使用量不得超过0.1g/kg;乳化剂中的硬脂酸钾(代码10.028)在糕点中最大使用量不得超过0.18g/kg。
同一种食品添加剂在不同的食品中其使用剂量也不相同。如乳化剂中的山梨醇酐单棕桐酸酯(司盘40)(代码10.008)在月饼中的最大使用量不得超过1.5g/kg、在雪糕巧克力层中的最大使用量不得超过2.2g/kg、在植物蛋白饮料中的最大使用量不得超过6.0g/kg、在果汁(味)型饮料中的最大使用量不得超过0.5g/kg;防腐剂苯甲酸(代码17.001)在碳酸饮料中的最大使用量不得超过0.2g/kg、在低盐酱菜、酱类、蜜饯中的最大使用量不得超过0.5g/kg、在葡萄酒、果酒、软糖中的最大使用量不得超过0.8g/kg、而以苯甲酸计,塑料桶装浓缩果蔬汁不得超过2g/kg、苯甲酸和苯甲酸钠同时使用时,以苯甲酸计,不得超过最大使用量。
(五)、关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建议
1、加强宣传
争取能够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合订本,尤其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范应该进入千家万户,使每个人在制作、购买、销售食品等过程中时刻注意。
2、加大检查力度
食品相关的检查部门,应特别对生产、经营、销售等部门进行严格检查,以防不可用于食品添加剂的物质进入食品中或食品添加剂的超标准使用。
3、规范使用
应该规定生产厂家在产品的外包装上明确标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剂量。
通过对食品添加剂的调查研究,我们师生对食品添加剂的了解远比教材介绍的深刻,更为重要的是经过本课题的研究性学习,同学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明显的提高了,我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将更加关注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参考文献】
1、《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2001年12月11日卫生部部务会修订通过,2002年3月28日卫生部令第26号发布,自2002年7月1日起施行。)
【食品加工企业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食品加工企业07-24
食品加工企业制度08-28
食品企业加工自查表08-26
食品企业加工生产流程10-07
食品加工企业电子商务06-15
食品加工企业安全管理09-27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承诺书10-08
食品加工小作坊现状调研05-16
年食品加工技术实习报告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