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研室岗位职责(精选7篇)
计算机教研室岗位职责 篇1
计算机教研室负责人岗位职责
1、根据院、系工作计划要求,组织制订和实施计算机学科的发展规划和学年(学期)的工作计划,制订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和组织课程授课计划。主持经常性的学习和教研活动,总结交流教学经验。并开展对本室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之成为团结的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集体。
2、领导和组织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研究工作和课程建设工作。按教学计划规定制订(修订)和执行所开课程的教学大纲,负责审定自开课教学用书的选用;审核自开课的试题和评分标准;向上级提出本室教师培养计划、教学任务和落实试题库或试卷库的建设。提出有关教学设施、仪器设备、实验室建设管理的意见。
3、经常了解本室教师教学情况,组织定期的教学检查。每学期听本室内每位教师的课不少于1次。组织本室教师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对于教学质量较差及学生反映问题的教师进行及时的批评教育。每学期考察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对于专业教师不足的申请引进新教师。
4、组织本室教师积极开设一些以“应用性”为指导原则的自开课和举办学术讲座,指导学生开展与本室专业或学科有关的各种课外活动,应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动手能力的训练。
5、根据院、系发展需要和本室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科研力量,组织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学术水平,向上级提出本室人员的培养提高意见,并根据院师资建设规划,每年制定本室教师培训计划,并负责督促落实。配合上级做好对本室人员的全面考核工作(包括政治表现、工作量、教学质量、学术水平、进修情况、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等),并对他们的奖惩与晋级提出建议。
7、建立教师个人档案,每学期将教师的教学进度表、教案、工作量等存入个人档案。
计算机教研室教师岗位职责
1、制订、执行每学期的个人工作计划,坚持参加每月两次的教研活动,并作好情况记录,期末要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总结,向系(部)提交报告。
2、开展经常性的教学研究活动,如备课、组织观摩教学和评议活动,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和考核方法,总结交流教学经验,检查教学情况,研究改进措施。
3、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教研室应成为科研群体。提倡教师共同协作,又发挥自己的特长,逐步形成各自的科研优势和教研室的群体优势。
4、认真部署本室教师的进修培训工作,制订教师在职进修的近、中期规划,尤其要采取切实措施,关心和帮助本室青年教师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
5、教研室应协助学院建立教学文件资料的保管。教学文件资料主要是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试题及答案、自编教材、教学或实验指导书、习题集、教学经验介绍材料、教研室工作记录。这些资料保存力求完整配套。
6、教研室为每位教师建立个人档案,教师应提供教案、进度表、教师资格证复印件、个人发表论文复印件等。
教研室常规工作要求
1、制订、执行每学期的教研室工作计划,坚持每月两次教研活动,并作好情况记录,期末要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总结,向系(部)提交报告。
2、开展经常性的教学研究活动,如备课、组织观摩教学和评议活动,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和考核方法,总结交流教学经验,检查教学情况,研究改进措施。
3、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教研室应成为科研群体。提倡教师共同协作,又发挥自己的特长,逐步形成各自的科研优势和教研室的群体优势。
4、认真部署本室教师的进修培训工作,制订教师在职进修的近、中期规划,尤其要采取切实措施,关心和帮助本室青年教师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
5、教研室应协助学院建立教学文件资料的保管。教学文件资料主要是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试题及答案、自编教材、教学或实验指导书、习题集、教学经验介绍材料、教研室工作记录。这些资料保存力求完整配套。
6、教研室为每位教师建立个人档案,个人档案包括教案、进度表、教师资格证复印件、个人发表论文复印件等。
计算机教研室岗位职责 篇2
一、体育教研员必须熟练地把握课程标准和整个学科的教材体系
过去的体育教学大纲具体规定了体育学科的教材范围、教材体系和各个学段、各个年级的教学内容及各项教学内容的时数比例和教学要求, 反映在教学上就是全国教师用一本教材, 相同年级教学进度统一, 教研员只要根据教学大纲的指令熟悉规定的教材知识、技能与技术, 就能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敦促检查, 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估。而新的课程标准与旧的教学大纲有很大差别, 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编写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数、编排的结构、体例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例如, 课改前的教材大都采用线性结构排列, 是以学科知识技能本身的逻辑为主的内容体系, 课改后的教材大都采用模块结构排列, 是以学生为本、以身体运动和健康为主的学习领域结构,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构排列和编排体例问题, 而是体现了一种教学理念的变化和学科教学功能的改变。课改后的体育教师对完成课程目标所需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着相当大的选择范围和余地, 难怪一些体育教师在一个学段教过几个轮回后仍然把握不了整个学段的教材体系。江苏省没有统一使用的小学体育课本, 笔者曾在若干所小学对教师做过现场调研:“课程标准要求小学低、中年级主要打好体能基础,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主要采取哪些教学内容来夯实低、中年级的体能基础?每个教学内容教到什么程度才算合适?”很少有教师能回答好这个问题, 对教学内容进行多种组合和搭配的理念大家学了很多遍, 却很少有人把它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 更没有考虑在教学中如何落实的问题。这些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新课程的推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部分学校和教师把探寻的目光聚焦在教研机构和教研员身上, 因为教研员就是进行教学研究的人员, 开发适合的教材、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毫无疑问应是教研员的本职工作与使命之一, 所以教研员要透彻理解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教材体系, 能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从各个学习领域中改造和移植出不同性质的教材内容供学校选择和实施, 同时, 体育教研员要能上讲台、下操场亲自执教, 将自己所掌握的新课程教学理念、新课程教学方法付诸教学实践, 能上为一线教师诠释新课程理念的课改示范课。所有这些都要求体育教研员必须先于教师透彻理解课程标准, 深入浅出地把握体育课程的教材脉络, 尽管提倡“一标多本”, 各地的教材不同, 但课程标准在全国是统一的, 把课程标准琢磨透了, 才能以不变应万变。高水平的教研员是和教师一起研究如何移植、改造和整合教材, 而不是照搬教材;是结合教学实践指导教师如何“用好教材、超出教材”, 而不是“教教材”。
二、教研员必须在理念和实践的结合点上做出指导和示范
对于体育新课程的理念教师们已不再陌生, 他们现在需要的是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的实际中落实这些理念, 比如, 具体到一节中小学的体育课上, 怎样才算是用好教材?怎样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中渗透情意和健康方面的教育?各个领域的学习目标在不同学段和教学内容中如何表述?如何落实?怎样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突显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如何探究学习?自主、合作学习是否堂堂课都要体现?类似问题一线体育教师会提出一大堆, 在课改10年中, 一线教师早已厌烦了套用理论、介绍经验、大讲“该怎么做”的权威式的教研活动方式, 对一些教研员惯用的“优点谈一点、问题指一堆、理论来一套”的指导和诊断课堂教学的套路很有意见和不满情绪。其实, 今天的课程改革正催生着课堂教学的种种变化, 在课堂上, 教师每天都面临着意想不到的新问题、新困惑, 他们希望教研员能到课堂中和他们一起面对面地、系统地研究这些问题, 找出其中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人这样说, 在课改面前, 教研员和教师实际上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队员, 已经不存在所谓的专家、教练员了, 因为大家会面对相同的新问题, 会遇到相同的困难。如,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是生成的、开放的, 教师和教研员一样都有权利对课程进行设计、对教材进行“裁剪”、对课堂进行评价, 这是传统课程下从未有过的新现象与新问题, 教研员必须通过教学研究把这些问题向教师说清楚, 必须在理念和实践的结合点上给教师做出指导和示范。记得在一次乡镇初中教师连片教研活动会上, 为让大多数教师明白到底什么是“学生主体性体育课堂学法指导”, 笔者当场上课“范教”, 这在事前可没有任何的“操练”, 学生是随机借班, 课堂中突发事件的处理、节奏的连续, 全由自己把握, 亲自下课堂向教师实实在在地示范“怎样依据教学内容和学情进行体育学习自主学练的指导”, 课后一些教师由衷地对笔者说:“韩老师, 您上课, 让我心服口服, 学有方向。”新时期需要“下厅堂, 上课堂”的教研员, 所有的教师希望不再看到那些高高在上、指手画脚式的权威加领导的善于作秀的表演型教研员。
三、教研员必须能提供解决教师日常教学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任务是转变教师教学的行为方式, 在转变教师行为方式的过程中, 教师会感到自己固有的经验遭到挑战, 经深思熟虑于课堂教学之前就精心设计好的教学程序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往往因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进行不下去, 就连自己教过无数遍的教科书也有很多值得质疑、商榷和改进的地方;平时习以为常的备课、上课也出现了许多可研究的问题:如何在一堂课上设置可观察、可操作、可评价的学生学习目标?如何利用教学手段的变化将教师机械地教内化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如何将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并进行模块化、单元化的系列设计?如何把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发者和引导者?如何把备课中的预设与教学中的随机生成有机结合起来?如何从教师组织活动转变为师生间的多项交流和互动?面对教师日常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 教研员需要长期扎根学校, 走进课堂。教研工作的生命与重心在课堂, 课堂也是教师日常教育教学事件和问题常发的场所, 教研指导只有基于课堂真实的教学问题才有价值和意义, 所以, 教研员必须把工作重心下移到学校, 把“脚”踩到真实的课堂里, 沉浸在教学现场这一“场域”内, 较长时间地与教师一起去观察和体悟日常教学中碰到的种种问题, 并把问题作为最有价值的课题和教师一起研究, 在实践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更好地指导教师的教学、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以提高教师实践新课程的能力, 这也是新时期教研员应该做到的。
四、定期组织教学研讨、培训等活动, 搭建交流平台
营造校际间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竞争的教学教研氛围, 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按照地理位置和交通便利, 划片建立东、南、西、北和城区5个片区教研活动组, 由教师投票推选出骨干教师任片区教研活动组组长 (即片长) , 片长在争取片区教师意见的基础上, 定期上报片区学年、学期教研活动计划, 教研室根据上报计划责成片长定时间、定地点、定形式按时举行片区的课例观摩、专题研讨、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等活动, 连片教研网络的建立和多种教研活动的举办是县搭建教师学习、研讨和交流的主要平台。
除此之外, 教研员还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给教师的教学研究和专业成长提供平台:一是每学年举办一次县级示范课观摩研修培训活动, 目的是以课例为载体引领教师将新课程的理念付诸教学实践, 在实践层面提升教师对新课程的驾驭和执行能力。二是每学年组织一次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和展示活动, 通过学习和培训, 解剖教师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展示专业化、可供借鉴学习的教学技能, 推广好的教学范式和经验做法, 帮助教师提高专业技术和业务水平。三是每学年开展一次专题论文和教学案例评比活动, 引导教师结合自己日常实践中的感悟展开思考, 从教学研究的角度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理论思维和升华,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使自己的教学趋向合理、有效。四是定期组织优质课评比和教学基本功比赛活动, 赛课不是目的, 其主要目的在于集一个学校的全体教师之力, 去集体备课、去研究课堂, 再通过赛课这个平台, 让全体教师共同交流学习, 从而提高教师整体的课堂教学效果和艺术;教学基本功比赛只是以展示体育教师最基本教学技能为核心的一种教研活动方式, 目的是以其鲜明的职业特点、凸显的专业特色来锻炼体育教师履行体育教学职责、胜任体育教学工作、完成“以体育人”任务所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
五、运用任务激励与成功驱动策略, 营造教学研究之氛围
教师成长的最好氛围是在教学中研究, 在研究中学习和反思。教学和研究是教师劳动的两个方面, 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对立统一关系, 教学离不开教育科研的指导, 研究也离不开教学的实践, 只有两者的辩证运动才能推动教师研究乃至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 教研员可以采用任务激励策略, 为教师的教学研究提供指导和价值方向。例如, 可把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作为小课题安排教师进行研究, 诸如怎样备教材、备学生?备解决重点、难度的方法手段?怎样为班级多、场地小的学校安排体育课和课外活动?这些都是中小学教师有效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教师在自己的日常教学生活中进行研究, 周而复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单调重复的劳作, 而是被教师看作充满激情的创作和教学研究成果呈现的场所。再如, 激励教师用个性化和创造性的方式完成教学研究任务:要求教师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类书籍、写一篇论文、写一篇教育叙事、制作一个课件, 以及每日写一段或阅读、或教学、或教研中的反思, 并认真落实, 让阅读、业务学习、教学研究和反思逐渐成为教师的习惯。教研员还可以采用成功驱动策略, 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并想方设法地帮助教师把学习、研究所得转化成名片和成果, 如把好的课堂教学模式及研究经验在县区内推介、应用, 并积极向上级教研部门、教育网站、教育报刊等推荐、展示, 搭建各种平台助推他们成为榜样, 这样教师就会获得成功感、价值感, 其教学和研究会不断推陈出新、不断走向深入。
六、充分利用网络, 实现多维互动和资源共享
一方面, 教研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学科教研活动资源中心, 实现学校教师间的信息资源、硬件资源、人力资源和课程资源的共享, 即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及时浏览其他学校或教师的计划、备课、教研活动、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场地器材的配置与使用情况等。另一方面, 教研员可以利用网络和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和对话, 通过网络把各种资料和信息如教案、课件、论文以及学习材料等与教师进行及时共享, 主要途径有QQ群、电子信箱、博客、教育主管部门及其他教研部门的网站等。
七、培养一批骨干教师, 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
计算机教研室岗位职责 篇3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逐渐深入的背景下,应对学科教研室功能和职责重新认识与定位,使其具备教学、科研和教师培训三个功能与职责,使其成为教研文化生活的沙龙、校本教研的平台、学科教学质量的支撑,真正起到专业引领的示范作用。
【关 键 词】 新课程;学科教研室;功能;职责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基础教育从核心理念到培养目标,从课程结构到教材体系,从教学方式到评价方式,都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科教研室如何与时俱进,更好地落实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并有所作为呢?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著名教育专家张志勇曾明确指出,学校要切实组织好以学科教研室为单位的教师同伴交流与研讨。为此,我们在学科教研室建设方面做了有益的思考和探索,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科教研室要切实改变形同虚设,少有实质性的工作和独立活动的现状,应具备教学、科研和教师培训三个功能与职责,真正起到专业引领的示范作用,成为实施校本教研、培养研究型教师、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阵地。重视并不断强化教研室工作,对优化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学习型校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学科教研室是教研文化生活的沙龙
教研室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它指的是教研组教师思想、观念、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括教研室教师的师德、教风、人际关系、心理气氛和文化生活,是整个学科教研室的一种精神。和谐是教研文化生活建设的基础,首先是教研室内部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民主的工作氛围、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日常的工作中关心每位教师的学习、生活,了解每位教师的想法,征求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思路和加强教研室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和谐体现在教师之间的相互支持、密切协作,要与教师定期交流思想,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工作关系。
为了实现群体智慧共享,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共同提高,克服课程实施出现的障碍,让学科教研室真正成为教师教研生活的沙龙,我校以学科教研室为核心,为教师搭建了形式多样的互助性对话平台,创办了学术委员会,定期举办学术论坛、科研沙龙,构建了教学案例研究、教育叙事研究和教师的自我教育发展史研究、网络在线等校本化研究方式,从而借助一定的展示平台让骨干教师的价值得到彰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在常规教研活动中开设学科沙龙,繁荣教研文化,让教师在交流中思维碰撞,唤醒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规划和自主意识,有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成长。
二、教研室是校本教研的平台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指出,要建立以校为本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创造有利于教师研究的氛围,使教师有机会对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公开而自由的讨论,鼓励思维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加深教师对改革目标的理解。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已初步达成一个共识:教师要从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要依据课程标准对教材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和创造性的发挥;要认识到教学不仅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课程的过程,更是课程设计和发展的过程;要有共同的课程理念,但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校本教研要凸显以校为本理念,树立“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和“基于学校”的意识,切实把学校作为研究基地,将教研重心置于具体的学校工作情境中。为此,我们确立了建立以学科教研室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教学具体问题为对象,关注学生学习生活,挖掘科研潜能,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研制度。
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成长的基本方式,是唤醒、体验,是视界融合、对话文化。校本教研的根本目的是要把教师的创造潜能诱导出来,将教师的生命感、价值感从沉睡的自我意识和心灵中唤醒。校本教研从根本上讲,是教师主体生命的投入,是教师生命的展开过程。它是一种非线性的研究,是对自己教学和生命过程的体验。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总是受到两个视界的限制:一是文本的视界,课程、教材;一是学生的视界,学生现实经验。“校本教研”强调的是教师在研究的状态下,达到这两种视界的真正融合。从这一点上来说,校本教研就是教师与新课程的对话、教师与自身的对话、教师与教师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是一种“对话文化”。这种“对话”的本质是一种“共享”,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为保证校本教研落到实处,将“让人的发展成为最大的福利”的管理理念渗透到学科教研组的特色建设中,我校出台了《宁阳一中校本教研制度》,构建了“构建‘以校为本,研训一体,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路径”校本教研模式,通过学校层面的实践探索,努力探寻到了一条具有农村县域高中特色的、立体交叉、多网络覆盖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把各学科教研室建设成为一个学习化组织和培训结构。我校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教研策略:
1. 构建“说、讲、测、评、思”的教研模式。学校加强了教研工作的力度,成立了教科所,专门负责全校的教学研究工作,建立了“学校——教科所——教研室——备课组”四级教研管理网络,学校领导分组包科,参与学科教研室和备课组的教研活动。建立健全了学校各项教研制度,使教研活动制度化,坚持实施“说、讲、测、评、思”一条龙教研制度,以“课例为载体”的形式推动校本教研的落实,让同伴互助发挥真正的作用,让“集体备课”这一活动得以强化。
2. 专家支撑系统。我校聘请了校外专家,成立稳定、持久关注我校学科发展的“专家支撑系统”。我校被山东省教育学院和山东师范大学确定为课程改革实验基地后,通过合同的方式签订了6名校本培训固定专家,通过“山东省中小学校本教学研究重点基地”这一发展平台,山东省教科所5名研究员成为我校固定的客座导师。他们除了定期到我校举行专家学术报告会外,还针对各阶段出现的课程实施问题进行专业引领。
3. 校本专家自我培训系统。为消除新课程发展过程中对专家的过分依赖,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将评选的“校级名师”和成立的“老教协”确定为校本专家,加强他们在学科课程实施、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方面,提供常态实效的指导,消除一线教师在发展过程中从思想认识到行为实践过渡的障碍。“老教协”参与学科教研室的课例教学研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校级名师”通过“课例示范与研究”的方式举办校本培训。以上措施,保证了我校课程改革连年取得成效,一年一个大跨越。
4. 专题研讨会。专题研讨会是一种富有深度的思想碰撞。为了使合作教研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我校每学期都由学科教研室将阶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列成“菜单”,加以梳理形成研讨的问题,通过合作研究形成一致意见,通过组织骨干教师和发展性教师“同课异构”,不断修订形成解决方案。这对于建设学习型学科教研室团队具有积极的意义。
5. 分层次推进,差异性评价。我校为促进优秀与一般群体差异性地发展,实现共同提高,开展了基于校本的“名师”评选工程、“教学新秀”的评比和单项教学技能评比。学校出台了《宁阳一中名师专业发展考评方案》,对各级名师定期考核、科学评估。为更好地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分层次推进,我校编制了《宁阳一中学科教研室专业发展过程性管理档案》《教师专业发展档案》,《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分为职初型、熟练型、资深型三种类型,为不同类型的教师建立了“教师发展档案”,强调了对教学技能、教学绩效、教研过程和科研绩效等几个方面的评价,强化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管理意识。“分层次评价,差异性发展”通过差异性管理与分层次评价,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在规范与繁荣我校管理文化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6. 用活动促评比,用评比促发展。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我校以教研室为依托,开展了校级教学能手评比、校级优质课评比、教育科研成果评定和课件制作等评比活动。我们把每一次校本评比活动作为一种资源进行开发,在促进校本管理上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三、学科教研室是学科教学的支撑
新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是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学科教研室应是学科教学的支撑,学科教学的质量保证,是教学实践的共同体、教学研究的合作体。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研的支撑,没有长期有效的教科研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是一句空话。
面对新的课程、新的教材,教师难免会碰到一些问题,学科教研室应组织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探讨教法,可以从本学科的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中选定一到两个专题,作为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的研究重点,集中一至两个专题,扎扎实实地去研究,努力做出成效,创出特色,从而全面实现课程内容和课题研究的整合,这是学科教研室工作的有效抓手,是提高教研活动水平的重要策略,也是引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和培养骨干教师的重要途径。
为使学科教研室成为学科教学的支撑,我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了对学科教研室的建设和管理评价力度。
(一)大力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努力打造“生本课堂”
在教学诸环节中课堂教学处于中心地位,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作用。新课程改革思想的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三降一面向”的落实、“三环节”教学改革的推进,无一不反映在课堂教学上。而常规听评课活动参与面小,存在着学生主体不突出,教学方法简单,策略不科学;思维训练量小、强度低,思维层次浅;忽视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淡薄,学习方式单一;教学起点偏高,学生分化严重等问题。这一切都极大地制约了整体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为了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将以“自主探究,合作释疑,先学后教,内化素质”为特征的探究释疑教学模式推向深入,我校广泛开展了以全员参与为特征的赛课活动,以评促赛,以赛促优,形成常态。“赛课”活动每学期进行两轮,活动坚持自下而上的原则,每轮分备课组“赛课”、教研室“赛课”、学校“赛课”、校级示范课等四个层面进行,自下而上层层推选。通过大力实施赛课活动,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理念,打造出一节节精彩纷呈的“生本课堂”,全面推进了“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思想的落实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着力解决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陈旧观念,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使学生的学习素养和成绩得以最大限度地提升。
(二)规范管理和评价,促进教研室专业发展
为进一步加强对教研室的管理,把教研室建设成为学科发展和教师培养的中心、教学和教研质量监控管理的有效组织,我校对学科教研室工作实施了量化考核。我校制定了《宁阳一中关于加强学科教研室建设的指导意见》《宁阳一中学科教研室考核方案》《宁阳一中学科教研室考核实施方案》,对教研室的量化考核,每学期进行一次,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科教研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成效,教研绩效以及所属备课组的集体备课、赛课和教学技能达标等活动。评价方式采取查验资料、听取学科教研室主任工作总结和提问问题评议等三项内容。按名次将教研室工作情况确定为A、B、C三个等级,各等级分别占教研室总数的三分之一,教研室的等级结果与所属备课组的评价等级、本学科教师的评价等级相关联,根据教研绩效和过程性评价对各学科教研室和备课组实施区分性评价。除了各项活动的检查、成效的评估和绩效评价外,评价的载体是《教研室专业发展档案》。学科教研室依据教研室考核成绩确认教师专业考核的等次,各等级赋予学校规定的分值即为教师的专业发展考核成绩。
我校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教研室功能和职责进行了重新认识与定位以来,加强学科教研室建设,实施了以校为本,研训一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教研模式,教师专业发展成效显著。通过教研室平台的建设,成长起了一批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他们成为我校课程改革的旗帜,在实践和研究新课程的过程中,纷纷撰写出版了自己的教学著作,参与了多种课程与教材的开发,真正由“教书匠”变成了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素养的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开发者”。我校近几年来出版了教学专著6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省级以上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近10年来,我校先后培养出全国模范教师1人,齐鲁名师1人,省特级教师4人,泰山功勋校长、泰山名校长1人,泰山功勋教师4人,泰山名师13人,国家级优秀教师6人,省级优秀教师和教学能手13人,市级优秀教师和教学能手62人,73人参加了研究生班培训。
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学科教研室功能和职责有了新的认识与定位,加强了学科教研室建设,充分发挥了其在深化教学改革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但关键是要有正确的认识,合理的机制,扎实的行动,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参考文献】
[1] 张志勇. 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2] 刘尧. 教育评论学[M].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0.
[3] 刘树超. 学校教研组建设浅谈[J]. 职业教育研究,2011(4).
[4] 黎勇. 新课程背景下教研室的定位[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7(12).
[5] 魏中和. 有了文化教研室就有了灵魂[N]. 中国教育报,2007-1-19.
[6] 郭成英. 新课程背景下教研组长的角色定位[J]. 当代教育科学,2007(1).
教研室主任岗位职责 篇4
一、负责制定、落实本教研室的学期工作计划、完成学期工作总结;组织落实学校和数学系下达的教学任务。
二、组织本教研室课程及试题库建设;组织制定(修订)教学大纲、考试大纲。
三、组织教学研究与改革,审核本教研室教师授课计划,每学期指导、观摩所管辖教研室教师的课不少于4节。
四、负责本教研室的期中教学检查,并写出检查总结。审核本教研室课程的期中、期末试卷命题。
五、每学期组织教研活动不少于2次。
六、组织本教研室成员完成系主任布置的工作任务,协助系主任对数学系教师的管理、考核、评价和推荐。
七、教研室主任原则上任期两年。每学期由数学系主任、副主任、教学秘书三人小组进行考核。在任期期间难以履行职责的,由系党政班子研究免去其教研室主任职务,并报学校组织人事处备案。
教研室主任岗位职责 篇5
一、在校长的领导下,主持教研室的行政和业务工作。
二、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主持制定本室的学年、学期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及时组织全室对工作进行总结。
三、根据教育局的工作思路,本着根植教学、服务教学的原则,带领全室成员,充分依靠专、兼职教研员完成大教研任务及其他教研工作,为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服务。
四、组织全室成员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掌握教学动态,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教学一线,调查了解情况,指导教学、教研等工作,为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五、负责教研课题、教改实验项目的立项和研究工作,不断提高教科研水平。
六、负责建立教研网络,组建、培育名师队伍,不断提高兼职教研员的素质和教研水平。
七、负责组织全市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
八、抓好全室人员的思想作风和组织建设。组织全室的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全体教研员的思想业务水平,努力做到科学管理,民主管理。
九、负责并完善主任自我约束制度,加强民主监督,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教研组长岗位职责
一、在教研室主任的领导下,协助教研室主任主持教研室的业务工作。
二、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协助教研室主任主持制定本室的学年、学期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及时组织全室对工作进行总结。
三、根据教育局的工作思路,本着根植教学、服务教学的原则,协助教研室主任带领全室成员,充分依靠专、兼职教研员完成大教研任务及其他教研工作,为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服务。
四、协助教研室主任组织全室成员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掌握教学动态,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教学一线,调查了解情况,指导教学、教研等工作,为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五、协助教研室主任负责教研课题、教改实验项目的立项和研究工作,不断提高教科研水平。
六、协助教研室主任负责建立教研网络,组建、培育名师队伍,不断提高兼职教研员的素质和教研水平。
七、协助教研室主任组织全市中小学有关考试的命题、施测及各种学科竞赛。
八、协助教研室主任负责组织全市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
九、协助教研室主任抓好全室人员的思想作风和组织建设,组织全室的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全体教研员的思想业务水平,努力做到科学管理,民主管理。
十、负责并完善主任自我约束制度,加强民主监督,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十一、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语文教研员岗位职责
一、组织、协调兼职教研员,搞好高中、初中和小学语文学科的大教研活动。
二、组织、协调兼职教研员,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探讨教学规律。为语文教师宣传、介绍新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和教改信息等。
三、组织、指导语文教师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
四、深入教学一线听课调研,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提出教学建议。发现、总结、推广教育教学经验和成果;
五、负责语文科研课题的论证立项及实施过程中的检查指导工作;组织教改实验。
六、负责语文教学成果的鉴定、评审、推荐工作。
七、组织、协调兼职教研员对全市各类语文学科的命题工作和考试质量分析工作。
八、指导、协调语文学科的中考、高考备考工作。
九、参加对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业务能力的考核、鉴定工作。
十、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数学教研员岗位职责
一、组织、协调兼职教研员,搞好小学、数学学科的教研活动。
二、组织、协调兼职教研员,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探讨教学规律。为数学学科教师宣传介绍新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和教改信息等。
三、组织、指导数学教师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
四、深入教学一线听课调研,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提出教学建议。发现、总结、推广教育教学经验和成果;
五、负责数学类教科研课题的论证立项及实施过程中的检查指导工作;组织教改实验。
六、组织数学竞赛,帮助教师开展学科课外活动。
七、负责数学课教学成果的鉴定、评审、推荐工作。
八、组织、协调兼职教研员对全市各类考试数学学科的命题工作和考试质量分析工作。
九、指导、协调数学学科的中考、高考备考工作。
十、参加对数学教师的教学工作、业务能力的考核、鉴定工作。
教研室主任、副主任岗位职责 篇6
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j.Co m来源
教研室主任、副主任岗位职责
1、合理调配教学力量,保证本教研室教学任务的完成。
2、组织制定有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及教学实施计划,加强和完善本教研室所属考试课程的试题库建设。
3、根据课程设置和教学需要,组织编写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提出教材使用意见。
4、审批教案,组织备课、试讲;加强对所属各门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组织和管理;组织本教研室教师进行教学观摩,不断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5、组织教师业务学习,提出教师进修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意见;开展学术科研活动,搞好学科建设。
6、组织教学方法研究,进行教学改革,总结教学经验,检查授课质量。
7、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经常了解和关心教师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8、担负一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并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带动全体人员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9、完成校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10、教研室副主任协助教研室主任完成以上工作。在主任离职期间,代行主任职责。
文 章来源莲山
计算机教研室岗位职责 篇7
一、对信息时代网络环境下高职计算机教学现状进行分析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 但是传统的计算机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 实践教学为辅, 课堂氛围枯燥乏味。虽然在现代教学中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但是多数的理论知识都是学生接触过的知识, 这样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学生计算机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从而产生厌学的情绪。由于计算机教学的特殊性, 其对硬件设施的要求是很高的, 但是受过去教学思想的影响, 理论课较多, 实践课较少, 学生对计算机的实践操作内容感到抽象、难以理解, 而且学生在课上进行计算机操作的时间也受限制, 这是导致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较低的直接原因。
在以往的计算机教学中, 通常是教师讲、学生听, 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 不仅抑制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也导致在学习的过程中侧重理论知识, 严重忽视实践操作, 这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更对高职生的计算机学习效果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二、信息时代网络环境下高职计算机教研模式的变革实践
(一) 变革教师的教学思想
计算机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 在教学中应该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 并要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 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去。教师是计算机教学的组织者, 教师的教学思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 所以在对高职计算机教研模式进行变革的时候, 首先就要对教师的教学理念进行革新, 缩短课堂理论知识的授课时间, 增加实践课程的授课时间, 并将实践课程作为自己教学的重点, 改变以往实践教学依靠实验教研员的现象, 并且要提高对实践课程的重视, 自己设计实践课程的内容, 并亲自带领学生进行实践上机学习, 随时随地观察学生在上机课中的表现, 及时指导不足, 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从而提高高职计算机教学的质量。
(二) 变革课堂的教学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断突出, 教师也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变革以往的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与现代信息科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如:计算机技术、网络投影技术、多媒体技术等, 改变以往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计算机是一门应用型学科, 在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的教学中, 教师还要注重应用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意义的教学模式, 如:创设问题情境、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等。通过实际问题的提出和问题情境的创设, 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学习知识, 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成为课堂的主人。[1]另外, 项目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在计算机教研模式变革中的应用, 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其能够在计算机教学中将教学重点由理论转为实践, 能够通过“学生主体, 教师指导”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利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提高高职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 变革教师的教学方法
在网络信息时代, 高职计算机教学变革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革新, 应该对上机课重视起来, 给予学生更加充足的实操机会, 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 开拓学生的思维, 锻炼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 有很多知识是抽象、难以理解的, 所以单纯的理论知识讲授并不能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 也不能起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作用。因此, 教师要对以往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可以采取小组教学法、计算机实操竞赛法等形式, 锻炼学生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2], 同时也在这些教学方法的应用中,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 学校要不断完善以往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 将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竞赛成果等都放入到最终的考评体系中去, 以此来确保评价的公平、公正, 提高高职生计算机学习的积极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在当前的信息时代网络环境下, 高职计算机教育模式的变革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 科学分析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然后对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变革, 在改善以往教学现状的基础上, 提高高职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以后的就业需要, 也为社会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优秀人才, 推动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健康发展。
摘要: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 计算机技术已被应用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中, 计算机作为高职院校的基础课程,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学弊端明显, 已经阻碍了高职计算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 教研模式的创新成为了当前高职计算机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希望给读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信息时代,网络环境,高职计算机,教研模式
参考文献
[1]徐剑虹.信息时代背景下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探讨[J].江苏科技信息, 2014 (23) :106-107+109.
【计算机教研室岗位职责】推荐阅读:
计算机教研室工作小结12-13
计算机教研组教学总结08-07
计算机教研组工作总结10-12
计算机2012-2013第二学期计算机教研组工作计划08-02
计算机教研组第一学期教研工作计划07-03
秋季计算机教研组工作计划01-02
计算机岗位职责07-11
计算机岗位能力08-22
计算机会计岗位12-07
计算机网络维护岗位职责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