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建设用地指标

2024-05-19

公路建设用地指标(通用9篇)

公路建设用地指标 篇1

关于察哈尔汽贸城建设用地

指标的申请报告

前旗政府:

察哈尔汽贸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现已初见规模。各类企业入驻开工建设已达43家,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建设用地指标是察哈尔汽贸城当前面临的头等大事。根据市委党政联席会议纪要[2012]4号“确保园区开工项目建设用地指标” 文件要求,肯请政府出面上报申请2013年—2014年建设用地指标不低于200公顷为盼。

内蒙古恒信精功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二0一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公路建设用地指标 篇2

2010年9月1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联合批准的《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火电厂、核电厂、变电站和换流站)》正式发布实施。该指标为全国统一建设项目用地指标,适用于单机容量为50万~100万kW燃煤发电厂,E级与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新建或按规划容量扩建的发电厂,单机容量为60万kW级、100万kW级新建或按规划容量扩建的核电厂,电压等级为110~1 000 kV交流变电站,±500 kV直流换流站(300万kW)的新建或扩建工程,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生物质能以及超过原规划容量扩建或改建的发电厂,±660 kV、±800 kV直流换流站可参照执行。

(信息来源:中国电力信息网)

公路建设用地指标 篇3

关键词:新增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分解;开化县

一、引言

土地具有面积有限性、位置固定性、功能的永续性等多种自然属性,也具有供给稀缺性、用途多样性、土地增值性、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和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等多种经济特性。这就使得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供需关系愈发紧张,这一紧张关系主要体现为经济高速发展对土地的大量需求与土地本身的资源稀缺性之间的矛盾。在国内的研究中,县一级的指标分解的案例较少,本文将基于案例的实际情况,对县级土地利用指标分解方案进行探讨。

现有研究中,对于土地利用规划指标分解的研究主要是侧重于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在对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中的指标分解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国内学者都采用了更为客观也更为全面的分解方法。麻战洪,申志军(2005)[1]以整个湖南省望城县为例,通过层次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确定各因子权重,得出了分解结果。尧德明,陈玉福(2007)[2]同样使用层次分析法来确立权重,只是在因素选取上有一定差异。阙泽胜,张俊平(2009)[3]以湖南省资兴市为例,通过主成分分析法选取与建设用地需求密切相关的因子建立了评价体系。程鹏,杨滢(2010年)[4]将机动指标考虑到了县级城镇建设用地分解中,增强了规划的弹性和可操作性。孙晓东,胡劲松(2005)[5]提出了基于灰色系统的主成分分析方法。

二、研究方法与思路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运用指标分解方法对2005年至2020年开化县城乡建设用地指标的新增量进行分解,将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新增量分为新增城镇建设用地和新增农居点建设用地两个方面,新增城镇建设用地主要考虑城镇经济发展需要,新增农居点建设用地量主要考虑宅基地复垦后居民的安置以及新农村建设。基于开化县的实际情况,建立以节约和集约用地评价指标体系为参考的城镇建设用地和农居点建设用地增量影响因素评价体系,在权衡各因素后计算各乡镇于2020年规划期末的城乡建设用地增量。预期目标是通过研究计算2005年至2020年开化县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的变化量,最终得出开化县各乡镇新增城乡建设用地的分解结果。

三、研究区域概况

开化县位于浙江西部边境。地处浙皖赣三省七县交界地带,北邻安徽休宁县,西部与江西省婺源、德兴、玉山三县毗邻,东北、东南分别与淳安县、常山县接壤,是连接浙西、皖南、赣东北的要冲。

据2008年开化统计年鉴,开化县辖18个乡镇、449个行政村,总人口34.9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4.36万人;2008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78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5685元。

四、指标分解过程

(一)指标总量分解

开化县2009年至2020年所能够使用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为336.6公顷,其中包括,城镇工矿用地和农居点建设用地,以及交通水利建设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参考开化县当地政府机关的意见以及当地实际状况,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各选取10%作为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指标和机动指标,将剩余的80%作为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指标和农居点用地指标。由于2009年开化的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已经达到4784.37公顷,超出2020年所预定的指标3653公顷,差额达到1131.37公顷,这势必需要对农居点及工矿用地进行复垦以减小城乡用地规模,为减少计算的复杂程度,也考虑到开化县的城市化进程,这里将差额全部计入农居点复垦中,并在这所需复垦的1131.37公顷中提取10%返还给各个乡镇作为新增农居点用地的总量,最后算出的新增农居点用地总量为113.14公顷,新增城镇工矿用地面积为156.14公顷,新增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面积为33.66公顷。

(二)指标分乡镇分解

1.指标体系构建

在分析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分解影响因素时,参考了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总目标,将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三个大类:

一是自然因素。开化县是旅游大县,其县域内不同乡镇的旅游资源存在偏差,同时,也考虑到一些工业行业对矿产资源的要求,在此将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作为各乡镇自然状况纳入到评价指标中。

二是社会经济因素。由于分解的指标为城镇建设用地,其用地的主要用途可以分为工业用地、商业用地以及居住用地:工业用地的需求量可以反映在当地的工业产值上,商业用地的需求则是可以由当地消费水平所反映,此次规划范围为县域,反映消费水平的税收和物价指数状况在各乡镇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可以将其忽略,在此将工业总产值及人均收入状况纳入到评价体系中;在商业用地的安排方面,考虑将区位交通条件纳入到评价体系中。

三是人文因素。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是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最直接的资源影响型因素,土地资源供应量的大小不是指土地资源绝对数量的多少,而其关键在于区域人均土地资源的拥有状况[6]。在县域规划中,需要对各个乡镇的人口状况进行比较,因此在这里将城镇人口与总人口纳入到评价体系中。

除了以上三大类以外,由于这一轮土地利用规划需要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上一轮土地利用规划的执行情况,因此在影响因素方面添加上2009年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状况以及2005-2009年的新增城镇建设用地状况。

农居点建设用地指标的影响因素基本可参考城镇建设用地的影响因素,但农居点建设用地主要用途为居住用地,因此将自然因素中的旅游资源状况及矿产资源状况剔除,也将社会经济因素中的工业总产值从评价体系中去除;在人文因素方面,沿用城镇建设用地的影响因素,将农业人口和总人口纳入到评价体系中;在规划背景方面,同样将2009年农居点建设用地规模状况及2005至2009年新增农居点用地状况纳入到评价体系当中。

2.各乡镇指标分值计算

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影响因素较多,且需要考虑城镇居住状况与工业发展状况,因此在这里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因素进行降维处理,最后形成以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为目的的土地利用评价体系与相应得分,并在此基础上计算是各乡镇的规划新增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与所得系数相乘,最后得出各因素的得分状况,再以主成分的贡献率为权数计算出各个乡镇的综合得分值。由于这里所需要的是指标分解结果,仅仅只计算出综合得分值可以看出各乡镇在影响因素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也可以区分出各个乡镇的重要性排名,计算结果显示,城关镇与华埠镇两个乡镇的得分最高。

3.各乡镇指标权重计算

这里使用的是特尔菲法,主要依据是参与开化县土地利用规划项目时所收集到的专家数据,得出的权重表如下表所示:

4.计算结果

先对各乡镇的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而后以各因素的权重为依据计算出各乡镇的得分,所使用的公式为:

Yi=∑i=1xiwi

其中i为乡镇序号,x为无量纲化后的各乡镇数据,w为各因素的权重,最后得出各乡镇农居点建设用地分解结果。

新增农居点建设用地面积最大的两个镇分别为马金镇与华埠镇,其后是城关镇,分别为58.39公顷,98.02公顷与56.59公顷,占全部新增农居点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分别为26.06%,15.52%与15.04%,这三个镇中华埠镇与城关镇都为开化的中心镇,而马金镇则是开化的工业大镇,因此配置较多的农居点用地也是较为合理的。最小的为金村乡与齐溪镇,分别为1.64公顷与1.36公顷,其余的几个乡镇中,乡与镇之间的新增农居点面积基本平衡,各镇新增农居点用地面积略大于各乡新增农居点面积。

四、结语

本文以开化县为研究案例,将新增建设用地分为城镇建设用地、农居点建设用地、交通水利建设用地和机动指标四类,但所探讨的重点是城乡建设用地中城镇建设用地和农居点用地的指标分配问题,通过主成分法以及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

(一)数据收集不完全

由于开化统计年鉴中未收录各乡镇的城镇经济数据,因此这里通过收集各乡镇政府工作报告来获得经济数据资料,而各乡镇政府工作报告是由各乡镇分别编写,其数据可能与实际情况有所偏差。另外,各乡镇政府所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年份较为杂乱,有些年份的数据有所缺损,这里只选取了可以得到全部数据的年份,因此可能与实际状况稍有偏差。

(二)指标分解机动性不强

尽管在进行指标分解时考虑到实际情况预留了10%的机动指标,但其主要数据来源仍然是旧有数据,而分解时的一些因素的考虑也来源于开化县现有的发展战略及发展方向,在未来十年中,若开化县调整了发展战略以及发展方向,则可能会导致指标的供给配给发生暂时性不足,可能会影响到开化县的总体发展。(作者单位:1.浙江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2.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麻战洪等.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乡镇建设用地规模增量分解方法探讨—一以湖南省望城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例[J].广东土地科学.2005(3).

[2]尧德明,陈玉福等.层次分析法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指标分解中的应用——以海南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34).

[3]阙泽胜等.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建设用地指标的分解[J].安徽农业科学.2009(24).

[4]程鹏,杨滢.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县级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分解[J].安徽农业科学.2010(6).

[5]孙晓东,胡劲松.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聚类分析的指标综合方法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5(12).

煤炭工业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 篇4

2008-07-09 | 作者: | 来源: 国土资源部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煤炭工业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 ― 矿井、选煤厂、筛选厂部分

关于批准发布 《 煤炭工业工程项目 建设用地指标 ― 矿井、选煤厂、筛选厂部分 》 的通知

建标 〔1996 〕630 号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计委(计经委)、土地(国土)管理局(厅),计划单列市建委、计委、土地(国土)管理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

根据国家计委、国家土地管理局 《 关于编制建设项目用地定额指标的几点意见)((1987)国土 〔 建 〕 字第1 料号)和建设部、国家土地管理局 《 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编制工作暂行办法 》(〔1989 〕 国土 〔 建 〕 字第169 号)的要求,按照国家计委 《 一九八八年建设工期定额、建设用地指标制订修订计划 》(计综(1987 〕2390 号)的安排,由煤炭工业部负责编制的 《 煤炭工业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 ― 矿井、选煤厂、筛选厂部分 》,业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为全国统一的建设用地指标予以发布,自1997 年2 月1 日起施行。

本建设用地指标实施的监督管理工作,由国家土地管理局负责;其具体解释工作,由煤炭工业部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国家土地管理局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十六日

编制说明

《煤炭工业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 ― 矿井、选煤厂、筛选厂部分 》 是根据国家计委、国家土地管理局 《 关于印发(关于编制建设项目用地定额指标的几点意见)的通知)(〔1987 〕 国土 〔 建 〕 字第144 号)和建设部、国家土地管理局 《 关于印发(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编制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 》((1989 〕 国土[建 〕 字第169 号)的要求,按照国家计委 《 一九八八年建设工期定额、建设用地定额指标制订修订计划 》(计综 〔1987 〕2390 号附件十六之二)的安排,由我部负责主编,具体由北京煤炭设计研究院会同煤炭工业部沈阳、南京、武汉、选煤、重庆、西安设计研究院共同编制的。

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深人的调查研究,对煤炭工业矿井、选煤厂和筛选厂建设用地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总结,分析论证了大量资料,遵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政策,坚持科学合理、节约用地的原则,多次征求各有关部门、单位及专家的意见,最后由我部召开了全国审查会议,会同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审查定稿。

本建设用地指标共分五章:总则、合理和节约用地的基本规定,矿井建设用地指标,选煤厂、筛选厂建设用地指标,标准轨距铁路装(卸)车站建设用地指标。

本建设用地指标系初次编制,在施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北京煤炭设计研究院(地址:北京市德外安德路67 号,邮政编码:100011)和国家土地管理局建设用地司(地址:北京市西直门外大柳树路21 号,邮政编码:1000081),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八日

第一章 总则

第1.0.1 条为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加强对建设用地的科学管理,适应煤炭工业工程项目建设用地的需要,提高土地利用率,制定本建设用地指标。

第1.0.2 条本建设用地指标是编制和审批煤炭工业工程项目矿井、选煤厂、筛选厂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项目建设用地规模的依据;是编审初步设计文件,核定和审批建设项目用地面积的尺度。

第1.0.3 条本建设用地指标适用于煤炭工业新建矿井、选煤厂、筛选厂工程项目;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1 , 0.4 条本建设用地指标包括下列用地:

一、矿井建设用地指标包括:矿井工业场地、风井场地、研石排弃场、爆破器材库、防火灌浆站、瓦斯抽放站、场内准轨铁路装(卸)车站等的用地。

二、选煤厂、筛选厂建设用地指标包括:选煤厂、筛选厂工业场地,歼石排弃场,场内准轨铁路装(卸)车站等的用地。

第1.0.5 条本建设用地指标未包括标准轨距铁路专用线,场外道路、水运码头、其他场外运输、防洪、排涝工程、场外送、配电工程,研石发电厂、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区等项目的用地。

第1.0.6 条煤炭工业工程项目的建设,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工程建设和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正确处理工业与农业用地的关系,切实做到科学、合理、节约用地。

第1.0.7 条矿井、选煤厂、筛选厂工程项目用地,除执行本建设用地指标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和指标的规定。

第二章合理和节约用地的基本规定

第2.0.1 条矿井、选煤厂、筛选厂工程项目建设,应根据煤炭工业发展需要,综合考虑资源、动

力、市场等条件,确定经济合理的建设规模。

第2.0.2 条矿井、选煤厂、筛选厂的工业场地场址选择应坚持合理利用和节约用地原则,在满足井田开拓、铁路运输、工程地质和环保要求的前提下,应充分利用荒地、劣地,不占或少占耕地和经济效益高的用地。

第2.0.3 条矿井、选煤厂、筛选厂的总平面布置,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条件,因地制宜地贯彻煤炭工业 《 关于煤矿地面总体布置改革的若干规定 》(试行),生产、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设施应按三条线安排,集中设置辅助企业和生活区,改革机修和材料供应体制,简化工业场地设施,减少重复建设。

第2.0.4 条矿井、选煤厂、筛选厂工业场地的总平面布置,应结合生产工艺要求,进行多方案比较,从技术经济及节约用地方面选择最佳方案,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按照建(构)筑物不同功能,因地制宜地分区布置。

二、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建筑物在满足生产使用、防火、环保、卫生、安全等要求的前提下应设计多层和联合建筑。矿井设计宜采用以主、副井为中心的联合建筑体系。

三、分期建设工程应便于前后期衔接。预留场地宜布置在场地边缘。

四、改建、扩建企业应充分利用已有场地、建(构)筑物和设施,尽量减少新征用地面积。

五、矿井及群矿选煤厂、筛选厂的辅助生产和仓储运输设施建(构)筑物、行政管理和生活服务设施应与矿井联合设置。

六、场地建(构)筑物及管线布置,应整齐、紧凑、建筑体形简洁。

第2.0.5 条矿井、选煤厂、筛选厂的研石应综合利用,充填塌陷区,或选择荒地、劣地、洼地、山沟地进行排弃,不应设永久性排弃场,周转场应进行土地复垦。

第2.0.6 条矿井、选煤厂、筛选厂建设项目的具体构成,应根据专业化协作和社会化服务的原则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

第2.0.7 条矿井、选煤厂、筛选厂建设用地不得先征待用,多征少用。严禁征而不用、违法占用或改变用途。

第2.0.8 条矿井、选煤厂、筛选厂工程项目施工期间,材料堆放场地、施工道路以及其它临时设施的建设用地,应尽量在批准的项目用地范围内安排。

第三章矿井建设用地指标

第一节矿井工业场地

第3.1.1 条矿井工业场地建设用地指标,系按下列条件编制:

一、建设规模矿井建设规模按不同设计生产能力划分为:

大型井120、150、180、240、300、400、500、600万t / a 及以上;

中型井45、60、90 万t / a;

小型井6、9、15、21、30 万t / a。

二、开拓方式平铜、立井、斜井三种开拓方式,各种开拓方式均为一个主井和一个副井。

三、地面生产工艺有选煤生产工艺和无选煤生产工艺。

四、运输方式场内主要为窄轨铁路、带式输送机运输,场外主要为标准轨距铁路运输。

五、场地条件一个工业场地;地形平坦、自然地形平均坡度不大于4 %,无不良工程地质现象。

第3.1.2 条矿井工业场地建设用地,由下列工程设施的用地组成:

一、生产设施包括主、副井提升系统、地面生产系统和有选煤厂时的选煤系统等;

二、辅助生产设施包括动力和机修设施等;

三、公用工程设施包括给、排水和供热、供气系统等;

四、仓储运输设施包括材料仓库、支护材料加工和储运设施、储煤设施,不包括围墙内标准轨距铁路装车站及其附属设施等;

五、行政管理与生活服务设施包括矿办公室、采区办公室等。工业场地建(构)筑物及设施组成宜符合附录一表1 的规定。

第3.1.3 条矿井工业场地建设用地指标不宜超过表3.1.3 规定。

第二节矿井其它场地

第3.2.1 条风井场地一般包括通风机房、配电室、值班室以及场内道路、排水等建(构)筑物。专作排风用时,其场地围墙内用地面积小型井宜为0.3 hm?,中型井宜为 0.4 hm?,大型井宜为 0.5 hm?。兼作其他用途时,可按其使用情况另行增加。

第3.2.2 条防火灌浆站采取地面钻孔下浆,紧靠钻孔布置有关建(构)筑物,独立形成场地时,其用地面积宜为0.6 hm?(未包括取土场用地)。采取靠近某一井口或场地,合用一个场地布置有关建(构)筑物时,中、小型井用地面积宜为0.2 hm?(未包括取土场用地),大型井宜为0.4 hm?(未包括取土场用地)。取土场用地面积均应按3a 用土量另行计算。当有采暖设施时,可另行增加用地面积 0.2hm?。

第3.2.3 条瓦斯抽放站的用地面积宜为0.4 hm?(不包括储气罐用地)。当有储气罐时可另行增加储气罐用地面积。

第3.2.4 条矿井建设和生产期间研石的排弃,应设置周转场。其用地面积不分何种排弃和堆置方式,均应根据矿井建设规模大小按不大于7a 的排研量计算用地。当矿井带有选煤厂时,应另加选煤厂排研用地,选煤厂排研用地大小应根据其建设规模大小按不大于7a 选研量进行计算。当砰石外运排弃时,应另加外运线路用地面积。

第3.2.5 条矿井地面爆破器材库场地包括库房区和库前区,各区建(构)筑物组成宜符合附录一表4 的规定。其用地面积不宜超过表3.2.5 规定。

第四章选煤厂、筛选厂建设用地指标

第一节选煤厂

第4.1.1 条选煤厂可分为矿井型、群矿型、矿区型和用户型四种。

第4.1.2 条选煤厂工业场地建设用地指标,系按下列条件编制:

一、建设规模选煤厂建设规模按设计生产能力划分为三类厂型:

大型厂120、150、180、240、300、400、500、600 万t / a 及以上;

中型厂45、60、90 万t / a;

小型厂30 万t / a。

二、产品方案精煤、中煤、煤泥。

三、工艺和主要设备选煤工艺:跳汰、浮选、重介。主要设备:跳汰机、浮选机、斜(主)轮重介分选机。

四、厂房结构型式主要厂房采用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或钢结构,其它建筑采用砖混结构。

五、运输方式原煤主要采用标准轨距铁路、窄轨铁路和带式输送机运输,产品煤主要采用标准轨距铁路运输。

六、场地条件地形平坦,自然地形平均坡度不大于4 %,无不良工程地质现象。

第4.1.3 条选煤厂工业场地建设用地,由下列工程设施的用地组成:

一、生产设施包括受煤和选煤系统等;

二、辅助生产设施包括动力和机修设施等;

三、公用工程设施包括给、排水系统、供热、供气系统等;

四、仓储运输设施包括材料仓库、药剂库、原煤、精、中煤储运设施、煤泥处理系统等,不包括围墙内标准轨距铁路装(卸)车站及其附属设施。

五、行政管理与生活服务设施包括厂办公室等。选煤厂工业场地建(构)筑物及设施组成宜符合附录一表2 的规定。

第4.1.4 条矿井型选煤厂建设用地指标与矿井工业场地建设用地指标合并考虑,不宜超过本建设用地指标第3.1.3 条、表3.1.3 规定。

第4.1.5 条群矿型选煤厂建设用地应按下列公式计算确定。

Ao= A1+A2×N

式中:Ao ― 群矿型选煤厂建设用地面积,(hm?);

A1 ― 所在矿井带选煤厂建设用地面积,(hm?);

A2 ― 与群矿型选煤厂同规模的矿井型选煤厂用地面积与同规模的矿井建设用地面积万t 用地指标之差,(hm?/万t);

N ― 外来煤数量,(万t);

第4.1.6 条矿区型选煤厂工业场地建设用地指标不宜超过表4.1.6 规定。

第4.1.7 条矿区型选煤厂工业场地建筑系数宜为30 %一37 %。

第4.1.8 条矿区型选煤厂选研排弃场的用地面积应按本建设用地指标第3.2.4 条规定执行。

第二节筛选厂

第4.2.1 条筛选厂可分为矿井型及独立型两种。其工业场地用地面积系按下列条件编制:

一、建设规模筛选厂建设规模按不同设计生产能力划分为:90、60、45、30、21 万t / a 五种。

二、产品方案不同粒度的分级煤。

三、工艺和主要设备工艺:选研和筛分。主要设备:振动筛、滚轴筛等。

四、运输方式场内主要为道路、窄轨铁路和带式输送机,场外主要为标准轨距铁路运输。

五、场地条件地形平坦,自然地形平均坡度不大于4 %,无不良工程地质现象。

第4.2.2 条筛选厂工业场地用地面积,由下列工程设施的用地组成:

一、生产设施包括受煤和筛分系统等;

二、辅助生产设施包括动力和机修设施等;

三、公用工程设施包括给、排水、供热、供气系统等;

四、仓储运输设施包括材料仓库、原煤和产品煤储运系统等;

五、行政管理与生活服务设施包括厂办公室等。筛选厂工业场地建(构)筑物及设施组成宜符合附录一表3 的规定。

第4.2.3 条独立型筛选厂工业场地建设用地指标不宜超过表4.2.3 规定。

第4.2.4 条独立型筛选厂建筑系数宜为30 %一37 %。

第4.2.5条独立型筛选厂选研排弃场的用地面积应按本建设用地指标第3.2.4 条规定执行。

第五章标准轨距铁路装(卸)车站建设用地指标

第5.0.1 条标准轨距铁路装(卸)车站(以下简称为车站)建设用地界线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当车站设有货运站台时,车站与矿井、选煤厂工业场地的分界线应以站台边线为界;无货运站台地段,当设有水沟时,以靠近工业场地一侧的水沟边线为界;当无水沟时,应以铁路路基与工业场地地坪相交边线为界。

二、车站与区间线路的分界,应以车站咽喉区最外进站道岔基本轨接缝外50m 处为界。

三、车站未与工业场地相邻地段,应按工业企业铁路用地的现行规定执行。

第5.0.2 条矿井装车站建设用地指标,系按下列条件编制:

一、津设规樟根据矿井设计牛产能力分为60 万t / a 及以下、90~180 万t / a、240 ~400 万t/a 三种。

二、装车站为终端站型并分为横列式和纵列式两种。

三、装车站到发线有效长分为850、750、650m 三种。对于60 万t / a 及以下的矿井,采用半列装车,其装车站到发线有效长分为450、400、350m 三种。

四、装车站的布置能满足煤车送空取重和材料车卸车作业;无客运;采用9 号道岔;装车时间每列不超过2h。

五、地形平坦,地面横坡不大于4 %,无不良工程地质现象,路基平均填挖高度为 2m。

第5.0.3 条矿井装车站建设用地指标,不宜超过表5.0.3 规定。

第5.0.4 条当矿井设有选煤厂时,其装车站的用地指标,除应符合本建设用地指标表5.0.3 的规定外,尚需增加煤泥线和油脂线的用地,其增加用地面积,不宜超过表5.0.4 规定。

第5.0.5 条矿区型和群矿型选煤厂装(卸)车站建设用地指标,系按下列条件编制:

一、建设规模根据选煤厂设计生产能力分为60 万t / a 及以下、90 ~ 150 万t / a、180 ~ 240 万t / a、300 ~ 400 万t / a 四种。

二、其他编制条件与本建设用地指标第5.0.2 条第二至第五款相同。

第5.0.6 条矿区型及群矿型选煤厂装(卸)车站建设用地指标,不宜超过表5.0.6 规定。

第5.0.7 条装(卸)车站生产房屋建设用地指标,应按其建筑系数为20 %计算确定。

第5.0.8 条装(卸)车站建设用地指标的调整,宜符合下列规定:

一、当装(卸)车站路基平均填、挖高度不等于 2m时,其用地面积可根据实际平均填、挖高度与 2m之差值乘以本建设用地指标表5.0.3 或表5.0.6 中“每米填挖高度调整值”所得的调整数进行调整。

二、当装(卸)车站为通过式站型时,可按增加1 股正线进行调整。

三、当装(卸)车站位于地面横坡大于4 %的地段时,其用地面积可按表5.0.8 规定进行调整。

四、当装(卸)车站位于风沙、雪害、多年冻土以及其他特殊条件的地区,其建设用地面积可根据具体情况另行增加。

附录一:

工业场地组成、矿井工业场地建(构)筑物及设施组成、选煤厂工业场地建(构)筑物及设施组成.筛选厂工业场地建(构)筑物及设施组成 .爆破器材库场地建(构)筑物组成

附录二:

调整系数 1 .地形调整系数

当工业场地位于自然地形平均坡度大于4 %影响场地总平面布置时,其用地面积可按表1 进行调整。、湿陷性黄土调整系数

当工业场地位于 Ⅱ、Ⅲ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时,其用地面积可按表2 进行调整。、当工业场地位于受洪涝威胁地区,需作防洪排涝工程设施时,其用地面积按具体情况确定。.由于地形和煤层赋存条件限制,矿井采取多场地开拓布置时,包括主井与副井分别位于二个工业场地或主、副井口与装车站分为两个工业场地,以及一个矿井多坑口出煤等,其工业场地建设用地,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确定。.当工业场地位于多年性冻土、膨胀土、溶洞、滑坡等不良工程地质以及因地震影响需增加用地面积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确定。、凡同时有两个以上(含两个)调整系数,其用地面积按下列公式计算。

Ao= A 〔1 +(Kl 一1)+(K 2一1)+ „ „(K n一1)〕

式中:Ao ― 调整后的用地面积,(hm?);

A ― 规定的用地面积,(hm?);

K 1K2 „Kn ― 调整系数。

公路建设用地指标 篇5

发布日期1999年11月18日

第一章 总则

第1.0.1条为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加强对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建设用地的科学管理,以适应机场建设的需要,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制定本建设用地指标。

第1.0.2条本指标是编制和审批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项目建设用地规模的依据,是编审初步设计文件,核定和审批建设项目用地面积的尺度。

第1.0.3条本指标适用于飞行区等级指标Ⅱ为C及以上、一条跑道的新建机场工程项目,改建和扩建机场工程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1.0.4条机场建设用地必须贯彻国家有关建设、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正确处理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的关系,切实做到科学、合理和节约用地。

第1.0.5条本指标内容包括机场的飞行区,通信导航设施,航站综合区(包括生产辅助设施)、供油工程等,不包括各航空公司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在场内设置的维修基地、机坪、培训和通用航空等业务设施用地,也不包括民航各单位在机场外(市内)的业务工作及生活福利设施的建设用地。

第1.0.6条机场用地应结合工程项目总平面规划、机场周围环境、居民点和环保的实际情况确定机场总的用地面积。

第1.0.7条机场工程项目建设用地,除执行本建设用地指标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指标的规定。

第二章合理和节约用地的基本规定

第2.0.1条机场工程应根据机场性质、类别、等级和作用等确定经济合理的机场规模和构型,合理确定相应的机场用地规模。

第2.0.2条机场选址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与当地城市规划相互协调,尽可能利用荒地、劣地,少占耕地。

第2.0.3条机场建设用地应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凡分期建设的项目用地原则上应分期征用;本期工程项目建设用地应相对集中;规划用地应标明预留范围,报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备案保留规划用地权,可暂不征用。

第2.0.4条施工临时用地应尽量安排在永久性征地范围以内。对必要的弃土、取土、削坡、筑坡、净空处理等工程用地按技术标准严格控制,能复垦还田的土地做到复垦恢复使用。

第2.0.5条在对机场总平面规划进行多方案比较时,应同时从技术经济方面论证各方案用地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功能相近的建筑,应尽量联建合建。

第2.0.6条改建、扩建机场工程项目应充分利用机场原有土地,尽可能减少新增土地面积。

第三章飞行区用地指标

第3.0.1条机场飞行区的用地包括升降带及其附属设施、滑行道及目视助航灯光工程地段。

第一节升降带及其附属设施用地指标

第3.1.1条一条跑道的升降带及其附属设施,含跑道、停止道、跑道端安全地区、围场路、围栏(界)等,用地应符合表3.1.1的规定。

第二节平行滑行道增加用地指标

第3.2.1条设有一条平行滑行道的飞行区增加用地面积见表3.2.1。第3.2.2条设有第二条平行滑行道的飞行区增加用地面积见表3.2.2。

第三节助航灯光用地指标

第3.3.1条助航灯光用地(包括维修道路在内),在升降带每端的用地指标应符合表3.3.1。第3.3.2条灯光变电站,每座用地指标为1200m。

2第四章通信导航设施地段用地指标

第4.0.1条仪表着陆系统包括航向台和下滑台,其保护区用地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航向台:当航向台建在跑道端320m处时,其保护区用地指标不应超过20000m2。当超过320m时,每增加1m,其保护区用地指标增加150m2;每减少1m,其保护区用地指标应减少150m2。

二、下滑台:当下滑台设在跑道和滑行道之间时,不另计护区用地面积,当设在距跑道中心线120m时,保护区用地面积为飞行区原有用地范围外增加的面积,其用地指标不应超过28000m2;当距跑道中心线超过120m时,每超过1m,其保护区用地面积增加400m2。

第4.0.2条近距归航台(NDB)宜与指点标台合建,其用地指标不应超过4000m2。

第4.0.3条远距归航台(NDB)宜与外指点标台(OM)合建,其用地指标不应超过5000m2。当外指点标台单建且天线置于地面时,其用地指标不应超过300m2;天线置于机房顶时,其用地面积应不超过270m2。

第4.0.4条航线归航台(NDB)用地指标不应超过5000m2。

第4.0.5条多卜勒全向信标/测距仪台包括机场内多卜勒全向信标/测距仪台和机场外多卜勒全向信标/测距仪台。机场内多卜勒全向信标/测距仪台用地指标不应超过3000m2,台站周围应设置直径为300m的保护区。

机场外多卜勒全向信标/测距仪台用地指标不应超过5150m2,台站周围应设置直径为300m的保护区。当场外多卜勒全向信标/测距仪台与航线归航台合建时,其用地指标不应超过8000m2。

第4.0.6条着陆雷达站应建在机场内,其用地指标不另计算。

第4.0.7条航管一/二次雷达站建于机场内时,其用地指标不应超过3600m2;建于机场外时,其用地指标不应超过5000m2。

第4.0.8条气象雷达站建于场外时,其用地指标不应超过3600m2;当建于场内时,其用地指标不应超过2000m2。

第4.0.9条区域管制中心(进近管制中心)单建时,其用地指标不应超过25000m2;当与其他建筑合建时,其用地指标不应超过10000m2。

第4.0.10条甚高频转播台单建时,其用地指标不应超过1500m2;当与其他台合建时,其用地指标不应超过800m2。

第4.0.11条无线电短波发射台采用四波道时,其用地指标不应超过3000m2;每增加一个波道,相应增加用地指标不应超过200m2。天线场地用地指标不应超过4000m2/付;采用四付以上天线时,其用地按85%计算。

第4.0.12条甚高频共用通信系统包括集中发信台和集中收信台。当甚高频共用通信系统在机场外单建时,其用地指标不应超过3000m2;当在机场内与航管或通信综合楼合建时,其用地指标不另计算。

第4.0.13条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中心站建在机场外时,其用地指标不应超过3000m2;建在机场内时,应与其他建筑合建,当与机场内航管楼、通信楼合建时,不另增加用地指标。

第4.0.14条卫星地球站在机场外单建时,其用地指标不应超过2000机场内航管楼、通信楼合建时,不另增加用地指标。

第4.0.15条电话站单建时,其用地指标不应超过5000m2;当与其他建筑合建时,其用地指标不应超过2000m2。

第4.0.16条各通信导航设施用地不应超过表4.0.16所列指标。表中指标均按一个台站的面积计算,核计总面积时,应按实际台站数计算;各台站用地指标均未含进台道路,道路用地指标应按实际情况计算。;当与其他建筑合建时,其用地指标不应超过1000 m2。

第五章航站综合区用地指标

第5.0.1条机场的航站综合区一般由机坪区和航站区组成,为方便计算,将生产及辅助设施区并入航站综合区一并计算指标。机坪区包括站坪、停机坪、货机坪及附属的部分滑行通道。航站区包括旅客航站楼、货运设施、停车场及进场路场内部分主干道。

生产及辅助设施区包括航管综合楼、机务维修设施、航空加油站、地面加油站、消防站、医疗急救站、普通车库、特种车库、仓库、公用设施、各勤务保障及驻场单位用房、机场当局行政办公、安检、武警、海关、联检、公安等用房及场内的旅馆、餐厅等。

第5.0.2条各航空公司及其设在机场内的各项设施根据其驻场机队、机务维修等级和管理要求确定,其用地面积不包括在本指标范围之内。

第5.0.3条航站综合区内各区用地指标见表5.0.3。

第六章供油工程用地指标

第6.0.1条机场供油工程用地包括储油、输油、消防、环保、计量、化验以及值班、办公用房等用地。

第6.0.2条机场油库区用地指标见表6.0.2。

第6.0.3条油库铁路专用线用地按铁道部工业、企业级单线用地指标计算,每km铁路专用线用地指标为45000。

第6.0.4条铁路卸油站、卸油码头等因情况各异,可按实际估算。其中油库部分可按表6.0.2计算。

第七章场外道路管线及其他工程用地指标

第7.0.1条机场进场路(场外部分)和通往油库区及通信导航地段的道路用地采用国家有关道路用地指标。

公路建设用地指标 篇6

符合的五项指标

(一)、工业项目投资强度控制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二)、容积率控制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三)、工业项目的建筑系数应不小于30%。

(四)、工业项目所须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严禁在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建造成套住宅、专家楼、宾馆、招待所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

(五)工业企业内部一般不得安排绿地。但因生产工业等特殊要求需要安排一定比例绿地的,绿地率不得超过20%

公路建设用地指标 篇7

关键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评价,指标体系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是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村镇等规划, 按照优化用地结构和布局的要求, 引导农民适当集中居住, 同时开展对旧村庄的复垦还耕, 实现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平衡。尽管最终目标是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 提高耕地质量, 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但实践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实施评价。

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存在的问题

天津市通过三批近五年的挂钩试点工作, 在项目实施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 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第一, 实施规划的范围经常需要调整。挂钩实施中, 往往由于项目前期准备不足, 项目范围的确定论证不尽充分, 最初确定的项目区范围往往需要多次调整, 才得以满足实施的前提条件。

第二, 土地整理复垦进展慢, 挂钩周转指标不能按时归还。挂钩实施中, 往往重建新轻拆旧, 对土地整理复垦工作未给予足够重视。

第三, 补充耕地质量参差不齐。在归还耕地指标时, 往往只关注归还耕地的数量, 而忽视了耕地的质量。

第四, 安置保障措施不完善。主要表现在拆迁、安置补偿中的经费保障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改变后生活质量的改善等问题。

第五, 资金来源单一, 实施资金不足。目前资金筹集方式主要是依靠挂钩周转指标所实现的土地净收益, 缺乏相对稳定、良性循环的建设资金投融资渠道。

二、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加挂钩实施评价的意义

建立科学完善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评价体系, 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 有利于提高决策水平。通过建立和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后评价理论、机制和方法体系, 可使项目决策者准确掌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施成效及存在问题, 提供更科学的指导。

第二, 有利于促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效益最大化, 提高项目监管水平。实施评价, 一方面有助于及时发现并纠正项目组织实施中的偏差, 促使项目建设正常化、持续化, 提高项目实施效益;另一方面评价的结论和成果还将成为项目验收等相关工作的重要依据。

三、评价指标的建立

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评价主要从实施过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四个方面入手, 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建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评价指标体系。

(一) 指标选取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评价的方法和手段要科学, 设置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合理, 收集的材料数据要详实、充分可靠, 构建的指标体系要既能揭示实施过程情况, 又能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

2、综合性原则。

建立的评价体系不能只选择对经济有利的因子, 而忽略社会与生态因子;不能只考察项目产生的正面效益, 不考察项目产生的负面效益;不能只重视结果, 也要监管实施过程。

3、可比性原则。

选取的指标应具有可比性, 即确定的指标含义明确、计算口径一致、核算方法统一, 以保证比较结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4、可操作性原则。

指标体系要尽可能选用现有的统计数据和易于收集的资料, 对难以统计和收集的数据暂时不列入指标体系。

5、非兼容性原则。即评价指标的相关程度越小, 分析结果的可信度越高。

(二) 实施过程评价指标的建立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施内容包括了:前期研究、方案确定、规划设计、建新区开发建设、拆旧区整理复垦。实施过程的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三)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建立

经济效益评价标准就是在有限的投入下尽可能产生较多的经济收益, 表现为实施后项目区的土地产量增加、政府、农民的收益增多、土地利用更为经济合理。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如表2所示。

(四) 社会效益评价指标的建立

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的实施, 不仅缩减了农村建设用地, 为地方经济和城镇建设争取发展空间, 而且对农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城乡产业发展等方面产生了影响。社会效益评价指标如表3所示。

(五) 生态效益评价指标的建立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在土地整理复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地表生态系统如土地利用方式、景观格局等及其生态过程产生诸多影响。生态效益评价指标如表4所示。

四、结束语

总体上, 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评价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 实施评价的地位还未得以明确, 本文仅根据天津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际情况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的指标体系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甘立彩, 周宝同.基于“挂钩”下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效益分析——以江苏省太仓市为例[J].乡镇经济, 2008 (10) .

[2]、常春艳, 聂宜民, 王硕, 罗艺.挂钩政策下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及其生态环境效益[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研究 篇8

关键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 ;保护耕地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农村集体存量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简称,是对存量建设用地使用权的重新分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允许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的农村土地政策改革方针,促进了更加合理有效地配置土地资源,推进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征地制度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

1.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社会意义

从国土资源部批准成立广东为第一个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至今,全国很多城市都开展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对缓解土地供需矛盾,统筹城乡发展等多方面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1)有利于实施城乡规划,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把城乡土地纳入一体,在统一的制度架构下,通过建设用地供应总量控制,统筹城乡土地用途分区

管制。

(2)有利于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由于实现了土地与资本的市场流动,二者就能实现最佳结合,产生最佳效益。盘活了农村集体存量建设用地,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节约集约使用,显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价值,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

(3)有利于保护耕地和节约耕地。按照国务院批准的《1997-2010年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到2010年,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不得突破196.7万公顷,全国耕地面积减少要求控制在644万公顷以内,耕地保有量应控制在1.28亿公顷。在国有建设用地供给稀缺的状态下,通过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可以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减少新增建设用地增量,减少闲置土地数量,从而减少占用耕地的经济冲动,从而达到保护耕地的目的。

(4)有利于完善城镇土地市场。城镇土地市场不可能与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分割而孤立存在,二者只有统一才有利于市场发展和土地资源配置。集体建设用地市场是整个土地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城镇土地市场最终走向成熟和完善的必要前提。

(5)有利于体现集体土地的财产价值。使用建设用地,只能使用国有土地,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只有被征为国有后才能进入市场,其收益只能由国家得到,是忽视农民集体土地财产权的表现。集体土地是农民的最重要的财产,通过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不仅使农民集体能够利用土地资产参与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同时农民也能获得地租收益,保障了农民的财产权益。

2.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总量较大,但由于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上的双轨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粗放低效、闲置浪费现象比较普遍,资产价值没有真正体现。

2.1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缺乏合法法律依据

由于集体土地依法不允许出租,对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的条件、用途、权益等缺乏明确规定,且难依法办理土地登记手续,流转程序难于规范,交易安全得不到保障。

2.2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关系混乱

由于流转的是土地使用权,农民集体因保有土地使用权而将不断享有流转收益,这是土地流转与征用的重大区别。集体建设用地虽然是乡镇或村等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但这些土地的增值源于国家或地方各级政府对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公益事业等多方面的投入,以及土地所有者对土地的先期投入。

2.3耕地得不到有效的保护,造成耕地大面积流失

尽管耕地与集体建设用地分属于两大不同的用地类别,但从土地的比较收益来看,集体建设用地的收益明显高于农用地,尤其是耕地,建设用地若用于房地产开发,则收益更高。

3.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相关对策

3.1修改完善当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相关法律制度

《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除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因破产、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权发生转移外,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土地管理法》禁止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条款已滞后于当前土地利用的现实,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则明确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因此,研究、修改当前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建立、发展相抵触的相关法律法规势在必行,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试点工作的开展以及制度的建立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3.2完善流转收益分配及监管机制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的收益分配问题是集体用地使用制度改革即规范流转管理的关键所在,其涉及到政府、集体和农民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平衡,涉及公平与效率原则的贯彻落实。各地有不同做法,如安徽芜湖将收益在土地所有者、镇、县(区)、市之间按2:5:2:1进行分配;而浙江湖州则按 “谁所有谁收益的原则分配,土地管理部门收取5%的手续费”的分配办法。

3.3加强土地用途管制与利用规划,保护耕地和土地资源

集体建设用地必须符合规划控制,依法取得,统一规范管理,有利于保护耕地和节约耕地。由于建设用地相对于农用地有较高的收益,如果没有严格管理,就会导致农用地大量转为建设用地。因此,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一个基本前提是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依法取得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必须在规划的控制下,按年度用地计划实行农用地转用,任何建设用地的取得必须依法取得。必须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发挥规划在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在科学规划的引导下,配合用途管制制度的实施,严格控制农地转用的数量和速度,确保耕地保护工作的落实。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应该用改革的思路管理农民集体建设用地,充分发挥集体土地资产作用。作为管理部门的地方各级政府及土地管理部门必须认清形势,因势利导,在不违反国家政策法规前提下,加强对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管理,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节约与集约利用,逐步构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新机制,引导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进入规范化

工业用地控制指标 篇9

国土资源部日前对外公布了新修订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该《控制指标》相应提高了工业用地准入门槛。新修订的《控制指标》由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绿地率五项指标构成。其中规定,工业项目的建筑系数应不低于30%。工业项目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严禁在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建造成套住宅、专家楼、宾馆、招待所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工业企业内部原则上不得安排绿地。但因生产工艺等有特殊要求需要安排一定比例绿地的,绿地率不得超过20%。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新修订的《控制指标》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投资强度标准普遍提高了15%,容积率控制指标总体上调。工业用地准入门槛的相应提高。目的是要提高投资强度和土地利用强度,走节地高效的工业化道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一、为认真贯彻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促进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管理水平,制定本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以下简称“控制指标”)。

二、本控制指标是对一个工业项目(或单项工程)及其配套工程在土地利用上进行控制的标准。本控制指标适用于新建工业项目,改建、扩建工业项目可参照执行。

三、本控制指标是核定工业项目用地规模的重要标准,是编制工业项目用地有关法律文书、工业项目初步设计文件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的重要依据,是对工业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和违约责任追究的重要尺度。工业项目所属行业已有国家颁布的有关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应同时满足本控制指标和有关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要求。

四、本控制指标由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绿地率五项指标构成。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五项指标:

(一)工业项目投资强度控制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二)容积率控制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三)工业项目的建筑系数应不低于30%;

(四)工业项目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严禁在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建造成套住宅、专家楼、宾馆、招待所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

(五)工业企业内部一般不得安排绿地。但因生产工艺等特殊要求需要安排一定比例绿地的,绿地率不得超过20%。

五、工业项目建设应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缩短工艺流程,节约使用土地。对适合多层标准厂房生产的工业项目,应建设或进入多层标准厂房。

六、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没有达到本控制指标要求的,应依照合同约定及有关规定追究违约责任。

七、本控制指标由正文、控制指标应用说明(附件1)、土地等别划分(附件2)、《国民经

济行业分类》(附件3)共四部分组成。土地等别划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发生调整的,按调整后的执行。

附件:1控制指标应用说明2城市等别划分3《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附件1: 控制指标应用说明

一、指标应用

投资强度按地区、行业确定,在具体应用本控制指标时,首先根据附件2确定项目所在城市的土地等别,再根据表1确定各行业分类和工业用地的投资强度控制指标。

土地等别按照《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调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政策等问题的通知》(财综[2006]48号)有关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等别划分的规定执行(详见附件2);工业行业分类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执行(详见附件3)。

二、指标解释

1、投资强度:项目用地范围内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资额。计算公式:投资强度=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项目总用地面积

其中: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包括厂房、设备和地价款。

2、容积率: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计算公式: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建筑物层高超过8米的,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

3、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项目用地范围内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或分摊土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比例。计算公式: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100%当无法单独计算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时,可以采用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重计算得出的分摊土地面积代替。

4、建筑系数:项目用地范围内各种建筑物、用于生产和直接为生产服务的构筑物占地面积总和占总用地面积的比例。计算公式:建筑系数=(建筑物占地面积+构筑物占地面积+堆场用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100%

5、绿地率:绿地率是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计算公式:绿地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100%绿地率所指绿地面积包括厂区内公共绿地、建(构)筑物周边绿地等。

附件2:土地等别划分(略)附件3:《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本控制指标仅列出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中制造业部分的分类目录,详细内容参见《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本门类包括13-43大类。指经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后成为了新的产品,不论是动力机械制造,还是手工制做;也不论产品是批发销售,还是零售,均视为制造。建筑物中的各种制成品零部件的生产应视为制造。但在建筑预制品工地,把主要部件组装成桥梁、仓库设备、铁路与高架公路、升降机与电梯、管道设备、喷水设备、暖气设备、通风设备与空调设备,照明与安装电线等组装活动,以及建筑物的装置,均列为建筑活动。在主要从事产品制造的企业(单位)中,为产品销售而进行的机械与设备的组装与安装活动,应按其主要活动归类。13农副食品加工业 14食品制造业 15饮料制造业 16烟草制品业

17纺织业

18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19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20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21家具制造业 22造纸及纸制品业

23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24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25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2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27医药制造业 28化学纤维制造业 29橡胶制品业 30塑料制品业3

31非全属矿物制品业

3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4金属制品业

35通用设备制造业 36专用设备制造业 3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3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40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41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42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43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431 4310金属废料和碎屑的加工处理432 4320非金属废料和碎屑的加工处理(具体二级分类略)

表1 投资强度控制指标 单位:万元/公顷

行业代码地区分类

一类二类三类四类五类六类七类市县等别

第一、二、三、四等 第五、六等 第七、八等 第九、十等 第十一、十二等 第十三、十四等 第十五等

13≥1935≥1555≥1125≥780≥660≥590≥440

14≥1935≥1555≥1125≥780≥660≥590≥440 15 16 17 18

≥1935≥1935≥1935≥1935

≥1555≥1555≥1555≥155

5≥1125≥1125≥1125≥1125

≥780≥780≥780≥780

≥660 ≥660 ≥660 ≥660

≥590≥590≥590≥590

≥440≥440≥440≥440

19≥1935≥1555≥1125≥780≥660≥590≥440 20≥1555≥1245≥900≥625≥520≥470≥440 21≥1815≥1450≥1055≥725≥605≥555≥440 22≥1935≥1555≥1125≥780≥660≥590≥440 23≥2590≥2070≥1505≥1035≥865≥780≥440 24≥1935≥1555≥1125≥780≥660≥590≥440 25≥2590≥2070≥1505≥1035≥865≥780≥440 26≥2590≥2070≥1505≥1035≥865≥780≥440 27≥3885≥3105≥2260≥1555≥1295≥1175≥440 28≥3885≥3105≥2260≥1555≥1295≥1175≥440 29≥2590≥2070≥1505≥1035≥865≥780≥440 30≥2070≥1660≥1210≥830≥690≥625≥440 31≥1555≥1245≥900≥625≥520≥470≥440 32≥3105≥2485≥1815≥1245≥1035≥935≥440 33≥3105≥2485≥1815≥1245≥1035≥935≥440 34≥2590≥2070≥1505≥1035≥865≥780≥440 35 36 37 39

≥3105≥3105≥3885≥3105

≥2485≥2485≥3105≥2485

≥1815 ≥1815 ≥2260 ≥1815

≥1245≥1035≥1245≥1035≥1555≥1295≥1245≥1035

≥935≥440 ≥935≥440 ≥1175≥440 ≥935≥440

40≥4400≥3520≥2575≥1760≥1470≥1330≥440 41≥3105≥2485≥1815≥1245≥1035≥935≥440 42≥1555≥1245≥900≥625≥520≥470≥440 43≥1555≥1245≥900≥625≥520≥470≥440

注:城市等别划分见附件2。

表2 容积率控制指标

代 码行 业 分 类容 积 率

13农副食品加工业≥1.0 14食品制造业≥1.0 15饮料制造业≥1.0 16烟草加工业≥1.0 17纺织业≥0.8

18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1.0

19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1.0 20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0.8

21家具制造业≥0.8 22 23 24 2

5造纸及纸制品业≥0.8

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0.8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1.0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0.5

2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0.6 27医药制造业≥0.7 28化学纤维制造业≥0.8 29橡胶制品业≥0.8 30塑料制品业≥1.0 3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0.7 3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6 3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6 34金属制品业≥0.7 35通用设备制造业≥0.7 36专用设备制造业≥0.7

3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0.7 3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0.7

上一篇:安龙县政务服务中心关于申请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报告下一篇:是非尽在谈笑间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