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用地布局

2024-11-19

建设用地布局(共9篇)

建设用地布局 篇1

摘要:确定非农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指标是土地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区域性的综合性规划,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地方经济也随之而发展,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城乡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就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建设用地空间布局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空间布局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还有建设用地超标和结构失衡的问题。这个问题在经济快速增长的以中小城市为主的县级区域更为严重,这些地区建设用地的拓展速度已经大大超越了该地区人口发展速度,居住用地和建设用地普遍超标,再加上建设用地空间布局不合理等问题的影响,县级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浪费严重,耕地破坏程度高,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县级土地建设用地合理的空间布局成为规划工作的重点。

1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市级和地级等上级部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落实,指导着乡镇级下级部门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并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统筹协调和合理安排各区域、各业、各类用地,落实土地用途管制,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县级规划的任务是落实上级部门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并根据县级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所辖区域土地资源进行综合研究。规划任务统筹协调各区域、各行业、各类用地,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确定各类农用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的调控指标,重点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生态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城镇用地等的规模和范围,严格保护耕地等重要资源和生态用地,落实土地用途管制,确定规划期间土地利用的方针、目标和调控措施,分解下达乡(镇)土地利用调控指标。县级规划目标年与上级部门规划要保持一致,重点安排近5年的土地利用,其规划期限一般为10~15年。

2 影响区域建设建设用地空间布局因素

影响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有经济、人口、自然灾害和城镇化几个方面,下面对以上影响因素对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的影响做简要分析。1经济因素。经济投入和产出增长的同时,建设用地扩展速度也在加快,固定资产投资不仅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也是土地效益提升的基础,建设用地规模会随着经济的增长快速扩张,相应的建设用地需求量也就增大。区域辖区内各地经济发展速度的不同,也就决定了各个地方的建设用地扩张速度不同,建设用地在区域区域内的空间布局也因此而各不一样。2人口因素。人口对建设用地的扩张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中心城区表现的更为明显,人口增长推动了区域建设的发展,用地规模也随之而不断加大。单个区域内的人口增长速度会使该区域人口密度增加,用地需求也因此而不断增大。整个区域由于其人口密度和增长速度不同,相应的其建设用地扩张速度也会不同,进而对该区域内建设空间布局产生影响。3城镇化对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的影响。城镇化建设不仅会对该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会推动城镇人口的发展。经济和人口的持续快速的发展,势必会使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对建设用地空间布局产生很大的影响。4自然灾害对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的影响。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相应的人口密度会较小,城镇建设也会规避这些地方,因此自然灾害对建设用地空间布局也有很多的影响。

3 县级建设用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城镇建设用地布局不合理。城镇建设用地布局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很多地方在建设过程,精力要放在新城开发工作上,而旧城的改造工作却相应滞后,对重点没有把握好。新建成的区和镇的建筑物,容积率普遍较低,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城镇内黄金空间地段大多数都被行政、工业和仓储等占据,而且出现办公和居住地混合的现象。2农村居民点分散,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土地利用效率地。我国农村居民点的建设长期处于无规划自由发展状态,农民为了耕作方便,其居民点一般以耕地为中心,居民点的分布呈现小、散、乱等特点。而这种分布模式,不仅给农村基础设计的建设带来了成本和规划的难题,也是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大大降低。

4 优化县级土地利用规划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的措施

1做好人口规模预测。人口规模的不断增长和有限的土地资源,是长期存在的突出的矛盾。规划工作必须对人口规模的增长做出正确的预测,人口规模的预测对规划期内城乡用地规模的确定将产生直接影响,合理地预测人口规模的增长,是优化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的关键。2整治居民点,释放建设空间。通过三集中建设,减少农村居民点和工况用地面积,置换出更多的城镇建设用地空间。鼓励入城农民和城郊接合部农民自愿腾退宅基地,并制定相应的补偿办法和生活保障措施。对零散的村庄和企业要有计划的安排搬迁并复垦,集中建设上千亩、上万亩的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城乡建设用地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动态修编相结合,在保障镇区、康居示范村和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先拆后建”的原则,满足城镇发展用地需求。3加快产业集中区建设。一方面要对已有的优势产业做出完善的产业规划,通过相关产业产业链的建设以及与其他城镇合作的方法,形成完整的产业发展集合体,适当调整区域发展战略,及时更新和淘汰产能低下的企业,并回收闲置土地,为新入院的企业预留发展空间;另一方法,要对产业集中区加快基础设施和厂房的建设,为新企业落户提供充足的空间保障。4保障增减挂钩实施。居民点的整理和改造,要根据其区位与建成区的关系,分类整理和改造。对不同区位居民点的改造,要结合多方因素,因地制宜,要从制度层面来保证增减挂钩的顺利实施,要保证农户的受益权,不可以剥夺农民对集体建设用地征转用形成的增值部分享有的权利。同时,可以采用土地入股、土地换社保等多种方式,为农民生活提供保障。

5 结束语

县级土地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的优化,是实现土地资源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措施,也是我国城镇建设土地规划利用的重点工作。做好这一工作,要进一步优化城镇、村庄等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整体,保证土地资源科学合理的利用。

参考文献

[1]周也奇.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3.

[2]吴杰.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问题与完善研究[D].西南大学,2013.

[3]李鑫,欧名豪,肖长江.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社会影响评价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2,(11):3-8.

建设用地布局 篇2

小区内汽车数量的增多产生了两个问题,一为小区的路网体系如何组系如何组织;另一个就是停车问题,

我国居住区用地大都比较紧张,规划布局紧凑,路网结构和住宅的布置方式以及绿地的设置都将影响居住小区中停车场地位置和停车方式的选择,路网体系和停车问题统一考虑,才能更好的解决停车问题,

如武汉青山绿景园,路网采用人车分流方式,车辆就近停泊,不深入组团内,通过环行车道组织机动车交通,在入口处和环形车道旁设7个架空车库,并沿外环线露天停车;而北京龙泽苑9则突破了相对封闭的社区形态,在社区设置了五个出入口,居民可以选择距家最近的出入口开车回家,不同于人车分流的做法,小区允许住户将车开到距离自家最近的内部地面停车场,尽量缩短住户下车入室的距离,同时通过人行和车行道路的隔离设计,使得社区内人车之间互相交叉的干扰最小。

在具体设计中采用人车分流还是人车混行,是集中设置停车场还是分散设置以及住宅单元的布局方式等等都会对停车方式产生不同的影响,应针对不同的路网体系采用不同的停车方式。

★ 浅谈居住区环境设计的思路

★ 居住区调查实习报告

★ 高考规划范文

★ 部门年度规划范文

★ 规划建议书

建设用地布局 篇3

1 旅游建设用地的内涵

广义的理解认为,旅游用地就是旅游业用地,即在旅游地内凡能为旅游者提供游览、观赏、知识、乐趣、度假、疗养、娱乐、休息、探险、考察研究等活动的土地。(1)而我们通常所说的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土地。结合旅游用地和建设用地的概念,本文将旅游建设用地定义为:为旅游业服务的建筑物、构建物所占用的土地。本文所讨论的旅游建设用地主要包括景区建设用地、旅游设施用地和旅游交通用地三大类。

自旅游开发以来,作为一种复区式的土地利用类型,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土地的利用特征除了保持原有的功能不变以外,同时还具有了旅游用地的功能。另一方面,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辅助设施(如各种旅游服务用地、交通转换中心用地和旅游接待设施用地等)的建设,因此,旅游建设用地是伴随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业的发展而产生的,其占用土地类型也与当地旅游资源类型息息相关。

2 婺源县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婺源旅游业起步于1993年,当年接待游客2.64万人次,到2006年接待游客达到283万人次,为了迎合旅游者逐年增多的趋势,婺源县加大了对景区、景点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扩建。目前,婺源有27个景区景点,小的1平方公里,大的几十平方公里;宾馆饭店100余家,共有6000多张床位,其中包括三星级宾馆一家,准三星宾馆两家,二星级宾馆五家,旅游定点宾馆十八家;县内开办了11家旅行社,1家旅游汽车公司,已开通直达上海、杭州、深圳、广东、温州、宁波、金华、常熟、南昌、九江、黄山等地班车。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2000人,间接从业人员7900人。

婺源县生态环境优美,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82%,另外,古建筑文化精美绝伦,李坑、思溪、理坑、延村等明清居民群保存完好,古风依然,有“古建筑博物馆”之称,木雕、石雕、砖雕艺术更是令人叹为观止。根据婺源县旅游资源特点,其用地来源主要包括林地、耕地、乡村居民点用地等。

3 婺源县旅游建设用地的布局与安排

3.1 旅游景区建设项目用地布局与安排

3.1.1 人文景区

婺源古村落数量众多,历史文化积淀厚重而丰富,是乡土文化的“活化石”。与其他地域古村落相比,婺源古村落具有典型的徽派特色,它们所体现出的中华礼仪文化和江南山区景观,价值很高。婺源县人文景区以古村落为载体,其宗祠、官邸、豪宅、民居,都是国家的文化瑰宝。这也是婺源县人文旅游地一大特色,根据实地调查,预计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期(2006-2020年)内投入的人文景观建设项目共有六处,新增建设用地面积26.33公顷,其中占用耕地面积4.35公顷。

3.1.2 自然景区

婺源县境内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山水景观自具一格。星江水系贯穿全境,段莘水、古坦水、江湾水、古桃溪、浙源水、赋春水等溪水众多,婺源县内还分布着众多古树名木,最有观赏价值的有文公山古杉群、虹关巨樟、清华苦槠等24处。其它自然景观有大鄣山瀑布、廉泉、山乡冬景。在加强保护其生态完整性的同时,预计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期(2006-2020年)内,婺源县将对七处自然景观添加建设项目,预计新增建设用地58.33公顷,其中占用耕地面积为3.66公顷。

3.2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布局与安排

3.2.1 景区内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婺源县景区建设发展的要求,相关的辅助配套设施建设显得略微缓慢,因此,预计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期(2006-2020年)内,在秀水湖、段莘水库等相对旅游业发展落后的地区,加大投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预计新增建设用地32.01公顷,其中占用耕地面积为3.34公顷。

3.2.2 其它旅游服务设施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期(2006-2020年)内,建设旅游服务区2个,分别位于赋春镇赋春村、江湾镇江湾村,占地面积23.33公顷,其中农用地23.33公顷,占用耕地3.33公顷;旅游产品工艺基地2个,分别位于赋春镇甲路村、清华镇洪村,占地面积1.34公顷,其中农用地1.34公顷,不占用耕地;旅游商贸区2个,分别位于江湾、赋春镇,占地面积2.67公顷,其中农用地2.67公顷,占用耕地0.67公顷;生态停车场2个,分别位于紫阳镇、赋春镇,占地面积2.67公顷,其中农用地1.67公顷,不占用耕地;清华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及旅游车站各1个,分别位于清华镇金村、赋春镇,占地面积16.66公顷,其中农用地15.66公顷,不占用耕地。预计规划期间,其它旅游服务设施共新增建设用地面积46.67公顷,其中占用耕地4公顷。

3.3 旅游交通用地的布局与安排

旅游交通的空间布局、数量、质量和运营都会直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婺源县是山区县,偏离中心城市,县域内无机场、无铁路,与外界交通相当不便,仅由省道、县道和乡村公路构成了县内公路网。但近年来,通往主要景区的旅游公路建设却卓有成效,从整体上来看,也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3.3.1 旅游交通用地

主要包括铁路和高速公路项目。婺源县已将修建铁路列入计划,走向已定,预计将于2010年前建成,在紫阳镇、赋春、中云将设车站。高速公路方面,景婺黄、景婺常即将建成,在婺源县形成侧Y型,即在紫阳镇西分叉,一条经由江湾溪头通向黄山,另一条经由白砂关通向常山。县内公路建设、旅游服务区,应以Y型为轴配套布局。

3.3.2 旅游交通附属用地

四大服务区均应建一个旅游车站以及停车场。紫阳镇、江湾镇单设旅游汽车站,清华、赋春旅游车站可与公交车站合用,但应具备旅游服务功能。

由于旅游交通用地中的铁路、高速公路的占地面积及占耕地面积包含于交通用地内,由交通规划部门另行测算。而各旅游景区内旅游交通附属用地的占地面积及占用农用地与耕地面积包含于各旅游景区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也不另行测算。

4 旅游建设用地合理布局的几点对策及建议

随着婺源县旅游经济的发展,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明显化,其中,以旅游建设用地方面最为突出。例如,旅游建设占用耕地的增多;景区建设用地开发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凸显等。针对此类问题,为实现旅游建设用地合理布局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和建议。

4.1 旅游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根据规划要求,预计规划期(2006-2020年)内,婺源县共新增旅游建设用地163.34公顷,占用耕地15.35公顷。这也反映了一种普遍现象,即新增建设用地逐年增多的状况。因此,建议在安排旅游建设用地项目时,应避免同类旅游项目的重复建设,尽量避免占用耕地、林地等土地资源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根据旅游用地的复区式特点,在新增旅游建设用地时可以尽量考虑不改变土地利用类型,使土地在实现其本身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又可以实现旅游用地的价值,从而达到旅游用地的集约、高效利用。

4.2 实现旅游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对接

旅游规划虽然是部门专业规划,但其中的用地安排部分也应实现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接,而在规划项目用地总量指标和分解指标方面,也应该注意与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相协调,合理预算和安排数量分布。此外,从土地利用类型来看,旅游用地属于特殊用地,因此在规划新增建设用地时,不仅要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数量,还应该在结构上进行合理调整。为旅游业发展的土地使用留有余地,避免乱占农用地等,防止与土地规划控制指标不协调的事情发生,这也是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使其可以满足当地土地利用的需要。

4.3 旅游建设用地开发应与生态环境及其保护相协调

为提升景区品位,各类建设项目纷纷投入,但取得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例如,大鄣山峡谷景区为提高游客逗留时间,在生态优美的风景区内盖起了一幢幢的别墅,与原有的生态环境很不协调,游客虽然增加了,入住率也提高了,但却使原有安谧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环;文公山景区为增加游览项目,在山脚建起一座人工湖,人造景观不仅占用耕地,而且没有起到预想的效果,反而使得蚊虫大量滋生,游客望而却步;鸳鸯湖是我国最大的鸳鸯栖息地之一,景区每年有超过4000对鸳鸯到此越冬,但是旅游开发后,游客和快艇的喧闹,使得该处的环境质量大大降低,鸳鸯数量锐减到只有过去的一半。因此,在安排旅游建设用地时应充分考虑到对原有生态环境的保护,合理的规划布局应该以“保护为主,开发为辅”。

4.4 整合景区布局

婺源的山水胜景偏在县北、县西边缘地带,人文景观则在县域腹地,由此可见,婺源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因此在规划新增旅游建设用地时应该充分考虑黄金旅游线路的布局。婺源旅游用地总体开发,应该按照“一轴串两环”的空间布局进行安排,以中心城区为游客主要集散中心,江湾、清华、赋春三个副中心为游客次要集散中心,以交通网络为基础骨架,以重点旅游景区为节点,将全县分成中线旅游区、东环旅游区、西环旅游区三大区域,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合理配置的旅游空间网络体系。

5 结束语

旅游业发展离不开配套设施建设,婺源县是旅游资源特色县,因此,以婺源县为例,通过对该县旅游用地发展与布局的调查、分析、评价得出:旅游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实现旅游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对接、旅游建设用地的开发应与生态环境及其保护相协调、整合景区布局四点建议,从而为旅游建设用地的良性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摘要:旅游建设用地的合理布局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江西省婺源县为例,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出旅游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旅游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对接、旅游用地开发应与生态环境及其保护相协调以及整合景区布局四点建议,从而为实现旅游建设用地的合理发展服务。

关键词:土地利用,旅游业,建设项目用地布局

参考文献

[1]章牧,李月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的旅游用地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6,120(4):124-127.

[2]侯满平,董红梅.旅游开发中典型土地利用问题及对策探讨[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9).

[3]江西省婺源县旅游发展产业总体规划.

[4]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地几点辨析[J].旅游学刊,2006,(3).

[5]吴建光.婺源发展乡村旅游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D].南昌:南昌大学,2007.

建设用地和农用地 篇4

生态环境部土壤环境管理司有关负责人就农用地、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生态环境部近日印发《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以下简称《农用地标准》)《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以下简称《建设用地标准》),将从2018年8月1日起实施。生态环境部土壤环境管理司有关负责人就《农用地标准》《建设用地标准》制修订的背景、意义、主要内容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制修订《农用地标准》《建设用地标准》有什么背景和意义? 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土壤环境保护工作。2016年5月,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土十条”),要求对农用地实施分类管理,保障农业生产环境安全;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防范人居环境风险。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自1995年发布实施以来,在土壤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已不能满足当前土壤环境管理的需要。该标准一是不适应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的需要;二是不适用于建设用地。

《农用地标准》《建设用地标准》的出台,将为开展农用地分类管理和建设用地准入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对于贯彻落实《土十条》,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问:《农用地标准》《建设用地标准》的名称为什么用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答:《土十条》明确要求土壤污染防治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这个思路汲取了国外几十年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的经验和教训。为充分体现《土十条》风险管控的思路,《农用地标准》《建设用地标准》采用了“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的名称。

问:《农用地标准》《建设用地标准》制修订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一是立足国情。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不超越国情制定土壤标准。

二是问题导向。《农用地标准》充分考虑我国土壤环境的特点和土壤污染的基本特征,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主要目标,为农用地分类管理服务。《建设用地标准》落实“土十条”关于保障人居环境安全的要求,以保护人体健康为目标制定标准。

三是创新思路。《农用地标准》针对土壤污染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之间关系复杂的特点,根据划定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将农用地划分为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的管理思路,创造性提出了两条线(即筛选值和管制值)的标准修订思路。《建设用地标准》根据我国国情,为防止滥用风险评估方法、随意放宽修复目标值,分别制定筛选值和管制值,对建设用地进行风险筛查和风险管制。

四是科学合理。充分利用国内外最新的科研成果,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相关先进经验。

问:《农用地标准》与原《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比较,有什么变化? 答:修订后的《农用地标准》与原《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有本质区别,不宜直接比较两者宽严。《农用地标准》遵循风险管控的思路,提出了风险筛选值和风险管制值的概念,不再是简单类似于水、空气环境质量标准的达标判定,而是用于风险筛查和分类。这更符合土壤环境管理的内在规律,更能科学合理指导农用地安全利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问:《农用地标准》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农用地标准》以保护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主要目标,兼顾保护农作物生长和土壤生态的需要,分别制定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以及监测、实施和监督要求,适用于耕地土壤污染风险筛查和分类。园地和牧草地可参照执行。

问:《农用地标准》为什么分别规定了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两类限值?农用地土壤污染物超过《农用地标准》规定限值的,农产品质量就不安全吗?

答:《农用地标准》针对土壤污染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之间关系复杂性的特点,创造性提出了两条线(即筛选值和管制值)的标准修订思路。风险筛选值的基本内涵是:农用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等于或者低于该值的,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作物生长或土壤生态环境的风险低,一般情况下可以忽略。对此类农用地,应切实加大保护力度。

风险管制值的基本内涵是:农用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超过该值的,食用农产品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等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高,且难以通过安全利用措施降低食用农产品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等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对此类农用地用地,原则上应当采取禁止种植食用农产品、退耕还林等严格管控措施。农用地土壤污染物含量介于筛选值和管制值之间的,可能存在食用农产品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等风险。对此类农用地原则上应当采取农艺调控、替代种植等安全利用措施,降低农产品超标风险。

“土十条”要求将农用地划分为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生态环境部联合农业农村部已制定发布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技术指南。农用地具体类别划分将以《农用地标准》为基础,结合食用农产品协同监测结果确定。

问:《农用地标准》有关风险筛选值项目是怎么确定的?风险管制值的污染物项目为什么少于风险筛选值?

答:《农用地标准》风险筛选值共11个污染物项目,较《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增加一项污染物苯并[a]芘。其中,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从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角度,保留镉、汞、砷、铅、铬等5种重金属;从保护农作物生长的角度,保留铜、锌和镍等3种重金属。六六六和滴滴涕,自我国1983年禁止在农业生产中使用,以及分别在2014年和2009年基本全面禁止生产和使用以来,在农用地土壤中残留量已显著降低,基本不会成为影响稻米和小麦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污染物,但保留六六

六、滴滴涕两项指标作为其他项目。此外,参考有关发达国家经验,增加苯并[a]芘指标作为其他项目。

从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角度,《农用地标准》只对镉、汞、砷、铅、铬等5种重金属制定风险管制值。

问:《农用地标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有关标准是否具有可比性? 答:目前,仅有少数国家和地区针对农用地制定了土壤环境质量类标准,但各国和各地区相关标准的保护目标各不相同,有的是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有的是保护农作物生长(如防止减产),有的是兼顾保护人体健康和土壤生态;此外分析方法(特别是重金属)也存在差异。

《农用地标准》基于我国国情,创造性提出了两条线(即筛选值和管制值)的标准修订思路,总体上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关于农用地的相关标准不具有可比性。

问:《建设用地标准》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建设用地标准》以人体健康为保护目标,规定了保护人体健康的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适用于建设用地的土壤污染风险筛查和风险管制。

问:《建设用地标准》中的土壤污染风险指什么? 答:《建设用地标准》中,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是指建设用地上居住、工作人群长期暴露于土壤中污染物,因慢性毒性效应或致癌效应而对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

构成风险有三要素,污染源、暴露途径和受体(如人群)。比如土壤存在污染,如果采取隔离措施,人不接触,也就是说切断了暴露途径,那么土壤污染对人的健康风险消除或大大降低。

问:《建设用地标准》规定的两类建设用地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本标准主要根据保护对象暴露情况的不同,并根据《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用地标准》规定的城市建设用地分为第一类用地和第二类用地。第一类用地,儿童和成人均存在长期暴露风险,主要是居住用地。考虑到社会敏感性,将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中的中小学用地、医疗卫生用地和社会福利设施用地,公园绿地中的社区公园或儿童公园用地也列入第一类用地。

第二类用地主要是成人存在长期暴露风险。主要是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等。

城市建设用地之外的建设用地可参照上述类别划分。

建设用地规划用途为第一类用地的,适用第一类用地的筛选值和管制值;规划用途为第二类用地的,适用第二类用地的筛选值和管制值。规划用途不明确的,适用于第一类用地的筛选值和管制值。问:建设用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超过《建设用地标准》风险筛选值的,都要治理修复或风险管控吗?

答:土壤中污染物含量超过《建设用地标准》风险筛选值的不一定都要治理修复或风险管控。

风险筛选值的基本内涵是:在特定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中污染物含量等于或低于该值的,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可以忽略。超过该值的,对人体健康可能存在风险,应当开展进一步的详细调查和风险评估,确定具体污染范围和风险水平;并结合规划用途,判断是否需要开展风险管控或治理修复。风险管制值基本内涵是:在特定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中污染物含量超过该限值的,对人体健康通常存在不可接受风险,需要开展修复或风险管控行动。

问:建设用地若需采取修复措施,其修复目标应当如何确定?筛选值和管制值是修复目标值吗?

答:筛选值和管制值不是修复目标值。建设用地若需采取修复措施,其修复目标应当依据《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等标准及相关技术要求确定,且应当低于风险管制值。

问:《建设用地标准》中污染物项目是如何确定的?

答:本标准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并总结了北京、上海、浙江、重庆等地方经验,确定了85项污染物指标,基本涵盖了重点行业污染地块中检出率较高、毒性较强的污染物。综合平衡管理需求,《建设用地标准》将污染物清单区分为基本项目(必测项目)和其他项目(选测项目)。

《建设用地标准》未考虑主要影响地下水的污染物,如氨氮、氟化物、甲基叔丁基醚(MTBE)、苯酚等。有关保护地下水的土壤标准另行制定。此外,一些毒性较小,推导的筛选值数值很高、现实中很少出现超标情况的污染物,如蒽、荧蒽、芴等多环芳烃指标以及锌、锡等金属指标也未纳入。

问:疑似污染地块应当测试哪些污染物指标?

答:土壤中污染物的检测项目原则上应当根据保守原则确定。疑似污染地块内可能存在的污染物及其在环境中转化或降解产物均应当考虑纳入检测范畴。漏检污染项目可能发现不了污染,造成误判。

根据《建设用地标准》,疑似污染地块应当测试的污染物指标包括:一是《建设用地标准》中所列基本项目,共45种。二是依据《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及相关技术规定确定的污染物,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建设用地标准》其他项目中所列的污染物。

问:《建设用地标准》未规定的污染物项目,如何筛查和评估风险? 答:参照国际惯例,《建设用地标准》明确:本标准未列入的污染物项目,可依据《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等标准及相关技术规定开展风险评估,推导特定污染物的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

问:《建设用地标准》与发达国家标准相比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答:《建设用地标准》中污染物项目取值是根据《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规定的关于人体健康的风险评估方法计算得出,并参考发达国家的具有可比性的标准,结合我国国情,优化调整后确定。《建设用地标准》85项指标,筛选值定值与国际相关标准值的平均水平相当,管制值原则上高于大部分国家筛选值或类似标准值的定值。

问:重金属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有的背景值甚至非常高。《建设用地标准》对此类建设用地如何考虑 ?

答:借鉴国际经验,《建设用地标准》规定:具体地块土壤中污染物检测含量超过筛选值,但等于或者低于土壤环境背景值水平的,不纳入污染地块管理。

土壤环境背景值,指基于土壤环境背景含量的统计值。通常以土壤环境背景含量的某一分位值表示。其中土壤环境背景含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仅受地球化学过程和非点源输入影响的土壤中元素或化合物的含量。

问:《农用地标准》《建设用地标准》的制定是否考虑了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

答:土壤中污染物的有效性问题在科学上极为复杂。少数国家在制定农用地土壤相关标准时,对有效性问题有所考虑;各国在制定建设用地土壤标准时,基于保守原则,通常未予以考虑。

我国《农用地标准》按不同pH分档制定标准,已对重金属的有效性进行了适当考虑。《建设用地标准》未考虑有效性问题。

问:《农用地标准》与《建设用地标准》中相同的污染物,标准值为什么不一样?

答:《建设用地标准》主要是基于保护人体健康,制定相关标准值,而农用地风险管控标准主要基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定相关标准值。二者保护目标不一样,相关标准值推导方法不一样,不具有可比性。

问:《农用地标准》与《建设用地标准》有关重金属的测试方法为什么沿用四酸法进行前处理的测试方法?

答:四酸法指采用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全分解的方法,彻底破坏土壤的矿物晶格,能够提取土壤中所有重金属。因晶格内的重金属在可预见的环境过程中不会释放到环境中去,对于重金属风险评估而言,采用四酸法进行前处理的测试方法相对偏保守。

王水法能够提取除晶格外的所有重金属,更能客观反映重金属的土壤污染风险,符合《农用地标准》与《建设用地标准》的定位和功能,也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但鉴于目前我国土壤重金属测试,利用四酸法进行前处理的测试方法比较常用,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较完备,对于现行监测标准中两种方法体系都存在的污染物,包括镉、铜、铅、镍等,现阶段《农用地标准》与《建设用地标准》仍沿用四酸法进行前处理的测试方法。

来源:生态环境部

关于发布《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等两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公告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土壤环境质量,管控土壤污染风险,现批准《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等两项标准为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由生态环境部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

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

自以上标准实施之日起,《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废止。

特此公告。

(此公告业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田世宏会签)

生态环境部

2018年6月22日

建设用地布局 篇5

关键词:城乡建设用地,布局,意义,结构

(一) 前言

全国第二次土地大调查于2007年7月1日开始, 2009年12月31日结束, 建设用地作为土地分类中最为复杂的一类, 自然成为二调中重点调查对象。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 是关系民族生存根基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大计, 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 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条根本方针。因此对于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建设意义。

(二) 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研究的背景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五个“统筹”, 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要求, 是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深化和创新, 蕴含着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囊括了当前改革和发展所要解决的一系列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 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 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构想。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城镇化、工业化的兴起, 人口数量的增加和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 土地资源的经济供给稀缺性与其社会需求增长性之间的不协调发展, 以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方式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暴露出来。人类利用土地资源创造了巨额的物质财富, 与此同时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我国面临着人口、粮食、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 都与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不当有关。

近年来,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在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的同时, 农村居民点用地并没有像预期那样相应减少。2005年与1996年相比, 全国农村人口减少了11%, 而农村居民点用地反而增加了1.7%, 农村建设用地粗放利用状况进一步加剧。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改变, 如果不对其加以约束和引导, 往往会引起结构错位, 布局紊乱, 致使土地资源浪费、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土地生态环境恶化、土地权益公平失衡等问题。所以加强城乡用地结构与布局发展变化的研究, 有助于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用地、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 既是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途径, 又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需要。

2008年以来, 由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 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近年的“泛珠三角经济圈”的兴起, 中部崛起中的大湘南经济板块的发展及“两型社会”这一全新理念的提出, 特别是全国第二次土地大调查的逐步展开, 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 对城乡建设用地的需求量更大。加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有待提高, 原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迫切要求对城乡用地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 限制城乡建设用地混乱无序地向农地扩张, 优化其用地结构和布局, 有效地引导和规范了城乡用地, 促进了土地集约利用, 从而确立一个规模合理和科学的空间结构与布局, 以切实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区域生产力的发展。

(三) 研究目的和意义

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优化的研究目的是建立一个经济健康和快速发展、社会稳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构成的目标体系。本文的研究目的, 旨在结合二调并通过对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优化的研究, 为当前土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理论支撑。因此,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 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是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统筹城乡发展, 是党的十六届三种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合理的城乡结构和布局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统筹城乡居民就业、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体制改革都与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有着密切的关系。结合第二次土地大调查的数据, 科学合理地实现统筹城乡发展, 为建立和谐社会的打下根基。

2. 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是缓解用地矛盾、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率的战略性选择

国土资源部权威专家指出, 面对人地矛盾十分尖锐的基本国情, 我们必须对有限的土地资源精打细算, 经过第二次土地大调查, 我们土地工作者结合第二次土地大调查的数据, 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供应总量, 坚决遏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等行为。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 不仅可以有效地组织经济活动, 也可以节约、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等, 避免资源的浪费, 提高城镇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耕地保护日益严峻的形势下, 应加强通过城乡用地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与结构调整, 减少对耕地占用方面的研究, 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缓解用地矛盾。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及其空间布局, 并结合对土地数量和质量的调查, 可以有效的配置各类用地的面积, 提高存量土地的经济效益和集约度, 减少不必要的侵占耕地, 从而缓解耕地需求压力。

3. 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是加强土地参与宏观调控、完善规划控制手段的基本要求

任何工业项目, 最终都要落在土地上, 这就决定了运用土地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第二次土地大调查, 一方面可以对自己的家底有清楚地认识, 另一方面, 还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在批地和用地中, 正确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 制止部分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盛提出, 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至少应该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设用地总量。建设用地总量是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的重要因素, 控制建设用地总量, 是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二是调整土地供应结构, 通过对不同用途土地的供应,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 这就需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 适时调整供地政策, 对于禁止性项目, 停止供地;对于限制性项目, 提高供地标准和条件。三是确定不同区域的供地政策, 引导产业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促进产业的梯度转移。孙文盛还提出:各地要在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基础上, 认真组织开展建设用地普查评价, 对现有建设用地的开发和投入产出情况作出评估, 并按照法律和法规规定, 处理好建设用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今后各项建设要优先开发利用空闲、废弃、闲置和低效能的土地, 努力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由于市场机制存在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 难以使公共资源、公共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难以实现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 客观上要求加强宏观调控。通过编制和实施土地规划, 通过规划合理确定城市土地利用布局、城市不同区域的功能、不同类型用地的控制数量和区域, 可以从宏观上协调区域发展、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结构、调控资源供应总量和结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保障经济协调、平稳、较快发展。

4. 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是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重要保障

在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现代, 土地不仅是重要的生产要素, 而且作为人类社会自然界存在的载体, 也是巨大的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 它具体表现为生态系的支撑构件。工业发展与人口增加给土地资源带来的巨大压力集中表现为土地资源的化, 与此同时更加剧了土地资源短缺性。

经济社会发展如何与土地资源利用相协调, 尤其是在一个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土地资源的需求, 保持生态环境可续性, 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优化城乡用地结构空间布局, 解决土地资源利用中带的一系列问题, 将是解决土地资源问题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制约作用的唯一出路。合的用地结构和空间布局, 就是寻求和选择土地资源利用的最佳目标和途径, 以发挥资的优势, 使综合效益最大化。只有形成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 才能保证一定地域内土利用系统的良性循环, 才一能协调好人口、土地、粮食、生态等关系。

5. 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张掖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分析 篇6

张掖市城乡建设用地包括张掖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中的城市、建制镇、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用地四项数据, 到2005年末张掖市城乡建设用地总面积37060公顷, 其中城市用地793.39公顷, 占该城乡建设用地总面积的2.1%, 建制镇用地1561.28公顷, 占该地类面积的4.20%, 农村居民点用地25724公顷, 占该地类面积的69.41%, 独立工矿8982.23公顷, 占该地类面积的24.24%。

一、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与布局

㈠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

张掖市2005年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为25723.57公顷占张掖市土地总面积的0.65%。1996年~2005年张掖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处于缓慢增长阶段, 其中农村居民点用地增速在2004年达到高峰, 张掖市农村居民用地1996年为25370.09公顷, 2005年增至25723.57公顷, 10年间增长353.48公顷, 年均增加35.35公顷, 年均增长率为0.14%。

㈡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

张掖市农村居民点分布相对分散, 用地规模大, 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最大为69.41%。人均占地多, 全市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为268.45平方米。张掖市2005年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为268.45平方米/人 (其中人口数据采用张掖市2005年年鉴中的乡村人口) , 高于甘肃省2005年平均水平 (218.16平方米/人) 人。张掖市各县区之间的差异仍然较大。甘州区、临泽县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低于220平方米;山丹县、民乐县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都在250平方米~300平方米之间。高台县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为324.25平方米, 而肃南县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高达559.61平方米。

二、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的问题

㈠农村居民点用地比例偏大, 分布密度比较小张掖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偏大, 而且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增加的同时, 农村居民点用地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减少, 建设用地总体效率没有相应提高。2005年依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数据, 张掖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为37060.47公顷, 其中农村居民点用地25723.57公顷, 占该地类面积的69.41%, 而城镇建设用地2354.67公顷, 仅占6.35%。农村居民点用地所占比例明显偏高。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为268.45平方米, 高于甘肃省平均水平, 分布密度比较小。

㈡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松散, 基础设施建筑成本高到2005年末, 张掖市共有60个乡镇、880个村民委员会和5650个村民小组, 平均每个村农村居民点29.23公顷、每个村小组农村居民点4.55公顷, 这种结构松散的布局体系, 造成了农村土地利用的粗放, 土地利用效益较低, 而且极大地增加了公共设施和生活基础设施的建设难度, 提高了建设成本。

㈢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增加的同时, 农村居民点用地不减反增张掖市1996年~2005年城镇用地规模增加了170.24公顷, 而全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没有减少, 反而增加了353.48公顷,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无法达到动态平衡。一方面, 近年来, 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 农民对居住条件要求逐步提高, 很多农村居民都争先占好地建新房, 且沿道路而建, 占用较平坦的优质土地, 而村中旧宅基地则用来储存杂物或饲养家禽或闲置不用。农村居民点这种外延式扩展, 忽视了对原有农村居民点内部挖潜的用地方式, 导致“空心村”现象。

三、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分析

㈠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预测

2005年张掖市农村居民点面积为25723.6公顷, 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为268.6平方米, 张掖市2005年农村人均建设用地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但在省内仍处于中等, 低于酒泉、庆阳、白银等地区。通过分析1996年~2005年张掖市农村居民点面积变化情况, 1996年~2005年张掖市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呈现增加的趋势, 这主要是由于甘肃省新农村建设以及乡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缘故。因而可以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 随着张掖市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 农村居民点复垦整理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农村居民点面积总量将有所减少, 但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将有所增加。

㈡村镇建设和村庄布点布局优化

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安排主要考虑本市各村镇的布局结构、职能地位和现状规模, 确定村镇等级规模, 遵循兼顾全局、突出重点的原则进行统筹安排。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合理调整居民点布局, 按集约和节约土地的原则, 引导农房建设与旧村改造, 控制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的增长, 提高村镇建设用地的使用率, 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针对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居民点多、小、散、关联少等问题, 做好村镇建设规划, 合理确定农村居民点的数量、布局、范围和用地规模和村庄布点规划;通过村庄布点规划明确哪些村要作为中心村, 哪些村则是要逐步萎缩和拆并, 适当减少村庄数量, 扩大村庄规模, 建设中心村。采取有效措施, 加强居民点的合理重组和调整建设, 适当迁并农村居民点, 优化村庄整体布局。如以沿河发展条件较好的村庄为核心, 形成中心村或基层村, 变线状散点式为点状集中式分布, 并以道路加强与周边城镇的联系;引导村镇沿公路单侧集中发展, 克服带状分布。通过政策的引导, 鼓励改造空心村, 撤并自然村以及基础设施相对集中投入, 使之成为地域范围内居住相对集中的中心。每个中心村都有各自清晰的核心与边缘, 基本功能齐备, 引导农村村民住宅建设按规划、有计划地逐步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对城市规划区内的农村村民住宅建设, 应当集中兴建农民住宅小区, 防止在城市建设中形成新的城中村, 避免“二次拆迁”。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外的农村村民住宅建设, 按照城市化和集约用地的要求, 鼓励集中建设农民新村。在规划撤并的村庄范围内, 除危房改造外, 停止审批新建、重建、改建住宅, 统筹安排区域道路网络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避免在高速公路、国道边安排居住点和作为村庄发展用地, 注重对农村生态灵敏区的保护和对历史文化村落的珍惜, 优化农村用地总体布局。

㈢中心村布局优化中心村是以区域位置和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居民点为中心, 聚集周围一般村庄居民点后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且能对周边一定区域内的经济发展起带动作用的村庄。发展中心村, 可促使农村居住点集中, 便于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 节约资金使村镇企业相对集中连片发展形成规模效益, 促进耕地相对集中连片, 便于机械化作业和生产。同时, 通过合理调整使用土地, 实现充分利用土地价值, 使其发挥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加快中心村建设, 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再上新水平的必然选择, 是实现农村城市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要以农民住房向城镇、中心村集中为基本理论为指导, 首先要鼓励农村人口向建制镇和中心村迁移, 逐步集聚各自然村人口, 撤销偏、小、远及布局不合理的自然村, 合理调整村庄的总体布局, 使单个村庄具备一定的规模, 产生较大的规模效益, 从而更有利于未来的村镇公用设施建设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其次加快中心村的现代化建设, 在严格控制其总体用地规模的前提下, 积极更新观念, 采用新产品和新技术, 在兼顾环境质量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 力求符合二十一世纪新农村的要求, 符合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创造以人为本的舒适、安全、优美、方便的综合居住环境。

建设用地布局 篇7

本文结合苏州高新区实际, 提出符合高新区特点的公交枢纽分类;在总结国内枢纽用地规模的基础上, 提出各级枢纽合理用地规模;从公交客流需求出发, 结合公交网络规划研究公交枢纽布局。

1 公交枢纽规划必要性

首先, 随着城市空间的拓展, 城市对公交“快速”的需求增加, 快速公交将取代原有的部分骨干线路, 为居民提供快捷公交服务;同时, 需要新的接驳线路快速公交与人口积聚点, 以增加公交的覆盖面和可达性。随着公交模式的改变, 在这些不同公交形式的连接处, 必然产生新的枢纽点, 即由“点—线—点”变为“枢纽—快线—枢纽”的模式 (见图1) 。

其次, 公交枢纽规划的意义在于建立整合多种交通方式的综合换乘枢纽, 对新的公交模式所产生的枢纽点进行统筹安排, 建立多层次公交网络体系, 使其数量、规模符合土地集约利用的要求, 避免自然生成可能产生的散乱无序局面;使选址具有先导性, 符合“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要求, 促进交通与土地联合开发, 带动周边经济发展。

综上, 公交枢纽规划建设有利于发挥城市快速公交集散客流能力, 符合“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要求, 有利于多层次公交网络体系建设。

目前高新区公交设置模式是基于线路的, 基本呈“点—线—点”的状态, 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交枢纽, 枢纽建设滞后。随着高新区城市空间的扩张, 居民出行距离的增加, 轨道交通和有轨电车的建设, 公交模式已发生改变, 公交枢纽的规划建设迫在眉睫。

2 公交枢纽分类

根据国内外经验, 公交枢纽分类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各个城市都按照自己发展需要和城市本身特点来对公交枢纽进行分类, 但是分类考虑的基本要素是相似的, 一般来说枢纽分类均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枢纽所处的城市区位, 与城市土地利用的关系;

(2) 枢纽的功能定位;

(3) 枢纽换乘模式种类和数量及换乘客流量;

(4) 枢纽的科学、系统分级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一般越是发达的地区越重视枢纽的分级规划及投资建设;

(5) 枢纽的分级可以改善出行模式选择, 增强公交的地位和改善公交的形象, 不同枢纽服务功能不同以及区位不同, 便于不同类型的乘客进入和使用。

基于以上考虑, 结合高新区公交系统实际情况, 将公交枢纽划分为以下4类:

(1) A类枢纽——城市交通与对外交通航空、铁路等转换节点设置的公交枢纽。

(2) B类枢纽——以市内公共交通换乘为主体的公交换乘枢纽。结合苏州市和高新区规划, 该类枢纽可以细分为以下3种:

B1类枢纽:2条及2条以上的轨道线路, 与有轨电车线路相交的大型枢纽;

B2类枢纽:1条轨道线路或3条及3条以上有轨电车线路换乘站点为主体的中型枢纽;

B3类枢纽:除B1、B2外以有轨电车站点或常规公交换乘为主体的小型枢纽。

(3) C类枢纽——以轨道交通和机动车换乘为主体的停车换乘枢纽, 是城市公共交通与个体交通的汇集点。

3 公交枢纽用地规模

公交枢纽功能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公交设施用地、出租车换乘用地、自行车停车换乘用地、小汽车停车换乘用地及配套商业用地等其他功能用地。

与首末站、停保场不同, 有关公交枢纽的规模目前没有国家规范作为依据, 这里参照南京市、上海市等城市枢纽的规划建设情况, 对高新区的公交枢纽建设规模提供建议。表1~表3为南京市、上海市和北京市部分公交枢纽用地规模, 由表1~表3分析可得:

(1) 公交设施用地约占公交枢纽总用地的50%~90%, 其余用地约占10%~50%;

(2) 中心区用地紧张, 小汽车换乘需求也较少, 适宜的公交枢纽用地规模为3 000~6 000 m2;

(3) 城市边缘区用地相对宽裕, 小汽车停车换乘需求较大, 适宜的公交枢纽用地规模为6 000~15 000 m2。

4 公交枢纽布局规划

4.1 选址原则

(1) A类公交枢纽, 其选址尽可能结合火车站、机场等对外交通设施场站设置, 减少乘客换乘距离;

(2) B类公交枢纽, 其选址主要结合轨道交通站点、有轨电车站点及常规公交换乘点设置;选址尽可能靠近商业中心、客流集散地;

(3) C类城市外围区公交枢纽选址, 尽可能靠近2条城市干道相交的的区域, 以利用干道集散能力, 保障公交枢纽出入转换畅通;

(4) 公交枢纽选址优先考虑现状有条件直接利用的地块、现状具备可更新改造条件的地块, 在地块条件紧张的情况考虑设置立体公交枢纽设施以节约用地[3,4]。

4.2 布局规划

根据选址原则和枢纽分类, 结合苏州轨道交通、高新区分区规划及有轨电车线网规划, 在高新区规划A类枢纽1个, B1类枢纽1个, B2类枢纽4个, B3类枢纽5个, C类枢纽2个, 具体如表4和图2所示[5]。

5 结论

(1) 提出基于枢纽承担的交通功能和其规模大小, 将公交枢纽分为A、B、C三类。

(2) 中心区适宜的公交枢纽用地规模为3 000~6 000 m2;城市边缘区适宜的公交枢纽用地规模为6 000~15 000 m2。

(3) 对外交通枢纽选址尽可能结合火车站、机场等对外交通设施场站设置;市内公共交通换乘枢纽结合轨道交通站点、有轨电车站点及常规公交换乘点设置, 选址尽可能靠近商业中心、客流集散地;城市外围区公交枢纽选址尽可能靠近2条城市干道相交的的区域。

参考文献

[1]金兰.浅谈城市公交枢纽分类及布局[J].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2 (8) :85-88.

[2]王振报, 韩东, 陈艳艳.大城市公交枢纽布局规划实用方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11, 37 (10) :1524-1529.

[3]姚宝珍.城市公交枢纽布局与运营调度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11.

[4]孙俊.大型公交场站布局规划[J].城市公共交通, 2004 (3) :14-16.

建设用地布局 篇8

现行的《村镇规划标准》(GB 50188—2007)虽然在镇村体系和规模分级中涉及到村庄规模分级的内容,但是在适用范围上不包括村庄,没能替代废止的《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6)对村庄规划的指导。有学者提出《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6)的废止与《城乡规划法》的实施,是国家标准与法律的相互矛盾[2]。到目前为止,国家标准层面对村庄规划用地布局的控制和引导仍然缺失,而各省仍在《村镇规划标准》的基础上进行村庄规划技术导则的编制。《村镇规划标准》中关于村庄用地布局的规范套用城镇标准,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必须对村庄用地布局演变进行梳理,提出村庄用地布局规划的创新路径。

水网地区在我国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南方平原地带,往往是河流水系交汇处,人口密度大,经济发展较快,但是由于对“发展效率”的一味追求,使城镇得到发展的同时,农村地区的水土流失、环境恶化、乡村风貌退化等问题凸显。如何合理安排村庄用地布局,减少水网地区的环境压力,是村庄规划的发展方向之一,也是实现城乡统筹目标的基础。

1、研究对象

浙北地区是我国历来的“鱼米之乡”,水网所占比例大,其范围包括杭州、嘉兴和湖州的大部分地区。30年的城镇化发展已经给浙北地区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嘉兴地区为例,2008年该地区河流水质以四类为主,临近海域也属于严重污染地区[3],地面沉降严重,地下水抽取难以为继。

2006年以来广泛开展的浙江省县域总体规划要求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用地指标在数据和空间上实现无缝对接,使许多县市为了节约更多的土地用于县城和中心镇建设,加大了村庄撤并力度。而2010年将在浙江地区试点的“农地入市”政策,也将对未来村庄发展提出新挑战。

2、浙北水网地区村庄用地布局演变

2.1 村庄分布从分散到集中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由于用地条件好,开发成本低,水网地区村庄和集镇撤并力度要大于其他地区,使得该地区的农居点不断从分散向集中发展。根据浙江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人均规划建设用地直接参照《村镇规划标准》执行,导致新建农居点人口规模偏大,密度偏高。农居点规模从十户计、百户计升级为千户计,农民的人均规划建设用地从300平方米减少为120平方米左右,很多地区在撤并时甚至按照城市人口的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以下作为新建标准。

村庄空间分布的集中化对村庄用地布局的影响有:(1)从镇域范围内来看,村庄个数减少,以湖州市八里店镇南片为例,村庄个数由105个减少到5个,密度从3.5个/平方公里减少为0.17个/平方公里;(2)从单个村庄来看,农居点聚集在规则方整的范围内,村庄用地布局规则化、均等化,公共空间集中化,开敞空间减少。

2.2 村庄功能从单一到多元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水网地区的村庄用地功能从单一向多元发展。浙北地区的村庄发展除了依托农业,更多的依托工业和服务业。村庄用地类型除了居住用地以外,增加了工业用地,旅游度假设施用地,以及以体育运动设施、幼儿园为主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等。例如,随着农村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入,嘉兴地区作为农村土地整理改革的试点,村庄用地功能的多元化日趋明显,许多村庄以“农家乐”、农庄度假村等服务业为主要产业发展起来。

村庄用地功能的多元化对村庄用地布局的影响有:(1)工业用地占村庄建设用地总的比重大,改变了村庄用地布局的尺度;(2)以“农家乐”形式为主的服务业发展,引入了旅游度假设施用地、停车场用地等,客观上也增加了村庄交通量,影响道路交通用地布局;(3)新增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类型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生活半径,改变原有村庄用地布局模式。

2.3 村庄道路从零散到密集

道路交通用地对村庄用地布局的演化具有强烈的外部引导作用。浙北水网地区村庄用地布局发展经历两个阶段。因为河网密布,长期以来,村庄靠水运发展,为了最大程度满足临水建房的需要,农居点选择在交通比较便利的河网交汇处,以水路为主形成一个网络系统;城镇化背景下的道路网建设把乡村空间纳入到了城乡发展框架中,农居点沿着道路建造。

村庄道路交通密集化对村庄用地布局的影响有:(1)传统水路交通影响尚存:村庄布局围绕不规则的河道、水渠和水塘形成了U字形态;(2)新建道路的影响逐渐显现:村庄布局沿路单侧或者两侧形成一字型格局;(3)上述两种交通模式对村庄用地布局的双重影响:沿水路和道路分布的农居点并存,道路建设没有很好的考虑到原有水网分布,造成村庄用地布局零散。

3、问题解析

村庄分布集中化、村庄功能多元化、村庄道路密集化带来的村庄用地布局演变是城镇化过程中的必然,但是由于缺乏对村庄规划的正确认识,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村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惑:人们迫切想要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也向往秀美的田园风光,怀念小桥流水人家的村庄生活,却不知如何处理经济、环境、文化三大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和取舍。

村庄用地布局是经济、环境、文化三大价值观在空间上的投影,处理好村庄用地布局与经济、环境、文化的关系是村庄规划建设创新路径的突破点。水是水网地区的灵魂,现今发展的问题说明,浙北水网地区的村庄建设没能很好的处理水经济、水环境、水文化与村庄用地布局的关系,创造一种与水共生的聚落环境,使人的行为和水相适应,形成宜居的村庄空间(图1)。以下从这三对关系出发解析目前存在的问题。

3.1 水经济与村庄用地布局

村庄用地布局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与生活之间的依存关系[4]。农村经济生产以家庭经营为主,是低水平、低成本、循环式的,任何东西都可以得到循环利用[5]。现行村庄规划倾向于把农居点集中布置,使农民的生活空间脱离农田、水塘等生产空间,破坏了水网地区原本自循环的“水塘经济”,而新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又没有同步建立起来,造成农业成本上升、交通费用增加。例如湖州八里店镇要求水产村的农民统一“上岸居住”,安置在距离鱼塘几公里以外的农民新村,虽然改善了渔民的生活条件,但是由于生活生产空间的隔离,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3.2 水环境与村庄用地布局

从农居点布局来看,居民点的规模化、单一化、快速化建设破坏了村庄、农田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多元化、有机的共生关系,山、河、塘、田等开放空间被割裂,在局部产生了的“类城市景观”代替乡村水网景观成为主导。从道路交通用地布局来看,由于用地条件优越,城镇密集,水网地区的道路交通建设工程量大面宽。村庄规划往往简单采用方格网道路布局,忽略水系的存在,破坏了区域生态系统。浙北地区的许多村庄有大面积的湿地景观,是该地区宝贵的生态旅游资源,但是在村庄规划中,没有考虑如何长期保存湿地风光,而是建设高等级道路把湿地完全封闭,在道路经过河道时,没有保留河道通船要求的净高,有的甚至对河、塘采用盲目填平的手段,切断了湿地和外界的生态通廊,长此以往,必然对湿地水系造成难以恢复的破坏。

3.3 水文化与村庄用地布局

水网系统是传统村庄与村庄之间,村庄与集镇之间联系的纽带,依水而居不仅是生活需求,也是水乡肌理和文脉的组成部分。村庄规划中普遍采用由设计单位统一菜单式建筑户型进行规划设计的应对方式,使原有的村庄被新住宅样式全盘替代。新建农居点规整、单一,一般都采用统一的新建方案以居住小区模式为主,行列式整齐布局,公共空间统一为集中建设的活动中心。这种简单、快速的住宅翻新提高了农民的居住水平,节约用地,但是由于菜单式的建筑户型脱离当地历史文脉,传统水网地区村庄中的河流、水塘边大小不同的公共、半公共空间消失,使村庄邻里网络结构也随之松散,农民归属感丧失。以安吉县板桥村为例,中心村规划46.12万平方米建设用地,共577户,每户按109——125平方米标准建设,采用条列式布局。全村唯一的公共中心占地约4万平方米,设置在村庄最南端,远离水系,而村庄中原有水系和农居点之间被村庄主要道路割裂。这种功能分区、过度集中的布局模式降低了乡村公共空间的公共属性,与传统多样化的乡村景观大相径庭。

4、展望

在水网地区的村庄规划中,必须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文化三个维度,设计合理的村庄用地布局模式,形成一种区别于城市的,与水共生的发展模式(图2)。

4.1 适应水网地区经济的布局模式——生产生活空间的混合

水网地区的村庄用地布局首先要尊重农民的生产生活空间共存的特性。乡村生活与生产在土地和空间使用上的混合是一种有效率的存在,不顾村庄的自然生产性,机械地运用城市模式改造农村,只能导致失败。从种植业来看,所有农作物的栽培都发生在特定的空间(农田、水源和作物)、特定的时间(气候类型、季节、害虫周期)、为了特定的目的(有自我需求或特定的交易对象)[6]。水网地区村庄以密布的水塘为特色,水塘有养殖和生活用水的双重作用。村庄用地布局规划时必须保留水塘和农居点的良好关系。从养殖业来看,应该尊重传统的饲养模式并加以“拾遗补缺”式的优化,家畜家禽饲养空间散养在农房周边,构成生活生产循环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分解者环节,不能按照城市“规整”的模式推倒重来。

4.2 适应水网地区环境的布局模式——自然开放空间的连续

乡村的吸引力就在于它的周围是否有一个相互联系的开放空间网络[7]。水网地区的开放空间以大面积的水系和农田为主。现行的村庄规划往往先确定道路网络,再确定农居点选址,开放空间在这样的规划程序中被忽视,使村庄连成一片,取代自然景观变成区域主导景观。水网地区村庄用地布局规划必须将“山、水、林、田、路、房”六要素统一规划,先通过沟通水系和划定生态廊道等手段,确定开放空间网络,再确定农居点及其他用地,实施填充式开发避免在开放空间的核心搞开发。

4.3 适应水网地区文化的布局模式——水乡布局肌理的保留

村庄用地布局规划要保留村庄脉络(街巷)和细胞(建筑单体)的关系,不宜采用大拆大建的简单方式,在尊重原有的肌理结构上有机更新,保持原有乡土文脉。村庄中出现的工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必须尊重村庄原有的布局肌理,与原有用地布局具有相似性。例如,湖州吴兴区的路村古村落,应该恢复其沿河驳岸的肌理,理顺岸边的其他用地(如商店、街巷)和驳岸之间的关系,充分沟通现状水系,合理保留部分道路和水系交汇时桥的净空,在局部保留水系的运输作用,保留水乡生活状态。

5、总结

村庄规划是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内容,而村庄用地布局是村庄规划指导思想在空间上的直接反映。论文认为村庄用地布局不能盲目延续城市用地布局的模式,应该与其所在的经济基础、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紧密相关,创造适合农村的布局模式。对于浙北水网地区来说,只有理清村庄用地布局与水经济、水环境、水文化之间的关系,才能科学引导该地区的村庄规划建设,适应新时期下的城乡统筹发展。

摘要: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村庄规划面临诸多困惑和挑战,浙北水网地区村庄用地布局出现了村庄空间分布集中化、用地功能多元化、道路交通密集化的特点。通过对上述趋势的分析与概括,指出浙北水网地区村庄用地布局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水网地区村庄发展方向的展望,为村庄规划提供借鉴。

关键词:村庄用地布局,水网地区,村庄规划

参考文献

[1]Ebenezer Howard,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M].Cambridge,MA:The MIT Press.1965.pp.33-35.

[2]张军民冀晶娟.新时期村庄规划控制研究[J].2008.32(12):58—61.

[3]公众环境研究中心.http://www.ipe.org.cn

[4]李凯生.乡村空间的清正.时代建筑[J].2007(4):10-15.

[5][6]仇保兴.生态文明时代乡村建设的基本对策[J].城市规划.2008.32(4):9-21

建设用地布局 篇9

关键词:山地小城镇,主动交通安全,用地布局

近年来,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及新农村建设的开展, 对小城镇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 其中也包含了大量的山地小城镇。山地小城镇因为自身的地形特点和规模较小的原因, 致使其交通问题未能够引起重视。据统计, 仅2010 年全国山地条件下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74376 起, 死亡24137 人, 受伤94519 人, 直接经济损失达2.4 亿多元, 给山地城镇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1]。

人们在分析交通事故的原因主要倾向于人为因素, 而忽略了其本质因素, 即人为割裂了“土地与交通”两个系统中各个因素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在总体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层面中, 城镇土地利用通过对土地的使用性质和开发强度的控制, 影响着城镇的交通出行方式、分布情况等方面, 同时, 不同性质的用地对交通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传统的交通安全研究主要侧重于道路安全工程和交通安全管理, 主要针对建成道路的管理和整治。这种研究方法我们可称之为“被动交通安全改善”, 其“事后补救”的被动式处理方式会导致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社会和经济成本过高, 同时因为其滞后的处理方式时常导致改造费用巨大而无法开展。因此, 我们需要主动的预防交通事故, 把交通安全的理念贯穿于城市用地布局的过程中, 让交通安全的预防从源头开始。

1. 山地小城镇用地布局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指在规模、地貌上具有山地特色的山地小城镇, 在客观条件上区别于一般城镇;经济上相对落后, 以第一产业为主体, 并处于农业总产值在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不断下降的阶段。城市用地布局就是指城市的大小和形态, 各类用地性质、规模和空间分布, 及其开发建设的密度、时序与强度[2]。其客观的影响了城市中每个使用主体和物质的空间分布情况。

1.1 山地小城镇用地布局对交通系统的影响

山地小城镇的土地使用方式与布局的相互适应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同时作为支撑整个系统的交通结构也受到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土地布局可以被看作为交通需求的一方, 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交通出行的规模、时间与空间分布特点。因此, 山地小城镇用地布局对交通系统的影响主要有:①城镇用地布局引导交通结构与布局方式;②城镇用地布局影响使用主体的交通方式。

1.2 山地小城镇用地布局特征

1.2.1 山地小城镇用地布局形态特征

法国地理学家阿·德芒戎通过对法国大量农村聚落平面图的分析, 得出法国农村聚落的平面形态归结为: 长形与块状两种基本形态和星形与趋向于分散阶段的两种异形形态[3]。

山地小城镇主要是农业文明的产物, 长期处于适应于环境容量的发展, 相比平原城镇, 一般规模较小, 没有人口增长所带来的扩大用地的需求, 所以山地小城镇都以带状的平面形态最为普遍 (图1) [4]。由于山地地形的纵横交错, 水体的自然割裂, 时常造成土地的支离破碎, 并导致传统的山地小城镇呈现出组团式的用地结构 (图2) 。

同时, 存在少量规模相对较大的传统山地城镇呈现出形态不规则的用地结构 (图3) 。通过研究发现, 后两种山地城镇中都存在一条主要的带状街道, 并以其为发展轴线。所以笔者认为山地传统小城镇的用地形态是一种线性的空间模式, 在平面上以带状、组团式和不规则形态三种基本形态表现出来, 其中以带状形态为主。

1.2.2 山地小城镇用地布局与过境交通现状问题

城镇的规模越小, 外界与之的联系就越弱, 内外交通联系就越少, 而过境交通量则相对相对较大;反之, 城镇的规模越大, 外界与之的联系就越频繁, 相应的内部交通、对外交通就越多, 过境交通量则相对较少。根据统计, 一般100万人以上城市, 过境交通只占1%-9%, 50-100万人的城市, 过境交通占8%-14%, 10-50万人的城市, 过境交通占12%-28%, 2-10万人的城镇, 过境交通占14%-47%, 而2万人以下的小城镇, 过境交通高达60%以上[5]。资料表明, 我国建制镇90%以上是过境公路穿城的布局, 即大部分小城镇都依赖于过境公路发展。多数山地小城镇在发展初期, 为了使有限的用地发挥其最大效益, 实现经济快速发展, 用地布局多是沿路自由发展 (图4) ,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多, 过境交通与山地小城镇内部交通之间的矛盾也逐渐激化。分析其本质原因是日益扩张的用地布局, 使道路实际使用功能不断复合叠加, 而原本道路功能并没有得到疏解。

2. 主动交通安全规划理论

从本世纪初起, 主动交通安全规划研究已经在瑞士、美国等发达国家出现。 起初国内关于交通安全与道路系统规划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主动交通安全设计方面”, 而国内关于“主动交通安全规划”研究起步较晚, 较为典型的研究为2006 年王岩、杨晓光[6]在国内首先提出了“主动交通安全规划”这一概念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到目前为止, 国内关于“主动交通安全规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系统研究的综合阶段, 尚未见到对系统各组成部分进行单独的研究, 更未见到将“主动交通安全规划”理论应用到城市规划领域。

2.1 主动交通安全规划的概念

主动安全是指事故前的“安全”, 即实现事故预防和回避, 防止事故的发生。 主动安全性是指通过事先预防, 避免或减少事故发生的能力[7]。主动交通安全规划的含义是: 在城市规划领域, 以及其相关的专项规划领域中, 视交通安全为主要的规划目标, 并在主动交通安全原则的指导下, 分析交通方式、土地利用、道路结构等方面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从源头上实现对交通事故的提前预防。

2.2 主动交通安全规划的目标

站在城市整体交通系统的角度去思考, 以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和道路专项规划为切入点, 提高道路交通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主动安全性, 减少道路交通体系中不必要的出行次数, 降低交通事故率, 完善道路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 实现道路系统与交通参与者之间的和谐共存。

2.3 主动交通安全规划的目标函数

根据Koomstra等人的研究, 道路交通安全可以采用3 个基本要素描述, 即发生事故的潜在性 (Exposure) 、发生事故的机率 (Risk) 和事故后果 (Consequence) [8]。借鉴“主动道路交通安全规划体系[6]”中建立的目标函数:

其中F为规划区域总交通事故死亡 ( 或受伤) ;

Fij为选择i路径, 采用j交通方式出行的交通事故死亡 ( 或受伤) ;

Eij为选择i路径, 采用j交通方式出行的总出行距离 ( 或总出行时间) ; Rij为选择i道路 ( 路径) j交通方式出行发生交通事故的机率;

Cij为选择i道路 ( 路径) j交通方式出行发生交通事故后的死亡率 ( 受伤率) 。

通过主动交通安全规划研究出的目标函数可得出结论, 即实现以下具体途径可以减少区域交通事故死亡, 间接提高交通安全性: ① 减少交通出行次数;② 缩短交通出行距离;③ 缩减交通出行时间;④ 降低高危性交通出行方式比例;⑤ 降低选择高危险性路径的出行数量。

笔者认为基于主动交通安全规划的角度出发, 为实现优化山地小城镇用地布局的层面, 可以通过对上述五项途径进行合理控制与优化, 进而达到主动交通安全的目标。

3. 基于主动交通安全理念的山地小城镇用地布局

通过分析并引入主动交通安全规划的目标函数来看, 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阶段与交通安全有关的因素包括城市形态、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新区规划等, 主要对交通事故的潜在性和机率产生影响[6]。

3.1 山地小城镇用地布局空间结构选择

城市空间结构包括单中心、双 ( 多) 中心、多组团、卫星城 (图5) 等多种形式。山地小城镇由于受其规模和用地条件的影响, 多呈现的单中心城市形态或组团式的城镇形态, 与多中心或组团式的城镇形态相比, 其中单中心的城镇交通出行的距离和时间较小, 因而能降低事故的潜在性, 提高山地小城镇交通安全。

但是, 这些年随着新一轮的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 很多政府在编制规划时贪大求全, 盲目扩大城镇用地规模, 使原本单中心的城镇以摊大饼的形式发展, 脱离了单中心空间结构“紧凑”的本质 (图6) , 并没有从实质上减轻城镇的交通出行的距离和出行时间。所以以往单纯的单中心城镇形态已不能很好的降低交通事故的问题, 而必须加上适当规模的控制要求, 即单中心空间结构“紧凑”的本质, 才能使单中心的城镇形态发挥其在交通安全方面的优势。

3.2 山地小城镇用地布局规模选择

由前面研究可以发现, 山地小城镇用地形态以带状形态为主, 所以这里的“用地规模”侧重于用地形态的二维平面距离规模。城镇的用地规模将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出行距离, 进而影响出行方式的选择。山地小城镇因为其自身的地形条件与经济因素, 其主要的出行方式有小汽车、摩托车与步行, 其中步行是最为安全与普及出行方式。控制山地小城镇用地规模, 促使步行交通方式的使用就是通过城市用地布局层面解决交通安全问题的一个方法。

通过对不同出行方式适宜的出行距离的研究发现:步行出行方式的适宜的出行距离为0.5-1.5km (表1) [9]。所以, 在确定山地小城镇规模大小时, 我们可以通过考虑步行交通方式适宜距离的因素的思考, 将人口规模较小的山地小城镇平面长宽距离控制在1.5km以内, 从而促使居民对步行交通方式的选择, 以促进山地小城镇交通安全。

如在《重庆市巴南区丰盛镇城镇总体规划 (2005) 》中, 通过推算用地规模总面积为106 公顷, 但是其用地规模的二维平面长边达到了2km (图7) 。从主动交通安全的角度看, 这样的用地规模二维平面长度不不利于城镇交通安全的实现。

3.3 山地小城镇用地布局模式选择

山地小城镇在用地布局的性质上, 普遍采用了混合式布局模式, 混合式布局指将居住、服务和就业等城市功能混合布置 (图8) , 实现功能复合。与之相对应的是将以上功能在空间上分散布置 (图9) 。根据Ogden[10]的研究, 混合式用地布局不仅能降低机动车出行总量, 同时缩短城市居民的出行距离。因此混合式布局能降低交通事故率, 减少事故潜在性, 从而加强山地小城镇的交通安全性。

2012 年1 月1 日实施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 为了方便用地分类管理与统计, 城市的混合用地被取消使用。而现阶段的城市增量发展中, 许多山地小城镇在规划编制的初期, 在用地布局模式选择上, 大多采用了城市用地标准, 并使用单一型用地布局模式, 导致了山地小城镇在社会发展中潜移默化形成的混合式用地布局模式逐渐被替代, 从主动交通安全理念角度看, 这样的用地布局模式并不利于小城镇的交通安全发展。

同时, 笔者认为混合用地并不是产生山地小城镇交通安全问题的根本所在, 产生混合用地交通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 混合用地的综合使用性质与地块上交通道路的实际使用功能的不匹配。山地小城镇由于所处的发展阶段, 在规划用地布局时不宜完全按照大城市的明确而严格的城市分区进行, 适当类型的兼容混合用地, 并配以合理的交通道路功能, 能够增加山地小城镇的交通安全。

3.4 优化山地小城镇用地布局的相关措施

山地小城镇的规划 (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 编制阶段与交通安全有关的因素包括用地性质、容积率、道路等级等, 都对交通事故发生的潜在性、事故率具有一定的影响。

落实到城市规划编制中, 用地性质的不同导致其空间组织形式的千差万别, 因此规划用地之间的交通联系方式也存在差异, 这两者都是城镇交通出行方式与交通出行量的决定因素。

3.4.1 居住用地

大规模集中型的居住用地的内部交通组织更加精细化与系统化, 相比分散型居住用地通过城市道路联系的方式更加安全。此措施通过选择安全的出行路径以降低交通事故率。

3.4.2 公服用地与商业用地

应将交通出行次数较多, 交通量较大的公共管理服务用地与商业用地布置在公共交通线路两侧, 与轨道交通附近。应避免被高等级、大流量或车速快的城市主要道路分隔, 从而降低道路使用者横穿干道的危险性。此措施通过提供安全的出行路径以降低交通事故的机率和后果, 同时良好的公共交通覆盖率将促使更多出行者选用公共交通, 从交通方式上减小交通事故率。如在进行学校的规划建设时应该尽量避免学生穿行主干道上下学 (图10) 、 (图11) 。

3.4.3 工业用地与物流仓储用地

工业用地与物流仓储用地因为其自身需要高密度的内部道路网与完善的对外交通体系, 使之城市主干道的联系更加密切, 因此该类用地应远离城市中心区, 以从交通方式和出行路径上减小交通事故的机率。

除了规划单位在规划编制时可以通过经验与规范进行严格把关以外, 还可以通过管理部门根据交通道路的集散性、商业性、生活性等不同性质, 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法规进行宏观把控。

4 . 结语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 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山地小城镇的交通安全研究将会提高到新的高度。笔者通过参与的实际项目和实际调查研究, 发现山地小城镇交通安全问题普遍并突出的存在, 也意识到解决山地小城镇的交通安全问题需要跳出原有“被动交通安全改善”的思维模式, 抓住问题的本质, 从开始就将主动交通安全规划理念应用到山地小城镇用地布局规划阶段。本文对基于交通安全规划理念的山地小城镇用地布局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需进一步定量的研究, 以更好地指导山地小城镇用地布局规划。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年报 (2010年度) [M].公安部交通管理局, 2011.6.

[2].金海荣.小议城市交通与用地布局规划[J].新技术产品, 2009.

[3].[法]阿·德芒戎.人文地理学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3.

[4].赵珂, 王晓文.川渝山地小城镇传统形态[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4.

[5].关中美, 王韶辉.小城镇交通特征研究[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2.

[6].王岩, 杨晓光.主动道路交通安全规划体系[J].系统工程, 2006.1.

[7].廖传锦, 秦小虎等.以人为中心的汽车主动安全技术综述[J].计算机仿真, 2004, (9) :153~156.

[8].De Leur P.Improved approaches to manage road safety infrastructure[D].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2001.

[9].毛海虓.中国城市居民出行特征研究[J].2005, 3.

上一篇:听力成绩下一篇:聚合物镁水泥砂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