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征收法律依据(精选7篇)
土地征收法律依据 篇1
征收社会抚养费法律依据
1、《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第三条不符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的规定生育子女的公民,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缴纳社会抚养费。2、《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六条 生育一胎后不符合法定条件妊娠,经教育拒绝终止妊娠的,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或其委托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可按征收标准对其预征社会抚养费;终止妊娠后,预征的社会抚养费应当在七日内退还。
3、《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生育的,对男女双方分别按照统计部门公布的当地县(市、区)上一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下列倍数征收社会抚养费:
(一)多生一胎的,按照二倍至四倍征收;
(二)多生二胎以上的,按照前一胎的征收标准加倍征收;
(三)符合再生育条件但不到间隔生育时间生育以及已满间隔生育时间但未经批准生育的,按照零点五倍至一倍征收;
(四)未婚男女已满法定婚龄非婚生育第一胎的,按照一倍至二倍征收;
(五)未满法定婚龄生育的,按照一点五倍至二点五倍征收;
(六)有配偶的一方与他人非婚生育的,按照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标准加倍征收;
(七)民政部门、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发现收养子女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规定的,应当责令当事人在五个月内改正;当事人未在五个月内改正的,按照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标准征收。
个人年实际收入高于当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还应当按照其超过部分的一倍至二倍加收社会抚养费。
4、《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五十条 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由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作出书面征收决定;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也可以委托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作出书面征收决定。
土地征收法律依据 篇2
目前, 土地征收补偿已经成为土地征收过程中政府和被征收者之间主要矛盾所在。因征收补偿问题引发的暴力征收、群体上访、自焚等事件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存和农村的稳定。虽然国家连续多年在一号文件中指出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但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 一次加快土地征收制度改革, 解决因土地征收引发的社会矛盾已经迫在眉睫。
1 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存在的问题
1. 1 土地制度存在缺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我国采用的是农民的土地“自己管”, 城市的土地“国家管”, 这样一种比较独特、复杂的城乡二元分割的土地制度。唯一的农用地向非农用地转化通道由国家垄断管控。
这种制度导致城市和农村完全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土地制度, 城市的土地由地方政府享有收益权、处置权和出让权。农村集体土地的出让、处置、收益的权利则由农民集体享有。而在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时, 农民只能获得其土地原用途所获利益若干倍的补偿。只有经过政府的征收这种唯一方式, 才能使农业用地转变为非农业用地, 从而进入农用地市场。相比较城市建设用地市场, 这种由政府绝对严格管控的独特形式造就了两种土地市场之间的巨大差异。这一制度的特点也正成为征收补偿问题的根源所在。[1]
1. 2公共利益范围不明确
《土地管理法》总则第二条明确规定: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2]由此可见, 满足公共利益需要的征收行为属于国家强制行为, 可以不经过被征收者同意强制征收。因此, 满足公共利益要求成为国家行使征收权的重要前提。但是何为公共利益, 国家并没有对其给予明确的外延和内涵。这就导致地方政府为了获取国有土地使用权带来的巨大财政收入, 打着公共利益的幌子滥用土地征收权, 征收无权征收的土地, 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正是这种混淆公共利益概念, 以公共利益作为滥用土地征用权合法接口的行为加剧了政府与农民在土地征收过程中的矛盾。
1. 3 补偿制度不规范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 征收土地按照被征收土地原用途给予补偿。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而三种补偿费的计算方式均以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的平均产值为参考。这种计算方式有着明显的不合理性。被征土地因为其所处地域不同会导致其生产结构的不同, 而生产结构的不同固然会使不同地域的农业产值存在较大差异, 不考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各地域因种植经济作物存在产值差异而是单纯的以基本农作物的产值计算补偿费用, 这种做法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随着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 土地潜在的价值会产生质的变化, 土地经过开发带来的收益与从事农业产业产生的收益会有巨大差距。不考虑因土地用途的变化带来的巨大升值空间, 只按照一般农业用地标准补偿农民, 而且征收补偿费分配比例不公平这些都导致农民与政府间矛盾加剧, 群体上访事件频繁发生。
1. 4 失地农民缺乏长期有效的社会保障
现金补偿作为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的征地补偿的主要方式, 面对因城市化进程加快诱发的复杂的土地征收环境也显得力不从心。土地作为农民的衣食来源, 一直都是农民唯一的生活保障。土地的征收对于农民来讲失去的不仅仅是土地, 更是他们的职业、生活来源以及生存的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 农民生活环境的改变, 现金补偿已经难以满足农民维持原生活水平的需要, 它不再是针对农民失地以后解决生存问题的办法, 而是成为掩盖农民失去生活保障与经济发展需要之间矛盾的临时对策。随着现金补偿费的消费殆尽, 农民究竟该如何生存的问题依然存在。究竟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 怎样才能给失地农民提供长久有效的社会保障, 这些问题法律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笔者认为, 农民真正需要的并不是更多的安置补偿费, 而是切实有效、能满足失地农民生存需要的安置补偿措施。
1. 5 征收补偿程序不规范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六条规定: 国家征收土地的, 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笔者认为, 征收行为从根本上来看, 是一种行政行为, 因为处于土地征收法律关系中的政府和被征地者双方并不具有相等的法律地位, 不是平等的民事主体, 征收行为具有强制性。这是因为二者之间法律地位的不平等才需要制定出严格的程序用来规范公权力行使的强制行为, 否则无法保护私权利的合法利益。而如此含糊的规定给征收权的滥用创造了空间。
法律规定了在征地补偿方案制定后, 被征地所在的县级以上政府应予以公告, 却没有要求地方政府在征收补偿方案制定时以公告、听证的方式让被征地农民参与到征地补偿方案的制定过程当中。被征地农民无法表达自己对征地补偿标准、失地农民安置办法等方案的意见。政府只是单方面的定价, 不听取被征地农民的声音, 农民对已定的方案只能被动接受, 必然引起矛盾的激化。虽然先后出台了一些相应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以求对征收程序予以规范, 但在实际操作中补偿程序往往流于形式, 被征地者的参与权根本无从谈起。
1. 6 征收补偿纠纷救济制度缺失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中规定“涉及农村土地承包民事纠纷, 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就用于分配的土地补偿费数额提起民事诉讼的, 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可以看出, 面对征地补偿及安置方案产生的争议, 被征地者并没有被赋予司法救济的权利。在征地补偿纠纷中, 政府既是补偿标准的制定者, 又是裁决者, 对于这种给自己充当法官的行为, 与法律本身公平正义原则相违背。
2 完善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建议
2. 1 完善立法体系
目前, 我国并没有制定专门的土地征收法规, 与土地征收及补偿的相关法规只在《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规范性法律文件中有所提及。应该学习美国、日本等国经验, 建立完善的相关法律体系, 针对现实征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 对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予以修改, 做到出现矛盾时有法可依。
2. 2 明确公共利益的外延和内涵
满足公共利益作为国家行使征收权的前提条件, 明确界定其外延和内涵对于国家合理行使征收权具有重要意义。把公共利益的含义列入土地征收实施条例中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征收权的滥用。当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公共利益的含义也会发生变化, 这使得我们要不断完善法律条例, 让土地征收权的行使合理化、合法化。
2. 3 制定合理、合法的土地征收补偿及针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 要将农用地市场与城市用地市场合并, 建立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笔者认为, 即想通过政府对被征土地用途以及城市周边建设规划的严格把关, 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与国有土地共同进入建设用地市场, 让二者在公平、公开的环境下交易。形成统一市场下的土地价格体系, 不再以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 这种已经严重无法反映农民现实生活的数据作为标准。而是由公开、公平、公正的土地市场为其定价。
通过全面综合的配套政策措施, 落实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关于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各项举措, 以多元化的土地征收补偿方式调整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 让农民也可以分享土地增值带来的收益。农民获得的土地出让金不再是一次性的收入, 避免了因经济增长导致补偿金无法给农民提供切实可靠的生活保障所引发的尴尬, 而政府也获得了可持续的财政收入, 给用地企业也减轻了负担。这种政府、企业、农民合作共赢的机制必然会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 4 完善土地征收补偿的救济制度
近年来, 因土地征收补偿引发的政府与被征地农民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 面对政府公告的土地征收安置办法及补偿标准, 失地群众预告无门, 加之失地农民普遍法律意识淡薄, 维权意识较差, 如果不能及时出台相关法律用以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社会矛盾会被激化。
有关土地征收并补偿的救济制度, 我们应该参照相关法律体系比较完善的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定适用于我国的补偿纠纷救济制度。德国相关法律规定: 对补偿金额有争议的, 可以向普通法院提起诉讼。对于违法的征收侵害, 公民既可以请求行政法院撤销对财产的侵害行为, 也可以接受该违法行为, 并到普通法院提出补偿要求。而我国则没有相关法律条例, 只能申请由做出补偿方案的政府进行裁决。只有建立健全完备的有关土地征收纠纷的救济制度, 让失地农民可以采用司法途径避免不合理的征地、补偿、安置行为对其合法权益造成伤害。杜绝政府“自己当法官”的不合法行为, 才能减少土地征收引发的纠纷, 化解政府与失地农民之间的矛盾。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 城镇化建设势在必行。如何调节城市扩张过程中失地农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解决因土地征收引发的失地农民与政府之间的矛盾, 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比较分析和解释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 对完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土地征收,补偿标准,补偿程序
参考文献
[1]巴曙松.市场化是土地制度改革主线[N].上海证券报, 2013-11-21.
论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篇3
摘 要 土地征收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按照法律规定的批准权限和程序,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转变为国家所有土地,给予农民集体和个人一定补偿的法律制度。土地征收必然导致大量农村土地转化成城市土地,失去土地的农民如若不能妥善安置将会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政府应当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土地违法管理。
关键词 土地征收 土地征用 土地补偿费
一、关于土地征收制度的辨析
土地征收是一种基本的土地法律制度,普遍存在于各国法律之中。它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按照法律规定的批准权限和程序,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转变为国家所有土地,给予农民集体和个人一定补偿的法律制度。土地征用是指国家出于社会公益目的,依法定条件和程序强制性地收买集体所有的土地或者私人使用的土地归国家所有的法律行为[1]。土地征收与土地征用既有相似点又有不同点。相似点在于,两者都是为了公共利益需要,都要经过法定程序,都要依法给予补偿。不同点在于,土地征收的实质是强行收买,是土地所有权的改变,不存在土地返还的问题。土地征用的实质是强制使用,只是土地使用权的改变,在被征用的土地使用完毕,国家应及时返还被征用人,这只是一种临时使用他人土地的行为。因此,土地征收是土地所有权的改变,土地征用则是土地使用权的改变。
二、土地征收中的问题
土地征收必然导致大量的农村土地转化成城市土地,土地是农民的衣食之本,失去土地的农民如若不能妥善安置将会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使被征收了土地的农民最后变成了“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人员。
首先,土地征收的范围扩大。我国《土地管理法》第43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但兴办乡镇企业和村民建设住宅经依法批准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或者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经依法批准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除外。前款所称依法申请使用的国有土地包括国家所有的土地和国家征收的原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而《宪法》中规定,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进行征收。因此《土地管理法》与《宪法》的有关内容是冲突,使公共利益的范围扩大,从而导致公为私用。农民的土地被恣意征收,农民的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2]。
其次,补偿费用少,补偿标准低。我国土地征收补偿是按照原用途补偿的。而一般意义上应该按照土地将来的收益进行补偿。土地被征收导致的用途发生变化,使土地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增值。“低价买入,高价卖出”使政府在土地征收的过程中获得了大量的利益,从而取走了土地征收利益分配中的相当一部分,最后分到农民手中的只是很少的利益。
再次,补偿措施较为单一。据调查,现在我国土地征收的补偿方式基本都是单一的金钱补偿,主要表现为农民交出承包的土地,由国家给与一定数量的安置费。我国《土地管理法》第47条第6款规定:“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偿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这说明我国对被征收土地的农民予以补偿的目的不在于保障土地上的财产利益,而在于保障农民的生存权。然而现状却是大量被征收土地的农民涌入城市,因为缺少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无法找到工作。一旦国家发放的一次性的安置费用花光,他们的生活就陷入困境,成为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三、土地征收问题的完善方法
(一)完善法律法规,确定土地征收范围
只有将为公共利益而实施的征地与一般经营性用地严格区分开,才能有效防止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被侵犯。因此,建议国家立法机关明确界定“公共利益”的相应内涵,可考虑将土地征用限定在以下公共利益性用地范围内:(1)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2)城乡基础设施用地;(3)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如煤矿、机场、大坝等;(4)特殊用地,如监狱等;(5)享受特殊优惠政策用地,如经济用房建设用地、迁移户用地等;(6)公益及福利事业用地,如学校、医院等[3]。
(二)提高土地补偿标准,切实保障农民权益
在土地补偿的标准问题上,建议以市场价格作为参考依据。要根据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类型以不同的评估方法来确定补偿标准,除此之外还要为失地农民提供维持生计的额外补偿费。
(三)增加补偿渠道,完善失地农民保障体系
因为土地补偿费仅够维持失地农民几年的生活,所以农民的就业和养老问题就比较突出。政府应当积极的创造条件,给被征地农民提供免费的劳动就业技能培训,安排相应的工作岗位,为失地农民提供免费就业服务。从而为其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
(四)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土地违法管理
对主管部门进行改革,完善听证制度,做好复议工作。当行政工作人员违法行政时,农民可以通过行政诉讼使被侵害的权利得到补救,要加大对违法批准征地人员的惩罚措施,完善对违法批准征地人员的刑事责任追究制度。
参考文献:
[1]李海鸣.我国土地征用制度之经济分析.地方政府管理.2001(12).
[2]丁文.土地征收侵权原因及对策分析.中国土地科学.2007(4).
土地征收法律依据 篇4
农村征地拆迁补偿标准,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7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欢迎大家阅读!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暂未出台,但是根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相关规定集体土地征收可以按照下面的标准补偿。第二十五条 征收土地方案经依法批准后,由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并将批准征地机关、批准文号、征收土地的用途、范围、面积以及征地补偿标准、农业人员安置办法和办理征地补偿的期限等,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经批准的征收土地方案,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听取被征收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征地补偿、安置争议不影响征收土地方案的实施。征收土地的各项费用应当自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全额支付。第二十六条 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征收土地的安置补助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员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单位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安置单位;不需要统一安置的,安置补助费发放给被安置人员个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员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员的保险费用。市、县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置补助费使用情况的监督。农村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农村征地拆迁补偿标准,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的,应该要注意哪些问题,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被拆除房屋的用途和建筑面积,一般以房产权证、农村宅基地使用证或者建房批准文件的记载为准。如记载与实际不符的,除违章建筑外,应以实际为准。补偿安置的时间界点
1、征地公告时,已取得建房批准文件且新房已建造完毕的,对新房予以补偿,对应当拆除而未拆除的旧房不予补偿。征地公告时,已取得建房批准文件但新房尚未建造完毕的,应当立即停止建房,具体补偿金额可以协商议定;
2、拆除未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可以给予适当补偿。
3、违章建筑、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以及征地公告后擅自进行房屋及其附属物新建、改建、扩建的部分,均不予补偿。
4、同一拆迁范围内,既有国有土地、又有集体土地的,国有土地范围内的拆迁房屋补偿安置按城市房屋拆迁管理规定执行;被征集体土地范围内的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按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的规定执行。房屋的补偿安置方式
1、被征地的村或者村民小组建制撤销的补偿安置(1)可以选择货币补偿,也可以选择与货币补偿金额同等价值的产权房屋调换。(2)货币补偿金额计算公式为:(被拆除房屋建安重置单价结合成新+同区域新建多层商品住房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土地使用权基价+价格补贴)×被拆除房屋的建筑面积。(3)被拆除房屋评估如选用重置法的,按重置单价结合成新,由征地单位委托具有房屋拆迁评估资格的房地产估价机构评估;同区域新建多层商品住房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土地使用权基价及价格补贴标准,由被拆除房屋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根土地市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公布。
2、被征地的村或者村民小组建制不撤销的补偿安置:(1)对未转为城镇户籍的被拆迁人应当按下列规定予以补偿安置:(2)具备易地建房条件的区域,可以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村或居民点范围内申请宅基地新建住房,并获得相应的货币补偿;(3)货币补偿金额计算公式为:(被拆除房屋建安重置单价结合成新+价格补贴)×被拆除房屋的建筑面积;被拆迁人使用新宅基地所需的费用,由建设单位支付给被征地的村或者村民小组。被拆迁人申请宅基地新建房屋的审批程序,按照国家和当地农村住房建设的有关规定执行。(4)不具备易地建房条件的区域,可以选择货币补偿,也可以选择与货币补偿金额同等价值的产权房屋调换。被拆迁人不得再申请宅基地新建住房。其原则应当是使被拆迁人的居住水平不因拆迁而降低。
3、拆迁房屋其他补偿项目:律师应了解并告知当事人,还应当补偿被拆迁人搬家补助费、设备迁移费、过渡期内的临时安置补助费,并自过渡期逾期之日起增加临时安置补助费。拆迁非居住房屋的补偿
1、拆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与其他单位、个人共同举办的企业所有的非居住房屋,货币补偿金额计算公式为:被拆除房屋的建安重置价+相应的土地使用权取得费用。
2、被拆除房屋的建安重置价、相应的土地使用权取得费用,由房地产估价机构评估。
3、其他补偿:还应当补偿被拆迁人下列费用:(1)按国家和本市规定的货物运输价格、设备安装价格计算的设备搬迁和安装费用。(2)无法恢复使用的设备按重置价结合成新结算的费用。(3)因拆迁造成停产、停业的适当补偿。
土地征收法律依据 篇5
2012年4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关于办理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决定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征收强制执行司法解释》)。该司法解释对于规范征收司法强制执行、实现公共利益、保障征收相对人合法权益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征收强制执行是指被征收人不履行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作出的征收补偿决定规定的义务,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其履行搬迁义务的行为。笔者在指导地方政府依法征收程序中,发现许多基层法院错误地将该司法解释以偏概全适用于所有司法强制执行,缺乏对两类诉讼法中关于强制执行的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事实上,征收拆迁司法强制执行的前提基础是存在有效的法律行为,诸如补偿安臵协议、征收补偿决定、拆迁补偿安臵裁决、限期收回土地决定等民事、行政法律行为。本文结合司法强制执行依据的《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规定,对司法强制执行的种类、依据和程序进行归纳分析,防止少数基层法院不作为、对政府依法征收缺乏强制力保障起到理论上的防范作用。
一、司法强制执行的法定条件
根据《征收条例》的规定,司法强制拆迁,都必须具备四个法定条件:
1、先行给付补偿或推定给付补偿
申请人必须对被征收人给予货币补偿或者提供征收安臵用房、周转用房,被征收人拒绝接受的,申请人可以将补偿金专户存储,以保证被征收人及时获得权利补救。
2、强制执行前的证据保全
实施强制执行前,申请人应向公证机关申请办理被拆除房屋有关事项的证据保全。证据保全的目的是使能证明被拆除房屋基本情况的原始证据不致因时过境迁而消灭或遭到破坏,事后一旦发生纠纷也有法定证据可查。同时也是为了解决在行政诉讼中被告承担举证责任的问题。为此,《司法部房屋拆迁证据保全公证细则》规定,实施强制拆迁房屋证据保全时,公证机关应通知被征收拆迁人到场,拒不到场的,公证员应在笔录中记明;实施强制拆迁房屋中有物品的,公证员应当组织对所有物品逐一核对、清点、登记、分类造册。并记录上述活动的时间、地点,交两名有完全行为能力的在场人员核对后,由公证员和在场人在记录上签名。被拆迁人拒绝签名的,公证员应在记录中记明;物品清点登记后,凡不能立即交与被拆迁人接受的,公证员要监督拆迁人将物品存放在其提供的仓库中妥善保管,并对物品挂签标码,丢失损坏的,仓库保管人应承担赔偿责任;申请人应制作通知书,通知当事人在一定期限内领取物品。逾期不领的,公证处可以接受申请人的提存申请,办理提存。实践中,一些公证机关不愿意介入拆迁事务,这是不履行职责的表现,司法行政管理机关可以责令其依法公证或者证据保全。
3、强制执行必须存在具有执行内容的执行依据
强制执行依据包括补偿安臵协议、补偿安臵裁决、征收补偿安臵决定、责令限期收回土地决定、判决书等法律文书。上述行为具有执行力,通过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以实现其执行力。
4、签发公告
强制执行应当有一套完善的执行程序,一般情况下,对被征收人实施强制拆迁时,应当由人民法院院长签发公告,留够一定的主动搬迁期限,通知被执行人主动履行搬迁义务,逾期仍不履行的,由人民(或司法)警察将被征收人强制带离,由公证人员进行证据保全,由执行人员强制将房屋内的财物运至指定处所并妥善保管。强制搬迁时,被执行人所在单位和房屋所在地的基层组织,应当根据人民政府或人民法院的通知,派人协助执行。被执行人应
当到场,拒不到场的,不影响法院强制执行。运至指定处所的财物,交给被执行人接收,被执行人拒绝接收的由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妥善保管,未妥善保管造成损失的,由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承担赔偿责任。强制执行过程和搬迁的财物,执行机关应当记入笔录,由执行人员、被执行人员以及其他在场人员签名或盖章,经过强制执行腾出的房屋交拆除公司强制拆除。其中,前三个条件是强制执行的基本条件。
二、依照《民事诉讼法》的司法强制拆迁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以下简称《征收条例》)规定,签订补偿安臵协议后,被征收人、搬迁人、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约定搬迁期限内拒绝搬迁的,协议主体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补偿安臵协议是约定征收拆迁当事人之间民事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合同,适用《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等法律。依法成立的征收拆迁补偿安臵协议,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协议或者履行协议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合同法》的规定,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因此,征收拆迁补偿安臵协议订立后,被征收人、搬迁人、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约定的搬迁期限内拒绝搬迁的,作为合同纠纷,当事人通过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期间,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先予执行。
1、人民法院可以受理先予执行
诉讼期间申请诉讼中先予执行的,人民法院可以受理。根据《民事诉讼法》第97条,人民法院先予执行的情形是:追索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劳动报酬和情况紧急需要先予执行的。根据《征收条例》的规定,征收补偿采取就近安臵的原则,大多数属于“回迁”安臵,由于少数“钉子户”的 “维权”,致使安臵房屋无法开工建设,众多的被征收人回迁的愿望无法实现,特别是北方地区施工期限极短,可以理解为“情况紧急需要先予执行”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诉讼中先予执行的内部分工与流程为:(1)作为民事案件立案——已经签订补偿安臵协议;(2)立案庭立案;(3)民事审判庭作出裁定;
(4)执行局强制执行。该类强制执行只能以法院作为强制执行主体、相关部门配合,不能移送政府强制执行。适用《民事诉讼法》,不适用《行政诉讼法》和《征收强制执行司法解释》)
对于属于公共利益性质的征收,可以先予执行,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因紧急情况需要先予执行的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先予执行。人民法院裁定先予执行的,应当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或者生产经营的;二是被申请人有履行能力。人民法院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申请人败诉的,应当赔偿被申请人或者案外人因先予执行遭受的财产损失;当事人对先予执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已经订立征收补偿安臵协议,且已经落实补偿安臵协议内容或者准备补偿款的,被征收人在搬迁期限内拒绝搬迁的,符合《民事诉讼法》关于先予执行的两个条件:
其一,征收当事人之间已经订立拆迁补偿安臵协议,权利义务关系明确,被征收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拒绝在征收补偿安臵协议规定的搬迁期限内搬迁,不仅严重影响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对公共利益的实现造成严重影响,而且可能影响到其他广大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比如因为“钉子户”不搬,回迁的安臵房不能如期建成,广大被征收人不能如期还迁,过渡期过长,严重影响被征收人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其二,被征收人有履行协议,按期搬迁的能力。因为根据征收补偿安臵协议,征收补偿部门需要对被征收人给予货币补偿或者提供安臵用房、周转用房。既然当事人之间曾经达成过协议,说明征收补偿部门提供的补偿安臵是可以解决被征收人新的住房问题的,被申请人有能力搬走。因此,诉讼期间,征收补偿部门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先予执行。
在诉讼期间,征收补偿安臵协议是否有效还处于不确定状态,如果经人民法院审查,征
收补偿安臵协议有明显违法或违反政策之处,先予执行将会给被征收人造成经济损失。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征收补偿部门在申请人民法院先予执行时应当提供补偿安臵资金或者安臵用房,无需提供担保。一旦申请人败诉,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先予执行遭受的财产损失,对这种损失的数额发生争议的,由人民法院通过民事判决确定。人民法院对待征收的诉讼中先予执行采取谨慎的态度,在确保已经给付补偿、补偿安臵协议合法有效而且属于公益拆迁的情况下,先予强制拆迁才是可以的。
2、民事判决生效后强制执行
征收补偿安臵协议诉至人民法院后,法院作出生效民事判决,对补偿安臵协议的效力予以确认。此时,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即强制执行法院生效判决。法院立案庭立案后,执行局作出执行裁定,执行局负责强制执行,不能委托政府强制执行,既是《民事诉讼法》赋予的权力,也是其义务。
三、依照《行政诉讼法》的司法强制执行
具体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即具有执行力,这种执行力的实现有三个途径:一是行政相对人自愿履行;二是具有执行权的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三是申请人民法院非诉执行。上述三个途径实现的条件有所不同:第一个途径是在行政行为作出之后的任何时间行政相对人的自愿履行都能实现行政行为的执行力;第二个途径是在法律行政法规明确授权且超出法定的时间后的情况下,才能强制执行;第三个途径是当事人不起诉且已经超过起诉期限的情况下,人民法院才可以受理拆迁的非诉执行。拆迁人已对被拆迁人给予货币补偿或者提供拆迁安臵用房、周转用房的,诉讼期间不停止人民政府组织的强制拆迁。
1、诉讼中先予执行
在征收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对补偿安臵提出过高要求的“钉子户”,致使征收工作无法顺利进行,严重影响建设项目的实施。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为了保证征收工作顺利进行,当事人可以就征收补偿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同时,在诉讼期间不停止征收的执行,即尽管被征收人因对征收补偿安臵决定有异议而正在诉讼过程中,但并不影响对仍没达成协议的该房屋按照决定规定的搬迁期限进行搬迁的执行。这符合《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即除特殊情形外,诉讼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补偿安臵决定不执行可能给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诉讼期间人民法院先予强制执行,符合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但是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各级人民法院原则上不受理诉讼中先予执行申请。但是对于涉及抢险、救灾、安臵房建设或者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的,同时具备强制执行的两个基本条件的,人民法院可以先予执行。诉讼中先予执行应当注意以下问题:(1)已经提起了行政诉讼;(2)立案庭立案;(3)行政审判庭作出执行裁定;(4)执行局执行。不能委托政府强制执行。
2、非诉执行
在既定的时间内无法达成协议,人民政府应当及时作出征收补偿决定,被征收人在法定的起诉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搬迁义务的,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湖南株洲法院强制执行发生自焚事件,法院诚惶诚恐,2011年5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下发法明传(2011)327号《关于坚决防止土地征收、房屋拆迁强制执行引发恶性事件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紧急通知》)要求,依法慎重处理好每一起强制执行案件,坚决反对和抵制以“服务大局”为名、行危害大局之实的一切错误观点和行为,坚决防止因强制执行违法或不当而导致矛盾激化、引发恶性事件。迫于信访的压力,一些地方法院对于正当合法的征收强制执行申请也不受理,以向上级法院请示为由进行推诿和“打太极”。2012年4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关于办理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决定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征收执行司法解释》)。该司法解释对于规范征收司法强制执行、实现公共利益、保障征收相对人合法权益,特别是澄清《紧急通知》某种程度上产生的负面影
响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
人民法院在强制拆迁中也存在某些不履行法定职责问题。对于非诉执行,人民法院没有选择权,符合《征收执行司法解释》受理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作出准予执行裁定后,就应当坚决执行。非诉执行应当注意以下问题:(1)起诉期限届满;(2)具备执行条件的,立案庭应当在5日内立案;(3)根据《行政强制法》规定,具备执行条件的,行政审判庭应当在7日内作出准予执行裁定;(4)执行局通过司法拘留强制执行,也可以由作出征收补偿决定的人民政府强制执行。
3、行政判决生效后强制执行
征收补偿决定诉至法院后,法院依法作出维持补偿决定的判决,而后的强制执行的是法院生效判决。该类强制执行适用《行政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不适用《紧急通知》,也不适用《征收执行司法解释》。具体程序和分工如下:(1)立案庭立案,无需报上级法院同意或批准;(2)执行局作出执行裁定;(3)执行局可以通过司法拘留也可组织强制执行执行,不宜由政府强制执行,可以由政府有关部门配合。
农村土地征收改革 篇6
在昨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对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作了修改。会议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虽然目前具体修改条款还未可知,但有业内专家推测,此次修改,主要内容是提高征地补偿数额,提高额度可能至少为现行标准的10倍。有专家表示,修正案草案获得通过,也为《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的尽快出台铺平了道路。
“是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推进到了关键性的一步”。土地管理法还可能进行更多的修订,改革后农民可称为农村集体土地交易的主体,通过税收调节的方式,使部分土地收益成为地方财政收入。农民交换土地,政府用税收的办法获得财政收入,就解决了财政吃紧的问题。不光要考虑卖地农民的收益,同时要通过税收平衡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有的地方城市化发展快,农民卖地获益太高,也不合理。”
未来土地制度改革的趋势,是要让失地农民有保障,让农民与土地一起实现城市化。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修改,有两个基本的原则必须遵守。首先,土地征收是城市化发展带来的,要保证被征地的农民生活水平不下降,有发展。此外,土地管理法的修改中,应首先规定好农民对于集体土地的权利,对农民集体土地进行确权。“明确农民如何集体所有土地”非常重要。
土地征收制度的法律经济学分析 篇7
土地征收作为一种基本的土地法律制度, 普遍存在于各国的法律之中。综观各国法律, 土地征收制度的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 即:国家或政府为了公共目的而强制将私有土地收为国有并给予补偿的法律制度。建国以来, 我国逐渐形成土地的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两种所有权形式。鉴于征收制度自所有权制度产生时起就作为对所有权的一种限制一直存在, 它与所有权制度一起发展, 并在社会所有权的观念下觅得其存在的合理性。本文论述的我国土地征收制度主要是指国家对集体所有土地的征收。
在方法论上, 法律经济学别具一格, 它运用经济学尤其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对法律进行分析, 具有明显的定量分析的优势。经济学的优势在于它是一种事前分析, 而法律仅仅是一种事后的“补救措施”。法律经济学将事前分析的方法引入法学研究, 可以对新法的制定或法律的修改后果进行事前分析, 预防或避免法律制定的重大失误。作为以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法律的成长、结构、效益及创新的学说, 法律经济学的核心思想是“效益”。即要求任何法律的制定和执行都要有利于资源配置的效益并促使其最大化, 以最有效地利用资源, 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财富。而土地征收制度作为一种剥夺所有权的制度, 必须具备“公共目的性”和“补偿性”的条件, 从而实现土地资源配置的效率最大化。这正是应用法律经济学对我国土地征收制度分析的重大意义所在。
二、法律经济学视野下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缺失
法律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在于分析财产制度是否符合经济规律以及怎样促进资源向更高的使用方式转移。征收制度作为财产法中一种十分特殊的制度, 引起了法律经济学者极大的兴趣。在法律经济学的视野下, 我国土地征收制度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1、对法律的经济分析就是通过法律促进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 实现效益并以效益为目标 (或称之为进行制度创新) 。即所有的法律活动都要以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以社会效用的增加为目的。而现行的土地征收法律规定与“公共利益”的目的存在矛盾, 导致“公共利益”的范围规定得不够明确, 不能使土地资源在征收过程中得到有效配置和利用。
(1) 立法上的缺失。《土地管理法》第43条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 需要使用土地的, 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 该条第2款同时规定“国有土地包括国家所有的土地和国家征用的原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按照该条规定, 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可以申请使用原来属于国家所有的土地, 也不排除申请使用国家征收的土地的可能。如果是这样, 就严重违背了“公共利益”的目的。法律中出现这种矛盾之处是因为立法者在立法时没有区分开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 以至于土地征收与建设用地笼统地被规定在一块。因此, 在土地征收的立法中, 我国只是原则性的规定了土地征收必须符合“公共利益”, 但具体什么事业符合“公共利益”却没有明确的规定。
(2) 实践中的困境。虽然立法者对征地目的有着更为严格的限制的意图, 但是我国有关土地征收目的的规定依然不够具体、规范, 实践中依然不能很好地防止土地征收的滥用。立法上, 我国的《土地管理法》只规定了土地征收必须经过国务院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对被征收人认为土地征收目的不符合法律规定时的救济机制却没有任何规定。但由于我国行政机关现在的工作水平和透明度还不能完全令人满意, 因此, 过于原则性的规定不利于约束行政机关严格依法实施土地征收。
2、法律经济学的核心思想是求任何法律的制定和执行都要有利于资源配置的效益并促使其最大化, 以最有效地利用资源, 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财富。我国补偿的项目较少, 远不能覆盖被征地人所有的损失, 这是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主要缺陷之一。
(1) 补偿标准偏低, 而且以地平均年产值作为补偿标准极不科学。虽然1998年《土地管理法》已经大幅提高了征地补偿标准, 但这样的补偿标准在经济发达地区与土地的市场价格相比还是偏低。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 对土地的补偿和对农民的安置总计为该耕地在征地前三年平均产值的10~16倍, 最多不超过30倍。按照这个标准, 以现金形式的补偿通常都在每亩1.5~3.5万元。实践中, 不少地区征地时仅以法律规定的最低标准计算补偿额, 被征地方获得的补偿是相当低的。
同时, 根据政治经济学的原理, 级差地租是由经营较优土地获得的、转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一部分超额利润, 由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部分的差额构成。在市场经济和土地所有权存在的条件下, 优等地、中等地上的超额利润, 最后会通过土地所有者与租地经营者之间的竞争, 转化为土地所有者占有的级差地租。所以, 土地所有权是使超额利润转化为级差地租的原因, 而同级差地租的形成没有关系。不难看出, 土地生产条件的差别是级差地租产生的物质条件。土地的有限性和以此为前提的土地经营的垄断, 是级差地租产生的社会经济原因。而我国在土地征收的补偿上采用平均年产值的标准, 从法律设置上忽视了土地征收过程中级差地租存在的这一经济现实。
(2) 征收补偿中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在于农民不能从土地增值中分享利益。政府往往以较低补偿费获得土地, 再以很高的出让金转入市场, 实践中, 这部分的增值额是非常大的。这些增值额实际上是土地从农用地变为城市用地产生的级差地租。但是, 国家对征地过程中的这部分增值额不予确认, 也没有让失地的集体组织或农民从增值额中获利。农民集体土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过程, 应当是农民分享城市化和工业化成果的过程, 应当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而不是扩大城乡差距, 因此, 应解决土地增值分配不合理的问题。
(3) 补偿发放和补偿方式存在缺陷。首先是土地补偿费用收益主体不够明确。由于历史遗留的因素, 土地在国家和集体土地所有权之间的权属界定并不非常清晰, 不同所有权主体的土地经常交错在一块。众所周知, 征收土地与征用土地是不同的, 前者改变的是所有权, 后者改变的是使用权。在存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情况下, 如果征收土地就涉及到对两个主体进行补偿的问题:一是对所有者即农民集体进行补偿;二是对土地所有权上依法设立了承包经营权的使用权人进行补偿;三是如果上面附着物另为他人所有的, 还涉及到第三人补偿, 如果土地使用权上设定了抵押权的, 还应通知抵押权人, 以保障担保物权人的利益。但是, 我国现行的土地管理法是怎么规定的呢?只通知和公告农民集体和农民, 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竟规定, 土地补偿只归农民集体经济组织, 那征收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补偿费到哪里去了呢?显然, 土地法没有考虑到我国土地使用权或承包经营权已流转的法律现实。这给确定土地补偿费用收益主体带来了困难。
其次是土地补偿方式不够灵活, 安置方法过于简单, 无法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我国现行法律中规定劳动力安置是主要实行货币化安置的方式。计划经济时代, 劳动力的就业安置是确保农民生活水平不下降的有效措施。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户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 原有的劳动力安置办法和“农转非”等办法, 在实践中很少使用, 已失去意义。安置费和土地补偿费、青苗补偿费一并计算补偿给集体纠纷组织, 对农民安置问题不再考虑。而我国现在征地补偿的利用机制还不是很成熟。补偿费用有时就直接发到农民手上, 出现农民坐吃山空的现象。农民失地后很难再获得较好的工作机会, 缺乏长远的生活保障。
三、完善土地征收制度缺失的法律经济学分析
法律经济学者认为, 征收制度的潜在无效率是可以被潜在效率抵消的。法律经济学者对此的解释是, 政府征收所涉及的项目一般都是巨大的, 牵涉到与许多私人财产所有者的交易, 这些复合交易的谈判成本是很高的。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政府在规划确定以后放弃原来的购买计划而购买其他土地的成本巨大, 私人所有者知道这点后会提出高昂的收购价格;二是因为每一位所有者都希望自己成为最后一个出售者以获得最大的利益, 势必影响收购的进度。如果征收者承担了巨大成本, 只能提高服务价格, 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这样消费者和征收者双方都不能获益。此外, 鉴于征收成本巨大, 征收者也可能会采取其他措施替代征收他们计划内的土地, 结果这些土地就不能转到使用效率更高的征收者手中。因此, 对于土地征收制度的完善, 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应当做如下分析。
1、明确规定“公共利益”的范围, 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土地征收制度的目的。
(1) 在制定土地征收的法律制度过程中应如何理解要符合“公共利益需要”呢?法律经济学者运用有关公共产品的理论予以回答。根据该理论, 对抗性和排他性的私人产品应由私人所有和提供, 具有非对抗性和排他性的公共产品 (如国防) 则应该由公共所有, 政府提供这些公共产品是更有效率的。由于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时的高效率, 因此, 政府在供应公共产品时征收私人财产才是正当的, 反之, 政府为了供应私人产品而征收私人财产则是不正当的。供应公共产品也就要求政府的征收符合“公共利益需要”的要求。因此, 我国应采取为世界上多数国家所采用的概述加列举式的立法方式, 除了保留现有“公共利益”的原则性规定外, 还应明确规定“公共利益”的范围。我国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项目范围与世界各国关于“公共利益”的规定是基本一致的。我国可以将这条规定作为确定我国土地征收的“公共利益”的范围基础, 同时将教育、卫生、环境保护等项目明确列入“公共利益”的范围之中。此外, 我国还应加强与“公共利益”有关的各项事业的立法, 建立我国完整的公益事业法立法体系, 具体规定各项公共事业中的哪些建筑、设施可以适用土地征收。
(2) 应该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中的土地征收审批制度, 区分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 将土地征收严格限制在公益性建设用地内。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土地征收目的合法性的事前审查和事后审查。在申报征地过程中, 由指定的机构审核该项目是否符合“公共利益用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以各级人大来审核较为可行, 只有经审核符合公共利益用途, 方可核准征地。
2、至于为什么要“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 法律经济学者给予的最简单的解释是, 它能预防政府过度使用征收权。
如果不存在公平赔偿规定, 政府很可能就会积极的征收更多的土地以降低自己的投入成本, 而这种做法对整个社会来讲往往是浪费资源和低效的。征收补偿至少部分是为了强迫政府将征收的成本内部化, 从而使社会资源配置达到经济学意义上的最佳点。显然, 征收行为不仅具有管理成本, 而且具有昂贵的机会成本:一旦财产被政府征收, 它就不可能再被任何私人使用。如果政府不需要给予补偿, 即不需要花钱就可征收财产, 那么政府可能会受到“财政错觉”影响, 也就是政府官员将误以为所征收的资源没有机会成本或机会成本很低, 从而作出非理性决策。其结果必然导致政府过度征收, 进而导致资源的错误配置和浪费。为了避免发生财政错觉, 宪法要求政府给予完全补偿或赔偿, 迫使政府比较征收的机会成本和征收后的财产价值。因此, 在现阶段我国对土地承包关系定位尚未明确的情况下, 要完善土地征收的补偿制度。
(1) 扩大征地补偿范围, 提高征收补偿标准。征收条款与补偿条款在法治国家被视为“唇齿条款”, 不可分离。土地征收是对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永久性转移, 农民将永远失去土地的经营权, 失去生活的可靠来源和保障。现行法律中规定的征地补偿范围无法补偿因征地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带来的损失。我国在第四次宪法修正案中明确规定了补偿的内容, 这是立法上的一个巨大进步, 为征用、征收补偿立法和实施征用、征收补偿活动提供了宪法依据。立法中应通过对土地所处的地理位置、种植种类和地上建筑物、构筑物、地上作物、农民房屋等补偿予以明确, 对相邻土地的损害补偿也应予规定, 不断扩大征地的补偿范围。
(2) 国家需要承认征地带来的土地增值效益, 并使农民从土地增值效益中分享利益。当然, 土地征收造成的土地增值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开发建设带来的, 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因此, 征地后的土地增值也应该有一部分为政府获得。政府可以通过开征土地增值税获得此部分的份额。对被征收土地上的农民进行妥善安置, 是征地制度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安置工作应当实行由“以安排劳动力就业为主”转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多种途径安置”的原则, 拓宽安置渠道。可以考虑以土地补偿费为主, 采用以下补偿方式:货币安置;地价款入股安置;社会保险安置;留地安置;用地单位安置;农业安置;土地开发整理安置等等安置途径。但不管采取何种途径, 应坚持“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的原则, 使农民在失去土地后还能保证其生存权和发展权。
参考文献
[1][美]理查德.A.波斯纳著, 蒋兆康译:法律的经济分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7.
[2][美]麦考罗、曼德姆著, 吴晓露、潘哓松、朱慧译:经济学与法律——从波斯纳到后现代主义.法律出版社, 2005.
[3]杨松龄:两岸土地征收法制比较研究.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1.
[4][美]弗里德曼著, 杨欣欣译:经济学语境下的法律规则.法律出版社, 2004.
【土地征收法律依据】推荐阅读:
土地征收条例08-28
土地征收征用05-29
土地征收协议06-18
农村集体土地征收08-28
土地征收补偿安置07-11
集体土地征收方法06-12
土地征收制度比较研究05-21
土地征收的程序模式06-23
集体土地征收补偿论文09-21
集体土地的征收程序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