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运输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24-07-12

集装箱运输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精选15篇)

集装箱运输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篇1

(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集装箱运输是以集装箱做为运输单位进行货物运输的一种最先进的现代化运输方式。它具有“安全、迅速、简便、价廉”的特点,有利于减少运输环节,可以通过综合利用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等各种运输方式,进行多式联运,实现“门到门”运输。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国集装箱运输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铁路集装箱运输。20世纪70年代,中国海上集装箱运输的正式启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集装箱运输的增长速度始终以远远超过世界平均增幅(6%-8%)的水平发展。现今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设施较完善、现代化程度较高的集装箱运输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外贸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国集装箱运输突飞猛进。中国集装箱国际班轮航线已覆盖欧洲、美东、美西、澳大利亚、南非、地中海、波斯湾等区域,已经形成了远东——欧洲、远东——美洲和欧洲——美洲(跨大西洋)三大主干线。国际班轮航线且航班密度不断提高,已基本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环球班轮运输网络。以干线航线、支线航线和喂给航线构成的集装箱海上运输网络也已基本覆盖全球。

另外,随着集装箱运输的快速发展,中国集装箱船队的发展也很快。截止2013年1季度,从事国内沿海运输的700TEU以上集装箱船(不含多用途船)共计156艘,总箱位数46.2万TEU。

中国已初步建成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5个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港口群体,将进一步促进中国港口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另外,中国公路、铁路、内河集装箱运输近些年来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中国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未来中国集装箱运输行业仍有很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中国正在实现从集装箱运输大国向强国的转变。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集装箱租赁行业市场前瞻与领先企业经营分析报告,共十三章。首先介绍了集装箱、集装箱运输的相关概念等,接着分析了国际国内集装箱运输行业的现状和市场运行情况,然后具体介绍了港口集装箱运输、区域港口群及主要港口的集装箱运输、内河集装箱运输、铁路集装箱运输及公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随后,报告对集装箱运输行业做了关联产业发展分析和投资分析,最后分析了集装箱运输行业的未来前景。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集装箱运输行业市场前瞻与领先企业经营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

集装箱运输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篇2

1.1 软件企业竞争更加残酷, 差距拉大。

在我国软件行业当中, 小型的软件产业占主导的地位, 大部分软件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 很多方面存在着瓶颈问题, 无法满足市场的大需求。而这些小型的软件企业在推出具有相当竞争力的软件产品时也会由于人才紧缺、高成本等问题而面临巨大的压力, 从而处于一种十分不利的地位。这些企业将会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渐被取代甚至并购, 而一些能够在这种激烈的竞争条件下继续发展下去的将会对中国的软件业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样不仅仅可以使得国内的软件产业得到有效的统一还能够在国际商场上占领一定的地位。软件行业需要的是技术, 是智慧, 更重要的是需要自身条件的优越, 资金、人员、规模等等这些都应该考虑在内。软件行业的不断发展需要我们时刻留意并正确的把握时机, 在变化多端的软件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1.2 软件行业逐步走向国际化。

自从进入二十世纪以来, 尤其是二十一世纪, 我国国内的很多软件自发的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与国外的很多软件共同竞争比拼, 在不同程度上感受到了国际市场上软件竞争的氛围, 而中国自从加入了WTO组织之后, 软件行业走出国门也是必然趋势。国内的企业若想更好的发展自己, 就要冷静的分析个人企业的面临形式, 不断地完善自身企业, 渐渐地增强全球化的商品销售意识, 而如果企业抱有幻想, 仅仅想通过闭门造车来满足自身目前的发展那反而会渐渐走向低谷。

1.3 软件与硬件的结合更加紧密。

在我们平时使用的很多家用电器中, 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是逐渐的走向普遍化, 目前我们使用的家电当中就包括全自动的洗衣机等等, 这些都是软硬结合的结果, 可以想象, 在未来将会出现更多的全自动化产品, 通过这样的技术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我们可以更加容易的去操作。软件和硬件的结合对这两个方面都有好处, 一方面, 软件依赖与硬件从而使得空间和载体拥有更加大的发展空间而硬件依赖于软件则会使得硬件强大的功能更有益于发挥使用。

1.4 软件行业需要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

目前的软件行业更加注重高科技化, 既能够满足客户们多个方面的需求, 又能够简单易操作, 这就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来进行研究生产, 此外创新能力也是不能缺少的。目前我们使用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从以前简单的软件系统发展到今天的WINDOWS8系统, 不断地进步, 不断的完善, 这与那些技术员工的努力使分不开的。而软件改善的越好, 需要这种软件的客户们就会用越多, 这些技术员工反而逐渐的转移成为了蓝领阶层, 软件企业更加需要一些具有高水平的技术人员, 他们十分精通业务, 十分熟悉软件行业方可。

2 软件行业的前景分析

中国软件产业正在遭遇着人才缺乏的尴尬。很多软件企业核心人才匮乏, 也没有核心技术, 只是简单模仿、附加没有工业规模。软件企业和软件人才结构也极为不合理:几乎没有从事个人消费者软件的企业, 缺乏同时懂技术和管理的人才。

中国软件产业不可避免的在发展过程中遭遇了两个瓶颈:首先是企业规模普遍过小。其中67%的软件企业少于50人, 26%的软件企业在50-300人之间, 而且也缺少核心技术;多数企业仍处于模仿、附加过程阶段, 没有工业规模, 其次是软件企业和软件人才结构不合理。未来人才需求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软件人才期待高品质的企业, 软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软件人才, 全国软件学院联席会秘书长李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过, 软件行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行业, 也是一个充满机遇的行业, 但是我国的软件行业发展的现状十分尴尬, 虽然人才济济, 但是规模还不如印度。最关键的问题并不是基础软件设计人员的缺失, 而是高层次的、具有系统分析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的人才缺乏。

中国的软件设计师过度依赖个人技巧, 缺少合作精神也缺乏合作条件。企业的项目分解不细、项目管理松散, 导致程序员只能通过个人的理解去揣摩项目要求, 而工作之中也没有有效的机制去检验工作的进度和成效。这样的现状大大限制了所开发软件的规模, 让大型项目无法管理和协调, 因此中国的软件企业大多是小企业。但是总体来说, 软件行业还是很有前途的, 某些弊端也终会慢慢解决。

结束语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软件行业还是具有相当大的发展前景, 尽管目前的状况时好时坏, 严重的缺乏相关的技术人员, 但是只要软件行业抓住相应的时机, 努力完善自己, 改善自身存在的不足就可以慢慢的走出瓶颈, 铺设自己的发展道路。

摘要:从目前的软件行业来看, 其发展存在着很大的机会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很难说软件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是什么样子, 未来发展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 有制约着其发展的, 也有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但是不容否认软件行业的发展不断的走向国际化, 在国际的发展大方向上还是好的。

关键词:软件行业,发展现状,前景,机会

参考文献

[1]过鹏程.中国会计电算化向国际财务趋势发展[J].浙江财税与会计, 2011, 5.

[2]曹军.会计软件向管理方向发展的思考[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2010, 4.

集装箱运输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篇3

1浙江省集装箱短途海运发展现状

1.1水运体系

浙江省地处长江经济带与沿海经济带的交汇点,拥有丰富的海岸线资源和内河运输资源:海岸线总长,规划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线,占全国深水岸线资源的30.7%;内河通航里程 ,其中四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全省现有宁波—舟山、温州、台州、嘉兴等4个主要沿海港口,年综合通过能力超过6.6亿t,生产性泊位共计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143个,初步形成以宁波—舟山港为核心,以浙北、温台港口为两翼的沿海港口体系。全省现有杭州港、湖州港、嘉兴内河港、绍兴港、宁波内河港、金华兰溪港、丽水青田港等7个内河重点港口,拥有生产性泊位个,年综合通过能力3.3亿t。[2]

1.2货运方式构成

据统计,目前在浙江省3种主要货运方式中,铁路运输约占3%,公路运输约占64%,水路运输约占33%。公路运输是浙江省沿海港口首选的集疏运方式,占70%,沿海港口集装箱集疏运方式中公路运输所占的比例更大。截至2009年底,浙江省公路网密度已达2,其中宁波高速公路网的密度最大。公路通车里程、车流量和行驶车速的递增带来很多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如空气污染、公路拥堵、交通事故频发、道路严重受损等。

1.3船队构成

浙江省航运业一直存在大港口、小航运的现象。据浙江海事局统计,截至2010年6月底,辖区登记海船艘,万总吨,其中:国际航行船舶54艘,65万总吨;国内沿海航行船舶艘,942万总吨。在这些船舶中,“四客一危”船舶较多,如客船370艘、油船690艘、散装化学品船110艘、液化气船8艘;船舶吨位总体偏小,如500总吨以下的小型船舶较多,约占总数的56%。

1.4集装箱短途海运发展现状

浙江省实施的“港航强省”战略为短途海运的发展提供了契机。2005年,浙江省出台《浙江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及杭州、嘉兴、湖州等7个内河港口总体规划。根据规划,浙江省内河骨干航道主要有京杭运河、长湖申线、杭申线、湖嘉申线、乍嘉苏线、杭平申线、杭甬运河、钱塘江等20条,共,占全省内河航道总里程的17.3%。同年出台的《浙江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明确了以宁波—舟山港和温州港为全国沿海主要港口,以嘉兴港和台州港为地区性重要港口的分层次布局。[3]

2008年初,浙江省交通厅在以“港航强省”战略为中心的基础上,提出建设“大港口”的目标。目前已经形成以宁波—舟山港为干线港,以温州、嘉兴、台州等港口为支线港的集装箱港口运输体系;人工开挖的现代化运河杭甬运河和全省首条千吨级航道湖嘉申线湖州段已建成通航,全省集装箱内河运输的南北通道已打通;嘉兴港建成全省规模最大的内河集装箱港口,成为全国最大的内河支流集装箱港口。2010年,宁波—舟山港与温州港、台州港、嘉兴港紧密合作,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11亿t,比2008年增长18%以上,创历史新高。

2浙江省集装箱短途海运发展存在的问题

2.1港口发展不平衡

港口发展不平衡是制约集装箱短途海运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1)一些中小型港口的运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较低,配套服务不完善,导致货主不愿选择短途水路运输;(2)大部分港口间无定期班轮运输,货主为及时发货不得不选择公路运输;(3)内河航运的发展水平不足,航道等级较低,集装箱配套设施不完善,机械化作业水平较低,这些都抑制了内陆地区的货主通过内河水路实施短途海运的愿望。

2.2短途海运可靠性较差

水运的速度慢于公路、铁路等其他运输方式,并受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较大,运输中断的状况时有发生。货主在选择运输方式时,除运输成本、运输速度和时效外,运输可靠性也是优先考虑的重要因素。目前,浙江省从事短途海运的航运企业以民营小型航运企业为主,运输船舶普遍存在船型杂乱、标准化程度低、装备水平不高、船舶管理水平低等问题,造成货主对货物运输安全和交货及时等要求的顾虑。

2.3货主对短途海运的认知不足

货主对短途海运的认知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集装箱短途海运的发展。浙江省60%以上的集装箱货流通过公路运输,其主要原因是公路运输在速度和时效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而发展短途海运可能要在原来的物流链上增加额外的点,导致额外的成本。比如,集装箱卡车将货物从工厂运至附近港口,通过短途海运到达目的港后,再由集装箱卡车运至目的地,中间增加了集装箱装卸的环节和成本。由此可见,短途海运对于货主而言通常意味着更加繁杂的手续、更多的中转装卸成本和更长的运输时间,且使货物受损的几率增加,影响准时交货。

3浙江省集装箱短途海运发展前景

2009年11月,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2020年我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并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交通运输体系。水运作为投资省、占地少、污染小的绿色运输方式,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必将得到大力发展。

3.1节能减排优势符合交通运输业的需要

欧洲和美国的实践证明,短途海运是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运输方式,能够缓和公路运输所造成的环境和社会问题。[4]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统计,与铁路和公路运输相比,水运特别是海运更具有节能减排的优势。公路运输的单位能耗最高,其次是铁路运输和内河运输,海上运输最低。公路运输的单位能耗最高可达海上运输的10倍以上。

欧盟对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和海上运输等3种货物运输方式所排放的污染物进行过统计研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和海上运输的

单位污染物排放量g/(tkm)

由表1可见,除二氧化硫外,海上运输的单位污染物排放量远低于公路和铁路运输。

目前,交通运输业已成为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排放的重要来源。据统计,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成员国因使用燃油而排放的二氧化碳中,34%来自交通运输业,其中公路运输占23个百分点,水路运输占2个百分点,航空运输占6个百分点,其他运输方式占3个百分点;而在全球范围内,因使用燃油而排放的二氧化碳中,28%来自交通运输业,其中公路运输占18个百分点,水路运输占2个百分点,航空运输占5个百分点,其他运输方式占3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正确选择运输方式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减轻大气污染,也有利于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浙江省建设“港航强省”和构建“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的过程中,短途海运必将发挥节能减排的重要作用。

3.2 成本优势满足政府和货主的需要

公路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篇4

公路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尤其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国公路交通事业进入了快速、健康的发展轨道。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建设发展迅速。截止2010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突破400万公里,达400.82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4.74万公里,“十一五”期间新增66.30万公里。高速公路网络更加完善。全国高速公路达7.41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比“十一五”规划目标增加9108公里。“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目标全部实现。2010年底全国农村公路(含县道、乡道、村道)里程达350.66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3.75万公里,其中县道、乡道、村道比上年末分别增加3.46万公里、3.53万公里和6.77万公里。2010年公路建设投资继续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公路建设投资11482.28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十一五”累计完成投资40752.63亿元,年均增长15.9%。

2011年中国新增公路通车里程7.1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0万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19万公里。公路建设平稳有序地进行。2012年上半年我国公路建设完成投资4733亿元,下降7.8%。

根据我国《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交通基本建设投资总规模约6.2万亿元,比“十一五”期间总投资增长31.9%。这其中大部分的资金将用于公路建设。“十二五”期间,我国公路网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公路总里程达到450万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0.8万公里,覆盖90%以上的20万以上城镇人口城市。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市场前瞻与领先企业分析报告,共十九章。首先介绍了公路的概念和特性,接着对世界公路的发展和中国公路行业发展进行了概述,然后对高速公路发展和农村公路发展进行了详实的分析。随后,报告一一详细介绍了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北和西南地区公路的建设发展状况,并对中国公路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公路养护、公路运输做了重点分析,最后对公路项目建设财务监管、公路建设BOT融资模式以及公路建设投资进行了分析,还对公路行业的发展前景做出了科学的预测。

陶瓷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分析 篇5

陶瓷制品生产在中国历史悠久,经过长期的发展,制造工艺得到不断发展。特别是近二十年来,陶瓷制品结构的合理调整,迎合了国内外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生活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同时,我国陶瓷产品出口贸易总额正在全力提升。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卫生陶瓷以及艺术陶瓷产品的出口,呈现全面飘红的喜人景象。从总体上讲,中国陶瓷产业经济实力不断增长。

近年来,中国陶瓷行业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大型高效节能窑炉、抛光砖和大规格建筑陶瓷薄板生产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节水型卫生陶瓷生产技术等日趋完善并推广。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产品结构由中低档为主向高中低档全面发展,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产业集群化发展,形成了三十余个各具特色的陶瓷产区,中西部地区陶瓷生产迅速崛起。一大批有实力的企业快速成长,加快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经济社会发展对陶瓷工业提出了新要求,节能减排已关系到陶瓷行业生存与发展。劳动力、土地、资源等要素成本上升,粗放式发展模式难以维继。近年来,我国陶瓷行业在国际市场中地位有所提升,但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也可能为国际贸易带来新的挑战。国内陶瓷企业必须加快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积极应对市场新形势。

“十二五”期间,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将为陶瓷行业提供稳步增长空间。居民住宅、公共建筑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新农村及中西部地区城乡建设快速发展,对陶瓷产品需求拉动较大。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艺术陶瓷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共十八章。首先介绍了陶瓷的分类及发展史等,接着分析了国际国内陶瓷制造业的发展概况,并对国内陶瓷制品制造业的财务状况和产量数据做了细致剖析,然后具体介绍了建筑陶瓷、卫浴陶瓷、日用陶瓷、特种陶瓷和其他种类陶瓷的发展。随后,报告对陶瓷行业区域、原料及装备、重点企业运营状况以及行业竞争营销等进行了详细解析,最后重点分析了陶瓷行业的投资状况,并科学预测了其发展前景及趋势。

飞机租赁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篇6

飞机租赁是各国航空公司更新和扩充机队的基本手段之一,在全世界机队中,租赁飞机的比重达到了60%以上。租赁飞机以其较低成本、较高的灵活性及多种融资渠道而成为航空公司的现实选择。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航空公司也较多地采用经营性或融资性租赁的方式引进了大量飞机,部分缓解了资金压力,达到了通过融物实现融资的目的。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带来了航空运输业的飞速发展。近年来,中国航空市场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航空运输总周转量达到577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2.93亿人,与1980年相比,年均分别增长17.1%和15.4%。我国民航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航空运输系统。2012年1-11月,中国民航完成运输飞行564.4万小时,同比增长10.2%。

伴随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飞机租赁业从无到有,从单一业务到多样化,对航空产业尤其是民航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截至2012年9月,国内航空公司运输飞机数量达到1907架,其中通过融资和经营租赁取得的飞机占比分别为20%和38%。国内从事飞机租赁业务的企业已有20余家。

2012年7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明确提出要改善金融服务,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支持国内航空租赁业发展。未来若干年,适应民航快速发展的要求,航空公司将继续扩充机队规模,将是飞机租赁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内飞机租赁业经营环境将不断改善,具有难得的发展机遇,前景十分广阔。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飞机融资租赁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共六章。首先介绍了飞机租赁的定义、分类及飞机租赁市场的概念等;接着分析了国际国内飞机租赁业的发展现状;然后详细介绍了国内外重点飞机租赁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中国飞机租赁业面临的政策环境;最后分析了飞机租赁业的投资潜力与未来前景。

重庆房地产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篇7

重庆房地产业为改善当地居民的居住条件, 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已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柱产业之一。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 为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2年第一季度主城区成交面积382万平方米, 同比增加19万平方米。成交量的明显回升主要来自于刚性需求的集中爆发。高端物业成交缩水、土地价格明显回落、经济基本面并不支撑楼市的快速回暖, 资金面也尚未有根本改善, 重庆楼市回暖缺乏长期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一、重庆房地产发展现状

中国房地产行业目前正逐步进入行业洗牌与结构调整阶段, 即将面临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调整。2011年以来, 当针对房地产市场的紧缩调控政策与抑制通胀为核心的宏观政策紧缩环境相叠加, 当加息、信贷控制与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相叠加, 当针对开发商供给端的抑制与针对购房者需求端的抑制相叠加、当市场化间接调控手段与行政化限购令直接干预措施相叠加, 房地产开发企业正在面临中国房地产市场起步以来最为严厉的市场和政策环境, 中国房地产行业目前正逐步进入行业洗牌与结构调整阶段, 即将面临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调整。

自2010年国务院下发的“新国八条”开始, 房产税, 差别信贷利率, 地方房价调控目标等一系列的政策调控在第一季度相继出台重庆市开发市场在持续以政策为主的宏观调控基调的环境中运行, 总体呈现出建设投资于市场销售双双回落的态势。

第一季度成交量的回升主要基于以下理由。宏观调控在“两会”之后显现出明确的延续性与稳定性, 虽然这对房地产企业是一个利空消息, 但是购房者在经历了长期的宏观调控之后发现只是成交量下降而价格相对稳定或小幅下降, 这样, 相对明朗的政策环境使得潜在目标购房者的观望情绪减弱, 因此促进成交量一定上涨;另一方面, 虽然整体调控依然严厉, 但是局部有所微调, 例如首套房贷款利率的回归甚至下调, 使得刚性需求购房者在经过长期的观望后开始涌入市场。

成交均价从2011年开始, 出现因成交结构变化而导致价格的紊乱波动, 没有明显规律, 这种走势与2008年类似, 但有本质上的区别。2009年房地产从第二季度开始成交增量, 然后进入一个上升期, 这与当时的“四万亿”经济计划与宽松的货币与信贷政策密切联系, 而现在的宏观政策对房地产所起的作用恰恰相反。在目前的情况下, 政策是影响房地产市场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虽然都是长时期地压制需求集中爆发, 但这次爆发的持久性会大打折扣。

1、开发投资增速方面

2012年1至5月重庆房地产开发累计完成投资238.68亿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26.6%。其中住宅完成投资152.45亿元, 增长40.6%;办公楼完成投资4.52亿元, 增长11%;商业营业用房完成投资21.15亿元, 增长3.2%。

2、新开工面积较快增长, 经济适用房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2012年1至5月全市商品房新开工面积1333.87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28.1%。其中, 住宅新开工面积1101.4万平方米, 增长28.8%, 办公楼新开工面积30.49万平方米, 增长43.7%;商业营业房开工面积117.15万平方米, 增长17.2%。前5个月, 全市经济适用房施工面积522.76万平方米, 其中新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面积87.81万平方米, 增长98.7%, 已成为推动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

3、商品房销售市场有止跌回升的趋势

2012年5月重庆楼市供应量开始下降, 本月主城区新开盘项目 (含组团) 60个, 推出房源8844套, 总供应体量约为84万㎡。供应量比4月减少约20万㎡, 供应套数减少2783套;同比去年5月, 新增供应量下降8.7%。本月低密度物业的供应比例略增, 占总供应的三成多。从需求上看, 5月成交量和成交价格与4月比没有太大变化, 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属量涨价跌。5月商品房成交约19499套, 成交面积约177.01万平方米, 成交套数比4月增加600套左右, 成交面积则下降1.23%。与去年5月相比, 商品房成交量却有超过50%的增幅。商品房成交金额达到120.95亿元, 成交均价为6833元/平方米, 比4月上涨了160元/平方米。尽管本月商品房成交均价已是2012年最高, 但与去年5月相比, 价格却有7.3%的降幅。

4、购房者信心指数开始上升

每一个季度世联地产都会联合多家媒体发布一次购房者信心指数研究报告。2012年第二季度中国购房者信心总体指数为106.6点, 在经历了连续三个季度的下滑后首度止跌回升, 创下自2010年二季度以来的新高。在信心指数的四个分项指数中, 购房者对于现状的满意度在消费环境、购买力和供应水平三个指标上, 均有不同幅度的上升。其中消费环境指数上升6.3个点, 达到104.7点;购买力指数上升3.3个点, 为104.2点;供应水平指数上升4.4个点, 为103.2点;在预期信心方面, 四个分项指数全线上涨, 其中供应指数上涨最多, 为108.8点, 环比增长7.0个点。

二、未来重庆房地产的前景分析

1、国家房地产政策方面

从今年国内外的宏观经济情况看, 国家不会出台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各地方政府会根据本地的经济发展情况, 放松对于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 以确保本地经济不会出现大幅度的滑坡。

2、重庆的房地产市场的自身情况

近年重庆房地产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这主要得益于重庆市政府有一套清晰科学的城市建设整体发展思路。这套思路起点高、可操作性强, 如重庆八小时工程、主城半小时工程等都取得了显著成果。去年外环高速公路纳入年票收费, 把城市各个部分拉得更近。同时, 房地产土地市场实施招标、拍卖、挂牌, 避免了暗箱操作, 给房地产商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另一方面, 政府为抑制房地产泡沫现象的产生, 推出了诸多市场监管措施, 使市场不稳定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正是由于政府宏观政策的正确, 才出现了政府、开发商、消费者“多赢”的局面。政府土地收益提高了, 有更多的财力提升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准;开发商得到了便利的交通环境, 促进了楼盘的销售;而消费者能以较实惠的房价买到满意的住房。

3、经济大环境方面

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今年第一季度经济比去年第四季度下降, 企业亏损面加大, 经营困难, 保就业和稳定局势将会成为经济工作的重点。房地产业是中国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因此, 保经济和保就业都包括了保房地产。金融机构放松银根和增加流动性将是不可避免的, 这些金融调整政策给开发商和购房者都带来实际的利好。金融机构的政策调整一方面改善了开发商的资金状况, 另一方面也给购房者提供了数量更多的按揭贷款, 从而达到刺激房市的目的。

4、房地产商方面

过去的两年, 房地产商减少了购地, 放慢了开发建设的速度, 使得房地产市场没有出现大量的房地产企业倒闭和房价大幅下降抛售的情况。随着国家调控政策的松动, 房地产商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 因此, 房地产市场上不会出现大幅度的降价潮。

5、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

由于保障性住房在资金投入、建设速度、投入使用数量以及管理分配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使得人们对于保障房的预期期望值下降, 特别是公租房遭到了人们的普遍冷遇。

6、购房者心理方面

2010年以来, 出于对房地产市场普遍的房价下降的心理预期, 积聚了大量的刚性需求购房者。经过一段时期的观察, 相当多的刚性需求购房者会选择入市, 从而带动房地产市场进一步走出低谷。

三、结论

伴随着重庆经济的快速发展, 房地产业也将会面对着更大的挑战和发展机遇。面对这一局面, 只有经过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和支持, 仅仅依靠在重庆经济的推动以及开发商的共同努力, 重庆房地产业才会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摘要:重庆房地产业为改善当地居民的居住条件, 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已成为重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柱产业之一。受2011年国家调控政策的影响, 重庆的房地产市场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阐述了重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现状, 对重庆房地产的商品房和二手房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下开发商和市政府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重庆,房地产,发展现状,前景分析

参考文献

[1]鱼小辉.中国房地产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运城学院学报, 2007, (5)

[2]金圣荣.中国楼市大趋势:深刻解读走进阶段拐点的中国楼市迷局[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2011

[3]涂祥, 柴季风, 曾国亚.从中日对比看中国房地产发展前景[J].大观周刊, 2012, (19)

[4]程叙.重庆市旅游房地产发展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08

[5]邹易.重庆房地产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 2007, (12)

集装箱运输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篇8

关键词:伊通县;果业;发展现状;前景

中图分类号:F32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0-0006-1

1 发展现状

1.1 发展规模比较平稳

伊通县在果业生产上,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由北向南规划建设了以南果梨、苹果梨、双红葡萄、矮化苹果等为主推品种的北部山区、中部平原、南部山区三大果业基地。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带动了全县果业快速发展。果树总量由1994年的200万株,发展到2010年的570万株,16年间总量增长了2.8倍。果树面积由4000公顷发展到7000公顷,年均增加200公顷。水果产量由1994年的9600吨,增加到2010年32000吨,产值由1994年1440万元,增加到6500万元。人均果业收入由1994年的44元增加到175元。到目前全县规模果园有560个,千株以上果园2800个,万株以上果园26个,果业生产成为了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

1.2 合作化组织发展势头强劲

在发展果业生产上,各级领导始终把它做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重要产业来抓,在不断巩固和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还成立了县乡村三级行业协会。相继成立了伊通县果树协会,伊通县葡萄协会,景台镇果树协会,赵家村果树协会、果树专业合作社等共15个协会和经济合作组织,全县已有1800户果树种植户参与到协会和合作社中来。同时,积极培育和发展壮大经纪人队伍。把那些门路广、头脑灵活的果树大户和水果商发展为果业经纪人,到目前全县有经纪人200人。他们在销售水果、繁荣果业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我县苹果梨、南果梨、鲜食葡萄、金红123等水果远销到辽宁、黑龙江等省份。

1.3 科技水平有明显的进步

在科技推广方面,以品种优化、技术创新为手段,不断引进推广普及新品种、新技术,全县果业整体水平得到了提高。我县引进的油桃,已经发展到150亩,油桃产量达120吨,种植户收入100万元。金红123因其口感好、果香甜脆被南方人称为“北方小苹果”,深受喜爱。伊通的苹果梨2000年荣获吉林省政府果业生产“突出贡献奖”,进一步提高了我县水果的知名度。我县的果业生产正由低效型向高效型、由广种薄收向优质丰产方向发展。

2 存在的问题

2.1 缺少龙头带动,產业化程度低,难以对接大市场

就目前来看,我县的果业生产与销售环节中只是以鲜水果为主,没有专业的果品加工、运销企业。罐头、饮料、果脯等产品加工开发尚属空白,成品包装和保鲜贮藏能力与产业发展很不适应,由于产业链条短,加工环节薄弱,因而增值空间扩大受到了制约。

2.2 资金短缺,投入不足

全县果业生产历史悠久,几十年的生产,造成了部分果树老龄退化、减产、甚至绝收,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更新换代,对老果园进行更新改造,资金短缺直接影响了果业的规模经营与发展。对果园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不足也制约着果业持续稳步发展。

2.3 品种结构不合理,特色不明显

我县果树总量较大,品种很多,但是那些适销对路,效益好的名优品种所占比重不大,传统优势品种没有得到较好保护,影响了果业整体效益提高,产业优势没有真正的发挥出来。

2.4 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水平不高

在果业生产的诸个环节中,相当一部分果园中,并没有严格按照或者达到标准化要求来进行生产。致使果品质量参差不齐,影响经济效益。虽然我们一些水果受到市场欢迎,得到过奖,但是在水果的品牌打造、商标注册、产地标识等方面做的不够,品牌化销售水平不高。

3 前景分析

3.1 有基础有保证

我县果业生产历史悠久,多年果业生产实践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的果业能人,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果业生产,建立了由县、乡、村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生产管理机制。

3.2 发展有潜力,群众有愿望

我县地处半山区,有坡耕地3.4万公顷,疏林地、残次林地、低产林地3万公顷,荒山荒地2万公顷,果树发展资源基础相当雄厚。我县是个农业县,全县有38万农民,他们对实现增收致富奔小康愿望非常迫切,特别是在水果生产区,农民对发展果业生产,实现增收致富非常渴望。

3.3 市场需求潜力大

纵观本地和国内大中城市的水果市场,水果需求量相当大。而且南果北运,北果南运,使地产水果跨越地域,融入到整个国内市场。同时以水果为原料的深加工产品市场也琳琅满目,对水果的需求量更是日益增大。这些都为果业生产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

4 采取措施

4.1 积极争取资金扶持

发展果业建设,同样需要资金,一方面积极引导果农自筹,另一方面实施水果生产项目,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扶持。

4.2 抓好水果上市销售工作

首先,多渠道、全方位的了解市场需求,掌握市场行情,把最直接的供需信息和最准确的市场价格及时传递给果农;其次,挖掘内部潜力,突出我县水果的特色、优点,实施品牌战略,使我县水果早日进入周边省份及大中城市。

4.3 抓好果树田间管理

首先,对新栽果树加强管理,确保成活;其次,对盛果期果树实行科学剪枝、保养,去掉老弱病枝,修葺树型,加强管理,增施有机复合肥料,采取请果树专家现场指导、组织果农田间经验交流等方式,确保果树稳产高产。

4.4 抓好果树病虫药害防治

抓好果树各种细菌病、病毒病及虫害防治工作。组织技术力量,下屯到户,到现场讲解、指导果树病虫害防治方法。同时,加强果树晚秋管理和修养,采取防鼠防冻措施,确保果树顺利越冬。特别是针对大田除草剂药害,要组织专家进行调研,采取对策,避免药害对果树的影响,保证我县果业健康稳步发展。

集装箱运输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篇9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水电设备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查看报告详细内容。

水电是清洁能源,可再生、无污染、运行费用低,便于进行电力调峰,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社会的综合效益。中国水能资源蕴藏量丰富,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在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水电设备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的水电发展先后较好地解决了技术、资金、市场和体制等制约问题,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十一五”时期,全国水电装机容量保持了年均增长12.98%的增长速度。2011年,我国新增水电装机容量1500万千瓦,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水电装机总容量达2.2亿kW。2012年累计水电新增装机容量1551万千瓦,同比增加20.9%,水电装机容量24890万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21.74%。

水电站是指将水能转换为电能的综合工程设施,水电站的机电设备主要由水轮机、水轮发电机及其附属的电气、机械设备组成。近年来,在水电业蓬勃发展的带动下。中国水电设备市场发展态势良好,持续高速增长。水电设备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升,整体实力有所增强,已初步形成基本构成比较完整的、居世界前列的水电设备制造体系。国内水电设备生产企业结合三峡工程的建设实践,破解技术难点,进一步提高大型水电设备的国产化水平。小水电设备制造业受益于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快,近年来也得到较大发展。

水电设备行业前景趋势分析:

水电作为可再生能源被国家大力鼓励发展,国内水电设备市场未来发展前景光明。丰富的水利资源为我国电力建设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清洁再生能源,也为水电设备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未来水电建设的力度将大大提速,水电设备行业将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水电设备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共六章。首先介绍了水电站的概念、原理及水电设备的分类、结构等,接着全面分析了中国水电行业的发展概况。随后,报告对水电设备行业的发展概况、产量数据、大型水电设备、小水电设备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透析,最后分析了水电设备行业的的投资状况并对中国水电设备行业的发展前景做出了科学的预测。

医药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篇10

中国医药工业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发展速度快于全球平均水平,也高于全国工业平均增长速度。医药工业迅速增长使医药物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市场需求的引导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一批有实力的国有或民营医药企业大力发展医药物流和电子商务。此外,第三方医药物流在中国的市场渗透处于一个较低水平,但随着大量资金开始活跃在医药物流领域里,提供专业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必然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行,以及药品分类管理的推行,人们对医药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国家出台了新医改方案,加强了对医药流通的监管,对医药企业采用现代化物流技术改进医药流通给予了政策支持,医药物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从2000年开始,以北京医药、广州医药,而后上医股份、国药控股、九州通等为代表的医药商业龙头开始了第一波的现代医药物流建设,并通过不断摸索实践,初具规模。在新医改的推动下,2009-2011年,不仅是国药控股、九州通、南京医药等全国性商业流通企业继续加紧对内陆和二线城市的物流布点,区域性的商业龙头如河北乐仁堂、浙江英特、浙江华东、哈尔滨医药、陕西医药、四川医药、江苏省医药、山西双鹤医药等也积极建设现代化的医药物流中心,谋求覆盖区域终端的竞争优势,其建设和规模动辄2万平方米,投资规模1亿元以上,都相当宏大。

2011年5月,国家商务部印发了《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在《规划纲要》引导下,我国医药物流行业管理和改革发展取得积极进展,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现代医药物流加速发展,药品流通信息化建设同步推进,快捷、可及、安全的现代医药物流服务保障体系正在形成。2011年6月,商务部在京正式宣布启动医药物流服务延伸示范工程。商务部将通过示范工程,大力推动现代医药物流发展,提升行业现代化水平。中国医药市场前景光明,中国的药价虚高根本原因在于中间环节过多,引入现代物流将会快速、高效、价廉地打造出丰厚的“第三方利润”。因此,中国医药物流市场开发潜力巨大。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医药物流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共十一章。首先介绍了医药物流的相关概念,接着分析了中国医药行业、医药物流行业和现代医药物流的发展,然后具体介绍了中国医药物流的供应链和医药企业物流的发展情况。随后,报告对医药物流行业重点企业财务状况、流通领域和行业竞争进行了细致的剖析,最后重点分析了医药物流行业的投资潜力,并对其未来前景趋势做出了科学的预测。

集装箱运输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篇11

一、河南省智能终端产业现状综述

目前,根据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国际研究所的定义,智能终端产品市场包括PC与PC延伸产品、智能设备、智能手机四大类。2015年是中国智能终端产品高速融合的一年,智能终端产品向低级别城市的渗透、产品渠道格局的变化、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对PC的冲击等因素,都在2015年发生着有史以来最为剧烈的反应,智能终端产品生产企业正逐渐被市场改变。

在市场急速改变的大环境下,智能终端产业正从东南沿海发达省份向中西部内陆省份转移,河南作为承接智能终端制造业转移的重要省份,优势地位日渐突出。2014年河南产手机约1.4亿部,所生产智能手机在全国占比已超过15%。其中,富士康郑州科技园完成苹果手机产量1.186亿部,同比增长23%。创维、百豪等智能终端企业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天语、志远、华世基、百纳威、中兴等终端企业已陆续进场施工。未来,伴随着酷派、天语等多家智能手机生产厂家的全线投产,河南航空港区智能手机的年产量将超过3亿部,届时河南将成为全球性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和国际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一)智能终端产业创新进展

2014年,我国各大智能终端企业立足现有条件,以科技创新为企业发展支撑,通过对国家专利知识产权局、专利信息系统内2008~2014年的相关智能终端产品专利的检索,截至2014年年底,各国在华共申请5217件专利,仅在河南省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代理中心,申报的智能终端相关产品专利就达到614件(見图1),其中35%以上是涉及到智能终端芯片、显示屏及电声器件的各类型专利。

依据2014年年底智能终端相关器件专利申请情况图来看,从2010年开始,我国智能终端器件的专利申请开始出现大幅度增涨,仅当年就有超过1000项的相关申请,之后每年的专利申请数量,都接近当年前2年的申请总数量,而河南省关键的增涨点在2012年之后,呈逐年大幅度上升的趋势。这说明在全国范围内涉及智能终端的各类技术,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及机构重视,特别是河南省积极把握住了智能终端行业重大技术突破的契机,加大了引导与支持省内自主创新研究的力度。

2014年,河南省协助生产国产智能终端产品的屏显约占23%,生产国产电声器件出口份额约占全国出口额的30%,并出台一系列相关条款,鼓励如河南富士康、河南创维等一大批企业的传统业务积极向行业上下游延伸,减少利润分散,提高利润率。此外,针对基带芯片企业向射频芯片企业的科技转型,进行了一定深度的扶持。

(二)产业投融资及政策环境

2014年,世界智能终端产品市场一片大好,许多国家及企业财团针对这一大好形势,纷纷进行了广泛投资。国内针对智能终端行业相互之间的企业投融资更是明显增多,并引发了众多激烈的市场竞争事件,其中以阿里巴巴、腾讯为主的互联网企业更是将巨额资金矛头对准了智能终端产品的硬件制造产业,而老牌终端产品制造商,如华为、小米、酷派、联想等企业,也不断加大自身的投融资力度,扩大市场兼并以及产品线的覆盖范围,并在郑州航空港区建设了自己的生产基地。目前,全球前十大智能手机厂商中,我国品牌占据6个位置,值得注意的是,这六大品牌所生产出的产品,超过30%出产自河南。

现阶段我国智能终端市场各项投融资环境一片大好,离不开2013年8月我国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2号)的影响,文件中明确提出“鼓励智能终端产品创新发展”,同时提出了具体目标和要求。自文件发布以来,我国智能终端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趋势明显。

2014年5月5日,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在会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智能终端产品专题对接活动的268家企业的313位客商时表示:“河南具有明显的生产要素成本优势,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具备了比较完整的生产体系和较强的配套能力,随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加快推进,综合交通、现代物流等方面的条件显著改善,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不断提升。智能终端企业不能单个转移,必须抱团发展、集群式生产,形成专业分工、协作配套的产业体系。综合来看,河南特别是郑州,发展智能终端产业的条件比较充分。对河南来说,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智能终端产业,不是简单的招商引资,而是关系全局的一件大事。河南省委、省政府会高度重视对智能终端产业的发展,并把智能终端产业发展,作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一项战略举措来实施,同时放到全省大局中的重要位置来推动。”

二、河南省智能终端产业发展问题分析

在国家和河南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河南省智能终端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从产业实际规模而言,依然以代工为主,从品牌终端销售和上层软件开发来看,河南省产业链总体实力和潜力并不乐观,目前产业链发展呈对号轨迹,操作系统、核心芯片、基础元件缺失严重,核心环节十分薄弱,而应用产业和代工产业相对较好。在这种情况下,河南省智能终端厂商虽然产能占优,但产品领先度不足,利润空间有限,品牌优势还没有显现。因此,基于此现状,必须对河南省智能终端产业的发展对策进行长远的考虑。

(一)关键核心技术不足

现阶段河南省内相关智能终端生产企业,所涉及的CPU、射频芯片、传感器、界面操作系统及电子元器件生产技术等,基本上都由国外企业控制,产业自主力非常薄弱。国内针对这些关键领域的开发企业或部门由于实力和经验不足,一直都被限制在中低端市场,且研发的产品没有形成规模性应用,而河南省内几乎没有专业科研团队针对智能终端产品进行研究。

(二)配件加工的低利润

2015年国产智能终端产品持续高成本、高销量、低价格、低产业链的不利现状,盈利能力、产品溢价能力及业务利润率仍然不足。此外,由于智能终端产品关键核心技术几乎全部被国外企业把握,如射频芯片生产厂商美国高通公司,仅其一家就占据全球智能终端产品的3G和4G芯片市场的94%。在关键技术及市场占有率的影响下,现阶段河南省内企业仍处于生产制造和低端加工配套的基础环节。

(三)产品同质化情况严重

由于智能终端产业入行门槛低,进入企业五花八门,一味地模仿跟随,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省内的相关自主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场,并把低利润、低价格作为企业保命的法宝,几乎无法切入中高端市场,并在低端市场相互大打价格战,忽视了对产品定义和原始创新的能力,简单把品牌建设理解为炒作。此外,省内绝大部分生产智能终端产品的企业,对品牌的定义模糊,盲目跟风,所出产品种类良莠不齐,核心品牌缺乏市场竞争力,始终处于市场跟随地位。

三、河南省智能终端产业发展建议

2015年,河南省的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要以专业技术创新为发展基石,以产业模式创新为发展动力,要时刻注重品牌的建设,同时积极拓宽市场渠道,建立起智能终端行业的专利共享机制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规避国际专利诉讼和信息安全风险。同时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作为省内智能终端产业迅速发展的基地,承接国内智能终端相关产品全产业链的转移,笔者在此前提下,依据现有综合发展方向,总结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建议。

(一)建立专利共享

目前,河南省内的智能终端产品生产自主企业,大多没有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专利权,为规避智能终端产品领域内愈演愈烈的国际专利诉讼,积极应对专利诉讼,建议建立专利共享机制,引导省内企业加大深度合作力度,整合国内外核心专利资源,并通过相关商会及协会渠道,组建起智能终端产品专利共享保险柜等形式,实现小范围的专利共享,并建立起属于河南省的专利攻防法律援助团队,协助解决河南省智能终端生产企业在产品专利和知识产权上出现的一些纠纷。

(二)推行科研创新

加大力度推进关键技术研发,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多模多频基带和射频芯片、高处理能力的双/多核应用处理器(AP)、北斗/GPS/GLONASS多模卫星导航定位接收芯片、微机电系统(MEMS)、低温多晶硅(LTPS)和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显示屏等一批关键元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在产业上游领域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在支持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中强调前瞻导向,引导企业关注新型人机交互、新兴产品形态等智能手机技术创新国际新趋势,提前做好技术和省内产业布局。

(三)鼓励生产创新

鼓励生产创新以市场需求为企业生产方向,以提升产品附加值,重视应用服务内容等非核心技术环节的开发,如各类手机APP软件及应用服务设置的开发,满足现阶段各类用户的需求,围绕用户体验加快创新。充分利用河南及周边中西部地区的信息化、城镇化建设机遇,大力挖掘城乡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主打差异化战略,在功能设计、工艺外观、服务模式等方面与国外品牌产品及国内同类企业展开错位竞争。

(四)实施优胜政策

2015年开始,从河南省人民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上可以看出,扶持智能终端产业发展,培养属于河南省智能终端产业的优胜产业链,离不开河南省的相关领导干部以及郑州航空港区的大力支持,这对日后加快做大做强一批骨干企业,合理、有序引导产业转移,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引导骨干企业沿产业链推进,垂直一体化整合,营造上下游协同、“芯片一系统一终端一应用”互动的良性产业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应以实际优胜政策吸引中小型智能终端生产企业进行合作研发,借助创新驱动引领区域转型升级,营造河南智能终端产业生态链。

四、河南省智能终端产业前景展望

2015年,全球市場和我国市场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同比增长率分别约为12.0%和10.0%,增长率逐渐放缓,但新兴市场表现优异,预计到2015年年底市场增速将达到33.3%,结合2014~2018年全球智能终端产品出货量和市场份额预测5年复合增长率可能达到12.70%(见图2)。在此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河南省企业亟待加快部署“走出去”战略,新兴市场是河南省企业走向全球的主战场,并成为企业打破瓶颈、取得成功的关键。

2014年5月5日,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与省长谢伏瞻,在会见参加郑州航空港区智能终端专题对接活动的客商时表示,发展智能终端产业是关系河南全局的大事。2014年7月23日,河南省副省长张维宁在河南省智能终端产业发展工作会议上强调,全省各地要坚定信心和决心,不断梳理和完善思路,找准定位,发挥优势,防止同质化;要抓住关键,强化措施,务求实效,坚持龙头带动,培育优势集群;要完善机制,协调联动,搞好服务,凝聚强大合力,推动全省智能终端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加快先进制造业大省建设。

在河南省委、省政府如此大力度的支持下,河南省将在2016年形成年产智能终端设备2.5亿部的生产能力,并带动全省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6000亿元,形成智能终端制造和电子部件全球采购、国际分拨中心。

集装箱运输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篇12

按照国民经济分类标准 (GB/T4754-2011) , 专用设备制造业包括9个子行业, 化工生产专用设备制造属于化工、木材、非金属加工专用设备制造行业下的子行业, 见下表。

石油化工工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 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中炼油、化工生产专用设备就是专门应用于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设备, 该种设备的生产制造以及技术改进情况对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二、化工专用设备制造行业总体发展现状

近年来, 我国石油化工工业建设迅猛发展, 带动了化工生产专用设备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 我国化工生产专用设备制造业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制造体系, 在部分领域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设备制造方面的发展如干燥设备等已经取得了惊人的成绩, 其产品技术含量和性能都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 具有较高的产品竞争力。在化工专用设备如罐, 槽等其技术含量和质量水平都在不断的提高, 而釜、塔等化工专用设备正在进行一场新的技术革新。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用的专用设备如锅炉等, 其产品越来越向安全环保的方向发展, 在节能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节能环保, 安全可靠已成为这类化工专用设备的主要发展方向。在我国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 化工行业专用的仪器仪表等设备的生产制造也在不断的加大, 在产量产值提高的同时, 其设备的品质和技术等也不断的创新发展, 推出了许多各种各样, 性能繁多的仪器仪表设备。在大型的化工设备制造工程方面, 各个制造工程有条不紊的向前发展, 在保障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 大部分化工专用设备制造工程都向高效, 节能, 环保等方向发展。

尽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耗能大, 污染重的化工设备制造行业如水泥, 电解铝等相关设备项目制造方面发展速度放缓, 但是我国整体化工专用设备制造行业正在向大型化, 高新化和集团化等方向快速发展和进步。

三、化工专用设备制造行业设备市场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化工设备市场方面主要呈现出产量和销量都发展迅速的态势。在化工机械设备制造方面, 整个行业2013年的产品销量比2012年上升了19.6%。2013年化工设备制造行业的产品销售额达到了387亿元, 比2012年上升了22.3%。特别是化工炼油专用设备制造方面, 其工业总产值比2012年上升了22.5%, 达到了98亿元, 其中产品销售方面的收入为69亿元, 和2012年相比, 增加了18.7%。

在石油钻采专用设备制作方面, 其工业总产值比2012年上升了19.8%, 达到了88.6亿元, 其中产品销售方面的收入是58.2亿元, 和2012年相比, 增加了19.2%。

化工金属压力容器制作方面, 其工业总产值比2012年上升了20.1%, 达到了88亿元, 其中产品销售方面的收入为62亿元, 和2012年相比, 增加了17.6%。

在化工生产用到的热交换装置设备制造方面, 其工业总产值比2012年上升了12.8%, 达到了72亿元, 其中产品销售方面的收入为45亿元, 和2012年相比, 增加了16.3%, 另外热交换装置的出口量也在不断的加大, 在2013年, 其出口产值达到了2209万美元, 而石油钻采等设备的出口产值达到了4987万美元, 与2012年相比, 增加了18%, 从2014年1-3月份的销售情况来看, 该出口量还会继续增加。

从整个化工设备市场方面, 可以看出, 我国化工专用设备制造行业市场发展环境良好, 相关设备制造如热交换装置, 石油钻采等设备的市场在不断的扩大。整个化工专用设备制造行业的市场发展呈现出不断发展态势。

四、化工专用设备制造行业市场发展前景

我国化工专用设备制造行业的发展现状是良好。随着我国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 化工生产工业的不断完善, 我国在化工专用设备制造行业的市场发展前景依然乐观的

但是, 我国在化工装备方面仍不能很好地满足炼油、化工行业高速发展的需要, 特别是石化行业对先进的大型石油化工装置的需求。国内在成套及产品设计、制造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 化工设备仍在大量进口, 行业未能分享我国大量建设大型炼油厂、石化厂、化工厂急需设备的大好时期, 化工设备进出口总体仍呈巨额逆差状态, 行业的处境还相当困难。虽然我国石化装备产业已经形成门类齐全、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仍存在大型骨干企业较少、自主创新尤其是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工艺与装备开发脱节、产业集中度低等问题, 在规模和素质、数量和质量等方面矛盾日益突出, 未从根本上改变粗放式发展模式。因此,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 其化工设备制造市场受到国外先进产品的冲击的可能性还比较大, 因此, 我国还需要加大对化工专用设备制造等技术方面的创新, 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确保化工专用设备制造市场的稳定和进一步扩大。总结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化工专用设备制造行业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 发展现状良好, 但是如果要保持化工专用设备制造行业的发展态势, 并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还需要加强对化工专用设备制造行业的技术创新, 提高相关产品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雷, 关于我国化工专用设备制造行业发展现状的探讨[J], 化工科技, 2003 (1) , 289-297.

集装箱运输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篇13

2013年01月31日

我国冷藏专用车辆目前大致可分为机械、冷板、LN2及干冰几个制冷方式。相较于国际标准还稍有距离。

机械冷藏车专门配备一套机械制冷装置提供冷量,是目前主流冷藏车形式。制冷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法、蒸发器组成,工作原理为蒸汽压缩制冷,压缩机经传动机构由汽车发动机驱动。目前机械冷藏车主要在制冷机组方面开展新技术的研发,采用中冷器的螺杆压缩机技术在移动装置上的应用、节流阀采用恒压膨胀法等技术,大大提高了机械冷藏车的性能。

冷板冷藏车是利用冷板内的相变材料蓄冷,为车辆提供冷量,由整体式和分体式之分。所谓整体式机动力装置、制冷装置和蓄冷板均置于车上,可资助启动制冷机组为蓄冷板“充冷”。分体式则需要在发车前利用地面动力启动制冷机组为蓄冷板充冷。目前对冷板冷藏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冷板放热时间的影响因素、冷板换热特性及冻结特性研究等方面。

LN2冷藏车和干冰冷藏车都是利用物质相变热吸热的原理,需要定期加注相变公质。此类冷藏车具有制冷量大、降温迅速及控温精准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一些学者开展了LN2喷淋量、喷淋时间及其传热系数研究,整车性能的实验研究及以液态CO2为公质的低温冷藏车的研究。

集装箱运输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篇14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光纤光缆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查看报告详细内容。

光纤光缆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光纤光缆的研究,几乎与国外同时起步,并在1977初研制出第一根石英光纤。近年来在我国大规模通信建设需求的带动下,我国的光纤光缆产业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从光纤预制棒到光缆产品完整的产业链。我国光纤光缆企业的生产和技术实力也迅速发展壮大,产品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中国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光纤光缆市场和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制造国。

2011年,中国光纤光缆产业快速发展,中国国内光缆总需求首次超过1亿芯公里。2011年1-12月,我国光纤、光缆制造行业销售收入总额达到643.097亿元,同比增长24.68%。

2012年,随着宽带普及提速工程的实施,光纤光缆的需求量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光纤光缆行业前景趋势分析:

随着中国村通工程的深入开展、光进铜退(光缆取代铜缆)趋势的不可逆转,中国的光纤光缆行业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而更值得关注的是,我国FTTH、FTTC系统的采用、三网融合以及大规模3G建设的持续,市场对光纤光缆的需求量依然很大,为我国光纤光缆行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行业前景光明。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光纤光缆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共十三章。首先介绍了光纤光缆的定义、特点、标准及发展历史等,接着分析了国内光纤光缆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市场运行情况,并对光纤、光缆制造行业的工业统计数据进行了详实的分析。随后,报告对光纤光缆行业做了技术及应用领域分析、投资分析、前景趋势分析和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分析,最后分析了国内20家重点光纤光缆制造企业的经营状况。

集装箱运输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篇15

(一) 传统商务旅游市场

1.一般商务旅游市场

一般商务旅游市场主要指传统的旅游活动, 包括会展旅游、商务谈判旅游、营销旅游和培训旅游等商务旅游活动。其中会展旅游是商务旅游中最具特色的一项重要内容。

2.政务旅游市场

政府公务人员旅游是商务旅游的又一市场。中国公务员的人数堪称世界之最, 多达近七百万人, 这使得每年由于公务人员的各种会议、视察和调研活动所产生的商务旅游发展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市场。

3.学术旅游市场

学术旅游市场是近几年发展十分迅速的市场。尤其是在国家日益重视教育和科技的背景下, 各种学术交流活动逐渐增多, 参加活动的人数也逐渐攀升。我国加入WTO后大量的国际性学术会议转移到我国来举行, 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并且其稳定的周期性特点对于旅游市场开发十分有利。

4.特殊商务旅游市场

特殊商务旅游市场主要包括由于参加特殊活动而形成的旅游行为, 比如各种大型体育活动、文艺演出以及其他类型的庆典和纪念活动。

(二) 现代商务旅游市场

1.商务会议市场

商务会议市场是我国商务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各种会议、年会、论坛和展览会等。这些会议大多是在能够提供住宿、餐饮、娱乐、会议室和会议设备等全面服务的酒店、会所或者度假村中举行。

2.奖励旅游市场

奖励旅游是指企业为了增强凝聚力、奖励在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员工而组织的旅游活动, 在旅游过程中, 结合培训和业务学习, 让员工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学习到了相关的专业知识。

3.展览交易旅游市场

展览交易旅游通常是指为了参加展览会而产生的旅游行为和消费活动。通常展览会都是大型活动, 出于展示城市形象、企业产品及技术成果等目的, 展览会主办方通常会大力宣传以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参观、参展和交易, 能够极大地促进当地交通和酒店业的发展。

二、国内外商务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一) 世界商务旅游市场概况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 商务交往及商务活动越来越频繁, 商务旅游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细分市场。尽管与传统的休闲、娱乐和休假旅游相比, 商务旅游在旅游市场中所占份额还相对较低, 但是其创造的市场利润却不容低估。由于缺乏统一的统计口径, 很难统计出商务旅游市场总体规模的确切数字, 但是根据从各种途径搜集到的资料, 可以推算出商务旅游市场已成为高速发展且潜力巨大的旅游市场。

1.根据澳大利亚旅游预测委员会的报告, 在未来10年, 来澳旅游者的数量将比目前翻一番, 达到1040万人, 其中商务旅游者增长速度最快。

2.据统计, 我国每年商务旅游消费超过24亿美元, 并以每年20%的速度持续增长, 居亚太地区之首。

3.西班牙马德里展览协会估计, 西班牙展会每年展场、住宿、餐饮及观光等所创造的总效益可达32亿欧元。

4.目前商务旅游的利润率高达20%~30%。2011年全球商务旅游支出超过1万亿美元, 而2003年, 仅为4000亿美元。我国商务旅游市场规模估计在117亿美元左右,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该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据预测到2015年, 我国很可能超过美国, 成为世界最大的商务旅游市场, 2012年增长速度将达到6%。

5.新加坡旅游局 (STB) 计划2015年将商务旅游及会议、展览与奖励旅游业的收入增加至105亿新元, 同时维持该领域在旅游业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二) 世界商务旅游市场的地区分布情况

总体来看, 商务旅游在全球的发展很不均衡。欧洲经济较为发达, 举办会议及展览有悠久的历史, 在商务旅游的发展中一直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从商务旅游者的地区构成来看, 欧洲的商务旅游人数最多, 约占全球的60%。亚洲凭借巨大的市场潜力以及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 商务旅游市场开始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其商务旅游人数仅次于欧洲, 以20%的比例位居全球第二。美洲凭借北美洲较强的经济实力, 亦处于商务旅游发展的前列;非洲和中东地区, 虽然商务旅游的发展相对滞后, 商务旅游的人数仅占4%左右, 但是整体呈增长趋势, 发展前景较为乐观。

(三) 我国商务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较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商务队伍的规模也在逐步壮大, 并且这一群体具有普遍收入高、素质高和职位高等特点, 出于注重维护客户关系以及公司外部事务等原因, 商务人士进行商务旅游日益频繁, 这使得以会议、展览和培训等为目的的商务旅游需求大大增加。据统计, 我国每年因商务旅游的支出已经超过100亿美元, 约占到亚洲商务旅游市场份额的1/5。

2.市场竞争激烈

由于我国商务旅游市场前景广阔, 对于国际商务旅游企业而言, 我国已经成为其业务扩展的重点市场, 目前, 众多知名商务旅游企业通过合资或独资的方式进入我国市场。除了美国运通这样的旅游业巨头外, 部分航空公司及连锁酒店管理集团也纷纷涉足我国商务旅游市场, 这些企业的加入使我国商务旅游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3.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

商务旅游是随着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综合实力增强发展起来的, 商务活动发达的城市往往成为商务旅游的首选目的地。各地政府也通过优惠政策、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举办各种推介会等方式推进本地商务旅游的发展。目前, 北京、上海、广州已经成为我国排名前三位热点商务旅游城市, 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 在我国商务旅游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4.专业化服务程度低

专业化服务水平已经成为我国商务旅游市场发展的软肋, 由于起步较晚, 很多商务旅游企业的服务还停留在代购机票、代订酒店等单一服务阶段, 缺乏如国外成熟的商务旅游企业提供的全方位、专业化的系统服务。即使是在商务活动十分活跃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 也往往因为专业化服务程度低, 而制约了本地商务旅游的发展。

三、我国商务旅游市场的发展前景

(一) 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为商务旅游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 经济增长速度基本保持在10%左右, 1978年, 我国经济总量仅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8%, 2011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7.46万亿美元, 占世界经济总量的9.46%, 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的持续增长, 为商贸活动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必然会带动商务旅游市场的进一步繁荣。

(二) 对外贸易快速增加, 扩大了商务旅游市场需求

2011年我国全年进出口总额36421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22.5%;出口18986亿美元, 增长20.3%;进口17435亿美元, 增长24.9%。国际金融危机以来, 我国经济快速恢复强劲增长势头, 对外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 但由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 致使外需疲软, 加之迅速增加的外汇储备, 促使我国加大了对外投资力度, 国际间商务交往越来越多, 商务旅游的需求将不断扩大。

(三) 利用外资规模持续扩大, 为商务旅游提供了发展空间

2011年, 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超过1100亿美元, 虽然增速放缓, 但是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大大提高。外资的大量进入, 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也为我国商务旅游市场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 丰富的旅游资源, 吸引了许多国际会议及商务活动来我国举办

我国作为旅游大国, 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备的大中城市, 已经成为国际会议、展览等商务活动的首选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较为完善的商务旅游服务系统, 将会为开拓商务旅游的国际市场提供便利。未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和各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议和展洽活动的举办, 商务旅游的基础建设将逐步完善, 商务旅游服务系统也将日益齐备, 这将吸引更多商务旅游人士。

参考文献

[1]王飞, 张海玲.中国商务旅游市场前景广阔[N].广州日报, 2004-02-15.

[2]盛正发.我国商务旅游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J].商业时代, 2006 (14) .

[3]俞海滨.我国商务旅游市场现状及可持续发展[J].商业时代, 2005 (35) .

[4]陈建斌.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旅游业的战略对策[J].天津商学院学报, 2002 (2) .

[5]刘春济, 朱海森.我国商务旅游及其市场开发策略探讨[J].旅游科学, 2003 (3) .

[6]杨丽.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与对策研究[J].旅游学刊, 2001 (6) .

[7]贾莲莲, 朱竑.商务旅游研究述评[J].思想战线, 2004 (3) .

[8]彭兆荣.旅游人类学[M].民族出版社, 2005.

[9]郭英之.旅游市场营销[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上一篇:教学副院长述职报告下一篇:灵光小学2015级六年级毕业班质量分析座谈会发言稿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