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关于两岸关系

2024-10-05

演讲稿:关于两岸关系(共11篇)

演讲稿:关于两岸关系 篇1

就两岸关系的发展发表自己的看法.不知道这里有没有人这样想过,它台湾想要独立,那就独立去呗,我们大陆本来就地大物博,不缺你这块小小的地方。

那我们现在就在这里一起想想,我们今天坚决反对台独,只是为了中国地图能多一块儿吗?只是为了它每年给我们大陆运几车槟榔吗? 当然不是!

大陆之所以坚持说绝对不允许台湾独立,无论从战略因素政治因素还是情感因素都是绝对要坚持的。

先从战略上来说,台湾这么临近大陆,假使真的独立出去了,那么如果别的国家想要侵略中国,台湾就会是一个很好的踏脚板,只要互相结成个联盟,攻打大陆,只一水之隔啊,这么大的心腹隐患,怎么能留在身边?这也是当年康熙帝为什么坚持要收复台湾的原因啊。

从政治上说,台湾的领土领空绝对是属于我们中国的,是绝对不容许丢失的,有人说我们今天少了一个省的土地也不会影响我们GDP增长嘛,干嘛非得多一块?我要说,即使今天我们多了这块地GDP会下降,我们也要坚决维护我们的领土!主权!即使一平方厘米,也绝对不可能把它从中国的版图中划出去!还有人说,台湾真的是属于中国吗?如果说属于,它荷兰,葡萄牙,日本都占领过台湾,难道台湾也属于它们?

我想说,在这里争论这个已经没有意义了,退一步来说,它到底属于谁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吗?我们今天必须把它收回来,根本的原因,也是我今天要说的情感因素,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在这块宝岛上生活着的,是我们的炎黄子孙啊!我们说着一样的话,我们流着一样的血,我们,是亲兄弟姐妹啊!

所以,我在今天,在这里,在此刻,必须说一句话,就是,你台湾不回家吃饭,我们这群兄弟姐妹,就在这里,喊你一辈子。

演讲稿:关于两岸关系 篇2

在中国哲学史中, 天人关系问题较为复杂, 主要原因在于“天”的概念的复杂性。在老子、荀子、庄子和董仲舒的观念中, 天的含义是有差异的, 天人关系不能笼统地视为自然与人的关系。先来看老子的一个著名论断:“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1) 这里, “天”就是直观到的天, 而“自然”并不是我们所说的自然界, 其含义应是“自成其然”, 是比作为规律的“道”更为普遍的原则。而人、地、天都是作为物的因素遵从“道”这样的规律乃至“自然”这样的原则。这三者之间存在着自人向地、天递进的次序, 从这样的次序中, 我们可以体会到, 地与天对人而言都是支配性的。由此不难推断, 人应该顺应地与天这样的自然界, 更应该顺应“自然而然”的最高原则, 而这正是老子的“无为”哲学的基础。荀子在《天论》中的著名论断是:“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故明于天人之分, 则可谓至人矣”, “制天命而用之” (2) 。在《天论》中, “天”有双重的含义, 。与老子所构建的递进次序不同, 荀子意识到自然界的运行与人类社会的运行各有其途径, 自然与人也各有其职分。自然本身并无意志, 其运行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过, 如果人能够掌握自然规律, 就可趋其利而避其害。显然, 荀子的观点要积极一些, 而且在当代的意义上也是可以理解的。

下面再来看看庄子和董仲舒的观点。这两位哲学家都有天人合一的表述。庄子的著名论断是:“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 (3) 。与老子所构建的递进次序不同, 庄子强调的是人与天地万物的一致性。有了这样的前提, 庄子就可以消除不同看法的区别了:将主张天人合一者视为与自然同类, 主张天人不合一者视为与人同类, 而由于自然与人同类, 这两个看法只是表述不同而已 (4) 。我们很难在存在论的意义上推敲庄子论断的合理性。不过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一种逍遥自适的境界, 那样的境界可以在美学领域引发共鸣。在诗学的意义上, 在审美的意义上, “我”与物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内心与外界并无隔亥。我们还可从庄子的论断中作出伦理学意义上的引申:如果我们还有点自爱的话, 那么与“我”一致的天地万物也都值得珍惜。在一定的场合, 这样的天人合一的观念是可以接受的, 也具有当代的意义。另外一种天人合一观是由董仲舒提出来的, 其要点是“天人之际, 合而为一”, “人副天数”, “天人感应” (5) 。在他那里, 天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概念, 是有意志的万物之源, 带有浓厚的神学色彩。人副天数, 和《圣经》上所谓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是一样的道理。不过, 董仲舒并不是在神学的意义上讲他的主张, 而是旨在让君王明白其位置的来由及其作为的目的。而能够与天合一的人恐怕不是一般的人, 非圣人或儒者莫属, 那么君主就是此类中至为杰出者。今天看来, 这样的观点很是荒唐, 不过, 在君主至上的政治体制中, 引入具有德行的上天的意志作为主宰的力量, 对君主的权力而言多少也算是一个制约。因此, 我们应该明了,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观的价值仅在于其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哲学维度。

从以上的分析可见, 这些观点有很大的差别, 特别是庄子哲学中的天人合一与董仲舒哲学中的天人合一, 所论并非一回事。如果我们笼统地将天人合一的观点视作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 难免会有概念上的混乱。更糟糕的是, 人们想当然地赋予“天人合一”以“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这样的存在论意义。我想, 这是后世对历史上天人合一观的曲解。事实上, 如果不是从美学的角度、历史政治的角度出发, “天人合一”所蕴涵的悖论是难以克服的。如果再想当然地将天人合一的观点引入建筑理论, 作为人、建筑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立论根据, 就更难自圆其说了。朱志方在《分析方法与哲学问题》一文中, 对所谓天人合一的命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指出这个命题在神学与占卜方面的荒诞、作为环境伦理命题的无意义, 也指出天人合一可以解释为美学命题 (6) 。他的分析的意义在于提醒我们, 首先要弄清天人合一观原本说的是什么。不过, 他将天人合一观中的“天”视为“有意志、有道德、有情绪、有善恶、主宰并支配人类命运的天” (7) , 似也有些笼统, 其实这样的概念只是来自董仲舒, 而在老子那里, “天”有着通常的含义, 至于庄子、荀子的天人关系论, “天”既有通常的含义, 也指整个自然界。

人的概念

在撇开美学意义、政治哲学的维度之后, 再来看看“天人合一”说的存在论意涵。为什么这个命题会面临无法克服的悖论?这还要从人的概念来看。哲学家们对人的概念有过认真的思考。经典的说法是:人是理性的动物。海德格尔注意到一种转变—从理性动物向劳动的动物的转变。其言多少带些讽刺性 (8) 。就人与自然的存在论关系而言, 我们可以去参照斯特劳森关于人的概念。他在《个体》一书中引入基本殊相的概念, 即不以其它任何殊相为根据、而其它殊相以其为基础的殊相, 并将人作为基本殊相, 这样的人的概念在逻辑上先于个体意识的概念。关键在于, 作为基本殊相的人, 集合了人类所共有的各种经验与意识活动, 而个体的人则以此作为参照。那么, 人的概念应被理解为一种实体概念, 可以被赋予了意识状态、肉体特征、物理情景的谓词所描述 (9) 。我们在谈论自然与人的关系时, 应该是从作为这样的基本殊相的人的概念出发的。那些适用于人的表明肉体特征的谓词, 比如“光滑的”、“细腻的”、“敏感的”等, 都说明进化了的、文明的人类的身体在抵御外界侵害的动物性机能方面有所退化, 适应自然的能力十分低下, 若非经过特种兵那样的生存训练, 绝大多数人都经不起自然界的折腾。

事实上, 在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时, 除了适用于人的表明肉体特征的谓词之外, 还有一个适用于人的谓词, 那就是“特别耗费的”。这个谓词具有生存论方面的意义。之所以将人称为“特别耗费的动物”, 是因为人类依靠自身的智慧具备了超越动物界自然而然的耗费的能力。在某种意义上, 人类文明进程就是以这种超越能力的不断提高为标志的。在一定的历史时期, 这种超越能力是值得鼓励的, 因为它涉及人类相对于一般动物而言的生存状况的改善问题;而当这种超越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 人类变得特别能耗费的时候, 也就是向自然索取过多的时候, 诸多危机接踵而至。想想当下节能减排的艰巨任务, 那好像是在寻求既满足这个谓词所谓述的行为又有利于自然的解决办法。

这样两种关于人的谓词清楚地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本质性差异关系。事实上, 我们的先哲们在“天”与“人”的概念问题上及其相关理论的表述方面还是清楚的, 问题出在后世的理解上。当天人合一观在超出美学的范围被滥用的时候, 人的概念显然没有得到认真的对待。也许我们可以把“天人合一”视为启盼与自然亲近的意识, 可是随着文明的进展而机能不断退化的身体, 却成为意识与自然之间进行沟通的障碍。即使意识不再为赤身裸体感到羞耻, 可怜的文明的身体也不能像强健的原始身体那样, 无需出于生理机能需要的遮蔽。从身体的正常生理机能的维持方面来看, 只有温暖的那部分自然环境适合裸体, 那么, 也只有在这样的场合, 我们才可以说, 人和自然之间有了一种无任何隔阂的状态, 也就是天人合一的状态 (图1) 。

三、生存论方面的考虑

海德格尔为什么要将人这样的存在者, 也就是此在, 从其他一般的存在者区别开来?为什么要说此在以对存在有所领会的方式存在着?此在这一存在者在其存在中对自己的存在有所作为, 这意味着什么 (10) ?其实他是以他的存在主义哲学对人的本质, 也就是此在的生存论意义加以解释。正是由于人能够自觉自己之所是, 怎样去存在, 并且能够改变自身的存在, 人这样的特殊的存在者才与一般的存在者区别开来, 也与完全属于自然的存在者区别开。因此, 就人的生存论意义而言, 人处在包括了自然万物的世界之中, 但并不是与它合而为一的。事实上, 从生存论的角度出发, 我们不难发现, 至少在一定的程度上, 人不仅仅能够领会自身的存在并对此有所作为, 而且也能够领会包括自然物在内的其它存在者的存在, 并且对此也有所作为。这种双重的领会、作为, 与人的趋向文明的意识指向是一致的。可以说, 人针对自身存在与外在存在的领会与作为, 涵盖了人类文明的各个方面, 也包含筑造活动。

天人合一观隐含了对人出于自身需要的建构行为的否定。但实际上, 人在建构行为方面依然我行我素。这是因为, 人的身体生理机能的退化, 使得意识在一种潜在的逼迫中, 去寻求外在的手段让身体免受或少受自然条件变化的影响。作为外在的手段, 建筑和服装一样, 都是人的可怜的退化了的生理机能的明证。对此我们无需作什么掩饰, 更无法加以否定。我们应该明了建筑作为对于人的低下的生理机能而言的弥补性物质条件的地位, 并承认这个概念是人对于建筑的原初动机的根据。建筑的出现与发展符合人的趋向文明的意识指向。这一点是我们考察建筑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前提。

四、建筑与自然的关系

在建筑理论中, “建筑融于自然”似乎是无可置疑的。而这个说法存在的问题大概与“人回归自然”的说法所存在的问题是一样的, 亦即它所反映的意识指向恰恰与建筑的目的是相悖的。人们建造房屋, 为的是在身体与自然之间形成一道保护屏障, 那么建筑在本质上是作为具有调节作用的异质因素出现于自然之中。按照字面的意思, “建筑融入自然”就是要让建筑与自然之间不存在差别, 而这可能吗?就存在论的意义而言, 如果建筑与自然同一, 也就不成其为建筑了, 那么这个命题也就不存在了。看来, 天人合一观所蕴涵的悖论也体现于其中。也许有人会说, 我们可以完全用自然的材料建造房屋, 或者就在某个自然因素中建造, 比如在黄土高原上挖出的窑洞 (图2) , 将巨大的树干掏空成一个树屋, 然而那也不是什么建筑融入自然, 而只是自然的“人化”或“建筑化”, 在概念上不是一回事。承认建筑作为异质因素的地位, 寻求建筑与自然相适合的方式, 才是直面现实的态度。

承认建筑作为异质因素的地位, 并不是说要脱离自然条件来谈建筑, 更不意味着建筑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辨明建筑与自然之间的本质差异, 其意义在于以较低的耗费代价、较低的环境代价来达到趋利避害的建造目的。环境伦理方面的考虑是很重要的。另一方面, 就像我们可以从美学的角度谈论天人合一的观点一样, 我们也可以将“建筑与自然相和谐”视作一个美学命题。这样, 我们是在形式的层面上看问题的。而事实上, 建筑与自然之间的界限并没有消除, 这一点应该铭记于心。因此, 我们只能说, 建筑看上去是融入自然了。能达到这样的状态, 并不多见。比较多的情况是建筑与自然之间有和谐的形式关系:建筑与山体、森林在表面肌理上接近, 如河北燕山一带的土坯砌体的民居 (图3) , 云南傣族的木架或竹构的干阑式民居 (图4) 。值得注意的是, 传统民居中这种状况的出现, 更多是由于经济能力以及可获得材料的限制, 所谓就地取材, 因地制宜, 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并不一定是刻意为之。

在生存论的意义上, 建筑不可能融于自然, 但也不能完全从自然隔离开。这是由人的概念所决定的。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必然联系在于:新鲜的自然空气作为人生存所必需的最重要的物质条件, 在从自然空间划分出来的建筑内部空间中也是必需的。因而建筑与自然的必然联系, 从根本上来说是要保证建筑内部与外部在空气方面的联系, 即使是没有直接开启的窗户、全封闭的建筑, 也并没有完全从自然隔离, 而是必须依赖中央空调系统完成建筑与自然之间的空气循环。建筑与自然之间的空气方面的联系是一种涉及生存问题的必要条件, 与我们常谈论的建筑与自然在视觉方面的联系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过,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 这个必要条件经常被忽视。一些餐饮娱乐设施中的房间没有可对外开启的窗户, 或干脆就是不能对外开窗的暗房间, 又没有中央空调系统, 情况极为糟糕。我也曾到过一间没有可开启窗户也没有中央空调的会议室, 我难以想象几十号人在此开会的情景。

注释

1 《老子校订文》, 见《老子注释及评价》, 陈鼓应著, 中华书局, 2006, 北京, p452。

2 荀子, 《天论》, HYPERLINK"http://gx.kdd.cc/U/4K/"http://gx.kdd.cc/U/4K/。

3 陈鼓应注释, 《庄子今注今译》 (上册) , 商务印书馆, 2007年, 北京, p88。

4 同 (3) , p200。

5 董仲舒, 《春秋繁露》, HYPERLINK"http://homepage.ntu.edu.tw/"http://homepage.ntu.edu.tw/~duhbauruei/5rso/materials/mt24.htm。

6 朱志方, 《分析方法与哲学问题》, 见《世界哲学》2008第4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p28、29。

7 同 (6) , p28

8 马丁·海德格尔著, 孙周兴译, 《形而上学之克服》, 见《演讲与论文集》,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 北京, p70。

9 彼得·F.斯特劳森著, 江怡译:《个体》,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北京, p70、71。

关于“中印关系”设题 篇3

材料一 据《印度斯坦时报》报道,印度新闻广播部长普里亚-兰詹-达斯蒙当天表示,中印两国将在住房、地球科学、土地资源管理以及传统医药等5方面签署谅解备忘录。

材料二 印度泰姬陵是当年莫卧儿王朝帝王沙·贾汉于17世纪前期倾举国之力,耗资4000万卢比,费时22年,为爱妃泰姬·马哈尔所造。此举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莫卧儿王朝的衰落。近年来,这座昔日洁白通透的宫殿式陵园已经开始有点发黄。为了让它恢复原来的光彩,印度人正在对泰姬陵进行“美白”,预计这一项目将持续半年时间。

材料三 右图中字母A处表示的是印度1980年开工挖的拉贾斯坦运河,它可以引印度河的最大支流——萨特累季河(在西藏境内叫朗钦藏布)的河水到塔尔沙漠。1987年这条运河正式输水后,印度西部干旱地区增加了57万公顷水浇地,印度粮食产量为此大幅度增加,棉花产量大约增加了12%。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萨特累季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什么?拉贾斯坦运河送水后,印度的邻国B国多次向印度政府提出抗议,并要求有关国际组织进行干预,这是为什么?

(2)郑和下西洋一般是从闽粤出发,启程时间多在____月至翌年___月,自印度洋归国则总在_____月至____月间。请简单分析这样做的原因。

(3)我国与印度的经贸往来最能得到优势互补的是使用远洋运输船只向印度出口____,进口____。这样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材料二中泰姬陵“已经开始有点发黄”的原因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5)与美国的“硅谷”相比,印度的班加罗尔信息产业群兴起有哪些优势条件?这对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有何启示?

(6)试从政治的角度谈谈你对中印关系发展的认识。

(7)建造泰姬陵耗空了莫卧儿帝国的国库,此举成为其很快灭亡的一个诱因。请举出中国历史上一件类似的事例,并分析其给后人带来的深刻的教训。

参考答案:

(1)雨水及喜马拉雅山的冰雪融水。印度河也是B国最主要的水源,印度开运河输水后,B国水源减少,工农业生产受到影响。

(2)十 正 四 七 这是因为受南亚季风季风气候的影响,启程时正值东北季风季节,可顺风顺流;回来的时候正值西南季风盛行,也可顺风顺流。

(3)焦炭 铁矿石 优势互补,节省运输费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4)原因: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使用矿石燃料排放的氮氧化合物和硫氧化合物等与水汽结合所形成的酸雨和酸雾对大理石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从而导致泰姬陵表面发黄等化学反应现象的产生。措施:提高环境保护力度,实现清洁化生产,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提高脱硫技术和使用洁净能源。

(5)优势条件:①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提高集群的整体效益;②疏通就业渠道,从而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③促进技术创新,从而使集群升级,获得竞争优势;④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从而带动相关产品的出口。对我国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的启示:①要促进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衍生和集聚发展;②要加强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③要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促进管理、研究、生产各方面的密切协作;④要构建有效的集群外部人脉关系网络;⑤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6)①中印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仅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②中国与印度同属亚洲,同样是人口大国,同样是崛起中的国家,两个国家均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实力,这一切也自然导致两国既是伙伴关系又是竞争关系。③从长远利益考虑,两国应在政治上相互尊重,在经济上相互促进,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在安全上相互信任,谋求良性竞争、共同发展。

(7)事例:秦始皇大兴土木修长城、修阿房宫、修骊山墓,滥用民力,导致民怨沸腾,成为秦很快灭亡的重要原因;隋开凿大运河消耗了大量的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以至在大运河建成的次年就爆发了农民起义,成为导致隋亡的一个重要原因等。(任举一例即可)

师生关系演讲稿 篇4

众所周知,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社会生活在迅猛发展;

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也在不断飞跃。而我们所从事的、做为“百年大计”的教育事业,难道还只是在原地不动,以不变应万变吗?显然不能,我们也要改革,也要发展,而且步子要快,力度要大。而这样的话,那些旧的,不适用的东西就要被摒弃了。也许,你的那些所谓的经验不再经得起时代的考验,要成为“滞销货”了,难道还企图把它们当宝贝似得准备“一用就灵”吗?

在过去,我们奉行教师是管理者,学生是被管理者的理念;

遵循教师在学生面前一定要拿出“架子”的思想;

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及“严师出高徒”的言论;

认为学生尊重老师是天经地义而不懂得教师也得尊重学生。然而这些还管用吗?还是良师的标准吗?大家要深思啊!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深化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究竟应以什么样的姿态去面对自己心爱的教育事业和一个个求知若渴的学生呢?

我们被称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从事的可是一件塑造灵魂的工程啊!我们又被尊敬为“辛勤的园丁”。可是,园丁面对的是形象单纯而具体的花朵,我们所面对的都是个性不同的人。他们各有各的信念、各有各的思想、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特征。我们岂可抹杀他们的个性,限制他们的发展方向,那不成罪人了吗?我们要以民主和平等的方式与学生相处,只有这样,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让学生怕那不是尊敬,心悦诚服才是最崇高的尊敬。去掉居高临下的眼光吧,改掉紧绷的面孔和紧锁的眉宇吧,给学生一片灿烂的微笑,相信他们会报之以更加辉煌的成绩;

给学生一片真诚的爱心,他们的汇报更会让您意想不到。

课程改革在我县实施以来,我们的许多老师都更新了观念,转变了作风。请看:课堂上“请”“谢谢”等礼貌用语多了,责骂挖苦减少了;

老师穿梭于学生当中的时间多了,在讲台上的时间少了;

课堂上的笑声多了。死气沉沉的现象少了;

表扬鼓励多了,批评惩罚少了;

老师与学生在一起的时候多了,办公室闲聊的情况少了;

爱老师的学生多了,怕老师的学生少了……这一系列的变化,不都是课程改革的具体成效吗?

我们经过了一年多的学习与实践,转变和更新了教育观念,真正走进了新课程。回顾这一年的收获,赢得学生的一致尊重和厚爱才是弥足珍贵的,在这种新型师生关系下,我们定会取得更加耀眼的成绩!

和谐师生关系演讲稿 篇5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花开的日子》。

蓝天和白云的心一样,希望白鸽自由飞翔。

老师和父母的心一样,希望我们健康成长。

花开时节我走进民实校园这个快乐的地方,在平安校园愉快歌唱。

花开的日子我们翱翔在中学这个知识的海洋,和老师一起编织梦想。

花开的日子我们愿意用和谐的音符,去谱写和谐校园的欢快乐章。

是老师带领我们遨游于知识的海洋,是老师带领我们从无知到有之,从幼稚走向成熟,是老师让我们区分是与非,是老师让我们明白国家的法律神圣不可侵犯,这样的人不值得我们去敬爱吗 不值再得见面时送上一句温馨得问候吗

勃勃生机的春天之所以被人称颂,是因为各种生物间的和谐,他们明白万紫千红才是春的本色。

茂密的森林之所以能抵挡寒风,是因为树木之间的和谐相处,是因为他们明白独木难成林的道理。

缤纷的色彩之所以美丽,是因为七种色彩的共存,是七色间的和谐互融,是因为他们明白自己虽美但很单调。

和谐的师生关系会让我们的生活平添几分快乐,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老师给了我们文化知识的启迪,是老师给了我们知识的雨露,珍惜老师的付出,尊重老师的劳动。师生互敬互爱,从而打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同学们,老师们,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任前方荆棘丛生,我们将持之以恒。茫茫学海中,我们要做勇敢的水手,乘风破浪,共赴前程。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青春的岁月 需要知识的滋养。让我们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向和谐师生的彼岸前行。

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我们的青春和生命奏响时代的强音,当我们抛弃了迷茫,把握了航向,让我们共同努力,不懈的摇桨,和谐师生的乐章终将奏响。

花开的日子,让我们在和谐的教育气氛中愉快的学习。

花开的日子,让我们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陶冶情操。

花开的日子,让我们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健康的成长。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演讲稿 篇6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亲近童真,完善生命》。

陶行知老先生有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至理名言。李镇西老师说是以心灵赢得心灵的典范。巴学园的小林老师说: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有有眼睛却不会发现美,有耳朵却不懂得欣赏音乐,有心灵却不理解什么是真。毋庸置疑,教师的爱是教育事业中的阳光、空气、土壤、水分,只有发自内心地释放才能切实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

说着说着,眼前就会闪过一个笑容,一个小女孩的笑容,一个刚刚五岁小女孩的笑容,一个眼角带着淡淡的泪痕的小女孩的笑容,她叫王聪。她是今年九月份转到我们学校的,清楚地记得她第一天来到学校时的情境:眼泪汪汪,一脸的不情愿。和她一起来的孩子都对新学校充满了好奇与新鲜,秋千上荡两下,滑梯上玩一遭,很快便有了新认识的伙伴,只有这个小姑娘在她的妈妈把她的小手放到我手心以后,就一直紧紧地握着,不肯松开。看着眼前这个双眼低垂,满脸忧伤的小姑娘,我的心也是一紧一紧的,除了婉言安慰,更是用回握的双手,给她踏实,给她信任。上课,牵着她的小手上讲台,下课,拉着她的小手做游戏。午饭时,则肩并肩坐在一起。到了午休时分,也许是累了,也许是精神上稍稍松弛了,这个小姑娘在我的床上睡着了。就这样,她的眼角淡淡的泪痕和嘴边浅浅的笑意在我的脑海中定格。一连几天都是这样度过,老师们都笑着说我又多了一个女儿,我也笑笑回:这就是我们家的聪聪嘛!小家伙似乎听明白了我们的意思,躲在我的身后一直笑。这个五岁的小女孩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她的脸上绽开的笑容更像是一缕照在我心头的阳光,给了我满心的幸福和喜悦。孩子的内心是鲜活的、生动的,有判断力的。前不久看到一份材料,上面说在学生可信任的人里面,老师位列第二,仅次于母亲。想想,坐在讲台下面的那群孩子,他们是把我们当成了可以分享秘密的知心朋友,可以指一条光明的人生之路的圣人,可以依扶的参天大树,可以蔽风雨的温馨港湾。面对如此的依赖,如此的信赖。我们怎么能只看到毛病、失败,怎么能只懂得批评、抱怨,怎么忍心挫伤自尊,践踏纯真。想想我们的学生生涯,让我们心里暖

暖的不就是那些有着亲切的话语、关注的眼神的老师吗?只有真正地站在尊重、赏识、善待童心的基础之上,才能听到来自心灵的回应,听到最动听的音符。

我们的学生中可能没有奥数冠军,没有天才少年,有的只是些表现平平,看不出多大出息的孩子,有的甚至是顽劣不堪的调皮小子。怎么办,我们该怎么办?请别生气,请别介意,让我们做一次,再做一次化腐朽为神奇的努力,说一遍,再说一遍: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来鞭策自己。确认,再确认: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优等生同样重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相信,一个学识渊博,富有人情味的老师才更爱学生的爱戴。课下活动时,我的孩子们总喜欢跟在我的身边,搂一下腰,拉一下手,跟我开玩笑,有时甚至于师生一起翻倒在地,那不加修饰的欢声笑语在校园上空久久回响。师生一起游戏,关系和谐,是多么令人快乐幸福的事啊!

关于中国信托法律关系的研究 篇7

其实, 早在百年前, 作为舶来品的信托, 已经在中国的土地上兴起并存在[2], 1919年, 聚兴诚银行分行设立信托部, 标志着现代信托制度在中国发展的开端。

一、信托的概念

《信托法》第2条对信托的概念是这样定义的:“本法所称信托, 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 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 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 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 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从《信托法》的定义可以看出, 信托乃是委托人将财产委托给受托人, 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应该是委托关系, 受托人则以自己的名义处理信托财产, 但信托财产的受益权在受益人那里或者为特定目的, 受托人处理信托财产要受到委托人意愿的限制。即“受人之托, 代人理财”, 需要注意的是, 这里“受人之托”中的“人”与“代人理财”中的“人”在委托人与受益人不一致的时候表示的是两个主体, 反之则为一个主体。

二、信托财产

研究信托, 信托财产是不能不被讨论研究的。在中国, “一物一权”是物权领域的一项重要原则, 完整的财产所有权应包含所有权人对该财产的占有、使用、处分及收益的权能, 而信托下, 财产由受托人占有、使用和处分, 收益则由受益人享有, 这就造成了所有权四项权能的分割, 信托受托人与受益人共同分享了完整的信托财产所有权。并且, 《信托法》中表述的“委托人将财产委托给受托人”也会带来困扰, 在纳入信托之前, 委托人是信托财产的所有权人, 委托人将信托财产交付给受托人而纳入信托的行为在《信托法》上的表述是“委托”, 单从字面上来理解, “委托”不等于“处分”, 不能够体现出委托人已经不再拥有信托财产所有权的特征。

当然, 完整所有权的四项权能并不是不能够分离的, 比如在质押关系下, 质押权人占有质物, 质物所有权人则不能够对该财产行使占有及使用的权能, 但其仍然能够行使对该动产处分及收益的权能。学界有关信托法律关系冲击“一物一权”的依据在于所有权的四项权能虽然可以受限制, 在限制解除后, 所有权的权能能够得以完全回复, 但所有权权能的彻底割裂则违反“一物一权”的原则。在信托关系下, 从始至终, 信托财产所有权的占有、使用及处分的权能由受托人行使, 收益的权能由受益人行使。这样一来, 所有权的权能就被彻底地分割了, 不存在所有权权能的回复。造成在一个财产上有两个所有权的现象, 因而会出现信托财产的“名义所有权人”与“实质所有权人”的分类。

实质上, 笔者认为信托财产在性质上类似于财团法人的地位, 是以财产的集合为基础而设立的法人。尽管中国在法律上未就财团法人作出规定, 但在民商事关系中, 名称各异的符合财团法人全部特征的财产集合是现实存在的, 如银行理财产品、资管计划、信托计划等均符合财团法人的全部特征: (1) 项目下财产独立于项目运作各方的财产; (2) 项目运行本身产生的债权债务以项目下全部财产独立承担。

从另一个很有意思的角度———破产, 来考虑这个问题会豁然开朗, 信托下、委托人破产不会累及信托财产, 受托人破产不会累及信托财产, 受益人破产不会累及信托财产, 在这样的情况下, 信托财产的独立性特征就再明显不过了。并且, 因委托人运作信托而产生债务也由信托担保, 最终的责任是由信托来承担的。

所以, 与其争论信托在现行物权制度下的存在是否动摇“一物一权”的原则, 不如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承认信托财产的独立性, 以法人的视角来对待, 信托本身拥有信托财产的所有权, 委托人类似于管理人的角色, 受益人则享有信托财产的收益权, 而收益权是信托财产设立时信托授权受益人享有的。这样, “一物一权”的原则没有被突破, 也能够很好地解释信托法律关系下各方法律关系, 尤其是信托财产的地位。

三、中国信托实践

目前, 商事领域中的商业信托主要为中国信托实践的模式, 如信托公司发起的信托计划及证券公司发起的资产管理计划等, 主要为商事交易中的运作, 参与主体也多为商业银行、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及合格投资者;民事领域中的私人信托的发展还处于雏形阶段, 但也已经有所端倪。

四、私人信托的展望

就私人信托方面, 信托的一个主要的功能包括避税, 可以预见一旦在未来中国开证遗产税, 通过信托方式将遗产纳入信托, 信托下财产不属于遗产独立于委托人财产, 因而不能够被征收遗产税, 但运用信托而产生的收益仍然可以指定委托人的继承人享有, 即信托财产实质上还是由继承人享有。由此可见, 信托的灵活性可见一斑。

信托还可以在房产买卖, 尤其是二手房买卖中发挥信用担保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买卖双方违约的情形发生。比如, 将买房购房资金纳入一项信托, 信托的目的为增进卖方利益, 即卖方交付约定房产后可获得信托财产全部利益即信托财产本身。好处在于, 买卖合同中,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应为最理想的交易模式, 否则先履行义务的一方就要承受对方不履行义务的风险。而房产买卖基本不可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从合同的缔结, 购房款的给付到房产的交付至最后的取得房产证, 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往往购房者在缴清房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够取得房产证即房屋登记, 成为法律上的产权人。通过设立信托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信托下财产独立于各方, 只有在卖方已经适当履行义务的情况下, 信托财产的利益才能够全部由卖方享有, 而买方设立信托开始其就已经履行了给付购房款的义务, 信托财产就已经独立于买方财产, 买方不能取回信托财产, 也不受买方破产牵连, 故而也消除了买方违约的风险。

信托能够在英美法系国家产生、成长并繁荣, 几百年来依然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也足以证明信托能够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认清信托法律关系, 正确利用信托制度, 将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长久的推动力。

摘要:从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 信托业的健康发展会成为促进该国经济持续繁荣的重要动力, 利用好信托制度对于激活各方经济主体的活力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通过对中国信托法律关系的研究, 期望能够厘清信托法律关系, 分析并研究信托在民商事领域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信托业,信托制度,信托法律关系

参考文献

[1]何宝玉.信托法原理与判例[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3:21.

关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思考 篇8

【关 键 词】教师;学生;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3-0087-02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指师生在民主平等的原则指导下、在共同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和谐互动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首要前提。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师生达到“双赢”

师生间的和谐关系体现为一种亲近、融合、协商和激励性关系。在这种关系氛围中,师生双方都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帮助、谅解、信任的和谐气氛之中,学生时时都能感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他们会把教师当成慈祥的长者、知心的朋友、学习的伙伴,愿意遵循教师的教诲,即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且这种气氛还能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展。[1]与此同时,当教师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欢乐和希望之时,教师的心灵也得到了新生。教师可以从学生对自己的积极评价中、从学生所取得的成绩中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效,从而产生愉悦感和成就感。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会使教师更加享受专业发展与个人成长的乐趣,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由此看来,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使学生“好学”、“乐学”,也能使教师“好教”、“乐教”。这不仅能实现师生双方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双赢”,而且最终能够达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共赢”的效果。

二、教师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起主导作用

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否关键在教师,教师在建构师生关系中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因为教师是成年人,学生是未成年人、是儿童,学生无论在学业上还是在生活上都渴望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希望获得教师的帮助,也希望师生之间能建立起朋友式的、平等和谐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学生不会无缘无故地不尊重教师、间或侮辱教师,问题在于教师是否尊重学生,是否能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正如有人所说:“把学生看作天使,教师便生活在天堂;把学生看作魔鬼,教师便生活在地狱。”由此看来,教师如何对待学生,如何去积极建构师生关系,是和谐师生关系形成的关键所在。

三、教师把学生当人、当学生对待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本前提

教师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和方法很多,但把学生当人、当学生对待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本前提。

1. 把学生当人对待。有位教师问一位经常在课堂上捣乱的学生:“你为什么在我的课堂上表现这么好?”学生回答:“因为你把我当人。”[2]学生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点所在。师生关系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学生和教师一样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和情感需要。如果教师能够把学生看成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就应该充满人情味,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对人的尊重、理解和信任,应该处处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意识。[3]可以说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出类拔萃,教师教育学生的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为了他们能有一个美好的前途,将来能够成为对社会、家庭有用的人。但是也不可否认,现实中有些善良的教师却是在这些“好心”的动机驱动下,在不知不觉中伤害了学生的尊严和感情,甚至侵犯了学生的权利。这些教师的“好心”不仅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甚至还会使他们形成强烈的逆反心理,在师生之间形成一堵无形的墙,严重地妨碍了师生之间正常的沟通与交流,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构建更是无从谈起。

把学生当人对待意味着教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是建构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前提。很多时候,教师“好心”没“好报”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考虑学生的感受,而是简单地把自己的“好心”、观点和想法强加给学生。而正是上文那位教师把学生当人看,对学生表现出人与人之间起码的尊重才赢得了学生的积极反应和配合。教师尊重学生有利于营造和谐、自由、宽松的教育教学心理环境,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间的相互合作和支持,使学生能够愉快、主动和创造性地学习,并从学习中获得愉快感、安全感和成就感,在此基础上,学生才会对教师敞开心扉,倾诉衷肠,达到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畅通无阻,师生之间才可能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

把学生当人对待意味着教师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虽然教师“闻道”在先,在专业知识和人生经验方面都优于学生,但就人格而言,师生之间是天然平等的。因此,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不要自以为是,不要以为自己是“道德的圣人”、“真理的垄断者”,动辄讥讽、歧视学生,甚至采用辱骂、体罚、威胁等手段对待有问题的学生;而要学会“蹲下来与学生说话”,和学生平等地讨论问题,共同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师生关系才会融洽。不仅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在教师心目中,学生之间也应是平等的,即教师要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研究表明:学生喜欢或不喜欢的教师特征之一是“公平、公正”或“偏爱、不公正”。[4]因此,教师要想获得学生的好感,得到学生的信任,使学生敢于、乐于亲近自己,就要做到公平公正。教师既不能根据成绩把学生分出“好生”与“差生”,也不能按照自己的喜好把学生分出三六九等。教师只有公正合理、无私无偏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取信于学生,得心于每一个学生,学生才能对教师产生积极的情感,才能使师生关系走向和谐。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做到公平、公正的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因材施教,不可搞一刀切。特别是对那些遇到挫折而对生活失去信心,并用怀疑和敌视的态度对待周围一切事情的学生,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安慰和关怀。

把学生当人对待意味着教师要信任学生。人们总是希望自己能得到他人的肯定和信任。成长中的学生更是渴望得到教师的信任,他们不仅需要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尊重和理解,他们更加珍重教师对自己的信任。他们可以从教师的信任中获得自信和对自我的认可,体验到做人的尊严。特别是“那些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态度的学生,一旦得不到教师的信任,甚至受到歧视,便会极度逆反或自暴自弃,这样,再多的教育也难以奏效”。[5]因此,教师只有相信学生,并取信于学生才能使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得以正常开展,才能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铺平道路。

nlc202309010618

2. 把学生当学生对待。学生是儿童,是未成年人,他们有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和看待问题的视角,教师只有研究儿童的心理需要,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情感投入到生活之中,学会和学生一起忧伤和欣喜,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才可能使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教育家陶行知说:“我们要懂得儿童”,“我们必须会变小孩,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您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6]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教育首先是教师跟孩子精神上的经常交流,如果我们跟孩子们没有共同的兴趣、喜好和追求,那么我那通向孩子心灵的通道将会永远堵死。”[7]因此,教师要能时常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反思自问:假如自己是学生,会满意自己现在的做法吗?自己做学生时最喜欢什么样的教师等等。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教师要用宽容之心对待学生所出现的问题和错误,即使是一些原则性的大错误也要俯下身子与学生一起探讨错误产生的原因,指导其不断改进。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宽容学生,因为自己曾经也是学生,也曾经和学生一样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因此,教师不要苛求学生完美,不要苛求他们原封不动地按照你的意愿做事。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8]只要教师能够从学生的视角看待所出现的问题,相信绝大多数教师在处理“问题学生”时都不至于失去理智,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还意味着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虽然有些学生曾经犯过很多错误,身上依然存在曾经发誓改掉却始终没能改掉的毛病,但这些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这些学生也不可能一无是处,也不是无可救药。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一定的赏识,想方设法让那些“星星之火”在学生身上形成“燎原”之势,使那些所谓的“差生”、“问题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体会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激发他们想做好人的初衷,促进他们自觉地修正自己,完善自己。

总之,只要教师把学生当成人、当成学生对待,真诚地向学生表达尊重、信任和理解,且能够与学生平等相处,这样师生之间就会出现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激励的和谐局面。

注 释:

[1][4]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修订版).上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7.5.

[2]郑莉.闫慧敏译(美)恰乔(Ciaccio.J).完全积极的教学——激励师生的五种策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8.

[3]李镇西.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11.

[5]陈桂生:教育闲评.上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7.

[6]胡晓风等.陶行知教育文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7][8][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2000.1重印).

如何认识马英九关于两岸关系的 篇9

马英九2008年在台湾地方领导人竞选期间,多次表态,要在当选后以“不统不独不武”的精神,与大陆签订和平协议。在5、20就职演说中,马英九也特别也提到了坚持“不统不独不武”的理念,维持台海现状。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思想呢?这种思想提出的背后又反应了什么样的实质呢?

一、“不统、不独、不武”的提出

“不统不独不武”的最早说法来自美国学者李侃如提出的“不独不武”,早在1998年,他提出了关于中国大陆与台湾的中程协议构想,基本内容包括:双方签订五十年的过渡协议,届满后再展开政治统一的正式谈判;在此过渡时期,双方均存在于一个中国内,台湾宣布它是中国的一部分,不宣称“法理”台独,而大陆则明确表示不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两岸维持五十年的“不独不武”格局。[i]后来,台湾也出现了要求与大陆达成“不独不武”的类似主张,连战和马英九都先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不统不独不武”,马英九对于两岸和平协议的一个基本精神,就是坚持在“不统不独不武”原则基础上,与大陆展开谈判,签署和平协议。

按照马英九的说法,“不独不统不武”,即两岸双方都不单面改变现状,台湾方面不进行任何形式的法理台独,也不与大陆统一,维持当前不独不统的现状;而大陆方面则对此宣布放弃使用武力,两岸在此基础上结束敌对状态,维持长时间的和平发展格局。

二、“不统不独不武”的实质

马英九的“不统不独不武”,具有搁置主权争议的含义,不处理主权的统独问题,而是着眼于两岸和平共存,这反映了马英九在两岸关系上所采取的稳定、保守的基本路线。

1、“不统”

马英九坚持“不统”,强调的是任期内两岸不谈统一问题,在和平协议中不涉及到两岸统一的基本架构和目标,具体来说就是对统一议题进行搁置,而改用两岸和平发展来予以替代。

2、“不独”

马英九坚持“不独”,是将其放在法理台独的范围,即不改变“中华民国”的法统地位,维持现有的“中华民国”架构,在这个基础上,不追求其他任何法理形式的独立。在国家主权问题上,马英九也承认“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识”,即坚持“一个中国各自表述”,当然在马英九心中,中国自然指的是“中华民国”。

3、“不武”

马英九坚持“不武“,是对大陆提出的谈判要求,就是希望大陆能够在赞同其“不统不独”的前提下,对台湾承诺“不武”,也就是凭借“不独”来换取大陆“不武”的交换。

提倡“不武”,想通过所谓和平的方式赢得国际舆论的支持,即捍卫台湾民主制度。马英九希望,在当前和平发展为主流的环境下,让大陆在武力问题上顾及国际社会的反应。要大陆“不武”,台湾在两岸关系中的空间就会更大,台湾就能获得更多的主导权。马英九提“不武”,也考虑到了美国方面因素,因为美国一直反对大陆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因此,有了美国的支持,马英九也希望能够以此约束大陆的对台政策。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演讲稿 篇10

1、 医患双方互相信任

医务人员和病人是一个战壕的战友,共同的敌人就是疾病。因而,医患只有互相信任,才能战胜疾病,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医护人员只有面对病人的信任,才能将自己的技术为他们治病,才能有信心探索疑难危重病的治疗手段;作为病方,从一进医院开始,他们就把自己的性命交给了医务人员,同时也交出了对医生的信任,只有如此,才能更好的与医生配合,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试想,如果病人不相信医生和护士,那么对于医生制订的治疗方案和护士制订的护理措施肯定是不会接受的,或者是心存抵触的,如果如此的话能有利于病人疾病的恢复吗?只有互相信任,病人才能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才能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才能有一个好的心情,好的心情对于疾病的恢复是至关重要的。临床上我们经常见到医患之间相互信任、团结合作,共同克服困难,最后战胜疾病的事例。如果没有病人的信任,没有病人的理解,没有病人的支持,也就没有医生的探索,就不会有医生的创造,更不会有医学的进步。

2、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服务质量

医患沟通需要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患者三方共建、理解和信任。医疗机构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办院宗旨,责无旁贷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投诉处理制度,及时受理和处理病人投诉,定期收集病人对医院服务中的意见,并努力加以改进。

医务人员是治病救人的使者,也是服务者,要转变服务理念,尊重和维护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体恤患者的痛苦,同情患者的困难,尊重患者的意愿,努力让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医患双方相对而言,医者处于主动地位,掌握的信息比患者多,应向患方解释、沟通,以求得病人的充分理解,医疗服务和其他的服务不一样,它自始至终渗透着人道主义,充满着对病人的关怀和理解,耐心地向病人作解释是最起码的要求。

作为一名医生,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是很难做到的。但必须在医疗服务中尽职尽责、全心全意,在失败中汲取教训,医生应真诚地对待每个病人,一切为病人着想,一切从病人出发,各方面的有关问题对他都说清楚、征得病人的理解,即使出了事,他们也会表示理解,一般不会闹事的。医患之间沟通不到位,尤其是医生的服务态度不好,是双方矛盾的助推剂。

3、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在当前,重申加强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在目前医患纠纷空前增多的时期。医生不但要有精湛的技术,更要有为人们所敬佩的职业精神。职业精神中最重要的就是医德。其实,崇尚医德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所谓“医者父母心”就是最好的概括。中国古代名医,有着“药王”之称的孙思邈在解释自己的两本医药学著作为什么取名《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时,曾这样说:“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也就是说,人的生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比千斤黄金还要珍贵得多。如能用一剂方药来拯救人的生命,所积的大德真要远远超出千金黄金的价值。这种把人的生命价值放在医学的首位,把维护和保障人的生命和健康作为医学研究最终目标的思想,正是孙思邈崇高医德的表现,也是我们当代医生需要继承的品德。

在我国当前的医疗卫生体制下,在医院和医生对患者和社会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在医务人员所面临的空前的社会压力和舆论压力下,如果医院和医生对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感到疑惑,放弃自己应恪守的职业道德,进而摆不正患者的利益和自己的位置,甚至甘愿放弃治病救人的社会职责,那么在病人及其家属眼中,医院就成了榨干百姓钱财的“冷血”机器,就会被社会千夫所指。所以,医务人员应时刻牢记自己的职业道德,树立全心全意为病员服务的思想,已白求恩同志为榜样,做一个有道德的医务工作者!

4、加快卫生事业发展

尽管目前绝大多数医疗机构都是公立医院,但是相当多医院的正常运行主要靠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收取的费用,医院设备购置、规模扩大靠收费的积累,医疗服务收入由医院自行支配。这种机制的直接后果是医院过分注重经济收入,而忽视群众利益。这也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就必须研究如何完善医院的运行机制,维护医院的公益性质,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须坚持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卫生事业发展道路,坚持卫生事业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宗旨和公益性质,坚持政府承担公共卫生和维护群众健康权益的责任,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坚实的基础。

5、加快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

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尽快地建设覆盖我国城乡的城镇社区医疗和农村的新型合作医疗网络,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对于和谐医患关系的建设,也是十分重要的,目前,由于卫生资源分配的不合理,致使病人不正常的流动,大部分病人流向城市大医院,大医院的患者有70~80完全可以在基层医院解决,而这种不正常的流动,使大医院人满为患,医院门口经常像电影散场一样,人挤得里三层外三层,挂号、看病、买药都要排长队,实际上这是医疗体系不健全,缺乏基层医疗机构,乡村、城市社区医疗机构发展不够的结果,假如说医疗体系健全,人们在家门口就可以看病,就不会出现大医院看病难的事了。大医院病人太多,使得病人的就医环境、医生的执业环境都非常糟糕,双方情绪都不好,医生看病看得头昏眼花、累得要死,能保证质量吗?病人看病像打仗,双方稍不注意就会起冲突,极易导致纠纷,而基层医院则门可罗雀,形成鲜明的对比。因而,尽快地改革现行的医疗体制,已是和谐医院关系得当务之急。

6、政府加大对医院的投入

如前所述,政府对医院的投入不足致使医院过的追求经济利益,而这些都是靠医生来完成的,这也是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所以,政府加大对医院的资金投入,恢复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本来面目,是广大的群众感到不再看病难看病贵。这也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得重要一环。

7、加强舆论的正面宣传

新闻和舆论在和谐医患关系得构建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新闻媒体应从正面大力报道医务人员的事迹,在医务人员中间,有许许多多的感人的事迹,试想,如果没有广大医务的积极工作和无私奉献、没有他们的辛勤工作,没有他们的刻苦攻关,医学上能取代如此多的奇迹吗?许都疑难危重疾病能转危为安吗?广大医务人员永远是人民群众的健康守卫者,虽然他们现在受到前所未有的误解和不公正的待遇,但他们一如既往,永不忘记自己的神圣职责。所以,我们的媒体应深入医院、深入到医务人员中间,去发现,去挖掘他们中的真、善、美!

关于文本与课外资料的关系思考 篇11

1.在正式学习课文之前,学生交流的内容不是关于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而是搜集来的连篇累牍的课外资料;一节课中对于课外资料的用时介绍,长达10余分钟,甚至二十分钟左右,不能很快地切入正题,进到文章的深处时剩下学习文本的时间已寥寥无几,占用了课堂上大量有效的阅读、揣摩文本的时间。

2.对于相同的资料,同时要有几个学生来说,重复罗嗦,没有选择,语文课堂成了课外资料汇集的空间,冲淡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极易给一部分学生留下“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搜集资料、罗列资料的过程,”“学习语文就是罗列资料”,再无其他的感受,很难从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

3.语文课堂上,长长的人名、地名,繁琐的人物生活介绍,工作经历,一系列人物作品的罗列,这些资料使那些优秀的、善言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旁征博引,滔滔不绝,而一些无法查阅到资料的、自学有困难的学生却不知所云,影响了一部分学生的参与、学习,至少在“预习”这一环节上拉开了学生之间学习语文的距离,甚至有些学生以自己能够查到大量的资料为荣,在真真实实的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却放松了自己的学习。

4.大量图片的引入,大量文字的堆砌,缩短了利用文本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过程,简化了利用文本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环节,也使得学生失去了触摸文字、理解文字、运用文字、享受文字的过程及体验。

剖析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确确实实存在着的这些现象,我们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是否由于我们的课堂教学过于看重课外资料的引进而冲淡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是否由于我们的课堂教学过于看重课外资料的引进而忽视了对文本本身所蕴涵着的有效信息的开发、挖掘?

那么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到底该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课外资料并且进行评价呢?

带着这个问题,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重点对“课外资料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所达到的实效”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

(一)在本校范围内展开观察与思考:

前不久,随机随班听了我校五年级三位教师所做的人教版第十册老舍先生的《养花》,三位老师均在教学过程中引用了课外资料。具体情况列表如下:

通过对这三节课的观察,我们有了下列的思考:

1.并非每一节课都要进行资料的展示,资料的展示应随着教材的深入,学生年龄的增长有所延续、拓宽、加深。否则,虽然也是引用资料,但也只是简单、机械的重复,无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在这个时候引用课外资料这一环节可以略去。比如闫小新老师的课,学生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并没有拓宽、加深自己的理解,只是简单、机械地重复,因此,这样的资料亦可放弃交流展示引用。

2.并非要在正式授课前将所讲的内容与相应的事物联系起来,看似有关,实则没有内在的联系,浪费了时间。比如程国华老师的《养花》一课,虽然在正式授课前给了学生相互交流展示关于“花”的成语、段落的时间,但与文本的主题却有一段距离,因而,这样的课外资料还是不使用为好。

3.资料交流的时间也并非一定要在正式授课之前进行,可以随着内容的不断深入,结合课堂中生成的资源逐渐进行,给学生提供更大的思考空间,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比如张洁民老师的课。

(二)为了使我们的分析更清晰、明朗、科学,现将我校2008年4月语文课中关于课外资料的使用情况做了统计:

(三)相关结论:

学生上语文课的最终目的是要利用文本培养自己语文能力,利用文本培养自己解读文章的能力。因此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注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积累和运用;也因此,阅读教学中“对教材的理解要根植于文本”。

课外资料的使用,对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品词析句、布局谋篇的语文能力作用并不大。因此对于课外资料的使用也要“因材进行”,而不必堂堂进行,更不能喧宾夺主,以资料代替对文本的解读。

上一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泉水教案下一篇:渔舟唱晚烟雨纷呈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