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说课课件

2024-09-30

初中物理教学说课课件(共10篇)

初中物理教学说课课件 篇1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中摩擦力的测量涉及到二力平衡知识的具体应用,“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是摩擦力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知识的具体应用,通过学习本节教材的知识,提高了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的确定

认知目标:知道摩擦力的种类,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的大小,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知道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自然科学的价值,体验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又作用于实践的辩证关系。

3、重点、难点的确定

重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难点:摩擦产生的原因和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教材对滚动摩擦没有单独讲述,而是作为减小摩擦的方法来讲,这在初中还是适当的。

二、教法和学法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引导转化作用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简单的把“启发式教学”看作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要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思想去指导教学。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本节课我打算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和实验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三、教学程序的设计

依据本节教材编排的顺序,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程序和相应的具体操作:

(一) 创设情境,实验引入:今天上课之前,我带了几个小玻璃球准备和同学们一起进行科学研究。但在来学校的路上,小玻璃球变脏了。老师给他们洗干净了。现在,请两个同学把玻璃球请出来。(请两个同学上台20秒夹球)

提出问题:玻璃球为什么不好夹?——学生讨论回答

你认为摩擦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摩擦力。

(二) 新课学习

1、认识什么叫摩擦。

先请同学们把手平放在桌面上,手心朝下,一起来做几个动手实验。1.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使手在桌面上运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2. 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但保持手不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3. 手平放在桌面上,保持手不动,也不用力推或拉,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进而引入摩擦力的定义及种类。并进一步指出,在静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中,滑动摩擦是初中学习的重点,自动导入到本节第二个环节“影响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的学习。

(三) 关于第二个环节的学习,我打算请学生上讲台来完成书本上138页的“影响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实验。一个学生上台实验过程中,其它学生仔细观察,如发现台上学生操作有误,即可举手取而代之。这样做有几点好处:其一、台上学生得到了动手的机会;其二、台下的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也由于有了驱动力,就不仅仅只是看“热闹”,而转为聚精会神看“门道”了,这样即使他们没有上台,但对这个实验也绝对印象深刻;其三、实验是同学动手做的,而不是老师包办的,故而实验结论更有说服力;其四、实验装置只须一套,对实验器材简陋的部分学校,这个方案应该是可取的。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起着从旁引导的作用。一开始提出问题:如果要测一个力,大家首先会想到什么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是测什么力的?(拉力);如果想让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该让木块在长木板上做怎样的运动?(匀速直线运动);这里运用了什么知识?(二力平衡知识)。这时再让学生仔细阅读书上的这一实验,然后再点一位同学上台操作实验。完成书本138至139的实验后,再让同学开动脑筋想想:如果想通过实验知道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谁大谁小,可以怎样来设计一个实验,谁想到谁就上台来操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四) 第三个环节是“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我打算由身边事例进而总结得出理论。

增大摩擦的方法:(1)增大压力;(2)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减小摩擦的方法:(1)减小压力;(2)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用滚动代替滑动;(4)使接触面脱离。

接着顺带提问:我们观察到一般的交通工具如自行车、汽车、火车都装有轮子,这是采用什么方法来减小摩擦?而现在有一种新型交通工具——磁悬浮列车,它是没有轮子的,但它的时速可达到500公里以上,是当今世界最快的地面客运交通工具,它又是利用什么途径来减小摩擦的呢?

(五) 以分组抢答形式完成一些课堂反馈题:

1. 体操运动员在比赛之前,双手为什么先要擦上镁粉?而当他想要做回环动作时,双手又不能抓得太紧,为什么?

2. 某乡亲想清除黄豆中的砂粒,他把黄豆放在倾斜的桌面上,黄豆就顺着斜面滚下桌面,而砂粒都留在桌面上,这主要是由于

A.砂粒比黄豆密度大 B.砂粒比黄豆体积小 C.砂粒受到的滑动摩擦比黄豆受到的滚动摩擦大 D. 砂粒受到的滑动摩擦比黄豆受到的滚动摩擦小

3.一辆重100牛顿的小车,使它沿水平地面作匀速直线运动,需用推力10牛顿,这小车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

4.下列事例各是哪种类型的摩擦:

用黑板擦擦黑板时的摩擦

人走路时,鞋底与地面的摩擦

行驶中的汽车轮子与地面的摩擦

初中思想品德说课课件 篇2

1 本框地位和作用

《身边的诱惑》 是《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过健康、安全的生活中第一框,本框的教学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一是七年级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他们正处于人生的花季,生机勃勃,他们探索人生、幻想未来,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二是面临的主要社会生活,我们身处的社会有精彩、新奇,充满着无限的情趣,但生活中也有来自方方面面的诱惑。因此,在青少年学生的思维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分析判断能力还不成熟,加上社会经验的缺乏和同龄人的相互影响,当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诱惑时,往往不知所措,难于克服虚荣心,很容易脱离正常的人生轨道,酿成终身遗憾。本框分析了种种诱惑及其表现、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影响,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为下一框的学习起了铺垫作用。

2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身边的种种诱惑及诱惑的影响,掌握不良诱惑的危害。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培养学生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逐步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应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事物。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鼓励学生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初中生活。

3 教学重点、难点

1) 突出重点:分析成功的诱惑和赌博的诱惑过程中的体验

2) 突破难点:游戏机的诱惑

二 说方法

1 教法

1)调查的方法:和学生一起明确在生活中常见的不良诱惑。

2)实例分析法:让学生理解不良诱惑带来的危害,从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3)讲故事的方法:补充发生在身边的真实事例,增强说服力。

4)角色扮演法:设计小品表演,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感受,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2 学法

1)脉络学习法:指导学生学会把本框知识脉络化,懂得知识的前后联系。

2 ) 协作学习法: 生生互动彼此合作,共同尝试解决问题。

3) 综合应用学习法: 指导学生学会理解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创新能力, 然后找出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方法, 达到学以致用。

三 说教程

<一>设置情景, 导入新课

调查了解学生观看体育比赛,特别是奥运会现场直播情况,体育健儿正是为了祖国的荣誉而拼博。设置问题: 想不想走上领奖台的是自己?当那国歌奏响,国旗冉冉升起的一刻,你有何感想?导入新课: 身边的诱惑

<二> 身边的诱惑(板 书)

(学生分组讨论)在我们身边,对我们有很大吸引力的事物很多,希望学生归纳列举出来,并且思考这些有吸引力的事物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何影响?学生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分析,诱惑是吸引、招引的意识。 这些诱惑有些能起促进作用,有些会带来危害。我们一定要正确分析对待。

1 领奖台的诱惑

(课前准备奖品,奖励单元检测优胜者)

设问:1)走上领奖台的感受是什么?(激动) 2)想走上领奖台必须如何实现自己的愿望(刻苦努力,开拓创新) 在这过程中,领奖台起了什么作用?(激励) 进一步引导学生追求理想的目标。名牌大学也是很多人梦寐以求,她正向同学们频频招手。从而突出诱惑对学习能起促进作用,必须通过积极上进,刻苦努力来实现。

2 金钱和游戏机的诱惑(板书)

金钱是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里的“道”包涵获取钱财的正当途径和道德、法律的框框。漫画 “同富不同路 、共奔富裕路”,

让学生明确通过合法经营,正当途径获取金钱,享受幸福生活。如果通过不正当途径获取金钱,如偷、抢、骗等,那就是违法犯罪,最终害人害自己。

对我们具有很大诱惑力的除了金钱,还有如电视、游戏机。重点分析游戏机的诱惑,电子游戏是中小学生娱乐的一种方式,但沉迷于玩电子游戏有很多危害。列举身边典型事例,沉迷玩游戏的学生从品学兼优变成后进生甚至流浪汉,最后走上违法的`道路。通过 事例引导学生客观辩证地看待网络游戏对我们的影响,从而适度地把握自己,既大胆接受新事物,开发智力,锻炼眼耳手脑并用能力,又能自觉抵制网络游戏的不良影响。

3 黄赌毒与邪教的诱惑

(1)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信息垃圾也泛滥成灾,尤其是一些不法网站,充斥着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毒害着人们的精神。(2)重点突出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常见的赌博造成的 危害 .赌博是一种恶习,滋长不劳而获的思想,赌博之风屡禁不止,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危害极大。借助课文漫画“三部曲”,以“赌博”为话题学生进行对话小品表演。农村留守孩子多,赌博恶习更容易滋长在这些孩子身上,抵制赌博诱惑,任务非常艰巨。(3)是一种医学专用剂,吸毒上瘾,麻木不仁。吸毒一口,掉入虎口。它不仅使人倾家荡产,甚至葬送性命。漫画“招魂幡”,

魔鬼正用在引诱青少年,使他瘦骨伶仃。引用的题词“珍爱生命,拒绝”

(4)导致很多人死亡,影响社会稳定的“” .它制造遥言,迷惑人心,是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瞬社会稳定的毒瘤,要坚决切除。

这些诱惑都不同程度地对我们的学习、生活造成影响,带来危害。 就象非洲的“杀人蝙蝠”,让人舒舒服服地上当,不知不觉中成为它的俘虏。 学会分辨并自觉抵制它们的诱惑,才会有健康幸福的生活。否则,我们会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

<三>小结并布置 作业:

小结:

用情景分析法让学生置身于成功的诱惑所带来的喜悦中,从而努力争取;列举典型事例,让学生用客观辩证的思维,正确对待金钱以及游戏机的诱惑 ;漫画显示,角色扮演,让学生懂得不良诱惑造成的危害,坚决抵制。

作业:

1、讨论迷恋网络游戏可能发展的结果。

2、调查了解周围存在的像“杀人蝙蝠”的不良诱惑造成的危害,如何才能不上当呢?

布置的作业既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学会辨别诱惑,又提示下节课的内容,不良诱惑可以抵制。

四 说板书

板书体现知识要点,使知识网络化,把各内容间的联系层次分明地展现出来,使其更具有系统性、逻辑性,以便学生能够系统地、科学地掌握这节课的基本知识,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五、说评价

说课教学课件 篇3

“写喜欢的小动物”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这一单元以“作家笔下的动物”为专题编排了《白鹅》《白公鹅》《猫》《母鸡》四篇文章。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在他们的笔下,高傲的白鹅,古怪的猫,慈爱的母鸡,性格鲜明,栩栩如生。每篇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法各不相同,但都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真正的喜爱和真诚的赞美。在四篇课文之后,“口语交际”和“习作”,安排学生抓住特点说、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表达真情实感。

从课文到口语交际再到习作指导,整个单元清晰地展现了“读动物,说动物,写动物”的设计思路。“跟大作家学写小动物”,“从读学写,读写结合”是本次习作指导的总体思路。

二、说学情分析

我工作的学校是一所比较特殊的农村小学,孩子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一部分孩子搬进了高楼林立的城乡“示范镇”,一部分孩子仍生活在布满平房、小巷的自然村落。农村人喜欢小动物,也喜欢养小动物,孩子们自小就有许多和小动物亲密接触的机会。课前,我要求学生观察小动物,给小动物拍照,和小动物玩耍。让学生在习作中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此外,作为四年级的学生不仅乐于观察,乐于书面表达,而且在二年级下学期有过一次“写小动物片段”的经历。学生有一定的观察和习作的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

在深入解读教材,认真分析学情之后,我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维度,为本次习作教学设置如下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选材,自主拟题。

2.学习本组课文写小动物的基本方法,适度运用于习作实践。

3.指导学生通过具体事例写出小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学习本组课文写小动物的基本方法,写出小动物的特点是习作指导的重点。选择恰当事例,具体记述,表达真情实感是习作的难点。

四、说教学方法

《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观察处在第一位,它不仅是写作教学中要着重培养的能力,也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和基础,更是习作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教学方法。课前,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小动物,不但要认认真真地瞧,还可以动手摸摸,用鼻子闻闻,听听动静,和小动物玩玩……

读写结合,说写结合,也是本课采用的教学方法。大作家笔下的动物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其中蕴含着写作的奥秘。小作家们要去读,去思,去悟,再去用,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说写结合一般是先说后写,这样可以降低难度,促进交流,而且便于教师学生动笔前前进行指导。

五、说教学过程

为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读——说——写——评——改的思路,设计了:施展魔术,激发兴趣;抓住灵感,拟定题目;边读边悟,学习绝招;范文引路,起草成文;展示交流,修改提升。五个教学环节。

1施展魔术,激发兴趣

幽默是男老师上课的法宝,兴趣是学生爱上习作的关键。上课伊始请同学们说说他们都喜欢什么动物。

接着,老师说,于老师会变魔术,能把你们喜欢的小动物变出来,信不信?

孩子们在质疑和期待中,将目光投向教师。欢快的音乐响起,孩子们和他们喜欢的小动物一个个闪过屏幕。孩子们带着惊喜和期待走进习作课堂。

2抓住灵感,拟定题目

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看着眼前闪过的小动物,孩子们的脑海中一定会浮现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迅速捕捉住这份灵感,拟定作文题目。可以是动物的名称,也可以是家人给动物起的名字……

孩子们在作文纸第一行写下鲜活生动的题目:

大白鹅、小黑狗、我家的小兔子、乌龟赛跑、 淘气的皮皮……这些题目唤起了孩子们的习作欲望。

3边读边悟,学习绝招

1.学习绝招一——确定角色

老师继续引领他们“跟大作家学写小动物”,去发现大作家们写好小动物的绝招。

出示图片,唤起学生回忆。(白鹅图、白公鹅图、猫图、小猫图、母鸡图):

在课文中,丰子恺先生称呼白鹅——鹅老爷;

在叶·诺索夫的眼中白公鹅就是海军上将;

老舍先生把大猫当成了朋友,把刚满月的小猫当孩子一样看待;

他笔下的母鸡俨然就是一位母亲。

学生发现大作家把小动物当成了他们的伙伴,朋友,甚至亲人。写好小动物,就不能单单把它们当作动物来写,而要确定好它在自己心中的角色。(此时板书第一招:确定角色)

接着请孩子们谈谈,在他们心中,他们喜欢的小动物应该是什么角色?——可以是小伙伴、小弟弟、小宝宝甚至是小淘气。

2.学习绝招二——捕捉特点

“要具体地写出小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是习作的核心要求,是这次习作的一个提升点,也是本次习作的重点所在。

接着跟大作家学,看看大作家们抓住了动物的哪些特点。

(课件出示:

好一个高傲的动物。——《白鹅》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猫》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母鸡》)

在读中,孩子们不难发现,大作家都能用生动的句子,突出小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情感。(此时板书第二招:捕捉特点)

学是为了运用,运用能够巩固学到的方法。接下来老师激励学生:“大作家都有非常敏锐的观察力,能准确地抓住这些小动物的特点。小作家们,你们行吗?如果让你,用一句话介绍小动物,你会说什么?”在学生动笔前,教师进行指导,这样的句子一般放在开头,也可以放在结尾。孩子们写的有模有样……

师生围绕抓住了小动物的什么特点进行交流。

3.学习绝招三——描述趣事

仅仅是一句话还不是好文章,大作家们还写了一些具体的事。

(课件出示老舍先生描写小猫的段落)

这些事使小猫可爱,淘气的形象跃然纸上。明确:描述趣事也是写好小动物的一个绝招。(此时板书第三招:描述趣事)

明确后,请孩子说说自己的小动物的趣事。

整个第三环节,在已有学习经验的基础上读大作家的文章,发现大作家写作的方法,学习大作家写作的方法,运用大作家写作的方法,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交替运用。在读、思、议,说、写、评中学习写作。

4范文引路,起草成文

“确定角色”“捕捉特点”“描述趣事”这三招帮助学生打开了习作思路,明确了基本的习作方法。但是第二学段的学生仍处在习作的起步阶段,范文引路,适度模仿对于大多数学生是非常必要的。教材中的名家作品语言风格各具特色,但不适合作为小学生的习作范文。老师需要给学生提供可借鉴的伙伴式语言的例文。

(课件出示《小乌龟》片段)

这个片段来自小学生的真实生活,是学生优秀习作的片段,很容易引发情感和语言的共鸣。

由这个片段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具体的写作策略——描写细致些,感受真实些。

从精选材料到确定题目,从选取事例到指导方法。经历这样的指导过程,学生自然能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孩子们继续完成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交流,修改提升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这一环节分两步完成:第一步投影展示,师生共同评改;第二步自读习作,自评自改。

最后,伴着优美的音乐朗读习作。

六、说板书设计

高中物理实验说课课件 篇4

1.知识与技能:⑴知道物体的沉浮条件,会根据沉浮条件判断物体的浮沉。 ⑵知道通过改变物体受到的浮力或重力的大小可控制物体上浮或下沉。⑶能应用沉浮条件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亲手制作浮沉子和课堂上的实验探究,加深对物体浮沉条件的理解和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关情景的创设,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体验探究活动中,提升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强化协作、探究问题的意识,感悟浮力应用的社会意义与价值。

二.实验内容设计

从知识储备上看,学生已经学习了受力分析、二力平衡、阿基米德原理和浮力等相关知识。虽然他们在生活中已经对常见的物体的浮沉现象有了大致了解,但是毕竟没有经过系统学习,难免会有一些潜在的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意识,比如:物体的浮沉状态究竟有哪些?物体浮沉条件是怎样的?是不是重的物体就一定会下沉,而轻的物体就一定会上浮等等。而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就会一直困扰着学生。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较多的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实验活动,如:让他们多动手实验,通过亲手制作浮沉子和课堂上的实验探究,加深对物体浮沉条件的`理解和认识。再通过观察老师演示的两个小实验(水中的小鸭子和盐水中的鸡蛋)引出物体浮沉现象观察实验探究, 留给他们足够多的时间去思考,真正帮助学生纠正认知上的错误,理解他们所学的知识。引出本节课的内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三.实验方法设计

1、创设情景,以引导学生体验探究为主进行教学

虽然本节内容教材上没有设定学生小组实验,但这节内容却是这学期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便通过实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相互合作交流得出物体浮沉条件”。

2、采取让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说课课件 篇5

三、融会贯通。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等学校及本科院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工科各专业高等数学教材,也可供经济管理类专业选用,还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高等数学知识更新教材。

本书共分为八章,整体架构合理,语言精练,精心选择教学素材。主要内容包括:函数与极限、导数、中值定理、不定积分、定积分、多元函数微积分、常微分方程、无穷级数

数控说课课件 篇6

数控机床是按照事先编好的程序指令自动运行加工零件的,而编制数控程序的依据是数控加工工艺规程。《数控加工技术》主要解决的就是数控加工工艺的问题,只有学好数控加工工艺才能够准确快速地编程,因此《数控加工技术》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所必须学习的一门专业骨干课程。

数控加工包括数控车削加工和数控铣削加工等内容,其中数控车削加工最具代表性,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必修内容,它同样遵循着先制定加工工艺再进行编程的工作步骤,可见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的制定是一项关键技能。

教材中为配合讲解所选择的零件图样比较复杂,而且需要对基点坐标进行计算,这对初学者来说十分繁琐。所以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材进行了一些处理,改用了一张螺纹小轴零件图样,这张图样的结构简单而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适合该部分的入门教学。

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对这部分的要求是学生可以制定简单轴类零件的数控车削工艺规程,能够填写工艺卡片,这正真是企业要求中职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加工工艺的制定对于初学这来说比较困难,除了要有一定的加工经验,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根据以上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制定过程。

技能目标:能够根据工作页的指导制定出螺纹小轴的工艺规程,填写工序卡片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在制定工序顺序的时候由于缺少工作经验,经常会出现加工工序安排不合理所以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是:

重点: 螺纹小轴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制定过程。

难点:制定零件的加工方案,合理安排加工顺序。.

二.教法分析:

学情分析: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适宜在现实的工作过程中建立概念。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了刀具、夹具、和数控加工方法的相关内容。这为本节课学生独立完成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制定打下了理论基础。

根据学生上述特点,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主要运用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任务教学法,通过按照企业真实的工作过程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学生为中心使其在学习中建立工作过程的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任务教学法的基础上运用讨论法,在部分环节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使每个学生主动参与相互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学法分析:

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要求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本节课我主要运用结构式指导法,通过资讯收集、决策制定、计划安排、任务实施、任务检查、评估反思完整的工作过程安排,使学生领会完成现实任务所依据的科学程序,以指导今后的工作和学习。

四.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上述课程设想,在课前做了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上课地点选择数控模拟机房,在机房中有完善的多媒体设备,可以进行课件演示和工件仿真模拟加工。将学生分组,选出组长。事先开发指导任务完成过程的工作页,每组分发一张空白数控加工工序卡片。课前还准备编制好的加工程序,在任务检查的环节,为学生演示。

基于制定该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工作过程安排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设计的学习情景为资讯收集-分析图纸、决策制定-选择工装、计划安排-制定加工方案、任务实施检查-验证结果、评估反思-巩固提高。下面我对这五个环节展开说明。

资讯收集环节-分析图纸:

利用多媒体广播的方式下发零件图纸,简明扼要地阐明本节课的任务和目的以及完成任务的过程,强调最后要按照学生所编制的工序

卡片用数控模拟仿真系统加工零件,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然后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图纸,按照工作页所提供的步骤完成工作页中关于零件结构、材料、尺寸、公差、和相关技术要求等加工信息等的收集。这是为后续选择工艺装备、安排工步顺序和确定切削参数做准备。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流动指导,同时观察记录典型的现象,为后续反思做准备。

决策制定-选择工装:

接下来进入决策制定环节,工艺装备的选择在工艺制定中是一个重点问题,它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质量,学生要根据前面所学的刀具、夹具、量具的知识确定加工零件所需工装的问题。

在这个环节中仍然先由学生独立完成,对于这个部分的工作页内容我设计为多项选择的形式,让学生选择要加工螺纹小轴这个零件所使用的工艺装备。通过工作页的提示,使学生对前面知识有的放矢进行回顾,并尝试实际应用。

学生独立完成这部分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安排小组讨论,目的是通过讨论统一认识,修正个别错误的决策,得到正确的决策,这样既实现了本节课的情感目标,同时初步突破工艺制定中工装选择这一重点问题。

计划安排-制定加工方案

这一环节学生需要协作完成工序卡片的填写,初步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为此教师需要在学生操作前讲解工序卡片填写的要求.考虑学生是初学的情况,在这部分工作页中我提供了螺纹小轴所需加工工步,而且将工步顺序混乱排列,要求学生通过讨论运用排序方法将加工内容填写到工序卡片上,同时根据教师提供的切削参数的工具表和给定的经验值查出各工步的切削参数。因为切削参数的选择多数是指导性意见,在实际加工时要根据现有的生产条件而定,本节课只介绍给学生确定切削参数的方法和常用的切削用量经验值。

这样做的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工作页的指导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完成知识的学习和构建,尝试对本节课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自我突破。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在确定工步顺序时学生容易出现加工工步安排不合理的现象,这样直接导致加工零件不合格。当教师

指导时发现学生出现类似问题可以进行及时纠正,也可以暂时沉默,在实施检查环节作为错误实例,进行系统纠正。

任务实施与检查-验证结果

计划安排环节完成后,我让部分组长的汇报工序卡片填写内容,教师做好记录,暂不做点评。接下来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案例进行仿真演示和评价性讲解。针对螺纹小轴零件图学生安排工步时容易出现典型的错误有两种:

案例一是没有按照先加工基面的`原则安排工步,这样加工会导致零件长度尺寸不合格;

案例二是先加工螺纹,后加工退刀槽,这样安排工步导致螺纹尺寸不合格,甚至会产生撞刀现象。

为了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我按照这两种加工方案编制数控加工程序在数控模拟仿真系统中为学生演示。经过我的引导分析,学生对该零件的加工过程安排更加清晰了,同时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为在学生反思环节的最终自我突破提供递进式的依据

评估反思-巩固提高:

这个环节我设计为学生自我反思为主、教师点评为辅的原则。首先请每组一名代表,结合教师点评的两个案例对本组的工艺的制定进行自我反思,说明错误产生的原因,然后根据学生的反思教师进行补充性点评。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主要通过自我批评认真反思,强化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并实现重难点的最终自我突破。

最后教师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本节课的从咨询到反思的各个环节与实际工作的紧密联系,梳理和强化本节课的知识目标。重申工装选择和工序顺序安排的原则,阐述系统性错误的原因,强化对本节课技能目标重难点。点评各组的表现,突出本节课的情感目标。

最后布臵下次的任务思考题:分析该零件图的内容,应选用什么数控机床进行加工?这道题既可以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又可以引入下节课的任务数控铣削加工工艺的制定。

队会说课课件 篇7

一、队会理念

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但是很多同学却不知道这个日子。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宠爱有加,使孩子养成任性的个性,爱以自己为中心。很少帮助妈妈分担家务,很少为自己的妈妈奉献爱心,回报母亲。自古以来,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非常有必要用一节“感恩妈妈”的主题队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母亲的辛苦,懂得关心和体贴妈妈,感谢妈妈的养育之恩,用行动报答妈妈。通过本次队会,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选择最为恰当的方式对待家人,对待亲情。逐渐延伸到对待外人。

二、队会目标

根据本次队会理念和学生特点,我制定以下三个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亲身体验和活动,理解母亲的辛劳、对子女的关爱,激发对父母感激的真实情感。

2.情意目标:感受妈妈爱的熏陶,学会关心和体贴妈妈,感谢妈妈的养育之恩,引导学生升华爱的情感。

3.行为目标:回报妈妈的爱,对他人的爱也要付诸行动。

三、队会内容

本次队会学生将经历四个阶段,从故事暖身、互吐心声、情感分享到情感升华,都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通过活动,懂得感恩,学会回报。根据设计,我确定如下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通过活动,理解妈妈为我们付出的艰辛,学会尊敬妈妈、孝顺妈妈、体贴妈妈。

难点: 理解母亲的辛劳、养育子女的艰难,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敬爱之情。

四、队会策略

主要采用观看视频、讲小故事、唱歌曲、谈感受等形式,让孩子在参与中体验、感悟、分享,实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并付诸于行动。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音乐、视频来辅助我,目的是让孩子在参与中感悟亲情,感悟妈妈的无私、平凡、伟大的爱,引起他们心灵的共鸣。

五、队会准备

1、准备队会相关资料,搜集相关的文章、电视纪录片、歌曲,自制录像片、课件。

2、让学生利用双休日观察了解父母在一天之中都做了哪些事情,帮助父母做家务。

3、开展“爸爸、妈妈给孩子一封信”活动。

4、邀请部分学生家长参加本次队会。

六、队会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播放音乐《母亲》,学生聆听母爱音乐,无论在感官上还是在情感上都受到妈妈爱的激发。接着导入:感恩妈妈主题,目的是激发学生感受妈妈的爱的情感。

(二)感受亲恩,体会亲情

1.观看《汶川地震中感人的一幕》体会妈妈伟大的爱。

一个个伟大的母亲,演绎着一个个真实故事,在危险时刻,在生死关头,妈妈将生留给了孩子,自己选择了死,多么伟大的母爱啊!震撼了每个学生甚至每个在场的人的心!

2.诗朗诵《妈妈的爱》

这是人世间最崇高的、最圣洁的、最勇敢的母爱。由学生表演集体诗朗诵。为下一阶段感情升华做铺垫。

妈妈的关爱,让我们温暖;妈妈的无私,让我们感动;妈妈的博大,让我们震撼;让妈妈快乐,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三)情感交流 互吐心声

1. 欣赏一段录像——妈妈的心声

通过一位学生家长真实的情感表露,让学生们感受母爱的无私、平凡、伟大。并且采访这位学生,让孩子谈谈看了妈妈心声后真实的感受,勾起学生对妈妈在生活中给我们点点滴滴的爱的回忆。

2. 讲述亲情故事,感悟亲情

学生说妈妈爱自己的故事,情感在一次次震撼中,得到升华,回想、并诉说妈妈做过的让自己感动得事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情感升华,感恩一切 音乐响起《烛光里的妈妈》

愿天下母亲,别忘了留一份爱给自己。愿天下儿女,别忘了回报母亲浓浓的芳馨。学生们把亲手制作的礼物送给最亲爱的妈妈,并一起大声说“妈妈,辛苦了!”,“妈妈,我爱您”,学生们和妈妈紧紧相拥,现场气氛达到高潮。

学生感受到了妈妈对自己的爱,理解了妈妈都是爱自己的,自然而然就想到回报妈妈,做一个妈妈喜欢的孩子。感受父母把儿女养大很不易,将来我们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所有关爱我们的人,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并付诸于行动。(学生将对妈妈的爱,付诸于行动,解决本次队会的难点。)。

(五)结束阶段 激情结束——延伸爱的情感

学会感恩,就要有奉献精神。学会感恩,就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是一种生活智慧,更是学会做人。

全体师生一起表演手语歌曲《感恩的心》,随着歌声表达出我们的心声。

老师总结:感恩不一定非得是那种惊天动地的大事,可以是一句问候,一声呼唤,一丝感慨一个微笑,而且感恩还是一种优秀的生活态度。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灿烂的阳光,

通过今天的活动,老师希望同学们能有一颗孝心。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把爱体现在一言一行中。去关爱自己的父母,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七、队会效果反馈

本次队会活动通过交流、分享、感悟等形式,预期达到以下效果:

1.理解父母、长辈的养育辛劳。懂得尊重长辈。能主动找机会关心自己的妈妈,找出自己以往在家庭表现中的不足,找到解决自身问题的对策。

服装说课课件 篇8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使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服装工艺》一书。《时装袖缝制工艺》一课是《服装工艺》这本书中的女衬衫缝制工艺的拓展内容。

为了更好的结合流行趋势,丰富学生的思维,在教学实践中,我将课本知识进行了调整,在女衬衫缝制工艺中增加了《时装袖缝制工艺》的拓展内容。

2. 教育教学目标:

专业能力:

(1)掌握服装袖子制图打板

(2)根据款式要求独立完成袖子缝制的全过程

(3)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社会能力:

(1)深入市场调研能力

(2)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方法能力:

(1)网上自学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培养创新意识,提高缝制技巧

3. 重点,难点的确定:

(1)教学重点:掌握时装袖打板

在教学中通过学生在平袖基础样板上以及结合款式特点,引导学生分析并绘制袖子结构制图,同时强调袖子打板注意事项和制图特点,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时装袖的打板方法。

(2)教学难点:时装袖缝制方法、缝制技巧

如何运用“制作工艺”将时装袖缝制符合要求?首先学生提出问题,教师通过视频讲解缝制方法及缝制技巧,使学生对缝制方法和要求有所掌握,突破难点。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了任务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演示教学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切实掌握服装缝制技巧。

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教师除了讲解示范之外,主要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采取小组讨论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来掌握服装缝制工艺,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服装制作工艺,掌握服装缝制技能,提高学生的服装缝制水平。

三、学情分析:(说学法)

授课班级是高二服装专业的学生,在设计课中学生基本掌握了时装袖的绘画,在结构制图中掌握了袖子的基础制图,在工艺课中掌握了衬衫缝制工艺。基于学生的基础,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将全班分成四组,由老师和组长根据学生的情况布置任务,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

四、教学过程及设想:(说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设备准备:专用工具、教学白板、彩色粘贴纸等。

2.课件准备:小样、纸样、实物、多媒体。

3.学生进行市场调查,设计时装袖。

4.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4组。

5.学生使用的面料。

(二)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不同款式的袖子,作为服装专业的学生,我们要经常深入市场进行调查,发现和了解服装的流行趋势。

上次课我们同学深入市场进行调查,各组设计了不同款式的时装袖,请同学们从以下方面介绍你们的作品。(与设计课结合)

各小组说明设计流程:款式设计(设计师:说明设计构思)

打版裁剪(制版师:说明打版方法)

工艺制作(工艺员:说明工艺方法)

学生通过市场调查,各组介绍作品的设计构思、打版方法、工艺方法以及教师通过任务需求,引导学生分析缝制方法,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三)讲授新课

我们各组从设计、打板、制作三方面进行了讲解,同时也提出了问题,那么如何缝制呢?

任务一:袖子打板

1.在基础平袖样板上开剪刀(泡泡袖)

【注意事项】:沿袖深线剪至距袖山弧线与袖缝0.5~1cm止,样板不要剪断。

【特点是】袖深变深,袖山弧线加大。

2.在基础平袖样板袖口底边处开剪刀 (喇叭袖)

【注意事项】:由袖口底边处沿画线剪至袖山弧线0.5~1cm止。

【特点是】袖深变浅,袖口、袖肥变大。

任务二:如何运用“工艺”将它们表现出来?

针对同学们设计的作品如何缝制呢?教师通过视频讲解缝制要领。这是本节课的难点,通过课堂上实例讲解,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领会到服装缝制技巧,为将来进行各类服装的制作打下基础。

(四)任务实施 实践操作

分组完成实训任务: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组长分工,发挥团队最大优势,进行款式的制图与缝制。同时强调规范操作,注意安全。

通过分组训练,主要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老师在此期间,做巡回指导。

1.小组讨论: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看法,通过交流突破难点,促进学生的相互学习。同时,讨论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咨询老师,通过老师的引导讲解获取知识。

2.教师通过纸样,一边讲解一边做操作演示,然后再让学生操作。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领会到服装制图技巧,为将来进行各类服装制版打下基础。

3.缝制方法学生通过视频、教具观看,引领学生,开阔思路,解决问题,以直观的展示手法进行演示,易于学生的理解和运用,从而突破难点。

(五)作品展示 交流评价

通过讲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1.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讲评,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评。

2.小组之间互评,相互学习。

(六)小结

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讲评, 给予充分的肯定,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关注学生差异的发展、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同时也指出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在下一节课中让学生及时修改并完善各组作品。

(七)拓展作业

加强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服装专业课的积极性和兴趣。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训练与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培养。学生体验到完成任务的喜悦,同时提出新的任务,不同层次的学生按老师要求完成作业,使每名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并发给学生校内实践教学反馈表。

初中教学课件 篇9

教学重点:1.开门见山

2.烘托气氛抒情法

教学难点:巧妙模仿法

教学设想:讲练结合

教学内容:

一、导入:

曾有这样一段校园流行语:作文作文,想起伤人;想说不写,中考逼人;真的写起,开头就不行。开头俗称“豹头”,也有人称之为“凤头”、“龙头”,都是指开头应该不同凡响,有吸引力,能有引人入胜的效果。

二、作文开头的常见毛病

阅读下面材料,试写一段开头。

人生路上充满了挑战,挑战首先就是挑战自己。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敢不敢迈开第一步是挑战,要不要改变不适当的行为习惯是挑战,愿不愿承担应负的责任是挑战,能不能承认错误也是挑战,等等。

请以“挑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寓言、故事等,所写内容必须在‘挑战“的范围之内。

要求: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作文开头常见的毛病:

1、远离中心;

2、交待不清;

3、戴大帽子;

4、人云亦云,唱老调;

5、浮泛,似是而非;

6、硬凑不好,“无愁强谈愁”;

7、平淡、平庸。

三、作文开头的常见方法

1、开门见山法、直接点题

开门见山,即不拐弯抹角,直截了当点明与题目有关的人、事、物,揭示主题的方法

示例:

A、时间老人牵着我的手带着我走过了十五个春夏秋冬,蓦然回首,成长的路上已留下了我一串串由小变大的脚印。

-------《成长的脚印》

B、老师高兴地拿着一张获奖证书给我,此时我知道我成功了。老师给我竖起了大拇指。我拿着证书,欣喜地流下高兴的泪水,我为自己竖起了大拇指。

----《为自己竖起大拇指》

好处:文章一开头就紧扣题目,用此方法入题快,符合读者心理,节省篇幅。

2、烘托气氛抒情法

所谓烘托气氛抒情法,就是在文章的开头,通过环境、景物描写,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创造出一种艺术境界。

示例:我冒了严寒,回到了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时候既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色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地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不禁悲凉起来了。——《故乡》

文章开头都通过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和抒发情感,其作用是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交待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同时也迅速地把读者带到了特定情境中。

学生习作:

A、晚风吹过河面上最后一波涟漪,夕阳收起它最后一道余辉,秋霜目送去最后一只归雁。我们默默地站着,目光游离在那记忆之门上……

初中语文教学课件 篇10

一、学习目标

⒈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⒉ 学会本课14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⒊ 体会缺水时村子里人们盼水、用水的心情,让学生体验缺水之艰难,要珍惜水资源。

二、预习学案

【预习目标】

⒈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缺水时村子里人们盼水、用水的心情,让学生体验缺水之艰难,要珍惜水资源。

【预习内容】

(一)我会读

水窖 储水 一勺水 膝盖

(二)我会填

1.母亲锁上水窖,笑着对我们说: 这是我 听到的将 说成是 的话。

2.你是怎样理解母亲的话的?

(三)我质疑

在预习过程中,你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请写在下面。

三、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不写缺水之“苦”却具体描述水给村子里的人带来之“乐”的写法,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珍惜水资源、感恩亲情的思想感情。

【小组合作探究】

1.请大家仔细默读课文,找出具体表现水珍贵的语句。用横线划出,然后请大家放开声音读一读,你从哪些词眼中读出了水的珍贵?

2.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说明水给我们村子里的人带来了快乐?读文2——6小节,想想:哪些画面是你从来没有看过的,哪些语句是你从来没有听过的?在触发你感受的字、词、句旁边写上你的感受。

【精讲点拨,升华认识】

1.同学们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节约用水的名言警句。

2.设计两条节约用水的宣传语或是写段小文章谈谈你学了本课的感受。

四、课堂检测

(一)语音世界(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挑水(tiāo tiǎo) 期盼(qī qí) 储水(xù chǔ)

倾注(qīn qīng) 膝盖(qī xī)

(二)句子练习(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方法吗?是的打“√”,不是就打“×”,请选择。)

1.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顺着脖子缓缓地滑过了我们的胸和背。( )

2.先是像我们这样的孩子,全身脱得光溜溜的,在雨中奔跑跳跃,大呼小叫。( )

3.就像过节一样,这样美好的日子在我们那里毕竟太少了。( )

(三)选用给出的词,结合课文内容写2句话。(每句不少于3个词)

干燥 炎热 骄阳 风干

抚摸 清凉 倾注 润湿

期盼 盼望 渴望

(四)查找关于“水”的资料,了解西南干旱的有关情况,想一想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写一份倡议书吧!

五、课后作业

1. 摘抄课文中10个词语抄写两遍。

2.缺水给村里人带来了“苦”,可作者却具体生动地描述水给村里人带来的“乐”。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体会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六、板书设计

缺 (苦)

水 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反衬手法

有(乐)

上一篇:小学教师个人阅读计划下一篇:中央国土资源部巡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