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学第五版(共5篇)
妇产科护理学第五版 篇1
第五版基础护理学考核试题(附答案)
姓 名: 科 别: 得 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1、可损伤皮肤、致癌、遗传、影响下一代的最主要污染是()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辐射
C、光线污染
D、土壤污染
2、下列哪种患者需要较高的病室空气湿度()
A、心力衰竭 B、支气管哮喘 C、气管切开 D、急性肺水肿
3、铺床时移椅至床尾正中离床约为()A、10cm B、15cm C、20cm D、5cm
4、病人取被迫卧位是为了()
A、保证安全
B、减轻痛苦
C、配合治疗
D、预防并发症
5、休克病人应采取的体位是()
A、头低脚高位 B、平卧头部抬高20°角,抬高下肢30°角
C、头高脚低位 D、平卧头部抬高30°角,抬高下肢20°角
6、中毒较深病人洗胃时应采取()
A、左侧卧位
B、右侧卧位 C、患侧卧位 D、半卧位
7、阿米巴痢疾病变在回盲部,药物灌肠时可采取()
A、左侧卧位,保留灌肠
B、右侧卧位,保留灌肠
C、右侧卧位,小量不保留灌肠
D、右侧卧位,大量不保留灌肠
8、选择拐杖长度,下列哪项不正确()
A、患者身高减去40cm
B、患者下肢长度加上40cm C、拐杖顶垫间相距约2~3cm D、拐杖底端应该侧离足跟15~20cm
9、一位长期卧床的病员呼吸道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可诱发()A、慢性支气管炎 B、坠积性肺炎 C、自发性气胸 D、吸入性肺炎 10、2人搬运病员正确方法是()
A、甲托背部,乙托臀部
B、甲托头部,乙托臀部
C、甲托头、背部,乙托臀、膝部 D、甲托头、颈、肩、腰,乙托臀、膝部
11、某孕妇妊娠30周,胎位是臀先露,可用于纠正胎位的卧位()A、截石位
B、屈膝仰卧位
C、膝胸位
D、头低足高位
12、肌肉的等长练习的主要作用()
A、可改变肌肉长度 B、不伴有明显的关节运动 C、可锻炼肌肉收缩对抗一定的负荷 D、作关节的活动锻炼
13、杀死病毒与芽胞的高效消毒剂是()
A、70%酒精 B、95%酒精 C、0.5%碘酊 D、0.5%过氧乙酸
14、煮沸消毒时,加入1%~2%碳酸氢钠,其沸点可提高到()A、150℃ B、115℃ C、105℃
D、120℃
第 1 页
15、下列哪项除外属高效消毒剂()
A、碘伏 B、戊二醛
C、环氧乙烷 D、甲醛
16、紫外线灯管用于空气消毒时选取用何灯管,距离多少、时间多少()A、60W、20-30cm、30-60min B、30W、2m、20-30min C、30W、25-60cm、30-60min D、30W、<2m、30-60min
17、下列哪种物品除外可用环氧乙烷气体消毒()A、纸布 B、排泄物 C、衣物 D、血压计
18、发热的指征是()
A、体温超过正常值的0.3℃ B、体温超过正常值的0.5℃ C、体温超过正常值的1℃
D、体温超过正常值的0.1℃
19、伤寒病人常见的热型是()
A、弛张热
B、稽留热
C、间歇热
C、不规则热 20、高热病人宜鼓励其多饮()
A、白开水
B、糖水 C、淡盐水
D、糖盐水
21、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异常表现为()
A、吸气呼吸困难 B、呼气呼吸困难 C、呼吸深大而规则 D、呼吸浅表而不规则
22、测血压听到搏动声突然变弱或消失,此时袖带内压力()
A、大于心脏收缩压 B、小于心脏收缩压 C、等于心脏舒张压 D、大于心脏舒张压
23、以舒张压增高显著特点的高血压常见于()
A、二尖瓣狭窄 B、甲亢 C、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D、急性肾炎
24、乙醇拭浴的浓度为()
A、25%~35% B、30%~50% C、60%~70% D、25%~30%
25、用于真菌感染的漱口溶液是()
A、生理盐水 B、4%碳酸氢钠 C、3%过氧化氢
D、3%硼酸
26、为提高昏迷病人鼻饲插管的成功率,在插管前应采取的措施()A、使病人头向后仰 B、使病人头向前仰 C、使病人头偏向一侧再插 D、使病人下颌向前仰
27、流质饮食要求()
A、每日3-4次,每次300-500ml B、每日4-5次,每次300-400ml C、每日5-6次,每次200-250ml D、每日6-7次,每次200-250ml
28、低盐饮食是指每天限用食盐量为()A、1g B、2g C、4g
D、6g
29、伤寒病人膳食宜选择()
A、软质饮食
B、高热量饮食
C、高蛋白饮食
D、低渣饮食 30、关于卧位护理,不正确的是:()A、薄枕平卧位:垫薄枕,头偏向一侧
第 2 页 B、仰卧中凹位:抬高头胸10—20°,抬高下肢20—30°
C、头低足高位:仰卧,头偏向一侧,床尾抬高10—15cm D、半坐卧位:床头支架或靠背架抬高30—60°,下肢屈曲
31、漏斗胃管洗胃的原理是:()
A、空吸作用 B、正压作用 C、负压作用 D、虹吸作用
32、洋地黄中毒时应选择的洗胃液是:()
A、生理盐水 B、鞣酸 C、过氧化氢 D、高锰酸钾
33、哪一种药物中毒,不能用碳酸氢钠洗胃:()
A、乐果 B、1605 C、敌百虫 D、敌敌畏
34、陶土样便多见于:()
A、直肠癌 B、上消化道出血 C、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D、阻塞性黄疸
35、小量不保留灌肠时肛管插入肛门约:()A、7—10cm B、10—15cm C、15—20cm D、12—15cm
36、患儿1岁零8个月,需肌内注射青霉素,其注射部位最好选用()A、臀大肌 B、臀中肌、臀小肌 C、股外侧肌 D、上臂三角肌
37、正常人每次排出的尿量约为:()
A、100—150ml B、250—300ml C、150—200ml D、200—250ml
38、昏迷病员排出的尿液有酮味提示:()
A、急性肾炎 B、膀胱炎 C、有机磷农药中毒 D、糖尿病
39、非尿路阻塞性引起的尿潴留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A、短时间内禁食禁水 B、给利尿药 C、在一定时间内少饮水 D、导尿 40、给男病员导尿,提起阴茎成60°角可使:()
A、尿道3个狭窄部消失 B、尿道膜部扩张 C、耻骨下弯消失 D、耻骨前弯消失
41、脑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可引起:()A、多尿 B、少尿 C、尿闭 D、无尿
42、易潮解的药物是:()
A、卡介苗 B、硝酸银 C、三溴片 D、氨茶碱
43、链霉素过敏性休克时首选药物是:()A、肾上腺素 B、乳酸钙 C、氯化钙 D、溴化钙
44、青霉素引起血清病反应的临床表现是:()A、胸闷、气促、发绀 B、血压下降、四肢凉 C、头晕眼花、四肢麻木 D、发热、关节肿痛、淋巴肿大
45、过敏性休克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原因是:()
A、肺水肿 B、脑组织充血 C、脑组织缺氧 D、毛细血管扩张
46、一般情况下,雾化吸入后能吸收药液的百分数为多少:()A、15—20% B、10—25% C、15—30% D、30—40%
第 3 页
47、儿童静脉补K时,应稀释为何种浓度:()
A、0.1%—0.2% B、0.1%—0.3% C、0.2%—0.3% D、0.3%—0.5%
48、库存血的有效保存期:()
A、7—10天 B、14—21天 C、25—30天 D、50—60天
49、为防止过敏反应、献血者在采血前多长时间禁食:()A、6h B、4h C、8h D、12h 50、动脉采血不需准备的物品:()
A、5ml无菌干燥注射器、8号针头
B、无菌手套
C、肝素
D、止血带
51、为了防止尿中激素被氧化,尿标本应加:()A、甲苯 B、甲醛 C、浓盐酸 D、碘酊
52、尸僵发生最高峰时间为:()
A、2—4h B、4—6h C、12—16h D、24—48h
53、尸体料理时,头下置枕是为了:()
A、便于操作 B、便于脸部充血 C、促进血液排除,以免脸部变色 D、有利口腔内液体流出
54、哮喘患者常见于:()
A、吸气性呼吸困难 B、呼气性呼吸困难 C、混合型呼吸困难 D、缺氧性呼吸困难
55、留痰标本时,找癌细胞可选用什么固定标本:()A、75%乙醇 B、95%乙醇 C、40%甲醛 D、10%甲苯
56、使用真空采血器采血时,拔针后按压的时间为()A、1-2分钟 B、3-5分钟 C、5-10分钟 D、≥10分钟
57、不推荐用于长期的癌痛治疗的给药途径是()
A、直肠给药法 B、舌下含服给药法 C、经皮肤给药法 D、肌内注射法
58、属于非阿片类镇痛药的是()
A、吗啡 B、哌替啶 C、布洛芬 D、阿托品
59、过敏性休克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其原因是()A、脑组织缺氧 B、肺水肿
C、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D、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
60、脑水肿患者静脉滴注20%甘露醇500ml,要求在50min内滴完,输液速度应为(A、80滴/分 B、100滴/分 C、120滴/分 D、150滴/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压疮多发生于 及缺乏 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 处。
2、体位引流宜选择 时进行,每日 次,每次 min。
3、冰帽使用的目的是
、。
4、进食大量蔬菜时,尿液可呈,而进食大量肉类时,尿液可呈。
5、红细胞表面有A、B抗原,血清中有A、抗B抗体,其血型为
型。
第 4 页)
6、股动脉穿刺采集动脉血标本作血液气体分析时,针头可垂直刺入动脉或动脉走向呈 角刺入,采血量一般为 ml。
7、痰液的主要成分是 和。
8、双侧瞳孔散大,常见于、、颠茄类药物中毒及。
9、应用简易人工呼吸器一次挤压可有 ml空气进入肺内,频率应保持在 次/分。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简述查对制度中(服药、注射、处置查对制度)的内容。
2、简述医嘱执行制度的基本要求。
四、案例分析(10分)
(内科题型)朱某,男55岁,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史,近日天气变冷,突发呼吸困难入院,入院时口唇紫绀,检查PaO2为50mmHg,PaCO2为80mmHg。(1)请问该病人的诊断是什么?(2)该类病人如何给氧?为什么?
(外科题型)女性,46岁,持续性上腹剧痛伴恶心、呕吐8小时,10小时前曾进食较多油腻食物,有胆结石史14年,体检:体温37.8 ºC,血压120/75mmHg,腹平软,左上腹深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减少,血白细胞12×109/L,血清淀粉酶1240U/L,对于该病人:(1)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2)主要的处理措施有哪些?
(妇产科题型)某产妇,28岁,G1P1,足月分娩,分娩中第二产程延长,行会阴侧切助产一男婴,重3900g,胎盘与胎儿娩出后40分钟自然娩出;穿后观察:产妇阴道流出暗红色血,伴有血块;触摸子宫大而软,宫底升高;产妇出现眩晕、打哈欠、口渴、烦躁不安;继之出现四肢湿冷、面
第 5 页 色苍白、脉搏110次/分,血压80/50mmHg,呼吸急促等表现。(1)请说出该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
(2)请说出该产妇可能的护理诊断/问题。(3)请根据护理诊断写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儿科题型)患儿,男,9岁,眼睑水肿4天伴尿少,近2日尿呈洗肉水样。今患儿出现头晕,无恶心、呕吐。患儿3周前曾患上呼吸道感染。查体:T:36.5℃,R24次/分,P90次/分,BP140/90mmHg,神志清楚,双眼睑及颜面水肿,双足背凹陷性水肿,心肺(-),腹软,肝脾肋下未扪及。实验室检查:尿蛋白+,镜下大量红细胞,抗“O”升高,血清补体C3下降。(1)写出该患儿的临床诊断。(2)列出主要的护理诊断。(3)概括应采取的护理措施。
答案:
选择题
1-5 BCBBB 6-10 ABBBD 11-15 CBDCA 16-20 DBBBD
第 6 页 21-25 CCDBB 26-30 ADBDC 31-35 DBCDB 36-40 BBDCD 41-45 ABCDC 46-50 BBBBD 51-55 CCCBB 56-60 ADCAD 填空题
1、长期受压 及 脂肪组织保护、骨隆突。
2、空腹,2-4 次,15-30 min。
3、头部降温、预防脑水肿。
4、呈碱性,酸性。
5、O 型。6、40°角,0.1~1ml。
7、黏液 和 炎性渗出物。
8、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频死状态。
9、500 ml,16-20次/分。
案例分析
(内科题型)朱某,男55岁,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史,近日天气变冷,突发呼吸困难入院,入院时口唇紫绀,检查PaO2为50mmHg,PaCO2为80mmHg,请问该病人的诊断是什么?该类病人如何给氧?为什么?
答:该病人诊断为Ⅱ型呼吸衰竭,吸氧方式是持续低流量给氧。(1-2L/min)持续低流量给氧的理由是:1.呼吸主要由缺氧刺激:因此类病人的呼吸中枢化学感受器对二氧化碳反应差,故呼吸的维持主要由缺氧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若吸入高浓度氧,PaO2迅速上升,使外周化学感受器失去了刺激,导致病人呼吸变慢而浅,肺泡通气量下降,PaCO2随之上升,严重时引起肺性脑病;2.避免加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吸入高浓度的氧,解除低氧性肺血管收缩,使肺内血流重新分布,加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泡无效腔增大,有效肺泡通气量减少,从而使PaCO2进一步升高;3.血红蛋白氧离曲线特性:在严重缺氧时,PaO2稍有升高,SaO2便有较多的增加。
(外科题型)女性,46岁,持续性上腹剧痛伴恶心、呕吐8小时,10小时前曾进食较多油腻食物,有胆结石史14年,体检:体温37.8 ºC,血压120/75mmHg,腹平软,左上腹深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减少,血白细胞12×109/L,血清淀粉酶1240U/L,对于该病人:(1)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2)主要的处理措施有哪些?
答:
1、最可能的诊断:急性胰腺炎。
2、主要的处理措施:1.禁食;2.胃肠减压;静脉输液:积极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注意维持热能供应;4.解痉止痛:阿托品或山莨菪碱肌注,每日2-3次,疼痛剧烈还可加用哌替啶;5.抗生素:常选用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克林霉素及头孢菌素等;6.抑酸治疗:静脉给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减少胃酸分泌进而减少胰腺分泌;7.抑制胰酶活性:常用抑肽酶20万-50万U/d,分2次溶于葡萄糖溶液。
(妇产科题型)某产妇,28岁,G1P1,足月分娩,分娩中第二产程延长,行会阴侧切助产一男婴,重3900g,胎盘与胎儿娩出后40分钟自然娩出;穿后观察:产妇阴道流出暗红色血,伴有血块;触摸子宫大而软,宫底升高;产妇出现眩晕、打哈欠、口渴、烦躁不安;继之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脉搏110次/分,血压80/50mmHg,呼吸急促等表现。(4)请说出该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
(5)请说出该产妇可能的护理诊断/问题。
第 7 页(6)请根据护理诊断写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答:1.该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为产程延长、产妇体力消耗导致子宫收缩乏力。2.可能的护理诊断/问题
组织灌注量改变 与子宫大量出血有关。
有感染的可能 与失血后抵抗力降低有关。
恐惧 与担心妊娠结果有关
潜在并发症 出血性休克
3.护理措施:想产妇及家属解释病情和抢救情况,消除紧张情绪,使其与医护人员积极配合;立即进行急救护理,让产妇平卧,给予吸氧,注意保暖;建立静脉通路,尽快输血、输液补充血容量,遵医嘱应用缩宫剂、升压药等;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生命体征及尿量;观察子宫收缩情况,按摩子宫并注意有无阴道大量出血,及时排空膀胱,必要时给予导尿;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如上述措施失败,科考虑宫腔填塞纱布等。
(儿科题型)患儿,男,9岁,眼睑水肿4天伴尿少,近2日尿呈洗肉水样。今患儿出现头晕,无恶心、呕吐。患儿3周前曾患上呼吸道感染。查体:T:36.5℃,R24次/分,P90次/分,BP140/90mmHg,神志清楚,双眼睑及颜面水肿,双足背凹陷性水肿,心肺(-),腹软,肝脾肋下未扪及。实验室检查:尿蛋白+,镜下大量红细胞,抗“O”升高,血清补体C3下降。(4)写出该患儿的临床诊断。(5)列出主要的护理诊断。(6)概括应采取的护理措施。答:(1)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
(2)护理诊断:体液过多: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有关。
活动无耐力:与水肿、血压升高有关。
潜在并发症:高血压脑病。
②饮食护理,限制钠盐额度摄入,患儿尿量增加、水肿消退、血压正常后,可恢复正常饮食。③利尿、降压。
④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记录24小时入水量,每4-6小时测量血压1次,出现高血压脑病时及时发现和处理。⑤健康教育。(3)应采取的措施:
①卧床休息至水肿消退,血压降至正常、肉眼血尿消失。
第 8 页
妇产科护理学第五版 篇2
一、组织的定义
组织是指一种由人组成的、具有明确组织目标和系统性结构的实体。组织的特征:①由人组成、②明确目标、③系统性结构
二、组织存在的三个基本条件
1、明确的目标:目标的正确性;目标的认可性;目标的具体性;目标的愿景性
2、有效的沟通:沟通的原则性(西方人的桌面争吵);沟通的方式性;沟通的随时性;沟通的平等性
3、紧密的协作:协作的制度性;协作的责任性;协作的流程性;协作的受益性
三、管理者(Managers)和操作者(Operatives)
管理者--是指挥别人活动的人。作为一个管理者,一定要有下级。操作者--直接从事某项工作或任务,不具有监督其他人工作的责任。
管理者:在正式的组织内拥有正式职位,应用组织授权的制度权利,负责指挥别人的活动并承担对组织实现预期 目的做出贡献的各类主管人员。
管理者的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品质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
1高层管理者:决策性工作
是组织的战略管理者,对整个组织的管理负有全面的责任,并侧重负责制定组织的大政方针,沟通组织与外界的交往和联系等。2中层管理者:执行性工作
有时称为战术管理者,负责将战略管理者制定的总体目标和计划转化为更具体的目标和任务。3基层管理者:作业性工作
通常称为运作管理者,是监督组织运作的最低层的管理者。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人员,保证上级下达的各项计划和指令的执行,出色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具体的任务。他本人也要参加劳动,直接与作业人员打交道,协调和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是整个管理系统的基础。
第一节 人类的管理活动 一:人类活动的特点 1:目的性
人类正是在为实现预期目的的活动中,在不断地劳动,思考,谋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逐步进化的。2:依存性:
人类的目的性来源于对外部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相互依存关系。3:知识性
人类能从过去的实践中学习,从前人的经验中学习,并能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记忆,积累,分析和推理,从而形成人类独有的知识体系。二:管理的必要性
1: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则是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2:科学技术是影响生产力的原因之一,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有效的发展,才能使科学技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3:高度专业划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化国家和现代企业的的基础,协调各种关系需要管理。4:实现社会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靠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
5:近几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网络,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各业中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应用和普及。第一节 管理者与组织
第二节 管理和管理的职能
一、管理的定义: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管理含义包含的基本观点:
(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2)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3)协调必定产生在社会组织之中。(4)协调的中心是人。(5)协调的方法是多样的。
二、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三、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反映了管理活动自身的特点和客观规律。
管理的艺术性是指,管理者在管理实现活动中对管理原理运用的灵活性和对管理方式和方法的选择的技巧性。
四、管理的效果和效率
效率:是指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是管理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管理就是要是资源成本最小化,效率最大化。效果:是指目标的实现,管理还要是活动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即追求活动效果。因此,效率涉及的是活动的方式,效果涉及的是活动的效果。
第二节 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一:管理的职能
许多新的管理论和管理学实践已一再证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管理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一)计划
计划:制定目标并确实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组织中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
(二)组织
组织的职能,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运转。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的具体形式和特点
(三)领导
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
(四)控制
控制地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地标准。
(五)创新
创新职能与上述各种管理职能不同,他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他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二、管理的二重性
自然属性:管理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而体现出的性质。由共同劳动的性质而产生,是合理组织生产力的一般职能。
社会属性:管理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而体现出来的性质。由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所决定,是维护和完善生产关系的职能。第三节 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管理者合格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面所述的五种管理职能的履行情况。为了有效履行这些职能,管理者必须明确以下两点:
第一,自己要扮演哪些角色?
第二,在扮演这些角色的过程中,自己需要具备哪些技能?
一、管理者的角色理论
根据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的一项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被归入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管理者角色理论可用下图来表示。
讨论:管理者角色理论是有效的吗? 后续研究一般都支持如下观点:
不论何种类型的组织和在组织的哪个层次上,管理者都扮演着相似的角色。但管理者角色的侧重点随管理者所处的组织的等级层次而变化。
二、管理者的技能
根据罗伯特·卡茨(Robert L.Katz)的研究,管理者必须具备概念技能、人际关系技能、技术技能这三类技能。
1、技术技能(Technical Skills):
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程序、技术、知识和方法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2、人际技能(Human Skills):
是指与处理人际关系有关的技能,不仅包括沟通、协作、激励、合作等,也包括团队精神和团队工作方式。
这种能力也是一种领导能力。
3、概念技能(Conceptual Skills):
概念技能是指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是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概念技能也称为决策技能,具体包括:
—把握全局的能力;
—理解事物的相互关联性,从而识别关键因素的能力;
—权衡方案优劣及其内在风险的能力。不同层次管理者技能的要求
Harold Koontz则将概念化能力进一步分为
①认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大智”
②规划决策能力,是一种“大勇”。
③创新性能力 第四节 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与方法 二: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三种: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
(一)归纳法 个别——一般
通过对客观存在的一系列典型事物(经验)进行观察,从掌握典型事物的典型特点、典型关系。典型规律入手,研究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中找出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1,在管理学研究中,归纳法应用最广,但其局限性也十分明显 2,运用归纳法时应注意的几点: a,弄清与研究事物相关的因素,以及系统的干扰因素 b,选择好典型
c,按抽样检验原理,保证样本容量
d,调查问卷时应包括较多的信息数量,并作出简单明确的答案。
(二)试验法
(三)演绎法 一般——个别 进一步的讨论
一、管理者的工作具有普遍性吗? 1.组织的层次:
作为管理者,无论他处于那一个层次上,都要制定决策,履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职能,只是他们花在每项职能上的时间不同。2.组织的类型:
无论何种类型的组织,管理者的工作都具有共同性,他们都要做决策,设立目标,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雇佣和激励员工,从法律上保障组织的生存,以及获得内部的政治支持以实现计划。3.组织的规模:
大小企业中管理者角色的重要性
4.管理概念是否在不同国家间具有可转移性?
如果管理的概念具有完全的一般性,无论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方面存在任何差异,都可以被普遍地应用。关于不同国家管理实践的比较研究表明,只有哪些在文化、宗教、政治等方面具有较高控制性的国家,管理的概念需要进行一定的修改才能适用。
三、有效的管理者也是成功的管理者吗
妇产科护理学第五版 篇3
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GDP的缺陷:
1)GDP是一个有用的指标,但不是一个完善的指标;
2)GDP没有包括在市场之外经济活动的价值,因此低估了一国经济活动的社会价值;
3)GDP没有考虑经济活动对人们生活质量产生的负面影响,只做加法不做减法,因此高估了一国经济活动的社会价值(如闲暇、污染等)。
网上另一种:1)GDP不能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2)GDP不能准确地反映经济增长质量和一个国家财富的变化
3)GDP不能反映某些重要的非市场经济活动
4)GDP不能全面地反映人们的福利状况
GDP的计算:
按支出法核算:GDP=C+I+G+(X-M)
按收入法核算: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1.两部门(私人部门)经济的循环流动模型
总需求(总支出)=消费+投资Y=C+I
总供给(总收入)=消费+储蓄Y=C+S
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恒等式为:
C+I=C+S→→I=S
当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国民收入实现了均衡。
也即,I=S,是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
2.三部门经济的循环流动模型
总需求(总支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即
Y=C+I+G
总供给(总收入)=消费+储蓄+税收
即
Y=C+S+T
三个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恒等式为:C+I+G=C+S+T
→→
I+G=S+T
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仍然是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即I+G=S+T
3.四部门经济的循环流动模型
总需求(总支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Y=C+I+G+X
总供给(总收入)=消费+储蓄+政府税收+进口Y=C+S+T+M
四部门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恒等式为I+G+X=S+T+M
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仍然是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即I+G+X=S+T+M
名义GDP和实际GDP
*
名义GDP是用生产产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
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
实际GDP=名义GDP÷
GDP折算指数
均衡产出:
均衡产出或收入的条件:E=y
【
由于
E=y,E=c
+
i,y=c
+
s,则
i=s】
*
注:实际发生的投资(包括计划和非计划存货投资在内)始终等于储蓄。
消费函数: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称为消费函数,可记为C=C(Y),C=α+βy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则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随收入减少而减少。
消费又称为消费倾向,凯恩斯把消费倾向分为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之比,以MPC表示。MPC=△C/△Y
【凯恩斯认为MPC随着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递减,表示收入越增加,收入增量中用于消费增量的部分越来越小。MPC递减是凯恩斯提出的解释有效需求不足的三大心理规律之一。】
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以APC表示。APC=C/Y
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收入为零时,消费也要进行,或者动用储蓄或者依靠社会救济来保持一个起码的消费水准。因此,该部分是个常数,它是不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化的消费,被称为自主消费。这样消费和收入的函数可表示为:C=C0+bY
其中,C为消费支出,b为MPC,Y为可支配收入,C0为自主消费,bY是随可支配收入变化而变化的消费,被称为引致消费。
【诠释:
c=α+βy
α—自发消费,不依存收入变动,而变动的消费,纵轴截距;
β—MPC,直线斜率;βy—引致消费,依存收入变动而变动】
APC与MPC:
APC=c
/
y=(α+βy)
/
y=α/y+β=α/y
+MPC
(1)APC>MPC
(2)
α/y→0,所以APC→MPC
短期消费曲线的特点:
第一、可支配收入存在着一个收支相抵的水平。
APC=1。第二、在收支相抵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以上,消费支出<可支配支出,这种被称为正储蓄,APC<1;
在相抵水平以下,消费支出>可支配支出,称为负储蓄,APC>1。第三、消费支出随可支配收入增加而增加,但其增加幅度<可支配收入增加幅度。
0<MPC<1储蓄函数
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消费,另一部分是储蓄,即:Y=C+S,S=Y-
C
由于消费是可支配收入的函数,因此,储蓄也是可支配收入的一个函数,确立了消费函数,储蓄函数也就确立了。
储蓄函数:储蓄与收入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储蓄函数,或称为储蓄倾向。可表示为S=F(Y),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储蓄随收入增加而增加,随收入减少而减少。
储蓄倾向也分为边际储蓄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
平均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公式为:APS=S/Y
边际储蓄倾向:是储蓄增量与可支配收入增量之比。以MPS表示。MPS=△S/△Y
从消费函数C=C0+bY中能够得出储蓄函数,即S=S=S0+sY
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互为补数,如下式:APC+APS=1
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互为补数,如下式:MPC+MPS=1
均衡收入:
两部门:
三部门:
四部门:
乘数的定义:是国民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一变化的支出量最初变化的比率。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税收乘数: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
投资函数:i=e-dr
IS曲线的图解法:四方图法
1)IS曲线上任何一点均表示商品市场的均衡;2)IS曲线线外任何一点均表示市场的失衡:
*
IS右上方的点:S>I;IS左下方的点:S
IS曲线的斜率【公式:
】
β↑(MPS越小,S曲线较平坦)→斜率绝对值↓→IS曲线越平坦
d↑(I曲线斜率绝对值越小,I越平坦)→斜率绝对值↓→IS曲线越平坦
【β↑:意味支出乘数较大,从而当利率变动引起投资变动时,收入会以较大幅度变动】
【d↑:投资对利率的影响比较敏感】
IS曲线的移动
*
自发消费(α):α↑→
截距↑→IS右移
*
自发储蓄(-α):(-α)↑→截距↓→IS左移
*
自发投资(I0):I0↑→截距↑→IS右移
政府行为对IS曲线的影响:政府支出(g)增加或者减少△g时,IS曲线右移或左移△g
/(1-β);税收(t)增加或减少△t时,IS曲线左移或右移β
△t
/(1-β)。
从而,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为:
*
膨胀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开支和减税→IS曲线右移;
*
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政府开支和增税→IS曲线左移。
利率决定于货币的需求和供给
*
1.古典经济学的观点:利率由投资和储蓄决定
*
2.凯恩斯的观点:
*
货币需求(流动性偏好)↑→利率↑
*
货币供给(货币的数量)↑→利率↓
流动性偏好: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货币需求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投机动机
1)交易动机
目的:为了日常的交易活动
原因:收入和支出时间上的不同步
注:货币交易需求与收入同向变化。
2)货币的谨慎动机
目的:预防意外支出
原因: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
注:货币谨慎需求与收入同向变化。
*
以上两种需求之和称为广义的货币交易需求,并以L1表示;L1=kY
3)
货币的投机动机
目的:获得收益
原因:未来利率的不确定性
L2=L2(r)=-hr
分析:
*
假设财富以两种形式保存:货币和债券
*
债券:有收益,有风险
*
货币:无收益,风险低
*
债券价格=利息/市场利率
(无限期债券)
*
利率高→债券价格↓→购买债券→货币持有量↓
*
利率低→债券价格↑→抛售债券→货币持有量↑
*
利率极高→债券价格极低
→全部购买债券→货币持有量=0
*
利率极低→债券价格极高
→债券全部抛售→货币持有量→∞
流动偏好陷阱:当利率极低时,人们都会认为这时的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值不大可能在上升而只会跌落,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
货币需求函数——公式:L=L1(y)+L2(r)=ky-hr
注:1)这里的货币总需求,是实际的货币需求;
2)
用M表示名义货币供给,m表示实际货币供给即:m=M/P或M=pm
名义货币需求函数:L=(ky-hr)p
1.货币供给
1)层次:
M1=M0+活期存款
M0=硬币+纸币
M2=M1+定期存款
M3=M2+货币近似物
注:下面讲的主要是指M1
2)货币供给曲线
m=m0
………外生变量
2.均衡
模型:假设收入不变
L=m
L=L1(Y)+L2(r)=ky-hr
均衡利率:
3.均衡变动
4.均衡利率的变动
LM曲线【公式:
】
LM曲线的推导:四图法
注意:1)LM曲线上任何一点均表示货币市场的均衡;
2)LM曲线线外任何一点均表示市场的失衡:
LM右下方的点:L>m
;LM左上方的点:L<m
LM曲线的斜率
K为定值时,h越大,即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度越高,则k/h就越小,于是LM曲线越平缓
H为定值时,k越大,即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越高,则k/h就越大,LM曲线越陡峭
LM曲线的三个区域:
LM曲线的移动
1.因素分析
如果:L1=kY
L2=-hr
m=kY-hr
LM曲线:影响截距的主要因素是货币的供给m。
*
m↑→m=L1+L2右移→Y↑→LM右移
结论:1)
L1移动→LM反向移动;
L2移动→LM反向移动;
m变动→LM同向变动。
*
2)货币需求↑→LM左移;
货币供给↑→LM右移。
注:由于m=M/P,名义货币供给量和价格变动均可以通过影响实际货币供给量从而影响LM曲线。
2.几何推导
3.LM曲线右移的距离:
IS-LM分析:两个市场同时均衡
一、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
1.模型
*
I=S
S=-a+(1-b)Y
I=e-dr
L=m
L=L1(Y)+L2(r)=kY-hr
∴均衡利率和均衡收入为
*
IS曲线:
*
LM曲线:
*
Ⅰ:
L * Ⅱ: L>M,超额货币需求;i * Ⅲ: L>M,超额货币需求;i>s有超额产品需求; * Ⅳ: L 3.均衡的恢复 以Ⅲ区域A点为例 * S<I,存在超额产品需求,导致Y上升,致使C向右移动。 * L>M,存在超额货币需求,导致利率上升,致使C向上移动。 * 两方面的力量合起来,使C向右上方移动,运动至IS曲线,从而I=S; * 这时L仍大于M,利率继续上升,最后C沿IS调整至E。 表现:IS曲线的移动;LM曲线的移动 1.图示: IS曲线的移动 2.图示: LM曲线的移动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 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和投资。 * 消费由消费倾向和收入决定。 * 消费倾向比较稳定。 * 投资由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决定,投资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关系,与资本边际效率成正方向变动关系。 * 利率决定于流动偏好与货币数量 * 资本边际效率由预期收益和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或者说重置资本决定。 代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数学模型: * 储蓄函数:s=s(y) * 投资函数:i=i(r) * 产品市场均衡条件:s=i 或 s(y) =i(r) * 货币需求函数:L=L1+L2=L1(y)+L2(r) * 货币供给函数: * 货币市场均衡条件:m=L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一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第二节 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 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 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如果LM越平坦,或者IS越陡峭,则财政政策效果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小,如果出现一种IS曲线为垂直线而LM曲线为水平线的情况,则财政政策将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将完全无效。 IS在凯恩斯陷阱中移动 IS垂直时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作用。 货币幻觉:货币幻觉即人们不是对实际价值作出反应,而是对用货币来表示的价值作出反应。 * 政府在多大程度上“挤占”私人支出,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 第一,支出乘数的大小: KG ↑ →挤出↑ * 第二,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k↑→挤出↑ * 第三,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h↑→挤出↓ * 第四,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d↑→挤出↑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效果 一、货币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 二、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 三、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 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 * 从货币市场均衡的情况看,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要影响利率的化,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 * 货币政策作用的外部时滞也影响政策效果。 * 在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的效果还要因为资金在国际上流动而收到影响。 第四节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 政策混合产出 利率 1) 膨胀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不确定 上升 2)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减少 不确定 3)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财政政策 不确定 下降 4) 膨胀性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财政政策 增加 不确定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第十七章 第一节 经济政策目标 一、经济政策的含义: 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知道原则和措施。它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标而对经济活动有意识的干预。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1.充分就业。 2.物价稳定。 3.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 1.充分就业 广义:各种生产要素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资源充分利用) * 狭义: 凯恩斯:仅存在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 货币主义: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时 其他经济学家:空缺职位等于寻找工作的人数 注:充分就业并不是100%的劳动力全部就业 4)奥肯定律 * GDP每增加3%,失业率下降大约1%。 * 国民收入和失业的这种关系称为奥肯定律。 * 注:1)这种关系并不严格; 2)说明失业的成本很高。 2.价格稳定 。[并不是价格水平的固定不变] * 指价格水平的稳定,即不出现通货膨胀 3.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并不是经济增长速度越快越好] * 在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 。[并不是顺差越大越好] * 保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 第二节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 一般定义: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 一、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 (一)财政支出 政府购买支出:有偿性 转移支付支出:无偿性 (二)财政收入 1.税收 * 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 分类: * 根据课税对象:财产税、所得税和流转税。 * 按负税程度:累进税、比例税和累退税。 * 拉弗曲线 2.公债 公债: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 * 中央政府的债务(国债) * 地方政府的债务 * 短期公债(1年以内) * 中期公债(1年至5年) * 长期公债(5年以上) 自动稳定与斟酌使用 1、自动稳定器 1)定义: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 特点:自动性 (1)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 (2)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 (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2)机制 政府税收:个人与公司所得税 萧条→个人与公司收入下降→符合纳税标准的主体自动减少、税率自动下降→政府税收自动下降→消费↑、投资↑→AD↑ * 政府转移支付: * 萧条→失业人数↑→符合领取救济标准的人数↑→TR↑→DPI↑→C↑→AD↑ * 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 萧条,农产品价格↓→政府收购→农场主收入↑→C、I↑ * 繁荣,农产品价格↑→政府抛售→农产品价格↓避免经济过热 2.酌情使用的财政政策 * 定义: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政策,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的水平。 * 内容: 经济衰退:扩张性财政政策 经济膨胀:紧缩性财政政策 三、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 1.预算:国家计划的支出和收入。 * 预算平衡:收入=支出 * 预算盈余:收入>支出 * 预算赤字:收入<支出 2.关于财政的观点 * 凯恩斯之前:平衡预算 * 平衡预算 周期平衡预算 * 凯恩斯:功能财政 为了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水平,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 四、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 1.预算赤字或盈余的原因 经济波动:经济繁荣→盈余↑或赤字↓ 经济衰退→盈余↓或赤字↑ 财政政策的变动:扩张性财政政策→盈余↓或赤字↑ 紧缩性财政政策→盈余↑或赤字↓ 结论:若使预算盈余或赤字成为衡量财政政策扩张还是紧缩的标准,就必须消除经济波动的影响。 2.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 定义:指既定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潜在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 *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BS*=tY*-G-TR * 实际预算盈余: BS=tY-G-TR 其中,Y*:充分就业国民收入;Y:实际国民收入。 * 作用: 消除经济波动的影响;使政策制定者重视充分就业。 五、赤字与公债 1.赤字与公债的关系 ——赤字:流量概念 公债:存量概念 2.弥补赤字的途径: 出售政府资产,借债,向中央银行借债→通货膨胀,向国内民众和国外借债→长期通货膨胀 3.关于债务的观点:无论内债外债均是公众的负担;仅有外债是公众的负担。 第三节 货币政策 一、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 1.银行的分类 * 中央银行:政府的银行,是宏观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 商业银行: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金融企业。 2.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负债业务:吸收存款 资产业务:放款和投资 中间业务:代理 3.中央银行职能: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 二、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 1.准备金 * 活期存款:可随时提取的银行存款。 * 准备金:为了应付客户取款而保留的存款。 * 准备金率:准备金与存款的比例。 * 法定准备金率:由中央银行规定的准备金率。 * 法定准备金:按照法定准备金率提取的准备金。 * 超额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 2.简单货币乘数 假定:法定准备金率为20%;银行不保留超额准备金;公众把现金全部存入银行。 中央银行发行100元货币→公众手中增加100元→将100元存入银行 存款:D 原始存款:R 法定准备金率:rd 3.复杂货币乘数 1)存在超额准备金 超额准备金:Re 超额准备金率: re= Re /D 注:市场利率↑→re↓→k↑ 再贴现率↑→re ↑→k↓ 2)存在现金漏出 非银行持有现金公众:Cu 现金存款比率: rc=Cu/D 注:仅把活期存款当作货币供给 4.完整货币乘数 高能货币(H)=Cu+Rd+ Re 货币供给(M)=Cu+D 货币政策及其工具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 *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使利息率降低,从而带动总需求的增长; *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削减货币供给,利息率随之提高,以之来降低总需求水平。 (一)宏观货币政策的三个工具: 1.调整再贴现率 再贴现率↓→M↑ 再贴现率↑→M↓ 2.公开市场业务 购买债券→M↑ 抛售债券→M↓ 3.调整法定准备金率 法定准备金率↓→M↑ 法定准备金率↑→M↓ (二)宏观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1.调整贴现率:被动 2.公开市场业务:最常用 优点:主动、灵活 3.调整法定准备金比率:剧烈 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 * 凯恩斯主义:国家运用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直接的干预; * 新古典综合派:补充和发展凯恩斯经济学思想; * 货币学派:强调货币政策对产出波动的影响,呼吁减少国家干预; * 供给学派:强调“供给创造需求”,主张通过降低税率来刺激供给; * 理性预期学派:强调“理性预期”对经济行为与经济政策的影响与作用。 第十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计算题。简答题。论述题】 第一节 失业的描述 失业率:指劳动大军中没有工作而又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失业率的波动反映了就业的波动情况。 二、失业的分类 摩擦性失业: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由于转业等原因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失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 周期性失业: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 三、自然失业率和自然就业率 1.自然失业率: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这里的稳定状态被认为是: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同伙紧缩的状态。 表达式: 其中,N代表劳动力,U代表失业者人数,E代表就业者人数,从而U/N为失业率;l代表离职率,f代表就职率,则找到工作的人数是fU,失去工作的人数是lE。 2.自然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相对应的就业率,即充分就业量处以劳动力总量所得到的比率。 与自然失业率关系: 一个经济的自然失业率和自然就业率之和为100%。 第二节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一、竞争性的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一般情况 第三节 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 一、失业的影响 * 社会影响:威胁着作为社会单位和经济单位的家庭的稳定; * 经济影响:以“机会成本”来理解。当失业率上升时,经济中本可由失业工人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就损失了,从产出核算的角度看,失业者的收入总损失等于生产的损失。 二、奥肯定律 内容: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换一种方式说,相对于潜在GDP,实际GDP每下降2个百分点,实际失业率就会比自然失业率上升1个百分点。 公式: 【y为实际产出,yf为潜在产出,u为实际失业率,u*为自然失业率,α为大于零的参数。】 第四节 通货膨胀的描述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就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 要把握:是一般物价水平上涨。 * 是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上涨,是一种非稳定状态。 * 是以较高的幅度上涨。在美国,规定每年≥2.5%。 二、通货膨胀的衡量 * 描述通货膨胀的主要工具是通货膨胀率的变化。 * 通货膨胀率: * 定义: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 * 公式: 【πt为t时期的通货膨胀率;Pt和Pt-1分别为t时期和(t-1)时期的价格水平。】 三、通货膨胀的分类 * 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进行分类: * 第一,温和的通货膨胀,指每年物价上升的比例在10%以内。 * 第二,奔腾的通货膨胀,指年通货膨胀在10%以上和100%以内。 * 第三,超级通货膨胀,指通货膨胀率在100%以上。 * 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分类 * 第一,平衡的通货膨胀,即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按相同比例上升。 * 第二,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即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 * 按照人们的预料程度加以区分 *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 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第五节 通货膨胀的原因 有关通货膨胀原因的三个方面: * 货币数量论的解释,强调货币在通货膨胀过程中的重要性; * 利用总需求与总供给解释,包括从需求的角度和供给的角度的解释; * 从经济结构因素变动的角度来说明。 一、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 * 源于货币数量论 基本思想:每一次通货膨胀背后都有货币供给的迅速增长,“过多的钞票追逐过少的商品”。 通货膨胀的来源: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货币增长;产量增长 结论:货币供给的增加是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 二、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 定义: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 “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 * 总需求曲线不同区域的影响 * 凯恩斯区域内,总需求增加,不会导致价格上涨,此时资源充足。 * 中间区域,总需求增加后,价格逐渐上涨,是由于劳动、资本等的不足,导致成本提高。即供给瓶颈。该区域的通货膨胀被称为瓶颈式通货膨胀。 * 古典区域,已经充分就业。总需求继续增加,只会导致价格的上涨,收入不变。 三、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 定义: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分类: * 工资推动型:最主要。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中,强大的工会组织、工资刚性等原因,造成工资过高,工资增长率超过生产增长率,导致成本过高。 * 工资-价格螺旋:工资提高引起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又进一步导致了工资提高。 * 利润推动型:由于垄断或寡头控制,牟取高额利润导致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中,少数大企业可以操纵商品价格,定价很高,价格上涨超过成本上涨的速度。 四、结构性通货膨胀 定义: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从生产率提高的速度看,一些部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快,另一些部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慢;从经济发展的过程看,一些部门正在迅速发展,另一些部门渐趋衰落;从同世界市场的关系看,一些部门(开放部门)同世界市场的联系十分紧密,另一些部门(非开放部门)同世界市场没有密切联系 通货膨胀出现的原因:【以生产率提高快慢不同的两个部门来说明】 由于生产率提高的快慢不同,两个部门的工资增长的快慢也应当有所区别。但是,生产率提高慢的部门要求工资增长向生产率提高快的部门看齐,结果使全社会工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率增长速度,因而引起通货膨胀。 五、通货膨胀的持续 1.预期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出现以后,公众产生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并采取相应行动(例如要求涨工资并且将通货膨胀率写进合同)来对付,从而导致通货膨胀持续和加剧。它强调现在对未来的影响。 2.惯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出现以后,由于惯性而不易制止,从而使通货膨胀持续。它强调过去对现在的影响。又称“通货膨胀螺旋”。 * 过程:总需求上升的冲击→总需求曲线右移→超额需求、价格上升→工人要求涨工资→工资提高、总供给曲线左移、消费扩大→价格上升、需求进一步增加→价格继续上升、另一轮工资上涨→噩梦持续 通货膨胀螺旋 第六节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一、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 * 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收入固定且落后于上升的物价水平,使其实际收入因通货膨胀而减少; * 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随着价格上涨,存款的实际价值或购买力会降低; * 通货膨胀可以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二战以来,西方国家的通货膨胀从居民户手中把大量再分配的财富带到公共经济部门。 二、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 * 随着通货膨胀出现,产出增加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刺激,促进了产出水平的提高。 *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引致失业,由通货膨胀引起产出和就业的下降。 * 超级通货膨胀(hyperinflation)导致经济崩溃 * 通货膨胀预期产生过度的消费购买,减少储蓄和投资,从而经济增长率下降; * 工资提高使企业增加生产和扩大就业的积极性逐渐丧失; * 通胀前期企业存货的增加使得后来被迫减少,生产收缩; * 恶性通货膨胀的出现使经济情况更为糟糕。 第七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一、菲利普斯曲线的提出 1.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线:在以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货币工资增长率的坐标系中,画出的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替换关系的曲线¡ª¡ª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为负数。 2.新古典综合派对曲线的改造: * 改造为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 通货膨胀率=货币工资增长率-劳动生产增长率 若劳动生产的增长率为零,则通货膨胀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一致; * 失业率高,通货膨胀率越低;失业率低,则通货膨胀率高。 3.简单形式的菲利普斯曲线: π=-ε(u-u*) 【参数ε衡量价格对于失业率的反应程度】 二、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 * 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一种“替换关系”,即用一定的通货膨胀率的增加来换取一定的失业率的减少,或者,用后者的增加来减少前者。 * 政策方法: * 一个经济社会先确定一个社会临界点,由此确定一个失业与通货膨胀的组合区域。 * 如果实际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组合在组合区域内,则社会的决策者不用采取调节行动,如在区域之外,则可根据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关系进行调节。 三、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 弗里德曼指出菲利普斯曲线分析忽略了工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人们预期通货膨胀率越高,名义工资增加越快。 *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时,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 现代菲利普斯曲线(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注意: * 当实际通货膨胀等于预期通货膨胀时,失业处于自然失业率水平。这意味着,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在预期通货膨胀水平上与自然失业率相交; * 自然失业率可以定义为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 * 政策含义: 在短期中引起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时可以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的。换句话说,调节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是有效的。 四、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垂直于自然失业率水平的直线。 在长期中,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并不存在替换关系。 工人不断调整预期,工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的迟早会一致,这时工人指挥要求改变名义工资,以使实际工资不变,从而较高的通货膨胀就不会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 * 政策含义:从长期来看,政府运用扩张性政策不但不能降低失业率,还会使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 新古典增长模型 ——稳态: 乘数-加速数模型 — END 3.产后用抗甲状腺药物者不宜哺乳。 4.根据医嘱做好吸氧、降温退热、补液等护理。 健康教育 l.指导产妇了解甲亢的危害性,请其密切配合治疗。 2.指导产妇按时服药,且勿擅自停药,存药。 3.指导产妇饮食,禁用含碘食物。 4.情绪急躁者,做好心理护理。 5.注意监测体温及情绪变化。 十二、妊娠合并糖尿病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观察产妇血糖控制情况。 2.观察产妇有无外阴瘙痒,皮肤是否经常患疖肿、毛囊炎。 1、拉杆伸长后,横向会缩短,这是因为杆有横向应力的存在。 2、圆截面杆件受扭时,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发生在横截面离圆心最远处。() 3、两梁的跨度、承受载荷及支承相同,但材料和横截面面积不同,因而两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不一定相同。() 4、交变应力是指构件内的应力,它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而作用在构件上的载荷可能是动载荷,也可能是静载荷。() 5、弹性体的应变能与加载次序无关,只与载荷的最终值有关。 6、单元体上最大切应力作用面上必无正应力。() 7、平行移轴公式表示图形对任意两个相互平行轴的惯性矩和惯性积之间的关系。() 8、动载荷作用下,构件内的动应力与材料的弹性模量有关。() 9、构件由突加载荷所引起的应力,是由相应的静载荷所引起应力的两倍。() 10、包围一个点一定有一个单元体,该单元体各个面上只有正应力而无切应力。() 二、选择题(每个2分,本题满分16分) F 1.应用拉压正应力公式N的条件是( )。 AA、应力小于比例极限; B、外力的合力沿杆轴线; C、应力小于弹性极限;D、应力小于屈服极限。 (a)(b) 2.梁拟用图示两种方式搁置,则两种情况下的最大弯曲正应力之比 m( )。 axmax 为 A、1/4;B、1/16;C、1/64; D (a) (b) 3、关于弹性体受力后某一方向的应力与应变关系有如下论述:正确的是 A、有应力一定有应变,有应变不一定有应力; B、有应力不一定有应变,有应变不一定有应力; C、有应力不一定有应变,有应变一定有应力; D、有应力一定有应变,有应变一定有应力。 4、火车运动时,其轮轴横截面边缘上危险点的应力有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 A:脉动循环应力: B:非对称的循环应力; C:不变的弯曲应力;D:对称循环应力 5、如图所示的铸铁制悬臂梁受集中力F作用,其合理的截面形状应为图( b) 6、对钢制圆轴作扭转校核时,发现强度和刚度均比规定的要求低了20%,若安全因数不变,改用屈服极限提高了30%的钢材,则圆轴的(c ) A、强度、刚度均足够;B、强度不够,刚度足够; C、强度足够,刚度不够;D、强度、刚度均不够。 7、图示拉杆的外表面上有一斜线,当拉杆变形时,斜线将 d。 A:平动 ;B:转动 C:不动; D:平动加转动 8、按照第三强度理论,比较图中两个应力状态的相的是(a )。(图中应力单位为MPa) A、两者相同; B、(a)大; B、C、(b)大;D、无法判断 一、判断: × √ × × √ × × √ √ √二、选择:B ACDBCDA 三、简要计算与回答(12分) 1.标距为100mm的标准试件,直径为10mm,拉断后测得伸长后的标矩为123mm,颈缩处的最小直径为6.4mm,试计算该材料的延伸率和截面收缩率各为多少。 延伸率: 当应力正确 123100%=23% 1026.42截面收缩率:%=59.04% 1021002.如图所示圆截面轴,B截面上有2M0作用,C截面有力偶M0作用,圆截面的直径为d,试求C截面相对A截面的扭转角CA和整个圆轴最大扭转剪应力max。 轴的扭矩图为: (M0)aM0a 则扭转角CAi0 GIpGIp 整个圆轴最大扭转剪应力max max TmaxM16M0 303 Wtdd MPa) 3、求图示单元体指定截面上的正应力和切应力(图中单位为 x30MPa y50MPax120MPa30 30503050 cos60(120)sin60138.9MPa 223050sin60(120)cos6068.7MPa 2 四、(12分)绘制此梁的内力图 五、(14分) 手摇绞车如图所示,轴AB的d=30mm,材料的许用应力[ζ]=100Mpa,已1000N,试绘出危险点的内力要素,按第三校核轴的强度。 危险截面:绞车轮所在截面左边截面 危险截面上危险点的位置:最上、最下两点 M P 0.4200Nm 2 直知 P 径为 强度理论 TP0.18180Nm r3 M2T2 Wz 20021802 101.6MPa3 d32 故强度不满足。 Fl3Fl2 ,B六、(14分)图a所示悬臂梁,自由端的挠度和转角为wB。图b3EI2EI 所示悬臂梁,已知a, b, E, I。重量Q的重物自高度h处自由下落,冲击梁上的B点处。试求梁在C点处的最大冲击挠度。 F B B C b (a) (b) 当Q作为静载荷作用在B点时,C点的挠度为 Qa3Qa2Qa2 wCwBbBb(2a3b) 3EI2EI6EI 动荷因数 Kd1 2h2h 1 stwB Qa26hEI (2a3b)1梁在C点处的最大冲击挠度为 dKdwC36EIQa 七、(12分)已知AB为刚性梁,AC为两端铰接的钢制圆杆,横截面直径d=20mm, p=200Mpa,s=240Mpa,E=200Gpa,直线经 式的系数a=304Mpa,b=1.118Mpa,P=4kN,稳定系数nst=5,试校核其稳定性。 对AB: 验公安全 MD0 FAC2aPa0 解得 对杆AC, FAC2KN 2Ep99 而ul11000200 pp i 故杆AC为大柔度杆,其临界压力为 2Ed2 FCr2 4 校核其稳定性:解得 FCr 155 故稳定性可以满足。 FAC 八、(10分)在受集中力F作用的矩形截面简支梁中,测得中性层上K点处沿45o方向的线应变45o2.610。已知材料弹性常数E=200Gpa,=0.28,h=200mm, b=100mm。试求集中力F。 h 6 F该截面上的剪力为Fs,中性层上K点的切应力为 3 F 3FsF1.52Abh2bh x0 y0x45 45135 135 1(1u)(1u)F (135u45) EE2Ebh 故F16.25KN第五章妇产科护理常规 篇4
关于力学第五版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