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湾的战略意义

2024-10-06

一台湾的战略意义(共10篇)

一台湾的战略意义 篇1

台湾对中国发展的战略意义

日前,有人觉得台湾的战略意义正降低,但实际情况是它对亚洲未来变得愈加重要。这是因为,尽管两岸关系改善,但由于中国在东海和南海表现出新的强硬姿态,与邻国的关系正恶化。同时,中国军费持续增长,且大部分被用于针对五角大楼在西太投放兵力的武器装备。所有这些都对曾经盛行的观点“只要解除台海冲突威胁,就必将为稳定、和平的美中关系夯实基础”构成挑战。过去5年来的经历已令亚洲担心中国的雄心不仅限于台湾,而已扩展至取代美国成为该地区的主导力量。

若美中在西太的天空和水面上展开更广泛的竞争,台湾将成为影响该竞争如何展开的关键。某种程度上,这是地理位置所致。台湾恰好处于“第一岛链”中心。中国军事战略家早就意识到,控制台湾对冲出该障碍并向更远处投放兵力至关重要。

这也是中国邻国对台湾重新落入北京掌控而忐忑不安的原因。日本海事安全专家小谷哲夫曾说,“对日本和地区海军均势而言,把台湾输给中国军方将改变游戏规则。”与之类似,美军事专家将台湾描述为“能让解放军直接进入太平洋的地理资产”,称“一个拥有台湾的国家能随心所欲地切断东北亚至东南亚的海上交通。”

除了地理因素,台湾也是美国可靠度的试金石。若华盛顿被认为有意将其放弃,会在指望美国保护的亚洲国家中引发更广泛的信任危机。

奥巴马政府已授权对台军售近200亿美元,将其纳入免签证计划并重启贸易和投资协议谈判等。即便如此,台海间的力量平衡仍在朝着有利于北京的方向发展。美国鼓吹向亚洲“转向”的同时,却在该问题上近乎沉默,显然是在发出错误信息。

由此可见,中国统一台湾,对于中国日后在国际上发挥建设性作用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更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应有之意。

一台湾的战略意义 篇2

作者:肖永国

2009年4月9日海基会前副董事长兼秘书长邱进益先生就九十年代两岸关系发展由1993年的高潮转为1996年的低潮做出回顾和分析后提出以下几个观点:

1、在1993年两岸关系进入高潮后,基于两岸相互缺乏了解和沟通,两岸对发展两岸政治关系都存在“政治盲点”,最终引发政治误判,导致两岸关系在1996年进入低潮;

2、中国大陆在九十年代无法明白“台湾意识不等于台独意识”;

3、李登辉所提的“两岸是特殊国与国关系”,其实是“一中两国”架构,两岸最终发展的结局一定也是“一中两国”;

4、大陆方面只有承认中华民国在台湾的事实存在才能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

5、如果仅仅让台湾以某种名义参与WHA,台湾最终是不会满足的;

邱进益先生做为两岸关系发展的当事人,见证了两岸关系曾今的高潮和低谷,姑且不论邱进益先生对九十年代两岸关系分析的对与错,仅凭邱进益先生始终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关切和热忱,都是值得两岸民众尊敬的。

对于邱进益先生的部分观点,站在今天的角度上看,也是值得两岸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认真反思的。如,两岸只有通过深入的沟通、交流和交往的方式建立两岸政治互信,才能避免两岸政治误判等。在这一点上,中国大陆确实汲取了经验和教训。

现在中国大陆不仅注重通过两岸“政党平台”、“两会管道”等既定制度化的沟通、交流和交往,而且还积极与台湾方面协商新的两岸政治、军事等沟通渠道。除此以外,还采取“走进去”、“引进来”的方式,不仅积极推动大陆赴台观光旅游,而且每年5月还组织两岸民间论坛,进一步加强两岸民间往来,把两岸关系由遥不可及的“历史关系”变为亲密无间的“生活关系”。而且,两岸不断加强沟通与往来,在“增进政治互信”、“密切两岸关系”、“消除两岸误解”及“快速解决问题”等两岸关系发展的实践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邱进益先生对两岸关系的历史、现状与未来的若干政治分析和判断,着实不敢苟同。因为中国大陆始终是尊重历史、注重现实,并勇于开拓未来的。在中国大陆的政治思维中,这就是立党立国所坚持的实事求是政治原则的基本体现。所以,本着实事求是的理念,对邱进益先生的部分观点做出如下评析:

一、两岸关系的本质是什么?

自1949年形成两岸关系以来,虽然两岸政治上历经“仇视”、“对立”、“隔绝”与“交流”、“交往”及“协商”、“谈判”,但是两岸都始终坚持“同一个中国的主权和领土”的政治关系,这也是两岸关系存续中“一个中国原则”的核心所在。因此,两岸关系的本质是“同一个中国的主

权和领土的政治对立”。换句话说,“两岸政治对立”的是两岸政治实体的相互否认;“两岸政治一致”的是均坚持“同一个中国的主权和领土”的政治关系。

所以,对于邱进益先生始终为李登辉当年坚持的“两岸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所做的政治辩解,我想,中国大陆至今都会相当不以为然。至于邱进益先生认为李登辉的“两国论”其实是“一中两国”的观点,中国大陆同样会不以为然。

原因很简单:

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就已经宣布了对“中华民国”的政治取代,并且两岸长达60年都是相互否认的政治状态。中国大陆始终坚持的这一政治观点在1971年10月25日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那么,两岸何来的“一个中国”下的“两个国家”呢?

至于邱进益先生坚持认为两岸的未来就是“一中两国”的政治关系,中国大陆同样不会无条件认可。

原因也很简单:

依据《联合国大会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就意味着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起“中华民国”仍然在国际上唯一代表中国的中央人民政府受到了国际社会普遍的政治否认。国际社会都普遍不认同的“中华民国”,让中国大陆无条件的政治承认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也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世界各国达成的建交政治公报的基本政治准则。至于两岸未来会选择怎样的一种政治方式在一定条件下保留台湾的“宪政制度”和“生活制度”,那是两岸未来发展的事情。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绝对不会只有“一中两国”这样的一条道路可走,因为毕竟时间会改变一切。

二、何谓“一中两国”的两岸统一模式?

邱进益先生提出的“一中两国”的两岸统一模式的政治想法,实际上并非只有李登辉才有,马英九执政当局同样也是这样认为的。马英九在台湾核心幕僚会议中就说过“因为大陆不同意„两岸是特殊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所以两岸只能是„一中各表‟的关系”。由此可见,通过所谓的“两德模式”实现两岸统一是李登辉和马英九共同做梦的想法。

何谓“两德模式”?就是让台湾“先独立再统一”或者“宣布独立的同时实现统一”。这就犹如让一位本来是“良家女子”的台湾走“从良”的“自我实现”的发展道路。即:台湾执政当局认为,让两岸统一的唯一途径,就是先让从属于“良家女子”的台湾,经历“妓女生涯”后,再与中国大陆实现统一。如此的统一模式,也只有欣赏“日妓艺术”的李登辉之流能想得出来。只要承认中国和中国人的两岸民众,都不会认同这种“辱没先祖”的“从良模式”的两岸统一想法。

从两岸的发展历史来看,邱进益先生所谓的“机关算尽”的一方绝对不是中国大陆,只可能是另有所指了。

三、九十年代两岸政治谈判的政治启示;

翻阅九十年代两岸政治谈判的历史,我们会发现,两岸在九十年代的政治谈判之所以会出现重大政治波折,确实有若干值得中国大陆反思的地方:

1、中国大陆对台湾政治和社会现状缺乏调查研究;

2、中国大陆对台湾最高政治领导人缺乏深入了解;

3、中国大陆对两岸统一急于求成而缺乏长远的综合准备;

4、中国大陆对台湾的政治走向缺乏准确的政治判断;

由此可见,除了两岸政治互信和政治认识极度缺乏外,最根本的一点是:两岸政治谈判是建立在无共同经济基础、无共同政治利益、无两岸民众支持的条件下。在如此政治条件下开展政治谈判,即便是有政治成果,也仅仅是通过达成两岸共识的方式建立两岸的“政治止损点”,而不可能实现两岸政治统一。

九十年代两岸政治谈判也不能说没有任何的政治成就,最起码留下了“九二共识”做为今天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更何况,两岸的那段历史已经过去了,“成”与“败”已经无需过度探讨。但是,九十年代的两岸政治谈判,还是为今天发展两岸关系留下了若干的政治启示,值得两岸汲取经验和教训。

1、中国大陆对台湾最高政治领导人马英九既要定性认识,更要定量分析;

对于马英九而言,制定“不统”“不独”“不武”的两岸政策,有台湾民意的成分,但是从马英九几次三番以政治议题干扰和影响两岸正常关系发展的事实来看,更要认识到马英九并未走出李登辉政治思维的“窠臼”。不仅如此,马英九以发展两岸经贸文化关系为条件希望在“不统”的政治前提下获取所谓“台湾国际空间”和“两岸和平协议”的政治行径,仅仅是制造两岸永久分裂的政治事实而已。所以,在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都很薄弱的现实条件下,这就需要中国大陆坚定地执行“先经济后政治”的基本准则。

“尊重两岸历史”、“注重两岸现实”就是最好的贯彻实事求是的政治原则创造两岸未来的政治途径。中国大陆即便要“转变马英九”,也一定要遵循马英九的“转变规律”。这就要求中国大陆在认识、分析、研究马英九及与之沟通、交流、交往的实践过程中,既要注重对马英九的定性分析,也要关注对马英九的定量分析,更要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有机的结合起来对马英九做出动态的、准确的政治判断,并使之能接受两岸实践的政治检验。

中国大陆不能通过“自以为是”或“与之共舞”的方式“培养”马英九错误的两岸观念。这就是中国大陆典型的“一厢情愿”的政治思维。这种政治思维除了制造两岸渐行渐远的政治距离外,对发展两岸政治关系或实现两岸和平统一都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

2、中国大陆对马英九执政当局既要注重“所说的”,更要关注“所做的”;

对于马英九执政当局 的“所说的”与“所做的”,在两岸不具备政治谈判条件的情况下,中国

大陆要遵循“先经济后政治”的政治准则,通过马英九执政当局的两岸实践来检验马英九执政的“是非”与“成败”。在两岸“先经济后政治”的政治准则下,凡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情,凡是对维护台海和平有利的事情,凡是对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有利的事情,中国大陆都要尽最大努力做好;反之,凡是违背两岸关系发展准则的事情,凡是不利于台湾民众发展民生的事情,凡是在两岸民众之间制造政治障碍的事情,中国大陆都要予以反对。

中国大陆只有以“坚持客观标准”、“尊重两岸实践”的方式认知和评断马英九执政当局,才能做到更好的“政治支持”和“政治反对”。

所谓“坚持客观标准”就是对马英九执政当局的执政行为依据两岸实际变化划出两岸应当遵守的“政治红线”、“政治黄线”和“政治绿线”。而不能只有“政治红线”而没有“政治黄线”或“政治绿线”,否则就是娇惯马英九执政当局错误的执政行为,反而“促使”马英九执政当局总是在“政治红线”的边缘行走。如果没有“政治黄线”,一旦马英九有意或无意的“误踩”了“政治红线”,中国大陆是处理还是不处理呢?这就是中国大陆对马英九执政当局的骄纵为发展两岸关系中国大陆自己制造的政治问题。所以,如果没有对马英九执政当局划出的“政治红线”、“政治黄线”和“政治绿线”做为两岸关系实践的政治标准,那么中国大陆就没有对马英九执政当局所谓的“政治支持”或“政治反对”。另外,对马英九执政当局的政治实践不能只“政治支持”而不“政治反对”,也不能只“政治反对”而不“政治支持”。

所以,“坚持客观标准”和“尊重两岸实践”两者之间必须是相互一致、相辅相成的关系。这就是中国大陆在两岸关系中必须坚持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具体体现。

3、中国大陆对台湾的政治和社会要做深入的调查研究;

台湾历经近20年的混乱执政,“最要命”的就是台湾已经成为“社会族群对立”、“政党政治混乱”、“执政能力有限”的基本形态。所以,台湾在客观上已经形成了“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格局。这也是台湾最基本的实际情况。自马英九2008年5月20日代表中国国民党行使中国在台湾的主权以来,马英九执政当局面临的诸多问题,有的是“有心无力”,有的是“有力无心”,有的是“无心无力”,其真正“有心有力”的事情又违背台湾民众的政治和社会需求。马英九做了许多有利于台湾民众和两岸关系的事情,但是也贻误了满足台湾需求和最佳定义两岸现状与未来的“黄金执政期”。

马英九执政当局之所以民意出现下滑或台湾民众的政治支持度下降,最重要的是马英九执政当局背离了台湾民众亟需的“恢复宪政秩序”、“稳定台湾社会”、“优化政治生态”和“提高民生水平”的基本政治需求,造成马英九执政当局最终给台湾民众留下“除弊无力”和“兴利无能”的执政观感。从这一点上来说,马英九执政当局受到了台湾政治和社会现状的影响,但是更多的是马英九执政当局的政治资源、政治基础、政治关系及执政能力所致。

所以,中国大陆要帮助台湾泛蓝阵营持续执政,就必须在培植两岸共同政治利益和政治危害的基础上稳定两岸政治关系的发展前提,通过两岸公共平台,充分发展和壮大两岸民间力量的推动作用,利用台湾的政治和社会制度及政策,最大限度的掌握“控制和影响台湾发展”的综合实力,积极促进两岸和平统一。

四、中国大陆务必在遵循实事求是政治原则的基础上制定和落实两岸和平统一的发展战略;

综上所述,中国和平统一发展战略是:

在“台湾社会族群对立”、“政党政治冲突”及“执政能力有限”的环境下,中国大陆在维护“同一个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统一的政治前提下,本着“先经济后政治”的政治准则,充分发挥台湾民间力量强大的特点,从培植两岸在国际范围及两岸之间的共同利益入手,在“扎根台湾”、“全心全意服务台湾民众”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控制和影响台湾发展”的综合实力,创造马英九及台湾执政当局政治转变的历史机遇,利用发展和壮大起来的维护统一的政治和社会力量实现两岸的和平统一。

中国大陆如果要加快两岸和平统一,除了发展和落实两岸和平统一发展战略规划外,最重要的就是把握好中国和平统一的战略转机,实现两岸综合实力对比及台湾政治生态发生有利于两岸政治统一的根本转变。这就是中国大陆创造的马英九及台湾执政当局政治转变的历史机遇。具体地说,有以下三个方面:

1、积极促进“反独促统”的统一战线的深度发展;

两岸继续加强和完善“反独促统”的统一战线,至少要构建三道“反独促统”的政治防线,即:国际“反独促统”的统一战线、台湾岛内“反独促统”的统一战线及台湾执政当局内部“反独促统”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支持两岸发展关系和两岸统一的各种台湾政治力量,立足于台湾实际,服从和服务于台湾人民利益最大化的发展方向,全心全意为台湾民众服务。

两岸构建三道“反独促统”的政治防线的根本目的并不是针对台湾执政当局,而是针对台独政治势力及国际范围内任何支持或参与分裂中国的政治势力。进一步地说就是改变台湾执政当局错误的政治基础和政治关系,最大程度的削弱主张“台湾独立”的政治势力的发展基础,全面压缩主张“台湾独立”的政治势力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最大限度的弥补台湾执政党脱离台湾民众制定和执行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所造成的政治不足。

2、全面应对“两岸周边”的主权和领土冲突;

两岸与“两岸周边”政治势力在主权和领土的政治和军事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历史事件。该事件对两岸和平统一的重大贡献就是实现两岸在维护“同一个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和统一的过程中,不仅能实现台湾执政当局对中国和中国人的政治认同,同时能有效切断台独政治势力与国际政治势力的政治勾结,而且还能瓦解台独政治势力在台湾发展的政治基础。

所以,中国大陆或两岸通过武装力量积极促进两岸实现统一的本身不是问题,问题是“针对谁”、“什么时候”、“多长时间”、“什么地方”以及“如何使用武力”的问题。在本质上,只有有利于两岸实现和平统一、有利于台湾民众增强中国及中国人的政治认同、有利于两岸深入政治团结与合作,两岸通过非和平方式实现“同一个中国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统一的本身也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3、加快落实中国大陆的全球战略布局;

中国大陆的全球战略布局就是:

中国大陆通过创建一直专业能力强、机动能力高的现代化国际保障队伍为基础,以保障中国经济资源及运输通道安全为突破口,在中国国际经济区和人口往来密集区加强安全保护和权益维护,形成有效的“全球信息互通”、“军事实力威慑”、“国际政治压力”及“适度外交空间”的方式实现中国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维护。

两岸地理位置和经济结构的趋同决定了:“台湾问题”在两岸之间是“一个中国原则”下的“综合体”,在“两岸周边”是一条“反独促统”的“统一线”,但是在国际范围仅仅是一个无法分割的“政治点”。所以,中国大陆的全球战略布局,无论台湾执政当局是否愿意,都必然成为国际范围内一个中国的“政治点”。基于台湾的国际政治现状,在中国大陆实现全球战略布局的过程中,台湾执政当局是没有“阻挡能力”和“还手能力”的。由此,中国大陆就把国际范围的中国政治和经济的绝对优势转变为两岸不得不统一的政治主导优势。

所以,在中国大陆没有完成全球战略布局及形成两岸广泛共同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之前,中国大陆帮助台湾执政当局拓展国际空间就是在制造毁灭两岸和平统一的机会、基础与条件的“国际黑洞”。

以上三点是由浅入深的不同层次的控制两岸和平统一发展进程的“政治绳索”。制服“国际分裂中国的政治势力”和“台独政治势力”的政治怪兽,放弃“政治绳索 ”而主张与之“单打独斗”或“与之共舞”,不仅是逞“匹夫之勇”,更是政治愚蠢的表现。

一台湾的战略意义 篇3

你们好,寒假过的愉快吗?我是一名来自大陆山西省临猗县的一名小学生,我非常希望和你们交个朋友,如果你有时间,可以来我们临猗县来做客。

我们这儿既能吃到特产水果,又能看到它们所展现的美丽景色。

先说说我们这儿特产水果吧!

你到我们县来,可以听到这样一句谚语:“坡上苹果坡下枣,半坡石榴甜又好。”所以我要带你去吃我们这儿最好的,也最受人们喜爱的水果特产——苹果,坡上苹果,个头大的像大人的拳头,皮薄如一张纸,颜色鲜红鲜红的,光看着,就可以使你馋涎欲滴,想咬一口,这一咬,苹果汁一下子溅进嘴里,甜的像蜜,它还很脆,就像嚼饼干一样脆。闻一闻,它则散发出茉莉花般淡淡的清香。坡上的苹果可以说是色香味俱全呀!

如果春天来,我将带你去看我们这儿最美丽的花,苹果花。因为坡上苹果树很多,所以放眼望去,不是一片桃红就是就是雪白,深呼吸,闻到的几乎都是苹果的香味。

祝:你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想和你交朋友的张博渊

介绍一部台湾的反战影片--异域 篇4

编剧: 叶云樵 / 张光斗 / 林呈炘

主演: 庹宗华 / 刘德华 / 郎雄 / 斯琴高娃 / 王静莹

《异域》是由作家柏杨所创作的战争小说,内容以主角邓克保第一人称的口吻,娓娓叙述1949年国军自中国大陆撤退时,一支溃散的孤军如何在云南与缅甸边区丛林,建立起一片游击队基地,以及这一批孤臣孽子在生死边缘的绝境当中与命运搏斗,并且冀求反攻中国大陆的血泪经历。《异域》后来被改编成为电影,悲壮沧桑的情节令观众印象深刻,小说也在台湾销售数字也达百万册,是当时台湾文学少见的市场狂销,也是一部成功的战争小说。

电影是在1990年上演的,主题歌是罗大佑为影片创作的“亚细亚的孤儿”。

这部影片很特别,它既不同于我们大陆的“主旋律”,也不同于台湾《八二三炮战》这样的反共片。

这是一部战争反思片,它与两岸的现代战争电影最大的区别,就是不再美化战争、不再鼓吹死亡的美好,也许战争的场面谈不上多么华丽,但“惨烈”二字却时时挥之不去。和《西线无战事》一样,故事从始至终无处不伴随着对生命的怜惜、以及对死亡的恐惧。影片的两首主题曲,不再是歌功颂德,而是渗入一丝哀调,深层地去思考战争中的生命。

可以说这样的片子在中国实在很难得。

不过这部影片我始终无法给出满分,并非因为画面比较粗糙——这是时代技术所限,亦非演员的表演水准有待提高——部分演出的确显得做作,而是影片对解放军进行了丑化,平心而论,这部影片谈不上反共——这顶帽子戴得太高了,片中的共产党和缅甸军都是彻彻底底的龙套,但显然剧组还是刻意安排了几个让解放军丢脸的剧情来讨好当局,自然这还是意识形态在作怪。

在世界各国的战争影片中,不乏有以战败方为主角的作品,除了《西线无战事》(一战片),还有德国的《斯大林格勒》、《铁十字勋章》,意大利的《阿拉曼》,日本的《没有出口的海》等等,这些影片无一不例外平等地对待各个国家的人物,而以战胜国为主角的亦有这样的作品,如《细细的红线》等等,在这点上,《异域》显然逊了一筹,意识形态给这部原本可以更伟大的影片蒙上了一层浓浓的政治色彩。

对于历史人物,不妨客观点,丑恶的人,不能简单片面地去否认他本来也是一个普通人(谴责恶魔而不思考恶魔形成的过程,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而伟大和高尚的人,更无需用高大全的非人方式去表现。歌德曾经这样评价过一本《拿破仑传》:“记者、历史学家以及诗人们加诸于拿破仑的所有光环,所有的幻像,在这部书令人敬畏的写实面前都消失净尽,但是那位英雄绝不因此有所减损;其形象反而更加高大。我们由此知道,当任何人有勇气说出真实的时候,真实是多么辉煌的事物。”正如刘德华饰演的小杜所说的那样,中国会沦落到战乱不断的地步,正是因为有太多像李国辉将军这样忠勇的人,这话可谓充满了讽刺意味,但却是事实。

希望这部影片以后有够被翻拍,以更为中立的角度去看待这段历史,不妨参考一下德国影片《帝国的毁灭》,对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正视而不美化,批判而不丑化。

.........——“谨以本片纪念所有在大时代的颠沛与流离中,受尽了种种苦难与折磨的中国人……”

我们看着大量的战争题材的影片,赞扬着抗战胜利的伟大,歌颂着将军领袖的领导,我们的历史书上写着大面积的自我贡献,却忘记了带来今天幸福美好岁月的不是只有GCD员们的鲜血。在二十年前就有了这样一部反思中国内战的影片,可惜我在刚答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考试题满卷子布满对GMD的痛斥时,才看到这样一部令人心酸,甚至是心疼的反战影片。而这部影片就是现在拍出了万人唾弃的《刺陵》的导演朱延平所作的他认为最成功的作品——《异域》。而我也认为,《异域》系列(共两部),也是他至今为止的创作巅峰。它不再美化战争、不再鼓吹牺牲的美好,也许战争的场面谈不上多么华丽,与现在的特效相比更是简单至极,但“惨烈”二字却在我的脑海中时时挥之不去。故事从始至终无处不伴随着对生命的怜惜、以及对死亡的恐惧。《集结号》可能是这部影片的GCD版,但相比之下远没有这个影片来的真实。

因为此影片改编自柏杨的一部禁书《异域》,他以笔名“郑克保”讲述了一个关于邓克保回忆当年GMD93师孤军奋战的日子。而朱延平为还原书中的这种真实感,因而选用了回忆式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来拍摄。每一段场景的转换都配以主人公邓克保的独白,强烈得表达了被祖国所抛弃的孤军战士们的心情。而本部影片最令我想写的,也最深刻的便是主题。

影片讲述了由李国辉领导的部队为了完成李弥将军反攻云南的“梦”,节节退败逃窜,拖着妻儿辗转到缅甸,不了最终只是将军手下随意牺牲的棋子,他们在命运面前只是一群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孤儿”,他们被自己魂牵梦萦的祖国抛弃,被他们用生命捍卫的政府所背叛,被他们为之冲锋陷阵的外国政府所利用。导演的反战思想最重要的就是与家国思想相结合的理念“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这是所有中华儿女,炎黄子孙的共同夙愿。在前部中GCD与GMD的两次正面交锋中,都用夸张的讽刺音调强调了这样一句话:“中国人为什么要屠杀中国人呢?”而此句话后面接踵而来的便是炮火轰鸣的对抗。而这一反讽手法的运用是多么的巧妙。而后问罗辉司令来劝李司令共同合作贩毒来谋生存的时候也用了这样的话:“中国人只要肯合作,这三不管地带(金三角)就是我们的。”而当缅甸军让李军去绞杀罗军时,邓克保来劝罗司令先躲躲的时候用的也是:“这样就可以避免中国人自相残杀的局面。”这是导演试图通过影片告诉我们的一个忠告。在民族存亡受到威胁时我们理应奋起反抗,但是当只剩下中国人自相残杀时,战争于哪一方都显得无比的残酷与冷漠。

而我认为这样政权的争夺战背后意味更深刻的是信仰的瓦解与重建。邓克保曾经是对故国的主义十分忠诚的将领,面对挚友小杜、范龙等人的离开,他始终不动摇自己的信念,为DG鞠躬尽瘁,然而他的妻儿的死令他的观点逐步的转变。因为信仰的陨灭,他开始追问“自己为什么而活着”。他再也不再是那个瞩目着红蓝白国旗冉冉升旗想起那些牺牲了的兄弟感慨“国旗啊!看顾我们吧!”而激动的泪流满面的男子,小杜和范龙的话击碎了他信仰的世界,原来他们已经被祖国抛弃。随着国旗的下降,这些个他们执拗的信仰不过是别人一句话而引发的工具,而他们的忠诚也变成了只有不是没爹没娘的孩子,只要有所依靠就够了,因为不顾被利用的危险投靠了缅甸政府,拼上自我的全部只为得到一个所谓的“名分”。就如李国辉团长所说:“我没有见过比你们更悲壮的战士了。”随着李国辉这个捍卫着党国一切的英勇将领的妥协,所有人都觉得只要有所依靠就好,因为他们深知自己已是习惯了战争的人,离开了战争就算回到台湾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文明。战士们的顽强作战与牺牲,在将领们的眼里也只有“不惜一切代价”一句话这样的简单。战争究竟带给我们什么?一味的流血牺牲就是对的么?这个信仰还值得我们去相信么?答案便是邓克保最终带着女儿和小红一切回到了台湾告别了归为缅甸的军队。其实他们最后相信的便是能给他们归属感,能给他们家的感觉的事物。克保选择了回归,而其他将领仍旧战斗。

邓克保的遭遇不过是数千孤军遭遇的一个缩影,在这段在幸存者都不愿回首的噩梦之旅中,有多少生离死别我们无法统计,正如片中的老谢所说的那样,“在这里每天都有人死去,所以这里有规定,每个人死了,这里的人只能哭一分钟,否则不知道要哭到什么时候。”其实这部电影的每一个人物又当讲述了一段不同的悲惨遭遇,都经历了无数的生死折磨,但这与我之前所提到的两大主题相比就略显浅薄。

本片在视听语言上并不是十分的出彩,它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历史的事实和沉重的心灵震撼,因而就不做过多的评论。不过这部影片我始终无法给出满分,是因为这部影片相对来讲前部并不是很客观,对解放军进行了丑化,平心而论,这部影片谈不上FG——这顶帽子戴得太高了,片中的GCD和缅甸军都是彻彻底底的龙套,但显然导演还是刻意安排了小杜痛打GCD的剧情来讨好当局,自然这还是意识形态在作怪,导演也难免有免俗的情况,但这本片子当中的虚伪性,无损于这部片子的深度与内涵与导演高格调的水平。

希望有一天这部影片可以被翻拍,而历史上93师可以重新回到他们梦寐以求的祖国的怀抱,我们可以用更中立的角度去审视这件事情,审视每一个将领,中国大陆电影可以像台湾电检处一样电检处做出了让步,从修剪21刀到16刀,再到最后的一刀没剪最终在大陆公映。让我们看到包容历史,海纳百川的中国电影市场。电影史上也不再有像93师这样的亚细亚孤儿。

给台湾小朋友的一封信 篇5

亲爱的台湾小朋友: 你好!

我是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师范附小五年级(1)班的罗真妮,今年十三岁。

因为我从来没有到台湾,所以我想写一封信给你们。我们宁化县是毛泽东长征时的出发点之一,还是革命根据地。说到这儿,我为我是宁化人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宁化县有个很著名的天鹅洞群,它是省级风景区,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宁好化东部的湖镇村。有些国外,国内的人都有到天鹅洞群来玩,不但那儿东暖夏凉,而且还有故事听呢!我最喜欢听的就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个故事。

我们宁化的特产有:烧麦,老鼠干,擂茶,酒粮,生鱼片…… 假如你到我们宁化县来坐客,那你肯定很开心。我们客家人是非常好客的。一进家门,他们就会送上橘饼茶,带表着吉祥如意,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然后就要吃鸡腿。

我们客家人请客时,每次都有擂茶喝。我们宁化人还很盛情春天和夏天,景色非常美呢!

只要你们到宁化来,我一定对你们更盛情。我会带你们去吃宁化县许许多多的特色小吃,一定让你们大饱口福。再带你们去天鹅洞群玩,接着带你们去爬南山哦!

好了,我不说这么多了,就等着你们个我回信了。以后,我们再用QQ 的方式来聊天吧!我的QQ是2454092901,要记住哦!祝: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师范附小五年级(1)班的罗真妮

2012年2月25日

扳手腕比赛

——宁师附小五年级(1)班罗真妮

“巫文卉加油!巫文卉加油”。这声音是从哪个班传来的?原来是比赛规则是:每组男女生各选两个上来,跟其它组比赛,只要对我们写作一班正在进行扳手腕比赛。

方把自己的手扳到桌上就算羸。

瞧!激烈的比赛开始了,我们大组派出的男生是蓝华昀和陈文杰。女生是巫文卉和上官文清。蓝华昀先与陈文杰比,陈文杰羸了;巫文卉和上官文清比,巫文卉轻轻松松地羸了。

当巫文卉和第一大组的女生张诗妤比赛时,可真有趣。主持人——班长开始倒计时:“三、二、一开始!”让人惊心动魄的斗争开始了。她俩我不让你,你不让我的,我看得汗都冒出来了。我们全班都扑到那儿看了起来。“巫文卉加油!巫文卉加油!”不知是谁起的头,大家都开始叫了。叫声一忽儿高,一忽儿低。持久战开始了,只见巫文卉咬紧牙齿,闭起眼睛,眉头一皱,好像要使出全力。张诗妤有一只手放在桌子的一角,紧紧的抓住。她俩的手一下子就向右靠了,从90度开始、80度、60度、50度、20度、10度,张诗妤快倒了。突然,张诗妤的手不知怎么的很快就回到了正中心90度,哎!还没比完呢!只见巫文卉和张诗妤的手,一次又一次的倒下,又一次一次的起来,看到这儿,我为巫文卉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终于,张诗妤使出了身力气,把巫文卉用力压倒了,这可不是我所期望的结局啊!我们输了!

这场比赛可真有趣!希望我下次也要参加扳手腕这样的比赛,好让我显显神威!

难忘的一堂课

——宁师附小五年级(1)班罗真妮

在我的记忆中,有一堂课让我快乐,有一堂课让我伤心。这些就像沙子一样,拾也拾不完。让我最难忘的是一节在操场上玩滚彩蛋的游戏。

那是前不久的英语课,我带着“黄金蛋”去操场排队了,队总共分为四个大组,女生在前面,男生在后面。第一个到老师身边的人,就可以得到一枚印章,蛋一定要用勺子滚,每组一条跑道,如果蛋破了,或者滚去了别人的跑道上,就算输了。

比赛开始了,MISS.范喊道:“三、二、一、开始”!前面一排的人猛的冲上前去。过了一轮又一轮,终于MISS.范说:“下一轮开始”。正好下轮是我滚着蛋冲向前去,蛋好像不听话,一直左拐右拐的,我看了看左右边,发现自已排名第一,心里暗暗自喜。突然,张诗妤一个箭步冲了过来,跑在了我前面,我猛的把蛋一滚,不料,蛋出现了,幸亏我及时把蛋给滚了回来。张诗妤第一,我第二,我失望极了。

掌声和笑声在教室里回荡,我难过的掉下了眼泪:如果不是我在比赛中过于自信及骄傲,那么我就不至于会输。这件事让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使我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知道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我的老师

——宁师附小五年级(1)班罗真妮

说到老师,我就可以说上几十个,但记忆忧新的还是我们班的张鹏翀老师,他的我班的班主任。

张老师是个有责任心、两面派的人。他中等身材,爱穿衬衫,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尖尖的鼻子,大大的嘴巴,有时严厉的表情让班上的同学都非常怕他。

记得有一次,张老师叫我去办公室,我当时吓了一跳,心想我可能死定了。因为我知道这件事是我的字引起的,做读书笔记时写字太难看,张老师已经警告我好几次,这次肯定是又被叫去批一吨了。我惊心但战的走进办公室,只见张老师严肃的看着我,我紧张极了,像被老师抓住的小鸟,一动也不能动。“你知道我为什么叫你来吗?”张老师严厉的大声说。我小小声声的说:“知…..知道,是因为我的字写得太难看了”。“嗯,对!那你知道以后该怎么做吧?”我点了点头。张老师看着我难过的样子,突然语气和谒了起来,笑着对我说:“我这都是为你好,让你从小养成一个好习惯,将来让你一辈子受益,等你长大就会明白我说的话,所以一定要改掉这个不认真和不细心的习惯。”回到教室,我认真的反省了一下自已,觉得自已一定要下苦功夫把字写好看来。

给台湾小朋友的一封信 篇6

当冬天到来的时候,这里就会飘下洁白的雪花。雪花给道路铺上了美丽的雪毯;给树木披上了白色的披风;给稻田盖上了雪白的棉被;房檐上挂满了水晶般晶莹的冰凌,非常漂亮。

你们来了以后,咱们可以一起观赏美丽的雪景,还可以一起堆上一个胖胖的雪人。用黑色的玻璃珠做眼睛,红色的萝卜做鼻子,再用红辣椒做嘴巴。小雪人漂亮吧?我们可以围着它做游戏,拍照留念。玩累了,歇一会。然后我们再一起打雪仗,尽情的在雪地上跑来躲去。让手中白色的雪球像一道道流星闪过,再在对方的面前炸开一团团白色的烟雾。让战场上“杀声震天”。

你们觉得有趣吗?那还等什么,赶快来吧!

西安的小朋友

写给台湾小朋友的一封信 篇7

你们好

你们生活在祖国的宝岛―台湾,虽然你们可能没有来过大陆,但我相信你们一定很想了解祖国、了解祖国的山山水水、了解我的`家乡―一座魅力的城市―运城,就让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个美丽的城市吧。

首先先说说我家的变化,记得我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一家还住在一个很小的房子里,爸爸、妈妈说这个就不错了。让我喜出望外的是,没过几年我们就从小房子搬到了宽敞明亮的大房子,落地的飘窗迎进了秋日的暖阳,站在宽大的阳台上向外眺望,运城的美景尽收眼底。我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粉色的墙面、可爱的卡通窗帘……,让我夜晚的梦都是温馨美丽的。

其次,关老爷的故乡就在运城解州,解州的关帝庙天下闻名。四大名楼之一的鹳雀楼就在运城永济,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写的就是运城永济的鹳雀楼。《西厢记》里张生与莺莺的爱情故事也发生在这里,那就是――莺莺塔。运城的好地方还有舜帝陵、李家大院、万荣的笑话城、凤凰谷等。

每当我看到家乡的巨大变化,我就会由衷的感叹:我们真是幸福的一代啊!

亲爱的台湾小朋友,我们的祖国正在一步步地向发达国家迈进,我的家乡也在一步步发生巨大变化,让我们在这里共同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富强!人民更加幸福!祝:身体健康、学习进步、笑口常开。

此致

敬礼!

你们大陆的朋友:王星渊

给台湾小朋友的一封信 篇8

你们好!

我叫郭勇,今年十一岁了,我居住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我在饶河县第二小学六年一班上学,是班级的班长。

我的家乡饶河十分富饶、美丽,景色有乌苏里江、百合广场、小南山遗址等,十分美丽,特别是乌苏里江,清晨,有些阿姨去江边洗衣服,给乌苏里江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下午有许多人去江边洗澡、游泳,仿佛构成了一朵大花……

我们家乡的特产有蜂蜜、山野菜、菌类、大马哈鱼。蜂蜜香香甜甜的,非常美味。山野菜与蘑菇是纯绿色有机食品,十分有营养价值。大马哈鱼籽是最美味了。我们家乡的小吃有酸酸甜甜的冰糖葫芦,还有臭豆腐、鸡脖……如果你来我的家乡,我一定带你逐一品尝这些小吃。

今天给你们写这封信,是想拉近大陆与台湾的关系,让我们‘两岸民众亲如一家’,欢迎你来我们家乡做客,最后祝你们学习顺利,合家欢乐。

给台湾小朋友的一封信 篇9

我们的同胞都不愿再翻那段沉重的历史。六十年前,那浅浅的海峡将你我隔开,只能从那载满了浓浓乡愁的书信中读出那深深的无奈。但是,现在祖国邀请你们回来。如今,祖国的东北部正在振兴,西部在开发,东部经济大发展,中部事业在崛起。祖国人民在世界的瞩目下完成了多少令世人出乎意料的成就题目:“非典”袭击时,众志成城舍己救人抵御病魔,带着祖国人民的骄傲一跃站在短跨领奖台的最高处,为航天史增添了辉煌的一页……然而,这一切对于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来说又都是情理中的。

现在,你们在干什么呢?是在听国文老师娓娓动听地讲解着唐诗宋词,还是凑在一起讨论“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是在看在长城上留下的精彩一瞬,回忆着彼时的壮丽与美妙,还是戴着耳机,跟着哼唱“海风吹拂了五千年,不变的是我们黄色的脸。”想起了余光中爷爷的那首诗“从青海到黄海,鱼在听,龙在听。……从这边到那边,你听见,我听见。”

是啊,你们听见了么?祖国的人民在呼唤,呼唤你们回家。如今,香港、澳门的同胞已经回来了,我们期待与你们携手的那一天。到那时,台湾回归是情理之中!中国统一大业的完成是情理之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情理之中!

给台湾小朋友的一封信 篇10

我的家乡天水,是祖国西北的一颗耀眼的明珠。是被人们誉为“陇上小江南”的地方,这里气候宜人人,瓜果飘香。

就在我家乡的门前有一条河,叫藉河,它是家乡的母亲河,在家乡人民的建设下他已重新焕发了容颜。

然而,这里的秋天是最美的。初秋时节,藉河静悄悄地流淌,闪动着粼粼的水光,就好似闪动着千万双明亮的眼睛,都在凝放着秋天山野的秀色。秋风习习,不知何时秋风姐姐悄悄来到我们身边的时候,藉河河面上就会打破往日的平静,泛起一层层的波纹,他在说:“啊,秋风姐姐,谢谢你给我带来凉爽,真是舒服极了!”秋天也是个多雨的季节,当秋雨绵绵,雨水把藉河弄醒了:“叮咚,叮咚”,他就像大自然的神奇歌手,唱着清脆悦耳的歌,向前流淌……

怎么样,你们不会想到大西北还有这样美丽的小河吧,我们这儿不光水美,山也很美。现在我再给你们介绍家乡最为有名的麦积山。

说到麦积山,我们就不能不感叹造化的神奇。且不说它酷似农家麦垛的独特造型,单就是它壁立千仞却又扑面而来的那种气势,就足以让人高山仰止了。

我们天水以麦积为林泉之冠,麦积以烟雨朦胧为胜景,清代人吴西川有诗写道“麦积峰千丈,凭空欲上天。最宜秋雨后,兼爱暮时烟。”向来位列秦州八景之首的麦积烟雨,我想可能就是由此而来的。麦积山被称为祖国四大石窟之一,且又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你们也就不觉为奇了吧。

你们的心是不是已经飞到这个美丽的小城市了?其实,家乡的名胜古迹实在多的介绍不过来,位于南山之顶的南郭寺,见证人文始祖的伏羲庙,还有大像山、仙人崖……还是等你们来我带你们一一欣赏吧。

饱览了家乡的`风景秀丽的山水,你们一定肚子饿的咕咕叫了,现在我就代你们去品尝我们这的精美小吃吧!

我们天水最有名的小吃就是呱呱。呱呱的品种繁多,可分为荞麦呱呱、扁豆呱呱、豌豆呱呱和粉面呱呱。其中荞麦呱呱最受青睐。吃时将呱呱撕成小块,在配上辣子油、芝麻油、芥末、酱油等调料,那味道……叫你吃一口想两口。其它还有像酿皮、肉夹馍、猪油盒、大卤面、肚丝汤……这些独特的风味佳肴,真是让您回味无穷。

不多说了,再说也说不尽家乡的美,家乡的好。我只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盼来我们相见的一天,等你们来到我的家乡天水,我们共同游览家乡的美丽风景。

祝你们学习进步!

想念你们的大陆朋友xxx

上一篇:写历史的初中作文下一篇:电视电影的俄语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