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2024-07-28

论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共3篇)

论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篇1

慈孝教育课程化建设的原则途径与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越来越为广大教育者所重视,并作为一个普适性法则运用于教育教学中。因此,在教育资源的选择上,教育者就应发掘当地特色,将之与教学过程相结合,使教学形式呈多样化发展,从而使特色教育资源得以开发、传承,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当然,特色教育资源的开发必须立足于学生发展的基础之上,如何找准切入点,实现取材于当地,惠及多数学生成长,还需各学科教师深入探究、调研。为此,本刊特设专题,从特色课程的开设和传统学科融入特色教学资源这两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抛砖引玉,为“因地制宜”教学的全面、深入实施提供参考。

慈孝教育课程化,即把慈孝教育列入学校课程系列,由指定教师担任引领者,定期、定点开展慈孝教育。其意义在于,慈孝教育不再是随机的、可有可无的某一项或几次活动,而是学校必须长期进行的育人工程,与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具有同等位置。慈孝教育课程化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途径与策略:

一、慈孝教育课程化建设的原则

1.坚持慈孝育人为首。把慈孝教育提到学校教育的首要位置,紧紧围绕慈孝育人工程,系统、扎实地把慈孝教育落实于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生及至每一堂课,坚决摈弃用形式主义思想应对慈孝教育的开展与落实,坚决反对用虚夸的包装汇报慈孝育人的成果。

坚持慈孝育人为首原则,要求教师充分认识慈孝育人的重要性,学会做人与做事,比学习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立德行孝根之本,善心善言人之基;坚持慈孝育人为首原则,要求教师率先示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师者不慈不孝,何以教人知孝行孝?坚持慈孝育人为首原则,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树立“明日国之英才,始于我行我孝”的教育理念,把自我行为同化为规范要求,把慈孝教育融入学校课程,延伸到每一个环节。

2.明确慈孝育人目的。慈孝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学会尊重他人,感恩父母、老师、朋友,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恩之心;第二重境界是常怀感恩之心,懂得付出,乐于奉献,做好本职工作;第三重境界是用爱心感恩世界,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大自然。第一重境界为小孝,第二重境界为中孝,第三重境界为大孝,因此,慈孝育人的目的应立足小孝――怀感恩之心,实践中孝――懂得付出,瞄着大孝――为国为民。

3.贯彻慈孝,做到知行统一。懂慈孝,学慈孝,会慈孝,是慈孝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慈孝仙居》一书的编撰结构基本都是“知行”统一的模式。着名学者王守仁提出的“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就是这个道理。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良知”的完成,慈孝教育属于道德教育的范畴,贯彻知行统一是一项基本原则。

4.丰富慈孝实践活动。慈孝教育注重的是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能在学校、家里及社会上践行慈孝,它与活动课程有着紧密的联系。活动课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综合性基本适用于慈孝教育的实践活动,慈孝教育不仅是知识的累积,更重要的是实际心灵的沉淀,行动的付出。因此,慈孝教育要丰富慈孝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以实践学习为主要特征,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在调查、考察、实验、探究、设计、操作、制作、服务等一系列活动中懂得感恩,学会做人,善于付出。

二、慈孝教育课程化建设的途径

1.落实课内:形成合力。慈孝教育列为学校课程,主阵地就在课堂,即慈孝教育课程。课程内容主要是《慈孝仙居》教材,课程目标、课时设置、课堂教学、课外延伸等务必落实。任课教师应该认真备课,设计教案,针对实际,科学安排,还应牢记和践行慈孝教育原则,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不搞花架子,不走过场,而是实实在在,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践行这一课程。此外,任课教师还应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因材施教,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加教学的相吸性和趣味性。作为学校的系类课程之一,慈孝教育与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是统一的,绝不可割裂开来,学校各课程的统一在于育人,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此大目标的统一下,学校的所有老师、所有课程都必须担当慈孝教育的使命,各学科课程教学都要在合适的教材中渗透慈孝理念,学校的所有教学活动和其他活动也要在合适的地方紧密渗透慈孝理念,真正把慈孝教育形成一种合力,让这种合力有一股气势,有一片正能量的天空,能穿透教学的壁垒,能压倒一切负面效应,成为全体师生行动的核心价值观。

2.注重课外:从小事做起。学校课程建设主要在课堂,但除了课堂,还有课间、课外时间,这些时间内,学生如何做,是可以引导的。例如,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教师要引导他们尊重别人,礼让他人;要教育他们从小事做起,感恩他人、感恩老师。又如,学生之间的活动和游戏,要引导他们方便他人、善待他人,就是方便自己、善待自己;还要教育他们哪怕一个小小的举动和要求,都要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和立场。再如,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课外互助学习,要引导他们明白帮助别人就是快乐自己;要教育他们,合作的关键是“合而不同”,无论是语言和动作,都必须坚持“团体至上”的宗旨,以实际行动建设小组合作。校园小事诸多,每日每时每刻每秒都不一样,开展慈孝教育就要从这些小事做起。

3.校内引领:正确导向。慈孝教育需要正确导向,正确导向,就是弘扬慈孝美德,宣传慈孝典型人物,肯定慈孝言行,提倡知孝行孝。从学校课程建设的角度出发,强调慈孝教育的.正确导向,就是要从课程标准建设的角度,做好校园慈孝育人工作的宣传、舆论工作,润化学生的心灵。慈孝教育正确导向,要求教师在校园、教室、走廊布置慈孝文化宣传栏、宣传窗和宣传板报。慈孝教育正确导向,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行为及时作出评价,让懂得感恩成为校园风尚。慈孝教育的正确导向要求教师把主题升旗仪式、班队活动、少先队集会、校园艺术节、文化节等各项活动融合起来,整合为统一的行动指南,所有活动都在慈孝教育的理念指引下,分工不分家,让每次活动都能让学生感受到“慈孝在身边”“慈孝是美德”“慈孝是修养”“慈孝是准则”。

4.校外实践:日积月累。慈孝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行孝。行孝,是行动,是实践,是体验,是内心牵引着的善行。善行,当从日常点滴做起,学生回到家给父母的一个微笑,给长辈的一个拥抱,为父母洗洗脚……小事虽小,但都是难得的善行,日积月累,定当是宝贵的经历。因此,校外实践强调日积月累。在慈孝教育中,校内引领、校外实践一定要步调一致,节奏合拍。

三、慈孝教育课程化建设的策略

1.落实课程目标: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课程有目标:校长要担负第一责任人的重要职责,从学校层面,设置慈孝教育课程目标,统一思想,把慈孝教育列入基础课程,确保基础地位不动摇,并规范慈孝教育课程,开足、开齐慈孝教育课程;班主任要担负慈孝教育主体的职责,从教学的角度,设置慈孝教育课程的目标、重难点和教学过程,上好每一堂慈孝教育课,不随意占课,不随意更改教学内容,根据教材循序渐进;教师要担负慈孝教育中流砥柱的职责,每一个教师都要从自己做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率先做慈孝的典型,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学生,以感恩的心胸回馈家长,把责任写进自己的一生,把慈孝融进每一个鼓励,以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榜样。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人人都会教,人人都能教。课程需要人教,慈孝教育对广大教师来说,是一门新课程,大家对教材的整体把握不熟练,对课堂模式的运用不完善,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不突出,凡此等等,都很难免。为此,需要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累积丰富多彩的教学实例,筹集详实的教学资料。教学研讨要因地制宜,以校级研讨为主,以板块级和县级研讨为辅,让大家在教研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学过程研讨,需要教师合作研究,以教研组、年级段为单位,定时、定点进行讨论,确保讨论有成效,不流于形式。最终做到:全校几乎每个教师,人人能教慈孝课程,人人会教慈孝教育课。

3.强化课程实施:确保每周一节,每节都落实。课程贵在实施,实施课程,必须规范。《慈孝仙居》教育课程的实施要确保每周一节,且每节都落实。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编排,每周有两节地方课程。根据仙居实际,可以用一节课安排《慈孝仙居》内容,一节课安排《美丽仙居》内容,这样一来,生在仙居、长在仙居的公民,就会了解仙居,热爱仙居,就会把慈孝仙居刻在脑海之中,无论走到哪里,总不忘仙居的山、水、小吃、方言,更不会忘记仙居的孝子、仙居人民的美德。

4.完善评价机制:自觉行动,适当激励。课程需要评价,没有评价,课程实施无从谈效果,但评价必须有标准。慈孝教育课程评价标准是学生的行为,不是学生掌握的慈孝认知。“慈孝储蓄卡”是值得推广的学生行为评价机制,即由学生、家长、老师对学生的慈孝行为进行评价,用积分累积,像储蓄一样,储蓄自己的慈孝行为。这样,学生就可以每天自觉知孝行孝,另外,学校还要把慈孝教育课程实施效果列入教师年度考核之中,慈孝教育做得好的,评先、评优应适当予以倾斜。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孝老爱亲,是人类伦理道德的基石,家庭和睦相处的根本,社会文明和谐的支柱,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弘扬慈孝文化的实践中,全面深入实施慈孝教育课程,使慈孝之花绽放在美丽的仙居。

(编辑:朱泽玲)

论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篇2

关键词:会计诚信,职业道德,根源

诚信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品质。诚信作为一种道德标准,早已成为中华民族一种精神特质,无论是传统文化对诚信的提倡,还是人们对诚信的赞赏,都充分表明诚信不仅是一种行为,一种制度,更是一种文化—诚信文化。在思想、道德层面,诚信更是一种优良品质。会计诚信是社会诚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会计诚信则要求单位(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上市企业、公司、其他机构等)会计对社会承诺,即客观公正、真实完整地将现实经济活动反映出来,诚恳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做到信息对称。会计工作涉及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越重要。当前,会计诚信受到极大挑战,其恶果逐步显现,甚至成为一个突出的全球性问题。加强会计诚信建设、进一步整顿和规范会计工作秩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笔者认为,加强会计诚信化建设应当扎实做好以下3个方面工作。

1 加强诚信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意识

提高会计诚信必须进一步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诚信道德的教育,努力提高会计从业人员对会计诚信重要性的认识,切实为会计人员构筑一道强有力的思想屏障,防患于未然。

1.1 会计诚信是维护社会经济正常秩序的本质要求

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及运行方式来看,市场经济实际上就是信用经济。离开了诚实守信,市场经济就会毫无秩序,甚至会成为坑蒙拐骗的经济。因此市场经济的参与者或者利益相关者必须以诚实信用为基础,共同维护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秩序。但现实情况不容乐观,出现了诸如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人员失信等不良现象,不仅对社会和公众利益造成损害,而且对市场经济秩序构成了严重威胁。

最令人震惊的华尔街诚信危机,自21世纪以来就没有停息过。先是“安然”“世界通信”“安达信”等企业的破产倒闭,然后是“美林”和“花旗集团”两大投资银行暴露出问题。华尔街的投资银行、企业、财务审计成为欺骗股民的“邪恶铁三角”。极少数人的道德败坏、贪婪和傲慢自大,造成了以雷曼兄弟公司为首的华尔街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其本质是信用危机。引起这次金融危机的经济泡沫破裂的次贷债券只有6 000亿美元,但不幸的是,由于投资者对所掌握的会计信息和机构诚信产生质疑,从而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次事件动摇了全球资本市场的信心和对会计信息的信心,也使会计人员成为关注的焦点。前不久高盛集团“欺诈门”事件再次造成了华尔街震荡。在我国国内,这种影响较大且使投资者造成巨大缺失的会计造假案例并不鲜见。

事业单位会计造假的影响虽然没有国内外大企业会计造假影响大,但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私设小金库、虚假开支会议经费、行政事业性收费搞体外循环、虚报业绩滥发奖金财物、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等。当然,由于事业单位改革不配套,有的单位运转困难,人员经费不足,工作经费不足,项目争取不力,使单位陷入发展困境。出现以上现象体现了会计人员缺乏诚实、公正或胜任能力,违反了职业道德。

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温家宝总理曾经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信心来自信任,而信任则来自真实。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真实是指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一系列重大欺诈事件,造成了会计界的尴尬,会计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会计界需要重塑形象,建立一个道德基础,而其他所有的能力都必须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德才兼备、冷静缜密的会计人员才是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最大需求。会计人员需要具备过硬的技能,也需要更高的职业道德修养。

1.2 诚信是会计人员从事工作的法律规范

目前我国涉及会计诚信问题的法律不少,如《会计法》《公司法》《证券法法》《刑法》《注册会计师法》等相关法律。其中《会计法》明确规定:“为了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成为核心要求,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负责”;“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这些规定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会计是一项理财工作,也是一项管理活动。会计主要运用货币计量,采用专门的技术方法,对单位的经济活动及结果,进行连续、系统、准确地记录、计算、分析等。无论是“确定、衡量、传递”,或者“连续、系统、准确地记录、计算、分析”都需要实施者客观和公允,诚实可信,决不允许单位或个人“各取所需、随心所欲”,任意编造虚假会计信息。相关会计法规对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披露作出了明确规定;对会计核算的依据、内容和基本程序作出规定;对依法设账、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进行了规定;对会计核算采用的会计年度、记账单位币和会计记录文字进行了规定;对填制和取得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设置和登记会计账簿、编制和提供财务会计报告进行了规定。同时,还对单位会计核算中容易出现的虚假、舞弊环节作出了禁止性的强制规定,这些规定都是为了规范会计活动,维护会计核算秩序,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在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允许的范围内,积极、稳妥、客观、认真地开展会计活动,不能擅作主张,不能率性而为,不能丧失原则,放弃职业操守,失去做人良知。

1.3 诚信是会计人员立身社会的根本保证

诚信是人们安身立命、立身处世之根本。会计人员是经济活动的亲历者,会计活动是经济活动的记录和反馈,会计人员必须本着客观公允、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诚信原则才能做好会计工作。会计诚信主要包括6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正直的个人品德和公允的态度;二是强烈的敬业精神和职业荣誉意识;三是精湛的会计技术和熟练的会计技能;四是真实准确、全面完整的会计信息质量和优质高效的会计服务;五是严谨的作风和保守秘密的习惯;六是有强烈的守法意识、政策水平和制度观念。这些应该成为会计诚信建设的指导方向和目标,是会计人员做好会计工作的根本保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人员面临的诱惑多,压力大,所处境况特别复杂,坚守诚实信用不容易。人们往往把会计诚信片面地理解为会计人员的个人行为,实际上会计诚信既包括会计人员的个人行为,也包括单位行为,且单位行为占主导地位。会计人员的诚信往往依附于单位的诚信,因为会计人员是单位的一分子,为了个人生计的需要而保持现有职位,获得既定收入,不得已而为之,处于会计信息生产过程中的弱势位置。而单位则是为了局部利益,故意编造虚假会计信息,以蒙骗会计信息使用者而获取超额利润。如果会计人员不能洁身自好,不能坚持原则,必将陷入不能自拔的泥潭。当然,会计造假也跟某些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低下有关,这部分人员虽少,造成的不良影响却很大,使广大会计人员的整体职业形象受到严重损害。

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教育,不断培训会计人员的高尚情操。在不断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同时,要加强以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切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做到依法办事、公正无私、不偏不倚、不贪不占、讲究信用,同时应守法、守约,以信为本。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不唯上,不唯情,做好“内当家”,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坚决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以重塑会计诚信。此外,应强化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适时开展警示教育,利用会计人员每年集中开展继续教育的机会,将诚信作为继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利用专题片、案例或现场走访、现身说法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诚信教育;二是强化对会计人员诚信情况的考核,在年度审核中把诚信情况作为重要的审核内容;三是开展诚信承诺,要求会计人员对一定时期的诚信情况进行总结,并对下一个时期的诚信进行承诺。

2 分析诚信缺失原因,找准违反会计诚信的根源

2.1 私利膨胀导致会计诚信缺失

会计造假之所以屡屡发生,其主要原因就是会计造假背后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通过造假可能骗到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有关管理机关的信任,以获得项目投资、政策倾斜、核销贷款或减少税金支出等好处;通过造假负责人可能因此获得职务晋升、薪金奖励、股票升值和社会荣誉等利益;通过造假会计人员可能会由此获得薪金、升迁、奖励等利益。正是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催生了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

2.2 制度缺陷导致会计诚信缺失

相关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对具体会计实务只作了宽泛的原则规定和程序性规定。若干会计活动都是建立在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基础上的,存在较强的主观随意性,会计信息制造者很容易借此高估费用和损失、低估收入和利益来操纵利润。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会计制度,别有用心的会计信息制造者就能操纵应计项目的确认时间来制造虚假业绩,如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确认费用。

2.3 成本过低导致会计诚信缺失

法律效力不强,处罚规定过于宽松,如《会计法》第四十五条“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可以处5 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等。相对于因造假取得的巨额经济利益和政治收益,造假成本太低,并且真正落到实处的也不多,极少影响到单位负责人及会计人员的利益。

2.4 监督不力导致会计诚信缺失

由于我国法制尚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惩处不重,使会计监督往往流于形式,致使会计失信无人过问,无人管理,根本无法从监督的角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2.5 管理不力导致会计诚信缺失

管理混乱将造成会计秩序混乱。一是会计基础比较薄弱,漏洞较多,例如原始凭证不真实、不合法、不完整、不规范,凭证和账簿不相符,账簿与实物不相符,不按规定设置,使用会计科目和会计账簿,会计政策、会计处理方法不一致,会计人员无上岗证等;二是内部控制制度薄弱,财产安全没有保障,不能有效防范盗窃和诈骗,造成大量公款被挤占挪用、损失浪费严重等。

2.6 人员素质低导致会计诚信缺失

有的单位领导不仅不懂会计工作,而且也不重视会计工作,把会计等同于一般后勤工作,随便确定会计人员,造成部分单位的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不能实事求是,恪守会计职业道德,不能坚持依法办事,甚至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公款中饱私囊;有的会计人员为了追求金钱利益、个人享乐,经不起物质、权利的诱惑,在道德观念上出现偏差、蜕化甚至沦丧;有的会计人员对领导伪造、篡改会计数据敢怒不敢言,认为这不属于自己的职责范围,明哲保身,从而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3 抓好诚信机制建设,杜绝违反会计诚信的事件发生

诚信守诺,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是行业发展的源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靠信用支撑,提高会计质量要靠诚信作保障。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使以诚信为核心价值的职业道德规范成为广大会计人员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

3.1 完善会计制度

一是规范会计制度,避免不确定性对会计制度产生过多的影响,增强制度的合理性、公平性、稳定性和持续性;二是完善会计制度的内容,规定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压缩虚假会计信息的施展空间,减少会计操作的灵活性和主观性;三是着手研究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应考虑道德环境、监管体系、概念框架、会计人员素质、准则制定机构等实施条件,增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四是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在制度上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2 加强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要做好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会计人员要认真履行《会计法》赋予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的重要权力,促进经济活动在规定范围内正常开展,抵制对会计工作过分“干预”,拒绝编造虚假会计资料,秉公办事,不惧打击报复。二是对会计活动本身进行监督。作为经济监督的重要内容,会计监督是从单位经济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正确性、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全面监督,其重点是对合法性的监督,促使会计单位的经济活动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的财经方针和法规制度。三是充分发挥政府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建立起良好的会计监督体系并使其发挥作用,能避免一系列由会计信息失真引发的问题,提高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

3.3 加大奖惩力度

对违反法规的单位(特别是上市公司)要依法追究其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刑事责任,使造假成本远远大于造假收益,力除造假之风,使造假者无利可图,并根据《会计法》的规定追究单位负责人的法律责任,切实从根本上防止会计信息造假行为。

同时,要建立会计诚信评价制度。一是着力打造信用单位。减少地方保护,提高单位的信用度。杜绝“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浮夸风,把诚信作为单位考核的政绩指标。二是建立信用档案。对违反诚信的单位与个人要记录在案,对失信行为和失信人员要定期公布,并视情况给予处分,从而增强单位及个人的诚信意识。

3.4 创造良好环境

会计人员一定要对自己公正,对他人公平,对事情公道。要严于律己,不为私利所惑,不为私欲所累;要有独立人格,不受利诱,不畏权贵,敢于担当。要正直正派,坚持职业操守,捍卫职业良知。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会计工作,为会计人员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充分信任会计人员的业务技能质量,发挥会计人员的监督管理作用,支持会计人员正确行使职权,不谋私、不越权。会计主管部门要作为会计人员的“娘家”,切实为认真履职的会计人员提供必要的保护,为会计人员提供强大的支撑。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是时代的要求。“诚信为本,操守为重”是职业道德的要求。诚信是会计工作的灵魂,也是会计工作的基本操守和立身之本、处世之道,会计人员应牢记在心。开展会计诚信化建设,要求主管部门、单位领导能够讲求诚信,会计从业人员能够按照会计诚信真正履行好会计工作,只要上下齐心,一定会打造出一支技术精湛、作风优良、品行高尚的会计队伍,共同开创会计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李明义,曹叠云,陈昂,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务实全书[M].北京:工商出版社,1999:926-929.

[2](美)戴维·马歇尔,韦恩·麦克马纳斯,丹尼尔·维勒.会计学[M].沈洁,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1-9,385-388.

[3](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谢宗林,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188-189.

[4](英)罗伯茨.《经济学人》丛书——解读华尔街[M].敦素卫,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54-57.

[5](美)弗兰克·帕特诺伊.诚信的背后:摩根士丹利圈钱游戏黑幕[M].邵琰,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

[6]魏杰.动摇不得——中国经济改革若干问题[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58-63.

[7]冯淑萍.信息的真实完整是会计的生命[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118-129.

[8]李春秋.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精华[M].北京:同心出版社,1993.

学校课程校本化建设的走向 篇3

基于对课程、校本课程的认识,我们在学校课程校本化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一、从门类开发走向体系建构

“三级课程管理”是国家依据课程制定实施的主体作为划分逻辑,对学校课程建设仅仅提供结构保底的刚性要求和自主建构的指导意见,而不能替代学校的校本化课程体系。在对教师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近半数的教师不太了解三级课程管理,但大多数教师知道校本课程开发。由此可见,学校常将“三级课程管理”理解成固定结构,盯住了“校本课程”这个局部做文章,常见的就是为凸显学校特色项目增加统一的“特色课”——比如书法特色学校增加全校性书法课等等,或者为了追求课程的多元丰富,在校本课程空间里设置艺体类等有显性体现的“小课程”。

“特色课”的单一性难以顾及学生作为个体的实际条件和需求,很可能会牺牲大多数学生的时间和爱好,以陪衬少数学生的优势。而“小课程”外显丰富,但是没有从“大课程”的高度进行系统的开发和实施,容易零散、无序,缺乏持续的生长力。

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在对课程体系进行校本化的重构时,应凸显对教育的理解、传统优势或独特的条件,做到系统建设,有序推进,持续发展。我校以“实践阳光教育,谱写阳光人生”为核心理念,追求“让学生在和煦的阳光里放飞心灵、彰显童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价值取向,对学校课程进行了校本化的重构——由“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校本课程的全员化实施”两大板块组成。

“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以课题“‘教学内容问题化资源库建设的实践研究”为抓手,以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课堂为阵地,以“阳光银行5+X评价”为保障,建设体现“问题化”校本特色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资源体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个性化的发展。“校本课程的全员化实施”在传承学校体育特色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完善,开设了五大类校本课程——德育体验课程、学科拓展课程、艺术特色课程、体育竞技课程、科学实践课程。学生自主选择,以“课程超市”的形式全员走班参与,同类校本课程在各学段的培养目标呈现内在关联,并阶梯式攀升,既注重了校本课程的自主选择性,又体现了同类校本课程的持续生长力。

从门类开发走向体系建构,学校对“三级课程”的选择性拓展和个性化重构,为学生“共同基础上的差异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二、从线性预设走向动态生成

在学校课程校本化的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按照学校教育的常规方式运行——目标制定、规划先行、结果可控,很可能会出现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现实状况的脱节。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中告诉我们:要“立足于系统的开放性,从课程的深度、意义的层次和多种可能性倡导对课程文本的多重阐释和课程意义的创造与转化,表达对课程理解的不同声音,把课程建设从探究普适性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境化的教育意义,主张课程应具有适量的不确定性、异常性、无效性、模糊性、不平衡性和耗散性,并使之成为学生活生生的经历与体验。”学校在进行课程校本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力求使“预设”和“生成”成为相互交融的因子。

以我校“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实施”板块为例。国家课程相对具有封闭性,但我们以“教学内容问题化资源库建设”的课题为抓手,进行了校本化的建构与实施——通过“教学内容问题化”在教师备课设计和课堂教学活动两方面的探究,着力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搭建“教学内容问题化”资源库平台,研究有集聚效应、可持续提升的资源平台,在分享中实现共进共创。前者从“学习内容问题化、问题解决互动化、互动时机适切化、目标达成检测化”四个着力点进行推进,追求学生生存状态的改变、教师行走方式的改变、课堂活动形式的转变;后者重在建设资源库平台,形成动态的、有集聚效应、可持续提升的校本化高效资源平台。

在校本资源库平台内容逐步丰富之后,教师从低层次的重复教学中走了出来,将学习内容问题化,以优化教学设计以及辅助教学的学习单、检测单、课件、拓展资源等等,走向有效课堂。教师还将生成的新资源充实到资源库,使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建设从线性预设走向丰富、灵动的动态生成,基本实现了从理想课程向实践课程的转化。

三、从行政规划走向民主参与

学校课程的校本化建设,必须适合学生发展的需求并指向学校的育人目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但“课程建设必须依靠全体教师、学生甚至家长的共同参与”更应成为人们的共识。

我校的课程校本化建设经历了调研、分析、规划、实施四个阶段。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团队围绕课程要素实施领导行为,必须建立在科学、有效的先期调研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我校的先期调研主要围绕学生在三级课程方面的学习需求、教师在课程实施工作中的实际感受与困惑,以及学生发展面临的问题,对学生、家长、教师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通过整理、分析调研结果,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课程建设的研究起点,确定了研究方向和内容,制定了学校课程建设发展规划,明确了建设目标,对三级课程的实施和研发进行了整体的设计和安排。

一个开放的课程系统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自由、包容的文化环境。在课程校本化实施阶段,不能完全以行政手段强势介入,而应该激发全体师生的内驱力,共同参与,让课程产生应有的活力。

我校对“阳光少年”的培养,强调热爱生活、智慧生活。担任中年级综合研究课的陆洋老师开设了“生活观察小课程”。在“视觉——认识视错觉”的小研究中,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比如妈妈穿横条纹裙子的照片、相同容量不同形状的饮料瓶子等等,一位物理教师的家长还提供了科学的视觉现象解答材料,同一备课组的教师就课堂的环节提出了修改建议。陆老师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课例,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现场展评中获得太仓市一等奖、苏州市二等奖。此后,陆老师对课程开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学校有关部门的协助下,设计出“五觉之生活观察小课程”,根据人的嗅觉、听觉、味觉、视觉、皮肤感觉,组织学生和家长共同观察生活,提供有趣味的生活现象,从而梳理出课程内容,分五大块、十个小项目进行研究性学习,受到了学生的好评。

课程建设从行政规划走向民主参与,激发了教师的工作内驱力,使课程建设充满了活力。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加强教师培训,更新教师观念,不断丰富课程资源,将课程的校本化开发纳入到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中。

我校在课程建设中重建了学校组织架构,建立起与课程系统匹配的运行制度。成立“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群团委员会”,建成了组织生态平衡和资源合理分配的大板块管理架构。在此基础上,校务委员会的行政职能被明确定位为“引领”“保底”和“服务”,在执行保底工作、监管和评价教育运行常规、维持正常办学秩序之外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围绕学术委员会确立的有关项目,做好行政资源的合理有效调配和相关服务工作。“学术委员会”根据课程建设需要,组成“阳光课堂课程”“阅读阶梯课程”“德育体验课程”等项目小组,以民间运作的方式,集结教师团队智慧,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实施和完善。这样的“放权”,推动了学校管理的民主化进程,“自然、温暖、公平、向上”的学校阳光教育文化进一步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渗透到每一个教师的心灵深处。

教育,不可能靠袖手旁观者的坐而论道,而要落实到日常的行动中。我们应当以课程的校本化建设为突破口,坚定地寻求教育和办学的突围之路,成就学生发展,彰显学校文化,真正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

(彭怡,太仓市弇山小学,215400)

上一篇:全球动物保健公司下一篇:2021年纪念五四青年节国旗下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