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2024-10-04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调研报告(共11篇)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篇1

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要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委、市委文明办的指导下,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争创新一届省级文明县城为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1、做好全省公共文明指数迎评工作。以争创20xx-20X年X度省级文明县城为目标,以《省文明县城测评体系》为导向,以解决薄弱环节和难点问题为抓手,全力做好今年上半年全省公共文明指数测评的迎评工作,力争在今年全省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继续保持全省提名资格前列。注重城市文化内涵,坚持利民惠民,把文明城市创建做成民生工程、变成全民、助民、乐民、化民的具体事情,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重点加强城市社会治安、环境卫生、交通秩序、集贸市场、建筑工地、文化环境、大众传媒等“七项管理”,优化城市秩序。深化城乡环境整洁行动,抓好公共场所、“城中村”、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交通沿线、县城内河等薄弱环节的整治工作,打造宜居环境。深化“公共生活好习惯”促进行动,与开展“文明大行动”相结合,增强市民公共意识和责任意识。继续深入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挂钩社区“联建联创”活动。建立每个季度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通报文明创建情况制度。

2、抓好精神文明各类先进创建工作。一是对省、市、县各级文明单位实施动态管理。推动文明单位、文明学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文明城市创建等公益活动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二是持续抓好省级文明单位“道德讲堂”活动、市级以上文明单位结对帮扶困难群众等工作。三是深入开展“创文明行业、促跨越发展”竞赛活动,着力提升基层窗口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优质服务常态、长效的机制建设。四是以我县市级文明墟场—万安镇墟场为创建文明墟场示范点,把万安镇文明墟场创建经验向全县其它乡镇全面推广。五是深入开展“家园清洁行动”。

3、开展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评学活动。扎实做好全国第四届和全省、全市第三届道德模范推荐评选活动。以我县首届十佳道德模范及在我县的全国和全省、全市道德模范及荣登好人榜“身边好人”、“感动福建十在人物”为教育资源,创作以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为题材的文艺作品、文学作品,采取报告会、座谈会、开设专栏等形式,广泛宣传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感人事迹,引导人们在日常工作中见贤思齐、重德向善,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好人、崇尚好人、争当好人、争当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切实帮扶有困难的道德模范、时代楷模和“身边好人”,进一步完善关爱帮扶机制,推动形成好人好报的良好风气和机制环境。落实和完善帮扶生活困难道德模范的办法,使之形成长效机制。

4、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文化活动。继续搞旺“我们的节日”。围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七个民族传统节日活动,组织开展富有将乐文化内涵、浓郁地方民众特色、体现人文关怀、时代特色以未成年人乐于接受、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把“我们的节日”过成文化节、爱国节、仁爱节和传承节。并根据地域特点,深入挖掘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大力推动全民健身、“激情广场”、社区文化艺术节、社区邻里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5、打造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品牌。一是完善队伍建设,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吸引和感召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行列,完善志愿者注册、管理、培训及表彰奖励机制,着力抓好“三个转变”工作,即志愿服务队伍由青年为主向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转变,志愿服务活动由阶段性为主向经常性活动转变,志愿服务管理由松散型向规范化转变。二是打造“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在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重点组织好关爱空巢老人、农民工、留守儿童、残疾人等体现人文关怀的关爱老幼弱残志愿服务行动和体现生态文明的关爱山川河流志愿服务行动。三是突出工作重点,充分利用重要节假日、传统节日、重大活动、主要假期的重要时候作为志愿服务的重要节点,突出社区、车站、主要交通路口、重点风景旅游区等重点场所,有部署、有行动。学雷锋活动要与县委深化四百活动,开展“三送一解”活动相结合,推动学雷锋活动的实效化与常态化。

6、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一是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联席制度,健全专门机构、专职人员,配套相应的工作制度和机制。促进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积极履职,以学校为龙头、社区为平台、家庭为基础的“三结合”教育网络建设持续推进。二是健全和完善未成年人活动阵地,重点抓好乡村学校少年宫等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示范点建设;三是以净化网络、网吧、荧屏声频视频、校园周边环境为重点,教育、文化、公安、工商、网络管理、通信管理、广电、新闻出版等部门联合联动,严查严管,有力扼制不良文化的传播和影响,有效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四是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开展“网上祭英烈”,“六一”期间“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七一”期间“童心向党”、国庆期间“向国旗敬礼”等四项集中活动。广泛开展“洒扫应对”、“认星争优”、“日行一善”三项经常性活动和“节日小报”、中华经典诵读、优秀童谣传唱等活动,推动道德教育日常化、生活化,以经常性实践促进良好习惯养成。五是加强未成年人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推动学校配备专职老师,促进学校经常性开展心理辅导活动。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篇2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 作为企业如何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企业, 保证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发展,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这对我们来说是个挑战的课题。我们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结合企业的实际, 就企业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进行了探索。

厦门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6月, 注册资金30906万元。公司成立十几年来, 已逐渐发展壮大, 初步形成了以路桥建设为主业, 多种经营、综合发展的新型集团公司。

公司成立以来, 始终本着“筑路架桥、造福人民”的宗旨, 积极参与城市的基础建设, 并始终以“锐意进取、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激励自己, 力争把每条路、每座桥都雕饰成大地艺术品, 为提高整个城市的品位作出了不懈努力。十几年来, 公司先后建设了厦门大桥、海沧大桥、新阳大桥、石鼓山立交桥、环岛路 (含演武大桥、钟宅湾大桥) 、同集路、集灌路、杏滨路、翔安大道、厦漳高速公路及海沧隧道、杏林大桥、集美大桥、翔安隧道、成功大道等工程。这些工程不仅是交通的动脉, 而且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沧大桥更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标志性建筑。

与此同时, 公司还先后开发建设了路桥高科技园、桥梁博物馆、牛头山公园、厦门科技馆、火烧屿生态乐园等社会公益事业。其中, 桥梁博物馆、厦门科技馆已成为厦门市重要的科普基地和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点。

路桥集团公司在创建精神文明工作中, 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把创建工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为促进企业协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路桥人在环岛路美丽的马拉松赛道上创作了马拉松群雕, 这是世界独一无二的, 以“永不止步”的精神铸就成有形的文明, 铸就了企业的两个文明。

一、精神文明建设成效

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 着力点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企业文化建设。路桥集团发展十几年来, 始终倡导“锐意进取, 追求卓越”, “奉献社会, 实现自我”。在企业精神的引导下, 构筑路桥人的核心价值观。

1、以“冲刺”精神建造工程精品, 构筑文明环境

“冲刺”精神就是永争第一。路桥集团公司从一开始就树立“争创一流”的创业理念。路桥人在工作中信守的是“锐意进取, 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

公司在工程质量争创一流的同时, 追求艺术品位, 力争使每一条路每一座桥都成为展现城市文明的丰碑, 力争与城市文化品格、生态环境相协调。让路桥成为有形的精神文明载体, 是路桥人永远追求的目标。

在建设石鼓山立交桥时, 公司考虑到它位于进出岛的入口处, 又是飞机起降时俯瞰鹭岛的重要视点, 因此, 决定把它建成一座公园式的立交桥。那由草坪、鲜花、灌木、棕榈组成的6公顷绿地, 那以“石鼓魂”为主题的大型浮雕墙, 以及那白色凉亭、鹅卵石小径、五彩灯光……无不折射出路桥人的艺术灵感和对现代文明的执着追求。环岛路作为当前国内第一条沿着海岸十几公里的海滨旅游道路, 整个设计理念融入大自然, 大海、沙滩、绿草、彩色路、艺术小品浑然一体, 尤其是把《鼓浪屿之波》用音乐五线谱雕塑在环岛路上, 更体现了“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环岛路的建设是路桥人对道路建设理念的创新和突破, 整条道路犹如不断延伸的滨海公园, 充分体现了城市与乡村的交融, 人文与自然的协调, 历史与现在的对照, 生态与环保的交映。环岛路木栈道、音乐家广场的建设, 更是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为厦门这个音乐之岛增添了跳跃的音符。每年的厦门马拉松比赛, 就是在这条美丽的道路上举行。海沧大桥在桥梁设计中同时进行了景观工程设计, 大到桥型、塔锚的结构, 小至单个桥梁部位无不进行精雕细刻, 并在工程沿线建立起完善的休闲、娱乐、文化教育等配套设施。座落在海沧大桥东锚的国内第一座桥梁博物馆, 已成为对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点。

2、以“追赶”精神打造人才精品, 塑造路桥品牌

马拉松所体现的另一种精神是在在众多的参赛者中要有迎头追赶的坚韧意志, 追赶的过程就是竞争。路桥集团公司就是以这种不甘落后, 哪怕比别人先跨半步的意志, 以饱满的情绪和必胜的信念在市场经济中激流勇进, 建设队伍, 塑造品牌, 谋求发展。

集团公司能建成一批优质的路和桥, 依赖于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公司要持续发展, 靠的也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公司的员工本身具备较高的学历, 这是做好工作的有利条件, 但是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还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要提高路桥的艺术品位, 路桥人的文化素质还远远不够。于是, 公司组织艺术沙龙, 定期欣赏交响音乐会, 让员工接受高雅音乐熏陶, 学会欣赏芭蕾、欣赏诗歌、绘画、雕塑, 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 以建造高品位的路桥。多年来, 公司举办的各种培训涉及现代企业知识、电脑、英语、工程监理、系统工程、企业管理等。

为使年轻人在成长的道路上行得正, 不出轨, 公司以人为本, 结合公司的实际, 结合行业特点, 结合员工的成长历程进行人性化的廉洁自律教育。尤其是项目经理以上人员, 具有一定的职务, 又掌握一定的权力, 更要让他们深刻认识职务的分量和责任。针对他们的教育, 公司总经理以演讲的方式, 以“职务是重于泰山的责任”和“修路不迷路”为主题, 展开心与心交流。公司还不定期组织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警示教育片、英模报告会等, 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大家认识到没有任何事物象职务所形成的“权力”这般具有复杂的双面性, 就象一把双刃剑, 既可以成为令人敬仰的天使, 也可以坠落成为令人恐惧的魔鬼, 职务越重要, 权利空间越大, 那么, 责任将更大。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 更是重中之重。因此, 在廉洁自律方面, 要时刻提醒自己, 做到修路而不迷路。

3、以“参与”精神培养团队精神, 立志奉献社会

孙中山先生说过:“全无物质亦不能表现精神;但专恃物质则不可也”, “革命救国, 非有革命精神不可”。他的哲学思想中强调物质精神“相辅为用”。

“重在参与”的马拉松精神, 使我们企业融入了社会这个大团队。不能为了个人的第一, 而离开了团队协作, 离开了社会的支撑。公司提出了“铺路架桥、造福人民”为企业宗旨, 选择了“回报社会, 奉献社会”为行动指南,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追求最大的社会效益。“重在参与”的精神告诉我们, 企业决不能有短期行为, 只有高瞻远瞩, 不急功近利, 两个效益协调发展, 企业才有生命力。我们筑路架桥时特别强调要注重保护环境, 遇到古树, 宁愿变更设计, 一律绕开。在海沧大桥建设中, 为了保护海洋环境、保护滩涂, 保护红树林, 特请日本专家来“诊断”。翔安大道的建设, 为了村民交通方便, 我们对每个出口都精心策划, 并设计人行天桥。针对公司年轻员工多, 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过程中的实际情况, 公司开展各项活动都强调在现实中学习, 在教育中提高。集团公司在捐助“希望工程”特别是在和革命老区武平县邓坑小学助学结对的过程中, 不仅仅是单纯的捐钱捐物, 而强调双向的交流, 提倡的是“观念助学”。

集团公司坚持每年组织离退休老干部参观路桥建设成果, 捐资老龄基金会, 这不仅仅是给予, 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我们率先向厦门市图书馆捐资, 老馆长感叹万千, 由衷地说出“书山铺路, 学海架桥, 路桥集团公司把路修到了人们的心中”。集团公司向陈嘉庚先生学习, 捐资集美大学, 同时支援西部建设、支持新农村建设, 连续三届赞助厦门国际马拉松赛, 承办“大海、音乐”雕塑展, 承建环岛路“音乐家广场”, 承建马拉松群雕……为厦门成为艺术之城、文明之城, 为构建和谐社会尽微薄之力。

十几年来, 路桥集团公司在改革中发展, 在创新中腾飞, 其根本所在是思想领域的变革, 精神世界的充实, 赋予了我们无穷的力量。“凡物可爱惟精神”。路桥人依附的是马拉松精神, 每走一步都在追赶, 每走一步都在冲刺, 团队的力量, 重在参与的意识, 使我们立足社会, 得到社会的认可。我们将以这种精神开拓事业, 开创未来, 做长跑型的企业, 建设更高、更强的企业文明。

二、在新时期创建工作遇到的问题

1、随着社会的发展, 经济也在不断增长, 企业通过全体员工

的共同努力, 逐步发展壮大, 经济实力得到增强, 员工的收入水平逐年提高, 员工追求过上富裕的生活, 这本无可厚非

但在市场经济“金本位”的影响和冲击下, 有些员工存在一些宗旨观念淡薄, 价值观念错位, 职业道德滑坡, 工作缺乏主动等不良现象。

2、经济发展的规律是波浪式前进, 有潮起潮落, 企业的发展同样有高峰也有低谷

企业在高速发展, 效益好的时候, 员工的收入也在增加, 这时所有的问题都掩盖起来了。当企业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效益明显下降, 员工的收入也随之下降, 这时员工就接受不了。所有问题都爆发出来。面对困难, 员工选择的是抱怨, 缺乏同舟共济, 共克时艰的精神。

3、员工所表现出来的观念、价值、行为等虽然存在许多问题, 但作为企业管理层也应反思

企业精神、理念, 企业的主导文化宣传、贯彻不到位, 正确的价值观在企业的倡导不够深入, 管理层与员工的沟通做得不好, 基层干部是否切实做到关心员工、反映员工的心声, 这些问题都值得反思。

三、面对问题, 创新思维找对策

中央文明委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出的要求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努力开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新局面。要坚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线, 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坚持把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坚持把以人为本、服务人民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不断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坚持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把群众性创建活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水平;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感染力。

根据中央文明委提出的要求, 结合公司在精神文明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在今后的工作中, 我们提出几点对策:

1、提高员工思想素质,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培养高觉悟、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根基。促进员工全面发展, 首要是尊重员工在企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公司应从员工成才成长的需要出发, 教化、培育、引导员工。在思想上, 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自觉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思想的侵蚀。在责任心方面, 不断增强员工与企业荣辱与共, 同命运、共发展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切实发挥精神文明建设在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方面的积极作用。

2、加强组织领导, 形成合力齐抓共管

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在领导, 领导者从自身建设做起, 通过班子建设, 创建“四好”领导班子, 强化各级管理人员在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中, 发挥榜样、示范和带头作用。其次, 从健全领导体制入手, 构建企业共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管理部门各负其责, 全体员工积极参与的共建机制, 形成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在此基础上, 建立长效机制, 创建切实可行的措施, 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结合, 层层落实, 收到实效。

3、培育企业文化, 把管理文化融入到创建工作中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篇3

一、确立基层党组织的目标,推进各项工作扎实开展

抓好街道社区的党建工作,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争创“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的“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目标,紧紧扭住“抓好班子,带好队伍”这个关键不放松,着力建设一支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团结有力的街道社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围绕“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的“五带头”目标,进一步深入开展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着力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性意识,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黄山市昱中街道,始终以创先争优的工作理念来开展各项工作,时时以“五个好”、“五带头”的目标推进各项工作,辖区内今年以来没有出现一起违章建设的情况,党员志愿者义务宣传环境保护、自觉开展认领绿地等工作,极大地提升了辖区内的精神文明建设。

二、增强党要管党、党要爱党的意识,切实凝聚党心民心

党是由党员组成的,在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大会上,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进行了深入的部署,只要我们严格按照胡总书记的部署要求,深入推进党的建设这个伟大工程,我们党就一定会保持着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地位。但我们也要看到,黄山市昱中街道1400余名党员中的60%以上是老党员、特困党员和下岗党员,我们的党建工作不能忘却他们,要树立党要爱党的意识,对他们多关心关怀,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街道党工委每逢党员有困难、有需求、生病住院、死亡以及重大节日,都会到他们家中进行走访慰问,让他们感受到党的关怀,同時为那些下岗、失业的党员,积极组织开展就业培训、推荐上岗,并且结合党建项目,将党员服务推进到小区,切实让广大的党员在从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后还能找到“家”的感觉,切实增强党员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三、建立“书记抓、抓书记”的工作机制,推动街道社区党建工作

书记实际上是一个单位或部门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党组织中的“举旗人”、“带头人”,要让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的基层干部要充分发挥骨干作用,全体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书记责任重大。要树立“书记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街道党工委书记要带头抓工作部署、抓工作指导、抓投入保障、抓考核评价和成果运用。明确街道党工委书记、社区党委书记、居民区支部书记的目标责任,形成了党工委统一领导,社区党委、党支部分级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机制,确保基层党建工作“有人抓、有经费、有阵地、有制度、有落实、有考核”。创先争优活动以来,昱中街道先后对“软、弱、涣、散”的居民区支部班子成员进行了调整,进一步优化组织设置,街道党工委书记还亲自调研、谋划、开展辖区非公企业党的建设。例如,“披云徽府菜馆”就在社区的指导下组建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自2010年成立党组织以来,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税收由2009年的48万,上升到2010年的68万,同时解决了70余人就业问题,有效推动了经济发展。我们评选出了 “披云徽府菜馆”党支部等先进非公企业党组织,受到了上下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四、营造为民办实事的党建工作氛围,扎实开展为民服务

昱中街道近年来围绕“党群共建、情暖万家”和“走居入户访民情,排忧解难惠民生”等专题活动,组织居民区党支部和广大街居党员深入开展“大走访”活动,通过“大走访”收集社情民意,先后走访慰问了辖区困难党员和困难居民904户,为48人解决了就业问题,为民办实事200余件。特别是针对辖区内的新建巷、塘尾路、电器厂等群众反映强烈的老旧小区,广大党员干部逐户走访,对收集到的问题按照分析、梳理、研究、解决“四步工作法”,多方争取资金,对小区进行改造,彻底解决了“路不畅、水不通、灯不亮”的问题。另外,针对跃进路社区城乡结合部出租房屋多的特点,对出租房屋实行了“身份证”式的管理,并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义务巡逻,解决了一批无人管理的盲点区域,确保一方平安,深受群众欢迎。同时,我们积极打造“杨梅山社区星级睦邻点”的建设,由党员带领群众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便民服务内容应群众所需不断拓宽,方便了居民办事;我们还积极引导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文体娱乐活动,着力将柏树社区打造成文化型社区,成立黄山市首家社区艺术团,编排一些赞颂社会主义好,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节目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和安徽卫视《相约花戏楼》栏目中播出,丰富了居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五、以项目化管理为抓手,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

黄山市昱中街道党工委把党建创新工作,按照项目化管理的方式运作,项目化管理:目标、责任、措施明确,便于操作,便于评估。为此,我们结合社区特点,探索实施了“小区驿站睦邻点”、“城乡携手党建联盟”、“暖心工程”等一批党建特色项目,创新了社区服务的新模式。尤其是“小区驿站睦邻点”的建立,将各项惠民政策向小区延伸,开展形式多样地特色活动,有效推进了小区居民自治,促进了社会和谐。

在谋划实施党建创新项目化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还结合辖区非公企业资源的有利优势,以项目的形式将辖区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纳入到街道社区的党建工作,探索并成功试点了社区抓辖区非公企业党建的模式,打造出了柏树社区“披云徽府菜馆”,将党建作为企业文化的党建工作先进典型,在“披云徽府菜馆”党建工作的试点下,带动了黄山市丰华大市场、黄山市华茂大酒店等不同领域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迅速燎原。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汇报 篇4

检查组各领导:

今天,各级领导莅临我社区检查指导工作,这是对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关心和帮助,也是对我们工作的重视和有力督促,在此,我代表江北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江北社区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以汇报,希望批评和指正。

一、基本情况

江北社区始建于2003年9月,面积约3.5平方公里,集江北镇政治、经济、文化为中心。东邻满池村,西邻沙坎村,南邻金钩村,北邻石鱼村。由原有800余人扩展到现有常住人口2500余人,常住户1100余户,楼院100余幢。辖区内有机关、企、事业单位20余家,店堂门面400余间,街道10条,分别是江正街、江福街、桂花街、新区街、农建街、安置街、卫生路、中学路、猪市巷、观音巷等。

江北社区“两委”班子经过第八届换届选举产生新一轮的机构和组织:社区党支部1个,支委成员3人;社区居委会1个,成员5人;社区监督委员会1个,成员5人;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1个,成员5人;居民小组7个;居民小组长7人;志愿者队伍2支;文化队伍1支;社区成员代表40人;社区老年协会1个;老协会工作领导组1个,老年活动室1个;60岁以上老年人300左右;老年低保户70余人。

一年来,在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和监委会的监督下,圆满完成了党委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就各项工作作如下汇报,请于评议。

二、具体做法

1、狠抓组织建设,强化职责,形成合力

作为群众自治组织,要想在广大居民中推进民主法治进程,难度客观存在,靠一两个职能部门的工作,是难以收效的。因此,为了加大创建力度,实现预期效果,我们首先是注重组织建设,尤其是搞好居委会两委班子建设,要求两委成员做到素质好,作风硬,团结紧,工作实,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做好党和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此基础上,抓好治保会、调委会和其他群团组织建设,做到组织健全,制度落实,保障到位。通过加强居委会的各类组织建设,充分保障居委会各项工作有序高效推进。其次是明确分工,强化责任。在健全组织的前提下,我们每年对每个领导成员的分工加以明确,对各部门的分工和职责张挂上墙,充分接受领导和群众的监督。第三是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居委会的工作面广量大,人少事多,这是历年来难以解决的矛盾,为了做好民主法治创建活动的各方面工作,我们要求各部门工作人员坚持做到分工不分家,通力合作一起抓,从而较好地克服了忙闲不均现象,有效推动了民主法治创建和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第四是严格组织纪律,激发工作热情。充分调动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努力完成好本职工作和各项临时性、突击性任务。在组织建设和管理上,通过以上措施,我们认为效果是明显的,社区两委各项工作成效是显著的。

2、抓民主法治,增强素质,维护稳定

民主法治创建是一项活动的两个方面,邓小平同志早就提出各级领导要一手抓民主,一手抓法治的“两手抓”要求,根据上级部门的具体部署,在创建活动中,我们始终坚持做到两手抓。在民主制度建设方面,我们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严格依法选举。无论是党支部换届选举还是居委会换届选举,我们都严格依照法规和上级制定的选举规程办事,充分保障每个党员和选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一步一个脚印,不走捷径,不走过场,坚决杜绝违法乱纪行为。在去年的两委换届选举中,我们从未发生过一起违规违纪现象,居民对自己选出的班子是信得过的。二是坚持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原则。居委会制定居民自治章程和居规民约。在此基础上坚持一事一议和党群议事会制度,社区重大经济、行政事务,经由党群议事会或居

民大会(居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后实施。居委会每半年召开党员和居民代表大会,并向大会报告工作。三是实行居务公开,居委会设置了居务公示栏,财务情况是按季度公布,其他涉及计划生育、用人用工、低保、困难救助等事项随时公布。

3、改善民生,增进和谐

一年来,社区两委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居民的共同努力下,较为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指标和工作任务,组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劳动保障工作:今年11月,我们就完成了富士康外派工作任务;12月初,完成了居民医疗保险和到龄人员养老保险额定任务;严格完善离退休人员资格认证;按时发放离退休人员慰问品;及时、准确的上报离退休人员死亡信息,减少国家资金流失。

(2)、计划生育和殡改工作:2011年,我社区出生19人,其中计划内生育17人,计划外生育3人,出生上报率百分之百,社会抚养费征收率百分之八十;死亡18人,火化8具,土葬10具,死亡上报率和土葬处罚率百分之百。

(3)、卫生工作:众所周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做好这项工作,社区干部无数次亲临其境,与清洁工人共同劳动,投身到实际工作中。此外,为增强居民的卫生意识,还成立了文明劝导队,为社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4)、民生工作: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社区的社会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近3年来,社区投资30余万元新建一座办公楼及其附属设施,改善了办公条件,为服务社区居民提供了便利;近2年,克服所有困难协助天然气公司为400余户居民安装了民用天然气,充分改善了居民生活条件

(5)、其他工作:繁琐,是社区工作的特性,针对这点,社区干部没有节假日和周末休息,为方便居民办事,我们的办公地点不仅是办公室,更多的时候是路上、街上以及家里。许多时候,手里刚端起饭碗却又放下,因为有远道而回的、或有急事的、或这个时候才能脱身的居民前来办事,我们不能为了自己多扒一口饭、多夹一道菜而耽误居民的事,饭凉了可以再加热,而耽误了居民的办事时间,也许无法弥补。所以,我们无怨无悔!

各位领导,我们社区的工作进程任重道远,我们深感自身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还有很多兄弟单位的长处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此恳请各位领导对我们多加指导,多提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划 篇5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居民的精神文明素质和公共道德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受各种开放思想观念的影响明显增多,程度也明显加深,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重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宣传精神文明建设,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传播人类精神文明,发扬“八荣八耻”,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社区党支部、居委会结合学习“_大”的精神,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出发,从提高辖区居民的精神文明的战略高度,切实做好社区精神文明工作,认真落实省、市、区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部署,把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社区建设全局考核的范畴。

二、抓住重点,讲求实效

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点是科普工作,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科普法》,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目标,牢牢抓住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普及教育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以“科技活动周”,“科普日”,“科技节”等为载体广泛开展各项群众性科普活动,通过扎实有效的科普工作,使更多的人“信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依靠科学解决生产生活的各种问题。

1、抓好群众性科普活动宣传,要以《科普法》为准绳,进一步明确科普工作的目标任务,职责要求,大力宣传科普工作的意义,抵制邪教的歪理邪说和封建迷信。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2、针对社区居民的生活、(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工作,挂帅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区科普活动,帮助广大居民树立科学精神,培训科学兴趣,传授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进一步提高广大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3、努力采取群众喜闻乐见,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开展活动,促进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结合,不断提高科普活动的吸引力。因此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加大与辖区单位以及各类科普教育基地单位的合作力度,实现资源共享,不断巩固和扩大科普阵地。

三、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三个文明”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也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内容丰富,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社会各界都应积极组织并热心参与。在市、区文明办,街道文明办的指导下,组织社区单位,特别是学校、机构单位、医疗卫生、计生、环保、安全等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发挥各自优势,通力合作,积极组织协调好各种精神文明活动,丰富社区精神文明活动形式,形成精神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环境,积极营造良好的精神文明氛围。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是“三个文明”建设的重点,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十贰五”规划,建设“海西”,服务“海西”的重要保证。我们要继续以_大精神为指导,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区做贡献。

看过文章“度最新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划X”的人还看了:

1.社区20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划

2.20度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划

3.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年度工作计划

4.2017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年度工作计划

5.2017文明社区创建工作计划

草场街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措施 篇6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社区创建文明社区工作领导小组,党支部书收杜淑芹任组长,党支部副书记李树和任副组长,社区工作人员及各楼门组长为成员。

(二)建立责任机制。按照分工细化分解责任,将每一项创建任务和标准都明确到责任领导和责任人,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确保创建工作深入健康发展。

(三)全面活跃创建。要把全面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创城工作的有效途径,不断创新发展。重点是,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运用多种形式动员广大党员、群众深入开展文明社区等示范创建活动。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篇7

1 构建社会体育人文精神

1.1 动员全民投入健身行列,体育娱乐化

在我国现代化的建设当中,在提升全民体育意识的同时,要鼓励动员全民加入体育活动健身行列当中,以此增强国民的健康水平以及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全民健身是一种具有长远意义且为民谋福的伟大事业,有利于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快速发展,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提出全民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同时,为体育娱乐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经济发展越快,人类需求也就越多,人们渴望通过休闲娱乐活动来提高生活品质,缓解生活压力。此时体育文化将人们既想放松休闲又想锻炼的想法完美结合起来,成为了人们休养生息的好方式。

1.2 从体育中衍生的科技问题,走体育持续发展之路

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同样依赖于科学技术,高科技在体育的应用中也越来越普遍。现代高水平竞技体育比赛也就是各个国家间的科技竞争,从器材到装备,都体现着科技的进步。比如在运动装备上,发达国家的游泳运动员穿的是鲨鱼皮质的泳衣,而发展中国家的运动员只能穿一般的泳衣,当他们一同在泳池里比赛时已经存在了很大差距。此外,一些教练为了让运动员表现更出色,会在赛前给运动员注射兴奋剂,这不仅违背了体育的公平竞争,也伤害了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只有将科学和人文很好结合,才能更好发展体育事业。

1.3 体育人文精神推动社会文明发展,促进社会文化繁荣

在现如今的社会发展中,体育人文精神所赋予人类的精神需求是特别的、是不可取代的,比如:人们在体育比赛中所获得的集体荣誉感、成就感和使命感都是由人文体育精神激发出来的,不仅体育竞技参与者如此,观众也能从中受益。为了更好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当今社会把传播体育文明精神放在了重要位置上通过其独特的魅力及强大影响力来感染人们。在体育运动中看到的是为到达终点不断拼搏的进取精神、即使跌倒永不言弃的顽强精神、人们相互扶持的团结友爱精神等。体育人文精神不仅呼唤着人们身体和心灵的完善,而且增进了人际关系的和谐。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越来越深的融入寻常百姓家,体育人文精神也逐渐成为生活文化精神的主流,人们的体育人文意识不断增强的同时,为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也起了促进作用。

1.4 体育人文精神改善健康生活方式,增进人际交往

在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下,在以民族创新为生命力的素质教育下,体育的存在意义在于引导人们健康生活、满足人类需求、给予人们享受社会实践。人类通过自己的劳动改造着所处环境,通过其参与过程改造着人类的心理环境。随着社会的变革,体育精神以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力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作为社会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体育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彼此建立亲密友好关系,是人文体育精神的主要作用之一。比如社区不定期举办体育竞技比赛,包括跳绳、短跑、接力赛,分为中老年组和青少年组,呼吁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其中。

2 建设和谐小康社区体育

2.1 社区体育文化推动精神和谐

国家、民族、社会作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只有人们的精神和谐才能促使社会最根本的和谐。建设和谐社区,就要把社区成员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力量凝聚起来,以和谐的力量促进社区的体育发展,从而推动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社区体育文化的建设是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基础,以社区为载体,从社区出发,通过体育设施的不断改进和体育文化逐渐深入人心,组织丰富的体育活动,积极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其中。有效发挥体育文化满足不同群众的精神需要、增强群众凝聚力的作用,以此来实现群众精神上的和谐。加强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既要大力培育具有现代意识的高素质社区居民,积极灌输现代化的价值观念和城市化的价值理念,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居民文化素质水平和社区文明程度;又要大力开展多样的社区群众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陶冶社区群众情操的同时,促使不同的社区居民在精神上得到共鸣,促进社区居民精神上的和谐。

2.2 社区体育关系到社会和谐的发展

要想建设和谐的社区体育关系,必须把社区居民中不同利益群众的社会关系放在首要问题,了解社区居民的精神需求,处理好群众居民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各种群众关系都能处理融洽。

建设社区居民不同利益群众的社会关系,就要尊重并且最大程度满足群众表达的合理要求和愿望。坚持以人为本,随时了解群众对社区体育的建设是否有参与的意愿和想法建议,集思广益,听取社区居民的心声。引导居民以主人翁的姿态建设人文体育精神,为社区体育创建一个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

2.3 关爱弱势群体,推动社区体育建设

建设和谐社区,必须考虑到社区中弱势群体的利益,只有公平的调节好弱势群众的关系,才能最大程度实现社区和谐稳定的建设。目前当务之急就是建立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但在体育社区为弱势群体提供相应的体育设施,而且还要建立社区体育援助、社区医疗援助、社区教育服务等,最大化帮助弱势群体实现体育社区建设。对于一些残疾群众,要专设独立的体育设备,并且鼓励残疾人士参与到体育健身中;对于一些失业的困难群众,由于其社会的活跃范围狭窄,主要依托于社区,也就成为社区的志愿服务与社区健康的主要受惠者,正因如此,社区在服务于困难群众、接纳困难群众的过程中才得以实现社会公平。立足于社区居民的利益,推进社区体育建设的有序进行,从而推动小康社会的和谐。

3 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人文精神以人为本,崇尚真诚、善良、美好的价值观念,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关注人的发展和价值,在当前的和谐社会中只有推崇人文体育精神才得以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社会最根本的和谐是全民实现和谐,社区体育的更好建设有益于推动社会和谐,进而推进国家、民族的和谐发展。

摘要:体育人文精神,是当前社会中一种新文化思想的具体体现,具有传播健康的体育文化和激励个体全面发展、推动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价值。体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如何构建社会体育人文精神,建设和谐小康社区体育是该文研究的问题所在。

关键词:社会体育,人文精神,和谐小康,社区教育

参考文献

[1]欧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我国城镇群众体育的发展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3).

[2]向飞燕,鲍佳.社会体育专业发展应以体育人文精神为指引[J].出国与就业,2012(2):91.

[3]高杰.基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零育人文精神研究[J].现代商业,2012(6):278.

[4]商执娜,李爽,罗文浩,等.社区居民对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需求调查——以广州华南新城体育志愿活动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7):180-182.

[5]刘剑雪.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策略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3(1):116-120.

“四项建设”创文明社区 篇8

关键词:锡林社区;四项建设;文明社区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锡林社区现有1314户3565人,是员工居民共同生活的聚居地,是分公司对外文明创建宣传的一个窗口,它的文明和谐关系到分公司整体的文明与和谐。

一、社区民调机制建设

(一)建立了民事调解机构

没有稳定就没有和谐,没有融洽和睦的邻里关系就没有文明的和谐社区。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加快和油田改革调整的不断深化,员工居民思想活动日趋活跃,呈现出思想多元、需求多样、诉求多变的新特点。为了使社会矛盾不激化、不蔓延、不升级、不向坏的方面转化,我们主动应对,积极与具有政府工作职能的地方锡林油区派出所、华油社区居委会和分公司稳定办联系,成立了民事调解领导小组,建立了分公司民事调解室,聘请了6名调解员,并为他们办理了由地方政府颁发的民事调解证。两年来,共调解了邻里纠纷26次,调解率100%。

(二)推行网格化建设

构建和谐社区的基本单元是楼院,也是最贴近居民的前沿。为充分发挥社区民调机制在创建文明社区中的作用,我们根据锡林社区的新旧区间、楼群、独栋和单元将小区39栋楼划分为四级网格,明确各级负责人,完善组织机构和配套制度,确定楼长39名,单元长138名。网格员对各自所辖网格进行信息摸底,全面掌握居民家庭人口状况、工作状况、生育状况等13个大类306个项目的数据信息,并将民事调解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范畴,实现定人、定责、定区域,变“坐等居民上门”为“主动下户服务”。使民情民意更加畅通、办事服务更加高效,做到了小网格大服务。

(三)服务热线解民忧

只有心里装着用户,为居民排忧解难,才能化解矛盾,得到居民的认可和满意度的提升。为及时为居民排忧解难,我们充分发挥“4440”服务热线作用,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热线值班等制度,共接到居民报修电话1000多个,全部做到了解疑释惑、及时协调维修,期间共对团结大街路面进行沥青浇筑维护,对家属区160多户屋顶漏雨、窗口进气问题进行整改落实。

二、社区人文环境建设

(一)营造凝聚人心的宣传氛围

只要把小区居民的思想、认识和兴趣点凝聚起来,才能推进锡林小区文明建设步伐。思想宣传教育活动中,我们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利用小区16块牌匾、制作图版、悬挂条幅、发放宣传单、广播等途径,多角度、多层次宣传油田公司、分公司社保、医疗等各种政策、法规,使上级政策、精神宣传做到了全覆盖。

(二)营造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

加强锡林社区联防队及义务治安志愿者巡逻队伍建设,在全国“两会”、国庆等重要时期,积极配合锡林油区派出所不定期对锡林社区重要地段,重点特殊人员,采取白天志愿者巡逻、走访、盯防、夜间警车巡逻等上下连动的群防群治的治安防范形式,构建了文明和谐的社区环境。几年来,锡林小区没有发生重大治安案件。

三、加强社区广场文化建设

(一)让广场文化成为培育社区文化的一块沃土

良好的广场文化,不仅直接为居民所接受参与,更能吸引居民自发性地参与社区文化活动,提高居民的愉悦程度,增强居民对于社区的认知度和归属感。为充分利用锡林社区内的广场、旱冰场、道路、网球场、门球场,建设中的综合服务楼等文化宣传阵地,我们及时把不同类型的运动健身的居民组织起来,在各自区域内随处可见跳广场舞、交际舞、扭秧歌、唱歌、练太极拳、练空竹、舞剑、健身操的,让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成为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聚餐”。

(二)让协会成为社区文化的主力军

当前,随着居民对社区广场文化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我们充分发挥夕阳红老年舞蹈队、棋牌、乒乓球、门球、太极拳、合唱团、秧歌等7个协会作用,积极参加分公司“草原油情”文化节、快乐之冬、锡林之夏和分公司草原文化节进社区慰问演出,舞蹈协会人员还利用业余时间自编自排的舞蹈节目,在今年锡林小区庆“七一”油地文艺汇演,锡林矿管站文明花宣传队在第二届社区文艺汇演中,自编舞蹈《酥油飘香》受到了居民们的一致好评。

(三)让邻里文化步入社区文化的主导行列

随着社区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居民的文化需求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几年来,我们广泛开展了“文明楼栋”、“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等评选,改善了邻里关系,又增近了大家的理解和沟通,使锡林社区和谐氛围日趋浓厚。去年锡林小区两个文明楼栋、4个文明单元、8个文明家庭、24个文明居民被油田公司命名表彰。3户居民被锡林浩特市评为好媳妇,文明市民、五好家庭。

综上所述,“四项建设”活动的开展不仅奠定了构建美丽和谐矿区基础,也使分公司快乐与发展共进在创建和谐文明小区中得到了传承和延伸,并赋予了新的使命,那就是二连石油人草原油情文化的繁荣、发展和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朱霞萍.海宁市海洲街道农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4(9):1479-1481.

街道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划 篇9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建设文明和谐新永安”主题,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进一步深入拓展精神文明创建和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大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提升辖区居民文明程度,进一步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展示精明、文明、开明的永安人的新风貌,积极探索精神文明建设新举措、新思路,努力开创与经济建设相适应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二、工作任务

(一)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考评细则,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相关创建目标任务。

按照上级要求,今年我街道调整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工作任务落实到责任部门、责任人,建立创建工作的常抓机制,抓好创建目标任务的经常性、协调、督导、检查工作,确保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做到“五到位”,即组织到位、领导到位、工作部署到位、工作方案到位、工作任务到位。

(二)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扩大活动的参与面和影响力,真正做到文化活动源自于民、惠及于民。

1、加大投入,加强社区文体队伍自身建设。对于社区内有规模、活跃度高的群众文艺团体,街道将继续加大投入,给予扶持,通过不断完善社区文化设施,加强民间文娱团体的自身建设,为其提供发展提供引导及良好的保障,使活动制度化、长期化,形成规模。

2、以活动为载体,打造一社区一品牌的亮点工程。充分发挥我街社区艺术团体较多的资源优势,组织基层文化团体,围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广泛开展广场消夏纳凉晚会,专题文艺演出,举办卫生保健、安全知识、文明礼仪、学习教育、形势教育等专题讲座等不同方面的活动,活跃基层文化生活。

3、转变思路,打破活动大同小异的僵化模式。对于基层文体活动可以采用竞标承办的模式,由原来的“要我办”转变为“我要办”,各社区可以针对自身的特点合理有效的利用资源,使基层活动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

(二)以“讲社会公德、做文明徐州人”活动为主题,强力推进文明树形象教育实践活动,切实提高辖区居民的整体素质。

1、深入开展社会公德教育活动。大力普及社会公德基本规范教育,在全街内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扶正祛邪、扬善惩恶,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八荣八耻”。举办宣传栏、文明礼仪演示、广泛开展树文明形象,我该怎么做等群众性教育活动,深刻认识讲文明,讲公德的重要性、必要性。

2、深入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结合今年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城市、美化家园”活动。全处上下切实行动起来抓好周末、月末卫生大扫除活动,真正“让阳台美起来,屋顶洁起来,楼道净起来,马路亮起来”,形成人人为争创文明城市出一自己的一份的力的良好氛围。

3、积极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平安家庭活动。通过宣传活动使广大辖区居民了解创建文明城市意义和好处动进一步提升广大辖区居大力开展保持文明形象,自觉做到“爱护你我环境,自觉做到不乱丢(倒)垃圾”,“保持文明形象,自觉做到不讲脏话”等“三不”社会公德系列实践活动。

(三)以落实未成年人“三位一体”教育机制为重点,合力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切实优化未成人成长环境。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事业,未成年人是将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继承伟大事业,开创民族未来的重任。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仅是一个长远的战略任务。因此,我们本着人人有责,责无旁贷的精神,求真务实,向浓度推进,向广度拓展,着力抓好此项工作的落实和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

1、成立了未成人思想道德教育领导工作机制,调整了了领导小组,工作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任务、有检查,有成效。

2、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多彩年华、快乐假日”等未成年人体验和礼仪教育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规范未成年人文明行为养成;整合资源,协调联动,努力探索和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筑牢未成年人成长阵地,重点抓好吴庄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阵地建设,充分发挥阵地育人作用。

3、加强社区文化阵地建设。继续推进“和谐泉山”文化惠民工程,办好各社区的市民学校等文化教育载体,举办各类文化演出丰富百姓文化生活。加强社区文化阵地建设,争取50﹪以上的社区建成综合文化室。加强社区综合性多功能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定期进行设施及资源的维护更新,长期向社区居民定时开放。

4、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完善社区志愿者服务体系,在原有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等队伍的基础上,广泛发动居民及在校大学生,吸纳具有高学历的青年加入,使志愿者队伍年轻化、知识化、活动长期化,依托社区爱心学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残疾人活动室等载体,为老、弱、病、残、孕等实施志愿服务,友善礼貌,耐心热情。

5、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建设。积极构建和完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网络体系,组织全街各中小学学生到省、市、区文明单位参观学习听报告、组织一批学生参观淮海烈士墓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倡良好的条件。

6、净化未成个人思想道德教育社会环境。一是坚持开展网吧专项整治活动。对违规的网吧坚决加重处罚,加强未成年人对网络的引导教育。二是坚持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加强文化市场的检查和监管。三是坚持开展学校周边秩序整治活动、综合治理校园周边和治安、交通、市容、卫生等秩序、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安全、整洁、健康文明的校园周边环境。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篇10

XX社区成立于2000年1月,辖区面积51200平方米,绿地面积达11500平方米。现有楼房14栋,其中高层7栋,多层七栋,另有平房两处,总户数1743户,人口5227人,社区内外来流动人员527余人。现住有最高人民法、国家教委、全国总工会、火电公司、金隅集团、北京市电信管理局、天安门管理处、市审计局等中央、市属单位的职工,社区居民生活水平相对稳定,人文素质较高。社区内有一家国企单位(永乐居物业)、两家股份制企业(北玛幼儿园和军安集团)。小区属封闭式管理,归永乐居物业一家管理。

2016年XX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为契机,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文明和谐的宣传氛围,促进社区各项工作全面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2016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组织机构,夯实坚实基础

为做好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我社区建立了精神文明建设小组,小组多次召开工作会议,共同研究并且制定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具体计划和方案,建立了与形势发展相适应的精神文明工作机制,为今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创精神文明,宣传措施到位 今年年初重点规范、整理了社区宣传栏、楼道文化墙、文化墙、文明提示牌等。我们利用各种形式如市民学校、橱窗、宣传栏、黑板、横幅向社区居民宣传党和政府各项政策、法律、法规、时事、政治,宣传精神文明公民道德、宣传北京精神、环境保护、科普、宣传健康、卫生、教育和红十字会自救互救知识。在具体工作中,共出黑板20块,更换宣传橱窗、宣传栏20余次,张贴宣传画60余份,发放各种宣传手册350本,定期发放《丰台报》等报3700份。

三、创新活动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1、今年以来我社区围绕以‚书香伴我行‛为主题,积极开展各种学习和读书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文化活动,4月世界读书日开展XX社区读书节开幕式,拉开了今年特色活动的序幕,‚读红书、歌颂党,做文明中国人‛读书讲坛、庆祝建党知识问答比赛以及‚展‘十三五’构建和谐幸福生活‛宣讲等活动将打造书香永乐特色文化品牌系列活动紧密结合,7月15日 社区组织了“我与社区共成长”右安门地区读书讲坛:10月10日在居委会二层举办了娄小力低碳装饰画展,以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今年上半年我社区围绕‚绿色出行,文明交通‛和‚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如开展了‚周四垃圾减量日‛活动、十渡绿色出行活动:8月份XX社区开展了‚做文明养犬人、从我做起‛活动,利用宣传栏向广大居民宣传‚ 做文明养犬人,从我做起‛,特别提醒养犬居民在遛狗时,自觉随时捡拾宠物粪便,爱护自己的家园。我们还制作宣传提示语,张贴社区每个楼门的宣传栏上向广大居民的宣传,进一步提高了大家保护环境爱护家园的意识,自觉随时捡拾清理宠物粪便。通过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营造了社区文明氛围。

3、为了丰富青少年寒暑期生活,社区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开展了清理社区环境、贴安全提示、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7月28日,为了丰富孩子的暑假生活,XX社区组织了一次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实践活动。这些丰富的假期生活,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培养良好品德,进一步倡导传统美德。

四、环境美化工作

我社区今年成立了小区事务协管会,社区、物业以及小区事务协管会形成合力,在拆违控违、环境秩序等环境美化行动中取得了几点成效:一是小区事务协管会专门设立巡查队伍,经常巡视社区,对发现的违法建设、‚门前三包‛、暴露垃圾、小广告、卫生死角等问题,第一时间内宣传劝导,从源头上制止、解决、上报,3月份发现社区20号楼有一户居民正在扩建阳台,及时告知社区居委会,社区两委马上赶到这户居民家做工作,最后这户居民自行拆掉了违建,遏止了一起新增违建的产生。二是很多楼门前自行车停放杂乱无章,居民反映意见很大,小区事务协管会将问题向社区居委会反映,在社区党委牵头召开的‚3+2‛联席会议上,最后决定由物业出资,在部分楼门前安装设置了整齐划一的地龙架。三是今年6月份五方共同商议小区绿化设计,在小区两个休闲广场增加绿化面积,合理培植树木花草,美化社区环境。

五、宣传选举全过程,让百姓真正参与进来

为了更好的完成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工作,让百姓充分参与进来,发挥主人翁作用,更好地让居民清楚换届选举的全过程,丰台区右安门街道XX社区党委进行了严格的工作布置,首先在小区内张贴宣传画,制作宣传展板,悬挂宣传横幅,发放选举相关知识问答及《致选民一封信》共计200份,把选举工作宣传到家宣传到户。9月15日XX社区在小区北门支桌与居民进行面对面宣传,吸引了更多群众前来参加,并解答居民提出的有关选举问题。

总之,XX社区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继续发现和查找不足,继承和发扬好的成绩,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不断以实践总结经验,积极主动,全力以赴地开展好创建工作,努力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工作,为建成一个文明和谐社区而努力。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篇11

关键词:协同;社区;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5-0116-03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首次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公报提出,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创新社会治理”,即通过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这要求我们做出积极的探索,把它落实到实处。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实现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际关系和人自身思想道德观念与行为的和谐。实现这个目标,其基本任务涉及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实施横向涉及多个部门和所有县(市、区),纵向到每一个公众。实现生态文明,需要新的治理形式。这种治理形式强调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以公共利益为最高诉求;强调多元参与、协商对话和共识。

一、协同治理对于社区生态文明建设有推动作用

协同治理就是在工业生产时代背景下,基于各社会治理主体对于公共权力追求的前提下,以协同学为理论指导,致力于推进各治理主体之间形成有机合作结构的一种机制。该理论对于当前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丰富,致力于通过协同有序的参与社会管理来实现对社区生态文明的建设。

和谐社区是全人类的理想追求,生态文明是人类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内在超越的价值学说具有自身的优势,可能在价值差异、多元的条件下达致价值共识,解决价值的“多”与“一”的难题。对于政府而言,在这样的背景下,社区的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要通过社区层面的参与充分整合各方面的社会力量和资源,进行社区协同治理。在社区生态文明的实际建设中,强调社区生态治理理念的创新和激励社区公众的共同参与。和谐社会建设最核心的要务是打破原有的政府管理社会的一元化社会治理模式,建立起以政府管理为主导,社会各部门、各群体参与,民众自我约束和管理的一种协同治理结构。在这样的治理结构中,实现国家权力和社会团体、个人权利的和谐共生,从而促进社会整体及其各部分之间的可协调发展。社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打破原有的社会一元治理模式,打破政府作为社会公共性唯一承担者的地位,广泛吸收社会群体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各群体的积极潜能,使社会治理的主体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二、推进协同治理的障碍因素分析

在社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当前的社区治理和社会治理体制下,协同治理的实现仍然存在一些障碍性因素。

(一)政府层面

1.政府单中心的路径依赖导致推进协同治理缓慢

路径依赖的基本含义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在诺斯看来,“制度变迁和技术变迁一样存在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某一条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1]。长期以来,街道以及社区居委会,乡镇及村委会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体,如城市社区当中,居委会70%-80%的精力在进行进行街道下派的各项行政任务。在社区生态环境的治理过程中,无论是“行政手段”或者“经济手段”,政府始终是执行的主体;驻区企业大多数是在政府的压力下进行环境治理,他们没有防止污染、治理环境的积极性;社会公众及社会组织发挥作用的空间有限,他们大多数是被动的参与政府号召的环境治理行动,而很多对于环境污染的抗议,也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这种长期政府单中心的治理模式导致协同治理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制度化。

2.政绩考核体系不科学导致推进协同治理缓慢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成为政府的主要任务,一直是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着力点。经济发展长期以来成了各地方政府工作的重心,地方政府都在思考如何实现GDP的高速增长和财政收入的相对提高。生态环境的治理和维护是一项公共服务,区域的生态环境治理投入大、见效慢。地方政府在以经济考核为主要政绩考核的体制下,大多倾向于发展短、平、快的项目,以取得业绩的最大化;地方政府在社区环境治理当中的投入往往短期内得不到回报,甚至有时还会给区域经济的发展造成损失,如很多环评不能过关的项目不得上马,会造成一些招商项目无法落实。在这种倾向于经济发展为考核的主要内容的政绩考核体系下,有些地方政府缺乏动力去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去,甚至对一些生态污染的行为无视,导致生态文明的协同治理进程发展缓慢。

3.环境监管缺乏力度导致推协同治理缓慢

环境监管乏力表现为出现过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现象。无法可依表现为:社区的环境规划没有统一的法规标准,无法评定社区环境的现状;环境常规管理的责任也无立法项目规定,无法确定相应责任承担者;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表现为:当出现破坏环境、造成污染、资源浪费的个人或者企业行为时,处罚不严;或因某些地方局部利益和部门利益,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过于追求经济效益,而对环境保护在这方面有“缺位”行为。

4.生态建设其他主体培育与支持的不足导致推进协同治理缓慢

政府、社区组织、社区居民是生态社区建设的三个主要力量,只有三者合力,社区的生态建设才能得到保障。而现实情况看来,政府对社区组织的存在培育和支持很不足,要么社区组织直接隶属于政府城市管理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要么缺乏引导和管理,其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政府对待社区居民也停留在一般的行动号召,缺乏规范性、指导性和激励性。

(二)社区层面endprint

1.生态文明价值观念缺乏,责任意识不强

生态文明是物态平衡、生态平衡和心态平衡为基础的新型社会文明形态。在社区当中,生态文明体现为环境保护、社区公平合理,社会文明和谐等。当前经济发展仍然是地方政府工作重心以及公众的主要期待,加之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社区居民落后的文化观念、急于经济发展的迫切心态、不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不完善的制度环境等,都导致社区公众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念未能深入人心,阻挡了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2.成员缺乏社区归属感,参与冷漠

尽管目前社区成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环保意识也有所加强,但是大多数成员的行动还只是停留在个人家庭内的行为当中,只满足于对家庭内环境的维护,有“个人自扫门前雪”的味道。对于社区号召开展的大范围公益性的环保活动,参与率不高。即使参与,参与人员也大部分是“老弱闲散”人员,处于社会中坚力量的,政治和社会地位较高的“精英阶层”大多以“忙工作,没时间”为理由很少参加。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社区成员对社区归属感不强,只是将社区理解为居住的一个场所而已,没有认同为共同的“家园”;另一方面,对社区的信任感不高,很多人理解社区治理组织代表的是政府,做得都是“政府交待的事务”,而不是自治组织,缺乏认同感,因此对环保活动也参与热情不高。

3.消费至上主义,消费过度现象存在

当下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上逐渐出现了以物质追求为重心的状态,从而导致了高消费、过度消费、炫耀性消费等心理的出现,这些消费至上主义导致了生态产品的消费性浪费。如“天价月饼”的出现,是人们炫耀心理在作祟。社会成员在节约与消费方面的这种认知偏差,导致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理解不够透彻,行为更出现偏差。

4.环境保护组织依附性强,无法独立发挥治理作用

长期以来,中国的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发展非常不充分,独立性较差,对政府的依附和依赖性较强。中国的民间组织在社会公共事物治理中,并没有真正实现与政府之间的平等合作或博弈,更谈不上平等地参与治理,它们还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民间组织,更象是一种政府主导下的准政府组织,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也不例外。近年来,中国环境保护民间组织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非政府组织数量不断增多,生态环境保护的非政府组织名目繁多,但是治理作用发挥并不充分。

(三)企业层面

1.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性不高

企业生存以追求经济利益为根本,对生态文明建设缺乏动力。以江西省孔目江生态经济区的洞村、欧里、观巢等地为例,这些区域资源较丰富,有着较长的采掘洗矿业发展历史,面对当前正处在上行阶段的煤、铁矿产品价格,面对高铁及高铁新区建设形成的巨大石料需求,企业扩张产能的冲动比较强烈。在流域治污及产业转型过程中,一些企业虚以应付、拖延观望;一些洗矿厂宁愿出资建设简易的污水处理池,或是选择停产待机,却依然坚持不愿退出。有的村委一方面引导发展观光农业、大力宣传生态旅游,另一方面仍然保持较大规模的石灰石开采,其主导产业、企业构成并完成转换升级。

2.社区服务参与不足

一方面很多驻区企业对社区服务的参与意识不到位,认为参与社区服务与企业的发展不相关,缺乏参与精神。另一方面,即便进入社区开展活动,有些企业仅仅满足于眼前利益,活动目的更加侧重于在于如何推销企业产品和宣传企业,对于公益性的服务缺乏热情与投入。

三、结论和建议

(一)建立以共同利益为核心的社会整合机制

传统意义认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而生态文明理论告诉我们,生态与经济并非非此即彼的关系,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是可以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转化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寻求协同治理的重要基础是增进共容利益。共容利益使得地方政府、企业与社会公众的协同治理变得必然和可能。在奥尔森看来,如果某一理性地追求自身利益的个人或某个拥有相当凝聚力和纪律的组织能够获得该社会所有产出增长额中相当大的部分,并且同时会因该社会产出的减少而遭受极大的损失,则该个人或组织在此社会中便拥有一种共容利益。共容利益给所涉及的人以刺激,诱使或迫使他们关心全社会产出的长期稳定增长[2]。社区是地域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要寻求民众、驻区单位、社区组织等共同的支持与合作。

(二)构建社区生态文明发展评价体系

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的目的,在于引导广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形成正确的执政导向,将推动科学发展与促进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结合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要求细化为各级领导班子的政绩考核内容和工作追求目标,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3]。参照国家环境部“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社区的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保障:强调通过政策支持生态文明各主体的行动,强调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和社会文明风尚的建立。(2)人居生态:利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优化的方法,规划社区内的居住环境。以体现环境优美、安全方便、保护传承文化传统特色为宜居目标。(3)环境生态:主要包括水、大气、噪声环境;垃圾等废弃物的管理;污染的控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资源的节约利用等方面。(4)生态伦理文化的塑造:强调通过社区教育所形成的社区公众的生态文明理念,主要包括生态知识普及率、绿色消费观人数比重、生态伦理观人数比重。通过具体调研与听取相关部门责任人的意见,本文测算设计了社区生态文明评价体系框架,以期对社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见表1:

(三)增加成员归属感与信任感,建立合理规范的治理参与机制

通过不断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增加社区成员对社区的归属感和信任度,逐步引导社区居民自治,建立可行的社区成员参与制度以及有效的社区参与制度。通过环保活动的开展增加社区成员之间的了解以及对社区治理组织的信任,让社区成员在环保行动中体会到互惠互利,如组织开展社区义务大扫除、旧物交换、垃圾定点投放、义务植树、志愿者清理“牛皮广告”等与切身利益联系紧密的活动;设立举报平台、曝光栏,对社区内污染环境的不良行为进行曝光,形成全体居民互相监督机制,提高居民生态行为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126.

〔2〕[美]曼瑟·奥尔森.权力与繁荣[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4.

〔3〕冯志峰,黄世贤.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建设:现状、体系与路径——以江西省生态文明研究为个案[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3(8).

上一篇:构建和谐医疗保险演讲稿下一篇:调入深圳户口人员社保转移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