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镇社区服务站工作计划

2024-09-22

街镇社区服务站工作计划(共9篇)

街镇社区服务站工作计划 篇1

对厚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年工作的几点提议

目标:环境温馨,人事、财务、资产、药品管理有序,信息管理系统运行良好,注重文化建设,创新服务模式;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数量、质量符合国家有关要求,基本医疗服务规范,医药费用控制良好,提供适宜的中医药服务;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满意,反映良好;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高,满意度高。

1.理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机制

1)调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组织架构

2)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3)以业务为线,以服务部门为块。做好各部门管理人员的分工,并完善岗位职责。如:人事、财务、资产、药品管理有序

2.注重社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

1)充分利用电子信息系统,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2)科学合理的利用电子信息系统,做好各种数据的收集和统计

3)动态观察信息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注重文化建设,创新服务模式

1)创建“社区卫生服务网站”,使之成为一个能广泛交流促进工作的平台。网站上的宣传,如社区政策的发布和公开;方便群众浏览,及时了解社区动态,有利于加强与外界及其他单位的交流;网站设立员工论坛,提供内部员工的沟通和协调交流,有利于团队建设。

2)在网站上展示社区的服务,健康教育和社区新闻发布等等

3)联合其他单位和部门,积极开展社区公益活动,如与社保、公安、妇联、计生、新莞人中心等部门,多联合组织社区公益活动。

4)积极开展便民服务,树立社区新形象

4.改善医疗条件、提高诊疗水平、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不断完善管理规范和措施的落实,促进社区卫生工作的科学发展。定期检查和自查,重点解决年终检查存在的问题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数量

2)质量符合国家有关要求

3)基本医疗服务规范

4)医药费用控制良好

5)提供适宜的中医药服务;

6)每月或每季度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的满意情况;

5.注意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继续教育。内强素质,外强服务。适当引进优秀人才,重点培养中心拔尖专业人才,更多地选送医疗骨干到上级医院、医学院校参加进修培训。

6.关心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改善福利待遇,提高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高,满意度高

7.社区领导定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深入社区了解情况,主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8.以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契机,以评促进,以评促发展。

街镇社区服务站工作计划 篇2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⑴选择截至2013年4月30日止,在东莞市厚街镇居住满3个月的0~6周岁儿童的家长,包括本地户籍和外地户籍人口。调查对象入选471例,实际调查439例,有效应答例,有效应答率为;厚街镇个预防接种门诊及厚街镇免疫规划工作报表。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自行设计“社区预防接种服务需求与利用调查问卷”,对社区儿童家长开展入户访问调查。内容包括儿童及其家长的个人基本信息及有关情况、一般预防接种的认知与行为、预防接种过程中的心理与行为及儿童家长对接种单位各项预防接种服务的需求与期望心理等。

1.2.2预防接种门诊规划建设参考标准:以《东莞市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标准》为参考。

1.2.3人员培训:调查实施前调查人员需进行为期1个月的学习培训,内容包括熟悉研究流程、研究方法及调查工具,掌握厚街镇5个预防接种门诊现状、现场访问调查的询问方式及技巧,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有效性及完整性。

1.2.4调查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厚街镇5家预防接种门诊服务覆盖的社区运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访问调查。对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预防接种行为及服务需求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员由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组成,经培训合格后开展调查工作。调查员进行问卷调查时,现场审核问卷的完整性,发现漏项,立即补填;随后审核问卷的逻辑性并抽查10.0%复核,发现错误,及时修正。自2013年5月1日 —12月31日,通过访问调查,共收集439名儿童家长的调查问卷,其中422份问卷为完整有效,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1%。调查人员收集整理全部有效问卷资料进行录入和统计学处理。

1.3统计学分析

⑴问卷调查资料经审查合格后,使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采用资料双人双输入制,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⑵统计分析厚街镇免疫规划工作报表。

2结果

2.1一般情况

调查的422名儿童家长中,男性117人,占27.7%,女性305人,占72.3%;家长平均年龄为(30.82±5.65)岁;本地户籍98人,占23.2%,外地户籍324人,占76.8%;文化程度在初 中及以下 者239人 (56.6% ), 高中/中专135人 (32.0%),大专及以上48人(11.4%);在厚街镇居住时间>2年者为254人,占60.2%,1~2年者114人,占27.0%,<1年者54人,占12.8%。

2.2儿童家长预防接种服务需求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23.7%的家长希望医生增强责任心; 67.8%的家长希望排队等候时间在10分钟以内;29.6%的家长认为有必要增设午间预防接种门诊;44.8%的家长希望从专业医师的咨询、讲解中获得预防接种知识;而有29.8%的家长希望第二类疫苗收费告知应更清晰,见表。

人(%)

2.3社区预防接种门诊现状

2.3.1基本概况:厚街镇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岸,穗港经济走廊中段,北连东莞市区,南邻虎门港,256省道和广深高速公路纵贯全镇,横跨107国道。厚街镇下辖23个社区, 面积126.15 km2,2013年总人口数为43.83万人。

2.3.2门诊硬件设施:厚街镇现有预防接种门诊5家,分别按照东莞市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的要求进行设计建成,并经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广东省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考核方案考核验收合格。硬件设施包括预防接种门诊的占地面积、计免门诊登记室、候诊室、接种室、儿童保健室、儿童活动室、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室、疫苗存储室及冷链设施基本完善,预防接种专用计算机数量和配置以及计划免疫工作网络系统基本能满足日常工作使用;各门诊使用面积均大于规范门诊总使用面积≥40 m2[1]和示范门诊总使用面积≥80 m2[2]的参考标准,具体见表2。

2.3.3门诊服务人口及服务半径:5家预防接种门诊中,以桥头接种门诊服务人口数最多,为228 031人,服务半径也最大,为11.23 km,见表2。

2.3.4门诊预防接种人员配备:5家预防接种门诊中,预防接种相关医护人员共有37人,医生23人(高级职称1人,主管医师13人,医师8人,医士1人),护士14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6人,护士6人),各门诊人员配备情况见表2。每位预防接种人员均按照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要求, 每3年参加1次预防接种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考核,取得预防接种工作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2.3.5门诊预防接种服务方式及周期:5个接种点均采取乡镇预防接种门诊定点集中接种的方式。预防接种服务周期为:每日接种(节假日照常开诊)1处,每周接种3天1处,每周接种3个上午或下午(共1.5天)3处;预约方式以建证时打印接种通知单和每次接种填写预约时间相结合的方式。

2.3.6门诊接种量:2013年5家预防接种门诊总接种量为273017剂次(一类疫苗为201630剂次、二类疫苗为7138剂次),接种门诊的接种量与门诊配备的专职人员数量及该辖区的服务人口数量大致成正比,见表2。

2.4预防接种门诊设置

2.4.1服务人口与门诊人员设置分析:预防接种人员的配置是预防接种开展的必要实施者。合理的人员配置能够使预防接种更加规范化,各司其职,协作发展,更有利于工作的有序开展。预防接种人员包括主要负责人、经培训合格的疫苗接种人员、系统管理人员以及冷链系统管理人员等[3]。厚街镇现有预防接种相关医护人员共37人,按照2013年全镇总人口43.83万人计算,预防接种专业人员与总服务人口比例为1∶11 846,略低于1/10 000的配备[2]标准 , 但差异无 统计学意 义(Ζ =1.055, P>0.05)。各门诊专业人员与服务人口比例分别为:桥头1∶12 668, 双岗1∶10 929, 三屯1∶11 283, 环冈1∶10936,赤岭1∶11 024。服务人口数以桥头接种门诊为最高,其专业人员与服务人口比例低于标准的情形较为明显 , 但与标准 的差异亦 无统计学 意义(Ζ=1.042, P>0.05),见表2。桥头接种门诊服务人口数量较大,主要是由于该门诊建立时间较长,人们对其较为熟悉,而且门诊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较为便利以及服务时间是5家门诊中惟一在每日上午和下午均开诊等缘故,以致一半以上的人口选择桥头接种门诊作为接种点。应适当增加专业人员以确保计划免疫各项工作更顺利地开展。

2.4.2接种量与门诊设置分析:各预防接种门诊配备专职人员的数量,与该辖区的服务人口数及接种量成正比。以现有的预防接种工作人员数量,按照各门诊工作量配备人员,并通过固定上午或固定下午的半日开诊形式(除桥头全日开诊外,其余4家门诊中三屯为周一至周六上午开诊,赤岭为周一、三、五上午开诊,双岗为周一、三、五下午开诊,环冈为周二、四、六下午开诊),在某个接种门诊非接种日和非接种时段灵活调派人员至其他接种点分担部分工作量的方式,使2011年、2012年及2013年各接种门诊人均日接种量分别保持在27.3~36.1剂次、26.7~37.3剂次及31.4~41.3剂次之间。3年各门诊之间的人均日接种量总体平均水平一致(F=1.357,P>0.05)。分析认为各门诊人员设置和工作量分配较均匀,各门诊预防接种人员的分配设置大致合理。

2.4.3预防接种项目补助经费与门诊设置分析:按照广东省卫生厅、财政厅联合制定的《广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指导目录》的相关标准,预防接种项目补助经费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经费的范围为5.3%~6.4%[4]。2013年财政补助预防接种项目经费为84.15万元,全镇一类疫苗接种量为201 630剂次。预防接种项目补助经费折算成疫苗接种每剂次劳务费用为4.17元,基本保持在2010年接种一类疫苗每针补助4元[5]的水平。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角度考虑,笔者认为目前补助经费偏低。项目补助经费是保障预防接种工作良好运作的重要基础,关系到门诊人员配备和硬件设施能否进一步完善的问题,应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逐步提高预防接种项目的补助经费,确保免疫规划工作可持续发展。

2.4.4门诊地理位置及交通状况与门诊设置分析:目前,5个接种点除双岗接种门诊没有公交车到达外,其余4个接种点均在交通主干道附近,有较便利的公共交通工具到达, 其中以桥头接种点地理位置最为优越,交通最为便利。从各门诊地理位置设置和结合人口分布、交通状况分析:服务人口和接种量较大的3个门诊(桥头、三屯和赤岭)设置分布于交通相对方便的256省道旁;而环冈接种门诊设置于3个距离镇中心和主干道较远的社区的中心位置;双岗门诊则位于该社区居民住宅中心位置,后两者是前三者预防接种服务未能完全覆盖的有力补充。笔者认为目前各接种点地理位置设置合理。

2.4.5门诊信息化、人性化服务环境设置:预防接种服务需求调查结果显示,有56.6%的家长希望改善接种门诊环境。说明群众对候诊、接种的服务环境及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应改善接种门诊环境、优化服务设施,提高人性化服务和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门诊应建立排队叫号系统, 增设候诊座椅,按先来先服务原则,避免排队拥挤和接种次序的混乱,化解医护人员和接种对象之间不必要的纠纷,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营造和谐的接种氛围。有条件的门诊可增设丰富多彩的儿童娱乐设施,为儿童提供温馨、人性化的接种环境和规范的预防接种服务。67.8%的家长希望缩短候诊及接种时间(10分钟内),预防接种登记及排队等候时间长主要与门诊服务人口数量较大有关,亦与信息化系统配备情况、预防接种服务模式和接种服务流程有关。应提升计免专用计算机的配置,并完善正在运行的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改变预防接种登记专用计算机及计免网络系统运转速度慢的现状,提高工作效率, 更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预防接种的服务需求。

3讨论

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的实施,越来越多的疫苗纳入扩大免疫规划,预防接种服务内容与范围增加,居民对预防接种需求与服务水平要求也不断提高。随着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各级政府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投入不断加大,预防接种门诊的基础设施条件和服务质量已得到明显的改善,但仍有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的空间, 让儿童及其家长享受人性化的服务是今后预防接种服务的发展趋势。在实际工作中,根据预防接种服务需求制定决策和计划,有利于减少资源的浪费[6]。

调查显示,群众对预防接种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对预防接种知识的获取需求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有专职咨询医生为他们提供预防接种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在一些疫苗的选择上存在的困惑以及提高他们对疫苗接种禁忌症和不良反应方面的认知。由于受种者的信息缺乏,供需双方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受种者无足够的信息来做出自己的消费选择,大多数受种者对于预防接种服务的消费是由接种门诊医生来决定的[6]。本调查结果显示,44.8%的家长更倾向于专业咨询的方式获取更多更深层次的预防接种知识,支持高洁等[7]的观点。家长们希望从专业医师的咨询、讲解中获得预防接种知识。因此, 建议在接种登记窗口人员充足的情况下,指派一名医师专职负责预防接种知识咨询服务工作。实际工作中,除了在门诊尽可能地为家长讲解交流外,还需在社区以多种形式 (如在社区开展由专业医师主讲的专题讲座、互动问答、小组讨论、例子讲解及服务咨询等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预防接种知识的普及,同时也要求免疫规划宣传工作应避免简单重复,务必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提高[7],才能满足群众对预防接种知识不断增加的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56.6%的家长希望改善预防接种门诊环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服务的质量和人性化服务的体现。在规范化门诊建设标准中,没有涉及 “儿童娱乐设施”的内容,但从儿童家长的观点看,儿童娱乐设施的配备有利于减少儿童的恐惧心理,是一项人性化举措[8]。但在门诊中增加儿童娱乐设施,门诊管理者往往存在一定的顾虑。一方面考虑门诊需要足够大的空间才能容纳这些设施;另一方面需要考虑设施使用的安全性。因此,在门诊增设儿童娱乐设施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研究; 调查显示,41.7%的家长希望接种前有短信或电话预约提醒,应加强儿童免疫规划信息化建设,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传递儿童的个案信息,保证并利用儿童预防接种的连续性[9],建立门诊-家长网络平台,利用网络推广使用短信预约、电话预约等通知形式,提高工作效率;67.8%的家长希望缩短候诊及接种时间,为使门诊免疫接种工作和秩序更加规范,应积极推进信息化预防接种门诊的建设,优化接种服务环境、提升接种服务能力,使预防接种更趋于服务化、人性化和公益化[3]。建议全市免疫规划工作加快完善信息化预防接种门诊的建设,使门诊接种流程规范化,保证各步骤如:取号→儿童预检→叫号系统的叫号→预防接种网络系统及接种证登记→下次接种预约→叫号系统二次叫号→疫苗接种→接种后留观等一系列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既可节省医生工作时间和儿童家长等候时间,又可减少因接种先后顺序的争吵而影响工作和候诊的现象出现。

预防接种门诊的设置不可盲目地增加,应合理地设置[10]。 通过对服务人口、接种量、门诊地理位置、交通状况及政府的经费投入与预防接种门诊设置的分析,本研究认为厚街镇预防接种门诊设置现状基本符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和《东莞市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标准》的要求,基本适应社区群众的预防接种需求。但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其中,预防接种人员与总服务人口比例为1∶11 842, 专职人员配备略低于1/万的要求,并以桥头社区接种门诊较为明显(1∶12 668),所以门诊时有接种量较大并略显工作超负荷的情形,目前尚可通过灵活调配的方法解决人手紧缺的问题;但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加,应考虑增加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和增设1个接种门诊以减轻较繁忙接种点的压力, 为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预防接种服务。计划免疫是公益性卫生服务,依赖政府的经费投入[10],当前正处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模式转型期,政府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投入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逐步倾向以预防为主的意识,但就目前全市预防接种项目补助经费偏低的情况,应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探讨解决。基层公共卫生人员普遍一人多职,既要参与计划免疫工作,也要开展传染病控制、儿童保健、慢性病防治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等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流动儿童及新生儿主动搜索,易留下免疫空白点,流动儿童的聚集使相关传染病流行成为可能[11]。所以,加大政府投入显得十分重要。

街镇社区服务站工作计划 篇3

加强基础工作真正形成党建工作合力

基础工作是其他工作的起点。我们要坚持“边实践边规范,边巩固边提升”的原则,通过整合区域周边资源,使服务站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从而形成工作合力。

健全标准,使服务站整体建设水平有提高。我们应当在有活动场所、有明显标识等“八有”的基础上,建立先进服务站考核标准,进一步明确组织机构完整、硬件设施达标、活动计划落实等标准细则,为提升服务站工作水平奠定基础;在其他非先进站点也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标准,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完善机制,使服务站运行质量有保证。一是我们应与社区卫生、教育、离退、警务等各单位,共同制订活动计划,商讨活动方案,营造齐抓共管、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氛围。实现重大活动及时联系,每月至少沟通联系一次。二是服务站每月至少固定一天作为“学习日”,通过强化学习教育观念、改进学习教育方式、创新学习教育制度,切实提升非在岗党员思想素质。三是服务站应及时上报动态工作信息,积极宣传、推广、交流工作的经验。通过公司及事业部多种媒介广泛宣传服务站的优秀做法。

规范管理,使服务站工作运行有依据。为使服务站管理更科学,服务更到位,我们应采取“两个措施”。一是实行非在岗党员动态信息管理。服务站负责非在岗党员信息的日常管理,要保持与社区非在岗党员的经常性联系,根据其增减变化,调整名册信息。二是实行重点人员分类服务。将有上访情绪、对物业服务有意见、有邻里纠纷、有特殊困难等情况的党员分类登记,及时了解掌握非在岗党员的思想、生活情况。

创新方式方法提高服务站活动参与率

要明确“提高非在岗党员参与率是服务站工作前提”的思想认识,创新方式方法,争取平均活动参与率达到60%。尽量做到:发挥非在岗党员的骨干作用,实现非在岗党员互动联系;发挥自治小组的作用,倡导非在岗党员自我管理;发挥统一、联合活动的作用,提升服务站活动影响力。如:可以在6月份组织服务站开展“重温入党誓词,过集体政治生日”活动;7—8月在油田各大广场播放专题片《大庆魂》;7—9月组织总医院集团名医专家组成医疗服务队,分区域为非在岗党员和群众进行巡回健康讲座;9月份在矿区各服务站开展以“唱响和谐主旋律,描绘油田新发展”为主题的书法、绘画、摄影展和大合唱等系列活动;10月份组织服务站开展“重阳孝心敬老”等扩大活动影响力,提高活动参与率。

抓典型树样板引领服务站工作上水平

在抓典型、树样板上下功夫,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引领,不断提升服务站工作水平。

培养非在岗党员骨干。要切实把有组织能力、有工作热情、有专长的非在岗党员骨干发掘出来重点培养,要适当地给他们压担子,多培养,正确引导,发挥其作用。如:创建“爱心大姐工作室”的苏秀琴大姐,她心怀感恩,组织参与小区共建管理;维护稳定,协调解决小区居民的矛盾;带领“红娘鹊桥”小组让单身老人晚年生活完美不闹心,青年男女寻亲觅偶不烦心,父母为子女婚姻大事不操心;还带领老党员先后组织成立老年大学书画班、剪纸班、乐器班、秧歌队、健身队,让小区处处欢歌笑语。

选树先进服务站点。结合不同油田社区的实际,选树一批各具特色的先进服务站,积累做法,总结经验,宣传推广,把先进服务站做成“精品”,针对目前服务站硬件设施很好,作用不够突出的现状,重点要增强软实力,多开展服务站评比表彰和观摩交流活动,对先进服务站点、优秀工作人员、非在岗党员骨干进行通报表彰和经验交流,不断提升服务站工作水平。

(作者单位:大庆油田矿区服务事业部物业管理一公司)

街镇工作座谈会发言材料 篇4

各位领导:

今年以来,XXX城乡建设局党组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重大要求,全面落实省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和市区委十五届二次全会部署,认真对标对表《区委十五届二次全体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梳理制定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咬定目标、加压奋进,全力推动城建各项工作提水平、保质量、达实效。现结合城建工作,作如下发言,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突出重点,加强党的建设。

把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决拥护“两个确立”,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委工作要求的具体措施,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做到“两个维护”。一是强化责任落实。聚焦党建重点任务,认真制定《XXX城乡建设局党组工作要点》《XXX城乡建设局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要点》,召开专题会议,对做好新阶段党建、意识形态工作进行部署、规划,提出具体措施,强化工作落实,形成责任清晰、层次分明、任务具体的党建工作责任制,全力推进城建党建工作。二是抓实学习教育。始终把《决议》作为党员干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课程,必学内容,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采取“集中+自学、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扎实推进“主题党日”“晨间半小时”“三会一课”等形式,引导全局党员干部职工深学、细悟、笃行。目前,组织开展晨间学习12次,主题党日1次,党组扩大学习会4次。三是建强临时党支部。依托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临时党支部中的驻扎蹲点作用,定期召开项目协调会,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大与周边居民、商户的沟通力度,有效开展群众工作,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保障。四是抓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认真制定《XXX城乡建设局党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十五届区纪委第二次全会对×××同志述责述廉点评意见整改方案》,及时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今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签订2022党风廉政责任书及个人承诺书。组织召开党组扩大会议,认真学习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精神、省、市、区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精神及《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零容忍》,强化廉政意识。扎实开展机关内部作风纪律监督检查、行业领域作风纪律监督检查及作风纪律和“微腐败”问题调查工作,认真分析廉政风险点,强化岗位轮换制度,扎紧“廉政”笼子,筑牢廉洁防线。

二、把握关键,夯实能力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市、区能力建设部署会议精神,制定出《XXX城乡建设局党组能力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台账式”细化任务分解、责任到人。组织召开能力建设推进会,对标“五个能力”分析城建工作存在的短板弱项,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着力解决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措施不够的问题,通过常态化开展岗位大练兵和干部职工能力提升活动,定期开展项目建设、行政执法等专业技能培训,围绕新安全法等学习经常性进行闭卷考试、执行轮岗交流制度等形式,全面提升城建队伍综合水平,增强城建队伍凝聚力、向心力。

狗街镇华兴小学学校工作总结 篇5

学校工作总结

华兴小学 刘建云

本学期,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坚持以育人为根本,遵循‚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培养特长,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努力把学校办成一所现代化、高质量,学生向往、家长放心、社会声誉好的农村小学,以教学质量为核心,进一步提高了办学水平,完成了期初提出的工作目标。

一、求真务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所学校,能有新的发展和跨越关键在于全体教师。因此,我们求真务实,继续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1.认真抓好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提高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各项法规、政策的自觉性。我校能够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与每位教师签订师德承诺书。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有关理论知识,并要求党员干部结合工作实际写出学习体会。

2.重视教师培训及进修,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在知识快速更新与教育观念快速变革的形势下,教师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至关重要。本学期,我校外派各科教师外出听课学习。积极组织好教师继续教育,本学期教师继续教育全部合格。

3.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学校工作的最后落脚点是教育培养好学生,而班主任这一角色又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臵上,因此,我们除了要求班主任做好常规工作外,还通过各种活动提升他们的育人能力。坚持每两周一次的班主任培训活动,每月一次的班主任工作考核,每学期一次的班主任竞赛,本学期班主任基本功比赛内容为:1.资料检查,重点查阅《班主任工作手册》;2.论文评比,即‚育人一得‛论文评比;3.口头表达,每位选手发言时间为3分钟。

二、上下一心,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既是学校工作的基本点,也是最关键的部分。我校坚持以德育工作为核心,以强化教科研、推进课程改革为重点,全力以赴地抓好教育教学工作。

(一)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德育工作成效显著

校内教育阵地是主渠道。校园网、集体晨会、国旗下讲话、班级晨会、班队活动、品德课、板报、学习园地、中队角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各学科、各岗位渗透德育教育,每一位成员都是德育工作者。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1.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⑴校园宣传橱窗、班级板报、学习园地等每月更换一次。每周二,组织好全校的联合晨会,每周四,组织好红领巾广播。

⑵组织好周一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活动。

⑶营造书香校园,组织开展好推普周、科技节等活动。

⑷强化未成年人的行为养成教育。加强德育教育。学生行为规范合格率为100%。

⑸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诚信教育。开展德育基地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各种传统节日加强学生礼仪、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2.加强法制、安全教育。

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实现师生违法犯罪率为零。组织全校学生收看法制教育专题片。每学期组织师生开展防震、消防应急疏散演练。3.加强环境教育。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师生环保意识,举办环保知识竞赛,开展环保主题活动。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个别辅导和集体辅导。邀请社区卫生院的医生来校进行防甲流等知识讲座。组织学生到社区卫生院观看健康知识宣传橱窗。

5.开展‚雏鹰争章‛活动。

积极开展雏鹰争章活动,参与率达到100%,获章率达98%以上。家长学校、实践基地、校外辅导员形成合力。

(1)建立学校、家长、家庭三结合的联系网络。班主任发挥家长的积极性,及时与家长沟通,利用‚校信通‛这个平台,协同教育,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有效提高德育教育效果。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教水平。通过家长会、家教培训会、告家长书等形式对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进行指导,及时向家长通报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宣传当前教育新理念,新方法,积极详细解释我校的新措施,新做法。

(2)继续聘请校外法制教育辅导员,定期举办法制专题讲座和安全知识讲座,提高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和安全意识,掌握防范突发事故的技能和技巧。把道德教育与法纪教育结合起来,切实增强学生的法纪观念使学生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开展‚远离毒品,珍爱生命‛活动,通过图片展览、观看碟片、专题广播等渠道对师生进行宣讲和教育。

(二)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本学期,我校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扎实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依靠科学搞好教学管理。

1.以‚新课程,新理念,新课堂‛为主题,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实施。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我校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以研促教,以教促研,帮助广大教师进一步转变了教育思想,更新了教育观念,形成了与新教育实验相适应的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与评价观等思想观念。

2.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本学期十一月份开展了县级、校级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十二月份开展了青年教师研讨课活动,一月份开展了新上岗教师汇报课活动。教研活动立足课堂、互听、互评、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并通过开展教研活动,使教师的教学理念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解决了一些实验中困惑的问题,使新课程在教学中得到更好地贯彻和执行。

开展结‚对子‛活动。教务处组织教研组在新老教师中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或者名师、骨干教师与新教师的跨校‚一帮一‛结对子活动。通过结对子活动使新老教师互帮互学,取长补短,使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学,老教师再上新台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共同提高教学质量。主要要求如下:

①帮扶结对教师签订‚新老教师‘一帮一’结对子目标责任书‛,提出实施具体要求,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②老教师定期检查指导新教师的备课教案、作业批改等教学常规工作;新老教师互相听课,并有具体的教学评议。

③骨干教师要制定好结对指导计划,认真做好结对工作,新教师要撰写成长过程的心得体会,并保存好活动记录等档案材料,以备考核检查。学校教导处要负责督促检查工作。

3.开展读书活动,制订‚学校读书活动实施方案‛,并在2011年1月举行读书活动启动仪式。在学校中开展读书征文活动。学校本学期新增图书600本。

4.继续抓好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工作。首先严格执行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活动时间。学校开齐了音、体、美和健康教育课,保证了课时。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体育教学认真贯彻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实施工作,引导鼓励学生开展锻炼活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开展阳光体育活动,12月下旬举行体育节。卫生工作开展了系列宣传教育等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艺术教育工作做到了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艺术分团、鼓乐队活动有成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坚持预防为主,积极创建平安校园

1.能够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学校安全工作的一系列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围绕建设平安校园,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学校安全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深入细致地宣传贯彻有关学校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抓好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切实做到了层层有目标,人人有责任。

2.充分利用班会、队会、板报、手抄报等形式,加强安全教育,进行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培训,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以防盗窃、防火灾、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防各种意外事故为重点,广泛开展了安全教育活动。

3.加大了安全工作的检查和整改力度。经常检查校舍、围墙等设施,认真做好记录,发现隐患及时报告并尽快排除。

4.甲流感防控工作。我校高度重视,积极预防。我校全体教师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对学生负责的态度,积极落实对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工作。学校成立了组织领导小组,由校长牵头,总务、教导、少先队、班主任、任课老师等部门组成工作小组,并明确责任,实行责任倒查,有责任追究制度。学校拟定了工作方案与应急预案,并进一步落实与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学校还利用升旗、晨会、主题班会、健康课、广播站、板报等形式对师生进行宣传教育。还邀请王秀卫生院江医生来校作甲流预防知识讲座。学校做好每天晨检、午检两次检查工作,并做好未到校学生的跟踪督查工作。每天进行零报告制度。学校有专人负责每天向县疾控中心、教育局报告学校的情况,做到信息畅通。还利用校信通与家长联系,通过加强家校联系,形成家校合力,共同做好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工作,确保我校师生身体健康。

四、存在的问题

本学期,在上级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距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教师整体水平需提高; 2.教师业务素质以及基本功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效率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3.有待提高学校特色教育的工作;

4.师生读书活动的常规性和积极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5.校本教研还需继续深入,扎实开展,教师的教科研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

6.学校的班主任管理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7.学校的管理工作需要严格按照局文件精神,需要进一步科学化、制度化、精细化。

南华县马街镇三农工作典型材料 篇6

核桃产业初具规模

马街镇位于南华县西南部,镇政府驻地距县城175公里,驻地海拔1850米,国土面积175.17平方公里,全镇辖13个村委会、134个村民小组、242个自然村。境内居住着汉、彝、白、回等民族,2010年末,全镇有农户4311户18350人,森林覆盖率达76.4%,是全县核桃主产区之一。历届党委、政府把发展核桃产业作为全镇重点工作来抓,发展核桃已成为马街人民脱贫致富步入小康社会的主要途径。特别是近年来通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承包土地依法合理流转,全镇农民发展核桃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增收,促进了扶贫开发,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核桃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马街核桃历史源远流长,马街核桃与各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核桃树、核桃箐之类的自然村名地名比比皆是。马街镇核桃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具体年代已无从考证,据推测不少于300~400年,百年树龄的核桃树随处可见。在海拔1500~2500米之间均有分布。

马街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和土壤条件孕育出了马街大泡核 1 桃,并以其果大、壳薄、仁白、味香、营养丰富而久富盛名。

马街核桃种植规模逐年扩大。到“十一五”末,全镇泡核桃种植面积达16.03万亩,产量112万公斤,核桃种植面积、产量分别为1995年的5倍和10倍。全镇13个村委会134个村民小组都有核桃种植,农民户均拥有核桃37.2亩。核桃收入5000元至1万元的农户有2518户,1万元至2万元的有586户,2万元以上的有126户。如缴板村委会周树昌农户核桃产值已突破8万元。

核桃产业链逐步延伸。核桃加工业与核桃种植业协调发展,全镇有以缘兴核桃产业有限公司、凯达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为主的初加工企业,年加工核桃干果70万公斤,除镇内自产外,从楚雄市等周边地区调入我镇加工的核桃达11万公斤,全镇已发展成为县内最大的核桃种植基地和核桃产品交易集散地之一。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作保障。上世纪80年代,马街镇党委、政府凭借特殊的地理气候、悠久的核桃种植历史,立足“靠山吃山”,念活“山字经”,“打好优势仗,走好特色路,唱好地方戏”,把核桃作为扶贫攻坚的“先锋树”、新农村建设的“致富树”、建设美好家园的“生态树”、推进和谐马街建设的“基础树”、全面实现小康的“摇钱树”来培植,把核桃发展作为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最大政治任务,以实现人均种植核桃80棵为目标。做到换届不换目标,换人不换方向,切实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体制。同时,逐级建立相应的任期目标责任和奖励办法,真抓实干。全镇上下形成高格局、多角度、大范围,多措并举,齐抓共管的发展态势。

(二)政策指引活机制。镇党委、政府创新机制,出台优惠政策,动员社会一切力量,建立投资体系,积极鼓励个人、集体有偿转让、承包土地,以联营、土地入股等形式发展核桃;坚持每年部门、集体单位与村组联合开展“镇长样板林”建设工程;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企业参与核桃产业化发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避免“撒胡椒面”,按照扬长避短、择优发展、效益优良原则,建立协调机制,整合国家退耕还林、干果基地建设等项目,突出重点,捆绑使用;把核桃产业发展纳入新农村建设农户“八有”范围扶持,并要求干部职工和单位结对帮扶支持贫困户高标准种植核桃;扶贫、金融部门发放低息、贴息、小额信贷贷款,扶持核桃产业发展。通过以上措施,极大地促进了核桃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典型引路促规模。实施国家、省、州林业重点扶持项目,兴办镇、村各级样板基地,实施能人带动,招商引资,着力打造先进典型,引导千家万户发展核桃产业。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逐步形成优势产业,实现特色产品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建成连片基地千亩以上2片,百亩以上不胜枚举。此外,还大力发展梨果、华山松、膏桐、刺头菜等各种特色兼用林1万亩,全镇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突破16万亩,农 民人均有特色经济林8.7亩,实现了土地、劳力、资金、技术等要素优化组合,广大群众由粮农向果农逐渐转变。

(4)立体种植求发展。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着眼高效益,根据核桃的生物学特性和林学特性进行垂直布局,积极推广早熟、丰产优良核桃品种。由于实行统一规划,分类指导,立体种植,使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更加科学,推动了核桃产业长足发展。

(5)科技支撑提质量。在种植管理技术上,做到“十个一”,即:选一块好地、挖一个大塘、放一担农家肥、栽一株壮苗、浇一担定根水、盖一块塑料薄膜、一套完善的间作措施、一年一次追肥、一年一次统防病虫害、一年一次整形修剪,有效提高了核桃的成活率,实现了核桃果园早熟、丰产、优质、高效的集约化经营管理。在育苗技术上,100%选用良种,采用子芽砧嫁接技术,缩短了苗木培育周期;在嫁接技术上,以塑料薄膜绑扎和封蜡接穗技术为基础,大力推广子芽砧嫁接、高枝嫁接、嫩枝嫁接来快速培育苗木和改造低产果园。在干果烘烤上,积极推广无烟烘烤技术,有效提高了干果品质。

(6)粮林间作促生长。针对种植核桃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实行以耕代抚、以短养长的混农种植模式,结合科学施肥,每年耕翻土地2次,间作玉米、矮杆作物及豆科作物等,做到了熟化土地、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核桃茁壮成长、缩短挂果周期、提高核桃产量、降低管理成本的作用。实现了核桃、粮食与其它经济作物的共同发展。(7)壮大龙头闯市场。千方百计培植以缘兴核桃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凯达农产业开发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全镇“龙头”企业,加快核桃加工业发展,不断提升核桃产品附加值。

(8)打造品牌扬美名。借助南华县被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这张名片和“马街早熟优质核桃产业被县人民政府评为科学技术进步奖”,在全国核桃大会上马街核桃被评为“银奖”称号的基础上,继续组织了一系列以弘扬核桃文化为主题的品牌宣传活动,进一步加大了打造核桃品牌的力度。积极支持南华咪依噜天然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加工“马街薄壳核桃”,不断提升品牌形象和影响力。

(9)抓实培训强素质。牢固树立人才是事业发展首要因素的理念,努力培养科技领军带头人。坚持培训跟着产业走,课堂建在基地上,培养了一大批“土专家”、“田秀才”、经营能手、能工巧匠、嫁接高手。让他们真正掌握一套核桃丰产栽培和经营管理技术,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大力扶持各村发展各类核桃专业协作会,促进了核桃产业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切实为核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集镇建设旧貌换新颜

近年来,马街镇以打造富裕文明和谐生态新马街为目标,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思路,突出集镇发展战略,加快集镇建 5 设步伐,着力改善集镇环境面貌,提高集镇品味,完善集镇服务功能。目前,全镇共筹集资金800万元用于集镇建设,一个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商业兴旺、康居宜业的新集镇初现雏形,为全镇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集镇背景

马街镇集镇街道始建于1991年,到至今已运行了20年,且当时设计的功能有限,随着集镇建设的日趋繁荣,人口流量的逐年增加,原来的街道已破烂不堪。镇党委政府多方协调争取,以“地”生财,千方百计积极筹措小集镇建设缺口资金。抽调骨干人员组建街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强有力措施,使集镇建设旧貌换新颜,集镇功能不断完善,集镇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

1、建立班子,凝聚合力。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小集镇建设此项工作,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村委会干部为成员的小集镇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做好征地、立项、资金使用安排、规划等工作。先后召开多次党委会,专门研究小集镇建设的发展,同时,请县交通局、县国土局、建设局委等部门,对小集镇建设进行专门指导。

2、正确引导,达成共识。小集镇建设工作量大,群众涉及面广,没有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是难以开展的。镇党委政府把涉及到征地农民思想工作作为突破口,人对人,面对面的讲解小集镇 建设好后的好处,使群众参与到集镇建设中来。

(二)立足长远,统筹兼顾

始终坚持“高标准规划”,做到集镇建设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同时做到操作程序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按规划进行建设,强化规划的严肃性。

(三)千方百计,筹措资金

为解决小集镇建设资金缺口的问题,我镇采取“几个一点”的办法来解决:

1、把原来的养猪场、蚕桑站土地征给烟叶站建设,把老烟叶站进行拍卖来盘活集镇建设资金。

2、借助县交通局把五顶山至马街段面列为通乡油路建设契机,把集镇建设路面争取列入工程项目里。

3、把大龙潭金矿每年给镇上的工作协调经费统筹纳入集镇建设,通过多方筹资来解决集镇建设问题

(四)加大力度,严格管理

在推进小集镇建设的同时,结合城镇环境综合治理,高要求管理集镇。一是成立了小集镇建设管理办公室,按照小集镇建设总体规划,专门对未批先建,乱搭建设,手续不全就建设占总经营进行规范;二是聘请保洁工人3名,专门对场镇环境卫生实行管理;三是定期不定期抽调专人组成专项工作组,对“脏、乱、差“现象开展专项整治;四是政府出资购买垃圾筒,政府聘请人员每逢街天对集镇进行一次大清扫,确保了小集镇建设能健康持 续发展。

(五)完善设施,增强功能

1、新建大牲畜交易市场。结合马街镇特点,为方便群众,有利于大牲畜交易,通过多方选点,在蚂蚁堆岭岗征地4.2亩建成大牲畜交易市场。

2、加强交通,通信,街道亮化,临时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集镇使用功能,带动三产业发展。

3、引导农户到集镇经商,开餐饮,投资服务业等。

4、政府引导,农户集资建房,增加场镇“人气”带动集镇经济繁荣。

三、主要成效

(一)集镇面貌焕然一新。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逐步完善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集镇卫生、治安环境综合治理力度,集镇面貌焕然一新。集镇长久以来存在的“脏、乱、差”状况已得到根本解决,达到“绿化、亮化、美化、净化”要求,已消除一条街、街道人群拥挤、车辆堵塞现象,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集镇住房、人口逐渐增加。近三年,集镇共新建住房17栋,流动人口增加780人。

(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通过充分发挥集镇辐射效应,落实全民创业优惠政策,创造宽松的投资环境,大力开拓市场,促进农产品的集散和流通,形成食用菌、延季蔬菜、茶叶、乌骨鸡、黑山羊等主导农业产业种养、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条,带动发展交通、餐饮、住宿、娱乐等服务行业,形成人流、物流、资金流的交汇,产生更多的商机。近三年,集镇新增私营企业3家,民营企业2家,商铺35家,提供就业岗位112个。

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篇7

一、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卫生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纳入“十一五”經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组织编制“十一五”规划纲要。我们将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全国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的要求,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当前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重点和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着力点,纳入 “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协助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加快发展步伐。

要通过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落实社区卫生发展目标和任务。按照合理设置服务机构、健全服务功能、完善服务网络、提高人员素质、理顺运行机制的要求,到2010年,在全国地市级以上城市等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要通过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加大城市卫生资源的调整力度,加强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建设。立足于调整现有城市卫生资源,走内涵型的建设发展路子。按照区域卫生规划的原则,统筹安排各类卫生资源的增量配置和存量结构调整,重点是通过对政府举办的一级、部分二级医院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医疗机构等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转型或改造改制,设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坚持地方为主的原则,按照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地方政府要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补充和完善现有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的不足,根据需要安排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必要的改扩建或新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给予支持。广泛动员社会参与,鼓励多渠道投入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通过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进一步推进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改革。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与非营利分开的改革方向,会同有关部门抓住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这一契机,积极推进“医药分开”的试点改革。在认真总结有关地方“门诊药房从医院脱离”试点经验基础上,选择部分地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照不经营药品的原则,除保留必要的应急及康复护理用药外,不再设立门诊药房,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场所附近设置独立的零售药店。通过试点探索切断医药之间经济利益联系,进一步规范用药行为、减轻群众医药负担的有效方法,为推动城市医疗服务体制改革积累经验。

二、从努力满足群众基本卫生需要出发,加强社区医药价格管理工作

要按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积极研究制定符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机制特点的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合理确定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制定相应的服务收费方式和标准,确保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费低于城市医院水平。合理确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药品种,控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加价率,降低药品价格,减轻群众药费负担。在此基础上,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选择一些地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积极推行药品销售“零差率”试点,所需药品由政府统一招标采购、集中配送,以实际进价供应患者,药事成本统一核算,计入机构运行成本,以切实保证降低药品价格水平,适应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要。

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计划 篇8

一、工作任务目标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1、居民健康档案: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80%,并每半年对人口流动信息进行更新;健康档案合格率≥90%;健康档案使用率≥50%。

2、健康宣传:加大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城乡居民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85%。开展项目免费政策、服务内容的宣传,提高居民对项目的知晓率。

3、适龄儿童预防接种:常住适龄儿童I类疫苗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保持在90%以上;适龄儿童含麻疹成分疫苗2剂接种率≥95%;麻疹疫苗首针一个月内及时接种率≥90%以上;辖区托幼机构、学校预防接种证查验率100%、相关疫苗补种完成率≥95%。

4、儿童保健:6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90%、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0%、新生儿访视率≥90%。

5、孕产妇保健:早孕建册率≥90%、产后访视率≥90%;产后42天健康检查率≥9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100%、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0%。

6、老年人保健: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70%、健康体检表完整率≥70%。

7、高血压管理:高血压患者管理率≥40%、规范管理率≥60%、血压控制率≥45%。

8、糖尿病管理:糖尿病患者管理率≥35%、规范管理率≥60%、糖尿病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40%。

9、中医药健康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45%、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45%。

10、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发现率≥4.5‰,在册患者管理率≥95%,规范管理率≥85%以上,规律服药率≥70%,精神分裂症治疗率≥80%。

11、公共卫生信息收集和报告:准确掌握辖区内人口出生、死亡、迁入、迁出等动态情况;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率与及时率100%。

12、卫生监督协管:卫生监督协查信息报告率≥98%,饮用水卫生安全、学校卫生、非法行医或非法采供血、计划生育实地巡查次数每季不少于1次。

13、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报告发现的结核病患者(包括耐多药患者)管理率达到≥90%,规则服药率≥90%。

14、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报送12篇以上健康教育科普材料或工作信息;积极配合开展健康素养调查和烟草流行监测工作;按县疫情暴发情况,开展重大传染病应急健康教育工作。

15、免费提供避孕药具服务:免费避孕药具获得率90%以上,避孕药具服务随访率达98%以上,避孕药具自动发放机保持正常工作状态达到95%以上。

(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1、根据省、市、县目标任务,中心卫生院继续实施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检查项目。

2、实施欲婚青年免费婚前医学检查,检查率≥95%。

3、实施农村妇女免费增补叶酸项目,叶酸服用率达到90%,叶酸服用依从率达到70%。

4、实施适龄儿童窝沟封闭项目,窝沟封闭率≥85%,窝沟封闭完整率≥85%。

二、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队伍建设

1、镇政府要及时调整“公共卫生管理委员会”及“委员会办公室”,在政府在职干部中确定1名公共卫生管理员,负责日常协调工作。

2、根据服务需求进一步调整优化公共卫生联络员队伍,按照“肯干事、有时间干事”的原则,聘请村居干部或熟悉本村(居)居民信息的热心于公共卫生事业的人员担任村(居)联络员。

3、要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队伍建设,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合理安排人员,不断提高公共卫生的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卫生院由责任医生、护士和疾控、妇幼人员组成的社区责任医生团队的组团式服务和网格化管理,要明确社区责任医生团队各成员的工作职能,落实服务责任区域,原则上每位社区责任医生服务人口在人以内,为保持公共卫生服务队伍稳定、严禁解聘工作成效良好的社区责任医生,严禁非临床专业人员承担社区责任医生为居民提供健康指导服务。

4.、卫生院配备1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专职人员和1名药具负责人,从事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一般人群随访、育龄妇女计划生育术后(人流、放环、取环、结扎)随访及避孕药具服务和随访工作。

(二)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管理机制

1、进一步健全项目工作例会制度。镇政府每年至少召开1次由公共卫生管理委员会成员及公共卫生联络员参加的项目工作会议,通报工作完成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各卫生院每年至少召开4次社区责任医生会议,分析、部署公共卫生工作。同时,加强《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四版)》及相关项目政策的培训。

2、进一步健全“问题导向”机制。根据上级督查及自查发现的问题,组织人员进行分析讨论,形成“整改方案”,明确问题整改的责任科室、责任人和整改时限;每年召开2次问题整改会议,督促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形成“整改报告”,评估问题的整改情况。

3、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专项经费的管理。为保证项目工作顺利开展的需要,要安排不低于20%的年度实际到位补助资金作为项目工作直接成本支出。中心卫生院要结合单位实际出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使用管理细则”,明确资金分配原则、拨付方式、使用比例等规定,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原则,合理发放社区责任医生的工作补贴。健全卫生院内部人员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绩效考核,要依据考核结果分配项目资金。外聘责任医生(村卫生室)的劳动报酬根据卫生院年度实际人均到位资金的50%设立,并合理承担50%左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根据社区责任医生(含院内职工兼职)完成的工作当量按季(或按月)进行预拨,年底通过年度项目工作绩效考核结果,采取“多扣少补”的原则,确保经费补助到位;进一步明确以重点人群、重点项目的量化补助为主,以服务人口统筹分配为辅的经费管理机制。

4、继续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卫生院要结合实际,组建高血压或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定点定时开展专家讲座、咨询,组织患者讲课、同伴教育等活动形式。“以点带面”,提高项目服务成效和质量,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5、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象实施居住地管理(主要是妇幼保健服务对象),原户籍所在地卫生院履行迁出相关信息(如服务对象的电话、现住地等)的掌握和通报职能,现住地卫生院承担迁入对象免费公共卫生服务职能。

6、严格执行项目免费政策,要使孕产妇、0-6岁儿童、65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及重性精神病等重点人群真正享受到服务规范要求的免费项目。

7、镇卫计办要充分利用村计生员的作用,及时、准确的动员符合再生育对象参加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同时要做好优生健康知识教育。

8、积极做好育龄群众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指导,引导育龄人群落实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进一步提高药具应用率和有效率,加强药具不良反应监测及可疑不良事件上报等工作。

(三)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督导机制

卫生院要进一步健全项目工作考核制度,一是按照《平阳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办法内容,于6月份、11月份上旬对本镇的项目工作进行自查评分;二是结合实际,每季对社区责任医生的重点项目工作进行量化,通过分析报表、实地核实等方式,督促责任医生如期为辖区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三是完善“社区责任医生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评分标准”,年终对责任医生的项目工作进行全面考核。从注重过程考核逐步转向注重结果考核,以问题为导向,强化既往绩效考核发现问题的追踪与整改落实。加强项目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强化考核结果与补助经费挂钩的奖惩和通报机制。

(四)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提高服务规范化程度。

1、加强社区责任医生公示制度,宣传社区责任医生服务责任区域、项目工作免费政策,接受社会监督。明确入户服务时间、内容,确保重点人群享有重点服务。各社区责任医生采用通知单或电话通知(记录)的形式,督促辖区内适龄儿童及时进行预防接种和健康体检管理、孕产妇进行定期保健管理,切实提高疾控、妇幼工作水平。

2、卫生院要加大参合居民健康体检宣传力度,提高体检率;加强规范档案管理,并增加档案规范性抽查次数,提高健康档案的规范建档率以达到项目指标要求。

3、规范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要求卫生院2个以上,村卫生室1个以上,并署名宣传栏名称),并及时更新宣传内容(注明更新日期及期数)。各卫生院要制订健康教育讲座咨询活动工作计划,落实健康教育场地及人员,增加健康讲座场次,以提高群众健康知识知晓率。

4、及时做好新生儿访视和产后访视服务,免费提供儿童保健管理血常规检测,切实提高0-6岁儿童和孕产妇系统管理率。

5、加强慢性病管理,严格按照服务规范的要求,每季开展一次慢性病随访质量控制,以提高工作标准和服务质量。

6、加强社区责任医生中医药健康管理业务培训力度,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能力,进一步规范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0-36个月儿童中医药服务由中医馆相关科室协助完成。

7、卫生院进一步加强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落实好食源性疾病、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学校卫生、计划生育等信息的报告和巡查工作。

8、根据结核病患者健康服务规范的要求,做好疑似肺结核患者的推介和转诊、确诊结核病患者首次随访及规则服药、催诊等健康管理工作。

(五)进一步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街镇社区服务站工作计划 篇9

实 施 方 案

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强化防溺水教育工作,进一步增强广大教职工、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根据各级领导的指示和县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龙街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县教育局关于在中小学开展防溺水等安全教育活动方案的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大学校防溺水等安全管理工作的力度,完善各项安全工作责任制,确保广大学生生命安全。

二、工作目标。

以预防中小学生溺水事故的宣传教育为主要目标,通过家访、主题班会等形式深入开展以中小学生安全知识问答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活动;配合乡政府和村委会对中小学生上放学途中经过的有重大安全隐患的水域进行全面排查并树立警示牌,并通过各种会议、各种活动、校园广播、挂横幅、发宣传材料、出黑板报、课堂教育等形式广泛宣传,努力营造一个全社会都来关心学生暑

期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杜绝学生溺水等伤亡事故的发生。

三、主要任务。

在5月份为我乡中小学生预防溺水教育活动月,积极开展以“提高自防、自救能力,杜绝溺水事故”为主题的专项活动。各校在防溺水宣传教育活动中,要切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领导,把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

中小学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防溺水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认真研究和分析本项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学校要成 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

(二)突出重点,开展以导致溺水事故等各类安全隐患的专项治理活动。

各学校要认真开展游泳等项事故的排查和整治活动,确保校园平安,各村小要会同村委会对学校周边的池塘、河流等水域情况进行认真自查,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积极抓好溺水事故的预防工作,在重点地域,建议乡政府和村委会设立防溺水警示标牌。

(三)不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各中小学要以宣传游泳等安全常识为重点,通过主题班会、团队活动、课堂教学、集体活动和举办专题讲座、开展知识竞赛、发放《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制作宣传展板、挂图、标语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对广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不准在无家长的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不得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到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树立预防溺水的安全理念,掌握相关知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

(四)围绕主题,开展“五个一”活动。

各学校要在防溺水宣传月期间,围绕“提高自防、自救能力、杜绝溺水事故”这一主题,深入开展“五个一”活动:1.上好一堂防溺水安全课(要有教案有记录);2.印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公开信;3.开展一次防溺水工作专项家访(尤其在暑期各班主任针对本班学生开展专项家访,并填写家访记录上交学校安全领导组);4.组织出一次防溺水知识的板报;5.开展一次全校性防溺水工作安全教育报告(有会议记录和相关材料)。

(五)暑期安全教育。

暑假结束前,各班要再次召开“防溺水”主题班会,强调学生暑期更要注意安全防范工作。暑期中,老师要进行防溺水等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专项查访,深入开展以防溺水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知识宣传活动。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教育阶段:5月—6月,为加强对防溺水教育工作的领导,龙街镇中心学校成立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各学校 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活动。

组 长: 莫江林

副组长: 刘 伟 梁平武

成 员: 李文斌 李朝春 张家雄 普建平

范仕德 邹光新 彭家阳 郑家兴

(二)整治强化阶段:7月—8月,各学校要围绕暑假工作重点,通过查访等形式,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抓好防溺水等安全工作。各学校暑期一律实行安全值班制度(有值班表、值班记录,值班人员在岗职责),中心校将组织人员开展学校暑期安全教育督查(查学校安全工作宣传教育资料、查值班人员在岗情况),切实推进学校暑期安全教育等工作。

(三)总结提高阶段:9月—10月,各学校要召开专门会议对防止溺水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并将有关材料存档。

防溺水系列活动的开展,其目的是为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广大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强化学校管理,促进学校、家长间的沟通和联系,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实践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郑重承诺,为建立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做贡献。

大姚县龙街乡中心学校

上一篇:好听的英语签名下一篇:杀死一只知更鸟读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