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计划书

2024-06-26

社区服务计划书(共11篇)

社区服务计划书 篇1

四平里社区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做好社区志愿者服务工作,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奉献精神,结合社区实际情况,特制定20XX年志愿者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加强志愿者服务工作的规范管理,建立健全社区志愿者服务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社区志愿者分会组织网络,做到网络齐全、人员到位、规范管理,志愿者工作有计划,有总结。

二、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吸纳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社区居民组成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社区志愿者服务。同时,加强志愿者培训工作机制,适时进行集中学习讨论,采用“以会代训”、“以老带新”、“传、帮、带”等形式,培训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成员。

三、要继续开展“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促进和谐社区建设”为主题的社会志愿者服务活动。面向社区老年人、儿童、残疾人、贫困户等弱示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一是为困难群体送温暖;

是为“空巢”老人送关爱;

三是为少年儿童送快乐;四是为社区居民送健康,用这些切实可行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

四、组织志愿者参与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社区文化、体育、科普娱乐等服务。围绕社区居民对教育的需求,开展讲座、义务家教等服务。坚持不懈地组织志愿者参与建设“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的活动,积极探索结对型、集中型、求助型和互助型等社区志愿服务方式,按照“社会化参与、项目化运作、规范化管理、整体化推进、事业化发展”的工作要求,不断提升志愿者服务工作上水平,以适应滨海新区的大开发大发展。

五、面向社区居民开展便民利民、卫生咨询、医疗保健讲座等服务。围绕社区环境美化,开展净化、绿化、社区治安,协助开展巡逻、流动人口的管理、法律咨询、法制教育、权益维护等工作。

六、通过志愿服务形式,倡导居民互帮互助,传播爱心,树立良好风尚。

七、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和上级任务,开展一系列的志愿服务项目。

社区服务计划书 篇2

如果工党赢得下届大选,每一个19岁以下的年轻人都必须要做50小时的志愿者工作。布朗首相表示,工党的宣言将包含强制参加社区服务的计划。根据这项计划,志愿者工作可能包括帮助英国和国外的慈善机构,这项志愿者工作很可能成为国家课程的一部分。

到2011年,年轻人在18岁之前都必须接受教育或培训,而这项志愿者服务计划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措施之一。首相在写信给《世界新闻报》时说道,他希望社区服务是“每一个英国年轻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常规的部分”。他说:“我们每个人都做出一点贡献,就能够建立起一个对所有人来说更美好的社会。年轻人在19岁之前,应该为社区做出至少50小时的服务贡献。这将建立在我们的学生都具有公民意识的基础上。但由于我设想的社区服务大部份是在校外进行,这还将需要当地的社区组织和慈善机构的密切参与。”他还补充表示,应当设计一个“明确的认证制度”来为年轻人通过志愿者服务所取得的收获进行认可和评价。

布朗首相去年提出了“全国青年服务”的想法,引导年轻人参与到志愿者服务中来。去年9月,政府正式启动该计划,如果工党再次当选,那么这项计划将成为强制性的服务计划。

社区植入计划的植入 篇3

2月28日,成都的多数艺术机构还没开始春节后的工作,毗邻南二环的东湖公园内已开幕了一场群展——当天下午3点,由艺术家俞可策展的“社区植入计划”在成都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户外广场举行了开幕式,参展艺术家包括曹晖、崔岫闻、谷文达、刘俐蕴、缪晓春、隋建国、向京和张大力,展品以雕塑、装置和影像作品为主,共计46件,启用的室内展厅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室外也有张大力等艺术家的中等体量雕塑作品展示。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中国的当代艺术家们对“公众”的态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七八十年代的艺术家们仍处于理想主义氛围,他们当时的彼此通信中不乏“艺术家是不需要被理解的,也无法被理解”之类的句子,将自己视为“精英”和“超人(来自尼采的定义)”,直到80年代末,“艺术家”还常常被作为“自由主义”和“小资产阶级”的反面典型见诸官方媒体。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大多数艺术家都站在“集体”的对立面——即使他们表面上做出一副“我相信群众,相信集体”的政治正确姿态,但在私下里,《乌合之众》等群体心理学著作却备受推崇。

到90年代,艺术家态度的转变很大程度上来自市场的需要——仅仅依靠采集中国当代艺术样本的西方收藏家是不合适的,因为谁也不能保证中国社会在世界语境中的特殊状态能够保持多久。正如一处繁茂的雨林必然有一套稳定的自循环系统,想要长久维持中国艺术的生态,必须培养国内的消费市场,而“群众”正是市场的基础。他们不理解艺术,艺术家有义务让他们理解——“文革”造成的审美教育空缺正是一个百年难遇的好机会,一切都在重构,一切都可以重新书写。对“群众”来说,中国当代艺术是裹挟着西方的哲学、宗教和社会价值观而来的,这些观念也是现代生活的支柱,双方一拍即合,和谐相处,80年代艺术家们曲高和寡的状况被完全颠覆了。

在北京,八九十年代的艺术家们在家关起门来画画还要防着被居委会大妈举报“不务正业”,而现在的艺术家工作室聚落已经成为市民游览的“文化景观”。

我们今天所说的“社区”正是“群众”在固定地域内居住形成的具体化体现,城市人口流动频繁,但一个已经成熟的社区是相对稳定的。依附社区存在的产业除了传统的餐饮、日用品商店等生活服务之外,所谓的“文化设施”也成为新兴产业。传统的文化配套以图书馆或书店为主,而网络阅读的流行导致书店逐渐消减,画廊、创意小店、美术馆在城市中开设得越来越多。如果说成都画院、成都市美术馆等文化设施是广义上的社区配套机构,那么作为“麓山国际”社区的配套文化设施而建立的成都A4当代艺术中心就是此类新兴社区附属机构的典型,迄今也有7年历史了。

“社区植入计划”这一展览名称简单直接,点出了此次展览的主旨——既不是对艺术观念的探讨,也不是对艺术流派的“检阅”,在文献性和前卫性方面都没有太高的要求,只求“普及”和“互动” ——艺术没有标准,但这一展览有标准,“群众”就是标准。展馆所在的东湖公园是一处典型的市民广场——远离任一专业场所,北边是城市交通主干道二环路,西邻贯穿成都市的主要水脉府南河,南边是密集的居民小区,东侧则是人流量非常大的商业广场和餐饮区。这个地理环境可以说是完全开放的,无法制造“内部观摩,生人勿近”的神秘感,“社区植入计划”的低姿态不失为一种聪明的做法,很容易让观众在展览现场获得超出心理预期的感受。

展览主题“门槛低”,反衬得入选艺术家和作品很有用心。进入展厅,最靠近前台的入口处就是向京的一组真人比例雕塑,背对观众,头抵墙壁的少女很容易被误认为真人。这一入场方式使得现场时常听到观众的惊叹声“哎呀,我还以为是个真人!”。一个简单的错觉制造手法,让“艺术”和生活的距离稍稍拉开了一些。

绕过少女雕塑《尽头》,依然是向京的另一件雕塑《异境——这个世界会好吗?》,是一匹肌肉紧致姿态优雅的白马——少女和白马,这样的寓意简单又浪漫。在女艺术家里面,向京的雕塑总是弥漫一种白日梦似的不真实感,让作品的视觉重量感大为减轻,明明是沉重的铜或玻璃钢,却让人觉得纤细、柔软。这匹白马相当受女性观众的喜欢——感叹了入口处少女雕塑的真实感,紧接着掏出手机与白马来个合影,几乎成为女观众入场的标准流程。

在向京这组作品的对面墙上,展览前言显得不那么起眼。与展览的规模相比,前言的遣词造句是比较谨慎的:“这样一个城市中心所规划出的文化社区,正是为了对应人们文化诉求而采取的行动。怎么能让艺术回归于它的出发点,建设性地让艺术与民众有更多的相遇,如何用一种现实的态度感悟当下世界与我们之间仍然存在的距离,正是这次展览的诉求。”所谓艺术的出发点是什么?民众对于这一场相遇的态度如何?展览的诉求仅仅是一次感悟还是想要达到怎样的效果?这些表述显得有些模棱两可,展览的组织者们应该有所预期,但是直到布展完成,他们大概还不知道结论是什么。

其余7位艺术家的作品也大多以一人一个空间单位的形式来展现,每一位艺术家的作品都在两件以上。张大力的一组青铜雕塑旁边陈设着他完成于2014年的最新油画系列,两者在内容、主题和表现手法方面都毫无联系,完全可以在空间上分隔开来。隋建国的参展作品《重力》依然是对时间、重力等物理标尺的具体化体现,是纯粹的形式感探讨。与之相邻,曹晖的“肉感”雕塑一直很有争议,他塑造的动物都裹着一层粉红色的、如人类婴儿一般的光洁皮肤,这样的嫁接对观众来说可能有点恶心,或者说是一种对异类物种“拟人态”的生理性排斥。

刘俐蕴的两件架上综合材料作品《无——有》系列和另一组软装置《联结》都用棉花和丝线制成。《无——有》用白色棉线和银灰色手工用线盘成的圆圈贴在画布上,而《联结》则是无数悬垂的线圈与填充了棉花的山形枕头构造的山水空间,彼此呼应。老牌观念艺术家谷文达的影像作品《佛山项目和天堂红灯》与纸上水墨作品《谷氏简词——山川湖海》都出自他知名度非常高的代表作品,三联大屏幕影像的体量和视觉冲击力与正对面展墙上的小尺寸纸上作品构成对比,虽然感觉上有点牵强,但总算说得过去。另两件多屏影像作品分别来自缪晓春和崔岫闻,两位艺术家也都相应地展出了多件架上作品,是作为影像动态的定格诠释也好,是影像形式的补充也罢,最终都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视觉单元。

在这一场展览中,每个人的展示空间都是完整而和谐的,平均用力,没有问题。我认为,一个“没有问题”的展览在艺术史上是没有位置的,但在现实中往往更能生效。关于艺术本身的讨论有很多场合可以进行,一个有亲和力的群展在这个环境中或许是最为合适的。

“社区工会计划”社区工作计划 篇4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工会十五大精神,按照石桥铺街道党工委和工会工委的工作要求,围绕本社区的发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认真履行工会职能,积极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突出维护职能,加强民主管理。努力推动社区公开和各项民主建设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加强工会建设,提高自身素质,努力为社区广大会员服务,开展各种有益活动,提高广大会员的凝聚力,为构建和谐社区作出了贡献。

二、工作内容

(一)加强工会自身组织建设,提高工会工作的整体水平

1、切实加强社区工会队伍的思想和作风建设。以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作风去研究新情况、思索新问题、探索新路子、总结新经验,真正把工会建成政治坚定、作风深入、团结向上的坚强战斗集体。

2、加强经费使用的管理,做到合理开支,手续规范。

3注意日常工作资料的收集、上报、宣传、归档工作。

(二)加大工会维护职能,进一步实施送温暖工程

1、实施送“温暖工程”,定期走访、慰问患病住院的工会会员。带去社区的温暖和大家的关爱,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家”的氛围,“家”的温馨,关心工会会员和农民工的生活。

2、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充实社区居民和工会会员的文化生活,通过活动,增强工会会员的凝聚力。在活动中相互交流沟通,增进友谊和团结。

总之,在新的一年里,本社区工会将紧紧依靠广大会员,依据《工会章程》,充分发挥工会职能作用,实现工会重点工作的突破和工会自身建设的加强,在创造和谐示范社区中,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社区的和谐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社区工作计划—社区计划生育工作 篇5

社区工作计划—社区计划生育工作

计划生育利国利民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虽然已经是家喻户晓,是一项我们长抓不懈的工作,但在我们即将送走忙忙碌碌的2011年,如何继续将2012年的计生工作在社区中开展得有滋有味,使之更加出色,是需要我们深究的。我们社区2012年计生工作的工作思路如下:

一、领导重视,加强队伍建设

社区党总支书记亲自抓、负总责;计生干部具体抓、放手干。加强计生协会班子、楼组长、信息员、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带领这些班子、队伍人员不断学习党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新政策和新规定,不断充实和提高我们的业务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做到具体工作有人抓、大事小事有人管,使协会工作得到正常开展,使我们的服务能真正让群众得到满足和满意。

二、创新机制,提供宣传服务

随着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优质服务的全面开展,计划生育服务领域不断拓宽,从避孕节育服务拓展到包括孕产期保健的生殖健康服务,以及开展婚育新风的宣传教育活动,都离不开宣传工作。我们利用社区中的大小会议、各种阵地向群众宣传党对计划生育的政策、法律、法规。积极发挥社区计生协会的作用,利用社区协管员与楼组长、志愿者及信息员队伍,采取形式多样、对不同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根据广大育龄人群的需要,提供优质的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服务。做到特殊对象有计划生育宣传员送资料上门、普通群众通过宣传栏获取信息。在社区居民中广泛开展“青春健康”和“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使社区居民科学掌握了计生保健知识,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使育龄人群生殖保健意识有所增强。

三、勤于走访,实际服务群众

人口计生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关系复杂,工作量大。在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每当小区中有人家结婚,或有新生儿出生,都要登门拜访。一来摸清信息,便于管理;二来联络感情,便于开展工作;三就是送上社区居委会的一番关爱。把最新的计生政策、把婚育新风宣传到他们,给她们送去生殖健康、科学育儿、产后保健、避孕选择等知识手册,相信对于这样的走访、这样的温馨服务是社区居民所需要的。

四、定期验证,关注流动人口

励志天下http://

根据街面房多、出租房多、流动人口多的三多特点,我们要把这作为社区创建工作的重点来抓。积极开展每月一查,每季度一核对的计生普查验证工作。为了方便流动人员做好计划生育,我们要不定时地把计生宣传资料、避孕工具送到他们的手里。还在管辖区内置放1只避孕药具柜和二只易得性墙柜(其中一只在城中路公共厕所内,一只在桃园家园公厕内。),以及计划要在餐饮店、xx路菜场等处装置安全套易得性墙柜,并张贴免费发放避孕药具告知书,使“易得”真正为育龄群众提供方便。另外准备组织1-2次便民服务活动,设立计生政策咨询、发放宣传资料和安全套,让流动人员享受与户籍人员同样的服务。

以上是我们在新的一年里的工作思路,群众的需求度和满意度,是检验我们工作的尺子,我们要在优质服务工作方面有所新的突破,以满足现时社区居民的精神文明需要。

体医务人员,以十足的信心、满腔的热忱、精益求精的技术,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的、全方位的服务,努力把新一年的工作做得更加完善,特订2010工作计划如下:

1.认真执行上级有关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全心全意为社区群众服务要求全站医务人员积极参加全科医学理论学,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与社区群众建立的良好医患关系,为社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便宜、有效的服务。

2.认真做好社区内孕产妇的管理工作,并经常向社区群众宣传优生优育知识,鼓励母乳喂养。“三八”节、“六一”节为妇女、儿童各义诊一天。

3.抓好社区内高血压患者的系统管理,每一个季度对他们进行一次义务检查,一次健康标题讲座,发放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方法的宣传资料,尽量减少因高血压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使他们平安的度过危险时期。

4.积极配合上级卫生疾控中心的工作,抓好0-7岁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建立健全儿童防疫档案,定时不定区的对本地、流动儿童进行常规巡查,对有漏种、漏服儿童进行及时补救,继续抓好流行病、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治,做好传染病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工作;严防冬春季节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落实上级部门卫生的指示精神,发现疫情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并及时做好转诊及善后处理工作。

5.抓好社区内精神病患者的管理,坚持每月随访一次,做好病情记录,并随时与患者家属保持联系,监测病情。

6.关心社区老人的健康,凡60岁以上的老人来我站就诊,免挂号费,诊疗费,对居委会的特困和残疾人员免费诊治,并抓好社区的健康保健讲座事项,继续努力作好社区居民的建档、归档,完善家庭档案的更新及利用工作,切切实实为社区群众的身心健康服务。

7.无论暑假、寒假,继续把中、小学生的体检工作做好。做好入学儿童的查证补证补种工作。

8.坚持全天侯、全方位服务,不管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能叫到即到,让病人得到及时的救治。

9.加强医务人员素质教育,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优化组合。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切实做到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便宜、有效的服务。

社区活动计划书 篇6

禁毒工作 2009-03-13 11:31:35 阅读1019 评论2字号:大中小

一、活动名称:禁毒宣传教育活动

二、活动理念: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香蜜湖街道作为福田区禁毒工作试点,由深圳市春雨社会工作服务社禁毒社工策划,针对竹林社区吸毒人员较多,社区居民需进一步加强、加深对毒品危害认识这一实际情况,结合禁毒社工使命,运用社会工作互动治疗模式、生命意义辅导方法及社会预防相关知识,拟开展此次毒品问题宣传预防活动。

三、活动目标及目的:

1、通过此次宣传、预防教育工作的开展,使社区居民对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有进一步的了解,加深社区居民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并自觉预防毒品犯罪。

2、收集社区中因吸毒滋生的个人及家庭问题,并为之提供支援服务。告戒人们: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四、背景资料

(一)、活动性质:以趣味游戏、主题宣传、现场咨询、有奖知识问答等形式进行的社区宣传、教育活动。

(二)、服务对象:香蜜湖街道竹林社区居民

(三)、时间/日期:2008年12月4日15:00——17:00

(四)、地点:香蜜湖街道竹林社区文化广场

(五)、参加人数:200人

(六)、所需人手及分工:活动共需社工6名。

具体分工如下:

1、场务及协调:罗清

2、咨询及派发兑奖券:杨婵

3、趣味游戏:吴泽凯

4、知识问答:唐雄华

5、派发宣传资料及照相:明杰

6、机动:李静

(七)、所需资源:

1、禁毒宣传展板4块

2、禁毒宣传单张200份

3、禁毒宣传小册子100册

4、横幅一条

5、照相机一台

6、长条桌一张

7、坐椅两把

8、小礼品若干

五、宣传及招募:外展

六、具体工作程序安排:

1、参与活动全体同工于12月4日早上9点准时到竹林社区广场集合,布置现场。

2、各工作人员落实其责任区任务,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

3、社区居民经现场咨询、知识问答、趣味游戏等活动环节后,可到各咨询区领取兑奖券并到领奖区领取相应奖品。

七、评估方法:参与人数、参与度、居民评价、社工自评

八、预期问题及应对措施:

1、出现下雨状况——转自广场棚内举行。

2、参与人数过多——社工相互配合协调,引导居民积极参与。

3、现场秩序混乱——社工要加强引导,或增加维持秩序人员。

4、活动片区脱节——各责任区负责人要加强沟通,密切联系。

九、财政预算:0元

十、注意事项:

1、活动遇突发情况,及时向活动现场负责人和有关单位汇报。

2、各责任区负责人须在12月4日前准备好自己开展活动所需物品,如需支援,及时向小组长报告。

浅析社区计划生育档案的动态管理 篇7

一、社区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基本内容

社区作为我国社会构成的一个最基本的单元, 从目前我国的计划生育的政策来看, 在社区中进行计划生育档案的管理是最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的一项工作, 同时也是我国目前人口与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中最直接接触到群众的地方。可以说当前的社区计划生育的档案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和零碎的工作, 要做好这项工作就需要社区计划生育工作者付出更多的责任心和耐心, 同时还要对计划生育和档案管理都能够熟悉起来,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 我国的社区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对于工作人员的要求还是相对比较高的。鉴于计划生育的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动态记录的过程, 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社区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做的工作相对较多, 主要涉及到的内容有:首先就是对于社区内的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档案进行动态的管理以及实时的更新, 确保现有的档案是准确、及时、有效的反应当前社区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档案的真实状况。其次就是要对于社区内的育龄夫妇的计划生育档案进行动态的记录, 及时的更新社区内的育龄夫妇的计划生育档案的情况, 确保将他们计划生育的内容进行准确的通报和及时的登记, 确保计划生育档案信息的正确性和可信性。最后就是需要做好社区内的非独生子女计划生育档案的动态管理。这些信息档案就构成了社区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几个最重要的内容所在。

在社区的计划生育档案动态管理过程中, 就是对于社区内的常住人口计划生育资料的掌握。当前社区内的常住人口计划生育的资料的动态更新主要体现在了对于常住人口的基本情况、婚姻状况、孕育状况、出生信息、避孕和节育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更新。其中还包含了对于社区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中的常住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的上报。对于育龄妇女的生育指标的审批档案的管理工作。另外就是对于社区内的流动人口的生育状况的档案管理, 社区作为流动人口居住地, 社区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应该及时的将这些人的生育状况, 进行登记以便做到能够及时有效的来更新社区计划生育档案的动态管理, 从而为社区的计划生育的实施能够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

二、当前社区计划生育档案动态管理的现状分析

从当前我国的社区计划生育档案动态管理的现状来看, 我们在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的基础上, 在现实的工作过程中, 还有着不少问题制约着社区计划生育档案动态管理, 使得我国的计划生育档案的动态管理还不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这里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了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 首先就是社区计划生育档案管理者的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 由于受到实际工作的内容的限制, 这些内容主要表现在了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工作相对不够固定, 对于人口计生工作的认识往往还不到位。在工作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一种意识就是工作拖沓的现象比较严重, 在社区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当中可以清楚地看到, 他们对于现有的档案管理工作的更新速度, 没有能够赶上社区计划生育情况转变的速度。往往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这就给社区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限制, 从而影响到了我国社区计划生育工作不能够反映出现实的计划生育的真实程度。在计划生育的动态档案管理工作中, 社区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对于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清楚, 这就导致了对于档案管理部能够将资料收集全面, 将一些必要的档案收集到计划生育档案的动态变化当中去。导致出现档案资料收集不全, 归档不及时情况。

社区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动态管理, 对于社区计划生育干部的素质要求还是相对较高的, 这里首先就是要求这些社区的计划生育干部要具备较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同时还需要具备较高的责任意识, 这种责任意识主要表现在了不仅仅对于自身手头上的工作要认真负责, 而且还需要在实际的工作当中, 不断的提升档案管理的真实性。当前社区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最直接的表现, 就是还没有能够形成一套专门的针对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相应的监督机制, 这种监督机制的缺失往往也是导致计划生育档案动态管理缺失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其次就是上级领导干部在进行计划生育档案动态管理的时候, 往往存在着走马观花的现象, 这种现象就容易导致在计划生育档案的动态管理过程中, 存在着一定的造假现象, 这种造假现象往往就是社区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中最致命的环节。第三, 当前, 我国多数计生档案大多为传统纸质归档, 无电子档备份, 因此主要是室藏形式, 内容庞杂, 数量之大, 长时间处于封闭式管理中, 多以档案保管为目的, 不丢为原则, 对档案整理规范不同时期各不统一。这样的话就不容易形成一种动态的管理, 对于社区计划生育档案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如何构建社区计划生育档案的动态管理

就目前我国的社区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现状来看, 在完善社区计划生育档案的动态管理上面, 不仅仅需要主管领导的重视, 还需要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努力的增强对于现有的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的培养, 让他们能够在琐碎的工作过程中能够达到提升社区计划生育档案的动态管理的水平和能力, 从而为促进我国社区计划生育档案的动态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的工作对策上面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首先就是要对于现有的社区计划生育工作人员进行继续教育, 从而提升这些专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 从而为促进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和完善奠定人员的基础。同时在社区进行计划生育档案的动态管理过程中, 还需要引进先进的档案管理的硬件和软件, 让计划生育工作人员能够借助这些信息化的工具, 将社区内的计划生育的档案进行数据的更新和完善, 同时使得我国的社区计划生育的档案管理及时有效地进行更新。以此来保证社区计划生育档案动态管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保证计划生育档案的信息资源共享

对于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来说, 分管领导的重视程度往往就决定了计划生育档案动态管理的轻重。在社区计划生育工作当中需要重视的内容就是对于已有档案数据的分析, 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以后计划生育工作的现实效果和依据, 从而为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和宣传奠定一定的基础。从这个角度上来讲, 社区分管计划生育政策的领导应该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情况, 从思想上认识到计划生育档案动态管理的重要性, 从而为今后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和进一步的完善, 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日前, 我过进入文化大发展的时期, 国家对信息的管理更是高度重视, 社区是我国计划生育最小的基层单位, 搞好社区的计划生育档案的动态管理是关乎当代功在千秋的工作。它可以给未来的人口发展学提供可靠的原始资料, 为人口发展学的研究保存准确的数据信息。

另外, 就是在具体的社区计划生育档案动态管理的操作层面上, 还需要社区计划生育工作者能够将获得的第一手的计划生育的资料能够及时、准确、无误的录入到计划生育档案动态管理的系统当中, 从而为今后对于这些内容和数据的使用搭建好一个有利的平台。这里就需要档案管理者能够具备较高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 从而为社区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贡献出自身应尽的义务。社区计划生育档案管理者, 不仅仅要做好自身所管辖的社区计划生育的数据上报工作, 同时还需要对于已有的信息进行及时有效地更新, 以保证社区的计划生育信息系统中的内容都是最新的内容, 这样才能够做到位社区计划生育的管理奠定好基础, 促进社区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完善, 从而为我国的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打开良好的开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可以看到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一项基本的国策, 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 对于计划生育档案的动态管理也需要与时俱进, 不断地来提升计划生育管理人员的素质, 同时借助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来让社区政府以及上一级政府, 能够更好的来掌握当前的计划生育的数据, 从而为社区的计划生育工作服务好、完善好, 为未来的计划生育工作的出色开展增砖添瓦, 促进社区计划生育档案的动态管理, 不仅仅能够促进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同时还能够为建设更加和谐与美满的社区奠定一定的群众基础, 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社区做出应尽的义务。

参考文献

[1]肖春生.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医疗档案管理浅见[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0, 05.

[2]陆洋.浅谈基层计划生育档案现代化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21.

[3]徐本英.大力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5, 05.

[4]刘玉琦.基层计划生育档案现代化管理模式的探索[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0, 11.

[5]王英雁;浅谈基层计划生育档案现代化管理[J].科技信息, 2013, 23.

[6]李忠平.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创新及档案管理数字化问题探析[J].科技视界, 2013, 24.

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 篇8

从20世纪80年代志愿服务概念引入中国,到1993年官方文本中首次出现“青年志愿者”这一名词,中国青年志愿者这支有生力量已经在国内公益圈内形成强有力的影响力,而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向国外派遣志愿者的尝试,也逐步实现了与国际志愿服务的接轨。

到海外去:成为国际志愿者

向国外派遣志愿者是国际上的一个通行做法,到目前为止,做得最有影响的是美国、欧洲、日本、韩国这样一些国家。像1985年注册成立的VSO(英国海外志愿服务社)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6个联盟成员,8个志愿者招募基地,在非洲、亚洲、44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开展工作的全球最大的非官方、非营利、非宗教性质的志愿者组织。而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虽然与VSO这样的“大佬”足足相差13年光景,但其后起之势受人瞩目。

冯艾,是一名在国内志愿服务有着诸多经验的“志愿者模范”,她的志愿服务经历曾一度成为公益圈颇具影响力的事迹。

2005年8月至2006年8月,作为国际志愿者的冯艾,担任了中国青年志愿者援非服务队的队长,在素有东非屋脊之称的埃塞俄比亚,她与中国其他青年志愿者从事海外志愿服务工作。在亚的斯亚贝巴大学,冯艾的主要工作是从事中文教学。

这段时间,冯艾还配合中国大使馆,给驻埃塞俄比亚不同国家的官员和大使上中文课。之后,在长达半年服务的期满之际,冯艾主动向团组织要求延长服务期。

团中央志愿者工作部项目管理处在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表示, 参与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的志愿者,服务时间一般为一年,如果有特殊情况可以就志愿者个人意愿向组织提出申请,延长或调整服务时间。

事实上,除了对埃塞俄比亚地区的援助,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从2002年5月开始启动到目前,已累计派遣650名志愿者深入亚洲、非洲、美洲等22个国家开展志愿服务。

服务在海外:接力派遣

国之交在于民之亲,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海外志愿服务相对于国内开展志愿服务面临的考验更为复杂。这就需要海外公益组织以及海外志愿者能借助本国本土资源和现有的技术,对受助国进行经济和技术援助。

团中央志愿者工作部项目管理处陈晓峰处长向《小康》记者介绍,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项目涉及汉语教学、体育教学、计算机培训、中医诊治、社会发展、国际救援等多个领域,其自身具有投入少、方式灵活、受援国易接受等特点,是区别于政府间项目合作的崭新援外项目,对于巩固和加强中国与受援国的友谊具有独特的作用。陈晓峰进一步解释,通常情况下,中国援外青年志愿者项目主要是根据受援国的实际需求,由主办单位与受助国签订合作协议,通过公开招募、自愿报名、集中选拔的方式,在约定的时间派遣优秀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赴受助国开展中长期志愿服务(一般为六个月或一年)。

值得一提的是,在志愿者的招募方面,团中央采取了颇具特色的“一个承办省(市)对应一个“受援国”的方式负责志愿者的招募选拔和培训派遣。目前贵州、上海、重庆等7省(市)都已实现了接力派遣。

当然,对于受援国来说,最根本的需要是改善本国滞后的发展水平。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项目也从受援国的角度出发,十几年来,有针对性开展能解决受援国实际问题的志愿服务。如援埃塞青年志愿者通过改良甜瓜种植法,使得埃塞俄比亚地区当年果农获得了大丰收;在冯艾服务的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由中国政府组织和中国公司在埃塞俄比亚帮他们铺设的通讯网络,已经帮助该地区有效地改善了通讯环境。

团中央志愿者工作部项目管理处向《小康》杂志记者透露,下阶段,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项目将进一步完善“党政为主导、共青团承办、外事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的运行模式,推动海外计划良性发展。完善顶层设计和工作机制。加强对援外志愿者工作的援外国别、部际沟通合作机制等工作内容。

对于第二批援文莱项目派遣工作,援缅甸、老挝、柬埔寨立项工作,第七批援塞舌尔续派工作也将接力逐步完成。此外,团中央志愿者工作部项目管理处回应《小康》记者关于海外志愿者激励政策方面有无新进展时表示,在海外青年志愿者援外项目的激励政策方面将提升综合保障,把提升援外志愿者的补贴标准作为加强项目综合保障的工作重点,同时鼓励项目承办单位推动出台地方性激励政策。

社区工作计划书 篇9

20xx年x月x日

二、工作目标

(一)任务目标

1.加速社区经济发展,促进社区经济的繁荣和进步。

2.加快社区社会发展,使社区社会的整个结构和层次更加合理化,促进社区居民整体向前进步。

3.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上学、健身、医疗、社会保障等资源配置问题,合理利用社区资源,提高基本服水平。

(二)过程目标

1. 实现各种社会网络的重新建立

2. 增加居民的互动及交往。

3. 努力改善邻里关系。

4.认真处置社区各类矛盾,尽最大可能满足居民各类需求。

5. 进行居民及团体之间重建。

6. 紧密地联系居民。

7. 使居民认识到参与的重要性,并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

8. 实现居民对社区的认同及投入。

9. 促进整个社区文化的发展,形成优良的社区风尚,构建和谐社区。

三、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以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充分发挥政府、社区居委会、民间组织、驻社区单位、企业及居民个人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整合社区资源,健全服务网络,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社会化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通过努力,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覆盖社区全体成员、服务主体多元、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社区服务体系,努力实现社区居民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

四、工作要求

通过社区民众广泛地参与社区事务,共同决定社区目标和行动方案,达到发展社区资源、解决社区问题、获得社会发展和变迁的目的。在复杂的工业环境下,分析问题的主因和需要的次序,制订服务策略,并以有效的方式加以执行,将服务输送给有需要的人群。确定社区的问题或需求,发掘社区资源,动员和组织社区居民实现自助、互助和社区自治,化解社区矛盾和冲突,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从而促进社区服务质量、福利水平的提高和整个社会的进步。

五、计划内容

(一)规划进入。作为一名新上任的社区工作者,第一步就是要与C社区居委会取得联系。

(二)分析环境及形势。

1.在进入社区之前,应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朝阳社区的情况,例如建立时间、人数、居民构成情况、周边环境等;在进入社区之后,应该利用一切方法和资源,收集环境发发展趋势资料,对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了解对计划有影响力的人士、团体和相关政府机构,分析他们的利益和需要,他们与计划的关系,对计划的期望和要求。

2.分析社区的资源配置问题,明确资源的种类、来源以及数量。考虑如何获得财政支持和人力支持,并预测整体环境的改变和发展趋势,了解计划将会面对的机会、竞争、阻力。促进社区发展,把社区整合到国家生活当中,使他们对国家的进步做出最大的贡献的过程。

3.客观地认识自己的能力。仔细评估社区服务组织的特点,开展计划的优势和劣势,并且认清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清楚确定目标、界限和范围。

4.界定及分析问题。明确社区问题的现状、特点、成因,发现目前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的不利或不足之处。常用方法有:参与式方法、社会指标方法、服务使用情况方法等。

(三)本阶段主要针对任务目标兼顾过程目标展开工作。具体措施为:

1.加速社区经济发展。要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要,同社区居委会一起努力与社区各层领导做好沟通和协商,开发社区周边的就业渠道,最大可能筹集岗位,引导社区失业人员和残障人员合理就业、迁就就业,既可以解决失业人员和残疾人就业,又能创造经济价值。

2.加快社区社会发展。促使整个社区社会向前运动。由低级的社区社会向高级的社区社会发展,在此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于社区社会的规划和建设,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调整社区社会的层级结构,使其更加趋于合理化。鼓励居民参与,合力解决社区问题。培育社区形象代表设计社区标志,以形象代表的接待,交流、发言,和对社区标志的宣传来提增本社区的现代化。

3.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应着力开展对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确保社区硬件的过关,应该大力加强对于上学、医疗、社会保障、健身等社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社区居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是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基础保证,没有良好的配套基础设施,无法让社区居民有高品质的生活质量。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在早期可以充当临时领导,为居民提供可能的资源,与居委会协同合作寻找出、并支持可能成为社区团体领袖的人,协助社区工作的开展,积极培养社区领袖,提他们的专业能力。

首先应该做上半年的发展小节,在此半年中,工作重心是着力加强对于以上三个主要方面内容的实施情况的监督,和效果的评估。

(四)需要对社区在一年内的发展状况作总结和评估,经过一年的以任务目标为主,兼顾过程目标的社区建设,社区的硬件和社会结构都会有较大的改善,社区居民对于基本设施以及生活结构的要求也有一定的满足,社区领袖也在工作的过程中向社会工作者学习到了一定的专业方法,有了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技能。在此前提下,应该将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过程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来,逐步开展对于过程目标的建设工作。

(六)开始组织小型的和简单的团体结构开始,鼓励并支持领袖成为这些团体结构的组织和领导核心,实现各种社会网络的重新建立。

(七)尽最大可能引导居民互动。并开始培养社区的志愿者队伍,志愿者的来源可以是附近学校的学生,社区中退休的中老年人或者是社会其他志愿组织和机构的人员。有了任务目标的成果做保障,居民对于服务条件的矛盾会减少很多,这时便是引导居民互动的最有利时机,因此,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集体出游活动,并经常性鼓励、支持居民自发的聚餐和近郊旅游活动。增强居民的互动性和团结。

(八)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我家欢迎你”活动,活动的主旨在于鼓励社区居民敞开大门,鼓励左邻右舍的“串门”活动。有了之前居民互动作为基础,居民之间更加了解,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紧密,这便是时候开展此项活动了。居民们之间有了信任的基础和沟通的经验,邻里关系的和睦和融洽也会使得整个社区的关系和睦而融洽。

(九)对于集体出游和“我家欢迎你”一系列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对其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进行调节,这些问题是在充分互动和相互接触的过程中产生的,所以是社区中较为深层的矛盾和问题,所以应该认真处置社区各类矛盾,尽最大可能满足居民各类需求。

(十)改进社区关系,改变权力分配。在协调社区的各类问题之后,对社区居民进行团体重建。随着社区领袖组织和管理工作的逐步深入和成熟,并结合矛盾和问题的中心转移,打破最初的小团体,转而进行整个社区的群体规划,建立新的、较为稳定的居民团体,选拔精干的意见领袖,加强同居民的紧密联系,逐渐形成初步的居民自治局面。

社区服务计划书 篇10

二、目标

通过对社区范围内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提高社区群众的卫生知识水平、健康意识以及自我保健,群体保健能力,促进社区对健康的广泛支持,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条件,以达到提高社区群众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三、内容

(一)、充分发挥街道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的作用。广泛动员领导层、动员专业人员、动员社区内各单位、家庭、个人参与。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目标转化为社会活动。

(二)、街道每年下达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各社区制订相应计划组织具体实施,要进一步加强网络建设,定期组织健康教育员培训,齐抓共管,创建一个有益于健康的社区环境。为社区健康教育投入必要的人力、财力、物力。

(三)、加强社区健康教育阵地建设,办好宣传窗、黑板报,确定专业人员负责,定期更换、刊出。鼓励社区内单位、家庭积极征订健康书刊。对上级下发的健康教育资料及时张贴、分发。利用各种形式,积极传播健康信息。

(四)、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专题活动。针对社区内的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高危人群、重点保健人群等不同人群,结合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实施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以讲座培训为主要形式,辅以电话教育、展板、知识竞赛等,邀请街道卫生院的医师定期给居民上课。结合各个卫生宣传日,开展社区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防止意外伤害与安全的教育,合理膳食与营养,居室环境卫生、生殖健康、体育健身等方面的家庭健康教育,创建文明卫生社区的宣传教育以及社区卫生公德及卫生法规的宣传教育。并针对社区主要危险因素,对个体和群体进行综合干预。

(五)、做好检查指导和效果评价。每年要定期组织人员,对社区居委会、学校、公共场所的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完善健康教育活动计划及执行过程中的各种活动记录、资料。对社区居民要进行健康生活指导,引导居民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的测试,对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推广典型,抓好示范,整体提高。

四、时间安排

一月份:教育重点是合理膳食与营养、安全教育、呼吸道传染病防治。

二月份:教育重点是节日食品卫生、家庭急救与护理。

三月份:结合三八妇女节、3.24结核病防治宣传日,重点宣传生殖健康知识、结核病防治知识。

四月份:结合爱国卫生月和4.25全国计划免疫传宣日,重点开展社区卫生公德、卫生法规和儿童预防接种知识教育。

五月份:结合国际劳动节和碘缺乏病宣传日、无烟日,重点开展职业卫生、科学使用碘盐、吸烟危害等知识教育。

六月份:结合国际儿童节、环境日、爱眼日、禁毒日,重点宣传儿童保健,近视防治,环境保护,远离毒品等方面的知识。

七月份:通过乘凉晚会、广场文艺演出等形式,重点开展夏秋季肠道传染病,饮水饮食卫生知识教育。

八月份:结合母乳喂养宣传周,开展家庭常用消毒知识、科学育儿和社区常见病的宣传教育。

九月份:结合全国爱牙日、老人节开展口腔保健、老年性疾病防治知识、体育健身方面的宣传教育。

十月份:结合全国防治高血压日、世界神精卫生日,开展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知识和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

十一月份:结合食品卫生宣传周和11.14的全国防治糖尿病日,开展食品卫生与营养、糖尿病防治的宣传教育。

十二月份:结合12.1世界艾滋病防治宣传日,重点开展性病、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

五、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健康教育是“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率”的服务手段,是控制医疗费用,拉动保健需求的根本措施。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将其纳入工作重要日程,实行目标管理。确保有专人负责,有一定的工作经费,有规范的工作制度和档案。

(二)、健全网络、抓好培训。要建立一支热心健康教育工作、掌握健康教育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健康教育骨干队伍。充分发挥社区领导和群众的积极性,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健康教育员的工作能力。通过定期的检查指导和考核等形式,推动健康教育全面开展。

(三)、利用社区资源、推进健康教育。要建立固定的社区健康教育阵地。开展经常性的健康教育活动。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在以点带面上下功夫,加强检查指导,扩大受益面,增强吸引力,提高有效性、针对性。

(四)、做好评估、注重质量。要针对社区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及

其影响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做好教育评价。重点解决影响社区评价的主要环境和社会卫生问题。创建文明卫生的社区环境,提高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传染病、慢性病发病率逐步下降。

社区服务计划书 篇11

关键词:工作倦怠症;精神服务;计划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2-0193-02

一、工作倦怠的表现形式

在充满市场竞争的现代社会中,工作倦怠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工作倦怠也称为“职业衰竭”、“职业枯竭”,根据国际标准,它包括三个指标: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和成就感低落。这种症状在国外职场人士的身上经常发生。近年来,我国的职场人士也频频出现工作倦怠,工作倦怠开始成为社会的“流行病”。上海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同一岗位工作满两年的人群中有33.3%的人出现了工作倦怠现象,有2.6%的人患上了工作倦怠症[1]。

产生工作倦怠的人会出现失眠、焦虑、烦躁等生理上的疾病、心理上的不适以及行为上的障碍,若不及时处理将会带来各种不可预期的伤害。

1.生理症状压力感能使人新陈代谢出现紊乱,心率、呼吸率增加,血压升高,头痛,易患心脏病。当工作对人提出过多要求和限制,导致其精神压力过大时,易使其出现高血压、心率异常等生理疾病,严重影响其健康和工作绩效。

2.心理症状精神压力过大最简单、最明显的后果是导致工作不满意感。对原来自己很自信的事情和工作不再有满意感、对自己所做工作的价值充满了怀疑、对工作丧失信心。发现自己原来热爱的工作开始变得讨厌起来,还会伴随有莫名其妙的焦虑感,情绪低落,忍受着心力交瘁的痛苦。

3.精神压力过大导致的行为症状包括:个人饮食习惯改变、嗜烟、嗜酒、言语速度加快、烦躁、睡眠失调等,而且个体的精神压力过大不仅会严重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导致生产率降低等,以至于影响到整个组织的运作、经营绩效和良性发展。

二、引起工作倦怠的压力源

引起员工工作倦怠的潜在因素及其压力源主要来自以下四个方面:

1.环境因素方面。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是引起人们压力感的主要外在因素。经济波动、新技术革新导致员工技术和经验过时,使他们产生压力感;资讯爆炸,人们得终身学习,掌握新知识,创造新思维,压力重得透不过气;机械化和形式化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占据了人们大部分的时间,使人与人的情感交流相对减少。因此,压力的排解渠道就显得非常少,压力不断积聚。

2.组织因素方面。一个组织中的压力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上级主管提出的任务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会给下属带来压力感。二是每一个员工在组织中扮演的多种角色会因为角色的冲突而带来压力。员工被要求去做多种角色的工作, 而又得不到足够的时间时就会因角色过度的负荷感而转化为精神压力。三是一个组织规章制度过多,上级主管控制过度严格,对下属不信任,以及组织处于起始或衰退阶段都会给组织成员带来较重的压力感,承担过强的精神压力。

3.个人因素方面。家庭问题、经济问题、自身个性特点以及个人发展问题是形成人们精神压力个人因素的主要方面。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中还要承担婚姻困境、孩子管教的失败、不善理财、个人发展阻滞等压力,必然使原来就不轻的工作压力变成了过重的精神压力。本来社会支持也是个体因素引起压力感的一个相关中介变量,社会支持能有效地消减压力带来的影响,但随着竞争的激烈,更多的人倾向于封闭自己,这必然会导致缺乏社会支持。单个压力因素本身可能无足轻重,但如果加在业已很高的压力水平上,它就可能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4.价值因素方面。从前,在计划社会里强调以集体价值为主,个人价值为辅,工作者的自我价值感很低。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褒扬个人价值、崇尚个性自由是显著的进步,但这条路径的发展也出现了非理性的分支,出现了极端的个人化。这种病态的过分关注自我的心理,影响了个人与组织、社会的价值认同感,使得个人丧失了目标的一致性,也阻碍了赋予工作的意义。另一个价值观的变化是整个社会对成就感的衡量过分偏向了物质。拼命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物质需求,一旦这种需求满足后,空虚随之而来,价值感找不到依托。

三、工作倦怠的连锁反应

前一段时间,CNN报道在美国约有34%的员工承认自己工作压力太大以至于想辞职的事实[2]。在美国的一个研究发现,每年由于压力生病缺勤,支付工资的损失是数百万美元;日本每年因工作过度、工作压力过大而引起心脏病发作或中风暴死的人达到10 000人[3];英国的研究显示,每年由于压力造成的健康问题通过直接的医疗费用和间接的工作缺勤等形式造成的损失竟达GDP的10%[4]。

我国经济目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工作倦怠的出现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是不利的。我国每年因工作压力导致的缺勤、体力衰竭、神经健康等问题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正逐年增长。除了这些方面的有形损失以外,工作倦怠还会带来许多的连锁反应性的危害。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李超平博士分析说,从短期来看,工作倦怠对“个体”或者“组织”的影响最大。但是,随着个体工作倦怠程度的加剧或者说随着越来越多的上班族出现工作倦怠,整个社会的工作与生活质量必将受到严重的影响。而工作与生活质量的下降,反过来又会影响组织的运转效率与效果,进而导致组织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品质下降。最终可能会触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包括道德水平的下降、危害社会行为的增加等[5]。所以,国际劳工局的研究报告指出,劳动世界中的精神健康处于危险之中。雇员普遍感到疲劳、焦虑、情绪低落和紧张。雇主感到劳动生产率降低、利润下降和人员流动率提高。对政府来说,这一问题使保健费用增加和国民收入降低。因此,压力与情绪已成为21世纪企业管理最为迫切的课题之一。

四、针对员工工作倦怠症开展的帮助计划

国际上越来越多的组织出面购买一种专门服务,即员工帮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t Program简称EAP),作为福利提供给组织成员,帮助他们克服压力和心理方面的困难。这种EAP服务,中文直译为“员工帮助计划”,我们习惯上将之称为“精神福利”。它是由企业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福利与支持项目。通过专业人员对组织的诊断、建议和对员工及其直属亲人提供的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帮助解决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提高员工在企业中的工作绩效。这种帮助工作带来了员工健康和工作表现的提高。员工可以改善情绪、提高效率,可以增强工作信心、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可以有效处理人际关系困扰,可以克服不良行为习惯和嗜好,可以增强承受压力的能力、保持心理健康等。此外,在一些间接结果上,它推动了企业业绩。对企业或组织而言,可以节省员工招聘、解聘费用和培训开支,可以降低管理人员的负担和员工的缺勤率,可以提高员工士气和生产效率,可以改善组织气氛和公众形象,可以增加留职率,提高组织绩效等。对全社会而言,可以优化社会心理氛围维护社会稳定,可以减少因心理疾病直接或间接造成的资源损失。依据美国健康和人文服务部在1995年的资料,在美国,对EAP每投资一美元,将有5~7美元的回报;摩托罗拉日本公司在引进EAP后,平均降低了40%的病假率(2000年);1994年M·M公司对50家企业调查显示,在引进EAP后,员工的缺勤率降低了21%,工作的事故率降低了17%,而生产率提高了14%[6]。

因此,关注员工工作倦怠,开展帮助员工的精神福利计划,是我们应该关注和着力改善的一项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需要社会支持系统。从内部的支持来说,关键是个人心理的调节。员工个人要分清工作和事业的区别。如果仅仅把工作当作谋生的工具,那么就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快做完它。下班以后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儿,以化解倦怠,求得心理上的平衡。而如果把工作作为事业去追求,工作的热情会更高、更持久,但如果喜欢的工作多次重复后,也会出现审美疲劳。这时需要重新发掘工作的意义,使其更富有创造性。从外部的支持系统上说,企业是最关键的一环。在企业中建立以人为本的劳动关系,对化解倦怠很有积极的意义。现代生产方式下,企业应该采取人性化的管理,在工作之外对员工心理进行舒缓。譬如,企业内部举办文化活动,组织心理诉求,调节气氛以补偿员工心理上的消耗。从开展了员工帮助计划的企业来看,企业帮助组织成员克服压力和心理方面的困难,有效缓解了员工遇到的心理危机,生产效率有显著提高。另外,家庭作为私人情感的港湾,对缓解倦怠也起到很大作用。还有公共部门,如行业协会、政府管理部门,对违反劳动法、损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进行有力监管,遏制组织对员工非人道的管理,也能适当降低员工工作倦怠的程度。

参考文献:

[1] 工作倦怠的心理调试.http://health.qianlong.com/29/2004/06/01/1280@2084656.htm.

[2] 曹红柳,温明,郑翔丽.管理人员有效缓解精神压力的几点建议[J].科学管理研究,2003,(4).

[3] 日本企业流行EAP服务.http://www.xajob.com/news/new.asp.id=1823.

[4] 张西超.全面解决心理问题,发达国家特别普及[N].环球时报,2003-02-21.

[5] 万兴亚,张伟.专家态度:组织调节比个体调节重要[N].中国青年报,2004-12-06.

上一篇:初中段考成绩质量分析下一篇:致广大业主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