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教小学信息技术《制作月历》教学设计(精选7篇)
闽教小学信息技术《制作月历》教学设计 篇1
《制作电子板报》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内容以电子版报为载体,通过制作《学习报》主题活动,介绍了页面设置、板报版面布局、文本格式设置、表格嵌套应用及单元格中文本和图片格式的设置等操作方法。通过展现不同的样报,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word编排板报的强大功能。通过任务的驱动,让学生运用所学新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自主创新,开展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信息技术在学习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通过上学期和前几节课对于word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巩固,在对word中插入艺术字、图片、文本框、自选图形等知识已经基本掌握,可以说为电子板报的制作打下一定基础,但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仍比较差,还需进一步的提高。在教学上可采用因材施教,与实际相结合的分层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养成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倡导创新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学目标
1、掌握设置板报页面的操作方法。
2、了解用表格嵌套的方法布局板报页面。
3、学会在表格中插入图片并合理设置图片。
4、学会设置单元格的底纹和边框。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设置板报页面,单元格中文本和图片格式的设置与修饰方法 2.教学难点
运用板报布局、表格嵌套的操作方法美化板报,单元格底纹和边框的设置。[教学准备]:多媒体广播控制系统,课件,图片和文字素材。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任务
1、PPT展示黑板报、手抄报、电子板报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这些板报中最经济环保的是哪种板报,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今天,我们就来制作一份简单的电子板报。揭示课题:制作电子板报。
(二)探究活动,制作电子板报
我们先观察下这份板报有什么,谁来说一说。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表格框架——文字——图片——底纹边框)
1、版面布局
问:哪位同学会绘制这个表格作为框架
学生上台操作,教师引导讲解。课件展示多样的版面布局 学生跟着学习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添加文本,设置文本格式
问:哪位同学会在表格中添加文字,并设置竖排文字 学生上台操作,教师引导讲解。可选择其他主题板报。学生跟着学习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插入图片、艺术字
(1)插入图片
图片能够起到美化板报的作用,图片的添加要与文字主题相适应。
问:哪位同学会添加图片
学生上台操作,教师引导讲解。学生跟着学习操作,教师巡视指导(2)插入艺术字
教师讲解:同学们通过之前的观察会发现,电子板报中的小标题都是通过艺术字来实现,使用艺术字有其特别的作用,艺术字使得文字更加生动醒目,很适合作为标题。
教师操作,学生跟着学习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设置单元格的底纹和边框
教师讲解、演示设置单元格的底纹和边框的操作。学生跟着学习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三)作品评价
转播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教师小结并点评。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四)、课堂总结
1.让学生说说今天都学会了什么?
2.简单概括本课所学知识。
闽教小学信息技术《制作月历》教学设计 篇2
一、小学动画制作教学难点
虽然当前小学生们已经早早地接触了电子信息技术和产品, 但小学动画制作教学仍然需要在一定能力基础上展开, 这就给小学动画制作教学的开展带来了较大挑战。动画制作往往需要一定的美术功底, 而小学生们的美术教育刚刚开始, 美术能力较大, 动作制作中的线条制作较难达到动画制作教学要求。动画制作还是一种与颜色息息相关的教学, 但小学阶段的学生色彩感较差, 对颜色的理解较难到位。另一方面, 由于小学生对身边事物观察能力还比较弱, 且生活环境等的差异, 小学生们对同一事物的审美往往具有不同的感官, 学生审美观较弱在小学动画制作教学中很难制作出符合教学要求和大多人都能接受的动画制作效果。此外, 小学生们对信息技术的爱好程度不同, 有些学生在开展动画制作教学前就已经自学相关软件, 而有些学生则可能从未接触过, 动画制作软件使用能力较弱, 使得小学动画制作课堂教学难以均衡。
二、有效开展小学动画制作教学, 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对策
第一, 根据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特点及教学内容不同, 预设动画制作不同阶段教学目标。动画制作初期学习阶段, 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十分有限, 自己进行动画制作的可能性较小。教师在该阶段的教学中应以基础知识讲解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主, 对学生的要求可放宽一些, 促进学生关于“绘制和编辑图形”相关知识掌握能力的提升。在动画制作教学中, 一定要将让指定的对象产生运动效果的相关知识详细讲解, 通过每个步骤动画原理的还原, 帮助学生理解动画制作原理, 使学生对计算机制作动画的优势有更多体验, 促进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意识的培养。对于动画制作后期教学阶段, 教师在开展动画制作教学过程中, 可开始引导学生自己使用遮罩图层、引导线图层等自主控制和体验动画制作。在技能目标上, 教师应帮助学生对FLASH内置的各种绘图工具基本掌握, 能够在对教学案例进行模仿中实现动画制作。在情感目标上, 则应对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着重培养。
第二, 营造充满趣味性的动画制作教学课堂, 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美术基础。小学生注意力较难集中, 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基础知识讲解由于比较机械、乏味, 很难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的基础及年龄特征, 提高课堂趣味性是小学动画制作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小学动画制作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 可通过任务式教学方法将知识分解在不同的任务和问题中, 学生根据任务与问题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实践, 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任务或问题要求, 从而在充满悬念的状态下完成课堂学习, 提高动画制作教学趣味性和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 对课堂教学知识更深刻地掌握。针对小学生美术功底较差问题, 教师可引导学生像达·芬奇一样从简单的画线开始练习, 然后再练习制作形状, 之后再引导学生学习动画制作明暗关系等, 通过不断培训, 促进学生动画制作美术基础的提高。
第三, 在动画制作教学中对学生的色彩感和审美观进行培养, 充分运用Flash等动画制作软件。关于学生色彩感和审美观, 教师可组织学生到校园花圃或公园中观察自然景观的颜色, 让学生根据个人对颜色认知在纸上将不同事物颜色描绘出来。组织学生对各自作品进行比较, 挑选出与事物最为接近的颜色, 让学生说出颜色的美与不美之处, 然后用学习的动画制作软件将其制作出来, 感受自己制作的作品与实际事物的不同, 在不断的练习和积累只能够逐渐提升学生色彩感和审美能力。小学动画制作教学一般都使用Flash等动画制作软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知道学生对这些软件的各项功能和使用方法熟悉掌握, 确定学生对动画制作各个流程的熟练性。
开展动画制作教学, 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还与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及政策导向和专家指引相符, 通过动画制作教学打好学生信息技术基础, 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提高也有重要意义。所以,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立足动画制作教学难点, 根据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特点有效开展动画制作教学。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从2001年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后, 全国各地的小学均开始展开信息技术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也面临着不断更新换代的状况, 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是当前我国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主要从开展动画制作教学难点入手, 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动画制作教学, 促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提高。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动画制作教学,开展
参考文献
[1]唐世明, 纪丽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发展前景及对策研究》阶段性研究报告 (节选) [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 2 (04) :35-36.
[2]张慧子.小学动画类教学资源的类型分析和设计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 2011, 3:11-12.
[3]蒲旭.在动画制作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J].中小学电教 (下) , 2010, 3 (05) :88-89.
闽教新版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3
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对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并不陌生,一部分同学从图片中见过甲骨文,但是因为他们的历史知识、社会阅历所限,对汉字发展识之甚少,感悟汉字文化内涵的能力有限,对于生活在信息时代下的小学生而,要深刻了解汉字演变过程,完全掌握汉字的特点及结构特征,有一定难度。
本课是以书法作品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讨论“汉字有什么独特之处,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学习和使用汉字的队伍中”引入课题。通过“马”字变化图片,了解汉字演变的教学,通过讨论体会汉字的表意性。
新教材图画性更强,学生更容易接受。但是本课还是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如:没能全面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对于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同学未能全面照顾,对于学生情况没有捉摸清楚比如甲骨文,有一半学生已经认识到甲骨文了,在开始时不需要再用视频导入甲骨文。在教授汉字的表意性这部分内容缺乏新意,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些都是作为一名新教师常存在的一些问题,今后还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改进。
教学组织能力一直是我最缺少的,这堂课中学生的配合度有所提高,前半部分学生的兴趣比较高,后半部分兴趣比较低。
整堂课下来,给我的总体感觉不是很好,我想在今后的课里,我应该要注意的是导入的新颖,让每位小朋友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今后我得加强学生的小组合作的思想灌输,我想这样做既能表现学生的团队精神,又能让他们互帮互助。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课堂秩序的管理,需要加强学生上课常规的教育。
本课通过文字描述及图例介绍了汉字输入电脑的几种途径,体验输入汉字的方法及汉字在电脑中呈现时所具有的点阵特征。本课是在感受了古老中华文字魅力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了解应用电脑处理汉字要经过输入、存储处理和输出三个环节,体验编码输入法的不同特点,不仅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汉字输入能力,而且为了解印刷术的传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字处理软件应用提供良好的技术环境。
本节课我以提问的方式导入,先让学生说说最小的十个整数是多少,再让学生用其中的两个数字表示电灯开和关的状态,让学生懂得用“0”和“1”代表汉字编码的好处。接着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认识点阵图,再通过画图软件放大字,让学生感受用“0”、“1”表示汉字的缺点,最后让学生对指定的内容进行编码。
本节课还有待提高的地方在于对于“0”、“1”的讲解还不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对于课堂内容的把握还不到位。
本课通过传统印刷技术、拓印方法和现代印刷技术的应用,介绍从我国从古到今的印书过程。列举了石刻、竹简和帛书等古代印刷技术在印刷业中的作用与发展过程。阐明了从活字印刷、誊印、王选发明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到中文电脑专业排版软件各个发展阶段所引发的我国印刷技术大变革的缘由;通过阅读教材文字说明、观察图例,了解拓印的含义、体验拓印过程;通过观察印刷厂图片,大致了解现代印刷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古代、近代、现代印刷业的工作过程及印刷技术的发展历程。这样,有利于学生大致了解不同时代印刷技术的发展情况。
本课从印章实物导入,先让学生对比印章实物及盖上印章得到的图案,进行对比,然后让学生观察竹简及帛书,通过阅读教材中的文字说明,说说了解竹简和帛书的信息;再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说说这两种技术的缺点,并通过图片,让学生感受到汉字激光照排技术。最后让学生观察教材,了解印刷厂的功能区间和印刷过程。
本课是以Word字处理软件作为学习对象,介绍了该软件的主要功能、启动方法、操作界面和常用菜单的主要功能。然而Word不是唯一的字处理软件,同样能够实现字处理功能的软件有:记事本、WPS、方正飞腾等,每款软件都有自己的处理特点,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本课展现了Word软件的主要功能及各功能所能完成的任务,介绍了该软件的三种启动方法;并且以图例的方式呈现了Word软件的窗口组成及窗口各部分的名称,呈现了编辑、格式、插入表格等几项主菜单及下一级菜单的功能。
本课是本册第二主题——字处理软件及其应用的开序篇,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充分地领略记事本的功能及特点,能用词本对文档进行简单的处理。本课主要把学生对记事本的知识迁移到Word软件中。本课内容学生的动手操作比较少,内容比较枯燥,教师讲授的部分比较多,上课与学生的互动比较少,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学习欲望比较低,如何把这种课程上得生动活泼,需要教师汲取多方面知识,改变上课方式,这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本课主要介绍了Word文档的编辑和文字格式的设置。以学生熟悉的写作文作为实例,让学生理解用Word软件编辑文档时,一般需经过输入文字、修改文字、设置文字格式和编排文字等几个基本环节,掌握各环节的操作方法。本课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比较多,包括修改文字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步骤,字块的含义和字块的操作方法,3种常用的对齐方式及设置字体、字号的操作方法,图文混排的意义,插入图片的操作过程和操作方法,文档的修饰操作等。
本课通过任务驱动法完成教学任务,在完成任务时学生总是想着完成任务就行,由于在三年级学过记事本的复制、粘贴,所以在自学时不认真,对于复制和粘贴也是按照自己原有的知识进行操作。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如何让学生更好的吸收新知识是下一阶段教学工作的重点。
课上在讲授过程中段落对其格式及首行缩进知识时,学生接收的速度比较慢,学生下意识使用空格键进行标题居中和首行缩进两个字符。如何引导学生使用新方法是以后该注意的方向。
通过这节课我清楚的认识到了学生的想法需要老师的引导,学生的习惯需要教师一步步的引导,需要各方面的努力才能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本课是以“编排数学公式”为载体,通过编辑数学公式的主题活动,介绍了创建与编辑数学公式和各种各样算式的方法。主要让学生了解公式编辑器窗口。本课主要让学生学会打开公式编辑器、认识公式编辑器窗口、创建公式及分式中输入相应的字符或运算符号。学习公式编辑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字处理编辑能力,便于与他人交流数学心得,让学生感受字处理软件的编辑数学公式的特殊功能。
本节课好的地方就是使用任务驱动法,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认识公式编辑器窗口,学会创建公式及分式,并输入相应的字符或运算符号。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互相研究,互相检查,互相帮助,互相协调中学习,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团队精神。使每个学生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有所收获。
本课不好的地方就是本课以“编排数学公式”为载体,学习内容比较枯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散漫,注意力不集中,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注意改变上课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
本课以“游记”作为载体,通过编排流氓的主题活动,介绍了设置标题、设置文字格式、插入文本框及调整版面的方法。本课活动内容以游记《正月十五观花灯》和《放鞭炮》为范例,展现了图片特殊的视觉效果、醒目张扬的变形文字、方向大小可调的文字或图形容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Word编排游记的强大功能,能过任务驱动,让学生应用所学新知识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自主创新,开展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信息技术在学习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教材将操作技能与应用相结合,突出实际应用,强调信息技术特点,注重思想性和知识性想结合,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应用平台。
本课以复习导入为主,先让学生选择一篇游记,设置段落格式及字体,然后展示一份设置好的作品,让学生区别两篇文章有何区别,引出本课教授的三个知识点:插入艺术字、插入图片及文本框。插入艺术字部分,让学生自学,展示作品后,教授改变艺术字形状,插入图片部分,先提问学生图片的位置在哪?然后再提问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自主插入图片。接着让学生观察范例中哪里地方的文字是竖的呢?再演示插入文本框的方法。最后以对联结尾,让学生动手制作对联。
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闽教) 篇4
认识“窗口”
[课时]:1节课
[教学内容]:了解windows窗口的组成;掌握窗口的基本操作;了解我的电脑中硬盘资源;设置“窗口”视图
[教学重点]:窗口的组成和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设置窗口视图;窗口操作的综合应用 [教学目标]:
1、认识窗口的各组成部分,掌握并熟练应用各组成部分功能操作;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操作中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其成就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积极动脑、动手的探究精神。
3、培养学生对窗口操作的正确习惯。
[教学准备]:PPT课件、多媒体电脑室、远志广播教学系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上学期,老师和大家一起学生了Windows的最基本知识,大家还记得我们讲了那些内容吗? 学生回忆,回答
二、新课教学
(一)、窗口的组成
师:我们知道,在Windows环境下的所有应用程序都是在窗口中执行的,关闭窗口,也就关闭了程序。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一个最常见到的窗口,它具有Windows窗口的许多共同特点。(师给出一张“我的电脑”的图,同时就着图讲解,过程中注意突出最大化按钮和还原按钮的区别。
(二)、窗口的基本操作
1、最小化窗口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刚才讲过的窗口右上角的那三个按钮的作用。先来看最小化按钮的作用(师做示范操作)。让学生自己练习一下,同时找学生做给其它学生看。
2、最大化(还原)窗口
让学生自己试,然后总结得出:单击“最大化”按钮,窗口会扩大到整个屏幕,此时“最大化”按钮变成了“还原”按钮;单击“还原”按钮,窗口恢复原状。
3、切换窗口
师打开两个窗口,请同学观察两个窗口的标题条有什么不同(生答),师给出当前窗口的概念:把标题栏呈深颜色的窗口称为当前窗口。单击任务栏中的某个窗口的图标按钮,就可以切换为当前的窗口(师作操作)。学生自己试。
4、移动窗口
师作讲解:指针指向“我的电脑”窗口标题栏,进行拖动操作,可以移动窗口。
5、改变窗口的大小
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老师的鼠标指针的形况是什么样子的?对,当指针成这种形状的时候我们只要向左右拖动就可以改变窗口的宽度。
那么我们又怎么来改变窗口的高度呢?下面老师想请同学来完成这个任务。(请同学来操作)。
师把鼠标的指针形状变为,提问:有谁知道老师现在这种指针能改变窗口的什么大小(生答,师总结,能同时改变高度和宽度。)
6、关闭窗口
有没有同学知道怎么关闭窗口(生答单击“关闭”按钮,窗口关闭。)
7、滚动条
学生可以自已在实践中摸索。在此,也总结了一句顺口溜:滚动条作用大,向下翻看要用它。
(三)了解我的电脑中的硬盘资源
师:在“我的电脑”中,可以看到所有的磁盘,哪这些磁盘中又放着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教师演示如何查看C盘中的资源
试一试:请学生浏览本地硬盘D中的的资源情况
(四)设置“窗口”视图 同时展示两个窗口:(1)无“工具栏和地址栏”的窗口,(2)各栏齐全的窗口 师:大家来看看,这两个窗口有什么不同? 生观察回答。
教师演示讲解如何设置窗口视图
试一试:用鼠标单击工具栏上的“文件夹”按钮,在“我的电脑”窗口中看到了什么?再次单击“文件夹”按钮,“我的电脑”窗口有什么变化?
第2课
整理“桌面”
[课时]:1节课
[教学内容]:给桌面设置背景图;排列桌面图标;调整电脑时钟;调整任务栏位置 [教学重点]:设置桌面背景;排列桌面图标 [教学难点]:排列桌面图标 [教学目标]:
1、掌握改变桌面背景的基本操作方法,并学会把自己喜欢的图片设置为桌面背景;学会排列桌面上的图标;以及电脑时钟的调整方法;并且调整任务栏位置的操作方法。
2、在教师指导下自己根据书上的提示学习、掌握设置桌面背景的操作技能与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良好的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微机的兴趣,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并初步树立资源管理的意识。[教学准备]:PPT课件、多媒体电脑室、远志广播教学系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是谁?(小青蛙)咦,小青蛙好像有点不开心,怎么回事呢?(小青蛙说:妈妈给我买了一台电脑,可我把桌面弄成这样了,天天看着这样的桌面,哪能开心呀,怎么办呢?)哦,小青蛙的桌面确实不好看,乱七八糟的,你们看老师的桌面(课件演示),怎么样,漂亮吧!想不想把你们的桌面也变漂亮呀?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桌面的一些操作吧(板书课题),小青蛙,你别急,一起来学吧!
过渡:首先我们来整理桌面上乱七八糟的图标。(板书:图标)
二、排列桌面图标
1、排列图标 出示零乱的桌面
师:现在老师要给图标排队了,认真看噢!教师操作演示:
鼠标右击(强调右击)→选择“排列图标”→选择“自动排列”,单击,在前面打上√
师:哈哈,一下就排好队了,自动排列有个特点,就是排好队后
怎么都不会乱,(演示图标拖不动)要想拖动图标,只能取消自动排列,再单击,可以取消。
2、试一试(课件出示)
桌面上的图标通常都在屏幕的左边,设法将这些图标移动到屏幕的右边,再利用“自动排列”功能排列图标。
三、学习设置桌面墙纸
1、过渡:图标是整齐了,可是桌面还不漂亮,我们还要给桌面贴上漂亮的墙纸!(板书:墙纸)
2、师运用课件讲授设置桌面墙纸的方法。
右击鼠标→选择“属性”→选择“背景”→选择一幅喜欢的图。如果这里的图我都不喜欢,我还可以单击“浏览”,到计算机里去找。然后,单击“确定”
2、试一试
(1)选择一幅你喜欢的图片,改变桌面的背景。(指名上台演示)
(2)在“显示属性”对话框中,分别选择“显示图片”中的“居中、平铺、拉伸”,看看背景图有什么变化,说说他们的作用。
四、调整电脑时钟
师:经过我们的修饰,整个桌面看起来就漂亮多了。其实啊,在“桌面”上还摆着一个时钟,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它在哪? 生观察,找到时钟的位置。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应该利用这个时钟来设置时间。做一做:
学生根据“做一做”中的操作步骤,试一试调整电脑时钟,将时间调整为奥运会开幕式的时间“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
五、调整“任务栏”
师:接着我们来看看桌面上很关键的一样东西,那就是任务栏了,这个任务栏可以根据我们的需要改变位置。大家就动手试一试吧!把任务栏拖动到你喜欢的位置。做一做:
学生根据“做一做”中的操作步骤,试一试调整“任务栏”的位置
第3课
学会启动软件
[课时]:1节课
[教学内容]:使用“计算器”程序;浏览网页;启动“ACDSee”软件 [教学重点]:计算器的使用 [教学难点]:计算器的使用 [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特别是一些混合运算时,小键盘的使用方法;能够进行网页的浏览;以及用ACDSee查看电脑中的图片。
2、通过对一些算式的计算,掌握计算器的操作;
3、加深学生对软件操作的了解。
[教学准备]:PPT课件、多媒体电脑室、远志广播教学系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在生活中做一件事往往需要借助相应的工具来完成,对于我们面前的电脑,我们让它替我们完成不同的任务,就需要在电脑中安装不同的软件。
二、使用“计算器”程序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道数学题目,谁想来挑战一下它? 出示题目:789×258= 学生想一想能不能用数学知识把它算出来? 请电脑来帮忙!
(二)介绍电脑中的新朋友——计算器 1.如何找到新朋友——计算器?
师示范:单击任务栏的“开始”—“程序”—“附件”—“计算器”,就可以打开“计算器”了。
学生练习:找新朋友。
2.如何使用新朋友——计算器
①学生自己用计算器去计算刚才的题目。(师巡视,但不指导)②介绍“计算器”的几个主要按钮。
Backspace—删除键 C—清除键 *—乘号 /—除号
③用鼠标指挥计算器 师示范:计算789×258= 学生练习:
(1)45+34*35-4096/16=
(5600-8*34)/23=(2)完成课本P19的“试一试”
三、浏览网页
师:我们常说的上网查找资源,得通过电脑中,叫做“浏览器”的软件浏览网页,从而查找资源。老师要给大家介绍的这款浏览器叫做“IE”。请同学们根据课本P20的“做一做”,一起来启动IE浏览器,并且浏览向个网站。
四、启动“ACDSee”软件
师:接下来,老师带来的朋友是一款看图软件,利用它可以很方便地浏览图片,还可以对图片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
请同学们根据课本P22的“做一做”,启动ACDSee,浏览电脑中的图片。
第4课
建立文件
[课时]:1节课
[教学内容]:建立文本、图像、声音文件 [教学重点]:相应软件的打开、文件的保存 [教学难点]:文件名的组成 [教学目标]:
1、学会建立文本、图像、声音这几种常见常用的文件;熟练掌握文件的保存方法;了解文件名的组成;认识几中常见的文件扩展名
2、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其成就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积极动脑、动手的探究精神。
3、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准备]:PPT课件、多媒体电脑室、远志广播教学系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知道利用电脑我们可以看故事、听音乐、欣赏图片,而且这些故事、音乐、图片信息都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电脑中的。这节课我们通过不同的软件,来学学如何建立文字、图像、声音等“电子”文件。
二、建立“文本”文件
师:我们先从最简单的文本文件入手,文本文件的特点就是文件的内容只有文字与字符。我们可以用记事本程序建立文本文件。1、教师演示操作文本文件的建立:
(1)打开记事本:开始→程序→附件→记事本(2)输入一段文字:同学们,大家好!(3)保存文件:开始→保存 强调三点:
①找位置(找到文件要保存的磁盘/文件夹); ②起名字(给文件命名——HI); ③点“保存”:(单击对话框中的"保存"按钮)。
2、打开相应的文件夹,请学生观察文本文件的图标和名字。
二、文件名的组成
师:文件图标下方的文件名和保存时,我们所写的文件名多了“.txt”,而这个“.txt”也是文件名的一个部分。
1、教师板书并介绍文件名的组成:一个文件的文件名格式为:主文件名.扩展名。通常主文件名由用户取名,文件扩展名由创建文件的软件自动生成,用于标识文件的类型。“.txt”是文本文件的扩展名。
2、找一找:请大家找找“HI.txt”中,哪个是主文件名,哪个是扩展名。
3、请学生在D盘自己的文件夹下也建立一个文本文件,内容为一句简单的自我介绍,文件名为:myname。
三、建立“图像”文件
师:接下来,就由大家自己动手来建立一个图像文件吧。看看谁完成的最快最好!1、教师指出“画图”软件的位置,请学生自己打开
2、教师简单演示用“椭圆”与“颜色填充”工具画简单图形。再请学生也动手画一个简单图形。
3、学生自己操作保存图像文件,文件名为:picture。(保存在D盘自己的文件夹下)4、请学生观察文件夹下的“图像”文件图标。请一位同学说说该文件的文件名组成。5、教师介绍几中常见的图像文件扩展名:bmp、jpg、gif、tif
四、建立“声音”文件
由于学生机没有相应的设备,由教师演示声音文件的建立:
1、开始→程序→附件→娱乐→录音机
2、请一名同学上台录一段声音,并保存。
3、请学生观察声音文件的图标和文件扩展名,并介绍几种常见的声音文件扩展名:wav、mp3
4、播放声音文件。[板书设计]:
1、保存文件:开始→保存 3步骤:①找位置; ②起名字;
③点“保存”。
2、文件名格式:主文件名.扩展名
第5课:建立文件夹
[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
1、认识文件属性。
2、学会建立自己的文件夹。[教学目标]:(1)
认识文件属性,认识文件夹(2)学会在“我的电脑”中建立文件夹。
(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在“我的电脑”中建立文件夹。
[教学难点]:文件与文件夹的区别。[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流,引入新课教学
前面对文件的概念进行了学习,先设问检查对前面知识的掌握情况!设问:
1、在计算机中,信息以什么形式存在?
2、请同学列举一些文件类型。
二、新课
1.让学生自习一下课文。
2、通过回顾,我们知道计算机的文件数量和类型都很多,要更好地管理计算机,就需把文件进行分门别类,一类文件放在一个文件夹里,引出新课,文件夹的建立。
3、学生认真解答,让学生体会到电脑中中有许多各种文件,文件夹的建立的必要。
4、活动一:简单的介绍文件属性。
可以由学生按照书上的课本来一步步操作。
5、活动二:认识文件夹
找找桌面有几个文件夹,看看文件夹和文件的属性。想想文件和文件夹有什么区别? 小结:文件夹是用于存放文件的,类似于公务包,文件是单个存在。
6、活动三:新建文件夹
方法一:先用多媒体演示新建文件夹的过程
步骤:打开指定的盘│“文件”│“新 建”│“文件夹”│出现一个名为“新建文件夹的文件夹“
方法二:快捷菜单法
1、先请学生再讲一下自己建军文件夹的步骤。提出:除了这种方法,我们还有另一种方法,引出课题2
2、演示步骤:在窗口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出现快捷菜单│“新建”│“文件夹”│出现新建文件夹
(也可请学生自己看书的步骤,自己完成,然后请学生总结步骤)
3、任务二:请同学生在桌面上,用快捷菜单法,再新建一个文件夹
4、设问:在文件夹里能再建文件夹吗?(先不作答,请同学们开自己建的文件夹,用刚才的方法试一下再请同学回答)
5、播放教学课件,总结新建成文件夹的几种方法。总结回顾:
1、观看课件
2、请学生简略陈述本课的几个操作的步骤。
第6课
移动文件
[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 P39-44第6课移动文件 [教学目标]:
1、学会选择文件。
2、学会移动文件
3、培养学生随时归类整理文件的习惯。[教学重点]: 学会拖动文件。
[教学难点]:同时移动多个文件。[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桌面上摆放了许多杂乱无章的书本,作业本,笔等。叫一名学生来整理好,并问他为什么这样整理?
笔要放入笔盒,书本归书本,作业本归作业本。
二、新授:
1,师:现在我们也要给我们电脑桌面上一些图片音乐等等文件整理一下了。在要整理之前我们我先学会一个准备操作,那就是选择文件。谁知道选择文件怎么操作吗? 指名生演示。
2、师:他刚才只是选中了单个文件,如果要选中这一个区域的文件应该怎么做? 指导学生看书,并指名生操作。一起练习书P40-41的3,4步操作。
3,我要选择不连贯的多个文件应该怎么做? 师演示,生随练。
4,师:现在我们知道选中文件了,那该如何向**同学整理刚才桌面上的文具一样整理好我们现在电脑桌面上的文件? 要求:在桌面建立“日记”、“校园图片”、“音乐”三个文件夹,将相关文件存放对应的文件夹中。
5,师:刚才的只是拖动当个文件的操作,那同时拖动多个文件应该怎么操作呢? 学生先自学课本知识,自己动手探究学习。最后师指名生演示并小结。
三、师总结:这节课都学习了什么?在日常个人电脑使用过程中我们应用现在所学到的技能做什么呢?
第7课 复制、剪切、粘贴文件的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福建省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第7课 《复制、剪切、粘贴文件》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采用“任务驱动”方式,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协作学习相结合完成本课的任务。
2、知识与技能
初步掌握复制、剪切、粘贴文件的基本技巧。
3、情感目标
让学生养成重要文件及时备份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移动和备份文件的基本操作方法。教学难点:复制与剪切操作的区别。教学准备
1、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
2、任务卡片
3、文件袋、文件若干。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师生问好
师:大家好,很高兴能认识你们。我姓林,你们叫我林老师就好了。
2,设疑
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请你们帮帮忙。
今天急着要见大家忘了在门口领一份这次学区交流会议的材料了,老师真有点着急,你们的黄老师说他这儿的每台电脑里都有这份文件都放桌面上了,叫《
》,大家快帮我找找,看到了吗?
那我学校要我带回这份文件我应该怎么办? 3,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归纳总结解决的方案。
二、教学过程:
1,最有效的就是利用u盘拷贝带走。如何拷贝?指名生演示操作,没有学生会就老师演示。2,一起学习拷贝的操作:复制+粘贴=拷贝。(板书)复制+粘贴=拷贝,师:因为同学们并没有带U盘,那我们就先一起把文件拷贝到d盘,平时有重要的文件记着要拷到其他盘或者其他存储器作好文件备份。
3、复制好像复印机把文件复印出来了呢,原来的文件还在原来的地方,只是多了一份一摸一样的文件文件出来。
4,既然文件拷走了也在D盘也有了,桌面上这个可以不用了,这样桌面也会美观些,大家说应该怎么做?(删除)(删除是下一课的知识点,稍微在这节课里点到为止。)
5,我又想到一个问题,如果刚才能直接把文件移到d盘就好了,有什么办法直接可以把文件移到d盘呢? 小结:(板书)剪切+粘贴=移动 真象平时我们上手工课一样把这个剪下了,用胶水贴到别的地方。这样它的位置就移动了。
6,文件可以这样移动和复制,那文件夹行不行?复制过去的是空的文件夹还是里外都一样的文件夹呢?比如老师这个文件夹拷到d盘还会不会是一样样的呢?打开一个文件夹套文件夹的文件夹。(我在这里——在这里——在里面——文件:我就躲这儿你能拷得我走吗?)(综合复习了创建文件和整理文件的知识,这个环节需要点时间。)那我们现在进行一个小游戏试试看。俩个人为一组,一个同学先在桌面上创建一个以你自己名字命名的文件夹,拷贝几份或者创建几份文件也可以跟老师一样文件夹里套文件夹。然后请另外一个同学查看文件夹里有几个文件和文件夹并把文件名一一记录下来,再由这个同学把文件夹拷贝到d盘,再查看文件夹里的内容,看看跟你记得一样不一样。最好告诉老师你得出的结果是什么?
机动:俩个同学交换创建文件夹和拷贝文件夹
三、知识扩展:
1,不同的位置和相同的位置复制文件或文件夹有区别吗?
2,同时打开c和d盘,文件可不可以拖动过来?你试试看拖动的同时按住shift键是什么样的。
四、小结:
这节课我跟大家一起学习了(指板书)复制+粘贴=拷贝,剪切+粘贴=移动。
谢谢大家,老师可以带着这份文件回去交差了。下次的电脑课还是由黄老师来给你们上,大家回去看看书,看看下节课要上什么内容。
第8课 管理文件
[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 P51-57第8课管理文件
[教学目标]:
1、学会删除、重命名文件。
2、学会查看文件属性和排列图标。
3、培养学生管理好文件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重命名文件。
[教学难点]:按不同方式排列图标。[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时电脑里有一些我们不要的文件我们想知道这个文件占我的硬盘多大了,怎么看?既然不想要了,放在电脑里又占用了我们硬盘空间,那怎么办呢?
二、新授:
1师:删除我们不用的文件,刚才这个学生说的很对,那怎么删除? 指名生演示,还有别的方法吗?
小结:选中文件菜单里删除,右键删除,shift键的使用。
2、有的文件我觉得这个名字不好听,想给他们也改一个,有同学知道怎么改的吗? 指名生演示,大家跟着练习。
思考:文件重命名时,胃什么扩展名不能随意改变。
3、对了这个文件到底多大呀?怎么知道? 方法一:查看——详细资料。方法二:右键——属性。
4、浏览文件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查看文件方式。你知道有什么方式吗?一一试试看。
指导生自学课本P55-56,自主探究学习。小结:指名生说说每种查看方式的特点。
5、师:为了便于查看,我们可以对文件按某种方式排列。你认为可以用什么方式来排列呢?这样的排列有什么好处? 知道生看书,P56-57 指名生按不用方式排列图标来演示一下,其他同学一起跟随操作。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文件有哪些基本属性?如果选择恰当的方式查看文件?电脑查看文件默认的方式是什么?
第9课
使用记事本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使用记事本。
技能目标:认识记事本窗口,会保存文件,在记事本编辑区输入字符,退出记事本。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养成正确操作鼠标、键盘的好习惯。重点和难点
重点:会在记事本编辑区输入字符,并保存文件、退出记事本 难点:记事本文件的保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款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一个应用软件——记事本。打开(运行)记事本,我们就可以使用键盘输入、编辑、保存字母、数字、汉字以及其他符号等。
二、活动一:认识记事本窗口
师:记事本藏在哪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做一做:打开记事本程序
1、单击开始----程序----附件-----记事本,打开记事本窗口。
2、学生结合书本55页图2,自主认识记事本窗口
3、说一说:记事本窗口有哪些部分组成。
三、活动二:保存文件
1、教师演示保存文件步骤。
2、学生动手操作,把文件以“abc”名字保存指定路径。
四、活动三:在记事本编辑区中输入字符
师:编辑区中一闪一闪的光标叫插入点光标,它是提示你要输入的字符的所在位置,键入一个字符,插入点光标就会自动后移一格。学生动手操作:
1、输入字符。
(1)在编辑区输入一行字符abcdefg(2)按回车键,插入点光标移到下一行的起点处,再输入一行字符。
2、移动插入点光标。
师:在键盘上有左、上、右、下光标移动键,能让光标快速移动。
(1)让学生找出键盘标有←、↑、→、↓符号的键,分别按下这几个光标移动键,观察光标移动的方向。
(2)说一说:你按了这几个光标移动键发现了什么?
3、删除字符。
师:在输入的过程中难免会输错,那出现了错误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是怎 10 么做的。
教师演示如何删除字符,学生学习并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活动四:退出记事本
师:用完记事本,我们要把它退出来,请同学们参照书本59页找一找,有几种方法退出记事本。
学生自主操作并小结退出记事本的方法:(1)使用菜单命令退出记事本。(2)使用关闭窗口按钮退出记事本。
教师总结:要退出记事本,如果屏幕没有出现图6所示的对话框,说明该文件已经保存过了,可以不用再保存了。
第10课
基准键操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键盘布局结构,掌握键盘基准键位分布。
技能目标:正确掌握击键的姿势和指法,掌握空格键的使用方法,养成两手击键操作的良好习惯。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键盘操作习惯。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明确键盘的布局结构和键位,正确掌握的击键姿势和指法。能够比较熟练的完成基准键位的操作。
2、难点:掌握正确的击键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键盘操作是信息技术的基础,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有利于今后的学习。二、十指分工
1、基准键位,我来发现
我们平时打字用的最多的是哪个键区呀?请同学们轻轻地拉出你的键盘,摸一摸打字键区中间,有哪两个键与众不同?贴图:F、J你知道它们是做什么用的吗? 这位同学为我们的食指在键盘上找到了家,你能为其它手指找到家吗?这8个字母键我们称为基准键,今天我们就来进行基准键位练习。(出示课题)我们的手在键盘上一放就要放在这些键上。
问:拇指应该放在哪个键上呢?
做一做:在键盘上为你的10个手指找到“家”,手指尖与键盘保持保持垂直。(屏幕出示图)
2、认识“母键”
当我们左右手的食指摸键盘上的F、J,发现它们与众不同,上面都有一条凸线,这两个键,我们称为“母键”。
3、击键要领
学习看书P63/击键要领,读一读,边操体会。出示“击键过程图”
三、完成活动二——击键练习
打开记事本,参照P64进行练习
四、游戏竞赛
打开金山打字通,进行英文打字游戏
第11课
上行键操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上行键的手指分工。
技能目标:正确掌握击键的姿势和指法,掌握上行键的操作方法,养成击键后回位的良好习惯。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键盘操作习惯。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上行键的手指分工。
难点:掌握上行键击键后回基准键位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基准键的操作方法,老师有几个问题要问问你们:
1、键盘上有两个键我们称为母键?是哪两个?
2、基准键位中G、H分别用哪两个手指敲?
3、那么,敲完G或者H后,手指应该怎么办?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二、完成活动一:了解上行键的手指分工
1、了解上行键有哪几个,在键盘上找出它们的位置,问:自己在键盘上试一试,每一个键分别归谁管比较合适呢?
2、出示键位分布指法图,老师出示击键要领:手指放在基准键位上、击键后迅速回到基准键位、其它手指不动
三、完成活动二:完成上行键的练习
1、学生打开记事本,完成活动二中的练习。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辅导个别学生,发现问题。
2、完成的同学保存好记事本,上交作业。
3、完成较好的可以结合金山打字通进行练习。
四、小结
上行键的击键要领
第12课
下行键操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和掌握下行键的键位分布。技能目标:正确掌握下行键击键的姿势和指法。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键盘操作习惯。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下行键的手指分工。
难点:掌握下行键击键后回基准键位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上行键的操作方法,老师有几个问题要问问你们:
1、哪些是上行键?
2、敲完这些键后手指应回什么位置?
二、完成活动一:了解下行键的手指分工
1、了解下行键有哪几个,在键盘上找出它们的位置,问:自己在键盘上试一试,每一个键分别归谁管比较合适呢?
2、出示键位分布指法图,老师出示击键要领:手指放在基准键位上、击键后迅速回到基准键位、其它手指不动
三、完成活动二:完成下行键的练习
1、学生打开记事本,完成活动二中的练习。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辅导个别学生,发现问题。
2、完成的同学保存好记事本,上交作业。
3、完成较好的可以结合金山打字通进行个人竞技赛,看看谁打的又快指法又正确。
四、小结
下行键的击键要领。
第13课 大小写字母混合输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和掌握的功能和作用。
技能目标:正确掌握大写字母锁定键和上档键的击键要领和指法。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键盘操作习惯。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大写字母锁定键的功能和使用方法。难点:掌握上档键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英文字母有大小写之分,键盘初始化下英文字母都处于小写状态。但有时我们需要大写的字母怎么办呢?比如英文句子的第一个字母。
二、学生自己尝试过程。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
(这个过程,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有的学生在已经知道了,有的学生会自学书面的知识,有的学生随便乱敲)
三、新授:
指名生演示,并说明为什么这样会输出大写字母?(师辅助学生说清键名和此键的功能。这个过程可能学生会先演示上档键也可能会是大写字母锁定键,可根据学生的具体课堂情况做小结。)
四、小结:大写字母锁定键也就是键盘中的“Caps Lock”相当于大小写字母输入切换的开关,专门为大小写字母切换而设计的。
巩固练习:课本76做一做2,大家一起练习一下。
五、小结:上档键是一个功能键,要配合其他键一起使用才起作用,当它和字母键配合时,也可以输入大写字母的。巩固练习:课本79做一做2
六、思考:哪种情况下用大写字母锁定键输入字母比较方便,哪种情况下用上档键输入字母比较方便?
第14课
汉字输入
[课时]:1节课
[教学内容]: 汉字输入
[教学目标]: 掌握汉字输入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汉字输入 [教学难点]:保存文件
[教学准备]:学生应该有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对键盘有一定的熟悉程度,有鼠标的基本操作能力。[教学过程]:
1. 学生进入微机室,启动计算机,打开计事本:开始——程序——记事本
2. 切换输入法:用鼠标单击EN 或用快捷键CTRL+SHIFT(在此提出问题,第一步与第二步能否调换?)
3、认识全拼输入法: 4. 输入汉字: 输入单字。“电”“计”。了解翻页按钮。
学生输入小作文我的家乡——体现教学各科整合,与语文课的整合,与思想政治课的整合。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培养学生立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
5. 个别指导学生操作,及时解决碰到的问题,如:回车表示换行,标点符号的输入 6. 边输入边保存,及时提醒学生保存文件
单击文件菜单,弹出下拉菜单,单击保存后,弹出另存为对话框,确定保存位置及保存名称后,单击保存按钮。
突破难点:保存文件需要确定两点,一文件保存位置,二文 件保存名称。
第15课
汉字词组输入
注:由于全拼输入词组没有智能abc输入快并有自动记忆功能,所以这节课内容做了调整,把课文教全拼输入,改为了教智能abc输入词组法。
[课时]:1节课
[教学内容]: 词组输入
[教学目标]: 知道能用智能abc输入法输入汉字、词组,知道智能abc输入的自动记忆功能,理解和掌握智能abc输入法中的简拼输入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使学生在实践中知道,将词组的拼音完整地输入后要按空格键。[教学难点]:隔音符的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师:我现在请大家用“开火车”的方式说一些常用的词语,一个学生只能说一个词语。大家观察老师是怎样把这些词语输入电脑的。(通过网络或大屏幕向学生展示老师输入词语的过程)。师:老师很快将这些词语输入电脑,你刚才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师:输入“信息”、“计算机”、“技术”、“义务教育”、“为人民服务”等词组时,如果逐个输入汉字,速度较慢,通过输入词组,可提高输入汉字的速度。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十五课汉字词组输入》。
二、新课。
(一)全拼输入词组。1.在“我们爱学习。”勾划出这个句子中的词组。2.以输入“学习”这个词组为例。步骤:(1)先键入“学”字的拼音xue。☆注意:输完不要按空格键。(2)接着键入“习”字的拼音xi,两字的拼音连起来。
(3)按空格键,此时出现与‘学习“一词读音相同的词组选择框。
按数字键“1”进行选择,词组“学习”两字就出现在屏幕光标处了。
3.练习用“智能abc输入法”输入下面的词组,然后说一说词组输入与单字输入有什么不同?你认为词组输入有什么优点? 中国、老师、努力
(二)使用隔音符号。
1.输入“西安”一词时,拼音显示“xian”,汉字出现的是“字”的同音字。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词组“西安”和字“先”的拼音都是“xian”,怎么区分呢? 2.在韵母“an”前加一个隔音符号“’”,输入成“xi’an”就可以了。以输入西安为例,教师示范隔音符号的使用。
3.练习输入下列词组天安门、答案、长安以上我们输入词组时,采用了输入词组的全部音节,不能够提高输入速度。我们用“智能abc输入法”的简拼法输入词组。能够使词组输入更加方便、简单、快捷。
(三)快速输入词组
1.快速输入词组在输入词组时的步骤:,(1)输入每一个字的声母;(2输入完毕后按空格键;
(3)从词组选择框中选择所需的词组。例如,要输入“计算机”一词,首先输入“jsj”按一下空格键当出现“计算机”一词时,再进行选择就可以了。2学生试一试你能很快输入下面的词组吗? 植物、学生、教师、家长、体育
3.多字词组的简拼输入方法。例:输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简拼输入“zhhrmghg”,“中华人民共和国”。仍只需输入各个音节的第一个字母。
(四)记忆、创建词组1.记忆的常用词组。计算机非常聪明,它能记忆你经常输入词语,省去你选词的麻烦。例如,输入“学生”,第一次输入“xs”,按空格键,“学生”排在第4个,需要输入“4”来选词组(如图2)。当你第二次再输入这个词时,它会自动出现在输入框内,只需要按下空格键就行了。
(1)连续输入汉语拼音
(2)按空格键,选择“王”再空格键,分别先出“晓”和“月”,这样就完成了“王晓月”的输入。
(3)我们再用简拼输入“wxy”输入词组“王晓月”。注意:同样的词语一定要输入三次以上计算机才能永久记住你输入的词语。
(五)趣味练习:词语接龙。
如:老师——师长——长大——大家——家乡——乡亲——亲人
闽教小学信息技术《制作月历》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反思
2012年4月19日上午第四节课,我给五年级一班的学生上了一节信息技术的公开课,课题名称是《夸夸我家乡—制作电子相册》,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怎么样在制作电子相册之前进行流程规划、使用ACDSee软件的图片编辑功能制作电子相册的封面和封底和使用ACDSee软件的幻灯片功能制作电子相册的这样一些主要内容。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情趣激趣法、教学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对于课上效果我做了如下反思:
制作电子相册软件ACDSee软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一部分涉及到实际应用,应该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但要想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软件的使用及作品的制作技巧,也是具有一定难度的。要想完成活动目标,不仅需要教师详细介绍软件的特点,还要注意学生的理解情况。
令人可喜的是,无论是照片的添加、文字说明的添加、转场特效的设置,还是视频文件的生成等知识点,在学生作品中都得到了一一的落实和体现。需要强调的是,类似于此类作品,在学生的实际学习活动中,并不是少数,它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这说明,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只要做到教学思想缜密、教学设计巧妙、教学准备充分、教学方法得当,就一定能够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但是,在第一阶段学生动手操作制作电子相册的封面和封底的时候,大多数学生都会根据教师的演示操作来完成自己的作品,但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没能够完成,原因之一是因为微机室电脑配置低的缘故,教师端控制时没能够全部控制所有的学生电脑,故而教师在演示操作时,有一部分学生根本就没看到教师的演示操作;原因之二是大部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主要是男生,有些女生反应就不快,动手能力就更差。
第二阶段学生动手操作时,我先采用自学为主的方法来开发学生的自学能动性,但是这一效果还行,但许多学生都没时间做完,原因还是动手慢,读书不精准,当然我自身的责任也是最大的,首先我在讲述完具体操作细节的时候,由于时间关系,所以我直接删减了让学生再次修改完善自己作品的环节,故而学生上完这节课之后感觉上我是讲的很完整,很详细,但是却忽略了学生本身的主观能动性,对于这一点我在以后的微机课上我定会注意,尽量让自己讲的时间短一点,让学生动手的时间多点。
在教学问题反馈中,没能让同学们在自己动手操作时发现的问题扩大化让全班同学都来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没能发掘大家在动手的过程中自己主动解决问题能力。但是在学生作品自评环节上,教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角度来看待自己的作品。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积极从中寻找到更好更适合我们这学生的教学手段来适应时代教学的脚步。
教 师:张 岩
信息技术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研究 篇6
一、微课的设计
1. 课题选择与教材分析
在进行微课设计时,教师要先选定课题,然后对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精挑选出要制成微课的课程部分。比如,要为龙教版信息技术第二册第十一课“自制大头照”一课制作微课,教师就要先了解教材内容,知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部分:打开光影魔术手软件的方法、窗口介绍、打开图片的方法、裁剪图片方法和保存方法。经过分析,可以得知本节课的重点是打开图片的方法、裁剪图片方法和保存方法。“打开图片的方法”这一部分是学生总爱出错的地方,“裁剪操作”是新内容,需要教师演示或点播,因此教师可以把上述课程选为微课录制的内容。
2. 设计操作过程和讲解语言
在正式录制微课之前,教师要反复操作,并且要重点针对在操作过程中学生易错或不好记忆的步骤,精心组织讲解语言,达到既精简概括又能对学习内容加以强调的效果,使学生在学习之后能够留下深刻印象。例如,教师一边操作一边这样讲解:“同学们,你们想学会如何把一张全身照变成大头照吗?比一比看谁学得最快。”教师先把一张全身照存到了D盘“照片”文件夹里,然后点开光影魔术手中的“打开”命令,在跳出的对话框中找到D盘“照片”文件夹中的全身照,再点右下角“打开”按钮,并提问:“你看见了什么?”等待1秒,全身照就出现在图像显示区了。教师继续讲解:“现在到了最关键的时候,怎样把它变成大头照呢?当然是把不需要的部分裁掉了,你猜到用哪个按钮了吧?”(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时再点击上面的裁剪按钮,用鼠标在想留的部位上拖出一个矩形选择框,边拖边说:“这里可以调整你需要的大小呢!调整好后点击上面的确定按钮,看看发生了什么?”“大头照做好了,我们把它保存起来吧。”(这里可以只演示不讲解,因为学生以前接触过)教师还可在课程最后抛出一个能让学生思考的问题:在胸部什么位置上截取大头照比较好呢?(让学生思考如何截取最恰当、美观)最后结束课程。
二、微课的制作
设计好微课操作和讲解语言后,就可以录制微课了。大家知道录制微课的工具有很多,可以是手机、摄像机,也可以是录屏软件、PPT演示、会声会影软件等。信息技术学科录制微课,一般要用什么工具呢?由于信息技术学科主要是操作性学习,所以应该选择操作直观、效果好的工具,如Camtasia Studio 8录屏软件,这样再利用麦克配上教师的讲解,就成了一节有图像有声音的微课了。例如,录制上面的微课时,首先要启动电脑,然后打开Camtasia Studio 8录屏软件,这时要检查麦克风是否连接,声音是否调到按钮中部或中部以下,因为声音过大录制时会有回音或其他杂音。准备工作做好后,再打开光影魔术手软件,此时可以按下录屏软件的“开始”按钮,等待3秒钟后,教师就可以按照设计好的讲解演示过程,边操作边讲解“打开图片、裁剪图片、保存图片”的方法了。如果用摄像机录制这节微课的话,还要提前调整一下屏幕的分辨率,以及灯光效果和环境布置。教师还要把事先设计好的微课过程牢记在心,在摄像机面前不能照稿读,要像在学生面前一样,保持思路清晰、教态可亲,这样录出来的效果才能比较满意。
三、后期加工
微课初步录制完成后,还可以根据需要给微课配上背景音乐、教师头像等内容。后期加工时可以用Camtasia Studio 8或会声会影软件这两个软件对部分细节进行修改或编辑。如间隔太长,可以把多余的部分截掉;如时间太短,则可以通过加帧进行调整或再插入一个小片段;字幕标题也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进行重新编辑或修改;然后把重新录制的声音和原图像组合到一起,最后生成视频文件,上传到指定网站成为教学资源。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采用教师展示方法来实现微课的录制。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可以通过微课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形象的展示出来。总之,随着对微课研究的不断深入,微课教学方式将来会越来越普及,应用范围也会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唐军,李金钊.中小学微课程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13(09).
[2]李月林.浅谈做小学信息技术课题研究时如何“预算”时间[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2).
闽教小学信息技术《制作月历》教学设计 篇7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启动Scratch软件。
2、了解Scratch软件的窗a组成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3、学会修改指令的参数„
4、会用外观模块的几条指令编写简单的脚本。
二、教学重难点
学会修改指令的参数,会用外观模块的几条指令编写简单的脚本。
三、教具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打开scratch软件,演示两个例子.在演示例子的过程中,学生欣赏作 品,感受软件的魅力-(二)初识 Scratch 1.打开软件 介绍界面
(1)舞台:角色演出的地方,随即机介绍(2)角色列表区:所有演员都会在这个地方休息
U)角色资料区:显示当前角色的名称,旋转方向,坐标位置等基本资料
(4)脚本区:我们将选择好的指令安州顺序放在脚本区内,像搭积木一样 设计脚本,告诉角色在舞台上要做什么
(5)程序指令区:在这里选择程序命令,只要用拖拉的方式,把命令积木 堆叠起来,轻轻松松就可以创作出很棒的作品来。(三)尝试创作
介绍“程序指令分类”和“脚本把“程序指令分类”中的“指令”比 喻为“积木”,“程序指令分类”是各种同类型的积木进行分类存放。“脚本” 就是“搭积木”的过程.创作在舞台上自由的走动的Scratch小猫,初步学习“动作”、“控制” 和“外观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全班一半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八、板书设计
第1课:Scratch程序设计语言 用于图画、解决数学问题等
第2课 小猫画图形
一、教学目标
1.会改变角色的朝向和初始状态。2.会设置圆笔模式。3.会测试脚本。
4.了解角色在舞台中的显示状态。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设置圆笔模式、抬笔、落笔、朝向、旋转等命令的格式及其用法。
难点:设置圆笔模式、抬笔、落笔、朝向、旋转等命令的综合应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室
六、教学流程(一)兴趣导入
演员小猫准备好了,马戏团要上演精彩的节目了。请欣赏小猫表演的节目,听说它都很活泼,会做很多动作,一起来看一看吧!演示动画。它表演的 是什么? 生:画数字7。
师:那就让我们试着自己创建的小猫也动起来吧!(二)观察图形,形成画图思路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小猫画数字7呢? 引导学生打开书本阅读学资料^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画数字7”的思路,请学生说一说。师生小结。(三)认识主要指令
师演示操作:设罝“圆笔”指令。1.设定圆笔的笔触大小为指定值。
2.落笔:设定画笔状态为落笔,做好画图准备
3.抬笔:设定画笔状态为落笔,不显示画笔经过的痕迹。4.向右旋转:以当前方向为参照,顺时针旋转指定的度数,5.面向90度方向。
6.清空:淸除舞台中已有的图形。
讲解主要指令时,教师适时演示,引导观察小猫的动作。(四)依据思路画图,编写脚本
1.Scratch里所有的动圆都是通过脚本控制的,所以我们要给小猫搭建脚 本。老师演示让小猫画7的脚本搭建。
2.师:下面同学们去试一试,让小猫动起来。出示任务:参照课本步骤,指挥小猫画数字7。3.求助方式:(一)阅读教材9-10页;(二)小组内与间学讨论:(三)举手问老师。
4.请一位同学示范编写小猫画数字7脚本的过程。5.(五)测试脚本
1.师:刚刚的同学编好了脚本,到底效果怎么样呢?拭目以待,我们一起来测试脚本^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0-11页“测试脚本”部分,并思考如下问题:(一)怎么运行脚本和暂停脚本?(二)如何重复测试脚本?
3.教师演示讲解脚本测试的过程。4.学生尝试操作,教师巡视。(六)总结
总结梳理本课所学,通报学生学生情况。
七、板书设计
2.小猫画图形
落笔、抬笔、旋转、而向、淸空„„
第三课 小猫排队形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小猫排队形
1、知道按次重复指令的用法。
2、会用重复指令画三角形。
3、画多边形,角色的转角与边数和周角的数量关系。
4、掌握画笔颜色指令和图章指令的用法。
5、会改变角色中心点的位置。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按次重复指令的用法;会用重复指令画三角形。难点:画多边形,角色的转角与边数和周角的数量关系。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1、讲授:在生活中有一些重复的自然现象,利用scratch软件中的重复指令可以绘制多种多样的重复图形。
2、展示教材第13页的图3-1,引导学生观察图中12个步伐能分成几个重复的动作。
3、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4、教师归纳并揭示课题:小猫画图形
二、编写小猫画三角形的脚本程序
1、引导学生说一说正三角形的特点
2、指定画图的起点和起始方向,说一说画图思路
3、学生尝试操作
4、小结
三、编写小猫沿正三角形的边排队的脚本程序
1、阅读教材第15~16页的内容并尝试操作。
2、学生上台示范。3.小结。
四、完善脚本执行效果
1、出示教材第16页图3-7和第17页图3-9,引导学生说一说三角形和小猫位置的关系。
2、讲授并演示
3、学生尝试运行脚本。
五、分层任务,自主创建脚本
1、自主选择,完成创新任务。
2、展示学生作品。
六、评价、总结
1、引导学生填写活动评价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2、总结这节课的主要内容,通报学生的而学习情况。
第四课 鲨鱼捕小鱼
教学内容: 鲨鱼捕小鱼 教学目标
1、会根据动画选择舞台背景和角色
2、能简单地对角色进行编辑,会用切换造型指令。
3、会结合运用角色的旋转模式指令和碰到边缘就反弹指令使角色掉头。
4、会综合运用条件指令和侦测指令设计分支结构脚本。
5、会用等待指令暂停脚本的运行
6、能在角色间复制脚本。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简单地对角色进行编辑,会用切换造型指令。难点:会综合运用条件指令和侦测指令设计分支结构脚本。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1、演示:鲨鱼吃小鱼动画
2、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3、教师讲授并揭示课题:鲨鱼捕小鱼
二、明确动画情景及相关技术问题,了解指令功能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0页的内容,并尝试右击目标指令,选择帮助命令,理解指令功能。
2、分组演示指令功能,并适时讲解。
三、选择背景及角色,编辑角色造型
1、阅读教材第21页的内容并选择背景。
2、阅读教材第22页的内容,新增鲨鱼角色和小鱼角色。
3、参考第22页图4-5,分别对鲨鱼和小鱼进行造型编辑。
4、教师巡视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四、编写并测试脚本
1、引导学生参考教材第23页图4-6和图4-7,分别对编写鲨鱼和小鱼的运行脚本。
2、示范在角色间复制脚本的操作。
3、学生尝试复制脚本,并修改条件指令中的侦测指令内容
4、测试脚本。
五、分层任务,自主创建脚本
1、自主选择,完成创新任务。
2、展示学生作品。
六、评价、总结
1、引导学生填写活动评价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2、总结这节课的主要内容,通报学生的而学习情况。
第五课 小猫做数学
教学内容: 小猫做数学
教学目标
1、了解变量的作用。
2、学会创建新变量,并利用变量进行计算。
3、会编写scratch脚本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创建新变量,并利用变量进行计算 难点:会编写scratch脚本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如何编写程序,让小猫精准地计数
2、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3、揭示课题:小猫做数学
二、求1+2+3+4+5的计算过程及变量的作用
1、讲解加数的变化规律。
2、讲解求和的计算过程。
3、讲解变量的作用,并示范创建变量的方法。
4、指导学生创建变量。
三、编写1+2+3+4+5的脚本
1、学生尝试操作
2、教师巡视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四、分层任务,自主创建脚本
1、自主选择,完成创新任务。
2、展示学生作品。
五、评价、总结
1、引导学生填写活动评价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2、总结这节课的主要内容,通报学生的而学习情况。
第六课 猴子接枣
教学内容: 猴子接枣 教学目标
1、会导入图片素材并绘制图形。
2、了解坐标,学会使用直到型重复指令、随机数指令。
3、会编写用鼠标控制角色动作的电脑游戏脚本。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坐标,学会使用直到型重复指令、随机数指令。难点:会编写用鼠标控制角色动作的电脑游戏脚本。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1、引言:scratch不仅可以用来画图、做数学,还可以用来制作有趣的游戏。
2、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3、揭示课题:小猫做数学
二、猴子接枣游戏原理
1、分析猴子接枣游戏原理。
2、引导学生观察游戏运行效果。
3、小组讨论并汇报。
4、小结。
三、制作前准备工作
1、布置任务1:搭建游戏舞台
2、布置任务2:让小猴登场。
3、布置任务3:让枣登场。
4、布置任务4:角色出场定位。
四、评价、总结
1、引导学生填写活动评价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2、总结这节课的主要内容,通报学生的而学习情况。
第七课 小猫走迷宫
教学内容: 小猫走迷宫 教学目标
1、熟练使用侦测指令模块的按键指令。
2、学会在程序中引入计时器指令作为程序的终止条件。
3、学会编写用键盘控制角色动作的游戏脚本。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在程序中引入计时器指令作为程序的终止条件。难点:学会编写用键盘控制角色动作的游戏脚本。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体验迷宫游戏
2、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3、揭示课题:小猫走迷宫
二、明确游戏制作步骤
1、阅读教材第38页的内容。
2、学生交流、讨论。
3、小结
三、游戏制作前准备
1、布置任务1:设计平面迷宫图
2、布置任务2:角色准备。
3、布置任务3:制定游戏规则。
四、编写小猫走迷宫游戏脚本
1、布置任务1:编写小猫初始位置及状态的脚本。
2、布置任务2:编写小猫的行走方式。
3、布置任务3:编写处理小猫碰到障碍物的脚本
4、布置任务4:编写处理小猫行走超时的脚本。
5、布置任务5:编写小猫走出迷宫的脚本。
6、保存游戏脚本。
五、脚本调试与优化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1页的内容。
2、互玩游戏。
六、评价、总结
1、引导学生填写活动评价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2、总结这节课的主要内容,通报学生的而学习情况。
第八课 榕榕讲故事
教学内容: 榕榕讲故事 教学目标
1、熟练运用广播与接收指令。
2、掌握在scratch脚本中添加声音文件的方法。
3、熟练使用外观特效指令为角色与舞台设置动画。
4、综合运用scratch知识创作数字故事。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在scratch脚本中添加声音文件的方法;熟练使用外观特效指令为角色与舞台设置动画。难点:熟练运用广播与接收指令。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1、引言:scratch软件还可以用来讲故事
2、揭示课题:榕榕讲故事
二、了解数字故事的创作过程。
1、了解什么是多媒体数字故事。
2、学生了解数字故事创作的四大环节。
3、小结
三、确定角色与舞台场景
1、布置任务1:确定角色与舞台场景
2、布置任务2:学习插入音频文件。
3、布置任务3:设置角色与背景特效动画。
四、编写角色与舞台脚本
1、布置任务1:编写角色文字的脚本。
2、布置任务2:编写角色阿仙的脚本。
3、布置任务3:编写编写角色榕榕的脚本
4、布置任务4:编写舞台的脚本。
五、脚本调试与优化
1、测试脚本。
2、学生修改脚本。
3、教师小结。
六、评价、总结
1、引导学生填写活动评价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2、总结这节课的主要内容,通报学生的而学习情况。
第九课 机器人的发展过程
教学内容:机器人的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
1、了解机器人三大定律。
2、了解古代典型的机器人。
3、了解现代机器人的诞生和发展过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现代机器人的诞生和发展过程。难点:三个不同阶段现代机器人的差异。课前准备 无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机器人管家片段
2、揭示课题:机器人的发展过程
二、了解机器人三大定律。
1、引言:科普作家阿西莫夫在科幻作品中提出的机器人三大定律。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9~50页。
3、说一说:为什么要建立机器人三大定律。
4、小结
三、了解机器人的发展史
1、古代机器人:指南车、木马„„
2、现代机器人:阅读教材第52~54页内容。
3、提问:不同阶段的机器人有什么不同?
4、学生交流。
四、创新实践
1、你还知道机器人的哪些信息?
2、网上找一找机器人的发展过程
五、评价、总结
1、引导学生填写活动评价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2、总结这节课的主要内容,通报学生的而学习情况。
第十课 机器人的基本结构
教学内容: 机器人的基本结构 教学目标
1、感受神奇的机器人。
2、了解古机器人的含义。
3、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特征。
4、感受机器人的应用情况和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特征。难点:感受机器人的应用情况和应用价值。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福娃机器人片段
2、揭示课题:机器人的基本结构。
二、感受神奇的机器人。
1、展示各种机器人图片或玩具模型,引导学生观察。
2、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机器人吗?
3、说一说。
4、小结。
三、认识机器人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7~58页的内容。
2、提问:什么是机器人?。
3、播放:机器人的定义
4、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5、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8~59页的内容。
6、播放:机器人的组成
7、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四、创新实践
1、假如你是机器人设计师,你能为人们做些什么?
2、你对机器人有什么期待?
五、评价、总结
1、引导学生填写活动评价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2、总结这节课的主要内容,通报学生的而学习情况。
第十一课 机器人的传感器
教学内容 : 机器人的传感器
教学目标
1、了解传感器的主要作用。
2、认识不同类型的传感器。
3、了解传感器与主控器的连接。
4、了解传感器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不同类型的传感器,了解传感器的作用。难点:了解传感器的应用价值。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走进《科学•寻找全能保姆机器人》片段
2、揭示课题:机器人的传感器。
二、感受机器人的各种传感器和功能。
1、了解传感器的作用。
2、了解传感器的分类。
3、了解各种传感器及其功能。
4、小结。
三、认识纳米机器人
1、什么是纳米?纳米机器人是怎么样的?它有什么作用?
2、播放:未来的体内医生。
3、学生交流。
4、教师小结。
四、创新实践
1、列举生活中的传感器,说一说他们的主要功能?
2、网上查找传感器的有关资料?
五、评价、总结
1、引导学生填写活动评价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2、总结这节课的主要内容,通报学生的而学习情况。
第十二课 机器人的“大脑”
教学内容 :机器人的“大脑” 教学目标
1、了解机器人的“大脑”。
2、了解机器人的程序。
3、了解机器人的工作过程。
4、了解机器人的工作原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机器人的大脑及其工作过程。难点:机器人的工作过程。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深南计算机》片段。
2、阅读教材第67~68页。
3、学生讨论交流
4、揭示课题:机器人的“大脑”。
二、了解机器人的工作过程。
1、了解机器人的大脑。
2、提问:机器人的大脑的作用是什么?它能像人脑一样思考吗?
3、学生讨论交流。
4、小结。
5、提问:机器人的程序是什么?它如何传输到主控器中?
6、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0页的内容。
7、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归纳总结。
8、展示机器人工作过程的示意图。
9、提问:机器人是如何协调工作的? 10.学生回答。
11.教师讲解机器人的工作过程。
三、创新实践
1、网上查找机器人工作的有关资料?
五、评价、总结
1、引导学生填写活动评价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2、总结这节课的主要内容,通报学生的而学习情况。
第13课 机器人的家族
教学目标:
1、了解机器人的普及活动。
2、了解机器人家族的分类方法。
3、了解不同类型机器人的功能。
4、通过了解机器人的普及活动,认识机器人的分类方法和不同类型机器人的功能,体验机器人的应用价值,感受信息技术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
了解机器人的分类及不同类型机器人的功能。教学难点:
不同类型机器人的功能。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引言: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已经知道了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为适应各种行业的需求,机器人的形状和类型日益多样,结构日趋复杂,功能也愈发强大。
2、提出问题:你看到或听到过哪一类型的机器人,它在哪一领域得到应用?
3、组织学生针对上一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4、教师补充并导入新课。
5、课件展示课题:第13课 机器人家族
二、了解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活动
1、引言:校园中每年一次的科技创新大赛后的成果展演,都会吸引许多人的眼球,其成果让人啧啧称奇。它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成果在校园中的集中展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一项具有20多年历史的全国性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探究项目的综合性科技竞赛,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活动也是其中的活动之一。
2、提出问题:开展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活动意义何在?宗旨是什么?活动内容涵盖哪几方面?
3、播放《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活动》视频片断。
4、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5、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其他学生补充。
6、教师予以适当评价。
7、归纳总结。(1)活动的意义。(2)活动的宗旨。(3)活动的内容。
三、了解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及其功能
(一)机器人的分类方法
1、引言:
随着电脑技术的迅速发展,以电脑技术为核心的智能机器人也在新的领域中不断涌现,从而使机器人的家族不断壮大,机器人的种类不断增加。
2、提出问题:智能机器人是怎么分类的?它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3、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4、教师归纳总结。
(1)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类型越来越丰富,机器人可按用途、功能、应用环境等不同方法来分类。
(2)机器人按用途可分为:工业机器人、空间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娱乐机器人、救援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和农业机器人等。按应用环境可将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两大类。
(二)不同类型机器人的功能
1、提出问题:机器人的用途、应用环境不同,其形状及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功能也有很大差别。想一想,机器人已在哪些领域中应用,它属于哪一类型机器人?这些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各具有什么功能?
2、展示各种类型机器人应用情境的图片。
3、播放《机器人在不同领域应用》视频片断。
4、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其他同学补充。
5、教师予以适当评价。
6、教师归纳总结。
三、创新实践
1、引言:为了满足特定领域的特殊需求,经过人们的努力,能适应这些需求的机器人应运而生。如救援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农业机器人和医疗机器人等,这些机器人有什么作用?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类型的机器人?
2、出示主题活动任务:
(1)从熟悉的途径了解救援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农业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各有什么功能?
(2)从因特网或其他途径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其他类型机器人及其功能。(3)编写简单的音乐程序,设计一个会演奏的机器人。
3、引导学生活动,予以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对活动过程予以适当评价。
4、引导学生发言,或展示小组活动成果,对小组的汇报或作品适当评价,并引导学生从汇报成果中汲取知识,最后进行总结。
四、总结与评价
1、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2、补充学生的发言,并归纳本节课的内容。
3、课外延伸。
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继续从因特网、图书馆或书店,进一步了解其他类型机器人的功能,并将所获得的信息介绍给其他同学。
第14课 自动识别技术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动识别技术的含义。
2、了解自动识别技术的分类方法。
3、感受自动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
4、通过了解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实例,感受自动识别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教学重点:
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教学难点:
几种常用自动识别技术的特点。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演示:语音输入或鼠标写字软件进行手写输入。
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语音输入、手写输入属于哪种应用吗?
3、讲解:自动识别技术是将信息数据自动识读、自动输入计算机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它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综合性科学技术。
4、出示课题:第14课 自动识别技术
二、了解身份证防伪技术
1、展示:第一代、第二代身份证的图片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9页,思考以下问题:
(1)大家知道第二代身份证在防伪技术上有什么重大改进吗?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小结:第二代身份证采用高度防伪的激光防伪技术,以及内置一颗理论上无法复制的RFID芯片(俗称电子标签)。
(2)第二代身份证在防伪技术上还存在哪些弱点?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小结:由于RFID卡内所有的数据理论上可以被身份证阅读器所捕获,而捕获者就可以将卡内的所有数据完全复制成另外一张卡。
(3)未来的身份证将采用哪种更加先进的防伪技术?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小结:依靠人体的身体特征,如人的指纹、虹膜来进行身份验证是一种方便、安全的保障手段,称为生物识别身份证。
总结:没有最好的技术,只有更好的技术。
三、了解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
1、自动识别技术的分类
知识讲解:根据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具体特征,可以将自动识别技术分为条型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生物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技术、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和磁识别技术等。
2、条型码识别技术
(1)展示教材81页图14—
3、图14—4图片。(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80—81,思考以下问题: ①A条形码是由什么组成的? ②B条形码有什么作用?
(3)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谈一谈生活中应用条形码识别技术科的具体事例,体会其应用价值。
3、射频识别技术
(1)展示教材81页图14—
5、图14—6图片。
(2)知识讲解: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
4、生物识别技术
(1)展示教材82页图14—7图片
(2)知识讲解:生物识别技术是基于某人的物理特征或行为特征,用自动化方法予以辨别或认证的技术。
(3)实践操作(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
让学生使用语音输入软件或鼠标写字软件进行文字输入。
5、光学字符识别技术
(1)展示教材83页图14—9图片。
(2)知识讲解:光学字符识别技术(OCR)可以把扫描出来的文字图像识别为字符。(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83页,思考以下问题: ①A光学字符识别技术条形码有何用途? ②B说一说光学字符识别的工作过程?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小结:识别汉字时,电脑将扫描的每一个字符与电脑中的字型特征库存放的标准汉字的字型信息进行比较,当字型特征匹配成功时,认为该字就是识别的结果。(4)实践操作(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
教师演示如何利用扫描仪和光学字符识别软件(ORC)扫描、识别书本或报刊上面的文字。
四、总结与评价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与技能。
2、谈一谈学习后的收获。
第15课 机器智能翻译
教学目标:
1、了解聊天机器人的工作原理。
2、了解机器智能翻译的含义、分类方法及其工作过程。
3、了解虚拟主持人的工作过程。
4、通过了解机器智能翻译等应用实例,感受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教学重点:
不同机器智能翻译软件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教学难点:
机器智能翻译的工作过程。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展示在线翻译、金山全文翻译的实际操作窗口或图片。
2、提问: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机器智能翻译吗?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小结:机器智能翻译就是利用电脑把一种自然语言转变成另一种自然语言的过程,它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一种应用。
3、出示课题:第15课 机器智能翻译
二、了解聊天机器人
1、展示与聊天机器人“Eliza”聊天的片段。
2、提问:同学们想知道“Eliza”是谁吗?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小结:其实“Eliza”并不是一位真实的人,它是网络中的聊天机器人,依靠程序来进行工作。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85~86,思考以下问题:(1)聊天机器人的起源?(2)聊天机器人的普及程度?(3)聊天机器人的工作原理?
(4)什么样的聊天机器人会更加受到大众的喜欢?
三、感受机器智能翻译的应用
1、机器智能翻译的工作过程。
知识讲解:要让电脑理解一个句子的意思,电脑必须逐个识别这句话中的字词和语法结构,再分析其语意。
思考:为什么让电脑理解一句话的意思十分困难?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要使电脑学会像人一样进行判断和理解,还需要解决许多理论和实践的难题。
2、自动翻译软件的分类。
知识讲解:自动翻译软件种类繁多,根据翻译软件的特点,可以将它们分为三大类:词典翻译类、汉化翻译类和专业翻译类。结合图片或实际操作窗口进行知识讲解:(1)词典翻译
词典翻译软件可以迅速查询外语单词或词组的词义,并提供单词的发音。(2)汉化翻译
汉化翻译软件主要提供英文软件的汉化、网上在线翻译、全文翻译等功能,为不会外语或外语水平不高的人提供服务。(3)专业翻译
专业翻译软件主要是为专业化用户提供专业电子词典,辅助专业用户完成翻译工作。
3、交流、讨论。
(1)你使用过哪些机器智能翻译软件?(2)使用的效果如何?
4、实践操作。
尝试在线翻译及使用免费的翻译软件,体验机器智能翻译的实际效果。
四、了解虚拟主持人
1、展示虚拟主持人——安娜诺娃的图片、视频。
2、提问:同学们知道“安娜诺娃”是谁吗?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小结:其实“安娜诺娃”是世界上第一位虚拟主持人,科学家把她的性格和外貌塑造得尽善尽美,看起来文静而很有智慧。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89~90,思考以下问题:(1)什么是虚拟主持人?(2)虚拟主持人是如何工作的?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小结:虚拟主持人是指利用数字处理技术制作并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通信传媒与观众形成交互的仿真人形象。他们虽然有主持人的功能和作用,却没有真实主持人的现实生活体验,因此称为虚拟主持人。
虚拟主持人背后是一套高速运行的电脑系统,能够不断地把文字资料迅速转变成声音,从虚拟主持人口中读出来,并根据所播报新闻的不同来变换脸部表情。
五、总结与评价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与技能。
【闽教小学信息技术《制作月历》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闽教版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06-29
闽教版信息技术教材08-26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09-22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01-10
小学品德信息技术教学07-17
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教学05-14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08-10
小学教学与信息技术09-18
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09-22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分析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