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我国劳动力供求态势探析

2024-08-20

未来十年我国劳动力供求态势探析(共5篇)

未来十年我国劳动力供求态势探析 篇1

未来十年我国劳动力供求态势探析

从人口总量变动趋势和劳动力供求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了未来十年我国劳动力供求态势,得出了比较一致的`结论.从而使我们对此问题有一个比较全面正确的认识,为分析认识国民经济运行等许多重大问题及国家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了一个客观依据.

作 者:胡行军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学院,社科部,陕西,汉中,723003 刊 名: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KASHGAR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24(1) 分类号:F241.21 关键词:未来   劳动力   供求态势  

未来十年我国劳动力供求态势探析 篇2

1 劳动关系管理的现状

劳动关系, 又称劳资关系,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随着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多元化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劳动者和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不断变化, 劳动关系也日趋多样化、复杂化, 并出现了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和不断修订, 特别是近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也对劳动关系的变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 劳动关系管理变得极为迫切。目前, 我国劳动关系管理存在以下一些新问题:

第一, 劳动关系的确立、变更、终止存在很大的随意性。虽然一直以来国家都对劳动关系的确立、变更、终止这方面的问题比较关注, 也出台了一些相关法律, 采取了一定的措施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由于社会中本身劳动力的供给量大大的高于需求量使得劳动者的竞争压力极大, 在与用人单位发生冲突时就处于极弱势地位, 难以与用人单位进行抗衡。因此在劳动关系的确立、变更、终止方面只能被动地接受用人单位的安排。另外, 劳动关系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 法律执行力低下, 企业在用工方面仍然不规范, 在劳动关系的确立、变更、终止等方面存在很大的随意性;

第二,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交叉的情况日益复杂化, 劳动关系, 是指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 实现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产生的一种社会关系, 受《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规范和调整, 劳务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之间就劳务事项进行等价交换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经济关系, 由《民法通则》和《合同法》进行规范和调整。两者极易混淆。随着市场的发展与完善, 用工形式更加灵活。现在很多劳动争议案件中, 企业经常利用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两者之间的相似性, 否认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 而将之定义为劳务关系, 从而逃避在劳动争议案件中的责任, 而这样劳动者的权益却受到了损害;

第三, 用工形式多样化。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市场的灵活性不断增强, 企业的用工形式也日趋多样化, 非全日制用工越来越普遍, 这样也使得劳动关系的管理难度加大, 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在也不断增涨, 劳动者权益受到侵犯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第四, 劳动合同期限短期化。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国家出台了新劳动合同法, 其中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签订方面对劳动者有了一个更强有力地保护。然而为了避免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给企业增加负担和风险, 目前企业更多的与劳动者签订短期的劳动合同或是将企业的部分任务外包出去, 使劳动者工作的保障性和安全性降低, 增加了失业的风险;

第五, 劳动争议案件增多, 劳动者权益受损严重。据相关统计, 2006年劳动争议案件立案总数为31.7万件, 其中因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障问题引发的劳动争议分别位居第一、二位, 占到全部劳动争议案件的三分之二;而解除劳动合同争议占第三位, 2006件立案5.6万件。2008年《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 全国的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出现激增, 市二中院的劳动争议案件收案数近年来也呈现连年大幅增长趋势。但2011年这一猛增的趋势得以转变, 近4年来首次出现收案数下降, 相比2010年减少了707件, 降幅达到27.13%。

2 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对未来劳动关系管理变动的影响

随着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政策的不断调整,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生了显著性的改变。中国人口的老龄化使得劳动力的供给减少, 经济的转型使得就业形势和就业人员的结构均发生很大变化。劳动关系管理依赖于对劳动力市场的观测与分析, 因此, 未来劳动关系管理也会产生一定的变动。

(1) 我国劳动力供需总量缺口逐步缩小将使得未来劳动关系管理中劳动者的谈判力量增强。劳动年龄人口增量持续下降、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放缓、劳动力价格不断攀升, 是近年来我国劳动力供给出现的三大变化, 这些变化将导致我国劳动力供给趋于减少的长期特征。同时劳动力需求总量呈不断增长趋势, 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很多, 但总需求的大小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增长, 从国家统计局近些年的数据来看, 中国经济不断增长, 而劳动力的增长率快于GDP的增长率, 由此可见劳动力的需求量是呈增长趋势的。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 会使得未来的劳动力不再低廉, 劳动者在劳动关系管理中的谈判力量得到加强, 其利益的维护也有了更大的保证。

(2) 出生人口性别比呈下降的态势将会使得企业女性职工的比例增大, 劳动关系管理也会针对这一变化作出一定的变动。女性职工在企业的力量不断增强, 企业会逐渐增强对女性职工需求的关注, 性别歧视的情况会有一定程度的减轻。女性一般具有比较感性的特征, 因此劳动关系管理中会更加注重职工的情感需求, 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 形成良好和谐的组织文化氛围, 比如在企业组织中形成“家”文化增强员工的归属感等。

(3) 城镇人口比例的增长将会使得劳动关系管理中城乡统筹管理进一步深入。户籍制度的障碍会导致劳动力流动充分性的问题。城镇人口比例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对城乡劳动力的歧视性差别对待的问题, 由此引发的劳动争议也会减少, 公平性会得到一定程度提高。

(4) 流动人口的增加将会导致未来劳动关系的管理更具灵活性。2011年, 全国人户分离的 (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所在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 人口为2.71亿, 比上年增加977万人;其中, 流动人口 (人户分离人口中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 为2.30亿, 比上年增加828万人。流动人口增加, 使得未来劳动力的流动性增强, 企业在聘用劳动者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 这一方面会迫使企业尽量改善自身的管理策略去留住劳动者, 另一方面企业必须“因材施教”, 采用更灵活的, 更个性化的方式对劳动者的进行管理才能使自身得到可持续发展, 适应时代的特征与要求。

(5) 劳动者整体素质和水平的提升、法律的不断完善会使得劳动关系管理更趋科学化, 双方解决矛盾的方式和手段更加理性化。劳资关系会得到一定的缓和。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的普及, 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 劳动者的素质水平也会有很大提高, 基于此, 面对着这一发展趋势, 过去那种压榨式的剥削管理方式也会不复存在, 劳动关系管理会更加以人为本, 劳资关系会向和谐共赢的方向发展。

摘要:通过提出目前劳动关系管理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结合劳动力市场的变动情况, 对未来十年中国劳动力市场劳动关系管理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关键词:劳动关系管理,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变动

参考文献

[1]孙利利.浅析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对劳动关系的影响[J].企业研究, 2012, (6) .

[2]王冰.劳动人口增量下降影响深远[J].上海证券学报, 2012, (4) .

[3]蒋茜, 孙兵.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趋势预测[J].经济纵横.2011.

[4]张车伟.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及其经济学分析[J].经济学动态, 2008, (3) .

[5]王长城.我国劳动关系发展中的问题与改进措施[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6, (9) .

未来十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前瞻 篇3

 2011-05-24 14:16:35

——2011第八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综述

摘 要: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是在国家文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的指导和支持下,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由北京大学主办、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承办。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自2003年创办至今共举办了八届,以促进文化产业领域内政府、企业和学界之间交流为宗旨,坚持“学术与现实的交融、战略与发展的创新”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推动文化产业重大政策、前沿理论与产业实践的互动发展。

作为国内最早发起、关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专业论坛,新年论坛多年来密切跟踪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历程,对多维视角下的中国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竞争力、和谐社会与区域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战略与发展模式创新、创意时代的文化创新与软实力建设、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文化产业机遇、全球视野下的产业融合与文化振兴等重要议题进行了持续性探讨,为国家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提供了理论参考,也为探索文化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区域发展模式提供了宝贵经验。1月8日至9日,由北京大学主办、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承办的2011第八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本届论坛以“面向2020:中国文化产业新十年”为主题,包括一个主论坛、七个主题论坛、一场研讨会和一场观片会,紧紧围绕主题为中国未来十年文化产业发展的走向勾画出颇具战略意义的蓝图。论坛主题既包含基于产业发展新趋势来考量的数字出版问题,又有从产业支撑角度来思索的文化金融、产业园区、遗址保护与开发等主题,还有从理论建设角度来探讨的学科建设和文化贸易问题,更有从产业实践层面出发的案例分析。

一、面向2020,塑造文化大国新形象

主论坛以“面向2020———中国文化产业新十年”为主题,从宏观层面探讨未来十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院士在致辞中表示,文化是让一个国家的人民具有最高贵、最体面、最有尊严、最有追求的一种生活样式。期望2020年的中国向世界展示出一个有文化的中国人的生活样式。要实现这样的生活样式,在市场经济和消费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文化产业将会发挥越来越重大的作用。未来十年将是我国人民文化消费的大飞跃时期,未来十年世情、国情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这要求我们必须着眼于2020国家宏观层面一系列战略目标的确定要求,以2020年的中国为战略前瞻参考点,全面准确认识文化产业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继续积极进行文化产业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不断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论坛组委会主席、北京大学文化产业院院长叶朗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文化走出去,应该特别重视向国际社会介绍我国当代的文化经典和艺术经典。他认为是否可以提出一个中国当代文化或中国当代艺术的概念?中国当代文化和中国当代艺术,来体现我们的文化精神、文化理想,来反映整个时代。这涉及我们向国际社会展示我们当代的国家文化形象的问题。除此之外,叶朗教授还论述了文化产业内容战略、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的人文内涵以及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普遍性原则,都是关乎未来10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些战略命题。

台湾奥美集团董事长白崇亮先生以“文化记忆与文化愿景”为题,从个人经历以及不同社会群体的经历两个角度盘点文化记忆,提出让文化记忆成为文化大国超越过去的新视角,从而寻找进入新时代的力量与愿景。他表示“文化是一种生活的方式”,特别是当代文化,不仅显示了当代人生活态度背后蕴含的一整套价值,以及这个国家、民族的世界观、宇宙观。

二、文化遗址保护开发的创新之道

当下,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急速推进,在此社会背景下,文化遗址保护与开发成为了炙手可热的话题。文化遗址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不可复制的资源,如何正确认识并充分发挥历史遗址价值,化解其与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通过科学合理利用使得文化遗址受到更深层次的保护,实现文化遗址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和共赢,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北京市文化局局长孔繁峙提出,急需以科学发展的观念提升大遗址保护利用水平。大遗址在首都社会文化中具有丰富北京历史名城文化内涵的功能,是应该被重视的文化遗址。然而当前大遗址在保护上存在诸多严峻问题:许多大遗址在历史上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且因保护起步晚,诸多遗址已被社会占用,以致多数大遗址皆未能达到科学保护、合理利用的目标。此外,对遗址的保护多注重经济层面,在文化遗址开发利用中须坚持保护原则,以科学观点进行开发取代经济观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介绍了北京旧城改造的新思路,认为旧城价值的实现在于“表现性价值”与“功能性价值”的融合。城市规划定位中,区域定位和项目定位是最关键的因素。这个定位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历史文化定位,或表现性价值定位。即首先需要认识某一地点包含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符号资源;第二步是现代功能性的定位,即充分尊重现代已经形成的产业格局,注重商业、交通、土地级差状态和市民居住状况等问题的规划和关注;第三步是历史文化定位和功能性定位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旧城的价值,即“表现性价值”与“功能性价值”的融合。在旧城改造的实践中,应采取先规划后发展、先整体后局部的方式,从自发发展走向自觉发展。

圆明园管理局主任陈明杰介绍了明园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当代,圆明园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历史遗迹,它已具有了多元价值和多重身份:它不仅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与精神家园,也是中西文化的交流平台,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有力象征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是市民休闲旅游的胜地。

台湾暨南大学管理学院院长佘日新介绍了台湾的文化遗产数字典藏经验。对于传统史料的数字化保护可以提高其清晰度,并且可以延长保存时间。另外,数字典藏可以用于网络教学,供大众进行专业资料查询和学习。在成果推广过程中,加强与企业合作,让文化遗产转变成文化产品,进一步进行海外推广以及持久经营,从而更加有利于国家软实力的国际推广。

三、中国文化未来十年要如何“走出去”

文化“走出去”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文化贸易主题论坛探讨了在未来的黄金十年,文化产业在民族传承与国际视野的展望之中将如何带领中国文化自信地“走出去”的议题。

新闻出版总署对外交流与合作司司长张福海认为,文化产业是文化人的梦想,要实现此一梦想必须对文化产业边界进行界定、政策的帮助以及科技发展的带动,但最重要的是带领中华文化走出去。商务部产损害调查局产业分析与预警处处长张勇表示,国家文化软实力凭借超越时空、地域、国家的特点而具有了空前的传导性。而内容是竞争力之核心,我们必须出口在全世界有互补性的产品,有差异化的竞争,才能通过文化贸易,扩大经济的总量。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文化发展策略研究中心主任贾磊磊以电影产业为案例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性转换。他认为,要开发文化产业,对传统文化资源就必须要有现代性的转换。贾磊磊强调了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软实力不只是有内容、有故事,而且是被对方认可的力量。

中央电视台新科动漫频道营运总监杜刚提到,中国几千年历史的文化底蕴,既是很大的压力,也是很大的动力。所以,文化是骨子里的自豪,中华文化必须找出自己的自信自豪,才能走出去。北京完美时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刘航认为,要带领中华文化走出去,我们必须加强国际交流,深入考虑不同文化的特殊需求,植根原创的同时重视文化融合。近来频繁来往于两岸交流的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教授赵怡,表示因应全球化时代来临,海峡两岸官方与民间业者必须携手合作,共同以中华文化注入高品质的节目内容。

四、数字出版:作者、出版商、平台

中国出版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行业洗牌,数字出版的结构和方式为转企改制冲击下的中国出版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数字出版主题论坛云集了政学研三方的精辟观点,从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现状、数字化与资本化出版前景以及技术面与法治面变革思路,对于未来数字出版的发展关注、共识、转型、变革、特色等面向,提出诊断与建言。

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局副局长刘建生认为,数字出版的趋势值得肯定,但出版形式令人担忧。目前,网路文字图片堆积太多,网管人员不具备出版应有素质,泛泛的网络化出版不能叫做数字出版。数字出版必须贯穿出版的基本理念与核心价值,出版不是重形式,而是重内容。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平对新商务模式下版权的困境与突破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著作权讲的是事先授权,而非事后的利润分享。版权的完善保护并非只是完善法律的问题,而是个人的道德意识问题。当前,新商务模式面对的版权困境,一方面为个性化自助服务,另一方面为多方协作模式,困境在于如何解决事先的版权授权。

台湾《典藏》杂志社社长简秀枝认为,中国出版业的未来方向应朝向“精致化“发展,出版不在于大,小而精致也能生存,追求中国独特的精致化,力求完整与完美,做出自己特色,传达一种感受与体验。

五、“人才兴文”战略:重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 针对我国“人才兴文”重大战略的落实以及我国未来十年文化产业学科的建设走向,清华大学教授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教授提出了自己对文化产业学科体系建设的思考,他谈到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和管理为研究对象,与艺术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相互交叉的学科。如果在本科就设立单一的文化产业专业反而会让学生很难有专业性,也不符合实践的需求。对此,他提出了从高端人才到专业硕士的文化产业管理创意人才培养路径,并提出文化产业学科设立要“因地制宜”,根据学校已有的优势条件来建设。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副主任彭锋认为,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可以分为理论、批评和实践三个层面。他指出文化产业从当初受批判到今天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是因为发生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转型。世界由刚性的世界转别成艺术的、审美的世界。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除了理论和实践并重,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中心姚伟钧教授发表了对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现状的思考,指出了我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四个不适应: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的不适应,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的不适应,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的不适应,科学研究与人才教育的不适应。对此他提出了六个解决方案:宏观思路进一步梳理,专业定位进一步明确,教学管理进一步加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践环节,加强专业实习。

浙江省文化品牌研究基地主任、中南大学中国文化产业品牌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柏定国提出,文化产业学科发展应当以意义重建为旨归。他以我国乡村的文化产业为例,认为其主要兴奋点在文化旅游上,但是种种文化旅游的资源争夺最终都走上了反文化的道路。这种现象反映出我国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过于重“术”,而不是“学”。我们的学科人才还是要注重理念层面的提升,学界和产业界还是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卓越领导力学院执行长陈建宏从梅迪奇效应谈创意领导人才培养。他提出创新意识的锻炼、组织间的多样性合作、组织内的交流是创意人才培养的三个核心要素。他谈到创新领导力的培养重在跨界,而跨界能否成功在于认同度的远近。不同学科的“界”和“墙”始终存在,关键是否能在其中开一扇门。跨界创意碰撞是组织创新发展的关键能力,有效的跨界管理有赖于卓越的跨界领导力。

六、让文化插上资本的翅膀

资金问题一直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的瓶颈,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副司长李小磊从政策角度解读了《振兴》规划以来的文化金融政策,并用具体的数据表明我国文化产业迎来了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并对如何构建文化产业金融投资体系,提出了四个重点方向:一,不断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为构建文化产业的投融资体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二,积极创新金融模式,研究开发适应文化企业特点和文化产业投融资需要的金融产品,为文化企业提供多层次的投融资选择;三,进一步完善文化企业公司的治理结构和财务制度,加强对文化企业管理人员金融资本市场知识的普及;四,为文化产业和金融业提供交流信息沟通业务,搭建文化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执行院长魏鹏举教授对2010年国际文化产业资本焦点、中国文化产业的资本热点,以及文化资本主义的症候三个主题进行了盘点和分析。魏鹏举教授从米高梅的破产**谈到“玩过头”的文化产业资本游戏,从默多克的“退”与“进”谈到我国文化产业的高政策性风险和“内容为王”的全产业链扩张启示,从美国电影票房期货的波折谈到文化产业受金融操纵的潜在问题。他认为中国文化产业资本市场患上了“热感冒”,我们要警惕过剩的资本涌入了文化市场,同时需要文化体制改革来推动文化和资本市场对接。

中国北京文化产权交易所筹备组负责人、科瑞集团监事会主席彭中天提出了文化与金融的现实问题:我国目前是文化经济小国;发展文化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也是提高国民幸福指数的需要;社会上热钱涌动,但相当丰富的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的转换。将超发货币投入到文化的“蓄水池”中,可以缓解通胀对现有货币体系的冲击。

七、文化产业园区急需政策规范下的理性建设

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急剧发展成为专业界人士密切关注的前沿领域。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园区已经在规模上、质量上、运营模式上和社会效益上有了诸多创新,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指出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一哄而上,盲目发展,缺少科学缜密的市场论证;缺少文化特色和创意;名不副实,借机圈地;产业政策不到位。他指出政府发展文化产业园区应首先考虑消费者的精神消费需求,培育品牌企业,一个成功的文化产业园区应具有四个特点: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规划和引导,具有准确的市场定位,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以及提供周到的管理服务。刘司长重点介绍了2010年颁布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强调该政策加强了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批准、命名、建设、审核的监督管理,还勾画出“十二五”时期政府支持中国文化产业园区的远景。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认为,文化价值应由文化园区中的文化企业体现。他从产业角度提出了拥有“全产业链”的“文化产业集聚园”概念。文化产业集聚园必须达到的目标是:达到一定产业规模,选择利用新技术和适合生活方式变化的朝阳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进行本地和外来资源的整合,具有孵化企业的功能,能够保持一定发展速度,成为旅游目的地,成为中国文化出口基地,带动传统产业,促进人才培育和就业,打造城市名片等。全产业链的集聚形态最大的特点,是以一个核心内容资源进行纵向产业链向横向产业链扩展的产业链打造。

台北教育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林炎旦介绍了台湾文化创意园区建设的情况,重点介绍了华山文化创意园区的建设规模和规划、设计理念、活动成果、运营模式、未来愿景及未来发展策略。华山的运营模式走的是一条艺术与商业结合,通俗与精致并存的道路,采用了ROT(rent-operation-transfer)运营模式。在未来发展策略上,台湾将从政府搭建桥梁、引进专业运营团队、加强园区个性特色和吸引消费族群等方面促进华山文化创意园区的持续发展。

八、案例发展:洞察文化产业经营的价值与火花

以“品牌之源与经营之道”为主题的案例论坛选取大陆与台湾有代表性的文化产业个案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邀请该案例的研究专家与文化品牌的经营者现场对话,在对这些典型案例的研讨与探究中逐步求索文化产业品牌之源与文化企业的经营之道。

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国际企业学系助理教授兼管院个案中心主任骆世民介绍了几米的品牌经营中品牌资源、品牌管理、品牌深耕三个阶段,从文化内容与产业的创意结合,营销与商品授权的策略整合,走到跨界打造文化创意产业价值的故事。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动漫游戏中心主任邓丽丽以《喜羊羊与灰太狼》的诞生和成长史引出其成功的关键:创意+坚持。她在肯定《喜羊羊与灰太狼》的里程碑成绩的同时,也针对中国动漫与欧美、日韩制作水平存在差距的现实情况,提出对《喜羊羊与灰太狼》未来的思考。优扬传媒集团电影业务总监胡宗京和与会嘉宾分享了整合营销的经验并预测了中国动画电影的未来:动画电影在未来五年内将成为中国电影市场中风险控制能力最稳定和安全的领域;中国动画电影五年后,票房、广告、衍生品的利润回收将趋于稳定;中国动画电影未来在整合中国电影产业里将占到至少四分之一以上甚至三分之一的总值;未来的动漫产业全产业链的成功关键在于:整合营销的平台和团队以及驱动平台和团队的运营模式。

结语

2011第八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着眼于未来十年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未来十年为一个时间段探讨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生剧变的情况时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即将呈现出的特点和趋势,为我国文化产业领域的学术思维交流和学术成果分享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探析 篇4

胡小平朱颖 葛党桥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大量劳动力涌向了城市和非农产业。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入城市的已不仅是农村“富余”的劳动力,还包括大量农业生产所必需的劳动力。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农业劳动力短缺与劳动力老龄化这两个问题互相伴生,而老龄化是更为严峻的现实问题。务农人员老龄化现象正日益严重并导致了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质量的下降。

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原因分析

首先,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的必然结果。西方理论界对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流动的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是城乡差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解释了我国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的原因。在我国,农村和城市在经济、文化、公共事业、社会福利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为了分享现代文明成果和追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即使在城市中无法获得预期收入,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也会源源不断向城市转移。进城以后,他们除非迫不得已,都不会再回到农村。他们在城市养育起来的“农二代”,虽然在户籍意义上仍属于农民,却从未从事过农业生产,今后也不愿回到农村。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进城务工的第一代农民工由于在城市缺乏竞争力,正逐步被“淘汰”返回农村。随着年轻劳动力不断流向城市,“高龄”劳动力不断返回农村,必然导致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成为一种趋势。

其次,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不能完全用农业比较效益低来解释。传统观点认为,由于农业生产比较效益偏低,使得农民纷纷流向城市,最终导致农业劳动力短缺。但结合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不能完全用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来解释。欧美和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农产品价格高,加上政府对农业的大量补贴,农业的比较效益并不低,但也存在比较严重的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2007年,美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美国农场主的平均年龄已上升到57.1岁;在日本,2009年农业从业者中65岁以上的人员所占比例为61%。这都不是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能够解释的。国外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之所以没有威胁到农业生产,是因为他们有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及较高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弥补了农业劳动力的短缺。

2004年以来,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同时伴随着近几年农产品价格的不断上涨,农业生产的效益在逐步提高,但这并未能阻止年轻农民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脚步。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就可以解决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或者劳动力短缺问题。

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后果

一是土地粗放经营,撂荒现象日益严重,生产率下降。由于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土地经营十分粗放。现在留守农村的老年人大多只选择生产条件好的、离家近的田地耕种,离家远的坡地和旱地则撂荒。原来一年可以种两季作物,现在也只种一季。许多农民种粮就只是为了解决自己的口粮需求。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为了保障农产品供给,中央一再强调要保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这就要求我们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耕地资源。而农村的现状却造成了部分耕地资源闲置浪费。

二是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趋势,使得我国的农业劳动力也面临着后备主体的潜在缺失。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很难把高素质人才吸引到农村来,后继乏人是我国农业的潜在威胁。现代化农业需要懂技术、会管理、能够掌握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的人才,而目前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的老龄劳动力很难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此外,在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情况下,本可以用推广适度规模经营的方式来发展农业生产,但由于转移到城市中的农民不能真正在城市生根,他们仍要保留自己的土地作为生存保障,因而很难将分散于众多农民手中的土地进行有效的集中,实行规模经营。

三是农产品供给短缺可能成为常态,农产品价格将持续上涨。尽管我国食品价格占CPI的权重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60%下降到2011年30%左右,但今年的CPI上涨有60%以上的因素仍来自食品价格,其中又主要受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农产品需求的增长呈缓慢趋势,难有大幅波动,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表明农产品供给出现了较大缺口。生猪养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什么在每头生猪的毛利达到800元左右、创了历史最高水平的情况下,农民仍缺乏补栏的积极性呢?一个解释就是农村养猪的人正在减少。在农村,年轻人越来越少,老年人不愿养或不能养。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导致生猪供求均衡的周期被拉长。

整个农产品的供求均衡周期是否也会像生猪的价格周期那样演变呢?如果找不到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农业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问题,今后我国农产品的供给短缺可能成为一种常态,农产品价格将长期保持高于物价平均水平的上涨态势,在突发因素的影响下,甚至不排除爆发短期的农产品供给危机。

解决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对策建议

其一,培育职业农民。应着力吸引高素质人才从事农业生产,加大对农民培训的力度,营造留住农村人才的有利环境。

其二,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鼓励和支持相关科研机构研发符合农业生产需求的机械设备,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降低农业生产对人工的依赖程度。继续完善和提高国家的农机具购置补贴。

其三,加强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投入。建立和完善对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在农业生产、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信息、农业金融和保险等领域的服务体系建设,减轻农民的务农难度,增强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分析 篇5

市场供给基本平衡

房地产业的开发投资状况

从房地产业的投资增长速度来看,我国房地产业的开发投资规模与全行业的发展步调是一致的。1992年~1993年是房地产开发投资的高峰时期,1994年以后随着全行业步入调整时期,房地产业的开发投资呈现出增速减缓的态势,1998年房地产逐步走向复苏后,房地产业的开发投资增长率也走向回升,2001年,全国房地产开发完成额6245.5亿元,同比增长25.3%,至2002年前11月,全国房地产业开发投资同比增长达到28.2%。

从房地产业的投资结构来看,1996年开始,我国房地产业投资结构开始向住宅转移,住宅投资占房地产业的投资比重逐渐上升,2001年住宅投资占房地产业的投资比例为68.5%,2002年1~11月,这一比例已上升为70.7%,办公楼投资稍有上升,商业用房投资的比重则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投资结构的这种变化基本符合房地产业的发展规律。

房地产开发建筑面积分析

2002年,全国房地产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竣工面积都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2001年施工面积和新开工面积都有较快增长,新开工面积比去年同期增长27.2%,施工面积增速21.5%。今年1~11月份,全国商品房施工面积80730万平方米,增长22.6%,本年新开工面积3676万平方米,增长19.1%。考虑到新开工面积的较高增速,可以预见,今后几年内施工面积还会出现较快的增长。从竣工面积来看,1998年以来,房地产业投资的增长速度开始回升,受工程建设工期较长的影响,商品房的竣工面积一直呈现增长的趋势,2002年1~11月,全国房地产竣工面积16271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28.3%。

房地产市场的供给结构分析

住宅、办公楼、商业用房是房地产市场供给的主要构成部分,其中住宅市场在房地产市场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商业用房市场次之,办公楼市场所占的比重最校近几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供给结构存在着以下特点:

住宅供给平稳增长,住宅供给的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其中别墅和高档公寓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安居工程所占的比例有所上升。根据国际经验,发展中国家高档物业在房地产业中所占的比例在5%~10%比较合适,因此近几年我国政府严格控制高档物业的投资,高档物业在房地产业中所占的比例已降低到10%以下,普通住宅的投资比例开始上升,2002年1~11月,住宅投资占房地产行业总投资的比例已达70.7%以上,比去年同期增长29.6%。

办公楼市场供给有所增加

2000年,办公楼投资完成额仅为293万平方米,与1999年同期相比增速下降12.9%。2001年投资额较上年有所增长,但增幅较小,自今年以来,办公楼开发投资额呈现较快增长,可以预见,今年办公楼市场供给将出现较大增长。商业用房的供求矛盾比较突出

在前几年经济发展过热时,商业用房比较畅销,各地商尝商铺纷纷涌现,出现了严重的供过于求的现象。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商业用房的销售率迅速下降,近两年消费疲软困扰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从而导致了与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直接相关的商业用房的需求下降,但每年商业用房的竣工面积却不断增加,这就加剧了商业用房的供求矛盾。

市场需求高速增长

近几年市场需求呈上升趋势

近两年来,在扩大内需和全面推进住房制度改革等宏观经济政策引导下,我国房地产销售摆脱了前几年徘徊不前的局面,出现高速增长态势。2002年1~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达3536亿,同比增长37.1%。

个人消费成为市场需求的主体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个人购买商品房的绝对额高速增长,1987年,个人购买的商品房只有426.66万平方米,占当年商品房销售的17.9%;而到了1997年,个人购买的商品房达5233.72万平方米,占当年商品房销售的66.6%;1998年,虽然受住房制度改革的影响,集团突击购房的现象比较严重,但个人购房也增长很快,1998年个人购房的比例比1997年上升了7个百分点,达到73.6%,市场消费主体的这种变化对开发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0年,随着房改的结束,个人购房的比例已达80%,2001年这一比例已达到87%,2002年1~11月,个人购买商品房的比例为90%。1~3季度,北京市个人购买商品住宅的比重达到95.3%,显示出北京市住宅市场的即期需求旺盛。

二级市场和租赁市场活跃了房地产市常一年来,各地以培育市场为核心,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降低存量住房入市“门槛”,使二手房交易逐步活跃,丰富了市场供应,并有效地带动了商品房销售,房地产二三级市场联动的效果日益明显。

2001年,上海市存量住房交易15.6万套,1031.48万平方米,成交金额274.7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6%、59%、99%;经登记备案的出租住房8.52万套,1036万平方米。到去年底,上海市已购公房累计上市14.4万套,占已出售公房总量的9.7%。

此外,随着国家对住房租赁税率的调整,各地租赁市场日趋活跃。南京市去年房屋出租登记备案面积145万平方米,较上年增长77%,租赁税收达1.1亿元。上海、广东、江苏、浙江、贵州等省市,越来越多的居民采取通过将自有住房出

租,同时购置新房自住来改善家庭居住条件,以投资为目的的购房出租也在部分城市逐步兴起。

住房分配货币化促进了住房消费

大部分城市已在出台货币化方案的基础上,制定了补贴资金筹集和管理、补贴标准、补贴方式、补贴申请、现住房认定、超标和未达标住房处理、补贴发放程序等相关配套政策,不少省市已陆续发放住房补贴,补贴的发放带动了大量个人存款和银行贷款进入住房市场,促进了居民住房消费。

住房金融进一步发展,住房公积金管理逐步规范

截至2001年底,全国商业性和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合计已达6398亿元,是1997年底的33倍,首次超过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占消费贷款余额的86%,基本实现了房地产信贷结构的调整。2001年住房公积金新增个人住房贷款395亿元,比上年增长71%。住房金融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居民购房的支付能力,已经成为居民提前实现住房消费的重要手段。从统计数据看,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不良率不到0.5%,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的不良率仅为0.24%,对于改善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空置总量仍然很大

房地产市场空置总量仍然很大

据统计,到2002年7月底,中国商品房空置总量在1.2亿平方米左右,其中空置一年以上的超过50%,占压资金超过2500亿元,居中国各行业不良资产之首。由于我国房地产开发商多以中小型规模企业为主,其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差,较大的空置面积使得开发商积极性受到严重的挫伤。难以收回的预期收益,使得开发商难以进行新一轮的房地产开发投资。这会使房地产的有效供给不易实现,出现恶性循环。

与居民收入相比,房地产价格仍然偏高

世界银行的研究资料表明,当一个国家一套住房售价与家庭年收入之比为3:1至6:1时,居民才能负担得起。也就是说,一个家庭年收入的3~6倍能买下一个中等水平住宅时,这个家庭便具备购房能力。2001年,我国商品房平均每平方米售价达到2226元,按此计算,一套70平方米的住宅大约需要15.6万元,而去年我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800元,按一家三口计算,房价与家庭年收入比达到7.6:1。而在房地产市场发达的北京,这个比例高达12.4:1,因此,房价过高是制约房地产业发展的一个桎梏。

市场供求结构失衡

楼市供应与购房人需求之间的差异造成供求失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是供需价格差异:

低价位房供应不足,中高价位房供应过量。以北京市为例,调查显示,北京居民的购房需求主要集中在5000元/平方米以下的房子。87.3%调查者期望值处于3000~5000元/平方米。但是,市场上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在价位分布上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趋势。价位在3000~4000元、4000~5000元、5000~6000元、6000~8000元/平方米的比例基本都在20%左右,而价位在3000元/平方米以下和高于8000元/平方米以上比例都相对较少。即市场上楼盘的供给,有一半左右的供需结构的矛盾。

与商品房空置量日益增加的状况截然相反的是,经济适用房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这充分暴露出我国房地产业存在着严重的供求错位。从目前看,政府干预房地产市场的主要手段是大规模建设和推出经济适用房,国家计委和建设部前不久宣布,今年将投资1700亿,计划建设2.25亿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这将更有效的满足普通市民的住房需求。

另一方面是供给与需求的区域差异:

尽管当前房地产形势总体上是好的,但也有一些地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投资增幅过大、投资结构不合理、价格上涨过快、土地供应过量等有可能过热的“苗头”。投资的增幅与销售的增幅相比,应该要保证能够在发展中不断消化同期上市的商品房。今年1~9月份,天津、河北、江西、浙江、海南、吉林、江苏、河南、云南、陕西、山东和宁夏等地区,都出现了投资增幅高于销售增幅超过了20%的情况。

住房市场体系不完整

完整的住房体系包括住房一级市场和住房二级市场,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没有一级市场,当然不可能有二级市场,但二级市场又制约着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不发达,一级市场就低迷,只有在存在发达的二级市场的条件下,居民的住房资产才具有流动性,居民才能转让和卖掉旧房,购买新房。就全国范围来看,我国住房二级市场的发达程度存在很大差异。

以北京和上海为例,2001年,上海二手房交易量(成交登记)达到1031万平方米,新房销售(成交登记)突破2020万平方米,可见存量市场兴旺对增量市场的巨大促进作用。与上海相比,北京的住房市场体系完善度较差,住房一二级市场之间过大的价差,导致居民“以旧换新、以小换大”的难度较大。2001年北京的二手房交易量仅5400套。随着快速推进的危改拆迁释放的巨大需求,二手房的需求将有增无减。

旺盛需求将继续保持

潜在的市场需求成为住宅业持续发展的巨大动力。从市场潜力来看,到2001年底,我国城镇居民住房人均建筑面积20.8平方米,虽然比改革开放前提高了许多,但与一些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差几倍。国际经验表明,在人

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3~35平方米之前,会保持旺盛的住房需求。这主要是因为:

首先,城市化进程加快对住宅的巨大需求

根据国际经验,当一国经济进入持续稳步增长的时期,城市化也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世界银行对世界133个国家的统计资料表明,人均GDP低于300美元的低收入国家,城市化水平仅为20%;当人均GDP从700美元提高到1500美元、经济步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时,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达到40~60%,而当经济高度发展,城市化水平达到70%以后,城市化发展的速度将趋缓;1980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19.4%,1995年上升至29%,2001年进一步提高到36.2%,城镇人口达到4.5亿。如果在未来十几年中,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仍保持在9.6‰左右,城市化平均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达到46%,城市人口将达到6.4亿,净增加1.9亿人,每年新增人口1852万。新增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无疑会对住房建设带来更多需求。其次,流动人口增长对住宅的巨大需求

城市化过程的另一个特点是出现大量的流动人口。大量流动人口的存在对租赁房屋产生了巨大需求。以广州、上海和北京三大城市为例,各城市的外来人口多达300万到400万,其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之比分别是21:100、10:100和6:100。如此大量的流动人口,成为这些城市房屋租赁市场的消费主体,为房屋租赁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据有关部门统计表明,到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将从目前的8000万人增加到1.5亿人,按人均居住最低标准(人均居住面积2平方米,建筑面积4平方米)计算,需要为新增的流动人口建造约3亿平方米的租赁房屋,每年需开发建设3000万平方米以上的租赁房屋。

再次,居民消费结构调整带动住房消费的发展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汪丽娜指出,“居民消费结构的调整带动住房消费的升级换代,是今后5至10年房地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的首要原因”。1978~2001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6%,人均GDP增长也高达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上升至6860元。城镇居民作为二元经济中的消费主体,其收入的增长无疑为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调查显示,居民对现在住房的满意率不到20%,约有48%的居民提出在几年内愿意换购住房,已购公房中有67%希望通过换购住房改善条件和环境。正是居民潜在的住房需求,给房地产市场以强有力的支撑。

一系列住宅发展利好政策的出台将对住宅需求产生持续影响。今年1月31日,国家计委与建设部下发《关于规范住房交易手续费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从3月1日起住房转让手续费,按住房建筑面积收取,新建商品住房每平方米3元,存量住房每平方米6元。新建商品房转让手续费用由转让方承担,存量住房转让手续费由转让双方各承担50%;经济适用房减半收龋

此次交易手续费的明令降低,对沪、穗、深等房地产前沿城市几乎没有起到作用,原因是上述地区的楼市交易税费早已远远低于国家标准。但是对其他各地楼市的影响力却颇为直接。据测算,与各地制定的现行住房交易手续费收费标准相比,新出台的收费水平平均降低幅度约60%,部分城市降幅达80%以上。因此这项政策的出台,对整顿和规范住房交易市场收费秩序,减轻购房者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负担,活跃住房市场,将起到积极作用。住房按揭利率全面降低的积极作用,2月21日起,央行决定降低人民币的存贷利率,商业性个人购房按揭利率下调0.54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年利率平均下调0.25个百分点。其中,五年以内与五年以上的贷款年利率分别降为4.77%和5.04%。利率下降,将使购房人直接受益,减轻还贷压力。据估算,2月21日后,办理10万元、30年期的商业性房贷,总共可以减少利息支出12060元。低利率大额度的按揭买房使居民购买力提高,需求量增大。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住宅业的积极影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对全国范围内的房地产业产生重要影响。从住宅业来看,一方面,入世将促进住房价格的下降。这是因为入世后关税的降低会引发进口建材和设备价格下降,同时竞争的加剧会促使国产建材的价格相应降低。另一方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增大我国城市居民住房消费空间。

上一篇:物业公司保洁部年度工作总结及新年工作设想下一篇:兽药经营企业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