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初二满分作文

2024-10-24

生活的初二满分作文(通用12篇)

生活的初二满分作文 篇1

文秘助手之初二满分作文:初二的生

初二的生活

在初二的学习生活中,我最深刻的便是老师们时不时来一次全面的口头教育,一大串词竟然不带重复的,我真是太佩服她们了!

我的三位主课老师都是女的,上课时各有风味。语文老师幽默风趣,数学老师直奔主题,英语老师朗朗上口!哎!都有特点,让我怎么来评判我最喜欢哪个呢?因此,我最头疼的作文便是《我最喜欢的老师》、、之类的。

在初二中,学习抓得更紧了,作业相对来说还好,但我会更加努力的!因为我要考上我梦想的中学啊!我还报了几个补课班,虽然时间很满,但是又让我了解到了跟多的知识面啊!为我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在初二,可以说到了我们所谓的人生的起点|——青春。教室后面大大的印着“让青春在拼搏中闪光”,这句话。在这个青春昂扬的日子里,我们要度过一段无悔的日子。为我们初步形成的梦想去努力,因为青春稍纵即逝。我要用我嫩芽般的双手不辞辛劳的去点缀人生的起步路。

在学校里,班里的同学们为了活跃一下气氛,总是做一些稀奇古怪的动作,让人哈哈大笑,顿时觉得轻松许多。同学们似乎都在跟书本较劲,互相比拼,不分上下。数学课上,我们再为“xyz”头疼;语文课上,我们再为“之乎者也”头晕;英语课上,我们再为“abcd”比拼。哎!神呐!救救我吧!可是,学习之余做做题,突然发现不难了;读读古文,突然发现朗朗上口;看看英语杂志,突然发现能翻译出来。哎!神呐!你还是不要救我了吧!如果还是这样的话,我情愿沉陷下去,何乐而不为呢? 哎!初二的生活,让我欣喜之中带点累,累中大有丰收啊!

生活的初二满分作文 篇2

作文题目是《他们》, 写的“他们”是“背起书包, 小心翼翼地融入城市的生活”的农民工子女。对媒体来讲, 这是关心关注报道过很多的“题材”, 对于城市中学生来讲, 可不一定关注那么多。这篇满分作文有“情”、有“文”, 更重要的是有“责”, 真情实感中流露出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赢得了所有阅卷老师的赞赏。在“时尚学生腔”布满校园的时候, 这是很宝贵的。文章点睛之笔是最后一句:“他们, 终将会成为我们。”笔者向这位不知名的“90后”学子致敬。

忽然想到, 如果这位上海高中生的语文老师就是大名鼎鼎的“范跑跑”范美忠老师, 那会怎么样?如果受范老师3年的熏陶, 这位考生能写出这样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文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1982年那年笔者参加高考, 作文题目是《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如果搁在今天, 如果是范美忠老师旗下的学生, 恐怕得埋怨出卷考官:呀, 你怎么不出成《先天下之跑而跑, 后天下之救而救》呢?

如果说老掉牙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不算什么, 那么, 对付2002年的高考作文题目还真是够麻烦的。那是材料作文:“有一位登山者, 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 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 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这时, 脚碰到一个硬硬的东西, 扒开雪一看, 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了, 是继续向前, 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 他毅然作出决定, 脱下手套, 给那人做按摩。经过一番按摩, 陌生人可以活动了, 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 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 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 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要求是: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不知道2002年那时, 范美忠老师是怎么指导学生对付这个“恐怖”题材的。笔者无法想象, 请“范跑跑”的粉丝们想象之。

“心灵的选择”中的选择, 是道义层面的选择, 没有法律规定登山者必须冒死救助陌生的另一位登山者。而与成年人的登山者不同, 一位教师要救护未成年学生是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不可放在道德、道义层面来讨论的。那是“守土有责”, 如果你不想承担这份责任, 那么请你不要选择这份工作。笔者担心着呢, 若让范老师来指导学生写作“心灵的选择”, 他恐怕在最基本的层面就会陷入“囚徒困境”的:选择救人吧, 说假话违背了自己“诚实”的原则;选择不救人吧, 误人家的子弟, 得低分。

责任意识是重要的、人之为人的意识, 其实也是底线要求。当然, 不同层面、不同岗位, 自有不同的责任要求。比如今年上海这篇感人至深的满分作文, 所体现的就是社会责任;比如19省市每年拿出1%的财政收入连续3年援助汶川地震灾区重建, 是政府责任 (国家责任) ;比如幼儿园老师不能在灾难突发时丢下孩子自己撒腿就跑, 这是职业责任 (岗位责任) ;比如抚育儿子女儿的同时还要赡养老爹老妈, 这是家庭责任 (亲情责任) 。与地震发生时顶头上司可以丢下我们自顾先跑不一样, 中小学幼儿园老师在灾难来临时救护未成年学生, 是在履行职业责任, 而且是法定责任。一个政府如果不履责, 那么是没有执政的合法性的;如果一位教师不履责, 那么让你“下岗”去干你能好好履责的活儿, 那也是很正常的。

“满分作文”引出的变化 篇3

下课了,我把小怡叫上台来,告诉她:“假如你这次作文紧扣主题,文笔流畅,层次清楚,感受真切,没有明显的错别字,我就给你满分。”小怡高兴地反问:“真的?作文也会有满分吗?”我说:“当然有了。”于是这一次批改作文,我特别留意小怡的。看得出来,小怡这一次比以往更仔细更认真,虽然文章仍小有瑕疵,我还是想试试,决定给她打一次满分。到了作文讲评课上,我们一起欣赏、品读小怡的作文,小怡听得非常专心,我看到了她脸上舒展的笑容;而当我说到假如能这样这样会更好的时候,小怡稍稍皱了皱眉头,继而又点了点头,看得出来她在正视自己的不足。我想,教师的评改如果能让学生在获得作文满分的肯定的同时又明白自己的不足,这就足够了。

作文评改一向令我们头疼:学生写得好一点还好,写得差的,有的简直就是千疮百孔,令人无从下手,但出于对学生负责,我们老师还是会字斟句酌、绞尽脑汁地替他们修修补补,而结果呢,学生往往置之不理、不屑一顾。究其原因,我想,或许是我们老师要求太高的缘故吧。

我决定调整一下自己作文评改的策略:细读,细细地品味学生的每一篇作文,在“显微镜”下发现他们作文的优点。这还不够,我还应用积极的评价语言多给学生一份自信,成功地刺激他们的作文兴趣,激发他们的创作潜能。

于是,在以后的作文评改中,我放大学生作文的优点,敏锐地捕捉学生作文中的各种信息,对学生给予及时、准确、认真、精心的评价:在代表优点的词句下画上圈圈,并加评语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如经常使用“拟人句用得漂亮”“排比句用得妙”“字写得漂亮,文如字就更好了”“准确运用标点”“文章有条有理”“感受真实,有感染力”“气场浩大,有气势”等鼓励性语句。如果学生的作文能得到比较多的肯定评价,而且没有明显的字词句错误的话,我就果断地给学生打出满分的成绩。对那些不幸患上“作文恐惧症”的学生,我就来多一点“优惠政策”,让他们尝到甜头,增添自信,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鼓励他们保持优点、不断改进。此外,面批语言也很重要,那是教师与每个学生的直接对话,是师生情感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小学生积极认真的作文态度,很大程度上要靠教师的面批语言来维持。我用更清新、更扎实的面批语言,给学生带来更切实的改进……

信赖创造奇迹。我们师生的互动越来越好,学生的作文成绩在不断提高,患上“作文恐惧症”的学生在慢慢“痊愈”……

初二写选择的满分作文 篇4

选择自信,收获勇气;选择磨砺,收获坚强;坚持知足,收获快乐;选择真诚,收获友谊。或许有时选择放下也能使你倍感轻松。

世界很大,我们很小。而小小的我们,面临着无数次选择。它们有的太渺小,微不足道;而有的却关乎着我们一生的去向。

我们的每一天都要选择很多次,如同天上的星星,在茫茫宇宙中数也数不清。早晨起来是穿裙子还是穿裤子;出门前穿运动鞋还是穿皮鞋;写作业是用圆珠笔还是中性笔。这点点滴滴的选择使我们的生活变的不同,变的丰富多彩。

属于我们的,我们要珍惜,而不属于我们的,我们也不要强求,有时放下它,放弃它,才是最好的选择。

一年盛夏的暑假,我拿着10元零元钱到小卖部买薯片吃。小卖部的老板是一个戴着厚厚的老花镜的老爷爷。那老爷爷的背陀了,显出一幅苍老的样子。

“一包3·5元,收你20元,我找你16块5。”

“哈,多找了10元,再买个冰棒吧!”

可是我的心却空落落的,脚也像灌了铅似的走不动了。

这时,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两条路“一条是把钱还给老爷爷,一条路通往黑暗,就是再买一根冰棒。”

“我该怎么做?”我暗暗在心里问自己。

“要不还吧,还——还一定要还。如果不还,我要会一生不痛快的。”我又默默地说的。于是,我把钱还给了老爷爷。

走出小卖部,我一身轻松。

写同学的初二满分作文 篇5

陈X出世就很不平凡。他是全家人的意外收获,在一家人强烈的对女孩的盼望中,他七个多月就迫不及待地降生到这个世界,命里五行除了水啥都缺,父母找大师取名,希望在名字里给他补一补,平衡一下。大师说他属龙喜水,干脆就水到极致,金生水,三金为鑫,三水位淼,就叫陈X吧。

我家这位龙三太子也确实是霸气外露,在一家人特别是奶奶的宠溺下简直是无法无天。他喜欢动手操作类玩具,家里的很多电器被他拆得七零八落,把爷爷气得冒烟,可是奶奶却总是笑眯眯地说:“随他爷爷,会修大汽车,长大了当个工程师。”有一次带他去叔叔的木板厂玩,他当时只有三岁,他就在旁边看了一会儿就能给一个工人师傅打下手了,给人家递钉子递木板的,师傅夸他还会调个头儿,递得可顺手了,很有眼力见儿。

按说陈X野生蛮长,应该是个猛张飞似的人物,可是他又一次刷新你的认知。上了小学,他熟读唐诗三百首,写字也刚劲有力,字迹至少能透三层纸。他常常在门前小树林的吊床上,一边欣赏着夕阳美景,一边读书。爷爷刚买了五本书,他两个星期就读完了。在跟我们视频聊天时候,他还一大段一大段地声情并茂地朗读给我们听,相比之下,我和二弟弟真是汗颜。

暑假把陈X接来了深圳,他那副在妈妈面前讨好殷勤的样子,衬托得我们这两个哥哥更加不堪。比如吃饭时候他会第一个给妈妈夹肉,还会给我们大家夹菜。吃完饭离桌时他会双手捧着吃得干干净净的碗,深深鞠躬说:“大家慢慢吃,妈咪辛苦了。”这是我爸爸的饭桌规矩,我们也会说,但没有像他那样满满的仪式感。

冬天的初二满分优秀作文 篇6

雪花开始漂了,大地上所有的一切像昨晚商量好了一样。整队齐发,迎接冬天的到来,银装素裹的世界在这一刻定格。第一次见雪,我用尽我所有的力气,夸张地在雪地上摆弄我的身子,以此来祭奠我多年的奢望在这一刻被打破的喜悦。

一张张的照片在朋友的相机里存储,欢快的声音不时的在耳畔回荡,飞奔在学校的大操场上。

再没有往日的灰尘荡漾,取而代之的是白净的世界和清新的空气,在这个冰天雪地上,污浊的世界离我们渐渐远去,白净的时代与我们同行。苗条的树枝陪伴粗壮的躯干向世人召唤,尽展自己一年的收获。未来的一切不容许由混浊的杂草生存,空地的美好明天是树材之地!树即如此,人何以堪!

冬天来了,天气变得多情,朦胧的雾气为人们的户外走动增添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慢慢地,慢慢地,雾开始多了,雾开始散了,一切的一切都这样自然,又是这样的顺理成章,可薄纱的迷雾总会让人感到不舒服,由于时代的飞速发展使混浊的迹象占据了世界角落的些许空白,以致蒙娜丽莎的朦胧美让人感到恐惧!

发展的时代,时代的期望,期望的青年,我们相信未来的明天是美好的,由于冬天来了,由于银装素裹的世界是时代发展的主流!

冬天来了,今天的些许污浊之气将被银装素裹的世界占位!

冬天的初二满分优秀作文范文模板2

“当—当—当”下课铃响了,我们还沉坐在教师考试数学。突然响起了广播声,大家都不愿意去操场做操,因为太冷了。刘老师执意要大家去操场做操,说第三节科学课考。“哎”师命不可违背啊,大家只好去操场做操啦!

不幸的是在下楼梯时,鲁羽嘉踩漏了楼梯,正好她把我也拉着,“卡擦”我和她都摔倒了。大幸的是我没有摔痛。这时,领操员和班长正要将鲁羽嘉送医务室,朱雅萍也跟上去了,“朱雅萍站住,你往哪儿逃?不想做操?休想……”我叫住了她。“嘿嘿……我去看看。”我拉住了她走向操场。

耶,操场上怎么没有多少人啊?原来大家怕冷,有的没有来,有的来了也是卷缩成一团,有的甚至不愿做操,一动不动的站立在一处。“呼呼……”好大的风,这可恶的寒风还在不停的呼哨着,似乎非冷得大家僵冻不成。“冷啊……冷呀……”我的耳际不停的交织着这一种使人感到深深含义的声调,就连老师也在蹦蹦跳跳,老师也在叫冷。校长让大家使劲做操,跳起来。

呵,听校长这么一说,我这么一做,真的暖和多了,似乎没有感到寒风还在呼哨。不一会儿,我停下来了,“呼呼……”寒风像一头咆哮的狮子,不停地呼喊着,把大家冻成了一座雕像。直到体操结束时,寒风也在不停的呼喊着。

生活的初二满分作文 篇7

一、妙用诗文名句

所谓厚重的文化就是要展示你们的阅读广度和知识面。通常做法就是采用引用、排比等方式, 将丰富的文化信息巧妙地展示出来, 以显示广博的阅读面、宽广的知识面和开阔的视野。常见、实用的方法就是借用一组排比句, 然后在排比句中巧妙镶嵌你要引用的古诗名句, 以展示丰富的文化底蕴, 这样也使句子更有书卷气更有诗意, 顿时会身价倍增。不信请看:

感叹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气节, 与岑参一起分担“火山五月行人少, 看君马去疾如鸟”的怅惘, 与刘禹锡共同感慨“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变更, 与陶渊明共享“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悠闲, 与王勃共悟“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的真挚友情, 与李白共感“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的乡情。春天时, 赏玩“燕草如碧丝, 秦桑低绿枝”的胜境;夏天时, 感受“高蝉多远韵, 茂树有余音”的超然;秋天时, 在“天阶夜色凉如水”中“轻罗小扇扑流萤”;冬天时, 欣赏“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雪景。

这是2005年广西桂林中考满分作文《我越来越爱书》, 文章用一系列排比对读书进行了形象的诠释, 恰当的引用使句子更有书卷气, 更有诗意。随着大语文活动的开展, 广大学生对古代诗词名句的积累, 中考前有效的训练, 让不少考生引用更加娴熟。其实, 更巧妙的引用是将诗文灵活化用, 将古代诗词名句巧妙地融入自己的语言中。你看:

朦胧中芳香扑鼻。是满园春色中, 那枝出墙红杏的香甜之味, 还是夏日荷塘那蜻蜓伫立的小荷所溢的清幽?是重阳菊花怒放, 那怡人的淡雅之香, 还是冬日山园小梅, 凌寒傲雪浮动的暗香?

(2005年盐城中考满分作文《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

相信你不难看出这四句中引用了谁的诗句, 当然, 你会发现这种引用比前面更巧妙, 更上升了一个台阶。对此, 读者会惊叹作者阅读面之宽广, 同时, 引用自然贴切, 不露斧痕, 又增加了文采。其实, 平常我们也没少玩过这类文字游戏, 如将课文名或电影名或歌曲名大连串, 组成一段优美的文字, 如果能根据文章内容或中心思想的需要, 将其稍加改变引进我们的作文, 不就挺有韵味吗!

二、融入自我思考

有些考生不仅有宽广的阅读面, 而且对自己喜爱的作家作品和文学文化现象颇有研究, 也同样能展示文化底蕴。如2005年湖北省仙桃市中考满分作文《永恒的乐园》, 仅凭作者对三国时代的军事家诸葛亮、东晋时代的文学家陶渊明、北宋著名词人苏轼的熟悉程度, 以及对他们的作品认识之深刻, 就令人叹为观止。请看:

时光匆匆流逝, 绵延成浩瀚无垠的长河。当我——一个后来者泛舟溯流而上, 那些远去的历史, 就在它的沿岸, 画卷一样地渐渐展开。我看见了一个个美好的乐园, 那里烙印着志士的行迹, 洋溢着仁人的欢笑, 回荡着智者的歌咏, 令我心驰神往……

ZGCL诸葛草庐

襄阳城西的隆中, 群山纠纷, 林海茫茫。飞瀑流泉的一座高冈的半坡上, 茂密的树丛中掩映着一间简陋的草庐, 十分自然, 十分清新。高冈有了草庐, 好像广阔的湖面漂过一片风帆, 辽远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草庐有了主人, 好像小小的石洞飞来神仙, 浅浅的溪水藏卧蛟龙。诸葛先生深居在此, 闲云野鹤般的送走他平静的岁月。他外出, 草庐是他快乐的起点, 徜徉幽径, 抚苍松, 听清泉, 饱餐水光山色;他归来, 草庐是他幸福的终点, 燃起青灯, 调素琴, 诵黄卷, 占尽古风雅韵。他躬耕陇亩, 没有苛政来相扰;他谈兵论道, 常见挚友来相邀。草庐充满了自由空气, 他常常酣睡到日上三竿, 醒来则自我陶醉:“大梦谁先觉, 平生我自知。”草庐是他的乐园。他身居乐园, 而志在天下。

陶潜东篱TQDL

夕阳轰然下落在浔阳江中, 溅起满天的晚霞, 把江水染得赤红似血。江畔一处寻常人家的门前, 斜插着一圈疏疏的短篱。短篱的东边, 菊花开得蓬蓬勃勃, 活像一张张天真的小脸, 舒展着稚气的笑容。秋风轻轻地摇曳着她们袅娜的身姿, 飘溢出阵阵浓郁的芳香。花丛里, “五柳先生”陶潜形容清瘦, 两鬓微霜, 正从容地采摘着一朵朵金菊。有时他把花瓣凑到鼻尖闻闻, 眉宇间升起无限的喜悦。菊花, 是他的伴侣, 是他的乐趣, 是他的生命!忽然, 他不经意间抬起头来, 目光正与隐隐的南山相接。那里烟飞云敛, 林壑深深, 也许有与他志同道合的人隐居吧。“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他情不自禁地高吟。他的思绪被牵得很远, 很远。他忘却了那“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的艰辛生活, 为能在这片小天地里放逸他的天性而满足。霎时, 一对结伴归巢的鸟儿掠过他的眼前, 他怡然自得:“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东篱是他的乐园, 他身在乐园, 而心怀时局。

DPCB东坡赤壁

大江咆哮, 滚滚滔滔, 向东急逝。一堆堆雪浪, 翻卷跳跃, 如万马奔腾。两岸青山, 陡峭如壁, 森严地对峙。苍鹰在山峦上盘旋, 江水随着绝壁激荡。山光水声, 犹如一幅配乐的风景画。江心一叶小船在急流中颠簸着疾驶, 船头端坐着峨冠而多髯的东坡居士。他的眼中折射出欣喜, 他的胸中奔涌着豪放。感谢上苍把他推到这赤壁古战场, 让他远离尘世的喧嚣, 感受江山的壮丽, 聆听涛声的雄浑。船行如箭, 身轻似燕, 仿佛就在飞翔。他指点江山, 举酒放歌:“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他思接千载, 凭吊英雄:“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他将他的旷达疏狂完全展现在大江面前。他的灵魂在升华, 就如江天上空的那轮明月。于是, 他喟然长叹:“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赤壁是他的乐园。他身游乐园, 情系古今。

神思飞出古人的乐园, 我感到了心灵的净化。他们向我昭示:寄托美好精神的乐园才是永恒的。他们让我懂得:怎样去拥有这样的乐园, 在坚守中获取人生的意义。

上文巧用虚笔, 大镜头广视野地描写古人的三处乐园, 表现了他们崇高的精神品质, 透出作者胸中的一股大气, 构思新奇, 主旨深刻。文中对三位名人的身世及作品作了非常到位的分析、评价, 信手拈来的诗文名句, 让人不得不叹服考生对其作品的熟悉程度, 也使全文显得典雅秀丽, 显示了考生深厚的文化积淀、不俗才情。没有对他们透彻的了解, 没有对他们作品的深度研究, 要写出这样的文章是不可能的。考场作文, 考生因为有了文化底蕴和深刻思想或新颖独到的认识而引人注目。综观这些满分作文, 无不给我们启示:读书要思考, 要有自己的思想, 不能人云亦云;读书, 除了广览博读外, 不妨对你感兴趣的作家作品, 对你喜爱的文化文学现象多一点研究, 考试时, 你就能游刃有余。

三、再现民族文化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即使是其中的一点, 就够我们研究一辈子。就是传统节日、地方风俗人情, 也无不显示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请看2005年北京海淀区中考满分作文《坚守》是如何以“节日”为话题写作的:

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长廊中, 已沉淀了为世人所惊叹的无数瑰宝——文字、礼仪、节日等, 它们如同天山上奔腾的清流, 如同森林间孕育的珍宝, 灿烂夺目, 博大精深。

仅看中国的节日文化就是一曲唱不尽的民乐, 品不透的茶茗。新春佳节, 寄意于阖家团圆;清明节, 着意缅怀故者, 抚慰亡灵;中秋之夜, 明月高悬, 清辉洒遍人间, 亲人故友共婵娟;端午之晨, 龙舟竞发, 唱尽胸中豪情, 祭奠古人之忠烈, 继往开来。可以说, 每一个佳节都承载着动人的历史故事, 寄托着华夏儿女源自民族本性的希望和祝愿。欢度传统佳节, 即是浸足于清泉, 沐臂于月光, 只觉古代贤士佳人在耳边吟唱;享受民族风俗, 即是置身于大海, 浴心于波涛, 顿感今朝人生美满幸福无比。简言之, 佳节既是感受瑰丽多彩的文化魅力的途径, 又是联系血脉骨肉之情的纽带。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节日,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情怀, 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必是民族的自豪和民族的心结。两河流域滋养了犹太人的虔诚, 赋予他们圣诞之庆;长江黄河孕育了华夏儿女的勤劳善良以及对故乡的眷恋。共度传统节日, 就是把心结紧紧系牢, 让精神久久传承。即使漂泊异乡, 身处险境, 也能勇于奋起, 重返故里。春江花月夜, 二泉映月, 古曲声声, 曾让西方震动;中秋赏月, 七夕庙会, 曾让世人感怀。所以, 我们要坚守共同的财富, 担起肩上的责任:将中国节日的神韵代代相传!

文章历数中华节日之内容, 高歌中华节日之魅力, 并陈述其国际影响, 寄托在字里行间的自豪情怀就这么从作者的心海里流出来, 感染着读者。还要说明的是, 不少同学对中国古代服饰、中国古代音乐、中国文字……非常爱好并且有一定的研究。在考场作文里, 我们如能根据文章内容或主题的需要, 适当展示, 也同样能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文化底蕴最能提升文章的思想品位和艺术品位。”中考前夕, 你可以抽出一定的时间, 静下心来, 读读自己喜爱的文章, 走进久违的经典名著, 好好品味文化散文, 涉足鲜活时文, 重温名句名段。把厚书读薄, 把薄书读厚, 让自己的心得、自己的感悟、自己的才情在书里面再一次发酵。要知道, 在考场上, 开阔的视野、广博的知识、浓浓的书卷气, 哪怕是文章中一两处巧妙的引用, 也将会为文章增光添彩, 也会让你的文章悄然增值。

满分作文批判(二) 篇8

2008年《在自然中生活》(重庆考生)一文中,这位考生一口气竟引用十几处诗文名句:“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是日也,天朗气清”,“迁客骚人,多会于此”,“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流韵翠绿,鱼跃鸥飞”,“悄怆幽邃,斗折蛇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梧桐夜送雨声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万点岚光横爽垲,一泓瀑布争喧尘”,“清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盘盘焉,囷囷焉,矗不知其几千万落”,“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这还不包括以下截取和化用的句子:“如余音绕梁,辗转于此”,“览物之情,寄乎于诗”,“虹销雨霁,彩彻区明”,“农家极夫游之乐”,“苍松翠柏,亭亭如盖”,“晚雀倦飞而知还”,“碧玉妆成,丝绦垂绿”,“三径未荒,桃李犹存”,“暗香浮动”,“半露素心,朵朵凝娇羞”,“在自然中生活,汝可识之乎”,“花树载途,夹道数百步”。

短短八百多字文章,竟有近四百来字的诗文引用。殊不知真正属于考生自己的话还能剩下几句?我甚至怀疑,倘不是时间和字数的限制,该考生会不会把所有的名句都拿出来“晒一晒”。此文与其说是一篇文章,倒不如说是诗文集锦。无论这篇作文连词缀句的功夫有多好,不管剔除了诗文之外还写了些什么,仅从这些上下几千年,纵横八万里的引用来看,着实有些不着边际了:居然能把王羲之的兰亭、杜牧的阿房宫、王勃的滕王阁、范仲淹的岳阳楼“一锅煎”,居然又把曹操在观沧海时、柳宗元在小石潭边、苏轼在长江边、陶潜在桃花源中、贺知章在早春的所见所闻放在“一个罐子里煮”。这哪是什么优秀之作?纯粹是诗文“杂烩”。要知道,上述种种物象无论在情还是在境,都难以兼通相融!

再仔细查考,我们发现该文与四川同学的一篇在网上发表的文章——《心有花树,满城风景》何其相似。我们这里姑且不论这篇作文是否涉嫌抄袭,也姑且不论阅卷老师有没有将其发现出来,甚至也姑且不论这位同学是出于怎样的审美驱动下笔成文的,我们要追问的是:为什么这样的文章被判上了满分?为什么它能作为范文被推荐到公众的眼皮底下?如果这样的文章成了美文的典范,诗文焉有不泛滥成灾之理!

初二有关的时光满分作文800字 篇9

还记得刚进入中学这个校门口时,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在小学的时候,没有压力,想玩就玩,学习也是中等,对自己没有太高的要求,可是,不知道初中的生活与学习是怎样的,和小学时一样吗?报到的第一天,奶奶送我到中学,因为一大早就起来收拾东西,没有吃饭,所以点了两碗粉,刚好各个班级的班主任带学生们去中学,我赶忙吃两口就跑去了,可把奶奶急坏了,还给我打包留着吃。第二天我们已经被分配到了各自的班级,大家都在打扫卫生,选座位,和旁边的新同学聊天,却没有人来和我说话,我只好看着窗外的三叶草,忽然一只手拍了下我的肩膀,我被吓了一跳,原来是我小时候的同班同学,后来分班了就没有交流过了,就这样,我们成了初一各自的同桌。

我们的新班主任,同时也是我们的英语老师,说实话,在小学我们从来都没学过英语,连最简单的123都不会说。也许是因为很害怕和我们的英语老师很好,我在英语这方面学得很好,一直到初三,我的英语都是全班第二,全年级第三,可是,最后还是没有用了……每个星期都有一节劳动课,一般都在早上或者下午最后一节课。这时班主任和劳动委员都会组织全班同学到学校分配给我们各班的地里拔草、松土,然后挖坑种蒜苗、大葱或者是青菜,每个星期都来浇水、拔杂草,等到成熟了,男生负责拔菜,女生负责洗干净,之后就卖给食堂,卖的钱充当班费,班主任会保管好。

初二满分作文 篇10

大家好!

宁静清澈的天空在瞬间留下了夕阳般的红血丝,令人心碎的呐喊刺穿了四川人民心中的每一个梦想。就这样,废墟下的生命之光被永久熄灭了。

5月12日2点28分,我们在嬉笑打闹。我们在课堂上沐浴在书的海洋中,愉快地享受着阳光的光泽。此时此刻,我们脚下的大地之怒摧毁了一切,没有一丝记忆,没有一丝渴望,没有一丝光彩。消失,下沉,死亡。

当“牵着你的手,与你的儿子白头偕老”的承诺化为乌有,当“但是多少爱有一寸长的草,得到第三缕春光”的决心化为乌有,当“愿人长久,共享千里”的祈祷变成缠绵的声音,当“牵着手,必是永久的分别”的时候,花开了,叶子断了,灯灭了……

我没有看到他们对世界不公的愤恨,我没有听到他们可怜巴巴的乞求,我没有!他们依然是辉煌的化身,依然是执着的尊严,依然是四川的富裕幸福!此时此刻,我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爸爸妈妈,我理解家里的情况,我理解门前的墙砖要修,我理解你们是在攒钱养这个穷屋顶。但是现在,有多少人住在没有屋檐的角落里,有多少人捂着断腿说“不疼”,有多少人望着天空裸露着冰冷的脊背,爸爸妈妈,有些人比我们现在更需要帮助,请伸出援手,送上温暖的慰问。

妈妈,还记得我的大白猪罐头吗?有你从小为我攒下的压岁钱,那是你的血,那是你的汗,但我求你借我,四川和那些孤独的人!我答应你:我会好好学习,把我的成绩给你,还给你!也请相信四川会更好更繁荣,四川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我们的爱!

爸爸,你不喜欢大熊猫吗?但是他们居住的四川——美丽娇嫩的熊猫故乡却在等待我们的救援。爸爸,相信我,支持我,请为我骄傲!

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引发的三点思考 篇11

【满分作文】

拒绝平庸

奋笔疾书,我是一名平庸的考生。似乎是铁的事实,高考是我们走出平庸的一个跳板。

一、 五只粽子

昨天是端午节。清晨,碎碎的晨光落了一地。我睁着惺忪的睡眼,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伴着淡淡的清香,妈妈为我准备了早餐——五只粽子。我狼吞虎咽,吃了四个,实在吃不下了。

“赶紧把最后一个吃完!”妈妈吼道。

“我吃不下了。”我打着饱嗝。

“吃不下也要把最后一个吃完!”妈妈边说边强迫我,“你不知道,吃五个粽子就意味着五门高中。”

原来因为“粽”与“中”谐音。

可怜的屈原啊,您大概不会想到原本为了纪念您的粽子却成了我们的文化“吉祥物”吧?请原谅我吧,我只是一名平庸的考生,我要通过高考拒绝我的平庸呢。

二、 一只鸽子

中午,没有喧闹,没有汽笛,很安静。

但是,妈妈谋杀了和平!

妈妈买了一只鸽子,准备给我炖汤喝。妈妈说她听别人讲,高考前吃鸽子有好处。

可怜的鸽子,你是否是那个衔着橄榄枝的和平使者;你是否正浴着夕阳的余晖在广场上悠闲散步觅食;你是否是那只“咕咕”起飞向往绿色与和平的鸽子呢?

可怜的“天然之子”鸽子啊,请原谅我吧,我只是一名平庸的考生,我还要通过高考拒绝我的平庸呢。

要怪,你就怪那些乱造谣言、糟蹋绿色的人吧。

三、 一棵树

傍晚时分,金色的夕阳给校园镀上一层金辉。

看完了考场,我正欲回家,路过一棵树,但这并不是普通的树,这里香火萦绕,这是一棵“神树”。

妈妈硬是拉着我烧上一炷香。我毕恭毕敬,生怕打扰它的清梦。

亲爱的树啊,你既不是佛祖参悟众生的菩提,你也与佛道没有任何关系。我赞美你的绿荫,赞美你的清新,但你需要的只是平凡地生长、只是一块可以扎根的寻常土地,你是否“承载”了太多?

亲爱的树啊,请原谅我吧,我只是一名平庸的考生,我要通过高考来拒绝我的平庸呢。

因为平庸,我们拒绝平庸;但如此“拒绝”,我们是否真的不平庸了?

【深度解读】

获悉本文被判为满分作文,一惊;静心玩味本文构思的精巧,二惊;访谈孙儒同学的成文过程,三惊。“三惊”之后,笔者引发了如下三点思考:

一、 作文的“根”在何处?

姜:本文截取三个生活片段,既相对独立,又一脉相通,堪称精巧。你的这一灵感是怎么迸发出来的呢?

孙:这并不是灵感,而是我6月6日生活的实录。高考前一天,我早上在家吃的是“粽子”,中午在家喝的是“鸽汤”,下午看完考场后拜的是校门口的“神树”。晚上躺在床上,我就在想,都说高考作文要贴近生活,如果明天的作文题目要贴近今天的生活,我该写些什么呢?于是,白天的“情景剧”便一幕幕拉开了,这便有了本文行文构思的框架。

作文的“根”在生活,在对生活的定点扫描和驻目凝视,而写作技巧只是“末”。我们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舍本逐末。《庄子·列御寇》中有一个寓言故事:“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用其巧。”我们在心底善良地祈祷:广大高中生千万不要遭遇“屠龙之技”的尴尬!

然而,现实总是那么残酷。囿于“三点一线”之中的高中生,“眼”已越来越“近视”,他们只看得见“书本”这本“小书”,而看不见“生活”这本“大书”;“心”也已越来越“硬化”,他们只感受到“分数”的热度,而感受不到“生活”的温度。殊不知,当我们为分数疲于奔命时,生活已离我们远去。试问:在这片生活的荒漠上,我们学得的屠龙之技——写作技巧,功用何在?真气何在?

而更为触目惊心的是,眼下的高中作文教学,把对现实生活的烛照视为“空”的,把对写作技巧的传授视为“实”的。无论是指导,还是训练,都以写作技巧作为骨架来构建其序列。对写作技巧,教者已越教越精细,几近“程式化”,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是“(范)式”;学生也越练越到位,几近“机械化”,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是“套”。当我们屏蔽了鲜活的、散发着泥土芬芳的生活,钻进了写作技巧的象牙之塔,这把笑傲江湖的“屠龙刀”不知道还能用来斩杀什么。

这篇满分作文留给我们的启迪是:只有在“现实生活”的高原上,才能矗立起“大气之文”的高峰。我们的同学应该带着一颗“柔软”的心,去感知、感受、感悟生活,这是一条漫长的积淀、涵咏、濡养之路,在这条路上,我们的教者要有“放”的胆识,既要“放得下”对写作技巧急功近利的传授,又要“放得开”对现实生活玉汝于成的纵目。

二、 作文的“魂”在何处?

姜:本文对三个生活片段的剪辑颇具匠心,但每个片段叙述后的议论更给人“含泪的笑”的震撼,这些议论是怎么生发出来的呢?

孙:我6月6日晚躺在床上“回放”白天的三幕剧后,就在想一个问题——是什么把我们的生活搅得这么“神神叨叨”、“草木皆兵”?“都是高考惹的祸”。眼下,高考已变成一种经济,甚至是一种文化,世人“言必谈高考,行必为高考”,我早已出离愤怒了!于是,在6月7日的考场上,我将“平庸”具象为了“沦为高考奴隶的世人”之行事,将“拒绝”化作了冷观、针砭高考的“我”的思辨。

读鲁迅的《阿Q正传》,总让人笑后垂泪,这个“泪”不是“笑”出来的,而是“思”出来的;而时下的诸多小品已苍白得只剩下了逗人一笑的“包袱”。

这篇满分作文,画的是“高考众生相”,演的是“高考轻喜剧”,但让人笑后含泪,原因何在?在于它渗漉着作者的“思”。这个“思”从文化、生态穿透到了人生负载。在“高考熏得世人醉”之时,作者却透视出了世人“醉态”背后的“悖谬”和“平庸”。作者自己的行事看似“平庸”,但他的思想和灵魂却在冷峻地“拒绝平庸”,这就是“众人皆醉我独醒”,这就是“众人皆庸我独卓”。

“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苇草,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帕斯卡尔)作文的“魂”在何处?在于“思想”。就基础教育阶段而言,高中生作文的特质,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思想的特质;高中生作文的魅力,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思辨的魅力。高中生作文应该给人一点“咬嚼”,一点“想头”。

这篇满分作文给我们的启迪是:只有思想的“巨人”,才能铸就雄文和华章。写作素材只是“形”,得“魂”方可“形随心动”,随兴驱遣;写作技巧只是“法”,得“魂”方可因势而化,风起水生。我们的同学应该学会闭目凝思,去透视思辨,去缘事生理,“若将天地常揣摩,妙理终有一日开”。我们的教者更应该做一个“思想”的启迪者,“思维”的引领者。真正意义上的写作指导应该是“思想”的激活和碰撞,“技巧”的传授只是写作指导的“末技”。

三、 作文的“秤”在何处?

姜:这篇作文被判为满分(70分),那你平时做过的作文最高曾被判过多少分呢?

孙:我记得好像是58分。有时我也很茫然,明明立意、选材、表达都很好,可就是得不到老师判的高分。越写心里越没底,越写越找不到感觉。

与高考作文阅卷相比,普通老师平时的作文批阅,很多时候存在着三个心中无数:一是对“题意”的内涵和外延的把握心中无数。无统一解读,无专人辅导,全凭各人自己做主。二是对评判尺度的把握心中无数。无评分细则,无人、机监控,多随兴赋分。三是对“闪光点”、“症结”的把握心中无数。有些作文“道行”不深的老师,对优秀作文,看不出“闪光点”;对问题作文,看不透“症结”所在。所以,打出的分数多是四平八稳的“保险分”。

批改作文是语文老师最头疼的一件事,讲评作文是语文老师最怕上的一类课。究其因,是教者自己的作文功底不深,研究的功力不够,评判的底气不足。应该说,孙儒同学能在激烈的高考中夺得满分,并非一日之功。以其已展露出的写作功底而言,平时的自由写作最高只被判过58分,到底是作者的“笔力”不够,还是阅者的“眼力”不够?很值得人三思。

这篇满分作文给我们的启迪是:作文评判的“秤”在教师的“手”中,更在教师的“心”中。我们教者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而要苦练内功,练就一双审视作文的“火眼金睛”,锻造一把评判作文的“利刃快刀”。有慧心,才有慧眼;有慧眼,才有慧器。要带着一颗识才之心,去发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要带着一颗育才之心,去诊断学生作文的“症结”,从而把教者批阅时的“苦水”化为享受的“美酒”,把学生心中的“茫然”化为落笔时的“底气”。

生活的初二满分作文 篇12

明朝诗人谢榛说过:“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有位命题专家也说过:“作文要获高分,请从开篇始。”这两句话同样强调了作文开篇的重要性。纵观2012年各地高考满分作文,虽然内容各异,文体不同,但这些文章的开篇却无不闪烁出一种相同的光彩,那便是开篇夺目,美得让人惊讶。从上百篇佳作里精选的以下这些片断,更是精品中的精品,值得同学们认真借鉴。

一、名言妙语式开篇

余秋雨曾说:“像城头飘来的歌,像枝头栖息的鸟,我们迟早都会消失,唯有善与爱,才能永恒。”伸出双手,用你的爱拥抱世界吧!因为有了你,我,他……无数双手的力量,这个世界才绽放出笑容,如嫣婉菊花。

(节选自湖南卷《伸出双手拥抱世界》)

手握一滴水,就是握着一个世界。说得多好啊!不禁令我想起了老子说的话:“上善若水,水得万物而不争。”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其品格与风骨是多么崇高,多么令人景仰啊。上善之水,滋润万物,和睦家庭,繁荣国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一滴上善之水。

(节选自四川卷《上善之水》)

马云曾说:“这个世界不缺少钱,缺的是企业家的梦想与精神。”而我现在要说:“这个世界不缺少路边鼓掌的人,缺的是我们精彩的奔跑。”

(节选自浙江卷《要做自己的英雄》)

二、比喻排比式开篇

有这样一种光芒,它始终笼罩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有这样一种火焰,它始终跳动在中国古老而广阔的大地上;有这样一股暖流,它始终奔流在悠久文明的前进步伐中。它便是善良。唯有保持善良的本性,我们才能用爱谱写沟通的语言。

(节选自河南卷《保持善良的本性》)

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陶潜,知足于美丽的田园风光,“不为五斗米折腰”;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王维,知足于幽静的山林;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知足于浪迹天涯的逍遥自在……知足者常乐,懂得知足,生活便充满快乐。

(节选自江西卷《在心中修篱种菊》)

女钢琴家敢于隐没自我,隐于音乐背后,成就了音乐的自然流畅脱俗完美;航天工程师敢于隐没自我,隐于西北荒漠戈壁滩上,铸成了天宫一号翱翔寰宇的盛世奇功;无数志愿者敢于隐没自我,隐于大大小小场馆设施之间,演绎了“微尘”筑成长城的壮举……

(节选自辽宁卷《在浮华中隐没自我》)

三、情景描写式开篇

漫漫黄沙,朔风连天,抵着炎热的炙烤,脚踏发烫的流沙,玄奘背着他的经文,一步步向天竺进发,漫卷黄沙,吹不走他的信念和朝圣的虔诚,即使一路上有很多的诱惑,他的眼神依然笃定,而人生亦是如此。

(节选自湖北卷《一路花开》)

历史的长卷缓缓铺展开来的时候,一抹淡淡的书墨香扑鼻而来。那是才华越过千年万年的沉淀,给世人的惊叹;那是心境历过风吹日晒的洗礼,给世人的启悟;那是品质涤过千山万水的淋洗,给世人的借鉴。

(节选自安徽卷《转变迎来柳暗花明》)

这世间的路并不那么难走,使人彳亍不前的是心中无形的羁绊。如那泥泞的田头让西装革履的人吞声踟蹰,却让布衣草鞋者健步如飞,羁绊无形却是最沉重的负荷。白素贞因凡世牵挂不能成仙,不知日夜被压在雷峰塔下是否有过一缕叹息。

(节选自甘肃卷《放下心灵的羁绊》)

收放自如,大抵是人生的一种境界。电影《英雄》里有一段经典独白,其意大致如此:世界太大,当你握紧双手拼命抓住,怎么也无法将它纳入手中,但只要轻轻张开双手,世界便在你的手心。拳头握得太紧时,不妨轻轻张开。有时放下,不失为另一种得到。

(节选自湖南卷《张开双手,拥抱世界》)

虽然同样是满分作文里的开头,其表现方式却各有不同。有的文章用比喻切入,形象生动;有的用排比串起,气势动人;有的用诗词带出,下笔生彩;有的用名言作证,语言富含哲理。这些方式,能够单一运用,便可出彩;若能综合运用,更是锦上添花。

(二)结尾

作文结尾,犹如画龙点睛。文字出彩,会令文章顿然生色。因此,在快要收尾之时,聪明的同学总会凝神屏息,细细思考,用一种巧妙的方式打造一个漂亮的“豹尾”。也正是一个漂亮的结尾,文章的评分或许便可以更上层楼。如何才能在收笔之时,让情感与思想的光芒顿时绽放呢?从2012年高考满分作文里精选出来的这些片断,便是成功典范。

一、情景交融式结尾

如果余光中再听到那冷雨,或许只能写出钱钟书的《一个偏见》,我在我那明亮的灯光下看书,读到“落花人独立”,可能无论何时,这冷雨落花都会给人一点慰藉,尽管窗外车水马龙。

(节选自湖北卷《听听那冷雨》)

望着窗外的栀子花丛,以及头顶上最玄学的星空,不禁感慨万千。若不能怀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小心着花开花落的浪漫,将“关忧”置于“关爱”之中,如此浩渺神秘的宇宙,人类又将怎样生活得诗意惬意?

(节选自江苏卷《忧与爱》)

我愿在绵绵的江南梅雨中聆听那一声随风入夜的细响,走在胡琴隐约的里巷,与萍水相逢的你共一路红色纸伞。我愿在猎猎的北风中感受那一缕因花起舞的清香,与身居异乡的你话一段温情的家常。我也愿心中有一泓甘泉甜醴,与你携手溪边,耳听风吟。这个世界,我愿伸手拥抱你,用我的一点热度焐热你的寒冷。

(节选自湖南卷《伸出双手拥抱世界》)

二、名言诗句式结尾

昔洛丁曾经说过:“眼睛如果还没有变得像太阳,它就看不见太阳。”是啊,心灵亦是如此,本身如果不美,也就看不见美了。

(节选自上海卷《看到生命的朗朗晴空》)

苏格拉底有言:“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利用每一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转变一下视野,你的世界,会春暖花开。

(节选自安徽卷《转变迎来柳暗花明》)

不论花园里如何“乱花渐欲迷人眼”,也要握住一闪而过的微光。这是小沙弥悟到的,也是我所要倡议的。在霓虹中握住微光,保留霎时闪现的恻隐之心,愿这个世界多一点人情,多一点温暖。

(节选自上海卷《在霓虹中握住微光》)

耳畔依旧回响着杜甫先圣的:“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那份不亚于青年人的担当,那一颗滚烫滚烫的爱之心,在历史的忧患之中是心里的一方晴空,千百年后酝酿成一弯七彩之虹!

(节选自江苏卷《忧与爱》)

三、比喻排比式结尾

如果说“言”是百鸟颂春的动人乐章,“行”则是把空灵的音符变成多彩春天的指挥棒;如果说“言”是骏马驰骋前的嘶嘶长鸣,“行”则是默默无闻而最终走出沙漠的骆驼跋涉;如果说“言”是直向上喷而声闻远处的喷泉唱响,“行”则是汇聚小流以奔向大海为乐趣的细水低唱。行永远胜于言!

(节选自安徽卷《言之我轻,行之我敬》)

细节是成功的垫脚石。细节会使一个聪明的人失败,同样,它也能使一个愚拙的人获得成功。我们唯有脚踏实地,告别“在云端舞蹈”的过去,认真地从现在“贴着地面步行”,才能看到前方意想不到的美丽风景。

(节选自安徽卷《贴着地面步行》)

当一切微小的美不胫而走,开成散播大美的花朵,这便是“低到尘埃,开出花来”的真切含义。因而当微光闪过,让我们怀有一颗善于发现美的心,坚持着如同孩子般善于赞美表达的方式,仿佛那蜿蜒攀爬、延绵不绝的紫藤萝,一点一点向上爬,直至芬芳出艳丽傲人的花朵,开拓出真正属于我们的爱的大道。

(节选自上海卷《低到尘埃,开出花来》)

与开篇一样,结尾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无非是或用名言作结,或用诗词收尾,或用排比串连。只要语言漂亮了,哲理深厚了,观点鲜明了,自然可以令文章高人一等。

(三)描写

高考作文,其实很难见到精彩的描写。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大多考生选择用议论文写作,用记叙文或散文写作的则相对较少;有些考生即使用记叙文或散文来写作,能够写出光彩的也不多。正因为这种现象的存在,当下面这些片断出现的时候,评卷教师顿时便有了耳目一新之感。从2012年各地高考满分作文里精选出来的这些描写片断,或细腻如画,或情景交融,或充满诗情画意,或流淌着哲理,读来无不令人赞叹。那么获取高分,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

一、诗意的景物描写

永远也无法忘记那个夏天惊心动魄的心灵之族,从云南丽江沿着国道北上,远处是直插云天的雪峰。头顶下最湛蓝的天空中飘着最无瑕的白云,最慷慨的阳光照耀着最虔诚的人们。在德钦的草原上,驻足远眺在云中时隐时现的梅里雪山,我顿时油然而生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感,突然意识到这才是我生活的本真:远离一切都市里的喧嚣与不快,静下心来与自然融为一体。后来,在纳木错湖畔,在深峰脚下,我都有同样强烈的感受。是的,这是心灵的净化,是一种让我的灵魂起舞的境界。

(节选自广东卷《寻找生活中的香巴拉》)

春天,山北的残雪还没化尽,梅花还高擎着嶙峋的枝干尽展笑颜,石缝间的草籽就已蠢蠢欲动,树根里的汁液也已沸腾奔涌。它们要争着和许久未见的松柏打招呼呢!沿着铁路巡查的老计几乎能听到春草破土的急切,能感到新芽绽上枝头的蓬勃。扑面微寒的春风,分明捎来了新生命的气息。发酵了整整一个冬天,等待了足足九十多个日夜,这些生命迫不及待地要成长,要繁荣!春风如泉,老计开心地吮吸着,每一根血管,每一个细胞,都充溢着淳淳的香。他欣喜地笑了,整个人都年轻了,巡查铁路更带劲了!

(节选自北京卷《幸福深处》)

这次,我踏上了那布满青苔的青石路,一种似曾相识之感扑面而来。是夜,家家户户亮起的夜灯露出橘黄色的温暖,一人独行,却丝毫没有恐惧,这里,就像处于婴儿时期,被母亲肚子里的羊水包住那样的安心,手轻轻滑过那年迈的围墙,有种粗糙的细腻之感,我知道那是岁月打磨出来的痕迹,有种沧桑之感,像久磨的美玉那样,一直舒服到了我的心里。厚厚的青苔,尽管长年处于潮湿之中,却有种别样的清新。那一刻,我似乎又找回了我的童年。眼泪无声地流下,我知道,那是幸福的眼泪。

(节选自上海卷《繁花落尽梦依稀》)

在家乡,一弯又一弯的是崎岖的山路,一片又一片的是葱绿的树林,一次又一次闪现的是小杨的身影。在春雨绵绵的季节,在我和小伙伴们走过一道道山峦的时候,就会在那说远不远,说宽不宽的沟口对岸看见小杨老师的身影。他总是在看见我们的一刹那咧开嘴笑得像朵黑牡丹,然后便站在那座摇摇欲坠的独木桥上,跨开步子,用他那宽厚的大手把我们一个个地从沟的这边抱向学堂那边……

(节选自湖南卷《老师的手》)

二、逼真的人物描写

又是一片寂静。你缓缓放松了双拳,双唇微微颤动。你说,你已做好了改变的准备。我看到,那柔软的双手就像花苞绽放般轻轻松开,纤柔的五指是花瓣轻轻舒展。有什么闪光的东西从你的眼睛里流露。于是,一道鲜艳的明亮的朝阳的光辉从阴云密布的天际迸裂,发出耀眼的光和热。那是曙光吗?将这暗黑的帘幕掀开。阳光映照,身旁绿草如茵,鲜花璀璨,百蝶翩跹。你努力地摊开双手,手掌上的沟沟壑壑,都盛满了温暖与热量。

(节选自湖南卷《让手掌轻轻舒展》)

他们一手世间最纯素的画纸一手绚烂无比的画笔,他们的足迹坚定而渺远,深入到生活的繁复肌理微小细密处,寻觅捕捉那些最为丰沛的生命力。许是健儿赛场上肌肉紧绷、快速而优美的轻轻一跃,许是史铁生端坐轮椅之上的灿烂笑靥。画师用最为原始诚挚的摹写印刻下那些生命饱满的张力,用浓墨抑或浅彩来代替掌声,为他们叫好。

(节选自浙江卷《愿作一世画师》)

终于,风开始死命地吹着,雨渐渐打湿了地面。他觑了一眼狂乱的天,便继续自己的路途。然而,风更猛了,好似一头猛兽在放肆啸叫,黄叶纷飞,路旁的溪水搅动着,翻涌着。凄冷的夜,瓢泼的雨,狂怒的风,他,惊愕不止。突然,一道闪电,似一条魔蛇,在天地间闪过,风更猛了,他已无力前行,雷声轰鸣,他的身上浸湿了,有雨,有汗。雨水无情地抽打着他的脸,又是一阵闪烁与轰鸣,他跪倒在地,脸上全是水,有雨、有泪……他用双手捂着脸哭嚎着,然而,他依旧是那么无助,这时,他回想起了自己最初的梦想,那个陪伴自己一路的梦想,不,不能就这样倒下,他双眼噙着泪、咬着牙,怒视着大地……

(节选自山东卷《人·路·终点》)

她刚被抬来的那会儿,就有一群人在门口打麻将,吵吵闹闹,不绝于耳。起初我很愤怒,但又只能安慰自己,也许这是一种习俗吧,热闹热闹,这里,的确太冷清了。我用手掌贴着她的脸颊,一丝温温的热度传来,我十分欣喜,脑子里竟然浮现着她苏醒过来的场景,我又去握她的手,但她的手被压在了身下,我舍不得用力拖开,于是只能轻轻贴着她的手背,冰冷的温度,顺着我的手,传遍了整颗心脏。

(节选自湖南卷《天上之母》)

昨天抬她进来的人,又再次抬起她,走进了火葬室,我站在门口,突然就哭得不可抑制,但我想我是为她的解脱而感到高兴吧。我安静地站在一间小屋门外,直到门缓缓打开,我跪下,双手接住了那炽热的骨灰瓷,那时,门里的人说:“妈妈会保佑你的。”我双手捧着她,即使烫手也毫不在意,也许这时,她也在里面静静地看着我,而此时,我手托着的,是她那永存不灭的灵魂。

(节选自湖南卷《天上之母》)

可今天,当小姨的家信已经快塞满盒子时,外婆也在时光流逝中老去了。她已经是满头白发的七旬老人了,中风使得她不得不依靠拐杖。她背也驼了,眼也花了,不变的是收到小女儿家信时的喜悦和急迫。她会一把抓过信,悠悠地走到窗边,戴上老花镜,在家人的陪伴下,微张着嘴,仔仔细细地一遍一遍地读着那几页信,末了,又有些不舍地小心收好,她的银发在月光中显得有些透明,她孱弱的身体佝偻着,恨不得把外孙女和女儿女婿从信中看出来一般。吃过饭,她默默地踱回卧室,又将书信取出来一遍遍地看,心中充满爱与牵挂。而我和母亲只是静静地站着,半晌,母亲哽咽着对我说:“你以后去了别处读书,也要给我写信回来啊。”我正要笑她婆妈,她却潸然泪下道:“收到信才觉得安心呢。”我的笑容瞬间变得严肃起来。

(节选自湖北卷《信的那一头》)

(四)修辞

众多的语言技巧之中,修辞可谓最为实用,最为有效。一篇文章里,如果能够自如地运用各种修辞,引用经典的诗词,语言自然就会光彩夺目。具体而言,比喻会让事物形象生动,夸张能让语言妙趣横生,排比则使句式整齐大气,引用诗词则会底蕴深厚。这些修辞,你运用一种,文章或许会如“星星点灯”一般,有了光彩;综合运用,文章就会宛如“春暖花开”一般,美得让人惊讶。从2012年高考满分作文里精选的这些片断,便极为漂亮。

看徐志摩写给陆小曼的信笺,如品一壶清香逸远的清茗,引发袅袅愁思;读傅雷写给儿子的家书,如处一间哲趣盎然的课堂,体味拳拳之心;观庐隐写给李唯建的情书,如闻一阵淡雅清新的莺啼,缓缓流淌,却又令人回味。

(节选自湖北卷《一张书笺一缕情》)

尼采曾言:“河流弯曲是为了哺育更多的生灵。”而在我看来,漫漫人生岂不是一条流淌的长河吗?长河不比瀑布湍急,它缓,但追求流淌的长度与广度,而人生亦不同于赛跑,赛跑追求速度,人生则追求内涵与容量。

(节选自福建卷《生如长河,弯曲而过》)

在唐朝,我可以接触到高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陈子昂,感受他的悲愤;我可以接触到畅言“阁中带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的王勃,感受他的才气;我可以接触到那“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登科后才人,感到他的得意和轻狂。我想生活在唐朝,生活在诗的世界里。

(节选自广东卷《我想生活在唐朝》)

细爱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远,是“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的淡雅,是“只钓鲈鱼不钓名”的淡泊。真爱是“花褪残红青杏小”的希望,是“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欢欣,是“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的清新。

(节选自河北卷《细爱无言,真爱无香》)

坚守淡泊,成就了他在诗歌方面的造诣。陶渊明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坚守淡泊,他守住了自己的心灵家园,将自己未尽的理想展示于“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

(节选自北京卷《生命的坚守》)

坚守报国的志向,他们不惜血荐轩辕。“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兵败被俘,慷慨就义,《过零丁洋》中悲壮的诗句响彻中华大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变法失败,谭嗣同凛然赴刑场,《狱中题壁》的绝唱和临刑前的大笑一起,声震苍穹;“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对酒》诗中,弱女子秋瑾尽显男儿不能敌的豪侠气概,誓把乾坤力挽回!

(节选自北京卷《生命的坚守》)

如若言是“山盟虽在,锦书难托”的哀愁与悲叹,那么行则是“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美丽与深情;如若言是“噫吁嚱,危乎高哉”的惊讶与茫然,那么行则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与壮志。喊几句惊天动地的口号不难,而真正一步一个脚印的付出才值得称道。

(节选自安徽卷《言之我轻,行之我敬》)

犹记得纳兰性德的句子,“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心中的那份情愫,是多么动人。带着一份善良美好,生活会是多么幸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画面,定会出现在我们身边。可每当我从媒体上看到那些为了父母遗产而闹上法庭,甚至子女嫌弃父母的镜头的时候,不得不叩问,“百善孝为先”的道理,是否还在我们心中?

(节选自四川卷《上善之水》)

仰于高山之巅,享受这一片刻的安逸,渺瀚的天空上是如血的夕阳,仿佛如涅槃的凤凰,在浴火中重生,必须要经受撕心的痛,而克服这种疼痛的唯一方法,就是克服重重困难,超越灵魂本身。仰于高山之巅,铭血泪之史,奠成功之石,以迅雷之势勇猛地刺破苍穹,划出赞与歌的悲壮,在嗜血的芬芳中通过艰难险阻,步于青云壮志,为生命燃起夺目的明灯,照亮前行的路,奋发向上,不及掩耳地颂这人生之诗。

(节选自山东卷《仰于高山之巅》)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生活在唐朝,我可以领略到杨贵妃的惊人美貌,可以感受到唐玄宗的痴情,可以感受到那股缠绵悱恻的哀怨之情。马嵬坡下的溅血,散发的是一股苍凉。我想生活在唐朝,因为我想领略唐朝的情,唐朝的气度,唐朝的盛转衰。传说中唐朝恢宏大度,充满泱泱大国的气度。我想生活在唐朝,如诗如画的世界。“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只为妃子笑;“漠漠水田飞白鹭,莺莺夏木啭黄鹂”,王维眼中的唐朝如此如诗如画,吸引着我的向往。我想生活在唐朝,每日陪伴王维看那云卷云舒,花开花落,看那明月在松间上,那清泉在石上流。

(节选自广东卷《我想生活在唐朝》)

上一篇:信息化教学在中职电子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下一篇:光的色散公开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