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名词解释(精选8篇)
环境保护名词解释 篇1
常用环境保护名词解释
1、工业废水排放总量:指经过企业厂区所有排放口排到企业外部的工业废水量。包括生产废水、外排的直接冷却水、超标排放的矿井地下水和与工业废水混排的厂区生活污水,不包括外排的间接冷却水(清污不分流的间接冷却水应计算在内)。
2、直接排入海的:指经企业位于海边的排放口,直接排入海的废水量。直接排放是指废水经过工厂的排污口直接排入海,而未经过城市下水道或其他中间体,也不受其他水体的影响。匠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 指各项指标都达到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的外排工业废水量,包括经过处理后外排达标的和未经处理外排达标的两部分。排放标准见GB8978--1996。
3、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占工业废水排放量的百分率。计算公式是: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工业废水排放量)、100 %
4、工业废水中污染物排放量: 指排放的工业废水中所含汞、锡、六价铬、铅等重金属和砷、挥发酚、氰化物、化学需氧量、石油类等一般无机物和有机物等污染物本身的纯重量。它可以通过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其中污染物的浓度相乘求得,也可以通过物料衡算或经验计算公式求得。(可参考《工业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系数手册》)
污染物纯重量=污染物的平均浓度x 报告期工业废水排放量
污染物的浓度,均以在企业排放口所测的数字为准(含有一类污染物的废水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出口取样测定),无论测出的浓度是否符合排放标准,均应统计在内。
5、废水治理设施数:指企业用于防治水污染和经处理后综合利用水资源的实有设施(包括构筑物)数,以一个废水治理系统为单位统计。附属于设施内的水治理设备和配套设备不单独计算。已报废的设施不统计在内。
6、废水治理设施运行费用:指维持废水治理设施运行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能源消耗、设备折旧、设备维修、人员工资、管理费、药剂费及与设施运行有关的其他费用等。
7、工业废水中污染物去除量:是指企业生产过程排出的废水,经过各种水治理设施处理后,除去废水中所含挥发酚、氰化物、化学需氧量、石油类、氨氮等一般无机物和有机物等污染物本身的纯重量。计算公式是:
污染物去除量=(处理前污染物的平均浓度一处理后污染物的平均浓度)X 处理的工业废水量
8、工业废气排放总量:指企业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排入空气的含有污染物的气体的总量,以标准状态(273K , 101325 Pa)计。
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燃料燃烧过程废气排放量十生产工艺过程废气排放量
9、燃料燃烧废气排放量:指燃煤、油、气锅炉、锻造加热炉、退火炉及其他工业炉窑在燃烧过程中所排废气的总量(即燃料和物料不混合的燃烧纯加热过程所产生的废气量)。
10、生产工艺废气排放量:指生产工艺过程中排放的废气总量。如化工、冶炼、建材、化纤、造纸等行业生产工艺过程中排放的废气。
11、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企业在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硫量。
12、工业二氧化硫去除量:指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废气经过各种废气治理设施处理后,去除的二氧化硫量。
13、工业烟尘排放量: 指企业厂区内的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夹带的颗粒物的量。
14、工业烟尘去除量 :指企业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过各种废气治理设施处理后去除的烟尘量。
15、工业粉尘排放量 :指企业在生产工艺过程中排放的颗粒物重量。如钢铁企业的耐火材料粉尘、焦化企业的筛焦系统粉尘、烧结机的粉尘、石灰窖的粉尘、建材企业的水泥粉尘等。不包括电厂排入大气的烟尘。它可以通过排尘系统的排风量和除尘设备出口排尘浓度相乘求得,计算公式是:工业粉尘排放量=排尘系统排风量X 除尘设备出口气体含尘平均浓度X除尘系统运行时间
除尘系统出口的含尘浓度,均以所测的数字为准,无论测出的浓度是否符合排放标准,均应统计在内。
16、工业粉尘去除量 :指企业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过各种废气治理设施处理后,去除的粉尘重量(不包括电厂去除的烟尘)。
17、废气治理设施数 :指企业用于减少在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排向大气的污染物或对污染物加以回收利用的废气治理设施数。附属于设施内的治理设备和配套设备不单独计算。已报废的设施不统计在内。
18、脱硫设施数:指在治理设施中有专用(或兼用)的脱硫设备(或系统),其脱硫效率要达到40%及以上,脱硫后不再释放出二氧化硫,比如使系统中有足够的碱性物质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稳定的盐类物质或采用活性炭吸附制酸等方法进行脱硫的设施数。
19、燃料煤消费量:指企业用作燃料的煤炭(非标准煤)消费量。包括企业厂区内生产、生活用燃料煤,也包括砖瓦、石灰等产品生产用的内燃煤,不包括炼焦等行业的原料用煤。
20、原料煤消费量:指企业在生产工艺中用作原料并能转换成新的产品实体的煤炭消费量。如转换为焦炭、水泥、煤气、碳素、活性炭、氨氮等的煤炭称为原料煤。
21、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状、半固体状和高浓度液体状废弃物的总量,包括危险废物、冶炼废渣、粉煤灰、炉渣、煤矸石、尾矿、放射性废物和其他废物等;不包括矿山开采的剥离废石和掘进废石(煤开石和呈酸性或碱性的废石除外)。酸性或碱性废石是指采掘的废石其流经水、雨淋水的pH 值小于4 或大于10.5 者。
22、危险废物: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爆炸性、易燃性、易氧化性、毒性、腐蚀性、易传染疾病等危险特性之一的废物。冶炼废渣 指在冶炼生产中产生的高炉渣、钢渣、铁合金渣以及有色金属矿渣等。粉煤灰 指燃煤电厂锅炉、煤粉炉在燃煤过程中产生的固体颗粒物。
23、炉渣:指企业燃烧设备从炉膛排出的灰渣。不包括燃料燃烧过程中去除的烟尘。
24、煤矸石:指与煤层伴生的一种含碳量低、比煤坚硬的黑色岩石。通常由煤矿开采、洗煤及耗煤单位排出。
25、尾矿:指选矿厂和水冶厂排出的废物,包括赤泥。赤泥指以铝土矿为原料的氧化铝厂的生产废料。选矿厂包括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矿石的选矿厂。
26、放射性废渣:指含有天然放射性核素,并其比活度大于2×104Bq / kg 的尾矿砂、废矿石及其他放射性固体废物(指放射性浓度或比活度或污染水平超过规定下限的固体废弃物)。
27、其他废物:指工业垃圾、污泥及燃料燃烧过程中去除的烟尘等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垃圾,指机械工业切削碎屑、研磨碎屑、废型砂等;食品工业的活性炭渣;硅酸盐工业和建材工业的砖、瓦、碎砾、混凝土碎块等。污泥指工业废水处理中排出的固体沉淀物(以干泥量计)。
28、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指通过回收、加工、循环、交换等方式,从固体废物中提取或者使其转化为可以利用的资源、能源和其他原材料的固体废物量(包括当年利用往年的工业固体废物累计贮存量)。如用作农业肥料、生产建筑材料、筑路等。综合利用量由原产生固体废物的单位统计。
29、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占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百分率。计算公式是: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X100 % 30、工业固体废物贮存量:指以综合利用或处置为目的,将固体废物暂时贮存或堆存在专设的贮存设施或专设的集中堆存场所内的量。专设的固体废物贮存场所或贮存设施必须有防扩散、防流失、防渗漏、防止污染大气、水体的措施。
31、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指将固体废物焚烧或者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的场所并不再回取的工业固体废物量(包括当年处置往年的工业固体废物累计贮存量)。
处置方式如:填埋(其中危险废物应安全填埋)、焚烧、专业贮存场(库)封场处理、深层灌注、回填矿井等。
32、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指将所产生的固体废物排到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设施、场所以外的量。不包括矿山开采的剥离废石和掘进废石(煤开石和呈酸性或碱性的废石除外)。
33、“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指利用“三废”〔 废水(液)、废气、废渣〕作为主要原料生产的产品产值(现行价),已经销售或准备销售的,应计算产品产值;但留作生产上自用的,不应计算产品产值。
34、工业锅炉数:指企业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大于1 蒸吨(含1 蒸吨)的蒸气锅炉、热水锅炉总数,不包括茶炉。
35、工业炉窑数:指企业生产用的炉窑总数,如炼铁高炉、炼钢炉、冲天炉、烘干炉窑、锻造加热炉、水泥窑、石灰窑等。
36、生活及其他污染:指除工业生产活动以外的所有社会、经济活动及公共设施的经营活动产生的污染。
37、本年施工项目数:指本年内正在施工的,以治理污染、“三废”综合利用为主要目的的治理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及其他(如电磁波、恶臭等)环境污染的治理工程的总数。不包括“三同时”项目。
38、污染治理项目本年完成投资合计:指企业实际用于治理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和其他环境污染(如电磁波、恶臭等)的资金总额。
污染治理项目本年完成投资合计=治理废水资金+治理废气资金+治理固体废物资金+治理噪声资金+治理其他污染资金
40、污染治理项目本年投资来源合计:指企业用于治理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和其他(如电磁波、恶臭等)环境污染的环境治理工程的各种资金来源合计。各种来源的资金,均为报告期投入的资金,不包括以往历年的投资。
污染治理项目本年投资来源合计=国家预算内资金+环保专项资金+其他资金
41、国家预算内资金:指企业单位用于治理环境污染的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家预算内资金指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中由国家统筹安排的基本建设拨款和更新改造拨款,以及中央财政安排的专项拨款中用于基本建设的资金和基本建设拨款改贷款的资金等。
42、环保专项资金:指由环境保护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统筹安排用于环境污染治理项目的资金。
43、其他资金:指除上述资金来源以外的其他用于污染治理的资金,包括国内贷款、利用外资、企业自筹资金及其他来源资金。
44、国内贷款:指企业向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借入的用于污染治理项目建设投资的各种国内贷款。
45、利用外资:指用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国外资金,包括统借统还、自借自还的国外贷款、中外合资项目中的外资,以及对外发行债券和股票等。国家统借统还的外资指由我国政府出面同外国政府、团体或金融组织签定贷款协议,并负责偿还本息的国外贷款。
46、本年竣工项目数:指本年竣工投入运行的治理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及治理其他污染的环境工程项目的总数。
47、本年竣工项目新增设计处理能力:指本年竣工的污染治理项目设计文件规定的处理、利用“三废”的能力。其中:“治理废气”为治理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含工业粉尘)废气的能力之和。
48、办理设立的建设项目数:指当年经各级有关主管部门依审批权限批准开工的建设项目数。
49、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指当年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设项目数占当年开工建设的建设项目总数的比率。
50、应执行“三同时”项目数:指在环境影响评价审批中规定应有环保设施的当年投产建设项目数。
51、实际执行“三同时”项目数:指竣工验收(或已经运行)时环保设施已全部建成的项目数。
52、实际执行“三同时”项目环保投资:指实际执行“三同时”建设项目的环保设施实际投资额。
53、“三同时”合格率:指“三同时”的合格项目数占实际执行“三同时”项目数的比率。
54、“三同时”合格项目数:指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合格的项目数。
55、“三同时”执行合格率:指“三同时”合格项目数占应执行“三同时”项目数的比率。
56、交纳排污费单位数:指所辖区域内已交排污费的排污单位的总数。
57、排污费收入总额:指当年按规定征收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四项收入总额。收入中包括超标排污费,小型、三产排污费,二氧化硫排污费,危险废物排污费等。
58、排污费使用总额:指当年环境保护补助资金用于重点污染源治理项目无偿拨款补助、污染源治理项目贷款贴息补助和其他污染源治理补助等。
59、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受到破坏,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和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60、特大事故:指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十万元以上,人员中毒死亡,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使当地经济、社会的正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或捕杀、砍伐国家一类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的事故。
61、重大事故:指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5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不含10 万元),人员发生明显中毒症状,辐射伤害或可能导致伤残后果,因污染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使社会安定受到影响或捕杀、砍伐国家二、三类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的事故。
62、较大事故:指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万元以上,5 万元以下(不含5 万元), 人员发生中毒症状,因环境污染引起厂群冲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事故。
63、一般事故:指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千元以上,万元以下(不含万元)的事故。
64、自然保护区: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分布区、水源涵养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历史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以县及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为准(包括“六五”以前由部门或“革委会”批准且现仍存在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不计在内。
65、生态示范区:指经省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以省、地、县政府为主按批准的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实施的行政区域。包括已经过国家或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的和正在开展试点工作的。
66、废水 :生产过程中使用后排放的或产生的水,这种水对该过程无进一步直接利用的价值。
67、出水:从处理厂、工业过程及蓄水池等场所中排放出的水或废水。68、污水:来自居住区的生活污水,水流中夹带和溶解着许多废弃物质。69、活性污泥:在溶解氧存在的情况下,利用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对废水进行生化处理所生成的絮状物。70、工业用水: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水。71、冷却水:用于吸收或转移热量的水
72、化学处理 :投加化学剂达到特定效果的过程。
73、物理一化学处理:为了达到特定效果而采用的物理一化学的处理过程。74、曝气:将空气导入液体中的过程。
75、需氧的、好氧的(细菌):需要游离氧存在,或者游离氧存在时不被消灭的(细菌)。76、厌氧的(细菌):不需要游离氧存在,或者游离氧不存在时不被梢灭的(细菌)
77、生物滤池 :废水通过由惰性物质组成的滤料层进行渗滤,利用惰性物质上面的活性生物膜达到净化目的的装置。
78、反硝化(兑硝):通常由细菌作用,将水或废水中含氮化合物(特别是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以氮或氧化亚氮的形式释出。
79、除氧:在自然条件下,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溶于水的氧部分或全部去除的过程。80、脱盐:除去水中盐类的过程,脱盐的水通常可以作饮用水、生产用水或冷却水。81、蒸馏:用蒸发和冷凝使水纯化的过程。
82、絮凝物:由于絮凝作用在液体内形成肉眼可见的絮状物。通常可用重力或浮选加以分离。83、凝聚:通常用机械、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使小颗粒聚集成可分离的大颗粒的过程。84、氟化:向饮用水中加入含氟化合物,调整氟离子浓度,使之保持在容许的范围之内。85、硝化:在细菌的作用下含氮物质被氧化。通常这种氧化的最终产物为硝酿盐。86、沉降:在重力作用下,水或废水中的悬浮物沉积的过程。87、自净:污染水体的自然净化过程。88、软化:除去水中大部分钙、镁离子的过程。
89、脱水:通常在凝聚剂存在时,用物理的方法降低湿污泥中含水量的过程。90、消化:用生物方法使污泥中有机物稳定的过程,通常用厌氧方法。91、预曝气:污水在生物处理及沉淀之前的曝气过程。
92、再曝气:由于某些化学的或生物的过程将氧耗尽后,再次充气,用以增加溶解氧浓度的过程。93、阶段曝气:为了使体系的生物负荷均匀,把废水沿着曝气池的长度的不同位置注入池内的方法。这是一种改进的活性污泥处理方法。
94、渐减曝气:活性污泥处理方法的改进。把大量的空气送入曝气池中存在着生物活性高的一端,把少量的空气送入另一端。
95、自动采样:采样过程中不需人干预,通过仪器设备能按预先编定的程序进行连续或不连续的采样。96、混合样:两个或更多的样品或子样品按照确定的比例连续地或不连续地加以混合。由此得到的混合样是所需特征的平均祥。通常这种比例是根据时间或流量的测定来确定的。97、连续采祥:从水体中连续采样的过程。
98、不连续采样:从水体中取出一个一个样品的过程。
99、监测:为了评价环境质量等特定目的,对各种特征水按编定的程序进行采样,测量、分析及数据处理等过程。
100、按比例采样:从流动水中采样的技木。在不连续采样时,其采祥次数或连续采样的流速与所采水的流速成正比。
101、水样:为检验各种水质指标,连续地或不连续地从特定的水体中取出尽可能代表性的一部分水。102、堰:用来控制上游水位或测量排水量,或者两者兼用的溢水结构。103、酸度:水介质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的定量能力。104、侵蚀性:水溶解碳酸钙的能力。105、侵蚀性水:指数为负值的水。
106、碱度:水介质与氢离子反应的定量能力。
107、酚酞碱:用酚酞为指示剂滴定终点(pH8.3)测定碱度。该碱度是由水中全部的氢氧根离子和一半碳酸盐含量引起的。通常与甲基红终点碱度结合使用。
108、氨氮:指以氨或铵离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氨。
109、氰化物:氰化物包括无机氰化物、有机氰化物和络合状氰化物。
110、总氨:用一种单位表示的以铵离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氨和游离氨的总量.111、总有机氮:样品中测的基耶达(Kjeldahl)氮量与总氨氮量之差。
112、生物需氧量(BOD):在特定条件下,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生物氧化时所消耗溶解氧的质量浓度.113、总二氧化碳:水中游离二氧化碳和以重碳酸盐及碳酸盐形式存在的二氧化碳的总含量。
114、化学需氧量(COD):在规定条件下,用氧化剂处理水样时,在水祥中溶解性或悬浮性物质消耗的该氧化剂的量。计算时折合为氧的质量浓度。
115、腐蚀:水通过化学、物理化学或生化的作用对各种材料的侵蚀能力。116、溶解氧曲线:表示沿着流动水道剖面的溶解氧含量图、或数学推导的曲线。117、硬度:水中的钙镁等离子,阻止肥皂在水中形成泡沫的能力。
118、在线分析:通过探头从水体中取得水样,经导管进入分析设备的自动分统。119、参数:用于表现水特征的一种性质。
120、盐度:在盐水和海水中溶解性盐类(主要是NaCl)浓度的一种计量法。
121、污泥体积指数:活性污泥沉降速度的经验计量指标.测量时因方法的细节变化很大,只有在同一条件下取得结果才能进行对比.122、比电导(电导率):在特定条件下,规定尺寸地单位立方体的水溶液相对面之间测得的电阻倒数.对于水质检验,常用电导率表示.亦可作为水样中可电离溶质的浓度量度.123、表面活性剂;表面活化剂 :一种化合物,它溶解或分散在液体时;在界面上优先被吸附,从而产生了一些有实际价值的物理化学或化学性质。这种化合物的分子至少含一个对明显的极性表面有亲和力的基团(在大多数情况下,保证了在水中的溶解)和一个对水亲和力很小的基团。
124、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一种表面活性剂。它有一个或多个官能团,在水溶液中离解,产生带负电荷的具有表面活性的有机离子。
125、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一种表面活性剂。它具有一个或多个官能团,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带正电荷的具有表面活性的有机离子。
126、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一种表面活性剂。它在水溶液中不产生离子。它在水中的溶解是由于它具有对水亲和力很强的官能团。
127、总有机碳(TOC):水中溶解性和悬浮性有机物中存在的全部碳。
128、总需氧量(TOD):高温燃烧时,样品中可氧化的物质氧化时所消耗氧的量。
129、富营养化:营养物质特别是含氮和磷的化合物在淡水和盐水中的富集。富营养化加速了藻类和较高等植物的生长。
130、污染:对确定目的而言,水的适用性被破坏。
131、反冲洗:用水或空气与水反向流动清洗滤池的操作过程。
132、生物降解:在水介质中,通过生物的复杂作用,将有机物分子分解的过程。133、排水面积:水排至一个或多个点,该面积的区域范围由主管部门确定。
134、污泥龄:在排泥率恒定的情况下,活性污泥处理厂排放全部活性污泥所需的天数。计算方法是用活性污泥厂中每天的污泥排放量除以污泥总量。
135、污泥膨胀: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中,通常由于丝状菌的存在,引起活性污泥体积膨胀和不易沉降的现象。
136、极限需氧量(UOD):计算完全矿化时氧的需要量。137、生化氧化:微生物氧化水中物质(主要是有机物)的过程。138、混凝:投加混凝剂,使胶体分散体系脱稳和凝聚的过程。
139、离子平衡:阳离子与阴离子电荷的代数和在水溶液中应为零。如果从实际分析结果计算出的代数和不等于零,则表明测定项目不完全(有些离子未测定),或者分析中有误差。
140、软水:低硬度的水。
141、消化污泥:在有氧或无氧情况下,由于微生物作用已达到稳定的污泥。
142、溶解性有机碳(DOC):用规定的过滤方法,不能从水中去除溶存的那一部分有机碳。
143、压滤机:一种污泥脱水装置。系由一组凹进的排水板或干板和框架之间夹入滤布而组成的隔室,在压力下压入污泥。通过滤布把水从污泥中挤到排水系统,并在每一过滤周期后,清除压实的污泥。
144、流化床:由于向上流动的液流、气流或二者结合,形成的细小颗粒自由悬浮的滤床。145、非生物降解:物质通过化学或物理过程的降解。例如,水解、光解、还原和氧化的分解。146、氨化作用:细菌转化含氮化合物为铵离子的过程。
147、挥发酚:水体中的酚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含酚废水,如焦化厂、煤气厂、煤气发生站、石油炼厂、木材干馏、合成树脂、合成纤维、染料、医药、香料、农药、玻璃纤维、油漆、消毒剂、化学试剂等工业废水。酚类属有毒污染物,但其毒性较低。
148、污泥厌氧消化:在决氧条件下,细菌分解污泥的控制过程,此过程可在常温、中温(25-40℃)或高温(45-60℃)下进行。
149、助凝剂:和混凝剂同时投加的一种物质(通常为聚合电解质),用以提高混凝沉淀的效果。150、生污泥:从一级沉淀池排出的污泥,或回流的二级沉滤池污泥与一级沉淀池污泥的混合物。151、二级处理:利用生物方法处理污水,如生物过滤和沉降法,或者活性污泥法。152、配水池:供水系统中储存净化水的构筑物。
153、污泥饼:从压滤机或类似脱水装置中排除的污泥,通常约含25%~30%(m/m)的干固物。154、污泥调节:促进污泥脱水的物理和(或)化学处理方法。
155、需氧污泥消化:一级沉淀污泥、活性污泥或共沉污泥经长时间曝气后,被部分氧化的生物过程。这一过程主要由内源呼吸和摄食微生物的活动来完成。
156、预处理(污水):大部分污水固体的去除或破碎以及砂粒的去除。也可能包括沉淀前的去除油脂、预曝气与中和。
157、初级处理(污水):通常指去除大部分可沉淀固体的处理阶段。它紧接着预处理。158、总碳:水中的有机碳和无机碳的总和。
159、总无机碳:水中溶解的和悬浮的无机物中的全部碳。160、总氧化氮:水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中存在的总氮量。
161、空气污染物: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放到大气中的物质,这些物质以人或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统称空气污染物。
162、空气污染: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排放到大气中的物质的浓度及持续时间足以及以对人的舒适感,健康,对设施或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时,即称空气污染。
163、除尘器:除去气体介质中颗粒物的一种装置。
164、灰:含碳物质燃烧启残存的固体残渣。虽然灰中可能含有未完全燃烧的可燃物,但是从分析的观点看,常假定其是完全燃烧的。
165、旋风分离器或气旋:
1)利用气体运动所产生的离心力使粉尘或掖滴从气体中分离的一种分离器。2)伴有旋转风系统的大气低压区,称为气旋。
166、粉尘:通常指空气动力当量直径在75μm以下的固体小颗粒。能在空气中悬浮一段时间,靠本身重量可以从空气中沉降下来。167、有效烟囱高度:烟囱排出的烟气扩散公式中采用的高度即烟囱高度加上烟气抬升高度。烟气抬升高度取决于烟气出口速度、温度及风速等因素,也可能受地形的影响。
168、排放:物质排到大气中的过程,排放物质钓点或面称为“排放源”。本名词用于描述排出及排出速率,也可用于噪音、热等方面。
169、烟尘:一种固体颗粒气溶胶。一般是在冶炼过程中由熔化的物质蒸发后凝聚而产生的,并且经常伴随氧化反应。
170、监测:
1)广义上讲,为了追踪污染物种类,浓度的变化,在一定时期内对污染物进行重复测定;
2)狭义上讲,为了判断是否达到标准或评价管理和控制系统的效果,对污染物进行的定期测定称为监测。
171、光化学反应:某些物质在光辐射下所产生的一种化学反应。
172、光化学烟雾:大气中氮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及氧化剂(oxidant)在日光照射下的反应产物是一种氧化性的化合物.并可能引起能见度变坏,达到足够的浓度时,会刺激眼睛、呼吸道,损害物质及植物。
173、氮氧化物:空气中含氮的氧化物有一氧化二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等,其中占主要成分的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174、探头:用来采集或测量管道内或烟囱内物质的一种装置,通常为管状。
175、林格曼数:评价烟羽黑度的一种数值。用肉眼观测的烟羽黑度与林格曼卡[从0(白)到5(黑)一组格数]对比得到。
176、自净:污染物由于自然过程,而从大气中除去或浓度降低的过程或现象。
177、二次污染物:由固定的或流动的排放源排放出的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而生成的污染物。
178、烟:通常是由燃烧而产生的一种可见的气溶胶。注:①此名词的含义不包括水蒸气。
②在一些文献内,烟是根据林格曼数、烟的浓淡程度、斑点的黑度或采集的沉积物的量而定量的。
179、烟气 :燃烧气体及被这些气体所夹带颗粒的总称。推广说亦包括化学生产或冶炼过程中所产生的载带颗粒的气体。
180、悬浮物质:长期悬浮在大气或烟道气中的颗粒物。由于它的粒径太小,其沉降速度不明显。181、噪声:我们国家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把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称为环境噪声污染
缺水的海豚制作
环境保护名词解释 篇2
关键词:环境监察,环境保护,配合度,环境权益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地提高, 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 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环境监察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 是在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 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实施的环境监督和检查工作。在环境监察过程中, 一旦发现违法行为, 便要予以行政处罚。
1 环境监察工作现状
1.1 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保证环境监察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健全的法律, 并且只有法律才能保证环境监察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到目前为止, 我国出台的关于环境监察工作的法律非常有限, 且没有形成全面的环保法律体系, 而且在实际的环境监察工作中, 一些法律条款过于笼统, 可操作性不强, 导致立法与实际工作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 这给环境监察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1.2 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参与度不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依法维护自身合法环境权益的意识越来越高, 表现在关于环境问题的投诉每年都呈上升的趋势, 但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整体参与程度却很低, 公众并没有发挥出对环境问题的监督作用。
1.3 部门之间的协调度和配合度不够
目前, 我国的环境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协调度、配合度不够。一方面, 环境部门内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存在问题。从管理体制上看, 环境监察属于监督执法系统, 环境监测是技术支持保障系统, 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但环境监察部门内部的监测部门和监察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却没有充分发挥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相配合的整体能效, 二者之间的配合度不足。另一方面, 环境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存在问题, 尤其是与城管局、工商局、规划局、法院等部门的配合度不足, 没有充分发挥各个部门协同执法的功能。
1.4 环境监察队伍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
一方面是环境监察的人力、物力不足。另一方面是环境执法人员的技术水平、文化水平、思想观念、专业知识等不尽相同, 并不能准确、高效地完成环境监察工作, 造成环境监察工作出现解决污染纠纷难、管理污染源难、排污收费难、排污申报难等问题。
2 强化环境监察工作的策略
2.1 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相关部门应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现行的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进行更新, 以不断增强环保法律的可操作性, 真正地将环保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的规章制度作为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改善环境质量的有力保障。党中央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大机构整合力度, 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的目标, 这为实现环境监察部门职能的完整性和统一性提供了动力和依据。
2.2 依靠科学技术治理环境污染
环境监察部门应向企业大力推广清洁生产, 以促进资源的循环回用和综合利用, 有效控制各种污染物、废弃物的产生, 进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企业应通过技术革新、改进管理、优化工艺、更新设备等措施降低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此外, 企业还应该建立水污染治理、水污染物总量削减、水环境质量目标的考核制度, 实现对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控制;加强对重点污染企业的监管和监测, 抓好污染根源的治理问题, 对于资源浪费严重、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和在限治理期限内仍然无法达到相应环境指标的企业, 应责令其关闭或停产。通过控制环境污染的源头, 来降低环境污染, 改善环境质量。
2.3 强化环境监察队伍的建设
环境监察人员应敢于执法和善于执法, 在执法的过程中, 应克服不作为、执法不严、推诿扯皮等问题, 并运用各种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 将日常监督和集中整治结合起来, 加大对违法排污等问题的治理力度。要想强化环境监察队伍的建设, 就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环境监察队伍进行培训, 提高环境监察人员的综合素质, 帮助环境监察人员树立文明执法、秉公执法的理念。环境监察人员也应该主动接受相关培训, 提高自身的执法能力, 认真履行作为执法人员的职责, 然后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和总结经验, 争取做一名合格的环境监察工作人员。通过环境监察部门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 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2.4 通过宣传调动公众的参与热情
环境保护工作离不开公众和社会的参与, 环境监察部门应该面向广大公众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和教育, 大力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活动, 例如组织环保专题讲座、开展社会环保公益活动等, 让公众亲自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中来, 并使人们充分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进而调动人们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2.5 强化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环境监察工作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 仅仅依靠环境监察部门是不可能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 环境监察部门应该加强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例如通过增强与法院的协作, 在获得法院支持的基础上, 坚决地采取一系列的强制性措施, 对一些违反法律法规的部门予以处罚。此外, 环境监察部门还应该强化与交通部门、城管部门、工商部门的协作, 采用联合治理的方式, 显著提高环境监察部门的管理水平和执法能力, 为保护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3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在不断地增强, 这促进了环境监察工作的进步, 并对企业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 环境监察部门应通过促进环境立法, 引导企业利用科技手段治理污染源头, 强化环境监察队伍建设, 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 强化环境监察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协调和配合等手段, 推动环境监察工作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金鑫.环境监察工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东方企业文化·文化教育产业, 2013 (07) .
《婚姻法》新解释保护了谁 篇3
网民大多误读新规
“一对男女,婚前购买100万元房,男首付30万元,余下70万元,20年,每月还款5000元。女方产后在家操持家务,男方一人还贷。婚后10年双方离异,房产增值到300万元,产权归男方,男偿还女4万元贷款,并酌情补偿10万元。40岁人老珠黄女方带着14万元现金默默离场,40岁一枝花男人坐拥豪宅满面春风——这就是《婚姻法》新解释!”这一条被网民疯狂转载的微博,其实完全建立在对《婚姻法》新解释的误解之上。
事实上,在《婚姻法》新解释中,婚后任何一方获得的收入,只要不是利息、股息等孳息收入,都作为双方共同收入。全职太太和全职丈夫大可不必担心自己“没给家庭做贡献”。结婚以后,无论一方处于何种状态,都有权获得对方一半的收入以及一半的共同财产。
具体到上述例子,虽然首付是男方交纳,房产证上是男方姓名,但因为他在婚后还贷,因此离婚时女方也可以获得补偿,具体数额也绝不只有14万元。首先,70万元房贷20年还清,离婚时已还贷10年,若采取等额本金还款法,此时已归还本金35万元;若采取等额本息还款法,前期利息占比较多,大约也已归还30万元本金,这其中女方有一半,约15万~17.5万元。婚后10年间房屋市值增长了3倍,则女方能相应获得3倍补偿。即45万~52万元房产分割补偿款。这实在不算一笔小数目。如果你还嫌少,那为何当初不参与首付呢?如果当初你出一半的首付15万元,那离婚时房产就对半分了,不是很合理吗?结婚时不愿出钱或没能力出钱,凭什么离婚时要和出钱的一方分一样多的房产呢?
法理公平并不代表实践公平
然而法理上的公平却并不意味着实际生活中的公平。由于生理上的原因,无论古今中外,女性在生育、抚养子女的问题上要花费比男性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许多女性为此不得不放弃事业,成为家庭主妇。还是拿上面那个例子来说,女方虽然离婚时可以获得50多万元的补偿款,但由于没有持续稳定的工作收入,长期的家庭生活也大大增加了她重回职场谋生的难度,今后长期的生活保障尤其是养老依然很让人忧虑。
在我国农村,问题更加严重。农村当中“女随男”的婚姻格局长期未变,嫁出去的女儿往往事实上丧失了娘家的财产继承权;女方的陪嫁大多又是消费品,会在婚姻中很快折旧完毕。此时除了丈夫的房屋,她几乎剩不下什么真正的财产。而婚姻法新解释按照物权登记效力来确定不动产归属,就让很多农村已婚妇女丧失了对丈夫家房产的分享权,将离婚农村妇女推至更加孤立无援的经济困境。
离婚赔偿难操作
反对新规者的另一个重大忧虑是,因为丈夫外遇而离婚的妻子本就是受害者,如今犯错的男人反而能保有房产,让人觉得很不公平。因为公众的意识中一般都认为婚姻中有过错的一方应该给予无过错方更多的补偿,比如房子。
我国《婚姻法》规定,只有在4种情况(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下,无过错方才有权请求离婚损害赔偿。但想要举证这4种情况非常困难,比如最常见的出轨原因必须要获得对方与第三者同居的证据才行。可即使你花大价钱聘请侦探公司调查并掌握了相当多的丈夫出轨证据,甚至有捉奸在床的照片,法院也不会因此就认定同居的事实。要是取证手段有问题,弄不好丈夫还会反过来告你侵权。因此,在实际离婚诉讼过程中真正能够得到离婚损害赔偿的人极少。
谁来保护妻子的利益?
那么离婚时,谁来保护妻子的利益呢?
这一点上,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比如我们的东邻日本,妻子婚后辞职做全职太太的情况非常普遍,而且房贷往往会伴随购房者一生。因此离婚的话,婚后没还过一分钱贷款的妻子甚至可以获得70%的房产,这样“显失公平”的法律,却能有效维系日本社会家庭稳定。而根据近年新修改的日本《婚姻法》,提起离婚诉讼的妻子可获得丈夫退休金的一半。
而在美国,“离婚后夫妻赡养制度”规定,离婚后更有能力的一方要向另一方支付赡养费,这笔费用得让对方维持不低于婚姻期间的生活水准。赡养费到底得给多长时间?根据结婚年限来认定。如果超过十年,你就得终身支付赡养费。这样一来,就解决了全职太太离婚后缺乏持续稳定的工作收入的问题。
与美国相比,德国的赡养费标准更加惊人。例如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外号叫“奥迪总理”,因为他结过4次婚(4个婚戒刚好拼成奥迪标志),为此他得为每个前妻每月付上一笔不小的赡养费。据国外媒体报道,施罗德担任德国总理期间每年基本工资收入为27.2万欧元,高居欧盟国家首位,却只能以1.5万欧元左右的年薪过日子,因为他剩下的绝大多数收入都给前妻们付赡养费了。
与他们相比,我国的离婚手续显然太过简便,《婚姻法》也没有关于离婚赡养费方面的规定,这些因素加上此次《婚姻法》新解释的出台,无疑将进一步推高我国的离婚率。
《婚姻法》新解释最具争议的条款
1.明确规定婚后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房产且产权登记在自己子女名下的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也就是说,即使两人先打了结婚证书,夫妻一方的父母再给自己孩子买婚房的,这套房产也不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另一半无权分割。
2.明确规定婚后夫妻双方父母共同出资为子女购买房产,无论房产登记在夫妻双方名下还是其中任何一方名下,都按照双方父母实际出资比例分割房产。
3.明确规定一方婚前贷款购买的房产应归产权登记方所有,婚后夫妻双方用共同财产已还的贷款,属夫妻共同财产(无论贷款申请人为丈夫个人还是夫妻双方,也不管实际由谁出资偿还贷款,都视为共同债务共同偿还),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名词解释 篇4
2、社会环境:影响人类行为的社会系统,包括家庭,组织,社区,文化等。
3、家庭:在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社会基本单位。
4、社区:聚集在某一地域里所形成的生活上相关联的人群。
5、文化:广义的文化指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
6、人在环境中:用来描述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重要概念,说明人类行为离不开社会环境。
7、遗传:亲代通过生孕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使子代和亲代表现出相似性状。
8、堕胎:中断怀孕或人工流产,指故意结束妊娠,取出胚胎或导致胎儿死亡行为。
9、胎教:为促进胎儿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育成长,同时确保孕妇能顺利通过孕产期所采取的精神,饮食,环境,老姨等各方保护措施。
10、遗传咨询:为服务对象提供遗传疾病相关的知识和信息服务。
11、反射: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客观刺激物所作的有规律的反应。
12、运动能力:自我发动的运动中的能力。
13、感觉:个体感觉到刺激并将其进行信息编码传递到大脑的过程,是一种依赖于感觉活动的心理过程
14、知觉:个体对感觉信息进行分类和理解的过程。
15、社会参照:使用其他人的反应作为标准或者参照点,来指导某人的个人行为。
16、智力:有解决问题、适应和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组成,是个体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的综合。
17、依恋:两个人形成的亲密的情感联系,以相互关爱和希望保持亲近为特征。
18、从属行为:想要与某人一起交流或者做事情的行为,例如微笑、观看、哈哈大笑或者把某些东西给那个人。
19、具体形象思维:运用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所进行的思维
20、游戏:幼儿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语言,借助各种物品并通过身体运动和心智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活动。
21、自我评价:自我意识的表现形式,是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人格特点的判断和评价。
22、性别认同:个体内心对自己是男还是女的感觉,即人对自我性别的认知。
23、攻击行为:个体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而采取的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
24、自闭症:发生于幼儿早期的一种涉及感知觉、情感、语言、思维和动作与行为等多方面的发育障碍。
25、自我概念:个体对自己各方面觉知的总和,包括对自己的性格、能力、志趣的了解,个体于他人和环境的关系,以及对生活的评价等
26、自尊: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认知和评价作为客体的自我对社会主体(包括群体和他人)以及作为主题的自我的正向的自我情感体验。
27、同伴关系:年龄相近或相同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28、友谊:2个个体之间以忠诚和相互的情感为特征的亲密而又持久的关系
29、儿童虐待:对儿童有义务抚养、监管及有操纵权的人做出足以对儿童的健康、生存、生长发育及尊严造成实际的或潜在的伤害性行为。
30、学习障碍:智力正常儿童在阅读、书写、拼字、表达、计算等方面的基本心理过程中存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特殊性障碍,是一种异质性综合症。
31、校园欺负:又称校园欺凌,是在学校内发生的儿童间的暴力、攻击行为,是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故意伤害他人的身体、心理、物品和权益等,引起他人痛苦、厌恶等反应的行为。
32、儿童性伤害:又称为儿童性侵犯、儿童性侵害,是指以性刺激、性满足为目的,对不满18周岁的儿童进行性接触的违法犯罪行为和以任何目的的引诱、强迫儿童从事性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
33、自我的同一性:人格发展的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感,个体尝试着把与自己有关的各方面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自我决定,协调一致,不同于他人的独具“同一风格”的自我。
34、逆反心理: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于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35、物质滥用:反复,大量地使用改变自己的精神状态,而与医疗目的无关且具有依赖性的异类有害物质。
36、网络成瘾综合征(简称IAD):由患者对互联网过度依赖而导致明显的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生理性受损的现象。
37、生命教育: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
38、职业能力: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活动必须具备的,影响职业活动效率的个人心理特征。
39、社会角色: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40、未婚同居:男女双方不受法律约束,带有一定试验性质的同居行为。
41、性别歧视:一种性别成员对另一种性别成员的不平等对待。
42、更年期:人到中年后,生理从鼎盛开始走向衰退的转折时期,一般女性45-55,男性50-60.43、猝死: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6-12小时内发生的意外死亡,这是一种急骤的,出人意料的的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
44、早衰综合症:由于各种原因,中壮年过早出现生理上的衰老,体制上的衰退,心理上的衰弱的现象。
45、流体智力: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的智力,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等。相对地不受教育与文化影响。
46、晶体智力: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获得的智力,如语言文字能力,判断力,联想力等。一直保持相对稳定。
47、工作满意度:对工作本身及其相关方面有良性感受的心理状态。
48、职业倦怠:又称职业枯竭,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个体在工作重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
49、家庭暴力:共同生活中,家庭成员对另一成员直接或间接的暴力行为,它所造成的伤害包括身体上的,精神上的,以及对当事人各类权利的限制或侵犯。
50、失业:有劳动negligence的处于法定劳动年龄阶段的并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失去或没有得到有报酬的工作岗位的社会现象。
51、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并且老龄系数超过一定比例的人口结构状态。
52、抑郁症:主要以抑郁、孤僻、悲观等负面情绪为主,表现为对自身的极低的自我评价和对环境的极度悲观。
53、老年歧视:社会对老年群体毫无理由的偏见、刻板印象和差别待遇。
54、哀伤辅导:协助人们在面临悲伤事件时,能够在合理的时间内抒发正常的情绪,并健康的完成悲伤任务,以增进重新开始正常生活的能力。
55、老年痴呆:老年人长剑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精神性疾病,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即在没有意识障碍的情况下,记忆、思维、分析判断、时空辨认 情绪等方面的障碍。
56、临终关怀:又称安宁照、善终服务等,主要指对生命临终病人及其家属进行的生活护理 心理安慰及社会服务等全方位的缓解性、支持性关怀照顾。
保护生物学里面几种名词的解释 篇5
2.一般来说,异质种群(集合种群)的概念所描述的是在斑块生境中,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距离,但彼此间通过扩散个体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许多小种群或者局部种群的集合,一般也称为一个种群的种群,它是种群的概念在一个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
3.迁地保护:是指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因生存条件不复存在,物种数量极少或难以找到配偶扥原因,而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殖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4.指示种:有指示作用的种类.就是对环境变化敏感,比如某种海生动物对石油类敏感,一旦有石油类污染物就会发生大面积的死亡,可以认为是石油类的指示种.
5.伞护种:就是选择一个合适的目标物种,这个目标物种的生存环境需求能涵盖其他物种的生境需求,从而对该物种的保护,同时也为其他物种提供了保护伞.比如说鲸鱼的生存环境涵盖了许许多多的鱼类以及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保护鲸鱼的生存环境也就为其他鱼类和水生动物提供了保护伞.
环境保护名词解释 篇6
根据《刑法》规定,如果要以“污染环境罪”追究刑责,需要达到“严重污染环境”的程度,但法律一直未明确何为“严重污染环境”。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了“严重污染环境”的14项入刑标准:
1.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
2.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超三吨;
3.非法排放含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严重危害环境、损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法律授权制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三倍以上的;
4.私设暗管或者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等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
5.两年内曾因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受过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又实施前列行为的;
6.致使乡镇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取水中断十二小时以上的;
7.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五亩以上,其他农用地十亩以上,其他土地二十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
8.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二千五百株以上的;
9.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三十万元以上的;
10.致使疏散、转移群众五千人以上的;
11.致使三十人以上中毒的;
12.致使三人以上轻伤、轻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13.致使一人以上重伤、中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环境保护名词解释 篇7
一研究现状: 基于不同观察角度的一组学术命名
学者们观察与解释语用环境中的语义变异, 所用术语各不相同, 主要有: 境迁语、语用义、 话语义、言语义、语流义变、情境义变、存在编码、文本语义、义位变体、亚义位、自设义位、空义位、临场概念、临时范畴等。
这一组术语可以看作学术关联度较高的同类汇聚, 术语指涉的核心问题, 是语用环境中的语义变异。不同的术语背后, 隐含着研究主体不同的参照点和解释角度的选择, 大致可以归入四种类别。
( 一) 以固定语义为参照点, 着眼于临时语义的学术命名: 境迁语、语用义、话语义、言语义、语流义变、情境义变
为明确各概念术语的具体所指, 同时避免过多引述, 本文以最简的方式, 转述其核心内容, 择举相关文献的代表性例证。这些例证在各相关作者的学术文本中代表了语义变异的一种类型:
沈家煊 ( 2010) 讨论的“境迁语”, 属于外延和内涵随语境迁移而变动的词语, 意义理解依赖语境。脱离语用环境, 临时语义不成立。
( 1) 演员是个动词。①
方梅 ( 2011) 将“境迁语”归入修辞转类, 对照句法转类, 认为境迁语可类推性较弱, 句法特征不充分, 比喻用法的“动用”在句法上存在明显的弱动性表现。
( 2) 虎着脸。
徐盛桓 ( 1992) 考察的“语用义”, 是词在语言运用时产生的临时意义, 包括语用环境中词的仿义、反义、增减义、变义。其中涉及词性变通, 属临时改变词性, 所举鲁迅语例“酱在一起”, 类同方梅 ( 2011) 分析修辞转类的境迁语。
邢福义 ( 2000) 挖掘语言事实, 观察并解释现代汉语“最”义级层的多个体涵量, 变异用法之丰富, 与《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八百词》解释的“最”的词汇意义有别:
(3) 房屋、衣服是最具体的代表。 (朱邦复《东尼!东尼!》)
(4) 我当时最羡慕、最崇拜的是三种人:老干部、解放军和工人阶级。
( 季羡林《牛棚杂忆》)
(5) 那些天, 我是《屈原》最忠实的观众。 (王朔《浮出海面》)
从邢福义强调词义语法语用结合研究考虑, “最”义级层的多个体涵量, 似可看作语用义。
同类变异用法另如现代汉语量词“位”, 见于陆俭明 (2007) 的观察与解释:
( 6) 服务员: 请问几位客人。
客人: 五位。
例中“位”的固有词汇意义没有改变, 从陆俭明挖掘的语例和解释, 以及作者据此建立现代汉语新的会话原则———“应答协调一致性原则”来看, 量词“位”从用于他人 ( 含敬意) , 变异为用于说话人自身, 也可以看作语用义。
郑远汉 ( 2008) 讨论的“话语义或语用义”, 是同类语义变异现象的不同表述。强调相对于语言义的一般性和固定性, 话语义具有具体性和临时性。具体的话语义, 是进入语用环境的词汇意义; 临时话语义, 是语用环境中的语义变异, 后者包括语法意义的临时转换:
(7) 我从来没有“后辈”过你。 (《李健吾致师陀书》)
许皓光 (1997) 讨论的“言语义”, 包括言语词汇义和言语语法义。例证如:
( 8) 二楼三楼———厂长书记; 四楼五楼———亲属“关系”; 工人阶级———顶天立地; 知足常乐———咱不生气。 ( 《中国青年报》1981 -01 -04)
( 9) 他似乎很怕变成张大哥第二, “科员”了一辈子。 ( 老舍《离婚》)
骆小所 ( 1997) 分析“词语的语言义向言语义转化”产生的“语流义变”和“情境义变”, 前者指词语在连续的语流中受邻近词语意义的影响, 或在语流中所处位置不同发生的义变; 后者指词语受情境影响发生的义变。所举例证均涉及隐喻:
(10) 女人不是月亮。 (电视剧名)
(11) 我知道这看起来阴森森的村庄里还埋着星星点点的火种。 (王愿坚《党费》)
常敬宇 (1991) 讨论“语言义向言语义转化”, 属于多义词在语用环境中的单义化, 例:
( 12) a. 我先去副食店打点油, 回来再谈。 b. 他们白天打球, 晚上打扑克。
c. 我刚才给小王打电话了, 他不在。 d. 他爱人一边看电视, 一边打毛衣。
( 二) 以词典释义为参照点, 着眼于临时释义的学术命名: 存在编码、文本语义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提出“存在编码”概念, 指的是一个词在另一个人的“存在编码”里有不同的意义:
( 13) a. 隐瞒: 掩盖真相, 不让人知道。 b. 隐瞒: 不用盖章的密封。
( 13b) 不同于“隐瞒”的词典语义, 昆德拉命名为“存在编码”, 但未作详解。谭学纯 ( 2009a) 解释为自然语义的修辞化变异, 是相对于公共经验的个人修辞, 修辞义在文本语境中确认。
孙绍振 ( 2006) 提出的“文本语义”是与词典语义相对、而与“存在编码”相类的概念。作者强调: 相对于词典语义来说, 文本语义是艺术家创造出来的新意义。文本语义如果脱离动态的语用环境, 回到静态的语义系统中, 往往因为意义的固定和普通, 因为人们对这些固定和普通的熟知化, 而屏蔽了其中潜藏的精神含量。
( 14) 现在你看墙上还趴着最后一片藤叶, 你不是奇怪为什么风吹着它也不飘不动吗? 唉, 亲爱的, 那是贝尔曼的杰作, 在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来的晚上, 他又在墙上补上了一片。
( 杰克伦敦《最后一片叶子》)
“杰作”的语义可以在语用环境中区分:
a.“杰作”的词典语义:超过一般水平的好作品。 (记作“杰作1”)
b.“杰作”的文本语义:超过一般效果的高能量。 (记作“杰作2”)
( 14a) 连续几次见于《最后一片叶子》, 使用的都是词典语义, 带有反讽意味: 一个作画四十年但一事无成的老人, 无法提供“超过一般水平的好作品”。 ( 14b) 在文末出现, 语义产生了修辞化的临时变异: 老人画出一片叶子, 燃起了女画家乔安西快要熄灭的生命之火。凄风苦雨中顽强地传递着生命信息的叶子, 成为一种生命能量的象征, 唤回了乔安西几近绝望的生命感觉。但老贝尔曼却因为雨中作画, 受了风寒, 得了肺炎, 失去了生命。孙绍振的解释是: “贝尔曼的杰作”应为“杰作2”, 是对应于 ( 14b) 的文本语义。理解文本语义, 需要走出词典语义指向的客观世界, 走向人的心灵世界。文本语义“隐藏着作者和人物的心灵密码”, 而“心灵密码”, 是米兰·昆德拉“存在编码”术语来源《小说的艺术》另一个译本的译名。所以我们说孙绍振的“文本语义”与上例“存在编码”同类。
( 三) 以固定义位为参照点, 着眼于临时义位的学术命名: 义位变体、亚义位、自设义位、空义位
叶南 ( 2009) 分析相对于义位常体 ( 语言的) 的“义位变体” ( 言语的) , 后者包括:
1. 常规义位变体 ( 语言使用者正常运用语言的结果)
( 15) 你什么屎没拉过? 别叫我往外说你的那些事。 ( 老舍《骆驼祥子》)
2. 非常规义位变体 ( 语言使用者故意打破符号能指和所指的正常关系, 临时建立能指和所指非正常关系的言语变异) :
(16) 他的话“水分”太大, 需要“拧干”了听。
(17) 形象设计春了中老年。
谭学纯 ( 2009b、2011) 尝试提出的“亚义位”“自设义位”“空义位”, 以词的固定义位为参照点, 观察和解释语用环境中的语义变异。详见后文。
( 四) 以固定概念或范畴为参照点, 着眼于临时概念或范畴的学术命名: 临场概念、临时范畴
蒋严、袁影 ( 2010) 讨论的“临场概念”, 属于“应特定场合之需而形成的临时性概念”, 是根据初始概念C而构建的临场概念C* 所指谓的范畴:
( 18) 伊拉克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越南。
例中凸显初始概念C ( 越南) 的某些性质, 抑制其他性质, 加入初始概念“越南”原来没有的一些性质, 构建临场概念C* ( 作为伊拉克喻体的越南) 。
温锁林 ( 2012) 讨论的“临时范畴”, 包括三小类: 本来不属于某一范畴的对象, 临时置于这一范畴; 本来属于某一范畴的对象, 临时排除出这一范畴; 对范畴进行临时处理。三类语义变异现象, 因“临时处理”的共性, 记作一个语言格式“有一种X叫Y”。
( 19) 有一种生命状态叫行走。
以上研究, 有的也见于专著, 如张志公 ( 1992) 、常敬宇 ( 1996) 。考虑到专著中指向此类语义变异现象的研究成果通常会以单篇论文形式发表, 且发表时间一般先于专著出版, 因此, 本文梳理学术文献, 以论文为对象。
二相关问题及本文研究思路和解释框架
上文所涉一组学术命名指向的研究对象类同, 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不言而喻, 其中有些研究挖掘新的语言事实, 超越了具体的现象描述, 上升到了规则的发现或探寻, 乃至学术研究方法论, 如邢福义 ( 2000) 、陆俭明 ( 2007) 、沈家煊 ( 2010) 。但是, 一组内涵和外延相近的学术命名, 进入学术传播, 也可能存在一些术语运用和理解方面的麻烦。
(一) 相关问题:类聚术语的区别特征似不够凸显, 部分术语似有名实纠缠
观察同类相聚的术语命名, 可以提取共有的义素:
[+ 固定的词条身份 –固定义位 –固定语义+ 语义识别依赖语境]
与类聚术语可提取的共有语义特征相比, 它们的区别特征比较复杂, 也容易掩盖:
1. 指向临时语义变异/ 固定语义变异的术语命名区别性不够凸显
境迁语、语用义、语境义、言语义、话语义、临时义、偶发义、语流义变、存在编码、文本语义、 非词典释义、义位变体、临场概念、临时范畴等术语指向的语义变异, 主要包括:
Ⅰ. 静态词义系统内部发生的语义变异, 即语词在不同义位发生的固定语词义变异。表述为: 源语义 ( 自然语义X) →目标语义 ( 自然语义Y) 。
Ⅱ. 从静态词义系统向动态语义的修辞化建构转移的语义变异, 即语词在固定义位和临时设定的义位之间发生的变异。表述为: 源语义 ( 自然语义) →目标语义 ( 非自然语义) 。
Ⅲ. 介于Ⅰ和Ⅱ之间的模糊形态。目标语义是新产生的公共语义, 但未进入词典记录, 是否可以看作一种准词义化现象? 表述为: 源语义 ( 自然语义X) →目标语义 ( 自然语义Y') 。自然语义Y', 表示该语义已经固定, 最终能不能被词典记录, 取决于Ⅲ语义的社会接受度:
( 20) a. 不出宅门, 却很新潮。 b. 很宅, 也很潮。
(21) a.阳台种菜成为新时尚。b.初次见面, 她觉得他有点菜。
(22) a.食品真空包装。b.女星真空出镜。
( 20) ~ ( 22) b例, 均发生了未被词典记录的、相对于a例的语义变异, 新产生的语义基本固定, 并有比较稳定的社会接受群体。其中b例“宅”和“潮”由a例的语素义变异为词汇义。 b例“菜”“真空”的词汇义发生了变异。
Ⅰ ~ Ⅲ的源语词和目标语词的语义关系分属三种不同类型, 但相应术语命名似不能凸显区别特征。
2. 模糊了语义变异源语词和目标语词的身份差异及语义生成机制
Ⅰ ~ Ⅲ的共有特征是源语词和目标语词同形, 但语言事实存在源语词和目标语词异形的语义变异, 即Ⅳ类。
Ⅳ. 类似Ⅱ但不同于Ⅱ。表述为: 源语义 ( 自然语义) →目标语义 ( 非自然语义') 。非自然语义', 表示目标语义的承载体不具有词典记录的词条身份。由于Ⅳ类的语义变异都存在源语词的框架引导, 语义生成机制也有别于Ⅰ ~ Ⅲ类。
( 23) 性福指数进入问卷调查视野。
可以解释 ( 1) ~ ( 22) 例语义变异的概念术语, 似难覆盖 ( 23) 例。区别在于, 例 ( 1) ~ ( 22) 所涉语词, 共有一个特征: [+ 固定词条身份], 而“性福”未作为词条收入词典, 语义变异的生成机制也不同于 ( 1) ~ ( 22) 例。 ( 23) 例隐含的源语“幸福”如何生成目标语? 生成机制及其动因需要解释, 也需要能够覆盖此类语义变异现象的概念术语来称说相应的语言事实。
挖掘和比较Ⅰ ~ Ⅳ的差异, 还可以观察到一些不宜忽略的细节。
3. 似未区别不同类型的语义变异路线和变异语义共享范围
观察Ⅰ ~ Ⅳ的源语义—目标语义, 可以描述不同的语义变异路线; 从变异语义的共享范围观察, 可描述的梯度倾向于: Ⅰ﹥Ⅲ﹥Ⅳ﹥Ⅱ。
Ⅰ的语义变异路线为: 自然语义X→自然语义Y, 理论上和语言事实均包括: 多义词不同义项之间的变异和同音词不同义项之间的变异, 后者如:
( 24) 酷暑看酷片。
前一个“酷”是语素, 表示程度深, 不能单独使用。后一个“酷”是形容词, 为英语cool的译音, 语义比cool ( 冷) 更丰富。两个“酷”处于相同的语法位置, 是语义不同的同音同形语素。 但仍可在“自然语义X→自然语义Y”的语义变异路线中描述。不管语义变异是发生在多义词不同义项之间, 如例 ( 12) ; 还是发生在同音词不同义项之间, 如例 ( 24) , 目标语义都在语言使用和理解的公共经验框架内, 不改变源语义的共享范围。
Ⅲ的语义变异路线为: 自然语义→自然语义Y', 二者分别对应词典记录和尚未记录的公共经验, 目标语义共享范围缩小。因未见于词典记录, 所以语义共享范围小于词典记录的词汇意义Ⅰ; 又因其具有新的固定的词汇意义, 所以语义共享范围大于临时性的个人语义Ⅱ。
Ⅱ的语义变异路线为: 自然语义→非自然语义, 即由客观化的公共语义转向主观化的个人语义。由于语用主体的经验储存和经验可激活程度不一样, 语义共享范围进一步缩小。
Ⅳ的语义变异路线为: 自然语义→非自然语义', 临时语义共享范围小于Ⅲ。由于变异后的临时语义受隐在的源语义引导 ( 如“幸福”引导“性福”的语义认知) , 带有一定的自明性, 因此语义共享范围大于Ⅱ。
4. 指向语义变异的部分概念术语似有名实纠缠
本文梳理的指向语义变异的概念术语, 部分存在名实纠缠, 可能带来术语使用与理解的麻烦: 比较例 ( 8) 和例 ( 12) , ( 许皓光) 言语义≠ ( 常敬宇) 言语义。后者是语词的自然语义X, 如何转化为自然语义Y的问题; 比较例 ( 12) 和 ( 10) ( 11) , ( 常敬宇) “语言义向言语义转化”≠ ( 骆小所) “语言义向言语义转化”。前者是词汇意义之间的转化, 后者是词汇意义向非词汇意义转化。
此外, ( 蒋严、袁影) 临场概念= ( 骆小所) 语流义变之隐喻+ 情境义变之隐喻= ( 叶南) 常规义位变体之隐喻+“以隐喻为触媒的”非常规义位变体; ( 许皓光) 言语义之言语词汇义“顶天立地” ( 例8) , 并不是词汇义, 而是将“顶天立地”固有的词汇义别解为临时修辞义, 意指无权无势的工人分到的房子都是最高层和最底层; ( 许皓光) 言语义之语法言语义= ( 徐盛桓) 语用义之临时改变词性= ( 郑远汉) 话语义/语用义之语法意义的临时转换= ( 叶南) 非常规义位变体之词性义素功能转化= ( 方梅) 境迁语之修辞转类。例证分别为: 许皓光所举老舍语例 “科员了一辈子”; 徐盛桓所举鲁迅语例“酱在一起”; 郑远汉所举李健吾语例“后辈过你”; 叶南语例“春了中老年”; 方梅语“虎着脸”。 ( 徐盛桓) 语用义之反义= 反语修辞格。徐盛桓和许皓光视为语用义和言语义的修辞格, 都是源语词和目标语词的词汇意义固定不变, 发生变异的是目标语词在语用环境中的临时意义。
5. 语义变异研究: 分类观察和系统考察的不同要求
单项观察同类汇聚的十几个概念术语及其指向的语义变异事实, 它们各有命名的理据, 各有立论的基础和解释的信度, 其中有些解释深入而细致。但是如果系统考察这组术语所涉各类语义变异, 可能需要考虑:
1) 基于不同观察角度, 称说和解释语义变异现象的术语不统一, 是学术研究中可以发生的, 但减少或避免由此带来的术语使用与理解的麻烦, 也是需要的。为此似宜尽量减少概念交叉、重叠和名实纠缠, 尽量避免概念术语名同实异或名异实同。
2) 指向语义变异的概念术语似宜尽可能覆盖丰富复杂的语言事实, 至少覆盖本文所涉各类语义变异类别。
3) 方便区分语义变异是发生在固定的词义系统内部, 还是发生在词义系统之外?
4) 方便区分承载语义变异的目标语有无固定的词条身份?
5) 方便区分从源语到目标语的语义变异路线。
6) 方便区分变异语义的共享范围。
能不能兼顾以上六个方面的因素, 构拟一个简约的解释框架呢?
( 二) 本文研究思路和解释框架的设定
1. 由于语用环境中的语义变异是开放性的, 理论上是一个无穷集合, 而规则是有限的。把握有限规则, 开放性集合的语义变异可以成为可控的对象。这是我们尝试构拟由简约规则支持的解释框架的驱动因素。
2. 由于语用环境中的语义变异是动态的, 而观察和解释动态的语义变异现象及成因机制, 需要确定一个静态的固定参照点。义位作为语义系统中最小的、自由的、基本语义单位, 适合用作观察语义变异的参照点。这是我们在一组概念中选择义位作为固定参照点的理由。
3. 由于语义变异是从不变的源语义到可变的目标语义的转移过程, 本文采用“参照点— 变动项”的研究思路和流动视点。参照点的观察对象是义位, 变动项的观察对象是义位变体, 据此构拟“义位—义位变体”解释框架。
4. 作为参照点的义位可以根据词典释义提取; 作为变动项的义位变体则需要下位概念支撑。筛选本文所涉十几个术语命名, 考虑概念术语之间的关联度, 同时考虑尽量减少概念所指的交叉与重叠, 设定参数条件: 语义变异的承载体是否具有自然语言的词条身份? 语义变异的承载体是否具有词典记录的固定义项? 语义变异的承载体是否可以依据词典释义概括出相应义位? 依据以上参数条件, 尝试选择处于变动项的“亚义位”“自设义位”“空义位” ( 谭学纯, 2009b、2011a) , 作为“义位变体”的下位概念。
依据给定的参数条件, 似可区分义位、亚义位、自设义位、空义位。从+ 、- 符号分别标示的具有或不具有某参数观察, 只有义位具有全部条件, 记作[+ + + ]; 亚义位、自设义位、空义位分别记作[+ ~ -][+ - -][- - - ], 这样似较利于排除概念内涵与外延方面的交叉, 也便于识别。处于亚义位的语义已经凝固, 但未进入词典记录的静态词义系统。从有无词典记录的固定义项观察, 它不完全“有”, 也不完全“无”, 所以表1用“~ ”标示。
遵循“参照点—变动项”的研究思路, 以义位是否转移, 判断语义变异; 依据语义变异呈现的义位转移路线, 提取相应模式:
将本文全部例证带入表2语义变异类型, 产生表3, 据此检测上文所列十几个概念术语交叉覆盖和未覆盖的语义变异现象, 似未见交叉重叠和未覆盖的语义变异类型:
谭学纯 ( 2005、2008、2009a/b、2011a) 的前期探讨似可部分地支持表3的归纳。②
任何解释框架都只是解释的一种可能性, 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局限, 这是学术研究的宿命, 也是学术研究不满足于现状的创新动能。 ( 谭学纯, 2004; 高群, 2013) 表2、表3需要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修复不完善的设计, 减少解释力无法达及的语义变异事实, 尤其是减少解释例外或排除反例的理论缺失和技术障碍。
三减少重复性研究: 学术关注相对不足的领域及延伸话题
现有同类研究为观察和解释语用环境中的语义变异积累了丰富的学术资源, 也为后续的延伸性探讨竖起了减少重复性研究的警示牌。表2、表3构拟的解释框架及提取的相应模式, 将观察与解释的重点放在现有研究较少关注的领域。总体上说, 关于语用环境中的语义变异, 现有研究的修辞解释较少, 广义修辞学的解释更少 ( 高万云, 2013 a/b) :
1. 同类研究较少解释语言事实与语言规则的匹配在自然语义或语法、逻辑层面断开后进行修辞连接的认知动因与机制, “义位—义位变体”解释框架尝试这方面的探索, 解释的重点和难点, 是修辞意图驱动下源语词和目标语词的语义结构中变异因子的相互作用。
2. 同类研究较少解释自然语义的修辞化变异如何在语篇框架内被追踪, 以及如何推动语篇叙述, “义位—义位变体”解释框架尝试这方面的探索, 注重观察进入“话语—权力”关系中的语义变异如何从语词层面扩展到语篇层面, 如何在语篇构架中成为推动语篇生成的正能量或负能量 ( 义位转移导致论述性语篇的核心概念语义转移) , 注重解释语义变异推动的语篇叙述及其可推导性。 ( 谭学纯, 2011 a/b、2012; 郑敏惠, 2013)
3. 可延伸研究
1) 沈家煊 ( 2010) 转述Clark & Clark ( 1979) 的遗憾———认为目前主流语法学界研究“人类的语言创造能力”没有包括创造“境迁语”的能力 ( 黑体字为笔者标示, 下同) 。Clark & Clark的遗憾, 针对的是30多年前的学术状况。至沈家煊转述Clark & Clark遗憾的2010年, 国内语言学界面向汉语事实, 研究创造“境迁语”的能力, 成果仍不多见。
“境迁语”在“义位—义位变体”解释框架中属于“义位→自设义位”转移模式, 这是语用环境中的语义变异最活跃、最丰富的形式, 表2、表3的解释框架, 尝试解释包括“义位→自设义位”模式在内的四种模式及其转化形态, 探讨创造和理解同类相聚的“境迁语”的能力。由此延伸至一个未经充分解释的研究领域: 如何调整认知主体语言能力的认证标准、认证参数?是否需要调整基于语言能力培养的语言教育理念? ( 谭学纯, 2011b、2012)
2) 对于科学化、技术化要求更高的中文信息处理来说, 语用环境中的语义变异, 是一块难啃的骨头。2012年10月, 江苏师范大学举办“当代语言科学创新与发展国际学术研究讨会暨 《语言科学》创刊十周年庆典”期间, 本文作者曾就此与黄昌宁、俞士汶教授交流, 均感到这里可以开发的空间很广阔。有无可能为高端技术支持的中文信息处理提供更灵活、更精细的语义识别和排歧参照? 如何促进象牙塔内的学术研究与象牙塔外语言应用的有效链接? 如何看待区别于同类研究的修辞解释? ( 谭学纯, 2013; 朱玲, 2013)
这些, 有待于更为深入的探讨, 期待学术界的智慧。
四小结
境迁语、语用义、话语义、言语义、语流义变、情境义变、存在编码、文本语义、义位变体、亚义位、自设义位、空义位、临场概念、临时范畴等概念术语指涉的核心问题, 是语用环境中的语义变异。不同的术语背后, 隐含着研究主体不同的参照点, 以及学术命名和解释角度的选择。
如果分类观察本文所涉术语及其指向的语义变异事实, 它们各有命名的理据、立论的基础和解释的信度; 如果系统考察语用环境中形态丰富、类型复杂的语义变异, 需要综合考虑: 1. 指向语义变异的概念术语尽可能覆盖丰富复杂的各类语言事实; 2. 尽可能减少指向语义变异的概念术语交叉、重叠和名实纠缠; 3. 方便区分语义变异是发生在固定的词义系统内部, 还是发生在词义系统之外; 4. 方便区分承载语义变异的目标语有无固定的词条身份; 5. 方便区分从源语到目标语的语义变异路线; 6. 方便区分变异语义的共享范围。兼顾以上六个方面的因素, 本文采用“参照点—变动项”的研究思路和流动视点, 构拟“义位—义位变体”解释框架; 依据设定的参数条件, 提取“义位—义位变体”四种模式: 义位A→义位B、义位→亚义位、义位→自设义位、义位→空义位。对照本文涉及的14个概念术语指向的各类例证, 该解释框架似可照顾到以上需要综合考虑的问题。
常见面料名词解释 篇8
掌握布料知识的第一步便是要熟练掌握常见的布料名词。下面Lingerie将一一为你解释常见面料名词。”
(一)什么是海岛棉,它有什么特性?
答:海岛棉又叫长绒棉,因最初发现于美洲大西洋沿岸群岛而得名。海岛棉(长绒棉)具有纤维长、细、强的特点,是纺织纤维的上上品.以海岛棉(长绒棉)织造的衣服有极佳的触感及良好的透气性与吸汗力,更由于海岛棉富有光泽及对染料的高亲和力,使得衣物色彩亮丽鲜明,亦绝非其它棉织衣物所能比拟。国内生产长绒棉的唯一基地是在新疆。
(二)什么是牛奶纤维,它有什么特性?
答:牛奶纤维是从牛奶中提炼的天然纤维,它细柔嫩滑,具有优雅的自然光泽,是华贵时装的最佳拍档。
1、柔软性、亲肤性等同或优于羊绒;
2、透气、导湿性好、爽身;
3、保暖性接近羊绒,保暖性好;
4、牛奶绒的耐磨性、抗起球性、着色性、强力均优于羊绒;
5、由于牛奶蛋白中含有氨基酸,皮肤不会排斥这种面料,相当与人的一层皮肤一样,而对皮肤有养护作用。
洗涤要求:牛奶纤维的ph值为6.8,呈微弱酸性。适合中型洗涤液洗涤。(若用洗衣粉洗时,在涮洗时可加些白醋中和洗衣粉中的碱性成分)。
(三)什么是再生纤维素纤维,它有什么特性?
答:以天然纤维素为原料(如:牛奶纤维就属于天然纤维),经过化学处理后进行纺丝,最后就得到了再生纤维素纤维,具有代表性的再生纤维素纤维为粘胶纤维:哑光丝、粘纤、人造丝、人造棉、人棉、天丝、莫代尔纤维都属于粘胶纤维的范围。
(四)什么是曲珠,它有什么特性?
答:曲珠的成分主要是由人造丝[粘胶纤维]、尼龙[锦纶]和拉架[氯纶]构成的。特性:具有较大的延伸性、回弹性、强度高、弹性好、耐热、耐腐、着色好、柔感性强等特点。通常会把曲珠纺成纱叫做曲珠纱,曲珠纱属于弹性织物,依然保持曲珠的特性。
用途:该产品广泛用于羊毛衫、裤、袜子、运动衣、袖口及T恤衫等织物。
(五)什么是细旦丝,它有什么特性?
答:细旦丝在传统的丝绸织造基础上,经强捻及氢氧化纳特殊处理,从而制成各种新颖的仿真丝绸,其织物轻柔柔软、吸水透气性好、光泽柔和、色泽鲜明、抗折皱回复性好、不需要熨烫、经久耐用。随着单丝纤维长度越来越短:细旦丝——超细旦丝[超细旦]——极细旦丝[极细旦]——超极细旦丝[超极旦]
(六)什么是抗起球纤维?
答:首先我们要清楚什么是起球,起球是指衣服经摩擦后,纤维尾端浮于织物表面,缠结威小球后依附于衣服表面的现象,天然纤维织物的起球不明显,这是因为小球形成后很容易脱落;但是由于涤纶面料不易断裂,形成的小球牢固的附于衣服表面且不容易脱落,从而影响衣服的美观。抗起球纤维就是对原有纤维进行特殊处理,处理后的纤维并不是说不起球,而是使由于摩擦引起的毛、球很快脱落。
(七)什么是精棉,什么是半精棉?
答:棉有普棉、半精棉、精棉之份,普棉是由棉花纺成棉之后最先得到的叫做普棉,半精棉是经过半精纺处理过的棉精棉是经过精纺的处理过的棉。经过精纺处理得到的精棉具备的特性:外观精细、平滑、色彩沉稳、面料挺括,给人以高档的感觉。
(八)什么是马海毛,如何洗涤和保养?
答:马海毛就是安哥拉山羊毛,只因根据土耳其语MOHAIR-WOOL的谐音而读成马海毛。马海毛的特点是:纤维长,卷曲少,弹性好,轻柔滑爽,用它织成的衣服穿起来美观大方。
洗涤:既可以水洗又可以干洗。水洗时最好使用高级洗衣粉加上温水浸泡,轻轻捏洗,然后用清水过洗1~2次即可,要注意衣服不要熨烫,干后毛绒自然挺立舒展。
保养:衣服不穿时,要注意经常晒一下,切不可暴晒,晾晒后放进衣橱千万不要重压,最好悬挂存放,以免毛绒倒伏。
(九)什么是冰丝,冰丝体恤怎样洗涤?
答:冰丝是一种化学纤维的名称,确切的讲是锦纶的一种(尼龙也是锦纶),冰丝具有很好的吸湿性、透气性比普通的锦纶面料要好很多,同时具有良好的保型性和悬垂性。
洗涤:冰丝T恤多为浅色,由于冰丝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容易沾染污垢时间久了污垢就进入纤维内部,在洗的时候就很难彻底你清晰干净,所以冰丝衣服要勤洗勤换,不要等到很赃了再洗。清洗时可以使用普通洗衣粉若使用中性洗涤剂就更好了,避免用洗衣皂去洗(碱性太强对冰丝有损坏),水的温度不要超过40度,最好手洗,若使用洗衣机只能选择柔和程序可以甩干但不可过分。
(十)什么是天丝,天丝穿在身上掉毛怎么办?
答:天丝是从优质木材中提取的高级新型再生纤维经过特定的工艺处理而得到的,原料100%是天然木浆,对人体无害。它吸湿性好(超过纯棉面料),尺寸稳定性好,水洗缩水率小,面料柔软,有丝绸般光泽和手感。天丝面料它本身像羊毛一样,会掉毛是正常现象,因为天丝它是属于植物纤维,而纤维的表层都会出现毛茸茸的,所以遇到浸水或身上流汗的时候会掉毛或沾毛。洗涤时机洗、手洗均可,可以使用漂白洗衣粉,切不可拧干,应折叠挤净水份在通风阴凉处晾干,不可暴晒。
(十一)什么是丝光棉面料,它有什么特性?
答:以棉为原料,经精纺制成高织纱,再经烧毛、丝光等特殊的加工工序,制成光洁亮丽、柔软抗皱的高品质丝光纱线,以这种原料制成的高品质针织面料叫做丝光棉面料。丝光棉面料不仅完全保留了原棉优良的天然特性,而且具有丝一般的光泽,织物手感柔软抗皱,吸湿透气,弹性与垂感颇佳,加之花色丰富,穿着起来舒适而随意,充分体现了穿着者的气质与品位。
(十二)丝光棉为什么分双丝光棉和单丝光棉呢?
答:单丝光棉是经过一次烧碱去毛,这样它既保存了棉制品吸汗透气的优点,穿着的效果又比纯棉服装更加的柔顺。
双丝光棉是经过两次烧碱去毛使得布面纹路更清晰,花型更新颖,光泽更亮丽,手感更滑爽,比单丝光棉更胜一筹,但由于要进行两次丝光整理价格稍贵。
(十三)在服装标牌上的安全级别类别是指什么?
答:根据《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的相关参数规定,要求衣服中的甲醛含量、PH值(酸碱度)、色牢度、异味和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共计五项必须达标,根据纺织产品与人体接触的程度和婴幼儿的特殊情况,将纺织产品划分为:A类:婴幼儿用品;B类: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安全级别越高相应的标准数值越严格。
(十四)什么是彩棉,它和普通的棉有什么区别?
答:彩棉是一种天然具有色彩的棉花,与传统白棉不同
它在纺织品加工中无须染色,在其加工的生产全过程采用无毒、低毒的化学助剂和无污染的工艺及设备进行工业生产,真正实现了纺纱、织布、后加工、成衣“无过程污染”的加工。天然彩棉织成的布手感好、弹性好、柔软舒适,其服装色泽柔和、格式古朴、质地纯正、安全,符合人们返朴归真、色彩天然的心态,它被誉为“人类第二健康肌肤”。
提示:彩棉的品种很单一,颜色只有棕色和绿色,绝对没有大红大紫的颜色,任何其他颜色都不是彩棉。
(十五)什么是粘棉,什么是人造棉(也叫人棉)?
答:粘棉。通过粘胶纤维与棉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纺或交织而成的面料,这种面料特点:布面光洁、手感柔软、质地轻薄、色泽鲜艳、吸湿性好、价格低廉,但是缩水率比纯棉要大但比人造棉缩水率要小。
人造棉:是用粘胶短纤维纱织的平纹棉织物,特点:布面洁净、光滑柔软、吸湿透气、悬垂感强,但它易折皱,不耐水洗,保型性差,缩水率10%左右,超过棉的缩水率。由于人造棉特不耐水,在洗涤时不可长期浸泡,应随浸随洗,最好先用清水洗一遍,这样容易去污,也减少对衣服的损伤,用手轻轻挫洗,特别脏的地方可以用软毛刷轻刷或用手轻搓,切不可用硬毛刷去刷,或是用搓板搓洗与木棒打洗。由于人造棉不耐强碱,最好是用洗衣粉洗而非洗衣皂。衣服洗净后去水时,应把它叠起来,大把的挤掉水分或是用毛巾包卷起来挤水,切不可用力拧绞。由于人造棉不耐晒,所以晾晒时不可暴晒,易阴干为好。
(十六)什么是亚克力?
答:亚克力是腈纶的一种,外观呈圆状或八字形,这种材料表面光滑,不容易吸水,可抗酸碱及日照,同时也不易发黄,容易染色,比羊毛更容易清洗,不易缩水;但保温性不及羊毛而且表面容易起小球,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合成羊毛”;亚克力材料可以做成标牌,如麦当劳、肯德基的标志都是亚克力材料做的,很多人也说亚克力就是一种特殊的塑料。
(十七)什么是拉舍尔?
答:拉舍尔面料本身也是腈纶的一种,只是这种面料采用的拉舍尔织法而得名。很多毛毯通常被人叫做拉舍尔毛毯,因为这种毛毯是以腈纶纱为原料,通过拉舍尔经编机得到的毛毯,故此得名。
(十八)什么是莫代尔,它有什么特性?
答:莫代尔属于粘胶纤维的一种,原料采用欧洲的榉木,经过打浆、纺丝而成,原料100%是天然的,对人体无害。莫代尔面料具备棉的柔软、丝的光泽、麻的滑爽,而且其吸水和透气性都优于棉,具有较高的上染率,衣服颜色鲜亮而饱满。莫代尔纤维可以与其他纤维混纺,如与棉、麻、丝、涤等混纺以提升衣服的品质,使面料具备柔软、滑爽的特性。
(十九)什么是聚脂棉,它有什么特性?
答:聚脂棉属于聚脂纤维的一种,是人工合成的一种材料,它的特性是手感细腻、柔软、舒适,而且富有弹性,牛仔裤也会添加少量的聚脂棉,以此来增加牛仔裤面料的柔软舒适度和弹性度。所以聚脂棉通常又被称作“高弹性聚脂棉”。
(二十)什么是丝光羊毛,它有什么特性?
答:羊毛要经过氯化蛋白酶等一系列特殊工艺的处理,目的是破坏羊毛表层的鳞片,从而改变了纯羊毛织物表面原有的粗糙感,使羊毛衣物即使经过水洗或洗衣机揉搓后也不会出现缩水现象,处理后的羊毛衣物无论视觉上还是手感上都体现出细腻柔滑的舒适,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丝光羊毛。
(二十一)雪纺到底是什么成分的?
答:采用涤纶或者真丝为原料,经左右加捻加工而成,以超薄型的特性赢得众多女性的青睐。由于面料经纬疏朗,特别易于透气,再加染色中的减量处理充足使得面料手感尤为柔软,是时髦女性所追求的时尚面料。另外“弹力雪纺”是采用涤纶丝与氨纶丝为原料,产品既显示一种亚麻风格,又具备伸缩自如的特性,成装上身,不仅穿着倍感轻松,而且能平添洒脱的娇艳之美。
(二十二)丽赛丝是什么,它有哪些特性?
答:丽赛纤维丝是一种植物纤维素纤维,由日本进口天然针叶树专用木浆提炼加工而成,资源再生性强,绿色环保。面料中用到它,会使得面料具有极佳的导湿透气性、悬垂性和滑爽感极好,而且柔滑有光泽,染色性很好,它是集棉与粘胶纤维双重的特性为一身,为上当面料。
(二十三)空调纤维是什么,它有什么特性?
答:空调纤维最早的用途是用于制作宇航服而开发研制的,它最大的特性是能够根据人的体温自动的调节衣服的温度,秘密在于这种纤维中存在于成千上百万个具有能量转换功能的相变材料,能够不间断地吸收和释放能量来调节温度,从而能够使得衣服能保持在一个舒适的温度范围内就好像一个小空调一样,故此得名“空调纤维”。
内衣面料之系列
提花布料系列:
浪纹、明暗纹、方格、孔眼、菱形、精细条等不同风格的效果,为您带来自由时尚潮流,满足您易变的需求。(此系列产品适合用于做文胸、高档内衣、睡衣等)
滑面拉架布系列:
布面华贵柔爽,持久不变形,彻底摒弃臃肿之弊保持美好体形,令您活动自由,穿着更舒适。是高档内衣服饰的最佳面料,也适合做胸围、调整型内衣等。
色丁布料系列:
绸缎般的光洁、平滑、悬垂性,并具优异的弹性,闪光单丝色丁薄如婵翼,透明亮丽,把女性的天生丽质表现的淋漓尽致,是制作胸围、内衣、睡衣理想面料。
网眼布料系列:
布面匀整,网眼均匀,悬垂性好具有很好的纵横向弹性以及弹性的回复性、透气性、适合制作胸围、高档塑身型内衣、女连衣裙、里衬等。
男士内衣面料:
懂得更多,花钱更加值得。
市面上面的面料千奇百怪,大家在挑选的时候,除了考虑款色、牌子、产地,还要考虑面料。其实面料里面大有玄机。就算商家在面料上面标有同一一种面料,但是还是可以做很多空间的,我现在简单介绍一下面料。希望能够帮住大家选择优质的内衣。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内衣面料,新西兰毛料、绒毛、洗水羊毛:滑爽、易理。
木代尔生态木浆:亲切、自然。
莱卡棉、丝光棉、漂马棉、长绒:纤致、吸汗。
玻璃丝、韩国冰丝:柔软、排汗、干爽。
中空保暖纤维:隔离、散湿。
涤纶、锦纶:柔贴、随形。
莱卡丝、酷美丝:透气、滑爽。
闪光纤维:质感、立体。
莱卜高弹纤维、抑菌纤维:波比、保健、针效。
仿皮:亮丽、垂挺。
CVC面料:柔贴、随形。
【环境保护名词解释】推荐阅读:
保护环境保护地球06-19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地球10-09
植物保护与环境保护10-05
保护环境07-28
保护生物学里面几种名词的解释10-03
环境地质保护10-20
怎样保护环境06-17
保护环境 英文10-21
保护性耕作与环境保护08-11
环境保护档案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