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区环保局宣传教育工作总结(精选13篇)
萧山区环保局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篇1
2008年萧山区环保局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及09年工作思路
2008年,萧山区环保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环保局的精心指导下,在区级各职能部门和镇街、企业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励精图治,负重自强,努力实现了生态创建保质提速,污染减排进展顺利,污染整治深化提高,全区生态环保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全局中心工作深入开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氛围,宣教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年宣教工作,体现了以下四个特点。
(一)领导重视、亲自参与
08年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保宣教工作,区四套班子领导多次参加各项生态环保宣教活动。12月8日,在萧山剧院演出的《绿色冲浪》大型环保滑稽戏中,副市长张建庭、市环保局全体班子成员和区领导谭勤奋、蒋金梁、裘超、商怀远和朱国铭应邀观看演出,并给以节目较高的评价。7月3日,区委副书记朱华在三大国策知识竞赛颁奖晚会上致辞并亲自颁奖,11月26日,区领导蒋金梁、裘超和叶永浩应邀参加绿色生活创意大赛颁奖仪式并为获奖选手 颁奖。市区领导如此重视并亲自参与生态环保宣教工作,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区委宣传部和相关成员单位领导也高度重视生态环保宣教工作,宣传部沈志刚副部长在三大国策知识竞赛活动中亲自多次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会议,研究部署活动进展。宣传部钱荣根委员亲自参加杭州市环保宣传教育工作座谈会。
08年,我区还适时调整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协调领导小组成员,理顺了环保宣教工作机制,明确了全区生态环保宣教工作在区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区环保局、萧山日报社、萧山电视台、文广新局等单位各负其职、各尽其责,为开展好全区生态环保宣教工作奠定了组织保障。
(二)活动丰富、内容精彩
我们围绕年初制定的环保宣教工作思路,创新宣传举措,拓展宣传途径,在“六五”世界环境日和北京奥运期间大张旗鼓地开展了环保系列宣教活动。一是多次举办广场宣传咨询活动,宣传新《水污染防治法》并现场接受群众咨询和举报投诉,分发环保书籍5000份,环保袋8000余只。二是联合区总工会进行了为期20天的电影下乡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基层宣传环保,同时还在6月4日恒隆电影院组织了环境日电影专场。三是编制了《2007年环境质量报告》和《2007年萧山区环境状况公报》,公报还在萧山日报全版刊登,让全区群众了解监督生态环保工作。四是在6 月5日以“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为题举办了一场环境保护专场文艺演出,12月3日举办了“生态文明之歌”大型环保文艺演出,我区近千名群众观看了这两场演出。五是组织学生和社区群众参观了垃圾焚烧发电厂和东片大型污水处理厂等重大环境基础设施。六是在萧山日报刊登朱云夫副区长接受记者特别采访活动文章,电视台以减排为主题制作播放了《社会聚焦》节目,全年生态环保宣教活动好戏连台,精彩纷呈。
(三)部门参与、合力形成
08年在生态环保宣教工作上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各类活动得到了全区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宣教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的全力支持和积极配合。如首次组织的人口、国土、环保三大国策知识竞赛活动在区委宣传部牵头下,计生、国土、环保、广电等部门全力参与,学校、社区、镇街和相关部门热烈响应,活动共回收答题3000余份,评出一、二、三等奖和纪念奖若干名,活动最后在萧山电视台800平米演播厅以欢乐今宵的形式顺利结尾,把活动气氛推向了高潮。11月,区环保局还会同区妇联、广播电视台等部门开展了绿色生活创意大赛活动。活动得到全区群众的积极参与,共收到作品250余件。经评选,67件入围作品通过电视专栏《生活360°》进行展播,获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通过种种活动和载体,真正做到了电视有影、报纸有文、电台有声、社区有窗,营 造了一个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的良好环境。
(四)多管齐下,营造氛围
08年,生态环保宣教工作在各级报刊、杂志、简报、网站上的宣传力度也不断加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局在浙江日报以专版形式宣传报道生态环保工作,《杭州通讯》作为杭州市委市政府的机关刊物也刊出了专题文章。全年在区级新闻媒体上宣传报道100余篇,在市级以上媒体新闻报道多篇,其中在萧山日报生态环保专栏刊登12篇,编发环保简讯37期,编发生态简报、污染源普查简报、监察简报、监测简报、监测快报、监测专报和生态环保专报多期。同时加强网站更新维护,及时上传工作动态,丰富网络内容,提高网络宣传影响力。积极向区委、区政府、区级有关部门和上级环保部门报送政务信息和工作动态五十多篇。
二、09年环保宣教工作思路
2009年是实施“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和“污染减排”规划关键的一年;是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重要的一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开创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的一年。09年的生态环保工作重点:一是要创建成省级生态区;二是要完成污染物减排;三是要完成“811” 新三年行动。09年的工作任务比08年还要重,因此生态环保宣 教工作任务比08年也要重。
2009年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及中宣部、教育部和原国家环保总局三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十一五”时期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的工作部署,大力宣传环保历史性转变,推动全社会逐步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促进生态文明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09年环境宣传教育工作重点是:
1、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宣传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环境宣传教育工作要紧密围绕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精神,深入研究生态文明的内涵,并利用不同形式广泛开展建设生态文明重要意义的宣传教育,提升全民环境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齐心协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积极氛围。
2、围绕中心工作,加大宣教力度。以污染减排为重点,根据“十一五”减排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宣传污染减排工作进展和成效;以省“811”新三年行动为重点,宣传印染染化行业整治成果和工作进展;以生态创建为重点,大力开展多绿创建工作,并积极推荐有条件的单位参加国家和省市级创建。
3、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引导和监督作用。从全局着眼、典型入手,通过正反两方面对生态创建、污染减排、污染整治等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宣传报道,通过社会舆论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形成震慑,促进企业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切实履行污染整治的责任。
萧山区环保局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篇2
本文针对高速公路项目在施工中采取的一些新理念、新方法, 谈谈山区高速公路在施工过程中的环保措施, 同大家交流一些山区施工的环保经验, 不妥之处, 敬请同行批评指正。
1 树立环保新理念, 营造环保大氛围
在高速公路建设初期, 受财力和思想认识的影响, 在确定路线方案时, 往往过多地考虑了工程难易程度和建设成本, 不可避免地对线路周边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构成不同程度的破坏。近几年来的项目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主导下, 设计人员充分认识到了耕地是不可再生的、关乎国计民生的稀缺资源, 在选线时尽量减少占用耕地, 采取沿山坡或坡角布设的方法, 科学运用桥梁、隧道等工程措施尽量使线路避开村镇, 这样不但减少了拆迁安置, 同时也把对道路周边群众出行、耕作的影响减到了最低限度, 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对山区宝贵耕地资源的侵占, 同时减少了开挖, 降低了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机率, 保障了高速公路的运行安全。
高速公路施工初期就确定了“工程和环保并重, 环保适度超前”的理念, 环境保护被摆在了与工程质量同等重要的位置, 树立了“不破坏就是最好的保护”的环保意识, 明确了“先保护、再破坏、后恢复”的施工原则。以往修路总是先破坏后保护, 现在是边修边保护, 尽量减少施工对绿地的破坏。在工程开工前, 项目部就确定了环保、水保目标, 与施工劳务队一一签订了环保责任状, 并对全线水土保持敏感目标和特殊地段实施水保监测, 将建设生态路的理念植入每一个建设者的心中。
在施工中, 项目部在沿线各个关键地段悬挂环境保护宣传标语, 在会议室开设了环保施工宣传栏, 将环境保护的理念宣传到每一个一线作业人员的心中, 营造了“以保护环境为荣, 以破坏环境为耻”的施工氛围。对一些影响环境较大的工序如钻孔桩施工、路基挖方爆破施工、弃土场弃渣调运施工等, 安质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分别制订了水源保护专项方案、取 (弃) 土场环保施工专项方案, 在施工中设立了环境监测监督员, 将环保措施落实到施工的每道工序。
2 注重施工细节, 加强水土保持
环保是一项系统工程, 特别是施工环节, 任何一个步骤的疏漏, 都会给整个工程留下污点。在施工中, 项目部与地方土地、水利和环保等部门签定目标责任书, 请专业部门对工程的环保提出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 加强监督, 确保把环保措施落到实处。根据季节合理调配施工工序, 将钻孔桩施工对水体和周围环境的污染减到最小。为了不破坏两侧植被, 项目部外借土方全部采用了河道砂砾, 不对周围山体造成任何破坏, 山体外不留施工痕迹, 这样便使得周边的植被得到了最有效保护。
河道砂砾在外运过程中, 严格按设计深度开挖, 距离河岸石堤距离不小于5m, 切实保护河堤安全, 同时对砂砾采取全站仪放养开挖, 以保证开挖后的河道直顺平缓, 既保证河道泄洪能力又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河道与原有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在修施工便道时, 项目部充分考虑山区的汇水量以及泄洪要求, 对长达约1000m的河道侧壁用浆砌片石修筑、硬化, 跨越河流的地方取消筑岛围堰而是采取了修建漫水桥的方案, 既维持了原有的河型地貌, 保护了水土, 又形成了永久性的排、过水设施, 等于进行了一次“小流域治理”。
3 施工与自然和谐、建设与景观和谐
特大桥有一孔桩基扎根山坡上, 项目部原计划开辟一条0.5km长的施工便道上山, 但要破坏树木植被约1000m2。项目部犹豫了, “能不修的就不修!”后来, 硬是用吊车、用人工将所需设备、材料一点点吊上了山, 人工挖孔20余天, 浇注混凝土使用了3台吊车接力才完成了施工任务, 成本增加了约30余万元。仅特大桥桩基施工, 项目经理部就投入100多万元用于环保, 其中弃运泥浆就花费约40万元。沿途的原始地貌和生态植被在项目经理部全体员工的保护下最大限度地被保留下来, 就连钻孔桩施工中形成的大水坑, 也在精心“装扮”后摇身一变成了令人赏心悦目的池塘, 这些措施受到了当地村民的一致好评。
边坡通常是高速公路绿化的难点, 高速公路采用了边坡生态防护施工技术, 首先在边坡上使用浆砌片石砌筑拱形骨架, 在骨架中安装了混凝土六棱桶, 然后在六棱桶中填塞优质腐殖土进行绿化。这项技术的采用, 既稳固了边坡, 又美化了环境, 尤其是高边坡绿化后已经成为商漫高速公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为了不影响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 尽可能减少对山区宝贵的土地资源的侵占, 项目部克服重重困难, 寻找腐殖土覆盖弃土场, 弃渣场下部使用浆砌片石防护, 工程还未结束, 为当地村民新造的耕地已经长出了庄稼。这一举措一举两得, 既省却了弃渣的污染, 又让当地村民得到了实惠。施工与自然和谐、建设与景观和谐。
4 结论
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 我国虽然制订了一些有关环保的法规政策, 但内容很不完整, 加之有些部门只顾眼前的利益, 使得这些仅有的法规实施的也不很规范。一些高速公路施工中出现大量切割山体、开挖山丘岗地、填平沟壑、砍伐树林、侵占湿地、分割草原等侵害自然地貌与生态环境的现象, 使得高速公路与周围环境之间缺乏融合、协调、交相辉映的感觉;有的施工方出于经济因素的考虑, 在工程完工后, 常常是满目创痍, 惹来沿线百姓非议。高速公路环保施工没有一个绝对的、固定的模式和方法可遵循, 要求我们必须考虑各方面的综合因素, 要有创作性、出精品的设计思想, 使路线总体走向融入山川大走势;对于各工序的外露工程考虑景观的要求, 人工修筑工程与原地面的过渡一定要自然, 体现“修新如旧, 浑然天成”的理念, 最终达到“车在路上走, 人在画中游”的效果。与其说是修建一条公路, 不如说是一条生态带、一条环保走廊、一道美丽的风景, 建设过程中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必然让沿线百姓永远铭记。
参考文献
[1]程胜高, 吴登定.高速公路建设环境问题与对策研究[J].环境保护, 1999 (10) .
[2]彭金忠.高速公路环境保护经验与教训[C].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
[3]张玉芬.高等级公路建设与环境协调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J].交通环保, 1999 (1) .
萧山区环保局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篇3
摘要: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师资力量的限制,当前山区农村小学德育教学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对于德育教育而言,存在家庭环境差,老师综合素质低,教学方式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严重影响山区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开展,制约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关鍵词:农村教育;德育教育;小学德育;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99-01
在当前的小学教育实践中,德育教育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工作之一,良好的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山区农村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师资条件的限制,德育教育过程中还面临诸多问题[1]。本文在深入分析小学德育教育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山区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特点,简要阐述了提高山区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策略。
一、山区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受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当前的小学教育教学基本以应试教育为主,教学的核心和重点也都集中在提升小学生的应试成绩之上,特别是在山区农村小学里,对于德育的教育和渗透程度普遍偏低,并且教学过程中很少进行相关的德育教育渗透。这种情况的出现,究其原因在于小学教师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德育教育提上教育日程[2]。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之下,小学教育质量的高低完全由学生的考试成绩来判定,教学过程中也不例外。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由于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各种生活和教学设施都比简陋,外界优质的教师资源都不愿意到农村山区小学任教,导致山区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在当前的山区农村小学教学实践中,绝大多数教师都是当地人,他们之中接受过正规师范教育的比例很低,很多老师甚至都没有正式的教师编制,只是临时给学生上课[3]。对于德育教育工作来说,这种现象更加普遍,由于生活条件的限制,引进外界优质师资比较困难,教师的整体教学素质偏低。
(三)山区农村小学教师存在教育理念偏差
山区农村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教师对于德育教育的理解不够透彻。老师对于德育教育的理解会直接体现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如果老师能够深刻的理解德育教育的精髓,就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渗透相关的德育,使小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相反,老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无法很好地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无法做到德育的渗透。可以说,老师对于德育的理解直接关系着教学中德育教育的质量。
二、提升山区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德育教师的整体素质
不论对于哪一学科的学习来讲,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农村山区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尤其如此。因此,要想提升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整体质量,首先应该提高德育教师的整体素质。对于山区农村小学来说,应该加大优质师资的引进力度,努力引进一些高素质的德育教师[4]。对于教师自身而言,应该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模式,不断探索和运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改变灌输式教学方法,促进山区农村小学德育教育质量的提升,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整体要求。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山区农村小学教学过程中,应该首先在课堂上渗透德育。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在课堂教学中对德育教育进行渗透,也具有较高的效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相关知识,把握适当的时机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说,在语文教学中,讲解抒发爱国主义情怀的文章时,老师就可以利用文章的主题,引申出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性,从而顺着文章的写作思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种方式不仅能使学生进一步的了解和体会作者的情感,而且培养了小学生的爱国精神,一举两得。再比如学习有关祖国大好河山的课文时,老师也可以适时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文章描绘的壮丽景色,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从而激起小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三)强化课外学习中的德育教育
相比城市,山区农村教学资源存在严重不足,因此山区农村小学德育教育要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率。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对德育进行渗透以外,小学生课外学习过程也是渗透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丰富的课外阅读材料,可以使小学生在拓展知识面的同时,养成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小学生高尚品质的形成。在此过程中,老师应该针对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小学生的课外读物,让他们在阅读中有所收获,使小学生在提高综合素质的同时,逐渐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促进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5]。在山区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过程中,德育教育主要通过课堂上进行,但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这个过程中,应该采用丰富的形式,真正将德育教育贯穿到山区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比如说,在开展课外活动的过程中,就可以渗透德育,使小学生的思想品质得到有效提升。另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活动,比如在演讲比赛中,确定一个与德育教育相关的主题,给小学生布置相关的作文题目等等,让小学生的思想品质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断地提升。
(四)坚持德育教育与基础教育“两手抓”
扎实的知识基础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德育教育同样如此。所以,要强化提升山区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既要从德育教育本身入手,同时要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通过知识的丰富和引导,帮助学生构建自身德育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过于强调教学进度,而应该首先了解学生的基础水平,然后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中,山区农村小学老师还可以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估,以了解学生整体水平。然后根据评估结果,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计划制定。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山区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当中,由于经济条件和师资力量问题,山区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亟待提档升级。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山区农村小学德育老师应该不断的探索和改进小学德育教育的方式,把德育教育贯穿到小学教育的全过程中,从而提升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伯良.浅谈山区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新课程导学,2013(26):26.
[2]于国锋.多措并举提高农村小学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的效果[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2(12):344.
[3]姚富信.浅议小学生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教学策略的探究[J].中外交流,2015(31):70.
[4]王静霞.小学德育教育及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42):25.
萧山区环保局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篇4
2017年洪山区教育局坚持以党中央“依法治国”精神为指导,把教育法治工作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支点,统筹推进法治宣传工作创新发展、持续发展,不断培养法治思维和法治观念,养成自觉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切实发挥教育法治在法治洪山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目前,随着洪山区经济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洪山教育也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为适应不断增多的常住人口,每年都要新建数所中小学,同时,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如何在教育均衡的基础上高水准优质发展是洪山教育面临的紧迫课题。在不断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的过程中,我局一直将依法办学、依法行政做为工作中的首要准则,同时将法治宣传工作作为重要的工作抓手,深入开展法治宣传,助推洪山教育发展。
工作中,我们抓牢学校普法的主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法治活动,同时依托各种渠道加强对机关干部、学校领导、学生家长、社区居民的法律普及和培训,让知法、守法的意识深入人心。现阶段,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局面逐步形成,同时通过师生带动家长,辐射社区,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普法模式,极大地促进了我区教育事业和谐健康发展。工作中,具体有如下做法:
一、多元并重,抓实学校普法工作 1.组织领导和综合保障并重
我局成立了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切实制定了教育系统“七五”普 法规划和普法工作计划,建立和完善了机关干部学法用法制度。把法治工作列入“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制订工作要点,针对教育系统的特点,将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干部、公务员和学校校长、教师、青少年学生作为教育法治的重点对象。各校建立了相应的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法制副校长、班主任、德育教师抓落实的普法工作队伍,构建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网络体系。
为保证普法的实际效果,我局每年将普法经费列入预算,优先安排普法专项经费,保证普法日常工作正常运转。我们将法制教育工作纳入学校绩效目标考核中。长期聘请执业律师肖斌武担任教育系统法律顾问,按市教育局及司法局的要求组建了教育系统法律顾问团,重点解决教育系统中涉及到的合同起草、法律纠纷等问题。各中小学校都聘请了法治副校长定期走进校园,开展法律课堂与法律咨询活动,普及法律知识,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与纠纷。各学校把普法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抓教师队伍建设、抓普法课程的落实、抓法律知识在学科教育中的渗透、抓学校与家庭及社会的联合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教育。2.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并重
在硬件建设上,各学校每年都投入经费制作法制宣传栏,购买法制教育书籍、视频资料等,与司法局联合,在三所学校建立了法制教育示范基地,把基地建设经费(每年每校10万元)纳入预算之中。全区所有中小学安装了法制宣传挂框。在软件建设上,我们注重教育者首先接受法制教育。在领导干部队伍中,我们重点抓好《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劳动合同法》、《反贪法》以及《义务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各种与教育 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加强了执法队伍的培训,通过有效的普法形式,对我局化解劳资纠纷,规避用人风险,促进规范化、法制化建设、改善服务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我们开展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考试。为提高行政执法人员执法素质和水平,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开展行政强制法学习考试和行政执法培训考试,切实加强对教育行政执法人员的考核,执法人员持证执法。举办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培训班,根据《执法责任制工作条例》和自身职能特点,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公示制、过错责任追究制。
在教师队伍中,我们积极开展师资培训,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预算法、统计法、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幼儿园管理条例》、《教师资格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等法律知识。2017年6月、组织了18位民办学校、幼儿园负责人参加了市行政干部和校长法制培训,7月组织了14名骨干教师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市法治骨干教师专项培训,通过组织专家讲座、征文、教案评比、教学竞赛、设宣传点、办宣传栏、普法考试等多种形式的普法活动,使教师的法律素质得到大幅提高。
3.常规推进与特色彰显并重
我们摆脱了以往阶段性,突击性的普法模式,将普法工作常态化,把法制课程纳入小学四年级及初中二年级的课程及教学计划中,每学期开设12个课时的法制课,真正做到法律进校园、进课堂,让学校成为中小 学生学法的主渠道。我区积极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首届“学宪法、讲宪法”征文、演讲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展现了洪山教育的风采,各校还充分利用每年“法治宣传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6·26”国际禁毒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和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宣传周等契机开展形式多样、有声势、有效果的法治宣传活动。依托社区活动中心、“青少年空间”,开展了法治故事会、法治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提高未成年人学法积极性和参与度。开展了暑期“法治夏令营”,23所学校开展了32次普法活动,约10000人参加,组织青少年通过采取办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法制文艺演出、模拟法庭、观摩庭审、参观监狱、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现身说法、普法基地等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增强学生法制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每年除按要求落实上级的普法任务外还积极开展特色活动,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4.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并重
在学校法制教育中,我们除了重视校内教育的作用,重视学校法律教育对学生的作用外,还重视校外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也重视学生的法律素质对校外人群的影响。
为切实推进“法律进学校”工作,区司法局、区教育局、区普法办、区法院、区检察院五部门联手,强力助推,积极开展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促进了我区法律进校园活动的健康发展。洪山区教育局还联合区检察院、区司法局组织学生旁听了在校大学生刑事案件的公开审理,旁听席上的学生感同身受,受益匪浅。一些学校组织学生在社区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活动,一些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1+6”等活动,对家长做知法、守法的宣传,将学校法制教育的作用辐射到校外,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统一、相互促进的普法模式。
二、形成规范,固化普法教育成果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近年来我区教育系统的教育法治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是学生日常行为进一步规范。全区中小学生基本能知法、懂法,自觉用法律法规来约束自己的行为,青少年学生犯罪率一直为零。
二是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进一步规范。通过在教职工中普及法律知识,我区的教师法律素质大大提高,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都能遵守法律、法规,处理事故、纠纷都能做到依法依规。
三是学校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各学校坚持依据章程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坚持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做到学校各项制度的制定、重大问题及学校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都由全体教职工参与讨论、研究、决定,做到依章程行事,依制度办事,坚持校务公开。
四是教育局依法治教行为进一步规范。教育局作为管理部门的行政行为都是依法依规,行政行为严格遵守《教育法》、《教师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依法依规批办及管理学校及教师。
三、2018年工作思路
1.认真完成各级各项工作任务,做好“七五”普法启动实施。2.扎实推进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开展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加强学校干部教师的法律知识学习培训,提高机关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增强教育法治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加强依法治校、依法执法的宣传及建设工作,不断加强依法行政能力,规范行政决策程序,规范行政权力行使,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完善《2018 教育法治工作考核指标》。
4.全面提升依法治校水平,严格落实“谁分管 谁普法”责任制,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打造法制教育基地的品牌,发挥其辐射引领作用创建依法治校示范校,加强全区中小学法务室建设工作,做到全覆盖;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四、存在的问题
1、学校工作繁杂,对法治教育重视不够;
2、专职人员少,兼职人员多,法治教育的任务越来越重,人手渐感不足;
3、政策法规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政府部门尽快完善,让我们有法可依。
学校法治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区教育局将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不断努力、勇于开拓创新,进一步提高工作实效性, 促进洪山教育法治化、规范化、优质均衡发展,为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市环保局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结 篇5
2012年,我局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和市委关于《XX市党员领导干部述学和学习考核办法》的要求,大力推进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扎实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并把干部培训当成提高工作效率、发挥干部主观能动性的有效途径,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环保队伍,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2012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部署安排
2012年,我局制定印发了《XX市环保局2012年干部学习培训计划安排》,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加强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的领导。按照学习计划,局中心学习组每月集中学习不少于两次,局系统全体干部职工每周一上午9:00进行集中学习;各基层单位也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确定了集中学习时间。集中学习的形式与小组讨论、主题研讨、演讲比赛、参观考察、笔答考试、征文比赛、普通党员讲党课等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针对学习的内容组织相应的考试,确保党员干部集中学习辅导取得实效。
二、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一)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一是抓好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培训。2012年,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了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自治区纪委十届七次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自治区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和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传达学习了全国、自治区第七次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开展了各种学习活动。二是组织干部职工围绕市委、政府《关于开展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活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规定,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年活动。三是开展以《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培训。四是组织本系统的46名公务员参加市人社局组织的公务员道德素质教育培训班和公务员网络培训班学习。(二)加强学习环保工作的方针、政策。一是重点学习国家、自治区、XX市“十二五”环保规划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环保重点工作的意见。二是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标准、制度的学习,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三是结合工作实际,聘请专家对本系统干部职工进行与本职工作相关的环境保护专业理论知识培训。邀请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所、环境保护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总工程师韩应键为本系统的干部职工及XX市机动车检测机构、热电行业、水泥行业等企业环保负责人进行了《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指标和减排措施》的知识讲座,近140人聆听了讲座。邀请美国热电公司公司陆晓冬工程师,就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原理和使用进行专题讲座,监测站、监察支队近50人参加培训。
(三)做好法制培训,提升执法水平。一是结合本市行政执法人员换发《行政执法证》的机遇,积极组织本部门的79名行政执法人员参加市政府举办的第55-60期行政执法培训班。二是积极组织开展专业法律知识培训,聘请我局的法律顾问王尚军就我局在环境保护行政执法的实际工作中,如何贯彻执行环保部新修订的《环境行政处罚办法》和《环境行政处罚主要文书制作指南》进行专题辅导,全局系统近120名执法人员参加。
(四)加强工作人员的外派学习。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国家环境保护部、自治区环保厅举办的各类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全年共派出155人次参加培训学习,切实提高了环保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依法行政工作水平。
三、积极开展对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培训工作
为了提高行政管理相对人的环境保护法律意识和环境保护专业知识水平,根据工作需要,我局先后组织了367名企业管理人员和社区干部参加了污染源减排监测体系培训和环境友好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培训班。
四、建立机制,确保学习培训有保障
(一)加强理论业务学习的考勤制度。制定了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在安排的学习时间内,没有特殊情况,不得请假。特殊情况,副处级干部向局长请假,科级以下干部向综合处请假,批准后方可缺席学习。局综合处要将每次参加学习的人员情况进行记录。各基层单位也要制定相应的学习制度,做好学习记录,定期对本单位干部职工自学情况进行检查等制度,将学习成效与干部评先和选拔使用挂钩,确保学习计划任务落到实处。
(二)完善学习考评激励机制。按照《XX市党员领导干部述学和学习考核办法》的要求,建立干部学习档案,将学习及考核结果记录在案。严格执行干部学时学分制度、调训制度等,县处级领导干部按时参加学习、培训,完成相应的学习笔记和调研文章的,全年累计达到10学分以上,科级干部按时参加学习、培训,完成相应的学习笔记和调研文章的全年累计达到不少于6学分。
(三)狠抓学习制度的落实。局综合处根据各单位的学习计划,每季度组织一次对各单位学习的检查,并对检查情况进行记录;对个人的学习笔记进行抽查,对全年累计学分达不到标准的,年终考核不得评优。
五、取得的成效
(一)提高了干部的政治素质。通过开展政治理论培训,使广大干部职工及时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了全体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贯彻执行党中央和自治区、市委、政府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强化了宗旨意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二)培养锻炼了队伍。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培训,全体工作人员形成了“靠学习立身、靠学习进步”的共识,提高了大家分析问题、沟通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共享了调研成果和工作信息,提高了依法行政、热情服务的本领,进一步推动了环保各项工作的精细化和标准化。
(三)推动了重点工作落实。加强干部理论学习培训,为业务工作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有力推动了重点工作的开展。2012年,我局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两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为载体,以推进污染减排、统筹城乡环保为抓手,以实施环保“六大专项行动”、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为手段,加强污染治理,强化监督管理,狠抓环境安全,全市环境质量稳中有升,为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有力的环境支撑和保障。
六、2013年干部学习培训计划
2013我局干部培训工作,将继续落实市委《关于贯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的实施意见》,按照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要求,在2012干部培训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地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我局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重点学习党的十八大、全国、自治区第七次环保大会精神。按照我局制定的学习计划,为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购买相关辅导读物,结合学习资料,抓好各种专题学习。(二)续抓好我局干部的业务知识培训。按照环境保护有关业务知识培训的内容和要求,制定我局干部业务知识培训计划,选派干部参加国家环保部、区环保厅举办的各类业务知识培训班,组织对干部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核与评比。鼓励干部在业务上争先创优,从而带动全局干部钻业务、比干劲的积极性,推动和巩固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开展“环保学习园地”建设和“读一本书活动”,不断拓展广大干部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丰富知识结构。
(四)组织处级、科级干部参加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等部门组织的干部理论培训,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萧山区环保局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篇6
为认真贯彻县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和巩固感恩教育活动成果,我局认真组织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紧紧围绕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尤其是在为企业、为重点项目、为招商引资尽职尽责,提供优质服务,同时要结合部门实际,以为群众办实事、为项目建设做贡献等为主题,每月开展一次全员参与的感恩实践活动。
一是为新上项目开绿灯,帮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例如协调环评机构帮企业办理环评,缩短环评审批时限,为企业减免排污费等;二是急时解决群众反响强烈的热点和难点环境问题,对于群众的来信来访及时办结;三是积极扶持包保村屯,帮助他们制定合理发展规划,并投入一定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快包保村新农村建设步伐,本我局包保的赶马河村于11月27日顺利通过省委托高级专家组验收;四是积极帮助企业、乡镇申请环保专项资金,本为大安镇申请生态示范乡镇建设资金50万元;五是免费为企业、农村发放环保法律法规宣传册2000册,农村环保知识宣传册200余册;六是年底到包保户进行走访慰问,以物质等形式鼓励他们好好过上一个幸福年。
通过强化感恩教育、培植感恩集体、选树感恩典型、赞
誉感恩行为、开展感恩回报等形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全局深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让每个人知恩感恩,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提思想保证。
唱响山区教育好声音 篇7
内引外联,营造一个好氛围。将教育宣传工作写进每年的工作要点,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专题办公会,解决制约教育宣传工作的相关问题。教育局每年落实教育宣传专项资金3万元以上,用于设施设备的更新及骨干通讯员的奖励。积极争取县委宣传部、县广电中心、市教育局办公室等管理部门及专业媒体的大力支持,通过培训通讯员、定期约稿、请记者到县内采写专题稿件等方式,促进了全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2013年9月,兴山县邀请《湖北教育》记者就兴山县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进行采访并作专题报道,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积极影响。
专业引领,武装一支好队伍。做好教育宣传工作,不能只靠几名优秀通讯员的单兵作战,必须武装一支专业从事教育宣传的“正规军”。兴山县成立了教育系统中心报道组,围绕宣传主题有计划地对重大活动、办学特色、先进人物等进行宣传,及时采写鲜活新闻。每个教育单位都确立了1名分管领导、1名骨干通讯员和3-5名优秀通讯员,成立宣传工作小组。同时注重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建立新闻发布制度及应急机制,加强网络舆论监管,确保新闻安全。通过聘请主流媒体的资深编辑来我县讲座,积极创造条件让通讯员跟随专业记者采风,组织优秀通讯员分享写作经验,局办公室到学校开展通讯员培训等多种途径,为基层通讯员提供专业支持和引领,打造全县教育宣传队伍精兵强将。
多向激励,创立一套好机制。教育局将宣传工作纳入目标管理,通过年初定任务、年中抓督导、年末大表彰等方式,充分调动了各教育单位的宣传积极性,确保教育宣传工作目标的完成。学校将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通讯员工作量纳入课时数,纳入绩效评比。每年全县评选优秀通讯员,并积极向上级管理部门推荐表彰。完善《教育宣传奖励办法》,?对教育宣传工作开展年度专项评比,对优胜单位及骨干通讯员进行奖励。
萧山区环保局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篇8
根据上海市教委基教处、教研室2010年的工作要求。根据宝山区2010工作意见,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按照“确保公益、促进均衡、提升内涵、激发活力”的原则,科学规划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继续以园所达标为基础,内涵发展为重点,坚持儿童发展为本,拓展学前教育优质资源。拓宽婴幼儿共同发展、残健儿共同发展、城乡间共同发展、公民办共同发展的局面,不断提升宝山学前教育水平。主要工作如下:
一、优化配置,确保均衡。
迎接新一年的入园高峰,基本保障宝山区域内常住适龄幼儿的入园需求。在公建配套幼儿园建设的基础上,积极依靠各乡镇和学区在做好新生的调研,按照办园标准,提前介入做好新开园的准备工作。继续做好部分民办三级幼儿园申办审核工作,关注特殊儿童教育,进一步做好设点布局工作。在做好公建配套新开幼儿园落实之外,规划幼儿园的信息化技术设备新一轮的配置。
二、以督促导,规范办园。
认真做好基础工作,切实提升保教质量,积极迎接各层级的督导评估。继续鼓励争创优质园,促进幼儿园健康发展,努力争创上海市示范性、一级幼儿园和区规范一级园,继续做好对新开办园分等定级验收和二级幼儿园(公民办园)的抽查复验工作。
规范办园行为,促进民办幼儿园健康均衡的发展。继续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通过民办教育的专题研讨活动,设置民办园长研修基地,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管理和办学理念的引导,鼓励民办幼儿园在依法办学的同时办出教育特色,提升整体水平,以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学前教育需求。
加强对民办三级幼儿园的规范指导,组建管理小组,加强力量,支持鼓励,开展民办三级幼儿园的办学质量情况视导,通过参观交流、公民结对等,促进其健康发展。
三、建峰填谷,优化队伍。
加强基地建设,发挥专业发展示范校的作用,将在全区范围内确定十个优质的幼儿园,开发三
个层面“骨干培训基地”、“新教师施训基地”、“园长研训基地”,有针对性开展培养工程。继续做好新教师、新园长、新幼儿园的培育工程,打造专业成熟的教师队伍,促进师资队伍快速成长。
加强对保育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创新保育工作委派机制。按照“一班一保”的要求,加大经费投入和政府专项经费补贴,提高保教人员待遇,以确保保教人员队伍稳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
落实宝教„2010‟5号关于“2010年宝山区0-3散居婴幼儿早教工作计划”优化03早教指导者队伍建设,分期分批组织区内各早教指导机构的03早教指导者育婴师职称培训,并予以生均经费的保障。
幼儿园关注教科研工作的价值取向,以教研组建设为主阵地,教科研结合,加强对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指导教师实施有效的教育实践,提升专业水平。继续以科研为先导,发展家庭教育的建设,实现重点研究项目的突破,促使每所幼儿园研究水平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根据市教委“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助推学前教育现代化”的进程的要求,结合上海学前教育网新版“园园通”系统平台的应用与推进,认真做好幼儿园园长、教师的培训和应用等工作,完善和优化幼儿园信息化环境建设与管理。
四、内涵提升,保障发展。
继续推进幼儿园课程建设,为宝山的学前教育发展创立科学性、先进性、操作性较强的新课程区本化实践的模式。通过 “幼儿心理教育课程”和“立体式主体课程”的补充,进一步促进幼儿园的课程平衡及更好的自主发展;通过区本化方案的研发与实施,形成0-3岁婴幼儿指导服务的优化课程。
深化教育课程改革,幼儿园课程建设精细化。按照上海市学前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五个指导性文件的要求与内容,加强研究与落实,进一步全面提高保教质量。在完成一园一档的基础上,强调依法管理、优质化服务、规范办园行为的同时,通过标准化保底和强化自主游戏,优化课程实施。进一步完善幼儿园课程建设,使课程管理不断地精细化。
继续发挥优质园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学前教育整体水平。通过有效的市级交流结对、区级园
际联动、自培基地建设、教研现场展示等方式,发挥示范性幼儿园在教育管理、队伍建设、课程改革、教育研究等方面的指导辐射作用。课改试点园、师资自培基地园有责任提供教研组长、园级学科带头人培训机会,全面提升各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要努力争取十一〃五办园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进一步分析梳理幼儿园发展基础,研制十二〃五的办园目标,立足本园,放眼事业未来,夯实发展的基础,争取更大的发展。
宝山区教育局
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总结 篇9
一、制定环保计划,明确工作方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环保教育工作既是一项基础工作,又是一项影响力较大的工作。学校本来就是一方净土,是育人的场所,环境的好坏必将影响到学校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然而要使其井然有序地进行,当然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年初,我们就根据教育局的指导思想,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认真制定了工作计划,不但明确了方向,而且理清了思路。因此,各项教育活动开展得有条不紊、丰富多彩,不但活跃了学生的身心,而且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收得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二、建立环保组织,强化环保意识。要加强校园常规管理,靠一个人是不行的,只有健全了组织,才能使工作得以层层开展。因此,校领导从大局出发,组成了一条由校长、书记、大队辅导员和各班班主任组成的环保网络,然后各条线根据总目标分步实施环保计划。
三、利用宣传“阵地”,加强环保宣传。(为了增强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使学校的环保教育工作常抓不懈,也使这项工作落实]到实处。学校把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各班每天的早读课作为进行环保教育的主“阵地”。另外,少先队员在大队辅导员的带领下,积极动手做好学校宣传橱窗中的图画资料的征集工作,并及时公布,加以宣传。在充分发挥多种宣传阵地的作用下,学校的环保教育工作才得以从上到下,层层落实,有条不紊地进行。
四、结合创新活动,体验环保艰辛。创新体验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主旋律。我校便以此为重点和突破口,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体验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
1、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五个一活动。要求每个学生阅读1本环保教育读本,写1篇环保文章,听1次环保知识讲座,参加1次环保实践活动,参加1次环保演讲。在“环保小卫士在行动”征文活动和演讲比赛中,老师和学生们纷纷挥笔写下了自己在环保教育活动中的做法、收获以及想法。学生们的征文富有童贞童趣,老师们则体会更深。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保护环境的习惯,从中懂得了环保的重要性,体会到了环保工作的艰辛,也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真是一举两得。
2、在少先队大队部的统一部署下,各中队结合有关环保节日开展各种形式的中队活动。如“珍惜水源,从我做起”、“大手牵小手,众手保环境”、“争当环保小卫士”等等。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严重缺乏的现状,养成爱惜水源,勇于到社会生活中去体验、去爱、去学习、去创造的习惯,懂得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将环保教育渗透到各学科中去。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因此,环保教育也就离不开课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环保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懂得保护动物、保护地球,还通过写读后感的形式,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用实际行动去制止一些生活中破坏环境的现象发生,真正懂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4、利用节假日各中队进行环保教育实践活动。节假日各中队的队员走街窜巷进行宣传活动,得到居民的大力支持。
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总结
洛龙区第九小学
山区教育演绎均衡发展思想 篇10
▲:甘局长,作为一名山区贫困县的教育局长,您对发展教育事业有哪些切身感受?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最大的民心工程。在我们这样贫困的山区县,没有什么能超出老百姓对教育的期盼与渴求。作为一名山区教育局长,对本县教育事业的切身感受很深。一是老百姓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越穷越要抓好教育,对“知识改变命运”的认识越深刻。二是教育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质量、重水平的时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山区教育基本告别了“短缺教育”阶段,老百姓对教育的渴求由“有学上、有书读”转变到“上好学、上好大学”,教育发展进入了“优质教育”阶段,教育工作者的压力和责任越来越大。三是县委、县政府崇文重教,全县人民尊师重教,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正在形成。县四大家领导每年都要听取教育工作专题汇报,每年召开一次全县教育工作会,解决了许多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推进全县教育的均衡健康发展,县委、县政府决定实施幼教工程、安教工程、校安工程、助残工程等助教扶教工程。各乡镇党委、政府花精力抓教育,县直相关职能部门倾力配合、支持教育。全县“优先重教、和谐兴教”的氛围日益浓厚。
▲:建始作为全省第二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县,你们有哪些思路和办法来确保实现均衡发展要求?
:我认为均衡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过程,是由不均衡到相对均衡再到基本均衡的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动态过程。作为山区贫困县的建始被湖北省教育厅纳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县,是我县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我们将抓住机遇,重点从以下三方面全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第一,要切实解决不优先问题。在保障优先规划上,县委、县政府把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作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战略,制定了《关于加快全县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全县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和《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全县学校布局调整和学校建设严格按规划进行。在保障优先投入上,全县把教育投入作为财政第一投入,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2010年,全县本级财政收入2.1亿元,而全县教育事业支出达2.84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26.5%,是本级财政收入的1.35倍;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达7.39%,远远超过国家规定4%的标准。全县教育经费投入得到优先。
第二,要切实解决不均衡问题。一是推进学校建设标准化。加大校舍安全工程实施力度,每年建设2所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的标准化学校,县财政每年安排30万元资金,建设3所学校实验室,全县每年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资金超过3000万元。二是加强教师配置均衡化。县委组织部等部门联合制定出台《关于教育系统干部人事管理的意见》,继续组织城镇学校对口支援农村学校工作,对全县学校校长进行交流互动,促进城乡间教师资源的相对均衡,全县城乡教师交流人数占全县在岗教师的10%,把到农村支教、帮教作为城镇教师职称评定、职级晋升、评先表模的重要考核指标。三是狠抓质量监测制度化。先后出台了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办法,出台《建始县教育教学质量奖励办法》,县财政每年预算200万元教学质量奖励基金,奖励教学业绩突出的学校和教师。
第三,要切实解决不公平问题。一是惠民政策公平化。认真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中职助学金、高中学校贫困生补助、大学生源地贷款工作,坚持阳光操作,“公平、公开、公正”,让山区贫困家庭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二是办学行为规范化。2008年我们出台了《建始县中小学廉洁办学,严肃财经纪律的五项规定》,创建了全省教育收费示范县。2009年通过了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验收。2010年以政府招标采购方式在全县统一建立了校园放心超市,在去年秋季县实验中学平行分班的基础上。2011年,在全县全面推进和实施《建始县义务教育阶段平行分班实施方案》。三是关爱弱势人群。大力开展关爱工程,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实施助残工程,将残障学生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并投资1000多万元整体搬迁县特校,努力改善特校的办学条件。
▲:要推进落后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你认为工作还有哪些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
:要推进落后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认为工作中还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办学条件的改善。我们山区县本来就穷,全县本级财政收入只有2.1亿元,而教育经费保障主要靠上级转移支付,办学条件的改善尤其是校安工程建设资金更要依靠中央、省级转移支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就是办学条件的标准化。根据排查鉴定的情况来看,在我们落后的山区,原来“普九”期间建设达标的学校,可以说没有一所学校达到抗震设防合格学校的标准,很多学校没有标准的运动场,阳光体育等活动无法有效开展,学生素质教育显得很薄弱。要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仍然较大,经初步测算,全县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资金需要3.5亿元。
二是教师待遇的提高。教师是保障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国家政策要求保证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公务员,虽然教师工资在提高,但教师社会地位、经济待遇总体水平仍然不及公务员水平,还有教师职称、岗位设置、教师住房等与教师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如正在实施的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那些回到我们这些落后地区资教的也不全是优秀人才。这些都致使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一定难度。要保证优者从教、教者从优,还必须从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经济待遇和业务能力素质等方面去努力。
三是教育质量的提升。质量是教育的生命,只有高质量的教育才能培育出好人才,只有高质量的教育才能赢得人民满意。全县教育重心的高中教育,特别是建始一中,正处在由低谷艰难向上爬坡之中,其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社会各界对教育的信心,小学支撑初中、初中支撑高中的教育质量良性循环体系有待进一步加强。教育均衡不是目标,提高质量才是目标。我们真正地希望通过均衡发展,提高全县教育质量。
四是教育公平的保障。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目前,教育结构失调、教育城乡差距、教育区域失衡、校际差别问题都毫无疑问地表现出当今的教育政策和教育资源的不公问题。我们通过认真落实惠民政策,切实关注弱势群体,实施优势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特别是不让社会优势阶层独享优势资源等手段来促进教育公平。应该承认,我们现实生活中,已经出现了事实上的社会优势阶层,要规范办学行为、推行平行分班、实现教育公平,势必产生利益博弈。因此,教育工作者既要突破自己,更要突破社会这个大环境。
五是体制机制的改革。首先要从思想上突破传统教育体制的束缚。义务教育阶段是政府办学,学校后勤工作要为教学服务,不能搞勤工俭学和创收,全社会不能把教育当作经营性产业、把学校当作经营场所、把学生当作赚钱的对象,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教育、学校、教师要一门心思、集中精力抓教学这个主业。其次要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先成人后成才的人才观。坚持德育为先,要从高考制度和用人制度改革上引导素质教育,不能一味追求考大学、考好大学,要倡导成为有德之人、可用之才。第三要坚持按教育规律办事。抓教育不能心浮气躁,办学要由依赖生源、名师以及政策倾斜形成的优势转变为依靠教育思想、管理、文化的特色学校优势。这些都是极富挑战性的。
▲:甘局长对教育事业有很深厚的感情,也为全县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做出了重要贡献。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有你对教育工作的深入思考,并进行扎实有效的工作,建始的教育事业一定会迎来更加灿烂的春天。
环保教育工作总结 篇11
政教处、后勤、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会、共青团等,带动全校开展创建“绿色学校”工作,促进校园卫生工作和绿化环境工作的开展。首先,校长本人利用行政会议、全体教师会议进行环境教育;其次,各学科教师充分利用学科教学特点,对学生进了环境教育渗透、组织校园活动,渗透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的教育,我们在学生会成立校园环保志愿者,他们以身作则,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开展课间保洁活动,举办环保征文活动,主题实践活动,爱惜粮食、节约用水、电、纸张等。形成自上而下的环境教育和校园环保、卫生工作队伍,有效地提高全体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习惯,全面落实《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全国环境教育行动纲要》等项方针政策。
二.学校的环境教育、卫生、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化
全校师生自觉养成爱护校园环境,文明卫生的行为习惯,环境保护工作深入人心,形成制度化。
1、学校将环境教育内容列入议事日程,要求全体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创新,积极地贯彻落实党的可持续性发的方针政策;
2、校长在国旗下定期对全校师生进行环境教育,不断地把环境教育贯穿在课堂中;
3、倡导全体教师对学生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
4、加强对新生的环保教育,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环保活动;
5、校园广播、墙报定期宣传环保知识;
6、各班值日生做到每日一次搞好教室卫生;
7、学生会对全校的环境卫生进行多次检查、评分、登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8、各楼层走廊、分担区由各班进行打扫;
9、每周二、四下午由政教处组织学生会进行卫生大检查,检查结果纳入卫生管理制度中的班级评优;
10、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身体素质。
三.不断提高教师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行为
我们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和培养每个学生的环保意识及行为习惯,带动每一个家庭,影响社会,促进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保护环境新风尚。通过各科知识教学有机地渗透环境教育,有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实际指导学生保护校园环境,爱护花草树木,培养环保行为,使绝大多数学生不仅养成了每天认真做好校园清洁,不随手扔杂物,爱护校园环境自觉地向家人和社会做广泛宣传。
学校团委组织开展各种环保活动,通过校园网络开展环保宣传教育,观看文章、图片,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提高素质。
四、不断更新师生环保意识
促进环境教育的创新发展,带动校园卫生工作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学习一些先进的“绿色学校”的经验,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开展教育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环境卫生清洁工作,锻炼学生的能力,培养良好环保行为习惯,在继续开展环境教育不断提高全体师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其环保行为,我们认识到环境保护关系到全人类生存,造福子孙后代的意义,从而带动校园卫生工作的开展。同时,我们积极响应县政府的号召,组织学生上街清扫卫生,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把环保理念推向社会。
萧山区环保局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篇12
跨越发展
创先争优是推动基层党员干部争先进、当先锋、促发展的强大动力。泰山区教育局党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发展求突破‛为总基调,以争创‚五个好‛泰山先锋基层党组织、争当‚五个好‛泰山先锋党员活动为抓手,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党建工作,不断探索学校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思路、新办法,推动学校党建工作出亮点、见成效。
一是抓党员示范带动创建活动。以‚党员示范岗‛、‚党员示范窗口‛、‚党员示范科室‛创建为平台,在全区学校党组织开展‚三亮‛活动,要求党员教职工亮出身份,强化党员干部自我约束、示范带动,树立良好形象;亮出工作,引导广大教师提升思想境界,激发工作动力;亮出业绩,增强工作荣誉感、责任感、价值成就感。并向老师、学生延伸。建立党员名师工作室,开展党员教师‚n+1‛青年教师培养工程,促进青年教师政治、业务素质提升。
二是抓党员教师作风建设。全区教育系统党组织着力强化作风建设,以‚学典范,做先锋‛、‚四查四促四提高‛活动促作风转变。以‚办人民满意教育、创家长满意学校、做学生满意教师‛为宗旨,以加强党员教师师德建设为重点,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展‚师德建设整改年‛活动,制定了《关于开展师
山区教育的守望者 篇13
确实,在这个山区小县的教育界,这无疑是一桩大事。张武珍一下子出“大名”了,成了县城里的名人了。按常理,有了这么有分量的荣誉,张武珍很快就会“跑掉”,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更大舞台。然而,五六年过去,张武珍非但没“跑”,还做得似乎更起劲了。在这一方山区教育的热土上,她孜孜求索,付出着热爱和坚守,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育人之路。
“安分”的张武珍
张武珍是个“安分”的人,即使在丰顺这个粤东山区的小县城里,她早已是邻里街坊眼中的“名人”,但她仍然觉得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校长,一个平凡的教育工作者而已。
安于做一个教师
张武珍出身于教师之家,家里有6个老师。在她小时候,爸爸、哥哥、姐姐在灯下一起备课、讨论交流的温馨情景,就深深地影响和濡染着她。而每到节假日,学生来家里探望爸爸的欢乐场面,更是深深地印刻在她的脑海里。这让她从小就生出一个梦想——长大后要像他们一样,去做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
1989年9月,当这一梦想终于变成为现实,她在真真实实地走上神圣的三尺讲台的时候,不由庄重地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一句“誓言”:可爱的小朋友,我爱你们,我将尽我的天职!
然而,现实之路并不像想象中平坦。师范毕业后,由于学业优良,她分配在父亲所在的埔寨镇中心小学。有意思的是,仿佛是老天刻意的安排,张武珍毕业时,她父亲正好退休,这让这件本来平常的事情看上去多了一种传承的意味。
张武珍的父亲在当地教育界素有厚望,这让张武珍的心里多了一些压力,这种压力不单来自超越自我的需要,更来自外界探询的目光。
很快地,这种探寻就有了验证的机会——踏上讲台不久的张武珍接到了上公开课的任务,课题是《年轮》。
上课前夜,父亲指导她:“要注重简笔画的作用。画年轮的时候注意科学性,朝南的方向年轮要宽,朝北的要窄。”这给了张武珍很大启发,原来上课还真是一门大学问,看似平常的课题也有很多要注意的细节。
上课当天,她父亲亲自到场,镇里的校长们纷纷赶去“捧场”。说“捧场”,其实一半是出于公心,毕竟是本地刚出来的一棵“好苗子”,必须去关注关注;另一半也是出于好奇,心里想这老校长教出来的孩子会是怎么样呢?
结果让他们大为宽慰。课上得很成功,很多听课者事后评价说:“老镇伯的女儿以后上课会很厉害!”
校长们的评价,让张武珍自信满满。她心里很清楚,不管是实话也好,恭维也罢,自己的课的优长之处她是一清二楚的。她喜欢朗诵,因此她的语文课堂总是书声琅琅。这在当时那个闭塞的山区镇小,本身就是一道新鲜的风景。更为可贵的是,由于在师范学校的刻苦训练,她的普通话比当地很多老师讲得都好。这让听课者觉得听她的课是一种享受,也让她的学生从小练就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然而,比之“会上课”,张武珍更看重的其实是“会做老师”。她永远记得,在她毕业分配的当晚,父亲在和她长谈时讲的那句话:“做老师,第一条就是要对孩子有爱心。”
这在现在很多人听来已成套话和空话的一句话,在这样一位老教师的口中说出来,自然不是一般的分量。张武珍自小居于乡村,对“爱”这一神圣的字眼,自有其独特的理解。
乡人多淳朴,生活也多艰难,这对乡村教师来说,是一种避免不了情感难题。张武珍在乡村小学呆得越久,就越加刻骨地感受到乡村孩子的不易,教育中的情感波澜就越频密。
这影响了她一生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爱孩子,也因此成为她施加教育的前提。
她在做班主任初期,曾教过一个叫小佳的孩子。那一年,他的妈妈因病去世,看着他悲伤的神情、孤单的身影,看着他经常偷偷地躲在一边默默流泪,张武珍心疼不已。她忍不住抱住孩子,说:“孩子,别怕,以后张老师就是你的妈妈。”
从那以后,张武珍常常给他买书包、文具,过年给他添置新衣服,操心他的学习,鼓励他自强自立,当一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引导其他孩子与他交朋友。渐渐地,小佳的脸上有了笑容,再次快乐地融入到班级大家庭中。
若干年之后的一个教师节,事业正蒸蒸日上的小佳给张武珍寄来一张明信片,上面写着:“敬爱的张老师,谢谢您!您永远是我的精神教练,是我最爱的妈妈!”看着那发自肺腑的几行字,张武珍一时心潮难平。
只有她理解,那寥寥数语间,深藏的生活和教育的寓意。事实上,在小佳小学毕业后,张武珍仍然一直关注着他的成长,为他的成功欢乐,为他的失意担心。哪怕是在一度失去联系后,她的挂念也一直没有停止。
而那封明信片,正是孩子在长大成人后,觉得事业有为之时,对她表达的爱的感恩。
这件事,让张武珍觉得这一番教育之爱终于有了形象的注解。她甚至觉得,所谓教育的意义,不就是一个老师帮着孩子们平安学习、快乐成长,一步步走向成功的“成人之美”的细节的堆积吗?
父亲的教诲,在这件事上得到了深刻的验证。这影响了张武珍一生的选择。她本就是个“安分”的人,做老师,让她的心有了合适的安放之所。
安于扎根在山区
张武珍“成名”后,不久就调到了县城中心小学。这些年,尽管有很多单位伸出“橄榄枝”,要调她去“更好”的单位,享受更清闲的生活,但她一直没舍得离开。
这种不舍,一是乡情乡俗牵系着她,让她选择留下。尽管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生活经验告诉她,再精彩那也是别人的世界,不一定适合自己。二是教育的给予让她觉得应有所回馈。张武珍荣誉加身,作为一个老师能有的荣誉都有了,她觉得是丰顺的山水哺育了自己,留下是对家乡最好的感恩。因此,她愿把一生的守望和努力,都献给这些山区的孩子。
nlc202309090651
不难想象,在山区,尽管是县城的孩子,文化底子也薄,稍微分心就容易导致成绩不佳,造成了很多所谓的“后进生”。由于对教育自有一种天生的热爱,所以无论是在做一般老师的时候,还是当班主任、做校长期间,张武珍都以饱满的热情去感化、激励这些孩子。
因为爱生如子,以生为友,还善于因材施教,张武珍几乎练就了“点石成金”的“绝活”,但凡“问题孩子”到了她的手中,没有不被“驯服”的。
这种教育的特点,让张武珍的校园不知不觉中充满了爱与激励的氛围,这无形中也成了学校德育文化的主线。一时之间,“用心感动心,用爱点燃爱”成了师生们的日常生活主题。
在这当中,尤其让张武珍看重的是“喜鹊行动”——学校每周为进步的学生颁发报喜书,并为此设立了“步步高”展示平台,让墙壁说话育人。一个个孩子就这样慢慢进步、成长,甚至换了一个模样。
张武珍没有因此而懈怠,她看到的是长远,心里装的是孩子们的未来。她清楚,山区孩子没办法跟人“拼爹”,唯一的出路就是自强不息,打好根基,提升能力,掌握改变命运的主动权。
因此,“成人比成才更重要”“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这些几乎成为俗套的理念,在张武珍的心里是真正的教育的要诀。她希望每个孩子都健康,并且每个孩子在未来都不成为“废品”。
由此,她极力看重养成教育,从小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做一个品行高尚、富有教养的 “新山区人”,让他们每个人在走向生活的时候,都能带上一张通往幸福旅程的通行证。
这些“有用”的教育,扎扎实实地改变着山区孩子的求学状态,让他们在文化相对贫瘠的地方也不至于荒废学业,走向歧路。这让很多家长经常泣不成声地感慨:“学校开展的活动太好了,真的是救了我的孩子呀!”
……
冰心说,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在芳香四溢的教育路途中,张武珍正是这样的一个播种者。
“不安分”的张武珍
在自己的职业理想上,张武珍是“安分”的,心无旁顾。可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对教育,她永远有一颗“不安分”的心。因为她身上散发着一股无法抑制的教育激情,她心中酝酿着的一个宏大的教育梦。
办一所学生喜欢的学校
张武珍从一个普通教师做起,当过班主任,做过教研员,如今又在校长岗位上,可以说教育经历丰富,对当今教育有深刻了解。
在大家都可以对教育发表“高见”的当前时代,她也常常思考,教育应该具有怎样的特质?我们所需要的教育应该是怎样的?实践告诉她,应该办孩子们喜欢的学校。
这些年,她参观了很多学校,见识过很多名校的风采,对教育的认识愈发深入。这其中,在芬兰的参观对她触动最大。在那儿,她没想到人家的师资队伍竟然那么强大——全是研究生。而且,他们执行课程的自由度也那么大。在课堂中,学生站在中间,教师站在外面,大家热情投入,教学相长。
什么是“平等中的首席”?什么是“蹲下来看孩子”?在那一刻,张武珍觉得这就是最好的解答了。
张武珍数次前往北京培训,在那儿,她又被北京实验二小的校园文化所震撼。李烈校长的办学追求,似乎已经注入了师生的精气神里面去了,以至让爱与激励充满了整个校园。孩子们在这种氛围里学习、生活,还哪会有不快乐的道理?
这些启发让张武珍确立了自己的办学方向:办学生喜欢的学校。
学生怎么才能喜欢学校?首先自然是要感受到快乐而不是压力,于是,张武珍嘱咐老师们注意控制教学时间,多开展活动,学生每天学习时间不要超过六小时。这样一来,教师布置的作业量自然减少,学生活动、游戏时间增加,自然快乐无比,喜欢学校生活。
当然,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光有快乐的学习一定是低效或无效的。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张武珍带领老师们寓教于乐,把学习和活动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
比如他们的数学教学,口号就是“让数学与快乐同行”,让计算走进生活,让生活充满数学,唱数学歌曲,写数学日记,办数学报纸等等。学生们的数学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对数学学习再也不感到害怕了。
语文课上,张武珍带领孩子们大声诵读,读出情感,读出韵味,在读中加深理解,获得领悟,语文成绩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英语课、体育课、品德课……这所有的课都不再只是“课”,而成了快乐游戏的时间,成了益智怡情的活动。种种跳出课堂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们的学习兴致一直高昂,学习热情时时被激发。学校,成了快乐的学园。
当孩子们被课堂迷恋住的时候,张武珍又把视线投向了课堂之外,投向了学生们休憩游玩的校园空间。
由于历史原因,汤坑镇第一中心小学一直被办学硬件所困,校园面积狭促,学生活动空间有限,严重阻滞办学。为了办学生喜欢的学校,“不安分”的张武珍开始多方奔走。
首先要解决的是校道问题。由于太过狭窄,汤坑一小的校道甚至挤不进消防车,这是个严重的安全隐患。校门也非常窄小简陋,几代人努力争取改变,但都未能实现。张武珍想法多,办法好,又善沟通,经多番努力,终于取得政府部门大力支持,用数百万元买下学校门前的楼房,把它改成校门,圆了几代办学人的梦。
学校另一个校区情况更不乐观,校园里甚至还留有3户居民,这为学校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仅仅对其中的一户人家,张武珍三年多来就先后上门75次。逢节日时就专门拜访,平时则和他们拉家常,其中的挫折、委屈无法言说,但为了办一所好学校,张武珍始终没有动摇过决心。2015年12月,三户居民终于搬走,孩子们的活动空间增加了三百多平方米。
丰顺教育实行多学区制,张武珍所在的汤坑镇第一中心小学属下有11所小学。经过多年的潜心经营,在中心一小的数学特色业已形成后,“不安分”的张武珍又开始为其余11所学校规划发展路径。
几年后,金溪小学的书香特色、明新小学的激励教育特色、瀑声小学的革命传统教育特色、忠实小学的情商教育特色、大山背小学的书法特色等等陆续成型。学生们在有着浓郁办学特色的校园里自在生长,挖掘潜能,发现更为优秀的自我。
nlc202309090651
让山区教育走向卓越
在丰顺,很多老师都评价说:“张校长身上有使不完的劲,总是那么有活力、有激情,她是在用整个的心做整个的校长。”
事实上,张武珍自小就不甘平凡,追求比同龄人更为高远的目标。在中学毕业,如愿入读师范学校后,她就为以后的职业做着细致的准备。朗读、写字、画画、唱歌,日日充实着张武珍那颗“不安分”的心。
由于教学功底扎实,走上讲台不久之后张武珍就崭露头角,陆续参加了本镇或县里许多的赛课或公开课活动,成了学校里不大不小的名人。然而,张武珍远未满足,她在等待着更大的平台。
1996年5月,她刚生下儿子两个月,就接到了参加全国小学语文学法指导研讨会课例比赛的任务。面对还在襁褓中的儿子,她犹豫了:去吧,儿子嗷嗷待哺,势必分散精力;不去吧,又错失了一次学习的好机会。最终,她带上婆婆和儿子一起出发了。路上,由于晕车,加上产后虚弱,她不停地呕吐,辛苦异常。
到达目的地后,她强忍着头疼等不适,迅速投入到准备工作中。由于准备充分,她的课取得了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当她捧着鲜红的证书回到宾馆时,眼前的情景让她百感交集:婆婆正抱着哭闹不停的孙子在房间里来回走动。她快步上前,将获奖证书紧紧贴在儿子身上,眼泪夺眶而出……那泪水里有愧疚,有感激。
回到县里后,张武珍名气更大了,参加的活动更多了,许多的荣誉接踵而至。按常理,这足够张武珍“受用”一生了。然而,张武珍不满足,她的心里依然“不安分”。
她心里很清楚,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也许自己取得了些许成绩,但如果同事们依然“普通”,学校就不可能走向卓越。这是她不愿看到的。在她的心里,一直有着一个梦想:办一所走向尖端的学校,一所山区教育的旗帜性的学校。
于是,她选择了“改变”——改变教师们的教育观念,改变丰顺教育的环境生态。
有好几年,张武珍在镇教办任教研员,这让她拥有了非常便利的条件,去宣讲新的教育理念,传播先进的教育思想。
张武珍喜欢走进课堂,在课堂上感受教师和学生的生命成长。作为从一线教师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校长,张武珍至今仍保持着对课堂教学的关注和热爱。对她来说,工作中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到不同的课堂上去,了解新课程的落实情况,了解老师的教学水平,课后还像普通老师一般,认真研课,切磋教艺,帮助老师们获得专业成长。
十多年来,张武珍几乎听遍了全镇四百多位教师的课,有的甚至听过十几次。因此,她对镇里每个老师的教学水平和业绩可谓了如指掌,甚至对他们的家庭住址和家庭状况都一清二楚,以至于老师们都说她是“活电脑”。
这种“熟悉”为张武珍的工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当老师们需要调动工作时,她就能根据其教学特点和家庭住址的远近,有针对性地进行调配。这种“知人善任”的管理特点,为教师发展创造了尽可能大的空间,就如给了猴子一棵树,给了老虎一座山,给了巨龙一条江,让汤坑一小的教师队伍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朝气和活力。
青年教师张玉,原为另一个乡镇的一名教学新手。2004年,张武珍几经周折把她纳于麾下,并精心培养。无论是外出学习还是比赛活动,张武珍都积极推动和引荐。每次当张玉学习回来,张武珍总会认真倾听她的收获和思考;每次比赛,张武珍更是要亲临指导,或电话慰问,或促膝谈心,共话得失。如今,张玉已在梅州市的多个教学现场赛、演讲比赛、班主任能力大赛中获得佳绩,被评为“首届嘉应名教师”,参加了各种骨干培训,未来值得期许。
像张玉这样的优秀教师的成长,给了“不安分”的张武珍莫大的安慰。因为她知道,只有当张玉们成长起来,让丰顺教育走向卓越的梦想才能早日实现。
这些年来,张武珍常常外出学习,而每次学习回来,她总要把所学所想制作成PPT与老师们分享,并结合实际转化为学校的文化内容。
近两年来,随着丰顺教育投入的成倍增长,教育生态的巨大改变,张武珍顺应形势,给老师们搭建了众多成长的舞台,比如“感动校园”教师评选,“种子教师”的培养,“汤城”杯教学比赛,“头脑风暴”,“缤纷舞台”……如此等等,丰富的活动孕育了老师们的才华,激活了老师们原本“安逸”的心,推动了老师们对成功的渴望。
她还组建微课团队,参与信息技术省级课题,为建设数字化校园夯实基础……不停地学习,不停地传授,让张武珍的雄心一日日变为现实。
这些年来,“不安分”的张武珍就是这样利用她的“县城中心小学校长”这块金字招牌,努力地改变着学校的面貌,改变着孩子们成长的天地,让学校变成了书香门弟、现代学园。这也让张武珍每天都有“黎明般的感觉”。
对教育的深情和热爱,让“安分”和“不安分”的张武珍统一在一种情感里。借用张爱玲形容爱情的一句话来说,张武珍爱上了教育,便无怨无悔地投身于卑微的尘埃中,在尘埃里开出花来——那是一朵艳丽的山野之花。
【萧山区环保局宣传教育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萧山房地产月度总结参考12-04
萧山区教师招聘面试模拟题07-31
杭州萧山08-23
浙江萧山09-05
萧山区2008年非学科类参考课题10-15
萧山金帆学校05-19
杭州市萧山区人才开发中心户口挂靠协议08-22
杭州市萧山区第三高级中学校歌歌词 文档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