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者礼仪规范

2024-10-26

大学生志愿者礼仪规范(精选11篇)

大学生志愿者礼仪规范 篇1

大学礼仪志愿者培训方案

培训背景:

对礼仪志愿者进行培训是提高志愿者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培训,使志愿者对相关礼仪知识进行全方位了解,增强礼仪志愿者服务的熟练程度,进一步提高礼仪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水平,确保在为各种活动提供最优质的礼仪服务的同时礼仪人员自身也能得到锻炼和提升。

一、培训主办方

共青团安徽农业大学委员会

二、培训承办方

安徽农业大学青年志愿者工作部

三、培训对象

安徽农业大学校礼仪队全体成员

四、培训时间

待定

五、培训地点

待定

六、培训流程

1、与培训师联系,确定时间;

2、由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培训部确定地点,通知志愿者;

3、按照各培训项目进行培训;

4、培训结束及总结上传。

七、培训内容

以实际练习为主,综合礼貌用语,规范仪容、仪表、仪态,分别讲授站姿要求、行姿要求、综合动作等内容,按照“迎宾、微笑、问候、让路”四步曲为基础,让志愿者体现“主动、热情、礼貌、周到”的服务风格(采取如志愿者排成几队,对面站,相互问好[礼貌用语]、点头、鞠躬,面带微笑,重复训练;配合音乐进行微笑表情训练等方式)。

1、最基本的站姿、坐姿、走姿、手势;

2、面部表情(微笑);

3、最基本的欢迎动作(握手、鞠躬、倒水、接物等);

4、文明用语的要求(声音优美,表达恰当,尊称的使用。服务忌语);

5、形体训练:舞蹈简单动作。手脚协调性,身体柔韧度(两脚呈‘丁’字形站立,左脚脚跟贴在右脚的内侧,两腿将膝盖间的纸夹好,两手自然地放在腰间,眼睛平视前方,面带微笑,头上的书顶好不能掉)

6、风度和仪表的理论训练:主要包括气质、谈吐和外表、衣着化妆及举止等方面的训练;日常礼节的理论训练:主要包括常用礼节、方位礼节、介绍与馈赠等方面的技巧、原则和种类的训练;专项礼节训练:包括会议礼仪、典礼仪式、聚会礼仪等方面的训练;

7、训练最基本的化淡妆步骤;

8、训练穿高跟鞋,要求平而稳。

八、培训目的1、使自己的举手投足更具魅力;从容应对各种社交场合;

2、学会着装庄重,举止优雅、言谈得体,彰显高贵品味;

3、通过塑造个人的专业形象,提升学校的公众形象;

4、掌握必备的个人基本礼仪规范,增强自信;

5、了解交际心理要点,提高交际能力,把握每一个机

大学生志愿者礼仪规范 篇2

1 当前大学生礼仪现状

大学生群体就整体素质而言, 在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方面都是有着良好基础的。他们思维敏捷, 接受新生事物迅速, 对社会和人生有着美好的憧憬, 内心中有着积极向上的一面。但是由于就业的压力, 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以及社会、教育重视的不足, 大学生在礼仪表现方面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礼仪彰显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 细节反映了一个人内在素质和修养的高与低, 在一些大学生中, 许多细节往往得不到重视, 虽然明礼, 在关键时刻能够举止得当, 而返归到生活中, 便原形毕露, 不能自律。比如在宿舍或与同学交往中, 以自我为中心, 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 率性而为, 无所约束;相处中, 或高傲自负, 不合群体;或对他人颐指气使, 不能平等尊重;或谈吐不当, 影响情感;或懒散怠惰, 不讲卫生等等, 如此种种, 体现不出大学生应有的成熟。这些是大学生中存在的不尽人意之处。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首先, 社会对人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当今社会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也是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存在多元化特点, 传统的道德思想意识、社会伦理观念和现代生活方式交叉并存, 使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价值观念选择上感到无所适从, 认知也受到影响。第二, 教育体制存在一定的影响。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被迫从小就开始应对考试, 围绕考试、升学定优劣, 礼仪教育被忽视。在待人接物、品行修养等礼仪方面的学习与实践重视不足, 经过漫长的社会化过程, 人的习惯已经养成, 许多价值观念也已形成, 虽然到了大学阶段, 但积习难改, 前期影响效应依然很大。第三, 自律能力的欠缺。谦谦君子风度是一个人人生修养所达到的一种崇高境界, 而就业的压力、浮躁的社会风气, 导致大学生内心焦虑与困惑, 容易产生情绪化倾向, 心浮气躁不能沉下心来实现自我修炼, 达到内心的完善。

事实上, 礼仪对大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知礼懂礼, 具有良好修养的大学生能主动在生活、学习中与人交往,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培养同学情谊, 营造良好的氛围, 有益于身心发展。而忽视礼仪修养、不能做到知礼懂礼的大学生则往往人际关系不够融洽, 有些学生由于不知如何与人交往, 常被动地与人接触, 甚至完全封闭自我。由此可见, 了解礼仪、学会应用礼仪对大学生来说还是十分必要的。

2 大学生的礼仪规范要求

大学生活中, 大学生的礼仪行为主要反映在学习与生活层面, 但同时也要为即将走上社会做准备, 即有意识地把自己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能够适应社会的成年人来要求, 而不能把自己等同于一个中学生来看待。这是一个由学生到社会人的过度阶段, 自己不再是孩子角色, 家长也不要有这样的思想。自立自强, 敢于承担, 这是大学生角色的转变要求。因此大学生既要遵守学生礼仪, 又要了解遵守社会的礼仪规范。

2.1 遵守学生的礼仪规范

学校中, 尊敬老师、尊重同学、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等是大学生礼仪的几个重要方面。

2.1.1 与教师交往的礼仪

尊敬师长, 是为生之道的一个重要原则。深受教诲之恩的大学生, 在与教师交往中应持有尊重之心, 礼貌尊敬。具体来说, 在教学中应注意帮助老师做好课前准备, 如擦干净黑板、搬送教学仪器等。上课注意听讲, 不迟到早退, 不交头接耳, 不接打手机。见到老师要打招呼。进入办公室前一定要先敲门, 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 进出办公室的动作要轻, 不要大声喧哗, 以免影响其他老师工作, 不随便翻阅办公室的东西, 离开办公室时礼貌地与老师告别。与老师交谈时态度诚恳, 音量适中, 认真倾听, 不要随便打断老师的谈话, 当不赞成老师的观点时, 应婉转地表示自己的看法, 不要直接顶撞, 等等。

2.1.2 与同学交往的礼仪

同学多年朝夕相处, 与同学交往更应注意遵循有关的礼仪规范。大学生活中同学情最为宝贵, 建立和睦的同学关系非常重要, 需加倍呵护珍惜。

同学间要相互尊重, 互帮互助, 有礼谦让。打招呼与问候是对同学尊重、友好的表示, 要适时使用“请”、“谢谢”、“麻烦你”等礼貌语言。不得品头论足、起侮辱性绰号, 开玩笑注意讲究分寸, 未经主人允许不要随便动用同学碗具毛巾等生活用品。不能随便翻阅别人的书信、日记等, 要尊重别人的隐私。不能嘲笑别人的不足, 当同学遇到困难时要热情帮助、关心照顾。自觉维护宿舍秩序, 宿舍作为一个大家庭, 每一位成员都要用心去爱护它, 这是同学间和睦相处的极为重要的方面。自觉遵守作息时间, 尽量避免打扰别人休息或学习, 爱护宿舍的公共财物及各种用品, 主动打开水, 搞好宿舍卫生, 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互谅互让。

2.1.3 校园公共场所礼仪

校园公共场所是同学生活、学习和娱乐的地方, 作为学生有责任维护它的秩序。

教室是学习的地方, 同学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室里度过的。为此, 学生应严格遵守教室的礼仪规范要求。进入教室要面容清洁, 衣装得体, 不能穿背心、拖鞋, 也不能敞胸露怀。注意保持教室的卫生和秩序, 不要在黑板、墙壁、课桌椅上乱写乱画, 不能吃东西, 不要在教室里乱扔果皮纸屑, 不要随地吐痰, 不要听歌曲、大声说话或嬉戏打闹, 保持安静, 维持教室的良好学习环境。

校园公共场所还包括图书馆、阅览室, 食堂, 礼堂、报告厅, 体育场馆等, 在各个场所要遵守相应的礼仪。

在图书馆、阅览室应注意:不要与人交谈, 不能大声喧哗, 阅读时不要出声, 走路时要轻, 不要抢占座位。就座时, 移动椅子不要发出声音。图书要轻拿、轻翻、轻放, 不能私自剪裁图书资料, 阅后放回原处。进入食堂要自觉排队, 不要拥挤、插队, 不要浪费粮食, 保持卫生。在礼堂、报告厅的礼仪要求是提前入场, 如迟到则应悄悄入座, 脚步要轻, 穿过座位时姿势要低, 不要影响他人的观看。自觉遵守场内的规则, 保持安静, 不要大声谈笑或大声评论。不随便走动, 不站在过道影响他人, 不随便离座等等。看体育比赛应注意的礼仪:提前入场, 礼貌地对待运动员的比赛, 双方一视同仁, 持公正态度, 不可起哄、出口不逊, 更不能出现扔物品等无礼行为;要维护场内的公共卫生, 维护场内秩序, 退场时不要拥挤, 等等。

2.2 遵守社会礼仪规范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度重视形象的时代。作为大学生不仅要在校遵守礼仪规范, 还要在社会上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 以得体的言行举止和良好的礼仪风范展示于世人面前。

在社会交往中, 大学生要做到仪表端庄, 站有站相, 坐有坐相, 待人接物热情周到, 谈吐优雅, 举止大方。如在人际交往中, 保持面容整洁, 发饰齐整, 根据场合穿着服装, 不在人前整理头发, 照镜子等。当遇到朋友或客人时, 应该恰当使用握手礼, 该主动寒暄就主动寒暄, 进退守时。谈话中要以积极的心态与人交流, 关注对方, 认真倾听, 及时互动, 并正确使用表情与肢体语言 (如用得体的眼神、点头等) , 达到帮助交流的作用, 提高谈话效果。与人交往中要不卑不亢, 举止稳重, 有礼有节, 把握分寸, 长幼有序, 礼节有度。在交际中善于运用空间距离:社交场合与人接触, 保持社交距离, 会给人产生尊重感;公众场合与人接触, 保持距离会让人产生安全感。在公共场所要遵守秩序, 不吸烟, 文明礼让, 爱护环境, 爱护公物。涉外交往中遵守国际惯例, 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 尊重地方习俗, 不能做出有辱国格、人格之事等等。

在社会交往中, 礼仪的内容非常丰富, 礼仪事项繁多, 以上列举只是礼仪方面一些最基本的要求。

总之, 在社会生活中, 大学生要在思想上重视自己的言行规范, 重视自己的礼仪行为。要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严于自律, 不断提高自我礼仪修养, 更好地展示出大学生的礼仪风采。S

摘要:大学生是社会中高文化素质的青年群体, 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在大学阶段, 这一群体的礼仪有着自身的要求, 大学生应了解和遵守相应的礼仪规范。

关键词:大学生,礼仪,规范

参考文献

[1]金正昆.社交礼仪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1.

大学生志愿者礼仪规范 篇3

[关键词] 青年礼仪;志愿服务;组织;实施

[中图分类号] G64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6-0044-02

一 青年礼仪志愿组织

(一)青年礼仪志愿组织的性质

1 政治性

青年礼仪志愿组织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在校团委的具体指导下开展工作。这种服务大局的行政化色彩使得它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政治性,党团学生干部在组织中发挥骨干力量,充当管理型志愿者的角色[1]。因工作范围常集中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部门,服务对象为外来宾客、国家(省级)领导、社会名士、专家学者等政要,组织在招募选拔礼仪志愿者之初,在政治思想上严格把关,重重考核,党员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优先考虑、重点培养,在大型活动服务前严格政审筛查。这种带行政指令性质的组织机构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工作的顺利推进及服务效果。

2 公益性

青年礼仪志愿者参与活动具备公益性质,它较之社会上专门设立的礼仪服务机构来说,其主要特征体现在:一是学生参与组织的初衷源于自身学科专业或兴趣特长的发挥与应用。二是学生在组织中尽己所能、克己奉公、历练成长始终是他们价值追求的最高准则。青年礼仪志愿者参加一次活动或是投入一场赛会服务都是为公众谋利益,为集体作贡献,为社会文明进步添砖加瓦。

3 无偿性

青年礼仪志愿者工作同一般志愿服务领域的志愿者一样,不计报酬、无偿奉献,只需组织或承办单位提供一定的交通、餐饮、住宿或满足活动开展所必需的物资等基本保障外,无任何工资待遇,等同义工,不计酬劳。它所追求的价值观是精神层面的个人劳动在社会上的集中展现,是青年中的先进分子在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行为。

4 利他性

青年礼仪志愿服务活动的目的源于学校自身内部事务需要及对外文化交流所驱,是学校对内提升文化内涵,对外塑造形象的表现形式。青年礼仪志愿者个体作为学校展示和宣传文化底蕴的一个因子,是面向大众、面向社会提供志愿服务的学生公益人,服务领域会随指导部门与合作单位的实际需要变化而发生改变。因此,其服务范围是多元的,受众面是广泛的,具备利他性。

(二)青年礼仪志愿组织的运行机制

青年礼仪志愿组织依照学校党委及校团委的指示,按照《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章程》办事,遵循“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组织运转建立起一整套符合客观规律的整体措施,主要体现在:活动内容项目化、活动形式常态化及活动主体的类别化。组织接受任务或开展活动之前,需通过“志愿贵州”网络管理云平台申报立项,获批报备;或通过书面提出活动策划经指导单位审批后,形成活动项目主题。常年活动根据学校自身重大事件和省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工作要点制定规划,从年初的“‘三·五学雷锋省城示范日”到年终的“‘一二·五国际志愿者日”,活动形式丰富多彩,贯穿青年学生礼仪志愿者学期制始终,志愿服务活动呈现常态化。历时较长的大型活动,青年礼仪志愿者参与活动会与专业学习相冲突,这时采取志愿者分类的办法组织实施,如大型活动所需提供服务事项为接待引领,可选派专业对口礼仪志愿者空中乘务礼仪专业学生参与服务;会务需要翻译工作者则选派外国语学院、文学院各语种专业学生参加。礼仪志愿者分类招募、培训、上岗等过程由校团委统筹管理,在学生所属学院备案,志愿服务活动项目由学校教务部门纳入大学生素质教育课程范畴,按志愿服务实际表现如实记载考核成绩,受冲突的专业学习成绩实施免考或缓考政策。青年礼仪志愿服务运作中形成的活动内容项目化、活动形式常态化及活动主体的类别化,确保了青年礼仪志愿服务活动的有序高效运转。

(三)青年礼仪志愿者的管理机制

1 实施团委指导下的队长负责制

青年礼仪志愿服务团队在学校团委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实行分管团委书记联系、指导教师指导、团队队长负责的管理机制。同时,发挥学生志愿组织在引领社会风尚中的主体地位,实行队长负责制,即团队队长在志愿组织中拥有权威,发挥主体作用,对整个志愿团队负责,体现学生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功能性。队长为志愿团队的公益事务和组织的发展壮大需不遗余力,承担主要责任,并为公益活动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对策、建议意见和整改思路。

2 分类管理,建立组员分工责任制

青年礼仪志愿服务团队队内实施分类管理,将队员按专业信息划分成若干小组,设置组长副组长若干名,为每个分类组聘请专业指导教师进行日常礼仪形体及业务能力的提升培训,或统一进行志愿者通识培训。培训后实行考核测试,通过测试且成绩优异者方可录用。各组组员明确责任、分工细致,向组长负责,组长对志愿团队队长负责。这种分工责任制,能使整个青年礼仪志愿组织提高工作效率、形成争先创优的良性竞争机制。

3 推行绩效考核制度,奖惩并重、寓教于乐地运行管理

为树立良好的志愿组织形象,志愿团队内部实施奖励与惩罚并行的绩效考核制度,对青年礼仪志愿者的工作行为及业绩能力进行定期评估,激发青年礼仪志愿者崇德向善、乐善好施的自觉性,增强主动服务师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注重培养德育与劳育、智育与美育等方面相结合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协调发展。同时,适当开展志愿团队的对外交流学习及团队素质拓展活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精诚团结、勇于进取,让团队迸发出创新凝聚力,形成良好的品质。

4 开展星级志愿者评选表彰

表彰先进、树立典型,传播礼仪文明,是青年礼仪志愿者管理的重要事项,结合教育部下发的《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大学生青年礼仪志愿服务组织在每年的国际志愿者日都开展评选表彰工作,产生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及星级志愿者,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形式来激发先进、创建典型,支持越来越多的先进青年礼仪志愿者效仿身边的榜样,坚定从容的为社会和集体贡献力量。

二 青年礼仪志愿者工作实施的重难点

(一)专业培训工作

青年礼仪志愿者的日常学习和专业培训是做好志愿服务的基础性工作,开展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业务培训,能达到夯实技能、培养学生礼仪社会责任感的目的。通常,青年礼仪志愿者的学习培训可以分为通识培训和业务培训,通识培训主要围绕志愿服务理念、志愿精神、大会及省情介绍、服务安全知识等内容展开;而业务培训则进一步细化,为该领域的精准服务环节,即礼仪文化知识、服务技巧和服务态度等。专业培训对礼仪志愿者的要求很高,从思维品德素养到形体身高仪态,从微笑露齿行走到盘发修眉站姿等等方面都需要精细考量,此阶段能最大限度的提升礼仪志愿者的综合素质,也最能考验礼仪志愿者的自信心和意志力。因此,做好礼仪志愿者的业务能力培训是做好一切礼仪志愿服务的开始,是提升礼仪志愿者修养和志愿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二)无缝对接工作

青年礼仪志愿者要将培训学习到的知识技能转化为社会成果,离不开实践这一环节,上岗服务为成果转化提供了运用平台。具体参与服务人员会因服务对象活动事项的变化而变动、服务时长会因排练的整体效果不理想而延长等,这些都考验着青年礼仪志愿者应对突发状况的处理能力,也需要志愿者组织负责人与服务单位协调沟通,研究应对方案,从而明细分工,根据环境及内容的变化重新调整方案,灵活处理,甚至需要做出多种预案,不断的彩排演练,以适应会务需要。在重大赛事(会务)的引领接待中,青年礼仪志愿者还须做到“一对一”的无缝对接,才能使整个志愿服务过程不出纰漏、臻于完美。

(三)品牌立项工作

近年来,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如火如荼的开展,青年礼仪志愿服务工作能否参与项目大赛的申报立项,考验着青年礼仪志愿组织的集体智慧和文化底蕴。礼仪文化传达的是一种规范,一种尊重他人、被人接受和让人感到愉悦的行为准则,它能使整个校园和社会朝着文明进步的方向迈进,而青年礼仪志愿服务正是要宣传和播种这种文明,让人们知荣明耻、以礼待人,让礼仪的真善美走进校内外,促进社会和谐。理解掌握好礼仪的基础知识,热爱并身体力行的做传统礼仪的传播推介者,力图在宣传形式上有所创新,服务过程中渗透推广,影响并带动越来越多的人知晓礼仪、崇尚礼仪,自觉用礼仪规范和约束自我,促进友善文明的社会新风,青年礼仪志愿公益事业的品牌项目申报将迎刃而解。

(四)社会认可程度

青年礼仪志愿服务活动需要接地气的开展工作,才有可能得到社会的广泛接纳。为此,青年礼仪志愿工作需要处理好服务社会与服务身边的关系,同时处理好外延与内涵之间的关系。大多数青年礼仪志愿者都在服务社会中得到锻炼与发展,如遇大型活动,志愿者们总是满怀期待跃跃欲试的报名参加,他们知道在大型活动中能够有更多机会接触赛事明星高层领导,能充分的展示才干体现自我价值,从而忽视了志愿服务身边的工作。其实,最能体现自我价值和展示志愿精神的应该是日积月累年复一年的时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志愿工作。如平日对待长辈尊者,一个微笑、一声您好便能传递温暖;面对孤寡身残人士,主动问询、搀扶一把,更显得难能可贵……青年礼仪志愿者不仅仅需要彬彬有礼、外表光鲜、美丽绽放,还需要内外兼修、严于律己、重在平时,扎扎实实的从自身做起,以高尚的品德塑造自我,感染他人,最终赢得社会大众的尊重。

总之,青年礼仪志愿服务活动的兴起与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和精神文明建设提升的重要标志。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旗帜感召下,广大的青年学生在服务社会奉献自我的志愿服务中锤炼本领,共青团组织也将围绕“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的四维工作格局,加强引领,不断规划青年礼仪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与实施,用扎实的工作去影响和带动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学子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走一条科学化、规范化和精品化的志愿服务之路,从而为推进高校乃至社会青年礼仪志愿文化的繁荣发展,为民族地区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学生文明礼仪规范 篇4

个 人 礼 仪

一、仪表

1、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衣服鞋袜要常换洗,按时理发和沐浴。

2、日常着装要符合年龄特点,特别是符合学生身份,整洁大方、协调得体,不穿奇装异服,进校一律佩戴校牌,少先队员佩戴红领巾。不许烫发、染发,女同学不准戴首饰、染指甲、化妆,男同学不留长发。

二、言谈

1、态度要诚恳、和蔼、语气要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

2、进校要讲普通话。坚持使用礼貌用语:“您好”、“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请原谅”、“再见”等。

对他人提出要求时说“请”;与人打招呼时说“您好”;与人分手时说“再见”;给人添麻烦时说“对不起”;别人向自己致谢时回答说“没关系”;得到别人帮助表示感谢说“谢谢”。

3、尊称(敬称):长辈、友人或初识者称“您”。对师长、社会工作人员要称呼职务或“老师”、“师傅”、“叔叔”、“阿姨”等,不直呼其姓名。

三、仪态举止

1、待人接物中,表情自然,动作大方。

2、姿势:交谈时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使用好体态语言: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右行礼让、回答问题起立等。

3、站姿: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抬头、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站立时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

4、坐姿:腰背挺直,肩放松。在正式场合,入座时要轻柔和缓,起座要端庄稳重。

参加集会、听讲时坐正立直。坐正:头正颈直,上体与座椅靠背基本垂直。立直:抬头挺胸,上体、双腿与地面垂直。

5、走姿: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肩放松,两眼平视,面带微笑,自然摆臂。

行走稳健:行走姿势正确、步幅适中,稳健有力。在楼道、教室行走时,慢步轻声;在街道上,靠右行走;不摇肩晃臀,不多人勾肩搭背行走。

学 校 礼 仪

一、课堂礼仪:

1、上课: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上课迟到,应喊“报告”,经教师同意后方可进教室,走进教室后,应迅速坐好,保持安静。

2、听讲:上课时坐姿要端正。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名字时可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使用普通话。

3、下课:下课时,全体同学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有领导或教师听课时,要让师长先走,全体学生起立迎送。

二、集会礼仪:

1、参加集会,要准时、有序。要按指定地方整齐就座,不早退,不随便进出,会议结束后要有序退场。

2、会议期间,要认真倾听,不得看书、谈话、吃东西、扔杂物、打瞌睡,讲话或报告结束后要鼓掌,以示感谢。

3、每周一升国旗仪式,参加仪式的学生要准时参加,列队整齐,衣着整洁,系好衣扣、裤扣,戴好红领巾,面向旗杆方向立正站好。不得交谈、走动或做其他动作。升国旗奏国歌时,面对国旗行队礼或注目礼,直到国旗升至杆顶。唱国歌时要立正站好,目视前方,神态庄重,歌词正确,音调准确,声音洪亮。认真聆听国旗下讲话,不得说话、玩笑。升降国旗时,凡经过现场的同学都应面对国旗,自觉肃立,待国旗升降完毕,方可自由活动。

三、尊师礼仪:

1、在校园内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要让老师先行,并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乘车时对教师应主动礼让。

2、对师长或来宾要主动问好致意,主动让座,让路,答问时彬彬有礼,不围观嬉笑,指指点点。家长或亲友来校遇到老师时,应主动在家长和老师间作介绍。

3、与老师谈话时应立正,在教室座位上与老师谈话应起立,得到老师允许后,再坐下听讲。领奖或向师长交物品时,双手接交,表示尊敬。

4、有事进老师的办公室或宿舍,先喊“报告”或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

5、在校外遇到老师时,应主动和老师打招呼,不得故意回避。

6、尊重老师的劳动,听从老师的指挥。对老师的提醒和批评,不得顶撞,如有意见,可在课后与老师交换。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

四、同学间礼仪:

1、同学间要团结互助。不说脏话、粗话,不骂人,不说伤害同学的话,不做对同学无礼的事。

2、借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及时归还,并要致谢。

3、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笑、冷笑、歧视,而应该给予热情的帮助。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能评头论足,也不能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绰号,不能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

4、严禁对同学人身攻击,打架斗殴,聚众闹事等违纪违法行为。

5、诚实守信,说做一致,有错就改。答应别人的事要按时做到,借他人钱物及时归还。外出时要礼貌待人、谦虚好学,展现牙小学子的风采,维护学校声誉。

五、校内公共场所礼仪:

(一)校园

1、自觉保持校园整洁,不乱扔纸屑、粉笔头、果皮、包装袋。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校园严禁吃泡泡糖、瓜子类食品。

2、爱护标语牌、警示牌、格言牌和花草树木。不跳摸班牌、格言牌、警示牌和电器设施;不在黑板、墙壁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不践踏草地,不攀枝摘花;节约用水用电。

3、严禁吸烟、喝酒、赌博、看黄色影视书刊、不进“网吧”,不参与迷信、邪教活动。

4、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推搡,不追逐打闹。

(二)图书室和阅览室

1、室内须保持安静和卫生,不要高谈阔论或东跑西走。

2、爱护书刊,不得偷撕资料,不作记号,阅读开架报刊后应按原序摆放。

家 庭 礼 仪

1、孝敬长辈,尊重兄长,爱护弟妹。就餐先请长辈入座,自己方可就位,就餐中也要礼让他人。离家前,主动与家长打招呼:“我走了,再见!”归家说:“我回来了!”见家长离家或归家,主动招呼,递接物品。

2、经常与父母交流生活、学习、思想等情况,尊重父母的意见和教导。对家长有意见要有礼貌的提出,不任性、不耍脾气、不顶撞。

3、体贴帮助父母,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不与他人攀比摆阔,不乱花钱。

4、尊重邻居的生活习惯,不影响邻里正常生活,邻里有困难时主动关心帮助。

学生仪容仪表礼仪规范 篇5

学生仪表的具体要求

1、容必正。头容正,肩容平,背容直,胸容宽。坐姿端庄,不歪斜;站姿优美,不勾肩搭背;行走昂首挺胸,慢步轻声。

2、衣必整。衣服必须整洁,不得弄脏衣服;不敞开衣服,内衣不得长出外服。逢一和学校通知的重要日子穿校服,红领巾必须整洁,不穿拖鞋,鞋带要系好。

3、面必净。早中晚洗脸洗手,保持面部洁净,无汗污,无鼻涕,无污垢。

4、发必理。学生应留标准的学生发型,看上去自然、大方、美观,不乱发,要反映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男生1个月理1次发,不准留长发、怪发。具体要求:前额发下压不超过眼眉毛;两侧鬓角不超过下耳廓,后部头发不得长过衣服衣领,两边的头发不准长于上耳廓;不得剃光头。不得烫发,染发、定型头发。女生不准散发或束奇装怪发,不染发、不烫发。具体要求:不披发,前额头不遮眼,可梳成短发,也可以梳成扎束式马尾;不得留长刘海或斜剪式刘海。发夹要合理,不得使用颜色过于鲜艳及配有掉坠式的`大发夹。

5、指必修。1—2周必须修剪一次指甲,不留长指甲,不涂甲油;勤洗手,手心、手背、甲缝里洁净不留污渍。

6、书必洁。书包、书本收拾必须保持整洁。保持作业本、课本、课桌干净。上放学,书包的外拉链必须拉上。

7、行必规。语言文明礼貌,见到老师、长辈、客人主动打招呼;讲究卫生,不乱扔乱倒,不乱涂乱画,上完厕所及时冲洗;不得提前到校,进校轻步慢行,课间不追逐疯打,做安全文明的小活动;不佩戴各种饰物,不化妆。

一、仪容仪表基本要求

整洁大方,朴素得体,符合中学生身份。

二、仪容仪表细则

1、男同学不得留长发,不得剃光头,不得染发、烫发,不理碎发,做到前不扫眉、旁不遮耳、后不过颈,不留怪发型。

2、女同学要求理运动短发或扎马尾辫,前额流海不过眉,不涂脂抹粉,不画眉毛,不画眼圈,不抹口红,不得涂指甲油,不得披头散发、烫发、染发,不理碎发,不梳怪发型。

3、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穿拖鞋,不穿奇装异服,不盲目追求名贵服饰,不得在校服上乱涂乱画。女生不得穿露背装、露脐上装、超短裤、超短裙和半透明柔装,不穿过分暴露衣着。

4、不得佩戴耳环、项链、戒指、手镯、手链等饰物。男女生均不得戴护身符。不染、不装饰指甲,不留长指甲。

5、不得穿拖鞋进入校园,女生不得穿高跟鞋。

A:仪表包括容貌、穿戴、姿态、风度。

①容貌即相貌、长相、面容、身材。

②穿戴即衣、帽、鞋、袜、头巾、围巾,还包括佩戴物等各种饰物。

③姿态即姿势和体态。

④风度即由人的内在气质与举止姿态形成的作风和气度。

注重仪表就是注重和重视自己的仪表,应做到仪表优美、大方。

B: 注重仪表的基本要求:

㈠要整洁,

资料共享平台

从头到脚要保持干净,尤其是面部、口腔、脖颈、手、头保持干净。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每天洗脸、洗脚,经常洗澡、洗头,头发梳理整齐,坚持漱口、刷牙。

㈡要端庄。

坐、立、行走姿势合乎健美要求,服装、发型合乎自己身份,朴素大方。

①中学生服饰应反映出学生健康活泼、朝气向上的特点,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育,方便中学生的学习和活动。同时要讲究科学。中学生身体尚未发育成熟,穿着打扮上不宜一味模仿成年人。

②中学生的穿戴要求应是合体、适时、整洁,符合身份,朴素大方。

合体。即穿戴规格要符合自己身体高矮胖瘦。过大过小、过长过短、过肥过瘦都会不协调、不方便、不舒服。

适时。即穿戴合乎时宜,随季节、天气变化、场合换衣服。

整洁。穿着要规整干净,衣领翻好,扣子扣齐,腰带、鞋带系好。

符合身份。即符合中学生身份,符合中学生特点。反对花哨、奇异、独特,也反对颓废、邋里邋遢。

朴素大方。指不追求艳丽,不追求时髦,自然纯朴。

㈢不穿高跟鞋。

1、高跟鞋易引起“高跟鞋脚病综合症”。

2、高跟鞋限制人的运动量,不利于学生自由、健康发展。

㈣发型要符合中学生身份。

中学生发型应该是自然、简便、整齐,显示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

1、男生不得留长发。

头的两侧和后部发长不得超过发界。留长发是颓废的表现,“土不土,洋不洋,不男不女”,不是中学生的发型,更有损于中学生形象。

2、女生不得烫发,不提倡留长发。

留长发和马尾辫也有诸多弊端:

⑴花大量时间去梳理头发,对正在紧张学习的学生而言,是一个无意义的浪费和负担。

⑵长发、马尾辫由于捆扎时拉扯周围发根,这种刺激易导致毛囊炎、脱发和后脑疼痛。

⑶由于捆绑,后脑部汗水不易蒸发,也为细菌繁殖提供了条件。

㈤不佩戴首饰,不化妆。

①不佩戴首饰。

首饰泛指头饰、手饰、项饰、胸饰。如耳环、发插、耳钳、手镯、臂镯、戒指、项链、项坠、项圈、胸针、领针、别针等。

②不化妆。

化妆指用粉脂等修饰面容。中学生不宜化妆。

小学生礼仪规范细则 篇6

课间做好课前准备,课本和文具盒整齐地摆放在课桌的左上角,保持正确的坐姿等待上课。

二、敬礼

1、上课起立立正,站姿标准,齐声向老师行队礼问好:“老师,您好!”下课起立,站姿标准,向老师鞠躬告别:“老师,您辛苦啦!”

2、队礼规范:右手五指并拢,直臂向前抬至与肩同高,掌心向左,右肘开始弯曲,腕不能有旋转或弯曲变化。右手向额上方移动,大臂向右前上方抬起,成敬礼动作。此时右手拇指根关节对准身体中线,并距额头一拳,掌心向左前下方,大臂向右约45度,向上约45度,礼毕时,按敬礼的相反动作还原。

三、坐姿

上身端正,与课桌保持10厘米左右的距离,两臂自然平放在课桌上,不能仰靠在后边的课桌上。下肢自然弯曲,两脚平放地上,腿不要乱摇。

四、发言

举手时小臂弯曲、肘关节平放桌上,五指并拢,不敲课桌。得到老师允许后再站起来答问,不能乱嚷。

五、朗读

端坐朗读,双手捧书,眼离书一尺,默读时平放课本。

六、写字

礼仪规范教学反思 篇7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刚开始进行该课程的教学时, 看到同学们的反应是漠然的, 课堂上仅仅是老师讲, 学生听。在观看教学光碟时, 学生们是一副看热闹的表情, 根本就没有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联想到听到和看到的社会上种种不文明的行为和缺失社会公德的事, 笔者决定让学生先讲述发生在身边的一些不文明、不道德的人和事。刚开始只有一两个同学配合, 展开讨论后, 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列举了一个个听到过或看到过的现象, 我对于每位学生的发言都认真地听着, 并给予肯定和鼓励。因为问题来自生活, 学生们就愈发觉得亲切, 没有距离感, 学生的兴趣就更高了。这时教师趁热打铁, 问学生:如果事件发生在你身上或你周围该怎么做?学生们回答:作为当代社会的年轻人, 应该是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人, 更应该成为一个具有高尚的礼仪修养的人。听到他们的分析总结, 笔者感到学生喜欢讨论, 喜欢上礼仪课, 同时这也让笔者感到很欣慰。事实上, 他们不是不想学, 而是教师如何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教。经过这次讨论后笔者转变了教学方法, 采用学生们收集到的不文明的实例, 在课堂上陈述或表演出来供大家讨论, 然后统一认识, 自我约束,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礼仪教育具有渐进性, 是一个循序渐进、反复实践的过程。良好的礼仪修养必须要经过学习礼貌、礼节知识, 培养尊重他人的意识和情感。同时要克服自身和社会的各种阻力, 确立坚定的信念, 不断领悟才能得以实现。当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训练、实践取得良好效果受到他人的肯定时, 也就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校园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应该立足于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身体力行, 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素养。校园文明礼仪应该从小处着眼, 重视日常生活中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

校园文明礼仪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 “讲规范、抓落实”, 虽然我们对校园文明礼仪的规定条款细致、要求严格, 但我们的制度是以学生的自我需要为基础的, 我们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一定要在学生的理解和拥护中施行, 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心里。

二、加强实践课的训练, 注重个人修养的提高

礼仪课属于开放性的课程, 所以笔者常告诉自己:不能一味地讲述知识, 在“纸上谈兵”, 要鼓励同学们多思考、多讨论。古人云“玉不琢, 不成器”。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多了才能注重细节, 在细节上入手抓训练, 说明学生们是从心理上真正接受了这门课程, 愿意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 这样才能更好地督促、鞭策教师不断地研究探讨, 不断地进步, 以期让礼仪课真正有效地“活”起来。我国古代的伦理思想中就十分注重修养之道。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强调“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就是强调自我修养。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自我修养是对个人思想意志、道德品质、学识技艺等方面进行主动、自觉的锻炼和涵养, 是自我素质不断提高和发展的过程。作为一个有修养的人, 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与人交往中一定会有和谐与完美的人际关系和工作伙伴。模拟演练是最佳的学习方法, 而其目的与最终落脚点是一致的, 还是服务于生活。课堂上, 教师要求学生演示站、坐姿及与人见面后的礼节, 对他们的表现教师要及时进行点评, 然后教师教给学生正确的站姿、坐姿, 教他们正确地行礼。有些学生姿势不正确, 教师要逐一指导并让同学们结合实际加以运用。笔者还特别强调每天到校后, 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一次体验胜过十次说教。”当学生们的问好得到老师的回应后, 他们感受到的是被尊重。不仅如此, 教师还要求他们在其他课堂上都能牢记学生礼仪规范, 尊重老帅, 认真听讲。同学们反映听课纪律好, 老师讲得精彩, 学生听得有劲。针对个别上台演讲的同学在行注目礼、鞠躬礼以及其他礼节时做得不到位的情况, 教师要及时进行规范的讲解和对错误的纠正。同时, 要求学生应把学到的礼仪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 灵活运用, 在实践中找出自己的差距, 通过再学习进一步完善自身行为, 成为一名合格的职校生。

三、营造讲求礼仪的大环境

课堂上的讲解实践训练固然很重要, 但我们也不能忽视营造讲求礼仪的大环境。笔者认为当学生已经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时, 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来自于学生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这些影响根深蒂固, 时时在影响着学生。比如一句粗语、脏话, 生活中的不拘小节等等, 需要我们时刻引导他们, 教师也要以身作则, 为学生做表率。通过老师的带动, 学生系统的学习和实践, 真正使他们成为能自我约束、待人友善、人品高尚、注重文明礼貌、有修养的人。

礼仪是人与人交往的桥梁和纽带, 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世界日益在变为联系紧密的地球村落。在一个讲求礼仪的大环境下, 人的道德与行为规范会不自觉地受到环境积极的制约与影响。学生在校学习礼仪规范, 从而养成良好的社会习惯, 带动全社会文明程度共同提高, 这是教育的责任, 更是教师的责任。因此, 提倡营造礼仪环境, 是提高全社会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环节。我们每一位公民都应做出积极的响应, 以此来带动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共同营造讲求礼仪的大环境, 最终实现人人知书达理, 全民素质整体提高的境界。

参考文献

[1]赵景卓.现代礼仪[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8.

礼仪规范提升司法公信力 篇8

“我曾经遇到过开庭过程中找不到法官了,只听到法官的声音传出来,原来他蹲在审判台里侧,跟人打电话。” 现任北京大禹律师事务所主任的张燕生对《望东方周刊》讲起2004年她在某中级法院刑事审判庭亲历的情景,“此类明显不当的行为,包括我曾经还碰到过的法官把脚踹在审判桌上,喝酒以后在法庭上说醉话等,近两年的确是很少看到了。”

“这种转变,与近年来各级法院不断将规范司法礼仪作为树立司法权威、提升司法公信力的一项重要举措有一定关联。”张燕生说。

有助于缓和不信任感

2012年2月17日,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并施行《贵州省人民法院文明司法礼仪指南》。

这并非第一个省级高院发布的司法礼仪规范方面的文件。早在2006年,浙江省高院公布了《法官司法礼仪规范》,从法官职业形象、接访接诉等五方面对法官提出要求。此后,河南省高院也于2008 年8 月1 日试行《河南省人民法院司法禮仪规范》。

省高院外,各级人民法院也有相似司法礼仪规范文件。以河北省为例,2011年8月31日廊坊中级法院公布了《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礼仪规范(试行)》,成为该省首例针对法院工作人员礼仪的规范文件。此前在2010年11月25日,河北省还成立了法院司法礼仪研究会,当时河北省高院院长高勇发表书面讲话说,“成立司法礼仪研究会,最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要以此为平台,在全省法院系统引导一种规范、文明的司法行为风尚。”

业界一直有一种声音认为,司法礼仪对基层法院仍是奢侈品,但近来基层法院在司法礼仪建设方面却频频出招。去年底,河南洛宁县法院在新制定的《干警综合绩效评估办法》中,首次将规范着装、内务卫生、言行举止等司法礼仪内容纳入考核指标,并由监察室负责对各部门的司法礼仪进行检查。今年2月,江苏淮安市淮安区法院将2012年定位为“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年”,整肃司法礼仪是其中重要内容。3月底,四川开江法院组织开展评查活动,其中“遵守司法礼仪,规范庭审语言,避免对社会公众产生负面影响”亦是评查法官要求之一。

事实上,各地出台的司法礼仪规范并非“地方创新”,而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和《法官行为规范(试行)》等有关规定做的进一步细化。

这些规范大致包括法官礼仪、庭审礼仪、接待礼仪及违法司法礼仪后的处理措施等方面,集中针对各种乱象,例如开庭时服装打扮不注意形象,耐不住烟瘾,坐在审判台上前俯后仰、跷二郎腿、随便进出、接听手机、耍威风、随意训斥当事人等行为进行规范治理。此外在规范中往往还附有特别说明的“司法忌语”,如“你当法官还是我当法官;你懂法还是我懂法;你大还是我大;你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听你的还是听我的”等“不当语句”。

“这些规定平时对法官培训时都提到过,有些细节没有规定的,我们也会很注意。比如双方当事人都来了,有一方的律师可能我认识,甚至是同学熟人,但当着当事人的面我是不能过去握手的。”曾任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庭长的高级法官李大元对《望东方周刊》说,他曾参加过多次关于举止言行、文化修养、法官规范、纪律要求等方面的讲座。

在李大元看来,之所以对司法礼仪格外重视,与当下整个社会心态有关。“当下,社会诚信受到质疑,不少当事人对法官甚至有不信任的成见,而司法礼仪带来的执业规范感和神圣感能对缓和这种不信任感起到一定作用。”

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虽然在法官的基本仪容仪表上有很大改进,但张燕生认为,直接关乎审判公正性的庭审礼仪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从刑事审判庭的情况看,现在存在的较大问题是对当事人的大声呵斥。”张燕生说,尤其是当事人自我辩解或对公安机关表达不满时,法官常会使劲敲击法槌予以制止。

2010年11月底,张燕生接手一个强奸案,当年12月在法院庭审中,被告人辩称自己被诬告,审判长即说,“噢,你没罪,都是别人陷害你,是吧?”当被告人辩解说受到刑讯逼供时,“话都没有说完,法官就拿着法槌使劲敲,坐在他附近的书记员吓得一哆嗦。”

事实上,关于法官的此类行为,各级司法礼仪规范中均有明确提及。如法官在庭审中不得随意打断当事人、代理人、辩护人等的陈述等。

在张燕生看来,法官的态度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对自身在法庭上的角色认知。“在我国的传统思维中,法院被当成打击犯罪的工具,法官也站在打击犯罪的角度考虑问题。当被告人辩白自己无罪的时候,有些法官就可能会显得愤怒,有的甚至有时候帮着检察官跟律师吵架,一时忘记了自己的居中裁判地位。”

“尤其是不公开审理的,有的法官就表现得不够严谨。2007年的一个案子审理中,我说公诉人没有出示某个证据,公诉人就马上低头找,很长时间找不到,法官急了,说‘我帮你找,就不信没有’。” 张燕生说,还有一种常见问题是不准时开庭。“通知9点开庭,可能9点半才开始。我曾经在一个中院门口碰到院领导站在那里查时间,说明这个问题在法院内部其实是很重视的。”

回应张燕生所说的“委屈”,李大元说至少他本人在担任审判庭庭长期间对司法礼仪规定是严格遵守的。“纪律检查部门会专门调取录像看。法官庭审态度不好,举止不文明,当事人说话时法官不认真听,只要群众一封信举报,肯定就会被查,轻则写检查,重则被调离岗位。因为这关乎整个庭的荣誉。”

“高级法院比基层法院的情况要好一些,一些基层法官在跟律师、当事人沟通时态度比较生硬。” 北京孙中伟律师事务所主任孙中伟对张燕生的看法比较赞同。他告诉《望东方周刊》,民事审判庭与刑事审判庭的情况也有不同,“刑事审判庭,涉及到跟公权力当庭抗辩,法官可能会‘偏袒’公诉方,司法礼仪上就会失衡;民事审判的话,当事人双方是平等关系,一般有经验的法官只要能驾驭法庭,遵守基本的庭审礼仪还是不难的。”

除了审判长,陪审员与书记员的行为也关乎庭审礼仪规范。“最近的一个刑事案子,从早晨9点多开庭,持续3个小时,中午休息一个半小时,下午又审了3个小时,案子比较复杂,审判长是一个50多岁的女法官,她本人一直保持着注意力,但旁边的两个陪审员到下午都趴在了桌子上,看上去像是快睡着了。”大禹律师事务所实习律师赵亮对《望东方周刊》说,这种疲劳是可以理解的,“他们不是主审,精力不太容易集中,书记员也是如此。以前书记员用笔记,必须得认真听,现在技术水平高了,书记员就可能会走神。”

目的是实现公正判决

法袍与法槌制度是司法礼仪改革的两项重要内容。

“1980年代初法院刚恢复工作的时候,法官穿便装。1985年左右给法官穿类似警官的衣服,大盖帽、肩章式。”张燕生说。

到了2000年初,“两高”与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00式审判服检察服换装试穿工作的通知》,法官袍正式进入社会的视野。按照当时的官方通知,换装法官袍的原因是:“法官、检察官戴肩章、大盖帽在外观上近似军警,人民群众早有批评意见。为了体现中国法官和检察官的公正形象……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开庭审理案件时,逐步改着黑色法官袍。法官穿着法官袍象征着思想的成熟和独立的判断力,并表示始终遵循法律,对国家和社会的负责。”

2002年初,最高法院发布《人民法院法槌使用规定(试行)》的通知,法槌开始进入法庭。按照规定,法官在宣布开庭、休庭、判决等情况下“应当使用法槌”;在面对妨害审判、扰乱法庭秩序等情况时“可以使用法槌”。对敲击法槌还有细节规定,如敲击“轻重以旁听区能够听见为宜,不得连续多次敲击法槌”。

“1979年刑事诉讼法确立的是法官主导法庭审判,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才大幅度地引入了对抗制因素,这样,法庭上的礼仪要求也就更加突出,从根本上说是要营造一种开明、公正的司法秩序,使控辩各方能够在法律的框架内平等、公开、文明地博弈。”张燕生说。

法庭环境亦与广义上的司法礼仪有关。一些法律界学者认为,不少地方建设的法院建筑,其设计风格与司法礼仪的神圣庄严性不一定匹配。

“从根本上说,司法礼仪规范的出台是司法改革的措施之一,是追求司法文明的表现。其目的是创设良好的法庭秩序,实现公正判决。”张燕生说。

中学生文明礼仪规范要求 篇9

一、形象礼仪

1.在校期间按学校要求穿规定的校服,衣服干净整洁;团徽佩戴在左胸。

2.课堂和集会不敞衣,不脱鞋。

3.头发适时梳洗,发型大方得体,不染发,不烫发。

4.保持友好、真挚、积极的情绪状态,表情自然,不故意挤眉弄眼、吐舌、做怪相。

5.不佩戴项链、耳环(针)、戒指、手链、手镯等饰物。

6.坐有坐相,站有站样,走路昂首挺胸,举止文雅,稳重端庄,落落大方。

二、课堂礼仪

1.做好课前准备,并端坐教室安静等待。

2.老师宣布上课,迅速起立,向老师问好,并鞠躬行礼,待老师答礼后坐下。

3.不迟到。如果迟到,立正喊“报告”,经老师允许后进入教室。

4.上课时,身体端正坐直,读书写字姿势正确;各种物品要轻拿轻放,专心听讲,独立思考,认真做好课堂笔记。

5.积极思考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举手发言。发言时,声音洪亮清晰。

6.别人发言时,要认真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不做无关的动作。

7.下课铃响,老师宣布下课时,应起立,离开教室时,让老师先行。

三、活动礼仪

1.课间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种体育活动和文娱活动,不大声喧哗,不追逐打闹,不妨碍他人休息,注意礼让。

2.积极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文艺演出、体育竞赛、科技制作、团队活动、文化节活动以及培养特长的各种兴趣小组活动。

3.出入教室、等教学活动场所要轻声慢步,按指定线路有序行走,不拥挤,不抢道。

四、集会礼仪

1.集合列队要迅速、安静、整齐,并在指定位置坐(站)好。

2.参加升国旗仪式,肃穆庄重,目视国旗行注目礼;唱国歌时要声音洪亮。

3.听讲话、看演出,要做到神情专注,姿态端正,保持安静,并适时适度鼓掌。

4.在集会过程中不在会场吃零食,不乱扔果皮纸屑,保持会场清洁卫生。

五、交往礼仪

1.进出校门,相互谦让;主动向门卫和值班老师问候。

2.上下楼梯时,要轻声慢步,靠右行走。遇到老师,应让老师先行,向老师问好。

3.要诚恳接受老师的教育和指导。和老师、同学有不同意见时,要心平气和地进行沟通,不赌气,不吵闹。不欺骗老师,不顶撞老师。

4.住宿生要遵守宿舍管理规定,讲究宿舍卫生,个人物品要按规定摆放。

5.尊重同学,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对同学的过失或冒犯要宽宏大量。不给同学取绰号,不挖苦讽刺他人。

6.向别人借东西,要先征得别人同意;并且信守诺言,按时归还。

六、就餐礼仪

1.进入餐厅要安静有序,拿取餐具相互礼让,不急跑,不插队,不争抢,不拥挤。

2.进餐时遵守食堂秩序,保持安静,爱惜粮食。

3.进餐后要自己收拾自己的残汤余羹、不乱扔餐具与垃圾,保持餐厅卫生。

大学生志愿者礼仪规范 篇10

二年一班 刘 敏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活动课,使学生认识到文明礼仪就在我们的身边,体会文明礼貌用语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会正确运用文明用语。

2、通过活动使校园里呈现出一派祥和的气氛,到处可见文明用语,使文明礼仪教育见效。

3、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修养,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二、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校园礼仪的歌曲

2、文明礼仪儿歌、朗诵等。

三、活动重点:

通过活动希望学生能把校园礼仪的一些规范运用到生活学习中。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也许你可能天生是一位公主。但是你必须经过学习方可成为一位女士。——英国女王 致孙女 解释: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

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学习应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人,学 做社会人。尽管我们已经是中学生了,尽管我们每一个人都觉得我们是社会中的文明人。

然而,一些不文明,不和谐的现象却还是在我们身边时有发生。(同学讨论,主持人发表意见。)主持人

`1:那么,究竟怎样才算是讲文明,重礼仪呢? 主持人

1:我可是听说我们班的同学有许多在课堂上的不文明行为。

(二)寻找不文明现象

1、随意丢掉生活垃圾。

2、口中蹦出的字眼与自己年龄身份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3、上课时随意走动、我行我素。

4、可能看到这现象大家都不陌生,当我们与人相处的时候,总埋怨别人的“不拘小节”,而我们需要某些东西的时候,往往自己又懒得去理会那些“小节”了。为了班级的良好形

象,同学们的身体健康,每个人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 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

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

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 们知道: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设出

优良的学习气氛。

商务人员怎样规范自己的商务礼仪 篇11

一.要掌握商务礼仪的基本原则

首先是尊重的原则,商务礼仪以尊重为基本理念。在商务交往中,人际关系的处理是很复杂的工作,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以尊重为本。为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讲自尊,在商务交往中,商务人员要考虑到自身形象和企业形象,在交往中自尊自爱,这主要体现在商务人员的穿着打扮、待人接物、一举一动中。二是尊重交往对象,在商务交往中,尊重交往对象需要对交往对象进行准确的定位,包括其职业、身份地位、受教育程度等。

其次是真诚的原则,商务人员的礼仪主要是为了树立个人和组织良好形象,商务人员所从事的并非是短期行为,从事商务讲究礼仪,越来越注重其长远利益,只有恪守真诚原则,着眼于将来,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获取最终利益。这就要求商务人员和企业要爱惜其形象与声誉,就不仅只追求外在形式的完美,更应将其视为商务人员情感真诚流露与表现。

再次是谦和的原则,谦和是一种美德,是社交成功的重要条件。这在社交场合一表现为平易近人,热情大方,善于与人交往,乐于听取他人意见。但是这里强调的谦和不是过分的谦和,不是无原则的妥协和退让,过分的谦虚其实是社交的障碍,特别是在与西方人交往中,不自信的表现让人怀疑你的能力。

第四就是宽容的原则,宽即宽待,容即相容,宽容,就是心胸坦荡、豁达大度,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谅解他人的过失,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有很强的容纳意识和自控能力。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并提倡宽容的道德原则,并把宽以待人视为一种为人处事的基本美德。从事商务活动,也要求宽以待人,在人际纷争问题上保先豁达大度的品格或态度。在商务劣等中,出于各自的立场和利益,难免出现冲突和误解。在这种情况下,自己想开一些,眼光看远一些,体谅别人,才能正确处理和对待各种关系与纷争,以求得长远利益。

最后就是适度的原则,在人际交往中,沟通和理解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但如果不善于把握沟通过程中和尺度,结果是适得其反,在交往中,既要彬彬有礼,又不能低三下四,既要热情大方,又不能轻浮飘飘。

二.怎样规范自己的商务礼仪

商务人员应从以下方面规范自己的商务礼仪:

1.着装礼仪。包括男士着装和女士着装。商务活动中男士主要以西装作为正装,在正式的商务场合中,男士一定要着正装,而且穿着要规范,比如西装在什么场合穿什么颜色,纽扣应如何扣,衬衣应怎样穿,领带该如何系,马甲该如何穿,这地颜色如何搭配,鞋袜与下装如何搭配等等。商务活动中女士主要以套裙为规范和常见,在正式的商务活动中套裙色彩以冷色为主,不宜选择过于鲜亮的色彩,同时,应当与流行色保持一定的距离;套裙应图案简洁,尺寸适宜,造型简约;无论什么季节正式的商务套裙都必须是长袖的;职业套裙的裙子应该长及膝盖,坐下时裙子会自然向上缩短;特别要注意职业套裙的搭配,主要包括衬衫、丝巾、鞋袜、佩饰等的搭配要协调。

2.仪容礼仪。商务礼仪中的仪容美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包括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指的自然美;二是指人的修饰美;三是指人的内在美。在商务活动中,端庄、美好、整洁的仪容,能够使对方产生好感,有利于商务活动的顺利开展。在这里强调一下化妆的原则与禁忌:美化,就是要修饰得法,适度矫正,扬长避短,力戒怪异;自然,“化妆上岗、淡妆上岗”是商务人员的基本要求,也只有达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妆成有却无”的境界,才是真正的自然的体现,才是最高水准的显现;特忌浓妆艳抹和当众表演。

3.表情礼仪。感情表达=(7%)+声音(38%)+表情(55%)。可见表情在人与人的交往与沟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是人们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商务人员在表情方面应具备较强的自我约束力和控制力。在这里眼神和微笑最具礼仪功能和表现力。首先眼神礼仪主要要注意的是注视的空间、注视的方向和注视和时间;而微笑礼仪要注意的是微笑三个方面的结合,即微笑与眼神的结合、微笑与语言的结合、微笑与形体的结合。

四.举止行为礼仪。举止行为主要包括行、站、坐等。行姿要注意的事项有:行进的速度应当保持均匀、平稳、;步幅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男士应在50厘米左右,女士应在30厘米左右;男士在行走时,两只脚踩出的应是两条平行线,女士在行走时,两脚应踩在同一条线上;多人一起行走不要排成横队,要尽量靠右行走;走路时切忌摇头晃脑,弯腰驼背,歪肩晃膀、左顾右盼等等。站姿的基本要求是头正,两眼平视前方,嘴微闭,脖颈挺直,表情自然,面含微笑;肩平,微微放松,稍向后下沉;臂垂,两肩平整,两臂自然下垂,中指对准裤缝;躯挺,挺胸收腹,臂部向内向上收紧;腿并,两腿立直,贴紧,脚跟靠拢,双脚并拢。坐姿的基本要求是入座时要轻稳;入座后上体自然挺直,双膝并拢,双腿弯曲,双肩平正放松,两臂弯曲,双手自然放在双腿上;头正,双目平视,面容平和自然;坐在椅子上,不宜坐满椅面,以2/3左右为宜;离座时要自然,稳当。

能掌握以上的商务礼仪,在一般的商务场合都能比较自如的应对。当然除此之外,作为商务人员还要进行多方面的学习,比如自身的文化修养、技能提升、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涉外商务礼仪的学习等。

上一篇:淘书乐,真快乐作文下一篇:《热是怎样传递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