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蔬菜产业发展

2024-05-09

县蔬菜产业发展(精选8篇)

县蔬菜产业发展 篇1

县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蔬菜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长的重要食品。发展蔬菜产业对满足市场需求,丰富城乡居民“菜蓝子”以及调整农业结构,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为了加快发展步伐,促进我县蔬菜生产实现新突破,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支持下,通过更新优良品种、强化科技服务、发展订单生产等一系列措施,使蔬菜生产得到长足的发展。2007年,全县蔬菜面积2.51万亩,其中精细菜1000亩、菜用型洋芋0.86万亩、萝卜白菜等大路菜1.66万亩,年产鲜菜9700吨,产值425万元。

设施蔬菜以城郊为主,建设日光温室33座,年搭建中小拱棚300多个,设施面积约240亩。种植品种涉及12类40多个。年产精细菜约3000吨,占市场销售量的37.5%,比2000年上升22.5个百分点。设施蔬菜的发展,促进了农民经营水平的提高,涌现出了一批蔬菜生产大户,年收入超万元的有20多户。

客观评价,蔬菜生产有发展,但仍处于松散式、低水平的绶慢发展。其生产能力与城乡蔬菜消费日益增长的客观需求极不适应、与适宜的自然资源条件不吻合、与全省全市总体水平相比差距日益拉大。突出存在种植分散,生产规模小;淡旺季明显,结构性、季节性供需矛盾突出;劳动力素质差,生产方式落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蔬菜生产的发展步伐。

二、发展前景分析

(一)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

1、有利条件:一是区位、土地条件及温度、降水等气候资源适应多种蔬菜的生长发育要求;二是境内少有工业,无污染源,生态环境适宜无公害蔬菜生产;三是科技服务水平较高,发展蔬菜产业的技术支撑条件有保证。

2、制约因素:除了农业劳动力不足、农田水利及农电基础设施落后等客观原因外,群众对发展蔬菜产业的信心不足,墨守种粮把稳老观念,思想保守,只图省事简单,吃苦创业精神差;科技意识、市场意识不强,怕担风险,不求进取;缺少过硬的组织、协调等行政手段,资金扶持乏力,行政推动力度不够。

(二)发展前景分析

第一,国内外大市场蔬菜消费发生重大转折。反季节超时令蔬菜的需求量持续增长,由大宗菜转向多样化和特需化,消费由大众化转向多元化、高档化,质量要求由一般化转向优质化、营养无害化。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优质、安全、多样化的蔬菜产品需求量与日剧增,放手发展蔬菜生产面临新机遇。

第二,蔬菜生产周期短、效益高,投入产出比是种植最高的作物之一。做大做强蔬菜产业,是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快发展步伐的重要选择。省内外不少地区把蔬菜生产当作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发展迅速,值得我们借鉴。

第三,县内市场需求旺盛,实施蔬菜产业化开发前景广阔。据调查测算,全县城乡居民年蔬菜消费量1.6万吨,其中精细菜约0.8万吨。而目前的生产水平不足1万吨,精细菜仅0.3万吨,缺口高达0.5万吨。特别是消费旺季时值生产淡季,精细菜基本依赖外调。扩大设施菜田,提高生产能力,才能绶解季节性供需矛盾,逐步扭转城乡居民“吃菜难、买菜贵” 的被动局面。

县蔬菜产业发展规划来自好范文-,仅供学习,转载请注明出处。

县蔬菜产业发展 篇2

1 宁蒗县自然条件

宁蒗县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断东侧, 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 境内山峰林立, 沟壑交错, 属典型山原地貌。绵绵山自北向南纵贯全境。海拔1 300~4 510 m, 气候属低纬高原季风区, 干湿季分明, 因受高原和高山峡谷地形的影响, 立体气候显著。年均降雨量910 mm, 年均日照时数2 298 h, 年均无霜期200 d, 年均气温12.7℃, 具有显著的“一山有四季, 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点。全县境内山高谷深, 高寒山区占80%以上, 俗称“小凉山”, 幅员面积6 025 km2, 是一个集边疆、民族、贫困于一体的山区农业特困县。

2 宁蒗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2.1 蔬菜生产现状

截至2010年底, 全县蔬菜播种面积1 183.33 hm2, 总产6 166 t, 蔬菜种植遍及全县15个乡 (镇) 91个村委会, 共八大类, 其中:叶菜类542.20 hm2, 总产2 573.8 t;瓜菜类167.40 hm2, 总产654.9 t;根茎类289.07 hm2, 总产1 790.0 t;茄果类57.67 hm2, 总产233.0 t;菜用豆类67.33 hm2, 总产614.6 t;葱蒜类52.00 hm2, 总产266.0 t;其他蔬菜8.53 hm2, 总产33.3 t。

2.2 设施蔬菜生产现状

近几年来, 通过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和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扶持资金, 累计建成180 m2的钢架蔬菜大棚150个, 共计面积2.67 hm2, 竹木简易大棚200个, 共计面积2.67 hm2, 有效地促进了反季节蔬菜生产, 但大棚栽培及轮作面积不多, 且呈零星分散, 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3 存在的问题

一是县级财政困难, 农户贫困, 对蔬菜生产投入严重不足, 导致生产回报率低, 效益不明显。二是蔬菜生产经营者科学种植技术偏低, 商品意识淡薄, 对蔬菜生产和市场需求问题研究少, 在生产和计划上具有盲目性, 使蔬菜市场供求季节性非常突出, 淡季明显。三是全县缺乏具有一定规模的标准化、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蔬菜生产散而乱, 分布极不平衡, 主要集中在坝区, 而江边河谷和山区种植较少, 且蔬菜产量低、质量差, 与市场需求不统一。四是缺乏有效引导、扶持和政策倾斜, 蔬菜生产协会、合作社组织和专业种植大户的带动作用有限。五是服务体系尚未健全, 市场流通环节不畅, 生产与技术脱节, 生产方式落后, 产品技术含量低。

4 发展对策

4.1 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蔬菜生产

根据蔬菜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和对生态条件的要求, 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及地理优势等因素, 规划出适合高寒贫困山区蔬菜产业的生产布局:逐步由县城近郊区向远郊、乡 (镇) 周边向边远山村延伸扩展, 逐步由企业、协会、种植大户带头建立规模化种植基地和设施栽培示范基地, 形成高海拔与低海拔、坝区与山区、城郊与远郊、露地与温棚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品种、多流向的生产格局。

4.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蔬菜产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

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 改善农田及蔬菜基地交通、排灌能力及土壤肥力结构, 确保山区农业及蔬菜产业能旱涝保收。因地制宜, 形式多样, 着力发展和推广钢架蔬菜大棚、竹木简易大棚、温室大棚、中小棚、防虫网、遮阳网等设施栽培, 提高产量、增强抗灾能力、增加的经济效益。

4.3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着力培植和壮大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蔬菜产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 进一步规范合作经济组织运作行为, 增强凝聚力, 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 (合作社、大户) +农户”等行之有效的蔬菜产业化发展模式。

4.4 优化蔬菜品种结构

按照品种结构的季节均衡分布和规模集中连片种植的要求, 主动适应市场需求, 突出特色, 筛选宜种品种, 抓好冬春季大宗蔬菜、夏秋季反季节蔬菜、早春季设施蔬菜、秋冬季闲地间套轮作蔬菜的生产, 进一步提高复种指数, 保障县内蔬菜市场的均衡供应, 促进宁蒗县蔬菜生产由季节性栽培向“四季常青”转变。

4.5 加强科学技术种植培训

着力提高蔬菜种植户的科技意识、市场意识、生产技能、从业能力和经营水平。在蔬菜重点生产乡 (镇) 加强科技示范, 组织县、乡农业技术人员定点挂钩指导帮扶。力争每个基地都有一批科技带头人, 每户菜农都能掌握基本的蔬菜种植技术, 造就一支有技术、懂经营的蔬菜种植专业队伍。

摘要:基于宁蒗县自然条件概况, 分析了宁蒗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当地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蔬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云南宁蒗

参考文献

[1]王从亭.郑州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J].种业导刊, 2009 (10) :15-16.

[2]周贤东.景宁县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 2006 (6) :233-234.

[3]魏国强.河南省蔬菜产业现状和发展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 2000 (4) :33-34.

镇沅县蔬菜产业发展简议 篇3

摘 要 通过对镇沅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主要措施和成效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大标准化蔬菜种植示范基地的数量,进一步加大建设县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加工体系建设,全面推行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加强科技支撑,强化品牌建设与质量管理,积极创新发展模式等对策措施,为镇沅县蔬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蔬菜;产业发展;云南省镇沅县

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18.098

1 镇沅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2013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0.24万hm2、面积比2012年增20.8%,产量达5.29万t,蔬菜种植产业产值1.16亿元,产值比2012年增3.5%。2014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0.29万hm2,总产量6万t,总产值达到1.45亿元以上,增13.5%以上。其中:种植冬早蔬菜893.3 hm2(冬辣椒473.3 hm2、无筋豆346.7 hm2、其他蔬菜73.3 hm2),总产量2.63万t,产值8 000万元。

目前,镇沅县蔬菜人均占有量达到251.78 kg,超过全市148.23 kg的平均水平,但与全国518.45 kg、全省316.09 kg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虽然解决了部分产销平衡、保障供给和抑制蔬菜市场价格过快上涨等问题,但在花色品种、淡季茬口供应、外销市场拓展等方面仍显不足,还有更大的产业发展空间。

2 镇沅县蔬菜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和成效

2.1 政府重视,推动蔬菜产业规模化发展

按照加快实施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战略,落实产业建设年活动及着力构建芳香镇沅特色产业体系等要求,县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结合镇沅县蔬菜产业发展实际,认真调查研究,分析现状,科学规划编制了《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初步确立了全县蔬菜产业建设规划目标和发展方向,形成了推进蔬菜产业培植的一系列措施建议,为今后推进产业建设提供了宏观、科学、系统的指导依据。

2.2 理清蔬菜产业发展思路

围绕蔬菜等骨干产业发展规划和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保障,加快转变蔬菜产业发展方式。从着力完善城镇郊区与优势产区蔬菜产业基地布局,着力加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加强蔬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着力加强蔬菜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不断提高蔬菜产业经营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信息化水平,努力构建生产稳定发展、产销衔接顺畅、质量安全可靠、市场波动可控的现代农业蔬菜产业体系。

2.3 合理规划蔬菜产业布局

以恩乐、者东、勐大、振太为产业发展核心,辐射带动全县67个村民委员会。勐统河、恩乐江、者干河三大热区河谷坝区以番茄、辣椒、茄子、马铃薯、瓜类和豆类等冬早反季蔬菜为主,突出热量充足,季节差明显,生产成本较低的优势,发展市场容量大、经济效益高的冬早反季蔬菜,规模达1 333.33 hm2以上。目标市场为北方大中城市;山区、半山区发挥夏秋中高海拔区“天然凉棚”的气候优势,生产以叶菜类、葱蒜类、根茎类、甘蓝类等外销型蔬菜为主的热区普遍缺乏的夏秋反季蔬菜,规模0.23万hm2。目标市场为省外珠江流域、长江流域夏秋季高温、台风、暴雨和干旱频繁,劳动力及其他生产成本高的城市及东盟夏秋蔬菜淡季市场;在适宜的高寒山区重点发展刺五加、刺包菜、臭菜、香椿、甜菜、小苦果、枯藤花、木姜子、蕨菜、棕榈及老白花等特色野生(养生)蔬菜,规模33.33万hm2。目前销往昆明、成都、武汉等国内大中城市。

2.4 保障供给,确保蔬菜产业发展富农惠民

结合基地建设及生产组织情况,在主要城镇中心市场设置无公害蔬菜销售专柜,将一线基地蔬菜生产产品直接供应市场,减少批发、中转销售等中节成本支出,积极发挥平抑菜价、稳定供应、保障供给的社会效益作用。目前,富农科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已在镇沅县城(恩乐镇)镇峰农贸市场设立无公害蔬菜销售专柜1个,定点销售企业基地生产的各类蔬菜,有效缓解了城区蔬菜供应紧张和解决城镇居民吃上“放心菜”等问题。2015年1-11月,基地蔬菜生产总量2 100 t,在县内各城乡市场上市供应总量856 t,销售额195万元。随着基地蔬菜生产规模逐步扩大和市场占有量上升过程。

3 存在的问题

3.1 基础设施薄弱

蔬菜种植由于其特殊性,对于地块、水利和交通等条件要求较高,镇沅县基础设施建設滞后,抗灾减灾能力不强,“靠天吃饭”仍然是制约蔬菜产业发展的瓶颈。

3.2 群众素质有待提高

受群众思想观念和科技水平的影响,蔬菜生产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单位面积产量低、价值低等问题突出。部分群众市场经济意识、生态意识淡薄,缺乏创新开拓精神。

3.3 未形成产业化

蔬菜产业标准化建设步伐滞后,缺乏“三品一标”等有关认证。产业链中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产品精深加工、市场营销是农业产业化的薄弱环节。

4 加快镇沅县蔬产业发展的建议

4.1 加大标准化蔬菜种植示范基地的数量

在者东、勐大、振太兴建三块示范基地,重点解决基地道路和水利基础设施。

4.2 全面推行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

逐步建立健全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工作、标准、投入、法规、检验、检测体系。一是制定技术规程、地方规章抓落实。二是保护产地环境,加大执法力度堵源头。三是建立生产、销售档案,严控生产过程,实行蔬菜产品质量倒查制。四是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使群众学有典型。

4.3 全面推行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

一是全力争取上级财政、计划、农业和资金支持。二是继续将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和蔬菜市场培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的重要行列,持续加大扶持力度。三是争取对公益性较强的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社区菜市场等给予补贴和政策扶持,对农产品冷储、批发交易及流通市场建设用地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优先给予安排使用。

4.4 加强科技支撑

一是坚持科技创新,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满足蔬菜生产发展的需求。二是加强推广队伍知识更新培训,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大先进实用蔬菜技术的集成、示范、推广和培训力度,提高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的入户率和转化率。

4.5 强化品牌建设与质量管理

下大力气抓好产品质量认证和知名商标注册,营造品牌效应。逐步实现品牌产品的统一包装、统一标识、统一规范,使用认证品牌,实现品牌化经营。加强对外宣传和市场开拓,创建名牌产品,加强蔬菜产品质量检测监测和质量安全监管。

县平价牛羊肉、蔬菜销售工作总结 篇4

为有效抑制当前我县蔬菜价格偏高的问题,切实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县政府决定在我县开展平价肉、蔬菜销售活动。活动开展以来进展顺利,取得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现将平价肉、蔬菜销售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1、精心部署,平价工作顺利启动。20**年8月4日,根据县领导安排,我局对xx市天山街农贸市场和农四师农贸市场的平价菜店、平价肉店的分布设置、经营情况、卫生管理状况等相关情况进行了参观。于12月6日制定了《xx县实施平价肉、菜方案》,经过县领导研究商议,对平价肉、蔬菜店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安排。我局联系经营户召开了开展平价肉、蔬菜销售会议,并与经营户签订了《xx县平价蔬菜店经营协议书》。制作平价肉、菜店销售牌及明码标价公示牌,12月22日县人民政府在xx县家世界超市举行了xx县“平价肉店、平价菜店”挂牌仪式。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窦永刚同志在仪式上讲话,县经贸局、发改委、工商局、地税局、畜牧局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挂牌仪式。当天正式开始实施牛羊肉、蔬菜平价销售。

2、合理布局,设立平价牛羊肉、蔬菜店。牛羊肉、蔬菜实施平价,降低销售价格,涉及每个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从关乎民生的目的出发,我局按照县政府的决定在居住人口和平时消费比较集中的县农贸市场、天马副食品市场各设了1家“平价蔬菜店”,在县城“家世界”超市设立“平价牛肉店”1家、旁边设立“平价羊肉店”1家。要求平价肉店中的牛、羊价格比市场零售价降低15%;平价蔬菜店中蔬菜价格比市场零售价降低20%。给予经营户平价牛羊肉下调15%的部分、蔬菜下调20%的部分予以政府补贴。同时,对平价销售牛羊肉每公斤补贴1元、蔬菜补贴0.5元的销售费用。

3、加强监管,平价工作顺利开展。为确保平价肉、蔬菜降低15%、20%销售价格得到有效监督,特制了平价价格公示牌,实行明码标价制度,依法规范平价肉、蔬菜的经营行为。每天派出工作人员对平价肉、蔬菜的销售量、蔬菜质量及执行平价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同时,设立投诉举报电话:0999-6029623。真正让“放心菜”、“便宜菜”进入消费者家中,让其“买的称心、吃的放心”。

4、扩大宣传,从正面引导居民消费。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通过积极宣传政府宏观调控的措施和成效,连续对平价肉、蔬菜工作进行宣传,稳定了群众价格心理预期。同时,发放张贴《xx县销售平价牛羊肉、蔬菜的公告》到社区,向社区居民宣传牛羊肉、蔬菜市场价和平价的差别,让广大居民真正了解和明白政府平价优惠政策,认识当前我县牛羊肉、蔬菜供应价格总体水平,正确引导社会消费。

5、进展顺利,居民满意。自“两节”开展平价牛羊肉、蔬菜店活动以来,每天确保不少于120公斤羊肉、蔬菜:白菜、土豆、辣子、西红柿各70公斤、牛肉不限量进行销售。开展平价牛羊肉、蔬菜店这一措施,有效的抑制了我县牛羊肉、大众蔬菜价格过高的态势。使居民在家门口买到了平价牛羊肉和平价蔬菜,深受欢迎和好评。

截至目前,我县实施平价牛羊肉、蔬菜销售开展第一阶段:元旦春节1.5个月(20**年12月22日-20**年2月6日)45天,共投放平价牛肉6463.12公斤;羊肉5400公斤;蔬菜12600公斤。政府投入补贴132607.14元。

二、存在的问题

平价牛羊肉、蔬菜店的实施,尚不能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其效果还不能起到平抑整体市场菜价的效果。

三、20**年的打算

1、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开展平价牛羊肉、蔬菜销售的组织领导,各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加强工作指导,加大支持力度,建立常态化运行机制,切实把平价牛羊肉、蔬菜销售这一件民生之事办实办好。

2、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努力使平价牛羊肉、蔬菜销售工作家喻户晓,让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平价牛羊肉、蔬菜销售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引导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平价购买活动。

3、扩大平价牛羊肉、蔬菜店。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减少环节、利民惠农”的原则,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出台配套政策,引导和支持平价牛羊肉、蔬菜销售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在全县有条件的居民住宅小区建设平价牛羊肉、蔬菜店,让平价牛羊肉、蔬菜店成为我县小区居民购买蔬菜的首选处,让绝大部分居民每天都能在家门口买到价廉物美的新鲜牛羊肉和蔬菜。

4、对参与平价牛羊肉、蔬菜店实行轮换制。以保证每个参与平价牛羊肉、蔬菜销售的商户都能平等、公平的进行销售。对个别销售量少且菜品质量差的经营户及时更换或暂停参与平价销售。下一阶段将在中秋节、肉孜、库尔班节等重大节假日实施平价销售。

发展无公害蔬菜振兴贵州蔬菜产业 篇5

发展无公害蔬菜振兴贵州蔬菜产业

1无公害蔬菜的概念 无公害蔬菜是指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硝酸盐等多种污染和有害物质的.含量不超过国际标准(FAO)或国家标准(GB),对人体健康不造成危害的蔬菜.目前,许多人对无公害蔬菜的认识比较混乱,有的将少施农药、不施农药而生产出来的蔬菜称为“无公害蔬菜”;有的将只用有机肥料、不施农药生产的蔬菜称之“无公害蔬菜”.这都是不全面的.农药和重金属的危害人们已普遍认识,而硝酸盐等其它有害物的危害往往被人们忽视.过量氮肥使蔬菜体内硝酸盐积累,蔬菜富集硝酸盐无害于植物本身,但却潜在地威胁人畜健康,含有高硝酸盐的蔬菜摄入体内后被微生物还原成有毒的亚硝酸盐,它可与次级铵结合形成强致癌物质亚硝胺,从而诱发食道癌、胃癌、肝癌等.

作 者:孙显芳 作者单位:贵州省蔬菜果树工作站,贵阳,550001刊 名:耕作与栽培英文刊名:CULTURE WITH PLANTING年,卷(期):“”(4)分类号:F3关键词:

我国蔬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篇6

我国蔬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国,蔬菜产业是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特殊的地位和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蔬菜产业将面临如何发展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并就加快我国蔬菜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作 者:李琳 周文魁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5刊 名:科教导刊英文刊名: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年,卷(期):“”(1)分类号:S636关键词:蔬菜产业 产业化 竞争力

县蔬菜产业发展 篇7

如今, 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 城市对蔬菜需求加大, 尤其是大中城市成为蔬菜的主要消费地。我国政府长期强调的菜篮子工程的主要内容就包括在大城市的郊区发展蔬菜生产, 保障对城市的供应。

1 城郊蔬菜生产意义重大

1.1 城郊具有发展蔬菜生产的优势条件

(1) 适宜设施蔬菜的生产。以资本密集型技术的温室和大棚为例, 截至2008年底, 北京市设施蔬菜占地面积达1.1万hm2。设施蔬菜播种面积达到2.65万hm2, 占设施农业播种面积的78.0%、占蔬菜播种面积的38.8%。设施生产的蔬菜占北京市蔬菜总产量的33.8%。设施蔬菜的生产能够保证蔬菜周年生产和供应, 全年蔬菜的生产量和上市量达到比较稳定的水平。这为不间断为城市提供蔬菜创造了条件。 (2) 农业技术水平相对较高。一般而言, 大中城市拥有高校和科研机构, 有较高的新技术研发水平, 完备的技术推广机构, 对农业技术有辐射带动作用。城郊可以依托其中心城市发展蔬菜生产种植新技术, 促进蔬菜产量、质量的提高。 (3) 交通运输和通讯相对发达, 拥有较高的冷藏、保鲜技术。这为蔬菜从菜地到达城市销售终端提供了保障, 也有助于菜农及时获得市场供求信息, 从而调整生产。 (4) 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扶持。近十多年, 各地政府都在“菜篮子”工程上下了功夫, 由地区行政一把手主管, 支持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 鼓励成立农村合作社, 出台了许多具体的优惠政策。现如今, 面对买菜贵, 买菜难的问题中央高度重视, 国发[2010]26号、国发[2010]40号、国办发[2010]18号等三个文件出台, 将蔬菜供应提高到了发展生产、保障供应、稳定价格、管理通胀预期及增加农民收入的新的高度。今年初, 有关部委正在着手制定《全国蔬菜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这些都会对城郊蔬菜产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1.2 满足大城市蔬菜供应, 降低流通费用, 降低蔬菜价格

按照区域经济学的观点, 蔬菜作为一种生活必需品和易损耗的产品, 其生产应该布局在大城市周边。城市的发展, 除了需要一定程度外地蔬菜, 应该保持一定的蔬菜自给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一是因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从2003年到2009年全国城镇化率共提高6.06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01个百分点, 城镇人口共增加9810万人、年均增加1635万人, 城镇人口对蔬菜的消费增长迅猛。二是大量农民工进入大中城市, 进一步加大了城市对蔬菜的需求。大城市的高需求相应需要高的蔬菜供应量, 如果大量依靠外地蔬菜, 要经过采购, 运输, 批发商等中间环节等各个流通环节, 流通费用必然上升, 这样累加在生产成本上的高额费用导致城市蔬菜价格的居高不下。而城郊蔬菜生产有着其区位优势, 处于城市的边缘, 对城市需求反应灵敏, 运输便利, 物流速度快, 也会减少批发商等中间环节, 从而, 降低流通费用, 降低城市的蔬菜价格。

2 大中城市城郊蔬菜生产现状分析

2.1 城市化导致城郊蔬菜种植面积减少

近几年, 随着各地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郊区土地被用于工业开发区建设、市政公共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等项目建设, 在各地政府“取之于农, 用之于城”的思维下, 大量的蔬菜生产基地消失。特表是近郊老菜地被占用, 而新的菜地建设并没有及时跟上, 造成菜地面积刚性减少:同时远郊虽然有一部分新增的菜地, 但因其土壤条件、基础设施水平相对较差, 不能完全弥补近郊菜地的减少。因此, 城郊蔬菜种植面积绝对数量减少。

2.2 蔬菜品种结构有待优化

我国城郊地区蔬菜供给从总体上来看, 目前以大路菜的种植为主, 反季节蔬菜种植面积相对较少。从需求方面来看, 城市是青菜, 生菜等叶菜类蔬菜和黄瓜、番茄、茄子等精细蔬菜的的高需求地区, 对反季节蔬菜的需求也很大, 这就相应需要城郊的大量供给。另外, 随之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一些名贵蔬菜需求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而城郊对名贵蔬菜的生产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

2.3 蔬菜种植技术水平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但还有待提高

在城市化进程中各地政府, 农业部门为了发展蔬菜生产, 在农村不同程度的推广新的技术, 使蔬菜种植技术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发展有限。首先, 蔬菜种植者文化程度低, 不利于发展新技术。以武汉为例, 通过对武汉城郊蔬菜生产的调查, 城郊的蔬菜种植者大多是四五十岁以上的农民, 蔬菜种植多依靠经验、传统, 对新技术的采用及接受有限, 这就限制了蔬菜种植技术的发展。其次, 当地为发展技术投入不够。技术水平的提高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 比如发展设施蔬菜需要大量技术人才, 大棚、温室等设施, 以及强大的资金支持, 而各地对技术的支持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最后, 分散的小规模蔬菜生产影响到一些新技术的应用以及蔬菜生产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2.4 菜农组织化程度低, 生产分散, 不易形成蔬菜品牌

在城郊, 与全国大部分农村一样, 菜农加入合作社的较少, 加入的农户因为未得到实质的利益, 致使部分菜农有脱离合作社的倾向。组织化程度低下, 难以达到规模效应, 不利于技术的大范围推广。对菜农而言, 由于单个农户产量较小, 农民在产业链条中处于弱势地位, 其议价能力有限, 卖给收购商的价格低下, 菜农利润小, 而风险大。另外, 菜农的分散生产, 阻碍了城郊形成统一的蔬菜品牌。

2.5 未形成产业化经营

蔬菜的产业化经营能大大降低流通成本, 有利于菜农以销定产, 更有助于降低蔬菜的市场价格。这对于稳定蔬菜价格有重要意义。但是, 我国大部分城郊的蔬菜的生产、流通、加工、消费各环节分开进行, 还未形成产业化。只有少数像北京、江苏等地有初步的系统化经营, 但其产业化仍处于初级阶段。

3 城郊蔬菜产业发展对策

3.1 扩大城郊蔬菜种植面积

城市化的发展不应以农业用地的大量消失为代价。应进一步加强对老菜地的保护, 在远郊合理规划建设新菜地。在政府因改变郊区农业用地用途而获得的土地转让金中, 要拿出更大比例来补贴郊区蔬菜生产。同时, 需要拿出更多的财政资金来补贴城郊蔬菜生产。从各大中城市来看, 针对本地蔬菜生产比例过低的问题, 政府需要提高城市郊区蔬菜种植面积。可以借鉴上海的经验, 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 通过对郊区蔬菜生产提供大额补贴来推进。

3.2 立足市场需求, 优化蔬菜品种结构

近郊重点生产应急性、大流通不能满足的叶菜类等速生菜, 远郊发展耐贮运的民生蔬菜, 对特大型城市应急性、保障性的特殊蔬菜品种, 应得到重视。一扩大绿叶蔬菜的种植面积。政府应加大生产性补贴力度, 可以借鉴上海市政府的做法, 对绿叶蔬菜实行专项补贴, 鼓励菜农扩大生产。二扩大季节性蔬菜种植。政府通过资金投入, 引导农民充分利用冬闲田, 搞好冬季蔬菜生产。

3.3 积极推广蔬菜生产新产品, 新技术

如前所述, 大中城市拥有高校和科研机构, 有较高的新技术研发水平, 完备的技术推广机构, 对农业技术有辐射带动作用。城郊可以依托其中心城市发展蔬菜生产种植新技术, 促进蔬菜产量、质量的提高。首先, 针对蔬菜种植者文化程度低的问题, 政府可以给予年轻人和高学历蔬菜生产者以政策支持, 城郊也能发挥其吸引人才的区位优势。其次, 政府加大蔬菜新品种培育技术的支撑扶持, 如对蔬菜良种、肥料、农药等农资进行补贴, 加大园艺科技入户等方式的技术物化政策支持力度等。

3.4 完善农业合作组织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 菜农的分散生产导致众多问题。因此, 应加大力气来改善蔬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各地要大力扶持蔬菜生产合作社发展, 合作社应强化对菜农的服务, 吸引菜农加入合作社。此外, 有学者提出了一个新的模式:通过一个能够和菜农或蔬菜基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构或者“职业经理人”, 将众多菜农和蔬菜生产基地联合起来来提高其议价能力, 并形成统一品牌。这不仅可以形成品牌优势、增强生产者的议价能力, 还能够扩大蔬菜品种的多样性, 从而减少单一品种蔬菜生产面临的市场风险和生产风险。在目前我国农业保险覆盖面较低的情况下, 由“职业经理人”联合起来的众多菜农和蔬菜基地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为彼此提供隐性的农业保险。

3.5 不断拓展城郊蔬菜产业化经营渠道

引导大型零售流通企业和学校、酒店等最终用户与产地蔬菜生产合作社、批发市场、龙头企业等直接对接, 促进蔬菜产区和销区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我国超市可以借鉴国外大型连锁超市如家乐福、沃尔玛等, 在原产地建立统一的生产基地, 直接从菜田采购。超市可以立足当地资源, 选择地域特色强和市场前景好的蔬菜品种作为重点培育对象, 建设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 这也有利于推动原产地品牌的建立。

3.6 强化蔬菜的质量, 安全生产

食品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 市民对蔬菜等食品的安全极度关注。这就要求加大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 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违禁农业投入品的行为, 坚决杜绝剧毒农药的销售和使用。要建立健全无公害蔬菜检测检验体系, 围绕蔬菜市场准入的实施, 重点搞好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大型超市检测网点建设, 完善检测设施, 提高检测水平。此外, 建立蔬菜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安全可追溯体系, 是世界农产品发展的大势所趋, 也是提高蔬菜安全水平和竞争力的关键。当前国家在支持有条件的城市进行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试点建设。

3.7 发展观光采摘蔬菜产业

在城郊蔬菜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 可利用大规模的设施蔬菜发展观光采摘蔬菜产业。如今, 郊区景点已成为城市居民日常休闲游憩、周末度假、近距离出游的目的地, 而近郊的设施蔬菜正拥有休闲旅游的功能。这就为城郊蔬菜产业与旅游业结合——观光蔬菜采摘业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城郊在形成大规模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的同时, 加强蔬菜基地品牌建设, 形成规模效应, 来发展观光采摘业, 不仅使农民增加设施蔬菜生产的收入, 而且能推动本地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明.稳定蔬菜生产发展、保障市场供应的政策建议——基于上海、江苏两地蔬菜生产的调研[J].中国蔬菜, 2011, (5) .

[2]刘同山, 吴乐.我国蔬菜价格形成及对策研究——基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1, (2) .

[3]穆月英, 赵霞, 段碧华, 马骥, 乔娟.北京市蔬菜产业的地位及面临的问题分析[J].中国蔬菜, 2010, (7) .

蔬菜工厂化育苗产业发展研究 篇8

关键词:工厂化育苗;重要环节;现代农业;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S6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5)01-0074-01

我国的蔬菜育苗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传统逐渐开始转向利用塑料大棚、电加温以及无土栽培等可控技术进行育苗。1979年,全国蔬菜科技规划会议决定将工厂化育苗列为全国蔬菜科研攻关协作项目。工厂化育苗技术经过不断发展,已经成为蔬菜产业进步的标志,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工厂化育苗的发展,能够促进蔬菜产业不断发展,对保障市场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劳动就业、拓展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1 发展蔬菜工厂化育苗产业的意义

随着设施蔬菜产业的不断发展,对设施蔬菜的种苗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农民自己买种子育苗的方式已无法适应当前要求,设施蔬菜的育苗方式正向着专业化、商品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在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种苗质量至关重要,直接影响作物的产量、产值及生产效益,这为发展设施蔬菜种苗产业奠定了基础。

设施蔬菜工厂化育苗是一种先进育苗方式。其在可自动控制的最佳环境条件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采用科学化、标准化技术措施,运用机械化、自动化手段快速、优质、多产、高效率、稳定的提供蔬菜秧苗。

目前,沈阳市已经具备发展工厂化育苗的设备及技术条件。设施种苗产业化是逐步实现种苗生产现代化的基础,其采用现代化的设施设备,运用机械化和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进行科学生产,起到有效示范及引路的作用。目前,从总体上看,发展工厂化育苗产业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因此应积极推动设施蔬菜种苗产业发展。

2 蔬菜工厂化育苗产业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

育苗模式的时代变迁见图1。

与传统的作物育苗相比,工厂化育苗具有非常大的优势:1) 按照国内外市场需要提供适销对路的多种类优质蔬菜良种,解决大部分设施蔬菜生产者买好种子难、育苗难的问题;2) 按照市场的需求周年提供优质设施蔬菜种苗,还可根据生产者的需求专门加工一些特殊蔬菜种苗,减轻农民在自然灾害、技术失误等方面的风险。

设施蔬菜嫁接种苗的工厂化繁育技术将设施蔬菜生产最复杂、技术性最强的环节从生产体系中彻底分离出来,并成为一个独立的环节,可以极大的提高设施蔬菜的生产水平。在可控的工厂化条件下,通过提高技术与加强管理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资源,利用优良的设施设备与先进的设施育苗技术培养生产潜力较大的优质壮苗。

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科学的育苗方法,不断提高蔬菜种苗技术含量,如壮根技术、抗病诱导技术、生理病害防治技术、秧苗株型调整技术等,进而批量生产优质菜苗,使育设施蔬菜苗中心和设施蔬菜生产者均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另外,在现代化农业发展中,篮子工程的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必然导致设施蔬菜工厂化生产的大发展。工厂化育苗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发展设施蔬菜工厂化育苗产业,对提高蔬菜生产的科技含量、推动蔬菜生产健康稳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3 现代农业对蔬菜工厂化种苗的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设施蔬菜生产的面积不断扩大,设施蔬菜的品种也不断增多,周年供应水平逐步得到提高。当蔬菜产销达到平衡及产大于销时,蔬菜产品的买方市场形成,市场竞争便日益剧烈,多种类、多季节和高质量的蔬菜供应成为市场竞争的必要手段。为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定的优势,必须提高设施农产品的技术含量。

蔬菜的技术要求较高,要想实现高度集约化栽培,除个别的蔬菜外,几乎都需要实行育苗栽培。因此,蔬菜种苗质量是设施蔬菜栽培成功的关键因素。目前,设施蔬菜种苗的工厂化繁育产业化时机已基本成熟,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产业发展。

4 蔬菜工厂化育苗产业发展措施

首先,应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引进和筛选适宜本地区栽培的优良设设施蔬菜品种,并根据种苗特点选择与之配套的设施设备。

其次,应尽快将现代化种苗繁育技术与我国传统种苗繁育技术精华结合起来,制定一些能够实现设施蔬菜种苗产业化的现代设施蔬菜种苗生产技术体系。

再次,采用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工厂化育苗产业发展,这样既能够符合市场需求,又可以提高技术含量,从而提高竞争力与产品质量。

5 结语

在蔬菜产业的发展中,秧苗质量直接影响定植后的栽培生长及果实产量。通过提高育苗技术水平批量生产质量好的菜苗,可以降低育苗成本,使育苗中心和用户均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工厂化育苗可减少育苗过程中因环境、技术等造成的损失,实现优质秧苗周年供应,适应单茬口、越冬及周年栽培等生产模式,对现代化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何锋,马英成.无公害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4(1):78-79.

[2] 房玉洁,陈强,亓玉生,等.蔬菜工厂化育苗关键技术[J].中国瓜菜,2014(4):62-63.

[3] 白光哲,马瑞林,马占山,等.蔬菜工厂化育苗产业发展对策探讨[J].新农村,2011(2):38.

Abstract: In the development of vegetable industry, breeding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vegetable cultivation. The article expound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vegetable industrial breed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and its important function, introduces the requirement of vegetable industrial breeding by modern agriculture and its reaching methods,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peeding up the industry of industrial breeding.

Key words: industrial breeding; important link; modern agriculture; promoting function

上一篇:玩的游戏作文下一篇:老年协会管理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