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2024-05-22

新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共10篇)

新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篇1

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一、有余数的除法

1.遇到有余数的除法,可以用竖式计算,想: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除数,就商几。2.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3.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如果除数是3,被除数每增加3,商就增加1;余数总是0、1、2、0、1、2地重复出现。

如果除数是5,被除数每增加5,商就增加1;余数总是0、1、2、3、4、0、1、2、3、4地重复出现。(书第7页第12题)

二、时、分、秒

1.钟面上的最短的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最长的针是秒针。

2.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如:分针指着12,分针指着9,就是9时(9:00)

3.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4.时针有1大格是1小时。时针有几大格是几小时。

分针走1小格是1分。分针走几小格是几分。

秒针走1小格是1秒。秒针走几小格是几秒。

5.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正好走了一圈,是60小格,也就是60分,所以1时=60分。

分针走1小格是1分,秒针正好走了一圈,是60小格,是60秒,所以1分=60秒

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如:时针在5和6之间,走过了5,表示5时多。8时过了5分,就是8时零5分。

7.判断钟面时间:先看时针,判断是几时多,再看分针,5分5分地数,判断是多少分。

三、认识方向

1.太阳每天从东面升起,西面落下。

2.早晨起床,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傍晚面对太阳,前面是西,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面对北极星方向,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前面是南,后面是北,左面是东,右面是西。3.地图或平面图通常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

4.指南针指针总是一端指向南,另一端指向北。树的年轮较疏的一面向着南面,较密的向着北面。朝着北极星的方向是北面。5.四、认识万以内的数

1.10个一是1个十。(1个十里面有10个一)10个十是1个百。(1个百里面有10个十)10个一百是1个千。(1个千里面有10个一百)10个一千是1个万。(1个万里面有10个一千)

2.从右边起,数位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3.读数时,要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都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4.写数时,要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写,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就在个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5.比较数的大小:两个数的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比位数少的数要大。位数相同时,要比较千位上的数,千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千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百位上的数;如果百位上的数也相同,就比较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也相同,就比较个位上的数。

6.用算盘记数时,要拨珠靠梁,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7.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五、分米和毫米

1.长度单位: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2.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3.数学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大约6毫米。

一枚5角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六、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1.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先拆数(拆成几十和几),再口算(先加(减)几十再加(减)几)

2.列竖式计算加减法: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不够减,就从前一位上退1作10。

3.隔位退位减:不够减,向前借;遇到“0”,再向前;借到了,往回走,“0”上有点看作“9”。

4.加法验算,把两个加数调换位置再算一次;减法验算,用差+减数,看看是否等于被减数。

七、角的初步认识 1.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2.角的两边张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边收拢得越小,角就越小。

3.比角时,把两个角的顶点和一条边对齐,看另一条边,哪个在外哪个角就大。4.锐角(比直角小)直角 钝角(比直角大)5.几边形就有几个角。

6.一般的平行四边形有2个锐角和2个钝角,没有直角。7.长方形和正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

8.任何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有1个直角或1个钝角。最多有3个锐角。最少有2个锐角。

八、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1.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是不同的。

2.可以用“√”、“○”、“□”、“正”等符号来记录数据,一个“正”字代表5个。

新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篇2

【教学案例】

师:1分钟究竟有多长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体会一下。 (教师计时, 学生感受)

师:1分钟时间长吗?

生:长。

师:1分钟内能做哪些事情呢?我们来分组体验。 (学生分成口算、写字、跳绳、做眼保健操、数脉搏五个小组)

生:我1分钟做了18道口算题。

生:我1分钟写了10个字。

生:我1分钟跳了43下。

师:还有什么想说的?

生:1分钟的时间太短了。

师:是啊, 在短短的1分钟内能做这么多的事情, 所以我们要好好利用时间啊!

【分析】

笔者所听过的“认识时分”的课堂教学中, 都有这样的环节,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1分钟时间的长短并体现出1分钟的价值, 教师总会创设一个1分钟能做多少事情的情境, 试图让学生感受到1分钟的价值, 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从表面上看这个情境是让学生“动”了起来, 让课堂“活”了起来, 让气氛“火”了起来。但是, 在热闹的背后学生有没有真正对时间进行体验和感觉?学生们在活动中关注的到底是对时间长短的感受, 还是关注跳了多少次、写了多少字等具体的数量?答案是不言而喻的。虽然教师安排了口算、写字、跳绳、做眼保健操、数脉搏等实际活动, 并通过在这些活动中得到的具体数据让学生体会1分钟的价值, 但是, 学生在活动中忙于对具体数据的记忆, 忙于“积极”参与到具体的活动中去, 感官上的兴奋“淹没”了活动的最终目的。在“热热闹闹”的活动中, 学生无暇去体会、感受时间的长短, 没有体会到数学本质之美, 没有享受到学习成功之乐, 导致了这节课主体目标——体验时间长短的缺失。那么“学生在多大程度上能忽略活动本身带来的兴奋, 而去关注活动背后的时间?学生有没有内在的驱动力去体验1分钟有多长?” (陈洪杰语) 没有让学生经历深刻的思维活动的课堂, 没有让学生积累铭刻于心的数学活动经验的课堂, 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次低效之旅, 甚至是无效之程。

二、分析教材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分”第一课时的内容由四个板块组成观察主题图, 数出钟面上大小格, 认识时分单位、时分的进率。其中第三板块是介绍“1小时”和“1分”, 让学生知道1小时和1分钟的含义。教材先直接揭示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 然后出示了两个钟表走动的画面。这样编排的目的是提醒教师在教学的时候, 要演示钟表的走动现象或让学生动手拨一拨, 通过动态演示, 让学生直观感受什么是1小时和1分钟。

明确了这个板块的设计意图以后, 再来确定这个板块的教学要求。浅层要求是让学生知道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中层要求是让学生明确时针 (分针) 从钟面上的数字几走到数字几是多少时 (分) ;高层要求是让学生体会到1分钟、1小时的长短, 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三、设计思路

在小学数学教材安排的常见量中, 时间单位既不像人民币单位那样可以看得见、在日常生活中能体会到, 也不像质量单位那样可以通过实际的掂一掂、提一提等操作活动直观感受到, 它看不见也摸不着, 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数学课程标准》对时间单位的要求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体验时间的长短。针对时间单位的特点和《课标》要求, 在认识时间的教学中, 应该重点关注学生对时间的感觉, 要给学生创造充分的体验机会, 培养学生较为准确的时间感。

学生的感觉时间与实际时间总有一定距离, 因为时间感与个人注意力集中的程度息息相关。如果注意力集中, 就会感觉到时间过得很慢, 如案例中的让学生闭上眼睛体会1分钟的时间到底有多长;如果对时间采取的是无意注意, 就会感觉到时间过得很快, 例如案例中学生分组活动时, 关注的是跳绳或口算的具体数据, 忽略了对1分钟的注意, 所以有的学生不由自主地说1分钟的时间太短了。另外, 时间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它需要教师长期的坚持, 逐步矫正学生的时间错觉。既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 针对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创设感悟时间的情境, 又要让学生从这些情境中“走”出来, 准确地把握时间的长短, 缩短学生感觉时间和实际时间之间的差距。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确定, 时间单位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时间观念。为此, 笔者提出了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的教学新思路, 采取了间隔计时和回想计时的教学策略, 通过反复练习和课内外相结合的形式, 培养学生正确的时间感觉。

四、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8页“认识时分”的第三板块。

【教学目标】

1.知道1小时和1分钟的含义。

2.培养学生对1分钟或几分钟、1小时或几小时的感觉。

【教学过程】

(一) 课内部分

1.认识1分钟和几分钟。

师:你知道分钟“姐姐”每走一步是多长时间吗?

(学生回答后, 操作手中的学具钟)

师:分针走一大格表示多长时间?从“12”走到“6”呢?从“3”走到“11”呢?如果经过的时间是20分钟, 分针可能从数字几走到了数字几?

2.认识1小时和几小时。

教师演示后问现在是哪根指针在走动?走了几大格?是多长时间?

师:时针“妹妹”每走一大格就是1小时。那么, 时针从数字“12”走到“5”呢?如果经过的时间是8小时, 时针可能从数字几走到数字几?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 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1分钟和1小时概念的建立过程中来, 使课本上静止的图片活动起来, 让学生清晰地看到两个指针所走过的“路程”, 加深了学生对时分概念内涵的理解。另一方面, 教师提出了从数字几走到数字几是几分 (或几时) 顺向和逆向两个方面的问题, 既巩固了学生对1小时和1分钟的认识, 又训练了学生灵活变通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1分钟。

师:请同学们坐直身体、闭上眼睛, 体会1分钟究竟有多长, 然后说出自己的感受。

师:我们再来体会一下1分钟的长短。

教师播放音乐“小兔乖乖”, 学生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师:现在你觉得1分钟有多长?为什么两次的感觉不同呢?

(设计意图:教师创设了一个矛盾的情境, 激起了学生认知上的冲突, 促使学生认真地思考, 在前后对比中去体会1分钟的长短, 从而感受到时间的长短与人的主观意识有关, 明确实际时间与自己的感觉时间之间的距离, 明白要建立起准确的时间感需要反复的训练。)

4.体会几分钟。

师:现在来考考大家对时间的感觉, 一半的学生写字, 一半的学生静坐。

教师计时3分钟后, 让学生说出刚才经过的时间是几分钟。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第78页, 独立完成第4到第7题。

师:从开始做题到现在大约多少分钟?

(设计意图:从有意记忆到无意记忆, 从间隔计时到回想计时, 通过多种策略引领学生真真切切地经历感悟时间的过程, 培养了学生对分钟的时间概念, 逐步形成对现实时间的敏感意识。)

(二) 课外部分

1.想象与体验结合。

让学生想象, 在学校里从什么活动到什么活动是1小时。然后, 教师安排学生切身感受1小时的长短。

2.间隔计时和回想计时结合。

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到校、晨读、早操、课堂、课间、课外活动等时间段, 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对1小时及几小时的感觉, 如回想一下从早操到第一节课下课有没有1小时?还可以利用学生在家里活动的时间进行训练, 如从放学到完成家庭作业一共有多长时间?

新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篇3

一、 角色互动中的“牵引”

《木兰从军》一课的课后练习第5题:“展开想象,说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这是对文本语言“她说服了家人”的拓展性训练。在教学课文第2自然段时,我设计了一个角色互动“说服家人”的环节:首先是教师和学生间的角色互动,我扮演“父亲”,学生扮演“木兰”。一学生率先站起来:“父亲,您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让我替您从军吧!”我故意弯腰驼背咳嗽两声,然后豪气地说:“尽管父亲年老,但为了保家卫国,即使战死沙场我也愿意!”此时,一名同学接口道:“父亲,无论如何我都不会让您去打仗的!”我叹了口气:“木兰啊,可惜你是个女孩!哪有女孩上战场啊!”学生很快反应过来:“我可以女扮男装呀,只要我穿上战袍,带上头盔,没有人会怀疑我是女孩!”我接着问下去:“就算你女扮男装,可你终究是女孩,怎能和男人在战场上一起拼杀呢?”又一名同学抢着说:“父亲,我从小跟您练功学艺,我一定能英勇杀敌建立战功,您就让我去吧。”我开心地说:“木兰,父亲答应你了,你一定要平安归来!”几个来回,在角色互动中不露痕迹地指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说话,这样一引导,学生们把书读活了。第二步是学生间角色互动,他们不仅有扮演木兰和父亲的,还有扮演母亲和弟弟的,表演更加多元化个性化了。最后,用几句话写下来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二、 谈话讨论中的“牵引”

《会走路的树》的课后练习4要求续编故事:“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我在谈话讨论中引导学生们充分地想象:现在你就是小鸟,和曾经朝夕相处、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重逢时,你最想说的话有哪些呢?学生们纷纷发言,最后帮助学生们归纳:小鸟他们会回忆去年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会诉说分别后的想念和牵挂;会交流分别后各自的见闻和生活;会相邀再次一起游玩……课堂上,学生们完成了自己的续写。

三、 评价激励中的“牵引”

有时,先放手让学生自己练习,然后在评价反馈的过程中进行激励和牵引,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指导方法。如《沉香救母》的课后练习4:“沉香一头扑进了妈妈的怀抱”,想象一下,这时他们会说些什么?学完全文,我放手让学生自己想象,大胆写下来。批阅了所有的写话作业后,在教室的《小作家在线》专栏了,我贴上了一篇新的文章:

母子相逢 百感交集

——《沉香救母》续编

分别15载,历尽千辛万苦,沉香与她终于母子相逢,他们心里百感交集,你是怎么续编这个故事的?看看这几个同学的想象吧——

沉香一头扑进了妈妈的怀抱,激动地喊着:“妈妈,妈妈!”妈妈紧紧地抱着沉香,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孩子,我好想你啊!”沉香说:“妈妈,我终于见到您了,这些年我日日夜夜都在思念您啊,妈妈,我们快回家吧!”沉香和妈妈高高兴兴地向家奔去……(陈泽萱)

沉香一头扑进了妈妈的怀抱,含着眼泪对妈妈说:“妈妈,我终于见到您了!”妈妈抚摸着沉香身上那一道道血痕,不由得流下了眼泪,她心疼地说:“孩子,你为了救我,不知吃了多少苦啊。”沉香说:“妈妈,只要能救出您,再多的苦我也不怕!”妈妈听了感动地说:“你真是个孝顺的孩子。”他们俩紧紧地抱在一起。(王晓琪)

沉香一头扑进了妈妈的怀抱,哭着说:“妈妈,我好想您啊!15年了,今天我终于见到您了。”

妈妈说:“孩子,我也很想你啊!我们家离这里很远,你怎么找到我的呀?刚才,我听到一声巨响,身上的大山就裂开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啊?”

沉香说:“妈妈,我不知翻过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多少道深涧,才来到这里。我是用仙人送给我的神斧把压在您身上的山劈开的。”

沉香和妈妈相拥着一起回家了,从此一家人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朱梦真)

自习课上,我先请三位“小作家”一一上台朗读自己的作品,自豪和兴奋洋溢在他们的脸上;接着,我让同学们谈谈从他们的写话中受到了哪些启发,学到了哪些好的词语和句子,孩子们听得认真说得积极;最后,我让大家重新修改自己的写话,把学到的好词语和句子添加进去。在评价反馈的过程中进行激励和牵引,这篇课堂“小练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新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篇4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主要内容:

一、计算

1.十几减9

2.十几减8、7

3.十几减6、5、4、3、2

计算方法:

例:13-9

(1)平十法

先算13-3=10,再算10-6=4;

(2)破十法

先算10-9=1,再算1+3=4;

(3)想加算减★

因为(4)+

9=13,所以13-9=4。

二、解决问题

1.从一个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的实际问题,用减法。(一上已经学过)

如:

原来有14份报纸,卖了8份,还剩多少份?

2.已知两个部分数,求总数的实际问题,用加法。(一上已经学过)

如:桃树有9棵,梨树有8棵,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3.从总数中去掉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实际问题,用减法。

如:一共有13个气球,其中花气球有8个,白气球有多少个?

易错题:

1.在()里填合适的数。

14-()=5

12-9=()-10

16-8=2+()

11-()=9-()

2.()里最大能填几。

9+()<15

8+()

<18

()-9

12-()>

3.树上原来有15只小鸟,第一次飞走了6只,第二次飞走了4只。

(1)

两次一共飞走了多少只小鸟?

(2)

现在树上还剩多少只小鸟?

4.饲养场里有16只牛,8只羊,9只兔。

(1)

羊和兔一共有多少只?

(2)母牛有9只,公牛有多少只?

5.教室里原有14个小朋友,第一次走了一些小朋友,第二次又走了一些小朋友,现在教室里还剩5个小朋友,两次一共走了几个小朋友?

6.第二单元

认识图形

主要内容:

一、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1.通过观察、操作等各种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

2.通过画、折、摆等各种活动,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一些特征。

(1)长方形有两条长边和两条短边,两条长边长度相等,相对的两条短边长度相等。

(2)正方形的四条边的长度都相等。

(3)三角形有三条边。

(4)钉子板上不可能围出圆。

在钉子板上围出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

根据要求画图形

1.利用物体画图形。

(1)用一个长方体画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

(2)用一个的不同面画出相同的正方形。

2.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图形的拼搭

1.用小棒摆图形。

摆一个正方形至少需要4根同样长的小棒:摆两个正方形至少需要7根同样长的小棒:

摆一个三角形至少需要3根同样长的小棒:摆两个三角形至少需要5根同样长的小棒:

摆一个长方形至少需要6根相同的小棒,摆两个长方形至少需要10根相同的小棒。

2、拼图形。

用下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不能拼成的是哪种图形?

正方形

三角形

长方形

折图形

1.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一次,可以折出长方形、三角形。

2.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两次,可以折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3.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以后,再对折,不可能出现哪种图形?

数图形

1.数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

长方形有()个,正方形有()个,三角形有()个,圆有()个。

2.数下图中的三角形和长方形各有多少个。

有()个三角形

有()个长方形

3.下图中有几个长方形,在正确答案下面画“√”。

3个

4个

5个

6个

找规律画图形

第三单元

认识100以内的数

主要内容:

一、数的含义、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1数到99,99添上1是100,读作一百。

2.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100。

3.100是由100个一或10个十组成,它是一个三位数。

4.数数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也可以二个二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二、数的组成、读写、数位和计数单位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个、十、百都是计数单位。个位上1个珠表示1,十位上1个珠表示10,百位上1个珠表示100。

2.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当计数器上个位或十位一个珠子都没有时,就写0占位。

3.一个数,个位上是几,表示有几个一;十位上是几,表示有几个十;

反之,这个数有几个一,个位上就是几;有几个十,十位上就是几。

4.只有个位的数是一位数,如:5、7、2;最大的一位数是9。

有个位、十位的数是两位数,如32、20;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

有个位、十位、百位的数是三位数,如100。100是最小的三位数。

三、整十数加一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1.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几十几。

2.从几十几里面去掉几个十就是几个一;从几十几里面去掉几个一就是几个十。

如:30+2=32(想:3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数是32。)

32-2=30(想:32里面去掉2个一,剩下3个十)

3.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各部分名称

加法算式

加数+加数=和

减法算式

被减数-减数=差

四、100以内数的顺序

通过“百数表”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排列规律

举例:以33、34、35为例:

①和34相邻的两个数是(33)和(35);33和35中间的数时(34)。

②比34少1的数是(33);比34多1的数是(35)。

34比(35)少1;比(33)多1。

③34前面的数是(33),后面的数是(35);

以52为例:

①52和60之间的数是:53、54、55、56、57、58、59;(即大于52小于60的所有数)

②52前面的五个数是:51、50、49、48、47;后面的五个数是:53、54、55、56、57。

③52前面的第五个数是:47;后面的第五个数是:57。

五、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三位数大于两位数,两位数大于一位数。

2.两个两位数比较,先看它们十位上的数,十位上比较大的那个数就比较大,当十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比较大的那个数就比较大。

六、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用法。

(贵得多、便宜得多)

两个数相差很大时就用多得多,少得多。相差很小时就用多一些、少一些。

例如:37、6、34

相比较后,37和6相差很大,就说37比6多得多或者6比37少得多。

37和34相差很小,就说37比34多一些或者34比37少一些。

易错题:

1.3个十和9个一合起来是(),再添上1是()个十。

2.从大到小写出4个个位上是7的两位数:()、()、()、()。

3.从0到100中,个位上是6的数一共有()

个。

4.从30到80中,个位上和十位上数字相同的数有()。

5.用3、5、0、8中的两个数字组成最大的两位数是(),组成最小的两位数是()。

第四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主要内容:

一、口算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两位数加整十数

3.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

4.两位数减整十数

5.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

二、解决实际问题

1.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2.求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求两数相差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算法一:把整十数加整十数看成几个十加几个十,整十数减整十数看成几个十减几个十。如30+50看成3个十加5个十得8个十,8个十是80。

算法二:根据两个一位数相加或相减的结果推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结果。如计算70-20,算7-2=5,所以70-20=50.算法二也可以看作由算法一抽象而来。

两位数加整十数:

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先算几十加几十,再算几十加几。如:

先算30+20=50

再算50+5=55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

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先算几加几,再算几十加几。如:

先算5+2=7

再算30+7=37

两位数减整十数:

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先算几十减几十,再算几十加几。如:

先算30-20=10

再算10+5=15

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

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先算几减几,再算几十加几。如:

先算5-2=3

再算30+3=33

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用加法计算。

如:学校的足球借走20个,还剩28个,原来有多少个足球?

求原来有多少个足球,要把借走的足球和剩下的足球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这里是把原来的足球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借走的,还有一部分是剩下的,把这两部分合起来,就是原来有的足球。要联系加法的含义理解。

求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用减法计算。

如:停车场里原来有48辆大客车,开走一些,还剩6辆,开走了多少辆?

求开走了多少辆,是从原来有的大客车中去掉剩下的,所以用减法计算。

这里是把原来有的大客车看为总数,它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开走的,还有一部分是剩下的,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就是另一部分。要联系减法的含义理解。

求两数相差多少的的简单实际问题,用减法计算。

求两数相差多少也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

如:白兔有49只,灰兔有12只,白兔比灰兔多多少只?

白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和灰兔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灰免多的。但这不要求学生这样叙述,只要通过例题的操作后了解算法及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像这一题,求白兔比灰兔多多少只,就是求49比12多几,只要从49里面去掉12就可以了。同时要明确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就是另一个数比一个数少几。

易错题:

1.小红算了46道口算题,小东算了42道口算题,小东再算多少道题,就和小红同样多?

2.生产小组做了16件上衣和48条裤子,还要做多少件上衣就能和裤子配套?

3.妈妈买了18个苹果和13个梨,吃掉多少个苹果就和梨的个数同样多?

4.桌子已经有50张,椅子才3把,有68人来开会,还要再搬多少张桌子和几把椅子?

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

主要内容:

一、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二、认识以下人民币(包括硬币)。

1分、2分、5分、1角、5角、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三、知道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四、进行简单的换币、付币、找币,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换币:

1.1张

可以换()张。

2.1张

可以换()张。

3.1张

可以换()张,也可以换()张,还可以换()张。

4.1张

可以换()张

和()张,或者是()张

和()张。

付币:

1.一张邮票8角,买一张邮票可以怎样付钱?

2.1盏台灯56元,买一盏台灯可以怎样付钱就不用找钱?(写出最简便的付法)

3.一个足球48元。

(1)

买一个足球付的钱全是10元,至少要付()张。

(2)

买一个足球,最多要付()张20元。

简单的计算:

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也就是元和元,角和角,分和分单位都相同的才能计算。

解决实际问题:

1.买一把玩具手枪和一个玩具娃娃一共要多少元?

如果都付10元的钱,最少应该付多少张?

2.买一辆玩具飞机,可以怎样付钱?至少写出两种付钱方法。

3.玩具娃娃比篮球便宜多少元?

4、玩具汽车比玩具娃娃贵多少元?

5.小明付了50元钱,找回了30元,他买了什么?

6.小青给营业员1元钱买一个喇叭,应找回多少钱?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主要内容:

一、口算

1.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2.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二、笔算

1.不进位加、不退位减

2.进位加、退位减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先算几加几,再算几十加十或十几。如:

先算5+8=13

再算30+13=43

与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进行比较,明确都要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都是先算几加几,不进位加再算几十加几,进位加再算几十加十或十几,因此进位加十位数多1。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十或几十和十几,先算十减几或十几减几,再算几十加几。如:

先算15-8=7

再算20+7=27

与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进行比较,不退位是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退位是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十或十几,因此退位减十位数会少1,不退位和退位都是先减个位数,再和几十相加。

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

笔算加法要注意:

(1)相同数位对齐,即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

(3)个位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

笔算减法要注意:

(1)相同数位对齐,即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

(3)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后再减。

易错题:

1.如果45+□的和是五十多,□里是怎样的数?

比5小的数

比5大的数

2.口算中常出现以下错误

16-7=11

24-5=29

70-9=69

45+6=41

5+32=82

80-4=86

口算速度要求:

2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

每分钟

8-10题

百以内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口算

每分钟3-4题

两位数和三位数加减法笔算

每分钟2-3题

易错题:

1.如果45+□的和是五十多,□里是怎样的数?

比5小的数

比5大的数

2.小红算了46道口算题,小东算了42道口算题,小东再算多少道题,就和小红同样多了?

3.做了16件上衣和48条裤子,还要做多少件上衣就能和裤子配套?

4.桌子已经有50张,椅子才3把,有68人来开会,还要再搬多少张桌子和几把椅子?

解决问题题型:

1.求和:梨有24个,苹果有30个,一共有几个?

2.求剩余:树上有16只小鸟,飞走了4只,还剩几只?

3.求其中一部分:全班一共有43个小朋友,男生有20人,女生有多少人?

4.求被减数:体育室借出18根跳绳,还有7条,原来有几条绳子?

5.求减数:停车场有36辆车,开走一些后还剩9辆,开走了多少辆?

6.综合:

原来有

卖出

还剩

34箱

7箱

()箱

()箱

18箱

9箱

50箱

()箱

10箱

7.求两数相差多少:红花有32盆,黄花有9盆,红花比黄花多几盆?(或黄花比红花少几盆?)

新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篇5

(一)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不看乘数末尾的0,借助表内乘法计算 2.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先找到两位数、三位数的近似数,再估算。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解决。4.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5.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我们可以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先分别乘以一位数,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合起来就是所求的积。6.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一位):

①归纳:用一位数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用一位数乘被乘数十位上的数,积满几百,就向百位进几。

②注意:告诉学生,为了防止忘记,进位数可写小一些记在横线上。7.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

①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向十位进几; 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十位上的数,积满几百向百位进几; ③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百位上的数,积满几千向千位进几; ④不要漏加进位数字。

8.三位数(中间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

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中每一位上的数(包括0),当个位乘的的积向十位进位时,将进上来的数写在十位上,如果个位上没有进位,那么十位上就用0占位。

9.三位数(末尾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

乘数末尾有0的,一位数要与它的末尾0前面的数对齐,先乘0前面的数,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二)千克和克 1.千克和克的认识:

①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千克又叫作公斤。

②2包盐重1千克。4本数学书约重1千克。书包约重2千克。

③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秤:电子秤、体重秤、大型台秤、小型电子秤、天平、盘秤、杆秤、小型台秤。

④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⑤1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

⑥1千克=1000克 1000克=1千克

(三)长方形和正方形 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①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②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③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作长,短边的长叫作宽;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作边长。④正方形是长宽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2.认识周长:

围成图形的每条边的总长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长+宽)×2 =长×2+宽×2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篱笆最长=长×2+宽 ;篱笆最短=宽×2+长

(四)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1.整十整百的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再想一想这几个十除以除数等于多少个十;也可以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商是几,最后算得的结果就是几个十。2.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尾能整除):

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要从十位除起,除得的商要写在十位上,然后再接着往下除,商要写在被除数上;

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要从百位除起,除得的商要写在百位上,然后再接着往下除,商要写在被除数上; 3.除法的验算:

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用商和除数相乘,验算有余数的除法,用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

4.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尾不能整除):

当首位不能整除时,余下来的数要和后一位上的数合起来组成新数再除 5.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百位不够商1,就把百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合起来除以除数,得数写在商的十位上,然后再把余下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得数写在商的个位上,每次所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6.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①0除以或乘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②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没有余数的):在除法笔算过程中,遇到被除数中间哪一位上的数是0且前一位没有余数时,这一位上的商就是0,要在这一位上商0;

③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没有余数的):在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过程中,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尽,个位又是0,就不必再除下去,只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就可以了。

④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除的过程中有余数):一位数除三位数,在求出商百位上的数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十位不够商一,要商0占位,余下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⑤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除的过程中有余数的):(1)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得尽,个位上又是0,就不必再除下去,只要你在个位商0就可以。(2)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得尽,而被除数个位上的数又比除数小,就不必再除,只要在商的个位写0,被除数个位上的数落下作为余数。

(五)解决问题的策略 1.从条件想起

①要弄清题中每个条件的含义,看清要求的问题; ②可以从条件开始想起,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③可以列式计算,也可以列表找出答案; 2.间隔排列

一一间隔两种物体排成一行,两端相同,两端物体个数-中间物体个数=1,两端不同,两种物体的个数相等。

(六)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1.平移:

沿着同一方向、路线是直直的,这样的运动是平移 2.旋转:

绕着一个固定的中心转,这样的运动是旋转。3.轴对称图形:

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1.认识几分之一:

①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是几分之一

②我们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这样的1份,就是1/2。1/2是一个分数,分数中间的短横线叫分数线,下面表示平均分成2份的这个2叫分母,上面这个表示这样一份的1叫分子。

2.认识几分之几:

①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几份是几分之几。

②分数大小比较: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分数大,分子小,分数小;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小,分数大,分母大,分数小。3.简单分数加、减法:

新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韵文。

2.认识冬天的气候特征,不畏严寒生长的植物,在洞中过冬的动物及冬季的体育运动和相应的词语。

3.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蜡,梅,翠”等生字。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用“有的……有的……”说一段话。

重点难点:

图文结合,理解生字词的意思。有感情地诵读韵文。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们现在都穿什么衣服啦?你发现周围有什么变化吗? 2.冬天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瞧(出示挂图)你们觉得冬天怎么样?

二、看图说话学词语

1.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挂图,说说图上都有哪些景物?(提醒:小朋友观察的时候要按照一定顺序,可以从远到近,也可以从上到下。)2.老师这儿有词语卡片,能把它贴在相应的图下方吗? ⑴生读词卡,贴词卡。

⑵交流:冬天到了,天气怎样? 哪些植物躲到洞里过冬了? 哪些植物不怕冷呢? 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你知道这12个词语中谁和谁是好朋友吗?组织学生通过“找朋友”游戏,把词语分类,分成冬天气候、植物、动物和运动项目四类。4.学习生字词。

⑴想要读好韵文,必须把生字词语会读了,读准了才行。请小朋友根据拼音读准词语。

⑵“小老师”教学字音,必要时,教师帮助正音。“绳”是后鼻音;“滑”是三拼音节;

“刺、翠”的声母都是平舌音。

⑶采用多种形式反复练读,直到所有学生都能读准每个字音。⑷小朋友,有不理解的词儿吗?师生交流,共同解答。蟒蛇:我国最大的无毒蛇,冬天要冬眠。

蜡梅:因为蜡梅在每年的冬末开放,所以人们又称它“腊梅”。5.练读所有词语。

⑴师先范读,以“词串”的形式读,每个词串内的词读得稍紧凑些。⑵学生练读。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

2.开火车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可用编字谜、编顺口溜,换部件,分析结构等方式记忆字形。重点指导: 翠:小卒字头上插羽毛。

蛇:虫+它,虫字变得瘦一点。滑:三点水+骨(及时书写骨的笔顺)。绳:绞丝旁+口+电,注意右边部分要紧凑。

刺:左边部分与木有关,中间不封口,口诀“刺字中间不封口,封口不成刺”。3.指导书写前四个字。

⑴认识新偏旁“羽字旁”,出示“翠”与“羽”,启发学生观察比较,掌握两者的区别。“羽”字的第一笔和第四笔是横折钩,作偏旁时则都变成了横折。⑵自学笔顺(见练习5)

⑶交流: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教师讲解并范写。⑷学生认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姿势。

四、布置作业

1.在《习字册》上书写生字。

2.诵读词串。完成同步导学1—6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卡片。

2.说说你记住了哪些字,可以帮它找个朋友吗?

二、朗读感悟

1.冬天到了,天气怎样?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⑴引导学生看图说话。

⑵看看雪下得怎么样,风吹在身上怎样?指导读好词语。

⑶是啊,北风呼呼地刮起来了,鹅毛大雪下起来了,气温一下子下降了,让人感到特别冷。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出现呢?

对,这是因为北方来了一股强冷空气,这种强冷空气就叫“寒流”。⑷齐读三个词:寒流

北风

大雪。2.在冰天雪地里,你看到了哪些植物?

⑴指名说,你们喜欢他们吗?那就好好读读这三个词,好好欣赏一下它们吧!⑵这么冷的天,这三种植物依然挺立在茫茫雪地里,多坚强呀!你佩服它们吗?齐读。

⑶这三种植物不仅你们喜欢,还有很多人佩服它们,还给它们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岁寒三友”,人们还写了许多诗歌赞颂他们呢!谁来背背看!

(相机提示:陈毅《青松》、王安石《梅花》等,引领学生熟读成诵!)⑷冬天除了“岁寒三友”,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也不怕冷?

3.植物们不怕冷,可小动物却早早地躲进洞里去了,看(出示图片)它们是谁呀?它们在干什么呀?(指导说话)⑴谁有本领读好这三个词的?指名读。

⑵蚂蚁躲在洞里多舒服呀!到了冬天,刺猬、蟒蛇吃得饱饱的,早早地躲在洞里睡觉了,它们要睡上一个冬天呢!我们可不要去吵醒它们!这种过冬方式叫“冬眠”,你还知道那些动物冬眠吗?

4.小动物们怕冷,你们怕不怕?看,小朋友在雪地里干什么呀?

⑴指名说,谁能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说。出示:今天早晨,小朋友们在雪地里锻炼,他们有的,有的,有的……

⑵你最喜欢哪种运动?读好这三个词。⑶那你们能用读来表达对冬天的喜欢吗? 5.诵读词串。

6.试着课文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话,完成同步导学第8题。

三、拓展延伸

1.小朋友,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冬天的气候、植物、动物、体育活动等方面的知识,还知道哪些描写冬天景物的成语和古诗?小组讨论。2.学生汇报交流。

四、学习生字

1.出示剩余的4个生字,认读。

2.检查,说说“刺、猬、冰、滑、绳”的笔顺。

3.你认为哪个生字最难写呢?学生提出难写的字,师生共同观察应如何写好它,师范写并提示间架结构应如何摆好。

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8》 篇7

沭阳县新河中心小学

方晓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识字歌。

2、学会本课要求会认5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钅”,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书写“铁、钉、铜、铃、宁、叮、吓、跑”8个生字,掌握正确的书写笔顺。过程与方法:

1、利用课件,经历识字过程,达到理解词语、积累词语从而牢记词语的目的。

2、学会运笔,掌握笔画间位置关系,规范、美观地书写汉字。

3、借助课文语言材料,能把带有“钅”的生字与事物联系起来。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认读“钉、阵、咚”等5个生字。

2、认识一个多音字“钉”。

3、能够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铁、钉”等8个生字,认识一个新偏旁“钅”。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难点:

1、熟练认识5个生字,积累新词语。

2、能够规范、整洁地书写8个生字。

3、能把字与事物联系起来。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提示课題

出示大象博士图片:今天博士给我们带来一个新朋友“钅”。师:这节课我们来认识新的偏旁“钅”和带有“钅”的生字。

二、合作学习,自主识字

1、借助音节在词语中自主识字。

师:昨天老师让小朋友们回家自学本课的生字宝宝,大家还记得吧?(播放课件,出示带音节的词语)

tiě dīng

guà tong líng

zhèn

dīngdōng

níng

xià pǎo 铁

挂 铜

一 阵 风

跑(1)师:快试着读诗吧!看谁读对得多? 学生自由读,教师可有侧重点地巡视了解。

(2)师:下面同桌间再互相读一读,读不准的互相请教。学生互动,教师巡视,照顾后进生。

(3)教师可以让有困难的学生读一读,给予他们学习的机会。(4)师:经过刚才几轮的练习,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2、去音节读词语。

师:现在老师把这些词语上的音节去掉,你们还认得吗?(多媒体课件出示去音节的词语)

挂 铜

吓 跑(1)自己先试着读一读。

(2)同桌互相读,互相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3)各种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轮读、全班齐读)

3、去组词读生字。

师:老师还想考考大家是不是真的认得这些生字?(出示生字卡片)铁、钉、铜、铃、宁、叮、吓、跑、挂、阵、咚(1)自己试着读。

(2)小组内互查互读生字卡片上的字,读不准的再教。

(3)组长汇报组内成员读认有困难的字并交流怎样记住这个字。

4、识字抢读游戏。

课件出示生字,谁认识生字就读出来并站起来。

4、在新语境中认识生字。

铁矿

钉子

钢球

铃铛

安宁

吓一跳

跑步

一阵雨

叮咚响(1)自己试着读一读。(2)互相读一读。(3)指名读一读。(4)男女生轮读。

5、在课文中识记生字。

师:生字我们都会学会了,把它们放到课文里,老师相信我们一定还能读得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1)学生自己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3)老师肯定学生们的识字成果,并给学生以鼓励。

三、观察字形,书写指导

1、课件出示“铁、钉、铜、铃”四个生字,学生组词语。

2、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分析书写规律。强调这四个字都是左窄右宽,“钉、铜”两个字书写时还要做到左高右低。

3、提出难写字,教师范写,学生随着书空,注意每个字的书写笔顺。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作品展示进行赏析。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

铁、钉、铜、铃、宁、叮、吓、跑、挂、阵、咚 指名组词读。

2、课件出示词语。

挂 铜

吓 跑 指名读词语。

二、充分诵读,体会情趣

1、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1)学生自己读。(2)指名读。(纠正字音)

2、图文结合,体会情趣。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画面的内容。

(2)学生结合插图再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写了谁?在做什么?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3)在小组内交流。(4)汇报交流。

(5)小结:小宁宁,钉铁钉,挂铜铃,一阵风,响叮咚,狗狗跑,宁宁乐。这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呀!让我们用快乐的心情再读一读课文吧!

3、熟读成诵。(1)自由朗读。(2)指名朗读。(3)集体朗读。

(4)教师引读,引背。(5)集体背诵。

三、观察字形,书写指导

1、出示生字“叮、宁、吓、跑”,指名读准字音并组词。

2、学生自学笔顺。

3、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特点,分析书写规律,“叮、吓”两个字的“口”字旁书写时要做到左上偏上些,要上宽下窄些。

4、提出难写字,教师示范,学生书空。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给优秀作品加个红圈圈。

6、作品展示赏析。

四、归纳升华,总结拓展

新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篇8

教案

认识分米和毫米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学会估测,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3.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分米作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

难点:毫米、分米概念的形成和在实际测量中的灵活应用。

教学资源

米尺、直尺、硬币、橡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故事引入: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有狮子、狗熊、小猴、小狗等。一天,狮子大王宣布要选出最聪明的一个小动物来当它的助手。小动物们可激动了,个个都想当狮子大王的助手。这不,选拔考试开始了,想不想去看看呀?

狮子大王是这样选拔的:请你说出这些测量的结果?

一棵大树高8(),一片树叶长8(),一个铅笔盒长2()

前两道题小动物们都顺利过关了,可轮到第3题,意见大了。小兔说:“这个铅笔盒长2厘米。”小狗说:“这个铅笔盒长2米。”小猴说:“这个铅笔盒长2分米。”到底哪一个小动物的答案是正确的呢?小朋友你们能给它们当个裁判吗?学生讨论。

二、引导探索

(一)认识分米

.先让学生说一说,你在哪些地方看到或听到过“分米”这个词?

2.教师强调1分米就是10厘米那么长。并且请大家在直尺上指出1分米的长度,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一下。

3.体会1分米的长度。

教师:请同学们在发的硬纸条上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把它剪下来。告诉学生,这是自制的分米卡。先看一看,再闭上眼睛想一想,然后用手势比划一下,最后再用分米卡验证一下。

教师:现在小朋友对1分米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了,你们能互相说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

4.教学1米=10分米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在米尺上找1米里面有多少个1分米?然后每组的组长汇报结果。

5.多层训练,加深对分米的认识。

(1)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分米。

教师:同学们,你们认为哪儿是数学课本的长边,就去把长边摸一摸,再量一量。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3)教师:请小朋友们估计以下自己的课桌和凳子的高大约是几分米,然后小组合作量一量课桌和凳子的高度分别是多少厘米?各接近几分米?

(二)认识毫米

.让学生尝试量书本的厚度,各自交流测量结果。引导学生认识到:当测量结果不满1厘米时,我们需要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2.组织学生交流,自己对1毫米的认识理解。然后组织学生观察直尺:1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并实际量一量,进一步感知1毫米。用手指比划出1毫米的长度。

3.体验毫米的用处:你知道哪些东西的长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作单位呢?组织学生讨论。

4.想一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5.引导学生把四个长度单位排排队,体会大小关系。

6.多层练习,巩固新知。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说出橡皮和回形针的长度各是几毫米?并且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

(2)选择自己带来的任意一样物体,量量它的厚度或长度是几毫米。

7.小结:今后,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就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三、综合练习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过四个长度单位了,你能灵活运用它们吗?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2.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3.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四、课堂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重点学习了哪两个长度单位?你有收获吗?你觉得自己学得怎样?

总结提炼:是啊,我们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毫末这四个长度单位。用毫米作单位可以量更小的物体和更短的长度,并且能量得更准确,为了度量的方便,在量稍长的物体的长度时,可用分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用米作单位。小朋友们要根据不同物体的长度采用不同的长度单位并加以运用。

板书设计

认识分米和毫米

分米=10厘米

厘米=10毫米

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测量活动中了解长度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并且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2.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学会简单的单位换算,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选用适合自己的思考方法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资源

笔芯、米尺、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故事引入

小兔和小猫在比赛跳远。小兔说:“我跳了9分米。”小猫说:“我跳了80厘米。”两个小动物都说自己跳得远,因而争论不休。

教师:小兔和小猫谁跳得远呢?

(让学生自由说一说,教师不作评价。)

教师:到底谁跳得远?谁说得正确呢?学了“简单的换算”,你们就能找到答案。

二、组织活动,引导探究

.教师:小朋友,你们都有自动铅,那你们知道自动铅的笔芯有多长吗?让我们来量一量好吗?请小朋友每人拿一枝笔芯,用直尺量一量,有多长/

教师:同样的笔芯,有的人量出来是6厘米,有的人量出来是60毫米,这是怎么回事呢?

小结:许多小朋友都说6厘米和60毫米是一样长的,6厘米就等于60毫米。那么,为什么6厘米=60毫米呢?你是怎么想的?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

(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

教师:是啊,1厘米=10毫米,6厘米就是6个10毫米,也就是60毫米。

2.教师:我们测量了笔芯的长度,知道6厘米=60毫米,我们每天用的课桌的高是多少厘米呢?同桌合作,量一量。

(学生活动,全班交流。)

教师:小朋友们量得课桌的高是80厘米,如果用分米作单位是多少分米呢?你是怎么想的?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小结:1分米=10厘米,80厘米有8个10厘米,就是8分米。

3.练习:50毫米=()厘米

20分米=()米

三、想想做做,内化新知

教师:结合测量,许多小朋友已经能用自己的方法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了。接下来,就要看看谁能灵活运用学到的新知识了。

.做“想想做做”第1题。

先量量每个图形中各条边的长度是几厘米,再说说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先独立完成,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相互评一评。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先估计一下两条线段的长度各是几厘米,再量一量,看看对不对。最后同桌交流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

(学生活动,反馈交流。)

四、总结评价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你跟你小组的同学合作得怎么样?

2.教师:下面,请大家参加一个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你们愿意吗?

请每个同学回家后拿一个蒜头,放在盛有少量水的盘子里。先看看它几天后发芽,再记录一周内蒜叶的生长情况。完成蒜叶生长情况记录表,过一段时间再交流。

板书设计

简单的单位换算

6厘米=60毫米

新苏教版一年级语文知识点 篇9

1易错生字:

网:点易写成捺。黄:前三笔不是草字头。童:比较复杂。

朵:上面易写成几。我与找分不清写法。走之底:是书写难点。双耳旁:不易写美观。美:最后一笔横最长。前:月的第一笔撇变成竖。

2重点词语:

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展翅运粮食结网荷叶露珠

摇篮亮晶晶停机坪透明翅膀蹲下嘻嘻哈哈睡莲哭声睁眼趴下根本弯腰爬上来非常感激谢意时间急忙山坡割草逃跑借东西擦脸摔东西拨电话摸一摸切割憋闷潮湿搬家

3背诵古诗(《所见》《小池》)《荷叶圆圆》。

4形近字、同音字

童(儿童)机(飞机)他(他们)住(住家)立(起立)

同(同学)几(几个人)她(她们)往(来往)力(力量)

我(我们)送(送水)得(得到)借(借用)和(和平)

找(找到)过(走过)很(很多)姐(姐姐)河(小河)

时(时间)诗(诗人)空(天空)美(美丽)

5给下面字选择正确读音(76页语文园地“我会读”)

6搭配合适的词语

圆圆的荷叶粉红的荷花晶莹的水珠亮晶晶的眼睛

绿绿的草坪弯弯的小路闷热的天气精彩的球赛

7句子:

清清的——溪水泉水绿绿的——草地树叶弯弯的——小路月牙眉毛

老师正忙着改作业呢!

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

飞来飞去跑来跑去来去来去

一年级语文《四个太阳》知识点

原文:

我画了个绿绿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

我画了个金黄的太阳,送给秋天。果园里果子熟了,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

我画了个红红的太阳,照亮冬天。阳光温暖着小朋友冻僵的手和脸。

春天,春天该画什么颜色呢?哦,画个彩色的。因为春天是个多彩的季节。

字词:

绿绿、天空、高山、田野、街道、校园、清凉、金黄、秋天、果园、金黄、邀请、水果、香甜、冬天、温暖、冻僵、春天、彩色、多彩、季节

句子:

我画了个绿绿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

我画了个金黄的太阳,送给秋天。果园里果子熟了,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

我画了个红红的太阳,照亮冬天。阳光温暖着小朋友冻僵的手和脸。

小学一年级语文笔画练习知识点

1、“禾”共有笔,第四笔是()。

2、“上”共有()笔,第二笔是()。

3、“下”共有()笔,第三笔是()。

4、“个”共有()笔,第一笔是()。

5、“天”共有()笔,第四笔是()。

6、“火”共有()笔,第二笔是()。

7、“六”共有()笔,第四笔是()。

8、“七”共有()笔,第二笔是()。

9、“儿”共有()笔,第二笔是()。

10、“九”共有()笔,第一笔是()。

11、“无”共有()笔,第三笔是()。

12、“口”共有()笔,第二笔是()。

13、“日”共有()笔,第二笔是()。

14、“中”共有()笔,第四笔是()。

15、“了”共有()笔,第二笔是()。

16、“子”共有()笔,第一笔是()。

17、“门”共有()笔,第三笔是()。

18、“月”共有()笔,第一笔是()。

新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篇10

教材分析

为本教材第一课时的内容

该内容在小学五、六年级已分散在各教学内容过程之中 同时该内容在高中美术教材中又再一次呈现

所不同的仅仅是知识的浅显度和美术鉴赏的跨度问题 初中的学习既要不同于小学浅显初步的认知内容 又要不同于高中较有深度的鉴赏 因此要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

所以在教学上不能对作品进行纯理论解说或就单一的知识性理解 也不能对作品就事论事的表面欣赏 基于以上因素

根据教材编写的思路和要求

将该课设定为以器皿装饰文化为主线 以造型工艺手段为次线 以材料为辅线

紧紧抓住生活中的日常用品

真正认识古代工艺美术的特征是从生活实用需要到精神审美需要 在教学方法上

以走进博物馆为途径

对古代彩陶、青铜、漆器、瓷器开展问题讨论的方式进行互动教学

让学生在观察交流中去探寻工艺美术表象背后的生活文化、艺术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文化 最终理解为什么人类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从未忘记对美的追求 在培养欣赏能力上抓住具有代表性的器物进行深入地探索 初步学会对工艺美术欣赏的方法

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伟大成就 为人类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

特别在制作技艺和工艺美学诸多方面获得的极高成就

让学生认识到这些文化遗产的价值及其对现代社会所具有的意义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培养他们的历史感和文化自觉是非常必要的

让学生通过从生活到艺术、物质到精神的人类发展过程去理解工艺美术与社会、文化宗教、经济、政治的关系

以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教学路径

欣赏--走进博物馆

从古代工艺美术的不同种类入手 对每个时期的代表作品进行分析

体会每件作品的工艺性、实用性、艺术性 感受民族工艺的辉煌成就

学习--面对作品

让学生在观察交流中去探寻古代工艺美术表象背后的生活文化、艺术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文化

理解为什么人类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从未忘记对美的追求 在培养欣赏能力上抓住具有代表性的器物进行深入的探索 初步学会对工艺美术欣赏的方法

探寻--在分析和交流中探寻古代工艺美术代表作的特点 充分体会它的工艺和审美情趣 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伟大成就 为世界人类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

特别在制作技艺和工艺美学诸多方面获得过极高的成就

体会--通过学习

让学生认识到这些文化遗产的价值及其对现代社会所具有的意义

通过生活到艺术、物质到精神的人类发展过程去理解工艺美术与社会、文化宗教、经济、政治的关系

课时建议

建议为两课时

这样可以较深入地进行分析体会

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

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成就有所了解

领会彩陶、青铜、漆器、瓷器等工艺美术作品独特的审美意蕴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 对世界人类的物质文化与社会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提高审美趣味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产生的原因 了解工艺美术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理解工艺美术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

2.方法与过程:围绕问题触发学生去思考 对器物由表及里地进行探究 不求答案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提高学生对工艺美术审美的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觉性 提升个人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 了解主要工艺品种的基本特点及时代风格

教学难点:通过对彩陶、青铜、漆器、瓷器等工艺品的功能、造型、色彩、纹样等方面的讨论

领会其审美特点及文化内涵

三、教学准备

收集各种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代表作品及相关资料

预习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相关知识、课件、课后的课堂知识检测表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问题一:你们去过博物馆吗?这些是哪里的博物馆?

无锡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

师:博物馆里的内容很多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各地的博物馆去了解一下生活的艺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设计意图:以博物馆为主体线索 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

对古代彩陶、青铜、漆器、瓷器开展问题讨论 进行互动教学

让学生在观察交流中去探寻工艺美术表象背后的文化

最终理解为什么人类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从未忘记对美的追求 同时

让学生懂得博物馆是一个承载世界文明的地方 也是每个中学生经常要去的地方 她对于记录人类的历史

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揭题(板书:“生活的艺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师: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主要可以分成陶器、漆器、青铜器、瓷器、玉器和丝绸等等 这些工艺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这节课我们重点来欣赏陶器、漆器、青铜器和瓷器

3.新授知识 第一部分:彩陶(板书)

彩陶的意义:中国原始社会的文化遗存最有代表性的是彩陶 彩陶的发明是人类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迈进的重要标志

彩陶的定义:彩陶是在打磨光滑的陶胚上 以天然矿物为彩料描绘图案 然后入窑烧制而成的一种陶器 烧成的器皿胎质坚硬 图案清晰美丽

呈红色图案的是用赤铁矿颜料 黑色的是用锰颜料

赏析作品《双耳瓶》

在甘肃博物馆收藏着的彩陶器皿《双耳瓶》(课件)猜猜它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瓶底做成尖底?为什么瓶口做的那么小?两侧的耳环又有什么作用?(师生共同讨论)

这是打水器皿 底尖便于入水

瓶口小不易让水泼出 两侧的双耳便于提携

师:古人根据生活的需要创造了许多造型不同的陶器

它们都是干什么用的呢?(课件展示:钵、瓮、盆、鬹、瓶、杯)

A.器形特点:

这些器型各有各的特点

腹大便于储物;口小不易外溢;口大便于盛物;三足便于烧煮 等等

原始制陶的外形基本特征是圆形器 轮廓曲线连贯流畅 匀称优美 富有韵律

具有一种大气稳重、和谐宁静之美

B.纹饰特点:

中国彩陶最具有特色的地方体现在它的纹饰上

师生共讨论:为什么陶器上的纹饰都在腹部以上?

这与他们的生活有关 远古的人类席地而坐 视线成俯视状 自上而下 所以大口器皿的纹样大多装饰在内侧 小口器皿的纹样装饰在外面的上半部 这样不影响观赏

体现了古人尽善尽美的追求

赏析作品《涡纹彩陶罐》

赏析作品《舞蹈盆》:从陶盆的纹饰中反映了早期人类的精神追求

师生共同讨论:为什么古人喜欢将鱼纹和蛙纹画在许多陶罐上?

这是一种生殖崇拜 人们模仿它 崇拜它

希望获得与它一样的能力 把一种美好的愿望赋予其中 这种似蛙非蛙、似人非人的怪物 被称为“蛙神” 很多考古学者认为

中华民族的图腾“龙”就是由“蛙”演变过来的赏析作品《黑陶高脚杯》

师:现藏于山东博物馆的《黑陶高脚杯》你们发现颜色有何变化?

生:由红转黑

黑陶的工艺介绍:这是古代的一种独特的陶器烧制工艺 采用了“封窑的技术” 当窑内达到一定温度 就灭火浇水封口 窑内会产生烟

这些烟中的碳分子渗透到陶体中 使杯身变成了黑色 出窑以后再打磨、抛光

就是变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非常漂亮 在这之前

我们看到的陶器都是泥条盘筑而成 这个高脚杯却使用了拉胚工艺技术 这是古代陶器工艺的一大进步 直到今天我们还在延用这种方法 现代人对此杯做出了这样的评价:黑如漆 薄如纸 明如镜 声如磬

此杯器型左右对称 高贵典雅

散发着一种深邃神秘的感觉

总结:同学们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标志 造型与装饰非常丰富

渗透着创造者对生活的理解和适应

远古彩陶不仅以其独特的造型风格和特定的艺术内涵成为后世人类文明的开端 同时也对后来华夏民族的思维形成、审美意识及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部分:青铜(板书)

随着彩陶的发展

人们又发明了新材料和新工艺--青铜工艺

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上

夏商周的青铜艺术水平是最高的 流传下来的数量也最多

青铜文化艺术以其雄伟的造型 古朴的纹饰

丰富的铭文著称于世

是中国古代美术史上又一颗灿烂的明珠

师:让我们走进湖北博物馆 听一段由青铜器演奏的音乐

(课件展示)刚才我们听到的那段大气磅礴的音乐是用世界上最大的青铜乐器“编钟”演奏的《国殇》

对它的了解我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已经通过文字进行了解读

青铜的种类和产生的意义:青铜器的造型非常丰富 除了乐器以外

还有兵器、食器、酒器、车马器等生活用具 青铜的出现

对提高社会生产力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赏析作品《爵》

师:你们看 这是在河南偃师博物馆里馆藏的中国现存最早的青铜器《爵》 它是一个盛酒器 造型很特别

整个外型像个麻雀的形状 前面是雀嘴 后面是雀尾 收腹 细腰

三足的设计使器型非常稳定 底部可以点火 加热温酒 设计非常合理

欣赏比较《司母戊方鼎》《毛公鼎》

师:这两件青铜器可能大家都非常熟悉 《司母戊方鼎》是目前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 另一件是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里的《毛公鼎》 它们都是当时国家的重器 标志着使用者的等级和身份

但最主要的作用还是用来祭祀天地鬼神和祖先

中国的古代有严格的“列鼎制度”象征着国家统治的秩序

不同之处:

器形:一方一圆、一刚一柔

纹饰:一繁一简、一狰狞一素雅 纹饰非常精美

饕餮纹、夔纹、人兽结合的纹饰是当时人们所崇拜的神灵 富有想象力

铭文:一长一短

在中国的青铜器上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要铸刻文字 也就是金文

这是与其他国家青铜器不同的地方(青铜器最早出现在公元前3800年西亚的两河流域)《毛公鼎》是现在发现铭文最长的青铜器 鼎里面铸有497个字 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是研究当时社会、政治、文化艺术很宝贵的历史资料 《毛公鼎》文字书写的完美布局 章法纵横宽松疏朗

错落有致顺乎自然而无做作 呈现出一派天真烂漫的艺术意趣 说明西周晚期的文字书写已具有纯熟书写技巧和表现手法的形式和规律

赏析作品《牛形灯》

师:在古代

青铜器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这是藏于南京博物院的《牛形灯》 此灯分三个部分 均可拆卸 灯座是牛身 上面分灯盏 烟管

点火以后所产生的烟尘通过烟管导入灯座腹腔中的清水溶解 从而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新 制作上巧用铜银纹饰 设计得非常合理、精美

体现了当时实用和艺术相结合的最高水平

第三部分:漆器(板书)

与我们早期人类息息相关的另一种工艺美术器物 那就是漆器

漆器大多是用木胎和竹胎制作而成 也有用脱胎工艺制作的

代表作品《漆器碗》

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漆器碗》是在浙江余姚发现的河姆渡文化时期的漆碗 它的发现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器的国家 至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了 该碗是中国现知最早的一件漆器 是追溯中国漆器最重要的实物资料 战国时期

是我国漆器工艺的第一个繁荣期 到了秦汉时期到达顶峰

课件展示“各种漆器图片”

师:从战国时期到汉代

人们在漆器上主要用了什么颜色?

生:红和黑

红色和黑色对比强烈

在红与黑交织的画面上形成流动飞扬、变幻神奇的神话般的世界 同时也显得沉稳大气古朴 这样的颜色一直沿用至今

“中国红”一直是我们最常用的民族象征的色彩 上海世博会上中国馆的颜色就是用了这样的红(课件展示)

师:能工巧匠们在漆器的过程中还创造了彩绘、磨光、镶嵌等工艺表现手法 提高了审美趣味

赏析作品《金银平脱工艺古琴》

师:这是一件什么乐器?你在上面看到了用什么制作的花纹(课件展示)

古琴上的花纹使用的是一种金银平脱工艺 也是唐代最华丽、最盛行的一种漆器 从图片上看

充分反映了中国漆器工艺和乐器制造工艺已经达到非常高的水准

师:古琴是用梧桐木和杉木制造的 这种材质不容易变形 音色也非常好听

师:古琴为什么要上漆?

生:防水 防蛀 防虫 抗酸碱

师:琴漆的工艺非常讲究 先涂上漆

把贝壳或金银片裁成各种形状 贴在琴的表面 再涂上生漆

使漆的高度和图案一样平再经过打磨

直到纹样和琴面一致 这就是金银平脱工艺

我们现在听到的背景音乐就是古琴演奏的《高山流水》知道这个典故吗?

生:......第四部分:瓷器(板书)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最具有文化艺术特质的是瓷器

定义:瓷器是土与火的艺术 是中国人民生活中的智慧结晶 我国是瓷器的发明国 中国的瓷器很早就流传到国外 因此也被称为“瓷国” 瓷器是由陶器发展而来

欣赏作品《羊形烛台》

这是一件六朝时期的《羊形烛台》羊的表情温顺可爱 造型十分完整

它的顶部是用来插蜡烛的 既实用又美观

赏析作品《邢窑白瓷穿带壶》

在上海博物馆馆藏的《邢窑白瓷穿带壶》 是在青瓷的基础上产生的白瓷 制作工艺进一步提高

白瓷的烧造成功为以后的彩绘打下了基础 在白瓷的基础上可以彩绘

青花、斗彩、粉彩、五彩的出现 大大丰富了瓷器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使瓷器更加美观

宋代的五大名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 每个窑都各有特色......赏析作品《孩儿枕》

师:故宫博物院的藏品《孩儿枕》 你知道他是干什么用的?

此枕以儿童俯卧形成的弯曲下凹的背部为枕面 构思巧妙 既可作实用品

又是一件完美的雕塑艺术品 儿童形象刻画细腻传神 脸部饱满 宽额大耳 眉毛高挑 双目圆睁 鼻子小巧挺直 小嘴鼓凸

把稚气未脱的童子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惹人爱怜

此枕通体施釉 质地乳白 釉面均匀

益发显示出造型的清纯可爱

这件富有情趣的艺术珍品神形兼备

不但反映出宋代定窑工匠高超的制瓷技能 而且也体现宋代社会对儿童非常重视 人们认为儿童象征着吉祥幸福 能降福驱灾

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同时也是件吉祥之物

在瓷器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青花瓷了 青花瓷的出现

突破了我国瓷器以单色釉为主的框框 把瓷器装饰推进到釉下彩绘的新时代 形成了鲜明的景德镇瓷器风格 洁白的胎质 青色的图像

具有素洁高贵而又绚丽的艺术效果 其绘画性非常强

赏析作品《元代青花梅瓶》

基本造型:小口 短颈、丰肩 圆腹

敛腰、平底 线条流畅 非常柔美

各部分比例恰当好处 因为瓶口特别小 与梅之瘦骨相称 因此被称为“梅瓶” 目前元青花梅瓶世界上仅存三个 两个还在国外

这个现藏于南京市博物馆 为镇馆之宝

装饰特点:从瓶口至底部共分六层

有五层都是运用了杂宝纹、缠枝牡丹纹、莲花纹进行了二方连续图案的装饰 主体部分描绘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师:你们了解这个故事吗?请解读三个人物表情

生:韩信--落寞 艄公--悠闲 萧何--匆忙

总结:这么多的内容在这个小小的瓶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非常精彩

整个花瓶装饰饱满 繁而不乱 白釉洁净润泽 青花用料浓淡相宜 富有层次感

是元代最珍贵的器物

瓶子来历:它是在南京将军山沐英墓中挖掘到的 沐英是朱元璋的养子 他因为战功赫赫 被调往云南驻守

得到了当地百姓的爱戴

生性多疑的朱元璋在沐英死后 连夜把他的尸体运往南京 埋葬在将军山下 作为随葬品

梅瓶具有镇墓辟邪的作用

这样的梅瓶只有当时身份最高等级的人才能享用 所以非常珍贵

赏析瓷罐《鬼谷子下山》

与它同时期的瓷罐《鬼谷子下山》(孙膑)此罐的拍卖创下了瓷器拍卖的最高价2.6个亿 相比较而言梅瓶的文物价值是更不可估量

总结:每件文物都是一个故事 也是一段历史

都值得我们去探究和保护

结束语:同学们

今天用了短短的一节课时间经历了新石器时期、夏商周时代、战国、秦汉时期、唐宋元明清上下五千年的历程 参观了各地的博物馆

了解了古代工艺美术发展的历史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是中国美术辉煌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其精湛的技艺、迷人的魅力

显示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智慧的精神 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和技术的水平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 它是世界美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出现体现了人类文化发展的普通性和独特性 直到今天它们都没有退出人类日常生活的舞台 还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并且还在不断地发展中

最后老师想请同学们从三个角度来谈一下学习本课以后的感受

可以从博物馆的角度、从文物的角度、从工艺美术的角度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生:......设计意图:初中生对古代工艺美术的了解很欠缺 可以说是一张白纸 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

对每件作品的赏析都设置了有趣的问题 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做到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

学生和老师始终在互动的过程中进行着课堂教学 课件的制作尽量做到直观明了

很多很难理解的知识在课件中省时省力地解决了 大大缩短了教学时间

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五、课后拓展

师:我给同学们设计了一张检测表 课后同学们可以根据上课以后的 理解填一下

增强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知识课堂检测表 彩陶艺术

1.彩陶文化的意义:()美术遗存的代表 从()时代向()时代迈进的重要标志

2.“黑陶高脚杯”与其它的彩陶相比

最大的区别在哪里?()青铜艺术

1.“青铜爵”是发现最()的青铜器

2.“司母戊方鼎”是最()的青铜器

3.“曾侯乙墓编钟”是最()的青铜器

4.“毛公鼎”是()最长的青铜器

5.“青铜牛形灯”是()最精巧的青铜器

6.青铜铸造是国家大事 它最主要的作用是()象征()

也是等级尊贵的()是一种礼器

瓷器艺术

1.()代是中国瓷器艺术的高峰时期 有()()()()()五大名窑

2.《萧何月下追韩信》属于()瓶

3.《鬼谷下山图》瓷罐是目前拍得的中国瓷器中最贵的 价值()亿元

4.我国是()的发明国

中国的()很早就流传到国外 因此也被称为()

漆器艺术

1.()是最早发现和利用漆液的国家

2.漆器的作用:()()()不怕()

是生活中一种实用的器物 它采用()()()等多种工艺手法

3.唐代最有名的漆器工艺是()其中漆器工艺和古琴被评为()遗产

我的收获

通过本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一节欣赏课 时间有限

怎样才能做到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效益 能够把知识和要点牢牢记住 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 光靠一节课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 给学生设计这张检测表

对学生来说既是一次对知识的复习回顾 又是一次对课堂知识的自我检测 可以加深对古代工艺美术成就的理解

六、课堂板书设计

生活的艺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彩陶

生活实用

工艺精湛

精神寄托

历史价值

青铜

理想追求

文物价值

漆器

象征意义

艺术价值

瓷器

愿望实现

科学价值

上一篇:调结构下一篇:春节发给朋友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