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英语阅读题型(共9篇)
三年级英语阅读题型 篇1
三年级英语题型
一.听力。(40分)
二、请写出下列字母前后相邻的两个字母的大小写形式。(10分)
三、把所给的词汇填写在相应的图画下面。(20分)
四、在A、B、C三个选项中选出不同类的一项,将序号填写在题前的括号内。(10分)
五、情景问答,在 A、B两个选项中选出答语,将序号填写在题前的括号内。(5分)
六、选择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写在题前的括号内。(10分)
七、根据阅读内容判断下面句子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前括号内打(√),不正确的打(×)。(5分)
四年级英语题型
一、听力。(40分)
二、英汉互译。(10分)
三、从II栏中找出I 栏的应答句,将序号写在题前括号内。(10分)
四、单项选择。(10分)
五、完成句子。(10分)
六、用所给的单词,根据图画提供的情境完成对话。每空一词。(10分)
七、读对话,根据对话内容判断正误。在题前括号内写T表示正确,写F表示不正确。(10分)
五年级英语题型
一、听力。(30分)
二、单项选择。(20分)
1---5 BACCB6---10 ACBCB
三、在II 栏中选出能作为I栏中各小题的应答句。序号填写在题前括号内。(10分)
四、完成句子。根据中文意思,完成下列句子,每空一词。(10分)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每空一词。(10分)
六、根据图画,选择下面方框里所给的单词完成对话,每空一个单词。(10分)
七、阅读对话,根据对话内容判断正误。(10分)
六年级英语题型
一、听力。(30分)
二、英汉词组互译。(10分)
三、单项选择。(10分)
四、在II 栏中选出能作为I栏中各小题的应答句。(10分)
五、用所给的单词组合成一个句子。(10分)
六、完成句子。(10分)
七、根据图画,用所给的单词填空,使对话完整。(10分)
八、阅读理解。(10分)
三年级英语阅读题型 篇2
自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开始实行之后,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题型经历了两次较大的改革。第一次改革是2005年, 第二次是2015年, 可以说是十年一变。这次改革的度很大, 在听力、语法、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写作的每一个部分都进行了改革。本文主要谈论阅读题型改革及其对英语专业阅读教学的影响。
2005年之前的专四考试题目中的阅读分为常速阅读和快速阅读。常速阅读一般由4篇文章构成, 总字数约1800个单词, 要求学生在25分钟内读完, 并对15道选择题做出选择, 每道题一分, 共15分。阅读速度平均是120词每分钟, 正确率要求60%以上。快速阅读则要求学生在5分钟内读完大约7篇短文, 并对10个单项做出选择。由于快速阅读部分的题目比较简单, 而且在考试当中不易操作, 因此出题组在2005年的题型改革中删掉了这一部分。2005年到2015年的阅读理解采用多项选择题, 每题一分, 一共有20道题, 题目难度、测试要求、体裁的选择变化不大。由于旧的阅读理解题目全部都是单项选择题, 属于客观题, 学生不管看不看得懂, 只要选一个就有四分之一的机会可以蒙对。这样的题目比较单调, 而且不利于测出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文章的内容, 达不到测试的目的。因此, 阅读题型于2015年又进行了改革, 并于2016年的专四考试中使用新的题型。改革后的阅读理解在考试的时间、分值、题型上发生改变, 但是测试要求、测试目的和选材的方面变化不大。新的题型要求学生在35分钟内读完大约1800字的4篇阅读理解, 并对10个单项选择题和5道简答题进行作答, 正确率在60%以上。新的题型增加了简答题, 要求学生用不超过10个单词来作答。这样的题型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 而且要会用简练的词、句子来回答, 这个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二、英语专业四级考试阅读新题型及学生的阅读能力现状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测试要求是: (1) 能读懂英美国家出版的中等难度的文章和材料, 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 (2) 了解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 (3) 既理解字面的意思, 又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一定的判断和推论; (4) 既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 又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5) 阅读速度能达到每分钟120个单词。应该说, 学生要在35分钟内读完大约1800字的4篇阅读理解, 并对10个选项和5道简答题进行回答, 正确率达60%以上, 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平均起来, 学生只有8分多钟的时间来处理一篇文章, 既要掌握文章的大意, 又要对一些细节进行辨别分析, 还要对文章进行推理, 并且要用简练准确的词语或者句子来回答, 同时要注意语法、拼写和回答问题的技巧, 这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这是新题型最考验学生的地方。尽管难度增加了, 但也是有好处的, 学生答题不必囿于出题者的意愿, 更加能够锻炼学生的开放性思维。除了新题型的变化和测试要求提高, 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着下列问题:
①学生词汇量严重不足。学生在做阅读题目时遇到许多英语专业四级词汇都不懂, 有时候连选项中出现的词的基本词义、词性都不懂, 更别说词的运用和词的褒贬意义的区别了。
②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强。由于词汇量少, 语法基础较差,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力。
③学生的阅读速度慢。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读不完四篇文章, 完不成所有的问题。
④学生的人文知识和背景知识比较缺乏。面对许多阅读材料里面涉及的社会背景、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学生显得捉襟见肘。
⑤学生的表达能力较差。在回答简答题的时候, 学生不能够用简练精确的词语或句子来回答, 有较多的拼写和语法错误。
三、应对策略
根据考试题型的改变及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 阅读教学的老师应有的放矢地分阶段和分步骤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1) 增加学生的词汇量, 这是基础。如果学生的词汇量不足, 在阅读当中一定会捉襟见肘。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四点:第一, 要求学生大量的提高词汇量, 学会在阅读中掌握词汇。第二, 要学生学会用英语来解释英语词汇的意思, 提高学生paraphrase的能力。第三, 要学生理解词汇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第四, 提高学生词义辨析、近义词辨析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把握。在阅读材料时, 要训练学生善于根据文章的首段、末端, 每一段的首句和尾句, 以及在文章中提及的关键词来判断文章的主题, 一般读完第一段就可以大概推测后面作者要写哪方面的内容。这样学生就会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路和态度。
(3) 提高学生的语法能力。在阅读当中, 有时候需要分析句子的语法, 学生才能理解句子和段落的意思。在考试的过程当中是不会有太多时间来分析句子和段落的, 一般都是直接找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等句子的主要结构, 整句话的基本意思就可以理解了。
(4) 提高学生对文章结构的把握。了解各种文体的特点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大意和作者的观点。大部分的议论文和说明文的文章结构相对都是比较清晰的, 一般是开头提出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中间基本上就是谈这个主题的优缺点。说明文一般不会写作者的观点, 议论文则会表明作者的观点, 一般从文章的第一、第二段和最后一点就可以获悉。记叙文主要是按照事情的发生时间或地点来记叙的, 只要掌握5个W (Who, When, Where, What, Why) 就能快速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描述文则是按照时间、空间的变化来描述人或景的特点, 只要跟着作者的脚步就可以找到, 比较简单。
(5) 增加学生快速阅读的训练。每次课进行15分钟的快速阅读训练, 主要训练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信息点, 训练学生快速寻找目标信息的能力。
(6) 拓展学生的背景知识, 开阔学生的眼界, 让阅读成终身阅读技能。阅读教学材料的选择要多样, 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在阅读训练中让学生涉猎尽量多的领域, 掌握更多的背景知识, 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理解考试中的阅读材料。
(7) 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应试技巧对于考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选择题来说, 学生要熟悉题型, 有主旨题、细节题、归纳推理题、态度题和词汇题。对于主旨题,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文章的首段、第二段和末段来获得, 一般来说, 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就是文章所谈论的主题, 选项中有这些关键词的是答案的可能性很高。对于细节题, 就是通过题目易于在文章中找到关键的词汇, 比如年份、人名、动词、副词等, 迅速在文章中定位, 然后对照选项进行选择。选项中一般会换用一些近义词、同义词等表达同样的意思, 稍加注意就容易选出来。归纳推理题比较难, 一般要读懂作者的意思才能做出归纳和推理, 这个需要作者对文章进行综合的理解才能得出。态度题一般是关于作者或者某个人对某个观点持什么态度, 一般都是支持、反对或者客观, 其他的可能性比较小。作者的态度可以通过描述作者的动词、形容词或者副词来判断。词汇题是大家很熟悉的, 基本上如果学生对这个词汇熟悉的话, 很容易就选出来, 不熟悉词汇的, 就要通过语境或者上下句子的一些意思来推测。
一定要学会调整阅读速度, 如果读了一遍, 连关键词都记不住的, 就是读得太快了, 要放慢一点速度, 找出阅读慢的原因, 是因为生词多不理解, 还是因为题材不熟悉, 还是因阅读习惯阻碍阅读速度 (有些人会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有些人移动自己的头部, 像扫描仪一样;有些人则用手指头或者笔头一个字一个字地点着读, 这样哪有不慢的道理。) , 这些坏习惯要改掉不太容易, 但是坚持下来, 改掉了阅读速度明显加快。阅读时应该移动眼球, 而不是头部, 不必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 只需要以意群的方式扫过去, 知道句子的大意即可, 遇到新词先跳过。读了第一段要知道后面大概要写什么内容, 注意每一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注意文章中有转折连词的地方, 如however, so, therefore, but等, 这些是信号词, 作者的观点大多就在这些词的后面表达出来。在做题的时候要定位关键词, 然后根据那些信息选择正确的选项。
对于简答题的做题技巧是谈论的重点, 简答题的题型包括主旨题、词汇题、态度题和归纳推理题, 一般不会太复杂。因受到字数的限制, 答题的技巧非常重要, 字数多了要扣分。对于主旨题, 把握文章的关键词很重要, 一般来说, 文章反复出现的词肯定就是文章的主题, 抓住这几点就很容易答题了。词汇题看起来简单, 如果懂得那个词汇的意思的话, 就很容易作答, 如果不懂的话, 就要按语境来猜。态度题比较好回答, 只要掌握那些表示态度的词汇, 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一般就是同意、支持、赞成、乐观等词, 如agree, support, approve, applauded, optimistic, supportive, positive, confident等, 表示反对的词有disagree, negative, critical, be against, pessimistic等, 表示客观的则有objective, balanced, neutral等。推理题稍难, 因为需要理解原文, 而且要用自己的话语来回答, 但是只要定位到原文的信息点, 通过理解原文就可推测作者想要表达的目的。记住, 字数一定不能超过10个, 如果超过, 则要换另一种表达方式。
四、结语
英语阅读考试题型的改革是重要的, 它可以促进英语教学阅读的发展。英语教学阅读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拓展学生的知识和思维, 提高他们的逻辑和思辨能力。在英语专业四级阅读题型改革的契机中, 阅读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当中教会学生高效的阅读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学生也应该将阅读作为一种自主性的行为, 作为一种终身的技能和习惯。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4.
[2]罗杏焕主编.英语专业四级考试预测试卷 (2016新题型) .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 2015, 9.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题型探秘 篇3
关键词:高中英语; 阅读理解; 解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9-053-001
阅读理解题考查的核心是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篇章结构和深层信息的处理能力。因而,考生应该在掌握大量词汇及语言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努力增强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近几年的高考英语试卷保持了“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立足语篇”的基本命题思路。
一、阅读理解题型答案与干扰项关系的分析
1.答案项的设置方法
正确的选项往往是命题者把阅读材料的内容或信息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再现出来。一般而言,答案项的设置有以下几种方法:(1)选用原文中的句子;(2)使用原文词句的同义词或相似结构;(3)使用原文词句的反义词或相反结构;(4)答案项是对生词、长句或难句的解释;(5)答案项是对原文词句或段落的归纳、推理或演绎;(6)使用原文的上下义结构。
2.干扰项的设置方法
2.1以偏概全。考生在做猜测文章中心思想,给文章添加标题或判断推理时,往往会犯以偏概全的错误。产生这类错误的原因是考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或考虑不周,以局部来代替整体。其具体表现为合理关联与不合理关联,准确概括与不准确概括之间的错位。
不合理关联就是表层理解与深层理解相混淆。表层理解是对文章中客观事实的感知与记忆,往往是文章直接表述的结论;深层理解则是对文章中的客观事实进行逻辑推理,总结或概括后得出的结论。
2.2答非所问。命题者把文章作者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相混,题干问的是作者的观点,选项中出现的都是他人的观点;或者题干中问的是他人的观点,却把作者的观点放入选项中去。
例:以2009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一)第67题“We learn from the story that the beginning Andrew''s father__________.”为例,干扰项A项“holds the view that Andrew is hopeless” 与B项“has lost all his patience with Andrew”就是这种情况,而正确选项为D项“still hopes Andrew will improve.”
2.3偷换概念。干扰项用了与原文相似的结构和大部分相近的词汇,却在不易引人注意的地方换了几个词汇,造成句意的改变。
例:以2006年全国卷第57题“It can be inferred that greyhounds _________.”为例。此题乍看应选B项“like staying in bed all day.”因为原文中有这么一句“especially they would much rather be at home in bed than walking around outside”,殊不知选项中加了“all day”,使意思绝对化了。正确选项应为D项“need some exercise outdoors”考生若注意不到此细节的变化,势必造成失分。
2.4无中生有。干扰项往往是生活的基本常识和普遍接受的观点,但在原文中并无相关的信息和其特点,这种选项的设置往往与问题毫不相干。解答这类考题时,考生应注意问题中有无“In the author''s opinion”或“According to the passage”之类的限定语。
二、阅读理解题型的解题思路与技巧
解答阅读理解题的总体思路是:单句入手,语篇突破,着眼整体,归纳推断。常用的解题技巧有以下几种:
1.排除法
排除法是解答阅读理解题的常见方法,对于那些不合情理或荒谬的选项,与短文内容相反的选项,与短文内容不相关的选项,虽在短文中出现但答非所问的选项,以及不是问题的主要因素的选项等,都可以采用排除法。
考生可以遵循如下的方法排除干扰项:
(1)如果干扰项明显与文章不符,即为“误”,可以直接排除。
(2)如果干扰项与文章内容不矛盾,但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这是“虚”,也可以直接排除
(3)有些干扰项似乎很有道理,文中也能找到相关的依据,但它却不能完全满足题目的要求,未能以文章的主题、作者的思维模式为出发点,未能充分体现严谨性和最大的合理性,这种虽没错但不是最佳答案的“偏”选项也可以排除。只要考生以“是否矛盾”,“是否有依据”,“是否以偏概全”来思考、分析和甄别每一个选项,那么解题的正确率就会得以提高。
2.定位法
定位法即根据题干和选项所提供的信息直接从原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然后进行比较和分析(尤其要注意一些同义转换),从而找出正确答案。
3.概括法与推理法
概括法指根据所读材料概括文章的主题、要点、标题和中心思想等。而推理法则根据所读材料的字面意思,通过语篇的逻辑关系以及各个细节的信息与暗示,推敲作者的态度,理解文章的寓意,悟出作者的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考生在运用推理法时首先要吃透文章的字面意思,从字里行间捕捉有用的提示和线索;然后再对文字的表面信息进行挖掘与加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通过分析,综合和判断等思维活动对文章进行深层处理以及合乎逻辑的推理。
三、几点建议
考研英语阅读题型解题技巧 篇4
1. 例证题 :
① 例证题的标记。当题干中出现example, case, illustrate, illustration, exemplify 时。
② 返回原文,找出该例证所在的位置,既给该例子定位。
③ 搜索该例证周围的区域,90%向上,10%向下,找出该例证支持的观点。
注意:举例的目的是为了支持论点或是为了说明主题句。举例后马上问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问题?不能用例子中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
④ 找出该论点,并与四个选项比较,得出选项中与该论点最一致的答案。
⑤ 例证题错误答案设计的干扰特征经常是:就事论事。
即用例子中的某一内容拉出来让你去选。(w)
要求:在阅读中,遇到长的例子,立即给这个例子定位,即找出起始点,从哪开始到哪结束。
2. 指代题 :
① 返回原文,找出出题的指代词。
② 向上搜索,找最近的名词、名词性短语或句子。
③ 将找到的词、词组或句子的意思代入替换该指代词,看其意思是否通顺。
④ 将找到的词、词组或句子与四个选项进行比较,找出最佳答案。
3. 词汇题 :“搜索代入”
搜索法:即把搜出的结果和选项对比一下。
代入法:即当搜索不出来时,把选项分别代入原文,看看哪一个通,那么就是哪一个。
① 返回原文,找出该词汇出现的地方。
② 注意结合上下文理解该单词的含义。
③ 如果该词汇是简单词汇,则其字面意思必然不是正确答案。
考研阅读不是考察字认识不认识,而是考察是否能根据上下文作出正确的判断。
④ 词汇题的正确答案经常蕴藏在原文该词汇出现的附近。注意不能靠单词词义直接往下推。
⑤ 寻找时要注意同位语、特殊标点、定语从句、前后缀,特别要注意寻找时的同性原则。比如:让猜一个名词词组(动词词组)的意思,我们就向上向下搜索名词词组(动词词组)。
▲ 隐蔽型词汇题:题干与原文的某句完全重合,只有一两个词被替换掉。隐蔽型词汇题的做法跟词汇题的做法几乎一样,往上往下找。
4. 句子理解题 :
① 返回原文找到原句。
② 对原句进行语法和词义的精确分析,应该重点抓原句的字面含义。若该句的字面含义不能确定,则依据上下文进行判断。注意:局部含义是由整体决定的。
③ 一般来说,选项中的正确答案与原句意思完全相同,只不过用其他英语词汇换种表达而已。
④ 句子理解题的错误选项干扰项特征:推得过远。做题时应把握住推的度。
思路: 对句子微观分析 不行就依据上下文 选择时不要推得过远。
5. 推理题 :“最近原则”
① 标志: learn, infer, imply, inform
② 看是否可以通过题干返回原文或依据选项返回原文。一般要围绕文中的一两个重点进行推理。推理题无论通过题干能不能定位,我们都要把它固化到文章的一两点上。
③ 依据原文的意思进行三错一对的判断。先不要进行推理,若有一个选项跟原文的意思一模一样,
则该选项必然是正确答案。推理题不是考察我们的想象力,它实际是考察我们原文中的某几个点
如一个、两个点所涉及的问题我们读透了没有。因此,不推的比推的好;推的近的比推的远的要好。
④ 推理题的最近答案原则:不推的要比推的好,推的近的要比推的远的好,直接推出的要比间接推的好。(原文的某句话变个说法)
注意:做题时不能想得太多,推得过远。是否把原文读懂才是关键。
6. 主旨题 : “串线摘帽”
即在自然段少的时候串串线,串线法解不出来时,大帽子、小帽子摘一下。
① 主旨题的标志:mainly about, mainly discuss, the best title
② 串线法:抓首段和其余各段的第一句话,把其意思连接成一个整体。要注意总结性的提示词和转折词,特别要注意中心句。(主要针对自然段少的文章;针对自然段多的文章,主旨题最好联系中心句。找一个和中心句最贴近的)
③ 小心首段陷阱。
④ 逆向思维法、快速作文法。
⑤ 主旨题错误选项的干扰特征经常是:
⑴ 局部信息,即选项的内容小于文章的内容;
⑵ 范围过宽,即选项的内容大于文章的内容。
7. 作者态度题 :
① 标志:attitude
② 应精确理解四个选项的含义。
③ 不要掺杂自己的观点。
④ 可以寻找文中一些具有感**彩的词。如:fortunately, excessively, too many.
⑤ 举例的方式。
⑥ 抓论述的主线。把第一段读透,把其他各段的段首段尾句拉出来,看整个文章的谋篇结构。
⑦ 做作者态度题时特别注意:首先看清楚是谁对谁的态度。
8. 判断题 :
①看可否通过四个选项具体化到文中一点或者根据自然段原则定位。
②每个选项都应返回原文,不能凭主观印象进行判断。
③要重点抓是“三错一对”还是“三对一错”的关系(做题是要看清题目)。
9. 细节题 :
看完题目回到原文,重叠原文,得出答案
附:
重点题型中的几个问题:
① 词汇题:字面意思不是答案,要根据上下文推测其深刻含义
② 句子理解题:一般不要求推理,只看句子本身。
③ 推理题:答案很大程度上是原文的重现,不一定非要经过逻辑推理从原文中得出。
正确答案的特征:
① 正确答案经常与中心思想有关。
② 正确答案的位置,最常见的三个位置是:段首段尾处、转折处、因果处。
③ 正确答案经常运用的原则是:同义替换、正话反说、反话正说。
④ 从语气角度来看,正确答案中经常含有不肯定的语气词和委婉表达的用词。如:can, may, might, possible, not necessarily, some.
⑤ 正确答案经常具有概括性、深刻性,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错误答案的特征:
第一大层次:① 无中生有 (未提及的概念);
② 正反混淆 (选项的意思跟原文的意思正好相反);
③ 所答非所问 (虽然选项的说法没有问题,符合原文,但和题干搭不上边)
第二大层次:① 过分绝对;
② 扩大范围(注意隐蔽型的扩大范围mostly);
③ 因果倒置;
④ 常识判断;
⑤ 推得过远;
⑥ 偏离中心;
⑦ 变换词性。
常识判断:如果一个选项仅仅符合常识,不一定是正确答案,还要看文章中类似的意思有没有出现;
如果一个选项不符合常识,一定不是正答案。
能够不由自主地按照正确的思路解题了,才表明我们正确掌握了这些技巧。
1.考研英语阅读新题型解题技巧
2.考研英语阅读新题型解题技巧
3.考研英语阅读五大题型解题技巧
4.2017考研英语阅读:三类新题型解题技巧
5.考研英语阅读九大题型解题技巧
6.考研英语阅读解题技巧
7.考研英语阅读题解题技巧
8.2017考研英语阅读解题技巧
9.考研英语新题型解题技巧
考研英语阅读理解题型解读 篇5
考研英语中,阅读理解难度较大,历来有“得阅读者得天下”的说法。根据大纲要求,其主要测试要点包括Part A“理解主旨要义、具体信息、概念性含义,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等”;Part B“对连贯性、一致性等语段特征以及文章结构的理解”;Part C“理解概念或结构较复杂的英语文字材料”。通过这三句话的表述我们可以看到考研英语仍然重视文章的整篇结构和上下文逻辑关系,重视对文章具体信息和概括性、主旨性信息的理解和把握。
阅读理解题在总分中里占60分,分为A、B、C三大类型,A节是四选一的传统阅读题型;B节是大纲修订改革后的新增题型,它又分为三类替代题型;C节是英译汉。
1、A节传统阅读题型
该节主要考查考生理解主旨要义、具体信息、概念性含义,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等能力。四篇文章难度一般呈现递增式的现象。前两篇比较简单,后两篇相对较难。因此考生在考场的时间分配上可以依循前两篇15分钟后两篇20分钟的原则。文章在选材上以社会科学、热点事件为主,绝大部分选自西方的报刊杂志,如Time, The Economist, New York Times, Newsweek等,因此考生平时要多阅读一些英美经济文化历史方面的报刊书籍,而且在阅读时对材料内容也要有所选择:考研英语阅读文章涉及最多的是英语国家尤其是美国的社会(法律、伦理)、经济、科技(网络)、医疗卫生、生物、教育、文化等方面的状况,近几年也越来越重视对人文科学的考查,因此应该多读一些此类文章,而政治类、宗教类等牵扯到意识形态领域的文章一般不会拿来命题,因此基本可以不予关注。
由于考研的阅读理解绝大多数是评论性的 (即除文学作品以外的其他类型的短文),文中通常会出现大量的专家学者的观点,且喜欢正反交替举例,即先说作者认同的,然后说作者要批评揭露的,再用实例来论证作者的.观点。这就需要考生一定要读懂每个人的观点,这也经常是考点所在。因此考生在平时阅读时要多注重对于作者观点、立足点和态度语气的把握。且在阅读时要掌握技巧,要学会浏览,也要学会调节阅读速度。
2、B节新题型
阅读理解B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诸如连贯性、一致性等语段特征以及文章结构的理解。本部分有3种备选题型。每次考试从这3种备选题型中选择一种进行考查。05,06,08,09四年考查的均是难度相对较大的选择搭配题,只有考查的是难度相对较低的“选择小标题”。这说明了选择搭配题在考试中的重要性,但由于其考查过于频繁,的考查就多了不确定因素,因此在20的复习中,应按照新大纲的要求,对几种题型进行全面的复习和准备。由于B部分是对语言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综合测试,在能力要求上比较高,考生有必要对这类题型的答题思路多练习,以提高自己在这个部分的应试能力。在练习时,一定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阅读时要注意文章里单句之间的关系;第二,要提升段落大意的概括和提炼能力。
3、C节英译汉
阅读理解C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准确理解概念或结构较复杂的英语文字材料的能力”。要求考生阅读一篇约400词的文章,并将其中5个划线部分(约150词)译成汉语,要求译文准确、完整、通顺。从翻译文章的题材来看,大多数都是有关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普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颇有难度;从文体看,多是议论文、说明文,结构严谨,逻辑性较强。从近年的真题中,我们可以发现命题者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对于比较复杂的句子结构和文章的考查比重加大了。这体现在各个部分的题型当中,尤其以英译汉部分最为明显。在具体要求翻译的句子中,长难句占多数,但也有一些不长却包含比较难理解的词汇和结构的句子。考查要点主要集中在复杂的句子结构和特殊的表意方式和语序上面,考查考生理解复杂句子中各成分间关系的能力。鉴于此,考生语言基本功一定要扎实,在备考时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扎扎实实提高自身英语语言能力、提高对于文章长难句和段落逻辑结构的把握上。以坚实的语言能力为基础,再加上一定的应试技巧和策略,才能真正在考研英语中取得好成绩
总之,考研阅读考查的是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重点考查考生在篇章、逻辑、结构上的理解,而不是简单的词汇语法的考查。因此,考生在平日一定要多读英语文章,熟悉外国人的思维模式与写作思路,熟悉多种文体与体裁,才能在考场上以不变应万变,争取阅读高分。
三年级英语阅读题型 篇6
关键词:山东,高考,英语,阅读表达,题型特点,对策
阅读表达题是山东省英语高考试题的一大特色。2007年首次出现,它被设置在第Ⅱ卷第四部分书面表达的第一节。该试题的特点在于题目有新意,问题形式多样,考查方向更趋应用性,从多方位和多角度考查了考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体现了对考生思维的主观性、开放性和多样性的考查, 更能直接地反映出考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和水平,是结合我省教学实际进行的开放性、灵活性、选择性等主观试题的研究和尝试。
一、题型特点分析
1. 内容贴近现实,体现生活,时代感强
如07年的阅读表达选文是关于分类处理电子邮件的话题;08年选文是一篇关于购物癖的议论;13年的以“人性” 为主题,讲了一个在奋斗中发家致富的富翁对金钱态度的转变的故事,都能够让人感觉到浓厚的生活气息,时代感非常强。文章题材多样化,能让考生在阅读中受益匪浅。
2. 考察角度灵活,设置细节,作答难度较高
阅读表达是一篇大概350个单词组成的文章,后面跟了5道笔答题,每题3分,共15分。该题型既考察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考察了书面表达的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题型,作答难度较高。
3. 出题形式多样
通观07-13考题,往往从以下七类中选五类命题。
(1)主旨性问题:它要求概括出文章的某一段、或整篇文章的大意、标题或作者的写作意图。出题形式大致如下: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article? (please answer within 10 words)
(2)完成句子:它要求结合上下文,将短文中的空白处用合适的词或句补充完整,使短文通畅。出题形式大致如下:
Please fill in the blank with proper words or phrase.
(3)句子替代:它要求根据所给出的英文句子,寻找短文中意思相同的句子。出题形式大致如下:
Please find out the sentence which can be replaced by the following one?
(4)句子翻译:它要求将短文中指定的句子翻译成通顺的汉语。
出题形式大致如下:Translate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the……paragraph into Chinese.
(5)封闭性问题:就文中的某个点进行提问要你解答, 这种问题又往往是要求考生对文章的某一部分进行总结概括,总结成符合字数要求的句子。所以这样的问题出题形式更加广泛,可以大致参照以下几个问题为例:
What advice is given in the last paragraph?(within 10 words)
(6)开放性问题:就某一问题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进行表述。出题形式大致如下:
What other suggestions would you give to solve the problem mentioned ?
二、阅读表达答题技巧
在阅读表达这道题上,学生最大的问题不是拿不到分, 而是分拿不全。所以在此结合题型将解题技巧分析如下:
1. 主旨性问题:
该类题目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一是把握主旨不准,二是答案要点不全。最有效的是把各段的中心句综合起来。只要找到每段的中心句,综合起来也就找到了全文的主旨。
2. 完成句子:
要结合上下文,充分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和意义关系,正确把握文章线索和情节进展,对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正确推断。注意:1、字数绝不能超。2.一定要符合语法规范, 不能出现低级的语法错误。
3. 句子替换:
该题只要把相应的句子原封不动地抄到相应的答题位置即可,切忌做任何改动。
4. 翻译句子:
翻译的语言要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不要按照英语的字面意思生硬对译。翻译本身讲究信、达、雅。雅,学生大多做不到,而且还是在考场这么大的压力的情况下,但其他两点必须做到:忠实原文,表达流畅。本题评分的总体原则: 1.考生答案与参考答案意思相符,语法正确得3分; 2. 考生答案与参考答案意思不符,不得分。3.答案与试题意思相符但有不同程度的语法错误,酌情扣分。
5. 封闭型问题
这种题考察的是两个要点:1、能不能找到考点2、能不能把文章的一段话总结成规定字数以内的一句话。
6. 开放性问题:
阅读表达中的开放性问题并不是完全开放的,学生还是要基于文章中的内容给出自己的回答。有的还有字数的限制。这一点应该引起学生的注意。这一部分一般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有理,符合题目要求,没有语法错误,字数符合要求,评分还是相当宽泛的,这也体现了评分细则制定的人性化的一面,也是对学生思维多样化的尊重。
三、备考对策
1.全面悉心研究《考试说明》,准确把握学科命题意图, 做到对试题要求了然于胸,并将其体现在对试题的精编、精选、精练的全过程。
2.精选听读练习材料,以扩大输入,增强语感,内化知识,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所选用的训练文章要有一定的难度,语言地道,结构严谨,时代感要强;还应与同学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最好选用英美主流媒体上的时新文章, 以体现出语言的鲜活性;题材、体裁要广泛。
3.在严格、规范训练学生答题的同时,还应训练学生思维与答题的多样性,思维灵活。
英语阅读理解题型特点及解题技巧 篇7
【关键词】阅读理解;题型;特点;解题技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引言
英语阅读理解作为英语考试的重中之重,是获取信息、掌握知识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考查学生的综合、概括、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对整体文段的把握能力、对具体语段的理解能力、语法能力和词汇能力。
二、常见题型
(一)主旨题
1、分类
主旨题分为文章主旨题和段落主旨题两种,考查学生的综合、概括、归纳和分析能力,要求考生通过对文章的阅读,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
2、常见的命题形式
(1)文章主旨题
①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② This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③ What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④ 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is passage?
⑤ This passage was written to explain___?
(1)段落主旨题
① What does the first(second,third…)paragraph mainly discuss? ② From the first(second,third…)paragraph,we can learn that____.
3、解题技巧
⑴ 理清文章的逻辑结构
常见的文章结构有:①总分顺序。开头段作总体说明,指出文章主题,其他段落分别说明或具体论述;②分总顺序。前面段落分别说明或具体阐述,末段进行总结,指出文章主题;
③时间顺序。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陈述事情的发展过程,其主题通常在首段或末段。
(2)抓重点
找主题段/主题句。主题段/主题句表达中心思想,其余段落/句子均围绕它进行解释说明。主题段通常位于文章开头、末段;主题句通常位于第一段句首、末句和末段尾句等地方。
(3)根据详略确定重点
通常与中心主题有关的部分叙述较为详尽,而与主题关系不密切的部分叙述较为简略。
(二)语义题
1、分类
语义题分为两种,一种是测试考生在阅读理解中理解词或词组的能力,主要考查词义的引申、扩展、褒贬或某一不常用词的词义;另一种是测试考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能力,主要考查句子水平、语篇理解等。
2、常见的命题形式
(1)The word(phrase,clause)___in the first line most likely means(implies,indicates,shows)_____?
(2)The word_____ could be replaced by______.
(3)By the word _____,the author means______.(4)The word ______ is most accurately explained as_____.
3、解题技巧
(1)利用上下文提供的语境
上下文所提示的意义与考点或为近义关系,或为反义关系。
(2)巧用构词法
对于超纲词汇,可以从构词法角度去推测词义,利用词根、词缀所提示的意义进行合理推断。
(3)就近原则
代词指代题的原则即为就近指代。代词指代在性、数、格、逻辑、意义、位置等方面与之接近的词。
(三)细节题
1、分类
根据具体考查的内容或范围,细节题可细分为因果细节题、类比细节题、综合细节题和具体细节题。
2、常见的命题形式
(1)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the author),who(what,where,which,when,why,how)…? (2)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correct,false,not included)?
(3)All of following are(not)true,are(not)mentioned except_____.
(4)We learn from the last paragraph(the first paragraph,the text)that_____.
3、解题技巧
定位法:根据题干或选项中的线索词回到原文,找到相关句。
(四)推断题
1、分类
2、常见的命题形式
①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text(the last paragraph,the first sentence)that _____.
② We can infer that_____.③ The author suggests in the passage that_____.
④ From the passage(the last paragraph)we can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_____.
3、解题技巧
(1)同义替换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或选项中的线索找到原文的相关句,对比选项,对相似句进行同义替换或概括归纳。
(2)合理推理
如果题干中无提示线索,先看选项,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后根据剩余选项的关键词找到原文相关句,进行推理。
(四)观点态度题
1、分类
2、常见的命题形式
① What is the tone of the passage? ② From the test we can see that the writers seems______.③ The authors main thought is that______.
④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st describe the attitude of the author?
⑤ What does the writer think of? ⑥ According to the author,______.
⑦ In the authors opinion,_______.⑧ What is the authors opinion about______.
⑨ The author thinks that______.⑩ In the authors eyes______.
3、解题技巧
(1)忠实原文
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必须忠实于原文,以文章提供的事实和线索为依据,对文字的表面信息进行分析、推理。
(2)利用语篇逻辑关系
此类题目,作者并未把意图说出来,因此要根据字面意思,通过语篇逻辑关系,研究细节的暗示,推敲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结语
阅读理解作为考查考生初步运用英语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集语音、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为一体,训练和检测学生语言的理解运用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阅读理解的考查目的较为明确,考查手段形式虽多样但较为固定,因此其题型特点较为明显。本文仅对阅读理解常见题型的特点作了初步探析,还需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作进一步分析,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学习与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邹申.语言测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辜向东,王秋艳.高考英语全国卷与各省市自主命题卷阅读理解试题内容效度分析【J】.考试研究,2008(7):102--114.
[3]刘美华.英语阅读理解题型分析与解题方略【J】.英语教研,2007(2):39--40.
职称英语考试卫生类阅读判断题型 篇8
On our table in the garden we put a blue card, and all around this blue card we put a number of different grey cards. These trey cards are of all possible shades of grey and include white and black. On each card a watch-glass is placed. The watch-glass on the blue card has some syrup in it; all the others are empty. After a short time bees find the syrup, and they come for it again and again. Then, after some hours, we take away the watch-glass of syrup which was on the blue card and put an empty one in its place.
Now what do the bees do? They still go straight to the blue card, although there is no syrup there. They do not go to any of the grey cards, in spite of the fact that one of the grey cards is of exactly the same brightness as the blue card. Thus the bees do not mistake any shade of grey for blue. In this way we have proved that they do really see blue as a colour.
We can find out in just the same way what other colours bees can see. It turns out that bees can see various colours, but these insects differ from us as regards their colour-sense in two very interesting ways. Suppose we train bees to come to a red card, and, having done so, we put the red card on the table in the garden among the set of different grey cards. This time we find that the bees mistake red for dark grey or black. They cannot distinguish between them. This means that red is not a colour at all for bees; for them it is just dark grey or black.
That is one strange fact; here is another. A rainbow is red on one edge, violet on the other. Outside the violet of the rainbow there is another colour which we cannot see at all. This colour beyond the violet, invisible to us, is called the ultra-violet. Although it is invisible, we know that the ultra-violet is there because it affects a photographic plate. Now, although we are unable to see ultra-violet light, bees can do so; for them ultra-violet is a colour. Thus bees see a colour w
ahich we cannot even imagine. This has been found out by training bees to come for syrup to various parts of a spectrum, or artificial rainbow, thrown by a prism on a table in a dark room. In such an experiment the insects can be taught to fly to the ultra-violet, which for us is just darkness.
1. The experiment with bees described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paragraphs tell us that bees regard blue as a colour.
A. True
B. False
C. Not mentioned
2. The third paragraph tells us that bees also regard red as a colour.
A. True
B. False
C. Not mentioned
3. The experiment described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aimed to find out that bees are not able to see grey as a colour.
A. True
B. False
C. Not mentioned
4. An artificial rainbow was created for the experiment to see whether bees can recognize the ultra-violet as a colour.
A. True
B. False
C. Not mentioned
5. The fourth paragraph tells us that bees may be harmed by ultra-violet light.
A. True
B. False
C. Not mentioned
6. We can conclude from the passage that bees recognize colours in the same way as human beings.
A. True
B. False
C. Not mentioned
7. Bees are more sensitive to colours than human beings.
A. True
B. False
C. Not mentioned
KEY: ABBACBC
1.职称英语考试卫生类阅读判断例题及答案
2.职称英语考试卫生类阅读试题
3.职称英语考试卫生类A级阅读练习题
4.职称英语考试阅读判断试题的练习
5.职称英语考试阅读判断试题
6.职称英语考试阅读判断的试题练习
7.职称英语考试阅读判断试题练习
8.职称英语考试阅读判断试题练习的内容
9.全国职称英语考试样题(卫生类)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题型及解题技巧 篇9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英语试题,我们不难看出,阅读理解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自始至终占主导地位,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做好阅读理解,是获得高考英语高分的关键。
阅读理解能力测试的主要要求是:
1.阅读材料,理解材料的主旨大意,以及用以说明主旨大意的事实和细节。2.既理解具体的事实,也理解抽象的概念。
3.既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也理解深层含义,包括作者的态度、意图等。4.既理解某句、某段的含义,也理解全篇的逻辑关系,并据此进行推理和判断。
5.既能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去理解,也能结合中学生应具有的常识去理解判断。
根据这五项要求,我们可将阅读理解多项选择题归纳为以下几种题型:主题主旨大意,细节理解题,综合推理题,概括归纳题,观点归纳题,人物评价题,词义句义理解题,指代关系题,内容排序题等。下面结合自己平时教学中的经验体会,谈一谈做英语阅读理解题的技巧与策略。
一.主旨大意题
阅读理解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它是全文的概括与总结。能否抓住这个中心,取决于读者的总结能力。每篇短文都有其主题思想,而作者表现主题思想的手法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我们挖掘相同点,寻找解题的方法。
常见题型
1.主题型: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 What does this passage mainly discuss? What’s the topic of this passage ? 2.标题型:What’s the best title?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text is(to tell)______.3.目的型: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text is ________.The author’s purpose of writing this text is to _______.What’s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passage?
解题指导
1.抓住主题句。它们一般位于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同时,也可以贯穿各段中心句进行总结。
2.抓住文章逻辑线索,理清发展脉络。作者往往会采取举例、比较、分类、归纳等不同方法来组织文章。
3.把握文章的体裁,分清文体,确定思维方向。
4.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辨清褒贬态度。二.词义理解题
词义理解是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指标。无论一个人的词汇量有多大,都会在阅读中碰到生词。对词义的理解往往会影响到对全文的准确把握。阅读过程中,为保证适当的阅读速度,一般不必频繁的停下查字典。对于不妨碍全文理解和出现频率较低的生词,跳过即可。词义理解包括:生词词义和熟词新义。
解题指导
1.利用语境、常识和语法关系推断词义。
①抓住所需推断词汇前后的“mean”或系动词或破折号等直接定义该词的部分。
②抓住文章主旨与该段所表达的中心。特别对于议论文要牢记论点与论据的相互支撑关系。
③通过例证、比喻、对照、插入语等语法结构推断词义。2.利用词根、前后缀与合成词推断词义。三.句意理解题
句意理解题是常见的阅读题型。它不仅考查对句子表层意思的理解能力。有时还需要读者结合上下文和平时的知识积累、生活常识和人生阅历来判断或推断句子的深层含义。
常见题型
1.开门见山型:问题中直接要求读者对文中某一句进行理解。The underlined sentence may tell us that ______.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mean?
2.隐含理解型:题目中未直接点出考查句,需要我们根据题干和选项信息找到并理解该句。
①简单理解:通过理解句中关键词,明确句内关系以获得正确答案。
②综合理解:需要结合语境、分析上下文关系,获得正确答案。
解题指导
1.根据题干,缩小并锁定相关句段。
2.挖掘选项异同点寻找提示。
3.利用各类词义理解技巧逐一突破关键词。
4.抓住表示因果、转折、递进、并列等关系的连词,准确把握句内各分句以及该句所在段落各句间的逻辑关系。
四.概括归纳题
在词义与句义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总结归纳某一段或几段的大意,对于把握文章主旨,分析全文结构都是至关重要的。此类题型考查了读者段落或文章某一版块的理解概括能力。
常见题型
1.单段型:要求归纳某一段大意。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last paragraph ? According to the third paragraph ,the Britons think that ___.In paragraph 2, the writer uses the example of the ancient Greek athletes to show that _____.2.多段型: 要求归纳多段大意或多段细节总结某一非全文主旨的观点。
解题指导
1.通过审题,缩小范围,锁定相关段落。2.利用词义及字意理解技巧,透彻把握段落关键词的含义。
3.抓住文章中连词(如表转折、因果、递进、承接、让步等关系的词语)、序数词(如First „Second „)等提示性词句,辨清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五.观点态度题
观点态度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要求考生具有较高层次的阅读技能,包括在复杂的语境条件下,把握作者的思路;在较高深的措辞中,探索作者的隐藏思想及真正的写作意图。常见观点态度题用以考查文章的写作意图和作者主观态度的把握;分析作者对某些细节描述的意图。
常见题型
What’s the writer’s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to wards „? The writer /author believes(implies, suggests)that ______.The writer /author seems to agree(think)that _________.The writer / author tries to tell us _______.The writer’s / author’s tone would be best described as _______.解题指导
1.抓住文章和选题中反映态度、语气的关键词,特别是其中的形容词和副词,分清褒贬。
2.利用概括归纳题与主旨大意题的解题技巧,准确把握文章中心思想与段落结构。
3.务必忠实原文,切忌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作者。六.综合推理判断题
综合推理判断题是通过文章提供的多处已知信息得出未知结论,或由文章中某一细节或某一描述方式推导出答案的题型。要求学生综合考虑上下文,通过文章表面文字信息推测文章隐含意思。
常见题型
1.直接型:直接提问从文章所提供的信息,我们可以推测出什么,可以了解到什么。这结论往往是文章中没有直接说出来的,但通过全文,我们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______-.We can infer(conclude)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___.Where can you read this passage ? 2.间接型:题目中未要求,但只有综合上下文多处细节才能解决问题。On the whole, this story is about _________.What can we learn about Brampton ? 解题指导
1.抓住关键词句,利用词义和句意理解技巧来弄清其内在含义。
2.利用表示因果、转折、递进、并列等关系的连词,准确把握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联系各项信息,综合推断结论。
3.辨清总—分、总—分—总、倒证等文章结构关系。
4.特别注意一般信息与最终结论之间的区别,避免以偏概全。5.排除文中已出现、无需再度推测的事实,以及与文意明显不符的选项。
七.人物评价题型
人物评价题虽然出现的频率不高,但是由于它涉及对整篇文章基调的把握,所以对准确理解全文非常重要。此类题型在人物传记类文章中常会出现,主要考查读者对文中人物的评价。
常见题型。
常见出题方式:
1.评价人物行为。2.评价人物性格。常见提问方式: What do you think of „? What do you think best describe „? What kind of person was „?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rds can be best used to describe the fisherman „? How do you find „?
解题指导
1.紧扣人物本身的行为和语言来分析每句话每件事分别说明了什么。
2.结合上下文,抓住其他人对这一人物的评价,以及文中的论点与例证之间的承接关系。
3.抓住文章和选项中反映态度、语气的关键词,分清褒贬。
4.排除明显与文意不符的选项,缩小选择范围。
八.细节理解题
细节理解题出现在各种文体中。就记叙文而言,大多数针对某个情节。而在议论文和说明文中,往往通过事例、数字等细节来说明主题或支持作者观点。
常见题型
1.简单反馈:
在保持与原文大体一致的情况下,进行微小的不易被察觉的增加或改变,如对原句进行解释,或改变句子结构。一旦粗心就会造成错选。
2.多项反馈:
选项多个都涉及文章细节,细节之间又相互交织在一起,不耐心、不细心的同学就会一下“看晕”,失去耐心和信心,胡乱选一个完事。
解题指导
1.依据题干和选项提示,找到文中相对应的信息。
2.把握文章主题,弄清主题与细节,细节与细节间的关系。3.由易到难逐项排除。九.辨别正误题
辨别正误题是阅读的常见题型。它主要考查读者对语段所揭示事实的判断能力;确认语篇所涉及主要事实的逻辑关系和对细节或是大意以及文章寓意的理解能力。
常见题型 常见出题方式:
1.对集中事实或推断的判断。2.对多处事实或推理的判断。常见提问方式: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ccording to this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is passage?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learn „EXCEPT ________.解题指导
1.在了解文章大意的情况下,把握文章的基本事实,并在此基础上列出事实“清单”,做到心中有数。
2.准确理解整篇文章的意图,找出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3.注意原文中的陈述和题目中相关陈述的表达方法的异同。4.仔细审题,看清题目中相关陈述的表达方法的异同。
5.排除法与原文检验法相结合。先排除与文中内容矛盾的选项,再将剩余选项代入文中看是否符合前后逻辑关系。
十.内容排序题型
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除了要把握文章的主体大意和一些细节外,还要对文章各个细节发生的先后顺序或者不同事物的特点有一个很好的把握。此类题为内容排序题。考查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和思维连贯能力。容易出此类题的文章是:探险旅游,科普知识,趣味故事等。
常见题型
1.动作排序:主要考查文章的多个细节发生的先后顺序。
2.内容顺序:主要考查对文本某个或某些信息的理解,然后进行比较排序。
解题指导
1.对于动作排序题,应该学会使用跳读和快速阅读的方法,在文章中迅速地找到各个动作的位置,从而排出正确的顺序。
2.对于内容排序题,应该先找到各个信息在文章的位置,然后联系上下文很好地理解意思,找到它们的正确顺序。需注意的是,做此类题应当根据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排出正确的顺序,而不是根据各个细节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
十一.指代关系题
指代关系题是指对文章中某个指示代词进行推测从而弄清它所指代的真实对象的阅读理解题。现行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要求我们掌握通过上下文语境推测词义的技巧,指代关系题则是这一理念在实践中的应用。
常见题型
1.细节题型
【提问方式】Wh-特殊问句; From the text...,According to...,True/not true,划线词语、句子,简单计算、排列事件顺序、识图等。【解题方法】抓住提问中的关键字眼,仔细阅读相关细节的材料内容,一般可以在短文中直接找到或稍加归纳就可以找到正确答案。
注意排除下列干扰项:(1)扩缩范围
文章为了表达得准确严密,很注意对范围的限定。有的是通过加上相应的词语限制,如涉及到数量时常用many,almost all,nearly,more than,over,only a few,normally等限制.有些干扰项是通过改变或去掉限定词语,甚至是扩大或缩小了语言范围。
(2)偷换概念
命题者设计试题时往往把原文的概念偷换成另一个不同的概念。望文生义是造成错误的主要原因。
(3)正误并存
在一干扰项中,某个句子或词语是正确的,其他分句或词语是错误的或表达不全面,正误并存,命题者借此以假乱真。要排除这类干扰项,只要一个选项局部有误或选项不全面,都属排除的干扰项。
2.主旨大意题型
【提问方式】What` s the topic/subject of the text/the second paragraph? What is stated in...? The text is cheifly concerned with_______。【解题方法】
(1)最常用的方法是仔细研读短文的1、2两句-----即短文的主题句,或辅以阅读各段的第1、2句----即段落中心句。此方法多适用于说明文、议论文。
(2)记叙文等需要通读全文,抓住关键事或论题来归纳意思(常说明一个道理)。
(3)全文末尾(段)找答案。此类文章的特点是以列举事实开头,通过论证,最后阐述核心观点。
在处理文章标题的选择时,要避免下列三种错误:①概括不够(多表现为部分代整体,从而导致范围太小);②过度概括(多表现为人为扩大范围);③以事实或细节代替抽象具体的大意。
3.推理判断题型 【提问方式】
The story suggests that___________.It can be inferred that_____________。The story implies that _____________.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__________。We can learn that _______________。
【解题方法】推断题是考查学生透过文章表面的文字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归纳等逻辑推理的能力。学生不仅要弄懂文章的字面意思,更重要的是要知道文章的潜在涵义。
【注意点】
(1)那些文章中直接陈述的内容不能选,要选择根据文章推理出来的选项。
(2)推理不是凭空猜测,而是立足已知推断未知;作出正确答案时一定要在文中找到依据或理由。
(3)不能以自己的观点代替作者的想法;不要脱离原文主观臆断。4.词义猜测题
【三年级英语阅读题型】推荐阅读:
英语四级阅读理解题型08-10
攻克考研英语阅读新题型09-12
考研英语阅读理解题型12-06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题型01-22
五年级英语阅读短文12-20
三年级英语活动方案12-15
三年级英语辅导记录05-31
三年级英语研讨材料06-04
三年级上英语教案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