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投资分析

2024-12-09

医药投资分析(通用12篇)

医药投资分析 篇1

很高兴又在“中国医药企业家年会清华论坛”上见到众多的新老朋友,这两天北京下了08年的第一场雪,“瑞雪兆丰年”,祝愿在座的企业家08年都有好收成!刚才李磊主任就整个医药环境、医药行业政策和企业风险与机会给大家做了透彻的分析和展望。大家看得出来医药行业这几年血雨腥风,最近两三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所以大家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整个行业在发展,但是结构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无论环境怎么样变化,我们众多医药企业的日子还是要过的! 所以我们试图对08年医药环境及其以后的发展变化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共同分析医药企业成败的关键要素。我与德兴隆专家团队这几年在研究新政下中国医药企业的竞争力变化,从众多的医药企业研究中有了很多成果,在此与众多的医药企业家做分享。

一、医药环境的变化及预测

• 2005年 “井喷年”

• 2006年 “振动年”

• 2007年 “调整年”

• 2008年 “生死年”

• 2009年 “发展年”

• 2010年以后 “你在哪?”

05年是“井喷年”。那时称医药行业为“暴利行业”,凡是做药品的企业都赚钱,只是赚得多与少的问题!

06年是“振动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开始引起行业的震动。从整个医药行业的角度讲,06年和07年两年出台的政策是建国至今所有总和还多,我们做医药企业的企业家们很“荣幸”,我们终于“遭到”了国家的重视和关注。

07年开始所有的医药企业不再观望,行业在调整,企业内部也在调整,这一年我们叫做“调整年”。

08年大家可以看出来,是生死攸关的一年。“搭便车、傍大款”是企业死亡的另一种形式,或者说是企业的转世重生。

09年是“发展年”,这是必然的。无论是外部资本的进入,还是中国自己大企业的整合和发力,整个行业一定是一个发展年,这是符合行业发展的自然规律。有一组行业数据:我国医药企业100强之中,过100亿的也仅仅是一家。医药商业公司过100亿的是三家,百强企业的产值占行业12.6%,90%的医药商业的产值总和仅仅是占商业总值的10%。这些数据告诉我们,医药行业是属于无序竞争的行业。一瓶输液还不如一瓶矿泉水,就是因为饮料行业是垄断竞争的行业。因为行业的垄断竞争会造成行业的门槛提高而市场机会在减少。 但是医药行业就不是这样的,不知名的、没有听说过的医药企业,在区域市场做一两个亿的大有人在。

2010年开始,我们在哪儿?因为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话题。我们08年、09年企业生死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总是想办法生存下来。那么从2010年开始,我们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战,也就是说市场的竞争超出了生死竞争的范畴,是企业层面上强者之间的对话。我在做咨询项目的这几年,是在帮助众多的医药企业从“产品销售行为”到“企业管理行为”的提升与转化。

二、为什么医药行业出新政策?

我们看一下国家为什么出新政策?刚才医药研究中心的李主任对相关新政策做了详尽的解读,有褒、有贬。我就不一一阐述了。新政策对我们医药企业有影响是两个方面:

一是医药产业需要做战略提升,

这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必然的趋势。医药产业如果不是从国家战略的角度讲关系到民生,这个行业就可以忽略不计了。因为份额太小,6300亿总产值,2.4%到4%的份额!美国的医药产业排在国家经济的第三位,一个辉瑞制药就将近相当于四个中国医药的产值!所以说我国急需对医药产业做战略提升! 二是医药企业急需战略转型。从简单的产品销售提升到企业管理层面的竞争力上。所以很多企业家很苦恼,抱怨没有原来的政策环境、没有原来的营销环境、没有原来的市场环境了。这是一个行业发展过程中一个必然的阶段。

所以出新政策,是因时而出的!这些新政必然得出台!康晨药业的刘总对通讯行业一点都不陌生,那个时候没有什么准入?没有什么保护。现在手机也好、网络也好,当一个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有一个标准要出来的。因为任何一个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总是要出新政策。事实形成以后,一定得靠法律保护。

三、医药新政的目的是什么?

新政策就是要解决老百姓“看病难、吃药贵”的问题,这是最根本的问题。其实如果今天治理、整顿教育行业也有必要,大学生竟然成了弱势群体,然而大家还蜂拥的必须考学,这本身就矛盾。有一个大学老师给我说,原来我们大学用的教材有的是盗版的,如果要打击商业贿赂就先打击盗版,几块钱的书可以卖给学生几十块钱一本。现在也开始整顿了,但是教育行业没有遭到如此的关注,就是因为用盗版书不会死人,吃假药会死人的!药品关乎生命,人命关天!

从国家整个政策落脚点有三个方面:

一是降价。挂网招标政策就是最直接的表现方式,是简单考虑问题的解决方式,是最明显的“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越降价高成本的东西越多,利润空间大的产品越多,老百姓受实惠的东西越少。一招不灵,就会从体系上总体考虑价格问题。25号令,又开始将一些药品涨价!

二是调整。这个调整分内外,更多的调整是现在企业家自己做调整,这种调整有背后无奈的地方,也有适应的地方,必须适应整个行业的发展。

三是监管。医药企业只要是有一条标准不符合国家的医药法律法规,这个医药企业是必死无疑。所以现在的医药企业家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有的大汗淋漓、有的汗不敢出!

四、医药新政的政策导向

一是集中――――资源集中到优势企业。因为从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销售,只有高度集中,才能降价成本,降价目的才能实现。集中度这是非常重要的。

二是竞争――――由产品竞争上升到企业竞争。从竞争的角度来讲,已经由产品的竞争上升到企业的竞争。企业之间不仅仅在竞争产品销售,更多的是在竞争企业管理。后面我会详细讲医药企业价值体系的竞争!

三是扶持――――保证消费者用药、加速行业集中度。优质优价、医保、社保、农保、定点生产等等政策,都是保证消费者用药和强者恒强、弱者快死!用政策的杠杆加速行业的调控进程!

五、医药新政对医药企业的要求

转型是必然的,在此期间,给企业家的提示两点:一是象豹子一样的速度――-变化。二是羚羊一定的耐力――-坚持。

在新的医药环境下,我对企业的描述,只剩了这样一句话,“什么叫企业?企业不分大小,站着的叫企业,倒下的就什么都不是了”! 企业家只有站着,才有话语权,才能在下一步竞争中取得你的相关优势。

医药投资分析 篇2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上游产业主要包括种植业、化工、能源、电子元器件、金属元器件等。下游产业主要包括医疗卫生事业、医药流通、社会福利事业、保险业等。从狭义来看, 医药行业仅包括医药产品的生产环节, 它的上游行业包括种植业、化工、能源等, 下游行业包括医药流通、居民和动物的健康、保险等行业。

二、高速增长的中国医药工业

近年来, 我国医药行业消费保持高速增长, 销售收入增速保持在17%以上, 平均增速为21.4%。2006年医药行业销售收入达到4, 737亿元, 2007年1~11月达到了5, 207亿元, 同比增长了24.56%, 预计年底时将接近6, 000亿元。

行业快速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五年来, 我国GDP已连续四年增速保持在10%或以上了, 并且呈现出逐年加快的趋势, 2006年达11.1%, 2007年达11.4%, 而居民收入增速也一直保持高速增长。2006年底,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 759元, 农村居民纯收入为3, 587元, 同比分别增长10.4%和7.4%, 2007年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 增速进一步加快。收入的增加直接使得居民在医药方面的支出增加, 进而带动了医药行业的发展。

同时, 医药行业快速发展离不开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它极大地促进医疗需求的释放。1998年国务院决定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2002年开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2003年又着手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2007年实行的城镇医疗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大幅度扩大了医保的覆盖人群。目前,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已超过1.6亿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人群已达7亿人。

三、国内供给与需求

近年来, 我国医药行业消费保持高速增长, 销售收入增速保持在17%以上, 平均增速为21.4%。2006年医药行业销售收入达到4, 737亿元, 2007年1~11月份达到了5, 207亿元, 同比增长了24.56%, 年底接近6, 000亿元。

行业的快速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我国GDP已连续五年增速保持在10%或以上了, 并且呈现出逐年加快的趋势, 2006年达11.1%, 2007年达11.4%, 而居民收入增速也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收入的增加直接使得居民在医药方面的支出增加, 进而带动了医药行业的发展。同时, 医药行业快速发展离不开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它极大促进医疗需求的释放。

对于我国医药市场的快速发展, 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因素所导致的:

1、人口老龄化促进医药市场发展。

目前, 中国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 这必将导致对医药的需求逐渐增加。专家预测, 到2015年老龄人口将超过2亿, 2025年将增加到2.66亿, 占总人口的16.44%;到2051年将达到4.37亿, 占总人口的31%, 并达到顶峰。老年人口的持续增长将带动我国药品消费量的增加。

2、医疗保健投入增加。

2005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达8, 659.9亿元, 比2004年增加1, 069.6亿元 (未扣除物价因素影响, 下同) 。卫生总费用构成: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占17.9%, 社会卫生支出占29.9%, 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52.2%;城市卫生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72.6%, 农村占27.4%。人均卫生费用662.3元, 比2004年增加78.4元。

3、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

随着经济的发展, 城镇化在全国范围逐步展开。至2006年底, 我国城市人口为5.77亿, 农村人口为7.37亿, 城镇化水平为44%;2009年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约比4.4∶5.6;若平均以每年1.2%的速度推进城镇化进程, 到2020年将达到6∶4。从历年的城乡用药费用对比来看, 城镇药品人均消费能力是农村药品人均消费能力的7倍, 城市卫生费用是农村的4倍, 且这一水平仍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而城镇用药本身也以快于农村用药的增长速度增长。根据初步测算, 城镇化将给我国医药行业每年带来约3.6%的增长。

4、居民医疗支出提升空间巨大。

1998年美国人均年医疗消费已达4, 080美元, 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9%, 2003年更达到18.69%。无论是绝对值还是相对值, 我国与其的差距都非常明显。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 医疗费用支出的差距也比较大。同样, 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发展历程也说明, 随着经济的发展, 医疗卫生条件会不断提高, 同时医疗支出也会增加, 相比之下, 内地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5、疾病发病率上升使得用药需求扩大。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我国过去20年疾病谱的变化, 可以预知, 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发病率将持续上升, 而传染病等原来处于前列的疾病位次将下移。由于发病率增加的病种多属于慢性病、常见病、“富贵病”, 病程长, 并发症多, 须长期、持续、规范用药, 而且诊断和治疗手段不断进步, 因此可以预见, 医疗总需求势必不断扩大。

四、药物进出口

2007年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保持了快速增长, 进出口总额达385.9亿美元, 同比增长25.6%, 增速高于医药行业销售收入增速1个百分点, 可见进出口发展势头良好。其中, 进出口总额分别为140.0亿美元和245.9亿美元, 增速分别为26.6%和25.1%, 进口增速稍快于出口增速, 但出口总额远大于进口, 贸易顺差达106亿美元, 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0亿美元。可见, 我国医药产品出口速度较快, 贸易顺差在不断加大。

随着国际市场对我国化学原料药的需求逐年增加, 世界化学原料药的生产转移效应越来越明显。而不断发展的国内医药市场, 也拉动了医药商品进口高速的增长。国内西药类商品产量虽然增长很快, 但由于中低端产品占有较大比例, 尚难满足国内市场对高端产品快速增长的需求。此外, 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进口的措施, 也调动了企业扩大进口的积极性。

五、行业规模与效益分析

1、行业规模。

医药行业资产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 近年来, 增速在12%左右, 2006年时总资产规模超过了6, 000亿元, 2007年1~11月, 总资产同比增长11.86%, 达到6, 690.58亿元。行业的旺盛需求推动了资产快速稳定增长。

2、收入和利润变化分析。

医药行业利润增速2003~2006年之间一直低于收入增速7个百分点左右, 2006年产品降价、反医疗贿赂等医疗体制改革的进行, 使得行业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速明显放缓。到了2007年, 政策的影响逐渐消失, 行业利润大幅度增长, 1~11月份利润同比增长了51.07%, 达到499.21亿元, 增速比收入增速高1倍多。

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 利润指数不断上升, 而且上升速度很快, 2007年底达到了近几年的最高点, 达1.6, 而在2006年下半年, 处于近几年的最低点。2006年由于药品降价以及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 大大影响了行业的利润。其后企业开始寻找发展策略, 变被动为主动, 提高企业运行效率, 减少三费支出, 降低成本, 使得行业利润大幅度增加。

3、行业效益分析。

医药行业销售毛利率2004~2006年来不断下降, 进入2007年又开始回升, 销售利润率和资产报酬率四年来不断上升, 这主要是由于行业发展日益成熟, 规模扩大, 运行效率提高, 而各项费用降低。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三费所占比重为不断下降趋势, 从2004年到2007年11月份, 所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下降了4个多百分点。

从发展能力看, 利润总额在2007年发生了飞跃性增长, 增速达到了51.07%, 而2006年时仅为9.62%, 收入增速也大幅度提高, 资产保持了平稳发展, 应收账款增长率小幅增长, 运营状况良好。行业在2007年开始快速发展, 主要是由于2006年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 药品降价、反商业贿赂等对行业产生了较大影响, 使得发展速度减缓, 2007年后政策的短期影响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行业及时调整了发展策略, 积极应对政策变化, 使得行业重新恢复了快速发展。总体看, 行业在政策的推动下, 发展能力大幅度增强。

六、结论

医药投资分析 篇3

关键词:医药;物流;连锁企业;经营

一、我国医药连锁发展的行业现状

随着中国逐步放开医药流通领域以及连锁经营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医药流通体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现有的国有、集体经营等模式将被多种所有制企业并存的集约化配送制、连锁制所取代,众多医药连锁店迅速崛起。

1、我国医药连锁企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2002年国家经贸委发布的《关于深化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对零售药店连锁制给予肯定并大力提倡。同年召开的“跨省市连锁试点工作会”又首次取消了对跨省市开办连锁店的限制,这无疑给连锁药店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市场的需要。我国人口多、分布广、老龄化和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等因素,使医药零售业发展潜力很大。

竞争的需要。加入WTO是促成我国医药零售业连锁发展的主要因素,加入WTO后一是外资企业将为医药物流和医药零售发展成为独立的行业创造机会。二是各家医药零售企业将在售后服务、营销渠道管理等方面展开争耳。所以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药品零售业面临的挑战,走连锁化道路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自身各方面的积累。长时间的资本积累,医药零售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规模与效益的长期周转磨合,让规模经济产生,这是连锁药店发展的基本动力。在良性循环状态下所积累的资本为连锁药店的运作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保障。

2、医药连锁企业的经营优势

连锁药店与单个药房相比,降低了成本、实现了统一管理、行成了品牌更有竞争优势、具有连锁业的经营特点。(1)规模优势。零售药房与连锁药房相比,而场地面积、店内装修、设施改善、药品品种都是其他单个药房所不能比的。(2)品牌的优势。由于连锁药店追求的是规模效应,其药品品种、质量、价格都是规定的,服务也是确定的,品牌优势极为明显。 (3)渠道网络优势。由于经营正规和分销能力强,很多供应商乐于与连锁药店合作,而分店经营网,连锁药店以本地为经营中心,向周围地区发展经营网点,销售网络宽广,由于连锁药店品种齐全,品质有保障,服务标准高等原因,连锁药店锁定了一大批顾客,客户的回头率高出零散药店的25%。

二、我国医药连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特许经营行业,准入门槛高。按照相关法规,医药零售行业是特许经营的行业,需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批才能够申请营业执照。

市场已开放,进入壁垒正在降低。2000年以前,我国药品消费市场基本上处于封闭的状态,2001年开始进行区域连锁经营试点,但随着政策的开放,这一壁垒已基本不再存在,估计2007年连锁药店的扩张速度还将进一步加快。

现有企业缺乏必要的资源和人才。由于多数企业刚刚起步,缺乏诸如资金、人才、管理经验、技术以及克服零、散局面所必需的统一采购配送系统和信息化网络系统的支持,难以打破“高运输成本、高库存成本或不稳定的销售波动”,很难形成“与顾客和供应商交往的规模优势”。具有资质的执业药师的匮乏,也是制约医药连锁经营企业的主要因素。

医药连锁经营企业尚未形成核心竞争力。核心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品牌号召力、商品配送能力及信息化网络管理是医药连锁经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由于存在市场分割和企业缺乏必要资源等原因,目前国内的医药连锁经营企业基本上没有建立起全国性的商品配送系统和品牌管理系统及信息化管理系统,企业缺乏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

三、我国医药连锁企业经营策略分析

连锁经营的模式选择要适当。目前,国际流行的连锁经营模式主要有三种:正规连锁、自由连锁和特许连锁。针对我国目前医药连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市场竞争激烈,并面临国际知名企业冲击的情况,笔者认为我国目前的医药流通企业应采用正规连锁和特许经营相结合的方式。总部为制药企业的医药连锁经营企业。此类企业由于要将本企业产品放于主要经营产品位置,而且要通过连锁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应该主要采取正规连锁经营模式,如为了尽快占领销售终端。总部为老字号、名牌医药流通企业。这类企业大多是区域性的连锁组织,随着区域限制的取消而逐步走向全国化。总部为原医药批发企业。这类企业的优势主要在于畅通的进销渠道,在传统体制下控制了大量的销售终端,医药批发企业可以带头搞自由连锁方式。各企业相对松散的联系在一起,利用总部的物流配送来降低成本。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医药连锁。企业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医药流通企业正处于重组的关键时期,大型药品流通企业将在兼并、联合中扩大企业规模,同时也为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只有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才能真正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将扩张的规模效应发挥到最大。通过条形码和收款系统收集信息。跟踪药品销售的动态,从而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

作者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

(编辑 雨露)

参考文献:

[1]徐应云.打造医药连锁企业的脊梁,医药经济报2005,12.

[2]杨玉福,万俊栋.药品营销策略,北京科学枝术出版杜,2004,4.

医药投资分析 篇4

前景广阔

海洋生物医药行业是指以海洋生物为原料或提取有效成分,进行海洋生物化学药品、保健品和基因工程药物的生产活动,包括基因、细胞、酶、发酵工程药物、基因工程疫苗、新疫苗;药用氨基酸、抗生素、维生素、微生态制剂药物;血液制品及代用品;诊断试剂;血型试剂、X光检查造影剂、用于病人的诊断试剂;用于动物肝脏制成的生化药品等。

更多关于海洋生物医药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可查看《2015-2020年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我国海洋生物产业以基地化、园区化为特征的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初步形成。目前已有8个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6个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产业集群,以湛江为核心的粤东海洋生物育种与海水健康养殖产业集群,福建闽南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集聚区和闽东海洋生物高效健康养殖业集聚区等。

近年来海洋经济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被列入重点发展领域,主要是由于其对于缓解资源瓶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技术创新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海洋油气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海洋船舶工业等战略新兴产业,近年来获得了快速发展,尤其是海洋生物医药产业。

我国海洋生物技术和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距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差距主要体现在,海洋生物科技创新与国外和陆地对比还有差距;资源调查、评估和保护不够,海洋生物资源的独特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平台建设等产业创新支撑体系还较薄弱;海洋生物龙头企业相对较少,与小微企业互补不足,产业生态还未建立完善。

海洋生物医药行业要想获得更快的发展,需要企业和政府的协作,政府方面,需要在资金扶持、人才培养以及行业发展引导等方面做出努力,而作为直接参与者的企业,则需要在创新能力培养上加大投入,企业可以通过设立科技储备基金,投资一些基础性研究项目作为知识储备,或者通过资金缺陷法收买研究人员科研成果对其进行后期研究,缩短周期并加快产品的产业化发展,避免新产品前期研究的投资风险。

文中数据参考自: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13年医药行业分析 篇5

行业前三季度经营状况基本符合预期

今年1-9月,医药行业实现收入、利润总额14603亿元和140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4%和17.5%,基本在市场所预期的范围之内。就收入而言,9月份收入187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2%,低于上半年19.2%的增速,但9月份的行业增速已经企稳回升,小幅高于8月份的15.6%。业内人士分析,行业收入增速放缓与GSK事件所引发的反行贿调查有很大关系。据记者了解,对医药行业的反行贿调查将于11月底至12月份结束,届时,这一事件所引带来的压力有望消除。随着9月份的行业增速已经企稳回升,4季度收入端基本维持3季度增速的可能性较高。

值得一提的是,行业毛利率环比回升,但同比仍有所下降:9月份毛利率28.34%,连续两个月毛利率环比有所提升,但同比仍下降1.14个百分点。3季度的毛利率走势也基本反应了当前的行业环境:在行业规范化的环境下,部分高毛利品种以及新品(医院学术会议减少)销售增速有所放缓,而这类品种毛利率相对较高,因而整体毛利率可能会有所下降。

迎来估值切换窗口

截止到目前,医药板块2013年整体PE为30倍,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参见图1)。分板块来看,化学原料药、化学制剂、中药、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商业和医疗服务的13年PE分别为27倍、31倍、31倍、34倍、42倍、24倍、64倍。

招商证券,行业三季度盈利有放缓趋势,板块短期经历调整后有望迎来估值切换,特别是来年经营趋势有望向上的龙头品种。不过,有一点也值得注意,尽管医药板块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但相对全部A股,溢价率仍高达180%,处于历史相对高位。

医疗器械行业长期成长性最佳

国家食药监总局日前颁布了104项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这是国家食品(行情 专区)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成立以来第一次颁布医疗器械标准,将于2014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上述104项标准中,强制性标准有31项,主要包括医用超声雾化器、紫外治疗设备等,推荐性标准为73项,包括医用诊断X射线影像增强器、医用诊断X射线透视荧光屏等。这一标准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过多的弊病,有利于规范市场,为龙头企业扩大规模提供了有利条件。

事实上,除了上述标准,国家相关部门一直都在政策方面给予医疗行业较大的扶持。我们发现,2010年,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行情 专区)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列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2011年底,科技部印发了《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收入已达156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成长性高于医药生物。业内人士分析,随着新版GMP的实施以及基层医院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将会保证未来1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内带动整个行业快速增长,行业龙头公司有望从中受益最大。

中成药调价目录有望年底前公布

从2010年开始,发改委针对化学药品进行了多轮降价,平均降幅在17%-41%左右。1月8日,发改委再次发文调整呼吸、解热镇痛和专科特殊用药等药品的最高零售限价,共涉及20类药品,这意味着化学药全品类调价可能已完成。而未来几年,在医保控费、养老保险(行情 专区)并轨的背景下,中成药或成下一个降价的靶子。今年4月,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曾表示,2013年将逐步调整中成药价格,不过表示此轮调价不是一味地降低价格,而是针对价格虚高的独家品种采取最高限价,而对一些临床需要的廉价品种将适当保护性提高价格。

医药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与展望 篇6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8××年医药行业会平稳增长,整体业绩会好于××年。对经济前景充满迷茫和疑虑的资本市场,在××年会更加关注医药类上市公司,这是由于医药行业偏于防御性的特点所决定的。部分医药类上市公司将会成为资金避险的工具。

今年医药经济的整体运行状况将是中性偏好。国家对医药工业的政策调控力度将会减弱,药价趋于平稳,医药行业的冬天有望过去。××年医药行业会平稳增长,整体业绩会好于××年。同时,××年的医药经济将表现出以下特点:医药企业的两极分化将日益加剧,有规模优势、品牌优势,并且研发能力和市场推广能力强的企业将会在××年继续保持高成长,重组并购继续进行;零售终端和医院用药更加活跃;医药企业的产品结构将会发生巨大变化,产品结构转型快的企业将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中药企业两极分化严重

中药产业在整个医药工业中的比重逐年扩大,销售利润逐年增加,但占整个医药工业利润的比重增加不明显。

在我国目前的家中药生产企业中,整体的盈利水平并不高,两极分化非常严重,这影响了整个中药企业销售利润的提升。预计两极分化将会继续,形成规模和品牌优势的中药生产企业的盈利能力将会持续增加。

从药品价格指数变化看,西药的价格指数和中药的价格指数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但是中药并没有出现负增长,而西药在年以后就出现了负增长。从药品价格的稳定性上来讲,中药产品价格的稳定性明显超过了西药产品,中药受药品降价的影响比较小。

××年中药类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仍然向好,中药类上市公司将会继续保持良好的业绩增长。继续看好规模逐渐扩大的品牌中药生产企业,如同仁堂、云南白药、东阿阿胶等。

带金销售模式将遭挑战

我国从医院到零售药店对制剂药的需求将会保持旺盛的增长,这种状况未来年内不会改变,并且进口药的比重逐年下降,这为我国的制剂药生产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但国家调控政策对制剂药的利润大幅压缩,本该政府负担的医疗费用很多都转嫁到制剂药企业,这为该子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制剂药企业既往的销售模式将在××年遇到挑战,遵循固有的传统带金销售,即药品销售中的回扣,会由于政策的严厉和舆论压力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年制剂药企业的投资热点在于新药品的推出。制剂药的灵魂是创新,有较强研发能力的企业值得重点关注。

保健品企业期待走向成熟

保健品行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随着保健品市场运作的逐渐规范,产品质量的提升,预计保健品行业的利润水平会在××年得到提高。当前美国股市对保健品生产企业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也许国内也应该改变既往的估值方式,对保健品行业给予更高的关注,预计保健品行业的投资价值将会在××年得到挖掘。

“白马股”值得关注

总体上,对医药行业各个子行业的评价是:看好以品牌中药企业为首的中药生产企业;保健品生产企业有投资机会;对制剂药生产企业和原料药生产企业给予中性的评价,但研发实力强大的制剂药和特色原料药企业将会有投资机会。业内继续看好恒瑞医药、同仁堂、云南白药、东阿阿胶、片仔癀、马应龙和华海药业等,它们将继续分享医药经济发展的成果,是医药行业的白马股,值得长期投资。

另外,像上海医药、国药股份、升华拜克、健特生物、江中药业、千金药业、昆明制药、山东药玻、吉林敖东、天药股份、丽珠集团等个股,虽然可能存在券商重仓持股、公司透明度欠佳、所处子行业增长潜力不足和即将再融资等问题,但我们认为这些公司的基本面良好,从品牌、规模、增长潜力等方面都各有特色,价值可能被低估,它们或许能成为××年医药行业的亮点。文 章来源

医药企业物流成本分析 篇7

医药制造业物流业务需求快速增长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以及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行, 人们对医药的需求不断增加, 医药物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据全国重点企业物流统计调查数据显示, 2009年我国医药制造业物流总额达9191.7亿元, 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0.5%, 高出同期工业品物流总额11.1个百分点。

医药制造业物流费用偏高

据全国重点企业物流统计调查数据显示, 2009年我国医药制造业物流成本费用率为11.3%, 与上年同期相同相比上升0.2个百分点, 高出调查的全部工业企业物流成本费用率1.5个百分点, 仍处于较高水平。按此物流费用率推算, 2009年我国医药企业物流成本大约1029亿元。

物流成本支出继续扩大

随着物流业务需求的较快发展, 医药企业物流费用规模继续扩大。据全国重点企业物流统计调查数据显示, 2009年医药制造业物流费用支出比上年增长18.1%。

在物流费用构成中, 运输成本所占比重为45.8%, 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2.5个百分点。2009年受运价下降等因素影响, 医药制造业运输成本所占比重有所下调。但在物流费用构成中, 运输成本依然是牵制企业物流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 也是我国企业物流效率相对较低、物流成本依然偏大的重要原因。

管理成本所占比重为12.0%, 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1.7个百分点。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管理水平还有待于提高。

仓储成本所占比重为10.7%, 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2.4个百分点;包装成本所占比重为4.8%, 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2个百分点;配送成本所占比重为7.5%, 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0.4个百分点。医药企业物流过程当中, 即要求相应的配送条件, 也要求必要的储藏措施, 对储存配送场所的条件要求也比较高。我国医药制造业这几年发展很快, 但是仓储、配送条件还相对滞后, 整体的规模也较小。

物流费用率小幅上升

随着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 制造业社会物流效率整体上提高了, 但我国医药制造业物流费用率总体上仍然偏高。据全国重点企业物流统计调查数据显示, 2009年医药制造业物流成本费用率为11.3%, 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0.2个百分点。据此推算, 2009年我国医药制造业物流成本同比增加了20.2亿元。

据全国重点企业物流统计调查数据显示, 2009年医药制造业委托代理货运量占货运量的比例为78.14%, 同比提高近1个百分点, 外包率高于调查的全部工业企业20.9个百分点。

据全国重点企业物流统计调查数据显示, 25%的医药企业均将物流业务全部交由专业物流公司承担, 但绝大部分医药企业的物流业务还是以自营物流为主。

物流效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为明显

以日本为例, 2009年日本医药工业物流费用率仅为0.7%, 比我国低10.6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 我国医药企业的物流效率与日本相比差距较为明显。据此推算, 我国医药企业物流费用率如果达到日本的水平, 2009年我国医药制造业可节约965.2亿元的物流成本。

行业分析:传媒、医药、金融 篇8

投资要点:

1、春节档电影市场繁荣。

2、关注新的制作力量份额扩张。

2014年春节档从除夕至初六,国内电影市场取得12.4亿票房,较去年春节档期的7.55亿大幅增长64%。春节6天全国影片放映总场次在60万场左右,同比增长36%左右,而档期内单日观影人次同比增长远高于此,验证市场繁荣在银幕数增长的拉动之外,更来自于消费需求的井喷,观影已具备大众日常消费的属性。

2013年电影市场上半年表现优于下半年,原因是上半年优质影片供给较为充分,但下半年国内市场供给能力不足抑制了票房的表现。在国内消费环境趋于成熟,渠道已放量,而影片供给仍未充分的格局下,电影市场新进入者抢占份额提升行业地位面临契机。尤其在电影观众结构变化,细分市场实现培育,观影口味多元化诉求提升的背景下,新的制作力量具备崛起的潜力。

推荐公司:光线传媒,2014年公司总票房目标可达40亿,公司的节目业务将分享行业良好景气度,并存在潜在的创新影视内容开发模式的机会,而公司持续围绕传媒行业进行的投资布局,将持续放大资源整合能力。

医药:流感高发 清热解毒品种受益

投资要点:

1、清热解毒类中成药1月份增速明显。

2、行业仍处于高速成长期。

冬春交替,流感进入高发季节。江苏、浙江、山东、广州等省份,14年流感的发病率明显比往年要高。1月份,我们调研了江苏某市清热解毒类中成药销售情况:热毒宁单月销售额897.3万,同比增长137%,其他清热解毒类中成药月度销售额也明显提升。

清热解毒中药注射剂在历次疫情中证明了其疗效,临床认可度不断提升。考虑到高端清热解毒品种上市时间集中在2003-2005年段,从生命周期角度,其行业仍处于高速成长期。(1)基层市场看替代清开灵。若清开灵完全被高端品种替代,预计可新增80亿市场空间。(2)高端医院看处方率提升。我们统计高端医院市场清热解毒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疗程数在2200万人次左右,而其理论目标人群为8500万人,存在3倍以上增长空间。

投资建议:继续强烈推荐康缘药业,推荐洪城股份、上海凯宝。康缘药业:公司口服品种重回增长轨迹,热毒宁30亿级别的大品种雏形已经显现,银杏内酯五年内有望过20亿规模。估值压制因素有望随着增发方案最终结果出台而解除。

金融:互联网金融双雄格局

投资要点:

1、微信红包助推腾讯平台跨越。

2、互联网金融向资产端渗透。

腾讯以社交平台起家,尽管在平台效应上胜过阿里,但支付账号和支付场景上远逊于阿里。而春节抢红包这个简单的应景应用,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内,使得银行卡绑定量由2000万跃升至2亿张,极大地补足了支付账号的短板。

目前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着力点是渠道的创新上,变现方式主要是货币基金。这只是初级阶段,做大资产端、丰富产品线是下一步动作,比如阿里控股天弘基金、腾讯战略合作国金证券,可以预测,互联网巨头通过各种手段获取金融牌照是大概率事件。

看好两类标的。一是已上市的中小金融机构,且国有股权比例较低者。逻辑在于:1)已上市,打通了融资渠道;2)中小券商转型需求迫切;3)国有股权占比低,对互联网企业更具包容心,甚至愿意放弃控股权。候选标的包括:国金、太平洋、国海、长江等。二是具备互联网基因的大型券商。逻辑在于:1)该类券商综合实力强,能构筑一定的抗冲击壁垒;2)具有一定互联网基因,愿意牺牲部分短期利润,获取庞大的客户群体。

旅游:好天气促景区繁荣

投资要点:

1、主题类旅游大受欢迎。

2、出境游增速加快,需求旺盛。

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受到游客需求变化,及电视剧和电影等因素影响,主题类旅游大受欢迎。人们已经不再单一的景区旅游,而是显示出多元化的需求,根据各地旅游委统计显示,包括冰雪游、海岛游、民俗游、温泉游、生态郊外游等主题休闲旅游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家庭和游客的选择。在出行方式上,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灵活度高的自驾和自助方式。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对游客出游预订的调查,在今年春节期间,国内游客出国游意愿高达39.3%,人气首次超过国内跨省游。中国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春节黄金周时间仅团队出境人数就达到472.5万人次,同比增18.1%。从我国当前所处的社会和旅游需求发展阶段及“三游”数据发展趋势看,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出境游数据都将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医药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篇9

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保证医药消费稳步增长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加强,促使了我国医药需求的不断增长。

目前,美国等发达国家人均年药品消费约300美元,中等发达国家人均年药品消费为40至50美元,而我国不到10美元。

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将持续增大医药市场

我国将会长期处于一个人口老龄化的阶段。据统计,到2005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经达到1.44亿,占亚洲老年人口的一半,占全球老年人口的五分之一,而且到2020年要比现在增加1个亿,将达到2.48亿。

三、国家政策对行业发展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2007 年行业政策频出,2008年医改即将出台,这对医药企业的发展起到重要指导意义

医改带来了什么?

医改推动全民医保,大大扩容药品市场需求!

基于医疗保险体系的几项制度:

1、面向农村的新农合制度

2、面向城镇就业人群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3、针对城镇非从业居民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4、面向城乡贫困居民的医疗救助制度

市场预计:

1、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约400亿(50元×8亿农民)

2、城镇居民医保:约1200亿(300元×4亿城镇居民)

3、医疗救助:约200亿(政府投入)

新增约1800亿元的医药用品消费需求!

在医改的推动下,配合医改出台的一系列新政将促使行业集中度逐渐提升!

1、2007年5月1日,《处方治理办法》正式实施

《处方治理办法》就是现在医院和药商口中时常提到的“一品两规”。‘一品两规’实质上是一个品种两个供给厂家,这就大大减少了供给商的数量,提高集中度,而且会两极分化,强势厂家更强,弱者将被淘汰。

2、2007年10月1日,新修订的《药品注册治理办法》和《药品说明书和标签治理规定》正式实施

新《办法》开始实施后,仿制药的研发费用增加,退审的风险也将增大。简单改变剂型等低水平重复仿制模式将面临严重考验,最终通过审批的比例也会大幅度下降。

3、2008年1月1日,新GMP标准认证和中药饮片GMP认证将实施

在2004年展开的前一轮的制药业GMP改造中,制药企业的数量从5700多家下降到4000多家。新一轮认证带来的直接后果将是又一批企业遭到淘汰。率先通过资格认证的公司将受益。

结论:

一、政府将在新医改过程中加大医疗投入,医疗市场将会出现大规模的扩容

二、医改加强了行业监管,有助于净化竞争环境,促进行业整合,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如何选择好的投资标的新政下的机遇

选择优质公司的策略一:行业判断——至上而下

第一,医药商业——最直接受惠于“医改”。因为无论何种“医改”方案,商业渠道的扁平化、阳光化是必然的趋势。而且基本药品制度的建立,也离不开商业企业的配送

医药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第二,中成药——基层市场的最大受益者。政府明确鼓励中药的发展,而中药在一些常见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妇科疾病等确实有其独特的疗效。在市场上拥有良好的形象,面对基层市场不断崛起的医疗需求,其竞争力非常明显。

第三,生物制药企业——享受“医改”和创新双重机遇。其一,生物制药企业国家政策一直鼓励的重点,且与国外相比技术差距小,存在后发优势的可能。其二,生物制药领域的疫苗、血液制品、诊断制剂都是关系人民健康的必需品,随着医改的落实,市场的需求将迅速加大。

第四,研发型化学制药企业——产品定价垄断。由于产品的创新性,生产企业凭借其排他性的竞争力,将独享相关市场的新增需求量,获益非常明显。

如何选择好的投资标的新政下的机遇

选择优质公司的策略:优选受益子行业中的龙头企业

公司简介

一、国药股份

公司内生增长明确,成长速度加快。国药股份前身是中国医药集团母公司,2002 年11 月上市,公司经营的两大特色是麻药一级批发和新特药批发、纯销,背靠母公司完善的全国分销网和物流服务,代理高毛利品种,盈利能力远高于同行企业。

麻药是未来几年高速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力,2008 年我国对麻醉药品监管政策逐步放宽,我们预计消费增长速度有望从15%加快至30-50%,2010 年分销规模有望从2006 年的5.2 亿元上升至20 亿元,麻醉药毛利率高,销售规模扩大快速提升公司盈利。

新特药纯销是第二大驱动力,北京地区医院纯销市场分散,公司依靠良好的品种和完善的管理着力发展纯销,未来3-5 年纯销业务增长速度有望从20%加快至30%以上,纯销毛利率平稳。公司新特药批发将保持15-20%的平稳增长,其他收益增速加快。

我们认为国药股份会是国药控股在北方的战略整合平台,公司作为北方地区分销商2015年净利润有望达到15 亿。从长期看国控在同一个资本平台才能实现资源优化,我们认为一旦大区域扩张基本结束,国控将会进一步整合资源。

二、一致药业

医药工业:产能扩张、毛利率有望回升07年深圳制药厂在搬迁到新厂区后,产能将大幅提高(口服液线、针剂线),并且还将利用现有的生产线生产OTC产品,贴“一致”的品牌,在公司现有的零售终端分销。公司的头孢产品毛利率的回升、新品种的引入,未来制剂出口,万乐药业都有希望成为公司的利润增长点。

医药商业:运营改善和销售增长齐头并进广东一致占据了深圳医药市场45-50%的市场分额,国药控股入主后在成本控制、费用管理等方面有较大改善,07年将继续体现;国控广州目前在医院纯销市场发展迅猛,07年将继续保持高增长势头,同时近一步降低各项费用;广东新龙在快批业务基础上,积极开拓社会药店、厂矿医疗机构、乡卫生院、第三终端等市场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一致连锁在深圳地区具有很高的市场知名度,门店数在国药控股的主导下将达到400家,品牌将得到进一步强化,利润贡献率将快速提高;国控柳州也将逐渐形成对广西全境的辐射能力,最终打开其高端市场,成为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三、天士力

看好拳头产品“复方丹参滴丸”未来市场前景。我们认为该产品提价和城乡市场开拓将成为08年拉动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因素;通过FDA认证的预期将给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留出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养血系列产品的销售增长值得期待。我们估计在07年销售收入约2亿元的基础上,07年将有一个恢复性的增长达到20%,未来几年有望保持15%左右的增长。

医药黄金成私募投资的新宠 篇10

医药私募崛起

3月8日,江西博雅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博雅生物”)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发行价25元,对应市盈率为31.25倍。与其它上市的医药企业不同,博雅生物的大股东是一家私募投资公司。据该公司招股说明书的资料显示:高特佳集团通过深圳高特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深圳融华投资有限公司以及高特佳汇富投资合伙三家机构总共持有博雅生物上市前61.7%的股权。

事实上,博雅生物只是私募投资基金入主医药企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医药健康产业投资机会的显现,越来越多的资金开始以私募基金的形式进入这一领域,

2月中旬,北京惠旭金石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旗下惠旭财富医疗卫生基金募集成功,首期募集20亿元人民币。3月,中山富汇股权投资基金成立,该基金总规模4亿元,主要负责对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领域进行投资。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月份,中外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新募集基金数共计11支,其中,人民币基金共计9支,募集资金为28.63亿美元,而以医疗健康产业为主要投向的基金便有2只,总募集资金金额超过3.38亿美元。显然,外部资金向医疗健康行业的流动正在加速。

除了纯粹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青睐医药产业外,一些医药企业也按捺不住利润诱惑,开始涉足医药投资领域。

据记者的初略统计,近两年,先是国外制药巨头礼来公司在上海设立了礼来亚洲风险投资基金,斥资数亿美元投资中国处于研发期和成长期的医药、医疗器械、诊断、医疗服务公司。随后国内大型的医药企业也纷纷跟进,成立属于自己的医药投资基金。据悉,目前天津的天士力集团已成立了华金国际医药医疗基金,主要负责对国内的医药产业进行投资,该基金的管理规模设为50亿元人民币。今年2月1日,广药集团旗下广州医药研究总院启动了“大南药”创新基金,首期投入1亿元人民币,用以推进广药集团大项目、大品种的研发。

生物医药投资正当其时 篇11

生物医药作为当今世界上最活跃、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具有五大行业特征:一是高技术,主要体现在知识密集、技术含量高、多学科高度综合互相渗透。例如基因工程药物,上游技术(即工程菌的构建)涉及到目的基因的合成、纯化、测序;基因的克隆、导入;工程菌的培养及筛选;下游技术涉及到目标蛋白的纯化及工艺放大,产品质量的检测及保证等。二是高投入,主要体现在用于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及医药厂房的建造和设备仪器的配置等方面的投入相当大。目前国外研究开发一个新的生物医药的平均费用在1亿~3亿美元左右,一些大型生物制药公司的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率超过了40%。三是周期长,主要体现在生物药品从研发到产品转化周期长(国内最快需3~5年,欧美约8~10年)。四是高风险,通常新药的投资从生物筛选、药理、毒理等临床前实验、制剂处方及稳定性实验、生物利用度测试直到用于人体的临床实验以及注册上市和售后监督一系列步骤中,任何一个环节失败都将前功尽弃,一般来讲,一个生物工程药品的成功率仅有5%~10%。五是高收益,通常一种新生物药品上市后2~3年即可收回所有投资,尤其是拥有新产品专利的企业,一旦开发成功便会形成技术垄断优势,利润回报能高达10倍以上。美国Amgen公司1989年推出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1991年推出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1997年的销售额已分别超过和接近20亿美元。因此,创新生物药品一旦开发成功投放市场,将获暴利。 2004年世界药品市场约为5060亿美元,其中70%左右的制药工业市场为传统化学药物,生物制药产业整体发展速度加快,规模迅速扩张。据全球权威医药市场咨询调研公司IMSHealth最新统计表明,2004年基因重组生物技术药物的年销售额已经突破400亿美元。从1998年至2003年,全球生物技术药物年销售额的增长率为15%~33%,远高于年增长率为7%~10%的传统制药工业。2004年全球生物制药市场收入为450亿美元,到2011年,有望达到982亿美元。

美国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发源地,又是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研制新型药物的第一个国家。多数基因工程药物都首创于美国。

欧洲在发展生物药品方面也进展较快,英、法、德、俄罗斯等国在开发研制和生产生物药品方面也成绩斐然,在生物技术的某些领域甚至赶上并超过美国。

亚洲在生命科学领域亦有一定建树,日本目前已有65%的生物技术公司从事于生物医药研究,日本麒麟公司生物医药方面的实践亦列世界前列,新加坡政府最近宣布划出一块科技园区并耗巨资建设用于吸引世界几家大的生物医药公司落户其中,韩国、中国台湾在该方面也雄心勃勃。

我国生物制药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1989年我国批准了第一个国产基因工程药物。目前我国已经有超过500家生物医药相关企业,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销售额占整个医药产业比率已经达到6%左右,产业整体仍处于成长期的前期阶段,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一个具有极强生命力和成长性的新兴产业。在未来的5年内,我国生物制药产值将以不低于15%的速度蓬勃发展。

“十五”实施以来,国家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政策引导扶持,出台鼓励新药发展的优惠政策,设立孵化器、生物医药园区、增大关键性医药基础技术研究的投资和产业化配套支持等对医药产业的创新和发展起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医药行业的多数企业通过资本市场、风险投资等各种形式的联合、兼并与重组,实现企业间的优势互补和扩大规模,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医药企业规模过小、布局过度分散的局面,进一步提高了生产集中度。从而使我国医药产业在生物药研发、原料药、中药、仿制药领域、在产业链的中下游和价值链的中低端显现出一定的比较优势,使价值链彰显出众多新亮点。

我国在生物医药工业产业链的上游(研发阶段)总体上不具有比较优势,但是,我国人工成本低,又有大批生物与医药人才,因而研发成本低,具有相对比较优势。更为重要的是,在生物与医药工业产业链的中下游DD实验/试验、临床阶段和生产加工阶段,因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加之具有较好的制造业基础,而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对策分析 篇12

一、选择适合的创新突破口

生物制药业面临的一个核心挑战是新思想极少。实际上, 在中国生物医药行业中, 真正得到国际学术界承认的创新产品屈指可数。因此生物医药产业要加速健康发展必须寻找适合的创新突破口。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上游科研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在中药合成、基因工程技术领域积累了一定的优势, 但其整体产业规模和产业化水平较低。在选择创新突破口上, 可以考虑优先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广阔市场前景的生物药物, 力争在基因工程、抗体药物等方面形成新突破;积极推进小分子药物、新型药物制剂及给药系统和药物生产新工艺;大力发展新型预防性疫苗、治疗性疫苗和新型病原体诊断试剂;力争在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治疗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提高重大传染病预防能力, 有效控制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流行, 大幅度提高我国生物医药的国际竞争力。

二、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生物制药企业是一个无论是在创业初期还是维持其成长的阶段都需要大量资本支持的产业, 对资本的大量需求决定了生物制药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有不同形式的融资手段来满足其资金需求。虽然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产值迅速增长, 但生物医药产业并未吸收到足够的发展资金。由于资金投入的严重不足, 我国生物医药企业一般规模都比较小、利润低、产品竞争力差。特别是在研发方面的情况不尽如人意, 总体新药研发水平不高。

目前,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资金渠道相对单一, 以企业自筹和国家项目基金支持为主, 缺少风险投资基金和证券金融市场的支持, 因此, 要建立生物医药项目的技术评估平台, 为风险资本进入、退出创造条件, 鼓励民营资本、风险投资基金介入生物医药产业;采取优惠政策, 完善鼓励技术创新信贷政策, 促进有实力的生物医药企业上市融资。同时, 将科技资源分配到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薄弱环节和重点技术领域, 加大开发研究、产品生产的投资, 加快生物医药技术的产业化。此外通过间接的产业优惠政策鼓励中小企业与外资、本土研究机构进行横向研发合作, 强化中小研发企业集成创新的能力, 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 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政府可以通过增加科技活动的研发投入, 增加创新基金的启动资金规模、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加强税收优惠等方面, 加大对中小型研发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 努力培育本土的大中型企业。

三、加强产学研联盟建设

生物医药业技术产业化过程包括:研发、中试、生产和市场四个阶段。最终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是生物制药产业链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在美国有两种模式实现成果转化:一种是通过专业力量帮企业申请专利, 做知识产权的管理, 或者是帮助企业做市场推广;另一种方法则是将科研成果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把试验费用和时间转嫁出去, 出口无形产品, 把中间环节外包出去。但这两种模式做得都不彻底。通过对上海生物医药企业的调研发现, 应当通过建立一批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盟, 来加快实现产业化。要实现企业成为科研、开发和引进技术的主体, 企业应努力培育自主科技开发力量, 在各级政府的帮助和扶持下, 打破条块和体制上的界限, 实现产学研协作、联合。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开发中心、行业技术开发基地和技术转移中心的作用, 以企业开发中心为主体, 组织产学研紧密围绕生物医药产业关键技术领域, 集中进行技术开发, 力争实现产业某些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同时鼓励以重大项目为纽带, 建立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盟。事实上, 现在要完成成果转化已不只需打通产、学、研三个环节, 还应包括政府、融资以及相关服务。要做好这个多要素的联盟, 就需要搭建技术服务平台和投资孵化基地。

四、建立新型研发服务平台

由于生物医药产业化所需的巨额资金和现有企业一体化程度低, 生物医药企业尤其需要技术、信息交流平台, 实现资源共享, 降低企业自主创新成本。这个共享的平台应该主要包括技术、市场信息交流的平台和产品技术评估。调研中发现目前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建立的一种能为科学家、企业、资本服务的研发服务平台正在受到瞩目。这个平台把新药研发的流程拆分以后标准化, 在新药研发首端 (科研) 到尾端 (销售) 环节都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 并且这个平台能够反复使用, 因而能够降低研发企业的风险和成本, 更重要的是其能充分利用中国高校和研究所的力量, 效率很高。

摘要:我国生物制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少, 没有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也尚未形成有利于生物制药企业开展融资、市场营销等经营管理活动的良好氛围。本文通过对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调研, 给出了对该产业发展创新的对策分析。

关键词: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融资,产学研联盟

参考文献

[1]张江:高科技产业园区发展报告课题组.张江高科技园区产业研究报告, 2008

[2]中国投资咨询网:2008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 2008

[3]中国投资咨询网:2008年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 2008

上一篇:电能计量开题报告下一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