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24-06-04

医药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共9篇)

医药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篇1

医药行业长期稳步发展的原动力:

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保证医药消费稳步增长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加强,促使了我国医药需求的不断增长。

目前,美国等发达国家人均年药品消费约300美元,中等发达国家人均年药品消费为40至50美元,而我国不到10美元。

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将持续增大医药市场

我国将会长期处于一个人口老龄化的阶段。据统计,到2005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经达到1.44亿,占亚洲老年人口的一半,占全球老年人口的五分之一,而且到2020年要比现在增加1个亿,将达到2.48亿。

三、国家政策对行业发展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2007 年行业政策频出,2008年医改即将出台,这对医药企业的发展起到重要指导意义

医改带来了什么?

医改推动全民医保,大大扩容药品市场需求!

基于医疗保险体系的几项制度:

1、面向农村的新农合制度

2、面向城镇就业人群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3、针对城镇非从业居民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4、面向城乡贫困居民的医疗救助制度

市场预计:

1、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约400亿(50元×8亿农民)

2、城镇居民医保:约1200亿(300元×4亿城镇居民)

3、医疗救助:约200亿(政府投入)

新增约1800亿元的医药用品消费需求!

在医改的推动下,配合医改出台的一系列新政将促使行业集中度逐渐提升!

1、2007年5月1日,《处方治理办法》正式实施

《处方治理办法》就是现在医院和药商口中时常提到的“一品两规”。‘一品两规’实质上是一个品种两个供给厂家,这就大大减少了供给商的数量,提高集中度,而且会两极分化,强势厂家更强,弱者将被淘汰。

2、2007年10月1日,新修订的《药品注册治理办法》和《药品说明书和标签治理规定》正式实施

新《办法》开始实施后,仿制药的研发费用增加,退审的风险也将增大。简单改变剂型等低水平重复仿制模式将面临严重考验,最终通过审批的比例也会大幅度下降。

3、2008年1月1日,新GMP标准认证和中药饮片GMP认证将实施

在2004年展开的前一轮的制药业GMP改造中,制药企业的数量从5700多家下降到4000多家。新一轮认证带来的直接后果将是又一批企业遭到淘汰。率先通过资格认证的公司将受益。

结论:

一、政府将在新医改过程中加大医疗投入,医疗市场将会出现大规模的扩容

二、医改加强了行业监管,有助于净化竞争环境,促进行业整合,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如何选择好的投资标的新政下的机遇

选择优质公司的策略一:行业判断——至上而下

第一,医药商业——最直接受惠于“医改”。因为无论何种“医改”方案,商业渠道的扁平化、阳光化是必然的趋势。而且基本药品制度的建立,也离不开商业企业的配送

医药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第二,中成药——基层市场的最大受益者。政府明确鼓励中药的发展,而中药在一些常见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妇科疾病等确实有其独特的疗效。在市场上拥有良好的形象,面对基层市场不断崛起的医疗需求,其竞争力非常明显。

第三,生物制药企业——享受“医改”和创新双重机遇。其一,生物制药企业国家政策一直鼓励的重点,且与国外相比技术差距小,存在后发优势的可能。其二,生物制药领域的疫苗、血液制品、诊断制剂都是关系人民健康的必需品,随着医改的落实,市场的需求将迅速加大。

第四,研发型化学制药企业——产品定价垄断。由于产品的创新性,生产企业凭借其排他性的竞争力,将独享相关市场的新增需求量,获益非常明显。

如何选择好的投资标的新政下的机遇

选择优质公司的策略:优选受益子行业中的龙头企业

公司简介

一、国药股份

公司内生增长明确,成长速度加快。国药股份前身是中国医药集团母公司,2002 年11 月上市,公司经营的两大特色是麻药一级批发和新特药批发、纯销,背靠母公司完善的全国分销网和物流服务,代理高毛利品种,盈利能力远高于同行企业。

麻药是未来几年高速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力,2008 年我国对麻醉药品监管政策逐步放宽,我们预计消费增长速度有望从15%加快至30-50%,2010 年分销规模有望从2006 年的5.2 亿元上升至20 亿元,麻醉药毛利率高,销售规模扩大快速提升公司盈利。

新特药纯销是第二大驱动力,北京地区医院纯销市场分散,公司依靠良好的品种和完善的管理着力发展纯销,未来3-5 年纯销业务增长速度有望从20%加快至30%以上,纯销毛利率平稳。公司新特药批发将保持15-20%的平稳增长,其他收益增速加快。

我们认为国药股份会是国药控股在北方的战略整合平台,公司作为北方地区分销商2015年净利润有望达到15 亿。从长期看国控在同一个资本平台才能实现资源优化,我们认为一旦大区域扩张基本结束,国控将会进一步整合资源。

二、一致药业

医药工业:产能扩张、毛利率有望回升07年深圳制药厂在搬迁到新厂区后,产能将大幅提高(口服液线、针剂线),并且还将利用现有的生产线生产OTC产品,贴“一致”的品牌,在公司现有的零售终端分销。公司的头孢产品毛利率的回升、新品种的引入,未来制剂出口,万乐药业都有希望成为公司的利润增长点。

医药商业:运营改善和销售增长齐头并进广东一致占据了深圳医药市场45-50%的市场分额,国药控股入主后在成本控制、费用管理等方面有较大改善,07年将继续体现;国控广州目前在医院纯销市场发展迅猛,07年将继续保持高增长势头,同时近一步降低各项费用;广东新龙在快批业务基础上,积极开拓社会药店、厂矿医疗机构、乡卫生院、第三终端等市场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一致连锁在深圳地区具有很高的市场知名度,门店数在国药控股的主导下将达到400家,品牌将得到进一步强化,利润贡献率将快速提高;国控柳州也将逐渐形成对广西全境的辐射能力,最终打开其高端市场,成为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三、天士力

看好拳头产品“复方丹参滴丸”未来市场前景。我们认为该产品提价和城乡市场开拓将成为08年拉动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因素;通过FDA认证的预期将给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留出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养血系列产品的销售增长值得期待。我们估计在07年销售收入约2亿元的基础上,07年将有一个恢复性的增长达到20%,未来几年有望保持15%左右的增长。

公司将在中药粉针领域大展拳脚。益气复脉粉针已经于9月在天津市区各大医院上市销售,预计在08年全面上市销售。这是天士力粉针产业的一个开端,我们预计08年后将陆续有丹酚酸B、银杏内酯等品种取得新药证书并投入生产。生物产业布局日渐完善。生物制药重组人尿激酶原目前处于新药证书报批阶段,预计08年可获得新药证书,并投入生产。天士力通过金纳生物技术公司涉入疫苗领域,将分享疫苗市场未来的高速增长。

医药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篇2

石膏砌块发展不均衡, 调研发现, 如果一个地方粉煤灰资源特别丰富, 这个地方的石膏砌块是很难发展起来的, 因为粉煤灰资源丰富的地区, 加气混凝土的价格就非常低, 在有些地方加气混凝土的出厂价格在140元/m2, 但石膏砌块的价格在40元/㎡, 大概是200元/m2, 所以竞争不过混凝土砌块。

2014年以来, 机械喷涂抹灰石膏也发展迅速。机械喷涂施工效率比较高, 有优势, 而且主要是在上海、长三角这些用工成本最高的地区发展起来的。

其它像高强石膏、陶瓷模型石膏等这几年发展也比较快, 就整个建材行业来讲, 水泥、玻璃、陶瓷可能一直都在讲产能过剩, 但石膏除了纸面石膏板在局部地区产能过剩外, 其他地区还没有产能过剩, 发展前景非常好, 因为我们人均石膏使用量比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低很多。

医药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篇3

近年来,药品流通行业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企业兼并重组提速,市场集中度、流通效率和管理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药品批发企业主动由传统的药品批发商向医药健康产业服务提供商转型,药品零售企业着力进行战略调整,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加快发展连锁经营,有效促进了市场竞争力的增强和经济效益的改善。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现在的总体发展趋势是转型发展期,要不断在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方面长期下工夫,通过不懈努力提供经济增长率。2011年药品流通市场需求活跃,行业购销稳步增长。全年药品流通行业销售总值达到9426亿元 ,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23%。其中,药品零售市场销售规模达1885亿元,增幅稳定在20%左右。

二、药品流通行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医药改革为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提供市场机遇

近年来,我国医药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我国全民医保体系基本建立,全国城乡参保人数超过13亿人,覆盖率达到95%以上。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从2008年每人每年80元提高到2011年的200元。在农村基本实现了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显著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人次明显增加。新医改为我国医药流通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需求,带动了药品销售的增长。

(二)市场集中度提高

根据医药行业统计,2011年我国前100位的药品批发流通企业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73%左右与去年相比提高了3个百分点。前3位集团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据接近全国总收入的半边江山,约42.0%左右。其中:中国医药集团主营业务收入已率先突破千亿元大关,上海医药集团、华润医药控股双双规模超过400亿元。三大集团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占百强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同比提高了7.6个百分点;前10位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百强的62.5%,同比提升7.9个百分点;前20位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百强的74.2%,同比提高了6.2个百分点。

(三)现代医药物流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现代化医药物理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逐渐形成了全国性的物流配送网络。大中型药品流通企业不仅将注意力放在省级物流中心,而且越来越看重具有战略地位的地级市上,逐渐形成具有快捷、可及、安全供给特点的现代医药物流服务保障体系。关于医药现代物流信息化建设,一是实行数据编码的标准化,实现商品编码和客户编码的一致性;二是实行医药物流管理的专业化,以及干线运输和支线运输网络化;三是通过多仓协同运营和物流按动作计费考核等专业手段,推进供应链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模块化。

(四)外资进入药品流通领域步伐加快

目前国外领先企业本土市场占有率已接近饱和,纷纷看好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希望从中找到新的增长机会。近年来,外资医药巨头在华投资也不再局限于制药工业,而是逐渐向产业链的其他环节渗透,从药品制造延伸到药品分销和零售终端等环节。

(五)药品零售连锁经营有所发展,但仍面临较大困难

2011年,大型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通过收购、控股等方式在零售药店终端扩张规模,但零售连锁企业总体发展仍较为缓慢,年销售额均未突破40亿元。阻碍发展的主要原因:一是来源于医疗机构的处方少和医保定点药店少的局面仍未改善;二是医保覆盖面扩大、报销比例提高,更多的人到医院就诊开药,零售药店客流减少;三是一些地方相继下达“限售令”、“禁售令”,限制医保定点药店开展多元化经营。此外,零售药店还面临房租、人力、物流等经营成本快速上涨的压力。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零售企业开始抱团结盟。

三、我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的策略

1、扩大企业规模,加速企业间的整合、并购与淘汰

当前,严重阻碍我国医药流通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就是我国医药流通行业“多、小、散、乱”的现象较为普遍。产业经营的规模化将是国际医药流通产业发展的趋势。要想促进医药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就要扩大企业规模,通过企业并购,实现组织结构优化。为了形成以全国性、区域性骨干企业为主体的药品流通体系,必须大力推进大型药品流通企业的跨区域发展。整合现有医药流通资源,吸引外资医药流通企业在华投资,鼓励大型企业“走出去”参与到国外药品流通市场竞争中去。

2、提高药品流通行业集中度,做大做强优势企业

近日,商务部出台了《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计划到2015年培育出1-3家销售过千亿的全国性大型医疗商业集团、20家年销售过百亿的区域性药品流通企业。药品批发百强企业销售额要占批发总额的85%以上,药品零售连锁百强企业销售额占药品零售总额的60%以上,以解决医药流通行业集中度过低,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提高行业集中度,做大做强优势企业。

3、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立现代医药物流体系

我国药品流通企业多采用粗放式经营模式,管理手段落后,物流成本高,经济效率低下。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构建信息平台是解决这一现状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利用信息技术与销售部门建立横向联系,合理设置采购周期,降低采购成本。构建现代化得物流体系,需建立库存报警系统,降低库存成本,优化库存结构,加快库存周转率。采用多种配送方式如直接配送、分级配送等,加快药品配送速度,降低配送成本。简而言之,就是建立以电子信息平台为基础的现代医药物流体系,实现制药企业——物流配送中心——零售终端的理想物流模式。

医药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篇4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连锁药店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

连锁经营是一种商业组织形式和经营制度,是指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若干个企业,以一定的形式组成一个联合体,在整体规划下进行专业化分工,并在分工基础上实施集中化管理,把独立的经营活动组合成整体的规模经营,从而实现规模效益。

医药连锁行业发展现状:

连锁药店有三种连锁形式,即正规连锁药店、自由连锁药店、加盟连锁药店。连锁药店突破了传统药店集中在特定商业中心的格局,深入居民小区或城乡结合部,空间和时间的改变使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得到所需的药品和服务。医药连锁企业凭借其强大的网点辐射力和品牌号召力牢牢地控制了许多城市的药品销售终端。

受中国医药行业高速发展和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影响,中国药品零售市场发展迅速,连锁企业不断扩张,药店数量持续增加。2011年我国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销售前100位企业总额合计692.4亿元,同比增长2%。2011年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前十位企业销售总额307.6亿元,同比增长10.4%。2012年前100位药品零售企业销售额占零售市场销售总额的34.3%,零售药店连锁率为34.62%,与2011年基本持平。

医药连锁行业前景趋势分析:

在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中,医药零售市场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随着农村两网建设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的推进,农村药品市场也得到了发展,成为连锁药店未来扩张的重点区域。随着“新医改”制度的逐步完善和全面推行,我国医药零售市场迎来发展契机,医药连锁行业进入战略机遇期,发展前景广阔。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连锁药店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共八章。首先介绍了连锁经营的概念、特征,医药连锁的要素、优势等方面的内容,接着具体分析了国内外医药连锁行业的发展状况。随后,报告全面阐述了中国连锁药店的赢利模式、经营策略,多元化经营等内容,并深入分析了国内医药连锁重点企业的经营状况。最后,报告分析了中国医药连锁的投资机遇及风险,对医药连锁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做出了科学的预测。

医药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篇5

2010年以来,我国医药工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特别是国内对于医药行业的利好政策出台频繁,为医药行业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极大地拉动了医药市场需求。另一方面,随着新医改的持续推进,国家8500亿医改投入的逐步到位,国内医药市场供求保持稳定,医药商业购销稳步增长,医药产业集中度逐渐提高,整个医药行业效益逐步提升。

一、2010年我国医药行业发展概况

根据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资料显示,2010年上半年,在医药工业销售产值中,中成药制造业和中药饮片加工业完成1423.3亿元;生物生化制品制造业完成571.5亿元;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业完成791.4亿元;化学原料药和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完成2604.4亿元。医药工业销售产值5644.1亿元,同比增长24.8%。

2010年1-9月,我国医药行业增加值增长14.8%,同比加快1.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在医药行业主要产品中,中成药产量152万吨,增长23.1%,当月增加值增长15.1%,比上月加快1.7个百分点;化学药品原药产量161万吨,同比增长19.9%。2010年1-8月,国内医药行业实现利润788亿元,同比增长32.8%,增幅同比加快16.6个百分点。

截止2010年1-11月,我国医药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主要产品中,中成药179万吨,增长23.4%;化学药品原药产量204万吨,增长20.1%,11月份医药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9%。从这也可以看出2010年1-11月我国医药行业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这不仅推动了相关医药企业经济效益的改善,还对宏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

进出口方面,2010年上半年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额283.02亿美元,同比增长28.8%,其中出口188.87亿美元,同比增长31.16%,进口94.16亿美元,同比增长24.31%。2010年8月,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额50.58亿美元,同比增长26.40%,其中出口33.24亿美元,同比增长24.87%,进口17.34亿美元,同比增长29.46%。

图表 2010年1-10月我国医药保健品出口统计

单位:亿美元

2010年第三季度,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贸易继续保持良好发展,进出口额156.86亿美元,同比增长23.09%,出口值102.13亿美元,同比增长21.83%,进口值54.72亿美元,同比增长25.51%。2010年10月,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总值为46.21亿美元,同比增长13.68%,其中,出口为30.92亿美元,同比

增长14.51%,进口为12.04亿美元,同比增长12.04%。

图表 2010年1-10月我国医药保健品出口增加值对比

从统计数据看,2010年在国际医药市场全面恢复以及国内医药市场大幅扩容的情况下,国内医药行业进出口均实现了高速增长,虽然目前国际市场依然存在着诸多不确定的因素,但我国医药产品出口竞争力仍不可小觑。而随着我国医药行业出口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加上稳定的国内环境以及新兴市场复苏步伐的加快,我国医药产品进出口前景保持乐观。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从2010年全年国内医药行业的发展来看,预计2010年全年国内医药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2560亿元,增长约25%;国内药品市场规模将达到7556亿元,同比增长22%。

因为新医改的效果将在未来几年内显现,因此国内医药工业总产值将保持良好的增速,预计到2011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5700亿元,同比增长25%。

二、2010年我国医药子行业发展现状

(一)中药行业——价格上涨成为全年主趋势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中药是我国医药行业中的宝贵财富,其在预防、治疗和保健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它拥有悠久的历史并且已经被证明在治疗很多疾病方面比化学药更有效。09年,国务院公布的“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表明了政府对中药行业的大力支持。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中药行业迎来难得的发展契机。

郭凡礼指出,由于新医改提倡病前的预防而非病后的治疗,因此中药成为人们青睐的对象;另一方面,国际日趋盛行的绿色回归理念也为我国中药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09年,我国中药行业总产值达到2347亿元,销售收入增长到2130亿元,03-09年维持了21.53%的年复合增长率。2010年前三季度,我国中药行业的利润增长率达到32.1%。

在进出口方面,2010年前三季度,我国中药商品进出口额为18.4亿美元,同比增长20%。其中,中药商品出口额为13.5亿美元,同比增加20.5%,出口商品依然以植物提取物占比最大。中药商品进口额为4.9亿美元,同比增加19.11%。其中中药饮片进口增幅最大,而中成药及保健品的进口额占比则较为平均。

不得不提到的是,2010年以来,我国中药材价格出现了高幅的增长。截至2010年11月初,全国市场上537种中药材中有84%涨价,其涨幅一般在5%-180%之间。其中以太子参的涨幅最为明显,年初至今涨幅达到353%;党参的涨幅也高达162%;三七涨幅达68%。而其他中药品种如虫草、当归等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价。

郭凡礼指出,此次中药材的大幅涨价主要与以下三个因素有关:首先,中药材的需求不断上涨。由于中药在治疗一些慢性病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因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服用中药调理身体;另外,如今我国保健品行业迎来了一个发展高峰,如今其市场规模已经位居全球第二,由于保健品的原料多为中药材,这也使得中药材价格飞涨。

其次,从2010年年初以来,我国西南地区先后经历了干旱、洪水、泥石流等一系列自然灾害,由于中药材的产量与气候有很大关系,因此西南地区很多中药材减产甚至绝收,由于西南地区的中药材产量和种类占据整个中药市场50%以上,因此这直接导致中药材价格上涨。

第三,游资炒作促使中药材价格非理性增长。如果把需求增加、气候原因归结为可接受的理性增长原因,那么游资炒作就是一种非理性的原因。在国家对楼市的宏观调控下,游资从楼市撤出的资金不少于3000亿。这3000亿中的一部分流到了中药材市场,直接导致了中药材价格的上涨。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由于目前已经进入冬季,也是各种病症多发季节,许多人都会购买中药材保健品来提高免疫力,因此对中药材总体需求依然旺盛,这将导致此轮中药材的高价格延续到今年春季。

(二)生物医药行业——结构性问题依旧突出

2010年10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这是我国第一次把生物医药产业的经济性质和地位提高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在即将颁布的“生物医药产业十二五规划”中,政府也已经提出了接下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重点,即大力发展基因药物、抗体药物、治疗性疫苗以及小分子化学物。

近年来,虽然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发展速度平均超过我国GDP增长速度的2倍,但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仍然比较低,区域结构特征比较明显、发展不平衡,总体来说还处于一个萌芽状态,但是随着“生物医药产业十二五规划”以及相关扶持政策的出台,我国生物医药行业也将迎来其“黄金十年”。

在生物疫苗产业方面,目前我国已经有36家疫苗生产企业,其品种基本涵盖了所有预防性疫苗种类,不仅可以预防控制多达27种传染性疾病,而且在质量上以及数量上均可满足国内需要。2010年12月,中生集团研发的手足口病肠病毒71型灭活疫苗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研究批件。这也意味着全球第一支手足口病灭活疫苗有望在中国率先上市。

在血液制品方面,我国总共有33家通过GMP认证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这些企业以华兰生物、天坛生物、北京科兴、上海莱士为代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血液制品的门槛不断提高、限制新的血液制品企业审批,我国血液制品行业也将逐步走向规范化,未来必将受益于行业整合带来的利好。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随着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政策环境进入“最好时期”,未来我国在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将不可阻挡。预计2010年全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将达到4万亿-6万亿元,中国也将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

(三)医疗器械行业——大有可为迎来行业景气高峰

目前我国已成为继美国和日本后世界第三大医疗器械市场。在市场需求的刺激和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背景下,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迅速。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一直保持高速增长,销售收入增速保持在17%以上,平均增速为20.81%。由于国家政策的导向和国内医疗卫生机构装备更新换代的需求,使得我国成为了巨大的医疗器械消费市场。

在进出口方面,2010年1-6月,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累计出口61.91亿美元,同比增长26.98%。其中医用敷料、诊疗设备、保健康复用品等主要产品出口增幅显著,分别增长34.05%、26.09%、28.55%。亚洲市场增幅为29.73%,仍然是医疗器械出口的最大市场,而对欧盟、北美市场的出口则增长平稳,增幅分别为22.96%和25.56%。

2010年第三季度,我国医疗器械类产品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出口值37.85亿美元,同比增长21.78%,其中,医用敷料、一次性耗材、保健康复用品等商品由于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出口产品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药棉、纱布、绷带价格上涨16.70%、未漂白全棉医用纱布价格上涨16.40%,棉制手术用巾及其他毛巾价格上涨4.81%。

在医疗器械产业高速增长的同时,一些问题也渐渐暴露出来。2010年我国多个省市大力整顿和规范医疗器械市场秩序,其中吊销了一批《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而为了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我国要做好医疗器械的监督与管理工作,还要进一步完善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监测,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我国医疗器械企业经过多年仿制,目前已经开始重视自主研发以及专利保护,这也说明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逐渐走向成熟。预计到2010年年底,我国医疗器械总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在世界医疗器械市场上的份额也将占到5%,届时将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

三、2011年我国医药行业发展趋势

(一)中药行业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政府在多年前已经提出要使我国中药“走向世界”,然而直到现在,国内还没有一家中药企业能成功在欧盟注册成功。因此,想要让中药真正“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提高行业集中度、实现规模效应是必然之举。因此,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推进,国内中药企业的兼并重组将是未来中药行业的发展主题。

从2009年开始,我国加大对中药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也出台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虽然为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在资金方面仍然有所欠缺。未来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中药行业的投资力度,加强对中药产业的资金扶持,以达到政策与资金“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从而有效促进中药产业的发展。

郭凡礼同时指出,随着我国开始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我国中药产业的规范化程度也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在中药行业的监管方面仍然存在不少漏洞。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完善中药行业的政策法规,以便中药行业各产业链能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未来中药在养生保健市场也将发挥自身独特的作用。

(二)生物医药行业

未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前景广阔,其发展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新型疫苗。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外加新医改之后提出重点发展“病前预防而非病后治疗”的口号,疫苗将成为未来预防疾病的主要生物药品。目前我国已经是世界上疫苗使用量最大的国家,每年使用数量达上亿人份,而作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新型疫苗前景非常可观。

其次是基因药物,包括基因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郭凡礼指出,目前我国一些发达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纷纷兴起了一股基因检测的热潮,但由于我国的基因检测产业处于一个刚刚萌芽的状态,因此未来将在基因检测项目、技术、服务等方面有进一步的提高。随着SARS、甲流的爆发,越来越多的人将接触到这一新兴项目。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第三是抗体药物。目前,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疾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而抗体药物的出现将降低这一系列疾病的发病率。目前我国有6项干细胞治疗产品在开展不同阶段的临床试验,到2015年,我国有望培育1000亿元人民币规模的个性化治疗体系。

(三)医疗器械行业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未来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将形成两大格局,一方面是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的以高科技为主的新型医疗器械产业链,另一方面是以劳动密集型且技术含量不高的传统型医疗器械产品逐渐从欧美发达国家向劳动力成本比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转移。

而在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无可置疑将向更高科技、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郭凡礼指出,此前医疗器械产品非常庞大,操作不方便,而未来医疗器械产品将越来越多的进入人们家庭,如按摩椅和按摩床,这也要求未来医疗器械产品将向小型化、家庭化发展。

另一方面,未来医疗器械产品必然将向智能化、无人化发展。如今生物智能以及机器人智能发展有很大的突破,我国也将在越来越多的医疗器械产品中加入高科技的因素,如机械传感器材、智能器械临床实验系统等等,这不但方便操作,而且更适用于家庭自我监护与诊断及远程医疗。

在医疗器械产品的性能上,过去由于技术方面的限制,医疗器械产品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往往精确度不高,由此还会产生一系列负作用。而如今国内医疗器械产品已经迈向了无创伤或微创伤的新时代,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微型化的医疗器械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新医改方案提出以后,由于新医改注重基层医疗市场,因此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将迎来一次大范围的景气高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以及人们对养生保健方面的需求增加,未来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将得到飞速的发展,特别是一些基础型的医疗器械产品将迎来难得的发展契机。

四、结语

虽然从各个方面来看医药行业总体向好,但是影响医药企业2011年业绩的因素很多。比如欧盟从2011年4月1日起将实行《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指令》有可能将对国内中药行业带来较大冲击;另一方面,虽然生物医药产业迎来了不少政策支持,但是在国际跨国药企普遍专利药到期的情况下,我国还有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印度。

医药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篇6

2月3日上午,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骆燮龙利用候机的间隙说,“《规划》出台后,作为行业协会更要领会其中的精神内涵,尽快地号召医药企业行动起来。”

上个月,工信部发布了此项《规划》,对我国医药行业未来5年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规划》指出:未来5年医药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目标分别为20%和16%;基本药物生产前20位企业要占到80%以上市场份额;获得新药证书的原创药物达到30个以上;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的企业达到5个以上„„

业内诸多人士表示,相比过去制定的医药工业发展规划,该《规划》的制定立足于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大背景下,紧跟当前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潮流,特别强调要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最终期望达到医药工业由大变强的目标。

当前,跨国医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在主导专利药市场的同时,也开始大举进入通用名药领域,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而国内由于环境和资源的约束加强,生产成本上升,药品价格趋于下降,尤其是新产品研发难度更大。

“这无疑会使医药行业面临全面”洗牌“的局面。当然,困难与波折是短暂的,能够坚持走下去的企业必将迎来最暖的春天。”骆燮龙说。

关注创新与集中度的提升

通篇阅读《规划》内容,统计共有47处提到“创新”二字。“而这也正是”十二五“期间,我们应该着力解决的事情。”骆燮龙说,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基本上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品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较为完善的医药创新体系,为“十二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才使得“十二五”的规划更有“底气”。《规划》提出,要把技术创新作为医药工业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医药创新体系建设,特别是要大力推进医疗器械本土化水平。

而创新步伐的加快,势必会提升行业的集中度以及专业化、国际化水平。“优势企业通过实施兼并重组,进行上下游整合,完善产业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对行业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大型企业集团。同时,行业的技术门槛和市场门槛都将进一步提高,相当一部分不具备行业竞争力的小型企业将逐步退出市场,龙头企业在行业内的市场地位将进一步巩固。”骆燮龙说。

此外,骆燮龙还特意谈到此次《规划》中另外两个特色:制定国际化目标和关注绿色可持续发展问题。“将”走出去“战略迈出实质性步伐,争取50家以上企业在国外建立研发中心或生产基地;还注重到了在医药工业发展的同时,要降低综合能耗,提升清洁生产水平。”

清晰的发展路径

当深圳市微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裁鲁先平通读完《规划》之后,他用“清晰与透彻”来形容自己的感受。

“《规划》对什么应该由市场完成,什么应该由政府产业政策支撑,作了明确的指引,并为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不利因素规划了清晰的路径,为企业前瞻性发展起到了指导和支持作用。”鲁先平说。

鲁先平认为,《规划》客观地评价了我国“十一五”期间取得的发展成就,体现了国家对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的远见和决心,同时非常清楚地认识到目前我国在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依然薄弱的现实。

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医药市场中60%的药品种类来源于国外医药企业,我国三甲医院药品销售的65%以上利润为跨国医药企业所有,而且这种趋势仍在延续。

“这缘于本土企业及产业一直未能真正摆脱简单低水平重复和市场恶性竞争的困境,直接导致缺乏持续不断地满足临床预防与治疗新需求的创新技术、产品。”鲁先平说。

回顾“十一五”期间,我国虽然已经在原料药、制剂上取得了在欧盟、美国的认证和疫苗在WHO认证上的突破,但此次《规划》依然坚持在药品的质量安全上“大做文章”,要求全国药品生产100%符合新版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加快国际认证步伐。

鲁先平非常赞同此项举措,但他所顾虑的是:掌握熟悉国际上GMP认证的人才有限,一些硬件设施必须进行改造,甚至重建。

其实,不管是业内专家,还是医药企业负责人,他们几乎全都对《规划》持有肯定的态度,充满了期待。

骆燮龙期望,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应该根据《规划》内容,加快速度制定相应的细节,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让企业真正地感受到政策的恩惠。

汽车行业配送系统发展现状分析 篇7

1汽车配送系统概述

1. 1配送系统概述

配送系统是应用在企业中的一个关键管理系统,也因为此,对配送管理系统的体系架构分析,还需要从配送体系的角度出发,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战略决策层,该层是保证配送体系的设计与评估,建立在系统模型之上,是整个系统运行的最高层。

第二,预测及计划层,该层主要负责配送系统的控制和调度,对每一模块的控制预测、管理分析,和计划设定每一环节的调度管理。

第三,配送作业层,该层是听从以上两层的指令,进行配送运作的过程。

其中配送战略决策层是对企业配送体系长期的设计和规划,通过收集配送信息的基础数据,在系统中使用模型计算的方式,计算出整体配送体系的成本、服务内容和各个重要因素。配送预测层负责对整个供应链的计划调度进行管控, 例如配送系统中的采购、生产、库存、补货、运输等。配送作业层是管理企业配送的具体操作流程,包括仓储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等[1]。

1. 2汽车配送系统概述

汽车配送管理系统在配送系统的三个层面的运行支持基础上,对汽车配送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的管理和控制,能够达到企业中的所有管理目标,其主要的功能有: 对系统管理的总体控制、运输管理控制、车辆调度控制、仓库管理控制、数据统计报表控制、财务管理控制、客户查询控制和客户管理控制等,这样的控制程序主要表现在汽车行业公司物流基础设施上。汽车配送管理系统在软件实现时会根据功能机构划分为各项子系统,子系统可以独立运行,但也与整体系统有密切联系,系统会对子系统的接口进行维护,这样便形成了一个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2]。

2我国汽车配送系统存在的问题

2. 1汽车行业与第三方物流合作程度不高

国内汽车企业为了和国际汽车企业分庭抗衡,必须要建立完善并且高效的配送系统,在此基础上很多的汽车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都开始采用第三方配送企业进行服务的提供, 同时随着第三方配送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市场上出现了较多的第三方配送企业,但是就我国的汽车行业来说,其与第三方物流合作程度并不高,主要是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兴起时间尚短,大部分的汽车制造企业还是延续传统的物流配送形式,认为 “模式的创新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成本”,因此,不敢去尝试,这就导致了汽车制造行业与第三方物流合作相对来说比较少,并且一些汽车制造企业尽管与第三方物流进行了合作,但是这些合作仅仅停留在表面意义上,汽车企业并没有真正地深入到整个第三方物流配送的具体实践过程当中,由于与第三方物流的合作程度不深,甚至沿用传统的物流配送体系,这就导致汽车制造行业的配送体系无法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因而延缓了发展脚步[3]。

2. 2汽车配送设备专业化程度不高

配送基础设备建设,这主要包括汽车企业负责配送公司的配送工具,如车、船、飞机等是否建设完备,汽车企业负责配送公司的配送方式,如陆运、海运、航运等是否齐全。 企业配送由于是一个有组织、有系统的业务,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组成环节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相互之间存在影响。 如果配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使得下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进而导致再下一个环节也会出现问题,这种多米诺骨牌效应会产生一种连锁效应,从一个环节蔓延到下一个环节,从而导致整个汽车配送系统出现问题。因此汽车配送设备专业化程度一定要高,但是就现今的汽车配送系统而言,我国的汽车配送设备专业化程度还远远没有达到国际化的水平,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滞涩了配送系统的运行过程, 延长了配送的时间,这样一来,汽车配送的成本也会开始增加,进而影响到汽车企业的发展[4]。

2. 3配送人员专业素质较差

由于大部分的汽车配送企业其本身规模的限制,因此对汽车配送系统管理人员的审核力度不够,导致招收的汽车配送系统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企业的汽车物流配送管理人员在使用管理系统时,对系统掌握不够充分,运用软件的能力较差,汽车物流配送管理人员的实施能力和经验欠缺,一旦系统中发生什么异常,或者系统崩溃,则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解决问题。并且公司对管理系统操作人员的管理也不够明确,没有直接的管理措施与规章制度。员工在工作中会使用自身经验管理,而并非所有汽车物流配送管理人员都具备管理经验,这就导致因为配送人员专业素质较差,引起一系列的管理问题。并且由于这些配送人员的专业素质没有达到标准,在工作的过程当中往往会出现一定的错误与纰漏,甚至造成较大的配送事故。

3发展汽车配送系统对策分析

3. 1促进汽车制造业与第三方物流深度合作

所谓的促进汽车制造业与第三方物流深度合作实际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在汽车制造业与第三方物流的合作尝试方面,汽车制造业要敢于尝试,并且在尝试的过程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其物流配送方面能够更满足市场需求; 第二个方面则是在汽车制造业与第三方物流进行合作时,应当加深自身参与程度,深入到第三方物流的汽车配送过程当中,形成一定的监管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在整个汽车物流配送的过程中不会出现较大的纰漏与错误,同时,也能在某些程度上,提高汽车物流配送的质量,降低配送成本[5]。

3. 2提高汽车配送系统设备的专业化程度

上文提到,就现今的汽车配送系统而言,我国的汽车配送设备专业化程度还远远没有达到国际化的水平,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滞涩了汽车配送系统的运行过程,延长了配送的时间,鉴于这种现象,负责汽车配送的企业需要提高汽车配送系统设备的专业化程度,通过引进先进的现代化汽车配送系统设备,适当地增添功能管理模块、对已有功能进行改进等,并且针对操作界面利用先进的网页建立技术进行改进, 改善该系统中交互的界面,提高界面的可操作性,加快系统的性能反应。其次,针对某些独立的功能子模块,例如托盘管理这种管理过程烦琐的模块,可以单独创建模块,并且与之前管理系统兼容,使复杂的管理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加专业,节省了技术设备的成本。

不仅如此,还可以应用ERP管理软件设备进行本企业汽车配送方面的管理,最知名的物流管理ERP软件应属SAP。SAP是目前全球排名第一的ERP管理软件,其管理理念、软件设计都属于最高级别。世界五百强中有超过80% 的企业使用SAP。我国大型国企、民营企业中也有超过90% 在使用SAP,所以在本企业汽车配送方面应用SAP软件切实可行。

3. 3大力培养汽车配送专业人才

随着配送产业的发展,配送中的管理系统应用也受到了各个企业的重视,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还需要抢先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新管理理念,因此加强汽车物流配送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的措施,也要进行一定模式上的创新。若是企业中的汽车物流配送管理人员能力和素质等综合水平达不到一定的标准,就会为企业的汽车物流配送带来极其不好的影响,汽车物流配送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十分重要,但是目前我国很多汽车物流配送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不高,缺乏相关的知识水平,严重影响了汽车物流配送的配送速度与成本,因此要着力加强企业汽车物流配送管理人员的考核,加大培训力度,大力培养汽车配送专业人才,使其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得以提升并对相关工作内容进行了解。其次,就是要注重不断加强汽车物流配送管理人员的道德建设,确保汽车物流配送管理人员能够恪守职业道德。

4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汽车行业在发展自营外流和第三方配送时,主要是通过对第三方物流配送体系以及配送覆盖面的引入,从而保障自身自营配送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汽车行业配送系统发展现状,为汽车企业在配送方面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参考,进而保证我国汽车行业在发展配送方面能够采取适合自身战略发展的物流配送方式,增强其自身的竞争力,加强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潜力,提高整个汽车行业发展的速度,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克聪,周涛,王朝立.农村连锁超市物流配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2):75-77.

[2]黄建华,党延忠.具有社区结构和子核的快递网络优化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4(11):2826-2836.

[3]张琰.浅谈互联网在汽车行业市场营销中的作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0):56-57.

[4]邓恒进,陆建新.以港口为中心的沿海城市配送系统的动力机制[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27-34.

医药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篇8

【关键词】无损检验行业;市场发展状况;市场前景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无损检验行业的重要性越发的明显,为了促进该行业有效的发展,文章通过下对无损检测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上进行了阐述,为有关部门及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市场现状分析

首先,还很难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一些新的产品设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但是,无损检验并没有有效的把握住这样的机会,一些时候还没有跟上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使我国无损检测行业的理论和技术手段很难适应新产品工艺的需要。因此,对无损检测事业的市场占有率必将带来一定的影响。

其次,在无损检测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一些传统的技术方式上还没有完全的摒弃,这样传统落后的无损技术将会对无损工作的正常进行带来阻碍,因此,在面对纷繁复杂市场的过程中,使无损行业的作用很难被彰显出来,这样对其市场发展前景上就会蒙上一层阴影,使其在发展中步履维艰。

二、市场前景的预测

1、紧跟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

近年来,随着西气东输二线、陕京三线输气管道工程、中俄漠大输气管道工程等国家重点能源工程的相继开工,无损检测行业也随着工程建设也进入一个发展阶段。2015年,西气东输三线(中段)管道工程”、“陕京四线输气管道工程”计划年开工。同时,“中俄天然气管线”预计将在2015年开始建设,西气东输四线于2014年也获得路条,中石化的“新粤浙管线也预计2015年开始建设。从而,我国将进入天然气干线管线集中建设期,四条管线总长度约1.6万公里。无损检测是油气长输管道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长输管道无损检测市场将在2015年也将迎来建设高峰;同时随着能源工程的建设,相关的站场、阀室、城市天然气LNG管网、在役管道等工程检测接踵而来,所以要紧跟国家重点能源工程建设项目步伐,发展无损检测业务。

2、向先进的产品设计中将无损检测技术融入进去

在现代的生产当中,无损检测行业中的种种工艺一直在边缘地带存在着,很多厂家对其的重视程度上显然还不够,但是,在世界环境和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影响之下,无损检测应该在一些新型的行业中进行有效的发展和占据,例如,核电、大型娱乐设施、高铁、过山车和缆车设施等。将无损检测工艺有效的融入到一些厂家中,使他们能够意识到提升自身安全中,发挥无损检测的作用。

3、坚持老树开新花观念

无损检测行业为了能够有效的占据市场,对传统无损检测技术的束缚上应该予以突破,将更新的、更多的无损检测技术开发出来,比如,国外对传统衍射原理进行应用,对裂纹状态进行检测的过程中,突破发展利用衍射回波时差技术,对高速路的路基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对传统雷达探测原理进行使用。尽管我国的一些厂家例如武汉、汕头等将TOFT检测和相控检测等技术提了出来,但是,我们国家所应用的一些无损检测技术还有很多都是借鉴国外的。可以用一个无损检测的大国来评价自己,然而,和欧美等一些国家进行比较,我们的差距还十分的明显,我国的尖端高新产品还是缺乏创新意识,市场中的技术还在初期阶段徘徊着,因此,为了想要我国的无损检测行业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首先就应该不断的创新产品和技术手段,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将更加新颖的无损检测工艺流程开发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我们国家的无损检测行业从“大”向“强”转变,可以说这是我国无损检测行业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4、将数字化射线检测和绿色检测予以推广

在无损检测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数字化射线检测和绿色检测是其一个全新的发展发展方向,当前江苏盐城和辽宁的丹东是我国两大著名的传统检测产品生产基地,高耗能产品是他们上产的主要对象,有着保存量大、不易實时传输、成本高和检测周期长的特点。将绿色检测和数字化射线检测对传统的产品予以突破,防止对X胶片进行使用,进而能够将环境的负担有效的降低下来,对国际上倡导绿色检测的理念能够予以适应。进而将数字化射线传输的高效、环保和便捷的优越性充分的发挥出来,因此,这就需要生产单位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才能够促进自身向着更加科学化和标准化的方向迈进。

5、切实做好无损检测的技术服务,加强无损检测技术的研发力度

要做好无损检测的技术服务,首先要有效的分析当前我国无损检测技术服务的情况,对其中存在的种种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和研究,明确现阶段执行无损检测技术的要点,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对于一些存在着恶性竞争和服务商体现出来的不良情况要进行细致的分析,并反思自己是否也存在相同类型的问题。之后,在这个基础上,和其他的服务商进行积极的合作,结合国际市场上无损检测服务的情况,对恶性的竞争进行抵制,将优势的技术集中起来,采用合作学习研究的方式,开发一些新的技术服务,用高端精密的技术服务来取代那些较低级的技术服务,合理的分配资源,并按时对资源和设备进行更新和维护。

在一些常规的无损检测中,比如铁路、航空航天、船舶、电力等,我国的无损检测技术尽管都能够基本满足,但是在精度方面还有待提高,例如数字射线检测、相控检测等,这表明了我国的无损检测行业在技术实力上还需要提升。并且,我国还没有意识到技术研发的重要性,还没有对技术的创新和研发投入充足的资金。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以上的各个行业也在不断地走向成熟,这对于无损检测的技术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企业要想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就要加大对无损检测技术力量的投入,对开发和维护研发技术服务的团队加大力度。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国家的无损检测行业在近几年发展中,也创造出了一定的成绩,并且其市场占有能力也在不断的提升。但是,同欧美一些发达国家进行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国际交往日趋密切的当今社会中,无损行业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认清当前自身在市场中的现状,进而结合先进的理念,展望自己的未来市场发展前景,推动自身向着科学合理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陆晓辉.无损检测前景广阔,急需行业创新突破[J].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09).

[2]沈建中.无损检测的几个热点问题和技术[J].无损检测,2005(01).

国内早教行业现状分析 篇9

一、早教行业是新兴的“朝阳行业”

婴幼儿早期教育行业被誉为“永远的朝阳行业”名副其实。从全球范围看,早期教育经济发展迅速,有关企业预计未来几年内,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经济收入将以7%-8%的速度增长,2010年全球婴幼儿教育市场的营业额将达到2800亿-6200亿美元。市场前景为数百亿元。而在我国,早教行业发展迅速、前景广阔,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近年来的生育高峰期

中国开始进入第四波婴儿潮的时代,接着2007年“金猪宝宝”、2008年“奥运宝宝”,到今年实施更为宽松的新计生条例,为婴儿潮一再推波助澜。在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冲击下,许多新婚妇女为规避裁员的风险突击怀孕;根据国家政策中国的首批独生子女步入结婚阶段,可生育二胎等等的因素下,近年来我国将会迎来又一个生育高峰。高生育率为早教的受教主体规模扩大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也暗含了具有广阔前景的早教市场。

2、中国人口受教育的程度提升以及社会竞争的激烈程度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国内就开始有专家提出“零岁方案”“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一系列先进的教育理念。从零岁开始进行教育并不是什么天方夜谭的事情。早教符合未来教育全龄化,提前化的趋势。面对人才济济的社会现实,要想出人头地,必须比别人先一步起跑。进入幼儿园学习似乎已经不能满足家长对孩子的成才要求。在专家的倡导以及日益严峻的社会竞争面前,家长们逐渐懂得早教对于孩子日后智力的开发以及各种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家长们的普遍心里是一切从娃娃开始抓起,尽早的发掘孩子的天赋以及各种能力,因此相当于将学前教育延伸至婴幼儿时期,比别人尽早的接受教育,以应对成长后的应试教育以及各种工作中的挑战。

3、家庭规模的缩小以及家长观念的更新是早教行业发展根本原因

中国大陆家庭规模的缩小成为另一个不能忽略的早教市场扩大的因素。除了经济因素以及计划生育的国策这一决定性因素之外,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人口流动率以及离婚率的加大这些因素都造成了中国大陆家庭规模的逐渐缩小。由此可以分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家庭规模的缩小意味着孩子数量的减少,而独生子女取代多子女的现状会使父母更加注重对孩子的素质教育培养,因而对教育的投入也会相应增加。而早教作为一种开发潜能的投入也逐渐进入更多家长的视野,这对于早教市场的开发有着一定的作用。

第二节 早教市场情况概述

一、按受训主体年龄角度

目前北京城区0-6岁的儿童参加早教班(幼儿园之外)的占约1/5,婴幼儿(3岁以下儿童)参加早教班的比例为14%。据统计,目前北京市常住人口中6岁以下儿童约有65万人,以此算来北京市早教市场约有13万消费者的规模。在全国范围内,这一新兴市场的规模则更加庞大。

怀孕期间准备接受早教的占59.8%,孩子在两岁以内接受早教的占64.92%,2~4岁的孩子接受早教的占63.4%,4岁以上继续接受早教的孩子所占百分比在减少答道47.6%,大致可以得到结论:接受早教的群体的主体年龄在0~4岁左右。而家长大多为孩子选择游泳、乒乓球、棋类、舞蹈、英语、美术等课程。这些课程大多注重培养艺术表达能力,思考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可见家长很注重孩子能力的培养和潜能的开发。

二、按培训主体规模角度

1、培训主体规模大小初步分析

由于不同规模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居民收入的差异以及人口数量的不同客观上决定了早教市场大小的不同,最终决定了不同规模的城市的早教事业的发展规模存在较大的差异。一线城市的早教规模最大,省会城市早教规模较大,中小城市及城镇早教规模最小

2、城市规模对早教规模的影响

随着城市规模的降低,早教培训主体的规模也在逐步降低,一线规模城市和省会城市早教培训主体规模大于中小城市及城镇。不难想象这是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造成的,同时培训主题所存在的问题也在随着城市规模的降低而降低。比如: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随城市规模变小而下降。但容易看到越是规模大的城市虚假广告就越多环境卫生也不尽人意,不过最重要的是大城市聚集的人才较多,因此自力量比较雄厚,教学质量很好,家长最康中的也是这两个因素。

三、按培训市场价位角度

1、市场上存在众多不同高层次的价位主体

据了解,目前中国早教市场高低平分秋色,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因此价格也高低不同,差异较大。有以收费高昂著称的金宝贝,有比特易这种主打综合体模式的品牌,有像东方爱婴这样价位较合理的,有其他不明品牌的较低价位。由于中国市场缺乏健全的市场管理和监督,这导致是早交费用没有统一收费标准。例如:金宝贝的价格可以高达200元每节课,比特易在150-200之间不等,东方爱婴大约是78元左右,红黄蓝最便宜,大约为50元左右。

2、同一企业价位不同

许多早教企业总公司和加盟店的收费标准也不同,存在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总公司的收费高于加盟公司。这主要是由于总公司对加盟公司的管理和监督强度较弱,是加盟公司的昌平质量无法得到切实的保证,对消费者没有较强的信心,退而求其次而降低价格,这样做常常会带来自身品牌的危机。

一、早教将自身体系相对不完善

目前市场上顾客比较熟悉的几大早教品牌有金宝贝、比特易、红黄蓝、东方爱婴等等,但是这些品牌都没有冠上早教的名称,而是以教育资讯、咨询公司、教育培训中心的名称出现。也就是说,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早教机构,没有处于一个完整的早教体系中。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教授袁爱玲表示,目前早教企业以商业机构的名义在工商局注册登记,因此市场上究竟有多少早教机构也难以统计。这是从整体上来说。从细节出入手,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早教机构所教授的内容也是缺乏统一的标准。每家机构都打出自己的特色旗号,正如之前提到过的金宝贝的双母语、比特易推行早教综合体理念“玩中学,学中乐”,AOK主打“剖腹产儿童潜能开发”、东方爱婴强调“中国本土第一早教品牌”等等。所侧重点各有不同,因此在教学内容上难免会有差距。有些机构为了迎合家长们尽快让孩子成才的希望,打出让孩子包括唱歌跳舞,天文地理,音乐美术等等的招牌。有许多家长反映存在虚假成分。而据我们分析,即使早教记够做到了以上对孩子们的教育目标,也会对孩子过早地造成教育负担。其次,早教行业中还存在这与幼儿园教学脱节或与其他民营幼教内容相重复的情况,这些都会导致父母在选择早教机构时面临两难的局面。

二、相应监督机构的缺失

1、虚假宣传

不真实的宣传与夸大其词的招牌词无一例外的成为早教行业中的最大问题。这其中的原因并不难分析。有力的监管部门的督促的缺乏是一大原因。

2、收费不合理的现象

由于缺乏全国或者地方部门的同一监管机构,早教机构的学费价格缺少统一的标准,课程收费标准完全由市场来调控,造成了许多早教机构收费昂贵,动辄上千元,更有甚者,达到了万元以上的标准,使早教的学费超过了幼儿园甚至是大学的学费,这不但造成了市场价格的混乱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而且昂贵的收费令家长望而却步的情况会一定程度上阻止早教事业在中国的普及。我们可以归结为是除了早教市场仍处于卖者市场之外,早教中心监管机构的有效管理也是一大原因之一。

3、师资力量参差不齐

据信息时报报道,时下的早教机构从业人员虽然不少都是大中专幼师毕业,但并不代表他们就具备做早教的资格。至于各个早教机构标榜自己的老师都经过公司独特的早教理论培训,袁教授将其与国外较为成熟的早教体系对比后说,“国外的蒙氏教育(一种早教理论)培训师要经过2~3年的学习,还有专门的证书,国内这些早教机构培训2~3个月就上岗了”。而张琼教研员则认为,关键的一点是在于现在还没有一个标准、规范来指导从业者进行资质培训、认证。“如果是幼儿园、学校就会要求上岗人员持幼师证、教师证”,张琼表示问题还得归因于早教机构尚未纳入教育部门的管理之中,作为商家的它缺乏上级监管,也就没有人对它的从业资质提出要求。

第一节 早教行业的政府监管现状

虽然早教在国内发展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但业内专家对它的评价是:“仍然一片混乱,行业规范、监管和规划发展尚未建立起来。早教企业仍在摸索运营中接受市场的优胜劣汰。” 说明在早教方面的政府监管还不够完善。

一、相关管理办法滞后

全国只有少数地方有对早教行业的管理规定

以上海市在2005年出台的早教企业管理规定的文件为例,它对早教企业的硬、软件条件作出详细规定。

《规定》对硬件的要求:房屋应远离污染源,必须有独立出入口、紧急疏散通道,儿童活动场所应设置暖性、弹性地面,儿童经常出入的通道应为防滑地面;儿童活动室使用总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人均不少于5平方米。对软件的要求:早教企业负责人——具大专以上的学历、幼儿园教师资格或育婴师以上资格、从事学前教育工作3年以上;早教老师——具高中以上的学历、幼儿园教师资格或育婴师以上资格。

这份文件对规范早教企业的经营有积极意义,起码保障了宝宝的安全。从文件中也可看出,早教企业的师资条件的要求较低。

二、物价局监控不力

由于早教不受教育部门监管,因此其生死存废只能由市场决定。“在竞争激烈的地方,只有做得好的,有口碑的早教企业才能长期发展。但有些地方早教企业较少,而市场需求大,即使其质量一般也有生源。这一切都得靠市场的调节来起作用,”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教授袁爱玲说,“早教企业中已经有风险投资进来了。总体上,这个行业还处在幼儿期,在发展的过程中,市场会自发地优胜劣汰。”

此外早教不受物价局教育收费的监管,因此早教企业的定价完全是参照行业标准自行定价。早教企业根据自己的盈利空间,把所有的成本计入课程价格,然后推向市场。家长购买课程后所收取的发票也是商业营运发票。

三、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颁布 早教指导师职业资格考试,作为早教行业人员的从业资格的凭证,持证上岗。

教育行业的共性是:人是主要的资源。但大专院校都没有针对0~3岁早教的专业。早教企业的老师主要是幼师毕业的学生或者有幼儿园经验的工作者,经公司培训后上岗。目前教育部门一对对早教人才进行资格认证。现在市场有资格认证的是早教指导师、育婴师,但证书也是由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颁发,教育部门没有参与。

早教人才大多数来自于早教企业自身的内部培训。对于这行来说,早教人才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是不争的事实。规模很小的一些早教企业,出于节省成本的考虑,有的老师不具备任何教师资质。据业内透露,在国内培训蒙氏课程只需半个月就可获发证书,而在美国学完蒙氏课程,需要2~3年的时间。

上一篇:它让我感到幸福中考满分作文下一篇:关于做好暑期汛期机构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