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汽车行业发展分析

2024-10-22

国内汽车行业发展分析(共10篇)

国内汽车行业发展分析 篇1

一、国内行业总体向好

1、汽车销量增加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 今年前5个月, 国内共实现汽车产销483.77万辆和495.68万辆, 同比增长11.10%和14.29%。其中, 交叉型乘用车 (微型客车) 和1.6升及以下车型增速最为显著, 交叉型乘用车产销75.10万辆和77.53万辆, 同比增长50.00%和50.78%;1.6升及以下轿车销量达到181.8万辆, 同比增长在35%以上 (《汽车家电行业陷入销量涨利润跌困境》, 东方财富网, 2009-06-30) 。据测算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超过1.5亿辆, 年耗油将突破2.5亿吨。一般来说, 5月是汽车产销由旺季转向淡季的月份, 其产销量一般比3、4月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而今年情况表现出不同于往年的特点。在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鼓舞下, 国内车市逐步回暖态势在5月份得到延续, 当月国内车市继续保持强劲需求, 一些轿车车型甚至出现断供。为了满足市场需求, 许多汽车厂家在调高全年销售目标的同时, 延长生产时间, 加班加点生产。自2009年3月份以来, 连续三个月国产汽车销量创造了超过一百万辆的佳绩。

2、行业生产能力继续扩张

随着汽车行业兼并重组优质资产的注入, 以及整体上市进程的加快, 全行业产能规模仍会不断扩大。并且, 人民币的持续快速升值, 对于目前仍需大量进口汽车关键零部件、以进口组装为主的中国汽车生产企业来说, 不仅抵消了国内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带来的生产压力, 而且大大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 为产能的进一步扩张提供了可能。据统计, 2009年国产及进口新车将达80余款, 在产能扩张、库存上升的同时, 新车的大量上市, 将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 并导致价格竞争由中低档车型逐步向高档、中高档车型转移, 从而拉动价格整体走低。

二、影响汽车行业运行的主要因素

1、我国人均GDP持续增加, 处于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阶段

目前我国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 (我国汽车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国研网, 2009-06-1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到2010年要达到13390元, 农村人均居民纯收入要从去年的3255元提高到4150元 (来源:新华网, 2006年3月6日) 。老百姓的钱袋子会更鼓一些, 生活质量会更高一些, 汽车需求增长势头就会更强一些。目前国内汽车更新率已接近30%, 每年有近300万辆更新规模, 汽车消费已成为普通家庭仅次于购房支出的主要消费内容。因此, 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上升、消费趋热等有利条件下, 需求仍有望继续保持一定增长速度。一方面, 国家鼓励生产节能、环保型汽车产业政策, 将有效带动以混合动力、新能源以及小排量、经济型轿车为主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 人均GDP持续增加, 居民购买能力持续提高, 使汽车更加普及成为可能。从国际乘用车市场发展历史来看, 一个国家乘用车市场的中长期发展趋势可通过观察R值 (R值=加权平均车价/人均GDP) 来研判。当R值达到2-3时, 乘用车开始大规模进入家庭, 普及率迅速提高, 市场开始进入快速成长期。目前, 中国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地区的R值已经低于3, 随着乘用车价格的下降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 R值将快速降低。国家信息中心预计, 到2009年, 中国的R值将达到3, 将有越来越多的家庭具备购车能力, 这意味着轿车大量进入中国家庭的时点将是在2009年左右。预计汽车业未来10年有望维持15%-20%的平稳增速。

2、国内一系列政策的支持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 稳定汽车消费, 加快结构调整,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产业升级, 促进我国汽车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国务院出台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明确, 重点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发展。在企业技术改造方面, 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 重点支持节能、环保、安全等关键技术开发, 发展填补国内空白的关键总成产品。今后三年新增中央投资中将安排100亿元作为技术进步、技术改造专项资金, 重点支持汽车生产企业进行产品升级 (司建楠, 《中国工业报》, 2009.06.26) 。

6月23日,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称, 商务部正在酝酿和制定多项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 为国内消费的进一步发展加一把劲。在家电下乡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实现家电和汽车的“以旧换新”。目前政策正在制定的过程中, 进一步完善后会尽快出台。

同时, 地方性利好倾情出台。河南省平顶山市财政局在原“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基础上, 将优惠补贴范围进一步向商用车和河南省生产的汽车延伸。首先, 平顶山市将直接购买轻型载货车纳入补贴范围, 每辆车补贴车价的10%、单价5万元以上的车型载货车车定额补贴5000元。此外, 新购河南生产的、在补贴范围内汽车时, 除享受国家补贴外, 还可得到3%的补贴。其次, 总质量1.8吨以下的微型载货车也被纳入补贴范围, 补贴幅度与轻型载货车相同。

新华网6月29日消息:海南为帮助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及其地产化零部件配套企业克服困难, 应对世界金融危机, 促进该省汽车产业稳定发展, 近日出台为期三年的《关于支持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明确支持该省汽车企业开拓市场, 扩大海马品牌汽车国内外市场份额。意见指出, 建立海南省政府对海马及配套企业的协调服务机制, 将海马及配套企业列为电、油、气、运的重点保障单位, 协调有关单位给予优先保障。协调解决海马及配套企业的新车路试、新车出厂转运和原材料运输等问题, 保障通行畅通。海口车管所在海马厂内设服务点, 直接核发定型试验车临时牌照, 保证随用随发。另有, 辽宁省推出汽车消费若干政策, 数据显示, 2009年1-5月辽宁省累计销售汽车15.8万辆, 仅5月份当月就销售4.1万辆, 环比增长14.4%。在新车销售看好同时, 前五个月二手车交易量亦达到8.1万辆, 同比增长16% (来源:新华网, 2009年06月27日) 。

3、汽车制造业成本上升压力将有所减轻

在汽车原料成本中, 钢材占到70%。国内钢铁龙头企业宝钢, 自2007年8月25日大部分产品价格小幅下调200元/吨后, 就进入降价通道, 自10月份初到11月25日以来又连续下调4次。由此也引发了中国整体钢市价格的下滑。商务部报告显示:2008年11月份国内钢材平均价格较10月下跌12.3%, 与2007年同期相比跌幅达17.8%。而2007年年底钢材价格为4931元/吨。 (搜狐网, 2009年1月19日) 到2008年年底, 绝大部分规格钢材价格几乎腰斩, 如1.0毫米冷轧板卷从最高峰的每吨7500元左右降到了12月18日的4289元, 跌幅近半。与2007年相比, 钢材等原材料价格的大幅降低大大减轻了汽车制造业的成本压力, 使汽车制造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三、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预测

1、中国汽车市场的未来发展“向好”的预判

大众汽车集团 (中国) 执行副总裁张绥新说, 我们认为2009年肯定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历史上最好的一年。对于2010年及以后的发展, 我们也充满信心, 因为中国汽车市场仍处于上升发展阶段, 刚性需求较大且具有可持续性。

2、对汽车业的增长势头不能估计过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走势, 主要取决于三方面因素或力量, 即政府支出、市场驱动的内需以及外需。目前来看, 外需在一两年内是靠不上的。政府支出, 特别是政府投资, 一方面能拉动增长, 另一方面能起到稳定信心和预期的作用, 减少由于恐慌引起的过度波动。估计在今年二季度后会有实际拉动效果。但这种拉动不可能长期起作用, 关键是市场驱动的内需走稳并回升。现在有两种前景, 一种是政府投资驱动的增长力量过去以后, 市场驱动的内需增长力量能够接上来, 这样能够实现U型反转;另一种是市场驱动的内需起不来、跟不上, 可能出现第二次回落, 出现W形态。中国汽车业与房地产业同为现阶段经济增长的龙头行业, 但汽车业表现要好一些, 在经历了2008年底的销售谷底后, 2009年出现明显回暖。但在大的经济形势回稳之前, 对汽车行业的增长势头还不能估计过高。若经济下行, 收入增长放缓, 必然影响到汽车需求, 下一步对这方面影响要有所预期。

3、“回暖”的不确定因素来源于国外

车市已经开始“回暖”了, 不会再回到“冰点”, 但“回暖”能否持续还需看国际经济发展状况。汽车业没有持续恶化, 一方面是因为2009年国家产业政策陆续出台, 陆续推出的燃油税费改革、购置税下调、财政补贴的汽车下乡等有利效果都是可以预期的, 而且还会有刺激经济的措施陆续推出。另一方面国家正在健全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福利政策以解决民众的后顾之忧, 促进消费。目前, 中国可出台的“组合拳”还有很多, 国家调控能力、手段的优势正在显现。虽然长期来说, 市场经济发展遵循自身的规律, 但是在这关键的经济时期, 中国宏观调控政策能起到比纯市场经济更有利的作用, 对突发事件能更早地占据主动地位。当然, 目前值得关注的是国际经济形势:以往国内股市与美国联动不大, 现在却较大, 如果美国股市下跌, 国内股市就会受到影响;原本以为日本复苏会比较快, 但却比预期要慢, 其经济负增长也开始出现了;欧盟受到更大的影响, 持续亏损。这些都给中国经济复苏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近期, 国际经济衰退倘若能“见底”, 那么全球形势就会好转, 否则, 经济周期对中国的惯性影响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摘要:近两年, 中国汽车工业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本文引用最新的数据, 结合当前汽车行业的现状, 从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中央和地方出台的一系列政策, 汽车生产成本等多个方面分析了原因, 引用经济学界和汽车业界专家的观点, 对未来形势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汽车行业,现状,影响因素

国内汽车行业发展分析 篇2

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我国电动汽车自主创新取得了重要突破,自主开发的产品开始批量化进入市场,发展环境逐步改善,产业发展具备了较好基础,具有了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比较优势。

自主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了较强产品开发能力

我国政府着眼长远,超前部署,长期以来积极组织开展电动汽车的自主创新。“九五”期间,电动汽车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十五”、“十一五”期间电动汽车列入国家863计划。在自主创新过程中,坚持了政府支持,以核心技术、关键部件和系统集成为重点的原则,确立了以混合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以整车控制系统、电机驱动系统、动力蓄电池/燃料电池为“三横”的研发布局,通过产学研紧密合作,我国电动汽车自主创新取得了重大进展。

电动汽车的核心是动力系统电气化。我国电动汽车开发高起点起步,围绕重点目标和核心技术,建立起了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三类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和产学研合作研发体系,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为整车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2002~2008年,我国在电动汽车领域已获得专利1796项,其中发明专利达940项。

我国自主研制出容量为6Ah-100Ah的镍氢和锂离子动力电池系列产品,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接近国际水平,同时突破了安全技术瓶颈,在世界上首次规模应用于城市公交大客车;自主开发的200kW以下永磁无刷电机、交流异步电机和开关磁阻电机,电机重量比功率超过1300w/kg,电机系统最高效率达到93%;自主开发的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先进,效率超过50%,成为世界上少数 示范运行持续深入,电动汽车开始进入市场

从2003年起,北京、天津、武汉、深圳等7个城市及国家电网公司先后开展了新能源汽车小规模示范运行考核,累计投入运营车辆超过500辆,运营里程超过1500万公里,平均故障间隔里程达到3500公里以上,出勤率达到95%以上。

在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集中投入了595辆自主研发的混合动力、纯电动及燃料电池汽车,累计运行370多万公里,运送乘客440多万人次,实现奥运史上最大规模的电动汽车示范运行。

汽车企业将电动汽车作为未来主流竞争型产品在战略上高度重视,一汽、东风、上汽、长安、奇瑞、比亚迪等都已制定了电动汽车产品研发和产业化规划。

与此同时,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全面跟进,生产配套能力显著增强。近来,力神、比亚迪、比克、万向等动力电池企业投入数十亿资金加快产业化建设,上海电驱动、大郡、湘潭电机、南车时代等电机企业加强与上下游企业合作,积极完善产业链建设。在未来2-3年内,预计将形成20亿Ah以上的动力电池和全系列驱动电机生产能力,能够满足100万辆电动汽车的配套要求。

标准法规与产品管理体系初步建立,为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截止目前,我国已制定电动汽车相关标准38项,其中国家标准34项、行业标准4项。形成了整车、动力蓄电池、驱动电机等相关检测评价和产品认证能力。同时,我国还积极进行了新能源汽车产品准入条件、准入程序等研究。《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已于2007年11月发布实施,电动汽车正式纳入国家汽车新产品公告管理,为自主开发成果进入市场铺平了道路。

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环境不断改善,营造了电动汽车发展的良好氛围

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全国政协会议期间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代表了世界汽车业发展的方向,也符合我们的国情。09年6月22日,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等中央领导同志对我国电动汽车自主创新和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充分肯定了前期成果,并提出了加强自主创新和加快产业发展的具体要求,对电动汽车产业寄予了厚望。09年8月5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同志和部分中央老领导分别考察了我国电动汽车自主研发成果,对电动汽车发展问题做了重要指示。刘延东国务委员就发展电动汽车、建立战略性产业多次做出重要指示。09年5月30日,对国务院办公厅呈送的《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做出如下批示:“电动和新能源汽车代表了世界潮流,我国研发能力已达世界先进水平,并有一定的产业能力,如在政策上加以配套完善,从市场开发和产业规模上加以扶持,会有很好前景。”

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等宏观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去年3月,国务院发布《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实施国家新能源汽车战略,重点支持电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化和整车的示范推广。经济激励政策取得突破,国家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支持试点示范。以湖北省《关于推进电动汽车研发及产业化的意见》为代表,13个电动汽车示范城市研究从研发和产业化资金支持、税费减免、财政补贴、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支持电动汽车发展。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在具备了以上良好基础的同时,还具有一些有利条件和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资源优势 我国在锂离子电池、永磁电机等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材料方面具有资源优势。根据已探明储量,我国锂资源储量380多万吨,居世界第二位,主要分布在四川、江西、新疆、河南、青海、西藏等地区。我国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稀土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近58%,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稀土产量自

1988年以来均居世界首位,多年来产品产量和供应量达到世界总量的80%以上,是世界稀土第一出口大国。

产业优势近年来我国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等轻型电动车及相关零配件产业迅猛发展,生产企业已超过3000家,整车保有量已超过5000万辆,生产能力接近千万辆,成为世界最大的轻型电动车生产国和第一大市场。在电动自行车快速普及的带动下,动力电池和驱动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生产体系迅速建立,在大规模产业化生产技术、成本控制等方面形成一定优势,同时为建立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体系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市场优势 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工业化初期,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很难改变。因此,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人们收入水平的差异,势必造成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价格、功能等要求不同,我国具有巨大的多元化市场,使我国汽车消费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化和多元化特点。这种形势下,只要紧密围绕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如优先发展微混合、轻混合的混合动力汽车和低成本的小型纯电动汽车,将有利于加快电动汽车在我国的先期市场导入。

基础设施后发优势。发达国家城市建设基本已经结束,在城市内新建或改建电动汽车充电网络的难度远远大于我们。我国大中城市建设还处于发展期,而在广大农村地区城镇化、城市化刚刚起步,电动汽车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在我国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如果能够适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电动汽车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

总的来说,我国电动汽车发展具备了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有利条件。在大好形势下,我们一定要把握机遇、再接再厉,开创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局面,在国际汽车产业转型过程中形成竞争优势,实现我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和自主发展。

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总体战略构想

战略定位:发展电动汽车,是在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下,煤基能源交通应用的最佳方式,是我国汽车工业应对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挑战、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是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培育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战略选择;是在国际汽车业“转移”与“转型”的大背景下,实现我国汽车产业从大国向强国转型、实现自主发展的最佳选择。

战略目标:把握电动汽车的历史机遇,实施电动汽车国家战略,全面掌握电动汽车核心技术,带动汽车共性技术的全面提升,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工业体系,加快汽车动力系统电气化转型,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能源体系,实现我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变。

自主创新目标:建立完善的自主创新开发体系,全面掌握电动汽车核心技术,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开发能力,自主开发的各类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整车、动力系统和电子控制等共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进动力电池、驱动

电机、燃料电池及发动机、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产业发展目标:建立起电动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的产品开发、生产、供应和售后服务保障体系,电动汽车规模化生产能力和网络化服务能力满足市场需要。小型纯电动汽车、大型纯电动商用车、轻度混合动力汽车和PLUG-IN混合动力汽车形成比较优势;先进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及其核心材料产业化规模和竞争力保持领先。

市场环境目标:完善电动汽车消费和使用环境,各类电动汽车大规模进入市场,缓解能源和环境形势紧张的局面。混合动力汽车成为市场主导产品;纯电动汽车得到大规模应用;燃料电池汽车小批量进入市场;充电站、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基本满足电动汽车应用需求。

政策法规目标:发挥标准引领作用,建立健全完善的电动汽车标准体系,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研究和制定工作,争取在优势产品和技术领域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利用政策法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系统规划、超前部署,建立有利于电动汽车发展的政策法规环境。

战略途径:大力实施汽车产业转型战略。坚持自主创新,积极开发新一代能源动力系统,加快电动汽车的发展,瞄准未来汽车竞争制高点,加速车用能源动力系统向电气化“转型”。利用国际汽车业“转移”的机遇,全面提升汽车共性关键技术水平,满足当前汽车节能和排放法规不断升级的需要,同时服务于我国汽车产业转型战略。

低速电动车:中国电动车发展的新方向?

2010-11-09 08:44:53 来源: 新华网(广州)跟贴 1 条 手机看新闻

新华网11月9日报道 香车美女悉数登台,论坛精彩不断……正在深圳举行的第25届世界电动车大会热闹非凡。记者注意到,作为一个新的概念——低速电动车成为众人热议的焦点。有专家表示,低速电动车是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的新方向。

低速电动车展会上抢风头

阔别中国21年的世界电动车大会,今年回到深圳。5日-9日,第25届世界电动车大会暨展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总体规模和各项具体指标均创历史新高,60多家中外厂商展出220辆新能源汽车整车。

6日,记者在深圳市会展中心1号展馆万得国际集团的展位,看到了几款小巧别致的电动汽车,圆头圆脑的造型甚是可爱,吸引了很多观众的围观,更让人心动的是,它的售价只要2.98万元。

“这是一款非常典型的低速电动车,很受大家欢迎。”锦州万得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春喜说,万得国际集团开发的这款2座电动车,一次充电续航里程100-150公里,百公里耗电不超过7度,非常经济实惠。

刘春喜说,这款车主要以中小城市及农村地区的中老年人、年轻职员及摩托车车主为潜在购买对象。这种电动车具有低速、近距离、低价位、更换电池快、集中充电等优点。

据介绍,国外一般以时速70公里为分水岭,将电动车划分为高速电动车和低速电动车。欧盟、日本等对低速电动四轮车进行单独管理,这类车的牌照区别于传统汽车,车主可享受购车补贴、免年检、过路等费用的优惠政策。在欧洲,一些国家已经为低速车型专门划分了行驶道路。

万得集团董事长赵清洁认为,发展低速电动车,对目前的中国市场更有意义。赵清洁说,中国大都市已经堵车严重,未来汽车需求占2/3的市场在乡下或城乡结合部,预计将有9000万辆的需求,而这正是低速电动车的最佳市场。

无独有偶,其他一些企业也将目光瞄准了低速电动车,电动大巴成为很多厂商竞相展示的对象。山东中文沂星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在大会上展出了3辆纯电动大巴。该公司董事局主席贾秉成介绍说,今年8月,他们两款电动城市客车列入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拿到了自己的“身份证”,明年产能可以达到8000辆。

专家:电动车“弯道超车”需要新思路

本届世界电动车大会上,不少专家认为,基于中国的国情,应当大力发展低速电动车。世界电动车协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说,多年来中国汽车都在谈“弯道超车”,业界始终有一种声音认为,在传统汽车领域中国汽车产业已经很难赶上海外汽车巨头们的步伐,但是在电动车领域中国与世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可以实现“弯道超车”。

然而,从目前来看,通用汽车的雪佛兰Volt已经在美国上市。日产Leaf与雪佛兰Volt即将进入中国市场。在2010巴黎车展上,包括奔驰、大众、奥迪等传统汽车巨头都展示了自身在电动车领域的强大实力。

陈清泉说,在电动车领域,中国与海外汽车巨头依然还有差距。要实现“弯道超车”,中国电动车企业可以采取另外一种路线,即发展技术要求低、进入门槛低、同时没有技术壁垒的市场,尽快将企业做大做强。从中国目前情况来看,低收入人群对于廉价电动车的需求很高。如果发展低速小型电动车,满足人们的代步需求,将会有很好的产业发展机遇。

“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下看,低速电动车的性能可以满足相当一部分中国人的需求,因此有非常大的潜在市场。”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教授孙力说,在使用电动交通工具、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我国政府是非常支持的,老百姓也非常支持,因此中国一定会走一条独特的电动车发展道路。

快速发展仍需政府“给油”

低速电动车要驶入千家万户,仍然面临着不少障碍。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教授孙力总结说,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低速电动车的技术标准没有确定;二是面临道路运行难题,因为低速电动车在混合道路上会影响其他车的运行;三是充电设施几乎是空白。

事实上,我国在电动车产业方面的立法远没有完成。不仅电动整车的法规没有成形,连电动汽车一些总成要求方面的法规也没出台。而目前欧美一些国家已有了电动汽车方面的立法,大部分在低速电动车方面。

为了推进低速电动车的产业应用,万得申请锦州市政府特许20辆电动出租车运营12个月,效果理想。“我们认为,国家相应的标准出台不会遥远,我们的低速电动车设计也覆盖了欧美等国家标准,并且获得了欧洲订单。”万得集团董事长赵清洁说,现在厂商都希望国家相关标准能够早日出台。

“电动车的这趟列车已经启动,政府必须加大扶持力度。”陈清泉说,电动车的发展必须经过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政府的扶持,第二个阶段才是市场化。在最近的3-5年内,政府应该投入更多的资金扶持产业发展,尽快制订各种标准,才能推动中国电动车行业快速向前。

浅谈国内外天然气汽车发展状况 篇3

关键词:天然气汽车;发展现状;推广

随着汽车保有量突飞猛进的增加,我国汽车工业受到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严重困扰。国内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相继采取了多种措施,特别是加快了对新能源的研发。天然气汽车是以天然气为燃料的一种气体燃料汽车,目前,天然气被世界公认为是最为现实和技术上比较成熟的车用汽油、柴油的代用燃料。

一、国外天然气汽车发展状况

国外最早出现的天然气汽车是在19世纪末,由于技术较为落后,将天然气以普通大气压的形式填充在大气包中,这种原始的方法仅仅适用于贫油地区的小规模使用,由于受到储存装置的限制,很快被淘汰使用[1]。

上世纪30年代,意大利人最先采用了天然气作为燃料,追溯到1939年时,仅意大利国内的新能源车辆已经突破了1.3万辆。前苏联于1938年开始研制出了压缩天然气汽车,从1947年开始批量生产吉斯-156和嘎斯-51B型压缩煤气瓶汽车。其他各国虽然都有研究天然气汽车,但进展比较缓慢[1]。

1.日本天然气汽车的发展

由于日本是一个资源非常贫乏的国家,石油与天然气都非常匮乏,日本发展天然气汽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环境保护。日本的天然气汽车研究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天然气汽车保有量在1961年时已经突破了500辆,而进入70年代则进入了发展缓慢阶段。1996年日本的7家汽车制造商被告上法庭,原因是大气污染公害,从此日本政府开始大力发展天然气汽车。其扶植政策主要有为天然气加气站提供高达53万美元的补助,为天然气汽车改装和安装天然气设备提供一半的费用,为天然气汽车加气站和车辆设定专用的折旧率和免税额,优惠政策的实施推动了日本新能源技术的飞速发展。

2.美国天然气汽车的发展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天然气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国家。美国的天然气汽车发展开始于70年代,截止到1986年,美国的天然气汽车已达到3万多辆,其中专用车占了大部分,如警车、工程车、校用大客车、公共汽车等。进入90年代后,美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天然气汽车计划和扶持政策,美国的天然气工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从1991年到1996年,美国的天然气汽车保有量达到了5.8万辆,现在,美国的天然气汽车改装技术已日益成熟,比如微电脑多点喷射系统、家用小型充气机等多种高质量产品。

3.意大利天然气汽车的发展

意大利对环保问题高度重视,在国内率先推广使用了改装天然气汽车。在上世纪20年代末,意大利就已开发了第一辆压缩天然气汽车。到1940年,意大利已有1万辆压缩天然气汽车。目前意大利天然气改装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这得益于意大利国家健全的法律和超前的环保意识,意大利已成为世界上大气污染程度最低的国家之一[2]。

二、国内天然气汽车发展状况

我国天然气汽车研究最早开始于19世纪初,上海均和安机器厂制造的首台内燃机汽车以煤气作为燃料。进入1960年,由于世界能源危机的出现,我国的石油出现严重的匮乏。四川自贡等地利用丰富的天然气作为汽车燃料,后来在重庆、成都、泸州等地先后模仿使用气包车。这种气包车,是在公共汽车的顶部安装一个框式的气包支架,气包充满后,用绳子约束住,这种气包车克服了汽油短缺时的汽车运输问题。

1961-1965年,中科院学部委员、长春汽车研究所所长、我国CNG汽车的先驱——张德清,主持天然气作汽车燃料的研究工作。1962年,长春汽车研究所承担了国家科委的重点科研项目——压缩天然气汽车,该试验站利用天然气井向两辆解放牌汽车的氧气瓶充气,进行发动机台架试验和2.5万公里的压缩天然气汽车道路试验,并在1966年通过了四川省科委和省交通厅的成果鉴定,并录入了《全国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登记表》,开创了中国乃至亚洲CNG汽车研究先河。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汽车产业飞速发展。随着城市环境的日益恶化和能源危机的出现,我国政府开始大力发展天然气汽车。截止到2015年3月份,我国天然气汽车的市场保有量已经达到了461万辆(其中LNG汽车保有量为18.6万辆),加气站的数量突破了8000座(其中LNG加注站占到了总数的1/3左右)。我国天然气汽车发展十分迅猛,这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根据2014年底数据统计,我国天然气汽车的燃气年消费量约为369亿立方米,约占当年天然气总消费量的20%,这为治理大气污染、节能减排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在天然气车辆和加气站的建设过程中,四川、新疆和山东三省发展较快,三省区CNG汽车保有量约占全国保有量的55%。一直雄踞首位的是四川省,该省CNG汽车保有量占全国保有量的五分之一[3]。新疆由于气足价廉,乌鲁木齐市一个城市的CNG汽车的保有量领先于国内其余27个省、市、自治区。山东省全面推进CNG汽车的发展,目前全省CNG汽车的保有量名列全国第三位。

三、推广天然气汽车

天然气汽车是指以天然气为驱动燃料的汽车。根据选用燃料的不同,天然气汽车可分为压缩天然气汽车、液化石油气汽车和液化天然气汽车。

天然气汽车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它具有许多突出的优点:

1.天然气储量较丰富。

2015年5月,国土资源部公布我国最新的油气资源总量评估,我国天然气的储备量较多,远胜于化石燃料的储备。根据相关信息统计,我国目前约有298亿吨的石油储存量已被勘探,而可供开采的天然气储备量约为53万亿立方米,因此未来我国要进入天然气储存量和开采量迅猛发展的阶段。

2.接近于零污染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其成分是碳原子和氢原子,燃烧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对环境没有污染;再者天然气具有热值高、效率高、污染小等优点,燃料燃烧过程比较充分,不会在气缸内形成积碳,燃烧产物中的微粒排放量均低于传统的化石燃料,排气污染明显降低。

3.经济效益较高。

目前,国内汽油价格波动较大,价格稳中上升,增加了车辆的运营成本;而天然气的储量高、价格低、使用方便,在成本上要低于汽油机或柴油机费用的45%左右。

4.安全系数较高

天然气的燃点是645℃,比汽油燃点高218℃。相比而言,天然气的安全性比汽油要高,高压储存的天然气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一旦泄漏,天然气会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大量的热,甚至会产生结冰现象,从而降低了燃烧的几率。

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已探明的天然气预计可开采使用到2200年,与传统燃料相比较,天然气对环境的污染最低,是一种绿色的汽车发动机代用燃料,而且天然气具有污染小、安全系数高、价格低、储量高、能够较好的缓解能源供求矛盾的特点。目前汽车行业有关专家认为天然气汽车是最具有推广价值的汽车,尤其是在出租汽车和城市公共汽车中推广使用,不仅缓解交通压力,还能节能减排。

参考文献:

[1] 王海涛,徐博.世界天然气汽车市场发展现状和主要地区特性分析[J].国际石油与经济,2010,2:5~9.

[2] 帅石金,唐韬,赵彦光,华伦.柴油车排放法规及后处理技术的现状与展望[J].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2012,3(3):200-217.

国内汽车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篇4

1 我国汽车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1.1 我国汽车服务贸易的从传统模式到“新四位一体”

目前, 我国的汽车行业普遍采用趋于集整车销售、配件供应、销售服务、信息反馈四者合一的模式, 即4S模式。但是该模式的投资过大、经营品牌单一等原因给经销商带来了巨大的经营风险。鉴于4S模式的缺陷, 我们引用了新的模式对汽车服务贸易进行分析。“新四位一体” (即N4S) 是指突出人性化服务, 以汽车营销为主线, 汽车营销与售后服务, 消费信贷和车辆保险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统一体, 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

1.2 服务理念落后, 综合素质不高

在我国汽车业的发展历程中, 计划经济下的旧体制给汽车服务贸易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汽车业, 重“汽车制造, 轻汽车服务贸易”的倾向根深蒂固;即使在汽车服务贸易业内部, 也存在着“重修理, 轻维护”的倾向。在这种体制下, 汽车长期以来都是作为高档奢侈品而限量生产, 市场上长期处于卖方垄断的阶段, 汽车厂商之关注生产, 而汽车到达消费者手中之后的各种后续服务发展缓慢, 加上我国社会整体服务意识的欠缺, 汽车服务发展严重滞后。在汽车服务业内部, 与汽车制造上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各种服务提供者也往往关注技术性修理而忽视更加个性化的维修及其他服务。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员, 如汽车维修业内大量缺乏能够掌握高级汽车维修技术并指导维修作业的高级技术人员

1.3 售后服务体制不科学

首先从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来看, 我国的汽车企业所建立售后服务主要是以维修厂为主, 针对性很强, 主要是以本企业的汽车为服务对象, 库存的零部件也是为本品牌的汽车服务的, 因此服务的覆盖面很狭窄, 对于市场上各方面的需求, 本身的体制不科学。

其次从汽车售后服务的外部环境来看, 主要是汽车的生产、销售、维修脱节。由于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厂家经常只是负责车型以及制造技术的开发, 对于销售, 只是将风险全部转移给经销商, 经销商一味追求销售业绩, 服务承诺只不过是增加销售的一种策略, 为了多卖车, 他们往往提高服务的承诺, 而实际上有些服务根本做不到的, 造成经销商又进一步把风险转移给消费者, 造成消费者对于汽车的售后服务非常不满, 从而很难树立企业品牌。

1.4 汽车服务市场秩序混乱

市场秩序混乱主要体现在流通领域, 一则厂商的销售管理人员和经销商相互勾结倒卖汽车;二则在汽车维修服务领域, 为了追求不当利益, 广泛存在乱维修, 乱换件, 乱收费和服务欺诈的现象, 服务和价格的透明度不高。这些因素都影响了汽车服务贸易发展的步伐。

2 针对我国汽车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

2.1 加快服务业市场化进程, 促进企业转变经营机制

我们应当积极、主动地将市场经济体制引入到服务业中来, 加快服务业市场化进程。同时我们应当注意到, 我国汽车服务业在经济体制和经营机制方面存在着问题, 例如管理机制僵化, 思想观念落后, 人员素质差和服务生产效率低等, 严重制约了汽车服务贸易发展的质量。

2.2 加强国际合作, 提高企业营销水平

长期以来, 我国汽车服务业观念陈旧, 看不到汽车服务业自身的价值, 更看不到汽车服务对于市场开拓有着重要的基础和前提作用。因此, 我国汽车服务业在市场营销策略和专业水平方面十分落后。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这些差距的缩小是绝不可能通过关起门来自我保护和自我发展来实现的, 而必须从国际市场引进、消化、吸收先进的市场营销技巧和管理方法, 以提高和发展自己。

2.3 提高服务意识

目前大多数汽车服务企业虽然有整洁的厂地和优良的设备, 但在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方面和路边摆摊没有本质的差别。对服务性质的行业而言, 首先要保证各项服务质量, 无论是技术含量低的洗车服务还是技术含量较高的修车。其次, 提供给顾客的零配件应有质量保证, 不卖假冒伪劣产品。最后, 企业若能够发掘并满足客人的一些个性化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就会获得更多的客户。

2.4 提高服务主体的服务能力

汽车厂商要加快销售服务体系的建设, 对职工加强培训, 提高网点的服务质量;加强信息技术的开发, 推进整个销售服务网络的信息化进程, 借助于大批高科技维修设备和汽车维修网络技术所获得最新维修资料、诊断数据、电路图、修理流程等, 可大大提高维修效率, 降低成本;部门之间加强协调, 使我国汽车服务业能够综合管理, 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斌, 忻霞.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约束条件与可行模式探讨[J].企业经济, 2003, 10.

[2]肖国普.汽车服务贸易[M].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10.

[3]徐东华, 马永红.开放服务贸易市场对我国汽车贸易及相关产业影响[J].经济学动态, 2001, 6.

[4]孙遇春, 金麒, 苏东水.加入WTO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J].复旦学报 (社科版) , 2002, 2.

国内主要汽车内饰行业企业介绍 篇5

东风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伟世通公司”)是由美国伟世通国际控股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所属的东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延锋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公司于 2003 年 9 月在 武汉正式成立,总部位于武汉市沌口经济技术开发区汉津街 47 号,毗邻东风汽 车总部、神龙汽车公司、东风汽车公司、东风本田汽车公司和东风汽车股份公司。东风伟世通公司以中国中部、南部和西部的乘用车、商用车制造商客户为主 要目标市场,下设立武汉、十堰、南京、广州等工厂和分子公司,实行统一规划,充分发挥在产品开发、工程技术、人力资源、生产制造、采购平台和销售网络等 方面的资源优势,以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需求为出发点,与各汽车公 司主要客户建立同步开发、长远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东风伟世通公司采用国际先进的汽车饰件生产技术与设备,从事开发、制造 和销售乘用车和商用车饰件系统(汽车仪表板、门内饰板、保险杠等)与相关售 后服务等活动。其产品大部分在中国国内市场销售,主要的客户为东风汽车公司、神龙汽车公司、东风日产、东风本田汽车公司、东风汽车股份公司和南京名爵等 汽车公司。东风伟世通公司是东风公司旗下唯一的内外饰件合资公司,是东风汽车零部 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伟世通公司的进入将伟世通作为国际一流水平供应商的 能力和在中国开发的成功经验(延锋伟世通)带入了东风伟世通合资。作为东风 汽车公司、美国伟世通公司和上汽集团延锋伟世通公司各方在汽车饰件领域结成 的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同盟。地址:武汉市沌口经济技术开发区汉津街 47 号 电话:(86-27)68845001 传真:(86-27)68845122 福建建州竹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成立于 2007 年 4 月 26 日,注册资本 2000 万元,是福建建州物产集团下属子公司。公司与浙江林学院合作,自主开发竹原 纤维技术,致力于推进竹原纤维产业化,目前竹原纤维的制备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我司以“让每个家庭都享用竹纤维”为企业使命,以“打造世界级的科技 创新企业、成长为竹产业的卓越领导者”为企业愿景,精心组织建设全球第一家 天然竹纤维示范工厂。公司的竹原纤维研发项目,2008 年、2009 年连续两年被 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列入“福建省企业技术创新重点项目”。目前,已经申请 了二个发明专利和一个实用新型专利。公司的产品研发项目组成员学科组成合理,技术力量较强,为产品开发提供 了强有力的保证。在竹材成纤制备方法上提出了“热-机械耦合分离技术”,研 制开发出竹材热-机械开纤机、开松机、竹原纤维解纤机等设备并推广应用。项 目组技术骨干发表研究论文 50 余篇,其中多篇被 EI、ISTP 收录,获得授权专利 2 项,参加过多项科研项目,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成员年龄 结构合理,专业知识面宽阔,并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科研背景,具备了开展本项目 的基础条件,为项目完成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竹原纤维产品的发展,将广泛应用于服装、装饰、产业等纺织行业三大板块。在高端产品上形成以竹原纤维纱线为主体的产业链,可生产竹原纤维面料、袜子、高档卫生材料等产品,中端产业以开发竹原纤维绳线、地毯、墙纸、装饰材料、无纺布、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装饰板等,低端则以粗竹原纤维、竹粉、填充 材料、卫生巾、皮糠纸为主体,形成高、中、低系列产品开发、加工、销售一条 龙的产业链。“天然纤维在模压汽车内饰件生产中的应用已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如各 种内饰件、车门内饰板、车顶衬垫等。竹原纤维复合材料应该是除了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再生棉纤维、亚麻和剑麻纤维等汽车用非织造材 料所用纤维外的一种新型天然纤维,未来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总经理张毅说,竹原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天然抗菌、除臭、防紫外线、透气等特点,不仅能使汽车 内的环境更加健康、环保,而且其密度只有玻璃纤维的一半左右,用它制成的复 合材料重量较轻,同时自然竹材来源丰富,价格合理,加工方便,可以降低制造 成本和减低低碳排放。目前,竹原纤维复合材料在车内饰的生产中已经有了较广 泛的应用,如轿车的各种内饰件、车门内饰版、车顶衬垫、行李舱衬垫,以及卡 车、客车的车厢内衬板、门板、顶棚和座椅背板等。2 有专家表示,天然纤维是一种天然的循环再生资源,密度小,可制成轻质结 构材料。在发生碰撞事故中,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件比,其模压件不会产生锐利 碎片,因而更安全,同时也不像玻璃纤维会引起人的皮肤与呼吸道过敏反应。因 此,汽车内饰材料开发研究方面应该重视天然纤维的应用。“汽车内饰材料应能同时满足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加工性能、经 济性能和环保性能的要求,既要有足够的强度、韧度、吸音、绝热性能,又要质 轻价廉,能进行深度模压成型;既要防污抗菌,又可循环再生。就目前来说,天 然纤维无疑是最佳的选择。”一位采购商说。据有关法规强调,至 2015 年,汽 车必须以 95%的可循环使用的材料制造。采用天然纤维的热塑性或热固性模压 件(如车门板等)已成为欧洲轿车的标准配置。(2011 上海汽车内外饰展会)地址:福建省建瓯市南雅镇新建村平洋工业区 电话:0599-3526999

十堰飞鹤汽车工程塑料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3 年 4 月,公司位于十堰市普林 工业园东风大道 48 号,公司是一家集汽车零部件设计、生产、加工、销售为主 线;以化工产品、五金交电、钢材、建材、劳保用品、办公用品销售为辅的中小 型工业企业,是集科研、开发、生产制造及销售一体的多元化工业企业,公司拥 有 2000T/1000T/800T/500T/315T 液压机、400T/160T/100T 冲床、开卷线、烘烤 箱等大小设备 30 台套等。其主导产品为:EQ150/151/153、EQ1061、TJC180 铁 金刚车型车身冲压件及内饰件系列,汽车内饰顶棚、汽车地板隔热垫及车门内护 板系列产品已于 2006 年通过国家 3C 认证。现有员工 100 多人。目前公司在十堰 汇合工业园有限公司购买土地 50 亩,项目建设内容成立汽车内饰件、模具研发 中心;内饰件、冲压件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已完成。主要客户:十堰正和车身有限公司、湖北三环车身系统有限公司、十堰方鼎 汽车车身有限公司、云南力帆骏马车辆有限公司。联系人:叶经理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普林工业园东风大道 48 号 电话:0719-8761819 网址: 3

金兴汽车内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6 年 11 月。是由研发中心、模具工厂、塑料注塑工厂、内饰工厂、桃木工厂、座椅工厂、内饰设备工厂筹建中、搪塑电 铸模具工厂组成。是专业设计生产全部汽车内饰、内饰模具以及内饰设备的企业。公司总资产 5 亿人民币。占地面积 16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7.9 万平方米。产品 目前已为中国国内 18 家汽车厂配套。公司是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省名牌产品企 业、省质量信得过企业、省重点企业、辽阳市纳税十强企业和对外窗口企业。公 司通过并运行 ISO/TS16949 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拥有国际最先进研发技术、设备以及较强的生产能力。实现了为用户提供从设计开发到模具制造到产品生产 的一条龙服务。公司下属的 8 个专业分工如下:

1、研发中心:负责汽车内饰的设计。

2、模具工厂:负责汽车内饰模具的设计、模具制造以及生产汽车内饰所用 的工装设备的制造。

3、注塑工厂:负责汽车内饰塑料注塑件的生产。

4、内饰工厂:负责汽车仪表板、副仪表板、方向盘、门里板等产品的生产

5、桃木工厂:负责汽车内饰桃木、塑料喷涂、真皮缝制产品的生产。

6、座椅工厂:负责汽车电动和手动座椅的设计和生产。

7、内饰设备工厂:负责汽车内饰生产设备的设计和制造。

8、电铸模具工厂:负责汽车仪表板、门里板搪塑模具的制造。主要客户:一汽轿车、一汽解放、一汽夏利、一汽吉轻、华晨宝马、沈阳 华晨金杯、北汽福田、安徽奇瑞汽车厂、意大利菲亚特汽车厂等。2010 年集团公司将再次扩大建筑规模 1 倍以上,并全部实现现代化和自动 化。并计划在近期中小企业板上市。届时集团将成为国内顶级汽车内饰制造企 业。金兴研发中心成立于 2000 年。占地面积 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 8000平方米。2005 年通过 ISO/TS16949 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设计中心共有员工 156 人。其中设计人员 143 人,其中管理人员 13 人。是省级的研发中心。研发中心所设计的产品有:汽仪表板、副仪表板、门里板、方向盘、ABC 立柱板、成型顶蓬、成型地毯、后背箱盖板等全部汽车内饰。

研发中心具有国际最先进的仪器设备,特别是拥有国际最大的美国进口 FDM 快速成型机,并直接使用用户要求的塑料材料,其生产的快速成型件可直接进行 装车路试,节省了硅胶模和软模的制造,用户节省了上千万的成本。研发中心 的实验室为目前国内设备最齐全最先进的实验室。全部的内饰试均可进行试验 检测。研发中心由 8 个部门组成。其分工如下:

1、项目课:负责与汽车主机厂项目联系、设计进度的制定、跟踪、ABC 工程表的制定和设计标准、产品标准以及检验标准的制定。

2、造型课:负责产品造型、效果图、颜色、皮纹设计以及油泥造型。

3、产品设计课:负责产品的 A 面设计、结构设计以及结构分析等。

4、CAE 课:负责设计数据的 CAE 分析。

5、实验室:负责快速件制作、数据扫描采集以及全部内饰产品的 DV&PV 实 验。

6、非标设计课:负责内饰产品生产所用的工装设备及位器具的设计。

7、文管中心:负责资料保管、存储、查询、技术情报收集等。

8、试制组:负责快速以及产品样件的实车装配和校核等。截止目前为止,研发中心已为数十家主机厂完成了整车内饰的设计。研发中心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设计: a.手绘及三维、二维软件进行效果图及产品造型设计;b.CATIA、PRO/E 软 件进行 A 面和结构设计 c.PRO/E 进行模具设计;d 采用三维软件进行结构及注塑 流动分析。即设中心实现了从项目管理、效果图设计、油泥造型、3D 产品设 计、模态分析、3D 模具设计、快速成型、2D 数据转换、DV&PV 实验等一条龙封 闭式产品开发模式。

金兴模具工厂是 2002 年 12 月与专业生产汽车内饰模具的日本公司合资的 企业。专业生产汽车内饰具,占地面积 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 5500平方米。

是东三省最大的模具工厂。模具工厂现有员工人数 135 人,其中:管理人员 22 人,高级模具设计工程师 42 人。制造技术全部由日方引进。模具全部采用热流道,顺序阀设计。使产品质量零缺陷。工厂模具除为本公司内部提供外,主要出口于日本和台湾关系企业。

工厂设有模具加工、设备制造、金属铸造、皮纹咬花等工组。工厂设备大部份从国外发达国家引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如 5 轴加工机、3 轴加工机、3 米深孔钻、合模机、电火花加工机、线切割机、铸机等近50 台设备等。具有年产 1200 套模具和 20 台份的汽车内饰专用生产设备的生产能力。工厂生产的模具品种有:汽车仪表板等内饰的塑料注塑模具、搪塑模具、PU 发泡模具、镁合金压铸模具、热压模具、检具等。

金兴注塑工厂是专业生产汽车内饰所用的塑料注塑件、金属冲压件产品。工厂成立于 2002 年 3 月。地面积 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 4000平方米,固定 资产 3200 万。

工厂现有员工人数 128 人,其中管理人员 12 人,高级技术人员 6 人。

工厂拥有塑料注塑设备 32 台低压注塑机 1 台,双色注塑机 1 台。其中最大 的注塑机为 2880 吨,工厂的注塑机设备全部配置集中供料系统,集中冷却系统。

每台注塑机均配置取件机械手,输送工作台,快速上模装置等。工厂目前生产的产品有:仪表板、副仪表板、门里板、方向盘、立柱板。

金兴汽车内饰工厂是专业生产汽车内饰件产品。成立于 1996 年,占地面积 60000平方,建筑面积 34000平方米,总投资 36650 万人民币。现有员工人 730 人,其中管理人员 53 人,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57 汽车工厂目前生产的产品有:

1、汽车搪塑 PU 仪表板、PVC 表皮吸塑 PU 仪 表板、PP-Fom软化仪板、PP 注塑仪表板;

2、汽车副仪表板;

3、汽车 PU 方向盘、桃木方向盘、半桃木方向盘、真皮方向盘、按键式方向盘;

4、汽车门 里板。

5、热压成型侧围板、后窗台;

6、汽车 A、B、C 立柱板;

7、汽车发动 机下护板; 工厂拥有 27 项汽车内饰产品获得国家专利。工厂设备大部分从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引进,具有国际最领先水平。如高压 水切割机、搪塑机、摩擦震动焊接机、激光弱化机、仪表板 4 工位高压闭模聚氨 酯浇注机、方向盘 8 工位高压闭模聚氨酯浇注机、拉齿机、涂胶机、机器人焊接 机、清洗机、全自动多功能转盘、自动液压模具架等近80 台设备。工厂具有四条生产线:

1、年产 50 万台份汽车仪表板生产线

2、年产 80 万只 PU 方向盘生产线;

3、年产 50 万台份门里板、侧围板生产线;

4、年产 130 万台份塑料注塑生产线。

金兴桃木工厂是与台湾捷登基有限公司合资的企业。专业生产汽车内饰桃 木转印、桃木模内注塑、碳纤维、塑料喷涂、真皮缝制等产品。工厂成立于 2002 年 2 月,建筑面积 1280平米,投资 1200 万人民币。现有员工人 115 人,其中: 管理人员 15 人,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11 人。具有多项专利技术产品。是国内同行 业最早成立的桃木工厂。工厂设备大部份从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引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如 PP 材 质火焰喷烧机(机器人自动操作)、无气喷漆机、转印膜纸送出机、超短波 UV 油漆烘干机、牛皮磨薄机、牛皮压平机、牛皮打孔机等近30 台设备。工厂设有 3 条生产线:

1、桃木、碳纤维制品生产线;

2、真皮方向盘生产线;

3、PP 材质喷涂生产线。工厂目前生产的产品有:桃木、半桃木、碳纤维、真皮方向盘和排挡头;汽 车仪表板等内饰的外色喷漆;汽车模型制作。

辽宁韩一金兴汽车座椅有限公司是金兴汽车内饰股份有限公司与韩国韩 一理化合资的企业。是专业设计生产汽车座椅的企业。公司成立于 2009 年年 11 月 18 日。公司占地面积 6.6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4.6 万平方米。员工 380 人。公司拥有国际最先进的研发技术中心、设备全部从国际发达国家引进,具有 年产 20 万辆 6-12 工位电动座椅和 3-6 工位手动座椅的生产能力。实现了为用户 提供从设计开发到产品生产的一条龙服务。公司由 8 个部门组成:

1、研发中心:负责汽车座椅的设计和汽车座椅所用的工装设计。

2、发泡车间:负责汽车座椅坐垫的发泡生产。

3、冲压车间:负责汽车座椅的金属件冲压、弯管等生产。

4、组装车间:负责汽车座椅的零部件组装和检验生产。

5、焊接车间:负责汽车座椅金属骨架的焊接生产。

6、缝纫车间:负责汽车座椅面料的剪裁和缝纫生产。

7、喷漆车间:负责汽车座椅骨架的电泳和涂漆生产。

8、立体仓库:负责汽车座椅的自动仓储和取出。

金兴汽车内饰电铸模具工厂成立于 2010 年。占地面积 10000平方米,建 筑面积 2000平方米。工厂共有员工 25 人。其中设计人员 13 人,外国专家 2 人。是国家 12 个 5 年发展规划的重大专项项目,填补国内空白。工厂所生产的产品 主要用于汽车仪表板搪塑表皮生产所用的模具(简称搪塑模具)。生产能力为 100 个模具/年。工厂搪塑模具的品种有:热风加热搪塑模具、油加热搪塑模具、PP-Faom 阴 模成型模具等 总经理:韩冰 业务副总:扬振波 座机:0419-3990803 座机:0419-3303545 手机:***

地 址:辽宁省辽阳市振兴路 158 号

江阴华宏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拥有各种大中小型注塑机、真空成型机、德国 R+S 公司的热压成型机、水切割机、各种检测与试验设施,基本上可以满足汽车 工业配套所需。主要产品为汽车塑料零部件,多种产品已投放市场。目前我们正 在致力于汽车内饰产品的研发,如:仪表板、车门内护板、顶棚、地毯等。

除此 以外,我们还在不断开发相关汽车配套产品。公司拥有员工 120 名,其中工程技 术人员 20 名,约占员工总数的 17%,专业技术操作工 40 名,约占员工总数的 33%。公司占地面积 5000平方米。

江阴模塑集团是江阴市首家创办中外合资企业的省级集团公司,始创于 1984 年,到目前为止,已成为一家以汽车产业、机械制造、流通产业为主业的 多元化、外向型集团公司。公司成立以来,按照国际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 集团公司内部组织机构、管理机构及运作机制,以资产联结为纽带,以经济效益 为中心,以科技为依托,滚动发展。至 2009 年底,公司拥有总资产 55 亿元人民 币,2009 年实现销售收入 30 亿元、利税 3.27 亿元。汽车零部件是集团的主体产业,业务范围涉及汽车外饰件、内饰件、模具开发制造及电镀件。汽车外饰件以上市公司“模塑科技”为主,公司成立 于 1988 年 6 月,1997 年 2 月 28 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股票代 码 “ 000700 ”,汽车配套产业现有总资产 34.54 亿元,2009 完成销售 17.27 亿元,实现净利润 1.36 亿元。主要从事汽车保险杠等零部件、塑料制品、模具、模塑高科技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年汽车保险杠生产能力达 160 万套,是中国最大的汽车外饰件系统服务供应商。在历经 20 多年的风雨洗礼中,模塑科技秉承“低成本、大规模、高速度”的发展理念,引进大批高学历、高技 术人才。目前公司凭借世界一流的生产设备,完善的信息服务系统,强大的生产 能力,健全的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已成为上海通用、上海大众等众多知名品牌公司 的定点厂商。江阴万奇内饰系统有限公司(JVIS)是由江阴模塑集团和美国万奇集团各出 资 50%兴建的中外合资企业,公司成立于 2003 年 10 月,注册资本 1310 万美元,固定资产投资 1.8 亿元人民币,是一家集汽车零部件设计开发、模具制作、总成 供货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江阴万奇模具(JVT)是合资企业旗下的核心技术公司,固定资产投资 6000 万元人民币,厂房面积 8000平方米,年销售额 8000~10000 万元人民币。公司拥有世界先进的大中型加工设备、和一流的技术人才,运用精 益求精的管理理念,为全球汽车制造业和高端民用制造业提供质优价廉的注塑模 具和工装设备。公司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宗旨,以中国制造的低成本保证有竞争 力的价格,以世界级的技术保证一流的质量,以最贴心的服务保证客户的满意。

常熟市汽车饰件有限公司(CAIP)创立于 1992 年,集团总部位于江苏省常 熟市,是国内发展最快的民营的汽车内饰集成制造企业之一。主要为一汽大众、上海通用、奇瑞汽车、北京奔驰、东风神龙、上汽汽车和上海大众等汽车制造厂 配套门内护板总成、仪表板/副仪表板总成、行李箱内饰总成、衣帽架总成和天 窗遮阳板等汽车零部件。公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分别在江苏省常熟市、吉林省长春市、安徽省芜湖 市、北京市建有四个全资公司、三个合资公司和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公司在产品研发、生产工艺、质量体系和企业管理等方面实行科学管理,先后通过了德国莱茵公司 ISO9002、QS9000、VDA6.1、ISO/TS16949、ISO14001、OHSAS18001 等质量体系认证,旨在建设一个愉悦、健康、高效的汽车零部件企 业。CAIP 集团先后被授予“江苏省重点培育发展企业”“国家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和“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称号。

长春市常春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系江苏省常熟市汽车内饰件材料厂的全资 子公司,成立于 1999 年 5 月,总投资 5000 万元人民币,建筑面积 6000平方 米。专业生产各种汽车内饰件(门内护板及包裹架护板等)的后续工序,主要配套 企业为一汽-大众。公司为一汽-大众配套的产品有:捷达门内护板、包裹架护板 等、宝来包裹架护板,奥迪 A6 包裹架护板,奥迪 A4 包裹架护板等。公司已于 2003 年 10 月份通过了 ISO/TS16949 质量体系认证,并已于 2004 年 12 月份通 过 ISO14001 环境质量体系认证。公司于 2004 年 4 月起开始为扩大生产而开始征地,于 2004 年 8 月在开发 区威海路与会展大街交汇处征地五万平米,同时为与德国 Intier 公司合资生产 仪表板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公司计划于 2005 年 4 月 20 日起,与一汽—— 大众公司供货的所有产品的大部分生产线均转移到长春分厂生产并完成向一汽 ——大众的准时化供货工作。

常州新泉汽车内饰公司创建于 1982 年,是专业从事中高档汽车仪表板、门 护板等饰件产品的设计、开发、研制和生 产的合资企业,综合实力名列国内同 行业前三名,2003 年被评为全国百家最佳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公司在常州 和丹阳设有两个生产基地,占地面积 150000平方米,固定资产达 2 亿,设计规 模年产 60 万台 套仪表板。现有员工 500 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 60 余人,公 司年产值 2.6 亿元,产品畅销国内市场,并远销日本、荷兰、缅甸、马 来西亚、越南、肯尼亚、巴基斯坦等国家。新泉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国际一流的生产设备,现有德国 3200 吨锁模 力注塑机一台、日本搪塑表皮 生产线、意大利高压发泡机、真空成型机、大型 注塑机、超声波焊接机等制造设备和三坐标测量仪等检测仪器,设备总投入达 5000 余万元。98 年通过 IS09002 国际质量体系标准认证,2002 年通过 QS9000认证,2005 通过 TSl6949 认证。公司成为众多汽车品牌的一级配套商,与一汽轿车、一汽解放、东风汽车、郑州 日产、奇瑞汽车、金龙客车、北汽福田、江西昌河、保定长城、东风柳汽、上海汇众等大中型汽车生产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宁波明佳汽车内饰公司位于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科技园区,是一家生产、开 发汽车饰件的新型民营科技企业。公司成立于 1992 年,占地面积 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 24500平方米。目前已建成注塑、发泡、五金、冲压、镁合金压铸、真 皮等多条专业生产流水线和生产车间。主要产品有: 方向盘、遮阳板、车顶拉手、换档手柄、汽车仪表板、保险杠、门内板、ABC 柱等汽车零部件产品。公司已顺 利通过了 TS16949:2009 质量体系认证,3C 强制安全认证,员工健康与环境管 理体系认证,从而确保了公司的管理规范和产品质量。先后又相继被认定为宁波 市鄞州区信息化示范企业、被国家科技部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是清华大学 研究生实践基地,“宁波市工程技术中心”,“浙江省守合同重信用单位”、规 范的管理、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使公司成为本地区产品系列最全的汽车内饰件的现 代化生产基地。

广州提爱思汽车内饰系统有限公司(简称广州 TS)是广州汽车集团零部件 有限公司与日本东京座椅技术株式会社于 2001 年 7 月共同成立的合资企业。公 司是以生产汽车座椅为主的专业制造厂家,现有 1500 多名员工(2009 年),设 备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生产工艺先进、质保体系健全,并入选为“中国汽车零 部件企业综合竞争力”及“广州最具竞争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百强之列。

扬州神舟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位于扬州市小纪工业园区,是江苏省高新技术 企业,全国车身零部件行业优秀供应商。公司占地面积 10 万平方米,资产总额 2.2 亿元,拥有各种规格,大小台面的先进生产设备 300 多台套,并配置高低温 湿热交变试验箱、电动振动台、盐雾腐蚀试验箱等专业检测试验设备 20 多台套。公司主产品为“时运”牌车身内饰件、车身覆盖件、工程车驾驶室总成、车 用组合仪表、灯具等五大系列共 1000 多个品种,可实现零件、部件或总成供货,产品技术领先、质量可靠、综合配套能力强,主要为郑州宇通、苏州金龙、厦门 金龙、上海申龙、北汽福田、中通客车、江铃五十铃、江淮客车等国内知名的大 型汽车厂家和福田重工、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玉柴重工、上海龙工、中国柳工 等著名的工程机械生产企业定点配套,具备年产各类车身零部件 20 万台套、工 程车驾驶室总成 6 万台套的生产能力。

宁波竹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竹纤维增强塑料为主营业务的高新 科技生产企业,地处宁波溪口经济开发区。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技术研发和管理 经营团队,大学学历占 70%以上,硕士以上学历人员超过 10%,其中有多位竹 纤维及高分子材料领域专家和高级工程师。公司陆续开发了系列竹纤维增强塑料 材料,该材料具有全面的强度和韧性,性价比高,可替代部分塑料和玻纤材料,能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饰件、塑料机械配件、家电外壳材料、装饰材料、日用品材 料等领域,实现降低成本、节能减排和环保的综合效果。目前,该核心技术处于 国内领先地位,现已被纳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创新资金等政策扶持项目。

上海岱美汽车内饰件公司成立于 1982 年,总部上海,下设上海浦东,浙江 舟山,天津,哈尔滨四大生产基地,员工人数超过 4000 人,拥有二十多年专业 汽车零部件的开发和生产经验,主要生产设备均从德国和美国引进,以雄厚的技 术力量,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完善的检测手段为顾客提供优质可靠的产品。公司已 通过德国莱茵公司的 TS16949 第三方质量认证,该认证不仅包括产品制造,还包 括产品设计职责。公司的主要产品是汽车遮阳板,座椅头枕,方向盘,顶棚阅读灯控制盒总成 和整车座椅等汽车零部件,目前已经具备了 2000 万只遮阳板,1000 万只头枕,200 万只方向盘和 300 万只顶棚阅读灯控制盒总成和 50 万台整车座椅的生产能 力,上海浦东工厂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汽车遮阳板生产基地。公司产品国内主要配套上海通用,上海大众,长安福特马自达,东风日产,神龙汽车,悦达起亚,一汽大众等合资企业以及上海汽车,一汽轿车,一汽夏利,东风汽车,奇瑞,江铃,长城,哈飞等中国自主品牌。

另外,公司产品还大量出口美国通用,美国福特,美国克莱斯勒,德国大众,法国 PSA,德国 OPEL,瑞典 SAAB,韩国通用大宇,日本三菱等海外知名汽车厂 家的全球工厂,随着出口产品的不断增加,公司已在美国底特律,德国汉堡和韩 国仁川设立了分公司,为当地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项目,质量和物流支持和 服务。

沈阳金杯江森自控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SJJ)是中美合资企业,公司成立 于 2000 年。合资的双方为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世界 500 强企业美国江森自 控国际有限公司(JCI)。公司现拥有 1000 余名员工,主要为华晨金杯和华晨中 华生产海狮、阁瑞斯及中华系列座椅;为华晨宝马生产宝马 3 系和 5 系门板、仪 表板和发泡等内饰产品;为金杯车辆生产货车系列座椅。金杯江森先后获得 ISO-9000 标准认证、QS-9000 标准认证,和 ISO/TS 16949 标准认证,在创造高 质量产品价值的同时,公司也致力于为员工创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2007 年 底,公司顺利通过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 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体 系)认证。

江苏中通汽车内饰材料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销售汽车内饰用材料的较大规 模型企业,产品涵盖了各类车型内饰用的 PVC 地垫革、门护板、表皮、侧围顶棚 革、座椅人造革、ABS 改性仪表板表皮、ABS 板材及其复合板、其它塑料制件,品种规格齐全,并可为用户独立设计开发以满足个性化要求。公司同时具备吸塑、热压、复合等二次深加工配套服务能力。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占主导地位,是目 前国内汽车内饰材料供货能力最强、品种最齐全、质量保证能力较强的生产配套 基地。

襄樊富黄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位于襄樊市汽车产业开发区米庄镇,是一家 专业生产汽车内饰件的企业。公司始建于 1996 年 3 月,现有员工 150 多人,固 定资产 1900 余万元,工业总产值 2600 万,营业额 2500 万。公司拥有一支从事 汽车内饰件产品制造、工程技术、企业管理的高科技人员。本厂主要经营生产顶 棚、护板、隔热垫、地毯、仪表台等汽车内饰产品,属东风股份汽车有限公司配 套厂家:另外还与湖南同心、安徽华凌、随州齐星、云南力帆、济南重汽、重庆 红岩、常州东风等厂家配套。在 2000 年与温岭合资开办汽车塑料件生产公司;2002 年在南漳独资开办从 事汽车内饰材料的生产公司,其中一种材料正在申请专利。在 2003 年已经通过 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于 2005 年通过复审;2006 年与安徽志诚公 司合资开办汽车内饰件生产公司; 曾连续三年被湖北襄樊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 质量信得过厂家,连续四年被襄樊市税务局评为纳税先进单位,开发区先进单位,文明单位,在 2005 年被常州东风、东风新星评为优秀供应商荣誉称号。

宝鸡市天瑞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6 年 10 月,坐落于宝鸡市高新技 术产业开发区东区,占地面积 35,000平方米,注册资本 800 万元。是集专业研 发、生产、销售汽车内饰产品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化企业。公司现有员工 180 多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29 人,高级工程师 5 人。公司拥有各种规格压力机、吸 塑机、发泡机、机器人水切割机、高压聚氨酯发泡机、涂胶机等先进生产设备 50 多台套,配置高低温试验箱、盐雾腐蚀试验箱等专业检测设备 10 多台。建成 6 条自动化生产线和一条全自动裁切生产线,专业生产各类汽车内饰顶蓬、仪表 板、保险杠、吸塑件、地板垫、隔热罩等汽车内饰件及隔热、消音材料。是陕西 重型汽车有限公司的主要内饰件配套企业。目前,公司的产品涵盖四大系列百余个品种:其中汽车顶篷年生产能力 5 万套; 汽车地毯年生产能力 10 万套; 汽车发动机隔热隔音罩年生产能力 10 万件; 各种隔音隔零件热年生产能力 8 万套。公司在产品研发、生产工艺、质量体系和企业管理等方面实行科学管理,相 继通过了国家“CCC”强制性安全认证和 ISO/TS 16949 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被用户誉为产品质量信得过单位。连年被评为 AAA 级信用企业。

威海鸿祥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是汽车内饰用无纺面料生产企业,在职员工 200 余人。主要生产设备从拥有世界一流无纺设备的德国迪罗公司引进。公司的 主要产品有:各种高档汽车内装饰用顶蓬布、地毯、衣帽架装饰布、行李箱装饰 用布等。年生产能力 1200 万平方米。公司拥有一支技术全面、锐意创新的研发 人员队伍及性能先进、配套齐全的试化验设施,并于 2008 年成立了国家汽车用纺织品检测中心、国家汽车用纺织产品开发基地。公司依托自身的技术力量优势 及外部的强势支持,自主创新,不断开发和研制出满足飞速发展的汽车行业的车 用内饰产品,并已通过 ISO/TS16949 质量体系认证,产品被广泛应用于一汽大众、现代、神龙、海南马自达、郑州日产、比亚迪、奇瑞、长城等知名汽车生产企业。

铜陵华源汽车内饰材料有限公司属中国华源集团铜陵华源麻业有限公司的 控股子公司,成立于 2003 年,占地面积 300 亩,厂房面积 25000平方米,固定资 产 5000 万元。公司员工 500 名,工程技术人员 56 人,拥有国内最先进的两条麻板 生产线,年产麻板 3500 吨.麻板性能优异、强度高,深幅拉伸性能优异,定型性好,被广泛用作卡车,豪华客车,商务车与轿车内饰件的基材。公司拥有国内最强大的麻板材料生产线,同时还具备了较强的按样开发,按图开发和成套内饰件设计,开发和生产能力,实现了从原料到成型件的设计,开 发,生产一体化功能。在产品设计,开发方面本着“以人为本,崇尚自然”的理念,开发出的内饰件产品具有良好的吸音效果,较强的可塑性,耐冲击,产品绿色环保无污染,以配合汽车生产厂家达到提高汽车内饰档次,增强整车竞争力的 目的。公司通过 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和 ISO14001:1996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张家港市圣达汽车内饰材料有限公司所生产的环保型天然麻纤维复合板材 适用于大客车、重卡、轻卡、面包车、SUV 商务车、皮卡轿车、装载车等其它系 列汽车的前顶、后顶、风道、侧板等汽车专用内饰件以及门内板在汽车内饰顶蓬、门内板、衣帽架、仪表台骨架、蒸发器罩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公司拥有 完善的汽车内饰件热模法制造工艺,从造型设计,模具开发到产品制造均独立完 成。公司引进西德技术等先进设备和管理模式,专业生产各种汽车内饰材料,具 有一支长期经营汽车内饰件和专业队伍,拥有雄厚的流动资金; 良好的经营环境。江阴延利汽车内饰公司是首批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之一,专业生产汽车装饰 条、防撞条、密封条、聚氨酯产品和汽车内饰麻纤维基材及相关内饰成品,如汽 车顶棚、后隔板、行李箱侧围、门内板骨架、遮阳板、地毯等,是上海延锋伟世通的战略合作伙伴,并两次获得延锋伟世通的优秀供应商奖和全国百佳供应商奖。产品配套于上海大众、长安福特、厦门金龙、上海通用、东风日产、奇瑞等国内外一流的主机厂家,同时产品出口美国、日本、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伊朗等国家。公司汽车装饰条于1998 年 4 月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汽车内饰用环保型热塑性天然棕麻纤维复合基材于 2007 年 1 月取得国家发明专利,顺利通过了 FORD, GM, 大众 VW 等标准的相关检测;2007 年 12 月获国家科技部、商务部、国家环 保总局、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证书;2001 年 9 月公司通过 ISO9002 质量体系认证和 QS9000 质量体系认证, 2004 年 6 月通过 ISO/TS16949 质量体系认证。

国内汽车行业发展分析 篇6

分析国内汽车品牌的组成, 合资品牌、外资品牌以及本土自主品牌三分天下, 而合资、外资品牌均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 凭借优秀的造车工艺和长远发展的品牌定位以至于此类厂家进军高端市场几乎已无阻碍。自主品牌作为“十一五”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 其品牌高端化化发展的举措自然提上日程。自主品牌指企业自主开发,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企业自主品牌首先强调自主, 产权强调自我拥有, 自我控制和自我决策, 同时能对品牌所产生的经济利益进行自主支配和决策。

国内自主汽车品牌之所以能够异军突起, 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自主创新, 没有技术的突破和基础, 想树立起品牌标杆, 无异于空中楼阁, 由吉利的“国内领先, 世界先进”CVVT发动机以及比亚迪的F3DM双模混合动力车便可见一斑。 (2) 国内自主汽车品牌的核心牌, 即与外资、合资品牌同级别车型在质优基础上的价廉优势。 (3) 国家政策在重点项目、研发投入、高端专业人才培养和财政金融等方面的引导扶持也是不可或缺的, 《汽车产业调查和振兴规划》明确:“从2009年开始, 各级政府和公共机构配备更新公用车自主品牌汽车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0%;自主新能源汽车, 政府更要优先采购。” (4) 品牌定位贡献巨大, 纵观国内各类自主汽车品牌, 其品牌定位异曲同工, 如吉利的“造老百姓买的起的车”、比亚迪的“打造中国精品家轿”的理念, 高性价比、舒适经济等亲民的定位为品牌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在“消费者的心智中的定位”偏向于经济舒适化, 而这种“心智上的定位”已基本与自主汽车品牌企业的品牌定位初衷相吻合。

二、品牌定位理论引入

品牌定位的“心智上的定位”说法源于营销战略大师、美国特劳特咨询公司总裁杰克·特劳特, 他于1969年以《定位:同专业时代的竞争之道》首次提出商业中的“定位 (Positioning) ”观念, 1972年以《定位时代》开创了定位理论, 他指出“使企业强大起来的, 不是产品或服务, 而是它在消费者心智中的定位。”同为营销大师的阿尔·里斯对定位下了“定位不是你对产品要做的事。定位是你对预期客户要做的事。”

对于阿尔·里斯的定义的升华扩展, 这种“心智上的定位”不仅只针对于消费者, 使消费者对企业产品产生一种明确的概念, 而且还应针对企业自身, 首先企业自己必须在心智上对自己和自身产品或服务作出合理定位, 之后才能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实现“在消费者心智中的定位”。

三、自主品牌高端化发展现状

在国内, 颜金伟先生提出品牌是可触发目标受众心理波动的商品 (或组织、个人) 标识的看法。品牌发展 (特别是中国企业品牌) 遵循着五个步骤: (1) 不断夯实在消费者心智中的产品类别主导地位; (2) 设置品牌传播门槛; (3) 扩大品牌类别的认知而非品牌的认知; (4) 强化品牌定位; (5) 管理品牌形象, 发展品牌高端化。由中国企业品牌发展步骤便可清晰地得出强化品牌定位和朝高端化发展乃企业品牌发展重要目标的结论, 当然国内自主汽车品牌也不例外, 各自都早已紧锣密鼓地出台一系列品牌转型向品牌高端化发展的举措。奇瑞率先打响了自主品牌高端化发展的第一枪, 2009年3月19日, 麒麟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成立便意味着奇瑞品牌大刀阔斧地开始了自主品牌拓展高端市场的征途, 瑞麟G5挑战纽伯格林赛道, 威麟X5参加达喀尔拉力赛, 选择梅西作为瑞麟品牌代言人等等无一不显示出自主品牌奇瑞立足高端市场, 扩展国际市场的坚定决心。李书福自然不甘示弱, 吉利从“老三样”到由自由舰、金刚、远景组成的“新三样”的产品转型、去年吉利高端品牌帝豪的推出以及放弃原来打价格战, 进入以“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 要让吉利汽车走在全世界”的新使命新理念新阶段便意味着吉利已剑指高端, 蓄势待发。

四、品牌高端化发展概念拓展

1. 品牌价值提升。

品牌价值不仅包括品牌产品价格, 当然还包括品牌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无形资产价值, 宝马品牌2010年高达218.16亿美元的品牌价值和全车系26万元~288.8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区间足见其品牌高端化发展的显著成果。正如之前所谈到的品牌价值高低只是品牌高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表现之一, 或者可以说品牌高端化合理发展之后, 品牌价值提升便水到渠成。

2. 品牌“四度”提升。

品牌“四度”分别指的是品牌认知度、品牌偏好度、品牌美誉度、品牌忠诚度等四种表明消费者对产品、品牌以及企业的态度、倾向。作为品牌力组成要素的“四度”程度由浅入深, 从侧面反映了该产品、品牌、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认可、接受、信任、支持程度, 追求与消费者人群情感需求的对接的品牌“四度”建设可以说是提升“品牌人情指数”的重要途径, 品牌“四度”以及“品牌人情指数”的高低与否也是衡量高端品牌核心软实力的重要指标, 也是品牌走向高端的软实力基础之一。

3. 品牌结构优化。

品牌结构尽管在品牌迈向高端化的过程中不为人所重视, 但仍旧不能改变它在品牌高端化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品牌结构混乱, 品牌内部各类产品区分不明是品牌自身发展的弊端, 将极大程度地影响品牌认知度, 也易造成品牌生产制造和营销的资源浪费。

4. 社会效益凸显。

每一个企业都是以经济效益为驱动力的, 这当然无可厚非, 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的本质属性, 但在企业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时追求社会效益、自觉担负起社会责任也是企业发展成熟的标志, 自主汽车品牌企业作为第二产业在解决就业问题、增加国家税收、刺激消费等方面具有无法替代的地位, 品牌高端化发展是自主汽车品牌发展成熟的过程, 凸显社会效益自然也是高端化品牌企业所应具备的核心素质之一。

5. 品牌文化彰显。

作为品牌与传统文化以及企业个性形象的总和, 品牌文化是品牌经营中逐步形成的文化积淀, 代表了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认知和情感归属。品牌文化是每个企业赖以生存的精神力, 不仅反映了产品、品牌以及企业自身文化、核心价值。

五、品牌高端化发展和品牌定位联系分析

1. 清晰、合理的品牌定位是品牌高端化发展顺利进行的基础。

品牌定位的模糊必将造成品牌产品结构混乱以及产品认知度下降, 势必将阻碍品牌高端化发展。只有不同阶段清晰的品牌定位才能使品牌定位转型发展过程中不至于迷失发展方向。

2. 高端品牌是品牌高端化发展后品牌定位的成果与外在

表现。通俗地讲, 高端化品牌仍属于品牌定位范畴, 是品牌定位的不断转型、强化、发展的产物, 是企业在品牌定位环节知行合一的成熟标志, 同样将影响着品牌定位新一轮的调整发展。

3. 品牌高端化发展是品牌定位不断发展的过程。

品牌定位是品牌高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品牌高端化发展是包括品牌价值、品牌“四度”、品牌结构、品牌社会效益、品牌文化等方面同时品牌定位渗透其中的品牌发展。

4. 品牌定位强化和品牌高端化是品牌发展的关键环节。

品牌发展历程必不可少地要经历品牌定位强化和品牌高端化两个阶段, 强化的品牌定位和高端化品牌同样也是品牌发展的重要目标。

六、自主汽车品牌高端化发展中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以及贝翰斯汽车公关研究院曾在2007年发布《中国乘用车自主品牌生存现状报告及规划建议》中指出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发展目前呈现六大特点: (1) 数量众多但规模有限。 (2) 增长迅速, 但产品集中于低端市场。 (3) 与合资品牌相比技术、性能、质量差距拉大。 (4) 溢价能力低下, 价值差距明显。 (5) 利润微薄差距悬殊。 (6) 缺乏品牌规划, 品牌差距巨大。

自主汽车品牌走出怪圈, 真正实现品牌高端化的方向:

1. 坚持自主创新, 做足技术功课。

自主品牌汽车必须加大自主研发和创新, 在传统汽车领域, 力争局部突破和超越, 把握在新能源领域与国外差距不大的机会投入新能源技术研发和商业化推广。值得欣喜的是比亚迪在新能源方面树立了标杆, 电动汽车技术日渐成熟。

2. 制定清晰的品牌定位和系统的品牌规划。

(1) 打造鲜明品牌特征。奇瑞和吉利应该在突出“中国人自己的民族汽车品牌”和“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的形象上做足工夫;比亚迪的独树一帜的绿色新能源形象应该继续保持。 (2) 聚焦经济型车型, 突出性价比。经济型轿车是还不十分富裕的中国消费圆自己汽车梦想的最佳选择。中国自主品牌必须在外资开始涉足的市场率先历练, 站稳脚跟, 建立起老百姓对本国经济型轿车品牌的信任和支持, 然后再伺机向上延伸。同时承接国际汽车的产业转移, 在低端领域修炼内功, 建立经济型轿车的声誉, 此时向价值链上游挺进便水到渠成。 (3) 切勿盲目发展多品牌多品种战略。吉利、奇瑞尽管纷纷推出高端品牌“帝豪”、“瑞麒”和名目繁多的车系品种意欲进军高端市场, 但缺乏清晰地品牌定位和系统的品牌规划, 终究落得销量惨淡收场, 品牌高端化便成有名无实。

3. 优秀的经营理念和营销手段。

经营理念贯穿品牌日常的经营和发展, 国际知名汽车企业的不少创新理念 (特别是德国大众的分而治之的品牌经营理念) 以及多元的营销手段都值得国内汽车企业学习借鉴。

参考文献

[1][美]杰克·特劳特 (Jack Trout) , 阿尔·里斯 (Al Ries) .定位:头脑争夺战[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 2002.

[2][美]杰克·特劳特 (Jack Trout) .与众不同:极度竞争时代的生存之道[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3][美]阿尔·里斯 (Al Ries) , 杰克·特劳特 (Jack Trout) .市场营销的22条法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4]上帝这样选车——当前汽车消费中的决策影响因素分析[EB/OL].道客巴巴电子文档在线分享平台, 2010-01-24.

国内汽车变速器的发展 篇7

中国汽车变速器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期, 2009年中国汽车销售1364.5万辆, 同比增长46.15%, 预计2015年汽车销售规模将达到4000万辆。2009年我国汽车变速器市场规模达520亿元人民币, 并且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 预计2015年有望达到1500亿元。手动变速器完全国产化, 自动变速器也正由完全依赖进口逐步实现国产化, 引进日本三菱技术、自主制造的首台汽车自动变速器, 于2010年2月1日在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下线;2009年8月, 被冠名为“领先一号”的国内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样品在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诞生, 这些都在印证着中国正在变成一个真正的汽车大国。从1952年手工制造出新中国第一台变速器到如今实现规模化、现代化生产, 变速器行业在历史浪潮的推动下不断向前。可以说, 社会经济的发展成就了当今的中国变速器行业, 反过来, 变速器行业也折射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

2 变速器的发展里程

2.1 艰难创业

新中国成立之初, 百废待兴, 还没有自己的汽车工业, 生产汽车配件的企业寥若晨星, 更谈不上生产汽车变速器。1952年, 綦齿仿造原苏联嘎斯51型变速器, 制造出了中国第一台汽车变速器, 由于缺乏生产设备, 变速器的齿轮齿牙都是工人用凿子凿出来的。

20世纪50年代, 伴随着新中国汽车工业的起步, 一批变速器企业也孕育而生。1955年, 公私合营哈尔滨汽车零件制造厂 (“一汽哈齿”前身) 成立。1958年, 大同综合机床厂 (“大齿”前身) 成立。1965年, 国营青山机械厂成立 (“重庆青山变速器公司”前身) 。

1964年, 我国开始“三线建设”, 大力发展西部工业。1966年, 国家相关部门根据中央“三线建设”的战略方针, 决定在陕西省三线地区建立军用越野车生产基地。1968年, 法士特前身陕西汽车齿轮总厂在宝鸡兴建, 这家年产量世界第一的重型变速器企业由此诞生。创业初期的陕齿, 条件同样十分艰苦, 工人住在工棚和车间里, 5年之后才陆续搬进家属楼。

当然, 建国之后, 还有很多其他相关企业先后成立, 为改革开放后国内变速器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这些企业几经波折, 有的被市场所淘汰, 有的则逐步成长为当今中国变速器行业的主力军, 其中就包括以上提到的企业。

2.2 技术引进

20世纪70年代末, 我国进口外国轿车较多, 外汇吃紧, 国家考虑进行轿车组装, 以产顶进。那时对老百姓来说, 私家车更是遥远的不敢想的事。

1978年, 国家决定在上海建一条轿车组装线。改革开放后, 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汽车业实施“以市场换技术”的发展策略, 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使我国汽车生产制造能力大幅提高, 变速器行业自然也不例外。

20世纪80年代, 我国汽车业技术引进、合资合作的浪潮开始涌现。1983年, 中国重型汽车工业联营公司引进奥地利斯太尔公司卡车制造技术 (含发动机、变速器和车桥) , 其中配套变速器的任务交给了陕齿和綦齿。这一举措大力推进了我国重型变速器的发展。

1984年, 陕齿与美国伊顿公司签署技术转让协议, 并在西安建立新的生产基地, 开始生产双中间轴变速器。1985年, 綦齿引进德国采埃孚机械变速器系列制造技术, 生产重型变速器, 为斯太尔重卡配套。1986年, 大齿引进日产柴TMH402变速器制造技术, 生产5、6挡手动变速器, 主要为东风卡车配套。同年12月, 哈齿正式更名为第一汽车制造厂哈尔滨汽车齿轮厂, 在吸收日野变速器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了一系列产品, 主要为一汽解放卡车配套。

受整车发展的限制, 改革开放前我国轿车变速器基础相当薄弱。20世纪80~90年代, 随着轿车合资公司的纷纷成立, 轿车变速器行业迎来了发展机遇。1984 年, 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成立, 北京齿轮总厂承担了开发生产吉普车变速器的任务。同年, 上海大众成立, 开始引进桑塔纳项目。上海汽车齿轮总厂承担了为桑塔纳配套国产变速器的任务, 该项目1988年立项, 1991年批量生产2.3万台, 本土化率达到88%。与上述情况类似, 合资品牌轿车的配套体系往往跟随整车一起进入中国市场, 变速器的配套任务通常落在中方合资方所属变速器生产企业的肩上, 比如一汽长春齿轮厂为一汽大众配套变速器, 天津汽车齿轮公司为夏利配套变速器。

随着20世纪80年代日本铃木和大发两大微型车系列产品的引进, 国内微型汽车变速器产量逐步提升。到90年代, 微型车变速器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重庆青山、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公司等主要微型车变速器生产企业随之发展壮大。

3 自动变速器

在手动变速器领域, 国产品牌已占主导地位, 为适应当前汽车节能、环保、舒适、廉价要求这一新趋势, 更高的传动效率, 更舒适的驾乘感觉, 更小的体积和更加简易可靠的控制模式应该成为当今新型变速器技术的追求目标。目前, 无论是商用车还是其他形式的汽车, 自动变速器已越来越成为标配。尽管从20世纪60年代起, 在“红旗”770轿车上使用了具有两个前进挡的液力自动变速器, 1975年又研制出具有3个前进挡的CA774液力自动变速器, 我们国家的自动变速器生产完全赶不上世界汽车发展的步伐。汽车用自动变速器目前主要分为AMT、CVT、DCT三种变速器, 而近期AMT、CVT、DCT技术的高速发展, 为当前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1 AMT变速器 (自动变速器)

在传统手动变速器的基础上增加自动变速操纵系统, 由电脑控制执行机构来代替人力完成选换挡和离合器的操作, 从而实现手动变速器的自动变速操纵。AMT由于仅仅解决了手动变速器换挡时的不便, 目前被国内大多数汽车生产厂商定位于适用“高端”重卡的自动变速器的低成本替代版, 极大地局限了这一技术的推广和发展。

3.2 CVT变速器 (无级自动变速器)

CVT指在变速系统中不使用齿轮, 提供平稳和“无级的”速比转换的变速系统。在国内进口或合资日系的汽车厂家中应用较多, 并且主要应用于乘用车, CVT产品研发的核心技术已经不再是障碍。CVT变速器内部并没有传统变速箱的齿轮传动结构, 而是以两个可改变直径的传动轮, 中间套上传动带来传动。基本原理是将传动带两端绕在一个锥形带轮上, 带轮的外径大小靠油压大小进行无级的变化。起步时, 主动带轮直径变为最大直径, 而被动带轮变为最小, 实现较高的传动比。随着车速的增加和各个传感器信号的变化, 电脑控制系统来断定控制两个带轮的控制油压, 最终改变带轮直径的连续变化, 从而在整个变速过程中达到无级变速。而锥形带轮之间的传动带,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 由于材质的原因, 所受的拉力有限, 所能承受的扭矩有限, 只能用在摩托车及小排量车上。近年来, 随着材料技术、加工工艺的不断提高, 生产出特殊材料制造的刚制传动带和锥型带轮, 完全达到了大功率、大扭矩客车及轿车的要求。

3.3 DCT变速器 (双离合自动变速器)

DCT变速器内有两台自动控制的离合器, 在某一挡位时, 离合器1结合, 一组齿轮啮合输出动力, 在接近换挡时, 下一组的齿轮已被预选, 而与之相联的离合器2仍处于分离状态;在换入下一挡位时, 处于工作状态的离合器1分离, 将使用中的齿轮脱离动力, 同时离合器2咬合已被预选的齿轮, 进入下一挡。在整个换挡期间两组离合器轮流工作, 确保最少有一组齿轮在输出动力, 令动力没有出现间断的状况。

国内目前推崇的是现有的AMT、DCT变速器, 日本推崇的是CVT变速器, 而欧洲推崇的是DCT变速器。从目前国内汽车布局发展来看, DCT与CVT在国内汽车新型变速器市场中应该会二分天下, AMT变速器将更多的应用于商用车上, 不会出现CVT或DCT或AMT在国内汽车新型变速器市场一枝独秀的情景。

4 结束语

自动变速器是汽车变速器的发展方向, 在众多形式的自动变速器中, 不能说哪类好哪类不好, 任何变速器都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 不同的变速器适用于不同车型, 哪种自动变速器更适合中国市场发展?国家发改委在组织相关企业和技术部门, 经过研讨后的结论是:DCT目前最适合中国的国情。

参考文献

[1]孙英威.中国引进技术自主制造的首台汽车自动变速器下线〔EB/OL〕.http://news.qq.com/a/20100201/004028.htm.

[2]张余.綦江齿轮传动有限公司战略研究[D].重庆大学, 2007.

[3]叶勤.汽车自动变速器技术及其发展[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 20 (5) .

浅谈国内汽车行业涂装设备的发展 篇8

1 空气喷涂设备

空气喷涂设备按供料方式可以分为压力式和虹吸式两种。

压力式喷涂设备是通过压力罐或双隔膜泵的压力将涂料输送到喷枪口。由于喷枪本身不带罐, 所以减轻了喷枪重量, 降低了操作工劳动强度, 从而特别适合于连续表面不间断操作。可避免加料引起停工, 因此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进而使喷涂质量达到最佳。而且压力式喷涂设备可以用任何位置和角度操作喷枪, 喷涂效率高, 涂膜质量好。

与压力式相比, 虹吸式喷涂设备的喷枪下端带有涂料杯。虹吸式设备的工作原理是, 当压缩空气从喷枪喷嘴高速流过时, 喷嘴周围产生局部真空, 将涂料吸入喷嘴并雾化成雾滴, 从而进行喷涂。

2 静电液体喷涂设备

静电液体喷涂是利用高压静电电场使带负电的涂料微粒沿着电场相反的方向定向运动, 并将涂料微粒吸附在工件表面的一种喷涂方法。设备由喷枪、喷杯以及静电喷涂高压电源等组成。

2.1 静电液体喷涂的原理

液体静电喷涂设备是集机电及高压静电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它依靠高压静电将液体涂料均匀地喷涂在汽车金属表面上, 可广泛用于汽车表面的涂装工艺过程。液体静电喷涂的基本原理是:当涂料喷枪口接通高压直流电源负极后, 喷枪口与待喷涂金属表面之间就建立了高压静电场。由于涂料喷枪口比较尖锐, 曲率半径极小, 因此在喷枪口尖端处产生电晕放电现象。空气分子在此情况下被电离成正负离子, 这些正负离子会沿着电力线快速运动, 正离子飞向喷枪口而被中和, 负离子则被电场加速向金属表面移动, 途中会与液态涂料相撞而使涂料带电荷。随着涂料表面负电荷的逐渐增加, 电荷间的静电斥力将随之增大, 当电荷之间的静电斥力超过涂料表面的张力时, 涂料液滴将会破碎, 宏观上即为雾化现象, 最终将雾化后的液滴均匀地喷涂在汽车金属表面上。

2.2 静电液体喷涂设备的应用

液体静电喷枪已广泛应用于市场, 它具有极高的涂料利用率、高效的涂装生产率、优异的涂装质量, 且废漆、废漆雾大幅度减少, 对环境的危害降低, 因此倍受人们的青睐。一套完整的液体静电喷枪主要包括静电发生设备、静电喷枪枪体、供漆气动双隔膜泵浦及其他的喷涂配件。设备简单, 易操作。

3 电泳涂漆设备

电泳涂漆工艺是指将被涂物浸渍在水溶性涂料中作为阳极 (阳极电泳) , 另设一与其对应的阴极, 在两极间通直流电, 靠电流所产生的物理化学作用, 使涂料均匀涂在被涂物上的一种涂装技术。电泳涂漆设备是为实现电泳涂漆工艺而设计制作的一种设备。

3.1 电泳涂漆原理

电泳涂漆的原理类似电镀, 涂漆过程如下:将汽车待涂漆工件放在电解液中, 与电解液中另一电极分别接在直流电源两端, 构成电解回路, 电解液为导电的水溶性或水乳化的涂料。涂料溶液中已被离解的阳离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阴极移动, 阴离子向阳极移动, 这些带电的树脂离子, 连同被吸附的颜料粒子一起电泳到工件表面并失去电荷形成湿的涂层。

3.2 电泳涂装主体设备

电泳涂装主体设备由槽体、循环搅拌系统、电极装置等部分组成。 (1) 根据工件输送方式的不同, 槽体分为船形槽和矩形槽两种形式, 一般船形槽适于连续通过式电泳涂装生产线, 矩形槽适于间歇垂直升降式电泳涂装生产线。 (2) 循环搅拌系统分内、外两部分循环。可保证整个电泳槽内漆液成分和温度的均匀, 防止漆液颜料沉淀。 (3) 电极装置由极板、隔膜罩及辅助电极组成。

4 静电粉末喷涂设备

静电粉末喷涂技术是在静电液体喷涂技术上发展而来的其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液体喷涂相似。静电粉末喷涂设备是进行静电粉末喷涂所使用的工具, 它能够实现喷涂、回收、供粉等一系列的工艺, 因此粉末喷涂工艺具有较高的效率。

4.1 粉末喷涂原理

静电粉末喷涂法的工作原理与上述液态涂料的静电喷涂法几乎完全相同, 即利用高压静电电场使带负电的涂料微粒沿着电场相反的方向定向运动, 并将涂料微粒吸附在工件表面。不同之处在于粉末喷涂是分散的, 而不是雾化的, 它是靠静电粉末喷枪喷出涂料, 在分散的同时使粉末粒子带负电荷, 带电荷的粉末粒子受气流 (或离心力等其他作用力) 和静电引力的作用, 涂着到接地的被涂物上, 再加热熔融固化成膜。

4.2 粉末喷涂组成结构

喷粉室是粉末静电涂装的主要设备之一, 主要目的是保持空气流动的平稳和粉房内的清洁, 为操作人员提供洁净的工作环境。要控制喷房内的粉尘含量, 使其低于爆炸极限 (一般定为10g/m3) 。

5 喷涂设备的发展趋势

国内汽车H点设计的发展历程 篇9

在人体模板中,H点主要指的是髋关节硬点,又叫胯点(Hip-Point)。H点是二维或是三维人体模型样板中人体躯干与大腿之间的连接点。H点是汽车内部结构设计的重要基准点。所以,H点位置的选择对汽车驾驶室设计和汽车座椅设计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通常所说的H点分为汽车实际H点和汽车座椅设计参考点(又称R点)两种,汽车的实际H点表示驾驶员最佳姿势与操作位置的基准。在驾驶员驾车时,实际H点的位置应保证驾驶员能完全操控驾驶室内的一切按钮、操纵杆等等,并具备良好的视野性和驾驶的安全性。R点所表述的是汽车座椅从制造厂出厂时所规定最后面的正常驾驶和乘坐位置基准,它必须考虑到座椅的极限条件状态。汽车实际H点和R点在理论上应该重合,但实际很难做到。所以,现在一般以R点的位置来评判H点和R点的相对位置是否满足相关规定。

最初在产生H基准点之前,汽车生产厂家进行汽车内部结构设计大多是采用不同体格的人体分别进行位置测算并不断改进,这样不仅工作繁琐而且效率较低,尤其不利于批量生产。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机动车工程师学会(SAE)总结提出了硬点(Hard Point),并使之概念化。硬点在人机工程学表示固定无法变更的关节点,随后硬点广泛的应用于汽车总布置的设计当中,而H点是所有设计硬点当中最重要的一个。该学会并在汽车领域相继提出SAE J833[1]、SAE J826[2]、SAE J1517[3]等一系列的规范形成H点的原始确定方法,尤其是SAE J1517《Drivers Selected Seat Position》一文中根据驾驶室舒适性规定5th、50th、95th不同三个有代表性的百分位绘制的驾驶员曲线图成为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设计规范。之后我国国内汽车生产厂家在汽车内部结构设计中开始应用H点,并在九十年代借鉴美国的SAE标准产生了座椅设计GB/T 15083[4]和H点的定义GB/T 11563[5]等国内设计规范。

2、国内H点的发展及展望

针对SAE标准中传统H点确定方法在中国使用的局限性,国内在近几年来产生几种适合国内汽车领域的H点的设计和测量方法。

在《基于舒适性的H点位置研究》[6]一文中较早地说明了基于人机工程学下计算H点设计区域。它利用了从踵点开始自下而上的H点位置布置方式,针对中美群体的差异制定出了适于国内人群的H点的随机抽样的统计研究方法(蒙特卡洛方法[7]):此方法侧重于论证H点的舒适性原则,并通过真人和三维人体模型的对比实验,有力地验证使用“蒙特卡洛”方法确定汽车驾驶员H点区域的实用性。

而后,汽车行业越来越注重“人-机-环境”的思想,汽车内部结构设计智能化,突出了多系统、多功能的新型H点域的设计理念。“多功能区域法”[8]通过对目标H点进行并非一点而是一个区域的选择,将该目标区域量化优化筛选的过程。它就坐姿舒适性、视野性、某些硬点约束性三方面的功能要求进行阐述,强调坐姿的舒适性在汽车内部结构设计的作用和舒适域的求解,弥补了SAE标准中不适于中国人体、H点和位置线单一、布置踏板的空间限制等缺陷。

目前,我国国内已形成多种系统完善地确定H点的方法,设计H点相应的计算机辅助软件也从早期的CAD二维模型设计、RAMSIS等发展到众多新型的三维计算机程序。未来确定H点的方向在于将H点的汽车内部结构设计问题转化为具体的汽车内部空间的数学建模,最后利用建模后的数学模型伴随着二维或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并结合人体因素、空间环境等寻找H点的目标区域。例如上海通用五菱汽车公司[9]研发的基于SAM模型进行的H点的设计,就是利用正态分布分析法。它通过数学建模得出研究方向,并理想化地认为H点的位置分布也服从正态分布,将车辆参数、用户体征等因素考虑在内,从而分析H点落在每一目标区域正态分布的规律。SAM模型设计假定50百分位的人群为最舒适的位置,不仅适于不同的国家的人体模型而且较好的解决了汽车座椅滑动量过度设计的问题。可以看出,未来发展H点将趋于系统化的设计理念,基于一定的数学模型的构建来实现。

随着相关设计不断发展,H点的适用领域不断拓宽不再局限于汽车行业,石油钻机司钻、重型商用车、起重机驾驶室等等对H点的设计应用均已成熟。未来H点很有可能对飞行员驾驶室的设计有所帮助。

3、总结评价

本文对H点的来源以及国内H点的发展历程作了阐述,提供现阶段国内普遍应用H点的设计和研究方法,介绍基于多种方法下H点的整体设计思路。本次研究为今后H点的设计增添了新思路,不仅设计方法要多样化,而且设计流程更要系统化、高效化。本文从H点的设计理念出发,确立H点在汽车内部结构设计中的关键性作用,并为未来H点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摘要:随着我国汽车领域的蓬勃发展和汽车技术的日趋成熟,消费者逐步要求提高汽车产业中对汽车内部结构设计方面,而决定该设计的优良首先必须要确定好H点。H点是在汽车内部结构设计中的关键参考点,是汽车内部尤其是驾驶室设计的基准点。H点的位置决定了驾驶员身体各关节、视野手伸等部分在驾驶室中的位置,继而决定了驾驶员的操作舒适性、灵活性和安全性等。文章系统地总结了H点的含义,介绍了国内汽车领域H点的发展历程,简述现阶段最有代表性的H点的确定方法,并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出发,得出了未来H点的整体设计思路。整体的设计思路将多种H点的测量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评价,综合定位H点的实际用途。

关键词:H点,内部结构设计,SAE标准

参考文献

[1]SAE J833.Human Physical Dimensions[Z].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1989.

[2]SAE J826.Devices for Use in Defining and Measuring Vehicle Seating Accommodation[Z].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2008.

[3]SAE J1517.Drivers Selected Seat Position[Z].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1998.

[4]国家技术监督局.GB/T 15083汽车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强度要求和实验方法[S],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5]国家技术监督局.GB/T 11563汽车H点的确定顺序[S],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

[6]马佳,李培松,范智声,阮莹,李飞飞,苏强.基于舒适性的H点位置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8.

[7]徐钟济.蒙特卡洛方法[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8]黄金凌,龚礼洲,葛安林.车身布置中H点的优化[J],汽车工程,2000.

[9]胡细平,曹景波,植小芳.基于SAM模型的H点设计[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4.

国内汽车行业发展分析 篇10

电动汽车主要包括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汽车三大类。

混合动力汽车专利分析

混合动力汽车是指由传统的汽油机或柴油机与电动机结合提供动力的车辆, 它既保留了传统汽车的动力性能, 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节能减排的实际效果, 而且这类汽车技术上已较为成熟, 成本也相对合理, 因而已成了当前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重点。日、美两国的混合动力汽车早已进入中国市场, 其中国专利申请量分别占申请总量的16.0%、12.2%, 德、韩、法紧随其后, 但专利较少。尽管中国的专利申请远大于其他国家在华申请的总和, 但从专利种类的构成比例上来看, 中国的实用新型专利占份额较大, 接近50%, 而其他国家几乎全为发明专利。从申请人排行来看, 丰田、通用分列前两位, 本田排行第六, 表现了跨国集团的研发实力和对技术的保护力度。以奇瑞、比亚迪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内企业排名靠前, 它们在自主研发混合动力汽车的相关技术上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但国内总体情况是申请人数量较多, 专利量较为分散, 与国外专利量多集中在几家大规模企业的情况有明显差别, 这也是导致国内专利质量参差不齐的原因之一。

纯电动汽车专利分析

纯电动汽车是完全由电动机提供动力的新型汽车。储存电能的动力电池是纯电动汽车最关键部件, 也是成本最高的部件之一。日本占据了镍氢电池技术的制高点, 并设置了严密的专利壁垒, 因而众多欧美汽车厂商纷纷越过镍氢电池直接发展锂电池和燃料电池。在中国申请的纯电动车专利主要来自日本、美国、德国这些汽车技术及产业均发达的地区。国外企业在华申请的基本都是发明专利, 而有效专利所占比例较大, 表明各国在中国的专利布局已经具备一定规模, 这为其大规模的市场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日本在中国的有效发明专利数量位居第一, 表明日本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核心技术, 这需要引起中国企业的注意。我国纯电动汽车专利申请量的前10名中有7家外国企业, 丰田以458件的专利量远超其他公司, 可以看出国外在纯电动汽车技术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专利布局已初步成型。国内仅有比亚迪和奇瑞的申请量与外国企业较为接近, 这种情况值得引起国内纯电动汽车产业的高度重视。清华大学在电动汽车专利量位列前茅, 体现了其较强的研发实力。

燃料电池汽车专利分析

燃料电池汽车与纯电动汽车的最大区别在于其采用了燃料电池提供能量。燃料电池的相关专利申请在国内从世纪80年代就开始出现, 最初以日立、西屋电气、三洋电机等国外申请人为多。燃料电池汽车专利申请量前四名由外国企业垄断, 分别是丰田、通用、松下、三星, 日韩企业遵循其一贯重视专利量的战略;美国巨头通用汽车将燃料电池作为其长远目标, 也申请了大量的专利。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进入燃料电池汽车领域开展研发工作, 是国内最早开展相关领域研究的科研机构, 也是目前国内在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科研力量最为雄厚的科研单位。

国内外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二十一世纪以来, 能源问题、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重大的挑战。汽车产业的转型、也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以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为代表的电动汽车被普遍认为是未来汽车工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

1.美国、日本、欧洲等各国政府相继公布电动汽车发展战略和国家计划, (1) 美国联邦政府将推进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PHEV) 作为国家新能源政策战略的重要组成, 计划到2015年在本土100万辆混合动力汽车投入使用。 (2) 在新能源汽车的推动上, 日本政府一直在通过援建电动汽车基础设施等措施力助该产业的发展, 并计划到2020年开发出至少17款纯电动汽车、38款混合动力车。 (3) 法国政府于2009年10月1日公布旨在发展电动汽车和可充电混合动力汽车的一揽子计划, 其最终目标是在2020年前生产200万辆清洁能源汽车。这些计划涉及多个领域, 包括研发、电池生产、充电设施建设以及工业化生产等。

2.国内电动汽车技术、产业的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国家“十二五”电动汽车相关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 将继续坚持“三纵三横”研发布局, 发挥已有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的作用, 以不同产品技术链上下游配套研发, 带动不同企业资源整合, 形成以产业化为目标产学研联盟的科技项目组织模式, 为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建立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目前, 各试点城市纷纷出台地方优惠政策, 加快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由上汽集团自主研发的120辆纯电动客车也成功应用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 节能减排效果十分明显, 现已进入后“世博”常规公交使用阶段, 成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纯电动客车运营示范基地, 推动了国内各大城市应用推广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我市电动汽车的应用推广及前景

青岛作为我国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中心城市, 每年都将主、承办众多的国内外重要会展和赛事, 特别是2014年世界园博会已在青岛成功举办, 更加推动了青岛率先示范推广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前景。

落实国家政策出台地方补贴

我市制定并出台了《青岛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财政扶持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暂行办法规定2014年和2015年, 对在本市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给予补助, 乘用车按照2013年中央财政补助标准1:1补助, 补助总额最高不超过车辆销售价格的60%;其他车辆按照中央财政补助标准的20%进行补贴。补贴政策不实行退坡机制, 相关标准按国家2013年度补贴额度计。充电设施建设企业建设公共充电桩将获得设备投资额 (不含土建工程及其他支出) 30%的财政补助。

目前, 我市对新能源乘用车车辆购置补贴居全国最高水平。按照国家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委《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 在2013年度, 纯电动乘用车续驶里程80km≤续驶里程<150km, 给予3.5万车辆购置补贴;150km≤续驶里程<250km给予5万元车辆购置补贴;续驶里程≥250km给予6万元车辆购置补贴;插电式混合动力 (含增程式) 纯电续驶里程≥50公里, 给予3.5万元车辆购置补贴。2014年和2015年补贴标准分别在2013年标准基础上降低5%和10%。我市补贴政策参照国家2013年标准且不退坡, 因此目前市民在我市购买小型乘用车最高可获国家及市级财政补贴达11.7万元。

推广示范带动采购千辆电动公交

我市积极响应国家倡导推广应用电动汽车的号召, 在没有被纳入首批试点城市、没有中央财政补贴的情况下, “量力而行, 积极推动”, 于2010年底确定了在节能减排效果最优、示范引领作用最强、市民环保意识提升最给力的公共交通领域, 开展纯电动公交车推广应用工作。2011年4月25日, 首批9辆纯电动公交车上路运行。至2013年底, 投入运行的纯电动公交车共450辆;2014年550辆纯电动公交车推广目标中492辆已完成采购, 其余58辆已进入采购程序。到2014年底, 我市纯电动公交车数量将达1000辆。目前, 已投运的520辆公交车, 开通公交线路30余条, 累计安全运行里程5700多万km。

新能源出租车推广方面, 已完成车辆推广及充电设施建设方案编制工作, 目前正在加快推进相关工作。明年上半年将陆续投运纯电动出租车。

公务车推广方面, 制定并实施《青岛市党政机关及公共机构公务用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明确市直及市内三区政府机关、公共机构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占当年配备更新总量的比例不低于60%, 其他各区 (市) 考虑到地理、工作配套等因素, 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占当年配备更新总量的比例不低于30%, 以后逐年提高。此外, 在社会车辆推广方面, 部分企业对通勤班车、集团化购置私人用车、物流和乘用租赁用车等提出了购买计划, 将陆续订购。

基础设施先行加快建设充换电网络

今年以来我市的电动汽车充换电网络建设全面提速, 目前已由青岛供电公司建成薛家岛、延安一路、深圳路、莱西4座充换电站, 流清河、珠江路、城阳汽车站等地的充换电站在建。截至目前, 实现安全运行1200余天, 完成充换电服务48万余次, 服务车辆累计行驶里程5700余万km, 充换电电量5900万余电池度。

充电桩建设方面, 由青岛供电公司和青岛特锐德汽车充电有限公司等充电设施建设企业建成交、直流充电桩共246个。主要分布在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城阳区、黄岛区、高新区等。包括青岛大学、株洲路、薛家岛、城阳区政府、海慈医院、松岭路、青岛农业银行 (崂山区支行) 、高新区管委、李沧首佳交易市场等20余个站点, 全市充换电服务网络初步形成。

此外, 市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青岛市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发展规划》, 将明确构建全市公共快充网络, 到2015年将建成与车辆推广数量相匹配的充电服务网络。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研发提速升级

据悉, 我市近年已启动一批电动汽车及核心零部件项目, 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配套支持。其中, 青岛海霸能源集团正在推进新能源电动客车及核心零部件项目;青岛宏耐新能源科技公司应用于电动汽车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 具有安全性能好、循环寿命长、可快速充电、绿色环保、功率性能出色、成本相对较低的优点;澳柯玛股份公司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 2011年成立电动汽车研发中心, 主要研发高节能、轻量化电动汽车, 目前已在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控集成、驱动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研发领域取得较大成果。

上一篇:西部大开发研究下一篇:“漠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