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视”现象

2024-10-22

“漠视”现象(精选6篇)

“漠视”现象 篇1

当前我国大学生漠视生命生命价值的现象屡屡见诸各类媒体, 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大学生的健康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关系高校稳定和谐并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面对当前周边时而发生的轻生现象, 各大高校几乎都殚精竭力地去应对该问题。在此问题上, 我们首先必须看到, 当代大学生漠视生命价值的现象和诱因是纷繁复杂的。为此, 本文从家庭、教育和社会等方面给予分析。

一、大学生漠视生命价值现象的原因窥探

(一) 家庭的形塑作用

大学生的心智趋于定性但又还未成熟, 家庭的经济条件、教养和家庭关系对其人格和道德素质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目前中国大学生的家庭里面, 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偏多, 他们在成长历程中更多是被照顾甚至是宠爱的体验。在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庭氛围里, 容易致使子女对家庭所给予的一切心安理得, 而不习惯付出, 缺乏对家庭知恩图报的责任意识。生活经历和社会交往的贫乏, 使得他们在校园生活方面出现诸多不适。这种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的错位以及一直背负的家庭期望带来了大学生的生命孤独感与无意义感。大学生这种过度关注自我甚至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行为最终换来社会的否定和排斥, 从而使个人陷入孤立、孤独的境地。[1]

(二) 教育管理的偏差

1.应试教育的误导。传统教育偏重成绩, 在这种环境下, 分数高低几乎成为学生的一切。而且为了成绩的高扬, 中学之前的教育都是目标统一、教学方式模式化。与此同时, 诸如生理卫生、心理素质和道德人格等难以用量化的教育却弱化了。来到大学后, 因为学习方式发生巨大转变、人际交往面突然拓宽, 目标与学习方式也趋于多元化。这要求新生具备一定的适应力, 但是环境的较大转变给他们带来的后果往往如此:一是表现出生活和学习的茫然性;二是不善于处理与异性相处问题以及情感波动后的妥善处理方式;三是抗挫折能力明显不足。一句话, 这种“重IQ、轻EQ、淡AQ”的教育方式无法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 也背离了学生个体生命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

2.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和道德教育课程政治目的浓烈而又流于说教的形式。当前这种“注入式”的时政教育更多的是关注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引导问题, 真正触动心灵深处的人文关怀明显不足。当前的高等教育仅仅局限于知识灌输和技能培养, 塑造和引导大学生精神层面的人文教育却走向边缘化。大学学风逐渐呈现出“轻价值, 重实用”的局面。人文教育的边缘化导致大学校园人文关怀的缺失, 由此导致大学生主体价值认知的偏差和终极价值信仰的迷失。

3.大学扩招带来的负面效应

一是扩招后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凸现。在白热化的生存竞争面前, 严峻的就业形势折射出大学生自我期许高与自我调适能力不足的矛盾对撞, 促使学生容易自责和自我否定。[2]

二是扩招后高校的发展几乎都面临着“硬件不硬, 软件太软”的难题。面对规模巨大的学生群体及其日益增长的实际需求, 原有的教学资源捉襟见肘。由此产生了师生比例失调、教育和服务质量趋于下降的问题。一言以蔽之, 伴随扩招而来的教育管理资源供应相对不足的局面让高校的危机管理尚且处于“被动防守”的局面。

(三) 社会变革和转型时期的“震变”

1.在市场经济浪潮下, 人性的自我价值和物质享受得以不断解放和满足。由于历史的原因, 传统的以儒家伦理为主体的那些价值理念在经历多次政治和文化运动后处于亟待扶正的境况;同时, 在全球化浪潮下西方多元文化涌入中国国内, 中西文化的对撞和激荡促使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出现碎片化和多元化的特征。价值观碎片化和多元化隐喻着单一、恒定的足以支撑维系个体生命终极价值的衰微和松动。[3]面对多元化的价值选择带来的困惑和终极价值信仰的缺位, 部分大学生不知自己的生命应该走向何处, 将会走向何处。这是当代大学生生命观困境形成的一个深层原因。

2.“当代大学生处于社会急剧变革时代, 亲身感受到先进与落后的碰撞, 文明与愚昧的冲突, 现代与传统的矛盾, 感受到生命节奏加快, 竞争压力加大”。[4]这使得大学生在自我观念上迷失、困惑, 在遭受挫折时容易失去人生目标, 助长厌世的情绪。[5]

3.在现有的社会转型阶段, 政治法律制度的健全与完善以及社会公正的实现都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制度的缺位、管理的漏洞以及社会上存在的机会不公平、权力腐败、市场道德滑坡以及其他丑恶现象, 使得部分大学生在面对社会时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失衡。[6]

4.互联网在给学生学习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负面影响。暴力、恐怖小说、自杀等网络信息无形间给学生带来一些心理消极暗示的作用。

二、因应对策和建议

综合以上问题和诱因可知, 提升当前大学生的生命价值并预防根绝生命价值淡漠的治理乃一项系统工程。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摇篮, 目前中国高校应该做好以下工作以顺利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一) 建立和健全学校与家庭的联动机制

1.在新生入学伊始就建立学校与学生家庭的联动机制。在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的时候, 可以通过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入手, 通过当前的就业和人才需求形势借以建立对新生的目标管理。通过这个教育场合, 赋予大学生安全、健康和关爱的责任观念和重要性。在此基础上, 制作和设计类似《致家长一封信》的信函巩固和保持与学生家长的联系。通过这种联动方式方便家长明白其子女在校期间的综合表现;同时, 校方也借此掌握其家庭的反馈意见和关切。

2.做好入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测试工作, 对那些“心理贫困生”要进行动态管理。心理咨询中心等部门将新生入学心理调查结果存档, 对于亟待特别辅导和调试的学生进行动态跟踪。在此基础上搭建一个学生处-学院学生工作部-班级心理联络员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 及时完善和更新各班级“心理贫困生”的资料信息。对于个别“心理贫困生”, 学校应该通过电联等渠道及时联系其家长, 并借此了解到学生的特定经历和商讨妥善的因应对策。

(二) 转变思路, 建立生命教育

1.从低年级开始, 由专业教师开设生命教育课程, 而且将其设定为一门限选课。通过专门课程的学习, 让学生及时掌握到生命价值及其自身意义、学会在逆境中求生和不良情绪排遣的基本技能、了解到基本的死亡和伤病知识, 促使广大大学生树立起敬畏生命、珍惜生活、对家庭和社会负责的生活观。

2.充分挖掘教学资料, 促使各专业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渗透和融入有关生命价值和包括对死亡认识等相关知识的教导。这将有助于当前中国高校的教学管理更富人文关怀色彩。

3.依托学生机构, 开展有利于探讨和认知生命价值的健康教育和活动。在践行生命教育方面, 可以探寻两种工作模式:

一是举办“读书会”等文化交流活动。根据当前大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和青睐的作家或学术明星观点, 在校园内定期开展以读书会友的读书交流活动。其意义在于, 该活动有助于发挥文化“化人”的功能。通过书本文化的交流, 引起思想的共鸣;通过在每次交流会上, 引入积极向上、健康励志的主题内容, 可以激发学生深入对生命价值的自觉思考。

二是适当组织一些爱心义务活动, 促使大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生命的真谛和时代的责任。各高校应当争创机会, 组织学生深入孤儿院、敬老院、“麻风村”和智障等特殊学校和福利机构开展爱心活动。通过接触这些弱势群体, 促使广大青年学生学会珍惜当下的学习生活环境。

4.定期邀请心理健康、哲学和美学德育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到高校开展心理健康和具有人文启示的报告讲座。这有助于在各大校园培育其深厚的人文教育环境, 而在此土壤上, 学生可以经常性地汲取精神养料, 避免走入迷茫、空虚等不良心理困境。

5.转变思维, 明确大学班主任在德育方面的职责。完善《教师手册》的内容, 明确班主任在日常教育管理、就业引导、思想道德教育等方面的职责。在实现权力-利益-责任对象的前提下, 促使辅导员和班主任对各班级的班风学风建设齐抓共管。

(三) 培养一支专业的心理教育师资队伍, 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发展

基于学生轻视生命的复杂性和突发性, 进行心理教育的教师必须由一支接受过正规和专业化培训的专职教师。所以, 各高校在师资培训上要给予高度重视并加大投入, 适时动员和组织部分辅导员和班主任接受心理健康专业培训。通过持证上岗的专业训练, 提高各高校心理教育的服务质量。在此基础上, 积极开展心理辅导、心理咨询, 为学生排忧解难, 及时阻止不幸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梅萍, 陈饶燕.大学生生命责任感的培养与自杀预防[J].中国高等教育, 2006, (21) :32.

[2]赖雪芬.关于大学生自我否定生命价值的归因与对策[J].鹭江职业大学学报, 2004, (3) :84.

[3]弗兰克.赵可式等译.活出意义来[M].北京:三联书店, 1998.112.

[4]董广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应用[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4.68.

[5]边媛.当代大学生漠视生命价值的诱因探析[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2) :30-31.

[6]边媛.当代大学生漠视生命价值的诱因探析[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2) :31.

“漠视”现象 篇2

漠视“作者主体性”之特征分析

一、浮于表面

不少教师由于自身语文素养不够, 对文本的理解浮于表面, 对背后的作者没有主动去了解或者了解不够深入, 无视作者所处背景和创作缘起, 造成了经典误读。

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丑小鸭》, 是世界童话史上的经典之作。然而这样一篇影响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童话经典, 却因语文教师把它与它的创作者安徒生割裂开来, 漠视了作者的主体性, 在语文课堂上一直是以被误读的面貌出现的。

童话的主人公丑小鸭——它一生下来, 因为长得很丑, 哥哥、姐姐咬他, 公鸡啄他, 连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丑小鸭感到非常孤独, 就离开了家。在外流浪的日子里, 它受尽了欺凌。在寒冷的冬天里, 它几乎冻僵, 被一位农夫带回了家。第二年春天来了, 它终于飞了起来, 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在蓝天上自由飞翔的白天鹅!

不少语文教师把这篇童话解读为:就像丑小鸭通过奋斗最终能变成美丽的天鹅一样, 每一个平凡普通的人, 只要始终不屈地奋斗, 就能取得成功。丑小鸭变成白天鹅, 靠的正是自己的努力。

事实上, 只要对《丑小鸭》这篇童话的作者安徒生及其创作缘起作一了解, 就不会出现“误读”经典的谬种流传。《丑小鸭》这篇作品是安徒生在心情不大好的时候写的, 那时他有一个剧本《梨树上的雀子》正在上演, 像他当时写的许多其他作品一样, 这个剧本受到了不公正的批评。安徒生曾在日记里写道:“写这个故事 (《丑小鸭》) 多少可以使我的心情好转一点。”这就是说, 安徒生是在用《丑小鸭》这个作品安慰和鼓励自己, 同时也是对那些不公正的批评的“批评”, 对那些嘲笑他的世人的“嘲笑”。安徒生坚信, 他的才华最终会获得世人的认可, 他的作品将会为他赢得荣誉!只是在当时, 人们还看不到他在创作方面所具有的天赋, 看不到他的作品的伟大, 而他也如丑小鸭一样, 不得不忍受众人的批评和嘲笑。这篇童话所要表达的主旨, 应该是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是对“只要你有才华, 总有一天会被人们所认识”信念的坚守。

二、过度阐释

“过度阐释”是阐释者丧失分寸感的量的无限堆砌而引起的过分甚至荒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的过度阐释实际上是撇开了作者意图的肆意发挥, 不仅是对作者主体性的漠视, 更是丧失了儿童立场, 抹煞了学生主体性, 最终不但不能产生洞见, 还造成学生对作者及其作品的偏见与排斥。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 涉及鲁迅和鲁迅所著的作品有《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等。然而, 进入孩子们视线频率最高的鲁迅并没有赢得孩子们的青睐,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教师的语文教学对鲁迅的认识仅仅囿于语文课本和语文教学参考书, 而参考书上对鲁迅的介绍其实还滞留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鲁迅研究水平上。所以语文教师向学生展示的鲁迅, 依然是被某种政治话语神化了的鲁迅;语文教师对鲁迅作品的解读, 也不是鲁迅作品的真实存在, 而只是对作品中的人物作简单化的阶级分析。比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 在教学参考书上, 对“四周围黑洞洞, 还不容易碰壁吗”一句含义的理解, “课文简说”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154-155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 是这样写的:

理解这句话时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 适当介绍时代背景:因为当时社会非常黑暗, 革命者根本没有言论自由, 而鲁迅为了唤起民众觉悟, 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 写出了一篇篇犹如匕首的杂文, 引起反动派极度恐慌。他们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的作品, 不允许发表, 而且对他本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句中“四周黑洞洞的”, 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 看不到一点儿光明, 人民连一点儿民主和自由都没有。“碰壁”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从这谈笑似的话语中, 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态度。

教参上都是如此的条分缕析, 一些“唯教参马首是瞻”的教师更是不敢怠慢, 必定是使出浑身解数让学生明白之体悟之。这样的解读, 让鲁迅走上了神坛, 也让学生的学习走向了艰涩。实际上, 虽然写作时的周晔已经长大成19岁大姑娘, 但是文章所追忆的几件往事都是发生在周晔的童年时期。文本基本上是站在儿童的视角, 来追忆和伯父在一起的快乐时光。读这一篇课文, 就应该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对“伯父”的追忆和怀念。如果我们一味地怀着“这是一个文学青年对大文豪鲁迅的思念和赞美”的想法、一味地把对伟大鲁迅的敬仰之情和横眉冷对的斗士形象渲染到极致, 其结果必定我们的教师越是使劲, 鲁迅就离我们的孩子越远。

三、无中生有

台湾女作家张晓风的《不朽的失眠》对张继创作《枫桥夜泊》进行了艺术化的虚构描述, 小说中的内容很多与史实的记载是不相符的。据史料记载:公元753年, 张继中进士。公元755年, “安史之乱”爆发, 张继从西北流寓至吴越 (今绍兴、苏州) 一带。公元756至757年, 诗人飘零江南, 但仍心系北方战事, 他这一时期的诗歌大多流露出了这种心态。他在姑苏滞留期间, 写下了《枫桥夜泊》。也就是写作《枫桥夜泊》是在他中进士之后, 而并非落榜之时。

他在同时期也曾写了一首七绝《阊门即事》, 诗中反映了农民应募从军, 农村劳动力缺乏, 耕田大量荒芜。因此, 在阅读与此诗作于同一时期的《枫桥夜泊》时, 就必须认真注意和认识到战乱给诗人带来的重要影响, 尤其是那种难以割舍的思乡愁绪。唯有如此, 才能真正理解《枫桥夜泊》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精神本质。

而不知何时, 这样一篇虚构的小说, 这样一个无中生有的“科考落第”情节竟成为史实资料, 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解读着张继的《枫桥夜泊》。如一则在网上点击率颇高的教学案例片段——

师:当时张继去长安赶考, 他文才出众满以为此次必能高中, 可那长长的榜单上就是没他的名字。于是坐船归来到姑苏枫桥边时, 看见当时的情景, 心情抑郁, 这是——落第之愁。正是因为他满怀愁思, 所以他看到的一切都染上了浓浓的“愁”绪啊!《枫桥夜泊》起—— (学生齐读)

师:张继仅仅是愁理想没实现吗?他还愁什么?

生:我想他还在愁, 家乡的亲人怎样了。

生:我想他还可能在愁国家。因为你刚才说过, 他满腹才华, 但是没有被录取, 说明当时的朝廷可能昏庸腐败。

师:真不错。我们很多同学猜得很有道理, 当然也有一些不一定对。但我们通过猜想却能进一步理解张继的愁。是啊, (教补充简介) 张继, 生活在唐代玄宗、肃宗、代宗三朝。那时唐王朝正经历了安史之乱, 那时战火连续不断, 百姓生活十分艰难。诗人张继用笔道出了自己滔滔不尽的愁思啊!

……

在这则案例中, 教师无视诗歌作者张继的主体性, 硬将作家张晓风无中生有虚构的“落榜之愁”拉进对诗歌的解读, 不仅是一种以讹传讹, 更是以狭窄的个人愁绪, 冲淡了作者张继的家国之忧, 思乡之愁, 漂泊之苦。

漠视“作者主体性”之根源透视

李镇西老师在《阅读教学的解释学思考——解释学学习笔记》一文中提出: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 存在着三类主体——两类阅读主体即师生双方和文本背后的主体即作者。我们对文本的理解, 实际上是通过文本的物质符号系统这个中介与物质符号系统背后的作者进行对话, 从这个意义上说, 我们阅读文本, 实际上是教师主体、学生主体和文本作者主体这三类主体之间的精神交流。阅读教学的过程, 实际上是教师、学生、作者三方平等“对话”的过程。

作为文本作者的主体有其特殊性。这特殊性表现在他不是“现场主体”而是隐蔽的或者说没有出场的主体, 它可能与我们同一时代但不同空间, 也可能与我们根本就不是同一时代, 因而这个主体在阅读过程中是无法言说的, 是出于沉默状态的。但是, 因为有了这个隐蔽主体, 我们对文本的理解便不可能拥有绝对的自由。正如王富仁教授所言:“从根本上否定文本作者有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感受和理解的权利, 否定他们在自己的特殊的语境中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的权利, 也就抹煞了文本自身的意义, 把文本语言关闭在了自己所应当感受和理解的语言的范围之外。”

最低工资制度不容漠视 篇3

世界上最早实行最低工资制度的国家是新西兰。当时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家逐利的本性使他们不顾一切拼命压榨工人,出现了不少的血汗工厂,劳资矛盾突出。为缓解社会矛盾,新西兰于1894年颁布了《劳资协调与仲裁法》,开始实施最低工资制度。随后最低工资制度在很多国家得以确立,由于世界上每个国家的劳动关系状况不同,实行最低工资制度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政府发布有关报酬或工作条件的最低标准

典型代表国家是美国。美国虽然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但在劳动关系调整和最低工资标准上,美国国会和政府并不是无所作为。美国在1938年制定了《公平劳动标准法案》,开始实行最低工资制度。最低工资就像它的名称所隐含的涵义一样,设立了一个标准不让工资过低。美国最低工资标准最早只有一个小时25美分,后来最低工资标准不断升升降降,到了2008年的7月4日最低工资标准为每小时6.55美元,到2009年7月4日,最低工资标准将要达到每小时7.25美元。美国除了有联邦最低工资标准外,很多州还有最低工资标准,当州的最低工资标准与联邦的最低工资标准不同时,雇员有权利获得较高的标准。一般来说,最低工资标准一般维持在制造业平均工资的45%-55%。当最低工资处在较低的水平时,国会就会提高最低工资。当实施《公平劳动标准法》时,最低工资适用于大概43%的非监管人员,到现在已经覆盖了大概88%的雇员。政府的作用是对最低工资标准进行监管保证公平。

(二)通过仲裁裁决制定最低工资标准

代表国家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最低工资标准适用范围较广,通常会覆盖不同企业的雇员,主要是根据劳动者的职业而不是行业来确定最低工资标准。在澳大利亚,争端的概念非常宽泛,如果劳资关系双方书面文件的意见不一致,管理方拒绝工会的主张就足以构成争端。澳大利亚每年通过仲裁裁决发布最低工资标准,以满足“一位普通雇员作为生活于文明社会的人类个体的正常生活需要”,所以设定最低工资标准的依据是假设该雇员拥有一个五口之家,从这个基本标准出发,又进一步为熟练工种职业建立了一系列的工资级差。在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工会可以通过与单个雇主进行集体谈判而达成更为优惠的条款。由于政府和雇主的压力,1988年作出了一个全国性的裁决,建立了一个“结构性效率原则”,这一原则尽管尊重仲裁裁决制度所建立的最低工资标准,但允许地方性谈判进行修正,以改善与技能有关的职业前景以及灵活工作模式。

(三)最低工资标准通过集体谈判确定

主要是法国、德国、比利时和葡萄牙,集体谈判覆盖率达到80%到90%的工人。德国的行业集体谈判通常在各个工会和雇主协会的地区分支机构之间进行,工资协议会规定小时工资和计件报酬的最低标准,框架协议会大致勾勒出工资和薪水的等级。保护伞协议会规定工作时间、假期、加班以及其他方面的工作条件。行业谈判是德国劳资关系谈判中影响力最大的一种类型。在葡萄牙的劳资关系中,行业谈判同样是一个重要特征,一旦行业谈判在劳动部登记,就可以通过推行该协议条款到同一地区、同一行业不属于雇主协会成员的其他雇主。法国的行业谈判对于低报酬工人的报酬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除此之外,在欧洲实行社会伙伴关系一些国家,劳工、企业、政府顶层代表共同合作,在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全国性框架方面达成一致意见。

在实行企业工会主义的国家,不容易制定最低工资标准。例如日本和委内瑞拉的劳资关系是实行企业工会主义,日本每年一度进行工资集体谈判的春季攻势,劳资双方的互动处在公司这个水平上。对于公司营利性的积极响应以及公司之间劳工联合的缺乏,损害了最低工资标准的建立。1928年,国际劳工组织曾敦促日本实行最低工资制度,但遭到了日本政府的拒绝,长期以来不实行最低工资制度。1947年日本制定《劳动基准法》,虽然规定了有关最低工资的条款,但没有实施,直到1959年才通过了最低工资法,其后才逐步实施了最低工资制度。日本一直是按地区和产业来分别确定最低工资标准。

综上所述,一个国家是否有最低工资制度与这个国家的劳动关系形态有很大的关系。中国的劳动关系形态呈现出个体劳动关系为主,集体劳动关系不发达,既没有像欧洲一些国家实行社会伙伴关系,劳动者可以在较高层次上制定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机会和结构,也没有像德国一样有发达的集体谈判制度、员工参与和共同决定制度,中国的劳动者处在极其弱势的地位,尤其是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又是严重的供大于求,如果没有最低工资制度,劳动者连最基本的生存都难以维持。可以说最低工资标准的有无、高低决定了劳动者生活的质量,也是中国最大部分社会底层劳动者阶层赖以生存的底线。

二、最低工资制度与经济发展

一般认为最低工资的目的主要有保障劳动者的最低生活需要、防止不公平竞争、保护妇女儿童、维护经济发展、防止劳动力的不公平竞争、缩小工会劳工与非工会劳工之间的工资差距、消除贫穷、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对社会福利的依赖。在发达国家,最低工资倾向于保护边际劳动人口或低生产力劳工,使劳动者享有社会可以接受的生活水准,最低工资是平均工资的40%-50%。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平均工资本身偏低,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水平比较缺乏,最低工资一般以在平均工资的70%-90%为目标。中国的最低工资标准偏低,以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城市深圳为例,深圳2006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为35107,每月平均工资为2926元,当年最低工资标准为特区内850元,特区外700元,可见最低工资标准不到平均工资的30%。最低工资维持一个劳动者的生存都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取消最低工资,可以说是不了解劳动者的生存状况。

在经济危机下,应该怎样处理劳动关系?考察美国历史,其重要的劳动关系制度诞生在20世纪30年代,在这个时期美国正经历着经济大萧条时期,罗斯福上台后,实行新政,新政时期劳资关系的核心是《全国劳工关系法》,目的是保护工人在组织工会以及参与集体谈判的权利。该法案通过后,还通过了《社会安全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案》。在后一个法案中制定了国家的最低工资制度。历史证明,罗斯福一系列调整劳动关系的政策对促进美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所以在经济危机下,不是限制或者降低劳动者的待遇,而是应该为其提供政治上经济上的一系列权利保障社会的安定和长远发展。在经济严重衰退并有大量失业人口存在之际,最低工资立法有助于经济脱离衰退,最低工资接近平均工资时,可以提高购买力。最低工资制度往往可以防止工资与价格之间的相互竞争,从而稳定购买力,起到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三、最低工资制度与社会发展

不可否认的是,自从有最低工资标准以来,是否应该设立最低标准,一直存在争论,认为最低工资影响劳动力和资本的流动。由于存在工资的差距,工资低地区的工人将要向工资高地区流动,同时降低外部的雇主进入该地区,形成工人从其他地方流入但雇主慢慢的离开,工资也会随之降低,最终劳资双方在寻求最高效率的同时会形成双输的问题。

但是对最低工资的利弊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如果没有最低工资标准,低工资的雇主就不会按照劳动力的价格支付给工人,这往往会带来劳动者的贫穷,而劳动者的贫穷又会带来诸多的社会问题,而建立最低工资制度则会在许多方面带来社会进步。以美国为例,美国财政办公室曾在1989年调整最低工资时提出建议,结论是低收入工人获得更高的收入比低的雇佣更有利。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适当的提高最低工资不但不影响雇佣甚至增加雇佣,并且大多数的人得到法律的帮助而不再贫穷。在1990年,大概65%适用最低工资有家庭的工人,他们的收入是贫困线的150%或者更高,最低工资可以适当帮助穷人保障他们没有受到伤害。另外最低工资还可以减少对未成年工的适用,最低工资每增加10%时,未成年人的雇佣将会降低1%到3%。

对于一名工人来说,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可能就是它的工资、工作时间以及他所处的工作条件。他的生活质量、他的幸福、他的财产、他能为家人所提供的教育以及他的生命,更多的取决于工作时间、工资数量以及工作条件。对劳动者生命和尊严的尊重要求把工人得到平等待遇作为衡量劳动关系的一个基本标准,最低工资其实反映的自由和平等的民主思想,最低工资是保证劳动者能够过上健康、经济并且体面生活的比较合理的最低收入。

虽然从目前来看,有些企业陷入了暂时的困难和危机,但政府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把克服当前困难和促进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把拉动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结合起来,而不应该草率地质疑最低工资制度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作用。

我国最低工资标准业已偏低,“取消”之说简直罔顾低收入者的生存。

孩子的权利不容漠视 篇4

看到这则消息, 笔者虽然未能亲临现场和那些灾区的孩子们谋面, 但是内心深处依然可以感受到孩子们的失望和痛苦。可以想象, 对于自己仰慕已久的大明星赠送的礼物, 特别是通过和明星近距离接触, 共同游戏而赢得大明星亲笔签名的礼物, 这无疑具有一种特殊的意义, 对孩子们来说这不仅是一份难忘的独特珍藏, 恐怕对其今后的成长都会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 甚至他们中间会因此而走出下一个篮球明星都不是不可能的事情。然而, 出人意料的是, 明星的爱心之举, 珍藏明星爱心的权利, 在校长和老师的眼里却变了样, “球是学校的 (需要注意的是, 奥尼尔之前已为学校赠送了100个篮球) ”, 于是, 签名也好, 赠送也好, 这球还得让学校拿走。甚至校方还可能会有更多的理由, 诸如奥尼尔是冲着学校来的, 场地是学校提供的, 学生又是在学校学习的, 必须服从学校的要求和安排等等。在这些理由面前, 孩子们的权利显得是那般的无足轻重, 他们的权利显得是那般的无关紧要, 甚至可以被轻易地漠视, 被粗暴地强制。

但是, 我们不该忘记, 奥尼尔是在向同学赠送签名篮球, 是向孩子们表达爱心, 是为了“给灾区的孩子们带去更多的欢声笑语”, 只有学生才享有拥有篮球的权利, 只有孩子们才更应该享受这份爱心。也许我们可以想象校方这样做的初衷, 有奥尼尔签过名的篮球, 将来其价值一定是非凡的, 放在学校的展览馆可以昭示学校辉煌的一页, 作为学校一项重要的荣誉, 即使不作展览, 以后拿到市场上也一定可以拍卖个好价钱。于是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 本应属于孩子的礼物却被学校强行收走, 本应该化作孩子们开心幸福笑脸的篮球却变成了孩子们失望沮丧的以泪拂面。这样的结果又是何等的让人心酸啊!孩子尽管是孩子, 但其权利在学校的校长、老师面前是均等的, 是应该得到肯定和尊重的。不管学校基于怎样的考虑, 有着怎样的原因, 哪怕是真的非常需要这样的礼物, 也应该首先征求一下孩子们的意见, 考虑一下孩子们的感受, 和孩子们进行沟通, 进行商榷, 看孩子们是否乐意, 是否同意, 而不是强行地把本该属于孩子们的东西拿走。

另外, 透过这样的事件, 我们还需要关注的是, 是不是在学校里仅仅只是奥尼尔签名的篮球被拿走了呢?当社会上那些有识之士、爱心人士, 以爱的名义、以希望的名义, 把一件件饱含爱心、饱含关爱的礼物捐赠给学校时, 是不是孩子们都能够真正从中感受到温暖, 感受到爱的惠泽, 是不是都能够收到那些捐赠呢?校方会不会以收件人是学校, 捐赠的是学校, 就可以自己做主了呢?但愿, 我们这样的疑问是多余的。只是, 不管任何时候, 我们都不该忘记, 那些发起爱心捐赠的人们正是冲着学生才会有那些善举, 如果没有了学生, 恐怕将不再有学校, 如果没有了学生的生命主体, 学校恐怕也不再会为那么多的人们所重视和关注, 漠视了学生, 漠视了学生的权利, 任何的教育形式都恐怕难以真正深入人心, 难以达到真正的教育效果。

警惕漠视文本的“伪”素质教育 篇5

一、轰轰烈烈的主体性

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主张改变过去死气沉沉的教学方式, 要求把课堂切切实实地还给学生。其实, 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主体性教学, 也出现不少盲点, 值得我们关注。

现在, 有个别教师认为只要让学生活动了、参与了, 就实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的素质能力就得到了提高。于是一味追求课堂的热闹, 一味追求课堂的“行为参与”, 而不问这样的“行为参与”是否需要, 是否有利于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 更不去深思这样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否有提高。例如:有位教师教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对“狂风破屋”、“群童抱茅”、“破屋漏雨”、“诗人感慨”四个情节, 都请一些学生来表演, 真是人人参与、个个实践, 他们滑稽的动作和表情, 引起哄堂大笑, 课堂呈现一派热闹的景象, 甭说学生, 观摩者亦心潮难平, 简直忘了是在听语文课, 课本根本派不上用场。一堂课下来, 问学生学到了什么, 有说:“顽童抱茅最好玩。”有说:“第三组表演最有趣。”悲哉!语文课就这样被糟踏, 变味了。近几年, 以主体性为主导的表演法很盛行, 不少教师竞相使用, 乐此不彼, 结果弄巧成拙, 华而不实, 害了学生。

如今, 在新理念之风的吹拂下, 轰轰烈烈的课堂改革随处可见:表演多、渲染多、齐读多、讨论多, 眼花缭乱, 让人咋舌;学生举手林立, 有答必中, 令人诧异。有位教师教学《羚羊木雕》, 一堂课提了80多个问题, 如:“《羚羊木雕》的作者是谁?” (张之露) “羚羊做的木雕贵重吗?” (贵重) “文中说到的万芳是谁?” (“我”的同学) “和‘我’是什么关系?” (好朋友) “你是怎样知道的?” (课文说的) ……学生有问必答, 表面上看, 学生在动口、动脑, 但实际上学生的活动是十分肤浅的。这种所谓的“主体性教学”只不过是给自己的课堂教学贴上“学生为主体”、“素质教育”等时髦标签, 根本没有考虑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游离文本的教学, 学生无法获得对文本的深刻思考, 无法领会解读文本的要领和方法, 这难道不是在贻害学生吗?

相信新理念教学的倡导者并不是要我们搞轰动效应, 而是要我们紧扣课文特征展开主体性教学, 如果离开了听说读写的基本功, 游离在文本的表面上, 学生的语文能力就无法得到提高。

二、胡言乱语的个性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但是笔者发现, 在教学过程中, 个别教师过于重视多姿多彩的个性解读, 完全漠视文本自身的存在及其呈现的意义, 任由学生别解甚至曲解, 任由学生漫无边际、任意衍生地乱说。

笔者常见到这样的课堂讨论:学生七嘴八舌、泛泛而谈, 讨论的内容没有丝毫价值, 而教师总是左一个“讲得好”、右一个“掌声鼓励”, 任凭学生横生枝节, 任由学生争来争去, 讨论缺乏广度和深度。例如, 一位教师教学《皇帝的新装》, 首先请学生说说皇帝、大臣、官员、老百姓、骗子他们说谎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接着引导学生讨论:这个骗子该不该欺骗皇帝。于是学生分成两派, 一派主张皇帝是个昏君, 不骗骗他, 他哪会知错?一派主张骗子不诚实、道德败坏, 要不得!课堂上学生唇枪舌剑, 争得面红耳赤, 到下课铃响了, 双方还争论不休, 这时教师才鸣金收兵, 夸奖发言的学生见解有道理, 很深刻, 大半节课就这样结束了。看起来真是“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但实际上, 该明确的问题没有明确, 该完成的任务没有完成, 课堂教学处于一种低效状态, 充其量只能说是锻炼了学生的口才罢了。

这些打着张扬个性的旗号, 胡言乱语的见解, 在时下的课堂上频频亮相, 如有学生从《爸爸的花儿落了》里解读出“爸爸用鸡毛掸子打女儿, 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指出“鲁迅是一个贪玩、不爱学习的学生”;学习完《孔乙己》后指责“孔乙己好吃懒做, 死有余辜”……这些颇为另类的见解, 完全是对课文内容的曲解, 意味着对文本的抛弃。如果教师一味迁就学生与文本价值取向不相适应的独特见解, 必然导致学生与文本之间始终停留在“伪对话”状态。

给学生自由民主的空间, 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大撒把”, 可以漠视、曲解甚至异化文本。高明的教师总是引导学生在对文本进行深刻的理解、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 将学生挑逗得“灵魂出窍”、“神思飞扬”, 使学生个性得到真正的张扬, 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三、无中生有的创新

语文教学只有不断创新, 才能生机勃勃、异彩纷呈。但是, 有的教师在大胆创新、追求教学风格的同时, 也耍一耍花拳绣腿, 仅为追求创新的好名声。

网上看到浙江陈爱娟老师的“孔乙己告状”的创新示范课, 被评为当地的优质课。笔者在本地的某所高校亦听过这样的课例, 执教课文是《石壕吏》, 教学即将结束时教师来了个拓展创新活动, 思考“老妪的结局会怎样”。学生的答案无奇不有、标新立异:有“老妪半途逃跑, 躲到深山中度过此生”;有“老妪趁官兵不注意, 杀死官兵保住全家”;有“老妪像花木兰一样, 女扮男装, 沙场上英勇杀敌凯旋”……这些离开文本的旁逸斜出, 把诗圣杜甫的“同情悲悯之心”抛离得无影无踪。要知道, 对这种叽叽喳喳的各抒己见, “外行”也一样会指手画脚, 热烈评论。但在评课时, 有位领导还对这堂课大加赞赏, 张口闭口“有创新意识”。我们不禁要问:语文课这样“创新”下去, 还有什么丰厚的文化底蕴可言?还谈什么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是否越花哨越能体现创新思想?越奇特越能博得听课者的喝彩?殊不知, 这种离题万里、无中生有的创新教学, 既脱离了语文教育的专责 (惟有语文课才有的教学目标) , 又流失了语文教学本应该具有的厚实的文化知识, 长此以往, 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领悟作品、品味语言的能力,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就变成了一句假话、空话。

有的教师不把功夫花在钻研教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品格上, 而是拙劣地赶时髦, 做创新的表面文章, 不顾文本的内容、意义, 追求花里胡哨、无中生有的“伪创新”, 使语文课堂呈现出五花八门的怪现象。语文课上成流行歌曲的演唱课, 搜集资料的展示课, 港台影视名星绯闻的讲述课……这些不良现象反映了一部分教师错误的价值取向, 把文本的意义、语言几乎流失殆尽, 使语文教学有可能再次陷入“误尽苍生”的尴尬局面。

“漠视”现象 篇6

“教育常识”遭漠视的表现

在教育现实中,“教育常识”遭漠视的现象屡见不鲜,不胜枚举。

1. 长期不更换学生座位

一位小学四年级男孩向父亲诉苦说:“我们班半个多学期没换座位了,我坐在最旁边,又是最前面。由于黑板反光,我总是站起来伸长脖子看,但还是有一边的字看不清……”父亲听后显得非常无奈。

经常更换学生座位,以确保学生身心健康,这是“教育常识”。作为教师,不会不知道。可是就是有那么一些班主任,一学期不换一次座位。无论何种原因,班主任长期不更换学生的座位,都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习成绩、影响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影响班主任自身的职业形象的行为。

2. 教师随意挤占课间十分钟

“我们最讨厌某某教师。每次都是下课了还没完没了地讲,从来不去考虑同学们的感受。好多次我们差点尿裤子……”“我们班主任最不懂人情味儿!经常是我们一下课就来讲东讲西,唠叨个没完,烦死了……”笔者经常听到一些学生如此埋怨某些教师和班主任。

这些教师连起码的“教育常识”都不懂。一是将学生的大脑当成了盛装知识的容器,不知人的大脑细胞是很容易疲劳的,不能长时间、不间断地工作的,是需要休息和调节的。二是不知道当学生听到下课铃响后,心就散了,就飞出教室了。这时的教学大多是无用的。三是不知道挤占了课间十分钟,还会影响学生对下一节课的有效学习。人们常说: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可见,教师和班主任随意挤占课间十分钟,其危害是巨大的。

任意挤占学生的课间休息时间,不仅折射出个别教师的“教育常识”缺失和教育能力低下,还反映出这些教师对学生的不尊重,对学生生命及成长的漠视。

3. 教师缺乏语言艺术

例一:在某校的初三年级组里,一位班主任铁青着脸,对一位男生训斥道:“昨晚,你一定又出去包夜上网了!要不上午第一节课怎么就睡觉?按班规规定,你要做两百个俯卧撑……”。

男生解释说:“老师,昨晚我没去上网。我今天肚子疼得厉害,是趴在课桌上,并没睡觉……”。

还未等男生把话说完,班主任就喝道:“别狡辩了,去了就去了!谁不知道你是个老网虫。”

例二:在某校的高中部年级组里,一位年轻的女班主任严肃而认真地对一位女学生说:“你想想,像你这样的人能当班干部吗?我要你当班干部的目的是要你增强自我约束力,自己管好自己。可是现在你的表现太令我失望了……”。

人们常说:“一句话,可以成全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马克吐温也曾说过:“仅凭一句赞美的话,就可以令我快乐两个月。”可见一句话的重要性。尤其是教师的语言不同于其他从业者,是一定要讲究分寸和艺术的。在现实教育中,个别教师在教育学生时,方法简单粗暴,不注重教育的方式方法,乱给学生扣帽子、下定义、开处方,或者用定势的眼光看待学生,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导致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紧张,德育效果不佳,严重影响了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建构,也影响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4. 教师无视教学常规

有一次,一位在某中学从事高中教学的朋友对我说:“有些教师的专业素养太差了。有一次,我代我校高二年级某班老师的课,在我清点学生人数时,全班学生都感到诧异和不解,有窃笑的,又有偷偷议论的。‘又不是班主任,查什么人数,狗咬耗子多管闲事……’看着眼前的这一幕,我的心一阵酸痛。待学生稍许安静后,我问道:‘其他老师上课都不查人数的吗?’‘不查!’学生异口同声。‘一年多来都是这样吗?’‘是的!’全班同学还是异口同声……”

上课前清点学生人数,了解学生身心情况,是教师的教学常规,也是“教育常识”,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可是,不少教师仍然还是“只教书,不育人”,将“教育常识”置之度外,这反映出个别教师的职业道德、育人水平、专业素养还存在较多问题。

为师者应该知道:学科教学的课堂应该是价值多元、目标多维、方法和手段多样的课堂。温家宝总理要求我们的教师“不仅要注重教书,更要注重育人;不仅要注重言传,更要注重身教。”可见,课堂教学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技能,更是为就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书本外的世界和书本内的世界搭建而成的立体、系统的课堂,是价值最大化的课堂。

“教育常识”遭漠视的原因

导致个别教师漠视“教育常识”的根本原因有以下五点:

一是个别教师对“教育常识”、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树立教师崇高形象、确保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

二是个别教师缺乏教育理论知识和对教育现象的观察、反思与研究,导致自身的专业素养层次不够,不知道如何科学有效地运用“教育常识”,缺乏适时主动地运用“教育常识”的意识和能力。

三是有的教师明知故犯,有意为之。这些教师要么认为学生的出勤、安全和成长,是学生管理部门和班主任的事情,与己无关。自己的任务就是完成书本知识的传授,确保学生能在各种重要的考试中出成绩,自己得个什么奖或获得可观的经济利益即可。缺乏“教育常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积极健康的成长,是需要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齐抓共管才能实现的。哪个环节出了故障,都会影响教育目标的达成。

四是个别教师由于受经济社会中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耐不住寂寞和清贫,被金钱所左右,职业理想和信念的根基动摇了。他们将大部分精力和热情投入到“有偿家教”“第二职业”“炒股票”“搞房地产”等活动中。对本职工作没有兴趣,常常是敷衍了事,将学生的未来抛到脑后。

五是源于个别教师的个性原因。如自小形成的大大咧咧、口无遮拦等。从而引发无意中的言行失范,好心做了坏事。

提升教师“教育常识”水平的对策

一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摈弃过去那种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只停留在“空对空”和“口号文字”上的做法,使教师职业道德的考核和检测有章可循。可以从教师的“思想品德”“教书育人”“生活作风”“廉政从教”“治学教研”和“学生评教”“领导和教师评价”等方面拟定具体、可操作的量化指标。以此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规范自己的从业行为。

二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教育常识”和运用能力的评价和考核制度,改变过去那种评价教师仅仅以班上纪卫扣分的多少、课堂是否安静、是否有学生打瞌睡和搞小动作,以及学生的考试成绩等为主要指标的做法。制定以教师的“课堂常规”“师生关系”“语言艺术”“教师形象”和“师生评价”“领导评价”“自我评价”等为评价指标的考评制度。以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激发教师自觉学习教育常识和运用“教育常识”的紧迫感和主动性。

三是教师要多留意和观察,多研究思考教育现象和问题,多联系教育教学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多向名师学习,向有经验的同行请教,一起切磋,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多看书报,多浏览教育网站等。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塑造自己完满的师德形象,努力使自己成为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

四是教师培训机构要加大对参培教师的“教育常识”的教育和训练力度,提高他们对运用“教育常识”的重要意义的认识,培养他们自觉运用“教育常识”的意识,引领他们加强对自身的专业形象的塑造和完善,提升他们的教育智慧。这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五是教育科研部门应尽快组织有关专家和教育一线的教师编撰“教育常识”类的教材,将“教师形象”“教师语言”“教育教学常规”等内容编进教材,作为教师教育、校本教研、教师培训的必修教材。

上一篇:国内汽车行业发展分析下一篇:监理投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