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研究

2024-10-22

西部大开发研究(通用12篇)

西部大开发研究 篇1

继开发北大荒、发展沿海经济特区之后, 政府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将经济的发展重点向西部转移。这对西部地区的人们来说是一件好事, 将会带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大飞跃。但是由于西部地区的特定条件, 水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这对经济的发展是不利的。如何做好西部地区的水土保持, 是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问题。

1 西部存在的水土问题

1.1 水土流失严重

西部地区开发较晚, 经济较中东部落后, 因此, 人员不密集, 有大片闲置的土地。但是因为经济条件落后, 人们的思想观念也落后, 大都没有环境保护的概念。因为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 缺乏满足生活需要的物质条件, 就赤裸裸地指向大自然。没有煤气做饭, 就砍伐木材, 没有钱买粮食, 就开垦荒地, 自己种。这本为比较原始的生活方式, 也无可厚非, 但是由于人们的环保意识淡薄, 砍伐和开垦没有一定的规划, 导致了大片的水土流失。自然条件的恶化, 当地人陷入了生活更加困难的境地, 因此, 对大自然就更加的残忍了。西部地区的环境已经陷入恶性循环。

1.2 西部开发加速水土问题

为了转移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土地以及原材料短缺的问题, 也为了拉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政府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这本来是件好事, 西部较为广阔的土地资源也吸引了一些商家的投资。但是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加速了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 西部大开发是经济战略, 重要的是经济的发展, 虽然也提到了水土保持的问题, 但是西部大开发中水土保持的工作还不到位, 因为土地的开发, 厂房的修建, 木材等原材料的需求, 还加剧了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

2 西部大开发中水土保持的重要性

2.1 水土保持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以前我国经济落后, 为了发展经济有一些牺牲环境的做法, 但是现在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认识到环境的保护也很重要, 不能为了经济的发展污染环境, 导致生态失衡, 生态破坏会带给人类很多的灾难。因此现在我国提倡“可持续发展”, 就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保护环境。西部大开发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不再重复破坏环境取得经济发展, 反过来再花费巨资来维护生态平衡的老路。西部地区现在的水土流失现象已经比较严重, 生态环境已经遭到破坏, 狂风、气候的异常这些都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做好西部地区的水土保持, 维护环境的生态平衡, 才能更好地发展经济。

2.2 水土保持促进经济的发展

西部依靠比较雄厚的土地资源吸引投资, 但是现代企业不仅需要低价的土地, 也需要良好的工作环境。水土流失后, 沙漠化严重, 气候干燥, 空气质量降低, 导致人们生存的环境恶化, 这些的条件就不会有人投资了。我国经济已经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 更多的企业需要好的工作环境, 需要好的气候条件, 因此, 水土流失严重将会影响商家的投资。只有将水土保持好, 恢复植被, 恢复水源, 恢复原有的气候条件, 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现在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是一体的, 只有环境好了, 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 才能更好地治理环境保护中的问题。

3 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3.1 落实到责任人, 恢复山上的植被

西部地区由于之前人们的破坏, 很多山都成了秃山, 没有了植被的保护, 土很容易流失。为了保护好这些水土, 应该在山上多种一些植被。为了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可以采取责任制的方式, 将需要栽种植被的地方按划分给不同的责任人, 对所划区域内的植被栽种品种和数量做出明确规定, 政府提供资金支持。

3.2 砍伐树木要按照一定的规划, 砍栽结合

如果禁止一切砍伐行为, 也是不现实的, 因为当地的经济条件, 人们无法采用煤气或者其他的生活方式, 人们还得依靠木材满足基本生活。但是不能任由这种砍伐行为, 应该对砍伐的品种和地区加以规划。在砍伐区, 栽种一些成长比较快、适宜人们使用的木材, 对一些不易存活的木材禁止砍伐。另外还要对砍伐的树木的大小做限制, 太小的木材不能砍, 必须长到一定程度地木材才可以砍伐。第三, 砍栽结合。在木材砍伐之后, 要及时地补种树苗, 形成良性循环。

4 结语

中东部通过经济措施发展起来以后, 由于人员密集、企业密集, 面连着土地资源短缺、原材料短缺等问题, 为了转移中东部经济发展的制约, 国家将经济发展的重点转向土地资源相对较多的西部地区。但由于西部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和人为破坏, 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在西部大开发中, 水土保持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 人们已经认识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做好环境保护的工作, 相信西部地区在取得经济飞跃的同时也能为人们创造优美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刚西部大开发中搞好水土保持浅议《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第9期.

[2]王彦丽论西部大开发中的水土保持《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5期.

[3]谢莲香, 安琪西部大开发中的水土保持与生态保护《云南环境科学》2001年4期.

[4]李运学, 邓吉华水土保持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水土保持学报》2002年5期.

[5]王经武, 曹晓萍, 王娟充分发挥水土保持期刊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编辑学报》2002年3期.

西部大开发研究 篇2

[摘要] 通过十年的实践,随着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西部大开发原有的税收政策已不能满足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需要,税收政策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只有根据西部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地方财力以及资源禀赋,给予特殊的税收优惠,使之形成相对于东部的优惠“落差”,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主要以宁夏为例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税收政策 西部大开发 区域发展

党中央下发的《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战略定位,即西部大开发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具有优先位置,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目前我国实施的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与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战略相比,西部大开发战略处于优先的位置。这说明,未来中国的区域政策将更加注重公平目标,实行公平优先。税收作为国家参与再分配的有效手段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前10年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时期,面对西部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应进一步调整税收政策,在统筹区域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主要以宁夏为例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西部开发十年宁夏税收成效分析

(一)提供了财力保障 西部大开发以来,宁夏经济总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经济增速连续9年超过10%,年均增长11.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2008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超过千亿元,达到1098.5亿元,是1999年的1.94倍(按可比价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892元,是1999年的3.65倍,居西部12省区第5位;全区财政总收入达到178.6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5亿元,比1999年增长了4.6倍,年均增长18.8%。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宁夏国税累计组织各项税收入529亿元,年均增长19.6%;宁夏地税累计组织各项收入630亿元,年均增长21.7%,我区税务部门有效筹积了财政资金,为宁夏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财力保障。

(二)减轻了企业负担

全区税务部门利用西部大开发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企业所得税方面主要落实了对属于鼓励类的内、外资企业,在2010年以前,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内资企业可以定期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新办的交通、电力、水利、邮政、广播电视企业,其主营业务收入占70%以上的内资企业,可自生产经营之日起,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外资企业可从获利起,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自2000年至2010年8月,通过优惠税率、直接减免,累计为3377户(次)企业减征、减免企业所得税55.6亿元,其中,享受15%优惠税率的企业192户,减免所得税额23.26亿元。在增值税方面,主要落实了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民政福利企业和软件企业等减 免税优惠政策,共为企业减免税28.1亿元。落实消费税、车辆购置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优惠政策,减免了1.9亿元,办理出口退税46.9亿元,共计减免退税132.5亿元,占宁夏国税总收入的 25%。10年来,宁夏地税各项减免税额度由2000年的0.1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8亿元,增长了180倍,年均增长68%,累计减免地方各税42亿元,相当于近10年宁夏地方税收总量的13%。

(三)促进了宁夏发展

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对宁夏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是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支持了我区煤炭、电力、化肥、交通、旅游、通讯、精细化工、医药、农副产品加工、水利、新材料、装备制造业中的仪表、机床、轴承等优势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宁夏特色产业优势的科研、开发、加工和市场占有的速度;羊绒、葡萄酿酒、枸杞、蔬菜、牛羊肉、清真食品等具有特色的产业和产品相继进人国内和国际市场,促进了这些产业市场竞争力和后续发展能力的进一步增强。二是吸引了全国知名企业集团落户宁夏,神华、国药、京能、万达等一批大的集团加入宁夏的开发,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煤矿、煤化工、冶金、电力等项目的投产,已成为推动宁夏工业发展和产业调整的龙头,提高了宁夏的企业参与国内、国际竞争的能力。三是促进了清洁能源的发展。全区风力发电企业的建成发电,促进了清洁能源的发展,优化了能源结构。同时,运用环境治理不达标不予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硬性调控手段,迫使高耗能企业加大环保设备的投人和环境治理措施的改进,确保排放达标,加快了高耗能 企业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的步伐。四是涵养了后续税源,为企业扩大生产经营提供了宝贵的资金支持,加快了一些优势企业技术改造、科研投人、设备更新的速度,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综合实力;帮助企业扩大了生产经营能力,为企业发展增添了后劲。五是惠及民生促进和谐。通过落实支持大中专毕业生、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城镇待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等优惠政策,对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

通过十年的实践,随着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西部大开发原有的税收政策已不能满足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需要,当前,税收政策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税收政策惠及产业范围较窄

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的角度讲,现行优惠产业范围还比较窄,企业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门槛偏高,难以适应西部地区的经济、产业结构现状与发展需求,对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尤其是地方优势与特色产业经济快速发展的作用与力度有限。现行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是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规定的鼓励类产业作为享受15%优惠税率的范围,且享受优惠的企业其主营业收入必须达到企业总收入的70%以上;对新办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只限定在交通、电力等五大产业范围。其限制性较强,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特区、浦东新区等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相比差距较大,惠及面较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鼓励类产业,是面向全国范围制定的,没能充分合理体现西部特色产业和发展需求,因此不利于西部地区广泛吸引资金、改善生产技术、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不利于西部地区培育扶持适合本地区的优势与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使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受到较大的限制。

如原来国家在执行产业政策上,特别是在节能减排政策上是一刀切,没有考虑各地发展水平差异和产业特点,节能减排把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西部省区和以轻纺工业为主的东部省区放在一个平台上考核,确实不太合理。对于我们宁夏这样一个高度依靠于资源开发的产业结构来说,节能减排的压力更大,已对经济发展形成了约束。煤炭资源开发是我区工业的龙头,并与下游的发电、高载能工业形成联系密切的共生关系。2008年,全区生产原煤4235万吨,60%的煤炭用于发电,发电量462.5亿干瓦时,90%的电力用于工业,其中60%用于高载能工业,形成了以煤炭开发—火力发电—冶金—化工为主体的高载能产业群。但受资金、人才、技术等因素的制约,至今没有形成能够替代其主导地位的新产业。目前,我区重工业仍是工业经济的大头,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还将进一步上升。如果国家在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政策上继续一刀切,宁夏和其他西部省区所受的束缚会越来越大,发展空间会越来越窄。

(二)优惠税种少,优惠形式单一

现行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涉及企业所得税。而就企业所得税而言,是基于企业利润而征收的税种,享受减免税实际意义的前提是企业能够有所盈利。但西部地区现实情况是企业由于规模、资金、技术等原因,企业经营效益总体状况不好,亏损面较大。2008年宁夏企业所得税汇算户的亏损面为57.97%,形成一些企业名义上享受减免优惠,名存而实不至的状态。还有很多企业尽管实现了盈利,但多数为微利企业,经过弥补以前亏损,利润也非常低,即使享受了税收优惠,其实际受益微乎其微。现行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是税率、税额式的直接减免,体现的是事后调节,只有盈利的企业享受到税收优惠,缺少税前扣除、加速折旧等税基式间接优惠,事前调节较少,形式过于单一。税额式的直接减免,不仅不利于培植税源,普遍提高企业经营能力,而且容易造成财政、税收收入起伏波动大,不稳定,政策难以普遍落实等弊病,影响税收优惠的实效,与国家的预期相差甚远。远不如税基式税收优惠减免那样较容易贯彻落实,也更加实惠,使广大企业普遍受益。

(三)地方财力弱,难以落实税收减免政策

西部地区大多数省区处于经济欠发达、财政较困难的状态。2008年,西部地区人均地方财政本级收入为1413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4.5%,东部地区的40.5%,上海市的11.3%。这种财力状态使得在贯彻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时,因对财政收入影响有较大的顾虑,时常会出现地方领导不积极的现象,影响全面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目前,西部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明显不足,地区公共服务水平较低,离中央要求的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仍有很大差距。

三、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税收对策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要实现中央提出的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人民富裕的现代化新西部目标,今后仍将任重而道远。税收政策也面临新一轮的调整、充实和完善,应建立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符合西部实际,与西部产业和区域紧密结合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

(一)指导思想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应遵循以下指导思想。1.税收优惠与西部实际情况相适应。西部地区最大的优势在于自然资源丰富,特别是土地、矿产、水利等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制定促进西部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应有利于西部资源优势的发挥,鼓励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

2.产业导向性和向西部倾斜相结合。当前,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战略是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税收优惠政策应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首先,税收优惠政策应突出国家产业政策目标,明确产业方向,使税收产业政策区域化,引导资金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其次,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应与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相协调。为构造西部地区税收优势,一定程度上抵消东部发达地区地理、投资环境上的优势,应实行向西部倾斜的税收政策,但同时西部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应与国家产业政策相协调。

3.实现税收调节手段的多元化和规范化,增强宏观调控功能。首先,应实现税收优惠方式的转变,从直接性优惠为主转向间接性优 惠为主,即由降低税率、减免税等直接优惠为主转为以投资抵免、加速折旧等间接优惠为主。其次,为使税收优惠政策效果最大化,应将税收优惠纳入国家预算管理,使税收优惠步入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在遵循以上指导思想的基础上,税收优惠政策可通过如下调整,以利加快建设新西部的步伐,实现其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

(二)政策建议

1.在西部地区实行以产业差别优惠为主的税收优惠政策,对西部地区的优势与特色产业,适当降低优惠门槛,扶持其又好又快地发展。

“实行差别化的产业政策”具体体现在扩大两个目录上:一是扩大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二是扩大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这两个目录,在上一轮西部大开发政策中就存在,其中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是按省区分别制定的,一个省区一个目录,列出中央支持当地发展的产业名单,一定10年,享受相应优惠政策。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是统一的,没有地域差别。产业目录是制定实施产业政策的依据。《意见》提出“实行有差别的产业政策”是这次西部大开发产业政策中的一个新提法。由于西部各省、市、区地理人文经济环境差异较大,各地有着不同的优势与特色产业需要做大做强,可这些产业及企业目前规模不够大,生产研发技术不够先进,中小型企业又偏多,他们都很难享受较高“门槛”的西部大开发财税优惠政策措施。因此建议国家适当降低这些需要大力扶持的西部特色产业企业享受税收优惠的门槛,以充分帮扶这些优势与特色产业快速 健康发展。如扩大税收优惠的行业范围,将西部各省、市区的优势与特色产业也列人享受范围;将企业符合国家鼓励类产业且其主营业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比例调整降低为51%以上,以使更多的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得到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扶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应摒弃现行按照所有制差别给予税收优惠的办法,逐步实行以产业差别优惠为主的税收优惠政策,国家对西部地区的税收优惠应把重点放在战略性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上。

对宁夏来讲,一是应体现区域性少数民族特点。作为全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宁夏具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特色 ,而且随着宁夏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与中东合作范围在逐步扩大,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产业方兴未艾,税收优惠政策应大力给予支持。二是应体现区域性农业的特点。应给予葡萄种植深加工、枸杞深加工等具有宁夏特色的农业产业以税收优惠,带动当地的种植业和具有宁夏地域特色的产业发展。三是应体现区域性矿产资源的特点。四是应体现区域性循环经济的特点。

2.增加优惠税种,转变税收优惠方式,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

我国税收结构特点是流转税比重较高,这在西部地区更为突出。2008年,宁夏流转四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车辆购置税)累计入库85.4亿元,占税收总额的86.1%,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累计入库13.2亿元,占税收总额的13.3%。因此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应考虑拿出一定比例的增值税、消费税与营业税对一些急需发 展扶持的产业项目进行优惠扶持。如凡符合国家鼓励类产业和经国务院核准确定的西部各地区的比较优势与特色产业,可给予适当比例减免的优惠;对在西部地区的国家重点工程,可给予一定的营业税优惠减免,加速西部地区发展步伐。对符合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本地和引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科技研发人员、多学科复合型人才可在个人所得税税收上给予一定的优惠减免。如给予定期定额的补贴减免,以利广泛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事业的快速进步与普遍发展。

在现行税率、税额式直接减免的基础上,增加税基式优惠形式,提高税收优惠的整体效能。如对部分产业行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可采用快速提取折旧、对投资购置机器、设备和无形资产(专利、商誉)等准许五年分摊,提高西部地区企业研究与开发经费在所得税前列支的比例,并实施再投资抵免所得税的政策。多施行税基式减免,将大大提高经济、社会效益,降低税收征管成本,也有利于服务型政府与机关廉政文化建设。

3. 加大对西部地区的税收返还力度,提高西部地区在共享税中的比重,以利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

对依据国家宏观规划,并经国家核准的大型资源开发企业“吃干榨净”的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免征或绝大部分返还资源税,免税或返还部分作为国家投资;将现行的税收返还区域化,即适当提高对西部地区的税收返还系数,如由现在的1:0.3提高到1:0.5左右,以缓解西部地方财政资金紧张状况,以利调动其增收的积极性;返还税收用于 西部地区有关战略性产业结构布局的产业资源开发与保护。在西部的每个省区应设立保税区,吸引民间资本投向战略性产业。同时, 考虑到西部地区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能力,可以适当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共享税分成比例,提高西部地区的分享比例,以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安全。

4.加快制定资源税改革政策,提高开发地留用比例。目前世界市场上利润分配已经向资源国倾斜,而西部地区现在已是中国矿产资源的主要生产地。西部地区煤炭探明储量占全国的67%,天然气可开采储量占全国的66%,水能可开发装机容量占全国的82%,我国的西部可以借鉴澳大利亚和巴西发展经验制定资源税改革政策,以资源开采与生产为最主要的支柱产业,通过资源开采公司所有权的收益,或资源税的地方分成来获得良好的地方收益,并刺激资源开采业的进一步发展,发挥地方的资源优势。《意见》对资源税改革政策,进一步凸显了中央优化资源利益分配的意图。目前,中央已明确在新疆自治区率先进行试点,对原油、天然气资源税实施改革,从价计征,税率均为 5%。而我区主要的优势资源是煤炭,原煤产量从 2000年的1581万吨增至2009年的5509.53万吨,10年增长了3.48倍,这将是我区最大利好因素。加快资源税改革,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并提高资源开发地分成留用比例,实现专款专用,一方面促进开发商进行科学开发、综合有效利用资源,避免和减少有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以妥当补偿资源开发及输出地区的社会经济利益,适当解决资源开发地的财政困难问题。5.赋予西部地区省级政府适当的税收减免调控权限。各地方政府拥有税权的不同,本身就意味着中央在地区经济利益上的倾斜。对西部落后的地区而言,如果拥有的税权更大、更多,则对本地经济的调节力度更大,区域开发力度也大,因而经济发展更快。西部大开发涉及的省份多、地域广、发展差异较大,所以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应符合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具体发展需要,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对此,建议国家适当给予西部地区一定权限,由当地省级人民政府根据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状况及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发展的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增加或减少税收优惠的具体范围和形式,上报国务院及财税主管部门批准后施行。如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一些切合西部各省市区又好又快发展的优势产业与特色产业的税收优惠范围,解决单纯依靠全国产业目录扶持不足问题;在一定范围内调减个别产业(如对稀缺、不可再生类资源开发及对资源垄断性暴利开发的产业)税收减免额度,确保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能切实落实到当地最需要发展的产业上来,真正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生态全面和谐快速发展。

就宁夏来说,煤炭资源储量丰富,是我国富煤省区之一,煤层气储量相对较为贫乏,探明储量较小。现行政策仅对一般纳税人抽采销售煤层气实行增值税先征后返政策,建议对煤层气发电和以煤层气为原料进行生产制造的行业给予一定时期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照顾。宁夏属于我国太阳辐射高能区,太阳能大型光伏电站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全区建成、在建及开展前期工作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95万千瓦。为促进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应对太阳能发电比照风电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照顾。

6.进一步具体化国家鼓励产业、项目及标准,以便于企业与税务部门操作,简化税收优惠减免的申请、审批程序,以利快速高效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制定和完善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将进一步减轻西部企业的负担,增强企业的发展能力,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推动民间资本大规模西进,有利于推进西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三个大台阶,即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一个大台阶、生态环境保护上一个大台阶。

参考文献: [1]魏后凯.我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政策展望http://weihoukai.blog.163.com [2]温来成.西部大开发与财政制度安排[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3]刘尚希.构建和谐社会:财税政策的调整与取向[J].税务研究,2006,11 [4]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6]创造更加和谐的税收环境.宁夏日报2010年9月23日

[6]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宁夏日报2010年2月8日 [7]宁夏统计年鉴2009 [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8]郑长德.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M].科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尚元君(1964-),女,宁夏税务干部学校高级讲师,经济学博士。

西部大开发研究 篇3

【关键词】FDI 产业结构 协整检验

一、FDI与产业结构关系的文献回顾

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的研究始于Chenery和strout提出的著名的“双缺口模型”,指出由于存在结构刚性,东道国经济发展会受到国内资源不足的制约,因此引进和利用外资有利于弥补储蓄和外汇缺口,进而推动东道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而国内有一些学者认为利用FDI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国内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利用FDI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具有负面影响。

二、新疆FDI及产业结构演变轨迹描述

(一)新疆产业结构演变轨迹分析

自我国启动西部大开发以来,新疆三次产业发展迅速,至2012年三次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分别是391.81%、727.99%和470.07%,呈现出上升趋势。但每个产业的增长变化却表现出一定差异性:一方面,第一产业增加值始终处于第三位,但从2009年开始进入快速增长区间,这段期间其年均增长率为18.36%,高于2009年之前的年均增长率10.34%。

(二)新疆FDI演变轨迹分析

FDI在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居高不下,最高年份达到96.17%,最低年份也有37.15%,平均比重高达60%。对第三产业的投资总体来说虽然有所增长,但波动幅度较大,投资比重最高年份与最低年份相差了约45%,平均投资比重为33.44%。对第一产业的投资总体上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并且波动幅度较大,最高年份约为26%,最低年份则为0,平均投资比重为7.15%。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在2002年和2008年两次金融危机大背景下,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中的大部分FDI都向第二产业转移,使其比重接近100%。

三、FDI对新疆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指标、数据的选取和模型设计

本文选取第二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来衡量新疆的产业结构变化,并作为被解释变量,用符号PGDP表示。用本区FDI占本区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来衡量外资引进的规模,用符号PFDI表示;本文分别用独资企业、合资企业、合作企业及股份有限公司这四种投资方式占外商直接投资的百分比来衡量投资情况,分别用PFE、PJV、PCE和PIC来表示;FDI技术外溢效应指标选取本区每万人中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人数来衡量本区的人力资本存量,用HC表示;由于中国多年来一直实行出口导向型的产业政策,本文采用本区的出口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作为控制变量加入到模型中来衡量出口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作用,用PEX表示;另外采用戈德史密斯提出的FIR指标表示的金融深化程度作为控制变量加入到模型中,来衡量金融支持产业结构的作用,其中FIR=(金融机构的存款总额+金融机构贷款总额)/GDP,用符号FIR表示。

(二)lnPGDP、lnPFDI、lnHC等多变量的单位根检验

单位根检验的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下,除变量lnHC和lnFIR的一阶差分序列没有通过检验外,其他变量都通过了平稳性检验,所以通过平稳性检验的变量具有一阶单整性,即都是一个I(1)过程。这样就避免了产生虚假回归的可能性。因此,需要对这些变量进行深入的计量分析—协整检验。

(三)EG两步法与协整检验

1.外商直接投资发挥了它作为生产要素的作用。它与新疆产业结构调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外商直接投资比例每变动1%,PGDP则会相应地沿着相同的方向变动0.1675l%,即外商直接投资比例对第二产业占GDP比例的弹性为0.1675l。

2.上式没有人力资本的变量,即人力资本存量没有对新疆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起到明显的促進作用,这一方面可能与新疆地区的人才外流有关,另一方面说明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尚未走上内涵式的增长之路。

四、利用FDI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

不断改善新疆的FDI环境,实现全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的应加大力度,改造软、硬二个环境。软环境上是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维护外商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建立统一规范公开的外商投资准入制度,减少审批事项;在硬环境上,可以并采用BOT投资方式,BOT投资方式是国际上通行的项目融资办法,即由政府在一定期限内授予投资者特许权,让私人资本通过投资建设、经营管理、最后移交政府。新疆地域辽阔,改善投资的硬环境,必须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而采取BOT的投资方式直接投资于高速公路、铁路以及能源、农业、环保等产业是较好的一种方式,只有软硬环境同时得到改善,才能实现全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2]江小涓.中国的外资经济—对增长、结构升级和竞争力的贡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5-37.

[4]卢荻.外商投资与中国经济发展—产业和区域分析证据[J].经济研究,2003(9):40-48.

[5]傅强,周克红.利用外资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分析与实证检验[J],《世界经济研究》,2005,(8):64-72.

[6]王英.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7):85-89.

基金项目:新疆自治区教育厅2014年度公开招标课题(XJGRI2014126)的阶段性成果。

西部大开发研究 篇4

一、西藏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实现法律制度创新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内在要求

第一, 法治保障、立法先行是西藏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迫切要求。西藏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全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市场经济模式形成并逐步成熟、改革开放逐步深化的大背景中进行的。可以说, 西藏经济大开发中一切行为和具体运作都应纳入中国市场经济发育和发展的范畴, 也是西藏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的又一重要战略步骤。众所周知, 市场经济是以竞争为核心的法治经济。市场经济的前提, 是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以法律、法规作为依据, 它是规范市场游戏的法则。西藏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对于市场运作法治化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进一步完善民族地方立法。将优惠政策, 即竞争中的优势政策转化为法律、法规, 从而使这些转化成法律、法规的政策成为一种资源, 来让市场主体公平地享受。从另一层面上讲, 政府在大开发中的作用主要是充当法规的制订者和法规执行的指导与监督者。从而在真正意义上, 使政府在西部大开发中完成职能和角色的转变。所以, 西藏法治建设的权力机关如人大、政府及各类政法机关应当在西部大开发中充分发挥立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的重要作用, 为西藏实施西部大开发营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

第二, 西部大开发是“三步走”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完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必然, 西藏实施西部大开发不能离开这个大背景。我们必须认识到西藏实施西部大开发所面临的条件与过去不同, 它的显著特点是“向以市场开发为导向的战略转变, 也即被纳入了市场经济建设的整体范畴。与以往的单纯的政策倾斜和援藏项目完全不同, 必须按市场规律办事”。如资金的获得方式, 除了中央财政的加大投入, 主要渠道应是社会投资 (区外、国外的) , 而这将完全按市场规则流动和配置。

综上所述, 西藏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 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必须为大开发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所以, 决策机关的工作重点还是要从西藏的基本区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出发, 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因此, 加强法治建设, 实现法律制度创新尤为重要, 它对西藏的大开发产生了十分深远的意义。

二、西藏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实现法律制度创新的战略意义

改革开放30年多来, 中央对西藏实行了一系列的特殊灵活政策, 但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依赖和保守疆化思想的影响, 使得西藏形成不了政策优势。自治区出台的一系列招商引资的政策, 落实不力, 难以形成对内地资金、人才、项目等有吸引力的政策法律环境。笔者认为, 究其原因和针对的办法有:一是执行力度不够, 执行者主要靠国家推动, 如果要变这种被动为主动, 就必须要把这些政策制定为法律法规, 充分发挥其固有的强制性。二是有些政策本身就带有很大的指导性, 操作性差, 而法规的特点就在于它既有实体性又有程序性, 它能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 依市场法则来为大开发提供法律服务。三是政策执行过程中缺乏检查和监督, 执行者权责不分, 奖惩不明确。而法规的执行则情况完全不同, 它规定有明确的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行政责任, 甚至是刑事责任) 。四是政策执行中的差别对待。这点正如张庆黎同志在全区经济座谈会上所讲的, “由国内各省、市来西藏打工的, 搞贸易的、开饭店的等等, 搞差别待遇、歧视性待遇, 既不利于西藏的事业, 也不利于西藏人的‘声誉’”。如果这些政策创新成了法律,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如果市场主体受到差别对待, 而竞争在一种不正当、不公平的环境中进行, 他们就能够通过法律程序来解决, 来自觉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西藏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实现法律制度创新的措施

第一, 全面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西藏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 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首先, 建立并积极实施依法行政公开制度, 地方立法和行政执法要体现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 使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其次, 按照有利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要求, 合理调整政府职能, 既要把该管的事管住、管好, 又要把社会可以自我调节和管理的事情真正交给社会、交给企业、交给社会中介组织, 把群众自治范围内的事情交给群众。另外, 坚持把“公开”作为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必须遵循的一个总原则。西藏地方立法要坚持行政审批法治化, 充分体现改革的精神, 积极适应与国际接轨的形势, 做到管而不死、治而不乱, 该管的管好, 可管可不管的一律放开。

第二,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深化国企改革, 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方面的法制创新。张庆黎同志在全区经济工作座谈会闭幕时的讲话中指出:西藏经济结构不台理、不完善。第一产业的发展不充分, 第二产业差距更大。主要应该通过发展, 改变传统的经济结构。要通过发展第二、第三产业改变这种格局, 建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配置合理的新格局。西藏必须要迅速向“多元经济结构模式”转型。而且, 在大开发过程中, 发展第第二、第三产业也要新的思路和新的举措。另外, 西藏在深化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大多数国有企业未完全扭亏为盈;企业管理模式陈旧, 未实现科学化、程序化;资产产权不明晰, 法人制度不健全, 权责不明确, 缺乏自我约束机制和竞争机制, 现代企业制度尚来完全建立起来。

所以, 西藏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区内经济, 尤其是加工业、制造业和第三产业。适当减少能源和原材料的生产规模, 增强西藏工业产品竞争力, 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努力使西藏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质从“我有什么卖什么”的战略逻辑转变为“市场需要什么我就生产什么”。目前, 西藏的国有企业都面临扭亏的重要任务, 所以战略上, 要从数量扩张、成本优先转变为产品差别化、高附加值化。西藏国有企业要积极发现市场、创新技术、开发产品、有效营销、培育品牌。同时, 积极鼓励和吸引东部优势企业大兼并、购买、承包经营、托管区内企业。

这些措施体现在法律制度创新方面, 主要在于:一是根据有关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精神, 重新制定和修订“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企业法》办法”、“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办法”;尽快制定“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办法”等, 以确保国有企业改革,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是尽快制定“西藏自治区实施《合同法》、《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法》办法”, 修订《西藏自治区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条例》。规范市场竞争。三是修订“西藏自治区实施《破产法》办法”, 尽快制定《西藏自治区失业保险条例》, 以确保破产企业和职工的利益。四是对《西藏自治区关于招商引资的若干规定》进行适当补充, 对其中的优惠政策结合西部大开发的实际进行修改。

第三, 实现农牧业开发, 保护农牧业资源, 维护生态平衡, 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法制创新。农牧业开发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 应当优先考虑。白玛赤林主席讲话中指出今后农牧区和农牧业的工作重点在于五个方面: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加大科技推广力度, 搞好优良品种推广工作;发展乡镇企业, 推进农牧业产业化,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继续打好扶贫攻坚战, 搞好小城镇建设。在大力发展农牧业的同时, 还须认真抓好生态环境建设。西藏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带和生态多样脆弱区, 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气候条件, 对全国乃至整个地球的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因此, 在规划和实施开发时, 必须充分估量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 使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促进农牧区、农牧业的发展, 增加农牧民收入, 保护自然资源是西藏当前地方法制工作的重点之一, 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 西藏应做好这方面法制创新工作。一是根据西藏农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制定“西藏农牧业发展中长期计划和远景目标”, 并以《计划法》的立法体例颁布和监督执行。二是制定“西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田水利法》、《防洪法》办法 (实施细则) , 以增强农业防抗灾能力.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建议尽快颁布‘‘西藏自治区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的意见”, 大力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 把西藏农牧业发展切实转到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四是尽快出台“《乡镇企业法》实施办法”、“西藏自治区乡镇企业登记条例”, 把发展多镇企业与农牧业生产化结构结合起来, 依靠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和流通中介组织, 使广大农牧民增产增收。五是制订“《私营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法》实施办法”、《西藏民营、个体企业登记条例》等有关法规扶持私营经济成分, 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 使其向规模型发展。六是在条件成熟时, 颁布“西藏农牧业科技奖励条例”, 以加强基层农技队伍建设, 建立一套奖惩条例;修订1996年颁布的《西藏自治区农作物种子管理方法》, 补充种子引进、推广部分的内容。七是对《水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内容做适当修改, 建议制定“《森林法》实施办法”和“西藏自治区自然资源开发条例”, 以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

第四, 交通、能源基础设施方面的法制建设。西藏由于自然气候条件差、地理位置相对封闭, 长期严重滞后的基础设施极大地制约了对外开放和整个经济发展。没有便捷交通, 就无法发展经济、提高民族素质、普及现代文明。所以, 要从根本上解决西藏交通、能源不适应发展需要的问题, 把交通、能源作为促进西藏开发、发展的带头产业。所以笔者认为, 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在法制建设上必须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做好“基础设施中长期计划”, 可以用《计划法》的体例来颁布, 以保证西藏基础设施建设有重点、有先后地进行。二是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在建设主体中引进竞争机制, 建议颁布“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办法”, 或者制订《西藏自治区招标投标条例》。三是尽快制订“《固定资产投资法》实施办法”, 用法律来规范基础设施的立项、设计、施工和监督等过程, 使投资者和工程承建者双方责任明确并共同承担风险。

第五, 发展科技教育。增强科技投和转化, 进一步实施科教兴藏的法制建设。西藏当前所做工作的一部分, 就是依法治理科技, 用法律来保护知识产权, 保护科技成果的转化;依法治理教育, 用法律来保护教育和受教育者的权利。一是根据第三次全教会所做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及自治区第六次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制定一个“西藏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行动计划”, 来全面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二是为了提高西藏生产力科技含量, 提高生产过程中的科技贡献率。转化、推广先进技术, 建议制订“《专利法》实施办法”、《西藏自治区技术成果转让条例》来保护知识产权。三是尽快颁布《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科技人才引进办法》来提高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四是加大《教师法》、《教育法》执行力度, 尽快制定“《高教法》实施办法”, 以推动西藏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 使其形成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 充分发挥它在大开发中的作用。

摘要:文章论述了西藏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实现政策法制化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并对在大开发过程中如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法制环境提出有关政策。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法律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1]、许俊伦.地方立法论[M].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7.

[2]、李昌麒.西部大开发与法制建设[J].现代法学, 2002 (2) .

[3]、裴文睿.中国法治与行政立法改革[J].法商研究, 2007 (4) .

西部大开发研究 篇5

一、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依据

在西部矿产资源开发中,盐矿开采是优势资源之一。然而四川盐矿资源开发过程中,由于对岩屑、钻屑、卤水、废水、废气、废渣、伴生天然气、噪音等常常处理不当,致使废物或伴生气体对大气、水系、土壤、地质、生物造成了严重破坏,极大地危害了盐矿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其主要表现在当地的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和区域发展能力受损等方面。

(一)环境污染

盐矿资源开采、盐加工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主要有:大气污染、火灾隐患、水环境污染、土壤污染等。

第一,大气污染。盐矿开采过程中伴生天然气外溢或泄漏、盐加工过程中排放的废气,主要为H2S、CH4、以及 CO、CO2、SO2以及烟尘等,这些废气不同程度地污染了矿区大气环境,给矿工的健康和附近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据调查,某村有一口废弃盐井,2011 年初就发现该井天然气气压有所增大,4 月份井周围农田、水塘及村民水井呈现源源不断的天然气溢出,污染了大气环境。

第二,火灾隐患。盐矿开发中泄漏的伴生天然气可产生自燃现象。矿体自燃导致矿产资源的大量消耗,释放大量 SO2等有害气体,这不仅严重污染了当地的空气质量,危害人体健康,还局部发生酸雨现象,腐蚀建筑物和影响农业生产。据调查,某村有一口井天然气自燃,常年不熄,造成火灾隐患,危及人们的人生和财产安全。

第三,水环境污染。盐矿开采时的废渣、机油、柴油、岩屑等,盐加工过程中排放的废水,泄漏的卤水等中的有害物质经淋滤、迁移等作用,使地表水、地下水的有害物含量增高,造成水资源恶化,水质变坏。据调查,某些地区卤水泄露,区内所有的井水都不能食用,村民的生活成为大难题。同时地表水被严重污染,部分水域中氯化物含量已超出农用灌溉水标准。第四,土壤污染。盐矿开采中产生的废渣、盐产品加工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和卤水以及输送途中输卤管焊缝泄漏的卤水或开采中渗漏的物质中含有酸性、碱性、毒性、放射性元素或重金属元素,这种渗漏严重污染了当地土壤,许多农作物生长由此受到影响。

(二)生态恶化

盐矿资源开发强烈扰动了区域原有生态系统,严重影响了地下水资源、土地和地质结构,甚至导致矿区生态严重衰退。

第一,地下水层受到破坏。盐矿开发采用水溶开采法,从注水井口注白水下去,溶解岩盐,变成卤水。通过对管道加压,卤水便输送出去,溶腔可能会变大。岩盐矿体溶解后,改变了地下矿体结构,从而改变了地下水的循环条件和地表渗透条件,地下水层遭到破坏。

第二,土地出现盐碱化。盐矿开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盐废水、渗漏的卤水常常造成土地盐碱化。旱季,潜水蒸发强烈,地下水携带盐分上升到地表,导致土地盐碱化;在卤水输送过程中,管焊缝泄漏,卤水渗入地表;注水井的井口套管泄漏,从井附近地层中渗出至地表污染周边大面积土地,增加土地的盐碱度,严重影响了当地土地的生态和危及人畜饮用水安全。

第三,造成地表沉陷。地下盐矿开采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地壳运动,采空区矿柱薄弱部分首先破坏,溶盐层顶板脱落、弯曲、断裂或垮塌,波及地表。如采空范围较大,受影响的地表向下沉降,在采空区上方形成地表下沉盆地,引起地表沉陷或张裂。

第四,引起地质灾害。水溶开采过程中,向井下高压注入的白水溶岩盐后成为卤水,一部分随输卤管输送到制盐厂作为制盐原料;一部分填充盐腔;一部分渗透到地壳断层、岩石节理、裂缝中,与原有流体混合,导致地壳中天然气、卤水、地下水、岩盐矿等成分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地震发生。如 1967 年前,威西岩盐矿区没有地震记录。后来,随着采盐时间的延长和采盐量的增大,开始出现地震活动。据《四川地震目录》和《四川台网地震目录》记载,1970 年至 2008 年,有两个盐矿开发区共发生 ML1.0 级以上地震361 次,其中,1.0 ~1.9 级地震 134 次,2.0 ~ 2.9级地震180 次,3.0 ~3.9 级地震45 次,4 级以上地震 2 次。这证实了年产盐量与地震活动有一定相关性,同时地震集中在水溶采盐开发区并逐渐向周边地区扩展。

(三)区域发展能力受损

盐矿资源是盐矿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然而,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盐矿区不仅没有从中受益,反而使居民生活成本被迫提高、健康受损,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受损。第一,矿区居民生活成本被迫提高。矿区人居环境恶化,要维持一般的生活质量需支付更多的资金。例如,买清洁的水,买不受污染的农产品等。据调查,某村,以前农民生产生活用水都不花钱,只需要少量电费就可以抽取地下水。

当水源被污染后,需要支付自来水费。盐矿开发企业付给政府资金,让政府安装了自来水管到每户,每户农户出资 500 元。现在村民使用的都是自来水,每户村民每月都要缴纳保底消费 3 吨以上的水费。第二,居民健康受到损害。当地居民健康遭受损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工人易患呼吸道感染及高血压等疾病;开采噪音给工人带来生理、心理、听力方面的损害;同时还会造成工人们心血管系统和精神方面的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情绪急躁、身感疲倦等疾病。二是普通居民的健康受损。据调查,某村发生原因不明的天然气外溢,整村都弥漫着天然气的味道,造成该村多人因天然气中毒生病,甚至住院治疗。

二、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现状分析

(一)矿产资源开发税费较少涉及生态补偿

生态补偿是指开发者因矿产资源开发给矿区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导致环境生态功能下降而给予矿区居民或矿区的补偿。包括环境恢复、治理、校正等费用;矿区发展所需物质、资金和技术的帮助;政策优惠措施等。目前盐矿开发企业缴纳的矿产资源开发税费有:矿产资源税(卤水或液体盐每吨 3 元;井矿盐、南方海盐、湖盐每吨 12 元、矿产资源补偿费(按矿产品销售收入的 0.5% 征收)、采矿权使用费(按每平方公里每年 1000元、小于0.5平方公里每年500元的标准征收)、采矿权价款和排污费等。调查中发现,盐矿开发企业甚至其主管部门都认为已经向国家交纳了这些税费,并对给矿区居民造成的生产生活用水、生病、农作物损失等进行了赔偿,就不应当再承担深层次、更长远的生态环境破坏补偿。至于地下水资源破坏、土地盐碱化、地质灾害、矿区持续发展能力受损等问题的治理应由国家买单。可见,现有生态补偿实为直接损失的部分赔偿,对生态破坏造成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受损方面的修复补偿则较少涉及。

(二)相关法律法规关于生态补偿的内容不够明确

西部大开发研究 篇6

其实,10年崛起的不僅仅是一个新西部,还有一本与党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出台与肩动同步诞生,走过10年风雨征程的《新西部》。

10年《新西部》,站在时代前列,坚持正确导向,紧贴西部大开发的脉搏,立足全国。洞察西部,注重经济,关照政治,疾呼改革,力催开放,心系百姓,魂牵国运,为西部大开发鸣锣开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10年《新西部》,恪守“以平民视觉关注人的生存,以纪实风格展示西部风物”的独特办刊理念,崇尚高、新、深、美,以新闻描述发展,用事实印证变迁,融新闻性、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赋予每篇文章、每幅图片内涵厚重、品位高雅的思想分量,《新西部》已经成为陕西省乃至西部和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较大影响力的媒体品牌和新闻名片。

10年《新西部》,背负时代的使命,牢记社会责任感,践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既是西部大开发这一伟大历史进程的记录者,又是西部大开发火热斗争的积极参与者;既是西部大开发方针政策的解读者,又是各种资讯的汇集者、传播者;既是“西部精神”、“西部经验”的发掘者、宣传者,又是西部文化的梳理着、构建者。《新西部》立足于西部,着眼于西部,服务于西部,10年劲吹“西风烈”,“将杂志办成一份活的、行动的刊物”,成为沟通东部与西部及西部各地之问的一座桥梁,成为东部乃至世界观察西部的窗口,成为陕西文化园地一道亮丽的风景。

10年《新西部》。与榆林这座文化名城,与榆林这片大开发的热土,有着天然的纽带和联系。10年新西部,塞上大跨越。《新西部》的一批又一批记者,深入榆林这这块神奇的热土之中,采写出一件又一件鼓舞人心、感动社会的名篇佳作。

西部大开发研究 篇7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与加强民族法制建设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协调。一方面西部大开发必须要有法制作保障, 离开了法制, 西部大开发将不能如期实现;另一方面, 法制作为上层建筑, 必须为经济基础服务, 并根据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客观要求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离开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脱离了西部民族的实际, 民族法制建设也就脱离了实际, 毫无意义。

一、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政治基础和法律保证

民族区域自治是党中央、国务院把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的一个创举。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对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 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巩固国家的统一, 促进民族自治地方乃至全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984年制定实施的民族区域自治法, 以基本法的形式把党和国家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固定下来。这部法律贯彻实施16年来, 在保障民族地方的自治权利, 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维护国家的统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民族区域自治法有关财政经济方面的一些规定已不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国家对民族自治地方某些扶持和照顾的政策, 也需要作一些调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于2001年2月28日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决定》。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修改, 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大举措, 是在新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一项新成果, 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1999年修改后的宪法, 在序言部分增加了关于邓小平理论、坚持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修改后的自治法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的性质与特点, 也体现了党和国家面向21世纪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 针对我国民族地区主要是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上的差距, 提出了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中, 加速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建设团结、繁荣的民族自治地方, 以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精神和原则。

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修改符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民族区域自治法中把结合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现状, 把加速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建设团结繁荣的民族自治地方, 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作为一项根本性的任务。

1. 自治法在关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体制和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支持方面加大了改革力度, 自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在全国统一的财政体制下, 通过国家实行的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享受上级财政的照顾。”同时在第六十二条中规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 上级财政逐步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通过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财政转移支付、民族优惠政策财政转移支付以及国家确定的其他方式, 增加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资金投入, 用于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2. 自治法规定了关于投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民族自治地方的支持力度, 并把这些支持规定作为“上级国家机关的职责”专章规定。第五十五条规定“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帮助、指导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制定和实施, 从财政、金融、技术和人才等方面, 帮助各民族自治地方加速发展经济、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

3. 自治法加强了对民族地区扶贫的力度。第六十九条规定“国家和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从财政、金融、物资、技术、人才等方面加大民族自治地方的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 帮助贫困人口尽快脱离贫困状况, 实现小康。”

4. 针对民族地区教育落后和人才匮乏的局面, 自治法坚持科教兴国原则。加大了对民族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 具体表现在帮助民族地区发展民族小学、民族中学, 在发达地区的城市举办民族中学和在普通重点中学中开办民族班, 帮助培养少数民族学生;以及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教育投入、师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加速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发展其他教育事业, 提高各民族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国家举办民族高等学校, 在重点高等学校举办民族班、民族预科, 招收少数民族学生, 并对人口特少的民族在招生录取时给予特殊照顾。

5. 在原自治法的基础上增设了关于“合理调整生产关系和经济结构, 努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款。”将为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规定了基本的模式和有效运行的机制, 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注入生机与活力。

三、加强民族立法, 促进自治地方法制建设, 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加强民族立法, 促进自治地方法制建设, 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实现经济全球化, 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提供比较完备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及其监督机制。

1. 贯彻和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 促进民族自治地方法制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加强民族立法工作。新中国成立60年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在世纪之交, 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前两步战略目标, 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入人心,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根本法律、以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法为主干、以调整民族关系的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以及民族自治地方制定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对法律法规变通或补充规定组成的社会主义民族法律法规体系及其监督机制。关于民族自治机关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规定, 早在1954年的宪法中就予以确定, 并在1982年宪法中做出明确规定, 在1984年颁布实施的民族区域自治法中进一步明确化。据统计, 截止1998年底, 我国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相继制定颁布了129个自治条例和190个单行条例, 67个变通补充规定。我国的民族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2. 民族法制建设包括民族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实行法律监督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心环节和基本实质是严格依法办事, 厉行法制, 坚持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民族自治地方法制建设是民族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和团结、平等、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法律上的体现和保障, 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规范化、法制化, 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贯彻和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 不仅要体现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根本要求, 而且要结合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特点, 加强地方法制建设和民族自治地方法制建设, 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制定出符合各省区和民族地区实际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3.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贯彻实施民族自治法, 加强民族自治地方法制建设。必须坚持依法治国方略, 根据“十一五”计划纲要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部署, 根据各省区的立法规划应加大民族立法的力度, 根据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特点, 制定相应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各民族自治地方和立法机关要进一步加深对各自治法修改决定中做出的实行特殊政策和有关加快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的若干新规定的学习和认识, 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使这些特殊政策和若干新规定, 在民族自治地方立法中得到贯彻和执行, 从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根据修改后的自治制度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按照立法的规定, 及时清理不符合自治规定或者违反自治法的有关地方性法规和民族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以及不合时宜的变通性或补充性规定, 要尽快清理现行立法中的陈规陋习, 做好法律法规的清理工作。

4. 根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要求和“十一五”计划纲要所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 结合各民族地区的实际制定出符合民族自治地方特点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十五计划纲要提出要突出抓好西电东送, 西气东输, 节水和开发水资源等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点工程, 民族地区应尽快出台有关生态环境建设、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矿产资源开发与管理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 各民族自治地方以单行条例的形式制定出有关退耕还林还草、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和加大扶贫开发等方面的立法工作。

5.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贯彻实施民族自治法, 加强民族自治地方法制建设,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主题, 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 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 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 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国21世纪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 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缩小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 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和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根本要求和有效途径。民族问题和发展问题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大局, 是构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也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切实确决的两大主题,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民族法制建设的主要内容, 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治基础和法律保证。

参考文献

[1].马玉祥.修改后的民族区域自治法几个重大突破[M]北京:中国民族, 2004 (9)

[2].吴宗金, 匡爱民.20年民族区域自治法学研究回顾与展望——纪念《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20周年[J]贵州民族研究, 2004 (1)

[3].奚云华.民族地区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几点建议[J].今日民族, 2004 (8)

[4].吴仕民.新形势下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问题研究[J].中国民族, 2004 (9)

[5].阿不都克里木·马木提.进一步深入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J].中国民族, 2004 (9)

辽宁西部区域红色旅游开发研究 篇8

一、红色旅游内涵与特征

(一)内涵

红色旅游主要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的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二)特征

1.教育意义重大。红色旅游是一部活的教材,能够让人们充分地了解和认识每个时代所经历的过程,通过遗址、物品体会当年革命者的风采。

2.时代特征明显。红色旅游展现出来的多是时代的产物,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每到一个红色旅游景点能够体会出当时的革命情形。

3.特色多样化。红色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且特点突出。包括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时期的内容,革命历史文化丰富多彩。

二、辽宁西部区域红色旅游开发原则

(一)考虑综合效益

红色旅游开发不仅能够弘扬革命传统,而且能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充分发挥革命文物价值,通过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弘扬革命历史文化,带动辽西旅游经济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二)因地制宜开发

辽宁西部区域充分利用五市现有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充分考虑到辽西五市各地不同实际情况和特色。严格按照建设流程,科学规划,避免因建设性开发对革命遗产等资源的破坏。

(三)统筹区域协调

辽宁西部区域开发红色旅游做好开发与规划、发展与保护相结合。积极整合五市红色资源,将红色旅游与其他特色旅游有机结合在一起,开发多元化的红色品牌产品。

(四)面向国内市场发展

要以市场为导向,从辽宁西部旅游市场的实际出发,根据各市红色资源开发实际情况,以满足旅游者各个方面需求。

三、辽宁西部区域红色旅游开发的重要性

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是促进辽西区域旅游业更大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第一,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红色旅游将思想道德教育贯穿于旅游参观中,有利于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第二,有利于利用和保护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分布在辽宁西部区域的各市县的纪念馆、革命烈士陵园、革命遗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前沿阵地。通过对红色旅游开发,能够更好地将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利用好、保护好。第三,有利于带动辽西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辽宁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可以将辽宁西部区域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经济动力源泉,通过经济结构转型,促进生态建设与发展,带动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扩大收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第四,有利于进一步优化辽西旅游产品结构。随着消费者旅游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只有旅游业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群众对精神文化更高层次的追求。

四、辽宁西部区域红色旅游格局及发展现状

(一)辽宁西部区域红色旅游资源格局

辽宁西部区域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都有丰富的革命历史遗迹。根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对分布辽西大地红色旅游资源调查总结如下:辽西五市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见表1);辽西五市遗迹众多,分布广泛,但各市红色旅游资源分布不均,发展不平衡。(见图1)

(二)辽宁西部地区开发红色旅游面临的主要问题

1.红色旅游开发意识落后

目前,辽宁西部区域很多红色旅游景区景点为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已经取消收取景点门票或减免。由于红色旅游产品商业价值低于其他旅游产品,所以很多旅游地往往忽视红色旅游产品开发,开发力度不够。只是机械地接待来参观的游客,停留在现有发展水平,无法满足旅游者的需要。

2.红色旅游产品开发层次较低

红色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形式简化。其中大多数红色旅游产品品位不高,以实物静态宣传展示为主,接待能力不足,无法展示全面的内容,无法吸引游人停留游览,导致个别景区的浏览规模过小,难以发展壮大。此外,红色旅游商品开发处于较低的水平,大多是简单粗糙的的手工艺品,缺乏将真正的红色文化精神渗透到旅游商品中,难以建设特色化、品牌化的红色旅游商品。

3.区域内外缺乏合作

辽宁西部区域五市大多数旅游景区景点之间缺乏整合包装宣传,尤其是同质红色产品的替代竞争非常的激烈。此外,辽宁西部区域与辽宁东部、辽宁南部、辽宁中部乃至东北、华北等其他地区著名红色旅游景区的联合营销开发的力度偏低,这些都导致辽西红色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明显较弱。

4.高素质红色旅游人才的缺乏

当前,辽宁西部区域旅游队伍人员总体学历水平和专业技能偏低,尤其缺乏较高层次旅游开发与规划等专业人才,缺乏高素质的红色从业人才。特别是少数导游员在导游讲解的环节中缺乏了解红色革命历史文化精神,没能掌握红色旅游的背景及文化内涵,景点讲解缺乏内涵和生动性。

五、辽宁西部区域红色旅游开发对策

(一)加强红色旅游产品开发意识

首先,辽西五市政府相关旅游部门要联合文化、教育等部门,加大宣传,扩大红色旅游影响力,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等。扩大财政投入力度,推出相关政策引导相关部门重视红色旅游产品开发。其次,旅游企业尤其是旅行社应该开辟红色旅游线路,完善旅游行程,科学合理策划线路,满足消费者需求。最后,广大民众积极参与红色旅游活动,通过红色旅游活动提高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勿忘历史,为建立美丽中国奋斗。

(二)提高红色旅游产品开发层次

首先,要深入挖掘红色旅游产品的内涵。大量收集分散的红色历史文物,突出其精神,展现红色旅游魅力,打造红色主题文化。其次,扩大“红色旅游”的活动内容,扩大“红色旅游”的参与性。增设一些体验式、参与式的红色旅游活动,如战争模拟、真人CS、野外露营等活动,要逐步改变单纯的图片展示和橱窗式的文物陈列,充分利用高科技、智能化手段。最后,加大红色旅游商品开发,要将开发红色旅游商品放在显著的位置,尤其是具有纪念意义和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产品。

(三)加强区域内外合作

辽西区域红色旅游开发必须突破传统意义上的行政区域划分,实行区域分工合作战略。一方面,加强区域内红色旅游资源合作,以锦州和葫芦岛为核心,整合阜新、盘锦、朝阳红色旅游资源,分工合作,通过不同线路组合,将各地的红色景点串连起来形成辽西红色旅游特色。另一方面,要本着“优势互补、合作开发”的原则,加强与辽宁省内大连、沈阳、丹东、抚顺等红色旅游景区合作,形成辽宁一条龙红色旅游系列产品。此外,通过加强与东北和华北区域红色旅游省市的合作,从而有效扩大潜在的客源市场。

(四)大力培育红色旅游人才

红色旅游开发一定要尊重历史。故辽宁西部区域导游人员要按照红色历史文化真实内容来讲解,了解辽西区域重大红色历史事件,认识辽西大地前辈的英雄事迹。同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能够保证游客在中受到红色旅游的文化熏陶。此外,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重视红色旅游人才的培养,重视高校专业建设,建立红色导游、红色景区管理人员、红色景区营销等人才储备和发展战略,从而提高辽宁西部区域红色旅游人才的素质和能力。

西部大开发研究 篇9

一、学生的课程需求分析

1. 研究对象及抽样

本研究以西和县xx乡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抽样方法上采取分层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式, 先按班级分层, 之后在班级进行问卷随机发放, 本研究向全乡245名中学生中的120名学生发放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99份。在问卷的编制上, 问卷分为两部分:基本信息部分和内容部分, 内容部分共18道题, 其中3道为开放题, 分别从课程满意度、课程需求、课程开发动力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调查。

2. 数据统计及分析

(1) 基于课程满意度的样本特征因素分析

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方式是多样的, 但是课程无疑是主要的、经常性的, 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水平, 按此逻辑推理, 课程的不合理设置就成了导致学生厌学和辍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村学生的厌学、辍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基础教育课程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 无法满足带有地域性和学校特点的需要, ……导致他们对学校学习、生活产生不满”[2]。

通过对该样本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对当地学校的课程普遍不满意。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学生占到总体学生人数的68.7%。但是在对样本特征性别、年级进行显著性检验时发现:学生的性别、年级分别与开设课程满意度虽然呈现一定程度的负相关 (r性别=-0.018, P性别=0.856, r年级=-0.079, P年级=0.435) , 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可见, 无论年级之间还是性别之间在对待学校课程的态度方面趋于一致, 没有明显的差异。在探讨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与父母职业关系时发现:学生对学校课程的满意度与父亲职业相关 (r=0.294, p=0.003) , 但是与母亲职业没有显著性的差别 (r=0.007, P=0.949) , 这就是说父亲职业更容易对学生的课程态度产生影响, 而母亲职业对学生影响不太明显。

在对学生关于态度满意度进行分析之后, 还得进一步追究原因, 为什么学生对学校课程产生不满?这种不满表现在哪些方面?在此课题采取了科目分类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细化分析,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科目分别进行调查, 结果如表1所示。

注:此表模型引用徐玉珍“初中阶段校本化课程开发与实施行动研究”课题调查问卷中的一表。表1所示数据为学生所选此项的次数, 学生对有些选项存在不选的情况。

从总体来看, 学生对语、数、外、社四门课程表现出了较大的不满意, 而对音、体、美、科学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情况选择较少。在语数外社课程上, 学生对课程评价的集中特点是:语文是脱离当代实际生活, 数学主要问题是内容难度不稳定, 英语存在“远离当代生活”和“篇章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而社会科学是探索空间太小。对其他课程而言, 学生评价相对较好。

(2) 基于样本学生的课程类型需求分析

既然学生对学校开设的课程存在着不满意, 那么他们对哪些课程知识感兴趣呢?他们的课程需求状况是怎样的呢?

(1) 当地风土人情及历史地理方面。由于我国计划体制的存在, 我国社会长期实行城乡二元体制, 但是我国的教育体制却是一元化的, 是以城市为中心的, 这种模式是“唯教室、唯书本、唯理论灌输, 忽视了农村的广阔田野、乡土资源、生产活动, 具有极端的孤立性;该模式奉行的是城、乡一体化的课程、教材、评价机制, 没有乡土特色”[3]。这种模式的结果就是造成农村学生知识理解能力的降低和对乡土特色的陌生化, 进一步说就是学生兴趣的弱化和学习的厌倦。当然, 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城市化倾向的课程有不同的偏好, 也许城市化倾向的课程就是他们喜爱的, 但是通过调查发现, 学生对当地一些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等内容感兴趣比例很高, “喜欢”和“非常喜欢”的学生所占比例达79.8%。可见, 开发一些乡村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等课程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实际上, 乡土特色课程的开发还可以达到培育学生乡土情感、传承当地文化的目的。

(2) 当地经济发展实用技术方面。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1]。从这个目标来看, 校本课程设置的目标就是对地方、学校、学生的特点加以适应, “课程改革考虑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在基本达到国家课程要求的同时, 设置农业技术教育课程, 与农村产业结构性调整相配合”[4]。因此, 在校本课程中增加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些实用课程是合理的, 但是由于传统思想中对“农”的贬低, 农村学生不愿学农业相关的技术的情况也是存在的。不过通过调查发现, 学生认为, 在中学学习一些与当地社会经济联系紧密的知识、技术, 如种植、养殖技术等, 是“非常重要”和“重要”的人数占到总人数的73.7%, 这说明学生还是希望学校课程中能够增加一些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的一些技术、知识。此外, 在研究中还发现, 学生对中学开设农村种植、养殖技术等课程的态度与父母文化程度密切相关, 并且这种相关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 具体是与父亲文化程度成负相关 (r=-0.205, p=0.048) , 与母亲文化程度也呈负相关 (r=-0.366, p=0.001) , 这就是说, 学生对学校开设种植、养殖技术课程的态度是明显受父母文化程度影响的, 父母文化程度越高, 学生越认为学校开设农村养殖、种植技术课程不重要, 但是母亲文化程度比父亲文化程度更能影响学生的选择。

(3) 普通文化课程方面。一般来说, 义务教育既是基础教育又是素质教育, 它对学生的发展有两种功能, 一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二是让学生学习到良好的品德和基本劳动技能, 培养劳动人才。可是, 由于中国社会长期所形成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差别, 在农村社会存在着一种挥之不去的观念, 那就是:在农村地区, 家长、孩子和教师会集体以学生上高中、考大学为共同目标, 他们会形成一种合力驱使孩子考高中、考大学, 把上大学作为孩子跳出“农门”, 走出农村的唯一选择。学生受自身观念、家长及教师的共同影响, 也必然重视普通文化课的学习、必然以高中教育、高考为导向。通过对该地学生的调查发现, 学生确实很重视以升高中为导向的学习见表2) , 在99个样本中有52人认为初中要学一些“为上高中读大学打基础的知识”, 初中仍属于打基础、提高自己基本素质的阶段, 学生的这种认识有其合理性。学生的这种认识当然是与自己的人生理想相联系的, 既然多数学生认为初中要为上高中、考大学打基础, 那么多数学生上学的目的就是考大学, 这点在表2得到了验证, 他们毕业后准备上高中、考大学的人数占到总人数的78.8%。

(4) 学生拓展知识和能力方面。学校是培养人的重要基地。培养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是学校存在的重要功能之一。学校教给学生的不只是知识, 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不只教给学生正式科目的知识, 更多地是要拓展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对此, 新课程改革也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1]。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当然是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共同愿望, 但是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当地学生有没有这方面的需求, 如果有又表现在哪些方面。调查发现, 学生希望学校能够更多地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交际能力”, 且“科学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需求较高, 所占比重分别为29.3%、26.3%。此外, 根据前面的理论我们得知, 学生的选择是受父母影响的, 但是父母的哪些因素特征会对学生这种选择产生影响呢?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 学生的选择与“家中上学孩子数”、“父亲年龄”、“父亲职业”、“母亲文化”因素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r孩数=0.232 (p<0.05) , r父龄=-0.242 (p<0.05) , r父职=0.239 (p<0.05) , r母文化=0.216 (p<0.05) , 且出现显著性水平, 即家中上学孩子数量越多、父亲职业地位越高、母亲文化程度越高的学生更渴求学校培养其“合作意识”、“法制意识”等, 而父亲年龄越大的学生更期望学校能够培养其“交际能力”和“科学探索能力”。

(3) 基于学生样本特征的课程需求动机行为分析

前面分析了学生对学校课程的需求情况, 有需求不一定有动机, 需求和动机有别。“需求是内心体验到的某种重要事物的匮乏或不足, 动机是一种信念和期望, 是一种行动的意图和驱动力”。那么当地学生对学校开发课程的动机行为是怎样的呢?

(1) 行为认可。学生对学校课程开发行为的认可是学校进行课程开发的前提。在对待学校开发课程的态度上, 学生普遍认为, 学校自主开设一些课程如信息技术、综合实践课等课程并没有加重自己的负担, 而是“能够学会更多的知识, 能够开阔视野, 锻炼能力”。如表3, 学生对学校自主开发课程行为是认可的。

(2) 行为态度。认可只说明不反对, 但是项目的实施不只是追求不反对, 而是要寻求更多的支持者, 对于以学生为对象的学校课程开发, 学生是否持有支持的态度至关重要。通过调查发现, 学生对学校提供自主选择课程有着强烈愿望, “非常希望”和“希望”者占到了所调查人数的93.9%。如表4, 学生对学校开发的课程会有积极的支持态度。

(3) 行为参与。在分析了学生对学校开发课程进行积极支持之后, 那么学生的这种支持行为能否再升华参与到学校课程开发中来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 那么学生的这种行为必将对学校开发出适合学生兴趣的课程, 以及学校、学生、家长共同体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调查发现, “愿意参与”和“非常愿意参与”的人数占了99个样本中的86个, 学生参与学校课程开发的热情高。

3. 结论

(1) 学生对学校课程存在不满意

学生的性别、年级与开设课程满意度呈现一定程度的负相关, 但是无论年级之间还是性别之间, 学生在对待学校课程的态度方面趋于一致, 没有明显的差异;学生对学校课程满意度方面父亲职业更容易对学生态度产生影响, 而母亲职业对学生影响不太明显;在课程内容方面, 学生对语、数、外、社四门课程表现出了较大的不满意。

(2) 学生对学校开发课程存在需求

在当地风土人情及历史地理等地方特色课程方面, 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农村养殖、种植技术等课程方面, 学生需求程度明显受父母文化程度影响, 父母文化程度高, 学生越认为学校开设农村养殖、种植技术课程不重要, 但是母亲文化程度比父亲文化程度更能影响学生的选择。在普通文化课程方面, 多数学生认为初中要为上高中、考大学打基础, 上学的目的就是考大学。在学生拓展知识和能力方面, “科学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需求较高, 学生的选择与“家中上学孩子数”、“父亲年龄”、“父亲职业”、“母亲文化”因素相关, 家中上学孩子数量越多、父亲职业地位越高、母亲文化程度越高的学生更渴求学校培养其“合作意识”、“法制意识”等, 而父亲年龄越大的学生更期望学校能够培养其“交际能力”和“科学探索能力”。

(3) 学生对课程开发动机行为积极

在行为认可方面, 学生普遍认为学校开发课程“能够学会更多的知识, 能够开阔视野, 锻炼能力”。在行为态度方面, 学生能积极选择学校所提供的课程。在行为参与方面, 学生愿积极参与到学校课程开发中来。

二、课程开发模式研究

在课程开发模式中, 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目标模式的课程开发过程是:确定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这种课程开发模式使课程开发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并对后来的课程开发模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但是泰勒的这种课程开发模式重视课程开发目标而没有重视课程开发的过程, 因此, 斯滕豪斯在《课程研究与编制导论》中提出过程模式, 这种模式是:确立目标-创造性教学活动-收集课程结果材料-评价教学活动, 斯滕豪斯的课程开发模式强调了过程的重要性, 重视课程开发的生成性, 但是, 这种模式忽视了课程开发与情境的关系, 不同的情境中, 课程开发所要求的条件是不同的, 因此, 斯基尔贝克在《课程编制过程:学校使用的一种模式》中强调情境的重要性, 提出了“情境分析-目标制定-计划制定-实施-评价”的课程开发模式。

在我国学者的研究中, 有学者根据课程开发的主体把课程开发模式分为“用户开发”与“外部人员开发”[5], 还有人提出自下而上的“草根”模式、双语教育模式、本土化建构模式、多元一体的课程开发模式。这些都是推进我国多元化背景中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有益尝试[6]。而东北师大课题组, 在对东北师大附小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四种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模式:选择模式、调适模式、整合模式和创新模式[7]。还有学者将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依据出发点划分为: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主导的“需求主导模式”、以学校自身条件为主要依据的“条件主导模式”和以学校办学目标为主导的“目标主导模式”[8]等。

1. 学生需求导向的“主题课程开发模式”原理阐释

贫困地区由于受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相对较低、学校设施设备财力物力不足、地理位置偏僻等方面的限制, 在课程开发中要面临较大的困难, 即便如此, 贫困地区为了集中力量促进学生的发展, 可以坚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主题课程开发模式, 具体说就是学校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 针对学生需求确立课程开发主题,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各种资源 (包括社会资源、自然地理资源、校内外文化资源、校内人财物资源等) 的利用效率, 开发出满足学生需求的课程。

(1) “主题课程开发”模式的特点

(1) 以学生需求为导向。这种模式是在调查学生需求的基础上, 在对学校的社会资源、自身资源分析的基础上, 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的社会资源、自身资源的条件下, 针对学生的需求来确定学校课程开发的主题。

(2) 以主题为中心。学校课程的开发是围绕一个中心主题来展开的, 根据主题来组合学校的人财物资源, 并设立相应的规则和组织体系。

(3) 以资源联合为形式。课程开发所需的各种资源是对本校, 甚至是对本学区、本县资源进行整合和联合的基础上筹集的, 这种资源不但是全校、全学区、全县教育系统的力量, 甚至是教育系统与非教育系统的整合力量。

(2) “主题课程开发”模式的优点

(1) 最大可能地满足学生需求。这种模式是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的, 因为能够更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需求, 也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出了贡献。

(2) 最大可能地发挥学校的资源效能。课程开发的目的可以概括为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发展和促进学校发展。但是学生发展是最为根本的, 贫困地区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首先保证的是学生的发展, 而这种模式正是以保障学生发展为优先的。

(3) 促进学校与社会资源的整合。主题开发模式对学校和社会资源进行了整合, 既克服了贫困地区进行课程开发资源不足的状况, 又促进了学校与社会的合作。

(3) “主题课程开发”模式的程序

这种课程开发模式分为四个阶段, 如图1, 这四个阶段的顺序依次是前期准备阶段、组织实施阶段、宣传推广阶段、评估反馈阶段。评估反馈的完成并不是课程开发的结束, 只是一个周期完成的标志, 这个周期的结束意味着下一周期的开始, 课程开发就是在一个周期与另一个周期的循环中不断发展的, 随着周期的滚动, 所开发的课程逐步走向完善。

2. 课程开发机制的运作

课程开发机制的运作主要探讨这些问题:课程开发如何组织?各主体如何行动?各主体之间如何协调?本研究关于课程开发运作机制的设想主要如图2所示。

(1) 目标确立

首先成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成立以校长或副校长为组长, 有教师、学校行政人员、学生及家长、社会人员及课程专家多方参与的课程开发小组。以校长或副校长牵头便于协调或领导, 多方人员参与, 既可以弥补贫困地区学校教师在课程开发方面能力不足的缺陷, 通过广纳善言还能够更确切了解学生需求、增强课程开发的价值性、可行性。由于贫困地区教师科研能力总体不太强, 因此, 在课程开发时寻求一两位专家的指导是必要的。

(1) 了解学生需求。课程开发小组通过发放问卷、走访家长、访谈学生等方式对学生的课程需求进行调研。如锡山高级中学在课程专家的指导下, 设计了6套问卷, 并采用其中的教师、学生问卷进行调研, 辅以访谈、座谈等方法, 获取必需的信息。这点贫困地区可模仿。

(2) 学校情境分析。了解学生的需求之后, 领导小组要对学校进行情境分析, 学校教师队伍开发能力如何?学校社会资源有哪些?学校所处地理资源环境、传统文化资源有哪些?等。

(3) 确立目标。在对资源状况及学校的课程供给能力进行成本——效益、价值性评估的基础上确定课程开发主题。吴刚平认为确定课程开发目标要经过这几层筛选:“第一个筛子是教育哲学, 即课程资源要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理想和办学宗旨, 反映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第二个筛子是学习理论, 即课程资源要与学生学习的内容条件相一致, 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第三个筛子是教学理论, 即课程资源要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9]。

(2) 组织实施

(1) 资源的获得。在对所需资源进行评估分析之后, 领导小组还得进一步分析如何获得资源, 如在人力资源方面, 如果人员或技术不足, 学校可以寻找当地农业、水保、林业等部门专业人员提供支持, 也可请课程专家进行指导。财力上, 学校可以向当地教育及政府部门寻求支持, 也可以向当地社会来筹集资金。在保证资源的基础上, 课程开发小组就要在学校组织、政府组织的支持和服务下, 进行课程开发。

(2) 课程的开发。大家商讨制定课程开发的程序与规则;在专家的指导下对课程开发人员进行培训;向编写人员分配具体任务;提供人财物资源支持;建立奖惩机制等。

(3) 宣传推广

(1) 解释课程。课程开发出来之后, 学校还得组织课程开发人员对课程教授人员进行包括对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解释, 并编制《教学大纲》, 以保证课程实施人员对课程内容、课程目标实施的准确性、深入性, 必要时还可对课程实施人员进行培训。

(2) 课程推广。课程开发出来之后, 对其进行宣传推广是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 课程推广让更多的人享受课程成果不但是课程开发的根本目的, 还是发现课程问题、完善课程的一个重要措施。学校行政组织要承担课程推广的主要角色, 学校要提供课程实施平台, 加强课程的推广与宣传, 让课程在全校, 甚至在全学区、全县范围内实施, 以扩大课程开发效应。

(4) 评估反馈

(1) 信息评价。可以由学校成立评价小组, 由学校行政人员、课程开发教师、学生及家长、课程实施教师、课程专家等组成。评价小组对课程开发过程、课程开发结果进行评价, 包括课程开发的经济性、社会价值性, 学生的发展性等。评价方法的选择上可以借鉴CIPP模式, 进行背景评价时可以采用系统分析、调查、访谈、座谈、诊断性测验、文献法等方法;进行过程评价时, 可以采用描述性评价、故事评价、个案评价、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法等;在进行成果评价的具体操作时, 可以借鉴档案袋评价、测验法、问卷法、观察与访谈法等。

(2) 信息反馈。评价完成之后, 信息要反馈给相关主体如学校主管部门、课程开发者、学生及家长等。这里面的信息包括对课程开发评价的优点和不足两个方面, 针对不足要提出改进意见, 并把意见要传达给课程开发小组, 以便于改进。课程开发小组对反馈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对课程进一步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的通知.教基[2001]17号[BO/EO].2001-06-8.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2/content_61386.htm.

[2]唐显武, 刘国伟.探索校本课程的特色之路.辽宁教育研究, 2005 (1) .

[3]覃章成.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价值与策略初探.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 (9) .

[4]张波.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及特色学校创建.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 2005.

[5]曾煜.多元文化课程开发模式的演进及其启示.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与社会科学版) , 2007 (1) .

[6]廖辉.多元文化课程开发:基本理念、特征与意义.西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 (5) .

[7]靳玉乐, 董小平.论学校课程领导的范式转型.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7 (4) .

[8]刘世星, 柏宏权.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建构.新课程研究 (教师教育) , 2008 (1) .

西部大开发研究 篇10

本文基于生态服务体系,结合西部矿产资源开发现状, 深入研究西部资源开发补偿模式,探索补偿实施路径。从而构建相关评价体系,建立一个生态补偿机制。

1西部矿产资源特点及开发问题

西部地区资源丰富,种类多,总量大。矿产产业开发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加速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但高成本的粗放型开发模式,致使环境污染,生态问题严重。

1. 1西部矿产资源分布特点

西部区域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12个省区。 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多样,有130多种,以天然气、煤、 磷、锌、铅、镍、稀土等矿产储量占全国第一。西部建立了一批大型有色金属、钢铁、化工等重化工业基地。区域优势明显,有一批大型企业,推动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西部人民生活水平。

1. 2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西部区域虽有资源导向型优势,但是受人口、自然环境、资金等多个区位因子影响,其仍属于粗放型开发。其主要问题有: 1设施水平低,开发难度大。2开发企业规模较小,粗放型生产管理,产品产值低。3资源勘察工作滞后, 开发风险高。4开发商缺乏长远眼光,缺乏开发生态恢复治理工作,造成生态破坏恶性循环。5矿产开发管理秩序不完整,影响矿业经济发展。

2西部矿产资源开发补偿的实现路径

矿产资源开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矿产区域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西部区域伴随着粗放型开发产业的发展,出现了诸多生态问题。因此,需加大政府引领扶持力度,规范市场,调整产业结构,深化技术改革,制定一个有效的实施发展战略。

2. 1西部矿产资源开发补偿的实施原则

( 1) 坚持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付费。矿产资源不可再生,西部资源减少。按照通行的 “污染者付费原则”,明确补偿主体为造成生态影响的个人、单位或者受益群众。补偿客体为矿产开发而利益受损的个人、单位或者环境等。

( 2) 坚持市场与政府相结合。在开发补偿机制建立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根据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生产能力,优化产品等级,建立合理的融资渠道,宣传生态平衡理念,建立良性生态补偿机制。

( 3) 平衡责、权、利关系。矿产资源开发补偿涉及多方利益。此过程,受益方付费,管理者协调。评估生态功能体系,制定合理监管体系,权衡相关人员的责任、权力、 利益。

2. 2西部矿产资源开发补偿的方式

西部资源开发补偿方式较多,按方式可分为资金、 实物、政策、技术等补偿方式; 按规划可分为纵向、横向补偿; 按主体可分为政府、市场补偿。政府可通过财政、税收、信贷等制定补偿方式。总体上看,我们可以从政府补偿、国家合作、生态移民等方式进行多层面补偿工作。

3西部矿产资源的补偿实现路径存在的问题

3. 1矿产资源产权界定不清晰

国内矿产资源产权界定不清。在开发过程中,该问题常会引起 “公共地”悲剧,企业涌入争夺,呈现资源掠夺式开采。

3. 2补偿的法律体系不健全

没有明确界定国家、开发者、环境保护者等多方权力、 责任。补偿主客体、内容、标准、方式不明确。缺少对矿山环境的开采保护制度和后续恢复的法律政策和技术支撑,且未制定生态破坏补偿规则。

3. 3有关矿业税费设置不合理

中国虽已建立了矿产资源税费制度,但过分注重经济效益,缺乏生态理念。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征收标准不科学, 补偿费率偏低、征收重复等问题。

3. 4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不完善

中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起步晚。各地征税方式不一,征税对象不明确,征税标准不统一,征税范围不一致,征税体系混乱,政策法律依据不明确,缺乏生态恢复的评价与治理标准。

4完善西部矿产资源开发补偿实施路径的建议

4. 1调整矿产资源的所有制结构

明确矿业权主体以及经济价值归属,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制定法律法规,合理分配矿产资源。明确补偿主体与客体,具体的原则与依据,细化补偿标准。寻找替代资源,缓解生态危机。

4. 2完善补偿的相关配套法律监管体系

完善监督管理法制体系,规范西部资源开发补偿法律规范体系。细化多个部门的职责,促进部门协调合作,加强监管力度,提高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效率。

4. 3建立矿产资源生态恢复治理相关制度

完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制定生态恢复治理基金制度、矿产资源生态补偿保证金制度,改革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确立征收来源,实现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使用权、 收益和处分权四大权能,促进环境恢复治理。

4. 4开展矿产资源开发补偿评价

目前,矿产资源补偿评价方法较多,主要有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法、假想市场法等,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相应补偿评价方法。但方法多属于定性评价,还需深入研究,形成更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

4. 5增强媒体群众宣传氛围

媒体宣传、舆论监督有利于推动资源补偿机制的完善和健全。加强媒体宣传,增强群众认识,了解各部门职能部署。反映群众心声,科学解决生态补偿问题,使补偿机制实施路径科学、有针对性。

总之,西部区域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优化矿产资源开发补偿实施路径,缓解紧迫的生态问题。充分把握西部地区区位优势,把握未来市场发展,结合政策服务功能, 增强生态理念,制定较为完善的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实现补偿路径实施有效,促进西部地区发展。

参考文献

[1]邢天添.西部地区资源开发补偿机制优化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1).

古代的西部大开发 篇11

早期的“自治区”

从汉代开始,中央政府对中东部地区主要采取郡县制的管理模式,而西部主要实行较为自由的特别行政区制度,类似于今天的自治区和自治州、县,或者更像香港特别行政区之类的特殊政区,譬如汉代新疆地区的西域都护府。而唐代又在汉代西域都督府的基础上,设置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两个特别行政区,并以天山为界,分别管辖天山南北两地。清代大一统之后,主要是在新疆等边疆地区实行“将军”制,与内地的行省制加以区别。乾隆年间设立的“伊犁将军”,便是新疆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

至于云南、贵族、四川等西南少数民族聚集地,从秦、汉以来,就施行“羁縻”政策。所谓“羁縻”,就是笼络并控制之意,主要治理方式为承认当地少数民族(土族)贵族的既有地位,并赐予他们相应的官职和爵位,代替中央政府管理本族本地的人民,享有极为独立的政治地位。宋代之后,这些地区及其首领被统称为“土司”。明代在今天的西藏地区设立“乌思藏都司”,在青海周边等地设立“朵甘都司”,这是藏民居住地的特殊政区。

清代进一步把西藏分为以拉萨为中心的前藏和以日喀则为中心的后藏,并且分别采取以达赖管理前藏、班禅管理后藏的方式。但是,清代西藏在宗教自治的基础上,还有派驻藏地的最高军政长官,即“钦差驻藏办事大臣”,简称“驻藏大臣”。其他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在明、清两代,大规模实施了把世袭土司制改为与汉地一样的流官制,即所谓的“改土归流”。

其间,尤以清代雍正年间的权臣鄂尔泰所领导的“改土归流”最为彻底,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意义极大,也被誉为是古代一次大规模的西部大开发。今天云、贵、川、湘、鄂等地少数民族自治州、县大体都是当时“改土归流”的重点地区。可见,从某种意义上说,一直到现在,这些地区虽然不如古代的土司制那样独立,但其相对的独立性还是延续至今。

农业开发

古代中国西部政区大都是军政合一,在尊重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政治势力和宗教信仰的基础上,以官爵笼络作为行政手段,实行较为灵活、自由的自治策略。但是,正因其特殊性,相对于汉族地区,西部地区在当时被称为“化外之地”,也就是文明开化程度很低的地区,其社会经济发展与当时中东部地区的差距比起当代,有过之而无不及。农业是古代最重要的产业,开发西部,农业必须先行。

早在西汉时期,针对西域地区地广人稀、农业生产力水平严重低下的局面,中央政府迁移大量贫民和军队到西域,并在国防前沿推行屯田政策,即政府主导的开荒种地。“屯田制”不仅解决了当时驻军官兵的粮食供给问题,而且因中原新的农耕技术和器具的引进,全面提高了西域的农业生产效率。屯田的生产主要由士兵来担任,但罪犯和普通百姓也有参与。汉代政府往往将大批犯罪之人遣送到西域屯田,以此减免对他们的刑罚。而且,他们一般被编入军队中,与士兵一起屯田。同时,政府还招募志愿者迁入西部边疆,在军屯周边和交通要道上垦荒种地。

汉代对来到西域屯田的士兵多有照顾。一是允许他们带家属,使他们可以安心在边疆生产与驻扎;二是政府对屯田士兵及其家庭予以牲畜和粮食等各项补贴与照顾。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西域土地条件先天不足,屯田更需要大规模兴修水利。而西域地区的水利事业,正是从西汉开始的。屯田士兵先挖掘井水,再开渠建堤,大面积灌溉农田,其渠道长度有的甚至达200华里。

唐朝在前人屯田西域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屯田建设,规模达到当时的历史最高峰,而且管理制度也非常严密。当时屯田的管理分两个系统:一是中央农业主管部门,屯田的收入归中央政府所有;二是中央军事部门统辖的西域边防军系统,收入就当作各地驻军的粮饷和供给边疆各州、县的开支。

如此一来,中央和西部地方都可以从屯田中获得巨大利益,也使得西部的农业产出进一步提高。水利建设也是唐代西部开发的亮点,诸如“陶拓所”这样的水利机构和诸如“武进渠”这样的水利工程,都是其大力開发水利的证据。唐代之后的历代中央王朝,也都以屯田作为开发大西北和大西南的重要手段,都对西部地区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社会经济建设

从秦汉帝国开始,中央王朝就开始以交通建设作为西部地区融入中原的第一步举措。汉武帝时期,朝廷在西南夷地区(今天的大西南)开凿了三条通道。第一条从今四川省宜宾市经贵州西北部,然后再由水路抵达广州,当时称为“夜郎道”或“南夷道”;第二条从成都出发,到四川西昌,再过金沙江,到达今云南大理,称为“零关道”;第三条从云南西部出发,过澜沧江到保山市,再通往缅甸和印度,称为“博南道”。

这三条道路共同组成了举世闻名的“南方丝绸之路”。秦、汉时期,中国北方是强大的匈奴,传统意义上的“丝绸之路”总是被其阻断。为了加强与中亚、南亚等国的贸易和交往,同时从东、西两个方向夹击匈奴,这三条道路的修建也是无奈之举。但是,本为政治和军事方面的考量同时付出巨大代价的“南方丝绸之路”,却在客观上给西南边疆等地的发展带来一次极大的飞跃。毕竟,要想富,先修路,这是古今不变的道理。

唐、宋时期,中央对西部边疆地区以“羁縻”的方式间接统治。唐代的羁縻地区不用缴纳各种赋税,以减轻当地少数民族的负担,相当于现代的税收减免政策。宋代虽然在一部分西南地区纳税,但总体上是“轻徭薄税”,当时与汉民相邻居住的少数民族被称为“熟户”,对他们也只收纳很低的田税,且不用承担徭役。

西部大开发研究 篇12

当前, 中国正在加快西部大开发。应该合理利用西部地区连接中亚地区的区位优势, 在稳境保边的前提下, 把西部大开发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相结合。新疆是中国最西部的行政区域, 与中亚邻国直接相连;新疆同时还是民族自治区域, 在语言文化和宗教习俗等方面与中亚邻国密切联系;此外, 新疆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 人力资源结构也随之调整, 具备与中亚邻国互补合作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天然的合作基础。新疆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 对睦邻友好, 增进共识, 以及铲除“三股势力”的生存土壤, 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新疆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 应该突出重点, 层次分明, 充分利用区委地缘优势, 更加快速有效的发展民族地区经济, 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隆起地带和对外经济开放合作新高地。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基本概况

1.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特色和积极作用

(1)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灵活务实的跨国区域经济合作方式

由于区域内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市场机制不够成熟, 开放程度不够高, 并且区域内缺乏构建广度区域合作框架的经验, 因此在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过程中, 不适合像传统区域合作框架建设那样, 而应该暂时不设立高端目标, 并尽可能在现有区域制度安排内探索务实灵活的区域合作路径, 推进区域内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各领域的联通合作, 渐次推进区域合作水平发展经济带, 而非紧密合作的经济同盟。例如, 与土库曼斯坦等国天然气合作以及伊朗———巴基斯坦天然气管道建设等, 有利于在中国石油需求大幅度增加、对外依存度提高 (2012年中国石油消费量达4.9亿吨, 进口石油2.84亿吨, 石油对外依存度为58%) , 以及中东乱局和美国“页岩气革命”的背景下, 保障能源安全和能源自立, 并进一步促进中国西部大开发。

(2) 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形成东西部开放合作新格局

中国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就是要促进包括新疆在内的西部内陆地区的对外开放, 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经济特色必然要求新疆形成新的对外开放前沿和战略高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人口众多, 市场潜力巨大, 通过产业和人口的转移和集聚, 产生开放经济条件下新的经济增长点, 如可大幅度促进包括新疆在内的中西部省市区机电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等货物出口, 既消化国内产能过剩, 又创造出难得的发展机遇;并通过开放促改革, 既进一步促进西部地区开发开放, 又倒逼东部地区改革开放。

(3)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影响不仅局限于经济领域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涉及伊斯兰世界、突厥语族世界和雅利安语族世界等, 民族和宗教成分错综复杂, 政治军事局势变化多端, “三股势力”影响犹存, 安全形势有待观察, 又有美国和俄罗斯大国博弈的身影, 因此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可以通过深化双边乃至多边经济合作, 为中国营造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

2.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合作基础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 是建立在中国与中亚五国及巴基斯坦、伊朗等国经济贸易合作迅速发展的基础上的。以中亚五国为例, 自从1992年与中国建交以来, 中亚五国与中国之间双边贸易合作发展迅速, 由建交之初4.6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460亿美元, 20年间增长100倍。

在贸易合作不断发展的基础上, 中国还扩大对中亚投资合作。2012年, 在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 中国承诺向中亚地区提供100亿美元贷款, 主要用于铁路、公路、光缆、石油天然气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上海合作组织还着手建立开发银行等金融合作机制, 为合作项目提供融资平台, 从而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合作提供资金动力和金融支持。2013年, 上海合作组织还成立了成员国经贸部长会议机制, 组织和协调海关、质检、电子商务、投资促进、发展过境潜力、能源、信息和电信等重点合作领域的区域经济合作, 还通过组织实业家委员会和银行间联合体为各国企业合作搭建平台。

3.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挑战因素

(1) 制度化建设水平

市场机制的不完善, 缺乏区域合作制度建设经验和着力推进合作的主导国家, 各国之间某些顾虑, 以及大国的影响, 使得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过程中存在主权让渡与不干涉内政原则的平衡关系问题, 例如边境管理和投资服务等领域的协调问题, 影响制度化建设水平的提高。

(2) 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 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往往成为最大的瓶颈之一。这在西部地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参与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过程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地区地理环境复杂多样, 道路交通和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 成本较高, 各国之间规划协调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此外, 沿线安全保障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地缘政治因素

中亚国家在中国、俄罗斯和美国之间地缘政治角度摇摆, 俄罗斯和美国对中国的猜忌心理较大。中亚一方面历史上是俄罗斯传统“后院”, 另一方面是美国加强渗透“世界岛”的重要基石。例如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在2011年就提出新丝绸之路, 由大中东和大中亚经阿富汗、巴基斯坦到印度, 一方面带有牵制中国或排斥中国的色彩, 另一方面美国在这一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谋求主导权。

二、新疆参与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对策思路

1. 基本思路

出于地缘政治等因素考虑, 虽然从经济、人文和区位地缘等角度看, 新疆非常适合面向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世界开展包括构建自由贸易区在内的高层级经济合作, 但就当前形势而言, 新疆还是应该首先踏踏实实地做好“五个中心”建设工作, 即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文化科技中心、医疗服务中心, 优化对外开放战略平台, 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核心区。

2. 具体措施

首先, 加强政策沟通为关键。

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政策沟通的主要内容应该是构建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制度建设是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重中之重, 随着各国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 市场机制不断完善, 合作经验的不断积累, 应该适时推动制度建设步伐。尤其是要注意应该把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与同区域内已经、正在和即将开展的区域合作机制相结合, 既要包括政治安全领域的合作机制, 更应该包括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尤其是要结合党和国家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部署, 积极推动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自由贸易区。当前, 与西部地区直接相邻的最大的区域经济实体是包括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在内的欧亚关税同盟。这两个国家还都已经给予中国普惠制优惠政策。而且近年来, 俄罗斯由于加强远东西伯利亚地区开发, 以及因为乌克兰危机等因素遭受西方压力, 经济合作的注意力逐渐东移。这些都为中国加强与俄罗斯等国的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机遇。新疆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这两个欧亚关税同盟成员国都接壤, 国家可以在新疆边境口岸构建中国与欧亚关税同盟国家之间自由贸易先导区, 在合作制度创新上先行先试, 从而为更大规模的合作打好基础。在做好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这两个最大邻国的基础上, 可以进一步开展与新疆的其他邻国之间自由贸易合作示范工作, 并渐次沿丝绸之路向西推广, 从而由点到线, 由线到面, 全面铺开区域合作。在这一过程中, 要注意区域合作不应仅局限于货物贸易, 还应在服务贸易、投资金融、能源资源、科技文化等领域提升并完善合作机制建设。

其次, 加强道路联通为基础。

进一步推进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从而润滑区域经济合作, 降低交易成本, 打破新疆经济开放发展的瓶颈。新疆一方面应该利用好已有的道路交通资源, 包括跨国公路和第二亚欧大陆桥, 为此需要与国内相关公路和铁路沿线省份合作, 例如与第二亚欧大陆桥的东部起点连云港等地协调, 并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进一步提高第二亚欧大陆桥的利用率, 从而促进新疆境内沿线经济开发开放。另一方面, 新疆还应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政策利好的背景下, 积极争取与邻国开展基础设施合作建设。例如, 新疆应该充分抓住中国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开展港口合作建设的有利时机, 在喀什和爪达尔港之间地带修建铁路、公路和桥梁等, 使新疆可以连接印度洋, 并进而推动“中巴经济走廊”向更高层面发展。

第三, 加强贸易畅通为主体。

贸易合作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主体。新疆作为西部地区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开发开放的前沿, 格外应该突出做好贸易便利化方面的工作。新疆应该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进一步深化边境管理协调机制改革, 探索创新跨国物流管理制度, 打破影响贸易合作的壁垒和瓶颈, 推动贸易便利化。尤其是新疆的所有陆上邻国都是经济体制转轨国家 (前苏联加盟共和国) 或者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的国家, 在通关物流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体制性漏洞, 当然这些国家在实践中也在不断加以完善。作为这些国家重要的贸易伙伴, 中国应该在新疆地区建设试点, 与这些国家开展海关合作, 清理灰色清关现象, 保护华商利益, 并在实践中加以体系化制度化, 以形成推动贸易便利化的长效机制。

第四, 加强货币流通为核心。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离不开金融领域的通力合作, 尤其是边境货币金融合作, 着力推动人民币跨境结算工作, 力争由局部试点向整个自治区全面铺开, 通过新疆与邻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活动, 切实提高人民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际地位, 从而把新疆打造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高地。此外, 新疆还应该抓住直接面向伊斯兰世界的人文地缘特征, 以及伊斯兰世界与突厥语族世界高度重合的特性, 重点突出, 层次分明地利用伊斯兰金融推动地区开发开放。具体来说, 就是以面向伊斯兰世界和突厥语族世界发展伊斯兰金融为重点, 引进运用或合作开发符合宗教和民族经济文化特征的金融服务品种项目。一方面要夯实合作基础, 推动伊斯兰金融业务人才的培养, 另一方面要内引外联, 做好发展民间伊斯兰金融的工作, 改善金融生态, 从而提高合作层次和质量。

第五, 加强民心相通为保障。

加强人民友好往来和社会交往, 扩大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教育学术等领域的人员往来和交往, 尤其是要注意青少年层面的交往, 从娃娃抓起, 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建设。新疆要结合所处宗教和民族实际, 区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四种穆斯林:文化穆斯林、传统穆斯林、保守穆斯林和极端穆斯林, 区分对待, 分层应对。对文化穆斯林要大力合作, 对传统穆斯林要积极合作, 对保守穆斯林要有选择有条件的合作, 而对极端穆斯林则要高度警惕。即把对外合作的重点放在文化穆斯林和传统穆斯林当中比较开明成分。同时要注意, 南疆和北疆的穆斯林人口比重是不同的, 其中南疆内部和北疆内部的穆斯林人口结构和民族结构也有所不同, 基于相应人口经济学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文化交流活动。

参考文献

上一篇:违反会话原则下一篇:国内汽车行业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