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会话原则

2024-10-22

违反会话原则(精选7篇)

违反会话原则 篇1

一、合作原则的违反

Grice合作原则描述的是一种会话的理想状态。一般来说, 人们会无意或有意违反这些准则。现实生活中更常见的是违反而不是遵守这些准则的例子。因此, 如果在交际中说话人的话语在表面上违反了合作原则, 那么, 听话人一方就要根据当时的语境推断出说话人违反合作原则的目的及其隐含意义。

1、数量准则的违反。违反量的准则意味着说话人提供的信息不足或过量。如:

在这个对话中, 女士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她应该早点说“这只狗不是我的”。女士故意违反量的原则, 也许是因为她不愿意与这个陌生人交流。

父亲需要的回答仅仅是“考得不好”, 而Tom给了过量的信息。这暗示Tom认为考得不好不是他自己的错, 而是考试本身的错。

2、质量准则的违反。

违反质量准则是指说话人提供的信息与其真正想表达的内容或意图相反, 或者是故意说一些没有道理的、缺乏证据的话。有时, 比喻、夸张、讽刺等修辞手法也可以看作是违反质的准则。如:

例3.Driver: (Being stopped by traffic police because of traveling at 130 miles per hour) “Sorry, officer.Was I driving too fast?”

Policeman:“No, sir.You were flying too low.”

在这个对话中, 警察的话表面上违反了质的准则, 说了反语。但我们很容易了解其隐含意义, 即“你确实是开得太快了”。

例4.A and B are classmates.

A:“Do you want to go hiking with us this Sunday?”

B:“Oh, I have to go to school this Sunday.”

事实上A和B都知道礼拜天是不用上课的, 也就是说B礼拜天不用去学校, 所以B说的是虚假的话。显然, B的隐含意义就是“我不想跟你们去”。会话中出现的某些修辞手法, 如隐喻、夸张等都可以看作是对质量准则的违反。说话人故意说一些不符合事实的话, 让听话人推导出语用含义。

3、关系准则的违反。

违反关系准则是指说话人所提供的信息与听话人所需的无关。如:

例5.A woman walked into a dry cleaner's in Brooklyn.

“How much would you charge to press this suit?”she inquired.

“Four dollars.”

“You must crazy, ”explained the woman, “In Los Angeles, I can get it done for two buck.”

“Is that so?And how much is the plane fare?”

该妇女说的是干洗店开的价格太高, 而店员却问机票要多少, 表面上违反了关系准则, 她的隐含意义可能是“如果你觉得太贵, 可以去别的地方”。

例6.Jane:“Shall we go shopping tomorrow?”

Betty:“My parents are coming tomorrow.”

在这个对话中, Betty没有回答去还是不去, 而是说她父母会来, 表面上违反了关系准则。但Jane能够知道Betty不会跟她一起去。

4、方式准则的违反。

前三个准则涉及的是信息的内容, 而方式准则涉及的是所传递信息的方式。违反方式准则是指所说的话含糊不清、没有条理。如:

例7.A:What did Jane sing last night?

B:“She produced a series of sounds that corresponded closely with the score of‘Because you loved me’”.

在这个对话中, B没有明确告诉A Jane唱的是什么歌, 而是采用拐弯抹角的说法, 故意违反方式准则。他的隐含意义是“她唱得太糟了”。

例8.An elder woman entered a chemist shop and asked:“What do you have for gray hair?”

“Great respect, Madam.”replied the salesman.

老太太说“gray hair”就是指白头发, 而店员理解为老人, 所以他回答“尊重”。这位老太太违反了方式准则, 所说的话产生了歧义。

二、违反合作原则的原因

任何语言现象都是合作原则与违反合作原则的统一体, 都不存在单纯的语义表达或语用表达。语义表达强调对要表达内容进行准确真实的传递;语用表达则强调对要表达内容进行情感过滤, 充分体现感情色彩。下文从语用角度出发阐释违反英语合作原则的原因。

1、出于礼貌原因违反合作原则。

G.Leech在礼貌原则中提出, 说话人违反合作原则是出于礼貌的目的, 在—定意义上, 礼貌原则是合作原则的必要补充。例如, 例1中, 男士显然看到了女士旁边的狗, 误以为那是女士的狗, 而问女士那狗是否咬人;女士虽然清楚男士有所误解, 但由于不愿意与其交谈, 所以做出了出于对他人尊重与礼貌的敷衍回答。女士的回答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 导致男士在不明白的情况下去逗狗并被咬伤。

2、为创造幽默感违反合作原则。

违反合作原则, 除为了表示礼貌, 再者便是为了创造幽默感, 从而使对话生动有趣, 会话气氛友好和谐。在某些场合, 幽默的话语使说话人和听话人都不至于尴尬难堪。这种语言现象在会话中很普遍。如例2中, 父亲问Tom历史考试考得怎样?”Tom回答不太好, 问的全是一些他出生前发生的事.父亲需要的回答仅仅是“考得好或不好”, 而Tom给了过量的信息。他为自己的不佳表现找到了幽默的借口, 从而使与父亲严肃的谈话变得轻松许多。

3、为取得反语效果违反合作原则

在实际会话中, 说话人还会出于其他原因而违背合作原则。譬如在会话中, 采用反语表达来抒发强烈的感情。在例3中, 警察的话违反了质的准则, 不仅达到了幽默的效果, 还运用了反语, 虽然字面上说驾驶员飞得太慢, 其实是在暗示他驾驶速度太快。

4、由于文化差异、语言能力等原因违反合作原则。

Foreign teacher:“Your English is excellent.”

Chinese student:“No, no.My English is very poor.”

听到对方的赞扬, 中国人倾向于回答“不, 没有”以显示谦虚, 而西方人倾向于回答“谢谢”。这种文化差异就可能产生误会。上例中, 中国学生由于不了解如何对外国老师的赞扬作出得体的反应而给了对方不合作的印象, 这在跨文化交际中很普遍。

总而言之, 实际会话中合作原则的违背可能出于不同的原因, 也可能是多种原因交织的结果, 这主要取决于会话者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文化习俗。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2]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违反会话原则 篇2

【关键词】合作原则;模糊限制语;法庭问答互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Lakoff(1972/1973)首次提出该术语并进行了深入讨论,指出“模糊限制语就是一类将事情弄得模模糊糊或不那么模糊的词语”。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语言学家从不同角度对模糊限制语的功能进行了探讨(何自然,1958;李福印,1985;孙建荣,1986;陈治安、冉永平,1995;蔡龙权、戴炜栋,2002等)。尽管近年来法律语言学研究在中国已经起步并有了一定发展,但是模糊限制语在法庭话语中的使用现象还未引起我国法律语言学领域的足够重视。本文从违反合作原则角度探讨法庭问答互动中的模糊限制语,说明模糊限制语使法庭话语产生丰富的会话含义,应引起司法人员和法律研究者的关注。

法庭话语虽属于机构话语,对措辞要求严格,但在法庭答话中,常大量使用模糊词语。原因之一,由于答话者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不得不求助于模糊限制语做出尽量符合事实的回答;原因之二,为了避免自己的陈述自我冲突或是与他人的话语冲突,说话人也可能会故意使用模糊语达到自我严谨和自我保护的目的。(毛凤凡,2006:19-21)。本文以中国法律网中的案例为语料,分析法庭话语中模糊限制语产生的会话含意。

一、程度变动型模糊限制语与会话含意

程度变动型模糊限制语使话语语义程度上引起变动,通过违反合作原则产生会话含意。例1:

公诉人:你除了用竹签扎过孩子以外,还用其他工具扎过孩子吗?被告人:还有剪刀。公诉人:还有剪刀,扎过什么地方呀?被告人:也是他后脑。公诉人:后脑部位,扎破吗?被告人:没有。我用的是平头的小剪刀。公诉人:平头的?被告人:对。

在本例涉及的案件中,被告人因将自己刚出生的孩子施暴而致其死亡而被告上法庭,因而她在施暴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成为量刑的一个重要依据,也是法庭调查的一个重点。被告人在回答中使用意思较为模糊限制语“平头的小剪刀”来回答,其中“平头的小…”属于程度型模糊限制语,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方式准则,借助相关语境,推导出被告人的意思是“只是一把平头的小剪刀而已,不足以造成死者的死亡。”

二、范围变动型模糊限制语与会话含意

范围变动型模糊限制语使话语在语义范围上引起变动,通过违反合作原则产生会话含意。例2:

审判长:用竹签扎了孩子几下?被告人:应该是两三下吧。审判长:两三下?被告人:对。审判长:还用手掐孩子是吗?掐了什么部位了?被告人:脖子。审判长:嗯?被告人:脖子。审判长:脖子?掐了多长时间呀?被告人:掐了不到一分钟就耍手了。

在本案中,被告人因涉嫌杀死自己的孩子而被告上法庭,而她的施暴次数成为法庭调查的重点,以及判刑的重要依据。被告人因不能准确说出究竟扎了几下,而又不敢乱说,对自己不利,故使用范围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应该,不到”,其话语违反了数量准则,但遵守了质量准则。借助相关语境,推导出被告人的意思是“只是扎了死者两到三下,掐了没有一分钟就耍手了,不会促成死者直接死亡”。

三、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与会话含意

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表达说话人的主观判断或猜测,通过违反合作原则产生会话含意。例3:

审判长:4月多少号跟中介公司联系过?被告人:我估计4月17、18、19号。反正是周六或周日的一个下午,也是在义和公司。

原告因买方买房不付中介费为由,将其告上法庭,因此在审判过程中,审判长需了解具体情况,双方供述买房全过程。当审判长问被告具体什么时候跟中介公司联系说明不继续买方的原因时,被告方用“我估计”这一典型表明个人主观判断的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意思是“具体几号我记不清楚,如果跟原告的回答不一致,我不负责。”该话语的遵守了质量准则,但由于不够简洁违反了方式准则。

四、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与会话含意

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指引用第三者的看法间接表达说话人的态度,通过违反合作原则产生会话含意。例4:

审判长:他们怎么跟你回复的?被告人:他说可以,没问题,他可以给我们找人办理公积金。审判长:然后呢?被告人:然后我们,就这个他们在签合同的时候好几个人,我们就信以为真,我们就开始签这份合同。

本案是中介公司以被告买房不付中介费为由向法庭提出申诉,被告在庭审过程中解释到由于公积金存在欠缴缴错的情况,因而不能贷款买房,而在签订合同时,原告提出可以帮助被告找熟人办理公积金贷款买房。被告人在回答时,使用“他说”这一典型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把所要承当的法律责任全部推脱给原告,遵守了质量准则,实则违反了数量准则。助相关语境,推导出被告人的意思是“原告向我们承诺会帮我们找熟人办理公积金贷款,所以我们才会签合同,原告承当所有的法律责任。”

五、结语

通过以上例子的分析可以看出,法律语言会大量使用模糊限制语,在遵守合作原则某一准则时也违反了合作原则的另一准则,通过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丰富的会话含义,应引起司法人员和法律研究者的关注,以实现法律的公平公正。

参考文献

[1]何自然.模糊限制语与言语交际[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5(5).

[2]李福印.模糊限制语的社会语言学探讨[J].外语研究,1995(4).

[3]孙建荣.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取消性[J].外语教学,1986(2).

违反会话原则 篇3

情景喜剧是以现实生活为原型的幽默剧,它的基本要素是幽默,本文将从语言学角度,运用会话原则分析《龙门镖局》中的幽默手段。

《龙门镖局》这是宁财神的又一佳作,幽默诙谐的方式写了龙门镖局的复兴史。镖局少奶奶盛秋月濒临破产,爱占便宜的平安号少东家收购后发现这是个烂摊子,于是他重整旗鼓,带领了不会武功的白敬祺,花痴臭美的名医邱璎珞、,武功盖世的镖师吕青橙,爱财如命的厨子蔡八斗,以及恭叔踏上了复兴的征程。它用搞笑的情节,经典的言辞展开。

一、数量准则的违反

佟掌柜:“我问你一句你回答一句,你敢说一句假话,我一刀斩到你桃花开!”

蔡八斗:“我大名蔡八斗,小名八斗,性别男,年龄25,籍贯铁岭,自幼学厨,拿手菜有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

这取自第一集蔡八斗拿着欠条进入破败的龙门镖局,被佟掌柜一伙人拿下捆绑之后,佟掌柜审问八斗。

二、礼貌原则下的幽默分析

(一)一致原则的违反

陆三金:“你又不是江湖中人蹚这道浑水干嘛呀”

蔡八斗:“八百两银子,你知道我得卖多少水果吗?

陆三金:“钱重要还是命重要”

蔡八斗:“命!”

蔡八斗:“丢了下辈子可以再来,钱,这辈子赚不着,死了我都不甘心!”

在这里,蔡八斗违反了一致原则,使说话双方的歧义减少到最小限度,使说话的一致性增大到最大限度。当陆三金问“钱重要还是命重要”,蔡八斗说“命”,但又话锋一转说“丢了下辈子再来,钱这辈子转不着,死了都不甘心。”

(二)赞誉原则的违反

陆三金“怎么了?”

蔡八斗:“有刺客”

吕青橙:“当家的!”

陆三金:“刚才你是想抱着我逃,现在呢”

蔡八斗:“我想用肉身替你挡镖。”

陆三金:“的确挺镖的”

在《龙门镖局》中,人物设定是蔡八斗害怕吕青橙,因为吕青橙武功很高。当吕青橙找到他们时,他们已经知道不是刺客,但是蔡八斗仍然抱着陆三金,原因是“用肉身给你挡镖”,陆三金回答“的确挺镖的”,没有遵循会话原则中的赞誉原则,最大限度的赞誉别人,最小限度的贬低别人,陆三金违背这一原则,从正面回答蔡八斗“的确挺镖的”,从而造成了喜剧效果。

(三)谦虚原则的违反

白敬祺:“本人白敬祺,男,二十五,佟掌柜外甥,本人体健貌端,志向高远,三观健康,多愁善感,曾获七侠镇第二小学春季运动会短跑比赛冠军。”

陆三金:“漂亮,会武功吗?”

白敬祺:“呃,那得看跟谁比。”

陆三金:“跟她。”

白敬祺:“我这么跟你说吧,行走江湖靠的不光是武功,还有经验”

陆三金:“那你有走镖的经验吗?”

白敬祺:“我这么跟你说吧,没有”

白敬祺在介绍自己过程中,全部说的是自己的优势,没有遵守谦虚原则,最大限度的贬低自己,最低限度的赞誉自己。吕青橙是龙门镖局所有人中武功最高的,当陆三金问他跟吕青橙谁的武功高的时候,他不正面说自己不会武功,而是搪塞说“行走江湖靠的不光是武功,还有经验”,违反谦虚原则,令人捧腹。

(四)同情原则的违反

陆三金:“把车放下!”

佟掌柜:“你不用说了,我们去意已决。”

陆三金:“我让你把镖局的车放下,这是公物,想走的话,自己再雇一辆,我可以帮你付钱。”

佟掌柜因不满意陆三金跟仇家合作,执意要走,本以为陆三金让她把车放下是要留她,没想到是不让她带走镖局的车。这里违反了同情原则,让人琢磨说话用意之后,品味到其中的幽默意味。

(五)得体原则的违反

裁缝:“二位喜欢什么样的衣服,随便看啊随便看。”

白敬祺:“这个这个,首先得潮,然后得帅,是那种血啦胡啦系马哈,让所有女孩看到都疯狂尖叫的那种帅。”

吕青橙:“哥呀,再帅的衣服吧穿你身上吧,它都……”

例6盛秋月违反了得体原则,最小限度使别人受损,最大限度使别人受益,她非但没有遵守,还在侧面骂了年掌柜。例7中吕青橙没有遵守得体原则,她表示再好看的衣服穿在白敬祺的身上也不会好看。

以《龙门镖局》为对象,分析故意违反会话原则造成的幽默效果,违反会话原则的这种策略,不仅使我们有效的达到交际的目的,还使我们本来平淡、乏味的语言变得生动有趣、意义深刻、耐人寻味,形成了许多诙谐语言的表现形式,因此,在特定的情境下适当的、巧妙地违反合作原则对我们的言语交际能力有很大帮助。

摘要:在会话中违反会话原则会达到一种幽默效果,以舒缓紧张的情绪,令人捧腹,从而使交际更加丰富。本文运用会话原则分析《龙门镖局》中的幽默手段,分析在对话含义中不断猜测和推理中产生幽默的幽默效果。

关键词:违反会话原则,幽默喜剧效果

参考文献

违反会话原则 篇4

美国哲学家格赖斯 (H.P.Grice) 认为会话受一定条件的制约, 于上世纪60年代后期首次提出“合作原则” (Cooperative Principle) , 他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中, 说话人与听话人都有一种默契和合作, 使整个交谈过程所说的话符合交谈的目标和方向 (何自然, 1997) 。具体体现为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四条准则 (Levinson, 1983) 。这些准则成为人们交谈时大多遵守的规约, 因为在交谈中, 人们都期待对方说和话题有关的话 (遵守关系准则) ;期待对方不说假话 (遵守质量准则) ;期待对方在讲话中提供你所需要的全部信息 (遵守数量准则) ;期待对方说话简明扼要, 直言不讳 (遵守方式准则) 等等。遵守这些准则就可一定程度上提高语言交际效率。

格赖斯注意到人们并不总是遵守这些准则。在言语交际中, 有时说话人的话语在表面上违反了合作原则, 但他可能是有意为之, 听话人就要根据当时的语境, 推断出说话人表面违反合作原则的隐含意义。格赖斯把这种在言语交际中推导出来的隐含意义称作“会话含义”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

二、违反合作原则的会话含义

1.违反数量准则。 (1) 故意在说的话中不包含交谈所需的信息。格赖斯自己曾举过这个例子:有位哲学教授受人之托给以前的学生写封介绍哲学学业情况的信, 以便于他申请一份哲学相关工作。

Dear Sir,

Mr X’s command of english is excellent, and his attendance at tutorials has been regular.

Yours, etc.

从这封信的措辞中, 我们不难看出教授是有意违反数量准则而只字不提这位学生学习哲学的情况, 收信人一看便可推导其真实用意。

(2) 说的话故意超出所需信息。

Mother:How did you do in your history examination?

Son:Oh, not at all well.They asked me things that had happened before I was born.

儿子回答完第一句就可以打住, 但他后面又加了一句, 从中可以看出儿子认为考试不好并非自己之过, 亦可能他故意这样说, 以幽默来缓解考不好的尴尬。

2.违反质量准则。 (1) 故意说不真实的话。几位老朋友把酒言欢, 有人问Jim怎么没来, 其中一个回答道:“He is married and has a lioness at home.”很显然, Jim家里并没有一头真正的母狮子, 这里的lioness是隐喻的用法, 指的是Jim的妻子。其会话含义是:Jim的妻子在家中处于主宰地位, 霸道强势, 此次未能参加聚会也定是未获妻子同意。 (2) 故意说无根据、无诚意的话, 从而让听话人推导出与话语相反的含义。Jim:Beirut is in Peru, isn’t it?Jerry:And Rome is in Romania, I suppose.Jerry故意说无根据、不符合事实的话, 以此来暗示Jim所言之荒谬。

3.违反关系准则。Jack摔伤入院, 填好表格交给护士后, 该年轻貌美女护士问道“Anything else?”Jack思考片刻回答“Yes.I’m a bachelor.”此例中当护士问:“还有什么漏填的?”Jack的回答:“有!我是个单身汉.”明显是答非所问, 故意违反关系准则, 以机灵幽默的方式达到向女护士示好的目的。再如, 妻子向丈夫展示新买的裙子, 并询问丈夫的看法。丈夫回答:“It’s a lovely day, isn’t it?”丈夫的顾左右而言他也明确显示出他对妻子新衣的看法绝非褒扬, 但又不好直接冒犯以免妻子不悦或惹火上身。

4.违反方式准则。 (1) 故意不直截了当, 偏偏把话说得隐晦曲折。Father:Shall I go to the supermarket to get the kids something to eat?Mother:Ok, but I veto I-C-E-C-R-E-A-M.妈妈故意使用书面语veto并将icecream拼读出来, 使说的话三弯九折就是为了避免孩子听懂, 个中机智与目的, 想必爸爸一听便可领会。 (2) 故意使用容易引发歧义的词。I personally advised President Obama when he picked out his cabinet.初一听以为说话人在奥巴马总统选择内阁成员时曾亲自指点。其实他是个家具商, 是为总统购买橱柜提供建议。他故意利用cabinet的一词多义, 来误导听者以自抬身价。 (3) 故意把话说得啰唆。“Do you believe in life after death?”the boss asked one of his employees.“Yes, Sir.”the new recruit replied.“Well, then, that makes everything just fine, ”the boss went on, “After you left early yesterday to go to your grandmother’s funeral, she stopped in to see you.”老板没有直接点明该员工欺骗的事实, 而是先从“你相信人能死后重生吗?”进行铺垫, 然后一步步推进, 谈及“你昨天提早下班去参加你祖母的葬礼后, 她老人家到这儿看你来了。”个中用意, 令人莞尔。 (4) 故意破坏话语的条理性, 让听话者自己从杂乱无章中听出弦外之音。蒲柏的讽刺长诗《夺发记》 (The Rape of the Lock, 1714) 中有对女主人公物品的描述:Here Files of Pins extend their shining Rows, Puffs, Powders, Patches, Bibles, Billet-doux.作者把诸如针饰、化妆品等妇女常用物品以及圣经、情书等等杂乱无章地相提并论, 破坏了话语的条理性, 但也传达出:女主人公虽然把圣经随身携带, 但对上帝的信仰并不真诚。

三、结语

从以上论述中, 我们可以看出, 在实际交流中, 故意违反合作原则并不一定造成语言交流的障碍;相反, 还能创造出独特的语言魅力。而何时遵守, 何时违反, 要视当时的情况而定, 从而达到更好的交际交流效果。而我们语言学习者也不应墨守成规, 而要勇于适时创新, 使我们用于交际的语言更加精彩。

摘要:美国哲学家格莱斯的会话含义理论是语用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本文从合作原则所包含的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入手, 分析了故意违反合作原则的各个准则所产生的会话含义。

关键词:会话含义,合作原则,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2]Levinson, S.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违反会话原则 篇5

Lakoff(1972/1973)首次提出该术语并进行了深入讨论,指出“模糊限制语就是一类将事情弄得模模糊糊或不那么模糊的词语”。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语言学家从不同角度对模糊限制语的功能进行了探讨(何自然,1958;李福印,1985;孙建荣,1986;陈治安、冉永平,1995;蔡龙权、戴炜栋,2002等)。尽管近年来法律语言学研究在中国已经起步并有了一定发展,但是模糊限制语在法庭话语中的使用现象还未引起我国法律语言学领域的足够重视。本文从违反合作原则角度探讨法庭问答互动中的模糊限制语,说明模糊限制语使法庭话语产生丰富的会话含义,应引起司法人员和法律研究者的关注。

法庭话语虽属于机构话语,对措辞要求严格,但在法庭答话中,常大量使用模糊词语。原因之一,由于答话者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不得不求助于模糊限制语做出尽量符合事实的回答;原因之二,为了避免自己的陈述自我冲突或是与他人的话语冲突,说话人也可能会故意使用模糊语达到自我严谨和自我保护的目的。(毛凤凡,2006:19-21)。本文以中国法律网中的案例为语料,分析法庭话语中模糊限制语产生的会话含意。

一、程度变动型模糊限制语与会话含意

程度变动型模糊限制语使话语语义程度上引起变动,通过违反合作原则产生会话含意。例1:

公诉人:你除了用竹签扎过孩子以外,还用其他工具扎过孩子吗?被告人:还有剪刀。公诉人:还有剪刀,扎过什么地方呀?被告人:也是他后脑。公诉人:后脑部位,扎破吗?被告人:没有。我用的是平头的小剪刀。公诉人:平头的?被告人:对。

在本例涉及的案件中,被告人因将自己刚出生的孩子施暴而致其死亡而被告上法庭,因而她在施暴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成为量刑的一个重要依据,也是法庭调查的一个重点。被告人在回答中使用意思较为模糊限制语“平头的小剪刀”来回答,其中“平头的小…”属于程度型模糊限制语,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方式准则,借助相关语境,推导出被告人的意思是“只是一把平头的小剪刀而已,不足以造成死者的死亡。”

二、范围变动型模糊限制语与会话含意

范围变动型模糊限制语使话语在语义范围上引起变动,通过违反合作原则产生会话含意。例2:

审判长:用竹签扎了孩子几下?被告人:应该是两三下吧。审判长:两三下?被告人:对。审判长:还用手掐孩子是吗?掐了什么部位了?被告人:脖子。审判长:嗯?被告人:脖子。审判长:脖子?掐了多长时间呀?被告人:掐了不到一分钟就耍手了。

在本案中,被告人因涉嫌杀死自己的孩子而被告上法庭,而她的施暴次数成为法庭调查的重点,以及判刑的重要依据。被告人因不能准确说出究竟扎了几下,而又不敢乱说,对自己不利,故使用范围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应该,不到”,其话语违反了数量准则,但遵守了质量准则。借助相关语境,推导出被告人的意思是“只是扎了死者两到三下,掐了没有一分钟就耍手了,不会促成死者直接死亡”。

三、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与会话含意

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表达说话人的主观判断或猜测,通过违反合作原则产生会话含意。例3:

审判长:4月多少号跟中介公司联系过?被告人:我估计4月17、18、19号。反正是周六或周日的一个下午,也是在义和公司。

原告因买方买房不付中介费为由,将其告上法庭,因此在审判过程中,审判长需了解具体情况,双方供述买房全过程。当审判长问被告具体什么时候跟中介公司联系说明不继续买方的原因时,被告方用“我估计”这一典型表明个人主观判断的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意思是“具体几号我记不清楚,如果跟原告的回答不一致,我不负责。”该话语的遵守了质量准则,但由于不够简洁违反了方式准则。

四、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与会话含意

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指引用第三者的看法间接表达说话人的态度,通过违反合作原则产生会话含意。例4:

审判长:他们怎么跟你回复的?被告人:他说可以,没问题,他可以给我们找人办理公积金。审判长:然后呢?被告人:然后我们,就这个他们在签合同的时候好几个人,我们就信以为真,我们就开始签这份合同。

本案是中介公司以被告买房不付中介费为由向法庭提出申诉,被告在庭审过程中解释到由于公积金存在欠缴缴错的情况,因而不能贷款买房,而在签订合同时,原告提出可以帮助被告找熟人办理公积金贷款买房。被告人在回答时,使用“他说”这一典型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把所要承当的法律责任全部推脱给原告,遵守了质量准则,实则违反了数量准则。助相关语境,推导出被告人的意思是“原告向我们承诺会帮我们找熟人办理公积金贷款,所以我们才会签合同,原告承当所有的法律责任。”

五、结语

通过以上例子的分析可以看出,法律语言会大量使用模糊限制语,在遵守合作原则某一准则时也违反了合作原则的另一准则,通过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丰富的会话含义,应引起司法人员和法律研究者的关注,以实现法律的公平公正。

参考文献

[1]何自然.模糊限制语与言语交际[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5(5).

[2]李福印.模糊限制语的社会语言学探讨[J].外语研究,1995(4).

违反会话原则 篇6

在人际交往中, 对话双方通常会遵守会话合作原则, 以完成交际任务。然而在很多场合下, 违反会话合作原则, 会给对话内容制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老友记》这一部情景喜剧利用这一特点, 通过违反合作原则的四项准则, 制造了大量风趣幽默的场景会话内容。然而, 很多通过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的幽默效果在其他场合下并不适用。本文旨在从违反会话原则的角度分析 《老友记》的会话内容, 以了解 《老友记》中是如何通过违反会话原则产生幽默效果的, 并比较该语言现象在其他场景下的使用情况。

2 背景信息

2. 1《老友记》

《老友记》 ( 英文: Friends) 是一部美国著名情景喜剧。该剧自1994 年开播, 至2004 年落幕, 共10 季236 集。该剧拍摄于美国纽约曼哈顿中央公园咖啡厅。

故事设定在纽约曼哈顿的一个朋友圈子中, 描述六个普通青年的情感起伏、事业波折和生活的喜怒哀乐, 手携手一起走过十年风雨。他们的生活细节真实, 内容别出心裁, 台词剧情幽默风趣, 深深地吸引着众多电视观众。 《老友记》拥有广大的收视群体, 并收获普遍好评, 每季的收视均位列年度前十。

2. 2 会话合作原则

会话即人们在交际过程中, 彼此间进行的谈话。会话不是杂乱无章的。在实际的日常会话过程中, 会话双方彼此遵循一种无形的规则。1975 年, 美国著名语言哲学家Grice首次提出 “合作原则”的概念。他认为, 在人们交际过程中, 对话双方似乎在有意无意地遵循着某一原则, 以求有效地配合从而完成交际任务。Grice认为人们在进行谈话时, 并不是杂乱无章的, 而是受着一定的条件约束, 人们必须要相互配合, 共同达到同一个目的, 才能使会话交际顺利进行。

Grice认为人们在谈话中遵守的合作原则包括四个范畴, 分别是:

A) 量的准则, a) 所说的话应该满足交际所需的信息量; b) 所说的话不应超出交际所需的信息量;

B) 质的准则, a) 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 b) 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C) 关系准则, 说话要相关。

D) 方式准则, 说话要清楚、明了。a) 避免晦涩; b) 避免歧义; c) 简炼; d) 井井有条。

2. 3 违反合作原则

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是一种会话的理想状态, 在通常情况下, 会话双方都会遵循合作原则。但是Grice同时也提出人们在实际言语交际中, 并非总是遵守 “合作原则”。相反, 人们有时会刻意违反这些原则。有时出于某些特殊需要, 人们会故意违反合作原则, 从而表达言外之意。在这种情况下, 听话人需要结合说话语境进行推断, 判断说话人所说内容的隐含意义以及说话人通过违反会话原则想要表达的实际含义。

3《老友记》 中的违反合作原则现象

在实际言语交际中, 人们有时会出于需要, 故意违反合作原则。通过这种方法, 表达言外之意或隐含意义。这种对会话合作原则的违反现象, 有时也会在会话中产生幽默的效果。在 《老友记》这部成功的美国情景喜剧中, 演员们通过违反合作原则, 制造了大量的喜剧幽默效果, 让观众忍俊不禁。

3. 1 违反量的准则: 说话人传达的信息不足或过量, 故意提供不足的信息, 或提供没有必要的信息。

范例1:

在第一季第一集中, 罗斯发现自己结婚四年的妻子卡罗是同性恋, 于是这段维持了四年的婚姻结束了。罗斯十分低落, 当乔伊和钱德勒帮助罗斯整装新家具时, 罗斯不断提到卡罗。当罗斯又一次提起卡罗时, 钱德勒忍无可忍, 说 “罗斯, 我们从未像你一样拥有过如此持久的感情, 我们的感情经历都长不过嚼一颗口香糖的时间, 而你却拥有过一段四年的婚姻。四年的亲密无间, 四年的分享陪伴, 最终她却把你的心挖了出来,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谈持久的恋爱。虽然这并不是我原本想说的。”

钱德勒说这段话的最初目的是想安慰罗斯。然而, 他所说的话超出了交际所需的信息量, 违反了合作原则里的量的准则。他本应该停在 “四年的亲密无间, 四年的分享陪伴”, 而他却随口说出了“最终她却把你的心挖了出来,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谈持久的恋爱。”通过违反量的准则, 钱德勒制造了一个笑点, 使这段对话变得非常幽默。

3. 2 违反质的准则: 说话人刻意说一些不符合事实的话, 或说一些荒唐的话。

范例2:

在第一季第一集里, 还有这样一个场景。乔伊和钱德勒认为他们已经把新的书架组装完成了, 却突然发现漏掉了一部分。乔伊问钱德勒这个掉了的是什么, 钱德勒也不知道。他们看了看罗斯, 发现罗斯并没有注意到他们, 于是他们把掉了的部分扔进了一盆植物里, 然后说 “done with the bookcase.” ( “书架搞定了”) 。

这个例子典型违反了质的准则。他们都知道他们没有装好书架, 然而, 他们没有说实话, 而是选择了绝对错误的对话内容。这一违反质的原则的例子, 使对话效果更加有趣。

3.3违反关系准则:说话人提供与听话人无关的信息。

范例3:

罗斯刚刚和前妻离婚, 因为发现他的前妻是同性恋。罗斯走进咖啡厅找到了他的朋友们。对话内容如下:

罗斯很悲伤地说了一声 “嗨”。

乔伊说:“这家伙说了声嗨, 我简直想杀了我自己。”

莫妮卡说:“你还好吗, 亲爱的?”

罗斯说: “我感觉就像有人从我嗓子伸进去, 拽住我的肠子从嘴里拉出来, 栓到我的脖子上。”

钱德勒: “吃饼干吗?”

罗斯的情绪很明显非常低落, 他生动的描述了自己的感受, 就好像是有人从他嗓子伸进去拽住他的肠子。然而, 钱德勒仅仅只是说了 “吃饼干吗?”正常情况下, 在这样一个场景里, 钱德勒本应说下安慰罗斯的话, 然而, 他仅仅只是说了一句 “吃饼干吗?”, 而这句话与罗斯所表达的内容毫无相关。通过违反会话合作原则的关系准则, 钱德勒的对话内容在这里产生了十分幽默的效果。

3. 4 违反方式准则: 说话人叙述含糊、累赘、不清楚、无条理、颠倒顺序。

范例4:

瑞秋临近结婚, 却发现自己不爱她的未婚夫, 于是她逃婚了。逃婚后, 她打电话给她的父亲解释她逃婚的原因, 试图让她父亲体会她的感受。

瑞秋: “求你了, 爸爸, 你听我说。这就好像, 就好像, 在我整个人生, 每个人都告诉我 ‘你是一只鞋! 你是一只鞋, 你是一只鞋, 你是一只鞋! ’, 今天我突然停下来认真想了想, 我问自己 ‘万一我不想做一只鞋呢? 如果我想做一个钱包呢? 你懂的, 或者, 或者一个帽子! ……不, 我不是说我要买一顶帽子, 我是说我是一个帽……这是一个比喻啊, 爸爸! ”

瑞秋尝试让她爸爸理解她的感受, 希望爸爸能够明白她想要对现状做出一些改变, 不想总是受人支配。她用了一个十分晦涩的比喻来描述自己的处境, 然而她爸爸却根本没有听懂。在这里, 通过违反方式准则, 制造出一个幽默效果。

4 违反会话合作原则在 《老友记》 与现实生活中的区别

在情景喜剧 《老友记》 中, 会话合作原则被用来产生幽默效果, 尤其体现在通过违反四项准则 ( 量的准则, 质的准则, 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 来达到幽默效果。然而, 大多数幽默效果只在特定的场景下生效, 例如在情景喜剧中; 在其他情况下, 对会话合作原则的违反往往产生不合适的行为效果。比如, 在范例3 中, 罗斯感到很悲痛, 很明显想要寻求朋友的安慰, 然而钱德勒却仅仅只是说了些不相关的内容把话题转移了。在剧情里, 这个对话内容制造了很强的笑点, 因为剧情已经预设了背景 ( 1. 这是一部喜剧; 2. 罗斯和钱德勒的面部表情非常生动有趣。) 并且在剧目里, 还配有现场笑声, 通过已经录制好的其他人的笑声来烘托气氛, 感染观众。但如果这个场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还会觉得好笑吗? 当别人需要安慰时, 我们会简单的说些不相关的内容转移话题吗?

因此, 通过违反会话合作原则来制造幽默效果, 只可以局限在特定的场合和特殊的文字背景下。

5 总结

会话合作原则, 如果被合理使用, 会给对话内容制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老友记》这一部情景喜剧正是利用了这一特点, 通过违反合作原则的四项准则, 来制造幽默效果。然而, 很多通过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的幽默效果在其他场合下并不适用。因此, 在实际对话中, 还应 “三思而后行”。

参考文献

违反会话原则 篇7

一新闻语篇与会话含义

语篇分析理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 在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在中国, 黄国文、王宗炎、胡壮麟等专家学者先后阐述了语篇分析的重要意义。2008年, 姜望琪就语用和语篇的联系指出, 语用研究有回归语篇分析的趋势。

新闻语篇是报纸、杂志、广播电台等媒体在消息报道和评论中使用的文体, 必须具有真实性、时效性和准确性的特点。

本文运用会话含义理论分析新闻语篇。会话含义的非规约意义源于合作原则和它的四个准则, 简述如下:

合作原则指的是要尽量使话语在发出时能够符合当时所参与交谈的共同目的或方向: (1) 质的准则: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2) 量的准则:所说的话应该满足交际所需的信息量;所说的话不应超出交际所需的信息量。 (3) 关系准则:说话要有关联。 (4) 方式准则:说话要清楚明了、简练, 避免晦涩;避免歧义;井井有条。

但在实际会话交流或像新闻语篇这样用文字传达信息等形式中, 如果新闻作者违反了合作原则, 那么他们可能想隐含其真正的意义。

二新闻语篇中合作原则的违反和会话含义的体现

2012年, 苹果控告三星侵权一案引起社会热议。此新闻语篇摘自美国华盛顿彭博新闻社2012年4月16日的新闻报道, 正值事件发展前期, 案件的不确定因素还有很多, 所以更能体现作者的倾向。

1. 违反质的准则与立场倾向

新闻作者使用contend、claim、mean、was trying to、may、more than等一些片面、主观的词汇, 陈述非既定事实, 提供不精确的数字, 这些不确切的语言在行文中多次出现。众所周知, 华盛顿彭博新闻社是美国新闻报刊业的权威之一, 况且该文章涉及两家大公司的切身利益, 然而新闻作者多次违反质的准则, 旨在体现其立场倾向于苹果公司。

2. 违反量的准则与强调作用

文章开篇重复已知信息i Phone和i Pad, 但由于两家公司出现纠纷的正是这两种产品, 所以加以强调, 为下文做铺垫。另一处冗余信息“the most popular platform for mobile devices”, 是对谷歌公司研发的安卓系统的认可, 旨在强调苹果公司的劲敌之强大, 引导读者思考:如果苹果公司的知识产权遭受侵犯, 损失可想而知。

3. 违反相关准则与引证举例

该新闻语篇讲述的是苹果和三星公司的纠纷, 却还提到不相关的HTC、摩托罗拉、亚马逊和Barnes&Noble等公司以及它们的产品, 目的是说明知识产权问题会对整个行业产生巨大影响。再如, 引用福特和克莱斯勒轿车设计争端这一不相关的事件, 暗指三星抄袭苹果微不足道的设计不足以取代其优势。新闻作者旁征博引, 以使读者信服。

4. 违反方式准则与主观期望

新闻作者在陈述三星的产品在新兴的智能手机市场上不会给苹果带来任何威胁时, 用到“a mere possibility of future harm”, 带有感情色彩, 虽试图在字面上减小双方的冲突, 但却反向证明三星无法动摇苹果公司的地位, 作者仍站在苹果公司的立场上。

三结束语

新闻语篇除了传达事件本身的信息之外, 还隐含着会话含义, 其中, 一部分属于语言表达策略, 如强调作用和引证举例;另一部分则体现出新闻作者的情感, 如立场倾向和主观期望。两种技巧并用, 潜移默化地引导读者, 使其感同身受。

参考文献

[1]Grice, H.P.Presupposition an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2]丁建新、廖益清.语篇分析与语用学的相互依存性[J].山东外语教学, 1997 (2)

[3]黄国文.语篇分析与话语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10)

[4]姜望琪.Pragmatics:Theories&Applications[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上一篇:构建活力语文课堂下一篇:西部大开发研究